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18年[2018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高中历史的学习内容涉及了中国的历史,其中包括了抗日战争的历史。
抗日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上最重要的历史事件之一,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重点讲述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一、抗日战争的起因抗日战争是中国与日本之间的一场卓有成效的抗争。
抗战前,日本侵略中国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日本的扩张主义政策。
在20世纪初期,日本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一员,为了获取更多的资源和市场,尤其是希望通过侵略中国来实现其亚洲地位的提升,强化其对亚洲的掌控,因此开始了对中国的侵略。
二、抗日战争的时间抗日战争的时间是从1937年7月7日到1945年8月15日。
这场战争波及了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包括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和华南的大部分地区。
三、中日战争的阶段中日战争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1937年7月到1938年底。
在这个阶段内,中国军队损失惨重,因为日军占据了较多的地区,尽管中国人民坚强抵抗,但任重道远。
在这个阶段,中国的战略是苏、保、托,总体上是为了保护中国的重要城市以及军事、政治和经济基础设施。
在接下来的阶段,中国采取的战略是游击战争。
第二阶段:1939年到1941年底。
该阶段中,中国游击队开始遭受失败。
日本陆军性也举行了长途进攻,以占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
第三阶段:1942年到1945年底。
在这个阶段,日军感受到了中国军队的反攻。
随着美国和苏联的支持,中方战斗力显著加强。
随着中国军民的奋斗和外部援助,在1945年日本投降前,中国在国土和社会上都受创严重,但坚持抵抗到底。
四、抗日战争的主要战役中国抗日战争中,几个主要的战役值得关注。
淞沪会战:1937年11月,日本军队占领了上海,在这场战争中,中国迎来了胜利。
这场战争导致日本军队撤退。
台儿庄战役:1940年,日军进攻中国的山东省,中国的游击队进行反击,赢得了战斗。
中条山战役:1941年,日本军队进攻了山西省,中国作家路遥的《平凡的世界》有所提及。
人教版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总结

高中歷史二戰爆發的原因1.凡爾賽——華盛頓體系的矛盾發展。
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懲罰性規定,使戰後德國民族主義復仇主義情緒蔓延,成為法西斯勢力興起的土壤。
戰勝國之間也矛盾重重,義大利和日本不滿已得利益,伺機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間的矛盾不斷發展。
還有資本主義與社會主義兩種不同制度之間的矛盾。
2.1929~1933年的經濟大危機對二戰的爆發起了催化劑的作用。
經濟危機引起政治危機,德、日建立法西斯專政,形成了歐、亞兩個戰爭策源地。
3.帝國主義國家之間政治經濟發展不平衡。
壟斷資本對於利潤的追求導致資本主義國家之間的競爭,隨著各國實力對比的變化,急奪世界霸權的鬥爭日益激烈。
4.英法推行緩靖政策。
二戰前英法美推行的緩靖政策,助長了法西斯的侵略擴張,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高中歷史綏靖政策1.“緩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前,以英法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對德意日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擴張所採取的姑息、退讓、妥協、縱容的政策。
其主要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是犧牲別國的利益保護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將禍水東引,犧牲蘇聯求得西歐無戰事。
綏靖政策的實質是:以犧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國家利益為代價,滿足法西斯國家的侵略欲望,盡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頭引向社會主義蘇聯,緩和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
2.《慕尼克協定》是大國強權政治的產物,是綏靖政策進一步發展的產物,是該政策達到頂峰的標誌。
它嚴重地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權,助長了法西斯德國的囂張氣焰,加速了二戰的爆發。
同時,這一協定的簽訂,也加深了蘇聯對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蘇聯與德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推行禍水西指的自保政策。
高中歷史太平洋戰爭的原因1.日本是一個島國,資源貧乏,國內市場狹小,這使日本壟斷資產階級向外謀求出路。
2.太平洋戰爭是日、美爭奪以中國為重點的亞太地區的必然結果。
3.戰爭經濟的需要是日本發動太平洋戰爭的經濟根源。
日本的國力經不起長期的戰爭消耗。
隨著戰爭的不斷擴大,日本帝國主義把越來越多的人力、物力、財力消耗在中國戰場上,英美等國對日本實行的貿易禁運,對戰略物資嚴重依賴進口的日本打擊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對美一戰”的決心。
二战历史知识点

二战历史知识点第一章战前背景二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发生于1939年至1945年的一场全球战争。
