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强高校管理服务意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学生工作
自 己 的 T作 , 自觉 承 认 学 生 的 主体 地 位 , 以满 足 学 生 的 发 展 需 要 为 己 并
任。
1要 有 全 局 意 识 、 阔 清 晰 的 思 路 . 开 要 明确 自己的工作内容 , 自己的工作有个整体 的把握 , 对 理清 自己 的 二作 思 路 , 时 做 好 具 体 工 作 的 检 查 和 督 促 。 时 间 和 精 力 放 在 重 点 r 同 把 工作和工作效果的考核上 , “ 两 头 , 中间 ” 即 抓 放 。一 头 是 全 局 工 作 和 工 作 思 路 , 握 好 全 局 T 作 , 行 合 理 的 布 置安 排 , 能 保 证 各 项 工 作 有 把 进 才 条 不紊地开 展下去 , 此基础上 , 考虑工作 思路 , 虑 特色 、 新 , 在 要 考 创 不 断地 提 高 A己 对 学 生 T 作 内涵 的认 识 , 开 A 己的 思 路 , 打 给学 生 提供 更 多更 为广 阔 的 、 适 应社 会 发 展 的学 习 、 炼 机 会 , 富 自 己工 作 方 法 , 更 锻 丰 提 高工 作 的效 率 。 另 一 头 是 工 作 效 果 , 工作 布 置 安 排 之 后 , 能放 手 不 不 管 , 随时 调 查 了解 工 作 开 展 情 况 , 好 指 导 和 监 督 工 作 。 中间 是 指 具 要 做 体 的工 作 , 一 部 分 要 大 胆 地 让 学 生 去 做 , 用 学 生 为学 生 服 务 。 这 利 在全 局工作 中 , 全 、 定 、 明这 是最基 本 的工作 , 有 安全稳 安 稳 文 没 定 , 他的任何工 作都谈 不上 , 其 必须要 花大力气做好 这些工作 , 在为 同 学创造 安全 、 舒适 生活环境 的同时 , 培养 他们养成健 康 、 卫生 的 良好生 活 习惯 ; 此 基 础 上 , 要 考 虑 为 同学 们 提 供 良好 的 学 习 氛 围 、 富 的 在 就 丰 锻 炼 机 会 , 是 ] 作 的重 中 之 重 , 养 学 生 的综 合 素质 是 学 校 的 重 要 目 这 : 培 的 , 样 为 学 生 提 供 锻 炼 的机 会 , 供 什 么 样 的锻 炼 机 会 , 炼 学 生 的 怎 提 锻 哪些素 质 , 都是我 们要思考 的问题 , 这些 问题也是 随着社会 的发展 、 学 校 的 改 革 不 断 转 变 和 丰 富 的 , 在 除 了 要 培 养 学 生 的学 习 能 力 、 织 能 现 组 力 、 调能力 、 达能力 、 交能 力 、 立思考的能力 、 协 表 社 独 耐挫 能 力 之 外 , 还 要培养他 们的领导 能力 、 新 能力 、 外 能力 、 争 能力 、 践能 力 、 创 涉 竞 实 利 用资源 的能力 、 团队精 神 、 献精神等等 , 奉 这些只是 其中的一个例 子而 已 ,其他还有很多需要我们静 下心来琢磨 的,没有清 晰开阔的工作思 路 , 一点是很难做到的 。 这 2抓 队 伍 , 胆 、 心 地 使 用 学 生 干 部 、 生 组 织 . 大 细 学 学生干部 、 学生组织在学生工作 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 合理 地利用这 部分资源 , 一方面可以给学生提供 一个 最好的锻炼机会 , 另一 方面可以 把 自己从 细节工作中解脱 出来去考 虑其他丁作 。学生干部 的使 用一要 大胆 , 二要 细心 , 大胆 是指一些 能让学生组织 的活动就让 他们去做 , 重 心下移 , 给他们一些 决定权利 , 多 让他们才尽 其用 , 细心 是指选拔使 用 学 生 干部 要谨 慎 , 导 、 指 监督 要 及 时 、 致 。 细 3抓 关 键 , . 做好 特 殊 学 生 的 工 作 有 针 对性 地 做 工 作 能 够 提 高工 作 效 率 ,在 学 生 工 作 中尤 其 要 注 意
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
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综述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当前高等教育的热门话题之一、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培养创新人才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
本文将对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综述,分析其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之一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和应试技巧的培养,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
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创新课程和项目,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具备独立进行科学研究和创新工作的能力。
其次,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强调实践与理论相结合。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学习,忽视了学生在实践中运用知识的能力。
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实践课程和实验项目,让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创新实践能力。
另外,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当前的科技发展注重跨学科和团队合作,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设置团队项目和合作课程,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创新意识,使他们能够在具体科研和创新项目中发挥其才能。
然而,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由于创新课程和项目的设置较为复杂,需要投入较多的教师和设施资源,因此在一些高校中可能面临资源不足的问题。
其次,一流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注重的是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培养。
另外,一些学生可能因为个人原因或者环境等因素,无法适应这种培养模式,导致培养效果不佳。
针对这些问题,一流高校可以采取一些改进措施。
首先,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宣传和推广力度,提高学生和教师对该模式的认可度和参与度。
其次,优化资源分配,加大对创新课程和项目的支持力度。
同时,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加强基础知识和学科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创新项目中更好地发挥作用。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与方法
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策略与方法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应当积极探索有效的策略和方法,以培养出更多具备创新精神的人才。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一些可供高校采用的策略和方法。
一、培养创新思维创新思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基石。
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环境:高校应当创造多样化的学习环境,例如开设创新学习工作室、实验室等,为学生提供展现自己创新能力的平台。
2. 鼓励自主学习:高校可以通过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设计和研究项目,培养他们自主学习和思考的能力。
3. 引导跨学科学习:高校可以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开设跨学科项目课程,鼓励学生从不同领域获得知识和技能。
二、加强实践教育实践教育是培养创新人才不可或缺的环节。
高校可以通过以下策略和方法来加强实践教育:1. 实习机会:高校可以积极与企业合作,争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应用知识,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创新竞赛:高校可以组织创新竞赛,鼓励学生提出创新项目,并为优秀项目提供资金支持和专业指导,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 社会实践: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例如参观企业、社区服务等,让学生了解实际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三、推动产学研结合产学研结合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
