医学笔记-运动系统

合集下载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系统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1. 骨骼系统:骨骼系统包括骨骼和关节。

骨骼系统提供了支撑和保护身体的功能,同时也是肌肉的附着点,是运动系统的基础。

2. 肌肉系统:肌肉系统包括肌肉和肌肉组织。

肌肉的收缩和松弛控制着身体的运动,肌肉组织是肌肉的组成部分,能够协调运动和提供能量。

3. 神经系统:神经系统包括脑、脊髓和周围神经。

脑和脊髓是人体控制和调节运动的中枢,周围神经传递信息并控制肌肉运动。

4. 运动控制和协调:运动控制和协调是指神经系统控制和协调肌肉运动的过程。

通过感觉信息的反馈和大脑的命令,身体可以做出协调的运动。

5. 运动损伤和康复:运动系统在运动中容易发生损伤,如拉伤、扭伤等。

康复包括运动和物理治疗,以恢复运动系统的功能。

6. 运动老化和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运动系统会逐渐失去功能。

许多疾病也会影响运动系统,如关节炎、肌无力等。

7. 运动系统研究:运动系统的研究包括运动生理学、生物力学、康复和运动医学等领域,以了解和改善运动系统的功能和健康。

运动系统知识点

运动系统知识点

运动系统知识点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部分,它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

这三个系统相互作用,共同完成人体的运动功能。

本文将详细介绍运动系统的各个知识点,包括骨骼系统的结构与功能、肌肉系统的构成与作用以及关节系统的类型与运动方式。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人体的支架系统,由多个骨骼组成。

其主要功能包括:1. 保护内脏器官:骨骼系统能够形成人体的保护壳,保护内脏器官不受外界冲击的伤害。

2. 提供机械支持:骨骼系统能够使人体维持正常的体形和姿势,提供运动的基础支持。

3. 产生血液细胞:骨髓是血液细胞的产生地,通过骨髓造血可以维持健康的血液系统。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是由肌肉组成的,主要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其主要功能包括:1. 产生力量和运动:肌肉通过收缩产生力量,使骨骼系统能够进行各种运动,如行走、举重等。

2. 维持姿势:肌肉能够通过持续的轻微收缩,使人体保持特定的姿势和姿态。

3. 调节内脏器官:平滑肌主要分布于内脏器官中,能够对其进行调节,例如消化系统的蠕动。

三、关节系统关节系统是骨骼的连接部分,将骨头连接在一起,并允许骨头间的相对运动。

其类型与运动方式包括:1. 滑动关节:骨头在关节腔内相互滑动,如指骨间关节。

2. 旋转关节:骨头围绕一个中心轴进行旋转,如肩关节和髋关节。

3. 弹球关节:关节头与关节窝之间有凸凹结构,使骨头能够在多个平面上进行运动,如肩胛骨与锁骨的关节。

4. 椎间关节:主要连接椎骨,有助于保持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

总结:运动系统是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的。

骨骼系统提供支撑和保护功能,肌肉系统负责产生力量和运动,关节系统连接骨头并允许骨头间的相对运动。

这三个系统协同工作,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运动活动。

了解运动系统的知识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结构和功能,为运动训练和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内的一个重要系统,主要由骨骼、肌肉和关节组成,是人体进行运动和保持姿势的重要结构。

在运动系统中,骨骼提供了支撑和保护作用,肌肉提供了力量和运动能力,关节则起到连接和运动调节作用。

下面将对运动系统的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骨骼系统1. 骨骼的结构:人体中的骨骼系统由206块骨头组成,主要包括躯干骨(头骨、颈椎、胸椎、腰椎、骶骨和尾骨)、上肢骨(肩胛骨、锁骨、上臂骨、桡骨、尺骨、掌骨和指骨)、下肢骨(髋骨、大腿骨、膝盖骨、小腿骨、踝骨、跗骨和趾骨)。

2. 骨骼的功能:骨骼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支撑、保护、血液生成和储存。

骨骼可以支撑身体的重量,提供身体的形态和姿势,保护内部重要器官,如心脏、肺部等,参与血液生成和储存矿物质。

3. 骨骼的生长:人体的骨骼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骨骼的长度是通过骨骺的生长和骨骨质的新陈代谢来完成的。

骨骺的生长是通过软骨细胞的分裂增殖和软骨基质的沉积而完成的。

4. 骨骼的代谢:骨骼的代谢过程包括骨骨质的吸收、沉积和再生。

骨骨质的代谢与体内的磷、钙浓度有关,受到激素和维生素的调节。

5. 骨折与愈合:骨折是指骨骼的断裂,通常分为开放性骨折和闭合性骨折。

骨折愈合分为愈合性愈合和瘢痕性愈合,前者是指骨折部位按生理过程连接愈合,后者是指骨折部位有瘢痕组织连接。

二、肌肉系统1. 肌肉的分类:肌肉主要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负责人体的运动和保持姿势,平滑肌主要存在于器官和血管内壁,负责调节器官和血管的张力,心肌则是构成心脏的主要组织,负责心脏的收缩和舒张。

2. 肌肉的结构:肌肉主要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内含有肌原纤维,肌原纤维是肌肉的收缩单位。

肌肉和骨骼的连接是通过肌腱完成的,肌腱是由结缔组织构成的。

3. 肌肉的功能: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量和进行运动,同时也可以调节体温,对骨骼系统和内脏器官起到支持和保护作用。

4. 肌肉的收缩:肌肉的收缩分为等长收缩和等长松弛,等长收缩是指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力量增加;等长松弛是指肌肉的长度保持不变,力量减小。

运动系统(名词解释)

运动系统(名词解释)

运动系统
中等难度
1.关节
2.关节腔
3.胸骨角
4.界线
5.翼点
高难度
6.腹股沟韧带
7.椎间盘
{参考答案}
1.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连接起来,相对骨面之间具有间隙,称关节。

