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尿素装置是生产尿素的关键设备,它通过一系列的工艺流程将原料转化为尿素产品。
本文将介绍尿素装置的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合成反应、脱水、脱碳等环节。
原料准备尿素装置的原料主要包括天然气和氨。
天然气是尿素合成反应的主要能源,而氨则是反应的主要原料。
在原料准备阶段,天然气经过净化处理去除杂质后,与空气混合进入合成气制备系统。
经过一系列反应,合成气中的一氧化碳和氢气逐渐转化为氨,为后续的尿素合成提供原料。
合成反应尿素的合成反应是尿素装置的核心环节。
在反应器中,经过高温和高压条件下的催化作用,将氨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尿素。
合成反应通常采用化学吸收剂作为催化剂,使得反应能够在相对较低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
合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NH3 + CO2 → NH2CONH2尿素合成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反应过程需要控制温度和压力的变化,以确保反应的高效进行。
同时,合成反应还需要控制反应物的进料速率和水的加入量,以维持反应的平衡状态。
脱水合成反应产生的尿素中含有一定量的水分,为了提高尿素产品的纯度,需要进行脱水处理。
脱水通常采用高温加热的方法,将尿素中的水分汽化,然后通过冷凝器将水分重新回收,使得尿素产品中的水分含量降至合格范围内。
脱碳尿素产品中可能存在微量的碳酸铵,这会影响尿素的质量。
因此,在尿素装置中需要进行脱碳处理。
脱碳是通过加热和注入脱碳剂的方式进行的,脱碳剂能够与碳酸铵反应生成气体,随后通过分离装置将气体从尿素中移除,从而达到脱碳的目的。
精制经过脱水和脱碳处理后,尿素产品的纯度得到一定的提高,但仍然可能含有杂质。
为了获得更高纯度的产品,尿素需进行精制处理。
精制一般包括洗涤、结晶和干燥等步骤。
洗涤过程中,尿素溶液经过一系列洗涤装置,去除其中的杂质。
然后,通过结晶和过滤操作,将尿素溶液中的尿素结晶分离出来,并进行干燥处理,最终得到成品尿素。
尾气处理尿素装置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定数量的尾气,其中含有二氧化碳等废气。
201009尿素装置讲议

尿素装置讲议2010.9xxxx尿素装置是从意大利斯纳姆公司成套引进的,采用该公司开发的氨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
该工艺技术在我国是首次引进,具有新颖、先进、节能等特点。
就引进装置的技术路线而言,属于第二个台阶的第一套。
本装置于1990年5月5日建成投产,设计日产尿素1760吨。
一、技术经济指标1、生产能力本装置设计生产能力为 1760T/D2、消耗定额满负荷生产时,生产1吨粒状尿素的消耗定额:液氨(以100%计) 0.57吨气体二氧化碳,(以100%计) 0.745 吨高压蒸气(52.2bm 422℃) 0.97吨循环冷却水(32—42℃) 99 M3电力(照明、空调、仪表用电除外) 26.5度.冷凝液净输出量(包括透平冷凝液、蒸汽冷凝液、工艺冷凝液) 1.15吨3、尿素产品质量国家标准尿素产品质量国家标准:GB-2440-91二、处理后工艺冷凝液的质量氨≤5PPM尿素≤5PPM三、尿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用途(一)尿素的主要物理性质尿素的化学名称是碳酰二胺,分子式为: CO(NH2)2,分子量为60.06,含氮量为46.65%。
纯尿素为无色、无味、无臭的针状或棱柱状晶体。
在20~40℃的温度下,比重为1.335,温度每增加1℃,比重将降低0.00208。
在20℃下,比热为1.334J/g·℃。
结晶热为241· 6J/g。
在一大气下,熔点为132.7℃。
尿素易溶于水和液氨中,其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尿素也溶于甲醇、乙醇和甘油中。
尿素比较容易吸湿,当大气的相对湿度高于尿素的吸湿点时,尿素就会吸湿,接近或达到大气的相对湿度。
(二)尿素主要化学性质1.尿素的水解作用尿素在水中能缓慢地进行水解,随温度的升高,水解速度增加、水解程度也增大,如80℃时,1小时内可水解0.5%;110℃时,1小时内可增加到3%。
水解时,先转化为氨基甲酸铵,最后分解为NH3和C02,水解反应式:CO(NH2)2 +H2O NH4COONH2NH4COONH22NH3+CO22.尿素的缩合反应尿素在高温下可以进行缩合反应,生成缩二脲、缩三脲、三聚氰酸,缩合反应式:2CO(NH2)2NH2CONHCONH2+NH3↑―QNH2CONHCONH2+CO(NH2)2 NH2CONHCONHCONH2+NH3↑―QNH2CONHCONHCONH2(HCNO)3+NH3↑―Q3.尿素呈微碱性,可以与酸作用生成盐,但尿素不能使一般指示剂变色。
尿素技改小结

安徽临泉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有合成氨(联醇)装置、尿素装置和复合肥装置各2套,生产能力为合成氨25万t/a,尿素30万t/a,复合肥15万t/a,碳铵20万t/a,甲醇6万t/a。
其中第2套尿素装置采用中国五环化学工程公司设计的改进型CO2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于2002年10月建成投产。
1 工艺技术特点CO2汽提法尿素生产工艺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压缩、脱硫、脱氢,液氨升压、合成汽提、循环、蒸发造粒、解吸和水解等工序。
该工艺具有以下优点。
(1)克服了在较低压力下分解,在较低压力和温度下冷凝吸收,从而不能回收利用甲铵生成热的缺点。
二氧化碳汽提法在高压14.0 MPa、高温185℃下冷凝吸收过剩的氨和循环二氧化碳,回收利用甲铵生成热,副产0.4 MPa低压蒸汽供蒸发、解吸使用,同时还节省了冷却水,降低了电力消耗。
(2)克服了由于逐级降压分解,逐级冷凝吸收而设置的庞大循环系统的缺点。
高压系统的合成塔、汽提塔和高压甲铵冷凝器的物料依靠重力自行循环,从而减少了设备,减化了流程。
(3)提高了热能和塔的利用率。
二氧化碳汽提法采用两段合成,即液氨和气体二氧化碳及回收工序返回的甲铵液在高压甲铵冷凝器内反应生成氨基甲酸铵。
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可回收反应热副产蒸汽。
氨基甲酸铵脱水生成尿素是在合成塔中进行,由于甲铵生成热在高压甲铵冷凝器中已被导出,合成塔不需要加入大量的过剩氧来维持自热平衡。
进入合成塔的物料减少,相应增大了合成塔的有效容积。
尿素装置主要设备见表1。
2 生产运行情况自投产以来该装置运行情况总体良好,产品质量和各项消耗均能达到或超过设计标准,运行周期长。
吨尿素耗氨570kg,耗蒸汽1.00t左右,最高班产为275.7 t(蒸发补料)。
受合成氨能力的限制,2台二氧化碳压缩机负荷控制在0.22 MPa,班产210 t左右,氨泵转速65%,甲铵泵转速85%。
此工况下ηCO2=58%,汽提塔汽提效率82%,产品优等品率20%。
40—60合成氨(二手设备)尿素装置设计总结

关 键 词 :合 成氨 ; 素 ; 手 设 备 ; 程 设 计 尿 二 工 中图 分 类 号 : Q 4 . 1 T 4 0 5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4— 9 12 1 ) 1- 0 7— 10 80 ( 00 0 0 1 0 4
D s n S mmaiainfr4 6 y eS nh s mmo i S cn h n q ime t a dU e ln ei u g r t 0— 0 T p y tei A z o o s na( eo d a dE up n ) n raPa t