在深入了解二战的过程和影响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该战争爆发前的一些背景知识。
1. 经济危机和大萧条二战爆发前的20世纪30年代,全球经济正遭受着严重的危机,这被称为大萧条。
股市崩盘、失业率的上升、国际贸易的萎缩等都给全球带来了巨大的不稳定性和紧张氛围。
2. 德国纳粹兴起在德国,纳粹党崛起并夺取政权。
希特勒和纳粹党的极端主义思想迅速蔓延,将犹太人等少数群体定为敌人,并开始实施一系列歧视和迫害政策。
3. 意大利法西斯主义与德国类似,意大利也出现了法西斯政权。
墨索里尼领导下的意大利法西斯国家政府迅速扩大了对国内外的影响力,并采取了侵略行动。
4. 日本扩张主义在东亚,日本一直试图扩大其领土和影响力。
日本在中国东北发动了侵华战争,并于1937年占领了中国大部分沿海区域。
第二章战争爆发二战的爆发始于1939年。
以下是一些导致战争爆发的事件和原因。
1. 波兰入侵纳粹德国于1939年9月入侵了波兰。
这一行动标志着二战的正式爆发,引发了欧洲各大国的冲突。
2. 盟国和轴心国在战争期间,各国分为两个阵营。
英国、法国和苏联等国家组成了盟国,而德国、意大利和日本则组成了轴心国。
这两个阵营之间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和冲突。
第三章战争进展及关键战役二战经历了许多重要的战役和战斗,其中一些对战争结果产生了重大影响。
1. 斯大林格勒攻防战斯大林格勒战役是二战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战斗之一。
苏联军队成功阻止了德国军队对该城市的攻击,这一胜利对于盟军取得战争胜利起到了关键作用。
2. 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是太平洋战争中一场具有重要意义的海战。
美国海军在该战役中击败了日本海军,并扭转了战局。
3. 诺曼底登陆诺曼底登陆是盟军发起的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该行动成功地打破了德国在欧洲的防线,为盟军在欧洲战场取得胜利铺平了道路。
第四章终战和战争影响二战最终以盟军的胜利结束。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

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正义战争。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高中历史抗日战争的知识点1日本侵华大事记(20世纪30年代前)19世纪60年代:侵略台湾1894—1895年:发动侵华甲午战争1897年:参与瓜分中国,将福建作为势力范围1900年:参加八国联军侵华1904—1905年:日俄战争,将侵略势力扩张到我国东北一、日本侵华原因1.日本:(1)经济危机使日本资本主义发展陷入困境,法西斯政权希望通过对外战争摆脱困境(2)“大陆政策” (蓄谋已久)2.中国:国共对峙,国民政府对日本侵略奉行不抵抗政策,正在忙于剿共,对日本蓄谋已久的战争未做好准备(有机可乘)3.国际:英法美的绥靖政策(国际环境宽松)二、20世纪30年代日本制造主要的侵华事件?1.局部侵华:九一八事变:侵占中国东北一?二八事变:袭击上海在中国东北扶植伪满洲国华北事变:威逼平津(标志: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2.全面侵华:1937. 7.7卢沟桥事变三、全民族抗战1.开始标志:卢沟桥事变标志日本全面侵华的开始,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2.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原因(1)决定因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2)推动因素:抗日救亡运动运动不断高涨的推动(3)主导作用:中国共产党倡议、主导和积极促成3. 全民族抗战的史实(3)国外战场:中国远征军入缅作战①目的:确保滇缅公路这条国际交通线②战果:中国远征军救出被围英军七千多人;1945年初,在英美军队配合下,中国远征军击败侵缅日军。
四、日本的滔天罪行1.南京大屠杀 1937.122.潘家峪惨案 19413.七三一部队五、抗战的胜利1.标志:日本无条件投降(1945年8月15日)2.胜利意义:(1)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完全胜利。
(2)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高二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

高二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演讲稿、总结报告、合同协议、方案大全、工作计划、学习计划、条据书信、致辞讲话、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 draft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project plans, work plans, study plans, letter letter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essay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高二历史抗日战争知识点很多同学反映高中历史比初中历史难学,这是为什么?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程?学什么?怎样学?接下来将围绕这些问题讲解共产党坚持抗战和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点。
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理.doc
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理
高中历史二战爆发的原因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使战后德国民族主义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法西斯势力兴起的土壤。