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推动产学研结合:1. 产学合作项目:高校可以与企业合作开展研究项目,将学生融入到实际项目中,培养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创新创业基地:高校可以建设创新创业基地,为学生提供创业培训、创业资源支持等,引导他们参与创新创业活动。
3. 学术交流与合作:高校可以积极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并与国内外高水平科研机构合作开展研究,提升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
四、强化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创新教育评价体系对于培养创新人才起着重要作用。
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强化创新教育评价体系:1. 引入综合评价:高校可以引入综合评价机制,将学生的创新能力、创造力等维度纳入评价体系,鼓励学生发挥创新潜能。
2024年度江苏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应知应会题及答案
2024年度江苏继续教育公需科目应知应会题及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A.人民B.人才C.效益D.贡献2.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人才专项,长期稳定支持一批在()领域取得突出成绩且具有明显创新潜力的青年人才。
A.社会科学B.自然科学C.政治D.经济3.强化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馆藏文物、()等文物古籍古迹保护、研究和利用,加强文物安全监管和边疆考古。
A.历史遗迹B.文化遗产C.革命文物4.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A.监督机制B.人才管理机制C.人才引进机制D.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5.出版者权的保护期为多少年?()A.5.0B.10.0C.15.0D.20.06.关于知识产权的主要特性,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地域性B.时间性C.不可复制性D.无形性7.教字广东项目的五大政务服务应用平台中()是面向全省1300万商事主体的涉企移动政务服务平台,平台将分散在政府各主管部门的企业开办、经营许可、清缴税款、出口退税、创业补贴、扶持资金申请等961多项高频服务集成到一个手机应用。
A.奥商通B.粤政易C.广东政务服务网D.国家政务服务平台微信小程序8.()是载荷或记录信息的按一定规则排列组合的物理符号的集合。
可以是数字、文字、图像,也可以是计算机代码的集合A.数据要素B.数据资源C.数据资产D.数据要素市场9.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高校特别是“双一流”大学要发挥培养()人才主力军作用。
A.战略型B.复合型C.应用研究D.基础研究10.我国人才工作站在一个新的历史()上。
A.起点B.转折点C.顶点D.阶段11.培养卓越工程师,必须调动好()两个积极性。
A.教师和企业B.高校和学生C.高校和企业D.教师和学生12.要为各类人才搭建干事创业的平台,构建充分体现知识、技术等()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机答案:D要积极为人才松绑,完善人才管理制度,做到()为本、信任人才、尊重人才、善待人才、包容人才。
拔尖创新人才 课题
拔尖创新人才拔尖创新人才是指那些在某个领域具备卓越创新能力的人才。
这些人才对于推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拥有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独立思考问题并提出创新解决方案。
本文将探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重要性以及如何激发他们的潜力。
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方式1. 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第一步是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
这包括高水平的学校、资深的教师和先进的教学设施。
优秀的教育资源能够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学习平台,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2. 强化实践与实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需要强调实践与实践。
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积极参与项目研究和实践操作,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这样的实践经验能锻炼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 鼓励跨学科学习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跨学科的知识和能力。
培养学生的跨学科能力,可以通过多学科的课程设置和跨学科的项目研究来实现。
例如,将文学与科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和科学思维;将数学与艺术结合,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创造力。
4. 提供创新支持和资源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提供创新支持和资源。
学校和政府可以建立创新实验室或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实验设备和科研经费。
同时,还可以邀请业界专家和学者参与学生的创新项目,提供指导和支持。
这样的支持和资源能够为学生创新提供必要的条件。
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性拔尖创新人才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可以推动科技进步,带来社会变革。
以下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作用:1.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拔尖创新人才可以带来新的科学发现和创新技术,推动科学研究的进步和技术的发展。
2.解决重大社会问题。
拔尖创新人才通过创新解决方案,可以解决重大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能源危机等。
3.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创造。
拔尖创新人才可以带动新的产业和创造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
4.提高国家竞争力。
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
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探索作者:杨明来源:《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 2018年第2期培养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学校和教师积极的展开工作,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有效调整,在思想上进行创新型引导。
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能够拥有合格的创新能力。
一、拔尖创新型人才的内涵创新人才的最基本能力便是以现有资源、固有思想为基础,进行深度开发和研究,将资源的使用形式以及思想观念的角度和高度进行提升和优化转变。
在资源的使用上,不仅要做到效率上的提高,同时还要做到质量上的变化。
在思想意识上,要能够开拓出新的领域和角度。
并且还需要将这些新的资源和思想投入到现实生产与服务当中,形成新的面貌与产业格局,让某一领域能够得到能力上的极大提升。
创新人才必须要具有敏捷的思维和超前的观念、思路,敢想、敢做、敢于担当。
拔尖创新人才要以科学的角度提出高质量的创新性成果,要以某一个领域的带头人的身份带动整个团队进步和发展,在生产、技术、科研、管理等等不同领域中,发挥出积极的领导作用。
要对后备杰出人才的培养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并给予足够的支持。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必须要具有完成的知识结构体系,要具有良好的个人品行和职业操守;具有积极进取不断拼搏的精神;要能够对事物和规律进行大胆的质疑和探究,积极寻找任何可能存在的突破点。
