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学速记
针灸学记忆
针灸学记忆背俞穴:从第一颈椎开始:一大二风三肺俞,四厥五心六督俞,膈肝胆俞七九十,脾胃三焦加肾俞,穴从十一开始数,十五气海十六大,十七关元小十八,十九膀胱下中膂,二一椎下白环俞。
五输穴:肺经:井商荥鱼输太渊,经渠尺泽肺经牵。
大肠经:井商荥二输三间,阳溪曲池经合连。
胃经:井穴历兑荥内庭,输陷经解合三里。
脾经:井穴隐白荥大都,太白商丘阴陵泉。
心经:井冲荥府输神门,经为灵道合少海。
小肠经:井泽荥谷输后溪,经为阳谷合小海。
膀胱经:至阴通谷输束骨,经为昆仑合委中。
肾经:井泉荥谷输太溪,经为复溜合阴谷。
心包经:井冲荥劳输大陵,经穴间使合曲泽。
三焦经:关冲为井荥液门,中渚支沟合天井。
胆经:窍阴为井侠溪荥,临泣阳辅合阳陵。
肝经:大敦行间输太冲,经穴中封合曲泉。
《难经.六十八难》:“井主心下满,荥主身热,输主体重节痛,经主喘咳寒热,合主逆气而泄”。
原络穴:肺原太渊络列缺,大原合谷络偏历,胃原冲阳络丰隆,脾原太白络公孙;心原神门络通里,小原腕骨络支正,膀原京骨络飞扬,肾原太溪络大钟;包原大陵络内关,焦原阳池络外关,胆原丘墟络光明,肝原太冲络蠡沟。
(任络鸠尾督长强,脾之大络为大包)。
郄穴:阳经郄穴多治急性痛证,阴经郄穴多治血证。
肺郄孔最大温溜,胃郄梁丘脾地机,心郄阴郄小养老,膀郄金门肾水泉;包郄郄门焦会宗,胆郄外丘肝中都,阴维筑宾跷交信,阳维阳交跷跗阳。
八会穴:腑会中脘脏章门,髓会绝骨筋阳陵,血会膈腧骨大杼,脉太渊气膻中存。
交经八穴: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阳维目锐外关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阴跷照海膈喉咙。
募穴:肺募中府大天枢,胃募中脘脾章门,心募巨阙小关元,膀募中级肾京门,包募膻中焦石门,胆募日月肝期门。
下合穴:胃经下合三里乡,上下巨虚大小肠,膀胱下合委中穴,三焦下合属委阳,胆经之合阳陵泉,腑病用之效必彰。
3分钟熟记中医针灸顺口溜(附穴位图)(学习相关)
2017-02-11李灏文章来源阅 68 转 15
足三里
三里在膝下,三寸两筋间。 能除心腹胀,善治胃中寒,肠鸣并积聚,肿满膝胫酸, 劳伤形瘦损,气蛊病诸般。 人过三旬后,针灸眼能宽。取穴当举足,得法不为难。内庭
内庭足两间,胃脉是阳明。 针治四肢厥,喜静恶闻声, 遍身风瘾疹。伸欠及牙疼, 疟病不思食,针著便惺惺。曲池
阳陵居膝下,一寸外廉中。 膝腿难伸屈,拘挛似老翁, 欲行行不得,冷痹及偏风。 诚记微微刺,方知最有功。通里
通里腕侧后,度量一寸中。 善呻并数欠,懊憹及心忪, 实即四肢肿,喉间气难通; 虚则不能语,苦呕痛连胸, 肘膊连臑痛,头腮面颊红。针入三分妙,神功甚不穷。列缺
列缺腕侧上,手指头交叉。 主疗偏风患;半身时木麻, 手腕全无力,口禁不开牙。 若能辨补泻,诸病恰如拿。
曲池曲肘里,曲著陷中求。 善治肘中痛,偏风手不收, 挽弓开未得,筋缓怎梳头, 喉闭促欲绝,发热竟无休, 遍身风瘾疹,针灸必能瘳。合谷
合谷名虎口,两指歧骨间。 头疼并面肿,疟疾病诸般, 热病汗不出,目视暗漫漫,齿龋鼻鼽衄,喉禁不能言。 外著量深浅,令人便获安。 委中
委中曲腘里,动脉偃中央。 腰重不能举,沉沉压脊梁, 风痹髀枢痛,病热不能凉, 两膝难伸屈,针下少安康。承山
承山名鱼腹,月下分肉间。 可治腰背痛,久痔大便难, 脚气膝下肿,战栗腿疼酸, 霍乱转筋急,穴中刺必安。昆仑
昆仑足外踝,后向足跟寻。 月肿腰尻痛。脚胯痛难禁, 头疼肩背急,气喘上冲心。 双足难行履,动作即呻吟。 要得求安乐。须将穴下针。环跳
环跳在髀枢,侧身下足舒,上足曲求得,针得主挛拘,冷风并湿痹,身体或偏枯。呆痴针与灸,用此没疏虞。阳陵泉
学霸笔记针灸口诀
学霸笔记针灸口诀针灸是中医学的重要疗法之一,能够通过刺激人体特定穴位来调整身体的功能和平衡气血。
学习针灸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关键的口诀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记忆和理解相关理论和操作技巧。
以下是一些学霸笔记针灸口诀,供大家参考:1. 穴位定位口诀:上不过头,下不过膝,左右对称,就是穴位。
这句口诀强调了穴位的定位原则。
在寻找穴位时,应当注意参照身体的特定标志来确定位置,如头部的发际线、四肢的关节等。
此外,左右对称也是寻找穴位的重要原则之一。
2. 针刺方法口诀:三进三出,快进慢出,以气为导,以气为尽。
这句口诀强调了针刺方法的基本原则。
在刺入针时,应当采用三次快速刺入的方式,而拔出针时则应该缓慢均匀,以避免伤到患者。
此外,针刺时应当以气为导引,即在刺入和拔出针时要注意顺气流的方向。
3. 针灸调理口诀:病在经脉,治以经脉,经有所通,脉有所缓。
这句口诀强调了针灸调理的关键原则。
中医理论认为,疾病与经脉有关,因此在针灸治疗时应当注重经脉的选择和调理。
通过对经脉的刺激,可以促进气血的流通,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4. 针灸禁忌口诀:刺头不刺尾,刺心不刺腹,刺背不刺腰,刺肩膝关节少刺。
这句口诀强调了针灸治疗时的禁忌原则。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应当避免刺激头部、尾部、心脏、腹部等重要器官和敏感部位。
此外,背部和腰部的穴位也需要谨慎选择,以免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肩膝关节的穴位也应当少刺,以免引发关节损伤。
以上是一些学霸笔记针灸口诀,希望对学习者在学习和实践中有所帮助。
针灸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掌握好相关的理论和技巧对于将来的临床实践非常重要。
因此,学习者可以通过制定自己的学习笔记口诀,加深对针灸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提升学习效果。
(完整版)针灸学速记歌诀
(四)八脉交会穴歌公孙冲脉胃心胸,内关阴维下总同,临泣胆经连带脉,外关阳维目锐逢,后溪督脉内眦颈,申脉阳跷络亦通,列缺任脉行肺系,照海阴跷膈喉咙。
(五)八会穴歌:脏会章门腑中脘,筋会阳陵髓绝骨,骨会大杼脉太渊,血会膈俞气膻中第四部分经络腧穴各论一、手太阴肺经【歌诀】LU十一是肺经,起于中府少商停。
胸肺疾患咳嗽喘,咳血发热咽喉痛。
(1)中府(2)云门(3)天府(4)侠白(5)尺泽(6)孔最(7)列缺(8)经渠(9)太渊(10)鱼际(11)少商手太阴肺经(LU)【歌诀】中府云门下一寸,云门锁骨下窝寻,二穴相差隔一肋,距胸中线六寸平。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擒,尺泽肘中肌腱外,孔最腕上七寸凭。
