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饲料能量利用率的因素

合集下载

饲料中磷的含量及利用率(PDF)

饲料中磷的含量及利用率(PDF)

湖南饲料!""#年第$期作为动物所需的常量矿物质元素之一,磷对动物骨骼系统的发育及维持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磷还是许多器官的有机组成成分,在机体的生化反应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为了保证畜禽快速高效生长、最佳繁殖性能及骨铬发育,日粮必须提供充足的磷。

然而不同饲料中磷的利用率有很大差别,这是配制日粮时需要考虑的问题。

了解各种饲料中磷的含量及生物利用率,对于合理配制日粮,准确、充分地满足动物需要,以提高畜禽生产效率及避免过量磷排泄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各种常用饲料原料中的磷含量,以及猪、禽、反刍动物、水生动物对这些原料中的磷的利用率,以及影响其利用率的因素作一综述。

%&饲料中磷的含量及其利用率。

各种动植物原料中均含有不同程度的磷,其中动物性原料磷含量普遍高于植物性原料,矿物磷也是常用的磷源。

而各种原料中磷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

(见表一)表一:饲料中磷的含量虽然饲料中磷的含量很丰富,但饲料中的磷并不能被动物全部利用。

总的说来,矿物添加剂磷源利用率最高,其次是动物性磷源。

植物性磷源利用率很低(苜蓿除外),而且植物性磷源间的差异很大(见表二)。

对猪而言,除小麦中磷利用率可达到约#"’外,其它植物原料磷的利用率在%"’到("’左右。

作为饲料工业中用量最多的玉米,其磷的利用率只有%)’左右。

典型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无疑是缺磷的。

表二:饲料中磷的利用率(’)饲料中磷的含量及利用率四川农业大学动物营养研究所杨义磷含量(’)玉米小麦大麦(裸)次粉大豆豆粕棉籽粕菜籽粕花生仁粕鱼粉肉骨粉苜蓿粉乳精粉"&!#"&)%"&(+"&),"&),"&$#"&,(%&"!"&#(!&,()&-"&!!"&-+脱氟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铵!)引自中国饲料成分及营养价值表,!""(动物种类猪禽反刍动物鲫鱼虹鳟原料平均利用率.’/范围.’/玉米玉米.制料/高粱大麦燕麦小麦小麦麸皮米糠豆饼棉籽饼花生饼向日葵籽饼菜粕苜蓿草粉%)%!%+(%("#"(#!#!#%#%!(!%近%""+*!+%!*!#%,*(#"*)!肉骨粉鱼粉血粉乳清粉+"+(+!+$%$%,$$磷酸钙磷酸氢钙磷酸二氢钙磷酸二氢钠,#*+%+-*%""+#*%""%"",#*+%+-*%""+#*%""%""%""%""%""%""(!$#,%-%+)饲料研究!-湖南饲料!""#年第$期!%影响饲料中磷利用率的因素!%&饲料来源动物性原料中不含植酸,在这些饲料中,除少部分磷与蛋白质、脂质和碳水化合物结合成磷酸盐复合物外,大部分磷以无机形式存在,所以利用率较高。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答案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一、解释名词:1、常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不低于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常量元素。

2、微量元素:动植物体内含量低于0.01%的化学元素称为微量元素。

3、粗蛋白质:动植物体内一切含氮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

它包括真蛋白质和非真蛋白质含氮化合物。

4、粗灰分: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质在550~600度高温点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盐类等无机物,有时也含少量泥沙称为粗灰分或矿物质。

5、粗脂肪:动植物体内的脂类物质总称为粗脂肪。

6、无氮浸出物: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二、填空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2、动植物体内的三大有机物质主要是指(蛋白质)、(脂类)和(糖类)。

这三大有机质主要是由(碳)(氢)(氧)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无氮浸出物是(单糖)、(双糖)和(多糖)等物质的总称。

4、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游离水),另一种是(结合水)。

5、糖类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葡萄糖)、(糖原)。

6、糖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淀粉)、(纤维素)等。

7、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有机物在550~600度高温电炉中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主要为(矿物质氧化物)或(直类)等无机物。

8、粗脂肪也叫(乙醚浸出物)。

9、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多缩戌糖)。

10、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水)、(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糖类)。

11、植物脂肪多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而动物脂肪多由(饱和)脂肪酸组成。

12、蛋白质包括(真蛋白质)和(非真蛋白质)。

13、动物体内一切含氧的物质总称为(粗蛋白质)。

三、选择题:1、下列选取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B C)A 钙B 铁C 硒D 钠2、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A C)A 粗纤维B 粗脂肪C 淀粉D 氨基酸四、问答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哪两类?各自包括哪写元素?答: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常量元素和微量元素。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能量利用优化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能量利用优化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能量利用优化饲料工业作为畜牧业的重要支撑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能量利用优化,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对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饲料加工过程中能量的消耗、影响能量利用的因素以及优化措施等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一、饲料加工过程中能量的消耗饲料加工过程中的能量消耗主要包括机械设备运行所需的电能、热能以及饲料运输、包装等环节的能量消耗。

