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春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3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c3d0a2d910ef12d2bf9e796.png)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 .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D .社会公众--------------------2、(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 .克朗B .史密斯C .西蒙D .拉斯韦尔---3、(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 .公共利益B .政策方法论C .政策过程D .公共问题-------------------------------------- 4、(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A.渐进思维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完全理性思维5、(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B.顺序决策思维C.剧烈变革思维D.经济合理性思维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头脑风暴法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完全理性思维一7.(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头脑风暴法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完全理性思维8.(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简单矩阵法9.(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匚A.完全理性思维B.顺序决策思维C.无为思维D.经济合理性思维10.(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2018年电大期末考试《公共政策概论》科目考试网考自测题精华版
![2018年电大期末考试《公共政策概论》科目考试网考自测题精华版](https://img.taocdn.com/s3/m/9434ecf6c1c708a1284a4476.png)
28、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C)政策理念。
A.基础型B.理性型C.发展型D.综合型
29、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是(B)。
A.公共政策秩序稳定化B.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C.公共政策信息公开化D.公共决策权力多元化
30、公共政策的逻辑起点是(D)。
3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D)。
A、整体性B、超前性C、层次性D、系统性
37.公共政策主体是指参与、影响公共政策全过程,对公共政策有直接或者间接的决定作用的(C)。
A.组织B.个人C.组织或个人D.组织或机构
38.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响各异。他们之间(D)
A.是平起平坐的关系B.是从属关系C.是隶属关系D.既非平起平坐的关系,也非从属关系。
18、政策效果评价从本质上看是一种( C )判断。
A.利益B.事实C.价值D.可行性
19、在任何决策过程中,( B )因素和超理性因素总是混合在一起的。
A.理智B.理性C.情感D.有限理性
20、政策评估是对政策( A )所做的判断。
A.效果B.方案C.结果D.结论
21、思维就是有意识的头脑对客观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性关系所作的B反映,而思维方法则是指人们依据事物的客观规律而形成的思维规则和手段。A.自觉性、客观性与直接性B.自觉性、概括性与间接性
8、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B)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D.集权者
9、决策中的各种智囊组织经常被称为决策者的(D)。
A.秘书B.助手C.领导者D.外脑
10、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在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C)权力的分化,以及行政部门的分化。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3参考答案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3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131d33c240c844768eaee41.png)
国家开放大学《公共政策概论》作业1-3参考答案作业1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谈谈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25分)“爆竹一声辞旧,桃符万象更新。
”这是一千多年前五代十国就已经流传的一幅春联。
从那个时候起,燃放烟花爆竹就已经成为成为春节辞旧迎新的特有习俗。
出于安全,环保等因素的考虑,自1992年广州首先“禁放”开始,目前,全国280多个城市相继出台了类似的法规,就连华人众多的美国纽约市,也在1996年发布了禁放令。
发布禁令容易,可是要真正改变千百年来的根深蒂固的风俗却很难,很多地方禁放多年,可逢年过节也没能消除此起彼伏的鞭炮声。
于是,有的城市又选择了开禁,而有的城市恰恰相反,不仅坚持禁放,而且还加大了惩处力度。
参考答案:政策环境在决定和制约公共政策的同时,也受到公共政策对其产生的能动反作用。
公共政策系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从实质上来讲,该系统就是“适应环境、利用环境、改造环境”的全过程,它通过不断调整来实现与环境的功能耦合,同时通过自身的特性来影响环境的优化提升。
制定公共政策,就是为了正确认识和合理发挥这种能动作用,充分利用政策环境中的有利因素,抑制不利因素,以适度改造环境,达成既定目标。