HU We - h n nseg
( ogHu nier gSi c/ ehooySokC m ayLd Hfi n u 2 0 2 C ia D n aE gnet c neTcnl t o p n t., e h i 3 04 hn n e g c eA
Ab t a t C n i u u l r s u ie t rc a l ryg sf ai ntc n l g a e n u e s r c : o t o sy p e s r d wae o tsu r a i c t n z i o e h o o y h sb e s dwi u n r n e t b r e su d r4MP nt e4 —6 h4 ai h 0 0一tp y t e i y esnh s s
t nsa , ei ud e , rcs t hooyfa rs n ol aict npoesl ot t. it d ci n nier gpoet ei u m ra i cl d s g i i a poese nl t e dcags ao rcs yu c ,nr ut nadeg e n r c ds nsm ai — o e n g ed c g eu a f i i a e o o n i j g z tnw r m d rhspoet i e aef i r c. o e ot j
尿素合成塔(R—1301)的设计体会

尿素合成塔(R—1301)的设计体会尿素合成塔是尿素装置的核心设备,本设计是30kt/a三胺及配套尿素工程中的尿素合成塔。
该塔的内件由内件制造厂提供,外壳由我公司设计。
原料二氧化碳和氨的反应主要在该塔内进行。
本设备设计压力高(22MPa)、设计温度高(200℃),并存在严重的甲铵腐蚀。
下面就我在尿素合成塔的设计过程中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1.设计参数与尺寸2.材料选择、结构设计与分析2.1 筒体结构的确定尿素合成塔筒体由碳钢外层和不锈钢内层组成。
其组合型式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1)单层外壳,松衬不锈钢衬里层。
(2)单层外壳、爆炸衬里不锈钢层。
(3)热套多层壳体,热套内层不锈钢衬里层或松衬不锈钢衬里层。
(4)多层包扎焊接壳体,松衬不锈钢内层。
(5)以不锈钢作为内筒外层直接包扎焊接炭钢多层层板。
等等。
但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比较,目前用的最多的,最可靠的结构型式是以不锈钢作为内筒外层直接包扎焊接碳钢多层层板及内筒热套不锈钢衬里后再进行多层包扎焊接的筒体结构。
本尿素合成塔设备压力高,为三类压力容器。
如果采用单层板结构,经过计算需要钢板比较厚(138mm,16MnR板材),由于国内轧机能力问题,对于厚板往往会出现轧制不均匀而造成各向不同性现象,同时由于设备厚径比较大,在卷制过程中钢板纵向纤维拉伸较大,对材料的韧性要求比较高。
另外,由于本设备壳体上接管不多,不容易造成焊接泄漏,因此,本设备就采用了以不锈钢衬里作为内筒的多层包扎焊接式筒体的结构。
2.2 筒体材料的选取由于本设备介质的腐蚀性比较强,内层材料选用的尿素级不锈钢316L mod 的材料,盲板层跟层板采用的16MnR板材。
2.3 封头型式的选取尿素合成塔上下封头可以采用整体锻件加工而成,也可以采用厚板冲压成形。
从受力的均匀性及成型各个方面来讲,球形封头比椭圆形封头均优越,同时考虑到直径较小,为减少焊缝,上下封头采用整板冲压后带极堆焊内防腐蚀层的球形封头。
化肥厂尿素装置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

化肥厂尿素装置生产原理及工艺流程一、引言化肥厂尿素装置是化肥生产过程中的重要设备,用于生产尿素肥料。
本文将介绍尿素装置的生产原理和工艺流程。
二、尿素的生产原理尿素是一种氮肥,具有高氮含量、溶解性好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尿素的生产原理主要包括合成部分和后处理部分。
2.1 合成部分尿素的合成是通过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得到的。
具体的反应方程式如下:2NH3 + CO2 -> NH2CONH2 + H2O上述反应是在一定压力和温度下进行的。
通常情况下,尿素的合成压力为100至180巴,温度为130至160摄氏度。
2.2 后处理部分尿素合成反应得到的产物中还包含着一些杂质,需要经过后处理步骤进行处理。
后处理主要包括脱水和浓缩两个步骤。
脱水是指将产物中的水分去除,以提高尿素肥料的含氮量和稳定性。
浓缩则是将产物浓缩,以便进行后续的干燥和颗粒化处理。
三、尿素装置的工艺流程尿素装置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准备、合成反应、脱水、浓缩、干燥和颗粒化等步骤。
3.1 原料准备尿素的主要原料为氨气和二氧化碳。
氨气一般通过蒸发液氨或氨气合成装置进行提供,而二氧化碳可通过燃煤锅炉烟气或气化炉烟气提供。
3.2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将氨气和二氧化碳在合成反应器中进行反应。
反应器内通常采用催化剂来加速反应速率,保证反应的高效进行。
3.3 脱水合成反应后得到的产物中含有一定的水分,在脱水塔中通过高温条件蒸发除去水分,以提高尿素肥料的纯度。
3.4 浓缩脱水后的产物含有浓度较低的尿素,为了提高尿素的浓度,需要经过浓缩塔进行浓缩处理。
3.5 干燥浓缩后的产物通过干燥器进行干燥,以去除水分和其他杂质。
干燥后的尿素颗粒具有较高的纯度和稳定性。
3.6 颗粒化干燥后的尿素通过颗粒化机进行颗粒化处理,使其形成均匀的粒状,便于储存和施用。
四、总结尿素装置是化肥厂生产尿素肥料的重要设备,其生产原理主要包括合成和后处理两个部分。
工艺流程包括原料准备、合成反应、脱水、浓缩、干燥和颗粒化等步骤。
尿素生产工艺设计

第一章 尿素生产概述1.1尿素生产的原理尿素的合成原料是氨和二氧化碳,这两种原料均来自合成氨装置。
尿素合成的条件为:188℃,15.6MPa ,进料氨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是3.6,水和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比是0.67[2]。
一般认为在合成塔尿素的反应分以下两部进行 第一步,氨基甲酸铵的生成。
反应式为:324212()()()NH l CO g NH COONH l Q ++其次步,氨基甲酸铵脱水。
反应式为:422222()()()()NH COONH l CO NH l H O l Q +-1.2尿素生产的方法由于这两个反应都是可逆反应,因此氨和二氧化碳不行能全部转化为尿素。
在工业生产条件下,二氧化碳转化率仅在50%-70%之间[3]。
为了分别和回收未反应的氨和二氧化碳,可将合成熔融物加热分解,使气体逸出。
但要将逸出的氨和二氧化碳全部或部分返回合成塔重新合成尿素,这就出现了各种不同的流程。
有循环法,半循环法和全循环法。
全循环法又可以分为热气全循环法、矿物油全循环法、气体分别全循环法、水溶液全循环法及汽提全循环法。
气提全循环法又可以分为二氧化碳汽提法、氨汽提法和双汽提法。
其次章 斯那姆氨汽提工艺2.1工艺基本原理汽提是使尿液中的甲铵按下述反应分解为3NH 和2CO 的过程:4232()2()()NH COONH l NH g CO g Q +-这是一个可逆体积增大的反应[4]。
我们只要能够供应热量,降低压力或降低气相中3NH 和2CO 某一组分的分压都可使反应向右方进行,以达到分解甲铵的目的。
汽提法是在保持压力和合成塔相同的条件下,在给热量的同时接受降低气相中3NH 和2CO 某一组分的过程。
