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酵解途径》说课稿知识讲解

合集下载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糖酵解是生物体通过分解葡萄糖等糖类分子产生能量的过程。

它是细胞中的一种重要代谢途径,几乎所有生物都能进行糖酵解。

在有氧条件下,糖酵解可将一个葡萄糖分子转化为两个乙酸分子,并伴随产生二氧化碳和大量的能量。

糖酵解一共分为3个阶段,即糖类的分子裂解阶段、产生中间产物的反应阶段和燃烧中间产物产生能量的阶段。

下面我们具体来了解一下糖酵解的过程。

首先是糖类的分子裂解阶段。

在这个阶段,一个葡萄糖分子被六碳糖分解酶(又称hexokinase)催化,分解为两个三碳的分子,称为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醛。

这是一个需要消耗能量的反应。

接下来,磷酸甘油醛被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转化为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NADH。

接下来是产生中间产物的反应阶段。

磷酸甘油酸会被转化为二磷酸甘油。

在这个过程中,磷酸甘油酸被脱氧酶催化,产生了一个高能的化合物,并伴随产生ADP和Pi。

接下来,二磷酸甘油经过磷酸甘油脱氧酶的作用,变为磷酸丙酮,同时再次产生一个高能的化合物,并伴随产生ADP和Pi。

最后是燃烧中间产物产生能量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磷酸丙酮先被单磷酸丙酮酶作用,生成丙酮酸。

丙酮酸被酶催化,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酸。

这个过程中也伴随产生了ATP。

总结起来,糖酵解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步骤:1. 葡萄糖分子被六碳糖分解酶催化,分解为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醛。

2. 磷酸甘油醛被磷酸甘油脱氢酶催化,转化为磷酸甘油酸,同时产生NADH。

3. 磷酸甘油酸被脱氧酶催化,转化为二磷酸甘油,并产生ADP和Pi。

4. 二磷酸甘油经过磷酸甘油脱氧酶的作用,变为磷酸丙酮,并产生ADP和Pi。

5. 磷酸丙酮先被单磷酸丙酮酶作用,生成丙酮酸。

丙酮酸被酐催化,最终转化为二氧化碳和乙酸,同时产生ATP。

糖酵解途径是一个非常综合和复杂的代谢过程,它在维持生物体能量平衡以及其他代谢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了解糖酵解的机制和途径,对于研究生物体代谢以及相关疾病的发展机制有着重要的意义。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糖酵解是指细胞内的一系列化学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这个过程发生在细胞质中的小器官,称为线粒体。

糖酵解途径是细胞进行能量代谢的关键过程之一,能够产生大量的ATP(三磷酸腺苷),提供细胞所需的能量。

糖酵解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以下几个阶段:糖的进入、糖的分解、ATP的生成。

首先,葡萄糖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质。

这一过程需要使用质子泵等载体蛋白参与,以维持细胞内外浓度的平衡。

接下来,葡萄糖在细胞质中被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这个过程被称为糖酵解的第一步,也叫作糖分裂。

分裂过程中,一系列的酶参与其中,包括激酶、异槭酸化酶等。

这些酶能够迅速催化葡萄糖分子的裂解,将其转化为丙酮酸。

这个过程中产生了一部分ATP,以供细胞使用。

第二步是丙酮酸的氧化过程。

丙酮酸在线粒体内经过一系列反应,转化为丙酮酸氧化酶和乙醛酸。

这个过程同样需要一系列的酶参与,包括丙酮酸脱氢酶、丙氨酸激酶等。

在这一过程中,进一步产生了ATP。

最后,通过碳截断产物经过柠檬酸循环进一步氧化,在有氧条件下进一步产生ATP。

这个过程需要有线粒体所在的胞器内环境的支持,其中柠檬酸循环中的某些产物再次进入糖酵解途径,生成更多的ATP。

总结来说,糖酵解途径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通过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将葡萄糖转化为能量。

这个过程在细胞质中进行,需要一系列酶的参与和线粒体的支持。

通过糖酵解途径,细胞可以产生大量的ATP,提供细胞生存和功能所需的能量。

糖酵解在生物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不仅是细胞能量代谢的途径,也是生物体生长和发育的必要过程。

正常的糖酵解途径可以维持生物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而糖酵解途径的异常则可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在一些疾病中,糖酵解途径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例如,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酵解途径受到了抑制,导致葡萄糖不能有效地被分解和利用,从而引起血糖升高。