有较大的活动度。

2.由关节软囊的滑膜层与关节软骨共同围成的密闭间隙称关节腔,其内有少量的滑液。

3.胸骨柄与胸骨体交界处略突向前称胸骨角,两侧平对第二肋。

4.由骶胛、弓状线、耻骨梳、耻骨结节、耻骨嵴、耻骨联合上缘共同构成的环形线称界线。

5.颞窝内,由额骨、顶骨、颞骨、蝶骨四骨结合处形成的“H”形缝,称翼点。

6.腹外斜肌腱膜在髂前上嵴与耻骨结节之间卷曲增厚形成腹股沟韧带。

7.连于椎体与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称椎间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的髓核构成。

运动系统知识点

运动系统知识点

运动系统知识点一、引言- 运动系统的定义- 运动系统的组成及其重要性二、骨骼系统1. 骨骼的结构与功能- 骨骼的分类(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 骨骼的构造(骨质、骨髓、骨膜、骨骺)- 骨骼的功能(支撑、保护、运动、造血、矿物质储存)2. 关节的类型与作用- 纤维关节- 软骨关节- 滑膜关节(自由移动、有限移动、固定)3. 骨骼肌的工作原理- 肌肉的构造(肌纤维、肌腱、肌腹)- 肌肉的分类(横纹肌、平滑肌、心肌)- 肌肉的收缩机制三、神经系统在运动中的作用1. 运动神经元与运动控制- 上运动神经元与下运动神经元- 运动协调与平衡2. 感觉反馈与运动调整- 触觉、压力感觉、本体感觉- 视觉与前庭系统的作用四、能量代谢与运动表现1. 能量系统的概述- ATP的生产与消耗- 无氧与有氧代谢2. 运动前的热身与运动后恢复- 热身的重要性与方法- 恢复策略(静态拉伸、主动恢复、营养补充)五、运动损伤与预防1. 常见运动损伤的类型与处理- 拉伤、扭伤、撞伤- 过度使用损伤(肌腱炎、应力性骨折)2. 运动损伤的预防策略- 适当的训练计划- 正确的技术与装备使用六、运动训练与性能提升1. 训练原则与周期化- 过度训练与恢复- 训练强度、持续时间、频率2. 运动技能的学习与改进- 认知学习理论- 技能获取的阶段七、运动心理学1. 心理因素对运动表现的影响- 动机、自信、集中注意力- 焦虑、压力管理2. 心理技能训练- 目标设定- 自我对话、放松技巧八、结论- 运动系统知识点的整合与应用- 对未来运动科学研究的展望请根据实际需要,对上述各部分进行详细阐述和扩展,以满足3000字的文章长度要求。

每个部分都应包含相关的子标题和详细的解释,确保内容的准确性和专业性。

此外,为了确保可操作性和可编辑性,建议使用Word文档格式进行撰写,并在完成后进行彻底的校对,以避免任何错乱字符或格式问题。

运动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运动系统(执业医师医考笔记)

运动系统1、最基本的检查:物理学检查。

2、肌力:○11级肌力:不能产生动作。

○22级肌力;可以水平运动,不能抵抗自身重力。

○33级肌力:不能抵抗阻力。

○4有阻力,不完全。

骨折概论:直接暴力,间接暴力,疲劳骨折(军人,运动员)。

分类:结构分: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头骨裂缝骨折)、完全骨折(除了青枝和裂缝,其余都是完全骨折)稳定性:稳定:分(裂缝)值(青枝)很(横行)差(嵌插)呀(压缩)。

不稳定:临床表现:1、休克:骨盆、股骨干骨折易休克。

2、发热:并发感染。

特有体征:1、畸形,2反常运动,3、骨檫音。

裂缝、嵌插骨折可无特有体征。

所有骨折首选检查:X线。

☆骨折的并发症:早期:1、带“伤”字(***损伤),2、脂肪栓塞(好发股骨干)→肺栓塞。

只要骨折病人出现严重呼吸困难,嗜睡,就是脂肪栓塞。

3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骨经膜室综合症(有两个骨头的地方才能前臂、小腿)。

表现:肢体远端发麻、发白,脉搏减弱或消失。

治疗:切开减压。

晚期:1、带“炎”字(***炎)骨关节肌炎→肘关节骨折。

创伤性关节炎→胫骨平台骨折2、关节僵硬:是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3、缺血性骨坏死。

股骨头下型骨折,腕部的舟状骨骨折。

4、缺血性肌挛缩:骨经膜室综合症的后期表现骨折的愈合:1、血肿炎症机化期:骨折后2周2、原始骨痂形成期:骨折后12-24周3、骨板形成塑性期: 1-2年愈合标准:1、无压痛,2、无异常活动,3、X线见连续性骨痂,折线模糊。

4、上肢负重1kg,1分钟,下肢走三分钟,30步。

骨折急救:挽救生命:1、抢救休克,2、包扎伤口,3、妥善固定4、迅速转运。

没休克最重要是妥善固定骨折的治疗:复位:1、解剖复位:2、功能复位:○1、成人的下肢缩短不超过1CM叫功能复位。

○2、儿童下肢缩短不超过2CM,○3、长骨的骨折断端对位至少达1/3,干垢3/4,○4、成角移位:向前向后不超过5°○5前臂双骨折以及成角向侧方移位必须要完全复位。

医学运动系统

医学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全身骨全身骨头虽难记,抓住要点就容易;头颅躯干加四肢,二百零六分开记;脑面颅骨二十三,躯干总共五十一;四肢一百二十六,全身骨头基本齐;还有六块体积小,藏在中鼓室里。

各部椎骨特点椎骨外形不规范,各有特点记心间;颈椎体小棘发叉,横突有孔很明显;胸椎两侧有肋凹,棘突迭瓦下斜尖;腰椎特点体积大,棘突后伸宽双扁。

胸骨歌诀胸骨形似一把剑,上柄中体下刀尖;柄体交界胸骨角,平对二肋是特点。

颅骨歌诀颅骨二十三块整,脑面颅骨要分清;脑颅八块围颅腔,腔内藏脑很适应;额枕筛蝶各一块,成对有二颞和顶;面颅十五居前下,上颌位居正当中;上方鼻骨各一对,两侧颧骨连颧弓;后腭内甲各一块,犁骨膈于鼻腔中;下颌舌骨各一块,全部颅骨均有名。