战胜国之间也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
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经济危机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法西斯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急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4.英法推行缓靖政策。
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缓靖政策,助长了法西斯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高中历史绥靖政策
1.“缓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法西斯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帝。
高一战二战知识点梳理

高一战二战知识点梳理随着中国高中历史课程的改革,战争史也成为了高中历史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二战。
二战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最具破坏性的战争之一。
那么,让我们来梳理一下高一学生需要了解的二战相关知识点。
一、二战爆发的原因二战爆发的原因极为复杂。
从长远看,它源于一战结束后对战后秩序的不公平处理;从短期看,它又起因于希特勒的扩张欲望和德国对凡尔赛条约的不满。
这些矛盾的交织与激化导致了战争的爆发,让全世界陷入了动荡之中。
二、战争的发展及重要战役二战持续了近六年之久,期间发生了许多重要的战役。
其中,波兰战役、法国战役、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诺曼底登陆、中途岛海战等都是具有重大意义的战斗。
这些战役的胜败直接影响到战争的走向和结果。
三、战争对世界的影响战争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破坏与牺牲,还包括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的影响。
比如,战后国际秩序的重建、二战后的超级大国格局的形成、以及战后美苏冷战等,都是二战带来的深远影响。
四、二战中的种族灭绝与战争罪行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推行了种族灭绝政策,对犹太人进行了大规模屠杀。
此外,日本在亚洲也实施了大规模的侵略行动,并且对占领地区进行了暴行。
这些战争罪行使人们更加警醒,坚定了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信念。
五、中国在二战中的地位及贡献二战期间,中国成为亚洲的主要战场之一。
中国军民进行了艰苦卓越的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斗争做出了重要贡献。
中国在二战中的战斗,催生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战争,为中国走向新中国奠定了基础。
六、对二战的反思与启示二战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灾难,也让人们深刻反思战争与和平。
保持和平、发展民主、维护国际秩序成为全球共识。
二战的历史也使人们更加珍视和平与合作,警示我们永远不能忘记历史,不能重蹈覆辙。
在学习二战相关知识时,我们应该注重将其与当下世界的发展联系起来。
二战的教训告诉我们,战争不仅对人类造成难以弥补的伤害,同时也让我们更加明白和平与合作的重要性。
高一战二战知识点总结

高一战二战知识点总结在高一历史学习中,我们学习了二战这一重要的历史事件。
二战作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战争之一,对全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是对高一战二战知识点的总结。
一、战争爆发的原因1.1 一战后的不平等条约:《凡尔赛和约》等不平等条约给德国等战败国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和国际上的巨大压力。
1.2 经济危机和社会动荡:经济大萧条导致全球经济崩溃,在这种背景下,法西斯主义和纳粹主义迅速兴起。
1.3 殖民地争夺:各国争夺殖民地资源,加剧了冲突和紧张局势。
1.4 意识形态对立: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法西斯主义与民主主义产生对立。
二、战争发展的主要阶段2.1 波兰战役(1939年):纳粹德国发动的闪电战,标志着二战正式爆发。
2.2 华沙起义(1944年):波兰人民对德军占领的起义,虽遭失败,但表达了对法西斯侵略的坚决抵抗。
2.3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1943年):苏联红军成功阻击德军进攻,扭转了战局。
2.4 达豪解放运动(1944-1945年):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阶段,中国取得了对日本侵略者的胜利。
2.5 诺曼底登陆(1944年):盟军发动的大规模登陆行动,成功开辟了第二战场,在欧洲战场上对德军形成了巨大威胁。
2.6 伦敦空袭(1940-1941年):纳粹德国对英国伦敦等城市的大规模轰炸,加剧了战争的惨烈性。
三、战争的影响和意义3.1 人类灾难:二战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重大灾难,造成了巨大的死亡和财产损失。
3.2 结束了法西斯主义:二战的胜利彻底终结了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打破了法西斯国家的战争野心。
3.3 重新划分国际格局:二战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个最强大的国家,冷战的格局逐渐形成。
3.4 世界多极化:二战导致了世界上多个国家的崛起,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明显。