另外,一些先天性疾病也与糖酵解途径的异常有关,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能量代谢的紊乱,进而影响生物体的正常生理功能。

生化单元说课糖酵解精品PPT课件

生化单元说课糖酵解精品PPT课件

G-6-P
G-1-P UDPG Gn
(糖异生) (酵解途径)
(糖原分解)
F-6-P
丙酮酸
(有氧氧化)
CO2+H2O
(无氧酵解)
乳酸
教法分析——对比法
反应部位
糖酵解
糖的 有氧氧化 磷酸戊糖
途径
细胞液 细胞液 线粒体
细胞液(肝)
糖异生 糖原的合成 糖原的分解
肝、肾 细胞液 (肝、肌肉) 细胞液 (肝)
课程概况
• 《》是我院药学专业、医药营销专业学 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
• 主要是阐述生物体内生命大分子物质的 结构与功能,营养物质与非营养物质以 及能量的代谢过程、规律及调节机制, 遗传信息的传递与表达等。
课程概况
支撑课程
课程名称
联系点
承前启后
桥梁作用
本课
后续课程


课程名称
联系点
有机化学
物 化学结构式、反 应原理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讨论:1、患者为什么出现乏力症状?
• 2、为什么患者食欲增强时,体重反而减轻?
• 3、你能判断出患者得什么病吗?
教学方法
注重加强与药学专业后续课程联系: 与药理学科联系
胰岛素降血糖的机制(加速葡萄糖的 无氧氧化和有氧氧化,促进糖原的合成, 抑制糖异生等)
口服降血糖药物降血糖的机制
主要 内容
教学内 容分析 教法分析
掌握糖的分解 代谢中的能量计 算

糖酵解途径中能量

糖酵解途径中能量

糖酵解途径中能量
糖酵解途径是一种生物化学过程,通过将葡萄糖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最终产生能量。

这个过程可以简单地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糖的分解、中间产物的氧化和能量的产生。

在第一个阶段,糖被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如葡萄糖被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

这个过程称为糖的分解或糖的裂解,它产生一小部分的能量。

在第二个阶段,产生的丙酮酸进一步被氧化成乙酰辅酶A。

这个过程称为丙酮酸氧化。

在氧化的过程中,产生的乙酰辅酶A 会进一步经过Krebs循环,产生辅酶NADH和FADH2。

这些辅酶被进一步转运到细胞内的线粒体,准备进入下一个阶段。

在第三个阶段,辅酶NADH和FADH2通过线粒体内的呼吸链(氧化磷酸化)途径产生能量。

呼吸链是一系列膜蛋白和酶的组合,它将辅酶的电子转移到氧分子上,形成水,并释放出能量。

这个过程产生的能量以ATP(三磷酸腺苷)的形式储存起来,可以被细胞用于进行各种生物化学反应。

总的来说,糖酵解途径通过将葡萄糖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进一步氧化产生能量。

这个过程在细胞中十分重要,是细胞能量供应的主要来源之一。

《糖酵解途径》说课稿

《糖酵解途径》说课稿

《糖酵解途径》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糖酵解途径。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地位、作用《糖酵解途径》选自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技术系列生物化学,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由张跃林、陶玲霞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化学组成及其代谢以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中重要的基础专业性学科,本教材适于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强,本章主要介绍糖类物质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涉及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糖酵解途径是糖代谢的重要内容,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代谢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习生化代谢途径及其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情况分析。

因此,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生情况就非常重要。

我们所接触的学生来自高中,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根据学生前期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所奠定的基础,学生对基本的化学反应和酶等知识体系已有所掌握,另外前期通过静态生物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糖的定义、糖的分类、糖的生物学作用、糖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等,而糖酵解是在学习静态生物化学的基础上研究糖类的代谢变化,因此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糖酵解代谢反应过程、意义及丙酮酸的去向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发酵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在生化生产领域和生理代谢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表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四、教学重点、难点针对学生特点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重点:掌握糖酵解代谢过程,明白其中的关键步骤和产能步骤。

难点:糖酵解代谢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

糖酵解过程详解

糖酵解过程详解

葡萄糖糖酵解详解作者为了大家的方便,在网上搜集了资料,请交流,请提意见!1,名称解析:在供氧不足时,体内组织细胞中的葡萄糖或糖元,分解为乳酸的过程称为无氧分解,由于此过程与与酵母菌使糖生醇发酵的过程基本相似,故称为糖酵解。