其中,机械设备运行所需的能量占比较大,是饲料加工过程中能量消耗的主要部分。

1.粉碎环节:饲料粉碎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

粉碎设备的效率、粉碎粒度以及粉碎速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消耗。

2.混合环节:饲料混合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和热能。

混合设备的类型、混合速度以及饲料原料的特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消耗。

3.制粒环节:制粒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和热能。

制粒设备的类型、制粒速度、蒸汽压力以及饲料原料的特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消耗。

4.烘干环节:饲料烘干过程中,需要消耗大量的热能。

烘干设备的类型、烘干温度、烘干速度以及饲料的含水量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消耗。

5.冷却环节:饲料冷却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和热能。

冷却设备的类型、冷却速度以及饲料的温度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消耗。

6.包装环节:饲料包装过程中,需要消耗一定的电能。

包装设备的类型、包装速度以及饲料的特性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消耗。

二、影响能量利用的因素影响饲料加工过程中能量利用的因素有很多,主要包括设备性能、饲料原料特性、生产工艺以及操作管理等方面。

1.设备性能:设备的类型、性能、运行状态以及维护保养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利用。

采用高效、节能的设备,可以降低能量消耗。

2.饲料原料特性:饲料原料的种类、粒度、含水量、热值等因素都会影响能量利用。

合理选择饲料原料,优化原料配比,可以提高能量利用率。

3.生产工艺:饲料加工的生产工艺对能量利用有重要影响。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一章 营养基础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一章 营养基础

29
化学性消化在肠道中的部位 1)消化道腔内——大分子的降解,如:
蛋白质
脂肪
氨基酸 、小肽
甘油、脂肪酸 淀粉 双糖、单糖
2) 肠粘膜细胞内——进一步降解,如:
小肽 氨基酸 双糖 单糖
30
(3)微生物消化
动物 猪 养 分 作用程度 粗纤维 中 蛋白质 大 牛、羊 瘤胃 NFE、CP、CF 大 大肠 大 禽 嗉囔 CF 小 大肠 粗纤维 小 蛋白质 大 马 大肠 粗纤维、CP 大 部位 大肠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 如Fe、Cu、Co、Zn、
Mn、Se、I、Cr、F等。
3
(二)饲料与动物的营养物质组成
水分 动植物体 干物质 无机物:矿物质 有机物:碳水化 合物、蛋白质、 脂肪、维生素
4
(三)影响饲料营养成分的因素
1.饲料的种类与品种
2.收获期
3.作物部位
4.贮存时间
5.土壤
6.施肥
21
图2-1 猪消化道结构
图2-2 鸡消胃
网胃
皱胃
食管
图2-4 牛消化道结构
图2-5 兔消化道结构
3.消化方式
表2-1
方式 物理性 部位 口腔 消化道
动物消化方式
作 用 磨碎、增加表面积 大分子变为小分子
工具 牙齿 酶
肌肉收缩 和消化液混合
化学性 消化道
7.气候
5
(四)动物体与饲料营养成分的比较及相互关系
1.元素比较(表1-2)
6
表1-1 动植物体化学元素比较
2.化合物组成比较
1)动植物的化合物有三类: 第一类是构成机体组织的 成分,如蛋白质、脂肪、
碳水化合物、水和矿物质;

动物营养学-第六章-能量与动物营养 - 副本

动物营养学-第六章-能量与动物营养 - 副本

二、饲料能量在畜禽体内的转化
(一)饲料总能和总能值的概念:
饲料经完全燃烧(或体内氧化)生成水、二氧 化碳和其他气体时,所释放出的全部能量称 为饲料总能(gross energy,GE)即饲料有机物所含的化学潜能。
每单位重量饲料中的总能称为饲料的总能值。 一般以每克或每千克饲料中的含能量表示。
饥饿动物采食后数小时内的产热量高于饥饿时的 代谢产热,这种现象称为体增热现象;
这种因采食而增加的产热量称为食后体增热,简 称体增热。 又称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specific dynamic action <of food>,SDA) 食物生热效应、热增耗。
2.体增热的产生:
(1)主要来自营养物质代谢:大约80%来自内脏,主 要是肝脏的物质代谢过程中的损失。
三、代谢能
(一)代谢能的概念 代谢能(ME):饲料消化能减去尿能和消化道
可燃气体能后剩余的能量。即饲料的可利用 养分的能量。(主要是甲烷)
ME=DE-(UE+Eg)=GE-FE-UE-AE
代谢能值:每单位重量饲料中的代谢能。
GE-FE-UE-AE ME(MJ/Kg)=────────
采食量 通常所说的饲料代谢能是指饲料的代谢能
(三)尿中的能量损失:
1.主要是蛋白质代谢的能量损失:
蛋白质代谢形成尿酸、尿素、肌酐等物质 随尿排出体外,造成能量损失。每克蛋白质在体内氧化所产生的
热能比在测热器中的测定值低5.44千焦左右。
蛋白质的能量转换率降低。
2.影响尿能的因素: 主要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 能量蛋白比 氨基酸平衡状况等。 日粮中蛋白质含量高,能量蛋白比偏低或氨基酸不平衡时,尿素或
值。
(二)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