3.5 联合国的成立:为了防止战争的再次发生,联合国成立,致力于国际间的和平与合作。
四、二战的教训4.1 和平至上:和平发展是人类社会的共同期望,通过国际合作、外交手段解决矛盾和争端是必要的。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一)1、世界历史世界历史主要包括古代文明、中世纪、近代历史、现代历史等阶段。
其中古代文明主要指的是埃及文明、希腊文明、罗马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等;中世纪主要指的是欧洲中世纪、阿拉伯帝国、东罗马帝国等;近代历史主要指的是欧洲殖民、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工业革命等;现代历史主要指的是两次世界大战、冷战时期、国际社会的合作与发展等。
2、中国古代历史中国古代历史主要包括夏商周、战国、秦汉、三国、晋朝、南北朝、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元明清等历史时期。
重要的历史事件包括黄河文明的诞生、封建社会的形成与发展、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危机、南北朝时期中原的分裂与南北文化的融合、宋朝的科技与文化繁荣、明清时期的农民起义和外族入侵等。
3、中国现代史中国现代史主要包括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起义、洋务运动、辛亥革命、五四运动、国共内战、新中国的成立、文化大革命等。
这些历史事件主要涉及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政治变革和社会革命等。
4、世界文化史世界文化史主要包括玛雅文明、印度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希腊罗马文化等。
这些文化对人类历史发展做出了极为重要的贡献,以不同的形式传承至今。
5、中国文化史中国文化史主要包括诗、书、画、音乐、舞蹈等方面的文化传统。
其中的经学、儒学、道教、佛教等思想体系,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中国文化的发展还包括了科技、工艺、医学等方面的丰富传统。
6、人类社会化的过程人类社会化的过程包括了人类从采集社会、农业社会、手工业社会、机器工业社会等社会形态的演变,同时也反映了人类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不断革新与进步。
7、人类思想史人类思想史主要包括了各种思想体系的发展历程,其中包括了哲学、宗教、科学、艺术、文学等方面。
这些思想体系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和文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8、人类的文明成果人类的文明成果包括了人类的思想、技术、文学、艺术等方面的成就,这些成果表现出了人类智慧的光辉,同时也反映了人类对于自身存在和发展的探索和不懈追求。
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

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战争。
它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和伤痛,也深刻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格局。
以下是关于二战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一、二战的爆发1、纳粹德国的崛起德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战败,被迫接受了苛刻的《凡尔赛和约》。
这使得德国国内民族情绪高涨,经济陷入困境。
希特勒领导的纳粹党趁机崛起,通过宣扬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复仇主义,获得了广泛的支持。
2、希特勒的侵略政策希特勒上台后,积极扩军备战,先后吞并了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苏台德地区。
1939 年 9 月 1 日,德国入侵波兰,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二战的主要战场1、欧洲战场(1)德国的闪电战德国采用闪电战战术,迅速占领了欧洲大片领土。
包括比利时、荷兰、法国等国家都在短时间内沦陷。
(2)不列颠空战德国试图通过空袭征服英国,但英国皇家空军奋勇抵抗,最终使德国的计划破产。
(3)苏德战争1941 年 6 月 22 日,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入侵苏联。
这场战争是二战中规模最大、最残酷的战役之一。
2、太平洋战场(1)日本的侵略扩张日本在亚洲地区侵略中国、朝鲜等国家,并企图建立所谓的“大东亚共荣圈”。
(2)珍珠港事件1941 年 12 月 7 日,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海军基地,美国随即对日宣战,太平洋战争爆发。
3、北非战场德国和意大利的军队与英、美等国的军队在北非地区展开了激烈的争夺。
三、二战中的重要战役1、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是苏德战争中的一场关键战役,也是二战的转折点。
苏联红军经过艰苦的战斗,最终击败了德军,扭转了战局。
2、中途岛战役美日之间在太平洋上的重要战役,美军以少胜多,重创日本海军,使太平洋战场的局势发生了有利于盟军的转变。
3、诺曼底登陆1944 年 6 月 6 日,盟军在法国诺曼底登陆,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加速了德国的灭亡。
四、二战中的重要人物1、希特勒纳粹德国的元首,二战的发动者之一,其极端的种族主义和侵略政策给世界带来了巨大灾难。
