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教案 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学目标:1.梳理景情关系,准确把握咏物诗抒发的词人的感情色彩。
2.学会拟人、比喻的生动手法和苏轼词作花人合一的巧妙构思。
3.了解苏词风格婉约缠绵的一面教学重点:咏物的特点和词人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词中花人合一的理解一、导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说,诗人作诗是“戴着镣铐跳舞”,诗人们总是“乐意戴着镣铐跳舞,并且要戴别的诗人的镣铐”,即和诗和词不但要遵守一般诗、词的格律、谱式,还要依照原唱的韵脚,多了一重限制,是戴着双重“脚镣”来“跳舞”的。
苏轼的这首和作,就是戴着双重脚镣来跳舞的,所以合作要超越原作,非另辟蹊径不可。
如再反以工巧踵之于后,势必拾人牙慧。
二、写作背景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苏轼45岁,正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
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就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
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三、品读·探讨1.朗读·揣摩(学生自由朗读,参照赏析理解文面)2.质疑·释疑(学生提出文章中不理解的字词,教师释疑)3.鉴赏·探究(1)这是一首咏杨花的词,找出词中能高度概括杨花特点的一句话。
明确:似花还似非花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
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饰春光,又一起送走春光;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碎小,隐身枝头,不为人注目爱怜。
(2)“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明确:拟人手法将有思的杨花化作了具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由杨花写到树,又把树比喻成思妇、离人,明写思妇,暗赋杨花,此处花人合一。
苏教版语文高二《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教学设计
芒鞋:草鞋。
竹杖草鞋--步行所用,属于闲人。作者两年后离开黄州,《初入庐山》诗云:“芒鞋青竹杖,自挂百钱游;可怪深山里,人人识故侯。”用到竹杖芒鞋,即所谓“我是世间闲客此闲行”(《南歌子》)。
马--则是官员或忙人的坐骑,即俗所谓“行人路上马蹄忙”者。
(二)指导学生自由低声读课文,圈点难字生词,结合注释理解课文。
(三)检查自学成果。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①教坠②无情有思
2、解释下列词语
①从教坠②娇眼
3、指导学生逐字逐句讲解全词。
(四的?
(1)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投影示:
①“似花还似非花”如何理解?
(燕儿忙筑巢,莺儿懒啼唱,繁花凋残,正暮春,大堤上柳花飘坠。柳花轻飞乱舞,点缀着树林,像是全无才华和情思。悠闲地趁着春天的游丝,悄悄荡入深深的庭院,春日渐长,院门紧闭。柳花紧挨着珠箔做的窗帘散开,缓缓地想进入闺房,却又被阵风吹起。兰帐中美人才睡醒,正惊怪春衣被雪沾琼花缀。绣床上被落絮铺满,结成无数香球,才滚圆却又破碎。时时见着蜂儿粘花粉,鱼儿戏池水。望着长安路遥远,郎跨着金鞍游章台,眼中涌满盈盈泪。)
二、新授25’
(一)介绍背景
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它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高中语文展苞除放的唐五代词教案 新天下耳目的东坡词教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苏教版必修一
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以示人也。
元丰四年四月,章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这正与信中“正柳花飞时出巡按〞云云吻合,可见写于黄州贬所无疑,作为元二年之说不可为据。
苏往过乌台诗案,贬官黄州,处境发生了很大变化:“我生无由食破砚,尔来砚枯磨不出〞〔《东坡集》卷十三〕,生活竟致于“岁晚何以黔我突?〞同时尝尽了世态炎凉之苦:“我谪黄州四五年,孤舟出没风波里。
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宜死矣。
〞〔《东坡集》卷十四〕为了防止言多必失,尽量与人少往来,尽量少作诗文:“某自窜逐以来,不复作诗与文字〞,恐“生出无穷事也〞〔《东坡续集》卷五《答濠州陈章朝清》〕。
因而在信中,告诫章勿以和作示人也。
因此,联系作者黄州处境和信中所云“写其意〞语,作者借杨花来咏叹章质夫别妻离子的愁肠及其家人“闭门愁断〞的思念之情,表现了对章质夫飘泊他乡的同情,同时亦寄寓了自己飘泊沉沦的感慨。
可见词中亦物、亦人、亦情,三者是融合在一起的。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
这三句写杨花坠落时的情态,更进一步跳出物象,把杨花写成一个刻骨相思而娇慵厌厌的思妇。
在暮春天气,她因思念远人而柔肠萦结,因天气倦人而娇眼欲开还闭。
这里以杨花喻闺妇,杨花之思即少妇之情。
杨花与少妇是二是一?是一还是二?不即不离,物人难辨,扑朔迷离,正关合了首句“似花还似非花〞。
这几句,作者想象极丰富,把柔软的柳枝当作思妇的“柔肠〞,把翻动的柳叶当作杨花思妇的“欲开还闭〞的“娇眼〞,极写其相思对她的折磨,并为下面写“梦〞作铺垫。
接着诗人又顺着这想象,继写杨花。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精品 课件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此时的春色,假如可以三分的话, 那么两分归于尘土,一分归于流水。 “尘土”,是说落花飘零;“流水”, 则指杨花落水。总之,春色已尽。由惜 杨花,进而惜春光,诗人的情感袒露无 遗。
