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西族东巴医药学的初步整理研究

合集下载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总目次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07年总目次

………… 林艳芳
邱 明丰 贾伟等(0 1 1 .)
辽宁蒙医药在我国蒙医药事业发展 中的贡献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傣族医学生命观的探讨 南传上座部佛教与傣医药

浅 谈 蒙 医 治 疗 肝 热症 … … … … … … … …… … … … 鸟 仁 高 娃 ( .) 3 5 蒙 医对 白 内障 的 认识 … … … … … … … …… … … 斯 琴 格 日乐 ( .) 3 6
中 国传 统 医 学 区 域 研 究 的 研 究进 展
… … … … … … … … … … … …
罗艳秋



寅等( .) 81
黔南苗医诊病概述 ……………… 文明昌 文 江波
维 吾 尔 医药 基 本 理 论 及 其 药 物研 究进 展 ( ) 下
… … … … … … … … … … … … … … … … … … … … …
蒙景慧( .) 3 7
浅谈 藏 医学 “ 胃火 ” 化 论 … … … … … … … … … 扎 西 东智 ( .) 三 消 83

蓝梅英 吴 静
李水福 等( .) 78 吴 非等( .) 79
纳西 族 东 巴 医 药 疾病 观初 探
… … … … … … … … … … … …
论 土 家 族 医 药 学 的 整 体观 … … … … … …… … … … … 滕 建 卓 ( .) 26 壮 药 基 础 理 论 初探 … … … … … … … …… … 黄 冬 玲 庞 宇 舟 ( .) 3 1
… … … … … … … … … … … … … … … … … … … …

纳西东巴医药在大健康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纳西东巴医药在大健康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探究

纳西东巴医药在大健康背景下的传承与发展探究作者:覃丝马芸李铭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20年第05期【摘要】近年来健康产业的发展受到国家高度重视,在国家政策背景下如何更好传承和发展民族传统医药成为当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文章研究了过去20年与纳西东巴医药文化、思想形成、治疗特色等相关文献,分析了东巴医药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通过依托政策支持、积极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深化对外开放等方面结合当前大健康产业发展,探究东巴医药传承和发展的路径和对策。

【关键词】大健康;纳西族;东巴医药【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7-8517(2020)10-0001-04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health industry has attracted attention from the our country, how to better inherit and develop the traditional medicin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policies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hotspot. In this paper,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in the past 20 years about Naxi Dongba medicine culture, the formation of ideology, and the treatment characteristics was studed, and the the Dongba pharmaceutical development present situation and existing problems was analyzed. By relying on the policy support actively implement the strategy of talent developmen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pattern adjustment of industrial structure to deepen opening to the outside worl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urrent health industry development, to explore the path of Dongba medicine heritage and development and countermeasure.Keywords:Healthy Environment; Naxi Nationality; Dongba Medicine納西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可追溯至汉晋时期,最早源出今位于我国西北河湟地带的古羌人。

纳西族东巴文医书《聚血》的发现与浅析

纳西族东巴文医书《聚血》的发现与浅析

龙源期刊网
纳西族东巴文医书《聚血》的发现与浅析
作者:和虹
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下半月》2013年第02期
摘要《聚血》是在云南省香格里拉县三坝乡发现的一份用纳西族东巴文记载的关于生命
体内血液的时空与运动相关的文献。

它的传统用途以动物为其服务对象。

在现代社会中,当地人将其扩张到人自身进行外科手术理想时间的选择之上。

通过对文献进行细致的释读与分析,发现它隐含了纳西族朴素的血液生成观念与独特的血液聚集呈周期性循环的理论,是第一部纳西族血液流动(空间)与时间关系的文献,开了古代纳西族医学理论的一个先河。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纳西东巴古籍文献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纳西东巴古籍文献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纳西东巴古籍文献展开全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纳西东巴古籍文献2013-09-23 12:48 宣讲家字号:东巴古籍文献是用两千多个“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单字写成的东巴经,目前存留二万余卷,分别收藏于我国的丽江、昆明、北京、南京、台湾及美国、德国、西班牙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东巴古籍文献的内容涉及历史、哲学、社会学、宗教学、语言文学、音乐、美术、舞蹈等几乎所有的传统学科,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

2003年9月在波兰格但斯克闭幕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记忆工程咨询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上,被国内外学术界誉为“古代纳西族的百科全书纳西族东巴古籍入选《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记忆名录》。

东巴古籍文献是用两千多个“世界唯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东巴文单字写成的东巴经东巴古籍的由来纳西族是非常追求理性的民族,在生存环境异常艰难、物质财富贫乏的条件下,仍创立了奇异而极具特色的精神文化。