当温度为T ℃时,纯态甲铵的离解压力和各组分(3NH 和2CO )的分压的关系按以上化学方程式可作如下表示:设总压力为P s 则从反应式中可以看到氨分压为2/3P s 二氧化碳分压为1/3P s 如反应式在温度为t ℃时的平衡常数为K t ,则:23(2/3)(1/3)4/27t s s s K P P P ==假如氨和二氧化碳之比不是按2:1状态存在,在温度仍为t ℃时,它的总压力为P ,其各组分的分压为:3NH 的分压33NH NH P X =⨯⨯总压氨的分子数=P2CO 的分压232CO NH P X =⨯⨯总压二氧化碳的分子数P3NH X 和2CO X 分别为气体中氨,二氧化碳的分子分数这样反应式在温度为t ℃时平衡常数应为:3232232()()NH CO NH CO Kt P X P X P X X =⋅⋅⋅=⋅⋅ 温度相同,平衡常数应相等,所以当温度为t ℃323334/27NH CO Ps P X X =⋅⋅ ⇒但纯甲胺在某一固定温度下离解力为不变的常数C ,所以从今式可以看出,当趋近于1时,则3NH X 必趋近于0,就趋近于0,则2CO X 趋近于无限大,就是说当甲铵液用二氧化碳气体通入,气相中几乎全为二氧化碳时(2CO X =1)P 趋于无限大,即甲铵的离解压力近于无限大,我们知道假如甲铵在某温度下的离解压力大和操作压力,甲铵就会得到分解,现分解压力为无限大,大于固定操作压力,所以液相中甲铵就进行分解,这就是二氧化碳气提法分解甲铵的理论基础[5]。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引言尿素是一种重要的氮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尿素装置是生产尿素的关键设备,其工艺流程直接影响尿素的质量和产量。
本文将对尿素装置的工艺流程进行详细介绍。
工艺流程概述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一般包括原料准备、合成反应、脱水脱硫、粒化和包装等环节。
下面将逐一介绍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
原料准备原料准备是尿素装置工艺的第一步,其目的是为后续的合成反应提供充足的原料。
尿素的原料主要包括天然气和氨气。
天然气经过预处理后,去除其中的杂质,提高纯度。
氨气则通过空氨或者熔点降低法获得。
合成反应合成反应是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中最核心的环节。
其主要目的是将天然气和氨气进行反应,生成尿素。
合成反应一般采用尿素合成反应器进行。
在反应器中,通过加热和加压,将氨气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尿素。
这个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需要大量的热量供给。
脱水脱硫在尿素合成反应中,除了生成尿素外还会产生一些杂质物质,如水分和硫化物。
这些杂质对尿素的质量有一定影响,因此需要进行脱水脱硫处理。
脱水脱硫一般采用脱硫塔和蒸汽分离器等设备进行。
脱硫塔通过吸收剂与气相中的硫化物发生反应,从而将其去除。
而蒸汽分离器则通过高温蒸汽的作用,将尿素中的水分去除。
粒化在脱水脱硫后,尿素处于液态状态。
为了方便运输和使用,需要将其转化为固态颗粒。
这个过程称为粒化。
粒化一般通过喷射塔进行。
在喷射塔中,尿素液体在高速气流的作用下,迅速冷却并形成颗粒状。
包装粒化后的尿素被输送到包装区域,进行包装。
包装一般采用袋装或者散装等方式。
在包装过程中,需要对尿素进行称量、封口和装箱等操作,确保产品质量和包装的完整性。
结束语尿素装置工艺流程是尿素生产的关键环节,对尿素的质量和产量起着重要影响。
本文对尿素装置工艺流程进行了详细介绍,希望能对尿素生产工艺的理解和应用有所帮助。
合成氨生产尿素装置试运行总结

合成氨生产尿素装置试运行总结(年产12万吨合成氨/21万吨尿素建设工程)试生产总结新疆大黄山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二O—一年十一月二十日一.试生产的依据1、法律、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2008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2020年10月28日修订,2020年5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2002年5月1日起施行)«危险化学品安全治理条例》国务院第344号令(2002年3月15日施行)«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国务院第549号令(2009年5月1日)«易制毒化学品治理条例》国务院445号令«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爱护条例》(国务院令第352号)2、部门规章及有关规定«劳动防护用品监督治理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令(第1号)«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令(第3号)«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治理方法》国家安监总局(第17号令)«蒸汽锅炉安全技术监察规程》(劳部发(1996) 276号)«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TSG R0004—2020«压力管道安全治理与监察规定》(劳部发(1996) 140号)«易燃、易爆化学品消防安全监督治理方法》(公安部18号令)«危险化学品名录》2002版(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局公告2003年笫1号)«危险化学品建设项口安全许可实施方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治理总局第8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L1安全许可和试生产1使用)方案备案工作的意见》(安监总危化[2007] 121号)«新疆自治区安全监管局关于危险化学品建设项訂安全许可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新安监管二[2007] 32号)«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意见》(安委办(2020) 26 号)«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公布首批重点监管的危险化工工艺名U的通知》(安监总管三(2020) 116 号)«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20)«液体无水液氨》(GB 536 -88)3、工程项目有关文件、资料«新廻大黃山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忖安全设施设汁专篇》(东华工程科技股份);«新媼大黃山鸿基焦化有限责任公司焦炉煤气综合利用项LI安全预评判报告》(新媼玖安劳动安全评判检测中心)。
陕西奥维乾元化工有限公司合成氨、尿素装置投产

Ab s t r a c t : Ga s s h o r t a g e i n a i r c o mp r e s s o r ma y i mp a c t o n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l o a d . We s o l v e d t h i s p r o b l e m
参 考文 献
1 ) 原料气 压缩 机转 数 相应 提高 约 3 0 0 r / m i n 。
2 ) 减少 空 气压 缩 机 空气 用 量 约 1 . 3 5 t / h , 与 计
[ 1 ] 大连工学院编. 大 型 氨 厂 合 成 氨 生产 工 艺 [ M] . 袁
龙修订. 北京 : 化学 工 业 出版 社 . 1 9 8 4 : 6 1 .