“春色”居然可以分,这是一种想 象奇妙而又高度夸张的写法。苏轼曾多 次使用,如《临江仙》“三分春色一分 愁”,《雨中花》“不如留取,十分春 态,付与明年”等。在苏轼之前,已有 人这样写。如唐代诗人徐凝的“天下三 分明月夜,二分无赖是扬州”,宋初词 人叶清臣的“三分春色二分愁,更一分 风雨”等,都是经典名句。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杨花随风飘飞,离开家园,落在 路旁。仔细思量,虽说无情,却也有 它的情思。
杨花飘零,本是习见的自然现象, 但作者不说“离枝”,而言“抛家”, 不仅将其拟人化,更赋予丰富的内心 世界。杨花“抛家”远行,看似“无 情”;而“傍路”又显出内心沉重、 恋恋不舍之意,是为“有思”。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导学案】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一、导学目标通过学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了解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情感表达,提高对古代文学的鉴赏和理解能力。
二、课前准备1. 查阅相关资料,了解《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作者、创作背景和主要内容。
2. 理解古代文人的文化背景和审美情趣,对于描写自然景观和表达情感的手法有一定的了解。
三、课堂导学过程1. 引入古代文人的诗词创作往往表达了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沉思。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一首表达诗人对杨花景观的赞美和自然之美的词,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首诗。
2. 导读原文春风不度玉门关,杨花满天飞。
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3. 分析诗词内容- 本词描绘了春天春风吹拂的杨花景象,表达了诗人对美丽自然景观的赞美和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
- 第一句“春风不度玉门关,杨花满天飞。
”以自然景观作为开篇,利用春风和飞舞的杨花表现出春天的美好景象。
- 第二句“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
”通过对比自然景观和人的美丽,展示出杨花的绚丽和优美。
- 第三句“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
”运用描写手法,进一步增加了词语的表现力,形容了美丽的女子和舒适的居所。
- 第四句“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通过对逐渐逝去的美好时光的思考,抒发了对短暂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对现实世界的无奈。
4. 总结通过学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我们了解了古代文人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思考与感慨。
诗词表达了古代文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对生命短暂的无奈,具有深刻的思想和文学价值。
五、拓展延伸请你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写一篇不少于300字的短文,介绍一幅你喜欢的自然景观画,并表达你对自然之美的感慨和思考。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 苏教版最新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东台市第一中学周韦韦专题目标:、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苏轼词清新明快、沉挚深永、雄壮超脱、奔放流转的艺术风格。
、通过对苏轼词与晏欧词、柳永词和张先词的比较,了解苏轼词“新天下耳目”的特色。
、能够通过探究性学习,了解宋词豪放和婉约两种不同的艺术风格。
能通过本专题的学习,初步了解北宋前期词以婉约风格为主流、以闲情和离愁别恨为主旨的艺术风貌。
本文增加目标:初步了解苏轼词风,赏析词中的意境。
一、写作背景:这是一首咏物词。
张炎《词源》云:"诗难于咏物,词为尤难。
体认稍真,则拘而不畅;模写差远,则晦而不明。
要须收纵联密,用事合题。
一段意思,全在结句,斯为绝妙。
"苏轼这首《水龙吟》,不仅在咏物方面"压倒今古"(张炎《词源》),而且"和韵而似原唱"(王国维《人间词话》),其词心词境不惟迥出时人,直使后人难能为继,因而值得我们特别注意。
此词约作于元丰四年(),苏轼岁,正谪居黄州。
苏轼与章质夫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杨花的。
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 .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信云:"……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去,亦告不以示人也。
"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
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二、课文赏析(一)这首词的上阕主要写杨花的飘忽不定的际遇和不即不离的神态。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此李白有感于崔颢《黄鹤楼》诗也。