该文化以宗教为载体,集纳了积淀几千年的纳西古文明,为世人呈现了人类远古文明的完整形态,因而备受海内外学者及仁人志士的瞩目,被誉为不可多得的人类珍贵文化遗产。

该文化由宗教祭司代代传承,因其宗教祭司俗称为东巴,该宗教就称为东巴教,故该文化也就称为东巴文化,凡与该文化有关的文字、书籍、舞蹈、艺术品、器物,均被冠以“东巴”二字。

以东巴教为载体的东巴文化,贯穿纳西古代上千年来的社会发展历程,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主导古纳西社会的意识形态,因而形式多样,内容博大精深。

最令世人惊异不已的是:纳西先民创制了2000多个象形文字,形成了特有的文字表达方式和书写风格,并用这种文字写下了数以万计的东巴古籍。

纳西象形文字是一种比汉族甲骨文还古老的文字东巴古籍的内容纳西东巴古籍,记载了东巴教祭司在宗教仪式中所唱或诵的内容,其中有天地万物起源的神话传说,纳西社会的生产生活方式,还有诸多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少数专用于记录仪式规程、仪式画谱、仪式舞谱、历法、医药、占卜方法及占卜图谱等等。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

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作者:盖沂超张妙兴孙艳红来源:《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2015年第02期【摘要】目前国家强调在与世界文化的交融中必须要保留住自身优秀的特征,正通过各种手段来确保传承文化的精髓,医药文化因其特殊性在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东巴医药文化除了具有保障人民生活健康和繁衍生息的基本功能外,还对纳西族社会发展影响深远。

笔者仅就东巴医药文化中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纳西族饮食;影响【中图分类号】R2【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007-857(205)03-0005-02目前我国的社会意识形态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多元化的文化发展已经呈现出一种稳定而持续的态势。

如今我们处于各种文化交融的特殊时期,国民接触国内外各种文化的途径越来越多。

国外许多事物进入相对传统的中国社会,并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认为“风靡全球的商业性强势流行文化,正在猛烈地冲击世界各民族,也包括我们民族的文化。

在这种全球化的飓风中,首当其冲处于消解过程的是传统的民间文化。

”我国已经深刻意识到了必须要在文化的交融中传承自身优秀特质的重要性,正通过各种手段来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但如何来实施却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难题,而且少数民族文化所面临的困难更为突出。

虽然国家制定了各种政策和措施用于保护和扶持少数民族文化发展,例如由政府出面组织各类专家学者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致力于此方面的研究,但是从现状来看,这些弥足珍贵的财富还是出现了明显减少的趋势。

医药文化以其特殊性在文化的传承中占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对它的整理研究也是我们较为重视的一个领域。

[P2]一个民族的医药文化对于本民族文化的传承来讲功不可没,是我们研究该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方向。

医药学最主要的社会功能就是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保障人民的生活健康和繁衍生息。

而在此基本功能之外,医药学尤其是少数民族的医药学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上具有重要的贡献,如传承各民族的语言文字、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保障各民族的一些日常交流等一些其他的重要社会功能。

纳西族东巴文献整理范式检析

纳西族东巴文献整理范式检析
于十 多个 国家 图书馆 及 科 研 机构 中 。 ¨ 1 1 ( ’ 东 巴 经 是 纳西 族 古 代 社 会 的百 科 全 书 。 集 纳 西 古 文 化 之 大成 . 也是研 究 中 国 民族 关 系史 , 以及 中华 远 古 文 化 源 流 的 珍 贵 资 料 。东 巴 古 籍 文 献 于 2 0 0 3年列 入联 合 国教 科 文组 织 的 “ 世 界 记 忆 遗 产名录” 。纵 观 对 东 巴文 献 进 行 整 理 的 百 年 历 史, 可 以说 成 果 可 观 , 但 也 留 下不 少 时 代 遗 憾 。 这 些遗 憾无 不 与特 定 的历 史 条 件 下形 成 的研 究
者彼 此 消长 , 又相 互交 叉。前 者把 东巴文献视 为与 作 家文 学相 对 的 “ 民 间文 学 ” 或“ 1 : 7 头 文

学”, 通 过 去 宗教 化 、 去仪 式化 改造 以后 成 了可 以 为新 时代服 务 的 “ 大众 文 学 ” : “ 以历 史 主 义为取 向 ” 则 着重 于文献 产生 、 发展 演 变、 衰 落消 亡 等一 些 历 史 主 义倾 向 的假 设命 题 . 在搜 集、 翻译 、 整 理过 程 中以意识形 态的观 点来代 替科 学研 究
语 境 中 的低 级社 会 发 展 序列 中。早 期 西 方 传教
士、 学 者搜 集 东 巴文 献 更 多是 把 它 视 为 与 西 方
文 明相 对 而 言 的 “ 异 文化” 、 “ 微型社会标本 ” 。
而 新 中 国成 立 以来 历 次 民 间文学 “ 生产 运 动” 则 与 阶级 斗 争 的 政 治 话 语 密 切 相 关 , 东 巴文 献 成 为 原始社 会 向阶 级 社 会 发 展 的 “ 活化 石 ” , 其 间