比如,改革开放以来,各级政府通过一系列公共政策,转变职能,界定产权,通过对经济社会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和再分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释放了企业生产力,重塑了经济社会环境,为市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当然,公共政策对于政策环境的反作用是一把“双刃剑”,如果运用得当,就能达到改善政策环境的目的,使政策环境不断得到优化,按照公共政策的目标区发展,产生积极影响;反之,就会使政策环境不断恶化,成为政策环境健康发展的羁绊,产生消极影响。
所以,不能过分地、随意地强调公共政策对政策环境的反作用,必须遵循客观规律,顺应历史潮流,依靠科学的方法来进行决策;必须从系统的角度,考虑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大限度地控制冲突与混乱,促进有序、和谐发展。
公共政策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机考网考题目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0898f6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19.png)
公共政策概论一、单选题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D )最早提出的。
A 西蒙B 伊斯顿C 史密斯D 拉斯韦尔2.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 B )的分配。
A 利益性B 权威性C 强制性D 限制性3.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 D )。
A 执政党B 公共政策客体C 非官方决策主体D 公共政策主体4.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 A )A 詹姆斯·E.安德森B 托马斯·戴伊C 罗伯特·达尔D 古德诺5. ( B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A 政策的评估B 政策的制定C 政策的执行D 维政策问题的构建6.社会的实际状态与社会期望之间的差距就形成了( B )A 公共问题B 社会问题C 个人问题D 集体问题7.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 B )A 史密斯B 西奥多·罗威C 威廉·邓恩D 德罗尔8.公共政策环境的特征不包括( B )A 互动性B 全球性C 系统性D 复杂性和多样性9.公民的( D )直接影响了其参与政治时对政策的解读和利益诉求的表达。
A 道德水平B 宗教信仰C 心理文化D 教育文化水平10. ( A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 (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 (或一种活动)A 管制B 管理C 限制D 强制11.加拿大学者迈克尔·豪利特和 M ·拉米什的著作是( B )A《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公共政策研究:政策循环与政策子系统》C《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D《公共政策分析导论》12.将公共政策分析称作“问题分析之学”的是学者( A )A 威廉·邓恩B 托马斯·戴伊C 罗威D 林布隆13.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 C ) 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公共政策概论考题
![公共政策概论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b29398168bd63186bdebbc2f.png)
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答案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公共政策是(A)依据特定时期的目标,通过对社会中各种利益进行选择与整合,在追求有效增进与公平分配社会利益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 政府2. 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A. 利益3. 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环节,对公共政策制定、执行、评估和监控等活动有影响或试图施加影响的个人、团体或组织是指(A) A. 公共政策主体4. 在西方,与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并列的“第四种权力”是指(D)A. 公民B. 非政府组织C. 利益集团D. 大众传媒5. 那些受公共政策规范、管制、调节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B)A. 公共政策客体B. 目标群体C. 思想库D. 政策目标6. (A)构成政策系统运行的外部条件,影响和制约着公共政策过程。
A. 公共政策环境B. 全球化C. 国际化D. 信息化7. 国内政策环境中的文化环境不包括(C)A. 传统习俗文化B. 政治文化C. 精英文化D. 普通文化水平8. 荷兰经济学家(D)是最早试图对政策工具加以分类的学者。
A. 萨拉蒙B. 罗威C. 林布隆D. 科臣9. (C)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A. 管理B. 强制C. 管制D. 限制10.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A)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A. 《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B. 《公共政策分析导论》C. 《理解公共政策》D. 《政策分析中的问题界定》11. (B)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目标D. 政策对象12.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D)地位。
A. 权威B. 重要C. 次要D. 枢纽13. 政策方案评估的重点内容是(B)。
A. 效果评估B. 可行性评估C. 风险评估D. 价值评估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C)。
2018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卷及答案