列缺交叉食指尽,经渠一寸突脉中,太渊掌后横纹跳,鱼际大鱼骨边中。
少商拇指根外角,经穴十一左右同。
二、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LI二十手大肠,起于商阳止迎香,头面眼鼻口齿喉,皮肤身热与胃肠。
1、商阳2、二间3、三间4、合谷5、阳溪6、偏历7、温溜8、下廉9、上廉10、手三里11、曲池12、肘髎13、手五里14、臂臑15、肩髃16、巨骨17、天鼎18、扶突19、口和髎20、迎香手阳明大肠经(LI)【歌诀】商阳食指外侧取,二间握拳节前方,三间握拳节后取,合谷虎口歧骨当,阳溪腕上两筋陷,偏历腕上三寸良,温溜腕后上五寸,池前四寸下廉乡,池下三寸上廉穴,三里池下二寸长,曲池尺泽髁中央,肘髎肱骨外廉旁,池上三寸寻五里,臂臑三角肌下方,肩髃肩峰举臂起,巨骨肩尖骨陷当,天鼎扶下一寸取,扶突肌中结喉旁,禾髎孔外平水沟,鼻旁唇沟取迎香。
三、足阳明胃经(ST)【歌诀】ST四五是胃经,起于承泣厉兑停,胃肠血病与神志,头面热病皮肤病。
1、承泣2、四白3、巨髎4、地仓5、大迎6、颊车7、下关8、头维9、人迎10、水突11、气舍12、缺盆13、气户14、库房15、屋翳16、膺窗17、乳中18、乳根19、不容20、承满21、梁门22、关门23、太乙24、滑肉门25、天枢(大肠募)26、外陵27、大巨28、水道29、归来30、气冲31、髀关32、伏兔33、阴市34、梁丘35、犊鼻36、足三里(合)37、上巨虚(大肠下合)38、条口39、下巨虚(小肠下合)40、丰隆(络)41、解溪(经)42、冲阳(原)43、陷谷(输)44、内庭(荥)45、历兑(井)承泣下眶边缘上,四白穴在眶下孔,巨髎鼻旁直瞳子,地仓吻旁四分灵,大迎颌前寸三陷,颊车咬肌高处迎,下关张口骨支起,头维四五旁神庭,人迎结喉旁动脉,水突人迎气舍中,肌间气舍平天突,缺盆锁骨上窝中,气户锁下一肋上,相去中线四寸平,库房屋翳膺窗接,都隔一肋乳中停,乳根乳下一肋处,胸部诸穴要记清,不容巨阙旁二寸,其下承满与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脐旁二寸平,外陵大巨水道穴,归来气冲曲骨邻,髀关髂下平会阴,伏兔膝上六寸中,阴市膝上方三寸,梁丘膝上二寸呈,膝外下陷是犊鼻,膝下三寸三里迎,膝下六寸上巨虚,膝下八寸条口行,再下一寸下巨虚,条外一寸是丰隆,解溪跗上系鞋处,冲阳跗上动脉凭,陷谷跖趾关节后,次中指缝寻内庭,厉兑次趾外甲角,四十五穴要记清。
2022,2023考研中医综合针灸疗法速记
2022,2023考研中医综合针灸疗法速记
为了准备2022和2023考研中医学综合针灸疗法,下面是一些速记技巧:
针灸疗法概述
经络部位
- 合谷穴:位于手掌第一横纹与阳谷穴之间
-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脚踝上方约三个手指宽度
- 风池穴:位于后颈部与头部连接处,两耳垂直连线处
- 太阳穴:位于耳垂前上方,向上延伸至眉头起始处,向后与耳后连线的交点
- 睛明穴:位于眉毛直上的位置
基本操作
- 取穴:手穴用食指和中指捏取,足穴用拇指和食指捏取
- 按揉(推拿):对于易寒性疾病,先按揉后扎刺;对于易热性疾病,先扎刺后按揉。
- 扎刺:沿着经络方向刺向对侧(手能插到多深,插多深;手不够长,勉强不可)
- 加温:用艾灸或灸带加热刺入的部位
针灸常见疗法
补法
- 补穴:把所需药物置于针柄中空处,插到相应腧穴内
- 补艾:把艾绒灸贴在相应腧穴处进行刺激
泻法
- 吸穴:贴上一些贴敷剂,吸附药物
- 艾灸:采用艾条,在药物壳和皮肤之间烧着,热力作用下药物通过皮肤渗出
- 刻痧:轻轻用针背或针柄在所患部位刻画。
以上是关于2022,2023考研中医学综合针灸疗法速记的一些技巧。
记得经常练习和复习,并持续学习中医学知识,才能更好地掌握针灸疗法。
针灸趣味记忆的技巧
针灸趣味记忆的技巧(1)风寒感冒:主穴:列缺合谷风池。
山谷被风吹开一条裂缝,令人心寒。
谷-合谷,风-风池,裂-列缺,寒-风寒。
(2)风热感冒:曲池鱼际大椎合谷。
大热天大伙到山谷里的水池洗澡和捉鱼!池-曲池,鱼-鱼际,大-大椎,谷-合谷。
(3)哮喘:1.实证:主穴:列缺膻中肺俞。
因缺席期中考试而成绩作废。
缺-列缺,期中-膻中,废-肺俞,试-实证。
2.虚证:主穴:肺俞膏盲肾俞气海太渊太溪足三里。
三太太虽高龄,体质不虚,每天都神气飞扬。
飞-肺俞,高-膏盲,神-肾俞,气-气海,太-太渊,太-太溪,三-足三里,虚-虚证。
(4)泄泻:1.急性泄泻:主穴:天枢中脘温溜足三里三阴交。
中秋节那天溜冰回来足足泄了三天三夜。
天-天枢,中秋-中脘,溜冰-温溜,足足/三-足三里,三-三阴交。
2.慢性泄泻:主穴:天枢中脘足三里脾俞胃俞肾俞大肠俞命门。
中秋节那天吃了三个大饼后损伤脾胃,泄泻不止,后神志不清,差点没命。
天-天枢,中秋-中脘,三个-足三里,脾-脾俞,胃-胃俞,神-肾俞,大饼-大肠俞,命-命门。
(5)眩晕:1.肝阳上亢:风池肝俞肾俞行间侠溪。
行走江湖,身不由己,谢大侠不杀之恩,在下甘拜下风。
风-风池,甘-肝俞/肝阳上亢,身-肾俞,行-行间,大侠-侠溪。
2.痰湿中阻:头维内关中脘丰隆解溪。
上头指示快给那个中风的解放军脱水降颅内压。
上头-头维,内-内关,中-中脘,风丰隆,解放军-解溪。
(6)不寐:主穴:神门神庭三阴交太阳风池。
二朗神被三太子打得发羊吊风了。
二朗神-神门。
神庭,三-三阴交,太/羊-太阳,风-风池。
(7)头痛:1.肝阳上亢:太阳悬颅百会侠溪行间。
太君发羊癫疯了,向汉奸悬赏百万美金捉拿大侠头颅。
太君-太阳,悬-悬颅,百-百会,侠-侠溪,奸-行间。
2.气血不足:百会气海肾俞肝俞足三里合谷。
老头爬三百里山谷仍神色不改,我们已筋皮力尽,上气不接下气,口干燥,肝肠断裂。
百-百会,气-气海,神-肾俞,肝-肝俞,三-足三里,谷-合谷。
针灸经典穴位速记歌诀
针灸经典穴位速记歌诀中医之声公众号1、精【梦遗泄精】心俞、白环俞、膏肓俞、肾俞、中极、关元、三阴交,或针或灸。
【无梦泄精】肾俞、关元、中极,灸之。
【精溢失精】中极、大赫、然谷、太冲,针之。
【精浊自流】中极、关元、三阴交、肾俞,灸之。
【虚劳失精】大赫、中封,灸之。
2、气【一切气疾】必取气海、或针或,灸之。
【气逆】尺泽、商丘、太白、三阴交,针之。
【噫气上逆】太渊、神门,针之。
【短气】大陵、尺泽、,针之(属气实者);大椎、肺俞、神阙、肝俞、鱼际,灸之(属气虚者)。
【少气】间使、神门、大陵、少冲、足三里、下廉、行间、然谷、至阴、肝俞、气海,或针或灸之。
【上气】太冲,灸之。
【欠气】通里、内庭,针之。
【气急食不消】太仓,灸之。
【冷气脐下痛】关元,灸百壮。
3、神【精神萎靡】关元、膏肓,灸之。
【善恐心惕惕】然谷、内关、阴陵泉、侠溪、行间针灸之。
【心憺憺大动】大陵、三里,针之。
【失志痴呆】神门、中冲、鬼眼、鸠尾、百会、后溪、大钟,灸之。
【妄言妄笑】神门、内关、鸠尾、丰隆,针之。
4、血【衄血吐血下血】隐白、大陵、神门、太溪,针之。
【衄血不止】囟门、上星、大椎、哑门,俱灸之;或以三棱针于气冲出血之,再针合谷、内庭、三里、照海。