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面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全面总结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的特点与区别- 古代文明的起源2.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与特点-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融合- 秦朝的统一及其影响-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辟3. 古代世界- 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文明的特点与发展- 亚历山大大帝的征服与希腊化时代- 罗马帝国的兴衰与基督教的传播4. 封建社会- 欧洲的封建制度及其影响- 日本的封建社会与武士道精神- 中国的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社会变革二、中世纪历史1. 宗教改革- 欧洲宗教改革的背景与过程- 马丁·路德与加尔文的改革理念- 宗教改革对欧洲社会的影响2. 地理大发现- 15至17世纪的海上探险活动- 哥伦布、达·伽马等人的发现- 地理大发现对世界格局的影响3. 伊斯兰文明- 伊斯兰教的起源与传播- 阿拉伯帝国的建立与文化成就- 伊斯兰文明对中世纪世界的影响4. 东亚与东南亚- 中国的宋、元、明三朝的政治与文化 - 日本的室町时代与战国时代- 东南亚各国的封建王朝与对外交流三、近现代历史1.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特点- 英国的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工业革命对世界经济与社会的影响2. 现代国家体系- 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欧洲的统一运动与国家间的合作- 亚洲、非洲国家的独立与现代化3. 世界大战与国际关系-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与结果- 凡尔赛体系与国际联盟的建立-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原因、过程与影响- 冷战时期的国际政治格局4. 社会主义运动-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与发展-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的建立-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新中国的诞生四、当代历史1. 全球化与国际合作-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与特点- 国际组织如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的作用- 跨国公司与全球治理2. 科技革命与信息时代- 20世纪的科技革命与创新- 互联网的发展与信息时代的到来- 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等新兴科技的影响3. 社会运动与文化变迁- 民权运动、女权运动的发展- 环境保护运动与可持续发展- 文化多元化与全球文化交流4. 当代中国与世界-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与社会发展- 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角色与责任- “一带一路”倡议与国际合作结语历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镜子,通过对高中历史知识点的全面总结,我们不仅能够了解过去,更能从中汲取智慧,为未来的发展提供借鉴。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考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及考点一、古代历史1. 史前时期- 人类起源与发展- 史前文化与遗址(如北京人、元谋人等)2. 古代文明- 四大文明古国(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 古代文明的成就(如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佛教、儒家思想等)3. 希腊与罗马- 希腊城邦与希腊文明- 罗马共和国与罗马帝国- 希腊哲学与罗马法律的影响二、中世纪历史1. 欧洲中世纪- 封建制度的形成与发展- 教会影响与十字军东征- 文艺复兴的兴起2. 伊斯兰世界- 伊斯兰教的诞生与扩张-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伊斯兰文化与科学的贡献3. 东亚历史- 中国的唐宋变革- 日本平安时代与武士阶级的崛起 - 朝鲜半岛的三国时代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至启蒙运动- 文艺复兴的背景与影响- 宗教改革与反宗教改革- 启蒙运动的思想家与理念2. 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的起源与特点- 工业革命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工业革命与城市化3. 现代国家体系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殖民扩张与世界市场的形成- 一战与国际关系的变化4. 二战与冷战- 二战的起因、过程与结果- 冷战的起源、发展与结束- 二战与冷战对国际秩序的影响四、中国近现代史1. 晚清时期-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与自强运动- 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2. 中华民国时期- 北洋政府与国民政府- 国共合作与分裂- 抗日战争与国内战争3. 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 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开放- 中国在全球化中的角色与影响考点分析:1. 重要历史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原因、过程和影响。