一, 曾 宪
ADDI NG NI TRoGEN GAS I N FEED GAS To ALLEVL TE GAS S HORTAGE PRoBLEM I N AI R CoM PRES S oR
LV Yi nd a
( P e t r o C h i n a Da q i n gB r a n c h , D a q i n g 1 6 3 7 1 4 )
第 5期
吕印 达 . 合 成 氨装 置 生 产 瓶 颈 分 析 及 处 理 措 施
3 2 9
1 . 1 3 t / h的氮气 完全 反应 生成 合成 氨 为 1 . 3 7 t /
h 。表 4中数 据 为 2 0 0 9年 6月 2 1日未 加 氮 气 的
算 加 入 氮 气 的相 应 空 气 量 1 . 4 7 t / h相 当 .偏 差 不
b y a d d i n g n i t r o g e n g a s a t t h e i n l e t o f f e e d g a s a i r c o mp r e s s o r t o i n c r e a s e t h e p r o d u c t i o n l o a d wh i l e n o t s h u t — t i n g d o wn t h e ma c h i n e . We a n a l y z e d t h e c h a n g e s o f p r o c e s s p a r a me t e r s a f t e r a d d i n g n i t r o g e n g a s ,a n d i t s i m— p a c t o n d i f f e r a l c u l a t i o n,a n d p r e s e n t e d t h e p r a c t i c a l r e s u l t s a f t e r p u t t i n g i n t o o p e r a t i o n .
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运行总结

( S h a n x i L a n h u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I n n o v a t i o n T i a n y u e C h e m i c a l F e r t i l i z e r C o m p a n y ,Y a n g c h e n g S h a n x i 0 4 8 1 0 2 C h i n a )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4—8 9 0 1 . 2 0 1 3 . 0 2 . 0 1 4
山西 兰花 科 创 田悦 化 肥 分 公 司 1 8万 t / a合 成 氨装 置采 用 固定 床 间歇 气 化 炉 造 气 , 气柜前 脱硫 , 3 . 5 MP a变 换 、 脱硫、 脱 碳 和 卡 萨 利低 压 合 成 技 术 ; 3 O万 t / a 尿 素装 置 采 用 C O 气 提 工 艺 。该 公 司在 装 置 配置 阶 段 本 着 选 用 成 熟 技 术 和 降低 运 行 消 耗
1 . 3 变 换
装置最初设计 为 中低低变 换工 艺 , 不 设 饱 和
热水塔 , 采 用 淬 冷 流 程 。该 公 司 开 车 1年 后 利 用 原有设备改造为全 低变工艺 , 第 1低 变 炉 4 , 3 4 0 0 mm、 H=1 6 6 5 0 m m, 分 2段 , 一段催化剂 1 6 m , 二
第5 1 卷
第 2期
化肥 设计
Ch e mi c a l Fe r t i l i z e r De s i g n
Ap r . 2 01 3
・
就合成氨尿素煤化一体化项目启动建设的几点建议

就合成氨尿素煤化一体化项目启动建设的几点建议摘要: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提出二次创业规划,出台了《陕北能源化工基地二次创业规划方案》。
陕西陕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作为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下属的全资子公司,决定抢抓机遇,实现“快速发展,三年翻番”战略目标。
榆横煤化工园区合成氨尿素煤化一体化项目,是针对陕北地区小氮肥限期关停的现状,规划在榆横煤化工园区与榆林市地方企业合作建设4条化肥生产线,总规模120万吨合成氨、52万吨尿素等。
项目一次规划,分两期建设。
笔者结合该项目现有条件,就该项目的启动建设谈以下几点建议。
关键词:组建公司广泛调研科学设计提升管理风险防范前期工作1 组建项目实施主体,完善法人治理结构一期项目中的30万吨合成氨、30万吨尿素、10万吨商品液氨项目已经陕西省发改委备案批复,由陕西易泰生煤化工有限公司完成的,该公司股东有两个,自然人尚建军,陕西省方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为了加快项目进度,落实项目建设主体。
建议:由陕西陕北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控股与陕西省方圆化工集团有限公司、横山县秦能工贸组建新公司合作建设合成氨及尿素项目。
落实其“投资主体、建设主体、管理主体、还本付息主体”的责任。
依据《公司法》的规定和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要求,成立公司股东会,选举董事会、监事会,聘任经理层人员,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配置公司的权力,建立有效的监督和激励机制,以便各司其职,协调一致地开展工作。
2 广泛调研,为选择项目设计单位打好基础为了加快本项目的进展速度,需要尽快落实合成氨、尿素项目的初步设计单位。
建议:项目负责同志分别赴国内同类型企业实地考察调研,对各项目的技术应用、设计单位、设备厂家、运行效果、环保效果、节能效果、自动化程度、技术人员构成、经营状况等进行全面了解,同时通过电话咨询、网络查询、上门走访等形式对省内外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了解,比对。
通过与其沟通,可以了解到各设计单位对该项目的设计理念,采用技术,设计价格,设计工期,配套服务等基本信息,进行逐项比对,初步筛选出实力雄厚、信誉优良、价格公道的设计单位。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介绍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主要包括蒸汽重整、氨合成、氨洗液回收和氨液气化等环节。
首先,经过蒸汽重整反应器,将天然气和蒸汽在高温高压条件下进行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
接下来,将氢气和氮气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氨合成反应,生成液体氨。
随后,采用氨洗液回收技术将氨气与副产的洗涤液进行吸收和分离,以提高氨的产率。
最后,通过氨液气化工艺将液体氨气化为气态氨,便于后续工艺的进行。
合成氨在尿素生产中是一个重要的中间体,尿素的合成主要分为尿素合成反应和尿素颗粒化两个主要部分。