【吐血】针风府、大椎、膻中、上脘、中脘、气海、关元、三里;或灸大陵。
【呕血】上脘、大陵、曲泽、神门、鱼际,针之。
【大便血】关脉芤。
大便出血数斗者,膈俞伤者灸膈俞。
【咳血】列缺、三里、肺俞、百劳、乳根、风门、肺俞,针之【虚劳吐血】中脘、肺俞、三里,灸之【口鼻出血不止】上星,灸之【下血不止】脐心对过脊骨上灸七壮5、梦【惊悸不眠】阴交,针之【烦不得卧】浮郗,针之【沉困睡多】无名指第三节尖,屈指取之,灸一壮【胆寒不得睡】窍阴,,针灸之【多梦善惊】神门、心俞、内庭,针之6、声音【卒然无音】天突,针之【厥气走喉不能言】照海,针之【喉痹卒喑】丰隆,针之【暴喑】合谷,针之;天鼎、间使,亦针之7、言语【喑不能言】合谷、涌泉、阳交、通谷、大椎、支沟,针之【舌强难言】通里,针之【舌缓不能言】哑门,针之【舌下肿难言】廉泉刺之8、津液【多汗】先泻合谷,次补复溜【少汗】先补合谷,次泻复溜【盗汗】阴郗、五里、间使、中极、气海,针之【盗汗不止】阴郗泻之【虚损盗汗】百劳、肺俞,灸之【伤寒汗不出】合谷、复溜、俱针泻之9、痰饮【痰饮】诸凡痰饮,必取丰隆、中脘【胸中痰饮不食】巨阙、足三里,灸之【溢饮】中脘,灸之【痰饮久患不愈】膏肓,灸之,愈多愈妙10、胞宫【月经不调】中极、三阴交、肾俞,针之【月经断绝】中极、三阴交、肾俞、合谷、四满、三里,针灸之【崩漏不止】血海、阴谷、三阴交、行间、太冲、中极,针灸之【赤白带下】中极、肾俞、三阴交、章门、行间,针灸之【白带】中极、气海、委中,针之【白带】曲骨、承灵、中极,针灸之11、虫【劳瘵】膏肓、鬼眼、四花穴,灸之12、小便【癃闭】照海、大敦、委阳大钟、行间、委中、阴陵、石门,针之【小便淋闭】关元、三阴交、阴谷、阴陵、气海、太溪,针之【石淋】关元、气海、大敦,针之【气淋】气海、关元,针之【血淋】阴陵、关元、气冲,针之【小便滑数】中极灸、肾俞、阴陵、气海、阴谷、三阴交,针之【遗尿不禁】阴陵、阳陵、大敦、曲骨,针灸之【茎中痛】行间,灸之,中极、太溪、三阴交、复溜,针之【白浊】肾俞,灸之;章门、曲泉、关元、三阴交,针之【妇人阴中痛】阴陵泉,针灸之【妇人转脬不得尿】曲骨、关元,针灸之13、大便【渴饮欲泻】大椎灸三五壮【泄泻久年不愈】百会灸五七壮【久泄痢】天枢、气海,灸之【泄痢不止】神阙灸七壮;关元灸三十壮【溏泄】脐中、三阴交,灸之,以多为妙【飧泄】阴陵、巨虚、上廉、太冲,灸之【泄泻如水,肢冷脉绝,腹痛短气】气海灸百壮【下痢血脓腹痛】丹田、复溜、小肠俞、天枢、腹哀,灸之【冷痢】关元灸五十壮【里急后重】合谷、外关,针之【痢不止】合谷、三里、阴陵泉、中脘、天枢、关元、神阙、中极,针灸之【一切下痢】凡诸下痢,皆可灸大都五壮、商丘、阴陵各三壮。
针灸学 歌诀
针灸学歌诀
针灸学歌诀:
上实摄于经脉,中虚补于经络。
下应取于局部,排散行于奇胜。
真阳来补阳明,真阴来补阴阳。
顺经以通络,以经则络专精神。
五脏六腑各分部,诊治疗法须明。
四窍畅通气血行,疾病则可治愈。
刺灸之法毋忘驱风,针配火以温通。
切不可误伤经脉,谨遵循检穴处。
扣吸出针有讲究,得法灸敷居中要。
穴位辨证明思辩,和四气以通调。
病根散则表里灭,气血通则证消除。
针灸学乃至精深,学此者当谨细勤。
注意:以上歌诀仅供参考,具体医疗操作需要专业医生指导。
实用针灸速记
¨针灸部分¨十二经脉的走向与交接: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从胸部走向手指末端(→胸内手)。
手三阳经从手走头→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手外头)。
足三阳经从头走足→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头外足)。
足三阴经从足走腹→从足趾的末端走向胸部(→足内腹)。
交接:手三阴经与手三阳经→交接于手指末端。
手三阳经与足三阳经→交接于手头面部。
足三阳经与足三阴经→交接于足趾末端。
足三阴经与手三阴经→交接于胸腹。
¨反映经络学说早期面貌,而又早于《黄帝内经》的古代医书为《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
¨《灵枢》又被称为《针经》,提出160个穴位。
¨最早的针灸工具:砭石。
¨《针灸甲乙经》是最早的第一部针灸专著,有349个穴位。
¨《难经》:首先提出八会穴。
¨《明堂孔穴针灸治要》是第一部输穴学,有348个穴位。
¨灸法:古代称为灸焫,起源于北方,又称艾灸,是指用艾火治病的方法。
¨拔罐:古代称为角法。
¨明代的针灸学重要著作:杨继洲的《针灸大成》(经穴有359个穴位)。
陈会的《神应经》。
徐凤的《针灸大全》(评述针灸手法)。
高武的《针灸聚英》。
汪机的《针灸问对》。
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
¨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首绘彩色明堂三人图,提出阿是穴、手指同身寸取穴法、预防医学。
¨医事制度始于唐代,设太医署;元代滑伯仁的《十四经发挥》首创十四经。
¨宋代王惟一:《铜人输穴针灸图经》,第一个铸造铜人。
¨清代李学川:《针灸逢源》,以辨证取穴,针药并重,提出361穴。
¨《山海经》记载有: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为箴。
¨一源三歧:八脉中的任督冲脉皆起于胞中,任脉位于身前正中线,督脉位于身后正中线,冲脉与足少阴肾经相并,挟脐两旁而上行(阴脉之海为任脉,阳脉之海为督脉,十二经之海或血海为冲脉)。
精要针灸学速记
• 列缺 (LU7 Lie que) ) • 位置:前臂桡侧缘,桡 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处, 当肱桡肌与 拇长展肌腱之间。《灵 枢·经脉》:“去腕一寸 半,别走阳明也。” 《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以手交叉,头(食) 指末筋骨罅中。”《针 经指南》:“手腕后高 骨缝间”;《针灸逢 源》:“在腕后侧上一 寸五分”。
天府 (LU3 Tian fu) )
• 功效:清宣肺气,止衄,明目。主治:古 代记述:咳嗽、哮喘、鼻口出血、咽肿、 瘿气、头眩目暝、远视{11}{11}、身肿、 身重、风汗出、嗜睡、恍惚、善忘、疟疾、 肩臂痛。近人报道:支气管炎、上臂痛。 方例:鼻衄:天府、合谷。瘤、瘿气、咽 肿:气舍、天府、臑会。 • 刺灸法:直刺0.5~1寸。艾条灸5~10分 钟。其它:
• 鱼际 (LU10 Yu ji) ) • 位置:手拇指本节(第1 掌指关节)后凹陷处, 当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 白肉际。《针灸甲乙 经》:“在手大指本节 后内侧散脉中”;《针 灸玉龙经》:“曲指大 维尖”;《神应经》“白 肉际”;《循经考穴 编》:“约居横纹后一 寸。”