2,代谢位置:糖酵解是在细胞液中进行的。

3,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来理解:第一阶段叫活化裂解阶段:由葡萄糖或糖元变成两分子磷酸丙糖密磷酸甘油醛和磷酸二羟丙酮),下面分别叙述:Q如下图所示,为第一阶段的第Q小段。

这一小段分两种情况:一个是从葡萄糖开始,一个是从糖元开始。

上图就表示从葡萄糖开始,葡萄糖首先在磷酸化酶催化下进行磷酸解,由ATP提供磷酸基生成6-磷酸葡萄糖,ATP 本身变成ADP。

大家注意代谢反应方程式的写法就是上面这个简化的表示式,相当于我们通常使用的下面的意思:葡萄糖+ATP已糖激酶-1-磷酸葡萄糖+ADP+H2O,在这一阶段请注意:▲从能量的角度来看,就消耗了一个ATP。

但如果是从糖元开始,则因糖元在磷酸化酶催化下进行磷酸解是已变成了1-磷酸葡萄糖,下一步在变化酶作用下变成6-磷酸葡萄糖时就不消耗能量了,所以从糖元开始的糖酵解就少消耗这个ATP 了。

或者说因为糖原缩合时已经挂上了一分子磷酸,糖原一水解就是6磷酸葡萄糖, 所以葡萄糖就不用再磷酸化了,就少消耗了一个atp。

▲这阶段的已糖激酶是限速酶,决定反应的速度。

下面这图表示催化剂已糖酶的催化过程是把已糖酶把葡萄糖结合在一起形成1-磷酸葡萄糖(和6-磷酸葡萄糖是异构体)。

Q第二小阶段是6-磷酸葡萄糖在已糖异构化酶催化下生成6-磷酸果糖,下面是这个反应的开链式和哈沃斯式的反应式:这个图表明葡萄糖异构为果糖的实质,是醛基打开碳氧双键后,碳原子接受活泼的a -氢原子,氧原子接受活泼的 a-羟基上的更为活泼的氢原子这种异构是可逆的,什么时候变成什么结构,只是按条件而发生平衡移动而已。

但注意的是,这种异构是发生在酶的催化作用下,通常的反应条件如加热加压光照等都不能发生,因此果糖是不发生费林反应的。

糖酵解途径简介28页PPT

糖酵解途径简介28页PPT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糖酵解途径简介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决不 回头。 ——左

糖酵解知识点总结

糖酵解知识点总结

糖酵解知识点总结一、糖酵解的基本概念1. 糖酵解的定义糖酵解是一种将多糖或其它碳水化合物水解为可以直接使用的能源物质的过程,是生物体内碳水化合物的代谢途径之一。

2. 糖酵解的类型糖酵解主要包括有氧糖酵解和厌氧糖酵解两种类型。

有氧糖酵解是指在充足氧气存在的情况下进行的糖酵解过程,产生的终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并能够释放大量的能量;而厌氧糖酵解是指在缺氧环境下进行的糖酵解过程,产生的终产物为乳酸或酒精,并析放较少的能量。

3. 糖酵解的途径糖酵解主要通过环糊精、三羟基丙酮磷酸途径和磷酸戊糖途径等途径进行,这些途径相互作用,共同参与糖酵解的进行。

二、糖酵解的反应途径1. 糖酵解的过程糖酵解的过程包括糖的分解和乳酸或酒精的形成两个主要步骤。

糖的分解主要通过磷酸异构酶、糖激酶、环糊精和三羟基丙酮磷酸等多个酶的协同作用完成,最终产生丙酮酸和磷酸为止。

2. 糖酵解的过程糖酵解的过程主要包括糖酵解的初始阶段、中间代谢阶段和糖酵解的终产物形成三个阶段。

糖酵解的初始阶段是指糖在细胞质内由糖激酶催化下分解为果糖,中间代谢阶段是指果糖分解为乙酰磷酸,再经过进一步的代谢作用将磷酸甘油醛转化为磷酸甘油酸,最后得到丙酮酸和磷酸。

