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含反思《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漫步》含反思》这是优秀的中班语言教案文章, 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活动目标:1.视察、理解故事中的标记, 感受标记对我们生活的协助并情愿关注。
2.能在集风光前共享、表述自己的经历。
3.大胆地参加探讨, 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想法, 开展求异思维。
4.萌发对文学作品的爱好。
活动打算:《兔子先生去漫步》大图书;书中标记;生活中常见标记。
活动过程:一、看看、猜猜标记〔引起爱好, 并初步引发对标记的关注。
〕1.老师出示静谧的标记。
提问:为什么你们望见这张图都不说话了?小结:哦, 原来这是一个静谧的标记, 它提示我们别出声, 该静谧了12.猜猜兔子标记。
你们这么机灵, 那再给大家看一个标记, 猜猜可能是什么意思?〔干脆引导孩子从兔子带着的领带中看出是兔子先生。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标记, 标记是图案也会是文字, 标记是要细致看谨慎猜的。
〔在互动中告知孩子怎样相识标记。
〕看看、说说故事《兔子先生去漫步》兔子先生要出门去漫步, 这一路上也有许多标记。
兔子先生一路会发生什么好玩的事情呢,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故事《兔子先生去漫步》。
1、看大图书, 解读书中出现的标记与故事情节之间的关系。
第4页:这个标记画了什么?是什么意思?第6页:这次的标记画了什么?这个标记想要告知兔子先生什么?第8页:兔子先生又望见了什么标记?第12页:(1)兔子先生蹦蹦跳跳过了桥!哎呀, 发生了什么事情?兔子先生为什么会摔跤?(2)摔跤了, 该怎么办?哪里有医院呢?你在什么地方望见过这个红十字?第14页:(1)包扎好了, 兔子先生望见前面有两个标记, 你说兔子先生是接着走还是回家去呢?为什么?(2)兔子先生假如接着往前走, 该留意什么呢?〔激发幼儿已有的经历o〕第16页:瞧, 又有标记了, 可能是什么意思?第18页:哎呀, 兔子先生掉进洞里了, 你想对它说些什么?第20页:是呀, 兔子先生真不当心。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活动目标:1 运用故事中标志图案,引发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愿望。
2 按照故事的画面线索预期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3 感受故事的幽默,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标志的关注。
活动准备:1、故事PPT2、幼儿每人一本图书活动进程:一、熟悉兔子先生(导入活动,激发兴趣)T:今天让咱们去熟悉一个新朋友,去他的家里看看。
(播放课件)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的?T:原来屋子的门上有兔子的标志,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播放课件)那这只小白兔是兔子小姐仍是兔子先生呢?T:他是兔子先生,他戴着红和黑相间的条纹领带,真神气!一路来和兔子先生打个招呼:兔子先生你好!T:兔子先生准备去散步啦,咱们也一路随着兔子先生出去走走逛逛吧。
二、引导幼儿在图画书中寻觅相应的标志图,并结合画面背景猜出标志图在书中的意义,预测故事内容。
兔子先生一出门就看到一个标志!这是什么标志呢?(幼儿想象)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兔子先生看到这个标志会怎么样呢?(对,兔子先生看到一个向前走的标志,就高兴的往前走了)兔子先生走着走着,咦,是什么标志呢?(楼梯)你怎么猜出是楼梯的?那么接下来兔先生会做什么呢?(鼓励幼儿斗胆猜想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嘿,真的是楼梯的标志啊!你们可真伶俐啊,咦,这又是什么标志呢?(桥)那你们说,兔先生又会干什么了?兔先生走啊走——接下来的标志是…….好怪啊。
猜猜,兔先生会怎么样呢?(设置悬念,慢慢打开下一页)哎呀呀呀!原来是个“小心斜坡”的标志。
兔子先生从斜坡上摔下。
看兔子先生的表情,大家一路来学学(倾斜身体,张大嘴巴)看,书的右下脚还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啊。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家想一想。
原来是个眼泪汪汪的标志啊。
(兔子先生摔疼了,猫医生怎么做的?这一页,这两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啊?原来是告知兔先生,是回家去呢?仍是继续往前走。
你们猜,兔子先生会怎么做呢?哦,固然要往前走啰。
猫医生说,必然要小心哦。
兔子先生会怎么说?夸张的语气,(知道了知道了,再会,再会)它还伸手给猫医生如何啊,看,兔子先生的前方又出现了一个标志呢。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精选4篇)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精选4篇)教案1:《兔子先生去散步》教学目标:1. 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的内容。
2.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3. 能够尝试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教学准备:1. 故事绘本《兔子先生去散步》2. 卡片或图片,包含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教学过程:引入:1. 准备一张卡片或图片,上面贴有一只兔子的图片,并引导学生说出“兔子”这个词。
2. 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小山丘,并问学生:“兔子喜欢去哪里散步呢?”3. 引导学生说出兔子喜欢去散步的地方,例如:“兔子喜欢去山上散步。
”教学:1. 准备好故事绘本并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绘本封面上的兔子,并提问:“这是谁?”2. 阅读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教师可以用适当的语音语调来朗读故事,注重表演。
3. 读完故事后,再次向学生提问:“兔子喜欢去哪里散步?”4. 在黑板上列出关键词汇:“兔子、山丘、散步”,并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回忆,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兔子喜欢去山上散步。
练习:1. 安排学生顺序模仿教师读故事,注重情感表达和语音语调的模仿。
2. 分享之前准备的卡片或图片,让学生描述图片中的兔子和故事中的情节。
拓展:1. 鼓励学生在班级或家庭中给其他人讲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增加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