尿素合成是在高压高温下,将氨与二氧化碳通过催化剂进行反应,生成尿素溶液。
这个反应过程比较复杂,需要通过严格的工艺控制来保证产物的纯度和产率。
接下来,通过结晶脱水、热解和真空冷却等工艺,将尿素溶液转化为固体尿素颗粒。
最后,尿素颗粒经过干燥、筛分和包装等处理,形成最终的产品。
尿素装置工艺流程涉及到多个反应环节和工艺操作,对生产设备和生产工艺要求较高。
在实际操作中,需要结合工艺条件和设备性能,对生产过程进行严格控制,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同时,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是工艺技术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尿素是一种重要的化肥原料,其生产过程需要经过合成氨、尿素合成、尿素颗粒化等多个环节。
在这些工艺流程中,尿素装置需要严格控制各种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产量。
下面将详细介绍尿素装置的工艺流程。
首先是合成氨工艺流程。
合成氨是从天然气或其他氢气源和氮气源中合成得到的,是尿素生产的重要中间体。
合成氨的工艺流程一般包括蒸汽重整、氨合成、氨洗液回收和氨液气化等环节。
在蒸汽重整反应器中,通过高温高压下的催化作用使天然气和蒸汽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然后将氢气和氮气在铁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氨合成反应,产生液体氨。
接下来的氨洗液回收和氨液气化环节则是对氨气的回收和氨液的气化处理,以便于后续的尿素合成及其他工艺流程。
接下来是尿素的合成工艺流程。
尿素装置改造总结

8 8・
科 技 论 坛
尿素装龙 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 限公 司浩 良河化肥分公 司, 黑龙江 伊春 1 5 3 1 0 3 ) 摘 要: 介绍 了水溶 液全循环尿素装置设备 改造情 况及 所采取 的节能降耗措施 , 经过几年 的技术改造 , 优化操作及强化管理 , 尿素生
需 要 。 本 次 改 造更 新 一 段 分 解 分 离 器 为 1 4 0 0 r n m, 把 加 热 段 和分
黑龙 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 限公 司浩 良河 化肥分公 司现有两套 离段分开 , 提高分离 效果 , 同时现有 1 7 5 m 的一分 塔加热器 由于堵 换 热面积 已仅有 1 5 0 m , 这 次改 造更新一 台 F = 2 4 0 m 的一 水溶液全循环法尿素装置 , 第一套一尿素 1 9 7 4年建尿素装置 , 原设 管严重 , 计能力 1 1 万吨/ 年 ,第二套二尿素 1 9 9 0年建尿素装置 , 原设计能 分 塔 加 热 更 换 原 加 热 器 。 预蒸 馏 塔 内件 再 采 用 远 东 化 T集 团有 限公 力1 3 万吨/ 年, 两套尿素年产量达 2 4万 吨。一尿素装置 由于设计 司专利技术 D L 一 Ⅱ塔盘 , 提高传质传 热效果 。 时间早 , 使用年数长 , 设备腐蚀严重 , 特别是尿 素合 成塔 , 已远远超 2 . 3中压 吸收 系统 2 . 3 . 1 增 设 一 吸塔 外 冷 器 过 国家 规定 的使 用年限 , 给安全生产带来很 大隐患 ; 另外装置设计 能力过小 . 工艺设计不完善 , 丁艺技术落后 , l 特别 是一段分解及 吸收 原工艺设 计流程无 一吸塔外冷器 , 所有 甲铵吸收须在一 吸塔鼓 系统存在较大缺陷 , 严重制约 了生产能力的提高及各项消耗水平的 泡段 内完成 , 造成一 吸塔操作负荷重 , 弹性小 , 顶、 底 回流氨用量 大 , 降低 , 因此针对一尿素装置需要更新改造 。 消耗也会相应增加 。 因此 这次改造新制一台 F = 3 0 0 m : 的一 吸塔外冷 1 . 1 项 目改 造 的 背 景 及 目标 器及 F = 2 0 0 m : 的板式软水冷却器 , 新增两 台 4 0 0 m / h软水循 环泵进 随着我公 司采用先进 的德 士古 水煤浆加 压气化技术更新 原油 行 闭 路循 环 满足 5 5 0吨 热 量 平 衡 的需 要 。 同 时把 蒸 汽 冷凝 液 一 部 分 投气化炉技术改造 , 经过多年扩能改造 , 气化 能力大幅提 高 , 已形成 补充人循环 软水 系统 , 在 开车或新 鲜软水不够时使用 。更换一 吸塔 年产 1 6 万 吨合成氨能力 ,一部分富余氨需靠进一步提高尿素产量 鼓泡段气体 出 口分布器 , 提高鼓泡 吸收效果 。 来平衡 , 可现有 装置生产能力 已全部挖掘 , 本 次改 造主要对一 尿素 2 . 3 - 2氨 冷器 的改 造 装 置进行 由年产 1 1 万 吨扩能至 1 8万吨 , 改造后两套尿素年总产达 原装 置使用 的两 台 7 2 0 m : 氨 冷 器 已不 能 满 足 5 5 0吨 尿 素 生 产 3 1 万吨 以上 , 通过扩能改 造 , 引入先进 的技 术和工艺 , 最 大限度地 能力的需要 , 增产后 由于换热 面积过小 , 氨冷器冷凝效 果将 下降 , 一 发挥装 置的潜力 , 达到增产 、 节能 , 实现降低产 品成 本 、 提 高效益 的 方面会增加一吸塔局部压力 , 造成 同流氨 、 回流氨水不稳 , 另一方 面 f 【 标。 加大放空量增加 氨耗 。 这次改造新 增一 台 F = 3 2 0 m z 的氨冷器与原两 1 . 2项 目改 造方 案 的确 定 台串联使用 , 提高氨冷器的效果。 目前 , 对 于全循 环法尿素装置 的改造 , 根据各项技术 的实 际使 2 . 4主要动力设备改造 刚效果 、 技 术要求 以及我公 司的实际情况 , 在 目前增产 幅度不是很 2 . 4 . 1二 氧 化 碳 压 缩 机 火的情 况下 , 通过对有关厂家 的考察 , 本 次技 改决定选用 宁波远东 我公司一尿素原有打气量为 4 5 m 3 / m i n的 C O 乐缩 机两台 , 拆一 化 集 团有 限公 司成熟 、 可靠 的改 良全循环法尿 素生产技术工 艺方 台留一 台为安装新压缩机 留位 置 ,打气量为 5 5 m3 / mi n的 C O 压缩 案。 机一 台, 这次改造不仅保证一尿素装置扩能达到 1 8万吨 以上 , 同时 2 改造情况总结 也 为二尿素装置压缩机备 机及 扩能至 1 8万 吨考 虑 ,为满 足尿素生 系统投 入运行经过三年来的摸索和多次技术改造完善 , 已具 备 产 能 力 增 加 一 台 打 气 量 为 2 4 0 m3 / mi n 及 力 2 1 . 9 MP a 的 小时产 2 3 t / h既 日产 5 5 0吨 以上尿素生产能力 , 现将我公 司这 几年 4 M5 0 — 2 4 0 1 2 1 9 一 B X C O 压缩机 。 投用后可 以切换或 同时为 两套尿素 尿素装置改造情况进行总结 。 装 置供气 , 为二尿素装置扩能改造作准备。 2 . 4 . 2 液 氨 泵 2 . 1 高压合成系统 更新尿素合 成塔及采用高效塔球 帽塔 盘: 改造 后 , 正 常进 入液 氨 泵 液 氨 的 体 积 流量 为 4 8 . 3 / h 。 原有 _ 二 - 台 原有 4 1 m , 尿素合成塔 已能满足 5 5 0吨生产强度 的需要 ,但考 液氨泵 流量 为 2 4 m 3 / h , 电机功率 2 1 5 k W。