鱼际 (LU10 Yu ji) )
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
• • • • • • • • • • •
背腰部 肩峰缘至后正中线 8 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 上肢 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 肘横纹至腕侧横纹 12 下肢部 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 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 13 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 19 腘横纹至外踝尖 16
18
第三单元 主要腧穴
少商 (LU11 Shao shang) )
• 功效:醒神、利咽、清热。主治:古代记述:热病、咽 喉肿痛、喉中闭塞、乳娥、音哑、雀目、热病、心烦、 中风、昏迷、癫狂、痫症、小儿惊风、麻疹不出、咳嗽、 气喘、呕吐、腹胀、项肿、手臂不仁、腕挛、指痛。近 人报道:流行性感冒,急性咽喉炎、扁桃体炎、腮腺炎、 白喉、百日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鼻衄、 昏厥、休克、胎位不正、精神分裂症。方例:咽喉肿痛: 天突、合谷、少商。久咳:天柱、少商。呕吐:劳宫、 少商。胃中结痞:上脘、中脘、下脘、太渊、少商、太 冲、大敦。中风:少商、商阳、中冲、少泽、少冲。晕 厥:人中、少商。刺灸法:浅刺0.1~0.2寸或点刺放血。 其它:井(木)穴。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穴位速记汇总
中医执业医师考试针灸学穴位速记汇总手太阴肺经1、尺泽:①定位:在肘区,肘横纹上,肱二头肌腱绕侧缘凹陷中。
②功能:肃降肺气,滋阴润肺。
③主治:咳嗽,气喘,咯血,潮热舌干,咽喉肿痛,心疼,胸满,呕吐,小儿惊风,小便频数。
2、孔最:①定位:前臂区,腕掌侧远端横纹上7寸,尺泽与太渊连线处。
②功能:肃降肺气,凉血止血。
(为郗穴,急症血症常用)④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等。
3、列缺:①定位:两手虎口自然交错,一手食指按在另一手桡骨茎突上,指尖下凹陷处②功能:列缺为络穴,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任脉,故可治肺、大肠、任脉三经的疾病,主以清头领、解表热、利咽喉。
列缺主外感咳嗽、吐痰、头痛4、少商:①定位:手指,拇指末节桡侧,指甲根角侧上方0.1寸②功用:清热散风,利咽止痛,开窍醒神③主治:咽喉肿痛,鼻衄,发热,癫狂,中风,昏倒。
(少商放血治疗咽喉肿痛)手阳明大肠经1、合谷:①定位。
手背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②功能:是全身冷静镇痛要穴,清热解表,镇惊止痛。
③主治:配伍:①合谷、复溜、汗多可止,无汗可发②合谷配太冲,名开四关穴,治疗气机不利惹起的精神阻碍;手连肩脊痛苦;鼻塞、鼻窒、鼻渊。
③''面口合谷收”,主头面疾病,如头痛,头晕,鼻渊鼻衄,牙痛(下牙,多取对侧)。
④合谷(补)配三阴交(泻)。
可致使流产。
2、曲池:①定位:肘区,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②功能:为浑身退热要穴,功可清热止痒,调治肠胃。
③主治:配穴,退热曲池风疹曲池泄泻曲池大椎血海足三里(天枢)此外在脑血管病中亦常用到曲池,“治痿独取阳明”3、迎香:①定位:面部,鼻翼5中点旁,鼻唇沟中②功能:散风清热,通利鼻窍③主治:鼻塞不闻香臭配上星,可同时取用内迎香,在鼻孔内上方与鼻翼软骨相对处的鼻粘膜上取穴,多用三棱针点刺放血。
足阳明胃经1、四白:①定位:眶下孔,走行眶下神经,当承泣直下。
②功能:散风明目,舒筋活络。
③主治:目疾,口眼倾斜,同时也治三叉神经痛,针刺时,要求将针刺及眶下神经,方有酸麻重胀之感。
针灸速记材料
一、头面躯体痛证一头痛主穴百会、太阳、风池、阿是穴、合谷趣记:凤阳百合二落枕主穴外劳宫天柱阿是穴后溪悬钟趣记:后天选老公三漏肩风主穴肩髑肩髂肩贞阿是穴阳陵泉条口透承山四腰痛主穴大肠俞阿是穴委中五痹证主穴阿是穴局部经穴配穴行痹配膈俞、血海;痛痹配肾俞、关元;着痹配阴陵泉、足三里;热痹配大椎、曲池。
内科病症的针灸治疗一中风中经络主穴水沟内关三阴交极泉尺泽委中2 .中脏腑(1) 闭证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2) 脱证关元神阙二眩晕1..实证主穴百会风池太冲内关趣记:白痴冲关,眩晕2..虚证主穴百会风池肝俞肾俞足三里趣记:肝肾二叔会三里池三面瘫主穴攒竹阳白四白颧髂颊车地仓合谷太冲四不寐主穴百会安眠神门三阴交照海申脉趣记:三百海参安神五坐骨神经痛主穴足太阳经证:腰夹脊秩边委中承山昆仑足少阳经证:腰夹脊环跳阳陵泉悬钟丘墟六感冒主穴列缺合谷风池大椎太阳趣记:大谷池缺太阳2 .慢性泄泻主穴神阙天枢足三里公孙趣记:公孙天神住山里七哮喘1.实证十一便秘主穴天枢大肠俞上巨虚支沟主穴列缺尺泽趣记:肺喘缺中泽2.虚证肺俞中府定喘趣记:天上大沟妇儿科病证主穴肺俞膏肓肾俞太渊太溪足三里定喘趣记:肺肾二叔搞定三太太八呕吐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趣记:中关足九胃痛主穴中脘足三里内关趣记:中关足十泄泻1.急性泄泻主穴天枢上巨虚阴陵泉水分趣记:泉水上天一痛经1..实证主穴中极次髂地机三阴交2..虚证主穴关元足三里三阴交趣记:三次中地二崩漏1..实证主穴关元三阴交隐白2..虚证主穴气海三阴交肾俞足三里三缺乳主穴乳根膻中少泽趣记:膻中少乳四遗尿主穴关元中极膀胱俞三阴交趣记:关中三叔皮外骨伤、五官科病证一瘾疹主穴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阴交二蛇串疮主穴局部阿是穴夹脊穴配穴肝胆火盛配行间、侠溪;脾胃湿热配阴陵泉、内庭;瘀血阻络配血海、三阴交。
便秘配天枢;心烦配神门。
三扭伤主穴阿是穴局部腧穴腰部:阿是穴大肠俞腰痛点委中颈部:阿是穴风池绝骨后溪肩部:阿是穴肩髑肩髂肩贞肘部:阿是穴曲池小海天井腕部:阿是穴阳溪阳池阳谷髋部:阿是穴环跳秩边居髂膝部:阿是穴膝眼膝阳关梁丘踝部:阿是穴申脉解溪丘墟四目赤肿痛主穴睛明太阳风池合谷太冲趣记:何故太阳净明,风太冲五耳鸣耳聋1..实证主穴听会翳风中渚侠溪趣记:侠溪听中医2..虚证主穴听宫翳风太溪肾俞六牙痛主穴合谷颊车下关趣记:何故下车七咽喉肿痛1..实证主穴少商合谷尺泽关冲趣记:何故斥责关少2..虚证主穴太溪照海列缺鱼际趣记:溪海缺鱼常用配穴肝阳上亢证:太溪配太冲(或行间、侠溪)痰湿证:中脘、丰隆,阴陵泉、头维、公孙瘀血证:血海、膈俞、三阴交(妇科多用)血虚:脾俞、足三里气虚:气海、足三里肝郁气滞:太冲、行间、章门、侠溪肾虚:肾俞、太溪胃热:内庭肝火:行间外感热:大椎,曲池脾胃虚弱:脾俞、胃俞;肝肾亏虚:肝俞、肾俞心胆气虚配心俞、胆俞Welcom e To Download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针灸治疗趣味记忆歌诀