2. 练习唱《兔子先生去散步》的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听懂并理解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的内容,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故事中的情节,并尝试模仿故事中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这样的教学活动能够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促进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的发展。
教案2:《兔子先生去散步》教学目标:1. 能够理解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的内容。
2. 能够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故事。
3. 能够描述故事中的人物和情节。
教学准备:1. 故事绘本《兔子先生去散步》2. 卡片或图片,包含故事中的关键词汇。
幼儿园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兔子的形象特点。
2. 能够正确发音“兔子”、“散步”等词汇,丰富词汇量。
3. 通过故事,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观察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了解故事情节,模仿兔子先生的礼貌行为。
2. 教学难点:正确发音“兔子”、“散步”等词汇。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2. 兔子手偶3. 散步图片4. 相关词汇卡片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2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手指游戏,如《小兔子乖乖》,引起幼儿对兔子的兴趣。
2. 故事导入(3分钟)教师出示兔子手偶,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的特征,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3. 故事理解(5分钟)教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故事情节,如:兔子先生去哪里散步?遇到了哪些动物?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4. 词汇学习(3分钟)教师出示相关词汇卡片,如“兔子”、“散步”,引导幼儿正确发音,并运用到句子中。
5. 活动延伸(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仿兔子先生的礼貌行为,如:遇到朋友时的问候、告别等。
6. 总结与反思(2分钟)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学到的内容,鼓励幼儿在家庭中展现礼貌行为。
五、课后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是否积极参与讨论、模仿兔子先生的礼貌行为等。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礼貌行为。
3. 定期进行词汇发音测试,了解幼儿对“兔子”、“散步”等词汇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讲述:教师以生动的语言和动作模仿故事中的角色,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积极参与到故事情节中来。
2. 图片辅助:通过展示故事相关的图片,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激发幼儿的想象力。
3. 角色扮演: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亲身体验故事中的角色,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社交技巧。
4. 情景模拟:创设日常生活中的情景,让幼儿在实际操作中学会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幼儿的礼貌行为。
中班语言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

中班语言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中班语言活动《兔子先生去漫步》教案》这是优秀的教案文章,盼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协助!学习主题介绍学习主题名称:中班语言活动《兔子先生去漫步》主题内容简介:兔子先生家有一个兔子的标记。
有一天兔子先生要到外面去漫步,一出门就看到一个往前走的标记,他就跟着往前走。
咦!这又是什么标记呢?原来是上下楼梯的标记嘛!他渐渐的走下楼梯。
向前走有发觉一个标记,这又是什么标记呢?哦!原来是桥的标记呢,兔子先生走过小桥。
又发觉一个当心斜坡的标记,兔子先生当心地走过斜坡。
哎呀!一不当心掉进了洞里,这个洞是老鼠的家,兔子先生没有望见当心坑洞的标记。
兔子先生爬出来一看,咦!这又是什么标记?是船的标记,还是海的标记,兔子先生就和老鼠挚友一起出海玩。
这个嘛,就是哥俩好的标记啰!兔子先生去漫步这个故事,它是由标记串成的一个故事,有些是我们常见的,有些是从来没有见过的。
但是这个方面相对中班幼儿的认知水平来说,有必须的难度,在这一年龄段的幼儿虽思维较活泼,但发觉问题,大胆质疑,提出问题实力相对还有所欠缺。
在这里盼望通过此活动能使幼儿在这一方面有所进步。
学习目标分析1、大胆推测标记的意思,初步理解故事内容。
2、运用故事中的标记图案,相识常见符号的意思。
3、乐意表达自己的想法,并情愿倾听同伴的推测。
学情分析前需学问驾驭状况:中班幼儿阶段的孩子语言表达的欲望比拟强,但条理性比拟缺乏。
依据《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要求提出,幼儿的语言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开展起来的,语言教育应亲密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在各种活动中进展。
养成幼儿留意倾听的习惯,开展语言理解实力;鼓舞幼儿用清楚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开展语言表达实力;我将目标定位为开心的观赏故事,感受好玩的故事情节,能对故事情节绽开丰富的想象。
对微课的相识:微课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更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它能依据幼儿园孩子的年龄特点,所具备的学问储藏和实力,利用微课等手段既了解驾驭孩子们相识故事剧情的状况,启发孩子们思索问题,探讨问题。
