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中医对病证的诊断(十二)——舌诊之一
中医辨证论治之舌诊
中医辩舌舌尖,传统中医来说就是上焦的心和肺。
按照舌尖部位准确来说,可以代表我们的头脑部。
在中医学之中,脑是络属于心的,是心的一个附属器官,脑为奇恒之腑。
肾中之精,充骨生髓,沿督脉上行灌颅而为脑,所以“脑为髓之海”。
脑主司人的精神思维活动,主司支配运动和感觉,是生命之枢机,李时珍称脑为元神之府。
脑的功能正常则精神饱满、意识清楚、思维灵敏、记忆力强、语言清晰、情志正常。
如果脑主精神活动的机能失常,就会出现思维、记忆、语言,以及情志等方面的异常。
脑位于头颅之内,头为诸阳之会,最恶污浊之气所扰,所以面色以红黄隐隐,鲜明而有光泽为佳,眼神明亮有神,均是脑髓充足的表现。
在舌象上呢,舌尖应以鲜明圆滑为佳,不宜出现齿痕(齿痕为湿浊之气),不宜出现郁点、瘀斑,也不宜凹陷或高凸,这些都是病态改变,都有头脑(心)部的病变有关。
头部的附属器官(如眼、耳、口、鼻、舌等)主管着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等,这些器官皆有经脉通于脑,所以这些器官的问题都可以从舌尖部位诊出。
脑髓充盈,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正常,则视物精明、听力正常、味觉嗅觉灵敏、感觉无碍、运动如常且轻劲多力。
如果脑髓不足,或者脑部的其它病变,使脑的主感觉和运动的机能失常,都会出现视物不明,听觉失聪,味觉、嗅觉不灵,感觉障碍,运动不能,倦怠乏力。
舌尖最常见的舌形的改变主要有三类,凹陷、高凸、平直。
当然,实际并不只是这三类,这三类只是最常见的。
我们来看舌尖凹陷。
根据我们的望舌的一个原则“凹陷为虚,高凸为实”。
这舌尖凹陷就是心和头脑部虚了,虚就是虚少不足的意思。
是什么不足了呢。
从传统辨证来说,就是心不足了。
因为舌尖是主心的。
如果舌质淡白多属于心的气血不足,或心阳不足。
如果舌质红赤都属于心阴不足,或心火旺盛。
更详细而准确一些的讲呢,或者是更细致的讲,就是脑髓空虚了。
如果是一个小的凹陷,就会表现为精力下降、睡眠欠佳、头晕健忘、心悸怔忡等症状,这是万无一失的。
舌尖高凸为心肝火旺,上冲头脑之象,会出现头项强痛、眩晕、双目干涩红赤、失眠惊悸等症。
中医五行辩证舌苔1
中医五行辩证-舌苔(一)人的脏腑通过经脉将自己的状态转化为影像投射到舌象上。
故有“舌是脏腑的外侯”,“舌是外露的脏腑”,“舌是脏腑的镜子”的说法。
舌头是五脏六腑的“缩略图”又叫“全息图”,也是报警器。
舌头与脏腑是投影与投影源的关系,内脏若有病变,可以直观地反映在舌头上。
舌头变化是人体健康状况的晴雨表。
好的中医通过“伸舌头”这一动作,就推测了舌象背后脏腑是否病变的本质,既巧妙又简便的把诊断问题解决了,这就是“司外揣内”。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手少阴之别系舌本,足少阴之脉挟舌本,足厥阴之脉络舌本,足太阴之脉连舌本,散舌下。
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灵柩•经脉篇》曰:“手少阴之别……循经于心中,系舌本。
”又日:“肝者,筋之和也。
筋者,聚之阴气,而脉络于舌本也。
”《灵•柩经别篇》日:“足太阴之正,上结于咽,贯舌中。
”《素问•奇病论篇》目:“少阴之脉,贯系舌本。
”这说明脏腑的精气可上营于舌,脏腑的病变亦可从舌象变化反映出来,因而望舌可以诊察脏腑的病变。
《医镜》曰:“凡病俱见于舌,……舌尖主心,舌中主脾,舌边主肝胆,舌根主肾。
”《舌鉴辩证》目:“舌根主肾、命、大肠,舌中左主胃、右主脾,舌前面中间属肺,舌尖主心,心包络,舌边左边主肝,右边主胆。
”这种以舌的分布诊断脏腑病因的方法,在临床上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辨舌指南》曰:“辩舌质,可辨五脏之虚实,视舌苔,可观六淫之深浅。
“如苔薄多为疾病初期,病位上浅;苔厚则病邪多以深入里;舌质绛,多为热入营血等。
同时,不同性质的病邪,可常在舌上反映不同的变化。
如,黄苔多表示热邪内盛;舌质有瘀点或瘀斑,往往是瘀血和征象。
如果舌色变化则可表示病势进退。
如,舌苔由白转黄变里,多可病邪由表入里,由寒化热,由轻转重;若舌苔内燥转润,由厚变薄,则属津液渐复,病邪渐退之象。
中医舌诊知识
中医舌诊知识
舌诊是中医诊断学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观察舌质和舌苔的变化,可以了解身体的健康状况。
以下是一些基本的舌诊知识:
1、舌质:舌质是舌的主体,包括舌的前2/3。
正常的舌质应该是淡红色,富有生气的。
如果舌质变为红色或紫色,可能是肝火过盛或气血瘀滞的表现。
如果舌质变得苍白或淡白,可能是脾胃虚弱或气血不足的表现。
2、舌苔: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白色物质,是由口腔中的细菌和各种唾液酶共同作用产生的。
舌苔的厚度和颜色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
如果舌苔厚重,可能是脾胃湿热或痰湿过重的表现。
如果舌苔变薄或消失,可能是胃阴不足或胃气衰弱的表现。
3、舌形:舌形的变化也可以反映身体的健康状况。
例如,舌头胖大可能表示脾胃湿热或痰湿过重;舌头瘦小可能表示脾胃虚寒或气血不足。
4、舌苔的颜色:舌苔的颜色也可以反映身体的状况。
例如,黄舌苔可能表示脾胃湿热;白舌苔可能表示脾胃虚弱;黑舌苔可能表示肝肾阴虚或寒湿过重。
以上就是一些基本的舌诊知识,具体的诊断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专业判断。
舌头透露健康情况 中医如何望舌诊病
舌头透露健康情况中医如何望舌诊病中医常讲望闻问切,我们看医生时,医生也常让我们伸舌头,以观察我们的舌苔情况。
