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2010级地图设计与编绘课程复习提纲(究级简化版)

合集下载

武汉大学地图学期末复习整理

武汉大学地图学期末复习整理

1、简述地图的基本特性和定义答:(1) 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2) 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3) 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2、试述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分幅编号的规则答:我国基本比例尺地形图均采用“经纬线分幅”和行列式编号“的方法。

以1:100万地形图为基础,行从赤道算起,纬度每4°为一行,至南北纬88°各有22行,用大写的英文字母A 、B 、C ……V 表示,南半球加S ,北半球加N 。

列从180度经线算起,自西向东每6°为一列,全球分为60列,用阿拉伯数字1、2、3……60表示。

行号在前,列号在后,中间不用短线。

1:50万~1:5千地形图编号是在1:100万地形图的基础上进行的,编号由10个代码组成。

其中前三位是所在1:100万地图的编号,第四位是比例尺代码,从1:50万~1:5千依次用B 、C 、D 、E 、F 、G 、H 表示。

后六位分为两段,前三位是图幅的行号,后三位是图幅的列号。

行号从上而下,列号从左到右,编码不足三位时前面加“0”。

4、简述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GIS 的关系与区别答:地图学(Cartography )是研究地图的理论、编制技术于应用方法的科学,是一门研究以地图图形反映与揭示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空间分布、相互联系及动态变化的科学、技术与艺术相结合的科学。

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 )是在计算机硬、软件系统支持下,对整个或部分地球表层(包括大气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储存、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

地图学与地理信息系统从它们的形成开始一直到发展至今,都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最终的目的不同:地图学的目的是快速、精确地编制高质量的地图。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级土地资源规划设计课程复习提纲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2010级土地资源规划设计课程复习提纲

土地资源规划设计之双龙取水波比猴荣誉出品Chapter1 导论一、概念:1、土地利用:土地利用是指人类通过特定的行为,以土地作为劳动对象或手段,利用土地的特性以满足自身需要的过程。

包括生产性活动(生产资料+劳动对象)和非生产性活动(活动场所+建筑基地)。

2、土地利用规划:对一定区域未来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计划和安排,是依据区域经济发展和土地的自然历史特性在时空上进行土地资源分配和合理组织土地利用的综合技术经济措施;二、主要任务:根据社会经济发展计划、国土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要求,结合区域内的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具体条件,寻求符合区域特点的和土地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要求的土地利用优化体系。

三、按照规划性质分类:1、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在一定规划区域内,根据当地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以及国民经济发展的要求,确定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利用布局的宏观战略措施,其核心是确定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用地布局,宏观调控和均衡各业用地数量;2、土地利用详细规划:在总体规划的控制和指导下,详细规定各类用地的各项控制指标和规划管理要求,或直接对某一地段、某一土地使用单位的土地利用做出具体的安排和规划设计。

特性:单一性、具体性、可操作性、针对性3、土地利用专项规划: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框架控制之下,针对土地开发、利用、整治和保护的某一专门问题或某一产业部门的土地利用问题而进行的规划。

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相比。

特性:针对性、局部性、具体性、选择性四、原则:1、目标性;2、整体性;3、公众参与;4、动态平衡;5、逐级控制;6、因地制宜;7、弹性;8、综合效益;9、多方案比较;10、满意性和可行性原则。

Chapter3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一、规划体系:(五层次)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市(地)、县(市)和乡(镇)二、规划内容:1、土地利用现状分析;2、土地适宜性评价;3、土地利用潜力分析;4、土地需求量预测;5、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的调整;6、土地利用分区规划;7、土地利用规划效益的评估;8、制定实施规划的政策和措施;9、各专项土地利用规划。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地图的基本特性:1. 解决地球曲面和地图平面之间的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

2. 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的综合法则,构成了地图内容的地理基础。

地图的基本特征:1.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即具有可量测性。

2.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即具有直观性。

3.经过科学概括;即具有系统性、总结性,也称一览性。

4.是地理信息的载体:即可记载性。

现代地图的定义: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地理环境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和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的基本内容:数学要素坐标王比例尺测量控制点地理要素自然地理(*水系地貌和土质植被) 社会经济要素(居民地交通运输网境界及行政中心经济标志) 其他(科学文化卫生历史)辅助要素(图廓外要素)1读图工具(图例图解比例尺坡度吃三倍方向屠夫结合表政治行政区划略图)2参考资料一、填空、选择部分1.现代地图的定义;地图学的定义2.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的分类(内容普通专题;比例尺地形图地理图;制图区域;用途军用民用);地图的功能;地图内容选取的顺序原则3.地图投影的实质;投影的三种变形;主方向的两个性质;变形椭圆主方向地球表面上正交线投影后任然正交,投影后具有最大长度比a,最小为b(变形椭圆长短半径a,b)4.地图投影分类5.地图数据的构成6.地图符号的分类几何电线面;比例尺以比例半以比例不以比例;地理尺度定性定量等级;形状几何透视象形艺术7.贝尔廷的视觉变量包括哪六个?形状尺寸密度亮度色彩方向8.视觉变量产生的视觉感受效果整体感等级数量质量动态立体9.消色物体?如何定义?色光三原色?色料三原色?何为补色?颜色的三要素?10.地图注记11.普通地图的内容包括哪三大要素?12.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13.专题地图分类14.制图综合的定义?解决哪两对矛盾?应顾及的因素?地图内容的详细性和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几何精确性和地理适应性的15.4D地图产品是什么?二、问答题、名词解释1.分述等角投影条件;等面积投影条件;等距离投影条件A=b;ab=1;根号下E=m2.等变形线、等角航线、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三种投影的标准网的特点等变形线:系投影面上变形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地图编制》复习提纲

《地图编制》复习提纲

《地图编制》课程复习提纲第一章地图与地图学一、名词解释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体)上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递、模拟和认知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二、填空题1、地图构成要素:地理要素、数学基础、整饰要素。

2、我国地图学家把地图学分为理论地图学、地图制图学和应用地图学三个分支学科。

3、制作地图有两条途径:实测地图,编绘地图。

4、用传统方法编制地图可分为四个阶段: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出版准备和地图印刷。

5、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6、地图的编号方法有自然序数编号法、行列式编号法和行列—自然序数编号法等三种。

三、简答题1、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可量测性;由使用的地图符号系统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由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的区别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如水系、地貌、居民地、交通网、境界、土质植被及其它人文标志)的地图;专题地图是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主题要素详细表示,地理基础要素概略表示。

3、简述地图的两种分幅方式和各自的优缺点地图的分幅方式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两种。

矩形分幅的优点有:图廓为直线,便于拼接;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有较大自由度,可灵活避开重要地物;各图幅面积相对平衡,可充分利用纸张。

矩形分幅的缺点有: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不易确定;制图区域只能一次投影,变形可能较大。

经纬线分幅的优点:每幅图的地理位置(图廓坐标)非常明确;可分开多次投影,保持较小变形。

经纬线分幅的缺点:分幅线位置的选择无法避开重要地物;图廓多为曲线,不便于拼接使用;高纬度地区图幅面积缩小,不易充分利用纸张。

地图设计与编绘复习

地图设计与编绘复习

地图编绘总复习一、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比例尺、地图投影、各种坐标系统就构成了地图的数学法则。

()2.)3.地图容纳和储存了数量巨大的信息,而作为信息的载体,只能是传统概念上的纸质地图。

()4.地图的数学要素主要包括地图投影、坐标系统、比例尺、控制点、图例等。

()5.实测成图法一直是测制大比例尺地图最基本的方法。

()6.磁坐偏角指磁子午线与坐标纵线之间的夹角。

以坐标纵线为准,磁子午线东偏为负,西偏为正。

)()7.一般情况下真方位角(A)、磁偏角(δ)、磁方位角(Am)三者之间的关系是A=Am+δ。

()8.&9.大规模的三角测量和地形图测绘,其成为近代地图学的主流。

()10.城市规划、居民地布局、地籍管理等需要以小比例尺的平面地图作为基础图件。

()11.实地图即为“心象地图”,虚地图即为“数字地图”。

()12.方位角是由标准方向线北端或者南端开始顺时针方向到某一直线的夹角。

()13.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14.【15.目前我国各地高程控制点的绝对高程起算面是1956黄海平均海水面。