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三篇)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三篇)目录: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一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办年货二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动手搬玩具三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一设计意图:标志存在于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
《纲要》中提出“应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志和文字符号的兴趣”,中班幼儿对周围的生活环境有了初步的经验积累,逐步萌发了关注周围事物的兴趣,有看简单标志的经验。
因此,我试图通过本次活动引导幼儿关注标志,知道标志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
幼儿社会教育要避免枯燥说教,而应在生动的情境中潜移默化地感染和影响幼儿。
本次活动,我选择了作家五味太郎的《兔子先生去散步》这本故事书作为白板的蓝本。
这本故事书,画面和情节虽然简单,却能像一鱼三吃那样一书多读。
一是可从社会领域的角度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图像符号,发现图像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了解各种标志的意义。
其次,可从艺术的角度,让孩子自己动手设计标志。
另外,也可从语言领域的角度进行诠释,利用书中的标志进行故事猜想、图画猜谜等。
在对读本进行仔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选择以社会领域作为切入点,以故事情境为载体和线索进行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目标:1。
借助故事情境理解标志,依情节线索大胆想象,设计相应标志。
2。
关注生活中的一些常见标志,能看懂并按标志的意义行动。
活动准备:1。
电脑、白板、视频展台。
2。
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
3。
小图卡人手一张,记号笔人手一支。
活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以变魔术的形式在白板上点出标志,引发幼儿猜测想象。
1。
教师点出洞的标志。
2。
幼儿分别点出楼梯和兔子的标志。
师:这些图形到底表示什么意思呢?其实它们都藏在一个有趣的故事里。
二、欣赏故事,理解标志教师边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边逐幅出示画面。
画面一:小兔的家师:这是谁的家?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点出小兔)兔子先生你好啊!外面的天气真好,兔子先生想到外面去散散步。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教案: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用的是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材,章节为第六册第二单元《兔子先生去散步》。
教材通过讲述兔子先生散步时与各种动物的互动,引导孩子们学习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以及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2. 培养孩子们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3. 培养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和分享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认识各种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提高观察力和想象力。
难点:如何引导孩子们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卡片、故事书、录音机等;2. 学具:画笔、画纸、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讲述兔子先生去散步的故事,引导孩子们观察故事中的动物和环境,引发孩子们对动物特点和生活习性的兴趣。
2. 动物特点讲解(10分钟):分别展示各种动物的图片或卡片,讲述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如兔子、小鸟、小狗等。
引导孩子们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动物的特点。
3. 观察力培养(10分钟):分组进行观察力游戏,让孩子们观察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并进行描述。
鼓励孩子们用丰富、准确的词语表达。
4. 想象力提高(10分钟):以兔子先生为例,让孩子们想象兔子先生散步时会遇到哪些动物,它们会有怎样的互动。
引导孩子们用想象力和创造力编写故事。
5. 语言表达能力培养(10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孩子们模仿故事中的动物,用语言和动作表现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鼓励孩子们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
6. 作业布置(5分钟):让孩子们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上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六、板书设计板书兔子先生去散步板书内容:动物特点动物习性兔子善于跳跃生活在草地上小鸟善于飞行生活在森林里小狗善于奔跑生活在城市里七、作业设计1. 画出自己喜欢的动物,并写上动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含课件

中班语言详案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含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故事阅读的兴趣,激发幼儿想象力及创造能力。
2.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知道故事的主要角色和它们的特点。
3.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倾听和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朗读技巧。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故事让幼儿了解角色特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让幼儿学会生词和句型,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故事情境,让幼儿参与其中,提高幼儿的体验感。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师幼互动、生生互动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参与积极性。
