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合集下载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经济增长理论旨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

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了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私人利益追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这些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思路和基础。

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以市场为中心,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

对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边际主义原则,即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比较边际效益来决定资源配置,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增长。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大萧条时期兴起的一个经济学学派,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主导。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会出现失业和经济波动,应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调整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恢复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和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四、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产出和知识的内生增长驱动的。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是内生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非经济政策的外生干预。

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要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和创新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

五、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强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制度包括法律、规则、组织和约束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提出了改善制度环境和加强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

对外经济贸易⼤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对外经济贸易⼤学815经济学综合宏观名词解释总结适合科⽬:815经济学1. 国内⽣产总值国内⽣产总值是指经济社会(⼀国或地区)在⼀定时期内运⽤全部⽣产要素所⽣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内⽣产总值是⼀个地域概念。

2. 国民⽣产总值国民⽣产总值是指某国国民所拥有的全部⽣产要素所⽣产的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国民⽣产总值是⼀个国民概念。

国民⽣产总值核算的⽅法有⽣产法,⽀出法和收⼊法。

3. 消费物价指数CPI消费物价指数也称零售物价指数,是反映消费品价格⽔平变动状况的⼀种价格指数,⼀般是⽤通过对若⼲种主要消费品的零售价格以及服务费⽤进⾏加权平均来编制。

⽤公式表⽰为:CPI=(⼀组固定商品按当期价格计算的价值/⼀组固定商品按基期价格计算的价值)*100%4. 潜在产出潜在产出是指经济中实现了充分就业时所达到的产量⽔平。

它不是⼀个实际产出量,⼀般认为只有在充分就业时,才有可能实现潜在国内⽣产总值,增加潜在产出的途径是增加劳动、资本等⽣产要素投⼊,实现技术进步。

5. GDP 平减指数GDP 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和按不变价格计算的国内⽣产总值的⽐率。

⽤公式表⽰为:GDP 平减指数=报告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产总值/基期价格计算的当期国内⽣产总值GDP 平减指数的优点是范围⼴泛,能⽐较准确地反映⼀般物价⽔平的变动趋向。

6. 相对收⼊消费理论相对收⼊消费理论由美国经济学家杜森贝利提出,他认为消费者会受⾃⼰过去的消费习惯以及周围消费⽔准的影响来决定消费。

从⽽消费是相对地决定的。

按他的看法,消费与所得在长期维持⼀固定⽐率,故长期消费函数是从原点出发的直线,但短期消费函数则为有正截距的曲线。

如图所⽰,当经济稳定增长时,消费为收⼊的固定⽐率,故长期消费函数为Y C L β=,但当经济景⾊变动时,短期消费函数有着不同形态,例如原先收⼊为Y 1时,消费为C 1,当收⼊由Y 1减少时,消费不遵循C L 途径,⽽是循C S1途径变动,1111Y C Y C t t >,即平均消费倾向变⼤,反之,当收⼊由Y t1逐渐恢复时,消费循着C S1的路径变动,直到达到原来的最⼤⽔平,当经济稳定增长时,⼜⾛Y C L β=的途径,如此,便形成了长期与短期消费函数的区别:长期:Y C L β=,短期:cYC C s +=0 。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名词解释

宏观经济学复习重点一、名词解释.1。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在一个国家领土范围内,一定时期内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的总和。

P4282.均衡产出:和总需求相等的产出称为均衡产出或收入。

P4463.乘数:国民收入变动量与引起这种变动量的最初注入量的比例。

P4624.投资乘数:指收入的变化与带来这种变化的投资支出的变化的比率。

P4635.产品市场均衡:是指产品市场上供给与总需求相等。

P4866.IS曲线:一条反映利率和收入间相互关系的曲线。

这条曲线上任何一点都代表一定的利率和收入的组合,在这样的组合下,投资和储蓄都是相等的,即i=s,从而产品市场是均衡的,因此这条曲线称为IS曲线.P4877. 凯恩斯流动性偏好陷阱:凯恩斯认为当利率极低时,人们为了防范证券市场中的风险,将所有的有价证券全部换成货币,同时不论获得多少货币收入,都愿意持有在手中,这就是流动性陷阱.P4958.LM曲线:满足货币市场的均衡条件下的收入y与利率r的关系的曲线称为LM曲线。

P5009.财政政策:是指政府变动税收和支出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P 51710。

货币政策:是指政府货币当局即中央银行通过银行体系变动货币供给量来调节总需求的政策。

P51811. 挤出效应:指政府支出增加(如某一数量的公共支出)而对私人消费和投资的抵减。

P 52312。

自动稳定器:也称内在稳定器,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自动抑制通胀,在经济衰退时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P54613。

经济滞胀:又称萧条膨胀或膨胀衰退,即大量失业和严重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情况.P5 72—57614.通货膨胀:指一般物价水平在比较长的时间内以较高幅度持续上涨的一种经济现象.P61 2—61615。

菲利普斯曲线:反映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短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表示在短期里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存在一种替代关系.长期曲线表现为一条垂直的曲线,表示在长期里失业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是一种独立的关系.P625—63216.自发消费:与收入变动无关的消费。