三、糖酵解的生物学意义1. 能量供给糖酵解是细胞内用于供给能量的一种重要途径。

通过对多糖的酵解,能产生大量的ATP,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能量。

2. 有机物质合成糖酵解可以不仅供给能源,还可以提供供给其他合成物质的前体,如脂肪酸、氨基酸等。

3. 细胞生长发育糖酵解是生物体细胞生长发育的重要保障,能维持新陈代谢的、利用能量的、循环物质的正常进行。

四、糖酵解的应用前景1. 医学应用糖酵解在医学上可用于治疗及预防癌症、糖尿病、肝炎等一系列疾病,具有众多研究及应用前景。

2. 食品工业糖酵解在食品工业上可用于酿酒、制造乳酸菌、生产发酵食品等,为食品工业发展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3. 环境保护糖酵解过程产生的乳酸和酒精可用于环境保护领域,降解废水、减少污染物排放。

糖酵解途径和糖酵解

糖酵解途径和糖酵解

糖酵解途径和糖酵解糖酵解途径和糖酵解1. 简介糖酵解是生物体中一种重要的能量代谢途径,广泛存在于细菌、真核生物和植物等生物体中。

它是将葡萄糖等单糖分解为能量和代谢产物的过程,产生的能量供生物体进行细胞活动和生长发育所需。

糖酵解途径对于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2. 糖酵解途径(1)糖的分解糖酵解途径的第一步是将葡萄糖分解为两分子的丙酮酸。

这一过程称为糖的分解。

在分解过程中,葡萄糖被氧化成两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了两分子的ATP和一分子的NADH。

(2)丙酮酸的转化转化丙酮酸是糖酵解途径的第二步。

在这一步中,两分子的丙酮酸通过反应与辅酶A结合形成乙酰辅酶A。

这个过程中释放出一分子二氧化碳。

(3)乙酰辅酶A的进一步氧化乙酰辅酶A进一步氧化的产物是乙酰辅酶A、ATP和一分子NADH,乙酰辅酶A进一步氧化有两个途径:氧化磷酸和氧化还原酶。

其中氧化磷酸途径产生的ATP和NADH数量要多于氧化还原酶。

(4)乙酰辅酶A进一步降解乙酰辅酶A在进一步氧化的途径上产生了6个分子的NADH和2个分子的ATP。

在这一步中,乙酰辅酶A分解成乙酸和辅酶A。

3. 糖酵解的重要性糖酵解途径不仅提供了生物体进行细胞活动和生长发育所需的能量,还产生了一系列重要的代谢产物。

其中,能源分子ATP是细胞活动的重要来源,NADH参与了细胞的能量转化和合成反应。

糖酵解途径还生成二氧化碳、酒精等代谢产物,对维持细胞内部环境的稳定起着重要作用。

4. 我的观点和理解糖酵解是生物体中非常重要的能量代谢途径,对于细胞的正常功能和生存至关重要。

我认为研究糖酵解途径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体的能量代谢机制,并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糖酵解途径的研究还有助于深化对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认识。

希望未来能有更多的研究能够揭示糖酵解途径的更多细节,为生命科学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1. J. L. Boquel, "Glycolysis and the structure of glycolytic enzymes," CMLS, Cellular and Molecular Life Sciences, vol. 33, no. 3, pp. 296–308, 1977.2. D. W. Nebert, "Evolution of human cytochromes P450: thalidomide reversibly inhibits holo- and reduced nicotinamide adenine dinucleotide phosphate-oxidase-supported steroid hydroxylation of rabbit microsomes, suggesting a new regulatory mechanism for cytochrome P-450 genetics."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vol. 256, no. 15, pp. 8089-8091, 1981.3. J. A. Engel, "Glycolysis and its Regulation," The Physiologist, vol. 32, no. 4, pp. 277-280, 1989.4. E. J. Palsson and N. P. J. Rabolu, "Control and Regulation," in Glycolysis, Glycogenolysis, and the Pentose Phosphate Pathway, Amsterdam: Academic Press, 2007, pp. 49-68.。