3.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环节,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四、教学准备1. 教学PPT课件:包含故事图片、角色图片、动画效果等。
2. 故事道具:兔子先生、小鸟、小狗等角色手偶。
3. 生词卡片:含有故事中生词的图片卡片。
4. 录音机、故事音频。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3分钟):邀请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活跃课堂气氛。
2. 引入故事(5分钟):播放故事音频,让幼儿初步了解故事内容。
教师简要介绍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角色。
3. 朗读故事(5分钟):教师带有情感地朗读故事,引导幼儿跟读。
在朗读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4. 角色扮演(5分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对话练习。
5. 生词学习(5分钟):通过生词卡片,让幼儿学习故事中的生词,并进行组词、造句练习。
6. 情境互动(5分钟):设置情境,让幼儿运用所学生词和句型进行互动。
8. 作业布置: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复述故事,并尝试用自己的话表达故事情节。
六、教学内容1. 故事理解:通过讨论和提问,帮助幼儿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角色行为。
2. 语言技能:通过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提高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3. 情感培养:通过故事中的互动,培养幼儿的社交技能和同理心。
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兔子先生去散步》

《兔子先生去散步》中班社会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活动目标1.让幼儿通过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理解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合作、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活动准备1.故事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2.交通标志模型:红绿灯、斑马线、交通警察等3.白板、彩笔4.活动记录表三、活动过程(一)导入部分1.教师出示兔子先生的玩偶,引导幼儿关注兔子先生。
2.提问:你们知道兔子先生要去哪里吗?他为什么要去散步呢?(二)故事分享部分1.教师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交通规则。
2.故事结束后,教师提问:兔子先生在散步的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他是怎么解决的?3.邀请幼儿分享自己遵守交通规则的经历。
(三)互动游戏部分1.教师出示交通标志模型,引导幼儿认识各种交通标志。
2.游戏一:交通标志连连看。
教师将交通标志模型放在地上,幼儿需要找到对应的交通标志并连线。
3.游戏二:模拟交通场景。
教师邀请幼儿扮演交通警察、行人等角色,模拟遵守交通规则的场景。
2.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
四、活动延伸1.家园共育:教师向家长宣传交通规则,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遵守交通规则。
2.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交通规则主题墙,引导幼儿关注交通规则。
五、教学反思1.故事分享环节:在讲述故事时,我注重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交通规则,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交通规则。
同时,通过提问和分享,激发幼儿的思考,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2.互动游戏环节:通过交通标志连连看和模拟交通场景的游戏,幼儿在游戏中自然地掌握了交通规则,达到了寓教于乐的效果。
3.活动延伸环节:家园共育和家长参与活动,有助于培养幼儿在家庭中遵守交通规则的习惯。
同时,环境创设也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时刻关注交通规则。
4.不足之处:在活动过程中,部分幼儿对交通规则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活动时间安排略显紧张,可以适当调整以提高活动效果。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优秀7篇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优秀7篇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篇一一、活动目标:1、分段阅读了解兔子先生散步时的各种经历,知道外出时要注意安全学会自我保护。
2、愿意关注书中出现的不同标志,大胆猜测标志所代表的意义。
二、活动准备:1、教具:兔子先生、大图书、ppt、提问板、标志2、学具:自制小图书3、经验准备:认识并知道常见的交通标志三、活动过程:(一)引起兴趣1、介绍兔子先生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在故事里有一位有趣的兔子先生,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他吧。
(出示兔子先生)瞧!他来了,我们一起和兔子先生打声招呼吧。
(二)阅读画面1、(出示大图书)兔子先生的家师:这几天兔子先生可高兴了,因为他搬新了家。
哦!那可是一幢非常漂亮的新房子,让我们一起来找找兔子先生的新家吧。
(1)哪一幢会是兔子先生的家呢?(2)你是怎么看出来这是兔子先生的家呢?(3)那另外几幢又会是谁的家呢?小结:原来兔子先生还有许多好邻居,看来有了门上的标志,我们就能很方便地找到兔子先生的家了。
2、周围的环境师:住进新房子,兔子先生可开心了,它整理好了东西决定出门去散步。
它想看看周围有些什么好玩的地方,熟悉一下这片美丽的小区,于是它高高兴兴地出门了。
(1)数一数,你看到了几个标志?(2)你认识这些标志吗?猜猜看这些标志代表什么意思?(3)你怎么知道这个标志的意思?(4)倾听ppt故事,兔子先生第一次散步发生了什么事?小结:看来认真观察身边的标志很重要,看懂这些标志就能减少许多麻烦,保护自己。
(三)阅读图书1、阅读图书师:第二天,兔子先生又出门散步去了,这一回他特别小心。