二、高中阶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一)营造“开放、自主、创新”的学校文化理念是学校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不同的名校都有其自己的办学理念,如湖南的雅礼中学的校训是公、勤、诚、朴,很多学生从该学校毕业,依旧在学习和工作中秉承该理念,这其实才是顶尖人才应具备的素质。
这也表明文化是建设特色学校的关键所在,这种建设不是简单的口号宣传,它是基于一定的历史文化建设起来的。
学校在人才培养方面,需要秉承办学理念,在创新性人才培育的过程中,通过多种主体参与形式,能够构建出多维度的方式对学校的文化内容进行传承。
1.精神文化教师在精神文化传承方面,需要通过开设主题班会、主题家长会等方式,通过与家长和学生的思路讨论,确立其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与动力的核心价值观。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
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路径探析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不断扩大,高校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
如何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成为各高校和教育机构的重要任务。
本文从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路径等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
首先,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人才。
创新能力是指能够创造新的知识和新的技术,创新精神则是指勇于面对新问题、挑战,不断开拓创新的思维方式和行动方式。
通过培养创新人才,能够提升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其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路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提高基础素质。
拔尖创新人才必须具备扎实的数学、物理、化学和计算机等基础知识。
因此,高校应该加强这些基础课程的教育,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
2. 培养实践能力。
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中。
因此,高校应该注重实验和实践课程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开拓创新思维。
创新人才需要具有开阔的视野和创新的思维方式,能够从不同角度出发,寻找问题的解决办法。
高校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竞赛和项目研究,拓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4. 强化创新实践。
高校应该建立创新实验室和创新基地,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创新实践环境和条件。
同时,高校应该鼓励学生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和创业,让学生通过实践掌握创新的方法和技巧。
5. 开展国际合作。
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引进国际先进的科技研究成果和理念,同时向外推介中国的科技创新成果和优秀人才。
通过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高校应该着力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国家的科技创新能力和经济竞争力。
通过加强基础知识的教育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开拓创新思维和强化创新实践,以及开展国际合作,不断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路,促进创新能力的提升。
中 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
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如何培养创新型人才》在当今时代,创新已成为推动社会发展和国家进步的关键力量。
中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使命,如何有效地实现这一目标,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
创新型人才应具备多种特质和能力。
首先,他们要有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好奇心,能够主动探索未知领域,不满足于现状,敢于质疑和挑战传统观念。
其次,扎实的专业知识和广泛的跨学科视野是创新的基础。
只有对本专业有深入的理解,同时了解相关领域的知识,才能在交叉点上产生创新的火花。
再者,创新型人才需要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能够将想法转化为实际的成果。
此外,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沟通能力和较强的适应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当前,中国高等教育在培养创新型人才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教育理念相对滞后,部分高校仍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对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不足。
课程设置不够灵活,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和多元化的学习需求。
教学方法较为单一,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参与度和主动性不够。
实践教学环节薄弱,学生缺乏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的机会。
评价体系不够完善,过于侧重考试成绩,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评价不足。
为了更好地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高等教育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
更新教育理念是关键。
高校应树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教育理念。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优化课程设置至关重要。
增加跨学科课程和选修课程的比例,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课程内容要与时俱进,及时反映学科前沿和社会需求。
加强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衔接,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改进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途径。
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小组讨论、项目式学习、案例教学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便捷的学习方式。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
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是指在当今社会,学校要努力发掘、培养出拥有创新能力的学生,帮助他们发挥自己的潜力,不断创新。
一是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实践思维,很少关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因此,学校应该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让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实践,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案。
二是推进教学改革。
大学教学应以创新能力培养为目标,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把实践能力作为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课堂上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把创新精神融入到教学中来。