![2018年10月自考00318公共政策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f601561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d0204e4.png)
2018年10月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公共政策试卷和答案课程代码00318本试卷共5页。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
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始点通常是A.经验观察B.程序设计C.理论归纳D.研究层次2.采用委员会制行使国家最高决策权的是A.英国B.瑞士C.法国D.俄罗斯3.任何一项具体政策都必须预设重点,它体现的是A,政府的独立性B.政府的公共性C.政府的偏好性D.政府的权威性4.毛泽东同志所著的《论持久战》属于A.战略B.策略C.战术D.技术5.针对某一个特定的部门贯彻基本政策而制定的具体行动方案和行为准则,称为A.元政策B.基本政策C.部门政策D.总政策6.政策系统的核心是A.公共组织B.公共舆论C.公共权力D.公共问题7.通过举行信息发布会、发布文件或白皮书等方式正式向公众予以政策宣示的是A.政策监控B.政策发布C.政策执行D.政策评估8.决策者正式同意采用某一政策方案来解决列在政策议程中的特定问题是A.政策论证B.政策采纳C.政策审议D。
政策评估9.公共政策过程中的听证制度体现了A.决策理性化B.决策民主化.C.决策地域化D.决策专业化10.基于中国自身经验和理论资源总结出来的政策过程模型是A.有限理性主义模型B.规范最适模型C.集团模型D.“上下来去”模型11.将政策问题划分为结构优良、结构适度、结构不良三种类型的学者是A.威廉?邓恩B.哈蒙?齐格勒C.托马斯?戴伊D.詹姆斯?布坎南12.既非例行活动,又不是经常重复出现的,而是一次性的非例行的决策活动是A.常规决策B.程序性决策C.确定性决策D.危机决策13.政策移植中对政策文本直接的完全的转移是A.复制B.效法C.混合D.启发14.将服务于共同政策目标的两项或多项政策被一项服务于同样目标的新政策所取代是A.线性接续B.政策合并C.政策分解D.非线性接续15.政策执行机关最主要、最核心的特性是A.服务性B.执行性C.透明性D,法制性16.以时间为标准划分的政策失灵是A.突变失灵B.渐变失灵C.间歇失灵D.早期失灵17.检验政策结果的必要途径是A.政策规划B.政策评估C.政策论证D.问题认定18.对政策制定过程、执行过程、调整过程的操作状况进行评估的是A.政策需求评估B.政策效益评估C.政策过程评估D.政策价值评估19.对一项以上的政策同时进行评估的评估方法是A.单一政策评估B.多重结果评估C.多角度评估D.复合政策评估20.从政策研究组织的角度来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属于A.行政型政策研究组织B.事业单位法人型政策研究组织C.学术型政策研究组织D.产业型政策研究组织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3e5d2c7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0e.png)
《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答案《公共政策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注意:论述题及案例分析题的参考答案仅为答案要点,需自己补充完善!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B2.B3. C4.A5. C6. C7. B8.A9. D10.D11.D12.C13. B14. A15. B16.A17. D18.D19. B20.A21. C22.A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D3.ABC4. ABCD5. ABCD6. ABD7. ABCD8.ABCD9.ABCD10. BCD三、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公共政策是社会公共权威在特定情境中,为达到一定目标而制定的行动方案或行动准则。
四、简答题1.简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1)管制功能。
(2)导向功能。
(3)调控功能。
(4)分配功能。
第二章政策主体、政策客体与政策环境一、单项选择题1. A2.A3. A4. D5. B6. B7. D8. A9. B10. D11. A12. A13. D14. C15. B16. A17. A18. D20. C21. C二、多项选择题1. AB2. ABCD3. ABC4. ABCD5、 BD6. ABC7. ACD8. ABCD三、名词解释1.政策主体一般而言,政策主体可以被简单界定为直接或间接地参与政策制定过程的个人、团体或组织。
2.利益集团利益集团是由具有相同价值需求和利益倾向的个人所组成的团体或团体间的联盟。
3.政策客体政策客体是公共政策的作用对象及其影响范围,即所要处理的社会问题和公共政策的目标群体。
4.目标群体受到政策影响和制约的社会成员被称为政策对象或目标群体。
四、论述题1.试述某一目标群体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的原因。
目标群体之所以能够接受和服从某一项政策,通常是由于下述几个方面的原因。
(1)政治社会化的影响。
所谓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政治观念的树立(对国家、政党、制度、权威、意识形态、权利义务的认识)和政治行为模式的形成(遵纪守法,拥护社会制度等)。
国开(XXX)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
![国开(XXX)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54236bd7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b9.png)
国开(XXX)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国开(XXX)本科《公共政策概论》网上形考任务试题及答案形考任务考核内容:主题:联系某一具体方案,讨论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100分)考核要求:每位学员都必须提交讨论提纲,包括以下内容:1.联系实际案例。
2.组成4-8人的研究小组完成作业,小组成员分工合作,讨论成绩由资料占10%,网上实时讨论占20%,内容占70%组成。
3.每个小组自定时间必须在网上实时讨论,时间不得少于1.5小时;辅导教师网上实时指导。
4.每个小组研究完成后,形成小组意见,字数不少于1000字,以小组组长的姓名(后附小组成员名单)提交。
教师根据小组讨论后形成的总结给每一位学生评分。