这次他会看到哪些新的标志,又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2、阅读后提问(出示提问板)(1)第二次散步兔子先生特别小心,这回兔子先生在马路上看到了哪些新标志呢?(2)兔子先生看到这些标志它是怎么做的呢?(3)下一次,兔子先生会去哪里呢?小结:兔子先生又要踏上新的旅程了,它会在游乐园里看到什么新标志,发生什么有趣的事情呢?下一次,我再讲给你们听。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通过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3. 教育幼儿学会礼貌待人,懂得尊重他人。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礼貌待人,懂得尊重他人。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2. 兔子先生、兔子小姐、熊先生、狗先生等角色头饰3. 散步场景图4.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兔子先生,引导幼儿关注兔子先生的特征,如长长的耳朵、短短的尾巴等。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认真倾听故事内容。
在故事过程中,适时提问,帮助幼儿理解故事情节。
3.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情景表演,让幼儿在角色扮演中体验故事情节,感受故事的趣味性。
4. 讨论:引导幼儿讨论兔子先生在与熊先生、狗先生相遇时,为什么没有邀请他们一起散步?讨论兔子先生应该怎么做才是礼貌待人,尊重他人。
5. 创作环节: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用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创作一个散步的场景。
五、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讨论故事中的兔子先生应该如何礼貌待人,尊重他人。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兴趣。
2. 评估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观察幼儿对故事角色的把握和表现力。
3.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发言,了解幼儿对礼貌待人、尊重他人的认识和理解。
4. 欣赏幼儿的创作作品,评价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馈,根据幼儿的表现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
针对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度,教师可适当引导,激发幼儿的想象力,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教师还需关注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幼儿的创造力。
八、教学拓展为了丰富幼儿对散步主题的认识,教师可组织一次户外散步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感受散步的乐趣。
【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

【中班语言教案】中班语言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中班语言活动——兔子先生去散步一、教学内容1. 引入部分:通过图片和简短介绍,让幼儿了解兔子先生的形象特点和散步的情景。
2. 故事部分:学习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3. 词汇部分:学习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如“散步”、“兔子”、“花园”等。
4. 表达部分:通过模仿、表演等形式,让幼儿表达故事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目标1. 帮助幼儿了解兔子先生的形象特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通过学习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教育幼儿热爱大自然。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掌握相关词汇和句子。
难点:培养幼儿在表达故事内容时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创新思维。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图书、录音机、磁带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部分(5分钟):(1)向幼儿展示兔子先生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兔子先生的形象特点。
(2)简短介绍兔子先生去散步的情景,激发幼儿的兴趣。
2. 故事部分(10分钟):(1)播放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的录音,让幼儿倾听故事。
(2)教师用生动的语言复述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3)分角色扮演,让幼儿参与故事表演,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 词汇部分(5分钟):(1)教师带领幼儿学习与故事相关的词汇,如“散步”、“兔子”、“花园”等。
(2)通过游戏、卡片等形式,让幼儿巩固所学词汇。
4. 表达部分(5分钟):(1)让幼儿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2)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创作自己的故事,提高幼儿的创新思维。
5. 实践部分(5分钟):(1)让幼儿分组讨论,如何保护自然环境,爱护花草树木。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培养幼儿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兔子先生形象特点:可爱、活泼、善良。
幼儿园: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

幼儿园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的角色特点和情感变化。
2. 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故事情节,表达自己的看法。
3.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自然景物和动物特征。
4.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故事情节,参与角色扮演。
2. 学会用恰当的词语描述自然景物和动物特征。
难点:1. 能够用连贯的语言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看法。
2. 学会观察和描述周围环境。
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
2. 兔子先生的头饰。
3. 自然景物和动物的图片。