动物营养学考研复试重点习题001

动物营养学考研复试重点习题001

动物营养学部分考试重点习题绪论1、名词解释:养分(营养素):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具有类似化学性质的物质称营养物质或养分或营养素。

营养:是动物摄取、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营养物质来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和生产产品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2、试述动物营养学的研究目标和任务。

总体目标:揭示养分利用的定性定量规律,形成饲料资源的高效利用、动物产品的高效生产、人类健康及生态环境的长期维护的动物营养科学指南,使动物生产在土壤----植物----动物----人食物链中与其他要素协调发展,为维持食物链的高效运转发挥积极作用。

任务: 1)确定必需营养素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3、简述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地位。

1)保障动物健康(2)提高生产水平(3)改善产品质量(4)降低生产成本(5)保护生态环境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1.名词解释:CP(粗蛋白质):是指饲料中所有含氮化合物的总称。

CP%=N%×6.25粗灰分(CA):是饲料、动物组织和动物排泄物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灼烧后的残渣中含有泥沙,故为粗灰分EE(粗脂肪):是饲料、动物组织、动物排泄物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的物质,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CF(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ADF(酸性洗涤纤维)NDF(中性洗涤纤维)2.简述饲料概略养分分析法对饲料养分如何分类、测定各种养分含量的基本原理。

4.简述养分的一般营养生理功能。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课程标准

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技术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畜禽生产与疾病防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平台课程。

其功能是为了满足现代畜牧业对生产一线的工人及技术操作和经营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畜禽营养与饲料加工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其后续学习专门化方向课程做好前期准备,同时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业实践能力。

二、课程教学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饲料的营养成分在畜禽营养中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掌握饲料能量在动物体内转化的过程及能量对畜禽生产的重要作用;掌握不同生产性能畜禽的营养需要及畜禽饲养标准,能够灵活运用畜禽生产营养需要和饲养标准的相关知识,为合理配制饲料提供科学依据;掌握饲料的分类及常见饲料的种类、营养特性及加工调制;了解配合饲料的特点和种类,掌握饲料配方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保证所设计配方的营养科学性和安全环保性的控制手段、实现配方经济实用性的有效措施和方法;了解配合饲料生产各工序的设备及配置,理解配合饲料生产各工序的加工工艺流程;会本课程基本技能操作;达到饲料检验化验员中级工职业标准的相关要求,同时具有诚实、守信、善于沟通和合作的品质,在此基础上形成以下职业能力。

1.会判断动物典型的营养缺乏症。

2.会运用所学知识,在生产中科学合理地选用各类饲料。

3.会青贮饲料的制作及粗饲料的化学调制。

4.会设计配合饲料配方,具备使用电脑配方软件选择畜禽最低成本日粮配方的能力。

5.会应用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

6.会配合饲料生产各工艺的操作。

7.会判断配合饲料产品品质的优劣。

8.会使用常用分析仪器,进行饲料概略养分的常规分析。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模块一畜禽营养基础项目一畜禽营养概述任务一动植物组成与饲料养分能简单分析出饲料中六大成分,会比较动植物饲料组成的不同点。

任务二畜禽对饲料的消化掌握饲料消化率的计算方法和影响消化率的因素。

项目二水与畜禽营养任务一水的作用、来源与排出掌握水的功能和缺水后果,理解水的排泄方式。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

营养与饲料第一章复习题

第一节动物与植物的组成成分一、解释名词:1、常量元素:2、微量元素:3、粗蛋白质:4、粗灰分:5、粗脂肪:6、无氮浸出物:二、填空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有()和()2、动植物体内的三大有机物质主要是指()、()和()。