针灸治疗趣味记忆歌诀外感头痛北风太烈。
(百会,风池,太阳,列缺) 2,内伤头痛【实证】北风微。
(百会,风池,头维) 【虚证】北风足。
(百会,风池,足三里) 3,落枕警钟外公,后妻。
(肩井,悬钟,外劳宫,后溪) 4漏肩风阵前聊语。
(肩贞,肩前,肩髎,肩髃) 5,腰痛阿是大肠畏重。
(阿是穴,大肠俞,委中) 6中风【中经络】三阴天,水沟内唯剩几尺泽水。
(三阴交,水沟,内关,委中,极泉,尺泽) 【中脏腑闭证】何故十二水沟内臭气太冲。
(合谷,十二井,水沟,内关,太冲) 【中脏腑脱证】人中内元,气,神脱了。
(水沟,内关,关元,气海,神阙) 7,眩晕【实证】北风太猛冲内关。
(百会,风池,太冲,内关) 【虚证】山里北风伤肝肾。
(足三里,百会,风池,肝俞,肾俞)8,面瘫攒四百车洋白鱼,捆抡地仓了。
(攒竹,四白,颊车,阳白,鱼腰,昆仑,地仓,颧髎) 9,不寐神僧照印堂,四神安眠。
(神门,申脉,照海,印堂,四神聪,安眠) 10,感冒何故有太阳,缺大风。
(合谷,太阳,列缺,大椎,风池) 11,哮喘【实证】肺吐痰烈,吃则定喘。
(肺俞,膻中,列缺,尺泽,定喘)【虚证】山里高荒,太远太稀,肺肾定喘。
(足三里,膏肓,太渊,太溪,肺俞,肾俞,定喘) 12,胃痛内关走三里,中脘痛。
(内关,足三里,中脘)13,呕吐同胃痛 14,泄泻【急性】阴陵泉上巨虚,天输水分。
(阴陵泉,上巨虚,天枢,水分)【慢性】公孙天神住山里。
(公孙,天枢,神阙,足三里)15,便秘天水丰隆,归来支沟。
(天枢,水道,丰隆,归来,支沟) 16,痛经【实证】三次交战,中计痴了。
(三阴交,中极,次髎) 【虚证】山里三叫,气海痛。
(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17,崩漏【实证】公孙在大观园三叫吟。
(公孙,关元,三阴交,隐白)【虚证】山里三叫气海崩漏。
(足三里,三阴交,气海) 18,缺乳膻中乳根少泽。
(膻中,乳根,少泽) 19,遗尿大观园三次交战,中计光输。
(关元,三阴交,中极,膀胱俞) 20,瘾疹何故委曲割腕输血。
执业医师针灸速记歌诀
执业医师针灸速记歌诀一、十四经脉速记歌诀(一)十二经脉歌诀手太阴肺经:手太阴肺十一穴,中府云门天府列,次则侠白下尺泽,又次列缺与鱼际,太渊经渠与寸口,抵指少商如韭叶。
手阳明大肠经:手阳明穴起商阳,二间三间合谷藏,阳溪偏历复温溜,下廉上廉三里长,曲池肘髎五里近,臂臑肩髃巨骨当,天鼎扶突禾髎接,鼻旁五分迎香列。
足阳明胃经:四十五穴足阳明,承泣眼眶下方横,再从四白入下颌,大迎颊车耳前升,犊鼻通里迎香分,足三里犊鼻穴前巨,梁丘丰隆膝眼存,再进三寸三里穴太,头维四五并角孙,再入大迎三穴接天,水突气舍连胸乡,缺盆气户连俞府,下寻极泉腋下过,进肩髃巨骨向外分,天鼎扶突接禾髎。
手少阴心经:九穴心经手少阴,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手太阳小肠经:手太阳经小肠穴,少泽先行小指末,前谷后溪腕骨间,阳谷须同养老列,支正偏历及温溜,神门腕上锐骨获,听宫耳前珠上生,欲觅耳聋瘖变音。
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阳经六十七,睛明攒竹曲差参,承泣颧髎下关近,昆仑委中申脉接,殷门附分到秩边,委阳浮郄相并列,承筋承山相次行,飞扬跗阳至昆仑,再与申脉并相接。
五处眉本细搜寻鱼腰阳白参角内上二七从正营目系内足睛主脐腰部数循上项泥丸会阴谷最后落地是阴申初肾足少阴舌旁正当中外丘育太溪存京骨仆参附分黄活踝斜交三阴交,陷谷庭道别内外踝能诸肿至阴暴厉至喉咙大赫气穴并四满中注肓俞脐旁二寸良石门通关元募中央阴交神阙水分下脘建里中脘上脘巨阙紫宫玉堂膻中周荣隔下三寸关元中下二寸中极育蓓长江黄海间血室章门季胁渊液腹维海底关门幽门荡谷上巨阙幽门相表里间使大陵通劳宫中冲中府云门期门章门在中间募在膈下巨阙旁二寸陷中当脐旁二寸期门章门旁四寸五里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脾枢箕门胃枢梁丘犊鼻足三里条口丰隆太白公孙隐白大都太冲经渠阳池液门厉兑窍阴侠溪阳辅申脉金门仆参昆仑曲泉养老至阴束骨足通谷厉兑申脉交可病患.。
针灸45个必背口诀
针灸45个必背口诀针灸作为中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理论基础。
为了帮助针灸学习者更好地掌握针灸知识和技巧,以下为大家总结了45 个必背口诀。
一、经络穴位口诀1、任督二脉走正中,十四经脉紧相连。
2、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
3、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足三阳经从头走足。
4、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5、心经穴位九穴真,极泉青灵少海深,灵道通里阴郄邃,神门少府少冲寻。
6、小肠经穴十九中,少泽前谷后溪隆,腕骨阳谷养老绳,支正小海外辅中,肩贞臑俞接天宗,秉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连天窗逢,天容颧髎听宫终。
二、穴位定位口诀7、尺泽肘中横纹上,肱二头肌腱桡侧缘。
8、孔最腕横纹上 7 寸,太渊掌后横纹桡侧端。
9、鱼际第 1 掌骨中点桡侧,赤白肉际处。
10、少商拇指桡侧指甲角旁 01 寸。
11、商阳食指桡侧指甲角旁 01 寸。
12、合谷在手背,第 2 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13、阳溪在腕背横纹桡侧,手拇指向上翘起时,当拇短伸肌腱与拇长伸肌腱之间的凹陷中。
14、手三里在阳溪穴与曲池穴连线上,肘横纹下 2 寸处。
15、曲池在肘区,在尺泽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凹陷处。
三、针刺手法口诀16、进针手法要轻柔,缓慢刺入防疼痛。
17、提插捻转要适度,得气感应细心求。
18、补泻手法分阴阳,徐疾轻重各有方。
19、烧山火能补虚寒,透天凉可泻实热。
20、迎随补泻看经脉,顺经为补逆为泻。
四、针灸配穴口诀21、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
22、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23、心胸取内关,小腹三阴谋。