通过舌头和舌苔可以反映出我们的内脏以及躯体疾病。
究竟中医们在看舌苔的时候是在看什么,我们也来跟着了解一番吧。
舌苔是中医术语,是正常人的舌背上有一层薄白而润的苔状物。
因舌苔由胃气所生,而五脏六腑皆禀气于胃,因此,舌苔的变化可反映脏腑的寒、热、虚、实,病邪的性质和病位的深浅。
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其中舌质的变化主要反映脏腑的虚实和气血的盛衰;而舌苔的变化主要用来判断感受外邪的深浅、轻重,以及胃气的盛衰。
看舌头辨出身体疾病看舌头要分几个部分:第一,看舌质,是红的,还是紫的;是淡的,还是暗的?第二,看舌苔,是黄苔,还是白腻苔?第三,看舌体,有没有裂纹、有没有齿痕?是胖舌,还是瘦舌?舌头是不是僵硬,有没有歪斜等。
最后,看舌的脉络。
1.舌两侧红,肝火旺如果不仅口干,口还发苦,眼睛发红等,则都属于肝火旺的表现。
有肝火时,舌质会发红,但两侧红更明显。
临床上,吃龙胆泻肝丸就可以清肝火。
此外也可以喝药茶,比如用苦丁茶加上菊花、蔓荆子沏水。
如果伴随脸发红,血压升高,可以用夏枯草、钩藤来泡水,具有辅助降压作用。
2.舌尖红,有心火一般来说,比正常颜色要深的红舌是比较多见的病体症状,它预示着体内有热证。
心火的表现主要是舌尖红,另外还有口干、烦躁、口舌生疮、睡眠不好、小便发黄、大便偏干等症状。
如果心火旺盛,但症状较轻的,在临床上常用导赤散;如果症状严重,可以用泻心汤,里面有黄连、黄芩、黄柏、大黄,这些中药都有泻火作用。
3.舌红咳嗽,有肺火发红部位在舌头的前半部,且伴随咳嗽、鼻干、口干、咽干等,一般属于肺火。
清肺火主要使用泻白散。
此外,因为肺与大肠相表里,很多肺热病人大便都不通畅。
因此,治疗时既要清肺热,还要通腹气,可以用白茅根15克、芦根15克、大白萝卜50克切成块,做成汤,就是一道很好的清热佳肴。
中医舌诊的作用和诊断依据有哪些
中医舌诊的作用和诊断依据有哪些中医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色泽、舌苔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的性质、部位及发展趋势。
这一古老而独特的诊断方法,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的临床价值。
舌诊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它能够帮助早期发现疾病。
在很多疾病的初期,身体可能还没有出现明显的症状,但舌头往往会先有变化。
比如,舌尖发红可能提示心肺有热;舌边有齿痕可能暗示体内湿气较重。
通过舌诊,医生可以提前察觉到疾病的端倪,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
其次,舌诊有助于明确疾病的性质。
中医将疾病分为寒、热、虚、实等不同类型。
舌苔黄厚多为热证,舌苔白薄多为寒证;舌质淡白多为虚证,舌质红绛多为实证。
通过对舌头的细致观察,医生能够更准确地判断疾病的性质,为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再者,舌诊对于判断病情的轻重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病情较轻时,舌头的变化可能相对较小;病情严重时,舌头可能会出现明显的异常,如舌苔剥落、舌质干枯等。
在治疗过程中,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病情的发展趋势,评估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外,舌诊还能为中医的辨证论治提供有力支持。
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即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体征等综合因素进行诊断和治疗。
舌头的变化是整体身体状况的一个外在反映,通过舌诊,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制定出更个性化、更精准的治疗方案。
那么,中医舌诊的诊断依据又有哪些呢?舌头的形态是重要的诊断依据之一。
正常的舌头应该是大小适中、柔软灵活、活动自如。
如果舌头肿大,可能是体内水湿停滞;舌头瘦小,则可能是气血不足。
舌头僵硬不灵活,可能是中风的先兆;舌头震颤,多与肝风内动有关。
舌头的色泽也能提供关键信息。
淡红色的舌头通常是正常的。
舌质淡白,可能是血虚、阳虚;舌质红,多为热证;舌质绛红,往往提示热入营血;舌质青紫,可能是血瘀。
舌苔的变化更是诊断的重点。
舌苔的薄厚反映了病邪的深浅和胃气的盛衰。
简述舌诊的内容
简述舌诊的内容舌诊是中医传统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特征来判断人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舌诊是一种简单、直观、可靠的诊断手段,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诊疗中。
舌头是人体内脏器官的“窗口”,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病理变化。
首先,我们可以观察舌质,即舌头的形态特征。
舌质可以分为正常、红、淡、紫、青、绛等不同颜色。
正常舌质通常为淡红色,有一定的光泽,没有裂纹和疱疹。
而红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热毒,淡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气血不足,紫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瘀血,青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寒邪,绛舌质可能表示体内有热邪。
