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合集下载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8.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 验之信然。”这只是古人的一种说法,实 际不然,落入池中的杨花只是看起来像浮 萍而已。 9.“春色”三句:意谓三分春色,二分落在地 上化为尘土,一分落入水中随之流去。这 是表明春色已残。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 坡居士”,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豪放派代表人物。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 弟苏辙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 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 齐名。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 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 》等。
3.“抛家”三句:意谓杨花离开枝头飘 落 于路旁,看似无情,却像是有意。 有思,即有情。 4.“萦损 ”三句:意谓柔肠被愁思所绕, 双眼因春困而倦。这三句是以女子 愁苦和困倦的情态描写杨花。
5.“梦随”三句:化用金昌绪《春怨》“打起黄 莺
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的诗意。 6.落红难缀:落花已无法再连接上枝头了。意 思 是春光已经衰残。 7.遗踪:指杨花的踪迹。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在上 阕“惜”和“愁”的情绪基础上,词人下阙的头 一韵直抒胸臆,“愁”化作“恨”,倾注惜春之 情,也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写柳絮“也无人惜从教 坠”的际遇。这一韵应和上阕首韵“似花还似非 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 花又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应该“恨” 的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 无奈,最可怜惜。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 更反衬出柳絮的“无人惜”的遭际,词人用这种 手法进一 步写出了对柳絮独“惜”的情愫。
面对一件艺术珍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审美观点, 不同的审美观点获得不同的审美享受,这是正常的。 但是当两件同类艺术珍品摆在人们面前的时候,就 有了一个审美价值比较问题,“不容妄为轩轾”是不 成立的,必然有个孰优孰劣的评价和选择问题,非 此即彼。前面说过,章质夫的《水龙吟》形神兼备, 笔触细腻,轻灵生动,是一篇难得的佳作。然而, 只要与苏东坡的这首“和词”加以比较,章质夫的 “原 唱”就相形见绌了。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作者:苏轼【宋代】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于酣娇眼,欲上开还闭合。

梦随风万里,寻郎好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一看去,不是杨花,点点就是距人泪。

【译文】:杨花像是花掉,又似的不是花掉,也没有人怨恨,任由它飞堕。

离开了树枝,荡漾在路旁,看上去就是无情物,细想却飘荡着情思。

它被愁思荡漾,受伤了百折柔肠,困苦深邃的娇眼,刚必须睁开又想闭。

正如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要寻夫好去处,却又被黄莺笛声怒唤醒。

我不怨恨杨花已经落尽,恨只恨那西园,百花凋落难重缀。

早晨一阵风雨后,哪能再见杨花的踪迹?早化作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

满园春色分成三分,二分已化为尘土,一分落入池水里。

细细看,那不是杨花,点点全是分离人的眼泪。

【注解】:⑴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且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⑵桑泰:任凭。

⑶无情有思(sì):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⑷落花:荡漾、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坚硬,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存有愁肠例如柳枝。

”⑸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⑹“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踢起至黄莺儿,莫教枝上落花。

落花时怒妾梦,不获得辽西。

”⑺落红:落花。

缀:连结。

⑻一池萍打碎:苏轼自备注“杨花救人为浮萍,验之信然。

”⑼春色:代指杨花。

【品酒】:此词约作于公元年(元丰四年),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

当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

章楶《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章楶《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

章楶《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章楶《水龙吟》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比较鉴赏阅读试题答案及赏析水龙吟(宋)章楶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球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沾轻粉,鱼吹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苏轼①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①当时,苏东坡被贬谪黄州。

(1)章词中“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一句对杨花的刻画之工非同寻常,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赏析其妙。

(4分)(2)章词和苏词都提到了一个“泪”字,试比较其内涵。

(4分)(1)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下到闺房里去,却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风吹起来。

作者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地刻画出柳花的轻盈体态并赋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2)章词中之“泪”既状写柳花飘坠似泪花,又刻画少妇(玉人)望不见正在“章台走马”的游冶郎时的痛苦心情,“盈盈”给人以热泪欲滴之感;苏词中之“泪”也是用来比喻杨花,“点点”给人以热泪洒落之感,情感更为沉重。

