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高中物理 第12章 第6节 惠更斯原理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3-4
2020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6节 惠更斯原理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第六节 惠更斯原理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A .水波是球面波B .声波是球面波C .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D .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解析: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 正确,C 、D 错误。
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 不正确。
2.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的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B )A .室内空气不流动B .室内声音多次反射C .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 .室内物体会吸附声音解析:在室内听到的声音洪亮是因为声波在室内墙壁上经过多次反射而得到加强。
3.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s 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s 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m/s ,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B )A .170mB .340mC .425mD .680m 解析:d =v (t 1+t 22)=340m 。
4.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B .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 .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 .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解析: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故相同音叉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与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相同。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由v =λf 知,声波在水中的波长较大,对应于题图中波形曲线b 。
故选项A 正确。
5.以下关于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 .潜水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B .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C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D .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解析:A 、B 、C 选项中应用了波的反射现象;D 选项是波的折射现象, 深水区域和浅水区域视为不同介质,故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6 更斯原理课时作业高二物理试题

点囤市安抚阳光实验学校6 惠更斯原理A组(15分钟)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惠更斯原理可知,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B.惠更斯原理只能解释球面波的传播,不能解释平面波的传播C.若知道某时刻一列波的某个波面的位置,由惠更斯原理就可以确波的传播方向D.惠更斯原理不但可以解释波的直线传播,还可以解释波的反射与折射相关现象解析:惠更斯原理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可以解释波传播中的包括反射、折射在内的传播规律,故选项A、D正确。
答案:AD2.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反射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解析:在空旷处讲话,声波绝大向远处传播而一小传入人耳,在室内讲话,除有声波直接传入耳朵外,向外传播的声音被墙物体反射也传入耳朵,所以显得比较洪亮。
选项B正确。
答案:B3如图所示,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A.2与1的波长、频率相,波速不B.2与1的波速、频率相,波长不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D.3与1的频率相,波速、波长均不解析: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与入射波都该相,故A、B错误;折射波的波长、波速与入射波都不,但频率相,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4.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波长较大,则()A.声波频率不变,波速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速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速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速不变解析: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频率不变,但由于波长变长,由v=λf知,波速变大。
答案:B5.下列有关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波面间的距离一是均匀的B.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波线一是相互平行的C.波在传播过程中,波从一个波面传播到另一个波面所用时间一相同D.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面的形状一是均匀对称的解析:波在传播过程中,在不同介质或不均匀的介质中的波速和波向会发生变化。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第6课时惠更斯原理对点练+巩固练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_4

第6课时惠更斯原理[对点训练]知识点一·惠更斯原理的理解1.(多选)下列关于惠更斯原理的说法正确的是( )A.惠更斯原理能够解释波的反射和折射现象B.惠更斯原理能够解释波的衍射现象C.介质中任何一个波面的各点,都可以看成发射子波的波源D.惠更斯原理能够解释衍射现象与障碍物或孔的大小的关系答案ABC解析惠更斯原理解释了波的传播相关的问题,所以能够解释波的反射现象和折射现象,故A正确;同样对波的衍射现象,惠更斯原理也可以解释,但不能解释衍射现象与孔或障碍物大小的关系,故B正确,D错误;由惠更斯原理可知,C正确。
2.在均匀介质中,关于波线和波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面一定是球面(形状)B.波线一定是平行直线C.波线有时候与波面垂直,有时候与波面平行D.同一波源的不同波面上的各点振动周期相同答案 D解析波面可以是球面(形状),也可以是平面(形状),A错误;波线可以是平行直线,如平面波波线,也可以不是平行直线,如球面波的波线,B错误;波线总是与波面垂直,C错误;同一波源的不同波面上的各点振动周期相同,都等于波源的周期,D正确。
3.(多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中,振动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组成的面就叫做波面B.同一振源的不同波面上的质点的振动情况一定不相同C.无论是球面波,还是平面波,同一波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完全一样D.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小波源,称为子波,子波在前进方向上任意时刻形成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答案CD解析振动相同的点在同一时刻组成的面,叫做波面,故A错误;不同波面上的质点的振动情况可能相同,故B错误;波面是同一时刻振动相同的点组成的,其上各点可以看做相同的一个个新的小波源,这些波向前传播情况一样,经过相同时间到达的位置的连线又可以连接成一个面,就形成新的波面,故C、D均正确。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波是球面波B .声波是球面波C .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D .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答案 B解析 根据球面波的定义可知: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是横波还是纵波无关,故B 正确,C 、D 错误;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 错误。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6节惠更斯原理教案新人教选修