我们还需要观察舌苔的颜色和厚度。
舌苔是舌头上的一层白色或黄色的薄膜,可以反映人体的消化功能和体内湿气的变化。
正常舌苔应该是白色的,有一定的湿润度。
若舌苔厚腻,可能表示体内湿气重;若舌苔薄白,可能表示体内阳气不足;若舌苔黄腻,可能表示体内有湿热。
舌的形态也是舌诊的关键。
舌头的大小、形状、边缘的光滑程度等都可能与人体的疾病有关。
例如,舌体肥大可能表示体内有湿热;舌体瘦小可能表示体内阳气不足;舌边缘有齿痕可能表示体内脾胃功能不好。
通过综合分析舌质、舌苔和舌的形态特征,中医医生可以初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并进一步确定治疗方案。
舌诊作为一种非常重要的诊断方法,可以帮助中医医生准确诊断疾病,为病人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舌诊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中医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苔色等特征,可以了解人体内部的健康状况。
舌诊在中医临床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对于诊断疾病和制定治疗方案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舌诊,中医医生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病人的病情,为其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帮助其恢复健康。
中医诊断学中的舌诊有何独特之处
中医诊断学中的舌诊有何独特之处中医诊断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诊断方法和技巧。
其中,舌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显著的诊断价值,在中医临床实践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舌诊,顾名思义,就是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色泽、舌苔等方面的变化,来推断人体内部的生理和病理状态。
舌头就像是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面镜子,能够反映出身体各个脏腑的功能状态。
首先,舌诊具有直观性。
我们的舌头直接暴露在口腔中,通过简单的观察,医生就能获取大量的信息。
比如,舌头的颜色,正常情况下应该是淡红而润泽的。
如果舌头颜色变得鲜红,可能提示体内有热;要是舌头颜色淡白,往往意味着气血不足或者阳虚。
再看舌头的形态,胖大舌可能与脾虚湿盛有关;瘦小舌则可能反映出阴虚火旺。
还有舌头表面的舌苔,薄白而均匀的舌苔是正常的表现。
舌苔厚腻,可能是体内痰湿较重;舌苔剥落,可能提示胃气不足或胃阴亏虚。
其次,舌诊具有整体性。
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个脏腑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影响。
而舌头通过经络与人体的各个脏腑相连,因此舌头的变化能够反映出全身的健康状况。
比如,舌尖对应心肺,舌中对应脾胃,舌根对应肾,舌边对应肝胆。
当某个脏腑出现问题时,相应部位的舌头可能会出现异常变化。
通过观察舌头不同部位的特征,医生可以对病变的脏腑进行初步的判断,从而为进一步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再者,舌诊具有动态性。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舌头的变化也会随着病情的变化而变化。
在疾病的不同阶段,舌头的表现可能会有所不同。
例如,在感冒初期,舌苔可能只是薄白;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舌苔黄厚。
通过多次观察舌头的变化,医生可以了解病情的进展和转归,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另外,舌诊还具有简便性和无创性。
与一些复杂的检查手段相比,舌诊不需要借助昂贵的仪器设备,只需要医生的一双眼睛和一定的经验就能进行。
而且,观察舌头不会给患者带来任何痛苦和创伤,患者容易接受。
然而,要准确地进行舌诊,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温病常用诊法-舌诊(1)
温病常用诊法-舌诊(1)
温病是指在感受外来邪气后,侵袭了人体的阳气,产生了一系列的病症。
在中医诊疗中,经常采用舌诊作为一种重要手段来了解温病的病
症和病情,进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1. 舌质
舌质的变化可以反映出温病的病情,通常包括舌色、舌型、舌质等方
面的变化。
例如,温病早期舌质多呈淡红色、舌苔较薄,而中晚期舌
质则可能出现发黑或紫暗色、舌苔粘厚等现象。
2. 舌苔
舌苔是舌面上的一层白色物质,也是判断温病病情的重要标志之一。
舌苔的厚薄、湿燥程度、表面光泽等都能反映出温病的状况。
当舌苔
薄而燥,局部发黑,可以表明风热感冒等病症;而舌苔厚腻而滑腻,
可能表明体内湿热、胃热等问题。
3. 舌形