2. 历史人物的贡献与影响。
3. 历史时期的社会特征、文化成就和科技发展。
4. 历史思想与文化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影响。
5. 历史时期的国际关系与重要条约。
6. 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如不同文明的兴衰、不同历史时期的社会变革等。
在准备考试时,学生应重点关注历史事件的因果关系、历史人物的作用、历史思想的演变以及历史时期的社会经济特点。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前言高中历史是一门重要的人文社科学科,它通过对人类历史发展的研究和分析,帮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的进程和演变。
本文将对高中历史的几个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归纳,希望对学生的历史学习有所帮助。
一、中国古代史1. 新石器时代和夏商周在新石器时代,中国人逐渐从采集、狩猎为主的生产方式过渡到农业的生产方式,这标志着农耕文明的诞生。
夏商周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三个重要的朝代,其中夏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有文字记载的朝代,商代是最早的有国家制度的朝代,周代则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2. 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动荡不安的时期,诸侯割据,战争频繁。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黄金时代,孔子、老子等众多思想家和学派相继涌现。
3. 秦汉时期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其最重要的成就是统一文字、度量衡和货币制度。
汉朝是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其创立的统治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同时也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时期。
4. 魏晋南北朝和隋唐时期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分裂时期,分为三国、两晋、南北朝。
这个时期经历了多次战乱和政权更迭,同时也是文化艺术、佛教传入中国的重要时期。
隋唐时期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之一,对文化艺术和经济发展有着巨大的影响。
5. 宋元明清时期宋朝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理想的封建社会之一,宋代的科技、文化都有较大的发展。
元朝是中国历史上由少数民族创立的一个朝代,其间蒙古族把中国制度融入自己的政治体系,对中外关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明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其间发生了明末农民起义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时期。
二、世界史1. 古代希腊罗马文明古希腊和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重要源头,古希腊以城邦制为特点,科学、哲学、艺术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成就,而古罗马是一个强大的军事政治帝国,承袭了希腊的文化,并将之发扬光大。
2. 中世纪欧洲中世纪欧洲是一个黑暗时期,经历了十字军东征、封建制度的极度发展和教皇权力的扩张。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

高中历史必背知识点一、古代历史1. 古埃及文明- 法老制度- 金字塔的建造- 象形文字2. 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苏美尔人- 汉谟拉比法典- 巴比伦王国3. 印度河流域文明- 哈拉帕和莫亨佐-达罗- 城市规划和排水系统4. 古代中国- 夏、商、周三代- 秦始皇统一六国- 长城的建造5. 古希腊文明- 城邦制度- 雅典民主- 希腊哲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6. 古罗马文明- 罗马共和国- 罗马法- 罗马帝国的扩张二、中世纪历史1. 拜占庭帝国- 东正教的形成- 拜占庭文化和艺术2. 伊斯兰文明的兴起- 穆罕默德和伊斯兰教的传播 - 阿拉伯帝国的扩张3. 中世纪欧洲- 封建制度- 教会影响- 十字军东征4. 中国的唐宋变革- 科举制度- 宋朝的商业和城市发展- 唐宋文化和艺术三、近现代历史1. 文艺复兴- 人文主义- 艺术和科学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2. 宗教改革- 马丁·路德和新教的兴起- 欧洲宗教冲突3. 启蒙时代- 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 - 科学和哲学的进步4. 工业革命- 英国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5.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 美国宪法的制定- 法国大革命的理念和影响6. 19世纪的帝国主义和殖民扩张- 欧洲列强的殖民活动- 亚洲和非洲的反殖民斗争7. 两次世界大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原因和结果-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事件和影响8. 冷战时期- 苏联和美国的对抗- 冷战对世界政治的影响9. 全球化和现代世界的挑战- 信息技术的发展- 环境问题和气候变化- 全球化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请根据以上概要创建一个Word文档,并根据需要添加详细的解释和分析。