第6节惠更斯原理物理核心素养主要由“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四个方面构成。
【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以及声音的反射现象。
因此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有一定基础,本节课学生的学习难点在于接受一些新概念和惠更斯原理,并利用机械波的基本知识好惠更斯原理推导波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而最后的落脚点却在应用两个定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上。
【教学目标】(一)物理观念1、知道波传播到两种介质交界面时会发生反射和折射。
2、知道波发生反射时,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波的频率、波速和波长都与入射波相同。
3、知道波发生折射是由于波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知道折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
(二)科学思维、科学探究1、复习声音的反射现象、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教师:引导复习学生:思考回顾2、水波的反射和折射教师:演示实验,并指导学生观察认识(可采用发波水槽和实物投影仪,也可利用多媒体播放实验视频)学生:观察实验,认识现象二、惠更斯原理(了解惠更斯对波传播规律的研究)1.相关概念:波面和波线:教师:引导学生思考问题:如何表示波传播的方向?然后指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理解(1)什么是波面?什么是波线?(2)对于水波和空间一点发出的球面波和平面波为例,如何理解波面和波线?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理解:(1)向各个方向传播的波峰(或波谷)在同一时刻构成的,叫做波面。
(2)图中与各个波面垂直的线叫波线,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2.相关概念:子波源和子波→ 惠更斯原理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有关内容,思考理解:(1)惠更斯原理的内容是什么?(2)以球面波为例,应用惠更斯原理解释波的传播。
学生:阅读教材,思考理解:(1)理解并能叙述惠更斯原理:(1690年提出)介质中波前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一个新的波源(子波源),能够发出子波;其后,这些子波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这就是惠更斯原理。
(2)理解子波源、子波这一对概念(3)如何根据某时刻的波面和波线,作出过一段时间后新的波面?阅读教材上利用惠更斯原理在球面波、平面波两种情况下确定新波面的方法。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6节惠更斯原理随堂检测新人教版选修3-4(new)

第6节惠更斯原理1.(对应要点一)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 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
5 s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 m/s,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A.170 m B.340 mC.425 m D.680 m解析:右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时间为t1=0.5 s,左边的声波从发出到反射回来所用的时间为t2=2 s。
山谷的宽度s=错误!v(t1+t2)=错误!×340×2.5 m=425 m;故C 正确.答案:C2.(对应要点二)如图12-6-5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图12-6-5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解析:波1、2都在介质a中传播,故1、2的频率、波速、波长均相等,A、B错;波1、3是在两种不同介质中传播,波速不同,但波源没变,因而频率相等,由λ=错误!得波长不同,故C错,D对。
答案:D3.(对应要点三)一列声波在第一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λ1,在第二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λ2,若λ1=2λ2,则该声波在两种介质中的频率之比和波速之比分别为( ) A.2∶1,1∶1 B.1∶2,1∶4C.1∶1,2∶1 D.1∶1,1∶2解析:同一列波,在不同介质中波的频率一定,故频率之比为1∶1,由v=λf,有v1∶v2=λ1∶λ2=2∶1,C正确.答案:C尊敬的读者: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档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6节 惠更斯原理课后训练 新人教版选修3-41

惠更斯原理1.如图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A .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B .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C .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D .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声波可发生反射B .声波发生折射时,频率、波长、波速均要改变C .声波是纵波D .声波是横波3.如图所示是声波从介质Ⅰ进入介质Ⅱ的折射情况,由图判断下面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若i >r ,则声波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大于声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B .若i >r ,则Ⅰ可能是空气,Ⅱ可能是水C .若i >r ,则Ⅰ可能是钢铁,Ⅱ可能是空气D .在介质Ⅰ中的传播速度v 1与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v 2,满足12sin sin v r v i= 4.如图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速为v 1,波在介质Ⅱ中的波速为v 2,则v 1∶v 2为( )AB∶1CD5.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墙前面,两人相距为2a,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t 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A .听不到B .甲开枪3t 后C .甲开枪2t 后 D后 6.一列波以60°的入射角入射到两种介质的交界面上,反射波刚好跟折射波垂直,若入射波的波长为0.6 m,那么折射波的波长为______m,反射波的波长为______m。
7.蝙蝠有完善的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器官,一只蝙蝠以6.0 m/s的速度垂直于墙飞行,且发出f=4.5×104 Hz的超声波,并经0.01 s接收到回声。
若声速是340 m/s,求蝙蝠发射超声波时离墙的距离及蝙蝠所发出的超声波的波长是多少?8.天空有近似等高的浓云层。
为了测量云层的高度,在水平地面上与观测者的距离为d=3.0 km处进行一次爆炸,观测者听到由空气直接传来的爆炸声和由云层反射来的爆炸声时间上相差Δt=6.0 s。
人教版 选修3-4 高二(下 )第十二章 6.惠更斯原理 课后作业

一、单选题二、多选题人教版 选修3-4 高二(下 )第十二章 6.惠更斯原理 课后作业1. 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B.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D.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2. 在波的反射中,关于入射角,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入射波面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B.入射波面与界面的夹角为入射角C.入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D.反射角跟入射角相等3. 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B.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波长、波速均不变C.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D.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三、解答题5. 一架飞机水平匀速的在某位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约与地面成6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6.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旅游事业迅速发展,其中回归大自然的滨海游、生态游等休闲度假游备受人们的喜爱.如图所示,一艘汽船以的速度在无风河面上航行,船上发出一声鸣笛,旅客在后听到前方悬崖反射回来的声音,问悬崖离汽船原来位置有多远?E .同一波面上的两个位置的质点振动步调可能相反D .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一个个新的小波源,称为子波,子波在前进方向上任意时刻形成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C .无论是球面波,还是平面波,同一波面上各点的振动情况完全一样B .波线是用来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的,波线与波面总是垂直的A .波在介质中传播的过程中,振动相同的点连接起来组成的面就叫作波面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教版选修3-4⾼⼆(下)第⼗⼆章6.惠更斯原理课后作业。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第6节惠更斯原理课下作业新人教版选修3_4