要求能够体现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联系实际的例子能够充分证明其观点。
参考答案:南海区域不管是从军事上看还是从政治上看都占有重要的地位。
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应该走出去,融入到世界舞台中。
着眼于长远、全局,中国应该向世界表明自己的态度,并努力寻求在南海加强合作的途径和方式,促使南海成为和平、友好、合作之海。
个人讨论提纲:公共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政策环境的现实需要是政策制定的前提,政策环境的性质决定了政策性质,而政策环境的发展变化也必然导致公共政策的发展变化。
针对国际、国内环境的分类,每一类别对公共政策环境都有较大影响。
自然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环境、政治法律环境、文化环境、国际政策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
自然地理对公共政策的影响:南海问题的由来:自古以来,中国都对南海地区拥有主权,由于中国的强大,以及南海地区多为中国的藩属国,这些藩属国也承认了中国在这一地区的无可争辩的主权。
经济社会环境对公共政策的影响:直到美国的石油公司在南海发现大量石油这一重要战略物资,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南海逐渐成为世界上航运最为繁忙的航道之一。
越南等周边国家意识到了南海的重要性,开始逐步有计划地开始侵占南海的一些岛屿。
2018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
![2018电大-公共政策概论网考练习题](https://img.taocdn.com/s3/m/789a8a02a76e58fafab0037b.png)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 A )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政府 B.企业C.个人 D.社会组织2、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C)A.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B.公共政策是一种具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
C.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权威性的分配。
D.凡是政府决定做的或者不做的事情就是公共政策。
3、公共政策的核心要素是(A)A.利益 B.权力C.公共 D.权威4、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B)的分配。
A.强制性 B.权威性C.限制性 D.利益性5、公共政策的本质是(D)的集中反映。
A.公共权力 B.社会需求C.集体利益 D.社会利益6、公共政策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B )。
A、整体性B、系统性C、层次性D、超前性二、多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ABCD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2、社会利益的内容包括(ABC )A.社会分享性的公共利益 B.组织分享性的共同利益C.私人独享性的个人利益 D.集体分享性的个人利益3、利益的动态性包括(ABCD)A.利益选择 B.利益整合C.利益分配 D.利益落实4、政策的导向是(BD )的导向。
A.文化 B.观念C.条件 D.行为5、公共政策的导向功能的作用形式包括(BC)A.客观引导 B.直接引导C.间接引导 D.主观引导三、判断题1、学者罗伯特·达尔指出“公共政策”的意思与其字面意思相同,即为“公共”而制定的政策。
()答案:×2、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包括导向功能、调控功能与分配功能。
()答案:√3、“政策”与“公共政策”之间的差别就体现在“公共”二字上。
()答案:√4、社会公共事务应该包括政治性公共事务、经济性公共事务和法律性公共事务等。
()答案:×5、伍德罗·威尔逊认为公共政策是由政治家,即具有立法权者制定的,而由行政人员执行的法律和法规。
(完整word版)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2018年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期末考试复习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ce9e284f90f76c661371ab6.png)
中央电大公共政策概论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公共政策主体中最核心、并发挥独特作用的部分。
A.非政府组织B.非营利组织C.政府主体 D.社会公众2、( B )提出了著名的政策执行模型。
A.克朗 B.史密斯 C.西蒙 D.拉斯韦尔3、( A )是公共政策的核心问题。
A.公共利益 B.政策方法论 C.政策过程 D.公共问题4.( B )有利于在十分不确定的情况和无所适从的条件下进行公共决策。
A.渐进思维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完全理性思维5. ( C )强调决策的迅速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系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进行决策。
A.完全理性思维B.顺序决策思维C.剧烈变革思维D.经济合理性思维6( A )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A.头脑风暴法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完全理性思维7.( C )是一种直觉预测技术。
这种技术最初是为军事策略问题的预测而设计的,后来逐步扩展到其他领域。
A.头脑风暴法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完全理性思维8. ( D )实际上是一种将完全不适用的选择方案筛选出来的方法。
A.头脑风暴法B.顺序决策思维C.德尔菲法D.简单矩阵法9. ( C )指的是政府采取不行动的决策方式,即政府在决策中采取一种搁置或静观其变的做法。
A.完全理性思维B.顺序决策思维C.无为思维D.经济合理性思维10. ( B ),其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A.头脑风暴法B.巴拉姆驴子思维法C.德尔菲法D.简单矩阵法D、1、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来说应当强调“( A ) ”。