结合背景,这里的泪可以理解为作者被贬谪黄州,心情落寞、不得意之泪(他把自己比作“离人”,朝廷就是他的郎。

)章楶水龙吟赏析:这首咏絮词,上片写暮春季节,风吹柳絮的情景,下片写杨花四处飘落。

通过拟人手法,委婉含蓄地表露了离情。

作者准确地把握物象,着意刻画,并注入了自己的思想感情。

全词写得婉丽工巧,新颖别致,把杨花描绘得栩栩如生,成为绝唱。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阅读答案与翻译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阅读答案与翻译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阅读答案与翻译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注】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诗翻译及赏析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全诗翻译及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即章楶(ji é),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

从教:任凭。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落红:落花。

缀:连结。

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春色:代指杨花。

译文杨花像花又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把它抛掷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它看似无情,实际只有它的愁思。

细长的枝条似萦绕思绪的柔肠,片片柳叶似困倦之极的美人之眼,想要张开却又紧紧闭上。

在梦中随风行走万里去寻找心上人,却又被啼叫不停的黄莺无情唤起。

不遗憾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遗憾那个西园、满地落红再难连接。

清晨雨后,落花的踪迹又在何处?已经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的浮萍。

如果把春色姿容分成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了流水了无踪影。

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离人的滴滴眼泪。

赏析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原文、译文、注释及赏析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宋代:苏轼原文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杨花离枝坠地,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娇柔的柳枝,就像思妇受尽离愁折磨的柔肠,那嫩绿的柳叶,犹如思妇的娇眼,春困未消,欲开还闭。

正像那思妇梦中行万里,本想寻夫去处,却又被黄莺啼声惊唤起。

不恨杨花飘飞落尽,只是愤恨西园满地落红枯萎难再重缀。

早晨一阵风雨,又去哪里寻找落红的踪迹?早化作一池翠萍。

如果把春色姿容分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流水了无踪影。

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那离人苦愁的眼泪。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即章楶(jié),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

从教:任凭。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落红:落花。

缀:连结。

一池萍碎: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

”春色:代指杨花。

赏析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

它藉暮春之际“抛家傍路”的杨花,化“无情”之花为“有思”之人,。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词作。

此词咏杨柳,上阕主要写杨花(柳絮)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下阕与上阕相呼应,主要是写柳絮的归宿,感情色彩更加浓厚。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古诗词鉴赏,一起来看看吧。

《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作者: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②。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③。

萦损柔肠④,困酣娇眼⑤,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⑥,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⑦。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⑧。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①这首词大约是宋哲宗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苏轼在汴京任翰林学士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jié),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而且依照其先后次序写诗或词。

②从教:任凭。

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③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有思(sì):有情思。

④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白居易《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⑤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⑥“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⑦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

缀:连接。

落红:落花。

缀:连结。

⑧萍碎:作者《再和曾仲锡荔枝》诗自注:“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

”【赏析】苏词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

似花还似非花全词赏析

似花还似非花全词赏析

似花还似非花全词赏析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出自宋代苏轼的《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解释:非常像花又好像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赏析:词人准确地把握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写杨花从枝头坠落的光景,表现出春光易逝的惆怅。

原文: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译文:杨花像花又不是花,无人怜惜任凭衰零坠地。

把它抛掷在家乡路旁,细细思量它看似无情,实际只有它的愁思。

细长的枝条似萦绕思绪的柔肠,片片柳叶似困倦之极的美人之眼,想要张开却又紧紧闭上。

在梦中随风行走万里去寻找心上人,却又被啼叫不停的黄莺无情唤起。

不遗憾这种花儿飘飞落尽,只是遗憾那个西园、满地落红再难连接。

清晨雨后,落花的踪迹又在何处?已经飘入池中化成一池细碎的浮萍。

如果把春色姿容分成三份,其中的二份化作了尘土,一份坠入了流水了无踪影。

细看来那全不是杨花啊,是离人的滴滴眼泪。

注释:水龙吟:词牌名。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

《清真集》入“越调”。

一百二字,前后片各四仄韵。

又第九句第一字并是领格,宜用去声。

结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较二、二句式收得有力。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即章楶(jié),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