第6节惠更斯原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水波是球面波B.声波是球面波C.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D.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解析: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正确,C、D错误。
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不正确。
答案:B2.在反射过程中,反射波跟入射波相同的量是( )A.波长B.波速C.频率D.振幅解析:振幅表示波的能量,在传播中发生变化,而波的其他特征量不变,故A、B、C 正确。
答案:ABC3.以下关于波的认识,哪些是正确的( )A.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B.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C.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折射D.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解析:A、B、C选项中应用了波的反射现象;A、B正确、C错误;D选项应用了波的折射现象,深水区域和浅水区域视为不同介质,故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故D正确。
答案:ABD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波发生反射时,波的频率不变,波速变小,波长变短B.波发生反射时,频率、波长、波速均不变C.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不变,但波长、波速发生变化D.波发生折射时,波的频率、波长、波速均发生变化解析:波发生反射时,由于在同一种介质中传播,因此波长、波速和频率不变;波发生折射时,频率不变,波速变化,波长变化。
故B 、C 正确,A 、D 错误。
答案:BC5.男、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墙前面,二人相距2a ,距离墙均为3a ,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时间t 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A .听不到B .甲开枪3t 后C .甲开枪2t 后D .甲开枪3+72t 后 解析:乙听到第一声枪响必然是甲放枪的声音直接传到乙的耳中,故t =2a v。
甲、乙二人及墙的位置如图所示,乙听到第二声枪响必然是墙反射的枪声,由反射定律可知,波线如图中AC 和CB ,由几何关系可得:AC =CB =2a ,故第二声枪响传到乙的耳中的时间为t ′=AC +CB v =4a v =2t 。
2018-2019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6节 惠更斯原理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第六节 惠更斯原理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水波是球面波 B .声波是球面波C .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D .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解析: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 正确,C 、D 错误。
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 不正确。
2.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的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B ) A .室内空气不流动 B .室内声音多次反射 C .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 .室内物体会吸附声音解析:在室内听到的声音洪亮是因为声波在室内墙壁上经过多次反射而得到加强。
3.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s 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s 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m/s ,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B )A .170mB .340mC .425mD .680m解析:d =v (t 1+t 22)=340m 。
4.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B .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 .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 .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解析: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故相同音叉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与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相同。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由v =λf 知,声波在水中的波长较大,对应于题图中波形曲线b 。
故选项A 正确。
5.以下关于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 .潜水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B .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C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D .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解析:A 、B 、C 选项中应用了波的反射现象;D 选项是波的折射现象, 深水区域和浅水区域视为不同介质,故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第6节 惠更斯原理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

第十二章 第六节 惠更斯原理一、选择题(1~4题为单选题,5、6题为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水波是球面波 B .声波是球面波C .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D .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解析: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 正确,C 、D 错误。
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 不正确。
2.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的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B ) A .室内空气不流动 B .室内声音多次反射 C .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 .室内物体会吸附声音解析:在室内听到的声音洪亮是因为声波在室内墙壁上经过多次反射而得到加强。
3.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s 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s 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m/s ,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B )A .170mB .340mC .425mD .680m解析:d =v (t 1+t 22)=340m 。
4.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A .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B .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C .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D .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 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解析: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故相同音叉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与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相同。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由v =λf 知,声波在水中的波长较大,对应于题图中波形曲线b 。
故选项A 正确。
5.以下关于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BCD )A .潜水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B .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C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D .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解析:A 、B 、C 选项中应用了波的反射现象;D 选项是波的折射现象, 深水区域和浅水区域视为不同介质,故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高中物理 第12章 机械波 6 惠更斯原理课时作业 新人教版选修34

6 惠更斯原理A组(15分钟)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根据惠更斯原理可知,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B.惠更斯原理只能解释球面波的传播,不能解释平面波的传播C.若知道某时刻一列波的某个波面的位置,由惠更斯原理就可以确定波的传播方向D.惠更斯原理不但可以解释波的直线传播,还可以解释波的反射与折射等相关现象解析:惠更斯原理将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看作发射子波的波源,可以解释波传播中的包括反射、折射在内的传播规律,故选项A、D正确。
答案:AD2.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反射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解析:在空旷处讲话,声波绝大部分向远处传播而一小部分传入人耳,在室内讲话,除有声波直接传入耳朵外,向外传播的声音被墙等物体反射也传入耳朵,所以显得比较洪亮。
选项B正确。
答案:B3.导学号38190063如图所示,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解析: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与入射波都应该相等,故A、B错误;折射波的波长、波速与入射波都不等,但频率相等,故C错误,D正确。
答案:D4.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波长较大,则()A.声波频率不变,波速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速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速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速不变解析: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时频率不变,但由于波长变长,由v=λf知,波速变大。
答案:B5.下列有关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波面间的距离一定是均匀的B.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波线一定是相互平行的C.波在传播过程中,波从一个波面传播到另一个波面所用时间一定相同D.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面的形状一定是均匀对称的解析:波在传播过程中,在不同介质或不均匀的介质中的波速和波向会发生变化。
【金版教程】高中物理 12-6 惠更斯原理课时精练 新人教版选修3-4