生物化学 糖酵解途径 PPT课件

生物化学  糖酵解途径 PPT课件

Glycolysis
Gluconeogenesis
1,3-BPG
3-Phosphoglycerate 2-Phosphoglycerate PEP
Pyruvate
线粒体中进行
胞液中进行
非糖物质(甘油、乳酸和某些生糖氨基酸)的异生途径 非糖物质的异生作用在肝脏和肾脏中进行
糖原磷酸化酶的调控机制
激素通过cAMP-蛋白激酶调节代谢示意图
戊糖磷 酸途径 戊糖磷酸 磷酸丙糖
酵解
丙酮酸
糖异生 生糖氨基酸
乙酰辅酶A
乳酸、乙醇
发酵
三羧酸循环
ATP
乙醛酸循环
代谢重点
CO2+H2 O
激素
受体 G蛋白 环化酶
细胞膜
ATP
R
cAMP+PPi
c
ATP
c
蛋白激酶 (无活性) 非磷酸化蛋白激酶
+
ADP
R
cAMP
蛋白激酶(有活性)
磷酸化蛋白激酶
内在蛋白质的磷酸化作用
改变细胞的生理过程
细胞膜
糖代谢总图
甘露糖 葡萄糖 果糖 各种脂类 其他生糖物质
储存性糖类
(糖原、淀粉等)
葡糖-6-磷酸 CO2+H2 O 核糖
7 水化
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
2b 水化
脱氢
3 氧化脱羧
5 底物水平磷酸化
4 氧化脱羧
糖酵解途径(EMP)
乙酰草酰成柠檬,柠檬易成α-酮; 琥酰琥酸延胡索,苹果落在草丛中。
柠檬酸循环糖

途径的氧化阶段生成 NADPH的和释放CO2;
途径的非氧化阶段中基 团交换和重组的结果生 成磷酸果糖和3-磷酸甘 油醛,后者又可以转变 成磷酸果糖。

生物化学糖酵解PPT讲稿

生物化学糖酵解PPT讲稿
• 总反应式:
Glc+2Pi+2ADP+2NAD+ 2丙酮酸+2ATP+2NADH+H++2H2O
它是氧化磷酸化和三羧酸循环的前奏。 是动物、植物、微生物细胞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 的共同代谢途径。
二、糖酵解途径的实验依据
• 酵母抽提液的发酵速度比完整酵母慢,且逐渐缓
慢直至停顿
• 如果加入无机磷酸盐,可以恢复发酵速度,但不
6-磷酸果糖1
葡萄糖 果糖
1,6-二磷酸果糖
3-磷酸甘油醛
磷酸二羟丙酮
丙酮酸
3-磷酸甘油酸磷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3-磷酸甘油酸
2-磷酸甘油酸
• 糖酵解可分为两个阶段:
1分子葡萄糖分解为2分子丙酮酸需经10步反应, 前5步反应为准备阶段,1Glc转变为2三碳物:磷 酸二羟丙酮和3-磷酸甘油醛,消耗2ATP。
葡萄糖激酶专一行强,Km值高,在肝脏中,当肝糖浓 度较高时,催化葡萄糖6-磷酸的合成,维持血糖的稳定.
糖酵解过程中的中间产物都带有磷酸基团,它们
的意义在于: 1.磷酸化导致负离子,使分子产生极性,使产物不
致流失到膜外; 2.磷酸基团起一种信号作用,易于被酶识别; 3.磷酸基团最终形成ATP,保存了能量。
2PEP→2Py
+2ATP
净增2ATP
除2分子ATP外,还生成2分子NADH
葡萄糖+2Pi+2ADP+2NAD+ 2丙酮酸+2ATP+2NADH+2H++2H2O
五五、、丙丙酮酮酸酸的的去去路路
无氧或 相对缺氧
乳酸脱氢酶
肌肉中: 丙酮酸
乳酸
乳酸发酵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
糖酵解途径(glycolytic pathway)又称EMP途径,是将葡萄糖和糖原降解为丙酮酸并伴随着ATP生成的一系列反应,是一切生物有机体中普遍存在的葡萄糖降解的途径。糖酵解途径在无氧及有氧条件下都能进行,是葡萄糖进行有氧或者无氧分解的共同代谢途径。
过程:
在细胞液中进行,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葡萄糖生成2个磷酸丙糖,第二阶段从磷酸丙糖转化为丙酮酸,是生成ATP的阶段。
⑻3-磷酸甘油酸的变位反应
在磷酸甘油酸变位酶(phosphoglycerate mutase)催化下3-磷酸甘油酸C3-位上的磷酸基转变到C2位上生成2-磷酸甘油酸。此反应是可逆的。
⑼2-磷酸甘油酸的脱水反应
由烯醇化酶(enolase)催化,2-磷酸甘油酸脱水的同时,能量重新分配,生成含高能磷酸键的磷酸烯醇式丙酮酸(phosphoenolpyruvate PEP)。本反应也是可逆的。
在磷酸甘油酸激酶(phosphaglycerate kinase,PGK)催化下,1.3-二磷酸甘油酸生成3-磷酸甘油酸,同时其C1上的高能磷酸根转移给ADP生成ATP,这种底物氧化过程中产生的能量直接将ADP磷酸化生成ATP的过程,称为底物水平磷酸化(substrate level phosphorylation)。此激酶催化的反应是可逆的。
磷酸丙糖异构酶(triose phosphate isomerase)催化磷酸二羟丙酮转变为3-磷酸甘油醛,此反应也是可逆的。
到此1分子葡萄糖生成2分子3-磷酸甘油醛,通过两次磷酸化作用消耗2分子ATP。
⒉第二阶段:
⑹3-磷酸甘油醛氧化反应(oxidation of glyceraldehyde-3-phosphate
此反应是6磷酸果糖第一位上的C进一步磷酸化生成1,6-二磷酸果糖,磷酸根由ATP供给,催化此反应的酶是磷酸果糖激酶1(phosphofructokinase l,PFK1)。