而今,面对“曲尽杨花妙处”(魏庆之《诗人玉屑》)的章质夫杨花词,苏轼又该如何争而胜之呢?.“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八年级语文下册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理解并掌握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分析并欣赏《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深入理解《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苏轼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赞美,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学会在现实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培养积极的人生观。
二、教学重点:1.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朗读和背诵。
2. 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3. 分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理解《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意境和情感。
2. 欣赏古典诗词,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解、朗读、讨论、分析等教学方法,深入理解《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 通过欣赏古典诗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1. 导入新课,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2. 朗读《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让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美。
3. 分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中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色,如比喻、拟人等。
4. 深入理解《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主题和情感,讨论诗词中的意象和意境。
5.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背诵《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苏轼的生平介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文本、相关注释和译文。
2. 准备诗词朗诵音频或视频,以便学生感受诗词的韵律和情感。
3. 准备相关苏轼其他作品的样本,以便进行比较阅读。
七、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 文本解析:详细解读《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每一句,分析诗句中的意象、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导学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学习目标】1.了解苏轼及相关背景介绍。
2.结合课下注释及现代汉语词典,掌握生字词。
3.再次朗读诗歌,体会作者创作方法的基本特点。
【学习重点】通过诵读,理清诗歌的写作思路,并整体把握诗歌主要内容。
【学习难点】了解苏词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豪放、豁达、浪漫。
【学习过程】一、了解感知1.了解诗人苏轼(1037~1101),字,又字,号“ ”,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亲的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嘉佑二年(1057)与弟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2.创作背景苏东坡贬谪黄州时,其好友章质夫曾写《水龙吟》一首,内容是咏的。
因为该词写的形神兼备、笔触细腻、轻灵生动,达到了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因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赞誉,盛传一时。
苏东坡也很喜欢章质夫的《水龙吟》,并和了这首《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寄给章质夫,还特意告诉他不要给别人看。
章质夫慧眼识珠,赞赏不已,也顾不得苏东坡的特意相告,赶快送给他人欣赏,才使得这首千古绝唱得以传世。
3.字音检测抛()家傍路萦()损柔肠困酣()娇眼4.字词解释也无人惜从教坠:也没有人爱惜它,任凭它飘坠。
无情有思:看起来像是无情,实际上却有愁思。
萦损柔肠:缠绕的思念损坏了柔肠。
这里以柔肠比拟细柔的柳枝。
困酣娇眼:娇眼困倦得很。
二、深入学习1.概括诗歌的大体内容2.诗人在诗歌中创作了哪些意象?3.这首诗体现了诗人什么情感?。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PPT精品教学课件
赏析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开头一韵,非同凡响,道出了杨花的性质和 际遇。“似花还似非花”:杨花即柳絮。看 着柳絮像花又毕竟不是花。艺术手法上显得 很“抽象”,但仔细品味琢磨,这“抽象” 超出了具体形象,一语道出了柳絮的性质。 这一句与欧阳修的“环滁皆山也”可谓异曲 同工。一般来讲,艺术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 而苏东坡却“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独运, 以“抽象”写出了非同反响的艺术效果。因 此,在艺术描写上,“抽象”有“抽象”的 妙用。“也无人惜从教坠”,则言其际遇之 苦,没有人怜惜这像花又毕竟不是花的柳絮, 只有任其坠落,随风而去。“无人惜”是诗 人言其飘零无着、不被人爱怜的际遇,也正 说明了唯独诗人惜之。一个“惜”字,实在 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 诗词背景介绍 · 词人介绍 · 词 · 译文 · 详细解析及赏析 · 诗词评价