【金版教程】2015年高中物理 12-6 惠更斯原理课时精练 新人教版选修3-41. 关于惠更斯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惠更斯原理能够解释所有波的现象 B .子波的频率等于初级波的频率 C .用惠更斯原理不能解释波的衍射现象D .同一波面上的两个位置的质点振动步调也可能相反E .波在两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时,反射波和折射波的频率不发生变化 解析:惠更斯原理只能解释波的反射、折射和衍射现象,A 错,同理C 错;同一波面上的两个位置的质点振动步调完全一致,D 错。
答案:BE2. 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 A .室内空气不流动 B .室内声音多次反射 C .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 .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解析:人在室内说话,声波会被室内物体、墙壁反射,其至反射多次,因而显得声音洪亮。
答案:B3. 下列现象哪些是利用波的反射的( ) A .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 B .医生给病人做超声波检查 C .雷达的工作原理D .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解析:手扶耳旁听远处的人说话是利用了声波的反射;超声波检查身体、潜艇中的声呐都是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雷达则是利用了电磁波的反射。
各选项都正确。
答案:ABCD4. 一列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保持不变的物理量是( ) A .波速 B .波长 C .频率D .振幅解析:波从空气传入水中,介质发生变化,故传播速度v 发生变化,A 错。
波的频率由波源决定,波在空气中与水中传播时的频率f 相同,C 对。
由λ=vf得,波长λ与v 及f有关,由空气传入水,v变化,f不变,故λ变化,B错。
波由空气传入水中,由于空气和水各个质点的质量及相互作用情况不同,所以波在空气和水中的振幅不同,D错。
答案:C5.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波面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B.入射波面与界面的夹角为入射角C.入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D.入射角跟折射角相等解析:入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A、B错,C对,折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折射角,由于发生折射时波的传播方向改变,入射角不等于折射角。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第6节惠更斯原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4