内生增长理论总结

内生增长理论总结
内生增长理论总结
目 录
• 内生增长理论基本概念 • 内生增长模型介绍 • 内生增长动力机制分析 • 内生增长理论政策含义与实践应用 • 内生增长理论评价及争议点 • 结论与展望
01 内生增长理论基本概念
定义与内涵
内生增长理论是一种经济学理论,强调经济增长的动力来自于经济体内部的技术进步、知识积累、人 力资本等因素,而非外部因素如自然资源、劳动力等。
该理论认为,政策制定者应通过鼓励创新、教育投资、研发支持等方式, 激发经济体内部的增长潜力。
内生增长理论还指出,市场竞争、贸易开放和知识产权保护等制度环境对 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影响。
对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创新能 力的增强,内生增长动力将逐 渐成为推动积累将进一步促进经济增长方 式的转变,实现更加可持续的
一些学者对内生增长理论的假设和结论提出质疑,认为该理论过于简化现实经 济中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忽略了制度、文化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存在争议点及未来研究方向
争议点
关于内生增长理论的争议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技术进步和创新的度量问题;二是模型假设与现实经济 的契合度问题;三是内生增长理论在政策制定中的应用问题。
与发展经济学中的其他增长理论相比,内生 增长理论更强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对经济 增长的作用,认为政府应该在这些方面发挥 积极作用。
同时,内生增长理论也吸收了其他 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些思想,如人力 资本理论、创新理论等,形成了自 己独特的理论体系。
02 内生增长模型介绍
AK模型
假设资本积累是经济 增长的唯一源泉。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经济体内部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技术进步和知识积累是经济增长的 核心动力。
内生增长理论还强调,政府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在于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以促进技术进步和 知识积累。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界定,发展及其评价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界定,发展及其评价

第1期总第123期 2013年1月山东财政学院学报JOURNALOFSHANDONGUNIVERSITYOFFINANCENo.1Vol.123Jan2013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与模型的界定、发展及其评价杨依山1,2,杜同爱3,武鹏飞4(1.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2.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山东济南 250100;3.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山东济南 250353;4青岛市李沧区招商局,山东青岛 266100) 摘 要:在对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定义和研究范围进行界定,以及对其发展阶段和典型模型进行简要介绍的基础上,分析理论的演变历史。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增长率由增长模型本身决定,是由模型的内生变量决定,而不是求助于外生变量;它是继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之后的第三次理论革命,为解释经济增长事实和提供政策建议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内生变量;外生变量;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中图分类号:F0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670(2013)01-0108-07收稿日期:2012-08-07基金项目: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山东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09BJGJ29);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项目“国际金融危机对山东省经济增长和劳动就业影响的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BS1073510010);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重点项目“加快山东生态省建设的综合决策机制研究”(09CJGJ28);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我国加工贸易由沿海向中西部梯度转移的产业集聚研究”(11YAZH093)。

作者简介:杨依山,男,山东单县人,经济学博士,山东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文化与世界经济发展研究所副教授,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研究方向:经济增长理论、制度经济学;杜同爱,男,山东平度人,山东轻工业学院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企业文化、经济管理、经济增长理论;武鹏飞,男,山东滨州人,青岛市李沧区招商局,研究方向:国际贸易。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综述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综述.由于储蓄率、人口增长率、技术控制技术进步是由人们的行为决定的,也是可以通过政策等加以影响的,不怎么在不同的经济中期水平很不相同。

因此,当新古典模型不能很好地解释增长时,我们或者说会想将储蓄率、人口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等重要参数作为内生科紫麻线性来考虑。

分析方法从而可以由模型的内部来决定经济的长期经济增长率,这些模型被称为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内生经济强劲增长模型-理论概述内生增长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经济发展是揭示经济增长率差异的原因和解释持续经济强劲增长的可能。

尽管新古典技术经济增长理论为说明经济的持续增长导入了外生的技术进到步和人口增长率,但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和人口增长率并没有能够从理论上说明没法持续经济增长的问题。

新内生增长理论是基于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发展起来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内生经济增长理论的新在于放松了突破古典增长理论的假设并把相关的变量内生化。

内生中国经济增长模型-加速增长理论内容内生强劲增长理论的内容1、储蓄率内生早期的新古典增长模型假设储蓄率是外生的,Cass(1965年)和Koopmans(1965年)把Ramsey的消费者最优化分析引入到新古典增长理论中,逼不得已因而获取了对储蓄率的一种内生决定:储蓄率取决于居民的消费选择或者说对现期消费和远期消费(储蓄)的偏好。

内生储蓄率意味着资本积累速度和资本供给的内生逼不得已,从而决定世界经济增长的一Word资料.个投入要素(资本)从数量上得以在模型内加以说明。

然而,Ramsey-Cass-Koopmans模型对储蓄的内生性的技术处理并没有消除模型本身长期人均增长率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对外生技术进步的依赖。

Ramsey模型暗示长期增长率被钉住在外生的技术进步率值x上。

技术水平更高的储蓄意愿或一个的增进在长期中体现为更高的资本或更有的放矢的工人产出水平,但却不会引起人均增长率的变化。

2、劳动供给内生新古典的另一个关键外生变量增速是人口统计增长率。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名词解释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名词解释

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名词解释在经济分析中,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理解经济现象和制定经济政策具有重要意义。

1.内生变量内生变量是指那些在模型内产生的变量,也就是模型本身对其产生影响的变量。

内生变量通常包括消费、投资、政府购买、出口等,这些变量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内生变量通常受到模型内部其他变量的影响,同时也会影响其他变量。