舌形的变化在温病诊断中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舌头翘起、压胀感
明显、胃肠功能紊乱等都可能是温病的病症表现。
此外,舌尖、舌边、舌面等部位的形态也常常被用来判断出温病的类型和病情。
4. 脉象
舌诊与脉诊相结合,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温病的状况。
例如,脉象滑
数紧,而舌苔又腻且黄,表明可能有湿热之症;脉象浮紧而舌质苍白,
可能有气虚之症。
通过诊断舌苔、舌质、舌形及脉象,综合分析分察出温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可以更有效地缓解病症,提高治疗效果。
温病常用诊法中的舌诊,具有简便、直观、无创等优点。
在实践中,医生需要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全面了解患者的病情,综合采用多种诊断手段,从而使治疗更加准确和有效。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舌诊在温病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患者提供了更加准确的治疗方案和更加全面的医疗保障。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的原理和正常舌象
舌诊是中医诊断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体的形态、颜色、苔质等来判断人体的脏腑功能及病理变化。
其原理主要基于以下几个方面:
1. 舌为脏腑之海:在中医理论中,舌被认为是脏腑气血运行的反射区,具有与脏腑系统相对应的分布区域。
通过观察舌体的变化可以推断各脏腑的功能状态。
2. 反射血气状况:舌体的颜色、纹理和湿润程度等反映了血气运行的状况。
舌头鲜红多为血热、舌体苍白多为气虚,舌质发黄多为黄疸等。
3. 苔质反应身体湿热或寒热情况:舌体表面苔膜的质地和颜色可以反映体内湿热或寒热的状况。
苔厚腻多为湿热,苔薄白多为寒热等。
正常舌象一般表现为:
1. 颜色适中:正常舌体的颜色一般为淡红或淡粉红色。
2. 苔质薄白:正常舌体表面有薄而均匀的白色苔膜,不过厚薄和湿润程度会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3. 纹理清晰:舌体表面的纹理应该清晰可见,表面光滑而不粗糙。
4. 湿润适度:正常舌体应该适度湿润,不过度干燥也不过度湿润。
需要注意的是,舌诊仅作为中医诊断的一个辅助手段,不能够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
如果出现舌体异常,还需要结合其他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判断。
同时,舌象的变化还可能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如食物、药物的刺激等,因此需综合判断和慎重分析。
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舌诊的基本知识
中医舌诊是通过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等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疾病的一种方法。
舌诊是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因为舌与脏腑有着密切的联系,脏腑的生理病理变化可以在舌头上反映出来。
通过舌诊,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舌诊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舌头的颜色:健康的人舌头应该是淡红色的。
如果颜色太淡发白,说明体内有寒或者是气血不足;如果颜色发红,说明体内有热;如果呈暗紫色,则代表体内有瘀血。
2. 舌头的大小:舌体胖大大多与水湿痰饮有关;舌头瘦小且舌质淡是气血不足的表现;舌头瘦小且舌红绛、干燥是阴虚内热的表现。
3. 舌苔厚度:正常舌苔呈淡粉色,薄而均匀。
如果舌苔湿润、黏腻,是湿气重的表现;如果舌苔呈黄褐色,代表火气较重。
4. 灵活度:当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舌头会变得十分迟钝,出现口齿不清等现象。
5. 舌下脉络:正常人舌下静脉不可见或微弱可见。
如果舌下静脉血管十分明显,代表身体内有淤滞、气血循环不畅。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具体诊断需要结合其他诊察结果综合判断。
如有任何健康疑虑或症状,应及时向医疗专业人士寻求帮助和意见。
中医舌诊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
中医舌诊在口腔疾病诊断中的重要作用是什么中医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色泽、舌苔等方面的变化,为诊断口腔疾病提供了独特而有价值的信息。
这一古老的诊断方法在现代口腔医学中仍然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舌头是人体内脏器官的外在表现窗口之一,它与人体的脏腑经络有着密切的联系。
中医认为,心开窍于舌,脾开窍于口,肾脉连咽系舌本,肝脉络舌本,肺系上达咽喉,与舌根相连。
因此,当身体内部出现问题时,舌头往往会有所反映。
在口腔疾病的诊断中,舌诊首先能够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的性质。