改造后 , 5 5 0吨产量时开二 虑到该塔已超期使用 , 运行费用高 , 给安全生产带来 隐患 , 这次改造 台氨泵 已能满足生产要求 , 为每天完成 6 0 0吨以上产量把电机改为 更新 了一 台 中1 4 0 0 m m; 体积为 4 4 m , 尿素合成塔 , 合 成塔 内衬 可采 变 频调 速 增 加 打 量 满 足 生 产 要 求 。 刖3 1 6 L , 当 日产达 5 5 0吨时合成塔的生产强度 为 1 1 . 4 t / d m3 。同时 2 . 4 . 3 一 甲泵 为保证 1 2 0 0 k g / 吨尿素蒸汽消耗 , 内件需采用高效塔球 帽塔盘及新 改造后 , 正常进入一甲泵的一 甲液 的体积流量为 2 5 . 3 m ̄ / h 。 现有 型等温 型组合 内件 , 并把合成塔检漏蒸 汽改成氮气检漏 , 既经济又 三 台 一 甲泵 , 每台流量为 1 2 m 3 / h , 电机 功 率 1 1 0 k W 。改 造 后 , 为完 成 安全 。 每天 5 5 0吨产量进行 更换减速机 , 电机采用 变频调速装 置 , 同时把 2 . 2中 压分 解 系统 电机功率增加 。一方面可增加打量 , 另一方 面可减低电耗并优化操 2 . 2 . 1 增 设 预 分 离 器 作, 开二 台一 甲泵可满足生产要求 。 原有流程无预分离器 , 预蒸馏塔分解负荷重 、一分塔加热器蒸 3 改造 投 用 效 果 汽 用量大 , 一 段蒸发加热器 热利 用效果差 , 为减轻预蒸馏 塔及一 吸 通过技术改造 , 尿素装置可稳 定 、 低耗地 保持 日产 5 5 0吨 , 尿素 塔 的负荷 , 提高热利用段 的换热效果 , 进一步降低 能耗 , 本 次改造采 产量每 天提高 2 4 0吨左右 , 每吨利润 按 1 0 0元 , 生产 天数按 3 3 0天 用预分离 一预精馏工艺 , 新增 一台 中1 4 0 0的预分离器 , 把 预分 离气 计算 , 一年可增加利润约 7 9 2万元。吨尿素氨耗可降低 5 k g , 每吨氨 直接接在一 吸冷 却器进 口处 , 有利于 甲铵热 的放 出 , 减 少一段蒸发 按 2 0 0 0 元计算 , 一年可增加利润约 1 8 2万元。 每吨尿素汽耗 可降低 加热器蒸汽用量 , 并有效减轻预蒸馏塔精馏 段的负荷 。 0 - 3吨 , 每吨蒸汽按 1 0 0元计算 , 一年可增加利润 5 4 5万元 。吨尿 素 每度电按 0 . 3 4元计算 , 一年可增 加利润 约 3 0 . 8 6 2 . 2 . 2更新 一段 分解分离器 、 更新一分塔加热器 、 预蒸馏塔改造 电耗可降低 5度 , 原使用一分塔为 中1 2 0 0× 5 8 6 8 m m,一分塔加热器换热面积为 万元。 改造后一年可新增利润合计约 1 5 5 0万元 , i年 即可收 回全部 1 7 5 m , 一段分解分离器为 1 3 0 0 mm, 安装在一分塔加热器的上部 投资 , 可见本项 目有较好 的经济效益 。 并连在一起 , 由于该结构分离效果较差 , 操作 弹性小 , 不能满足扩能
利用建筑物框架吊装尿素合成塔1

1.1利用建筑物框架吊装尿素合成塔1.1.1工程概况1)工程规模年产52万吨尿素工程工艺装置区的65m 框架,由47.5m 的下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和17.5m 的上层金属框架组成。
框架截面尺寸为12mx6m 由 6 根主柱及横梁构成,4 台大设备密集地安装在框架内不同高度的楼层梁上(见下图)。
尿素合成塔是大化肥装置中最重要的一台设置,直径φ3044,长36m,质量320t 。
2)合成塔吊装的施工难点( 1 )设备较大、较重,吊装高度大,框架内安装空间狭窄。
( 2 )地处沿海,风力较大,恰逢冬季,气候寒冷,高空设立吊具比较困难。
四大件安装位置1-金属高框架;2-高压洗涤器;3-钢筋混凝士框架;4-高压冷摇器;5-合成塔;6-高压热交换器。
1.1.2合成塔吊装前期准备1.1.2.1施工方法利用建筑物高框架,在其顶部装设两根吊装钢梁,并在每根梁上各系一套大滑轮组,抬吊合成塔。
1.1.2.2主要施工机具吊装合成塔所需主要机、索具1.1.2.3施工工艺1 )吊装用钢梁设置(见下图)吊装用钢梁两根,现场设计制作,检查合格后吊到框架65m 的顶梁上,下垫φ70mm 、长800mm 的圆钢铰接.用临时设置的抱杆将钢梁吊装上位,两梁平行放置,间距与合成塔吊耳间距一致,达到垂直、平行受力。
1-马鞍;2-吊装用钢梁;3 -支承圆钢;4 -工字钢梁。
2 )提升卷扬机设置(见下图)为使工艺框架受力平衡,卷扬机分设两边,先将地锚埋设好,20t 卷扬机就位、安装好后,清洗检查加油,接电试运转合格。
1-卷扬机20t ;2 -卷扬机10t ;3-造粒塔;4-主框架;5-合成塔;6-卷扬机20t ;7-拖排;8-地锚30t;9-卷扬机5t。
3 )起吊滑轮组设置(见下图)设置前,滑轮组应检查合格,在吊装用钢梁上将上滑轮组H320×8D 吊上位,用φ6lmm钢丝绳绕7 圈,排列整齐,用卡子卡住绳头。
再把 4 个导向轮H40×1D 装好,为使绑绳受力条件好,钢梁局部中顶面做成半圆弧呈马鞍形。
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

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天脊晋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晋城第二化肥厂)是1979年投产的年产3kt合成氨的小氮肥厂,历经二十年的艰苦创业,1999年达到60kt/a的合成氨生产规模,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却未见大发展,效益平平。
进入新世纪,企业领导审时度势,抓住山西省调产机遇,首先果断兼并了离市区25km的解放军6013厂,为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并随即投资8141万元实施改产碳铵为大颗粒尿素的8.13工程(80kt/a氨,130kt/a尿素)。
2001年6月初率先建成了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地区第一套大颗粒尿素装置。
改产尿素的成功,优化了产品结构,企业的实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这一规模发展的业绩成为山西省打造以无烟煤产地晋城为中心的尿素生产基地战略布局的首棋。
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锻炼了发展煤化工事业的生力军,坚定了快速发展、进一步使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
晋城二化在认真总结8.13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马不停蹄,进一步加快加大建设步伐。
2003年底,在6013厂厂址处,建成投产了全国小氮肥企业首套18.30装置(180kt/a合成氨,300kt/a尿素)。
该装置决算投资3.6亿元,建设周期13个月,投产42天即达产达标,试生产第一年(2004年)在电负荷受限的条件下,生产合成氨199.8kt,大颗粒尿素320kt,并联产甲醇14.3kt,实现利润1.2亿元,2005年又取得氨产量240.4kt,大颗粒尿素407.5kt,联产甲醇18.96kt,实现利润1.7898亿元的好成绩。