()16.磁偏角只随地点的不同而不同。

()17.南京紫金山最高点对连云港云台山最高点的高差为正。

()18.不同地点的磁偏角是不相同的,同一地点的磁偏角是相同的。

()19.地球体的数学表面,也是对地球形体的二级逼近,用于测量计算的基准面。

()20.《21.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22.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23.1987年国家测绘局公布:启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取代《黄海平均海水面》,其比《黄海平均海水面》下降29毫米。

()24.球面是个不可展的曲面,要把球面直接展成平面,必然要发生断裂或褶皱。

()25.长度比是一个常量,它既不随着点的位置不同而变化,也不随着方向的变化而变化。

地图学复习提纲及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及答案

地图学复习提纲-----本资料P为王家耀出版的地图学原理与方法一书的书页一、单选题1、组成地图的主体部分是:BA.数学要素B.图形要素C.辅助要素D.补充说明2.在等距投影图上,非投影中心点的长度变形为:AA.因方向的不同而不同B.变形与方向无关C.长度无变形D.纬线无变形3、我国1:500000地形图采用的投影是: C P109A.方位投影B.圆锥投影C.高斯--克吕格投影D.墨卡托投影4、若球面上一微圆,投影后仍是一等大微圆,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BA.等角投影B.等积投影C.任意投影D.无法确定5、若由赤道向两极变形椭圆的形状变化为短半径不变,长半径逐渐增大,则该投影的变形性质为:C P78A.等积投影B.等角投影C.任意投影D.方位投影6、我国绘制世界地图常采用的地图投影是:A P98A.等差分纬线多圆锥投影B.方位投影C.彭纳投影D.墨卡托投影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BA. 便于分割图纸B.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8、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公里,则该点到中央经线的距离为:CA.21731公里B.731公里C.231公里D.31公里P1109、若主方向最大长度比为a,最小长度比为b,则等积投影的条件是:DA.a=bB.a>bC.a<bD.a·b=110、从非洲南端的好望角到澳大利亚的墨尔本的最近航线,在墨卡托投影图上表现为:CA.直线B.折线C.大圆弧线D.螺旋曲线12、已知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500,则该点距中央经线的距离为:DA.21500公里B.500公里C.215公里D.0公里13、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CA.赤道B.两极C.中央经线D.各纬线14、下列有关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AA.长度变形制约面积变形和角度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15、球面上一半径为2毫米的微圆,投影后变为长半径为3毫米,短半径为2毫米的椭圆,则面积比为:B P73A.1B.1.5C.2D.2.516、正轴圆锥投影适合的制图区域是:C P101A.低纬度地区B.高纬度地区C.中纬度地区D.赤道附近17、地形图采用分带投影的主要目的是:AA.使变形不超过一定的限度B.便于分割图纸C.分幅编号的需要D.便于地图使用18、复式比例尺主要用于:A P120A.小比例尺地图B.大比例尺地图C.平面图D.地球仪19、在1:25000地形图上,某点的横坐标注记为21731,则该点在投影中央经线的:BA.西边B.东边C.中央经线上D.赤道上20、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C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任意投影21、地图上经线长度比为1,纬线长度比大于1,则该投影为:A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几何投影22、球面上系列微圆,投影后变为大小不等的椭圆,但椭圆的短半径均相等,且长度比为1,则该投影为:BA.等积投影B.等距投影C.等角投影D.多圆锥投影23、在1:5000地形图上一条河流宽1.2厘米,则河流的宽度为:AA.60米B.600米C.30.5米D.无法计算24.下列地理事物中,适合用等值线法制图的是:C P248A.人均产值B.人口分布C.气温D.农作物分布25、有一幅1:500000的地形图,其所在投影带的中央经线为东经117°,该图幅东内图廓线的经度也为117°,则该图幅变形较小的区域是:A P108A.地图的东部B.地图的西南部C.地图的西部D.地图的西北部26、下列不属于地图符号夸张表示的方法是:C P328A.合并B.位移C.分割D.降维转换27、下列有关注记的叙述正确的是:B P195A.说明注记是说明地理事物名称的B.注记是地图符号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C.注记不能压盖地图上的内容D.注记不属于地图符号,但能丰富图形符号的表现力28、比例圆结构符号反映事物构成的数量指标是运用各扇形的:BA.面积B.圆心角C.半径D.弧长29.下列有关投影变形的叙述正确的是:DA.只有等距投影,长度才不变形B.面积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C.角度不变形,则长度也不变形D.对某一地图投影来讲,不存在这种变形,则必然存在另外一种或两种变形30、在基本等高距为20米的地形图上,要了解相对高差小于10米的地形变化情况,需加绘:D P216A.首曲线B.间曲线C.计曲线D.助曲线31、一条公路长5.9公里,表示在地图上为5.9厘米,则该图属于:D P129A.地理图B.小比例尺地图C.中比例尺地图D.大比例尺地图32、下列给出的表示地形的方法中,立体感最强的表示方法是:D P219A.等高线法B.分层设色法C.分层设色与明暗等高线法D.晕渲法34、测得a、b两特征点的高程分别为201.3米和207.5米,若相邻两条计曲线间的高差为5米,则a、b两点间的基本等高线有:B P215A.4条B.5条C.6条D.7条35、在1:50000地形图上,一林地面积为10厘米,则该林地在1:100000地形图上的面积为:DA.4厘米B.5厘米C.1.5厘米D.2.5厘米36、在小比例尺地图上,用半依比例符号表示的事物有:C P143A.森林B.洋流C.公路D.气象台站37、绘制剖面图时,垂直比例尺一般是:AA.大于水平比例尺B.小于水平比例尺C.等于水平比例尺D.等于地图主比例尺38、下列属于普通地图的是:CA.人口图B.政区图C.地形图D.水系图39、在地理图上,用等高线表示地形时,等高距一般采用:B P211A.等等高距B.变等高距C.较大等高距D.较小等高距42、在地形图上真子午线是指:D P119A.坐标纵线B.外图廓线C.南北内图廓线D.东西内图廓线43、在专题地图中专题内容的表示应:DA.具有统一的符号系统B.采用统一的表示方法C.具有统一的地理基础D.突出显示在第一层平面上44. 地图上某点的最大长度比为2,最小长度比为0.5,则该投影为:CA.等距投影B.等角投影C.等积投影D.任意投影45、在下列表示方法中,需要考虑受光情况的是:CA.等值线法B.分层设色法C.晕渲法D.点值法46、在1:50000的地形图上有一条长5厘米的河流,其实地长为:DA.250公里B.125公里C.25公里D.2.5公里47、在地形图上加粗绘制的等高线为: DA.首曲线B.间曲线C.助曲线D.计曲线48、现代地图表示地形的基本方法是:A P221A.等高线法B.分层设色法C.晕渲法D.明暗等高线法49. 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符合地图主比例尺的是:CA.赤道B.两极C.中央经线D.各纬线50、有一高速公路宽120米,若在1:10000地理图上用符号表示,应采用:AA.依比例符号B.不依比例符号C.半依比例符号D.象征符号52. 关于地图图名的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P181A. 图名字体一般用等线体、楷体、黑体等为主B. 大型地图的图名放在图廓内图幅的上方中央C. 图名应占图边长的三分之二为宜,距左右图廓角至少要大于一个字的距离D. 图名只能用横排,不能有竖排53. 专题地图表示法中,点值法B P251A. 点子的大小及其所代表的数值是随意的B. 在一幅地图上可以有不同尺寸和色彩的点C. 主要传输空间位置信息D. 不能表示农作物播种面积、流行性疾病案例分布等现象54. 地图综合中,对一根等高线表示的小山头,只能取舍,不能合并的是C P350A. 沿共同基底延伸法相分布的小山头B. 主要山脊上的小山头C. 位于山体斜坡上的小山头D. 顺山脊线延伸方向分布的小山头55. 地图制作中,对要素进行分层处理的目的是: BA. 减少存储空间需求B. 便于符号属性设计和组合成图C. 是地图综合的重要过程D. 使地图清晰易读二、简答1、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分为哪几类有何特点P78答:①等角投影;即满足等角条件的投影,这种投影没有角度变形,但长度变形和面积变形是无法避免的;在等角投影地图上,图上方位与实地方位保持一致,便于量测方向;等角投影的面积变形大;②等面积投影;即满足等面积条件的投影,这种投影能保持面积大小不变,但角度变形大,因而,投影后的轮廓形状有较大改变;③任意投影;既不是等角又不是等面积的投影叫任意投影,这种投影的三种变形同时存在,地球面上的微分圆投影后为大小不等、形状各异的变形椭圆;任意投影中的一种等距离投影三种变形都有,但比较适中;2、地图综合分为哪几个步骤3、影响地图综合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地图综合的基本方法有哪些P313答:影响因素:①地图用途②地图比例尺③制图区域特点④地图资料的质量⑤符号最小尺寸⑥地图表示方法;基本方法:①地图内容的选取②地图内容要素图形的化简③地图内容要素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概括④位移;4、专题地图制作中地理底图有什么作用P233答:地理底图要素起着底图作用,用以显示制图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区域地理背景;1 建立专题地图的“骨架”2转绘专题内容的控制系统 3 更深入提取专题地图的信息5、地图符号有哪些功能P163答: ①地图符号是地理空间信息的载体和传递的手段;②地图符号构成的符号模型,可以对地理空间进行不同程度的抽象、概括和简化,并不受比例尺的限制,使可视化结果清晰易读;③地图符号可以赋予可视化极大的表现力;④地图符号能再现客体的空间模型,或者给难以表达的现象建立构想模型;⑤能提高地图的应用效果;6、简述点值法制图的基本步骤;答:7、地形图的主要特点是什么P204答:①统一的数学基础②统一的规范和图式符号③具有完整的比例尺系列和分幅编号系统④几何精度高、内容详细8、专题地图由哪两部分组成它们之间有何关系P233答:由地理基础底图要素和专题要素两部分组成;地理基础底图要素起着底图作用,用以显示制图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区域地理背景;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上突出表示的主题内容;9、简述我国系列地形图分幅与编号方法;P22答:我国七种比例尺地形图是按经纬线分幅的,相邻比例尺地图的数量成简单的倍数关系;七种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都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的基础上进行的20世纪90年代以前1:100万比例尺地图采用行列式编号法列号在前、行号在后,其它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都是在1:100万比例尺地图编号的基础上加自然序数,称其为旧的地形图编号;20世纪90年代以后,1:100万比例尺地图采用行列式编号行号在前、列号在后,其它比例尺地形图的编号都是在其后再叠加行列号;三、名词解释①地图的数学基础P67地图的数学基础是指图上各种地理要素与相对应的地面景物之间保持一定对应关系的经纬网、坐标网、大地控制点、比例尺等数学要素;包括坐标、高程、地图比例尺、地图投影;②地图投影:将地球表面上的点、经纬线等变换到地图平面上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P66③长度比P69投影面上某一方向上无穷小线段ds’与原面上对应的无穷小线段ds之比叫长度比,用μ表示,则μ=ds’/ds④面积比P70投影面上某区域无穷小面积和相应原面上无穷小面积之比叫面积比,用p表示,则p=dF’/dF;⑤晕渲法P219地貌晕渲法是对光影在地面上的分布规律进行归纳总结,在地图平面上用不同色调墨色和彩色的浓淡表示全部光影变化,则可获得图上地貌的起伏立体感的方法;其实质就是光影立体效果在地图上的应用;⑥专题地图P233专题地图是突出而较完备的表示一种或几种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而使地图内容专门化的地图;⑦分层设色法P217分层设色法是以等高线为基础,在等高线所限定的高程梯级内,设以有规律的颜色,表示陆地的高低和海洋深浅的方法;⑧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面各种自然要素和社会经济要素的地图;普通地图的内容包括数学要素、地理要素自然要素与社会经济要素和图廓外要素三大类;P202⑨主比例尺:没有变形的区域的比例尺;P25⑩斜方位定向:地图上的某条经线同图纸的南北方向保持一致的,称为“北方定向”;不一致的,称为“斜方位定向”;P118①复合比例尺:又称投影比例尺,是根据地图上比例尺和地图投影长度变形分布规律设计的一种图解比例尺;小比例尺地图上,由于投影变形比较复杂,往往根据不同经纬度的不同变形,绘制一种复式比例尺,又称经纬线比例尺或诺谟图,用于不同地区长度的量算;P120②夸张:在地图制图实践中,由于地图用途、区域特征、地物特点等原因,在符号化过程中往往要突破比例尺限制,采取不依比例尺的表示方式;P327③简化:显示空间数据的重要特征,删除不重要的细部;④位移:随着地图比例尺的缩小,以符号表示的各个物体之间相互压盖,模糊了相互间的关系甚至无法正确表达,使人难以判断,需要采用图解的方法即采用“位移”的方法,加以正确理解;“位移”,其目的是要保证地图内容各要素总体结构的适应性;P335⑤地图综合P309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四、填空题1.现代地图表示地貌的基本方法是等高线法,其表示地形的缺点是立体感较差,弥补的方法有明暗等高线法和粗细等高线法;2.地图上的注记可以分为名称注记、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图幅注记;系统的利用注记的、、,地图注记便成为空间信息归类的手段;3.在点符号中,表达顺序可以采用形状变量,配合尺寸、彩度或亮度变量,构成对象的强度变化;4.制约地图综合的主要因素有: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制图区域特点、和图解限制;P3165.地图概括的方法可以归纳为、、和;P3316.地图主比例尺是表明地图投影时缩小小于1的常数的倍率,只适合于个别大区域小比例尺地图上;7.地图投影必然产生变形,采用不同的地图投影方法,建立起来的形状也不同,其和也不同;8.影响地图投影选择的因素有制图区域的空间特征,制图对投影的特殊要求,地图的用途和使用特点;9.地图投影按变形性质可分为等角投影、等面积投影、任意投影三类;其中投影条件为a·b=1的属于等面积投影,该投影的特点是面积大小保持不变,但角度变形大;P7810.方位投影等变形线为与等高圈一致的同心圆弧,这种投影适合制作区域轮廓大致为圆形区域的地图;圆锥投影等变形线为与纬度一致的同心圆弧,该投影适合编制处于中纬度地区沿纬线延伸地域的地图;正轴切圆柱投影等变形线为平行标准纬线的直线,该投影适合制作赤道附近沿纬线延伸的地图;P85-9511.地图的基本特征是:遵循一定的一定的数学法则,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经过科学概括,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测制地图的方法主要有实测成图和编绘成图两大类;12.专题地图的基本特性是空间特征,时间特征,属性特征,新颖图种多,与相关学科的联系更密切;13.点状要素注记多用水平字列,线状要素多用雁形字列和屈曲字列,地图注记不应压盖地图要素的重要特征处;14.地图综合是通过对地图内容要素的选取、化简、概括和位移四种基本形式进行的;制图综合中,对负地貌为主的区域采用扩负压正方法,而对正地貌为主的区域,采用扩正压负方法;15.我国国家系列比例尺地形图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为了保证地图精度,采用分带投影方法限制投影带的宽度,我国1:2.5万到1:50万地形图采用 6°分带,大于等于1:1万比例尺地形图采用 3°度分带;16.地图分幅方法有矩形分幅和经纬线分幅;我国现行的大于等于1:50万系列比例尺地形图统一采用经纬线分幅方法, 行列式行号在前、列号在后编号法;17.制图综合中,对①无明显延伸方向的圆形孤立小山头②两条以上等高线表示的小山头③位于山体斜坡上的小山头等对象只能取舍不能合并;P35618. 墨卡托投影上等角航线被投影成直线,但该直线不是最短航线,需要与球心投影的直线配合使用,最后的航线实际上是大圆航线;19.地图的数学基础包括坐标网、地图比例尺、测量控制点;在1:2.5万—1:5万地形图上,内图廓是经纬线,图廓四个角点注经纬度数值,图廓的四周还绘有间隔为1分的经纬线短线,图幅内不绘坐标网,而要绘制比例尺;20.理论上,地图上的海岸线既不是线,也不是线,只有在地带,这两条线才是重合的;五、简答或论述1、试述构成地图符号的视觉变量的因素及其作用;答:形状、尺寸、方向、亮度、密度、色彩;视觉变量能够引起视觉感受的多种效果,可归纳为整体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立体感;2、什么是地图综合为什么要进行地图综合答:制图综合是在地图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地理特点等条件下,通过对地图内容的选取、化简、概括和关系协调,建立能反映区域地理规律和特点的新的地图模型的一种制图方法;原因:1、任何客体都有数不清的特征,有无数个层次,许多因素交织在一起,大量的表面现象掩盖着必然性的规律和本质;2、要求实现地图内容的详细性与清晰性的对立统一和几何精确性与地理适应性的对立统一;3、缩小、假话了的地图模型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解决岁条件的可变性,推动制图综合理论和方法的发展;3、地图学的现代特征有哪些地图学必须面对的矛盾是什么如何解决答:现代特征:一地图学的跨学科特征;二地图学的信息传输特征;三地图学的模型化特征;四地图学的高技术特征;P33矛盾:一地图平面与地球曲面之间的矛盾;二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现实之间的矛盾;解决办法:正对于第一个矛盾,4、注记的作用意义是什么地图注记分为哪几种它们能表达地理事物的那些特征答:作用:①标识各种制图对象②指示制图对象的属性③说明地图符号的含义种类:名称注记、说明注记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图幅注记;①名称注记用文字注明制图对象专有名称;②文字注记用文字说明制图对象的种类、性质或特征,以补充符号的不足;③数字注记用数字说明制图对象数量特征;5、地图上注记配置的原则和方法如何运用注记来说明地物的类别、意义和重要程度P197答:原则:注记位置应能明确说明所显示的对象,不产生异义;注记的配置应能反映所显示对象的空间分布特征集群式、散列式、沿特定方向;地图注记不应压盖地图要素的重要特征处;方法:自动注记和交互注记;如何:自动配置时,根据地图注记的配置原则,由计算机自动判断注记的字体、字大、字色等参数,确定注记的定位点;然后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对优先方向作出判断,看是否压盖其他重要地物境界的关键点、河流转折点、重要方位物等、是否与其他注记产生矛盾、是否与同种颜色的要素重叠等,直至找到合适的注记配置位置为止;当注记不能自动配置时,可以采用交互式的方式进行;其基本方法是,首先对注记的字大、字体、字色和字的间隔等参数进行人工设置,然后用计算机鼠标,将注记移动到相应的位置,同时记录相关参数和注记定位点坐标;6、分别说出专题地图的10表示方法的定义及各适用于表示那些地理事象P234答:①定点表示法:是用以点定位的点状符号表示呈点状分布的专题要素各方面特征的表示方法;用于表示行政中心等;②线状符号法:是用来表示呈线状或带状延伸的专题要素的一种方法;适用于水系、交通网、境界线等专题要素的表示;③质底法:是把全制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的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类型的分布范围,在各界限范围内涂以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乃至注以注记,以显示连续而布满全制图区域的现象的质的差别或各区域间的差别;由于常用底色或其他整饰方式来表示各分区间质的差别,所以称质底法;常用于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行政区划图、自然区划图、经济区划图;④等值线法:利用一组等值线表示制图现象分布特征的方法;用于气温、降水,高程等要素⑤范围法:是用面状符号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内间断而成片的分布范围和状况的方法;用于表示煤田的分布、森林的分布、棉花等农作物的分布等;⑥点值法:用代表一定数值的大小相等、形状相同的点,反映某要素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密度变化的方法;用于表示人口分布等;⑦动线法:是用箭形符号的不同宽窄来显示地图要素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方法;用于表示自然现象中的洋流、风向,社会经济现象中的货物运输、资金流动、居民迁移、军队的行进和探险路线等;⑧等值区域法:是以一定区域为单位,根据各区域内某专题要素的数量平均值进行分级,通过面状符号的设计表示该要素在不同区域内的差别的方法;用于表示人口密度、人均收入、人均产量等;⑨分区统计图表法:是一种以一定区域为单位,用统计图表表示各区域单位内地图要素的数量及其结构的方法;用于表示产品的销售等;⑩金字塔图表法:由表示不同现象或同一现象的不同级别数值的水平柱叠加组成的图表常用于表示不同年龄段的人口数,其形状一般呈下大上小,形似金字塔,故称为金字塔图表;还可用于表示人口的婚姻状况、受教育程度等;7、等高线的特性是什么等高线的种类等高线地形图如何测绘P215答:等高线的特性:①同一条等高线上的点高程相等;②等高线为闭合曲线,不在图内闭合就在图外闭合,因此在图内,除遇房屋、道路、河流等地物符号而外,不能中断;③除遇悬崖等特殊地貌,等高线不能相交;④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即等高线平距越小,地面坡度越陡,反之,等高线越稀,即等高线平距越大,地面坡度越缓;⑤等高线遇山脊线或山谷线应垂直相交,并改变方向;等高线法的基本特点补充:它具有明确的数量概念,可以从地图上获取地貌的各项数据;可以用一组有一定间隔的等高线的组合来反映地面的起伏形态和切割程度,使得每种地貌类型都具有独特的等高线图形;另外,等高线又是其他地貌表示法的几何基础;等高线的种类:首曲线、计曲线、间曲线和助曲线;测绘方法:高原:一圈一圈的同心圆,越靠近中心的圆所标的数值越大,代表它的海拔越高盆地:和高原的图相同,数值正相反,代表中心的海拔低丘陵:在一个区域内,有许多小的形同于高原的等高线图,其标注的值相差不会太大,否则就成山峰了山地:图形也类似于高原,不一定是圆形,在一个圈内,可能有两个或多个小圈,代表山峰8、普通地图上的六大地理要素是哪些分别用什么样的符号表示P17答:水系:用线状符号、半依比例符号表示地貌和土质:用面状符号、依比例符号表示植被:用面状符号、依比例符号表示居民地:用点状符号、不依比例符号或面状符号、依比例符号表示。