例如,在宏观经济模型中,消费和投资是内生变量,它们受到收入、物价水平、利率等因素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就业、产出等其他变量。

2.外生变量外生变量是指那些在模型外部产生的变量,也就是模型本身无法对其产生影响的变量。

外生变量通常包括物价水平、利率、税率、政府支出等,这些变量通常不受模型内部其他变量的影响,但会对模型产生直接影响。

例如,在宏观经济模型中,物价水平和利率是外生变量,它们不受模型内部其他变量的影响,但会影响消费、投资等其他变量。

3.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区别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的区别在于产生的影响不同。

内生变量在模型内部产生影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其他变量;而外生变量在模型外部产生影响,不受其他变量的影响,但会对其他变量产生直接影响。

以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为例,内生变量(比如家庭支出)会受到其他内生变量(比如家庭收入和财富)以及外生变量(比如物价水平和利率)的影响。

而外生变量(比如物价水平)则不受任何内生变量的影响,但会直接影响内生变量(比如家庭支出)。

4.研究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研究内生变量和外生变量对经济的影响有助于我们理解经济的运行机制,预测未来的经济发展趋势,以及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

首先,通过研究内生变量之间的相互影响以及它们对外生变量的反应,我们可以更准确地理解经济系统的内部作用机制。

例如,研究消费和投资之间的相互关系,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总需求和总供给的相互影响。

其次,理解外生变量如何影响内生变量,对于预测经济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名词解释-宏观经济学

1.国内生产总值 GDP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通常是一年)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的市场价值。

GDP既衡量经济中的所有产出和收入,又衡量对于商品和服务的总支出。

GDP有实际和名义之分。

名义GDP以现期价格衡量产品与服务,实际GDP 以一个不变的基期价格衡量产出与服务的价值。

2.GDP平减指数 GDP deflator是名义GDP与实际GDP的比例,表示按现期价格生产的一篮子物品相对于基期的成本比率。

有公式:GDP deflator=名义GDP/实际GDP。

GDP平减指数使我们可以把名义GDP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衡量以不变价格评价的产出,另一部分衡量价格变动。

3.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物价总水平的一种衡量指标。

表示相对于基期的一篮子固定消费品的相同一篮子的现期价格水平。

4.奥肯定律Okun’s law表示失业率与实际GDP直接存在的负相关关系。

原因在于就业的工人有助于生产产品和服务,而失业工人不能。

失业率的提高必定与实际GDP下降相关。

根据奥肯定律,失业每上升1%,实际产出下降2%。

有公式(Y-Y*)/Y*=-k(u-u N),其中Y是实际产出,Y×是充分就业下的潜在产出,u为失业率,u N为自然失业率。

5.资本的实际租赁价格 real rental price of capital指用产品单位而不是货币衡量的实际资本的租赁价格。

6.边际消费倾向 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指当可支配收入增加一个单位时消费量的变化量。

边际消费倾向取值在0与1之间。

7.欧拉定理Euler’s theorem若生产函数具有规模收益不变的性质,且要素都得到了自己的边际产量,则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经济利润必定为零。

8.要素份额 factor share支付给一种生产要素的总收入的比例。

9.经济利润 economic profit企业所有者在支付了所有生产要素报酬后剩下的收益量。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经济学名词解释(整理版)

精心整理1、通货膨胀税:政府因向银行透支、增发纸币来弥补财政赤字,降低人们手中货币的购买力。

它一般是市场经济国家政府执行经济政策的一种工具。

2、财富效应(也称庇古效应或实际余额效应):认为如果人们手中所持有的货币及公债等资产的实际价值增加而导致财富增加,人们更加富裕,就会增加消费支出,因而将进一步增加消费品的生产和增加就业。

3、全要素生产率(TotalFactorProductivity )",衡量单位总投入的总产量的生产率指标。

分子产出增决定对社会发总34用。

5心的经济变量在未来的变动状况作出尽可能准确的估计。

6、基础货币:也称货币基数(MonetaryBase),因其具有使货币供应总量成倍放大或收缩的能力,又被称为高能货币(High-poweredMoney)。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货币与金融统计手册》(2000年版)的定义,基础货币包括中央银行为广义货币和信贷扩张提供支持的各种负债,主要指银行持有的货币(库存现金)和银行外的货币(流通中的现金),以及银行与非银行在货币当局的存款。

7、适应性预期(Adaptiveexpectations ),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在对未来会发生的预期是基于过去(历史)的。

例如,如果过去的通货膨胀是高的,那么人们就会预期它在将来仍然会高。

8、比较静态分析:比较分析不同静态均衡状态的方法。

当一个经济模型的外生变量发生变化时将对内生变量均衡数值产生影响,比较静态分析考察这种影响的程度和方向。

与动态分析不同,比较静态分析忽略内生变量的变动过程,而只考察当原有的条件发生变化时,新的均衡与原有均衡之间的差异。

9、不可能性定理:在非独裁的情况下,不可能存在有适用于所有个人偏好类型的社会福利函数。

因为任何一个合理的社会福利函数起码必须满足如下要求:第一,其定义域不受限制,即它适用于所有可能的个人偏好类型;第二,非独裁,即社会偏好不以一个人或少数人的偏好来决定;a与b10、的比率。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篇)

西方经济学--名词解释(完整篇)