这三大有机质主要是由()、()、()三种化学元素组成。

3、无氮浸出物是()、()和()等物质的总称。

4、动植物体内的水分一般以两种状态存在;一种是(),另一种是()。

5、糖类在动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

6、糖类在植物体内存在的形式主要是()、()等。

7、粗灰分是动植物体内所有()剩余的残渣主要为()或()等无机物。

8、粗脂肪也叫()。

9、粗纤维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它包括()、()、()和()。

10、动植物体所含营养物质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和()。

11、植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而动物脂肪多由()脂肪酸组成。

12、蛋白质包括()和()。

13、动物体内一切含氧的物质总称为()。

三、选择题:1、下列选取项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A 钙B 铁C 硒D 钠2、动物体组织中不含有()A 粗纤维B 粗脂肪C 淀粉D 氨基酸四、问答题:1、组成动植物体的化学元素,安其在体内含量的多少可分为哪两类?各自包括哪写元素?2、构成动植物体的营养成分按常规营养成分分析包括哪几类?3、动植物体所需要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第二节畜禽对饲料的消化一、解释名词:1、消化:2、物理消化:3、化学消化:4、微生物消化:5、吸收:6、畜禽的消化力:7、饲料的可消化性:8、消化率:9、反刍:二、填空题:1、消化与吸收的关系是()是()的准备。

()是动物机体新陈代谢的前导。

2、饲料在畜禽口腔内的消化主要是()。

3、评定甘种饲料对某畜禽营养价值的高低要考虑的因素为()。

4、粗蛋白质水平越高,则各养分的消化率(),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粗纤维在日粮中占的比例越大,则各养分的消化率()。

5、反刍动物的()和马、兔等家畜的()、()内栖居着大量的细菌和纤毛虫。

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技术

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技术

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技术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手段和技术手段,对家禽饲料中的各种营养成分进行定量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家禽对饲料中不同营养成分的利用率。

代谢能的评定是衡量饲料质量和饲料配方优劣的重要指标,对于家禽养殖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分别介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评定技术的相关理论知识、实验方法和数据分析等内容,以期全面了解和掌握该技术。

一、家禽饲料代谢能评定的相关理论知识1.1代谢能的概念和意义代谢能是指生物体对食物中的能量的吸收和利用能力,是维持生命活动、生长发育和产蛋等生理过程所需要的能量。

家禽饲料代谢能评定的目的是确定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能量值,为饲料配方提供科学依据,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对于促进家禽生产良种繁育和创新育种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1.2代谢能的测定方法目前代谢能的测定方法主要有直接测定代谢能和间接测定代谢能两种。

直接测定代谢能是通过代谢氧消耗法、代谢能测定法、脂肪酸氧化法等直接测定饲料中的能量值;间接测定代谢能则是通过鸡的代谢能模型、比较试验法、经验公式法等间接估算饲料中的能量值。

不同的测定方法具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对于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有着重要的意义。

1.3代谢能的影响因素饲料中的能量值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饲料的原料来源、加工工艺、营养成分含量、采食量、代谢率等因素。

生物体本身的生理状态、品种差异、环境温度、湿度、压力等也会对代谢能的测定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

因此,在进行代谢能评定时,需对这些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控制和考虑,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二、家禽饲料代谢能评定的实验方法2.1实验动物的选择进行家禽饲料代谢能评定实验时,常用的实验动物包括鸡、鸭、鹅等。

其中,鸡是常用的实验动物之一,因其生长发育周期短,易于饲养和管理,并且具有代表性。

根据实验目的和实验条件的不同,可以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进行代谢能测定实验。

配制猪鸡日粮应注意营养素的平衡

配制猪鸡日粮应注意营养素的平衡

配制猪鸡日粮应注意营养素的平衡在畜禽养殖中,所有的营养因子包括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对养殖畜禽的生存、生长、生产和繁殖都是至关重要的,而这些营养因子间在消化吸收和体内代谢过程中又存在着协同与拮抗的作用,只有当日粮中所提供的各营养因子达到相互平衡,才能使营养处于最佳状态。

因此,在设计畜禽饲料配方时,不仅要考虑各营养素的供给量,同时还必须保持各营养素间的相对平衡,以获得最佳饲料利用率和最大生产效益。

参考有关资料,结合生产实践,在猪鸡饲料配方设计中对各营养素间的平衡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饲料能量浓度饲料能量水平是日粮配制中第一重要的指标,但在实际生产中却又难以准确测定,因此是我们即熟悉又模糊的营养素。

饲料能量水平不仅影响着猪鸡的采食量,还直接影响饲料转化率以及猪鸡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

猪鸡在自由采食情况下,随着日粮能量水平下降,采食量会明显上升,使能量的摄入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一致,即畜禽“为能而食”,同时饲料利用效率亦随饲料能量水平的降低而下降。

在众多的饲养标准中,国内饲养标准的能量水平低于国外标准和育种公司提出的饲养标准,这也符合国内饲料原料特点,尤其在当地畜禽饲料配制中,由于各种杂粕或其它动物副产品饲料原料使用比例较大,能量则成为饲料营养中对配方成本影响较大的重要因素,采用在饲料中添加脂肪以提高能量水平的办法,一是明显提高饲料成本,又容易造成禽类肝脏脂肪沉积,据测定,日粮中油脂水平超过1.25%时,油脂将在鸡体内转变成体脂而对蛋鸡不利。