地图设计与编绘

地图设计与编绘

地图设计与编绘(总7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名词解释1 地图的定义:地图就是依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制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在一定的载体上,表达地球(或其他天体)上各种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时间中的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三个基本特征包括: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有使用地图符号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2 制图综合:对地图内容按照一定的规律和法则进行选取和概括,用以反映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和典型特点及其内在联系的过程。

3 子午线收敛角:除中央经线投影成直线以外,其他所有的经线都投影成向极点收敛的弧线。

因此,除中央经线之外,其他所有经线的投影同坐标纵线的夹角便是子午线收敛角。

4 普通地图:普通地图是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人文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的地图。

随着比例尺缩小,其详细程度也不断缩小。

5 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的要素的地图。

地图的主题要素是根据专门用途的需要确定的,其他地理要素则根据主题需要作为地理基础选绘。

6 计曲线:从高程基准面起算,每隔四条(或三条)首曲线加粗的一条等高线。

7 首曲线:也叫基本等高线,是按基本等高距从零米起算测绘的,通常用细线描绘。

8间曲线:是相邻两条基本等高线之间补充测绘的等高线,用以表示基本等高线不能反映却又重要的局部形态,用长虚线表示。

9 助曲线:是任意的高度上测绘的等高线,为了表示别的等高线都不能表示的重要微型形态,用短虚线描绘。

10 1985国家高程基准:采用青岛水准原点和根据青岛验潮站1952年到1979年的验潮数据确定的黄海平均海水面所定义的高程基准。

其水准原点起算高程为。

11 1980西安坐标系:采用1975国际椭球,以JYD 系统为椭球定向基准,大地原点设在陕西省泾阳县永乐镇,采用多点定位所建立的大地坐标系。

12 1954 北京坐标系:将我国大地控制网与苏联1942普尔科沃大地坐标系相联结后建立的我国过渡性大地坐标系。

武汉大学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武汉大学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注:这份材料源于两份纸质的材料,这份电子档是我临时打的。

斜线部分是纸质档上某人(可能是老师,也可能是某个学生)手写的附注,因为是手写的附注,格式上可能会有所出入(对此,还请大家见谅),对此有其它见解的同学可以找我复印纸质档的复习资料或者坚持自己的观点。

I’m a fighter! The only thing to be feared is fear itself.1.专题地图的概念实质,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和联系。

(P10)2.专题地图的分类。

(P10)3.专题内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

(P10)4.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请说明三角形图表法的设计原理、步骤。

(P38)6.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要点,分点状、线状和面状论述。

7.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和步骤,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地图生产的工艺流程。

8.试述普通地质图、土壤类型图和地貌类型图在内容分级、表示方法和设色原则方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9.为编制某省的林业图,已收集到下列资料:(应用——P216、P46)(1)各县森林覆盖率;(2)各县林地面积及构成(3)各县林木活蓄积量及构成;(4)各县人均林业用地;如果只编一幅图,你选择哪种指标,如何表示?10.分级统计法可以表示什么样的空间分布现象?一般说它主要运用相对指标,为什么?请举出3个相对指标的例子。