比如,舌苔黄厚腻通常提示体内有湿热;舌苔白厚则可能是寒湿的表现。
对于口腔溃疡患者,如果舌头呈现鲜红且舌苔少,往往提示阴虚火旺;而舌苔厚腻的口腔溃疡则可能与脾胃湿热有关。
舌诊还能反映口腔疾病的病情轻重和发展阶段。
在牙龈炎的早期,舌头可能变化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加重,可能会出现舌质红、舌苔黄等表现。
对于牙周炎患者,长期患病可能导致舌体胖大、齿痕明显,反映出体内水湿代谢的失调。
此外,中医舌诊对于口腔黏膜疾病的诊断也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口腔扁平苔藓患者的舌头可能出现瘀点、瘀斑,提示有血瘀的情况;地图舌则常常与脾胃虚弱、气阴不足相关。
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医生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
与现代医学的口腔检查方法相比,中医舌诊具有独特的优势。
现代医学主要依靠器械检查、实验室检测等手段来诊断口腔疾病,虽然这些方法能够提供较为精确的局部病变信息,但往往难以反映患者整体的身体状况和内在的病理机制。
而中医舌诊可以从宏观的角度,综合考虑患者的体质、情志、生活习惯等因素对疾病的影响,为诊断和治疗提供更全面的思路。
同时,中医舌诊还可以作为口腔疾病治疗效果的评估指标。
在治疗过程中,医生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来判断病情是否好转。
例如,舌苔由厚变薄、舌质由红转淡等,都可能是疾病向愈的表现。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中医舌诊虽然在口腔疾病诊断中具有重要作用,但不能完全替代现代医学的检查方法。
浅谈中医舌诊(舌体,舌质,舌苔)郭俊田医案
浅谈中医舌诊(舌体,舌质,舌苔)郭俊田医案浅琰中医舌诊(舌体、舌质、舌苔)舌诊是中医的望诊之一。
是中医临症诊病必不可缺少的一种方法,在东汉张仲景所著的《伤寒论》中就有了“舌黄者可下之,下之黄自去” 之类的舌诊的记载。
舌诊是观察人体疾病的一面镜子;是观察舌体的胖痩和舌体的强硬,歪斜。
舌质的红润,枯槁。
红绛,青紫,灰黑等。
以及舌苔的薄厚,舌苔的颜色,就能得知人体的健康情况和某脏腑有何疾病和疾病的轻重……。
(相似于现代医学的x綫透视观察疾病,)但是人体有髙低胖痩,舌体有胖大痩小的不同,这些属于生理现像不属于病态。
可是有些属于病理性的舌体胖大或痩小,如慢性病患者,舌体肌肉松弛,弹性降低,就会形成舌体胖大,或病程日久(消耗性疾病)体质消痩,功能衰退而舌体相应痩小等,均属于病理性舌体。
舌的形态:舌是人体重要器官之一,位于口腔附着于口腔的底部和下颔骨以及舌骨之上,其前部游离于口腔内。
可将舌伸出口外。
一般常看见的是舌体:舌体可分为舌上、下两面,舌上面可分为舌根、舌中、舌尖;舌下面,将舌向上翹,舌尖抵住上腭,显示出舌的下面,有舌根,舌根上方显示出有人字状沟形,人字沟中间显示出有一条柔软的舌系带,(俗称舌弦)舌系带两侧有淡青紫色的舌下静脉和小分枝称络脉,下端靠近舌下根部,左侧称为“金津穴”,右侧称为“玉液穴”,现代医学谓:颔下腺,是分泌液体的腺管开口处,它分泌的液体保持口腔和舌体湿润,同时液体还可以助消化整个舌体与脏腑有关,舌尖属心、舌尖两侧部位属肺、舌中间属脾胃、左右舌边属肝胆、舌根属肾。
如《黄帝内经》和《灵枢·经脉》等篇中均有明确的记载。
如足太阴脾经,连舌根散舌下;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沿咽喉,分别挟舌本,足少阴别系舌本,足太阴别贯舌中。
手少阴心经食管,之别系舌本;手少阳三焦经筋系舌本等。
这都说明舌与经络,经筋五脏六腑都有直接贯通和连系。
中医诊断的舌象能反映哪些身体状况
中医诊断的舌象能反映哪些身体状况中医诊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其中舌象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舌头就像是身体内部状况的一面镜子,通过它的各种表现,中医可以获取许多关于健康的信息。
那么,舌象究竟能反映出哪些身体状况呢?首先,我们来看看舌头的颜色。
正常情况下,舌头应该呈现淡红色,柔软灵活,舌苔薄白而均匀。
如果舌头颜色偏红,可能表示体内有热。
比如舌尖红,往往提示心火旺盛,可能会有心烦、失眠、口舌生疮等症状;如果整个舌头都很红,可能是胃火较大,会有口臭、牙龈肿痛、口渴、喜欢喝冷饮等表现;舌头红而少苔或者无苔,则可能是阴虚火旺,常见的有手脚心发热、夜间盗汗、腰膝酸软等。
相反,如果舌头颜色偏淡,多是气血不足的表现。
这类人群可能经常感到疲倦乏力、头晕眼花、心慌气短,女性还可能会有月经量少、色淡等问题。
舌头颜色发紫,说明体内有血瘀。
血瘀可能是由于外伤、气滞、寒凝等原因导致的。
血瘀的人可能会有身体局部的疼痛,疼痛部位固定不移,夜间可能会加重。
接下来,再说说舌苔。
舌苔的薄厚、润燥、颜色等都能反映身体的不同状况。
舌苔薄白,一般是正常的或者表示病情较轻;舌苔厚腻,多是体内有痰湿或者食积。
痰湿重的人,常常感觉身体沉重、四肢困倦、食欲不振;食积的人,则可能会有胃胀、嗳气、口臭等症状。
舌苔干燥,说明体内津液不足。
可能是由于高热、大汗、呕吐、腹泻等原因导致津液耗损。
这种情况下,患者会感到口渴、咽干、大便干燥。
而舌苔湿润,甚至有水滑之感,往往是体内有寒湿或者水湿停聚。
寒湿重的人会怕冷、关节疼痛、大便溏稀;水湿内停的人,则可能会有肢体浮肿、小便不利等问题。
舌苔的颜色也有很多讲究。
舌苔发黄,通常是有热。
如果是薄黄苔,多是外感风热;如果是黄厚苔,则是里热炽盛,可能会有高热、便秘、口臭等症状。
舌苔发黑,多是病情较重的表现。
但有时候,食用某些食物或药物也可能会导致舌苔发黑,需要加以辨别。