三是建立创新实践平台。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建立创新实践平台,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如创新实验、设计创新、创新竞赛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创新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是开展创新实践课程。
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创新实践课程,用实践的方式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课程中学习创新的知识,并在课程中练习创新的技能,以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是引进创新实践教材。
学校应该引进创新实践教材,将创新实践紧密结合课堂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更好地获得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掘自己的创新能力。
六是开展创新实践辅导。
学校可以针对不同学科开展学生创新实践辅导,让学生在实践中,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潜心研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以上就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探索与实践的内容,通过重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推进教学改革,建立创新实践平台,开展创新实践课程,引进创新实践教材,开展创新实践辅导等活动,可以有效地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从而达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改革目的。
2024年度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
2024年度广东省继续教育公需科目考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一、单选题(20题)1.《关于进一步加强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工作的意见》提出,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作为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的重要方式之一。
A.国情研修B.智库建设C.实地调研D.专家咨询2.用人主体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服务意识和保障能力,建立有效的(),确保下放的权限接得住、用得好。
A.监督机制B.人才管理机制C.人才引进机制D.自我约束和外部监督机制3.《关于规范高等学校SCI论文相关指标使用树立正确评价导向的若干意见》提出,对于基础研究,论文是成果产出的主要表达形式,坚决摒弃以刊评文,评价重点是论文的()。
A.发表数量和被引次数B.影响因子C.ESI排名D.创新水平和科学价值4.下列选项中仅属于对自然规律结识的是()。
A.科学发现B.产品发明C.方法发明D.实用新型5.闵采尔通常把贵族称为()。
A.“刽子手”B.“吸血鬼”C.“杀人魔”D.“强盗”6.工业产权中的商标权涉及()。
A.发明专利B.服务商标C.实用新型专利D.外观设计专利7.()要素是数字经济的核心引擎。
A.数据B.信息C.技术D.资源8.《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提出,以()为目的,建立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的职称制度,为客观科学公正评价专业技术人才提供制度保障。
A.促进人才发展B.优化职业分类C.促进人才开发使用D.优化人才评价9.()认为人才聚集有五大推动力:即创造性工作的丰富性;企业家能力生产的可能性;容易识别知识的消费者;容易识别知识的供应者;未来提升空间。
A.佩鲁的增长极理论B.泰勒的人才聚集动因理论C.戈特利布的舒适度人才界集理论D.凯恩斯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理论10.取得发明、实用新型专利的实质条件与取得外观设计专利的实质条件的重要区别之一是,后者不规定()。
A.新奇性B.发明性C.实用性D.美感11.电影作品著作权由()者享有。
拔尖创新人才政策导向和优化策略
拔尖创新人才政策导向和优化策略拔尖创新人才政策导向和优化策略导言拔尖创新人才是国家科技创新发展的中坚力量,为了培养和吸引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提高国家创新能力,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政策支持。
本文将从政策导向和优化策略两个方面,探讨如何进一步拓展拔尖创新人才的队伍和影响力。
政策导向为了提升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发展环境,政策导向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政策导向方向:1.提供资金支持:–增加拔尖创新人才项目的资金投入,保障其科研实验室、设备和人员的需求。
–设立多层次的资金支持机制,鼓励拔尖创新人才与企业、科研院所合作,提高科技创新的实际效果。
2.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系统:–改善创新生态,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开放、包容、公平的创新环境。
–建立科技创新评价机制,重视创新成果的质量和实际应用,鼓励创新人才在科技创新领域取得突出成就。
3.强化人才培养机制:–鼓励高校和科研院所加大对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和培养力度,建立激励机制,发现和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
–推行产学研深度融合,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实践机会和创新平台,提高其科技创新能力。
优化策略除了政策导向,通过优化策略来增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支持和培养,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几个优化策略的方向:1.激励创新热情:–设立奖励制度,对拔尖创新人才的优秀成果进行奖励,激发其创新热情。
–营造开放的创新文化,鼓励拔尖创新人才的自主创新和协同创新。
2.提供支持服务:–建立专门的创新服务机构,为拔尖创新人才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和指导。
–提供一站式的服务平台,解决拔尖创新人才在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其科技创新的效率。
3.加强国际交流合作:–鼓励拔尖创新人才参与国际学术会议、交流访问等活动,增强其国际视野和交流能力。
–加强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科技创新合作,吸引国际优秀创新人才来华工作和交流,推动国际科技创新合作的深入发展。
结语通过正确的政策导向和优化策略,国家将能够更好地培养和吸引拔尖创新人才,提升国家的创新能力和科技实力。
以问题为导向的大学创新训练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研究——以河海大学为例
[收稿时间]2020-01-09[基金项目]2018年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思政专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研究”(编号:2018SJSZ007,嵇敏为项目负责人)。
[作者简介]嵇敏(1988-),女,江苏扬州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陈璐(1987-),女,江苏靖江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高校“双一流”建设背景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已是国内各研究型大学的普遍共识。
在已有的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模式下,基于河海大学荣誉学院——大禹学院的办学实践,课题组探讨以问题为导向的创新训练对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成效,提出“全覆盖”“全过程”“全方位”的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通过本科四年的科研实践磨砺引导学生萌发创新意识,强化创新能力,提升科研实力,为硕士、博士阶段的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做好准备。