纳西族东巴文献整理范式检析

纳西族东巴文献整理范式检析

纳西族东巴文献整理范式检析作者:杨杰宏来源:《民族学刊》2015年第04期[摘要]“以文学为取向”与“以历史主义为取向”构成了东巴文献整理的主要范式,二者彼此消长,又相互交叉。

前者把东巴文献视为与作家文学相对的“民间文学”或“口头文学”,通过去宗教化、去仪式化改造以后成了可以为新时代服务的“大众文学”;“以历史主义为取向”则着重于文献产生、发展演变、衰落消亡等一些历史主义倾向的假设命题,在搜集、翻译、整理过程中以意识形态的观点来代替科学研究。

[关键词]东巴文献;整理范式;文学取向;历史主义中图分类号:C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391(2015)04-0059-07基金项目:本文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纳西东巴经籍搜集、释读刊布的深度开发研究”(项目编号:11AZD073)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杨杰宏(1972-),男,云南丽江人,中国社会科学院民族文学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南方民族口头传统。

北京100732东巴文献是指以纳西象形文字——东巴文记录而成的文献,包括东巴教经籍及民间应用文献(如地契、记帐本、书信、歌本等),主要以东巴教经籍为多。

东巴经书的书目约有1500多册卷,计1000余万字,现存4万余册,分别收藏于十多个国家图书馆及科研机构中。

[1](P.2)东巴经是纳西族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集纳西古文化之大成,也是研究中国民族关系史,以及中华远古文化源流的珍贵资料。

东巴古籍文献于2003年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名录”。

纵观对东巴文献进行整理的百年历史,可以说成果可观,但也留下不少时代遗憾。

这些遗憾无不与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研究范式存在着因果关系,具体说来,“历史主义”、“文学”这两种价值取向对东巴文献整理影响甚深。

对这两种研究取向及范式进行总结与检讨,有利于东巴文献整理工作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展下去,同样有利于为其他兄弟民族的古籍文献整理提供“他山之石”,共同推进我国各民族古籍文献的可持续发展。

略论纳西族东巴医药的特点

略论纳西族东巴医药的特点

略论纳西族东巴医药的特点
赵天敏;赵昕
【期刊名称】《中国民族医药杂志》
【年(卷),期】1999(005)001
【总页数】2页(P3-4)
【作者】赵天敏;赵昕
【作者单位】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云南省中医中药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95.7
【相关文献】
1.略论纳西族东巴教的“威灵”、“威力”崇拜 [J], 杨福泉
2.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对纳西族饮食的影响 [J], 盖沂超;张妙兴;孙艳红
3.纳西族东巴医药研究 [J], 田安宁;田陆云;赵华
4.纳西族东巴医药疾病观初探 [J], 李铭;吴静;吴非;赵少钦;杨明
5.纳西族东巴医药学的初步整理研究 [J], 田安宁;杨钊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纳西族东巴医学伦理思想研究

纳西族东巴医学伦理思想研究
网址 : h t t p : ∥y x l l x . x j t u . e d u . C I 1 投稿系统 : h t t p : ∥x n l x . c b p t . c n k i . n e t
中国医学伦理学
C h i n e s e Me d i c a l Et h i c s
2 0 1 3年 1 2月
De c . 2 0 1 3
第2 6卷第 6期
Vo 1 . 2 6 No . 6

传统 医学伦理 学 ・
纳 西族东 巴医学伦理思想研究
张 洪雷, 张 宗 明
( 南京 中医药大学人文与政治教 育学 院 , 江苏 南京 2 1 0 0 2 3 )
( 摘要] 纳西族 东巴 医学是 中华 民族 医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 分, 蕴含极 其丰 富的 医学伦理 思想 : 行 善原 则、ba Me di c a l Et hi c s o f Na xi Na t i o na l i t y
ZHANG Ho n g— l e i l Z HANG Zo n g —mi n g
( S c h o o l o f H u m a n i t i e s a n d P o l i t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
尊师及豁达 的生命观等四个方面。深入挖掘和 总结纳 西族 东巴医学 中的 医学伦 理思 想, 对 于培 养纳西族 医生的职 业道德 , 丰
富 中华民族 医学伦理 思想 , 建立和谐的 医患关 系等都 具有极其 重要的现 实意义。 [ 关键词] 纳西族 ; 医学伦理 ; 关爱生命 ; 医患关 系 [ 中图分类号] R一 0 5 2 [ 文献标识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1— 8 5 6 5 ( 2 0 1 3 ) 0 6— 0 7 8 4— 0 2