生物化学糖酵解说课稿模板

生物化学糖酵解说课稿模板

生物化学糖酵解说课稿模板尊敬的同学们,今天我们将一起探讨生物化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代谢过程——糖酵解。

糖酵解是生物体中葡萄糖分解产生能量的基本途径之一,对于维持生命活动至关重要。

接下来,我们将从糖酵解的定义、过程、重要性以及其在生物体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首先,让我们从糖酵解的定义开始。

糖酵解,又称为糖的无氧分解,是一种在细胞质中进行的代谢过程,它能够将葡萄糖分解成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能量。

这个过程不需要氧气,因此可以在无氧条件下进行。

接下来,我们来详细了解糖酵解的过程。

糖酵解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准备阶段和能量产生阶段。

在准备阶段,葡萄糖通过一系列酶的作用,转化为两个磷酸果糖-1,6-二磷酸。

这个过程需要消耗两个ATP分子。

随后,在能量产生阶段,磷酸果糖-1,6-二磷酸被进一步分解,最终生成两个丙酮酸分子,同时产生四个ATP分子和两个还原型的NADH分子。

糖酵解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是生物体产生能量的主要途径之一。

虽然糖酵解产生的ATP数量有限,但它是许多生物体在缺氧条件下生存的关键。

此外,糖酵解过程中产生的丙酮酸是许多其他代谢途径的起点,例如乳酸发酵和酒精发酵。

在生物体中,糖酵解的应用非常广泛。

在肌肉细胞中,糖酵解是快速产生能量以支持肌肉收缩的方式。

在酵母和某些细菌中,糖酵解是它们进行酒精发酵和乳酸发酵的基础。

此外,糖酵解的调控机制在细胞代谢中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根据细胞的能量需求和葡萄糖供应来调节代谢速率。

最后,我们来讨论一下糖酵解的调控。

糖酵解的速率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包括酶的活性、底物浓度、能量需求等。

例如,当细胞内ATP浓度较高时,糖酵解的速率会减慢,以避免能量的浪费。

相反,当ATP 浓度降低时,糖酵解的速率会加快,以满足细胞的能量需求。

通过今天的学习,希望大家能够对糖酵解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糖酵解不仅是生物体中一个基本的代谢过程,也是我们理解细胞如何调节能量产生和消耗的重要窗口。

糖酵解途径简介课件

糖酵解途径简介课件

• 第1步:葡萄糖磷酸化
已糖激酶
• 第2步:磷酸己糖异构化
磷酸葡萄糖异构酶
• 第3步:再次磷酸化
磷酸果糖激酶
• 第4步:果糖一1, 6-二磷酸裂解
醛缩酶
• 第5步:磷酸丙糖异构化
磷酸丙糖异构酶
• 后五步反应为产生ATP的贮能阶段
• 此阶段磷酸三碳糖变成丙酮酸,每分子的 三碳糖产生2分子的ATP。
一、糖酵解的研究历史
• 1897年,Hans Buchner和Eduard Buchner兄弟 发现,酵母汁可以把蔗糖变成酒精,证明发酵可 以在细胞外进行。
• 1905年,Arhur Harden和William Young发现发酵 与无机磷酸盐有关。
• 1940年,Gustar Embden和Otto Meyerhof等人发 现肌肉中也存在着与酵母发酵类似的不需要氧的 分解葡萄糖并产生能量的过程他们称之为酵解过 程。
①活化
G
CH2O O
P
②异构
P OCH2O CH2OH
HO
③活化
葡萄糖 HO
6-磷酸葡萄糖 OH 6-磷酸果糖
6
1
P OCH2O CH2O P
5 HO 2
④裂解
1
H2C O
P
+ 2 C O ⑤异构
4
OH
3
3
磷酸二羟丙酮 H2COH
P
⑥脱氢
P OCH2O CH2O P
HO
OH
4 HHC O 5
HCOH
丙酮酸
五、糖酵解中关键酶的调节
主要为磷酸果糖激酶、另外己糖激酶、丙酮酸激 酶也有所调节
1.磷酸果糖激酶
最重要的调节酶(变构酶) 抑制剂:ATP、柠檬酸(碳骨架) 激活剂:AMP、ADP