[关键词]创新训练;学术型;拔尖创新人才[中图分类号]C9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437(2021)03-0027-03University Education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是我国七大发展战略之一。
因此,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保障,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要求,是当前对教育改革的迫切要求。
同时,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背景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双一流”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因而国内各研究型大学都有着加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遍共识。
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过程中,各高校的培养形式多样,但每所高校都有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并以此为抓手,促进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根据《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批准实施“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2012年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函〔2012〕2号),教育部决定在“十二五”期间实施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
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及成长规律陈敬贵张鲜元刘黎一、造就拔尖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使命2005年3月28日,温家宝总理在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宣布,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型国家,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需要培养和造就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
由于大学具有学科门类比较齐全、人才荟萃、教学与科研密切结合、国际交流广泛等优势,特别是大学通过教学与科研活动,培养优秀青年才俊,培养在科学技术和社会重要领域中最富创造力的群体,这是高等学校特别是综合性大学面临的新的重要历史责任。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几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的高等教育在规模上获得了空前的发展,高等教育领域的各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深入,不仅大大提高了我国总人口中接受高等教育人员的比例,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必要的人才和智力准备,而且在为社会发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和探索,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不少高校在深化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还采取了某些特殊的政策措施,例如允许智力超常、创造力强、表现优异的学生,在选课、跳级、提前毕业、免试保送研究生、硕博连读等方面有较大的自由度,增加了这些学生充分发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许多高校在加强学生全面素质培养、增强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等方面,又进行了很多新的探索。
但在我国经济和社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知识更新的速度大大加快的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教育思想、教育内容与方法、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教学制度、人事与管理体制的改革,还很不适应我国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特别是我国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创新人才的培养表现出相当的局限性,还未形成有利于各类专门人才特别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环境。
因此,加强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不仅是新形势下高等学校的重要任务,也对高等学校的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
培养和造就拔尖创新人才,必须深刻理解拔尖创新人才的内涵,制定多元化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建构拔尖创新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
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新形势下高校管理育人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对于高校领导而言,在新形势下推进育人工作的开展,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结果,为此,积极探索有效策略显得十分必要和迫切,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展示高校的办学实力,并培养出社会所需的优秀人才。
关键词:新形势高校管理育人工作高校管理育人工作是高校发展的重点。
应当牢牢把握住育人的宗旨才能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人才。
新形势背景下,我们要与时俱进,不仅要反思我们的工作制度、方法,还要引进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创建完善的管理育人机制,推动我们高校管理育人工作的开展。
一、现今高校管理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1.管理功利性太强而忽视管理育人。
众所周知,绝大多数高校,尤其是地方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人才吸引、政策支持、资源聚集等核心环节中处于劣势,因而作为学校的管理层首先要考虑的是通过争抢资源、争夺人才、争取项目来促进学校发展。
这样,学校管理的全部精力几乎都要放在核心环节的加强和改进上,因而往往容易忽视管理在育人方面的作用发挥。
这不一定是观念上的问题,而是基于目前教育投入、教育发展不均衡而造成的现实困境。
2.人才发掘力度缺失。
这一点从根本上来讲应当与以上两点有极大的关系。
教育管理工作者没有正确的摆正自己的位置、没有正确的把握住工作的重心,又怎么可能发掘出更多的人才。
正常来讲,对于每一个进入高校学习的学生来说,都有机会成为社会的栋梁,只不过受到催化力度的不同而出现不同的结果。
有一句所谓的真理,“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那么,金子在什么情况下才会发光呢?只有在被淘金者拂去了盖住的砂砾时,才能发出光芒。
这句话看似强调了个人才能的重要性,实际上,我认为,从侧面也反映出淘金者的重要性。
现在学生或多或少具备一定的专业能力,甚至有的学生能力是出类拔萃的,却没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能力,这是导致人才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3.管理育人工作人员缺失。
社会进步、教育水平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人考入了大学。
但是由于资金等问题,学校并没有足够的管理人员可以调配。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
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社会的发展,对于高素质人才的需求愈发迫切。
而在高等教育领域,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已成为国内许多大学的重点工作。
本文将就该话题进行一些思考和探讨。