什么情况下,以运用绝对指标为好,请举出2个绝对指标的例子。

(人口密度、生产水平、人民生活水平;某种茶叶种植面积,某行业从业人口)11.工业地图中反映工业生产数量的主要指标有哪些?反映工业效益的指标有哪些?如何表示?(P207)12.农作物图主要表示什么内容?如何表示?(P216)13.举例说明政区地图的特点(用途广泛、政治性强、现势性高),与普通地图相比,政区地图各要素(境界线、居民地、交通网、水系、地貌及其它)的表示有什么不同?与类型图相比,其在表达手段(比例尺、投影的选择、图面配置)上有什么特点?(P193)14.点数法的点值如何确定?它与地图比例尺有何联系?如果各分区密度对比差异不大时,用什么方法显示它们的差异对比?15.表示同样内容要素(如交通线路状况)的地图,能否由线状符号法转编为分级统计图法或分区统计图表法?如何转编,对地理地图有什么要求?对资料各有什么要求?(应用)16.试述图例设计的要点。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

地图学复习提纲一第一章绪论1 地图的基本概念1地图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表面(或其他星体)上的空间信息,通过科学的概括综合,运用符号系统以可视化、数字或触摸的符号形式,缩小表达在一定载体上的图形模型,用以传递、模拟和认知它们的数量、质量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规律和发展变化。

2地图的基本特征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独特的传输信息的通道(严密的数学法则科学的制图综合完美的符号系统地理信息的载体)地图效果:可量测性、可比性清晰性、一览性直观性、易读性传递性、持久性3地图的优势(相对于航片和卫片)•采用简化、抽象等手段、可更清晰的表示地表现象•可根据需要突出表示三角点、水准点和泉水等地表上形体较小但较重要的地物•对不易识别的事物现象可加以注记明确表达•易于表达地表上一些受遮挡的地物。

•可清楚表达行政区划界线、居民地人口数等许4地图构成要素:①地理要素(图形要素)—地图上的主体,用地图符号表示.②数学要素—地图坐标、投影、比例尺、控制点等.③图边要素(辅助要素)—润滑剂5、地图分类(前两种)按地图的图形内容分类:①普通地图:表示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一般特征的地图,它并不偏重某个要素。

按内容概括程度,区域及图幅的划分状况等可分为地形图和地理图。

②专题地图:着重表示一种或几种主体素及它们之间互相关系的地图。

按内容可分为自然地理图、人文社会经济图和其他地图(航海图、航空图)。

6、地图的功能:认知,模拟,传递,感受,载负§2地图学的概念及学科体系1.地图学的概念地图学:是以地图信息传递为中心的、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

2、地图学的研究内容与分支科学:理论地图学技术地图学应用地图学3、地图学与相关学科:地理信息学是利用各种现代化方法来采集、量测、分析、存贮、显示、传播和应用于地理和空间分布有关的数据的一门综合和集成的信息科学和产业实体,是测量学、地图学、遥感学、计算机图形学、卫星定位技术、专家系统与现代通讯技术等的有机结合。

地图学复习提要

地图学复习提要

地图学复习提要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地图学考试提纲第一章导论1.地图的基本特征是什么2.地图的分类(根据图型内容、比例尺分类)3.地图学的概念与研究对象第二章地球体与地图投影1.不同地球表面(自然表面、物理表面、数学表面)对制图的意义分别是什么2.地理坐标包含哪几方面分别应用于什么地方在大地测量学中,常以天文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图学中,以大地经纬度定义地理坐标。

在地理学研究及地图学的小比例尺制图中,通常将椭球体当成正球体看,采用地心经纬度。

3.大地坐标系的地面参照系统与高程地面参照系统分别是什么在哪里5.大地控制网包含哪两方面6.地图投影的概念7.投影变形类型(长度、面积、角度);8.地图投影的分类(1)、按变形性质分类——等角投影、等积投影、任意投影(各自的变形状况如何)(2)、按构成方法分类——几何投影、条件投影(经纬线特点)A.几何投影包括什么B.条件投影有哪几种类型9.全球区域地图常用投影——(1)、圆柱投影——正轴情况下经纬网形状,及其变形规律A、正轴情况下,圆柱投影经纬网形状:纬线是平行于赤道的直线,经线为垂直于纬线且间隔相等的平行直线。

经线间的间隔与实地相应的经差成正比。

B、圆柱投影的变形规律及其应用范围a。

一般变形规律:圆柱投影的各种变形是随着纬度的变化而变化;同一条纬线上各种变形的数值是相等的;不同纬线上变形值大小不同,离标准纬线愈远,变形值愈大;变形值的分布具有对称性,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方向同纬线上变形值相等。

b.不同变形性质投影的变形分布等角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不断增大等积圆柱投影:地图上经纬网的纬距从赤道向南北逐渐缩短等距圆柱投影:纬距不变c.应用范围(典型:墨卡托投影)在赤道附近沿东西向延伸地区的地图,最适宜于采用各种变形性质的圆柱投影;全球区域的地图可采用等角或等距圆柱投影,航海和航空图上常用墨卡托投影。

地图学复习提纲

地图学复习提纲

地图学复习提纲第1章概述1.地图的基本特征和定义(两个矛盾)基本特征:1.答:解决曲面和平面矛盾的数学法则,构成了地图的数学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一个基本特性解决缩小、简化了的地图表象与实地复杂的现实之间的矛盾的综合法则,构成了地图内容的地理基础,这是地图的第二个基本特性定义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或其他星体)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及其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

地图是根据由数学方法确定的构成地图数学基础的数学法则和构成地图内容地理基础的制图综合法则记录空间地理信息环境信息的载体,是传递空间环境地理信息的工具,它能反映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的多维信息、空间分布、组合、联系与制约及其在时空中的变化和发展。

地图必须遵循一定的数学法则地图具有完整的符号系统地图必须经过科学概括地图是地理信息的载体2.地图的基本内容:答:数学要素:控制点、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地理要素(图形要素/地图主题):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其他要素(普通地图:自然和人文要素;专题要素:地理基础和主题要素)整饰要素(图外要素):外廓图、图名、图例、坡度尺、三北方向图解、文字比例尺、编图单位、编图时间和依据等。

3.地图的分类:按内容(主题)、按比例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普通地图(general map) 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现象的地图。

七大地理要素: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目标。

专题地图(thematic map)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得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

答:按比例尺分类:大比例尺地图: 1 : 10万及更大中比例尺地图:介于10万和100万之间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及更小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1)由指定的国家机构和其他公共事业部门按照统一规格测制或编制。

GIS复习提纲

GIS复习提纲

第一章基本概念地理信息系统是一种决策支持系统,具有信息系统的各种特点,以地理空间数据为基础,采用地理模型分析方法适时提供多种空间的和动态的地理信息。

为地理研究和地理决策服务的计算机技术系统。

信息是向人们或机器提供的关于现实世界中事物、事件或现象的知识,是数据、消息中所包含的意义数据是指对某一目标(客观事物、事件或现象)进行定性、定量描述的原始资料,包括数字、语言、文字、符号、图形、图像以及其它能转换成数据的形式信息和数据的关系?1.信息由与物理介质有关的数据表达,数据中所包含的意义就是信息2.数据是信息的载体,但并不就是信息;只有理解了数据的含义,对数据做出解释,才能提取数据中所包含的信息地理:泛指地球表面各种自然现象和人文现象,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区域分异地理信息:是有关地理实体的性质、特征和运动状态的表征和一切有用的知识,它是对地理数据的解释。

有以下特点:1.区域性或空间性(地理信息区别于其它类型信息的最显著的标志) 2.多维结构特性;3.动态变化特性:地理数据:是指表征地理圈或地理环境固有要素或物质的数量、质量、分布特征、联系和规律的数字、文字、图像和图形等的总称。

包括空间位置、属性特征及时态特征三部分。

地图: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地理信息的载体系统(System):是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有机联系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整体信息系统:是具有采集、管理、分析和表达数据能力的系统GIS按其内容可分为三大类1.专题地理信息系统(Thematic GIS)2.区域信息系统(Regional GIS)3.地理信息系统工具或地理信息系统外壳(GIS Tools)GIS的基本结构:1.计算机硬件系统2.计算机软件系统3.地理数据(或空间数据)4.系统管理操作人员GIS的核心问题(功能概述)可归纳为五个方面的内容:位置条件趋势模式模拟第三章空间数据模型模型定义:对现实世界的简化表达,是将系统的各个要素通过适当的筛选,用一定的表现规则描写出来的简明映象;对客观世界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所依据的规律或过程的抽象或模拟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事物、现象或过程的一种抽象;根据一定的方案建立的数据逻辑组织方式;描述了数据的基本结构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和在数据上的各种操作空间数据模型是用来抽象模拟地理空间的,是关于现实世界中空间实体及其相互间联系的概念地理空间是指物质、能量、信息的存在形式在形态、结构过程、功能关系上的分布方式和格局及其在时间上的延续场模型的特性:1.空间结构特征:可以进行长度和角度测量的欧几里德空间;2.连续的、可微的、离散的3.各向同性和各向异性4.空间自相关;属性域的数值可以包含以下几种类型:名称、序数、间隔和比率;支持空值,未知或不确定则赋予空值。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空间大地测量学考试复习要点整理.docx