鼻旁窦歌诀鼻旁窦骨内藏,都有开口通鼻腔;内含空气减额重,发音共鸣如音箱;上颌窦腔最为大,开口较高引不畅;各窦名称要熟记,开口位置莫遗忘;病人有了鼻窦炎,请你诊断心不慌。

脊柱的韧带歌诀脊柱韧带,三长两短;腰椎穿刺,棘上棘间;再透黄韧,进入椎管。

脊柱形态歌诀前观脊柱有特点,上细下粗尾部尖;粗粗细细有道理,承受压力密相关;翻过脊柱后面观,棘突连成一条线;颈短胸斜腰平伸,大椎棘突有特点;前后观过侧面观,四个弯曲很明显;胸骶弯曲凸向后,颈腰二曲凸向前;身体直立减震砀,线条大方又美观。

胸廓歌诀胸廓形似小鸟笼,上窄下宽扁锥形;上口狭小前下斜,下口封隔分腹胸;容纳保护心肝肺,吸气下降呼气升;各经随着年龄变,肋间增宽有毛病。

肩关节歌诀肩关节有特点,肱骨头大盂较浅;运动灵活欠稳固;脱位最易向下前。

肘关节歌诀肘关节很特殊,一个囊内包三组;肱桡肱尺桡尺近,桡环韧带尺桡付;屈肘三角伸直线,脱位改变能查出。

手腕骨歌诀舟月三角豆,大小头钩骨;摔跤若易折,先查舟月骨;掌骨底体头,指骨近中远。

膝关节歌诀膝关节最复杂,全身关节它最大;内含两块半月板,前后韧带相交叉;下肢运动很重要,能屈能伸实可夸。

跗骨歌诀一二三楔骰内舟,上距下跟后出头。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知识点

1.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组成。

骨起着杠杆作用,关节是运动的枢纽,骨骼肌是动力器官。

2.骨的分类①长骨:骨干,髓腔,滋养孔(血管出入),骺,骺软骨,骺线②短骨:分布于连接牢固且运动灵活的部位,如腕骨,跗骨③扁骨:主要位于颅腔、胸腔和盆腔,如颅盖骨、肋骨、胸骨④不规则骨:形态不规则(含气腔—含气骨),如椎骨、上颌骨、额骨、蝶骨、筛骨、颞骨3.骨的构成①骨质:骨密质,骨松质(颅骨中特有—板障)②骨膜:骨外膜(成骨细胞,破骨细胞),骨内膜③骨髓:红骨髓(造血功能),黄骨髓(脂肪,可在大出血时转化为红骨髓)椎骨、髂骨、肋骨、胸骨、肱骨及股骨的近侧端松质内终生保留红骨髓临床常选穿刺部位:髂嵴,髂前上棘,髂后上棘4.骨中化学成分有机质:无机质=3:7最为合适5.骨连结(关节):骨与骨之间借纤维结缔组织、软骨或骨组织相连,形成骨连结(1)直接连结①纤维连结:韧带连结,缝②软骨连结:透明软骨结合,纤维软骨结合③骨性结合(如骶椎)(2)间接连结:滑膜关节(关节)1.基本构造:关节面(关节头,关节窝),关节囊(纤维膜,滑膜),关节腔(负压)2.关节辅助结构:①韧带(固定作用):囊外韧带,囊内韧带②关节盘:可使两关节面更为适合③关节唇:加深关节窝,增加关节稳固性④滑膜襞,滑膜囊(滑膜脂垫)6.椎骨共26块,颈椎7块,胸椎12块,腰椎5块7.椎骨的一般形态椎骨由椎体,椎弓及其围成的椎孔组成。

椎弓有7个突起,其中棘突1个,横突1对,上、下关节突各1对。

椎体与椎弓包围形成椎孔,当椎骨连结成脊柱时,各椎孔可炼成椎管。

椎弓根上下切迹围成椎间孔,有脊神经通过。

8.各部椎骨主要特征:①颈椎(3-7块):有横突孔,棘突分叉第1颈椎—寰椎,第2颈椎—枢椎(齿突)②胸椎:上、下肋凹;横突肋凹;棘突较长,呈叠瓦状③腰椎:椎体粗壮,横断面呈肾形;棘突宽而短,水平伸向后方④骶骨:岬,横线,4对骶前孔,4对骶后孔,骶管,骶管裂孔,骶角,耳状面9.胸骨①胸骨分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②胸骨角:胸骨柄与胸骨体连接处微向前突称胸骨角,平对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10.肋①第1-7对—真肋,第8-10对—假肋,第11-12肋—浮肋②肋骨:肋头,肋颈,肋结节,肋体,肋沟(神经,血管通过),肋角③肋弓:第8-10肋软骨依次与上位肋软骨连接成11.脊柱(1)椎间盘:①连结两个相邻椎体的纤维软骨盘,由髓核和纤维环构成②中胸部最薄,颈部较厚,腰部最厚③作用:缓冲,增加脊柱活动度(2)前纵韧带:防止脊柱过度后伸和椎间盘向前突出(3)后纵韧带:限制脊柱过度前屈(4)黄韧带:为连结相邻椎弓板间的韧带,由黄色的弹力纤维构成(5)棘间韧带(6)棘上韧带(7)横突间韧带脊柱的运动:屈伸、侧屈、旋转、环转12.颈曲、腰曲向前,胸曲、骶曲向后13.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构成。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笔记

人体解剖学运动系统重点笔记人体解剖学是研究人体结构及其组织之间的关系的学科。

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包括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

下面是对运动系统的重点笔记。

骨骼系统:1. 骨骼系统由骨骼、骨骼关节和骨骼肌组成。

2. 人体有206块骨骼,包括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3. 骨骼的功能包括支撑、保护内脏、提供运动和储存矿物质。

4. 骨骼由骨头和韧带组成。

骨头由骨质和骨髓组成,韧带连接骨头。

5. 骨骼的形态受到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肌肉系统:1. 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组成。

2. 人体有超过600块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3. 肌肉的主要功能是产生力和运动,同时也参与到保持姿势、维持体温和保护内脏等多个方面。