高中物理第12章机械波第6节惠更斯原理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341.(2018·河北省南宫中学等四校高二下学期检测)声波是一种机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约为340 m/s ,人能听到的声波频率在20 Hz 到20 000 Hz 之间,对于波长为34 m 的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在水中它比波长为20 m 的声波传播得更快一些B .不能产生明显的干涉和行射C .它不能被人听到D .不能产生反射现象解析:波速由介质决定,在同一介质中波速相同,故A 错误;声波具有波的特性,能发生波的反射、干涉、衍射和反射,故B 、D 错误;据v =λf 可知,f =34034=10 Hz ,所以该波为次声波,人不能听见,故C 正确。
2. (多选)(2019·山东省东营一中高二下学期月考)如图所示,A 、B 分别为t =t 1、t =t 2时平面波的波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D )A .波面A 和波面B 互相平行B .波面A 上的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不一定相同C .波面B 上的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不一定相同D .波面A 上的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相同,波面B 上的各个质点的振动情况也相同解析:由波面的定义可得,D 正确,BC 错误。
平面波的波面之间互相平行,A 正确。
3.(2017·山东省海岳中学高二下学期月考)医用B 超仪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7.25×104Hz ,这种超声波在人体内传播的波长为2 cm ,在给某患者的肝脏病变部分进行检测时(如图),从探头发出的同一超声脉冲波经病变部分反射回到探头有两个信号,相隔时间为Δt =32 μs,试计算患者病变部分的大小。
答案:2.32 cm解析:超声脉冲波在进到病变区的前后界面上会发生两次反射,忽略波速在肝脏中的速度变化,则有:v =λf =7.25×104×2×10-2 m/s =1 450 m/s 。
高中人教版选修3-4高二(下)第十二章6.惠更斯原理强化练习[答案解析]
![高中人教版选修3-4高二(下)第十二章6.惠更斯原理强化练习[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a6a1c2f50722192e4436f68c.png)
人教版选修3-4高二(下)第十二章6.惠更斯原理强化练习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多选题1.关于对惠更斯原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波面上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B.同一振源的不同波面上的质点的振动情况可能相同C.球面波的波面是以波源为中心的一个个球面D.波线与平面波的波面垂直,与球面波的波面不垂直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空间点波源发出的球面波,其波面是一个个球面,波线就是以波源为圆心的同心圆B.平面波的波线是一条直线,其波线相互平行C.根据惠更斯原理,波面各点都可看作一个子波源,子波前进的方向的包络面就是该时刻的波面D.利用惠更斯原理,只要知道t时刻波面的位置和波速,就可确定t+Δt时刻波面的位置3.下列哪些现象是由声音的反射形成的()A.夏天下雨时,我们总是先看到闪电,后听到雷声B.北京天坛的回音壁的回音现象C.同样高的声音在房间里比在旷野里听起来响亮些D.在火车站候车大厅中,我们有时听不清播音员的声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平面波的波面才与波线垂直B.任何波的波线与波面都相互垂直C.任何波的波线都表示波的传播方向D.有些波的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二、解答题5.已知声波的速度为340m/s,有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2s后司机听到回声,则汽车鸣笛时距山崖的距离有多远?若该汽车以10m/s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时并同时以2a 的加速度加速,1s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有多远?10m/s6.一列声波在介质Ⅰ中的波长为0.2m .当该声波从空气中以某一角度传入介质Ⅱ中时,波长变为0.6m ,如图所示,若介质Ⅰ中的声速是340m/s .求:(1)该声波在介质Ⅱ中传播时的频率.(2)该声波在介质Ⅱ中传播的速度.(3)若另一种声波在介质Ⅱ中的传播速度为1400m/s ,按图中的方向从介质Ⅰ射入介质Ⅱ中,它在介质Ⅰ和介质Ⅱ中的频率之比.三、单选题7.人耳只能区分相差0.1 s 以上的两个声音,人要听到自己讲话的回声,离障碍物的距离至少要大于( ).A .34 mB .17 mC .100 mD .170 m8.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又高又宽的墙前面,二人相距2a ,距墙均为√3a ,当甲开了一枪后,乙在t 时间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 A .甲开枪t 后B .甲开枪2t 后C .甲开枪3t 后D .甲开枪4t 后9.一列波在第一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1λ,在第二种均匀介质中的波长为2λ,且123λλ= 那么波在这两种介质中的频率之比和波速之比分别为( )A .3:1,1:1B .1:3,1:4C .1:1,3:1D .1:1,1:310.如图所示是一列机械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中发生的现象.已知波在介质Ⅰ中的速度为v 1,波在介质Ⅱ中的波速为v 2.则v 1∶v 2为( ).A .1B ∶1C D11.关于波的反射与折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波的波长一定等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B.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反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C.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大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D.入射波的波长一定小于折射波的波长,其频率不变12.如图所示,a、b两光波以相同的入射角从空气射向某种介质的界面上,进入介质后a波的偏向角θ1大于b波的偏向角θ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介质对两种波的折射率n a>n bB.两种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v a>v bC.两种波在介质中的波长λa>λbD.若以相同的入射角从介质射入空气,则a波的偏向角小于b波的偏向角参考答案1.ABC【解析】【详解】A.按照惠更斯原理,波面是由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点构成的面,而不同波面上质点的相位不同,选项A符合题意。
人教版高考物理选修3-4同步学案 第12章 第6节 惠更斯原理

一、波面、波线和惠更斯原理┄┄┄┄┄┄┄┄①1.波面、波线(1)波面:在波的传播过程中,某时刻任何振动状态都相同的介质质点所组成的面,叫做波面。
(2)波线:与波面垂直,代表了波的传播方向的那些线,叫做波线。
如图所示:(3)波的分类①球面波:由空间一点发出的波,它的波面是以波源为球心的一个个球面,波线就是这些球面的半径;②平面波:波面是平面的波。
2.惠更斯原理(1)内容:介质中任一波面上的各点,都可以看做发射子波的波源,其后任意时刻,这些子波在波前进方向的包络面就是新的波面。
(2)作用①如果知道某时刻一列波的某个波面的位置,还知道波速,利用惠更斯原理可以得到下一时刻这个波面的位置,从而确定波的传播方向;①利用惠更斯原理只能解释衍射现象中波的传播方向,不能解释波的强度,无法说明衍射现象与狭缝或障碍物大小的关系。
①[判一判]1.波面一定与波线垂直(√)2.波面一定是平面(×)3.波的传播方向与波面平行(×)4.用惠更斯原理能够解释波的衍射现象与障碍物大小的关系(×)[说明]惠更斯原理的实质:波面上的每一点(面源)都是一个次级波的子波源,子波的波速与频率等于初级波的波速和频率,此后每一时刻的子波波面的包络面就是该时刻总的波动的波面。
其核心思想是:介质中任一处的波动状态是由各处的波动决定的。
二、波的反射和折射┄┄┄┄┄┄┄┄②1.波的反射:波遇到两种介质的界面会返回来继续传播的现象。
2.反射角和入射角(1)入射角:入射波的波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如图中i。
(2)反射角:反射波的波线与界面法线的夹角,如图中i′。
3.波的折射:波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的传播方向发生偏折的现象。
如图所示。
②[选一选]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反射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解析:选B 室内声音多次反射后叠加,声音变洪亮,B正确。
高中物理 第12章 第6节惠更斯原理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