“糖酵解”的说课设计

“糖酵解”的说课设计

“糖酵解”的说课设计作者:张鸭关汪帆赵红艳吴丽芳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6年第49期(曲靖师范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云南曲靖 655011)摘要:主要结合化学专业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法学法、教学程序四大方面对“糖酵解”的内容进行说课设计。

旨在寻求一套适合化学专业生物化学的教学模式,从而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水平。

关键词:化学专业;生物化学;糖酵解;说课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9-0250-02“说课”是教师在备课的基础上,面对同行或专家领导,在规定的时间里,针对某一具体课题,口头表述自己的教学设想及其理论依据,然后由同行专家评议,达到互相交流,共同提高的目的的一种教研活动[1,2]。

《生物化学》是用化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生命现象的一门学科,由于其内容涉及到许多生物学科方面的知识,内容抽象,分子结构庞大、复杂[2,3],对于化学专业学生来说,是一门较难的专业课程。

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将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以增加教学内容的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下面以“糖酵解”为例阐述《生物化学》课程设计思路。

一、教材分析结合化学专业实际,我们主要选择由古练权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生物化学》。

[3]因为这本教材主要是根据化学专业学生的需要和知识基础,更多的应用化学的观点和理论来探讨生命现象的问题。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课内容是《生物化学》第七章《生物代谢》的第二节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静态生物化学的知识及动态生物化学第一节的知识《生物代谢的特点及规律》,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内容起到了铺垫作用。

糖酵解是糖的分解代谢中很重要的一种代谢途径,并且其中的糖的酵解途径还是后面学习《糖的有氧氧化》、《磷酸戊糖途径》等知识的基础和前提。

因此,本节内容在《糖代谢》这一节,《生物代谢》这一章,甚至整个《生物化学》课程中都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并且在整个教材中也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2]。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酵解途径》说课
稿
《糖酵解途径》说课稿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糖酵解途径。

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地位、作用
《糖酵解途径》选自高职高专“十一五”规划教材,生物技术系列生物化学,第十章第三节的内容,由张跃林、陶玲霞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

生物化学是研究人体化学组成及其代谢以及化学成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学科,是生物科学中重要的基础专业性学科,本教材适于技术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强,本章主要介绍糖类物质在体内的转化过程,涉及一系列的生化反应,其中糖酵解途径是糖代谢的重要内容,在几乎所有重要生理代谢过程中都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学习生化代谢途径及其相关知识的重要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师要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分析学生的思维特点及学习能力,科学合理地进行学生情况分析。

因此,作为教师了解学生学习规律和学生情况就非常重要。

我们所接触的学生来自高中,具有一定的知识储备,而且根据学生前期课程(如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等)所奠定的基础,学生对基本的化学反应和酶等知识体系已有所掌握,另外前期通过静态生物化学的学习,学生已经了解糖的定义、糖的分类、糖的生物学作用、糖的性质等相关知识等,而糖酵解是在学习静态生物化学的基础上研究糖类的代谢变化,因此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知识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设计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糖酵解代谢反应过程、意义及丙酮酸的去向问题的学习,培养学生对发酵基础知识的掌握,为在生化生产领域和生理代谢方面的应用奠定基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通过讨论交流,提高学生表达和归纳总结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主动学习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难点
针对学生特点和明确的教学目标我确定的教学重难点分别是:
重点:掌握糖酵解代谢过程,明白其中的关键步骤和产能步骤。

难点:糖酵解代谢步骤之间的逻辑关系。

五、教法、学法
(一)教法:作为教师我们都应该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情况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我在用讲授法授课的基础上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启发式教学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学习糖类物质是如何
降解的,激发学习的兴趣
2、探索式教学法:代谢中间产物均含有磷酸基团,哪几步属于底物
水平磷酸化?一分子的葡萄糖经糖酵解产生几分子乳酸和ATP?引发学生思考
3、总结归纳教学法:糖代谢各条途径中的限速步骤和关键酶及与能
量生成相关的步骤,通过归纳总结强调本节课学生需掌握的重点,理清思路,加强记忆
4、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运用演示法来展示糖酵解途径中复杂的代谢反应和结构变化,使抽象的文字符号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和动画展现,加强同学们理解,从而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5、课后练习方法:让同学们写出糖酵解过程中的三个不可逆反应及催化该反应进行的酶,来巩固学生所学内容,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使学生获得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增强学生学习糖类代谢的信心。