确保文档格式规范,包括清晰的标题、子标题、列表和段落。
您可以使用Word文档的样式和格式工具来增强文档的可读性和专业性。
高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

高中历史知识点全总结一、古代历史1. 中国古代历史- 夏、商、周三代的更替与特征- 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与百家争鸣- 秦朝的统一与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汉朝的兴衰与丝绸之路的开通-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融合与文化发展- 隋唐盛世的政治制度与对外交流- 宋元明清四朝的变革与社会经济2. 世界古代历史- 古埃及文明的兴起与金字塔的建造- 两河流域文明的发展与《汉谟拉比法典》- 印度河流域文明的城市规划与农业- 古希腊城邦制度与哲学、艺术、科学的发展- 古罗马共和国与帝国的扩张与法律体系- 基督教的兴起与中世纪欧洲的封建制度- 伊斯兰教的创立与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二、近现代历史1. 资本主义的兴起与发展- 文艺复兴运动与人文主义的兴起- 地理大发现与新航路的开辟- 宗教改革与欧洲宗教格局的变化- 启蒙运动与民主思想的传播- 工业革命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2. 世界近代政治变革-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与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 美国独立战争与共和国的建立- 法国大革命与拿破仑帝国的兴衰-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与新国家的诞生- 亚洲的反殖民斗争与民族国家的建立3. 世界现代战争与和平- 一战的爆发与后果-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二战的爆发、进程与影响- 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与对抗- 二战后的世界格局与多极化趋势4. 中国近现代史- 鸦片战争与近代中国的开端- 洋务运动与晚清的自强尝试-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 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与抗日战争-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建设三、历史思维与方法1. 历史唯物主义与辩证法- 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 历史发展的辩证规律2. 历史研究方法- 历史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历史事件的分析与评价- 历史人物的评价标准3. 历史教育的意义- 历史教育与公民意识的培养- 历史教育与文化传承的重要性四、历史学科的发展趋势1. 历史学科的现代化- 数字化历史研究的兴起- 跨学科研究方法的应用2. 历史教育的改革- 历史课程内容的更新与改革- 历史教学方法的创新与实践3. 历史学科的未来展望- 历史学科在全球化背景下的角色- 历史学科与人类未来发展的关系本文系统地总结了高中历史课程的主要知识点,旨在帮助学生全面掌握古代至现代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变革以及历史学科的研究方法和发展趋势。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五篇】

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五篇】导读:本文2018年高考《历史》专题知识点总结【五篇】,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一、近现代不同阶段的中外关系1、晚清时期第一阶段(从1840年到1860年);近代中国屈辱外交的开端,林则徐等开明地主开始“开眼看世界”。
第二阶段(从1861年到甲午战争之前):“和局”,清政府办洋务以自强。
第三段(从1894年至1912年);清政府彻底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2、中华民国时期南京临时政府时期:在成立以后颁布的《告各友邦书》中承认清政府与帝国主义各国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继续有效,目的是争取帝国主义的支持,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他们不敢同帝国主义彻底决裂。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袁世凯为了换取日本支持他称帝,于1915年接受了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中除第5条部分内容以外的其他全部要求。
1924年,孙中山北上时明确提出对外要消灭帝国主义的中国的势力。
1927年初,湖北、江西的人民收回了汉口和九江的英租界。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实行反对苏联、亲近帝国主义。
3、新中国时期阶段特征概况1949年至20世纪50 年代末“一边倒”战后国际形势的显著特点是两大阵营的对峙和斗争,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对华实行封锁、禁运、包围、孤立等,为保卫新生人民政权,维护独立与主权的斗争中不致处于孤立地位。
20世纪60年代“一大片,反两霸”20世纪60年代,国际形势的特点是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