在目前猪禽饲养方式中,一般都采用不限量自由采食,生产实践证明,结合国内饲料原料特点和价格因素,适当降低饲料能量水平则更有利于降低养殖业饲料成本,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在调整日粮能量时,应考虑脂肪、淀粉和蛋白质对猪鸡的能量效率不同,有试验得出,脂肪、淀粉、蛋白质沉积为猪体脂肪的效率分别为:0.88、0.84和0.52。

碳水化合物是最廉价的能量来源,在配制幼雏鸡和仔猪饲料时,为满足其快速生长的需要,应减少低能量、低蛋白饲料原料的使用比例。

第七章能量与动物营养

第七章能量与动物营养

X1:可消化粗蛋白; X3:可消化粗纤维;
X2: 可消化粗脂肪 X4: 可消化无氮浸出物
一、能量体系
•TDN可换算成DE或ME
1 kgTDN = 18.4MJ DE = 15.1MJ ME 由于TDN没有考虑气体能的损失,因此过高估
计了饲料的能量含量,尤其对反刍动物。
一、能量体系
5.淀粉价体系(德)Kellner 1924创建
(三)ME
2.气体能(Eg)
消化道发酵产生气体所含能量。甲烷能占总能3%-10% (主要针对反刍动物) 。单胃动物消化道产气较少,Eg一项 可以忽略不计。
CH4产量与采食量、营养水平、日粮结构有关。维持水平 饲养时Eg占GE8-10%;高于维持GE6-8%;采食易消化饲料,ECH4 比例降低,Eg占 GE3-10%。
消化能(DE)=总能(GE)- 粪能(FE)
按上式计算的消化能为表观消化能(ADE)
2.粪能(FE): 粪中所含的能量(不能消化
的养分随粪便排出)。是饲料能量代谢的第一道损
失,也是最大的损失。
(二)DE
3. 粪能的来源
内源性物质所含的能量称为代谢粪能(FmE) FE中扣除FmE后计算的消化能称真消化能(TDE)
1.主要来源于三大有机物: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
碳水化合物是主要来源
单胃动物:淀粉、单糖、寡糖 反刍动物:纤维素、半纤维素、淀粉
脂肪次之:是高产动物的能量补充 蛋白质作能源物质既不经济也不科学
二、能量的来源
2. 纯养分能量高低取决于分子中的C、H含量
C、H比例高能值高。O含量越低,能值越高。C/H越小,氧 化释放的能量越多。各类物质能值的高低取决于分子中氧化 时能结合外来氧的能力。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

影响家禽饲料代谢能的因素家禽饲料代谢能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概括起来可分为3个方面:测定方法、试验动物和饲料本身。

所有影响饲料消化吸收的因素均间接影响代谢能值。

本文对这些因素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了各种解决办法。

1测定方法从各种代谢能的定义上看,真代谢能(TME)>氮校正真代谢能(TMEn)>表现代谢能(AME)>氮校正表观代谢能(AMEn)(Wolynetz和Sibbald,1984)。

目前普遍采用的测定方法是排空强饲法(Sibbald,1975)。

由于试禽采食量较小,试验过程中每个操作的微小误差均会影响最终测定值。

AME随采食量增加而升高。

用内源排泄能(EEL)对AME进行校正(TME)可减小采食量的影响。

但绝食禽的EEL大于采食禽,需要进行校正。

对代谢能进行氮校正可降低测定值的变异度。

强饲过程试禽产生严重应激,可能是影响代谢能测定准确性的一大隐患。

关于其解决办法目前还无人作过研究。

试禽强饲前消化道未完全排空,会使代谢能测定值偏低;而排泄物收集期过短又会使测定值偏高。

因此确定合适的绝食排空期和排泄物收集期很重要。

目前,鸡上普遍采用48h+48h模式,而鸭上则很不统一(24-54h+24-54h),鹅上少见报道。

强饲禽饮水少,会增大测定值的变异度,测定期内定时喂水可降低其离差。

用敞口盘收集排泄物,排泄物易受污染,影响精确性,目前多采用集粪瓶(袋)。

排泄物在收集过程中会分解释放能量,加酸(硫酸、盐酸、酒石酸)和甲醛可抑制分解。

2试验动物2.1试禽种属、品种鸡和水禽消化生理存在很大差异。

Siregar和Farrell (1980)研究表明,鸭和鸡基础代谢和基础日粮代谢能力不同。

禁食鸭饥饿产热、氮排泄、体重损失、脂肪代谢均高于禁食鸡,采食鸭ME、饮水量、脂肪沉积则高于鸡。

肉鸭比肉鸡对纤维有较好的耐受性(宋代军和王康宁,2000)。

韩友文和吴成坤(1984)认为水禽EEL低于鸡。

许多比较试验显示,鸭饲料代谢能值高于鸡(宋代军和王康宁,2000;Ragland,1997)。

动物营养学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学复习重点

动物营养指动物摄取、消化、吸收、利用饲料中营养物质的全过程,是一系列化学、物理及生理变化过程的总称。

营养是有机体消化吸收食物并利用食物中的有效成分来维持生命活动、修补体组织、生长和生产的全部过程。

营养学研究生物体营养过程的科学。

通过这一过程的研究,可以阐明生命活动的本质,并通过营养调控措施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动物营养学是研究动物摄入、利用营养物质全过程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相互关系的科学。