24、坐骨刺环跳,腿疼阳陵透。
25、上肢取曲池,下肢阳陵泉。
26、酸痛取阿是,昏厥人中苏。
五、针灸禁忌口诀27、孕妇针刺要谨慎,腰骶腹部穴位禁。
28、小儿囟门未闭合,头部穴位莫深针。
29、大醉大怒与过劳,饥饿过饱皆不宜。
30、皮肤破损有炎症,避开病灶防感染。
六、常见病针灸治疗口诀31、感冒风池和大椎,头痛太阳加印堂。
32、牙痛下关与颊车,面瘫地仓透颊车。
针灸学歌诀汇总
针灸学歌诀汇总针灸学歌诀汇总如下:
1. 经穴总歌:
手太阴肺十一穴,少商鱼际及太渊;
尺泽孔最列缺处,经渠尺泽在臂前;
大椎陶道三四间,肺俞身柱在肩端;
中府云门下一寸,云在乳上动脉边;
天府腋下三寸取,侠白府下一寸间;
尺泽肘中横纹处,孔最腕上一寸连;
鱼际掌侧横纹头,太渊掌后纹下安;
鱼际直上横纹处,少商穴在大指端。
2. 十二经脉歌诀:
手太阴肺中府始,少商穴止于拇指端;
手阳明经商阳始,少泽穴止于食指端;
足阳明经厉兑始,至迎香于鼻翼端;
足太阴经隐白始,至大包于腋窝端;
手少阴心起于极泉,神门穴止于掌中端;手太阳经小海始,至听宫于耳前端;
足太阳经至阴始,束骨穴止于脚趾端;
手少阳经天井始,至耳门于耳前端;
足少阳经光起始,止窍阴于脚趾端;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天池,终止于中指端;手少阴心经起于极泉,止于少冲于小指端;
足厥阴肝经大敦始,止于蠡沟于脚内踝端;足少阴肾经涌泉始,止于俞府于胸前正中线。
针灸学必背歌诀
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颈项九针病,三阴三阳十二分。
2. 胸胁八针中间取,背俞华佗腹募寻。
3. 四肢肘膝以下藏,五输穴内更来问。
4. 脏腑经络记住位,募原别使要记真。
5. 记住穴位能治病,学医针灸是妙法。
6. 针灸之法真奇妙,十二经脉是纲领。
7. 奇经八脉横配合,脏腑器官是基础。
8. 疾病性质有寒热,虚实补泻巧施针。
9. 经脉循行有方向,手指同身寸法量。
10. 配穴方法有主客,上下左右各有道。
11. 毫针之法须精通,补泻得当有奇效。
12. 针灸治疗讲配穴,配穴得当病自消。
13. 配穴方法有原则,掌握原则是关键。
14. 阿是之法也须知,病变在阿是刺之。
15. 胸胁病变取背俞,心腹疾病取募原。
16. 头项病变取手足,腰背疾病取对应。
17. 耳部疾病取手足,目部疾病取肝俞。
18. 小肠中气不足病,心经有热神志病。
19. 大肠经病主津液,胃经积热口齿病。
20. 膀胱经热小便赤,肝经受病两胁痛。
21. 三焦火热主气发,胆热口苦眼不明。
22. 心经火热舌难伸,脾经积热口唇病。
23. 肺经受病皮毛焦,肾经受病耳聋鸣。
24. 脾经虚弱不摄血,肝经积热月经病。
25. 小肠经虚小便频,膀胱虚弱小便病。
26. 三焦虚弱津液脱,胃经虚弱唇口干。
27. 肺弱喘促咽喉病,大肠虚弱为泄泻。
28. 肾弱为肿膀胱病,心火过旺口舌烂。
29. 心弱心烦口舌病,脾弱腹胀胃火盛。
30. 肺弱受风自汗出,肝弱则为头目病。
当然,以下是另外30条针灸学必背歌诀:1. 头面病治宜浅针,胸背俞穴深刺寻。
2. 肩肘腕掌求中渚,脊背膀胱用俞募。
3. 腰骶宜用环跳针,膝关阳陵要当记。
4. 足下三里及解溪,踝上四穴太溪觅。
5. 胸胁胀满求内关,脘腹疼痛刺公孙。
6. 心悸神昏取神门,心包募穴在膻中。
7. 半身不遂求肩髃,发热恶寒合谷收。
8. 癫狂针灸求内关,人中百会不可缺。
9. 口眼歪斜取颊车,地仓合谷针向斜。
10. 泄泻痢疾求中脘,天枢大肠莫错过。
11. 咳嗽气喘取肺俞,太渊列缺双穴撮。
每日背记针灸歌诀完整版汇总
每日背记针灸歌诀完整版汇总针灸歌诀是通过歌唱的方式来记忆针灸的原理和穴位,便于学习和记忆。
下面是每日背记针灸歌诀完整版,供参考:第一天:针灸起源有中医,知脉络,祖师针谱传古今。
百病诸凡皆能愈,良医针法得工夫。
第二天:经络与穴位十二经络共脉络,通血气之万川河。
千百穴位疗万病,选得对应得万寿。
第三天:经络与腧穴要知所行所从,阴阳经络分最明。
腧穴聪明依经络,气血畅通治疾病。
第四天:气血与经络阴阳调养气血和,经络畅通有健康。
轻灸温经活脉络,推气行气万病愈。
第五天:针刺深浅痛痒酸胀实是穴,有气随针而入流。
避神经突起浅刺,一指以深不后悔。
第六天:得气与取气得气取气功夫多,得气取之要按法。
得气数字是重要,取气深浅有差别。
第七天:顺逆与气滞气滞失调须要顺,观察顺逆寻奇穴。
顺与逆法功效待,气滞疗法奇效见。
第八天:寒热与针灸阳虚则寒寒格,寒者热则热祛火。
阳热寒者宜降火,热则寒寒气温热。
第九天:气血虚实气虚则声微促气弱,血虚则菲沛面色东。
气虚血虚气血亏,益气养血针灸好。
第十天:气化与活血气化运调疏经络,活血仿佛流江河。
气滞气痛联络通,血瘀血痛流行波。
第十一天:泻法与补法泻法疏通助顺畅,补法滋养助生津。
进补虚者用补法,滋阴壮阳治真人。
第十二天:病机与定位寒湿缠绕识病机,阳虚阳亢看形神。
气血滞络辨适宜,针灸调理选择明。
第十三天:常见疾病与穴位头痛人多用合谷,目疾百会曾治愈。
口干鼻燥用涌泉,腰疼膝软用肾俞。
以上是每日背记针灸歌诀的完整版汇总,共13首歌诀。
每天背记一首,循序渐进,可以帮助你更好地记忆针灸的原理和穴位。
中医针灸学歌诀汇总
中医针灸学歌诀汇总针灸是一门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在人体特定穴位上刺激,调节气血营养,促进身体健康。
中医针灸学包含了广泛的知识和技巧,为了更好地学习和理解这门学问,人们总结出了一些易于记忆的歌诀。
以下是中医针灸学的歌诀汇总。
一、针灸得神明,穴位要先明。
起始藏空窍,行脉道经脉。
一头入分肉,一头会经脉。
合穴是决窍,互补是通脉。
二、得气各首寻,穴府随奇经。
十四奇冲通,四尺常将依。
转子属耳齿,四海各归一三、部位来承抗,深浅考根底。
筋穴与脉络,肌肤与楞丝。
阳道入盆腔,阴经通手指。
四、五脏与六腑,顺行上下午。
命门穴加思,上冲完二部。
后脊骨侧内,凡穴良寿补。
五、五经通男女,府穴是根据。
阴阳平交换,配合才奇特。
出总坐冠顶,千般总会有。
六、出脏经侧腹,上肩腕包含。
骨中无他经,每经总有相。
部位九九九,巡行无形象。
七、阳脉盘腹内,三里多推丰。
足阳明先刺,乌骨区平挺。
太阳寸口边,中盘满下颌。
八、少阳中鱼腰,经脉阴阳交。
光明韩玉泉,阳当三阳上。
曲池挟钟枢,发际现所在。
九、阳明代陈琥,合穴自相补。
头臂背腹肚,出入皆主舞。
一筋通庆带,穴穴皆有名。
十、胆经有六浊,排毒有妙方。
涌泉两眉间,络脉耳巴黄。
胆道穴无数量,缺损自往来。
总结:以上是中医针灸学的一些歌诀汇总,这些歌诀以押韵的形式,简单明了,易于记忆。
针灸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问,深奥而丰富。
汇总这些歌诀有助于学习和记忆中医针灸知识,更好地运用于临床实践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针灸学第一单元经络系统的组成十二经脉在四肢的分布规律:手足三阳经:阳少太。