4.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由肌原纤维组成,肌原纤维中有肌小节。

5. 肌腱连接肌肉和骨骼。

肌腱由密集的结缔组织组成,具有很强的抵抗力。

关节系统:1. 关节系统包括关节和韧带。

2. 关节分为六种类型:滑动关节、齿轮关节、弹簧关节、球和盘关节、骨头关节和滚动关节。

3. 关节的主要功能是允许骨骼之间的运动。

4. 韧带连接骨骼并提供稳定性和支持。

运动系统的功能:1. 支撑:骨骼提供身体的支撑和稳定。

2. 保护:骨骼保护内脏器官,如颅骨保护脑部。

3. 运动:骨骼和肌肉共同协作产生运动。

4. 储存矿物质:骨骼是钙离子和其他矿物质的储存库。

运动的类型:1. 主动运动:由肌肉收缩和骨骼的关节运动产生。

2. 无意识的运动:例如心脏跳动和呼吸。

3. 反射性运动:例如避免烫伤时的手的迅速收回。

运动的控制:1. 运动由中枢神经系统控制,包括大脑和脊髓。

2. 肌肉由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控制。

神经冲动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肌肉,触发肌肉收缩。

3. 运动的控制还涉及到感觉器官,例如皮肤和肌肉的感受器。

与运动系统相关的疾病和损伤:1. 骨折:骨骼断裂或断裂。

2. 关节炎:关节的炎症和退化。

3. 肌肉拉伤:肌肉过度拉伸或撕裂。

1运动系统

1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一、名词解释1.骺:长骨两端的膨大2.骨髓:位于骨髓腔和骨松质的间隙内,分红骨髓(有造血功能)和黄骨髓3.椎间孔:由上、下两相邻的椎弓根围成的孔,有脊神经通过4.椎管:由各椎骨的椎孔连结形成的,容纳脊髓5.胸骨角:胸骨柄与体连接处向前微凸的角,平第2肋,是计数肋的重要标志6.肋弓:第8~10肋前端借肋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接形成,是触摸肝脾的重要标志7.关节腔:由关节软骨和关节囊滑膜层共同围成的腔,内含少量滑液8.椎间盘:连结相邻两个椎体间的纤维软骨盘,由周围的纤维环和中央部的髓核构成9.黄韧带:连结相邻两个椎弓板间的韧带,协助围成椎管10.腹直肌鞘:腹前外侧壁三层扁肌的腱膜由前向后包绕腹直肌形成的鞘状结构11.腹股沟管:腹股沟韧带内侧半上方的一个肌间裂隙,在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12.斜角肌间隙:由前、中斜角肌和第1肋围成,内有臂丛和锁骨下动脉通过13.乳突:颞骨向下的突起,在外耳门后方,内有乳突小房二、填空题1.运动系统包括骨,骨连结,骨骼肌2.成人全身骨共有206块。

按其所在部位分为躯干骨,颅骨,附肢骨3.根据骨的外形,可将骨分为长骨,短骨,扁骨,不规则骨4.骨的构造主要由骨质,骨髓,骨膜,血管和神经组成5.关节的基本结构包括关节面,关节囊,关节腔6.躯干骨包括24块椎骨,1块骶骨,1块尾骨,1块胸骨和12对肋7.脊柱是借7块颈椎,12块胸椎,5块腰椎,1块骶骨,1块尾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8.胸廓是同12个胸椎,12对肋,1个胸骨和它们之间的骨连结共同构成9.每块椎骨由位于前方的椎体和后方的椎弓结合而成,它们共同围成椎孔10.从侧方观察,脊柱有四个生理弯曲,其中颈曲,腰曲凸向前,胸曲,骶曲凸向后11.脊柱有很大的运动性,可做屈,伸,侧屈,旋转,环转运动。

有支持,保护,运动功能。

12.胸骨自上而下分为胸骨柄,胸骨体,剑突三部分14.不成对的脑颅骨包括额骨,枕骨,筛骨,蝶骨四块15.成对的面颅骨有鼻骨,颧骨,上颌骨,泪骨,腭骨,下鼻甲六对16.上肢带骨是锁骨,肩胛骨。

神经笔记——运动系统

神经笔记——运动系统

神经笔记——运动系统运动系统由由上运动神经元(锥体系统)、下运动神经元、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组成。

01上运动神经元的解剖结构及生理功能一、组成和功能上运动神经元包括额叶中央前回运动区的大锥体细胞(Betz细胞)及其轴突组成的皮质脊髓束(从大脑皮质至脊髓前角的纤维束)和皮质脑干束(从大脑皮层至脑干脑神经运动核的纤维束)。

上运动神经元的功能是发放和传递随意运动冲动至下运动神经元,并控制和支配其活动。

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后可产生中枢性(痉挛性)瘫痪。

二、传导通路皮质脊髓束和皮质脑干束经放射冠分别通过内囊后肢和膝部下行。

皮质脊髓束经中脑大脑脚中3/5 、脑桥基底部,在延髓锥体交叉处大部分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下行,终止于脊髓前角;小部分纤维不交叉形成皮质脊髓前束,在下行过程中陆续交叉,止于对侧脊髓前角;仅有少数纤维始终不交叉直接下行,陆续止于同侧前角。

皮质脑干束在脑干各个脑神经核的平面上交叉至对侧,分别终止于各个脑神经运动核。

需注意的是:除面神经核下部及舌下神经核受对侧皮质脑干束支配外,余脑干运动神经核均受双侧皮质脑干束支配。

锥体束主要支配对侧躯体,只有一小部分锥体束纤维始终不交叉,支配同侧脑神经运动核和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

02上运动神经元病损表现及定位诊断上运动神经元性瘫痪(中枢性瘫痪)的特点为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有病理反射、无肌肉萎缩,但病程长者可出现失用性肌肉萎缩。

上运动神经元各部位病变时瘫痪的特点为:1. 皮质型:因皮质运动区呈一条长带,故局限性病变时可出现一个上肢、下肢或面部的中枢性瘫痪,称单瘫。

可见于肿瘤压迫、动脉皮质支梗死等。

2. 内囊型:内囊是感觉、运动等传导束的集中地,损伤时出现“三偏”综合征,即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和偏盲。