除了舌头的颜色和舌苔,舌头的形状和质地也能提供重要的诊断线索。
舌诊的医学原理和应用
舌诊的医学原理和应用一、舌诊的医学原理舌诊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特征,以及舌体的湿润度、舌体的肿胀情况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舌诊的原理是基于中医学的五脏六腑理论和经络系统理论。
中医学认为,人体的内脏器官与经络系统在舌头上有相应的反射区。
通过观察舌头的变化,可以了解到人体的内脏器官的功能状况、疾病情况以及气血运行的状态。
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特征反映了人体的阴阳状况、虚实情况、病变程度等。
舌头的形态包括舌体的大小、厚薄、舌尖的形状等。
比如舌体红肿可能表示热毒,舌头偏于细长可能表示气血不足等。
舌头的颜色也是舌诊的重要指标之一。
比如舌头的颜色过红可能表示热病,苍白可能表示气血不足等。
舌苔是指舌头上的一层白色的物质,也是舌诊的重要指标之一。
舌苔的颜色、厚薄、湿润度等特征可以反映出人体的健康情况。
二、舌诊的应用舌诊作为一种非常方便、经济、可靠的诊断方法,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下面列举了一些舌诊的应用场景。
1.诊断疾病:舌诊可以用于判断患者的疾病情况。
通过观察舌头的形态、颜色、舌苔等特征,医生可以初步判断患者所患疾病的类型、严重程度以及病情发展趋势。
舌诊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快速地诊断疾病,为患者提供有效的治疗。
2.预防疾病:舌诊也可以用于预防疾病的发生。
通过定期观察舌头的变化,可以及早发现身体的异常状况,预防疾病的发展。
比如舌头上出现明显的舌苔变化可能是胃肠功能紊乱,那么及时调整饮食结构可以预防胃肠道疾病的发生。
3.治疗疾病:舌诊在中医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根据舌头的变化,医生可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找到疾病的病因和病机,从而制定针对性的治疗方案。
比如舌苔黄腻可能表示湿热,那么可以给患者开具清热解毒的药物进行治疗。
4.评估疗效:舌诊也可以用于评估治疗的效果。
通过对比治疗前后舌头的变化情况,可以了解到治疗是否有效,疾病是否得到了控制。
舌诊可以帮助医生做出及时的调整和判断,提高治疗的效果。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
《中医诊断学》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舌诊是中医诊断学中的重要方法之一,通过观察舌苔、舌质、舌体形态等来判断人体内脏功能的变化及病理情况。
以下是舌诊的主要辨证要点:1. 舌苔的颜色:- 白苔: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脾胃虚弱、气虚等情况。
- 黄苔:表示湿热内蕴,常见于湿热病变、黄疸等情况。
- 黑苔:表示病邪内陷,常见于热毒病变、中毒等情况。
- 脱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虚热亢盛、津液不足等情况。
2. 舌苔的厚度:- 厚苔:表示病邪重症,常见于湿热病变、痰饮内蕴等情况。
- 薄苔:表示气血亏虚,阳气亢盛。
常见于气虚、阳虚等情况。
3. 舌质的颜色:- 淡红舌: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 暗红舌:表示湿热病变,火热病邪内蕴。
常见于湿热病变、炎症等情况。
- 红绛舌:表示热症体质,炎热病邪侵袭。
常见于实热、炎热等情况。
- 淡白舌:表示气血虚弱,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贫血等情况。
4. 舌体形态:- 舌红:表示病邪内炽,热症病变。
常见于热病、炎症等情况。
- 舌胖大:表示湿痰重浊,脾胃湿气重。
常见于湿痰、脾胃虚弱等情况。
- 舌紫:表示血液循环障碍,气血瘀滞。
常见于血液循环不畅、气滞血瘀等情况。
- 舌细长:表示气血不足,阳气不足。
常见于气虚、血虚等情况。
舌诊作为中医诊断学的重要方法,需要结合其他病症进行综合分析,以达到准确的辨证施治。
在舌诊过程中,对于舌苔的颜色、舌苔的厚度、舌质的颜色以及舌体形态等要素的观察和分析是非常关键的,对于中医诊断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医学健康)望诊之舌诊详解(文字详细版)
(医学健康)望诊之舌诊详解(文字详细版)首先呢,我们讲的是望舌,具体望舌的原理呢,在这里给大家讲一下。
舌与脏腑的关系呢,是非常密切的,舌尖它反映的是上交心肺的病变。
舌的中间呢,反映的是中焦脾胃的病变。
舌的根部呢,反映的是下焦肾的病变。
舌的两边呢?反映的是肝胆的病变。
我们望舌呢,第一我们先望的是舌质。
我们若是发现这个淡白舌的时候。
这个淡白舌主要表现的是气血两虚症。
或者是阳虚症。
淡白舌,舌体偏瘦薄呢。
属于气血两虚。
如果淡白舌出现了,舌体胖嫩。
舌边有齿痕。
这个属于阳虚水汀症。
第二种是红色。
红色的舌头呢?主热症。
舌苔烧红。
或者呢,见到舌边。
尖。
热红。
这个属于外感表热症初期。
红舌兼有芒刺和黄苔这属于实热症。
舌尖红。
为心火上炎。
舌两边红。
为肝经有热。
舌红而少苔,舌体小,还有裂纹者。
属虚热症。
第三种呢,是酱色,也就是颜色是酱色的。
这个主要是里热亢盛。
阴虚火旺症。
有痰呢,属温热病。
热入营血或脏腑内热盛。
酱色越深。
提示热邪和病情越重。
这个舌酱少苔,无苔,还有裂纹的。
为久病阴虚火旺或热病后期阴意耗损严重。