时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常与苏轼诗词酬唱。

从教:任凭。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用唐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这里反用其意。

思:心绪,情思。

萦:萦绕、牵念。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

困酣:困倦之极。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

古人诗赋中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苏轼运用咏絮典故的词

苏轼运用咏絮典故的词

苏轼运用咏絮典故的词
苏轼运用咏絮典故的词是**《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词中写到:“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词中以杨花象征思妇的离愁别绪,运用了咏絮典故。

此外,苏轼的词风一向以豪放著称,但也有婉约之作,这首《水龙吟》即为其中之一。

词中所写的杨花,实则象征了思妇的离愁别绪,寓意深刻。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
恨。表达一种浓郁的惜花之情和春去之恨。
下片鉴赏
1、“二分尘土”,与上片的哪句相呼应? “一分流水”,与下片的哪句相呼应?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一池萍碎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2、鉴赏“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1、怎样理解“不恨” “不恨”者,乃承上片“非花”“无人惜”
而言。这是表情婉曲,不恨即恨,是不仅
恨的意思。
2、“花飞尽”“落红难缀”意味 着什么?
以落红陪衬杨花,无论万红凋零,还是
杨花飞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 逝。
3、“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一池萍 碎”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情感?
春水觅踪,可谓一往情深;但杨花不见,惟 有一池浮萍在目,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人的春
轻飞点画青林,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谁道全无才思。
无情有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日长门闭。
欲开还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依前被、风扶起。
又还被莺呼起。
兰帐玉人睡觉,
不恨此花飞尽,
怪春衣、雪霑琼缀。 恨西园落红难缀。
绣床旋满,香毬无数,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
我不怨杨花落尽 只怨那西园,落花难重缀。
早晨一阵风雨,杨花踪迹何处寻? 一池浮萍,全被雨打碎。 满园春色分三成, 两成变尘土,一成随流水。 细细看,不是杨花,
点点全是分离人的泪。
整体感知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 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 又还被莺呼起。

水龙吟·次韵张质夫杨花

水龙吟·次韵张质夫杨花

物中有我,我中有物,物我一想感情。
王国维《人间词话》:
“咏物之词,自以东坡《水龙吟》为最工。” “东坡《水龙吟》咏杨花,和韵而似原唱, 章质夫词原唱而似和韵,才之不可强也如 是。”
朱弁《曲洧旧闻》:
“章质夫杨花词,命意用事,潇洒可喜。东 坡和之,若豪放不入 。”

写作背景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
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 花的。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 《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 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
上阕:咏物及情。
似问非问,似答非答,给人以悬念,紧 紧地抓住读者。 语尽情遥,含哺不露。给人以回味与联 想。
下阕:人物结合。
《水龙吟》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咏忤
逆人,浑然一片,情调幽怨缠绵,反映 了作者风格的另一面。
飞腾的想象 细腻的描写 绯测的情致
水龙吟· 次韵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 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 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 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 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词句释义 无情有思(sì ):情思。 落红难缀:落花难于再连接上枝头。缀:连接 萍碎:飞絮(即杨花)落水中,经宿即化为萍。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 章质夫:名栥 (jié),字质夫,福建蒲城人,历仕哲宗、徽宗 两朝,为苏轼好友,其咏杨花词《水龙吟》是传 诵一时的名作。 “思量”两句:指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其 愁思。 思:意思,思绪。 “困酣”二句:用美女困倦时眼睛欲开还闭之态 来形容杨花的忽飘忽坠、时起时落 。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2012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2012
己出。“抛家”三句:韩愈《晚春》诗:“杨花 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章词原作的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即此意。苏 轼这里反用其意,意思是说杨花离家(从树上飘下) 而飘落路旁,看似无情,而自有愁思。“梦随” 三句:化用唐人金昌绪《春怨》诗意:“打起黄 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此处以杨花拟人,故写梦,又以有形比无形,如 宋秦观亦有“自在飞花轻似梦”之句。
晋城市二中
刘旭兵
上片借杨花,抒发惜春之情
晋城市二中
刘旭兵