4. 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中的兔子先生,引导幼儿说出兔子的特征,如“长长的耳朵”、“可爱的笑容”等。
2. 讲述故事:播放故事课件,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观察兔子先生在散步过程中遇到的景物和动物,如“花园”、“小鸟”、“小狗”等。
3. 讨论故事:故事结束后,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看法,引导幼儿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故事中的景物和动物。
4. 角色扮演:分组进行角色扮演,让幼儿扮演故事中的兔子先生,体验故事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表达力和合作意识。
5. 绘画活动:邀请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绘制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和动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分享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尝试用语言描述故事情节。
2. 观察周围的景物,用恰当的词语描述给家长听。
3. 家长协助幼儿记录下每天看到的动物和自然景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如是否能积极参与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
2. 评估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如是否能观察到细节、是否能用恰当的词语描述所画内容。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是否能分享故事情节、是否能观察并描述周围环境。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观察动物和景物,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中班主题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及反思

中班主题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通过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学会与人礼貌交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情节的趣味性。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礼貌用语,学会与人礼貌交往。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故事课件、兔子玩偶、图片等。
2.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故事分享环境。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兔子玩偶,引起幼儿兴趣。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兔子玩偶,并提出问题:“你们知道这是谁吗?它有什么特点?”2.故事分享(1)教师讲述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引导幼儿关注故事情节。
(2)教师提问:“故事里发生了什么有趣的事情?兔子先生遇到了哪些动物朋友?”3.故事讨论(1)教师与幼儿一起回顾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说出兔子先生与动物朋友们的对话。
(2)教师提问:“兔子先生在散步过程中,是如何与人礼貌交往的?”4.情景体验(1)教师创设情景,让幼儿模拟兔子先生与动物朋友们的对话。
(2)教师引导幼儿关注礼貌用语,学会与人礼貌交往。
(2)教师与幼儿一起反思,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更好地与人交往。
五、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中,幼儿对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能够积极参与故事讨论和情景体验。
通过本次活动,幼儿对礼貌用语的认知有所提高,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礼貌用语与人交往。
2.教学改进(1)在故事讲述过程中,教师应注意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培养幼儿的观察力。
(2)在情景体验环节,教师应更多地关注幼儿的情感体验,引导幼儿自然地运用礼貌用语。
3.教学展望通过本次教学活动,教师深感教育教学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工作中,将继续努力,为幼儿创造一个充满关爱、温馨、和谐的教育环境,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这里快乐地成长。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1)教师通过提问和引导,帮助幼儿理解兔子先生在散步中的礼貌行为,如“兔子先生是怎么跟小猫打招呼的?”、“兔子先生在问路时说了什么?”等。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
教学目标
1.通过听故事,学习与生活相关的词汇。
2.通过模仿故事中的语言,提高幼儿的表达能力。
3.培养幼儿对故事的理解能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
•故事《兔子先生去散步》
•相关的生活词汇:元宵、公园、草地、午睡、路标、旗杆等。
•情景口语练习:问路、回答路线、告别等。
教学步骤
第一步:导入故事
1.教师向幼儿介绍故事的主人公——兔子先生,并呈现故事
主题——兔子先生去散步。
2.教师向幼儿朗读故事,并让幼儿自由聆听故事。
第二步:辅导词汇
1.教师向幼儿介绍与故事相关的词汇。
2.教师呈现图片让幼儿辨识词汇,并引导幼儿模仿发音。
3.教师与幼儿一起制作与故事相关的手工制品,例如制作路
标和旗杆。
第三步:情景口语练习
1.教师向幼儿介绍问题,在情境中模拟生活场景,例如问路。
2.教师引导幼儿模仿并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表达能力。
第四步:阅读理解
1.教师向幼儿提问,并帮助幼儿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
2.教师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理解,让幼儿自由发挥。
反思
本次教案的实施效果比较理想,幼儿在听故事和模仿口语练习方面表现较好。
然而,在辅导词汇和阅读理解方面,有一部分幼儿表现显得较为困难。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通过设置更多的实践环节,例如更加生动的词汇学习方式和阅读练习,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和学习相关知识。