西经名词解释部分第一章1.微观经济学:研究构成整个经济体系最小的基本决策单位的经济行为。

2.宏观经济学:研究经济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分析经济总量之间的关系和相互作用。

3.实证经济学:目的在于了解经济是如何运行的分析。

4.规范经济学:对经济行动的福利后果的分析或经济政策的制定。

5.内生变量:是在经济体系内部由纯粹经济因素影响自行变化的变量,如市场经济中的价格。

6.外生变量:是在经济体质中受外部因素。

主要是政策因素影响的变量如税率。

(货币供给具有内生性和外生性双重性质)7.均衡分析:指经济体系中变动着的各种力量处于均衡,以致这以体系每不存在变动要求的状态。

8.局部均衡: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由于价格的作用,对个别商人的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的形成过程的分析。

9.一般均衡:指在市场上所有商品的供给、需求和价格相互影响的条件下对所有商品的供求均衡状态的分析。

10.静态分析:在经济分析中把注意力集中于均衡位置的分析方法。

11.动态分析:把时间因素导入分析中,注意过程分析的分析方法。

12.边际分析: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之一,是一中决策方法。

通过对增量的对比来决定是否采取或取消一种经济行为。

1.需求定理:当某一商品价格下降时,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消费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就会增加,反之,某种商品价格上升,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条件下,对其需求量减少。

商品需求量与价格之间这种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称为需求定理。

2.供给定理:在其他情况不变,当某一商品价格上涨时卖者或生产者对这种商品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就会增加。

反之,当价格下跌时,供给数减少。

称为供给定理。

3.供求定理:(1)需求增加,使均衡价格上升。

需求减少,使均衡价格下降。

(2)需求增加,使均衡数量增加。

需求减少,使均衡数量减少。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3)供给增加,使均衡价格下降。

供给减少,使均衡价格上升。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

发展经济学知识点外延式增长:主要由增长因素数量增加产生的增长。

(粗放型)内涵式增长:主要由资源的使用效率的提高而引起的增长。

(集约型)全要素生产率:产量与全部要素投入量之比。

贫困恶性循环:资本匮乏是阻碍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包括供给和需求。

在供给方面,经济不发达--低收入--低储蓄能力--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在需求方面,低收入--低消费--低投资引诱--低资本形成--低生产率--低产出---低收入,也形成一个“低收入--低资本形成--低收入”的恶性循环。

临界最小努力理论:发展中国家要打破低收入与贫困之间的恶性循环,根据其人口多且增长率高的特点,必须首先保证足够高的投资率以使国民收入的增长超过人口的增长从而使人均收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这个投资率水平即“临界最小理论”,低于这个最小努力就难以使发展中国家的国民经济摆脱贫穷落后的困境。

金融抑制:由于利率被压低或者通货膨胀率较高,或者两者都存在,导致了名义利率和通货膨胀略之差较小甚至为负。

金融深化:金融资产存量的品种、范围和规模的扩大,金融资产与物质资产之比上升。

金融资产的积累将主要来自国内储蓄,从而减少了对财政收入和国际资本的依赖;金融市场的扩展和多样化将增强投资者之间的竞争,提高了资本的使用效率,优化了投资结构。

人口转变理论:随着经济发展和医疗生活条件的变化,世界发达国家人口的增长大体经历了高出生率与高死亡率并存、死亡率下降但出生率仍维持较高水平、出生率与死亡率同时下降的三个阶段。

人力资本:体现在人身上的技能和生产知识的存量。

它是人类自身在经济活动中获得收益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指劳动力质量。

循环因果积累:工业的增长或城市的扩大是一个相关的过程,每一发展阶段都依赖于前一阶段。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力量在循环因果关系中相互作用。

配第-克拉克定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即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课件.ppt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课件.ppt

当φ小于1时,长期增长率是人 口增长率的函数。当φ大于1时, 经济爆炸性增长。当φ等于1时, 若n为正,经济爆炸性增长;若 n为零则平稳增长。
1 1 gk 1 ngk
gK
gk
1 1
gK
g*
gk
1 1
gK
gk
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表示企业累积产出与企业生产单位产出所需投 入数量之间的关系。 平均成本随着企业累积产量的上升而下降。
在该模型中,只有资本 是内生变量。
Y (t) K(t) A(t)L(t ) 1
A(t) BK(t)
B 0, 0
干中学模型:另一个版本
Y (t) K (t) A(t)L(t ) 1
.
K (t) sY (t)
.
A(t) BY (t)
.
L(t) nL(t)
一个特殊情形
Y (t) K (t) A(t)1
AK模型 y
sAk
δk
0
k
在内生增长模型中,储蓄
和投资会引起经济的长期 增长。
干中学模型(一般形式)
Y t K t AtLt 1
At BKt , B 0, 0
❖ 其中 ,B 为转换系数,Ф表示知识生产函 数的规模报酬。
干中学模型
❖ 动态方程
Y t K t B1 K t 1 Lt 1 K t sY t
❖ 舒尔茨(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 贝克尔(199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
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
人力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主要的资源,人力资本理论是经济 学的核心问题。
在经济增长中,人力资本的作用大于物资资本的作用。(日 本、德国)
人力资本的核心是提高人口质量,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 的主要部分。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论述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论述