【成才之路】2014-2015学年高中物理 第12章 第6节惠更斯原理检测试题 新人教版选修3-4基础夯实一、选择题(1、2题为单选题,3、4题为多选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水波是球面波B .声波是球面波C .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D .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答案:B解析: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 正确,C 、D 错误。
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 不正确。
2.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A .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B .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C .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D .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答案:B解析:波在传播过程中频率不变,由λ=v f知水中波长大,故B 选项正确。
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只有平面波的波面才与波线垂直B .任何波的波线与波面都相互垂直C .任何波的波线都表示波的传播方向D .有些波的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答案:AD解析:不管是平面波,还是球面波,其波面与波线均垂直,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波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选项C 正确,D 错误。
4.以下关于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A .潜水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B .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C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D .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答案:ABCD解析:A 、B 、C 选项中应用了波的反射现象;D 选项是波的折射现象, 深水区域和浅水区域视为不同介质,故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5.人们听不清对方说话时,除了让一只耳朵转向对方,还习惯性地把同侧的手附在耳旁,这样做是利用声波的________提高耳的接收能力。
答案:反射解析:在耳廓原有形状、面积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手的面积是为了增加波的反射来提高耳朵的接收能力。
河北省邢台市第二中学高中物理选修3-4同步测试:第十

第六节惠更斯原理1.关于对惠更斯原理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波面上的各质点振动情况完全相同B.同一振源的不同波面上的质点的振动情况可能相同C.球面波的波面是以波源为中心的一个个球面D.无论怎样的波,波线始终和波面垂直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入射波面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B.入射波面与界面的夹角为入射角C.入射波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D.入射角跟反射角相等3.对于波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潜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B.隐形飞机的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C.雷雨天雷声轰鸣不绝是波的多次反射D.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4.图1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图1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5.人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空旷的室外讲话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A.室内空气不流动B.室内声音多次被反射C.室内声音发生折射D.室内物体会吸收声音6.下列现象中属于声波反射现象的是( )A.隔着墙能听到房间外面有人讲话B.音响设备制作时要考虑混合效应C.夏日的雷声有时轰鸣不绝D.在水里的人能听到岸上的声音7.声波从声源发出,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A.波速在逐渐变小B.频率在逐渐变小C.振幅在逐渐变小D.波长在逐渐变小8.一列声波从空气传入水中,已知水中声速较大,则( )A.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小B.声波频率不变,波长变大C.声波频率变小,波长变大D.声波频率变大,波长不变9.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 s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1.5 s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 m/s,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A.170 m B.340 m C.425 m D.680 m10.人们听不清对方说话时,除了让一只耳朵转向对方,还习惯性地把同侧的手附在耳旁,这样做是利用声波的________提高耳朵的接收能力.11.教室中未搬入桌凳前说话常有嗡嗡的尾声,摆了桌凳坐满了学生后这种现象减轻到似乎听不到了,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在渔船上利用超声波可以探测鱼群的位置,当它向选定的方向发射出频率为5.8×118 Hz的超声波后,经过0.64 s收到从鱼群反射回来的反射波,已知5.8×118 Hz的超声波在水中的波长为2.5 cm,则这群鱼跟渔船的距离为________m.13.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5 cm,速度为340 m/s.当折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为80 cm.求:(1)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频率;(2)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14.一个观察者在高处用望远镜注视在地上的木工以每秒2次的频率击钉子,他听到声音时恰好看到击锤动作.若观察者距木工680 m.当木工停止击锤后,他还能听到几次击钉声?(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 m/s)15.有一种示波器可以同时显示两列波形.对于这两列波,显示屏上横向每格代表的时间间隔相同.利用此种示波器可以测量液体中的声速,实验装置的一部分如图2甲所示:管内盛满液体,音频信号发生器所产生的脉冲信号由置于液体内的发射器发出,被接收器所接收.图乙为示波器的显示屏,屏上所显示的上、下两列波形分别为发射信号与接收信号.若已知发射的脉冲信号频率为f=2 000 Hz,发射器与接收器的距离为x=1.30 m,求管内液体中的声速.(已知所测声速应在1 300 m/s~1 600 m/s之间.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图2.第六节 惠更斯原理1.ACD 2.CD 3.ABCD 4.D 5.B6.BC 7.C8.B9.C10.反射11.搬入桌凳和坐满学生后吸声面积增大,混响时间变短12.464解析 超声波在水中的传播速度 v =λ·f=2.5×10-2×5.8×118 m/s =1.45×118 m/s.所以鱼群到船的距离 x =12v·t=12×1.45×118×0.64 m =464 m. 13.(1)1 360 Hz (2)1 188 m/s解析 (1)声波由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由v =λf得f =v1λ1=3400.25Hz =1 360 Hz. (2)因频率不变,有v1λ1=v2λ2,得:v2=λ2λ1v1=8025×340 m/s =1 188 m/s. 14.4次解析 题中木工击钉子产生的声波属于一种时间短暂的“脉冲波”,如图所示,设脉冲的间距为d ,由于声速是v =340 m/s.木工击钉的频率为f =2 Hz.所以d =λ=v f =3402m =170 m. 因此在680 m 距离内有n =680170=4个脉冲间隔,也就是说木工停止击钉后还能听到4次击钉声.15.1.4×118 m/s解析 设脉冲信号的周期为T ,从示波器显示的波形可以看出,图乙中横向每一分度(即两条长竖线间的距离)所表示的时间间隔为Δt =T 2① 其中T =1f② 对比图乙中上、下两列波形,可知信号在液体中从发射器传播至接收器接收所用的时间为t =Δt(2n +1.6)③ 其中n =0,1,2,… 液体中的声速为v =x t ④联立①②③④式,代入已知条件并考虑到所测声速应在1 300 m/s ~1 600 m/s 之间,得v =x Δt(2n +1.6)= 1.300.000 25(2n +1.6)m/s 当n =1时,解得v =1.4×118 m/s 在其范围之间.。
高中物理 第十二章 机械波 6惠更斯原理自我小测 新人教版选修3-4(2021年最新整理)