同时,我会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幼儿的差异化发展,以便让每个幼儿都能够享受到全方位、个性化的学习过程和培养。
中班阅读:兔子先生去散步

中班阅读:兔子先生去散步一、文本简介《兔子先生去散步》是一本适合中班的儿童绘本故事。
这本书是Sally Grindley所创作的,Christine Baker则负责绘制了这本精美的绘本。
它主要讲述了兔子先生闲着无聊,决定去散步的故事,故事情节简单易懂,适合小说初学者或者自己阅读。
二、故事概括兔子先生这天有些无聊,就想着去散步,顺便和朋友们打个招呼。
在路上,他遇到了不同的动物,但是他似乎对他们不是很友好。
比如在见到爬行动物,他自作主张就把它们都赶走了。
老实己尤为可爱,兔子先生看到了一只扑腾乱跳的蝴蝶,简直忍不住要追,但是后来发现,追着追着,自己走丢了。
最后,他迷路了,找不到路回家。
幸好善良的企鹅看到他这样孤单地走来走去,就跑过来询问他有什么困难。
兔子先生非常感激,并告诉企鹅他走丢了。
企鹅给他指了路,并陪他走回家,兔子先生很感谢企鹅的到来。
三、教育意义这个故事能够锻炼孩子们的阅读理解和想象力,以及对于身边事物的认识。
在这个故事中,兔子先生虽然性格有些孤僻,但是在他遇到困难的时候,还是受到了别人的帮助。
通过这个故事,孩子们能够感受到自己也可以帮助别人,并且学会感恩,懂得感激自己身边的人。
此外,这本书还能培养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在读这本书时,可以让孩子们模仿故事中的对话,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孩子们还可以通过这个故事,了解一些简单的基础知识,比如:动物种类、绝路怎样应对等等。
四、教学应用1.阅读故事过程中,老师可以指导孩子们重点理解故事中的情节并通过简单的问题考察孩子对故事的掌握情况。
2.通过故事中的不同情节分析故事主人公的性格、学习如何正视自己的弱点,并且勇于接纳周围的朋友。
3.故事中的对话较为生动有趣,可以让儿童大声朗读,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平时可以将故事中的插画挂在教室里,开展相关的生活/语言活动。
4.与其他故事作对比,让孩子们浅显易懂的了解生物多样性和互相照顾帮助应该成为我们生活中的一种美德。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

一、教学目标1. 通过倾听和理解故事内容,培养幼儿的听力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
2. 通过观察和讨论,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 培养幼儿对自然环境的认知和热爱。
4. 培养幼儿合作和分享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内容1. 故事内容:兔子先生去散步,遇到了各种动物和自然现象,回到了家。
2. 重点词汇:兔子、散步、遇见、自然现象、家。
3. 句型结构:这是什么?这是在哪里?发生了什么?三、教学准备1. 故事课件:《兔子先生去散步》PPT。
2. 教具:动物卡片、自然现象卡片、家卡片。
3. 教学材料: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课件,引起兴趣。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故事,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3. 词汇学习:教师展示动物和自然现象的卡片,引导幼儿认知和学习相关词汇。
4. 句型练习:教师引导幼儿运用句型“这是什么?这是在哪里?发生了什么?”进行练习。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请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创作一个关于兔子先生散步的故事,并拍摄照片或绘制图片。
2. 延伸活动: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兔子先生散步的场景,鼓励幼儿运用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词汇的掌握情况。
2. 评估幼儿在句型练习中的表达能力和交流效果。
3. 收集幼儿的作业作品,评价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家长的参与度。
4. 观察幼儿在角色扮演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想象力和合作能力。
七、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幼儿能够清晰地听到故事内容,可以通过重复讲述和解释来帮助他们理解。
2. 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词汇学习和句型练习,给予他们充分的表达机会。
3. 注意观察幼儿的反应,根据他们的理解程度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4. 鼓励家长参与作业环节,促进家庭与学校的互动合作。
八、教学资源推荐1. 相关绘本推荐:《兔子先生又去散步了》、《兔子先生的朋友们》等。
2. 动画片推荐:《兔子先生冒险记》、《兔子先生的故事》等。
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

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第一章:兔子先生的故事1.1 教学目标:让幼儿倾听故事,理解故事内容,感知故事中的角色特点。
1.3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故事中兔子的行为和情感变化。
1.4 教学准备:故事课件、兔子先生手偶。
1.5 教学过程:1.5.1 导入:教师出示兔子先生手偶,引起幼儿兴趣。
1.5.2 幼儿倾听故事,教师提问引导幼儿思考。
1.5.3 教师与幼儿一起总结故事内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
1.5.4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故事情节。
第二章:散步的路线和规则2.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散步的路线和规则,培养幼儿的规则意识。
2.2 教学重点:让幼儿记住散步的路线和规则。
2.3 教学难点:让幼儿在实际散步过程中遵守规则。
2.4 教学准备:散步路线图、规则提示卡片。
2.5 教学过程:2.5.1 教师向幼儿讲解散步的路线和规则。
2.5.2 教师带领幼儿一起学习规则提示卡片,让幼儿记住规则。
2.5.3 教师组织幼儿按照路线图进行散步,引导幼儿遵守规则。
2.5.4 教师对幼儿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幼儿遵守规则。
第三章:观察自然3.1 教学目标:让幼儿在散步过程中观察自然,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3.2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观察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丽。