内生经济增长是针对新古典理论把长期经济增长归因于经济系统外生的技术进步这一简单化的结论而提出的. 内生经济增长的主要思想是, 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系统内部的力量决定的。

1986,阿罗的边学边干模型认为技术进步是生产和投资的“副产品”:投资越多,社会资本存量越高,边干边学的机会越大,技术进步率越快!企业在给定社会资产存量下生产,给其他行业带来了“外部性”。

结论:由于技术的进步,稳定状态下的经济增长率为正;经济增长存在规模效应:经济体越大,企业数量越多,经济增长率越快;不存在经济增长的收敛性。

1988,卢卡斯人力资本积累模型,存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积累两部门:物质资本积累:产出-消费。

人力资本积累:劳动者花费一定时间在人力资本积累上面。

是否进行人力资本投资:工作还是学习,取决于人力资本回报率;人力资本可以代际遗传。

结论: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决定了“技术进步”,并决定了物质资本,消费,产出的增长率;投资教育,可以增加经济增长率;经济增长存在阀值效应(门槛效应)。

1990,罗默水平创新理论,三个部门,研发部门研发新的技术A,提供给中间产品部门生产中间产品x,中间产品部门将x 卖给最终产品部门,最终产品部门用x生产最终产出Y;存在两类工人:非熟练工人L和熟练工人H,两种工人就业于生产领域,只有熟练工人参与研发。

是人力资本而不是劳动力是经济增长的源泉;如果存在规模效应的话,这个规模是人力资本的存量而不一定是人口的存量;人力资本的跨部门配置决定了技术的研发;技术研发背后的动力源于对研发利润的追求;新的研发,带来新的产品种类,或是中间产品种类的增加,或是消费品种类的增加,这种通过研发带来产品种类增加的模型成为水平创新模型;与之相对应,新的研发改进旧研发的质量,或毁灭老一代产品,通过这样建模避免边际产出递减的模型称为“垂直创新模型”;经济波动的特征事实经济周期中投资比GDP有更大波动;是GDP波动的3-4倍;就业的波动性比GDP的波动性小,60-80%之间;消费、投资、进口、就业、通胀、劳动生产率顺经济周期;GDP,就业具有高度持久性;凯恩斯主义经济波动理论凯恩斯主义的基本假设: 1有效需求不足假设:经济社会处于需求不足的状况,存在失业和机器闲置等要素利用不足;2短边法则:国民产出水平是由需求决定,而不是供给; 3价格水平不变假设:无论需求量为多少,经济体系可以以不变的价格提供。

经济学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

经济学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

经济学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的持续增加,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经济学家通过研究和分析,提出了多种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

本文将探讨几个经济学中常见的解释经济增长的观点。

一、新古典增长理论新古典增长理论是经济学中最为经典的解释经济增长的理论之一。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源于劳动力、资本和技术的积累与创新。

劳动力的增加和提高素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资本的积累可以增加投入量,技术的创新可以提高生产力。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经济的长期增长。

二、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增长理论的进一步发展。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仅仅是外部因素的作用,还与经济体内部的因素有关。

人力资本、创新能力和制度环境等内生因素对经济增长起到重要作用。

人力资本的提高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创新能力的培养可以推动技术进步,制度环境的改善可以激发创新活力和投资动力。

三、制度经济学视角制度经济学是一种注重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影响的分析方法。

该视角认为,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起到决定性的作用。

良好的制度环境可以提供稳定的产权保护,促进市场的有效运作,激发创新和投资活动。

反之,不完善的制度环境可能导致资源配置的扭曲和市场失灵,阻碍经济增长。

四、技术进步与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是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推动经济的长期增长。

创新活动可以带来新产品、新工艺和新市场,促进经济的发展。

政府在技术研发、教育培训和知识产权保护等方面的投入,对于推动技术进步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五、外部冲击与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不仅受内部因素的影响,也受外部冲击的影响。

国际贸易、金融市场的波动、自然灾害等外部因素都可能对经济增长产生重要影响。

国际贸易可以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技术的传播,但也会面临贸易壁垒和不稳定性的挑战。

金融市场的波动可能导致投资和消费的波动,进而影响经济增长。

自然灾害的发生会破坏生产力和基础设施,对经济造成严重损失。

内生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内生增长的经济学分析

内生增长的经济学分析内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新古典学派中兴起的一种经济学思想,随后逐渐成为现代经济学中重要的理论分支之一。

内生增长理论通过对人力资本、创新、技术进步等内生经济增长因素的深入探讨,揭示出了现代经济增长的各种奥秘,为现代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基础理论。

要理解内生增长理论,首先要了解什么是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指发展前后的经济总量增长,它是一个数字变量,是用来衡量一个经济体在特定时期内总产出增长的速度和规模。

经济增长是一个度量经济活动成功的重要指标,因为它可以反映一个经济体在一段时间内创造了多少财富。

内生增长理论的出现是为了解决外生增长理论所面临的问题。

外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是独立的,无法由内部产生,而只能通过对外科技的引进来实现经济增长。

但是,现实表明,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显然,外生技术进步不能完全解释现代经济增长的核心问题。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是通过内部的循环过程实现的,这个过程就是经济增长模型中的内生化部分,这部分被视为是造成外生因素中的技术进步的内在动力。