多见于急性脑血管病。

3. 脑干型:出现交叉性瘫痪,即病变侧脑神经麻痹和对侧肢体中枢性瘫痪。

多见于脑干肿瘤和(或)脑干血管闭塞。

4. 脊髓型:脊髓横贯性损害时,因双侧锥体束受损而出现双侧肢体的瘫痪,如截瘫或四肢瘫。

运动系统笔记资料

运动系统笔记资料

运动系统1.运动系统检查法:运动系统最主要最基本的检查方法式物理学检查。

2.肌力分级:0-5级六级分级法,0级完全瘫痪,5级正常肌力。

1级仅有肌肉收缩,但不能产生动作【可见肌肉轻微收缩】2级肢体在床面上能水平移动,但不能抵抗自身重力,既不能抬离床面【肢体能在床上平行移动】3级肢体能抬离床面但不能抵抗阻力。

4级能对抗较大的阻力,但比正常者弱【肢体能做对抗外界阻力的运动】(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骨折概论1.分类:根据骨折的程度分为(1)不完全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裂缝骨折(2)完全骨折:除上二者外其余均为完全骨折。

.根据骨折稳定性分为(1)稳定性骨折:包括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形骨折、嵌插性骨折。

(分值很差呀)(2)不稳定性骨折:复位后易于发生再移位者,如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

2.临表:1)休克:好发在骨盆、股骨干骨折。

主要原因是出血。

2)发热:一般骨折后体温正常,出血量大的骨折,由于血肿吸收可出现低热,但不超过38度。

开放性骨折出现高热,应考虑合并感染的可能。

3)特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干。

有一项即可确诊骨折。

裂缝骨折和嵌插骨折可以不出现特有体征。

3.骨折首选检查方法:X线:凡是怀疑有骨折者均应常规X线拍片,可以显示临床上难以发现的不完全骨折、深部骨折、关节内骨折和小的撕脱骨折;已经明确骨折者X线拍片也是必要的,可以帮助了解骨折的类型和骨折移位情况,对于骨折的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X 线检查一般应拍摄正侧位片,需包括邻近一个关节在内,对不易确定的损伤还需拍对侧相应部位的X线片,进行对比,临床表现严重但拍片未见明显骨折线者,应于伤后2周拍片复查。

骨盆及脊柱等部位骨折常常需qq2806292418要结合CT和MRI检查,可以明确骨折具体部位、类型和脊髓、神经受压情况。

4.并发症早期并发症1)“伤”所有神经、血管、内脏损伤2)脂肪栓塞:好发于股骨干骨折,骨折处髓腔内压力过大,骨髓被破坏,脂肪滴进入破裂的静脉窦内,引起肺栓塞,出现呼吸困难。

运动系统医学知识点

运动系统医学知识点

运动系统医学知识点运动系统医学是一个涉及运动与健康的领域,它包括了解运动如何影响身体系统以及如何最大化运动对身体的益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运动系统医学的几个重要知识点。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我们身体的支架,它由骨骼、关节和肌肉组成。

骨骼不仅提供了身体的结构,还起到了保护内部器官和产生红血球的重要作用。

通过适当的运动,我们可以增强骨骼的密度和强度,预防骨质疏松症和骨折的发生。

关节是连接骨头的地方,它们允许我们进行各种运动。

然而,平时不运动或者运动方式不正确可能会导致关节损伤,如滑膜炎和关节炎。

肌肉不仅可以增强运动能力,还可以保护骨骼和关节,减少受伤的风险。

二、运动系统运动系统主要由肌肉和肌腱组成。

肌肉是通过收缩和放松来实现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我们进行力量训练时,肌肉会经历一系列的改变,如增加肌纤维数量和增强肌肉纤维的大小。

这些改变使我们能够更强壮、更耐力、更具爆发力。

肌腱则与肌肉相连,将肌肉的力量传递给骨骼,起到稳定关节和支持身体的作用。

运动可促进肌腱的健康发展,避免肌腱炎等损伤的发生。

三、运动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运动对心血管系统有很多积极的影响。

首先,运动可以增强心肌的收缩能力,提高心脏的泵血效率。

其次,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减少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此外,运动还可以降低血压、改善血脂水平,并促进体内能量代谢的平衡。

这些效应都有助于保护心脏和血管的健康。

四、运动对呼吸系统的影响运动可以增加肺活量,提高肺部的功能。

当我们进行有氧运动时,呼吸加深加快,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血液,同时将二氧化碳排出体外。

这种提高肺部功能的效应有助于增强体能,改善心肺耐力和延缓疲劳。

此外,适当的运动还可以预防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如支气管炎和肺气肿。

五、运动对神经系统的影响适当的运动对神经系统有益。

运动可以促进神经细胞的生长和连接,增强神经递质的释放。

这些变化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改善学习、记忆和情绪调节能力。

此外,运动还可以减少焦虑和抑郁情绪,缓解压力,并增加对自身的自信和积极情绪。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

运动系统知识点归纳总结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

它们密切协调合作,使人体能够完成各种运动和活动。

本文将对运动系统的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

一、骨骼系统骨骼系统是运动系统的基础框架,包括骨骼、韧带、软骨等组织。

它的主要功能有三个方面:1. 提供机械支撑:骨骼能够支撑身体的重量,保持身体的立正姿势。

2. 保护内脏器官:骨骼通过形成骨壳的方式,包围和保护内脏器官,如头骨保护脑部。

3. 产生血液细胞:骨骼内部含有骨髓,可以产生血液细胞,维持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二、肌肉系统肌肉系统由肌肉和肌腱构成,它与骨骼系统紧密连接,通过肌肉的收缩和伸展实现人体的运动。

以下是肌肉系统的要点:1. 分类:肌肉可以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骨骼肌主要负责骨骼的运动,平滑肌和心肌则分别存在于内脏器官和心脏中。

2. 肌肉收缩:肌肉通过神经冲动的传递,使得肌纤维收缩和伸展,从而产生力量推动身体的运动。

3. 肌肉协调:肌肉系统中的不同肌肉可以协同工作,形成肌肉链条,以完成复杂的运动任务。

三、关节系统关节系统连接了骨骼系统中的骨头,使得骨头能够相对运动。

以下是关节系统的关键信息:1. 类型:关节根据结构和运动方式可以分为滑动关节、旋转关节和球-窝关节等。

2. 功能:关节能够使身体的骨头在各个平面上进行运动,如弯曲、伸展、旋转等,从而实现身体的灵活性和多样性的动作。

3. 稳定性和灵活性:关节既需要保持身体的稳定性,又需要提供足够的灵活度,以适应不同的运动要求。

综上所述,运动系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骨骼系统提供了机械支撑和保护内脏器官的功能,肌肉系统通过收缩和伸展产生力量,实现运动,关节系统连接骨头,使其能够相对运动。