下阕开头“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 落红难缀。”作者在这里写落红是什么 用意? 以落红陪衬杨花,曲笔传情地抒 发了对于杨花的怜惜。 继之由“ 晓来雨过 ”而问询杨花 遗踪,表达什么情感? 进一步烘托出离人的春恨。(惜 花、伤春、伤别)
晋城市二中 刘旭兵
晋城市二中 刘旭兵
全篇有三个特点
• 一是作为次韵和作,比原作立意更高。 • 章的原作对物象刻画极见特征,构思 新颖,栩栩如生,且颇见传神。苏轼更是 写物而不黏滞于物,予杨花以生命,主观 抒情色彩更浓,更为幽怨缠绵。全篇可谓 以情感为统率,以奇思妙想为筋骨,将原 作从“以形写神”提到“离形得似”的地 步。
晋城市二中 刘旭兵
理解词意
• 像花又不像花,也没有人怜惜,任 凭它飘荡坠落。杨花离开柳枝,飘落路 旁,无家可归。细细思量起来,它看似 无情,却也有意。杨花像多情的美人, 她温柔的心肠为离思折磨,愁肠回绕, 娇媚的双眼困倦刚要开眼醒来,又沉入 了梦乡。杨花随风飞舞,像梦中美人的 游魂随风飘荡,要寻觅自己郎君所在的 地方,忽又被莺啼惊醒一样。
晋城市二中 刘旭兵
• 二是构思奇妙。 • 作者以惜春、惜别的感情为统率, 以物拟人,从“似”与“非似”两个 角度来写,通过一系列奇思妙想,达 到“离形得似”的地步,充分注意到 了离合问题,有离有合,极尽缠绵缱 绻之致。

【经典诗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

【经典诗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经典诗句】“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无论是花还是非花,都没有人珍视教学挂件。

[译文]杨花像花,又好像不是花,也没有人怜惜,任由它飘坠。

【摘自】苏轼的水龙吟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要恨这朵花飞舞,恨西园,落红而难以装饰。

黎明和雨水的痕迹在哪里?一滩碎浮萍。

春天分为三部分,两部分是灰尘,一部分是水。

似乎不是杨树,而是眼泪。

【注释】① 第二韵:指最初与一首诗有关的诗歌,称为第二韵。

②章质夫名粢,浦城(冷福建省县名)人,官至同知枢密院事。

③ 落花:杨从娇。

④有思:即有情。

缀:连接。

⑤ 《阳花词》:张志福咏阳花的代表作。

⑥芭花,指柳絮。

⑦ 充满深情的杜甫的《白丝线》:“飘落的絮状物和飘荡的丝线也是深情的。

”⑧萦:缠绕;⑨ 绑定:绑定。

【译文】就像一朵花,它似乎不是一朵花,没有人关心它。

让它掉到地上。

它离开家乡,靠在路边。

仔细思考似乎无情,但它包含着深厚的感情。

受伤的温柔是温柔的,困倦的眼睛是无意识的,想要打开和关闭。

梦魂随风飘千里,追对情人,又被黄莺儿唤来。

我不讨厌这朵花飞落,但我讨厌西花园。

地又红又枯,老树枝很难再修了。

早上,我被陈雷淋湿了。

落花的痕迹在哪里?它漂浮在池塘里,变成了一池破碎的浮萍。

春天的三部分看起来很美,两部分被分成尘土,一部分落入水中,没有任何痕迹。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不是杨树。