营养物质: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消化的概念饲料中的养分变成为能被动物吸收的形式的过程(大分子---小分子,化学价的变化等)。

消化力:动物消化饲料的能力;饲料能被动物消化的性质或程度。

消化率(digestibility) :是衡量饲料可消化性和动物消化力的统一指标,是指饲料中可消化养分占食入饲料养分的百分率。

蛋白质的周转代谢:动物机体组织不断更新,被更新的组织蛋白降解为氨基酸,一部分又重新合成组织蛋白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周转代谢。

理想蛋白的概念指这种蛋白质的氨基酸在组成和比例上与动物所需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一致,包括必需氨基酸之间及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之间的组成和比例,动物对这种蛋白质的利用率应为100%。

1.必需氨基酸(EAA):动物体内不能合成或合成的数量与速度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须由饲料供给的氨基酸。

2.半必需氨基酸—能代替或部分节约EAA的AA。

3.条件性必需氨基酸:特定条件下必需由饲料供给的AA.4.非EAA:指可不由饲粮提供,动物体内的合成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氨基酸。

5.限制性氨基酸(LAA):指一定饲料(或日粮)中的一种或几种EAA的量低于动物的需要量,由于他们的不足,限制了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满足需要程度最低的为第一L AA,依次为第二、三、四……等LAA。

AA的平衡体内蛋白质合成时,要求所有的必需氨基酸都存在,并保持一定的相互比例。

华南农业大学动科动物营养学期末重点

华南农业大学动科动物营养学期末重点

绪论动物营养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养分:饲料中凡能被动物用以维持生命、生产产品的物质,称为营养物质,简称养分。

动物生产的特点:1.从生产人类食物的角度看,动物生产的重要特点是物质利用效率低。

2.动物可以将人类不能直接利用的养分资源(如牧草、各类副产物等)转化为人类食品,从而提高食物生产体系中的养分利用率。

一、动物营养学的主要研究内容(1)确定必需营养素、研究其理化特性和营养生理作用;(2)研究必需营养素在体内的代谢过程及其调节机制;(3)研究营养摄入与动物健康、动物体内外环境间的关系;(4)研究提高动物对饲料利用率的原理与方法;(5)制定动物的适宜养分需要量;(6)探索或改进动物营养学的研究新方法或新手段(饲料营养价值评定、营养需要量)。

二、动物营养学在动物生产中的作用(1) 保障动物健康。

(2) 提高动物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3) 改善产品质量。

(4) 降低生产成本。

(5) 保护生态环境。

第一章营养物质及其来源饲料:在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叫饲料。

总水分:饲料样品在烘箱中100-105 ℃烘干至恒重,失去的游离水和结合水质量总和。

烘干后的剩余物叫全干(绝干)物质。

初水分:饲料等样品在烘箱中60-70℃烘干至恒重,失去的重量即为初水。

粗蛋白CP:饲料中所有含氮物质的总和。

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测出样品含氮量后,再乘以6.25即为粗蛋白含量。

粗纤维CF:植物细胞壁的主要组成成分,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及角质等成分。

常规分析法是在强制条件(1.25%酸、1.25%碱、乙醇、高温)下测定。

粗灰分Ash:是饲料样品在550-600℃高温炉中将所有有机物质全部氧化后剩余的残渣。

粗脂肪EE:饲料样品中脂溶性物质的总称。

常规饲料分析是用乙醚浸提样品所得产品,故称为乙醚浸出物。

无氮浸出物 NEF:即不含氮的一类浸出物,也称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包括淀粉、菊糖、双糖、单糖等。

饲料利用率的深层次解读

饲料利用率的深层次解读

饲料利用率的深层次解读作者:刘正旭唐彩琰来源:《国外畜牧学·猪与禽》2019年第11期摘要:猪和肉鸡产业是欧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持续优化饲料利用率是实现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环节。

ECO-FCE项目就是基于这个目的建立起来的。

关键词:饲料利用率;肠道健康;酶制剂;育种中图分类号:S816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1-0769(2019)11-0006-03规模化动物养殖体系在满足持续增长的人口营养需求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我们需要确保动物养殖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这意味着要保证动物养殖者有合理的投资收益率,同时确保环保友好及动物福利达标。