运动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相互协调合作,使身体能够完成各种动作和运动。

对于理解人体运动机制,提高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

运动系统学习笔记(新版)

运动系统学习笔记(新版)

运动系统第一节:概述一、骨总论:1.肌力:1不动2不抗3不阻4不全。

0级为完全瘫痪;5级为正常;2.运动系统最主要和最基本的检查方法:物理学检查(理学检查)。

第二节骨折概论一、骨折概念:1.积累性老损:好发于第2、3趾骨和腓骨中下1/3处。

2.分类:1)不完全骨折:青枝骨折、裂缝骨折;2)完全骨折:3.骨折稳定性:1)稳定性骨折:青枝骨折、裂缝骨折、嵌插型骨折、横行骨折。

2)不稳定性骨折:斜形骨折、螺旋形骨折、粉碎性骨折;二、骨折的临床表现:1.畸形、反常活动、骨摩擦音。

注:骨折特有的特征是反常活动;慢性骨髓炎的表现是死骨形成;2.检查首选:X线。

三、骨折的并发症:(一)早期并发症:1.脂肪栓塞综合症:脂肪栓塞在肺。

骨折+呼吸困难或呼吸窘迫===脂肪栓塞;2.重要内脏器官损伤:3.骨筋膜室综合症: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好发部位:前臂掌侧和小腿。

(二)晚期并发症:1.坠积性肺炎:多见于长期卧床患者,尤其是年老、体弱和伴有慢性病者;2.下肢深静脉血栓:3.褥疮:4.感染:5.损伤性骨化(骨化性肌炎):骨膜下血肿。

关节扭伤、脱位及关节附近的骨折。

6.创伤性关节炎:是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

7.关节僵硬:骨折和关节损伤最常见的并发症。

8.缺血性肌挛缩: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

注: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关节僵硬;骨折最严重的并发症是:缺血性肌挛缩;骨折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是:骨筋膜室综合症;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创伤性关节炎。

右大腿深部巨大血管瘤,术后良好,伤口一期愈合,拆线后下床5分钟突然晕倒死亡,应考虑:肺动脉栓塞;四、骨折的急救和治疗:1.止血带:不能超过1小时,每间隔1小时松止血带1~2分钟;112;2.骨折的治疗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3.复位标准:1)解剖复位:2)功能复位: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缩短移位:成人下肢不超过1cm;儿童不超过2cm;③成角移位:下肢成角移位必须完全移位;其他轻微向前或向后成角,日后可自行矫正;④长骨干骨折:骨折端对位至少达1/3,干骺端骨折至少对位3/4.旋转分离全矫正;下肢成角全矫正;缩短移位成12;三一长横三四骺。

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

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总结一、简介运动系统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由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组成。

下文将对大一运动系统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和梳理。

二、骨骼系统1. 骨骼的构成:骨头、韧带、关节和软骨等。

2. 骨骼的功能:提供支持和保护器官,参与运动和姿势调节。

3. 骨骼结构: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等。

4. 骨头连接方式:固定关节和可动关节。

5. 骨骼发育:骨骼发育的过程和影响因素。

三、肌肉系统1. 肌肉的类型: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2. 骨骼肌的结构:肌纤维、肌束和肌肉。

3. 肌肉收缩:肌肉的原理和机制。

4. 肌肉组织的代谢:肌肉疲劳和恢复。

5. 肌肉的训练:肌肉的增长和发展。

四、关节系统1. 关节的类型:滑动关节、球窝关节和齿轮关节等。

2. 关节的结构:关节头、关节囊和滑膜等。

3. 关节的运动:屈曲、伸展、旋转等。

4. 关节的保护:关节的保护方法和常见运动损伤。

五、运动系统协调与训练1. 运动系统的协调: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的协同工作。

2. 运动系统的保护:运动前准备活动和运动后恢复活动的重要性。

3. 运动系统的训练:如何进行适当的运动训练以增强运动系统功能。

六、总结通过对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的总结,我们了解到骨骼系统、肌肉系统和关节系统在运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了解运动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体运动的原理和机制,为日常健康和运动训练提供指导。

以上是对大一运动系统知识点的简要总结,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提高运动能力和保持身体健康。

名词解释运动系统

名词解释运动系统

运动系统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三种器官组成。

骨以不同形式连结在一起,构成骨骼。

形成了人体的基本形态,并为肌肉提供附着,在神经支配下,肌肉收缩,牵拉其所附着的骨,以可动的骨连结为枢纽,产生杠杆运动。

运动系统主要的功能是运动。

简单的移位和高级活动如语言、书写等,都是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实现的。

运动系统的第二个功能是支持。

构成人体基本形态,头、颈、胸、腹、四肢,维持体姿。

运动系统的第三个功能是保护。

由骨、骨连结和骨骼肌形成了多个体腔,颅腔、胸腔、腹腔和盆腔,保护脏器。

从运动角度看,骨是被动部分,骨骼肌是动力部分,关节是运动的枢纽。

能在体表看到或摸到的一些骨的突起或肌的隆起,称为体表标志。

它们对于定位体内的器官、结构等具有标志性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运动系统(25~30分)骨折概论(5~6分)一、分类1.根据病因分类:①直接暴力性骨折:好发于胫骨中下1/3处,三棱形与四边形的移行交界处。

②间接暴力性骨折:如肱骨髁上骨折。

③疲劳性骨折(积累性骨折):好发于2、3跖骨、腓骨下1/3处。

多见于军人、运动员。

2.根据骨折的程度分类:①完全性骨折;②不完全性骨折:儿童的青枝骨折、头颅部的裂缝骨折。

3.根据骨折的稳定性分类:①稳定性骨折:(分值很差啊)裂缝骨折、青枝骨折、横行骨折、嵌插骨折、压缩骨折。

②不稳定性骨折:除了稳定性骨折以外的其它骨折。

4.根据与外界是否相通分类:①开放性骨折:两个特例:骶骨骨折戳破直肠、耻骨骨折戳破膀胱;②闭合性骨折:二、临床表现1.全身表现:①休克(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容易并发休克);②发热(感染);2.局部表现:骨折的三大专有体征:畸形、异常活动(反常活动)、骨擦音。