武汉大学测绘学院空间大地测量学考试复习要点整理.docx

空间大地测量学::利用自然天体或人造天体精确确定点的位置,确定地球的形状,大小,外部重力场,以及他们随时间的变化状况的一整套理论和方法空间大地测量两个要素;1,必须利用空间的自然天体或人造天体所发出的信号来进行观测或将他们作为观测目标2,所做的工作必须属于大地测量的范畴,如精确测定点的坐标及其变化率,确定地球重力场及其变化,确定地球的运动和相关参数。

空间大地测量的主要任务: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建立和维持各种坐标框架,1,建立和维持地球参考框架(1)建立和维持全球性的地球参考框架,(2)建立和维持区域性的地球参考框架2,建立和维持国际天球参考框架3,测定地球定向参数。

一类是确定地球重力场。

空间大地测量技术:VLBI,激光测月(SLR), GPS (GNSS), DORIS,利用卫星轨道摄动反演地球重力场,卫星测高,.卫星跟踪卫星,卫星重力梯度测量时间间隔:事物运动处于两个状态之间所经历的时间过稈,它描述了事物运动在时间上的连续状态时刻:发生某一现象的时间时间基准:时间测量的一个标准的公共尺度。

时间的起算基准和尺度基准一起决定事件发生的时刻时间的尺度基准决定两事件之间的时间间隔,也就是决定时段时间基准的条件:1。

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2,运动周期必须稳定3,运动周期必须具有复现性,即要求在任何时间和地点都可以通过观测和试验来复现这种周期运动时间基准有三种:1地球自转(建立世界时)2,行星绕太阳公转(历书时)3,电子,原了的谐波振荡(原了时)4,脉冲星发射周期性脉冲信号(脉冲星时)守时系统:被用来建立和维持时间频率基准,确定任一时刻的时间方法:通过时间频率测量和比对技术来评价和维持该系统的不同时钟的稳定度和准确度,并据此给予不同的权重,以便用多台钟来共同建立和维持时间系统的框架授时:通过授时设施(电话网络无线电,电视,专用长波和短波电台和卫星等)向用八传递准确的时间信息和频率信息时钟的主要技术指标:1频率准确度,振荡器所产生的实际震荡频率与:苴理论值得相对偏差2 ,频率漂移率频率准确度在单位时间内的变化量3,频率稳定度(反映时钟质量的最主要的技术指标)频标在一定的时间间隔内所输出的平均频率的随机变化程度频率准确度和频漂反映了钟的系统误差。

地图制图知识点复习整理

地图制图知识点复习整理

地图制图知识点复习整理第一章地图的定义:按照严密的数学法则,用特定的符号系统,将地图或其他星球的空间事象,以二维或维静态或动态可视化形式,抽象概括、缩小模拟等手段表示在平面或球面上,科学地分析认知与交流传输事象的时空分布、数量质量特征及相互关系等多方面信息的一种图形或图像。

地图的基本特征:严密的数学法则2)科学的地图概括3)特定的符号系统现代地图学的定义:以地图信息传输与地图可视化为手段,以区域综合制图与地图概括为核心,以地图科学认知与分析应用为目的,研究地图的理论实质、制图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大众化科学。

现代地图学的学科体系:三大方面:1)理论地图学2)技术地图学3)应用地图学现代地图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一、与地球科学的关系:现代地图学是研究地球科学的依据/工具;是地球科学研究成果的表达手段二、与测绘学的关系:测绘学为制作地图提供理论依据三、与3S技术的关系——虚拟现实,将地理信息系统发展到现代社会去。

遥感:为地图内容的修编与更新、专题地图的编制和影像地图的制作等提供价廉而实时的资料。

计算机地图制图:极大的提高了地图制图的速度,使大量的制图工作者从繁琐的手工制图作解脱出来,提高了地图制作的技术水平,丰富了地图的内容,使由模拟地图迈入数字地图时代成为可能与GPS的关系:提高了地图的空间数据质量。

延伸:三代语言——一代:文字二代:地图三代:地理信息系统四、与其他学科的关系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地图制图提供必要的题材计算机与信息工程技术:不断的改进制图的技术方法和工艺水平艺术和色彩学:为地图学的表现手段和感染力提供营养数学:实现地图模型理论和计算机地图制图、数字地图的基础。

现代地图的分类:1)按地图功能和内容分类:功能:普通地图、专题地图、专用地图、特殊地图内容:普通地图、专题地图普通地图——以同等详细程度全面表示地面上主要的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的地图,能较完整地反映出制图区域的地理特征,包括水系、地形、地貌、土质植被、居民地、交通网、境界线、以及独立地物等。

《地图编制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编制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

《地图编制与设计》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文/英文):专题地图编制/Thematic Map Compiling课程编码:12024015 课程类型:专业选修课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使用范围:06地理信息系统学分数:2.5 先修课程:《地图学》学时数:54 其中:实验/实践学时:18课外学时:考核方式:考查制定日期:2006年制定单位:广州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审核者:夏丽华执笔者:冯艳芬一、教学大纲说明(一)课程的地位、作用该课程是GIS专业一门专业课,专题地图的制作是学生了解了地形图的编绘后需要掌握的一门重要的技能,专题地图的相关理论及应用对学生地理信息系统的最终成果的表达上提供了一门利器。

(二)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通过对《地图编制与设计》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专题地图的构成、可以熟悉专题地图符号的设计原则,掌握专题地图设计的十余种方法、专题地图数据的处理以及专题地图的整饰与设计。

本课程在加强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要对他们的动手能力进行训练,最后通过一定的实践环节,让他们基本掌握设计与制作专题地图的技能。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课程综合课堂的讲授,课内实践以及习题,讨论的方法来传授知识,课堂讲授的主要内容是基础知识,另外还需要通过习题、讨论加深印象,最后实践性内容通过课内实践来传授。

(四)课程与其他课程的联系本课程需要学生具备地图制作的理论基础和深厚的数学基础,所以需要同学们学习过《地图学》、《高等数学》等课程,另外学生最好修过相关平面设计的课程。

(五)教材与教学参考书本课程教材:黄仁涛.《专题地图编制》. 武汉大学出版社.2003参考教材:祝国瑞《地图设计与编绘》.测绘出版社.2002姚兴海.《CorelDraw地图制图》. 中国地图出版社.2002二、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绪论第一节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第二节专题地图的构成第三节专题地图的分类第四节专题地图与其它学科的关系。

重点:专题地图基本特征;专题地图的构成;专题地图按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概括程度分类难点:专题地图的构成第二章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及其表示方法第一节专题内容的分布特征第二节定点符号法第三节线状符号法第四节布满整个制图区域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第五节范围法第六节点数法第七节适用于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第八节运动线法第九节表示方法的变种及其功能扩充第十节各种表示方法的比较和配合使用。

武汉大学计算机地图制图复习资料

武汉大学计算机地图制图复习资料

《计算机地图制图》第1章绪论1、计算机地图制图:又称机助地图制图或数字地图制图,它是以传统的地图制图原理为基础,以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为工具,采用数据库技术和图形数据处理方法,实现地图信息的采集、存储、处理、显示和绘图的应用科学。

2、计算机地图制图优越性:①易于编辑和更新②提高绘图速度和精度③容量大且易于存储④丰富地图品种⑤便于信息共享3、计算机地图制图的基本过程:①数据采集阶段②数据处理阶段③数据输出阶段4、计算机地图制图与地理信息系统:计算机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基础,它涉及地理信息系统中的空间数据采集,表示、处理、可视化甚至空间数据的管理。

主要区别在于空间分析方面: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具有强大的地图制图功能;而完善的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包含计算机地图制图系统的基本功能,此外还应该具有丰富的空间分析能力,特别是对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进行深层次的空间分析,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和决策有用的信息。