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6惠更斯原理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3-4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6惠更斯原理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3-4)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高中物理第十二章机械波6惠更斯原理自我小测新人教版选修3-4的全部内容。
惠更斯原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同一波面上各点振动情况一定相同B.同一波面上各点振动情况可以不同C.空间某一点发出的波面一定是以波源为球心的球面D.只有横波才有波面2.下列有关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波面间的距离一定是均匀的B.波在传播过程中,相邻波线一定是相互平行的C.波在传播过程中,波从一个波面传播到另一个波面所用时间一定相同D.波在传播过程中,波面的形状一定是均匀对称的3.下列叙述中是波的反射现象的是( ).A.夏日的雷声有时会轰鸣不绝B.隔墙有耳C.在空房间里讲话,会感到声音更响D.水波从深水区进入浅水区传播方向发生改变4.下列哪些现象与波的反射有关().A.在空谷中叫喊可以听到回声B.振动的音叉在水面产生涟漪C.夏日的雷声轰鸣不绝D.声呐可以用来探测海底深度5.由振源产生的向四周传播的机械波,在传播过程中出现的情况有()。
A.波上各点振动的频率一定相同B.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离振源越远的质点振动的机械能越小C.波上的质点的运动轨迹就是波线D.水面上形成的水波的波形是波线的客观形状6.声波从声源发出,在空中向外传播的过程中()。
A.波速在逐渐变小B.频率在逐渐变小C.振幅在逐渐变小D.波长在逐渐变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高中物理 第12章 第6节 惠更斯原理同步练习 新人教
版选修3-4
基础夯实
一、选择题(1~3题为单选题,4、5题为多选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水波是球面波
B .声波是球面波
C .只有横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D .只有纵波才能形成球面波
答案:B
解析:若波面是球面,则为球面波,与横波、纵波无关,由此可知B 正确,C 、D 错误。
由于水波不能在空间中传播,所以它是平面波,A 不正确。
2.在室内讲话的声音比在室外空旷处讲话的声音要洪亮,是因为( ) A .室内空气不流动 B .室内声音多次反射 C .室内声音发生折射 D .室内物体会吸附声音 答案:B
解析:在室内听到的声音洪亮是因为声波在室内墙壁上经过多次反射而得到加强。
3.当一个探险者进入一个山谷后,为了估测出山谷的宽度,他吼一声后,经过0.5s 听到右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又经过 1.5s 后听到左边山坡反射回来的声音,若声速为340m/s ,则这个山谷的宽度约为( )
A .170m
B .340m
C .425m
D .680m
答案:B 解析:d =v (
t 1+t 2
2
)=340m 。
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只有平面波的波面才与波线垂直 B .任何波的波线与波面都相互垂直 C .任何波的波线都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D .有些波的波面表示波的传播方向 答案:AD
解析:不管是平面波,还是球面波,其波面与波线均垂直,选项A 错误,选项B 正确,波线表示波的传播方向,选项C 正确,D 错误。
5.以下关于波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潜水艇利用声呐探测周围物体的分布情况,用的是波的反射原理
B .隐形飞机怪异的外形及表面涂特殊隐形物质,是为了减少波的反射,从而达到隐形的目的
C .雷达的工作原理是利用波的反射
D .水波从深水区传到浅水区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是波的折射现象 答案:ABCD
解析:A 、B 、C 选项中应用了波的反射现象;D 选项是波的折射现象, 深水区域和浅水区域视为不同介质,故波的传播方向发生改变。
二、非选择题
6.某人想听到自己发出的声音的回声,若已知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 ,那么他至少要离障碍物多远?(原声与回声区分的最短时间为0.1 s)
答案:17m
解析:在波的反射现象中,反射波的波长、频率和波速都跟入射波的相同,只有声波从人所站立的地方到障碍物再返回来全部经历的时间在0.1 s 以上,人才能辨别出回声则应有
2s =vt ,可得他至少要离障碍物的距离为s =vt 2=340×0.12
m =17m 。
7.我国第24次南极科考队经过长达13天,4000多海里航行,已安全到达中国南极长城站,在考察途中“雪龙号”(如图所示)经历了各种考验,并进行了海冰观测、地磁观测、气象观测、极光及高空物理观测,在海面上航行时,它还不时地探测海洋的深度,在它上面配有一种十分先进的声呐探测系统,其原理是:向海底发射超声波,超声波就会从海底反射回来,通过这种方式测海底深度,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认为是匀速直线运动,且知其速度为1400m/s ,船静止时测量,从发射超声波到接收反射所用的时间为7s ,试计算“雪龙号”所在位置的海水深度?