由于能源与饲料价格的升高,以及消费者对低价格产品的期待,养殖者的投资收益率遭受持续挑战。

ECO-FCE,即欧盟提出的FP7项目(2013-2017年),该项目运用“生物组学”技术和新型系统生物学技术加深对猪和肉鸡饲料利用率生物机制的理解。

本项目还致力于运用营养和遗传学方法改善饲料利用率和生态足迹。

项目团队汇集了18个相关的合作组织,涉及单胃营养、遗传育种、(宏观)基因组学、统计建模、产品质量、动物生产以及动物健康与福利等专业领域。

本项目的一大主要优势在于它在充分理解现代化养殖生产状况的基础上,结合了当前最前沿的科学技术,这点可以通过深度参与项目的行业合作方体现出来。

本文综述了ECO-FCE项目在关键领域的一些新发现。

1 生命早期的影响运用卵内接种技术移植有益菌,可以改善孵化后雏鸡的肠道稳定和免疫机能。

参与ECO-FCE项目的波兰科学家测试了两种新型合生素(symbiotic)的效果:S1(唾液乳杆菌IBB3154+低聚半乳糖)和S2(植物乳杆菌+棉子糖家族寡糖)。

结果表明,这两种合生素对肉鸡生产性能的影响很小,但在卵内分别使用S1和S2处理,改善了42日龄鸡肠道的微生物区系。

十二指肠和空肠形态发生显著变化,这两个肠段是鸡营养吸收的主要场所,因此在整个肠道中至关重要。

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原因

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原因

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原因家禽是人类常见的畜禽之一,它们被广泛饲养用于食品生产和经济活动。

而家禽的饲料问题一直是畜禽养殖过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其中特别是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粗饲料是指玉米秸秆、豆粕饼、麦秸秆、稻壳、麸皮、花生壳、玉米杆等饲料原料,它们对家禽生长发育和产蛋都有很大的作用。

然而,很多家禽却对粗饲料的利用率很低,这不仅会增加饲料成本,还会造成资源浪费,因此我们有必要深入探讨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原因。

一、食欲不佳首先,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的食欲不佳。

家禽的饲料摄食量和摄食性质主要受鸡的生理因素,环境因素和饲养管理水平的影响。

鸡的生理因素包括饥饿感和饱食感等,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潮湿度、噪音和光照,饲养管理水平主要包括饲料的种类和数量等。

这些因素直接影响家禽的食欲,当食欲不佳时,它们就会不愿意摄取充足的粗饲料,导致对粗饲料的利用率低。

二、胃肠功能差其次,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原因还在于它们的胃肠功能较差。

家禽的消化器官结构相对简单,胃只有一室和两室的,功能单一,对纤维素的分解能力较差。

此外,家禽胃肠道中微生物数量较少,微生物种类较少,发酵能力较弱,这些因素都使得家禽对粗饲料的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弱,导致对粗饲料的利用率低。

三、疾病影响另外,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它们常常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

疾病不仅直接影响家禽的健康和生长发育,还会导致家禽的胃肠功能紊乱,进而影响对粗饲料的利用。

例如,家禽受到肠道炎症影响时,消化和吸收功能明显减弱,导致对粗饲料的利用率降低。

四、饲料质量不佳此外,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原因还在于饲料质量不佳。

粗饲料的品质和质量直接关系到其对家禽的营养价值和利用率。

如果粗饲料质量不佳,比如过度发霉、含有毒素或杂质等,都会影响家禽对粗饲料的利用。

此外,粗饲料的加工方式和储存条件也会影响其品质和质量,进而影响家禽的利用率。

五、生长发育需要最后,家禽对粗饲料利用率低的另一个原因在于它们的生长发育需要。

牛饲料有效能值计算公式

牛饲料有效能值计算公式

牛饲料有效能值计算公式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牛饲料有效能值是指饲料中能够被牛充分利用的能量价值,是评价饲料质量和饲料营养价值的重要指标。

正确计算牛饲料有效能值对于科学饲养牛只、提高饲料利用率和减少喂养成本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牛饲料有效能值的计算公式及其相关知识。

一、牛饲料有效能值牛饲料有效能值是指饲料中在消化吸收后能够被牛充分利用的能量价值。

一般来说,饲料的能量主要来自于碳水化合物、脂肪和蛋白质,而饲料的有效能值取决于这些能源的消化率和利用率。

若饲料含有高效的能源物质,且这些能源物质能够充分被牛吸收利用,那么饲料的有效能值就会相对较高。

牛饲料的有效能值对饲料的选择和喂养计划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科学合理地计算饲料的有效能值可以帮助农民准确评估饲料的营养水平,调整饲料组配,合理安排牛只的饲养计划,提高牛只的生产性能和经济效益。

通常情况下,牛饲料的有效能值可以通过直接测定法或计算法来进行评估。

而计算法是更加常用和经济实惠的方法之一。

牛饲料的有效能值计算公式如下:有效能值(MJ/kg)=NDf × 18 + CP × 18 + NEL × 0.175 + EE × 39.54NDf表示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CP表示粗蛋白的含量(%),NEL表示净能量的含量(MJ/kg),EE表示粗脂肪的含量(%)。