这意味着经济增长的来源通过内部实现,而非仅仅依靠外在的技术进步。

换句话说,内生增长理论关注的是经济增长的内在因素。

内生增长理论得到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是它具有一定的预测力。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长期经济增长是企业创新及其相关因素的结果:经济的创新能力、有效政府政策以及较好的教育水平和建立全球贸易的开放市场等。

这些因素互相交织,促成一种内在的循环,维持了一个较高比率的产出增长,吸引了大量资本和人才,并促进证券市场的繁荣发展。

在现代经济的背景下,内生增长理论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

现代经济是一个高度复杂的系统,关键的市场力量驱动着经济增长,如自由贸易、市场创新和政府政策等。

内生增长与这些力量是相辅相成的,因为内生增长理论提供了人与产出之间的复杂关系,为这些力量提供可靠的基础理论和实践支持。

内生增长理论

内生增长理论

1and Howitt于1992年提出了增长过程中的创造性破坏的作用,在他们于1998年出版的《内生增长理论》一书中,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熊彼特方法,并对技术进步的创造性破坏作用进行详尽的分析。

Aghionand Howitt在他们所建立的模型中,引入了新技术使原有技术过时的概念,从而使技术进步成为一种具有创造性的破坏过程。

新熊彼特主义的另一个特点与技术进步的微观机制有关。

在九十年代关于增长理论的文献中,很多模型[12]发展了市场结构与技术进步的关系(例如Aghion and Howitt(1998))。

但是,就笔者所见,如何建立一个市场结构内生的技术进步模型,仍是值得经济学家努力的[13]。

以杨小凯为代表的分工驱动经济增长思想,由于引入角点解而将分工与增长模型化,逐步得到了主流经济学家的认可。

尽管目前来说,基于分工的研究尚未在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占据主流地位。

由Smith第一次系统提出并强调的分工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4],由A.Young(1928)进行了发扬,但其间直至八十年代才重获经济学家的重视。

对于分工的概念及与增长的关系,经济学家的研究是沿着两条思路进行的:第一条思路是基于分工是生产迂回程度的加深,这是从厂商进行最优决策的角度来展开研究,如A.Young、Romer(1987)、Grossman(1991、1992)等人所作的研究;第二条思路是基于分工是经济中的个体(agent)最优选择的结果,体现为个体的专业化水平。

这条思路的沿这条思路进行研究的有G.Beker(1992)、杨小凯(1991、1992、1993)等人。

沿第一条思路进行的分析,主要问题在于忽略了分工的生成与演进过程。

虽然Romer(1987)以中间产品的品种数作为生产的迂回程度,并假定中间产品的非完全替代性与非完全互补性(事实上,Romer所运用的模型中的生产函数是一个D—S型的生产函数),解出了一个生产迂回程度的一般均衡解。

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 从而形成各有侧重的经济增长理论。

对现代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 源自所谓外生增长和内生增长之间的差别。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

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指不依赖经济外部的力量(如外生的技术进步、外资等) 的推动, 主要由经济的内在力量(如内生的技术变化、资本积累等) 推动的长期经济增长。

因此,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大体上可以作这样一个划分: 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外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 以罗伯特•索洛(R. M. Solow) 为代表: 另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内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 主要是80 年代以来保罗•罗默(P. Romer) 等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古典增长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都已经做了不少研究。

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力量以及决定增长过程的机制做出说明。

他们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率的大小, 而投资来源于储蓄, 因而经济增长最终由一国的储蓄率与资本的投资效率决定。

后来, 索洛等人提出一个强调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论。

他们区分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的来源: 由要素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增长效应” (Growth Effect) 和因要素技术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索洛把后者称之为“水平效应” (Level Effect) 。

其含义是指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 从而使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所以,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

索洛模型, 由索洛和斯旺(T. W. Swan) 于1956 年作出。

索洛模型以其简洁性和实用性成为宏观经济学家工具箱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经济学家在回答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时, 通常都从索洛模型开始。

内生经济增长分析及政策启示

内生经济增长分析及政策启示

内生经济增长分析及政策启示在经济领域中,内生经济增长是一个重要概念。

它指的是经济发展的能力,以及经济体通过内在动力产生的长期经济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的理念基础是资本、技术、文化等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正向循环的机制。

本文将探讨内生经济增长的概念、机制以及政策启示。

一、内生经济增长的概念传统的经济学对经济的发展认为,资本积累和技术革新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然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的长期增长源于收入增长和技术进步。

其实质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来自于经济体内部,而非外部投入。

这些内部驱动力推动经济不断发展,其根本动力在于产生技术进步的创新过程。

内生经济增长概念的核心是革新和技术进步,而非输入因素。

当一个国家拥有大量的技术力量时,同样的投入将会产生更显著的效果,成为内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内生经济增长的重点是如何促进内在生产要素的增长。

二、内生经济增长的机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内在动力和外部投入紧密相连。

其中创新动力是内外联系的纽带,以技术进步为特征,用以驱动内部因素的增长。

在这种背景下,将研究集中于充分利用内部因素来提高生产率和创新能力。

内生经济增长模型最核心的机制就是人的创造力。

人的创造力是生产力和生产要素的增长。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人的创造力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投资、研究、发展和应用其他可用技术等。

这种创造力生成了财富,同时又促进了经济朝着更加繁荣的方向发展。

除人的创造力之外,资本和技术也是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技术是生产环节不断进步的原动力,可以延长其生命周期;而资本的大量投入则可以帮助促进发展。