(二)学法:在学法上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教学过程当中我希望通过我的讲解和引导,突出学生自学能力,有意的去加以指导,积极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糖酵解途径的特点就是步骤很多,要努力教会学生自学是教学的主要目的之一。

对于本节而言,糖代谢各步骤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教学的重点,但是由于反应式复杂繁多,很多同学有机化学的基础知识不牢固,掌握较困难,所以在学法指导上,结合生化反应的特点,首先强调催化反应的生物催化剂酶,再教会学生如何运用已有的化学知识理解反应机理,明白底物的来源、产物如何产生,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其自主学习。

此外,学生还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归纳总结等形式,充分理解很多生活中的实例,比如糖尿病的出现,糖代谢出现异常的原因等,都与
糖酵解的内容相关联。

综上,本课的内容是想创设情境,激发兴趣,组织活动,探索新知,综合实践,学以致用。

六、教学过程
为了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提升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在本次教学过程中我设计了如下四大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看到一个视频,讲述人类生活中与糖类代谢有关的一些日常活动,这些都会引起学生兴趣,引出授课的主题,糖的分解是如何进行的。

通过视频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更好的思考问题。

2、精讲新课、深入分析
①糖酵解的发现、概念:通过介绍糖酵解途径的发现,让同学认识到任何知识的发现都是很多人不懈努力的结果。

进而引出糖酵解的概念和反应步骤。

②糖酵解途径的反应步骤:整个途径一共分为十步,化学反应式多,非常的难记,对此,可将十步反应按需能和放能的特点分为两个阶段,每阶段分别讲授,突出特点,明白各步骤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在比较中掌握整个代谢途径。

另外,讲授时以代谢途径中氧化脱氢的反应为关注点,重点针对关键酶,结合学生的无机以及有机化学基础进行讲解,让同学们在了解反应机理的基础上充分理解整个代谢途径的来龙去脉。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采用动画和图片等多种信息化手段进行形象的讲解;另一方面,还要通过多媒体课件形式,系统地展示反应过程的整体以及各部分关系,让同学们不仅从整体上明白由葡萄糖到丙酮
酸的整个糖酵解流程,更要清楚各步骤之间的具体发生了怎样的化学反应,物质的结构有哪些变化,磷酸集团如何转移,从细节上剖析反应发生的形式,在展示的同时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同时进一步突出重点,强化难点的理解。

③糖酵解途径的关键酶:这些关键酶非常的重要,他们往往是糖代谢调节的主要靶点,其中糖酵解途径中有三个关键性酶,为糖代谢调节打基础。

让同学们把握整个途径中的关键酶和关键步骤,也是本节教学重点的体现。

④丙酮酸的去路:此处设问,学生长时间不运动,剧烈运动后同学很容易就酸痛,酸痛是由于产生了什么?为什么时间长了酸痛感又消失了呢?通过同学们探究,引出后续内容丙酮酸的去路。

3.答疑解惑、复习巩固
本节内容代谢途径多,易混淆,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师生互动,便于学生理解,针对这一内容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例如,此处可以设问:运动员在赛场上比赛时与同学们在课堂上听课时,体内的主要供能方式相同吗?为什么?通过这种设疑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讨论探究,回顾复习糖酵解代谢途径相关步骤,解答疑惑,明白糖代谢途径与生活中的联系,加深记忆。

4.课堂小结,升华主题
精炼概括本节所讲内容:糖酵解的要点简记为1234,一个部位在胞液,两步产能双分子,记住三个关键酶,催化反应不可逆,生成四个
ATP,葡糖耗能要两步,糖原耗能少一步,净得2(3)ATP。

通过这样简洁特殊的总结概括,同学们已经对糖酵解途径的要点铭记在心。

七、板书设计:
本节课采用提纲式板书,能够较好的突出重点、体现难点、简洁明了,条理清晰,并且能给学生留出“填补空白”拓展思维的机会,使之产生发现和创造的积极性。

我的说课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