漂浮的小柳絮满是泪水!【译文二】就像一朵花,而不是一朵花,没有人怜悯它,让它掉在地上。

离开家,靠在路上,我仔细想了想,但这似乎是无情和悲伤的。

睁开或闭上的眼睛往往是温柔的,或是困倦的。

梦魂随风飞千里,追寻爱人的归宿,却被黄莺的叫声惊呆了。

不怨恨这杨花已经飞尽,恨只恨西园百花凋落难连缀。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

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赏析,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欣赏并分析(诗文等),通过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的认识,既受到艺术作品的形象、内容的制约,又根据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和艺术兴趣对形象加以补充和完善。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苏轼《水龙吟》翻译赏析,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译文] 三分春色姿容,二分化作尘土,一分坠入流水无踪影。

[出自] 苏轼《水龙吟》《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轼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注释:这首词大约是宋神宗元佑四年(公元1081年)春,苏轼谪居黄州时所作。

次韵:用原作之韵,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称为次韵。

章质夫:名楶,浦城(今福建蒲城县)人。

当时正任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经常和苏轼诗词酬唱。

他的《水龙吟·咏杨花》原文如下:“燕忙莺懒芳残,正堤上柳花飘坠。

轻飞乱舞,点画青林,全无才思。

闲趁游丝,静临深院,日长门闭。

傍珠帘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风扶起。

兰帐玉人睡觉,怪春衣、雪沾琼缀。

绣床渐满,香毬无数,才圆却碎。

时见蜂儿,仰粘轻粉,鱼吞池水。

望章台路杳,金鞍游荡,有盈盈泪。

”水龙吟:调名。

首见于柳永咏梅之作。

又名《龙吟曲》、《庄椿岁》、《小楼连苑》、《鼓笛慢》、《海天阔处》、《丰年瑞》等。

次韵:依照别人的原韵和诗或词。

章质夫:名栥(jié),字质夫,福建蒲城人,历仕哲宗、徽宗两朝,为苏轼好友,其咏杨花词《水龙吟》是传诵一时的名作。

从教坠:任(杨花)坠落。

“思量”两句:指杨花看似无情,实际却自有其愁思。

无情有思:言杨花看似无情,却自有它的愁思。

韩愈《晚春》诗“杨花榆荚无才思,唯解漫天作雪飞。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剖析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剖析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柳絮,却 叫人难分词人是在写柳絮还是写思妇。柳 絮与思妇达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水乳交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令人想起 了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为蝴蝶, 栩栩然蝴蝶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蝴蝶之 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 ‘物化’。”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在上阕 “惜”和“愁”的情绪基础上,词人下阙的头一 韵直抒胸臆,“愁”化作“恨”,倾注惜春之情, 也是在更深的层次上写柳絮“也无人惜从教坠” 的际遇。这一韵应和上阕首韵“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表面上看,因为柳絮像花又 毕竟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应该“恨”的 是西园遍地落英,“零落成泥碾作尘”,春去无 奈,最可怜惜。然而,细细斟酌,“落红难缀” 更反衬出柳絮的“无人惜”的遭际,词人用这种 手法进一 步写出了对柳絮独“惜”的情愫。
下 阕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拂晓的一场 春雨过后,那随风飘舞、“抛家傍路”却“无人惜” 的柳絮上哪儿去了呢?为何无踪无影、荡然无存了? “一池萍碎”即是回答。看到满池细碎的浮萍,词人 蓦然清醒——原来那沸沸扬扬满天的飞絮都化作了水 上的浮萍。这里, “遗踪何在”是问题,“一池萍碎”是结果,而“晓来 雨过”是柳絮化为浮萍的客观条件。柳絮化为了浮萍, 用现在的科学观点来看,是不可能的。但词人“惜” 柳絮又不忍看到它凭空消逝的伤感却得到慰藉。何况 柳絮坠落,化为浮萍也是当时的“公认”。“遗踪何 在”一句写得极好,把词人对春雨过后,柳絮消失后 的心理情态尽写出来,又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实属难得。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这一韵承 接上一韵的“有思”,采用拟人的手法,以极其细 腻独到的笔致,尽写柳絮飘忽迷离的神态,让人柔 肠百转,思绪万千,叹为观止。从上阕“无情有思” 开始,词人便展开想象的羽翼,把杨花比喻为一个 思亲少妇,将“有思”具体化、形象化,活脱脱地 展示出其完整形象。这里,“有思”成为思亲少妇 的“愁思”。因“愁思”而 “萦损柔肠”,因“愁”而“柔”,因“柔”而 “损”;“愁思”煎熬则“困”,“困”则“娇 眼”“欲开还闭”。思亲少妇的情态被词人描写、 刻画得极其细腻,从而把柳絮随风而坠、时起时落、 飘忽迷离、勾魂摄魄的形态,生动地呈现在读者面 前,真乃神来之笔。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次韵:指依照一首诗词原所和之诗词,称次韵。