这是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公共政策概论(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6cb7b443b3567ec102d8a9f.png)
《公共政策概论(本科必修)》2017-2018期末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l每小题2分,共10分)1.“政策科学”的概念是由美国政治学家( )最早提出的。
A.伊斯顿 B.西蒙C拉斯韦尔 D.史密斯2.个人决策模式包括个人专断式和( )两种具体形式。
A.个人不负责制 B.个人负责制C.个人与集体共同负责制 D.集权制3.在政策方案执行过程中,偶然失效是指执行过程进入( )时的失效。
A.正常状态 B.特殊状态C.终结状态 D.起始状态4.在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主体应该树立( )政策理念。
A.基础型 B.发展型C.理性型 D.综合型5.决策权力的横向分化反映为政治结构中立法、司法、( )权力的分化和行政部门的分化. A.行政 B.社会团体c.利益群体 D.压力集团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6.公共政策是政府在对全社会公共利益进行( )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A.选择 B.综合C.分配 D.落实7.公共政策主体体系包括( )。
A.企业 B.准公共政策主体C.社会公众 D.核心主体8.确定决策目标的标准是( )。
A.目标与手段的统一 B.目标有效协调C.目标具有可操作性 D.目标具体明确9.政策环境因素的基本特征有( )。
A.交叉性 B.动态性C.突发性 D.多样性10.以下哪些说法体现了公共政策的未来基本走向?( )A.公共政策应当是讲究公平的 B.公共政策应当是问题取向的C.公共政策应当追求民主化 D.公共政策应当实践科学化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1.公共政策监控系统12.因果理论13.非正式评价14.德尔菲法四、简述题(每小题10分.共30分)15.分析哪些人群容易从公共政策中获得利益?16.简述西方国家利益团体影响公共决策的主要方式。
17.现代意义上的公共政策评价兴起予20世纪60-70年代的美国。
概括起来看,它的产生与发展可以归结于哪些因素?五、论述题(共25分)18.联系实际,试述公共政策的主要功能。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f337321700abb68a882fb0a.png)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3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题库一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政策的调控功能常常表现出特有的(),即鲜明地强调政府工作的侧重点。
正确答案:倾斜性2. 公共政策是()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过程中所制定的行为准则。
正确答案:政府3. 将公共政策主体划分为官方决策者和非官方决策者是学者()正确答案:詹姆斯·E·安德森4. 在我国,政策过程的特点是()。
正确答案:党政二元结构5. ()标志着相应的政策目标群体的诞生。
正确答案:政策的制定6.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正确答案:西奥多·罗威7. 根据受“问题”影响人数的多少及其关系将社会问题分为分配性问题、调节性问题和再分配问题的是美国公共政策学家()正确答案:西奥多·罗威8. 文化环境不包括以下()正确答案:心理文化9. 人类生存和发展所依赖的各种自然条件的综合是指()正确答案:自然地理环境10. 完成政策执行的基础手段是()正确答案:政策工具11.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正确答案:欧文·E·休斯12. 到目前为止,对政策议程确立过程描述得最全面的是约翰·W·金登的()正确答案:多源流分析模型13. 由政府的决策机构做出的论证是()正确答案:二级论证14. 完全理性决策模型的理论前提是决策者是()。
正确答案:经济人15. 政策规划的基本精髓就在于()正确答案:重视理性16. 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正确答案:财产17. 自下而上研究途径以()为出发点。
正确答案:组织中的个人18. 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正确答案:公共政策评估标准19. 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三套真题题库及答案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三套真题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731ad7bb68a98270fefa68.png)
(精华版)国家开放大学电大《公共政策概论》机考第三套真题题库及答案盗传必究试卷总分:100 答题时间:90分钟客观题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 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利益做()的分配。
正确答案:权威性2. 公共政策的本质是()的集中反映。
正确答案:社会利益3.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正确答案:思想库4. 由专业人员组成的跨学科、跨领域的综合性政策研究组织被称为()。
正确答案:思想库5. 公共政策的直接客体是()正确答案:社会问题6. 社会问题的新特点不包括()正确答案:多样性7. 认为政治文化主要有地区型、依附型和参与型三中类型的是学者()。
正确答案:阿尔蒙德8. 一个国家的社会状况和自然状况是指()正确答案:国内政策环境9. 从系统论角度看,()可看做政策主体、政策客体和政策环境三者不断进行物质、信息和能量交换,由信息、咨询、决断、执行和监控等子系统构成的有机整体。
正确答案:公共政策10. 《公共管理导论》这本书的作者是()正确答案:欧文·E·休斯11. ()是指政府通过一系列行政管理过程(通常由特别指定的管制机构来执行),要求或者禁止个人和机构的大部分私人活动与行为的一个过程(或一种活动)。
正确答案:管制12. 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在()一书中提出了确定问题边界的便捷计算方法。