• 本课件用于《水龙吟·次析 • 在右边所示的区域进行不同 阶段的学习
背景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咏物词。章质夫,福建 蒲城人,是苏轼的同僚和好友。他作有咏杨花的 《水龙吟》,苏轼的这一首是次韵之作。依照别人 词的原韵,作词答和,连次序也相同的叫“次韵” 或“步韵”。苏轼在一封给章质夫的信中说: “《柳花》词妙绝,使来者何以措词。本不敢继作, 又思公正柳花飞时出巡按,坐想四子,闭门愁断, 故写其意,次韵一首寄云,亦告以不示人也。” 一般认为这首词作于公元1087年(哲宗元 祐二年),时苏轼与章同在京城,交往频繁。但信 中提到章质夫“正柳花飞时”出任巡按,则与公元 1081年初夏(史料记载为神宗元丰四年四月)章 出为荆湖北路提点刑狱的经历及季节特征相吻合。 故定为公元1081年(元丰四年)更为妥当,时为 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的第二年。
八年级语文下册苏轼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运用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解读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苏轼的文学才华和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
(2)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和文学的尊重和热爱。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理解和朗读技巧。
2. 诗歌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的分析。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意象的把握和意境的领悟。
2. 苏轼的文学风格和创作背景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单介绍苏轼的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
(2)引发学生对杨花词的兴趣,引入诗歌的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情感的表达。
(2)学生自学生字词,查找诗歌的注释和翻译。
3. 课堂讲解:(1)讲解诗歌的字词含义和句子结构。
(2)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4.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2)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进行交流和互动。
5. 总结与拓展:(1)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
(2)引导学生思考苏轼的文学价值和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贡献。
五、作业布置:1. 背诵《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2. 写一篇关于苏轼杨花词的短文,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学习态度。
2. 作业评估: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包括字词掌握、诗歌背诵和短文写作。
3. 小组讨论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团队合作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八年级语文下册》人教新课标版。
2. 参考资料:苏轼的其他作品、相关的研究论文和评论。
3. 多媒体设备:用于展示诗歌图片和播放相关的音乐或视频。
北师大版初二第二卷语文教案华阳《水龙吟词》分韵章
北师大版初二第二卷语文教案华阳《水龙吟词》分韵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
这首词歌颂杨柳,尚缺主要写的是华阳飘忽不定的命运和她在一起的态度。
下阕呼应上阕,主要写柳絮的去向,比较有感情。
以下是边肖编著的北师大版初二第二卷语文教案。
请借鉴和参考!《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案非常喜欢的花仿佛不是花,没有人怜惜的落在地上。
把它从路边扔掉,觉得好像没心没肺,其实充满深情。
受伤的是她,委婉迷离,想打开却又紧紧合上。
梦里带着风千里,找地方去,还被莺儿叫着。
我不讨厌这朵飞走的花,也讨厌西园装修难。
清晨雨后的落花小道在哪里?漂进池塘变成一池浮萍。
如果把春光分成三部分,其中两部分变成了尘埃,一个掉进水里消失了。
细,似乎很不容易,是水晶的眼泪。
1.读一读张志福的《华阳词》,大致了解一下。
文字:忙碌的燕子懒了,花儿死了,柳树落在堤岸上。
如果你把绿色的森林画得很淡,你将完全没有天赋。
利用薄纱,呆在深院,长门是封闭的。
珠帘松了,垂下来,被前被和风掀起。
蓝雨人睡觉时,把春衣和雪怪在琼身上。
绣花床满了,香球无数,只有圆的却破了。
看到蜜蜂的时候,在背上贴上淡粉,鱼吹池水。
在彰泰路,金鞍含泪漫步。
翻译:燕儿忙着筑窝,颖儿懒着唱,花儿快死了,春末了,柳花落在大堤上。
柳花轻舞,点缀树木,似无才情。
趁着春天游丝悠悠,悄悄荡入深院,春天越来越长,院门紧闭。
柳叶花在串珠箔做的窗帘旁展开,慢慢地想要进入闺房,却被一阵风吹了起来。
蓝仲梅人才醒过来,惊讶地责怪春衣上盖着雪琼花缀。
绣花床上铺满了絮状物,形成了无数个香球,呈圆形但破碎。
我总是看到蜜蜂粘着花粉,鱼在水池里玩水。
望着远方的长安路,郎游过金色的马鞍,眼里噙满了泪水。
两个。
关于苏词的相声:1.“花如飞花,教而不悔落。
”可怜可怜。
教人堕落,让它堕落。
意思是华阳像花,但不像花。
因为她像一朵花,任她落下,没有人可怜她。
指出了华阳的本质和命运。