2.章质夫:名粢,浦城人,官至同知枢密院事。

3.杨花词:章质夫咏杨花的名作。

芭花,指柳絮。

4.从教坠:任凭飘坠。

5.有思:有情意。

杜甫《白丝行》:“落絮游丝亦有情。

”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耐人寻味。

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了扬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

而"似、非、花"三字的运用,好像令人感到无从捉摸,但有能猜到作者的意思一般。

那到底是不是花呢?是,但知识无人欣赏,无人怜惜的花罢了。

词人用此句开头,也为下文做了很好的铺垫,更为全词营造了一种哀婉凄凉的气氛。

次句承以“也无人惜从教坠”。

一个“坠”字,赋扬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郁的感情色彩。

“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杨花者却很少。

用反衬的手法暗蕴缕缕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文雨后觅踪伏笔。

接下来推物及人"抛家傍路,思量确是、无情有思。

"这句作者又描绘出一个背井离乡之人的形象。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原来是一个快要进入梦乡的美丽女子,"欲、还"二字又给人以无限的想象空间。

下句"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写的是女子思念她的爱郎,即使现实中相隔万里,但梦中也能相会,但事不尽人意,黄莺的叫声吵醒了她,梦境也随之而散。

整个上阕所描之景,所写这人,其实都只是作者内心的一种再现,也许并没有这样的一个美人,苏轼假借其态其思来表达自己对亲人的相思之情罢了,也许怀念其弟苏辙?抑或是亡妻王弗?上阕写人,下却开始绘景。

"不很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

苏轼著名诗词句之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著名诗词句之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鉴赏】 这首词描写扬花,并以扬花代表春色。这 三句词语译是:春色共有三分,如今扬花纷纷飘落, 二分落在尘土泥路上,一分落在水中流去。作者感 叹春色逝去,惜春之情不觉油然而生。 【原诗】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 起。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 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教学目标:
1.梳理景情关系,准确把握咏物诗抒发的词人的感情色彩。

2.学会拟人、比喻的生动手法和苏轼词作花人合一的巧妙构思。

3.了解苏词风格婉约缠绵的一面
教学重点:
咏物的特点和词人抒发的情感
教学难点:
词中花人合一的理解
一、导入: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说,诗人作诗是“戴着镣铐跳舞”,诗人们总是“乐意戴着镣铐跳舞,并且要戴别的诗人的镣铐”,即和诗和词不但要遵守一般诗、词的格律、谱式,还要依照原唱的韵脚,多了一重限制,是戴着双重“脚镣”来“跳舞”的。

苏轼的这首和作,就是戴着双重脚镣来跳舞的,所以合作要超越原作,非另辟蹊径不可。

如再反以工巧踵之于后,势必拾人牙慧。

二、写作背景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苏轼45岁,正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

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就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

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
传世。

三、品读·探讨
1.朗读·揣摩
(学生自由朗读,参照赏析理解文面)
2.质疑·释疑
(学生提出文章中不理解的字词,教师释疑)
3.鉴赏·探究
(1)这是一首咏杨花的词,找出词中能高度概括杨花特点的一句话。