关节脱位的三大体征:关节畸形、关节盂内空虚、弹性固定。

三、检查1.骨折的首选检查方法是:X线。

股骨头缺血坏死、神经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首选MRI;腰椎间盘突出首选CT;其它运动系统疾病首选X线。

2.运动系统最基本的检查方法是:理学检查。

肌力分级:一不动、二不抗、三不阻、四不全。

0级:完全瘫痪;1级:一不动,不能产生动作;2级:二不抗,不能对抗地心引力;3级:三不阻,不能对抗阻力;4级:四不全,能抗阻力,但不全面;5级:正常。

四、并发症1.早期并发症:①凡是带“伤”字的(内脏、血管、神经、周围组织损伤),一般都是早期并发症;(凡是带“炎”字的,一般都是晚期并发症)。

②脂肪栓塞综合症:骨折病人突然出现呼吸困难,说明并发了脂肪栓塞综合症。

病因是创伤后的应激作用,导致骨髓腔压力增大,骨髓腔破坏,里面的脂肪进入肺,阻塞肺的毛细血管;最常好发于股骨干骨折。

骨折+ 呼吸困难、烦躁不安= 脂肪栓塞综合征③骨筋膜室综合征:骨折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好发于小腿的胫腓骨、前臂的尺桡骨之间;临床表现为患肢肿胀、疼痛、远端肢体发白、发麻、脉搏或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一经确诊,必须马上切开减压。

2.晚期并发症:凡是带“炎”字的,一般都是晚期并发症。

①坠积性肺炎;②骨化性肌炎(损伤性骨化、异位骨化):肱骨髁上骨折好发骨化性肌炎;③创伤性关节炎:是关节内骨折最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见于胫骨平台骨折。

④缺血性肌挛缩:骨折晚期最严重的并发症。

是骨筋膜室综合征处理不当的严重后果。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早期最严重的并发症)五、骨折愈合的分期1.血肿炎症机化期:一般需要2周。

骨折处出现无菌性炎症反应;2.原始骨痂形成期:一般需要12~24周(老标准4~8周);形成骨折的内外骨痂、环状骨痂、髓内骨痂;3.骨板形成塑型期:一般需要1~2年(老标准8~12周);死骨清除、新骨形成,原始骨痂被新骨替代。

六、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1.全身因素:最重要的是年龄;2.局部因素:最重要的是血运。

七、骨折的治疗1.骨折治疗三大原则:复位、固定、康复治疗。

2.复位:*解剖复位:临床上是很难达到解剖复位的;*功能复位:①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②成角移位向侧方、前臂双骨折必须完全复位;③成人下肢骨折缩短不能超过1cm;④儿童下肢骨折缩短不能超过2cm;⑤长骨骨折至少对位1/3;⑥干骺端骨折至少对位3/4;⑦成角移位向前、向后方移位不能超过5度。

复位标准:“12345,旋转分离全矫正,成角向侧前臂双,完全复位是必须”:成人下肢骨折缩短不超过1cm;小孩下肢骨折缩短不超过2cm;长骨骨折对位至少1/3;干骺端骨折对位至少3/4;成角移位向前、向后不能超过5度;旋转移位、分离移位必须完全矫正;成角移位向侧方、前臂双骨折必须完全复位。

⑧复位首选手法复位;如果有血管、神经损伤,必须手术切开复位。

3.固定:首选外固定,次选内固定。

4.康复治疗(功能锻炼):一般伤后1~2周开始锻炼。

5.开放性伤口的处理原则:①清创时间:最好在伤后6~8小时内清创,由浅及深清除异物;②如果有污染组织,其边缘应去掉1~2mm;③如果碎骨片与周围组织有连系的要保留;游离的小骨片必须去除;大的骨片不管连不连系都必须保留。

④清创时间超过6~8小时者(有感染了),不宜应用内固定。

考试时,只要看到骨折的复位(手法、切开、牵引复位),首选手法复位;只要看到固定(外固定、内固定),首选外固定,正确率98%。

八、骨折的急救处理:1.骨折急救的目的:是用最简单而有效的方法抢救生命。

2.骨折急救四步骤:抢救休克、包扎伤口、妥善固定、迅速转运。

注意:急救绝对不包括复位。

3.在大血管出血时,可用止血带止血,最长不超过4个小时,每间隔1小时松开止血带1~2分钟。

上肢骨折干扰可以闭锁:肱骨干骨折损伤的是桡神经;肱骨外科颈骨折损伤的是腋神经;锁骨骨折损伤的是臂丛神经。

锁骨骨折胸骨柄至肩峰连线中点有突起、压痛+ 健侧手托住患侧肘部= 锁骨骨折1.锁骨是肩峰与胸锁关节的连接骨。

临床表现:肩峰疼痛、胸锁关节疼痛。

2.患者常用健手托住患肢的肘部,以减轻疼痛。

3.最容易损伤臂丛神经。

4.治疗:三角巾悬吊3~6周。

肱骨骨折肱骨外科颈骨折1.肱骨外科颈是肱骨大结节、小结节移行为肱骨干的交界部位。

2.最容易损伤腋神经,出现三角区的皮肤麻木。

3.治疗:无移位:三角巾悬吊3~6周;有移位:手法复位,外固定。

肱骨干骨折1.最容易损伤桡神经,典型表现为垂腕。

2.治疗:首选:手法复位,外固定;有血管、神经损伤:手术复位,内固定。

肱骨髁上骨折外伤史+ 肘后三角关系正常= 肱骨髁上骨折外伤史+ 肘后三角关系不正常= 肘关节脱位1.肱骨髁上骨折多发生于10岁以下儿童。

2.血管损伤:最容易损伤肱动脉,可发生缺血性肌挛缩。

3.神经损伤:容易损伤正中神经、尺神经、桡神经。

“中原迟早闹炊烟”:正中神经损伤导致“猿手”、尺神经损伤导致“爪形手”、桡神经损伤导致“垂腕”。

尺神经损伤会出现:夹纸试验(Forment征)阳性。

4.肘后三角关系正常(肘后三角关系不正常是脱位)。

5.分类:①伸直型:“金倩霞两腿一伸缘断香山”:近折端向前下移位、远折端向上移位;②屈曲型:“金厚霞人格扭曲愿意赌钱”:近折端后下移位、远折端向前移位。

6.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前臂双骨折(尺桡骨双骨折)骨间膜= 前臂双骨折1.孟氏骨折(Monteggia骨折):尺骨上1/3骨折,合并桡骨小头脱位;2.盖氏骨折(Galeazzi骨折):桡骨下1/3骨折,合并尺骨小头脱位。