第2章地图数据结构1、地图数据:是地图诸要素的数字化表示,是以点、线、面等方式采用编码技术对地理空间物体进行特征描述及在物体间建立相互联系的数据集。

2、地理空间模型:①地球的自然表面:十分不规则的表面②大地水准面:是一个相对抽象的的面,即假设当海水处于完全静止的平衡状态时,从海平面延伸到所有的大陆下部,而与地球重力方向处处正交的一个连续、闭合的水准面。

③地球椭球体模型:该模型为绕地球自转轴旋转而成的椭球体。

它是一个规则的数学表面。

3、地理坐标系:地面上任一点的位置可以用经度和纬度表示。

经线和纬线是地球表面上两组正交的曲线,这两组正交的曲线构成的坐标称为地理坐标系。

平面直角坐标系:运用地图投影的方法,建立地球表面和平面上点的函数关系,使得地球表面上任意一个由地理坐标确定的点,在平面上必有一个与其相对应的点。

高程系:高程(也称绝对高程、海拔高程)即由高程基准面起算的地面点的高度。

4、地图投影:地图是一个平面,而地球椭球面是不可展曲面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点映射到平面上来的方法,称为地图投影。

武汉大学2010级数字测图与GPS复习提纲(究极简化版)

武汉大学2010级数字测图与GPS复习提纲(究极简化版)

武汉⼤学2010级数字测图与GPS复习提纲(究极简化版)数字测图与GPS葵花宝典⼀、地球的形状和⼤⼩名词:⽔准⾯⼤地⽔准⾯参考椭球⾯12、⽔准⾯:处于静态的⽔⾯;⼤地⽔准⾯:把⼀个假想的、与静⽌的平均海⽔⾯重合并向陆地延伸且包围整个地球的特定重⼒等位⾯;地球椭球:代表地球形状和⼤⼩的旋转椭球;总地球椭球:与⼤地⽔准⾯最接近的地球椭球;参考椭球⾯:与某个区域如⼀个国家⼤地⽔准⾯最为密合的椭球称为参考椭球,其椭球⾯。

3、测量外业⼯作的基准线是铅垂线、基准⾯是⼤地⽔准⾯(⽆数重⼒等位⾯)。

测量计算的基准线是法线、基准⾯是参考椭球⾯(数学模型)。

⼆、⽤⽔平⾯代替⽔准⾯的限度4、⽔平⾯代替⽔准⾯对⽔平⾓、距离、⾼差的影响中⾼差最⼤。

56三、测量坐标系名词:绝对⾼程相对⾼程7、⼤地坐标系是以参考椭球⾯为基准⾯,以起始⼦午⾯和⾚道⾯为参考⾯。

⼤地经度是过地⾯⼀点的⼦午⾯和起始⼦午⾯的⾓度,⼤地纬度是过地⾯⼀点的椭球⾯法线和⾚道⾯夹⾓。

8、测量⼯作的平⾯直⾓坐标系坐标纵轴是x轴,表⽰南北⽅向⽅向;坐标横轴是y轴,表⽰东西⽅向。

9、⾼斯平⾯直⾓坐标系X轴是⼦午⾯的投影,Y轴是⾚道⾯投影。

10、⾼斯投影分带的⽬的控制长度变形,带宽为3和6。

此处有例题。

四、地形图的基本知识名词:地形图⽐例尺⽅位⾓11、⽐例尺:地图上任⼀线段的长度与地⾯上相应线段⽔平距离之⽐。

分类:数字⽐例尺(更精确),图⽰⽐例尺。

12、⽐例尺精度:在测量⼯作中称相当于图上0.1mm的实地⽔平距离为⽐例尺精度。

作⽤:按照实际需要减少成图时间,以及测量费⽤。

13、坐标⽅位⾓的推算应注意什么问题?注意正反啊五、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名词:精度算术平均值加权平均值17、误差:系统误差+偶然误差+粗差A.系统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误差在符号和数值上都相同,或按照⼀定的规律变化,称为系统误差。

B.偶然误差:在相同的观测条件下,对某⼀量进⾏⼀系列的观测,如果出现的符号和数值⼤⼩都不相同,从表⾯看没有任何规律性,称为偶然误差。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

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地图学与地图设计》复习提纲一、填空、选择部分1.现代地图的定义;地图学的定义:地图的基本内容;地图的分类;地图的功能;地图内容选取的顺序原则2.地图投影的实质;投影的三种变形;主方向的两个性质;变形椭圆3.地图投影分类4.地图数据的构成:空间数据、属性数据。

5.地图符号的分类6.贝尔廷的视觉变量包括哪六个?7.视觉变量产生的视觉感受效果8.消色物体?如何定义?色光三原色?色料三原色?何为补色?颜色的三要素?9.地图注记10.普通地图的内容包括哪三大要素:数学要素、地理要素、图廓外要素11.地貌要素的表示方法12.专题地图分类13.制图综合的定义?解决哪两对矛盾?应顾及的因素?14.4D地图产品是什么?二、问答题、名词解释1.分述等角投影条件;等面积投影条件;等距离投影条件2.等变形线、等角航线、方位投影、圆柱投影、圆锥投影、三种投影的标准网的特点3.长度比、长度变形、面积比、面积变形、角度变形4.地图比例尺、主比例尺、局部比例尺、方里网5.我国常用的地图投影6.什么是量表方法,四种类型为何?特点?7.地图符号设计的基本方法?8.专题要素的基本表示方法?分析比较和综合运用9.制图综合的基本方法?10.结合自己所学地图知识谈谈地图的功能有哪些?11.简述地球仪上经纬网的特点。

12.地图比例尺的表示有方法哪些?数字地图的比例尺概念与传统的相比有何不同?13.墨卡托投影投影特点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是什么?远洋航海使用什么投影的地图,如何定向?14.影响符号最小尺寸设计的因素有哪些?15.影响地图设计的视觉心理因素有哪些?16.等值区域法和分区统计法的区别是什么?17.简述数字地图制图的基本流程。

18.地图符号库的设计,需遵循哪些原则?19.电子地图的特点;电子地图与数字地图的联系与区别20.色彩设计应注意哪几个问题?21.什么是地图分析?地图学与地图设计1、地球曲面和地图平面之间点位的相互转换,实质上是曲面场和平面场之间的点位的数字转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图的设计与编绘之亢龙有悔Chapter 1 地图与地图学一、地图:1、定义:地图是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表示地面上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联系及在时间中发展变化状态的图形。

2、基本特征:A、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量测性;B、由使用地图符号表达事物产生的直观性;C、由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

二、地图的分类:1、按内容划分:普通地图+专题地图;A、普通地图:以相对平衡的详细程度表示地球表面各种自然和社会现象中最基本的要素的地图。

按照其表达形式和详细程度可分为地形图和普通地理图。

B、专题地图:是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的地图。

按照内容可以划分成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及其他专题地图。

2、按比例尺划分:大比例尺+中比例尺+小比例尺;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经纬线分幅):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

三、地图的基本内容:1、普通地图三要素:数学基础+地理要素+整饰要素;2、专题地图三要素: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地理底图。

四、地图成图:1、实测成图:野外实测成图+航测法成图;2、编绘地图:地图成图+计算机成图。

e.g.计算机地图成图:A、概念:利用计算机及由计算机控制的输入、输出设备作为主要的制图工具,通过数据库技术和数字处理方法实现的地图制图;B、步骤:地图设计、数据输入、数据处理、图形输出;C、制图软件:通用图形类软件(CorelDRA W)、基础制图类软件(AutoCAD)、GIS类软件(MapInfo)。

Chapter 2 地图符号&地图表示法一、地图符号及其分类:1、地图符号的实质:一种科学抽象的过程,是对制图抽象的第一次综合。

2、地图符号的分类:A、按几何特征分类:点状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B、按与比例尺的关系分类: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C、按地理尺度分类:定性符号、定量符号(含有“分级符号”);D、按形状特征分类:几何符号、艺术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图标符号、文字符号、色域符号。