这些因素的完美结合使得经济内在因素的发展能够持续,实现经济发展的良性循环。

三、内生经济增长的政策启示内生经济增长机制的成功需要创造性政策支持。

政策应该注重在教育、知识和人文资本的建立上。

除此之外,还需要大力投入科技研发,提高产品和服务的质量。

此外,保护知识产权以及提高劳动生产率也是保障内生经济增长的重要措施。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

经济学名词解释:流动性偏好:是指人们宁愿持有流动性高但不能生利的货币,也不愿持有其他虽能生利但较难变现的资产的心理。

其实质就是人们对货币的需求,我们可以把流动性偏好理解为对货币的一种心理偏好。

市场失灵:是指市场无法有效率地分配商品和劳务的情况。

主要表现有,收入与财富分配不公(马太效应),外部负效应问题(如为获利不顾及环境问题),竞争失败和市场垄断的形成,失业问题,区域经济不协调问题,公共产品供给不足,公共资源的过度使用等。

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

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金融危机:金融危机可以分为货币危机、债务危机、银行危机、次贷危机等类型。

近年来的金融危机越来越呈现出某种混合形式的,其特征是人们基于经济未来将更加悲观的预期,整个区域内货币值出现幅度较大的贬值,经济总量与经济规模出现较大的损失,经济增长受到打击,往往伴随着企业大量倒闭,失业率提高,社会普遍的经济萧条,甚至有些时候伴随着社会动荡或国家政治层面的动荡。

基尼系数: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

基尼系数最大为“1”,最小等于“0”。

前者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不平均,即100%的收入被一个单位的人全部占有了;而后者则表示居民之间的收入分配绝对平均,即人与人之间收入完全平等,没有任何差异。

级差地租:是一个相对于绝对地租的概念,它是指租佃较好土地的农业资本家向大土地所有者缴纳的超额利润。

这个超额利润是由优等地和中等地农产品的个别生产价格低于按劣等地个别生产价格决定的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决定的。

绝对地租是优、中、劣各类土地必须交纳的地租。

技术进步:狭义上的技术进步主要是指生产工艺、中间投入品以及制造技能等方而的革新和改进。

具体表现为对旧设备的改造和采用新设备改进旧工艺,采用新工艺使用新的原材料和能源对原有产品进行改进研究开发新产品提高工人的劳动技能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学名词解释:外生经济增长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对经济增长的研究, 可以从不同的方面进行, 从而形成各有侧重的经济增长理论。

对现代增长理论的重新思考, 源自所谓外生增长和内生增长之间的差别。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

而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是指不依赖经济外部的力量(如外生的技术进步、外资等) 的推动, 主要由经济的内在力量(如内生的技术变化、资本积累等) 推动的长期经济增长。

因此, 现代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大体上可以作这样一个划分: 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外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 以罗伯特•索洛(R. M. Solow) 为代表: 另一类是将技术当成是内生变量的经济增长理论, 主要是80 年代以来保罗•罗默(P. Romer) 等人的新经济增长理论为代表。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古典增长模型和哈罗德—多马经济增长模型都已经做了不少研究。

对影响经济增长的各种力量以及决定增长过程的机制做出说明。

他们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投资的规模和资本产出率的大小, 而投资来源于储蓄, 因而经济增长最终由一国的储蓄率与资本的投资效率决定。

后来, 索洛等人提出一个强调技术进步的经济增长论。

他们区分经济增长的两种不同的来源: 由要素数量增加而产生的“增长效应” (Growth Effect) 和因要素技术水平提高而带来的经济增长。

索洛把后者称之为“水平效应” (Level Effect) 。

其含义是指在不增加要素投入的情况下, 技术进步可以通过改变生产函数, 从而使生产函数向上移动, 达到经济增长的目的。

所以, 外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经济理论不能预见的所谓外生的技术进步推动。

索洛模型, 由索洛和斯旺(T. W. Swan) 于1956 年作出。

索洛模型以其简洁性和实用性成为宏观经济学家工具箱中不可缺少的工具, 经济学家在回答有关经济增长的问题时, 通常都从索洛模型开始。

其模型表达式为:
GY= aGl = (1 - a) Gk (1) GY———收入增长率, ———劳动力增长率, GK———资本增长率, ———在收入的增量中有多大份额是由劳动力增长带来的
索洛和斯旺认为, 通过资本主义市场机制的作用调整生产中的资本与劳动的组合比例, 则可以使经济活动实现哈罗德所说的充分就业均衡增长。

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 改进了对经济增长过程中技术进步对于资本积累作用的解释, 扭转了经济理论界的悲观情绪, 被多数政府作为制定经济增长政策的理论依据。

如果资本存量的增加大大快于劳动的增加, 那么就会发生资本深化。

资本深化是指人均资本随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过程。

如果没有技术变革, 资本深化将会带来人均产出的增长, 带来劳动边际产品和工资的增加, 同时还会导致资本边际收益的递减并降低边际收益率。

在没有技术变革的情况下, 资本深化带来的经济增长会停止在资本边际报酬为零的点, 在这一点上, 人均资本停止增长, 人均产出不再增加, 福利维持现状, 经济进入稳定状态。