从苏共“二十大”起,由于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恶化。
美国继续推行****政策。
为捍卫国家主权与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权行径。
中国政府大力发展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加强同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往来,即“一大片”的方针,大大改善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处境,扩大了在世界的影响。
20世纪70年代“大三角”1971年我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是到恢复,1972年中美关系的缓和和中日建交,此后许多国家与中国建交,打破了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美国孤立、遏制中国所形成的外交僵局,打开了我国外交的新局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历史知识点总结2018年[2018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整
理]
【导语】以德国、意大利、日本 __等轴心国为一方,以反 __同盟和全世界反 __力量为另一方进行的第二次全球规模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二战。
下面是大的高中历史二战知识点,希望你喜欢。
1.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矛盾发展。
凡尔赛条约对德国的惩罚性规定,使战后德国 __复仇主义情绪蔓延,成为 __势力兴起的土壤。
战胜国之间也矛盾重重,意大利和日本不满已得利益,伺机重新瓜分世界;美日之间的矛盾不断发展。
还有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两种不同制度之间的矛盾。
2.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对二战的爆发起了催化剂的作用。
__引起政治危机,德、日建立 __专政,形成了欧、亚两个战争策源地。
3. __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垄断资本对于利润的追求导致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随着各国实力对比的变化,急夺世界霸权的斗争日益激烈。
4.英法推行缓靖政策。
二战前英法美推行的缓靖政策,助长了__的侵略扩张,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1.“缓靖政策”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以英法为代表的西方国家对德意日 __国家的侵略扩张所采取的姑息、退让、妥协、纵容的政策。
其主要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牺牲别国的利益保护自己的既得利益;二是将祸水东引,牺牲苏联求得西欧无战事。
绥靖政策的实质是:以牺牲局部利益和弱小国家利益为代价,满足 __国家的侵略欲望,尽可能把 __侵略矛头引向社会主义苏联,缓和 __国家之间的矛盾。
2.《慕尼黑协定》是大国强权政治的产物,是绥靖政策进一步发展的产物,是该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它严重地侵犯了捷克斯洛伐克的主权,助长了 __德国的嚣张气焰,加速了二战的爆发。
同时,这一协定的签订,也加深了苏联对英法的不信任,促使苏联与德国签订《互不侵犯条约》,推行祸水西指的自保政策。
1.日本是一个岛国,资源贫乏,国内市场狭小,这使日本垄断资产阶级向外谋求出路。
2.太平洋战争是日、美争夺以中国为重点的亚太地区的必然结果。
3.战争经济的需要是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经济根源。
日本的国力经不起长期的战争消耗。
随着战争的不断扩大,日本 __把越来越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在中国战场上,英美等国对日本实行的贸易禁运,对战略物资严重依赖进口的日本打击沉重,促使日本下了“对美一战”的决心。
4.德国在欧洲战场上的胜利及攻势,客观上助长了日本的侵略气焰,成为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的外部动因。
“二战”是人类迄今为止规模最大、对世界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战争,对后世的借鉴作用尤为重大。
为了赢得战争,双方调动一切经济力量,使得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
特别是战后的经济在高科技的推动下重新起飞之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潮流。
于是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之时,国际合作也成为绝对必须之事。
正是这种相互依存的国际经济关系,形成了抑制新的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二战后,人们更多地接受了 __教训,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与危机时表现出更多的谨慎。
今天,“妥协”意味着任何国家都不能以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意味着各国在捍卫自己核心利益的同时,必须承认和照顾他国的合理利益,达到某种有取有予的平衡;意味着反对和抵制国际关系中的任何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所有国家应当互不
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只有加强国际合作,才能求得共同发展。
内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