2001年以前,晋城二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碳铵厂,而2003年底两套装置尿素生产能力达到500kt。
2005年合成氨总产量376kt,尿素总产量为619.77kt。
以实现销售收入9.45亿元,利润3.01亿元,利税3.4亿元的佳绩进入中国石油和化工化肥行业百强,全国小尿素行业综合效益第一名,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
83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

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天脊晋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晋城第二化肥厂>是1979年投产的年产3kt合成氨的小氮肥厂,历经二十年的艰苦创业,1999年达到60kt/a的合成氨生产规模,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却未见大发展,效益平平。
进入新世纪,企业领导审时度势,抓住山西省调产机遇,首先果断兼并了离市区25km的解放军6013厂,为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并随即投资8141万元实施改产碳铵为大颗粒尿素的8.13工程(80kt/a氨,130kt/a尿素>。
2001年6月初率先建成了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地区第一套大颗粒尿素装置。
改产尿素的成功,优化了产品结构,企业的实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这一规模发展的业绩成为山西省打造以无烟煤产地晋城为中心的尿素生产基地战略布局的首棋。
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锻炼了发展煤化工事业的生力军,坚定了快速发展、进一步使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
晋城二化在认真总结8.13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马不停蹄,进一步加快加大建设步伐。
2003年底,在6013厂厂址处,建成投产了全国小氮肥企业首套18.30装置(180kt/a合成氨,300kt/a尿素>。
该装置决算投资3.6亿元,建设周期13个月,投产42天即达产达标,试生产第一年(2004年>在电负荷受限的条件下,生产合成氨199.8kt,大颗粒尿素320kt,并联产甲醇14.3kt,实现利润1.2亿元,2005年又取得氨产量240.4kt,大颗粒尿素407.5kt,联产甲醇18.96kt,实现利润1.7898亿元的好成绩。
2001年以前,晋城二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碳铵厂,而2003年底两套装置尿素生产能力达到500kt。
2005年合成氨总产量376kt,尿素总产量为619.77kt。
以实现销售收入9.45亿元,利润3.01亿元,利税3.4亿元的佳绩进入中国石油和化工化肥行业百强,全国小尿素行业综合效益第一名,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30合成氨尿素装置建设经验天脊晋城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原晋城第二化肥厂)是1979年投产的年产3kt合成氨的小氮肥厂,历经二十年的艰苦创业,1999年达到60kt/a的合成氨生产规模,虽拥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多年来却未见大发展,效益平平。
进入新世纪,企业领导审时度势,抓住山西省调产机遇,首先果断兼并了离市区25km的解放军6013厂,为企业拓宽了发展空间,并随即投资8141万元实施改产碳铵为大颗粒尿素的8.13工程(80kt/a氨,130kt/a尿素)。
2001年6月初率先建成了华北、东北、中原三大地区第一套大颗粒尿素装置。
改产尿素的成功,优化了产品结构,企业的实力和经济效益大幅提升,特别是这一规模发展的业绩成为山西省打造以无烟煤产地晋城为中心的尿素生产基地战略布局的首棋。
它更重要的意义在于培养锻炼了发展煤化工事业的生力军,坚定了快速发展、进一步使企业做大做强的决心和信心。
晋城二化在认真总结8.13工程经验的基础上,马不停蹄,进一步加快加大建设步伐。
2003年底,在6013厂厂址处,建成投产了全国小氮肥企业首套18.30装置(180kt/a合成氨,300kt/a尿素)。
该装置决算投资3.6亿元,建设周期13个月,投产42天即达产达标,试生产第一年(2004年)在电负荷受限的条件下,生产合成氨199.8kt,大颗粒尿素320kt,并联产甲醇14.3kt,实现利润1.2亿元,2005年又取得氨产量240.4kt,大颗粒尿素407.5kt,联产甲醇18.96kt,实现利润1.7898亿元的好成绩。
2001年以前,晋城二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碳铵厂,而2003年底两套装置尿素生产能力达到500kt。
2005年合成氨总产量376kt,尿素总产量为619.77kt。
以实现销售收入9.45亿元,利润3.01亿元,利税3.4亿元的佳绩进入中国石油和化工化肥行业百强,全国小尿素行业综合效益第一名,成为中国石油和化工百强企业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之一。
晋城二化尿素装置的建设达到了投资省、投产快、运行好、效益高的建设目标,其合理的规模配置,各项先进技术的应用,成功的建设经验和稳定高效的运行效果倍受关注,众多同行前来参观、询问、学习、考察,来者中有的对其投资之少表示怀疑,也有不少同行将其高效益仅仅归结为资源优势带来的效果。
笔者有幸身临其境参加了工程建设和开车运行的全过程,首先肯定的是投资额和效益是实实在在的。
至于为什么花这么少的钱取得如此高的效益,我们的体会是:工程造价不单纯是一个花钱的事,它是一门融经济、技术、管理于一体的投资管理科学,从项目的决策、技术方案的选择、设计、实施等涉及到工程的全方位、全过程。
而项目的投资效益更是一个综合效果,除市场因素外,主要由投资多少、工期长短、运行效果来决定。
只有做到投资少、投产快、运行好,才能保证效益高。
与本项目同期同地的另一18.30装置总投资11.6亿元,建设期3年余,3个多月方达产,虽也处原料产地,建成后的效益却远不如晋城二化了,该装置吨尿素投资3860元,而晋城二化吨尿素投资仅1200元(如按达到的实际生产能力计算吨尿素投资不到1000元),前者成本中的利息负担上百元,是晋城二化的三倍多,至于试车费用、运行费用的差别更悬殊。
下面仅就装置建设中的一些做法和体会总结如下:1 必须有正确的战略决策和建设指导思想领导的任务就是决策,根据晋城市打造200万吨尿素生产基地的目标,综合企业的优势和经济技术实力,二化领导当机立断,做出战略决策:在兼并的6013厂处兴建18.30装置,总投资不超过4.0亿元,2003年底投产。