手三阴经:太厥少。
足三阴经:厥太少(内踝上8寸以下);太厥少(内踝上8寸以上)奇经八脉:督脉:阳脉之海任脉:阴脉之海冲脉:十二经之海;血海带脉:约束纵行躯干的诸条经脉阴维脉:调节六阴经经气阳维脉:调节六阳经经气阴阳蹻脉:调节肢体运动;司眼睑开合十五络脉:任脉的别络名鸠尾,从鸠尾分出后散布于腹部。
督脉的别络名长强,从长强分出,经背部向上散布于头部,左右别走足太阳经。
脾之大络名大包,从大包分出后散布于胸胁部。
十二经筋起始于四肢末端,结聚于关节、骨骼部,走向躯干头面。
行于体表,不入内脏。
足三阳经筋走于足趾,循股外上行结于贲(面);足三阴经筋起于足趾,循股内上行结于阴器(腹);手三阳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外上行结于角(头);手三阴经筋起于手指,循臑内上行结于贲(胸)。
第二单元腧穴的骨度定位方法头部前发际至后发际12印堂至前发际 3第7颈椎至后发际 3前额两发角(头维)9耳后两乳突(完骨)9胸腹胁部胸骨上窝至胸剑9胸剑(歧骨)至脐中8脐中至耻骨联合上缘5两乳头之间8腋窝顶点至第11肋12背腰部肩峰缘至后正中线8肩胛骨内缘至后正中3上肢腋前、后纹至肘横纹9肘横纹至腕侧横纹12下肢部耻骨联合上缘至股骨内上髁上缘18胫骨内侧髁下方到内踝尖13股骨大转子至腘横纹19腘横纹至外踝尖16第三单元主要腧穴1、手太阴肺经肺系疾患,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尺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桡侧凹陷处主治:肺系实热病;肘臂挛痛;急性吐泻,中暑,小儿惊风列缺(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任脉)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纺上1.5寸主治:肺系病证;头痛、牙痛、项部强痛、口眼歪斜等头项部疾患。
太渊(输穴、原穴;八会穴之脉会)腕掌侧横纹桡侧,桡动脉的桡侧凹陷中主治:肺系疾患;无脉症;腕臂痛。
鱼际(荥穴)第1掌骨中点桡侧,赤折肉际处主治:肺系热性病(失音);小儿疳积。
少商(井穴)拇指桡侧指甲根解旁0.1寸主治:肺系实热证(热病、昏迷);癫狂。
2、手阳明大肠经头面、五官疾患,热病,皮肤病,肠胃病,神志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商阳(井穴)食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主治:齿痛、咽喉肿痛五官疾患;热病、昏迷等热证、急证。
合谷(原穴)主治:头面五官诸疾;外感;热病;经闭、滞产等妇产科病手三里阳溪与曲池连线上,肘横纹下2寸主治:上肢病证;腹痛、腹泻;齿痛,颊肿。
曲池(合穴)在肘横纹外侧端与肱骨外上髁连线中点主治:上肢病证;热病;高血压;癫狂;腹痛、吐泻等胃肠病;五官热性病;瘾疹,湿疹,瘰疬等皮外科疾患。
臂臑曲池与肩髃连线,曲池上7寸,三角肌止点处主治:肩臂颈病;瘰疬;目疾迎香主治:鼻塞,鼻衄,口眼歪斜;胆道蛔虫症。
3、足阳明胃经胃肠病,头面五官病,神志病,皮肤病,热病地仓口角旁约0.4寸,上直对瞳孔。
主治:局部病证颊车下颌角前上方约1横指主治:齿痛,牙关不利,颊肿,口歪等局部病下关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前方,闭口取穴。
主治:面口病;耳部疾病。
头维额角发际上0.5寸。
主治:头痛,目眩,目痛等头目病。
天枢(大肠之募穴)脐中旁开2寸。
主治:腹痛,腹胀,便秘,泄泻,痢疾;妇科病。
归来脐中下4圤,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小腹痛,疝气;妇科病。
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犊鼻穴下3寸,胫骨前棘外1横指。
主治:胃肠病;下肢痿痹;癫狂;乳痈肠痈;虚劳上巨虚(大肠下合穴)犊鼻穴下6寸,足三里穴下3寸。
肠鸣,腹痛,泄泻,便秘,肠痈;下肢痿痹。
丰隆(络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
头痛,眩晕;癫狂;痰饮病;腹胀,便秘;下肢痿痹。
内庭(荥穴)足背第2、3趾间主治:齿痛,咽喉肿痛,鼻衄五官热性病;热病;吐酸,泄泻,痢疾,便秘;足背肿痛,跖趾关节痛。
4、足太阴脾经脾胃病,妇科,前阴病隐白(井穴)足大趾内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月经过多、崩漏等妇科病;出血证;癫狂、多梦;慢惊风;腹满;暴泄。
公孙(络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冲脉)第1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赤白肉际处。
主治:脾胃肠腑病;心烦失眠,发狂等神志病;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冲脉病。
三阴交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面后缘。
主治:脾胃虚弱诸证;妇产科病;泌尿系统病;高血压;中风;下肢痿痹;阴虚诸证。
阴陵泉(合穴)胫骨内侧髁下方凹陷处。
主治:水湿:腹胀,腹泻,水肿,黄疸,小便不利等;膝痛。
血海在髌骨内上缘上2寸。
主治:月经病;瘾疹,湿疹,丹毒等血热性皮肤病。
5、手少阴心经心,胸病;神志病少海(合穴)在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
主治:心病,神志病;头项痛,腋胁部痛;瘰疬;肘臂病。
通里(络穴)腕横纹上1寸,尺侧腕屈肌腱桡侧缘。
主治:心悸、怔忡等心病;舌强不语,暴喑;腕臂痛。
阴郄(郄穴)腕横纹上0.5寸,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缘。
主治:心痛、惊悸等心病;骨蒸盗汗;吐血衄血等血证。
神门(原穴,输穴)腕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
主治:心与神志病;高血压;胸胁痛。
少冲(井穴)小指桡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热病;心及神志病;胸胁痛。
6、手太阳小肠经头面五官病,热病,神志病少泽(井穴)小指尺侧指甲根角旁0.1寸。
主治:乳痈、乳汁少等乳疾;急症热证;头痛、目翳、咽喉肿痛等头面五官病。
后溪(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督脉)第5掌指关节后尺侧的远侧掌横纹头赤白肉际。