一、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背景近年来,我国政府把创新作为推进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和过程,提升国家竞争力。
而创新人才则成为实现创新发展的重要因素。
于是,中央政府推出了《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提高高素质人才供给质量;同时,许多高校中国普遍引入了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以创新发展为衡量的依据。
二、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内涵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是一种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人才培养模式。
它主要聚焦于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鼓励创造性思维,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实践创新才干,以培养具备全球视野、具有卓越创新能力和领导才能的高素质人才,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贡献。
三、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1.创新性:突破传统教学模式,采用更加自主、灵活的教学方式,让学生适应现代化特点、多样化的知识和实践要求。
2.开放性:积极开拓合作与交流的渠道,以多方联动的方式培养高素质人才,建立人才网络,促进人才队伍的优化和共同发展。
3.国际性:引进国际化、创新化的先进教学理念和实践经验,开设外语课程、国际交流班等方案,让学生接触国外的教育、文化和企业环境,具备全球视野。
4.聚焦性:精准地定位目标,按人才培养方案安排实践与课程,发现和培养学生的特长、优势,使学生能够在专业领域发挥出最大优势。
4、拔尖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案例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我国知名高校通过建立多元化、全方位培养模式,切实保障学生的自主性、批判性和创造性学习,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对于满足现代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作出卓越贡献。
此外,在实践过程中,培养模式要注重个性化,选择优秀的导师和高效的评估方法,提高评估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更好地推动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现。
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1. 引言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旨在培养和选拔具有卓越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本计划将通过提供全方位的培养机会和优厚的待遇,吸引优秀青年人才,激发他们的创新潜能,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精神,为他们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助力他们成为未来的领军人才。
2. 目标和任务2.1 目标本计划的目标是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高水平青年人才,他们将具备深厚的学术素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能够在各领域取得杰出成就,并为国家的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2 任务为实现上述目标,本计划将开展以下任务:2.2.1 建立选拔机制建立公平、公正的选拔机制,通过选拔考试和面试等方式,选拔具有卓越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
同时,注重发掘和培养潜力,为优秀青年人才提供更多机会。
2.2.2 提供全方位的培养机会为被选拔的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培养机会,包括学术研究、实践锻炼、国内外交流等。
通过导师制度、项目培养、学术交流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
2.2.3 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福利为被选拔的青年人才提供优厚的待遇和福利,包括奖学金、住房补贴、科研经费等。
同时,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激励他们持续创新和进取。
2.2.4 建立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对参与本计划的青年人才进行评价和奖励。
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和激励措施的落实,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3.1 建立工作小组成立由专家、教授和管理人员组成的工作小组,负责制定和实施高校青年拔尖人才工作计划。
工作小组将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详细的实施方案,并进行监督和评估。
3.2 选拔优秀青年人才通过公开招聘和推荐等方式,选拔具有卓越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
选拔过程将注重选拔标准的科学性和公正性,确保选拔出最有潜力和发展空间的青年人才。
3.3 提供全方位的培养机会为被选拔的青年人才提供全方位的培养机会,包括学术研究、实践锻炼、国内外交流等。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近年来,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对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在这个信息化时代,基础学科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从培养方式、教育内容和学科发展等方面探讨如何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方式是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
传统的教育模式注重知识的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教育,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现代教育则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改变教学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育内容也是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
传统的教育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但往往忽视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因此,我们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课程设置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实际需求和社会需求,增加实践环节,提供更多的创新实践机会。
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鼓励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提高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学科发展也是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保障。
学科发展的水平直接影响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效果。
因此,我们应该加强学科建设,提高学科水平,为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更好的基础。
要加强学科交叉与融合,鼓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和研究,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思维。
同时,要加强学科前沿研究,推动学科发展,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研究平台和机会。
为了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我们还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有效途径。