上述公式中,中性洗涤纤维(NDf)主要是指粗纤维的部分,其含量越高,饲料中难以被消化吸收的成分就越多,对提高牛饲料的有效能值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粗蛋白(CP)是饲料中的主要能源来源,含量越高,饲料的有效能值也就相对较高。

净能量(NEL)是饲料中提供给牛充分利用的能量,粗脂肪(EE)则是提供给牛较高的能量水平。

通过上述公式,我们可以根据饲料中NDf、CP、NEL和EE的含量来计算饲料的有效能值。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不同饲料的组成和营养水平,结合适当的转换系数,精确计算出饲料的有效能值,并据此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喂养计划。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
饲料效率低是指在饲养过程中,动物通过消化吸收能量和蛋白质的能力低下,导致饲
料利用率降低。

饲料效率低的原因有很多,下面详细介绍几点。

一、饲料质量差
饲料质量差是导致饲料效率低的主要原因之一。

饲料质量差包括饲料中营养成分不足
或者过多、饲料中抗营养因子过多等。

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就会导致动物消化吸收能力低下,造成饲料效率低。

二、饲料不合理
饲料不合理也是造成饲料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饲料不合理包括配合不合理、搭配不当
和食用方式不合理等。

比如,草料过多或者添加成分不当,会导致动物环节失调、发病率
增高等,从而对饲料效率造成影响。

三、肠道菌群失调
肠道菌群失调也是导致饲料效率低的原因之一。

这主要是因为肠道菌群的平衡被打破,导致消化系统失调,营养物质吸收率低,饲料利用率降低。

所以说,在饲养过程中,不要
给动物过多的抗生素,要提高饲料质量并加强管理,以便维护肠道的健康和消化吸收能
力。

四、动物品种不合理
动物品种也是影响饲料效率的因素之一。

品种不合理会导致饲料转化率低下,从而影
响饲料利用率。

比如,一些动物品种对某些维生素和矿物质的利用率较低,对生长高峰期
的营养需要较高。

因此,在饲养过程中,要选择适合自己饲养的品种,以提高饲料效率。

总之,饲料效率低不仅会增加饲养成本,还会影响动物健康发展。

通过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饲料质量、合理配合饲料以及保持肠道菌群的平衡等手段,提高饲料效率,在农业生
产中实现高效、节能、稳定和可持续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2部分饲料代谢能用于反刍动物维持和肥育的利用效率单位(%)
饲料
维持
肥育
嫩黑麦干草
78
52
成熟黑麦干草
74
34
草地早熟禾
70
30
苜蓿草
82
52
青贮牧草
65-71
21 — 61
引自McDonald,P. et al(1988),p.234、237
(三)饲养水平
大量实验表明,在适宜的饲养水平范围内,随着饲喂水平的提高,饲料有效能量用于维持部分相对减少,用于生产的净效率增加。但在适宜的饲养水平以上,随采食量的增加,由于消化率下降,饲料DE和ME值均减少。
一)动物种类、性别及年龄
动物种类、品种、性别及年龄影响同种饲料或饲料的能量效率。从表1可以看出, ME用于生长育肥的效率,对猪禽等非反刍动物高于反刍动物。有资料表明,用同种饲料ME对于肉鸡的生长效率,母鸡高于公鸡。产生这些差异的原因在于各种动物有其不同的消化生理特点、生化代谢机制及内分泌特点。
表1不同饲料ME用于不同动物肥育的净利用效率(%)
(四)饲料成分
饲料成分对有效能利用率的影响在前面已讨论。饲料中的营养促进剂,如抗菌素、激素等也影响动物对饲料有效能的利用。
饲料
反刍动物
猪、大鼠、狗

大麦
60
77
73
玉米
62
78
74
燕麦
61
68
7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花生饼
54
58
64
黄豆饼
48
57
64
引自McDonald,P. et al(1988),p.237
(二)生产目的
大量研究结果表明:能量用于不同的生产目的,能量效率不同。能量利用率的高低顺序为维持>产奶>生长、肥育>妊娠和产毛。例如: ME用于反刍动物生长肥育效率为40-60%,用于妊娠的效率为10-30%;而ME用于猪生长的效率为71%,用于妊娠的效率为10-22%。能量用于动物维持的效率较高,主要是由于动物能有效地利用体增热来维持体温。当动物将饲料能量用于生产时,除随着采食量增加,饲料消化率下降外,能量用于产品形成时还需消耗大部分能量。因此,能量用于生产的效率较低。表2以反刍动物为例说明同一饲料的ME用于维持和肥育的效率,结果表明:ME用于维持的效率明显地高于用于肥育的效率。同时,不同饲料ME用于维持的利用效率变异较小,而用于肥育时变异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