索洛模型虽然可以满足竞争性均衡条件, 但均衡的增长率仍然等于劳动力增长率。

如果不存在外生的技术进步, 经济就会收敛于一个人均收入不变的稳定状态, 即零增长。

这就是说, 经济增长依赖于一个自己都无法把握的外生因素———技术进步。

这一“不愉快的结果”使得传统经济增长理论陷入了尴尬的局面。

其根源在于它们将知识外生于物质生产过程, 构造出来的生产函数是收益递减的, 致使经济增长仅仅依赖于资本积累或人口积累, 因而是收敛的、趋同的和短期的。

各国经济增长率和人均收入水平长期而巨大的差别, 在这种增长理论中无法得到解释。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长期增长率是由内生因素解释的, 也就是说, 在劳动投入过程中包含着因正规教育、培训、在职学习等等而形成的人力资本, 在物质资本积累过程中包含着因研究与开发、发明、创新等活动而形成的技术进步, 从而把技术进步等要素内生化, 得到因技术进步的存在要素收益会递增而长期增长率是正的结论。

这与60 年代以来最流行的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 依据以劳动投入量和物质资本投入量为自变量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建立的增长模型, 把技术进步等作为外生因素来解释经济增长而得到的当要素收益出现递减时长期经济增长停止的结论恰好相反。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 经济增长取决于经济系统本身, 而不是像新古典增长理论那样是外生的。

正因如此, 内生增长理论的基本框架和基本方法, 仍然被近期理论分析所采用。

80 年代以来, 随着经济学家对于内生增长理论的研究不断深入, 研究取得了新的进展, 提出了许多具有外在收益递增和知识外溢的内生型经济增长模式, 主要有罗默的“收益递增增长模式”, 卢卡斯(Robert Lucas) 的“专业化人力资本积累增长模式”, 普雷斯科特- 鲍依德(E. Prescott and J . Boyd) 的“动态联合体资本增长模式”, 杨小凯- 博兰(Yang Xiaokai and Borland J ) 的“劳动分工演进模式”, 阿尔文•扬(Alwyn Young) “创新与有限的边干边学模式”。

原有的内生增长模型不断精致化。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以新增长理论为代表, 罗默则是新增长理论的标志性人物。

他的内生型生产函数模型是新增长理论中最主要、最有代表性的。

他的经济增长理论主要体现在他分别于1986 年和1990 年在《政治经济学》杂志上发表的两篇论文之中, 并相应提出了二个模型。

他的第一个内生经济增长模型形式为:
Fi = F (Ki , K, Xi) (2)
其中, 为Fi 厂商的产出水平, 为Ki 厂商生产某产品的专业化知识, X 为i 厂商其它各生产要素的向量, K = 6 n i = 1 Ki , 表示整个社会的知识水平总和。

在这一模型中, 罗默继承了阿罗(K. Arrow) “干中学”的思想, 把知识作为一个变量直接引入模型, 并且认为知识积累是促进现代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因素。

他把知识分为一般知识和专业知识, 一般知识可以产生规模经济效益, 专业化知识可以产生要素的递增收益。

两种知识的结合不仅使技术和人力资本本身产生递增的收益, 而且也使资本与劳动等其它投入要素的收益递增。

1990 年, 他构建了第二个内生增长模型。

同第一个模型不同, 他把经济增长来源在模型中予以明确化, 其形式是不同的、专业化的生产投入数量的增长, 进一步明确生产要素有四个, 即资本、非技术劳动、人力资本(按受教育年限衡量) 和新思想(按专利数量衡量) , 其中, 知识是最重要的, 投资促进知识, 知识促进投资并能提高
投资的收益, 因此知识是经济长期增长的驱动力。

令H1 , H2 分别为用于生产活动、研究开发部门的人力资本, Xi 为用于生产的第8 个投入的数量, A 为中间产品, K = ∫A0Xi1 -αβdi 为有形资本, 则罗默的最终产品生产函数设定为: Y= (H1 ,L ,Xi) = Hα1 Lβ ∫A0 Xi1 -α-βdi (3) 由于所有中间产品都在同样条件下生产, 于是对于任意的, 我们可将Xi = X0 , 则(3) 式变为: Y= (H1 , L , Xi) =AHα1 LβL1 -α-βdi (4) 式中, 作为中间产品其数量的增加是由于研究开发部门的科研人员所推动的, 其拓展方程为: dA/ dt =δH2A。

由于研究开发部门的产品(知识、技术、专利等) 具有收益递增和正的外部效果等特征, H2 越多, 部门的劳动效率就会增加得越快。

因此, 研究开发部门具有动态的增长, 内生经济增长的真正动力正是来源于此。

新增长理论的出现, 使人们认识到长期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才是关键的, 此外, 将决定长期经济增长的许多外生变量内生化, 突破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束缚。

新增长理论将技术视为经济系统的内生变量, 突破了新古典增长理论的研究框架, 把技术纳入经济学的研究范围之内, 强调了长期以来一直为主流经济学所忽视的经济联系的重要因素, 应该说这一研究框架是比较合理的。

新增长理论关于知识、技术是现代经济增长的决定因素的论证, 有助于我们认识技术创新在现代经济中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增长理论在强调知识、技术和人力资本的同时, 忽略了制度、市场等因素。

将制度演变引入经济增长的是诺斯(Douglass North) 。

他重视制度因素的分析, 把制度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变量加以考虑, 运用现代产权理认明制度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关系。

经济增长最终由制度决定, 新制度经济学比新增长理论又前进了一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