答案:4900m
解析:超声波的运行可认为匀速直线运动,则传播距离为x =vt =1400×7m=9800m ,
又因为海水深度为声波距离的一半,所以h =x 2=9800
2
m =4900m 。
8.一声波在空气中的波长为25cm ,速度为340m/s ,当折射进入另一种介质时,波长变为80cm ,求:
(1)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频率。
(2)声波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答案:(1)1360Hz (2)1088m/s
解析:(1)声波由空气进入另一种介质时,频率不变,由v=λf得f=v
λ=
340
25×10-2
Hz
=1360Hz。
(2)因频率不变,有v
λ=
v′
λ′
,得:v′=
λ′
λ
v=
80×10-2
25×10-2
×340m/s=1088m/s。
能力提升
一、选择题(单选题)
1.同一音叉发出的声波同时在水和空气中传播,某时刻的波形曲线见如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声波在水中波长较大,b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B.声波在空气中波长较大,b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C.水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是水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D.空气中质点振动频率较高,a是空气中声波的波形曲线
答案:A
解析:波的频率取决于波源的振动频率,与介质无关,故相同音叉发出的声波在水中与在空气中传播时频率相同。
机械波在介质中传播的速度只取决于介质的性质。
声波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大于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由v=λf知,声波在水中的波长较大,对应于题图中波形曲线b。
故选项A正确。
2.如图中,1、2、3分别代表入射波、反射波、折射波的波线,则( )
A.2与1的波长、频率相等,波速不等
B.2与1的波速、频率相等,波长不等
C.3与1的波速、频率、波长均相等
D.3与1的频率相等,波速、波长均不等
答案:D
解析:反射波的波长、频率、波速与入射波都应该相等,故A、B错。
折射波的波长、波速与入射波都不等,但频率相等,故C错,D正确。
3.甲、乙两人平行站在一堵墙前面,二人相距2a,距离墙均为3a,当甲开了一枪后,
乙在时间t 后听到第一声枪响,则乙听到第二声枪响的时间为( )
A .听不到
B .甲开枪3t 后
C .甲开枪2t 后
D .甲开枪
3+7
2
t 后 答案:C
解析:乙听到第一声枪响必然是甲放枪的声音直接传到乙的耳中,故t =2a
v。
甲、乙二人及墙的位置如图所示,乙听到第二声枪响必然是墙反射的枪声,由反射定律可知,波线如图中AC 和CB ,由几何关系可得:AC =CB =2a ,故第二声枪响传到乙的耳中的时间为t ′=
AC +CB v =4a
v
=2t 。
二、非选择题
4.如图所示,有一辆汽车以1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在其正前方有一陡峭山崖,汽车鸣笛2s 后司机听到回声,此时汽车距山崖的距离多远?(v 声=340m/s)
答案:325m
解析:若汽车静止问题就简单了,现汽车运动,声音传播,如图
所示为汽车与声波的运动过程示意图,设汽车由A 到C 路程为x 1,C 点到山崖B 距离为x ;声波由A 到B 再反射到C 路程为x 2,因汽车与声波运动时间同为t ,则有x 2=x 1+2x ,
即v 声t =v 汽t +2x ,
所以x = v 声-v 汽 t 2= 340-15 ×2
2
m =325m 。
5.医用B 超仪发出的超声波频率为7.25×104
Hz ,这种超声波在
人体内传播的波长为2cm ,在给某患者的肝脏病变部分进行检测时(如图),从探头发出的同一超声脉冲波经病变部分反射回到探头有两个信号,相隔时间为Δt =32μs ,试计算患者病变部分的大小。
答案:2.32cm
解析:超声脉冲波在进到病变区的前后界面上会发生两次反射,忽略波速在肝脏中的速度变化,则有:
v =λf =7.25×104×2×10-2m/s =1450m/s 。
病变区厚度h =12v ·Δt =12
×1450×32×10-6
m =2.32cm 。
6.一木匠在房顶上用铁锤钉钉子,有一位过路者在观察,他看到锤子举到最高点时,也恰好听到敲打声,他抬手看了看手表,木匠敲了8下用4 s ,他便很快估计出他到木匠的最小距离不小于85 m ,设声速为340 m/s ,木匠上举和向下
放锤的时间相等,说说旁观者用的方法,写出他到木匠距离的表达式。
答案:x =85(2n +1)m(n =0,1,2,…)
解析:由题意知木匠举锤的时间为t =14 s ,最短距离x =vt =340×1
4 m =8
5 m 。
而由于
敲打的周期性,敲击声跟锤子举到最高点之间的时间为t =1
4
(2n +1) s ,因而可能的距离为
x ′=vt ′=85(2n +1) m(n =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