明确:似花还似非花
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

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饰春光,又一起送走春光;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碎小,隐身枝头,不为人注目爱怜。

(2)“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明确:拟人手法
将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由杨花写到树,又把树比喻成思妇、离人,明写思妇,暗赋杨花,此处花人合一。

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枝。

————白居易
(3)试分析“黄莺呼起”的究竟是什么?作者在这里实际上暗写了什么?
明确:被黄莺呼起的是思妇的离愁别绪,在这里实际上暗写的是女子的无限幽怨,
寓伤感于飘逸。

情景交融,咏物生动真切,言情缠绵哀怨。

(4)词的下阙从女子的眼中写来,“恨”与“不恨”的对象分别是什么?“恨”与“不恨”之间是否矛盾?体现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明确:词人“恨”的是“落红难缀”,这是针对春之事。

“不恨”的是“此花飞尽”,针对花。

“恨”与“不恨”并不矛盾。

“不恨”是为了引出“恨”,词人以落花衬杨花,曲笔传情抒发了对杨花的怜惜之情,实际上词人把杨花的情感化为了相思的女子,整个春天已经过去了,百花凋谢,但是所思之人尚未归来,这样传神地把杨花和思妇黏合起来,花人合一。

鉴赏“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明确:“春色”居然可以“分”,这里,数字的妙用传达出作者的一番惜花伤春之情。

这是一种想象奇妙而兼以极度夸张的手法。

至此,杨花的最终归宿,和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高潮。

唐诗人徐凝《忆扬州》云:“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


宋初词人叶清臣《贺圣朝》说:“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风雨。


(6)“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这一句,有何作用?
明确:总结上文,它由眼前的杨花,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可谓虚中有实,实中见虚,虚实相间。

这一情景交融的神来之笔,与上阕首句“似花还似非花”相呼应,画龙点睛地概括、烘托出全词的主旨。

四、总结全诗
苏轼的词以拟人手法,想象奇特,把杨花比为一个风飘万里、梦寻情郎的女子,又把杨花飘落同伤春之情交织起来,写春雨过后,杨花一夜飞尽,化作“一池萍碎”;又以“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合春花于一炉,结尾把杨花比做点点离人泪,传出思妇伤春伤别之情。

全词构思巧妙,刻画细致,借咏杨花写思妇,于物象不离不黏,而以言情为主,韵味丰厚,情满全篇,体现了苏词风格婉约缠绵的一面。

据说佛家有个关于境界的说法,境界共分三层。

第一层是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这时的山与水在观察者的面前是事物的本来面目。

第二层境界是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这要求我们观察事物时需要看到事物内在的东西,而不能仅仅停留在事物的表面。

第三个境界是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我们从事物的表面看到事物内在的本质,看懂了、看透了,才能物我合一,天人合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认识到了这个水平,便是达到了至高的境界。

五、苏轼咏物词的意义和影响
夫词,非寄托不入,专寄托不出。

一物一事,引而申之,触类多通,驱心若游丝之缳飞英,含毫如郢斤之斫蝇翼。

————清代词人周济
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从苏轼咏物词中,我们可以知道,苏轼对咏物的传统作了很好的继承,在创作上好用比兴,借物寓意,托物喻人。

在抒发的感情上,或借赞美物的美好品质来赞美人,或借物的遭遇来暗合自己的遭遇来表现自己的孤寂不遇之情及身世之感,虽是对传统的继承,但在咏物词史中却是大大的创新。

在《敦煌曲子词集》、唐五代词以及宋初词人作品中,咏物之作少,佳作几乎没有,一般说来,以前的咏物词还停留在形象的比喻之上,没有赋予物以人的灵魂和情感,赋予物以人的动作和形态,而苏轼的咏物词却能“绝去笔墨畦径间,直造古人不到处”。

境界甚高,寄托很深,是咏物也是言情,是言情也是讽世,隽永含蓄,意味悠长,颇显大家功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