2.“离家上路,但想一想,要无情,要体贴。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执行案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主备人:赵贤淑责任人:王力审核:仲连智授课时间:月日共1课时新授课一、认知学习目标1.背诵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导入新课:2.教师口述学习目标,学生知道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二、预习成果展示1.利用学教练案自主预习题目,指名学生回答。
(基本上要求每小组C1或C2学生回答课前预习问题。
如回答不上,则由B1或B2同学补充完整。
)2.学生展示后,教师针对预习情况小结,再给学生1——3分钟,记忆1—2小题内容。
了解第3题。
同桌互相检查。
部分参考答案:1、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豪放派代表人物。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他还是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
在政治上属旧党。
三、课堂学习研讨(一)活动: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赏析“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1.请同学们朗读课文。
解决讨论题目。
2.独学:学生朗读读课文,理解词意,学习完成后,告诉学科组长。
3.对学:请每小组对面的同学,两人一小组相互交流,一看自己的理解是否正确,二看不理解的地方是否相互之间可以解决,若能解决就解决之。
(教师只引导学生环节的过度,而不参与讨论,仍然紧盯各组C1、C2同学是否全身心投入学习)4.群学:组内同学在学科组长的主持下,相互之间对存在问题进行探究,加以解决,形成共识。
要求先由C组同学向组内汇报自己的认识,若存在问题。
则C组向B组同学请教,B组同学向A组同学请教。
5.学生展示、汇报,教师点拨:由每小组C1、C2学生进行展示,其余同学认真听讲并给予补充。
教师对学生的展示及时给予点拨小结及评价。
6.整理练案:学生将这一部分问题的内容迅速准确地整理到练案上。
参考答案:“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最新精选】北师大初中语文八下《10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word教案
第五单元《花之君子》《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水龙吟》《竹》教案课前预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作者是-------,字----,号----, ---------时期的文学家;章质夫,名-----,作者的朋友。
我能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相关课程标准:理解词意,培养学生积极顽强向上的健全人格。
教学目标:(1)比较探究这两首杨花词的异同。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
评价任务:能够比较两手杨花词的异同。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明确目标引入:因为柳树与留恋、挽留谐音,所以柳便被那些多愁善感的文人披上了一层伤感的外衣,而柳絮又有纷纷扬扬的特点,所以柳絮即杨花也便成了许多人的精神寄托被吟咏。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两首杨花词。
展示学习目标:(1)比较探究这两首杨花词的异同。
(2)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增强语言的感情色彩。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探究活动(一)检查预习《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的作者是-------,字----,号----, ---------时期的文学家;章质夫,名-----,作者的朋友。
我需积累的生字(加注音)我能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我的初读感知:我有这样的疑惑:探究活动(二)我这样合作:朗读课文:结合注释,试着疏通文意。
(2)这两首词开头两句揭示了杨花同样的特点、情思,研读课文,杨花是什么样的特点,作者有分别是什么情思?(3)苏词是怎样将杨花与思妇联系在一起的?章词同样写思妇的愁苦,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4) 这两首词都是咏物的,你认为哪一首在描摹事物方面的技巧更胜一筹?请说明原因?(5)诵读两首《水龙吟》,就附文里的三点评点,谈谈你的看法。
三、竹【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郑燮。
2. 理解“胸中之竹”“眼中之竹”“手中之竹”的含义。
3.体会本文的哲理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了解作者:【作者】郑燮(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
性格落拓不羁,常放言臧否人物,慷慨笑傲,因得狂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学设计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课目的】1.知识与能力目标:(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释义。
(3)认识作者的背景信息。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研究的方法,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认识苏轼词艺术风格中缠绵婉约的一面,感觉离愁别思。
【教课要点】1.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注音。
2.识记、掌握文中生字词的释义。
3.认识作者的背景信息。
【教课难点】1.加强对语言的理解和感悟能力。
2.认识词的内容并理解其咏物言情、寓情于物的内涵。
【教课准备】1.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素材。
2.学生准备:课本。
【教课过程】一、导入。