工程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节能降耗、低成本、稳定运行为中心,节省投入,缩短建设周期,边生产、边建设,突出企业经济效益,即达到投资少、投产快、运行好、效益高的建设目标。
装置建设尽量采用目前氮肥行业各项先进技术和行之有效的技术成果,注意发挥和充分利用原料煤的地域优势,坚决克服原料相对便宜轻视节能降耗的错误思想。
1.1 技术决策正确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决策错误是造成浪费的根源,项目建设中技术决策尤为重要。
合成氨及尿素生产工艺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虽是传统产业,但近年来技术进步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如何优化工艺路线和确定正确的技术方案—即技术决策是项目投资少、运行好的关键,也是装置建设的首要一步。
既不能只为了图快搞同类技术的简单重复,即简单的1+1,也不能盲目地无选择地采用新技术。
在认真总结本企业8.13工程生产及建设经验的基础上,广泛吸取大、中、小氮肥厂采用的先进、成熟、适用的技术,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方法,通过消化、吸收、比较、借鉴,制定出既先进适用又经济合理的工艺路线和技术方案。
研究和讨论要充分,尽量考虑周全,杜绝先天性不足,路线和方案一经敲定,工程建设就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
1.2 装置的工艺路线18.30装置选定的工艺路线如下;直径2610mm煤气发生炉→1万m3气柜→煤气除尘、净化→罗茨鼓风机→静电除焦气体净化→压缩机一、二段→全低温变换→变换气栲胶法脱硫→压缩机三、四段→碳丙脱碳一原料气精脱硫一压缩机五、六段→醇烃化气体精制→压缩机七段→分子筛及氨冷除油水→氨合成→CO2汽提尿素→海德鲁大颗粒造粒。
工艺主要特点提示;低成本高质量制取脱盐水、全方位采用先进技术的煤气系统、多级煤气除尘净化、取消半水煤气脱硫、强化变换气脱硫、全低温变换、醇烃化原料气净化、ⅢJD-2000氨合成、改进型CO2汽提尿素生产、流化床大颗粒造粒。
装置中各工序的概况、特点及运行情况已有介绍,在此不赘述。
2 坚持厂院结合,优化完善设计设计是对拟建工程的实施在技术上和经济上所进行的全面而详尽的安排,是把先进技术和最新技术成果引入建设和生产的渠道,也是组织施工的依据和投资计划的具体化,因此设计质量好与坏直接关系着工程质量和将来装置的运行效果,是决定其工程成败的前提。
本装置从决策开始就十分重视设计工作,其做法有利于设计的优化,同时极大促进和保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进展。
2.1 优选设计单位,尽量优化完善设计在广泛调查了解的基础上,充分发挥有关设计院的特长,晋城二化18.30工程的设计由山东化工规划设计院、湖南安淳公司、山西化工设计院、中国五环化工工程公司、徐州水处理研究所等单位分别承担有关工号的设计任务,由建设单位拿总和协调。
对设计的态度,既不能把设计单纯看作是设计部门的事撒手不管,也不能你设计你的我干我的二者脱节。
正确有效的做法是积极主动与设计部门配合协作,一方面了解掌握设计思想和设计内容;另一方面让设计单位吃透厂里情况,以便将业主的意图贯彻到实际设计当中去。
其具体做法是:设计工作开展前,由厂方牵头,会同设计院并邀请有关技术专利拥有者、设备制造厂、催化剂制造单位等技术人员共同讨论商定最经济合理的技术方案,方案不一定一次就定好,但应该在设计工作开展前确定下来(主要技术路线和方案在可研阶段就应该基本确定),说起来这好像并不难做到,但实际上项目一旦决定就要快上,常常以工期紧为理由急急忙忙做设计,一边干、一边变,有的施工图都做了,而技术路线和方案又多处进行大的改变,造成人力、物力、工期的损失。
晋城二化的做法是;把功夫花在开始阶段的技术决策上,即磨刀不误砍柴功,路线、方案敲定,有了明确的方向目标,协作各方都集中力量鼓足劲去干,不走或少走弯路,自然顺利快捷。
设计院每一步初稿完成,厂方及时召集操作、管理经验丰富的工程技术人员、同行业专家等分别对工艺流程、平面布置、设备选型、管道配置、施工方案等进行充分讨论,特别要求各项目负责人对每台设备的特点、用途,每条管道、阀门的设计意图都做到心知肚明,讨论后形成汇总意见再反馈设计院。
这样做有利于设计的完善,避免了一些先天性不足;另一方面使业主和工程技术人员、施工人员提前进入角色,不但可以减少安装施工中的变更,有效地节省投资,缩短工期,而且有利于一次开车成功和投产后的稳定运行。
仅举一例:180kt/a合成氨变换系统,是当前国内同行业单套系统生产能力最大的全低温变换装置,直径5.4m低变炉也是国内首台,当山东院把该工序初步设计方案拿出来后,厂方邀请湖北化学研究院、山东明水化肥厂、河北正元高效塔器开发公司、江苏昆山三维板式换热器厂、湘东化机厂、长沙化机厂等单位的专家,由晋城二化的技改处、两个生产分厂的技术厂长、生产厂长、生产科、设备科、车间主任、工段长等技术人员参加,进行了长达两天的专题讨论,不但优化了设计,而且决定采用了高效垂直筛板饱和热水塔、高效低阻折流杆换热器、板式换热器、高效除油净化、段间喷水降温等多项技术,使全低温变换技术在中、小氮肥厂的应用上了一个新台阶。
18.30装置全系统开车一次成功,短时间达产达标并长周期稳定运行,厂院结合优化完善设计起了决定性作用。
笔者听到、见到一些技改工程建设中厂方和设计院、技改和生产严重脱节即常说的两张皮,到了试车、开车阶段大量矛盾突现出来,整改的工作量大,有的不好改则落下先天不足,因此,“善予者胜”的道理应牢牢记取并付之实践。
3 选择安全可靠、经济实用的设备并力求国产化设备是化肥生产的基础,整个18.30装置新上设备600余台套,其投资占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设备选型是否经济合理、先进实用关系到工程投资、安全稳定生产和生产成本的控制。
比如,大型合成氨装置中氢、氮气压缩机都采用蒸汽透平离心式压缩机,虽具有生产能力大、运行周期长、节电、节水等优点,但其投资是电动往复式压缩机的6~8倍,一旦维修需返回制造厂进行,影响生产时间长,尤其在以煤为原料的合成氨生产路线中,因气体中挟带的粉尘难以除净及山西电价相对较低等因素,本装置中全部选用电动往复式压缩机,如氢氮机为6MD32七段机,尿素CO2压缩机为6MD32—195/14.6五级六列机,满足使用、降低了造价,又保证了工期。
CO2汽提尿素装置四台关键高压设备选用有成熟制造经验的大连金州重型机器厂的设备,关键高压调节阀选用四川锦宇的产品。
氨合成及醇烃化内件采用安淳公司高效、优化的内件。
整个18.30工程除流化床机械造粒机下箱体和高压喷射器外其他全部国产化。
通过近三年的生产运行表明所采用的设备经济、安全、高效、实用。
4 引入竞争机制,公开招标,有效降低工程造价18.30装置总投资3.6亿,工程建设自始至终加强资金管理,处处精打细算、科学安排,特别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对所需数以千计的各类物资以及土建、安装、防腐、保温等多项工程全部采用招标、议标的方式采购,比质量、比工期、比造价,择优选择供货单位和施工安装队伍,从而保证建设工程中购置的设备、物资及施工安装队伍选型先进、性能可靠、质量上乘、价格合理、工期保证,确保了所有工号的一次开车成功和长周期稳定运行,达到理想的投入产出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