二、基本图形变量:1、形状:由有区别的外形所提供的图形特征;2、尺寸:指符号的大小(直径、宽度、高度、面积甚至体积)的变化;3、方向:指符号的方位变化;4、色彩:图型变量中色彩变量只要指的是色相变化;5、亮度:指图形色调的明暗程度,它也能形成视觉上的差别;6、密度:是指保持亮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或)数量,或在面积不变的条件下黑白像素的重新组合。

e.g.视觉效果:整体感、差异感、等级感、数量感、质量感、动态感、立体感。

三、普通地图内容表示法:e.g.地貌表示法:1、晕渲法:(aka.阴影法、光影法)定义:根据假定光源对地面照射所产生的明暗程度,用浓淡的墨色或彩色沿斜坡渲绘其阴影,造成明暗对比,显示地貌的分布、起伏和形态特征。

特点:不能直接量测其坡度,也不能明显表示地面高程分布,但可以生动直观地表示地貌形态,使人们建立形象的地貌立体感。

分类:直照晕渲、斜照晕渲、综合光照晕渲。

2、等高线法:(多以棕色为主)特点:A、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等;B、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C、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关系;D、等高距相同,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等高线越疏,坡度越缓。

分类:首曲线(细实线)+计曲线(粗实线)+间曲线(长虚线)+助曲线(短曲线)【补充等高线:间曲线+助曲线】小比例尺地图上只分为“基本等高线(首曲线)”和“补充等高线”,但他们的符号相同,只在地貌高度表上才能区分出来。

缺点:A、缺乏视觉上的立体效果;B、两条等高线间的微地形无法表示,需用地貌符号和地貌注记予以配合和补充。

3、分层设色法:定义:根据地面高度划分的高程层,逐层设置不同的颜色。

其图例称为地貌色层表,它表示各个色层的地貌高程范围。

优点:A、立刻获得地貌高程分布及其相互对比的印象;B、使等高线图有一些立体感。

分类:全图分层设色+局部分层设色e.g.居民地表示法:了解:居民地的形状+居民地建筑物质量特征+居民地的行政等级+居民地的人口数e.g.境界表示法:若以河道为界:A、以双线河道为界,沿其中心线连续或分段成组表示;B、以单线河道为界,则跳绘。

四、专题地图内容表示法:1、定点符号法:【数】表示呈点状分布的物体;2、线状符号法:【质】表示呈现状分布的物体;3、质底法:【质】连续分布、布满全区的面状现象;4、等值线法:【数】布满全区的面状现象;5、范围法:【质】间断分布的面状现象;6、点数法:【数】分散分布的现象;7、运动线法:【数】现象移动的方向、路线、数量、质量的特征;8、定位图表法:【数】表示定点周期出现的现象,可利用玫瑰花图;9、分区统计图表法:【数】无分布定位概念,可利用零钱法;10、分级统计图表法:【数】显示各个单元间的数量差异,不显示内部差。

质底法V.S.范围法:范围法:可断可连可重叠,颜色单一随便贴质底法:有且只有一种底,井水河水不过界。

其他辅助的表示方法:金字塔法+三角图表法etc.Chapter 3 地理变量&图形表达一、地理变量:1、定义:地理现象的定性或定量描述,分为四类:点位数据、线性数据、面积数据和体积数据。

2、四级精确度量表系统:A、定名量表:在区分制图现象时只根据定性关系而不涉及定量关系;B、顺序量表:按某种标志把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C、间隔量表:给顺序量表赋予一定的量的概念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D、比率量表:不但有计量单位,而且有起始点,可以描述客体的绝对量。

四个量表可以由精度高的向精度低的简化,即缺损信息的压缩,但不能反向兼容二、统计数据:1、把来源不同的数据换算为可比的数据(预处理:统一单位和时间);2、将地理数据转换为制图数据(对派生数据进行平均+比率+密度+位势计算)地图根据数据分为——表示实测的定性或定量数据的地图+表示派生的定性或定量的地图3、数据的分级表示——表达集群特征分级最重要的任务是找出关键的临界值,以增强同级区域间的同质性和各级之间的差异性A、分级数量的确定:艺术符号+线状符号(3级);几何符号+分区统计(3-7级);B、标定分级界限的方法:半开半闭式;C、分级系统的种类:等间隔分级+有系统地向量表高端变大或变小的间隔分级+按某种变量系统确定间隔的分级+按需要自由的分级;D、分级结果的检验:I.各级中样本数呈正态分布或均匀分布;II.同级区域内连通度较大。

e.g.连通度(aka.破碎指数):处于同一等级的区域在地理上具有相似的条件。

F=(m-1)/(n-1)m为分级后产生的区域数,n为地图上表示的单元总数。

三、地图注记:1、功能:标识各种对象,指示对象的属性,表明对象间的关系和转译的功能。

2、分类:地名注记(地理名称)+说明注记(文字+数字)3、设计:A、字体:区分不同事物的类别 e.g.左斜宋(水体)、右耸肩(山脉)、长等线(山峰);B、字色:加强分类概念、强化分类效果、区分层次;C、字号:反映重要性和数量等级;D、字隔;E、字位:一般以水平字列选注于物体右、上、左方;F、布置:水平字列+垂直字列+雁行字列+屈曲字列四、图形设计&地图色彩:图形设计=视觉平衡+图形和背景关系+层次结构1、视觉平衡:A、定义:按一定的规则确定各图形要素的位置,使之看起来合理。

B、影响因素:视觉中心+视觉重量(位置+尺寸+颜色+结构+背景)+视觉方向2、色彩混合&分解:加色法:R+G+B=W;减色法:C+M+Y=K色彩三要素:色相+饱和度+亮度Chapter 4 制图综合制图综合包括对制图现象进行的两种基本处理——选取+概括1、目的:突出制图对象的类型特征,抽象出基本规律,更好地运用地图图形向读者传递信息,并可以延长地图的时效性,避免地图很快地失去作用。

一、选取:(aka.取舍)1、定义:选择那些对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保留在地图上,不需要的信息则被舍弃。

选取可分为类别选取+级别选取,这里主要讨论“级别选取”。

2、实现方法:A、资格法:(解决“选什么”的问题)以一定的数量或质量标志作为选区的资格而进行的选取方法。

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都可以称为确定选取资格的标志。

缺点:I.只能选取一个标志,不够全面;II.无法预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难以控制地区间的对比关系。

B、定额法:(解决“选多少”的问题/面积指标/载负量)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物体的数量。

这种方法可以保证地图在不影响易读性的前提下使地图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

缺点:无法保证在不同地区保留相同的质量资格(所以要给出临界指标)二、概括:1廓。

2、分类: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数量的概略)+质量特征概括(分级的减少)3、实现方法:物体形状概括——删除、合并、夸大;数量特征概括——隐含在形状概括之中,不需要制图者操作;质量特征概括——选择分级间隔、聚类。

三、定位优先级:【由高到低】1、点状符号:有坐标位置——有固定位置——有相对位置——定位于区域范围——阵列符号2、线状符号:有固定位置——有三维特征——有相对位置——面状符号边界——网线图形的线四、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1、地图用途:决定地图内容和表示方法的选择,也对制图综合的方向和程度有决定性影响;2、比例尺:影响地图制图综合程度、方向,影响制图对象的表示方法;3、景观条件:影响制图对象的重要程度,决定着使用的制图综合原则;4、图解限制:物理、生理、心理因素决定了地图的尺寸、规格、色彩和亮度差,以及地图的适宜容量;5、数据质量:制图资料对制图综合的影响五、制图综合的基本规律:地图上的基本图形——线画+几何图形+轮廓图型+弯曲1、图形最小尺寸:单线画的粗细:0.08~0.1mm;线画两条实线间的间隔:0.15~0.2mm;实心矩形的边长:0.3~0.4mm;几何图形空心矩形的空白部分边长:0.4~0.5mm;相邻实心图形的间隔:0.2mm;实线轮廓的半径:0.4~0.5mm;轮廓图型点线轮廓的最小面积:2.5~3.2mm;复杂轮廓的突出部位:0.3mm;弯曲弯曲图形的内径为0.4mm时,宽度需达到0.6~0.7mm。

2、地图负载量:(aka.地图容量)A、定义:地图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

B、分类:面积负载量:地图上所有符号和注记的面积与图幅总面积之比,规定用单位面积里符号和注记所占的面积来表达;数值负载量:单位面积里的个数。

极限负载量:地图可能达到的最高容量,可看作是一个阈值。

适宜负载量3、制图物体形状概括的基本规律:A、舍去小于规定尺寸的弯曲,夸大特征弯曲,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B、保持各线段上的曲折系数和单位长度上弯曲个数的对比;C、保持弯曲图形的类型特征;D、保持制图对象的结构对比;E、保持面状物体的面积平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