PPT 播放杨花图片导入。
写同一题材,用相同的韵脚,还要把词写好,这对词人来讲是一个不小的考验。
大词人苏轼就能做到,并且还可以写出彩。
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他的《水龙吟》。
二、知识点学习。
1.作者介绍。
苏轼( 1037~ 1101),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南宋高宗朝,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是父亲苏洵的长子,是北宋有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和诗人。
嘉佑二年( 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熙宁二年( 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
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实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
2.要点生词注音与释义。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先率领学生过一遍本课要点生词。
(1)生词注音。
抛( pāo)家傍路萦( yíng)损柔肠困酣( hān)娇眼(2)生词释义。
也无人惜从教坠:也没有人珍爱它,听凭它飘坠。
从,任。
教,使。
抛家傍路:抛家,比较杨花走开枝头。
傍路,落在路边。
无情有思:看起来像是无情,实质上却有愁思。
萦损柔肠:环绕的想念破坏了柔肠。
这里以柔肠比较细柔的柳枝。
困酣娇眼:娇眼困倦得很。
三、朗诵文章,整体感知体悟感情语言。
(1)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熟习课文。
水龙吟课件制作教案课件
动作 笑而遣之
无他,但手熟尔 以我酌油知之 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释担而立 但微颔之
性格: 自矜(骄傲)
取置覆酌沥
对比
谦虚
道理: 熟能生巧,即使有什么长处也不必骄傲自满。
课外延伸
1、联系生活、学习,说说熟能生巧 的事例。
2、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 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课堂练习: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似花还似非花, 也无人惜从教坠。
纵观上阕是以人状物,虽然是在咏 柳絮,却叫人难分诗人是在写柳絮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 无情有思。
还是写思妇。柳絮与思妇达到了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水乳交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 欲开还闭。
融,貌似神合的境界,不禁想起了
庄子做过的一个梦:“昔者庄周梦
似与不似之间,盖“不离不即也”。
点此播放教学视频
水 龙 吟
对象
杨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情感
惜春 之情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 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 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 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 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 去处,又还被、莺呼 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 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 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 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 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此播放教学点视点频 ,是离人泪。
细看来,
春 杨花的归宿
【杨花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
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
之
情中景 景中情
情 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眼前的流水——思妇的泪水; 思妇的点点泪珠——空中的纷
“一池萍碎”
纷杨花。
虚中有实,实中见虚
和作:
唐诗宋词水龙吟(苏轼)(苏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唐诗宋词--水龙吟(苏轼)(苏教版高二
选修教案设计)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词的内容并理解其咏物言情的内涵
技能目标:基本了解咏物词的特征
情感目标:学会有感情地朗读婉约词
二、教学方法:朗读、讨论
三、教学简要思路
1、朗读导入
学生齐读,正音。
2、自由朗读,了解该词的风格:婉约派
简单介绍苏轼的婉约词:豪放的词人也有婉约的风致
3、请部分学生朗读词作,并请同学点评
注意朗读要点:通顺流畅、词的韵律、感情基调、情感声调的变化等
(设疑:本词的情感基调是什么呢?)
4、词的内容探讨
(1)从题目入手,咏物词,咏杨花,突出杨花的特点(似花)提问
(2)咏物以言情:写思妇的情态(非花)分组讨论
拟人的修辞,象征的表现手法
(3)词的情感:杨花落尽的怅惘若失--感伤
思妇怀人的缠绵--哀怨(感情基调)
(4)简要小结:花与人的融合,融情于物,赋予花人的情感
处处写花,却时时有人的情感
写人意态,却常含花的情态
(5)概括咏物词的特征
内容:托物言志或言情;表现手法:拟人(修辞)、象征、融情于物
5、请同学带着这样的感情基调再自由朗读词
并请数名同学尝试朗读,请同学点评,侧重情感的品读(平缓低沉略带感伤)