主治:耳聋,目赤;癫狂痫;疟疾;头项强痛,腰背、手痛养老(郄穴)尺骨茎突桡侧骨缝凹陷中。
主治:目视不明;肩背肘臂酸痛。
天宗肩胛骨冈下窝中央凹陷处。
主治:肩胛痛、肩背部损伤;气喘。
听宫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取穴。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齿痛。
7、足太阳膀胱经头面五官病,项背腰下肢病;神志病睛明目内眦角稍内上方凹陷处。
主治:目疾;急性腰扭伤,坐骨神经痛;心动过速。
攒竹眉头凹陷中,约在目内眦直上。
主治:眼部疾病;呃逆。
天柱后发际正中直上0.5寸,旁开1.3寸。
主治:后头痛,项强,肩背腰痛痹证;鼻塞;癫狂痫;热病肺俞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肺疾;盗汗,骨蒸潮热等阴虚病。
心俞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心与神志病;咳嗽,吐血;盗汗;遗精。
膈俞(八会穴之血会)第7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呕吐,呃逆,气喘等上逆证;贫血;瘾疹,皮肤瘙痒;潮热,盗汗。
肝俞第9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胁痛、黄疸等肝胆病;目疾;癫狂痫;脊背痛。
脾俞第11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腹胀,纳呆,呕吐,泄泻,痢疾,便血,水肿;背痛。
肾俞第2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肾虚病证;泌尿生殖系统病;妇科病大肠俞第4腰椎棘突下,旁开1.5寸。
主治:腰腿痛;胃肠病证。
次髎第2骶后孔中妇科病;小便不利;遗精阳痿,疝气;腰骶痛;下肢痿痹。
委中(合穴,膀胱下合穴)腘横纹中点。
主治:腰及下肢病证;腹痛,急性吐泻;小便不利,遗尿;丹毒。
承山委中与昆仑连线之中点。
主治:腿痛拘急,疼痛;痔疾。
昆仑(经穴)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后头痛,项强,腰骶痛,足踝肿痛;癫痫;滞产。
申脉(八脉交会穴能于阳蹻脉)外踝直下方凹陷中。
主治:头痛,眩晕;癫狂痫,失眠等神志病;腰腿酸痛。
至阴(井穴)足小趾外侧趾甲根角旁0.1寸。
主治:胎位不正、滞产;头痛,目痛;鼻塞,鼻衄。
8、足少阴肾经妇科病,前阴病,肾脏病及与肾有关的肺、心、肝、脑及咽喉病、舌病。
涌泉(井穴)足底前1/3凹陷处。
主治:急症及神志病;头痛,头晕,目眩,失眠;咳血、咽喉肿痛、喉痹肺系病;大便难,小便不利;奔豚气;足心热。
太溪(输穴,原穴)内踝高点与跟腱后缘连线的中点凹陷中。
主治:肾虚证;阴虚性五官病;肺部病;腰脊痛,下肢厥冷;消渴,小便频数,便秘;月经不调。
照海(八脉交会穴能于阴蹻脉)内踝高点正下缘凹陷处主治:失眠,癫痫;五官热性病;月经不调带下阴挺;小便频数;癃闭。
复溜(经穴)太溪直上2寸,当跟腱的前缘。
主治:水肿,汗证;腹胀腹泻;腰脊强痛,下肢痿痹。
阴谷(合穴)腘窝内侧,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癫狂;阳痿,小便不利,月经不调,崩漏;膝股内痛9、手厥阴心包经心、心包、胸、胃病,神志病曲泽(合穴)肘横纹中,肱二头肌腱的尺侧缘。
主治:心系病;热性胃病;暑热病;肘臂挛痛。
郄门(郄穴)腕横纹上5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胸病;呕血,咳血;疔疮;癫痫。
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能于阴维脉)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主治:心疾;胃腑病;中风;失眠、郁证,癫狂;眩晕劳宫(荥穴)掌心横纹中,第2、3掌骨之间。
主治:中风昏迷、中暑;神志病;口疮,口臭;鹅掌风。
10、手少阳三焦经头、目上、耳、颊、咽喉病;胸胁病,热病中渚(输穴)手背,第4、5掌骨小头后缘之间凹陷中。
主治:头面五官病;热病;肩背肘臂酸痛,手指不能屈伸。
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于于阳维脉)腕背横纹上2寸,尺骨与桡骨正中间。
主治:热病;头面五官病;瘰疬;胁肋痛;上肢痿痹不遂。
支沟(经穴)腕背横纹上3寸,尺骨与桡骨之间。
主治:便秘;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胁肋痛;热病肩髎肩峰后下方,止臂外展时,当肩髃穴后寸许凹陷中。
主治:肩臂疼痛不举,上肢痿痹。
翳风乳突前下方与下颌角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口眼歪斜,面风,牙关紧闭,颊肿;瘰疬丝竹空眉梢的凹陷处。
主治:癫痫;头痛,目眩,目赤肿痛,眼睑瞤动;齿痛。
11、足少阳胆经肝胆病,侧头、目、耳、咽喉病,胸胁病听会耳屏间切迹前,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凹陷处。
主治:耳鸣,耳聋,聤耳等。
齿痛,面痛,口眼歪斜,口噤阳白目正视,瞳孔直上,眉上1寸。
主治:前头痛;目痛、视物模糊,眼睑瞤动等。
风池胸锁乳突肌与余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平风府穴。
主治:内风、外风所致的病证。
颈项强痛。
环跳股骨大转子高点与骶管裂孔连线的外1/3与内2/3交点处。
主治:腰胯疼痛,下肢痿痹,半身不遂等腰腿疾患;风疹。
风市大腿外侧正中,腘横纹上7寸。
主治:下肢痿痹、麻木及半身不遂;遍身瘙痒。
阳陵泉(合穴)腓骨小头前下方凹陷中。
主治:肝胆犯胃病证;膝肿痛,下肢痿痹及麻木;小儿惊风悬钟(八会穴之髓会)外踝高点上3寸,腓骨前缘。
主治:髓海不足证;颈项强痛,胸胁满痛,下肢痿痹。
丘墟(原穴)足外踝前下方,趾长伸肌腱的外侧凹陷中。
主治:目赤肿痛、目翳等目疾;颈项痛,腋下肿,胸胁痛,外踝肿痛;足内翻、足下垂。
足临泣(输穴,八脉交会穴通于带脉)第4跖趾关节的后方,足小趾伸肌腱的外侧。
主治:偏头痛,目赤肿痛,胁肋疼痛,足跗肿痛;月经不调,乳痈,瘰疬。
12、足厥阴肝经肝、胆、脾、胃病证,妇科、少腹、前阴病证大敦(井穴)足大趾外侧跟上甲根角旁约0.1寸。
主治:疝气、少腹痛;遗尿,癃闭,五淋,尿血;月经病及前阴病;癫痫,善寐。
行间(荥穴)足背,当第1、2趾间趾蹼上方纹头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