正确答案:《公共政策分析和规划的初步方法》13. ()的建立是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一步。
正确答案:政策议程14. 政策方案制定在整个政策过程中居于()地位。
正确答案:枢纽15. 选择优化方案是政策方案规划中的()正确答案:关键16. 政策执行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现象兴起是以1973年的普雷斯曼和韦达夫斯基写的()出版作为标志。
正确答案:《执行》17. 在自上而下研究途径中政策被视为高层决策者的()。
正确答案:财产18. ()既是公共政策过程的结束,也是公共政策过程的开始。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d204311a216147917112824.png)
《公共政策概论》部分习题与答案一、单选题1. 政策方案形成的中心环节是( )A. 政策问题B. 政策议程C. 政策规划D. 政策方案抉择正确答案:C2. “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是我国的( )A. 元政策B. 基本政策C. 具体政策D. 实质性政策正确答案:D3. 渐进主义理论模型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 大卫?伊斯顿B. 戴伊C. 汤姆逊D. 林布隆正确答案:D4. 政策规划的核心环节是()A. 目标确立B. 政策方案设计C. 后果预评估D. 方案抉择正确答案:B5. 首次提出“政策分析”这个概念的学者是( )A. 德洛尔B. 拉斯韦尔C. 勒纳D. 林德布洛姆正确答案:D6. 决断子系统的核心是()A. 决策体制B. 决策权力C. 精英人物D. 全国人大正确答案:B7. 社会问题转化为政策问题的关键环节是()A. 政策问题的确认B. 政策议程的建立C. 政策方案的择定D. 政策目标的确立正确答案:B8. 提出“政策是组织的产物”的理论模型是()A. 系统模型B. 过程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制度理论模型正确答案:D9. 整个公共政策体制的核心和中枢系统是()A. 信息子系统B. 咨询子系统C. 决断子系统D. 执行子系统正确答案:C10. 在当今社会中,被称之为“第四种权力”的是()A. 利益集团B. 公民C. 大众传播媒介D. 思想库正确答案:C11. 在政策系统中被称之为“智囊子系统”或“参谋子系统”的是()A. 信息子系统B. 咨询子系统C. 决断子系统D. 执行子系统正确答案:B12. 对政策方案进行平等讨论,决策者与非决策者都充分发表意见,经过上下左右沟通之后,以多数人的一致意见为根据,批准政策方案。
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A. 禀议制B. 合议制C. 禀议合议结合制D. 分权制正确答案:B13. 20世纪50年代提出区分公共与私人物品的代表性观点的是()A. 亚当?斯密B. 杜威C. 塞缪尔森D. 布坎南正确答案:C14. 大卫?伊斯顿等人提出的公共政策模型是()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正确答案:A15. 秉持“英雄史观”的观点在公共政策学上属于()A. 系统理论模型B. 精英理论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渐进主义模型正确答案:B16. “关于制定政策的政策”指的是()A. 基本政策B. 具体政策C. 经济政策D. 元政策正确答案:D17. 系统论的创始人是()A. 贝塔朗菲B. 拉斯韦尔C. 西蒙D. 林德布洛姆正确答案:A18. 注重环境与政治系统的相互作用和社会反映的模型是()A. 系统模型B. 过程模型C. 团体理论模型D. 制度理论模型正确答案:A19. 最早提出“公共政策是一种含有目标、价值与策略的大型计划”的学者是()A. 拉斯韦尔B. 托马斯?戴伊C. 伍启元D. 德洛尔正确答案:A20. 政策方案在向上层层禀报的过程中,在一定层次上有可能根据需要进行合议审批,这种行政审批形式是指()A. 禀议制B. 合议制C. 禀议合议结合制D. 分权制正确答案:C21. 我国通过法律监督、财政监督、人事监督和工作监督等,影响、制约或控制其他国家机关的组织机构是( )A. 中国共产党B. 司法机关C. 行政机关D. 人民代表大会正确答案:D22. 在政策终结的内容中,终止由执行所带来的某些服务是指()A. 功能的终结B. 组织的终结C. 政策本身的终结D. 计划的终结正确答案:A23. 采用渐进的方式对公共政策进行终结,以消除公共政策终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完整word版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目大全
![完整word版公共政策概论网考题目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f345e1fccf84b9d529ea7a11.png)
Q公共政策评价能够在公共部门内13、公共政策概论27、(剧烈变革思维)强调决策的迅速意识,有助于部形成浓厚的(竞争D)和彻底性,要求在较早的时间内和较) (按拼音字母索引排序提高公共部门的服务质量和工作效大规模下改变系统的运行情况。
当系率。
一、单项选择题统的问题很多而且积重难返,关系盘公共政策思维方法的特殊性就在14、根错节时,就可以运用这种思维方式的)”“(公共性于它具有“决策”和D进行决策。
双重特征。
对于利益不相关的决策类型,一般1、28、(巴拉姆驴子思维法),其基本过公共政策案例是公共管理领域内、15”。
这是) 来说应当强调“(公事公办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某个管理问题或政策问题的描述和记一种十分恰当的“职业行为”思维类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其失去原有录。
公共性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基本特型,无论是在利益相关决策还是利益的吸引力。
如果成功了,那么放弃它是公共政策案例的另一点,(管理性) 无关决策中,我们都需要提倡。
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重要特征。
、多者博弈的公共决策体制其实质29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公共政策案例分析有利于促进公、16R公共决策体制扁平化)。
是(法共政策实践的科学化、民主化和(29、人们把分析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失多个环境因素对政策的影响,不仅、2 制化)。
效现象所描述的曲线称为(浴盆模表现在共同作用上,而且还突出地表公共问题是指那些社会成员在公17、型)。
)作用上。
这种作用常常现在(交叉不具有(共生活中共同受其广泛影响,30、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会引起预料不及的连锁反应,使得问),与公共利益密切相关的公可分性三个不同的层次:服从、认同与(内题变得更加复杂。