6、老师范读(当学生不能较好把握得时候),学生品味
7、学生齐读课文,体会词中的情感
8、课后练习:(调节时间)
比较阅读两首《杨花词》可以介绍一下王国维、吴世昌的评价
葛勇
高二物理选修3-1试题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
春水觅踪,可谓一往情深;但杨花不见,惟有一 池浮萍在目,这就进一步加深了人的春恨。 这句词人设问,自问自答表达一种浓郁的惜花之 情和春去之恨。
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
奇妙的想像兼以极度的夸张
宋初叶清臣《贺圣朝》:“三分春色二分 愁,更一分风雨。”二分尘土,与上片的“抛 家傍路”相呼应;一分流水,与上文的“一池 萍碎”相应。 总之,花尽难觅,春归无迹。至此,杨花 的最终归宿与词人的满腔惜春之情水乳交融, 将咏物抒情的题旨推向顶峰。
逐句赏析,涵泳体味
似花还似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
惜,怜惜。从教坠,任凭坠落。意思是说,因为杨花 “似花非花”,所以就任凭她坠落,也没有人怜惜她。 这句话既咏物象,又写人言情,准确地把握住了杨花那 “似花非花”的独特“风流标格”。说它“非花”,它 却名为“杨花”,与百花同开同落,共同装点春光,送 走春色;说它“似花”,它色淡无香,形态细小,隐身 枝头,从不为人注目爱怜。 一个“坠”字,赋杨花之飘落;一个“惜”字,有浓 郁的感情色彩。“无人惜”,是说天下惜花者虽多,惜 杨花者却少。此处暗蕴缕缕怜惜杨花的情意,并为下片 雨后觅踪伏笔。
诵读全词,感知大意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 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 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 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 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 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 点点是离人泪。
再读体悟,分组讨论: 1、 2、 3、 4、 5、 6、
不恨此花飞尽, 恨西园、落红难缀。
以落红陪衬杨花,盖无论万红凋零,抑或杨花飞 尽,都意味着花事已尽,春色将逝。正如上阕所 写,柳絮像花又不是花,所以不必去“恨”。应 “恨”满园春色,无奈凋零,令人惋惜。 “落红难缀”更反衬出柳絮“无人惜”的遭遇, 两相比较,恰与上阕“惜从教坠”相照应。词人 用这种隐藏的对比进一步抒发了对柳絮“惜”的 情绪。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这六句有三层意思:
一是把被愁思萦绕的柔肠拟作随风飘荡的柳条; 二是把被春梦缠绕、欲开还闭的娇媚的双眼拟作 新生的柳叶; 三是化用唐金昌绪《春怨》诗意,把梦中万里寻 郎却被莺声啼醒的思妇拟作随风翻飞的杨花。作 者大胆驰骋想象,将抽象“有思”杨花,化作了 具体有生命的人——一位春日思妇的形象。她那 寸寸柔肠受尽了离愁的痛苦折磨,她的一双娇眼 因春梦缠绕而困极难开。此处明写思妇而暗写杨 花的“有思”,花人合一。
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最后三句,归结性地震撼全篇。起画龙点睛的作 用。情中有景,景中有情,既干净利落,又余味 无穷。
词由眼前的流水,联想到思妇的泪水,又由思妇 的点点泪珠,映带出空中的纷纷杨花。是离人的 泪似的杨花,还是杨花般离人的泪?虚中有实, 实中见虚,总在虚实之间,似与不似之间,盖
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
“抛”承接上一句“坠”字展开。 “思量”是在前句“惜”的基础上的 进一步深入,此人借助杨花飘忽不定 的形象,象征了离别之人依依不舍之 态。 那柳絮离开枝头,岂不就是“拋家” 离去,很无情吗?可词人从另一方面 思量,柳絮“傍路”飘零,却又依依 难舍,原是“道是无情却有情”。
B.艺术构思:构思别有洞天,采用拟人的手法,把咏物与写人 有机地、巧妙地结合起来,栩栩如生地刻画出一个完整的思妇形 象,写柳絮的际遇,绾合着思妇的际遇,情景交融,物我一体。
C.语言艺术:语言却新颖别致,舒放自如,好句比比皆是。如 “似花还似非花”、“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 开还闭”、“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点点是离人 泪” 等,都是可圈可点、令人称颂的佳句。
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 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 莺呼起。
柔肠:柳枝细长柔软,故以柔肠为喻。白居易《 杨柳枝》:“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如柳 枝。” 娇眼:美人娇媚的眼睛,比喻柳叶。古人诗赋中 常称初生的柳叶为柳眼。 “梦随”三句:化用唐代金昌绪《春怨》诗: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 到辽西。”
“不离不即也”。
艺术手法总结
A.意境高远:不仅形神兼备,描写细腻生动、气质神韵不凡、
“潇洒喜人”,而且感人肺腑。“先乎情”,“以性灵语咏物, 以沉著之笔达出”,不仅写了杨花的形、神,而且写景“言情”, 在杨花里倾注了自己的深挚情感,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达 到了高超的艺术境界,从而获得了永恒的艺术生命。
水龙吟 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苏轼
主讲人:袁婧
知人论世,背景介绍
这首词约作于公元1081年,苏轼45岁,正谪居黄州。 其好友章楶(jié),字质夫,曾作《水龙吟》一首咏 杨花,因该词写得形神兼备,轻灵生动,因而受到当 时文人推崇赞誉。苏东坡也很喜欢其词,并和了这首 《水龙吟》送给章质夫。 次韵:用原韵之作,并按照原作用韵次序进行创作, 成为次韵。 一般认为这首词作于1081年,时章质夫为湖北路提点 刑狱,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黄州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