第四种呢,青紫色呢?是气血瘀滞,全舌青紫。
疾病多是在全身性的气血瘀滞。
舌上局部有青紫斑点。
起病多是淤血阻滞于某个部位。
或某部位血络损伤所致。
舌苔青紫,湿润。
属于阴寒内盛。
阳气虚弱。
血脉瘀滞而成。
这个属于阳虚阴盛证。
这个舌红酱泛着青紫色呢。
舌苔少而干。
这个为热毒制胜耗伤了营血。
是一个气血瘀滞的症候,这个属热症。
舌色紫暗。
舌上有瘀斑瘀点,这个呢?属于血瘀症。
以上说等到是舌的颜色.下面呢,我们讲一讲舌的形态,也叫舌形。
第一种呢是老嫩舌。
这个老舌呢?是实邪亢盛。
正气卫衰。
正邪交锋。
邪气呢,拥滞于舌上,这个属于实症。
这个嫩舌呢。
是因为气血不足,舌体失充。
或者是阳虚水汀啊,浸洇了我们的舌体所致,这是个虚症。
第二个呢,就是胖瘦舌,也是胖舌和瘦舌的鉴别。
胖舌是舌胖大。
这个是因为津液输布障碍。
水湿之邪停滞于体内而形成的。
属于水湿痰饮者。
舌诊!从舌头中看出疾病
舌诊!从舌头中看出疾病*导读:舌头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舐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舌头在人类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主要功能为味觉,另外还有吸吮、舐食、搅拌食物和帮助吞咽等功能。
在中医的角度上来说,舌诊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
舌通过经络与五脏相连,因此人体脏腑、气血、津液的虚实,疾病的深浅轻重变化,都有可能客观地反映于舌象,通过舌诊可以了解脏腑的虚实和病邪的性质、轻重与变化。
今天小编来教你如何从舌头看出疾病。
*1、由舌头的状态看疾病舌体不柔和,屈伸不方便,甚至不能转动,多数属于高热伤津,邪热炽盛,也是热盛伤阴后期的表现。
舌体不由自主地颤抖,通常属于肝风内动或气血两虚。
如果舌体伸缩无力,常常是因为气血俱虚,久病损阴耗阳,筋脉失养所致。
*2、由舌头的胖瘦看疾病舌体胖大而且舌边有齿印,这多与水湿停留有关,通常属于脾虚或肾阳虚。
脾虚多数反映消化系统有病变,胃肠蠕动能力差,吸收不好。
肾阳不足,会伴有肢冷怕凉,腰膝酸软,二便排泄异常。
舌体瘦小一般属于虚证,如果舌质颜色淡,多为气血不足,会出现乏力懒言、倦怠的症状;而舌质红绛,多属阴虚内热,一般会睡眠不安,心烦多汗。
*3、由舌头的芒刺看疾病有时可以看到舌尖与舌边舌乳头增生、肥大,突起如刺,是因为肝胆湿热或者心火偏盛。
如果热邪越重,那么,芒刺越大、越多。
所有舌头起芒刺的女性,都为热邪持续多日,耗伤阴液,会出现咽喉疼痛、体表疖肿、大便干结等症状。
*4、由舌头的裂纹看疾病舌体上有多种横行或纵行的裂沟或皱纹,舌质暗红而有裂纹者,是由于体内热胜,通常还伴有口臭口苦,咽喉痛;如果舌质颜色淡而有裂纹者,多属气阴不足,会伴有口干咽燥,心悸气短。
少数正常人会有裂纹舌,这些裂纹不随身体健康状况而变化,常年存在。
经常运动舌头,可加强内脏各部位的功能,对食物的消化吸收,强身健体,延缓衰老有一定帮助。
舌头操是一套很好的自我保健操,每日早、中、晚各做一次,不但可以减少口腔疾病的发生,还能锻炼面部肌肉,使人容光焕发,青春永驻。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
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中医诊断学之望诊——舌诊【【舌象与诊断】】观察舌头的色泽、形态的变化来辅助诊断及鉴别的一个简单有效的方法。
舌诊为望诊重点内容之一。
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苔由胃气所生。
脏腑通过经脉与舌相联系,手少阴(心经)之别系舌本,足少阴(肾经)之脉挟舌本,足厥阴(肝经)之脉络舌本,足太阴(脾经)之脉连舌本,散舌下,故脏腑病变,可在舌质和舌苔上反映出来,舌诊主要诊察舌质和舌苔的形态、色泽、润燥等,以此判断疾病的性质、病势的浅深、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及脏腑的虚实等。
1、正常舌象: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薄白苔”。
观舌,主要是观察舌质和舌苔两个方面的变化。
舌质,又称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
舌苔,是舌体上附着的一层苔状物,有胃气所生。
所谓“胃中生气”是指脾健运化,胃主受纳(即认为是人体消化机能正常),脾胃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上可现一层薄润的舌苔。
机体在疾病病理变化过程中,阴阳的盛衰,气血的调和,津液的存亡,均可直接反映在舌苔变化中,察舌苔的变化,即可知脏腑盛衰(内脏器官病变)、病邪凶吉进退(疾病严重程度)。
2、裂纹舌:舌面见多少不等,深浅不一,形状各异的裂纹,称裂纹舌。
裂纹舌主病:裂纹舌多为阴虚热盛之证。
(1)热盛伤阴,多为红绛舌有裂纹;(2)血虚不润,多为淡白舌有裂纹,(3)脾虚湿浸,多舌质淡白胖嫩,边有齿痕,又有裂纹。
治宜滋补阴精,益气生津;补脾渗湿;补阴泻火;清热润燥。
另外,裂纹舌指舌质之裂纹,也指舌苔之裂纹;在辩证时,应从苔的干润来辨,若因干而裂,为外感疾病热灼津伤,燥热严重。
若苔上有津而裂,多为气虚所致。
舌上浅裂纹主要是由于舌粘膜萎缩,使舌的纵纹或横纹透出表面而形成,舌的深裂纹则为较严重的舌萎缩性病变,使舌上皮层失去正常结构,部分乳头变扁平而融合,部分则萎缩断裂形成裂纹,在其下可见到有增厚的疤痕收缩现象。
《辨舌指南·辨舌之质本》认为平人之舌无纹,有纹为血衰,裂纹多少深浅,反映血衰之甚微;舌生横裂纹为素体阴亏,如冰片纹,多为老年阴虚;舌绛无苔或有横直纹而短小者,为阴虚液涸;舌见裂、断纹如人字,川字,属胃燥液枯而实热内逼;舌红见人字纹,乃邪初入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 肝 , 主 胆 。 ” 起 来 说 , 尖 应 上 右 总 舌