共性社会问题。
G化)。
)其他社会成员公共利益是个人与18、()管理社会公共政府3、公共政策是(31、人们把对政策接受的反应,分为所共享的资源与条件。
事务所制定的政策。
三个不同层次:(服从)、认同与内化。
各公共政策主体对政策结果的影19、惩罚4 、公共政策的强制性经常与(人们遵守一项政策,主要是因为32、既非平起平坐的响各异。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自测题
![《公共政策概论》网考自测题](https://img.taocdn.com/s3/m/f5eb5c26bcd126fff7050b6d.png)
1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1巴拉姆驴子思维法的基本过程就是让决策者逐项地对每一个选择方案极尽挑剔之能事,使它失去原有的吸引力。
如果他成功了,那么放弃它们就不再成为痛苦的事,于是最好的决定就产生出来了。
(√)2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2扁平式组织削减了内部层级,强调信息共享,重视横向联系与协作,重视权力分散、自我管理和民主管理,强调人力资源开发。
扁平的学习型组织是公共组织的变革趋势。
(√)3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
(√)3传统的行政管理一直都是效率优位,进入知识经济时代,公共政策的价值目标应当是公平优位。
(√)4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4大众传播媒介可以扩大决策问题提出的数量,但不能缩短公众议程和正式议程的时间。
(×)5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5德尔菲法是一种专家会议法,可用来产生有助于查明问题和使之概念化的思想、目标和策略。
它是1948年由创造性思维专家奥斯本首先提出的一种加强创造性思维的手段。
(×)6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6非正式评价指对评价者、评价形式、评价内容没有严格规定,对评价的最后结论也不作严格要求,人们根据自己重点掌握的情况对公共政策做出评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公共政策评估一、单项选择题1.公共政策评估是对(A)所进行的研究。
A. 政策实施效果 B.公共政策全过程C.政策方案 D.公共政策执行2.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评估准备、(B )和评估总结三个阶段。
A. 评估调查 B.评估实施C.评估执行 D.评估完成3.政策评估工作的基础和起点是(A)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 D.评估完成4.对公共政策效果进行评估时所遵循的客观尺度和准则是(C)A. 公共政策评估计划 B.公共政策评估方案C.公共政策评估标准 D.公共政策评估报告5.公共政策评估在本质上是一种( B )A. 事实判断 B.价值判断C.经济效益判断 D.社会效益判断6.公共政策的宏观目标是( A )A. 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B.经济可持续发展C.分配社会资源,维护社会公平D.保护环境与人的协调发展二、多项选择题1.政策效果评估包括(CD )的整合性评估。
A. 环境发展 B.社会公平C.事实层面 D.价值层面内容2.美国的卡尔·帕顿和大卫·沙维奇认为大部分评估标准可以分为的类型包括(ABCD )A. 技术可行性 B.经济和财政可行性C.政治可行性 D.行政操作可行性3.政策主体通过政策评估获得实施中的现行政策效果的信息后,必须对该项政策的去向作出判断和选择,大致的选择有(BCD)。
A. 政策制定 B.政策补充C.政策修正 D.政策终止4.公共政策评估过程包括的阶段(ABC )A. 评估准备 B.评估实施C.评估总结 D.评估计划5.评估实施阶段的主要任务是(ABD )A. 采集评估信息 B.分析评估信息C.落实评估资源 D.得出评估结论三、判断题1、美国政治学家P·狄辛将人类社会追求的五种理性作为政策评估的标准:技术理性、经济理性、政治理性、法律理性和社会理性。
()答案:×2、政策效果是指公共政策实施对客体及环境所产生的影响或效果。
()答案:√3、公共政策终止可能遇到的障碍有心理上的抵触、组织的持久性、反对势力的联盟、法律上的障碍和高昂的成本。
()答案:√4、政策影响是指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
()答案:×5、政策产出可以等同于政策效果。
()答案:×6、公共政策评估是一种有计划、按步骤进行的活动,但很难找到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
()答案:×第十章公共政策的利益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本特利和杜鲁门在分析美国政府过程中以利益集团为分析单位所使用的( B )奠定了现代意义上的利益分析法。
A.经济学分析法B.利益主体分析法C.伦理学分析法 D.政治学分析法2.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动因是(A)。
A.利益 B.金钱C.社会地位D.名誉3.阶级斗争产生的物质根源是(C)。
A.资源 B.土地C.利益纠纷 D.权力4.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是(D)A.伟大人物的推动B.生产关系C.战争 D.生产力5.制度变迁理论的代表人物是( C )A.詹姆斯·布坎南B.图洛克C.诺斯 D.霍布斯6.美国政治学家杜鲁门于1971年出版的( A)揭示了团体间的交互影响为政治活动的中心这一事实。
A.《政府过程》B.《自由、市场和国家》C.《公共选择》 D.《经济史中的结构与变迁》二、多项选择题1.以下分析方法属于利益分析方法的是(BC)A.政治学分析法B.经济分析法C.阶级分析法 D.伦理学分析法2.公共选择理论的特征有(ABC)A.个人主义的方法论B.理性经济人假设C.交易政治学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D.政府的主要职能通过改革交易费用制度来降低交易费用。
3.政府利益的表现形式(ABC)A.政府工作人员的个人利益B.地方利益、部门利益等小集团利益C.整个政府的机构利益D.领导的个人利益4.按照政府内容的合法、合理程度,我们可以将政府利益分为(BCD)A.公共利益 B.正常利益C.超常利益 D. 失常利益5.公共利益的重要作用体现在(ABCD)A.政治领域的合法性功能B.经济领域的意识形态功能C.社会领域的凝聚性功能D.法律领域的限权和授权功能三、判断题1、确定地方政府利益的合理范围的三大原则性标准:目的上的公益性;实现途径上公开化、制度化;内容上的合理性。
()答案:√2、公共利益具有主观性、客观性、独立性、稳定性、相对性和群体性等特点。