通过实践教学,学生可以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
创新能力是拔尖创新人才的重要素质,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可以通过创新实验、科研项目和创新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
只有通过改变教育方式、优化教育内容、加强学科发展和注重实践教学,才能培养出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为社会发展和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学生工作
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学生工作
孟珍伟;胡云
【期刊名称】《科技信息》
【年(卷),期】2010(0)36
【摘要】高等学校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须适应新的形势,紧跟时代步伐,贴近学生思想实际,增强服务意识,创新工作方式,做到以人为本、全心全意、全方位、全过程为学生成长成才服务,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
【总页数】2页(P79,81)
【作者】孟珍伟;胡云
【作者单位】长江大学计算机科学学院;长江大学经济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增强服务意识力促中小企业创新发展
2.创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形式增强医护人员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
3.增强高校管理服务意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4.目标创新工作机制增强服务意识--浅谈数字电视条件下的基层广电工作的现状和对策
5.提升图书服务理念增强图书服务意识创新图书服务模式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3年广西公需科目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答案
2023年广西公需科目关于人才工作的重要论述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40题,共40分)1.一些()也要着力建设吸引和集聚人才的平台,开展人才发展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
A一线城市B大型城市C省会城市D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正确答案:高层次人才集中的中心城市2.我们的目标是:到2030年,在()有一批开拓者。
A新兴前沿交叉领域B人文领域C教育领域D外交领域正确答案:新兴前沿交叉领域3.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
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更加重视(),加快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劳。
A高层次人才引进B人力资源配置C人才结构优化D人才自主培养正确答案:人才自主培养4.《关于充分发挥市场作用促进人才顺畅有序流动的意见》提出,把()和社会组织人才开发纳入各级政府人才发展规划,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A公有制经济组织B非公有制经济组织C中外合资经济组织D外资经济组织正确答案:非公有制经济组织5.各级党委(党组)要完善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广泛去与的人才工作格局。
A机关单位B社会力量C国有企业D志愿队伍正确答案:社会力量6.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为人才提供国际一流的创新平台,加快形成战略支点和()。
A雁阵格局B中心圈格局C梯形格局D“一三”格局正确答案:雁阵格局7.()认为人才聚集有五大推动力:即创造性工作的丰富性;企业家能力生产的可能性;容易识别知识的消费者;容易识别知识的供应者;未来提升空间。
A佩鲁的增长极理论B泰势的人才聚集动因理论C戈特利布的舒适度人才聚集理论D凯恩斯的就业与经济增长理论正确答案:泰势的人才聚集动因理论8.根据《关于破除科技评价中“唯论文”不良导向的若干措施(试行)》,对于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等基础支撑与条件保障类基地,注重评估()的质量和效果。
A数据资源收集B数据资源供给C对外服务D人才服务正确答案:人才服务9.《关于优化科研管理调高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提出,由科技部会同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科院、工程院又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在2018年底前对项目、人才、学科、基地等科技评价活动中涉又()的做法进行清理,建立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绩效评价体系。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变化,拥有扎实的基础学科知识和创新能力成为了当今社会中最为重要的竞争力之一。
因此,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势在必行。
本文将从教育的角度,探讨如何有效地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需要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
教育机构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仅仅是传授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此外,学校还应配备先进的实验设备和图书馆资源,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资源。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学习中不断探索和创新,培养出真正的拔尖创新人才。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很多问题需要跨学科的知识来解决。
因此,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时,应鼓励学生主动学习其他学科的知识,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学科中。
此外,学校还应开设综合性的课程,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如创新思维、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等。
只有拥有了这些综合能力,学生才能在未来的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各种挑战。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注重实践教学的重要性。
理论知识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但只有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才能真正培养出拔尖创新人才。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实验教学和实习实训,让学生亲自动手解决实际问题。
培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需要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
尽管科学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但人文素质依然是一个人成功的关键。
学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精神等。
此外,学校还应加强人文课程的教育,让学生了解社会和人类的发展,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只有拥有了良好的人文素质,学生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变化。
加强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通过建立完善的教育体系、注重学科交叉和综合能力的培养、重视实践教学以及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我们可以培养出更多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为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强高校管理服务意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作者:邓丹