3.3 教学难点:让幼儿用语言表达自己所观察到的自然景物。
3.4 教学准备:自然景物图片、记录卡片。
3.5 教学过程:3.5.1 教师向幼儿讲解观察自然的方法和技巧。
3.5.2 教师带领幼儿散步,引导幼儿观察自然景物。
3.5.3 教师与幼儿一起记录所观察到的自然景物。
3.5.4 教师组织幼儿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自然景物,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第四章:环保教育4.1 教学目标:让幼儿了解环保知识,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
4.2 教学重点:让幼儿学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4.3 教学难点:让幼儿将环保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4.4 教学准备:环保知识课件、垃圾分类模型。
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

中班语言教案:《兔子先生去散步》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简介:本次教学中使用的故事是《兔子先生去散步》。
这是一本由比利时作家 Alix Berenzy 创作的绘本。
故事讲述了兔子先生在森林里散步时遇到了一只小鸟,并为小鸟解决了问题。
本故事形象生动,内容简单易懂,适合中班幼儿进行语言启蒙教学和绘本阅读。
教学目标:1.增加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交流能力。
2.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和想象能力。
教学准备:1.绘本《兔子先生去散步》一本。
2.一幅活动画板。
3.笔、毛笔、水彩笔、颜色纸等。
4.一些小玩具,如兔子、小鸟等。
5.CD机,准备好与故事情节相关的音效和音乐。
教学内容及步骤:第一步:导入•为了引起孩子的兴趣,老师可以采用“物欲激发法”,让孩子们观看所布置的绘板,看看展示哪些答案。
•达到启发教育的目的,引导孩子们好奇,进行常识的提问,如:“哪一个动物可以在空中飞翔?”或者“哪一个动物在森林里多睡觉?”等,这些提问表面看来是与故事内容无关的,实则是为后期环节准备。
第二步:讲故事•老师可以通过CD机播放故事CD,为孩子们呈现绘本中的故事情节。
•在故事的过程中,鼓励孩子们模仿故事文中的声音并跟随故事剧情。
老师在讲述过程中也要注意语音语调的模拟,将故事情节栩栩如生地呈现给幼儿。
第三步:分角色小游戏•在故事中有兔子、鸟以及各种小动物、景物。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老师可以通过角色分配游戏的形式,鼓励孩子们参与进来,在游戏过程中为他们分配角色:将兔子、鸟等打印出来,每个孩子选一个角色,搬出教室,在播放背景音效的情况下,让孩子们模仿各种声音,代入故事中,体验主人公的情绪变化与行为。
第四步:制作绘本•手工绘本是早期儿童教育中的常见环节。
这不仅可以帮助幼儿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还可以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美术素养。
•在这个环节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手工绘本的制作。
老师提供故事的内容和一些素材,让孩子们自己完成其中的绘画和造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班语言:兔子先生去散步
活动目标:
1 运用故事中标志图案,引发幼儿自主阅读图画书的愿望。
2 根据故事的画面线索预期故事内容,引导幼儿用完整的语言表述。
3 感受故事的幽默,并引发幼儿对生活中的标志的关注。
活动准备:
1、故事PPT
2、幼儿每人一本图书
活动过程:
一、认识兔子先生(导入活动,激发兴趣)
T:今天让我们去认识一个新朋友,去他的家里看看。
(播放课件)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的?
T:原来房子的门上有兔子的标志,小朋友观察的真仔细。
(播放课件)那这只小白兔是兔子小姐还是兔子先生呢?
T:他是兔子先生,他戴着红和黑相间的条纹领带,真神气!一起来和兔子先生打个招呼:兔子先生你好!
T:兔子先生准备去散步啦,我们也一起跟着兔子先生出去走走逛逛吧。
二、引导幼儿在图画书中寻找相应的标志图,并结合画面背景猜出标志图在书中的意义,预测故事内容。
兔子先生一出门就看到一个标志!这是什么标志呢?(幼儿想象)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兔子先生看到这个标志会怎么样呢?(对,兔子先生看到一个向前走的标志,就开心的往前走了)
兔子先生走着走着,咦,是什么标志呢?(楼梯)你怎么猜出是楼梯的?那么接下来兔先生会做什么呢?(鼓励幼儿大胆猜测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嘿,真的是楼梯的标志啊!你们可真聪明啊,
咦,这又是什么标志呢?(桥)那你们说,兔先生又会干什么了?兔先生走啊走——接下来的标志是…….好怪啊。
猜猜,兔先生会怎么样呢?(设置悬念,慢慢打开下一页)
哎呀呀呀!原来是个“小心斜坡”的标志。
兔子先生从斜坡上摔下。
看兔子先生的表情,大家一起来学学(倾斜身体,张大嘴巴)看,书的右下脚还有一个标志,是什么啊。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大家想想。
原来是个眼泪汪汪的标志啊。
(兔子先生摔疼了,猫大夫怎么做的?
这一页,这两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啊?原来是告诉兔先生,是回家去呢?还是继续往前走。
你们猜,兔子先生会怎么做呢?哦,当然要往前走啰。
猫大夫说,一定要小心哦。
兔子先生会怎么说?夸张的语气,(知道了知道了,再见,再见)它还伸手给猫大夫怎样啊,看,兔子先生的前方又出现了一个标志呢。
这个标志是什么意思?兔子先生会不会看到这个标志?
你猜又会发生什么事情?
哎呀,兔子先生又怎么了?原来兔子先生没看到小心坑洞的标志,掉进了一个大坑里。
兔子先生真不小心,刚摔了,现在又掉洞里了,掉进洞里又会发生哪些事情呢?(给幼儿时间去想象,并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想不想知道?好,老师现在发给小朋友每人一本书,我们到书里去找答案好吗?
(3)幼儿自主阅读
(4)谁看明白了,告诉大家,兔子先生掉进洞里,发生了什么事情?
.三这本书有意思吧。
我们再来一起完整的读一遍好吗?
四你们喜欢不喜欢这本图画书呢?
谁来告诉大家,你最喜欢这本书的哪一页?你来给大家讲讲。
用好玩的口吻或动作来表现兔子先生出门散步所遇到的幽默情节。
五,引发幼儿进一步思考生活中的标志:
今天,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了一本非常好玩的书,书里有好多有趣的标志。
其实在我们周围也有好多有趣的标志。
大家想一想,你都见过什么样的标志?鼓励幼儿在生活中发现标志图。
小结:原来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标志啊,有些我们熟悉,有些还没注意到,可没有它们还真不行呢!这些标志与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今天我们回家再找找这样的图象标志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