()答案:×3、利益是人们为了生存、享受和发展所需要的资源和条件。
()答案:√4、政府公共管理的过程实际上是从利益选择到利益综合再到利益分配和利益落实这样一个动态过程。
()答案:√5、“高级赢利”思想认为:在社会主义社会,不仅要考察个别的微观利益,而且要考察整体的宏观利益,不仅要考虑短期利益,而且更要考虑长期利益。
()答案:√6、在马克思的分析框架中,产权理论和国家理论是两个基本的支柱,并由此说明经济增长和衰退的根源。
()答案:×第十一章公共政策的政治学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研究个人权力和公共权力如何配置、权力资源如何分配的科学指的是(B )A.经济学 B.政治学C.历史学 D.社会学2.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是学者( C )A.拉斯韦尔 B.托马斯·戴伊C.戴维·伊斯顿 D.莱瑟姆3.精英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B )A.拉斯韦尔 B.托马斯·戴伊C. 戴维·伊斯顿 D.莱瑟姆二、多项选择题1. 美国学者戴维·伊斯顿认为公共政策是对全社会的价值做出有权威的分配,其定义内容包括(ABCD )A.公共政策的实质是分配B.分配的内容是价值C. 分配是面向全社会的D.分配的行为与结果具有权威性2.公共政策政治学分析模型主要包括(BC )A. 多源流分析模型 B.精英分析模型C. 集团分析模型 D.政策执行博弈模型3.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BCD)A. 拉斯韦尔 B.杜鲁门C. 本特利 D.莱瑟姆三、判断题1、集团分析模型的理论代表人物是本特利、杜鲁门和哈罗德·拉斯韦尔。
()答案:×2、从政治学角度理解公共政策,可以把政策过程看作各种政治力量相互作用、相互妥协调适的博弈过程。
()答案:√3、政治精英模型认为,政治精英是政治系统的决定因素,他们决定政治系统的性质、政治过程和政治系统的变迁。
()答案:√4、精英分析模型认为,公共政策是不同利益集团之间达到均衡的结果。
()答案:×第十二章公共政策的经济学分析二、单项选择题1.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学科是( A )A.经济学 B.政治学C.历史学 D.社会学2.与传统经济学不同,新制度经济学将( C )看作经济运行过程的一个内生变量,在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中起着根本性作用。
A.法律 B.权力C.制度 D.经济3.在经济学范畴中,正负效应的总和是(B )A.福利 B.个人福利C. 社会福利 D.集体福利4. 福利经济学之父是( B )A.杜鲁门 B.庇古C. 拉斯韦尔 D.德罗尔二、多项选择题1. 美国学者波齐曼提出目前存在的公共政策分析途径包括(BC )A. 量化分析B.来自传统公共行政的“政策途径”,即P途径。
C. 产生于工商管理,由私营组织管理和经济理论相结合,介入到传统公共行政学之中的“商业途径”,即B途径。
D.伦理学分析2.经济学从稀缺性角度看待人类行为,主要包括(ABCD )A.生产什么,即总量为既定的生产资源用来生产哪些产品和生产多少。
B.如何生产,即如何组织生产使生产要素得到最有效率的使用。
C.为谁生产,即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在消费者、企业、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之间进行分配。
D.既定的社会资源总量是否被充分利用以及如何得以充分利用。
3.英国经济学家庇古采用的检验社会经济福利的标准是(CD )A. 社会政策的合理性 B.制度法律的完善性C. 国民收入的大小 D.国民收入的分配4.公共选择理论是研究集体决策的科学,它的含义包括(AD)A. 集体性 B.个人性C. 合法性 D.规则性5.公共选择理论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 政府源自个人间的社会契约B.政府职能C. 政府失灵D.公共利益表达的康多塞悖论6.政府失灵的原因是(ABCD)A. 公共决策的失误 B.政府扩张或政府成长C. 官僚机构的低效率 D.寻租7、威廉姆森概括的新制度经济学的重要特征包括(ABCD)A. 新制度经济学充分假设制度有深刻的效率因素。
B.新制度经济学坚持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重要性不仅在于技术本质,而且还在于管理方式结构。
C. 新制度经济学用的是比较方法D.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行为假设被看做现实中的重要部分,这个层次的严重失败将导致制度经济学的危机。
8、新制度经济学的主要内容包括(ABC)A. 交易费用理论B.产权理论与国家理论C. 企业理论D. 政府职能三、判断题1、公共选择是指非市场的集体选择,实际上就是政府选择。
()答案:√2、从公共选择理论的角度来理解,公共政策本质上是关于个体和集体选择的制度安排结构。
()答案:×3、福利经济学不关注单个人的效用,只关注一个社群中所有人的共同福利—社会福利。
()答案:×4、帕累托效率是指这样一种社会资源配置状态:在不损害任何一个社会成员境况的前提下,重新配置资源已经不可能使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变好,或者说,要改善任何一个社会成员的境况,必定要损害其他社会成员的境况。
()答案:√第十三章公共政策的伦理学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 C )是指公共政策主体对公共政策价值物、公共政策价值关系、公共政策价值创造活动及其结果的反应,以及由此形成的较为稳定的心理取向、评判标准和行为定势。
A. 价值 B.价值观C. 政策价值观 D.伦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帕顿和沙维奇认为伦理学的基本理论包括(ABC)A. 描述性理论 B.规范性理论C. 批判性理论 D.事实性理论2.西蒙指出在任何决策中均包含(BC)A. 主观因素 B.事实因素C. 价值因素 D.客观因素3.价值分析标准的类型分为(ABCD)A. 义务论标准 B.目的论标准C. 本质论标准 D.品德论标准4.价值评价的一般原则( ABCD )A. 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B.社会选择与个人选择的统一C. 兼顾与急需的统一D.择优与代价的统一第十四章公共政策的量化分析一、单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方法论基础是( A )A. 实证主义哲学 B.经济学C. 数学 D.伦理学二、多项选择题1.定量分析方法的局限性表现在( ABCD )A. 定量研究以数量分析来解释现象的特征,因之缺少背景和实践材料,对于说明社会现象的特征不够具体,不能给人们理解这些现象提供经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