来源:《新教育时代·学生版》2018年第10期
摘要: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是高校育人宗旨,在秉持一般性人才培育规律基础上,为其设定更具个性化的教学服务章程,为使其成为拔尖人才给予全方位支持,在高校教学管理服务体系下,提高教师教学管理能力,致力于为学生营建良好的创新实践氛围,提供创新实践机会,使学生敢创新、想创新、能创新,落实拔尖人才培养目标,为此高校教师需为培养拔尖人才营建和谐、宽松育人环境,在人才培育规律引导下,不断优化自身教学管理体制,增强教师与学校各部门协同育人意识,助力高校实现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目标。
关键词:高校教师管理服务意识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实验计划”作为落实“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的重要决策之一,关乎《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施行成效,为此高校作为面向社会培养优质人才重要教学机构,肩负培养拔尖人才重任,需引导在职教师通过教学体系革新,提高自身育人能力,使高校教师品德优良、能力突出、本领过硬、知识丰富,为其开展人才培养创新实践教育活动奠定基础。
基于此,为有效落实拔尖人才培养计划,高校教师需积极发挥育人管理优势,为展开拔尖人才教育工作夯实能力基石,为此探究增强高校教师管理服务意识的方法显得尤为重要。
一、在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视域下高校教师管理服务意识提升方向
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指拥有过硬的本领,极强的社会责任感,极具创新精神、意识及能力的杰出人才,能作为专业发展及科学研究领头人,为国家建设及社会发展给予有力支持,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为提高高校拔尖人才培养成效,高校教师需充分调动自身教学管理及服务能效,以此为由明确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向,为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奠定基础。
1.优化知识结构,培养拔尖创新人才,体现高校教师教学体系革新能效。
专业基础知识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前提,缺失基础知识的人才,如同空中楼阁缺失实用性,为此高校教师需秉持与时俱进原则不断优化自身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基础知识实效性、全面性、深入性,为提高高校教师人才培育能力,并达到培育拔尖人才目标奠定基础[1]。
2.优化能力结构,实现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
新时期社会建设与国家发展对人才有新要求,在能读书、会读书基础上,还可以灵活运用书本知识,整合现有学习资源攻克实际困难,为此高校教师需以优化拔尖创新人才能力结构为导向,增强其教学管理服务意识,引导自身教学体系朝着提高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发展,使学生在高校教师教学引导下能有效提升其组织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分析理解能力、获取并应用知识的能力,继而提高高校教师人才培育成效。
3.优化品质结构,培养品学兼优、德智体美劳全方位发展的拔尖创新人才。
高校所培养的拔尖人才除应具备极强的专业素养、创新能力外,还需拥有极强的社会责任感、事业心、创新觉悟、坚强勇敢等思想品格,为此高校教师需积极优化教育品质结构,提升拔尖人才心理素质,使其在拥有高智商同时“情商”能得以提升。
例如,高校教师可组织拔尖创新人才开展拓展训练及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在训练过程中提高个人修养,养成敢于冒险、敢于挑战的良好品格,并懂得通过团队协作、互相帮助解决实际问题,使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成效得以提升。
二、在高校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过程中教务管理部门工作重点
1.设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
高校教师需积极学习当前国家对于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相关决策,以此为由调配现有教学资源,转变育人理念,在一般性育人体系基础上,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设置个性化教学方案,关注人才个性化成长需求,将该人才培养计划与常规育人计划分离开来,围绕更高的育人目标施行教学引导,旨在深入发掘学生成才潜力,尊重学生个性,放大学生优势,施行因材施教育人决策,为学生量身打造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在该计划指引下定性、定量分析相关教程,调整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方略,积极引导学生辅修更多学位。
例如,高校教师可以围绕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育人目标,建议学校启用弹性更强的学制,颠覆四年一贯制,允许学生依据自身学习进程调整学制,给学生更多时间放在自己感兴趣的教程上,提高其学习效率,提升拔尖人才培养成效。
在制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时,教师需确保教程科学合理,在关注理论知识充裕性同时,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导向追加实践性课程教学比重,为提高人才创新能力奠定基础[2]。
2.完善拔尖创新人才学分机制。
高校教师需围绕各个育人环节建立统一、科学、稳定的学分机制及学生测评体系,摒弃以往各个学校、专业、学院、学科学分莅临而论的教评状态,为拔尖创新人才跨学院、专业及学科学习给予引导且提供条件,在“通识教育”理念支持下,打通人才培育壁垒,拓宽学生知识吸纳广度、深度,引导学生完善学习体系提高思维活性,提升知识吸收与认知能力,为培养跨学科创新型人才营建良好教学氛围。
同时,优化学生专业与非专业课程考评比重,高校教师需保障核心专业课程比重并通过设置专业选修课程的教学管理形式,满足学生个性化成长需求,激发学生求学兴趣,开设文理通识课程、创新集训等课程,确保该学分机制得以稳定落实,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准。
3.为学生营建和谐的教学氛围。
高校教师需做好其所教授专业的教学协管工作,用以调配并灵活运用教学资源,优化育人氛围,凸显教师教学管理及服务能效,并通过服务提升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质量。
例如,高校教师可依据人才培育需求,结合其学习及成长实况组织开设公开课,在各专业推行精品课程,使人才始终站在学术前沿,为提高拔尖人才综合素养奠定基础。
再如,高校教师可以在“校企合作”育人方略支持下,组织学生来到企业开展各类实践活动,在各种活动中掌握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培养学生创造力、社会实践能力、交际能力等核心素养。
待实践活动结束后,高校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心得分享大会”,为拔尖创新人才之间交流沟通搭建平台,高校教师可借此机会探究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学习需求,继而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难题,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3]。
结语
综上所述,增强高校教师管理服务意识,能有效提高该院校育人水平,为此高校教师需注重发挥自身教学管理能效,在新课改背景下优化育人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及品质结构,结合拔尖创新人才培养需求,设定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完善现有学分机制,为落实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目标营建良好教学氛围,提高拔尖创新人才核心素养,凸显高校教师管理服务意识强化价值。
参考文献
[1]江春梅.五维意识在高校后勤管理中的作用[J].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3):70-73.
[2]赵晶晶.浅谈高校行政人员服务意识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8):457.
[3]赵海荣.从服务就业视角探讨高校学籍档案管理[J].兰台世界,2017(19):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