桡骨远端骨折(桡骨下端骨折)1.分类:原本紧张Colles,银叉枪刺伸直型①伸直型骨折(Colles骨折):远折端向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掌侧移位;侧面看呈“银叉”畸形、正面看呈“枪刺样”畸形。

②屈曲型骨折(Smith骨折):又称反Colles骨折,移位与伸直型相反。

远折端向掌侧桡侧移位,近折端向背侧移位。

2.治疗:手法复位,外固定。

下肢骨折股骨颈骨折中老年人摔伤跌倒+ 髋部疼痛+ 不能行走= 股骨颈骨折1.血供:①股骨头的血供:小凹动脉、旋股内外侧动脉,特别是旋股内侧动脉的分支骺外侧动脉,是股骨头的主要供血来源。

(答题时首选骺外侧动脉、二选旋股内侧动脉、三选旋股内、外侧动脉、四选小凹动脉);②股骨干的血供:滋养动脉升支;③股骨颈的血供:旋股内、外侧动脉,特别是旋股内侧动脉。

如果损伤旋股内侧动脉,容易导致缺血、坏死。

2.分类:①按骨折的位置分类:头下型(最容易导致缺血、坏死);经股骨颈骨折;股骨颈基底部骨折。

②按骨折线方向(Pauwells角)分类:骨折线的延长线与两侧髂嵴连线的夹角称为Pauwells角。

外面找小三,内人打我外展型骨折:Pauwells角<30°,属于稳定性骨折;内收型骨折:Pauwells角>50°,属于不稳定性骨折。

3.临床表现:4560科比短、外旋短缩股骨颈①中老年人摔伤跌倒、髋部疼痛;②患肢出现外旋畸形(45~60度)、患肢短缩;③Nelaton线、Bryant三角。

4.治疗:①65岁以上、头下型骨折的病人首选髋关节置换术;②其它:下肢皮肤牵引6~8周。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肢出现外旋畸形60~90度= 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肢出现外旋畸形45~60度= 股骨颈骨折。

股骨干骨折(大腿骨折)1.容易并发出血性休克,(仅次于骨盆骨折);2.大腿肿胀、皮下瘀斑、疼痛,就可以诊断股骨干骨折。

3.移位:近端向前、远端向后移位。

(为了“金钱、怨恨”干起来)4.治疗:①新生儿用绷带固定在胸腹部;②3岁以下的儿童用垂直悬吊皮牵引;③成人用下肢骨牵引6~8周。

④如果损伤腘动脉、腘静脉:手术切开,内固定。

胫骨骨折好发部位:胫骨三棱形和四方形移行交界处。

1.胫骨上1/3骨折:容易损伤胫后动脉,导致下肢缺血、坏死;2.胫骨中1/3骨折:容易发生骨筋膜室综合症;3.胫骨下1/3骨折:最常见,容易发生延迟愈合或不愈合。

腓骨骨折1.腓骨颈骨折:最容易损伤胫神经;出现足下垂、趾背伸无力、足背外侧感觉障碍。

2.治疗:无移位:外固定10~12周;有移位:手法复位、外固定。

脊柱骨折1.首选检查:X线;如果怀疑有脊髓损伤,首选MRI。

2. Chance骨折指的是椎体水平状撕裂骨折。

Jefferson骨折指的是第一颈椎骨折。

3.脊髓损伤的临床表现:四肢瘫痪。

四肢感觉和运动功能丧失:数小时恢复正常为脊髓震荡;不能恢复的为脊髓休克。

4.脊髓损伤后最早出现的并发症:呼吸道感染与呼吸衰竭。

5.脊柱骨折,若损伤马尾神经,会出现大小便功能障碍。

6.脊柱骨折绝对不能一人抱头、一人抱脚;正确的搬运方法是三人平托或平板托运。

7.脊柱骨折如果压迫了脊髓,必须手术。

骨盆骨折1.最容易发生休克。

2.典型体征:骨盆分离试验和骨盆挤压征阳性。

3.骨盆骨折一般不会影响到脊髓。

4.典型临床表现:会阴部瘀斑(耻骨、坐骨骨折的特有体征。

骶骨、尾骨骨折没有这一特点)5.治疗:积极抗休克同时手术。

关节脱位关节脱位的三大体征:关节畸形、关节盂内空虚、弹性固定。

骨折的三大体征:畸形、异常活动、骨擦音。

肩关节脱位手托患侧前臂,头向患侧偏斜+ Dugas征阳性= 肩关节脱位1.最常见的是前脱位。

2.临床表现:手托患侧前臂,头向患侧偏斜。

3.体征:方肩畸形、Dugas征(杜加征、搭肩试验)阳性。

4.所有的脱位首选检查:X线。

5.治疗:Hippocrates法(足蹬法)复位。

肘关节脱位外伤史+ 肘后三角关系不正常= 肘关节脱位桡骨头半脱位5岁以下的小儿+ 前臂牵拉史+ 肘部疼痛、活动受限、不能上举= 桡骨头半脱位治疗:手法旋转复位,无需任何麻醉。

髋关节脱位1.髋关节脱位以后脱位最常见。

2.患肢畸形:有钱爽歪歪、后内内:前脱位:外旋外展畸形;后脱位:内收内旋畸形。

3.并发症:早期容易并发坐骨神经损伤;晚期容易并发股骨头缺血坏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