舌 背 可 分 为 舌 根 、 中 、 尖 和 舌 边 阴脾 经 连 舌 本 、 舌 下 , 居 口中 司 焦 , 中 应 中 焦 , 根 应 下 焦 。这 种 舌 舌 散 舌 舌 舌
开 口 , 侧 称 金 津 , 侧 称 玉 液 , 具 有 一 定 的 分 布 规 律 。 比 较 公 允 的 左 右 是 胃津 、 液 上 朝 的 孔 道 。 肾
说 法是 : 尖 属 心肺 、 中属 脾 胃 、 舌 舌
2 2
生活小常识
宰杀鸡鸭等家禽 时, 可在烫毛的水 内加点盐, 这样既容 易拔净禽毛, 能防止烫破其皮。 又
多是 气血两 虚 , 薄色 红绛且 干者 , 瘦
多是 阴虚火 旺 , 液方耗 。 津
点 刺 , 称 芒 刺 , 要 是 指 舌 乳 也 主
点 色 有 相 应 的 病 理 表 现 , 也 属 先 天 性 生 火 旺证 , 见 于久 病 、 病 。故 《 常 重 辨舌 头 增 生 。 是 乳 头 突 出 舌 面 , 红 或 理异常 。 同季节 与地域 环境 不 同 , 不 指 南 》 :绛 而 光 亮 者 , 阴 亡 也 。 ” 说 “ 胃 紫 红 如 点 I U 突 起 如 刺 , 之 棘 J 是 贝 摸 手 如 刺 。 点 刺 是 热 邪 内蕴 ,点 刺 愈
多 暗红 ; 童 稚 弱 , 多淡 嫩 , 少 红 , 为 肝经 有热 。 儿 舌 苔 多
心脾 热 盛 ; 舌肿 胖 , 青 紫 而 暗 , 若 色
易剥 。 于先天 禀赋不 同 , 质各有 由 体
差 异 , 质 也 有 生 理 性 异 常 的 。 肥 舌 如
瘦 或 绛 舌 即舌 色 深 红 ,或 略 带 暗 红 多 见 于 中毒 。 舌 多 因 气 血 亏 虚 ,
色 。主 里 热 深 重 , 阴 虚 火 旺 。在 外 或 阴虚火 旺所致 。其 中 , 而色淡 者 , 瘦
表 里 胖 之 人 多 见 舌 体 胖 大 质 淡 ,消 瘦 之 感 热 病 中 , 明 热 邪 入 营 血 , 热 亢 是 绛 热 人舌 体略瘦 而舌 色偏红 。 外 , 此 尚有 盛 , 热 性病 的极 期 。 色 越 深 , 势 多 裂 纹 舌 、 痕 舌 、 图 舌 等 。 如 果 没 越 重 。 内伤 杂 病 出 现 绛 舌 , 属 阴虚 齿 地
舌 干 前 人 称 之 为 红 粒 , 是 舌 质 变 化 的 主 其 他 内脏 与 舌 的联 系 ,也 可 以 通 过 如 。 面 有 薄 白而 均 匀 、 湿 适 中 要 因 素 。 底 部 的 正 中有 一 条 皱 襞 , 舌 经 络 的关 系 得 以 实 现 。 这 就 是 望 舌 白苔 。 常 描 写 为 “ 红 舌 、 白苔 ” 淡 薄 正 常舌 象 是 脏 腑 功 能 正 常 、气 血 滓 液充盈 、 胃气 旺 盛 的 反 映 。 在 某 些 但
主 要 是 观 察 舌 质 和 舌 苔 两 方 面
边 。 的 表 面 常 有 角 化 和 脱 落 , 食 接 反 映 脾 胃的 运 化 功 能 。 外 , 厥 的 变 化 。 舌 质 是 指 舌 的 肌 肉 和 脉 绍 它 与 另 足 物 残 渣 、唾 液 混 布 一 起 形 成 薄 白的 阴肝 经 络 舌 本 , 少 阴 肾 经 挟 舌 本 , 足 组 织 ; 舌 苔 则 是 舌 面 上 附 着 的 一 层
则 口能 知 五 味 矣 。 ” 脾 开 窍 于 口 。 法 , 临 床 上具 有 一 定 的参 考 价值 。 故 在
中 医 学 认 为 ,舌 苔 是 胃气 蒸 发 水 谷
一
、
舌 诊 的 内容
色“ 刺 ” 分布 在 舌尖 、 体 和舌 之气 上承 于舌面 而成 。 以, 能直 软 。 舌 所 舌
肺 由 正 舌 苔 , 有 菌 状 乳 头 , 目较 少 , 足 太 阳 膀 胱 经 之 经 筋 结 于 舌 本 , 苔 状 物 , 胃 气 上 蒸 所 生 。 常 的 另 数 多
见 于舌尖 , 为血 管丰 富而呈红 色 , 因
系上 达 咽 喉 与 舌 根 相 连 等 等 。 至 于 象 是 , 色 淡 红 , 体 柔 软 , 动 自 舌 舌 活
四部 分 , 面 有 一 层 半 透 明 黏 膜 , 味 觉 。 内经 》 :脾 所 开 于 口 , 和 舌 的 脏 腑 分 布 来 诊 断 内 脏 病 变 的 力 表 黏 《 说 “ 脾 膜 形 成 的 突 起 叫 舌 乳 头 。 其 中数 目
最 多 的 叫 丝 状 乳 头 , 前 人 称 之 为 白
少 阴 心 经 之 别 系 舌 本 。 主 血 脉 , 说 :舌 根 主 肾 、 、 肠 ( 为小 一 个 肌 性 器 官 , 由 很 多 横 舌 的 脉 络 丰 富 ; 主 神 明 , 舌 体 的 膀 胱 )舌 中 左 主 胃 , 主 脾 ; 前 面 心 而 ; 右 舌 纹 肌 组 成 。 分 上 下 两 面 , 上 面 叫 舌 运 动 又 受 神 的 支 配 。故 舌 可 以反 映 背 , 医 称 之 为 舌 面 ; 面 叫 舌 底 。 心 、 的 病 变 ; 为 脾 之 外 候 。足 太 中 下 神 舌
学点 中医药
本栏 目特约主持人 : 哈孝贤研究员
漫谈中医对病
口 天 津
舌 诊 是 望 诊 的 重 要 内 容 ,也 是
最 具 中 医 特 色 的诊 断 方 法 之 一 。
舌 是 心 之 苗 窍 。 气 通 于 舌 , 舌 根 属 肾 、 边 属 肝 胆 。舌 鉴 辨 证 j 心 手 舌 《
因 素 的 影 响 下 ,也 可 能 出 现 生 理 怊 变 异 。 老 年 人 气 血 运 行 迟 缓 , 色 如 舌
叫 舌 系 带 。 系 带 终 点 的 两 侧 各 有 一 可 以 诊 察 脏 腑 疾 病 的依 据 。 个 圆 形 小 突 起 , 舌 下 肉阜 , 上 有 叫 其 脏 腑 的生 理病 理 反 映 于舌 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