伊藤清司与纳西族东巴文献研究

伊藤清司与纳西族东巴文献研究

伊藤清司与纳西族东巴文献研究作者:熊学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7年第24期摘要:伊藤清司是日本学界对中国纳西族东巴文献研究的先驱和翘楚,其研究主要分两个阶段。

中国改革开放前广泛收集和组织译介东巴文献,对东巴神话进行创新解读,并与日本文献比较探究中日文化源流。

改革开放后,积深入纳西族地区田野调查,深稽博考“照叶树林文化”上的东巴文献,探寻其背后的民族特征和信仰。

关键词:伊藤清司;纳西族;东巴文献;文化作者简介:熊学荣,云南民族大学2015级中国古典文献学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B93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24-0-01一、伊藤清司:日本对东巴文献研究的先驱和翘楚纳西族东巴文献研究于20世纪初期由西方肇始后,日本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邯郸学步,经过20多年发展,后来居上。

其中伊藤清司是日本学界研究纳西东巴文献的先驱和代表。

伊藤清司(1924年--2007年),日本近代著名中国学家、民俗学和神话学家。

1972年正式进行纳西东巴文献神话和日本“记纪神话”比较研究,《日本神话与中国神话:其比较研究的试点》中,分析了纳西族文献神话的结构和形态,与日本最早的古代官修史书《古事记》进行比较,是这方面的最初研究。

[1]1987年任日本“中国民话之会”会长,先后还担任北京师范大学客座研究员、云南大学名誉教授。

他多次到云南进行田野调查,广泛收集东巴文献第一手资料并把中日神话比较研究贯穿始终,使东巴文献神话研究成为日本纳西学研究的中坚。

伊藤清司治学严谨,视野广阔,见解独到,在日本对纳西东巴文献神话的解读和比较研究的初期,被学界认为是最有成就的。

钟敬文高度评价他是“日本中国民间文学研究的翘楚”。

[2]二、文献研究与田野调查结合,以东巴文献为参照追溯日本文化根源(一)对东巴文献资料的广泛搜集和调查伊藤清司最初是从各图书馆现藏汉文古籍中寻找纳西族历史文化信息和能够参考的神话体系,他发现中国建国后公开出版的纳西族等西南少数民族文献,具有独特的价值。

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及与纳西东巴医药交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及与纳西东巴医药交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

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及与纳西东巴医药交融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中医学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悠久的传承历史,而在丽江地区也有着自己特色的中医传承。

与此同时,丽江地区还有着独特的纳西东巴医药文化,两者之间的交融互相影响。

基于此,本研究将围绕着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及其与纳西东巴医药的交融进行研究。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揭示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历程,包括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起源、发展、传承等方面的情况,并结合实地考察和访谈等方法,进一步探究中医学对丽江地区文化及医药领域的影响。

同时,本研究还将介绍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特点、发展历程、现状等方面的情况,并探讨中医学和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交融,以及影响双方文化的因素。

最终,本研究将为中医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和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研究的具体研究方法包括: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访谈法、实验分析法等。

首先,通过检索相关文献资料,深入了解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历程与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发展历程。

其次,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中医学和纳西东巴医药文化在实践中的传承与融合情况。

第三,采用访谈法,了解当地中医师和纳西东巴医药师关于传承和融合的认识和态度。

最后,通过实验分析法,探究中医学和纳西东巴医药文化融合的机制和影响因素。

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探究中医学在丽江地区的传承历程及其与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交融情况,为当地中医学和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通过研究中医学和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的融合,可以促进两种传统医学文化的互相学习和交流,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

同时,还可以为传承和弘扬当地传统文化做出贡献,维护和推动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纳西族医药简史

纳西族医药简史

納西族醫藥簡史
唐代,納西族社會生產得到發展,創造了象形文字,受到南詔与吐蕃的文化醫藥的影響,形成了納西族巫教-東巴教。

爾后出現了大量的東巴經典,記述了從原始社會到封建社會的醫藥文化知識。

如《崇仁播迪找藥》記載了藥物,《點龍王藥經》記載了乳為補益用,《神將藥品經》記載了洒藥。

又如《布扎》(祭中風癱瘓鬼經)《几扎普米》《驅瘟疫鬼經》《送毒鬼經》等,則完全是對病魔、惡神、自然災害的咒語。

納西族先民很早就以草藥防病治病并延續至今,民間醫多為巫醫,應用自己實用之醫術治病的同時,也應用其他民族的醫藥手段治病。

巫醫:原始宗教的巫與醫緊密地結合一起,巫醫跳神治病,首先是占卜、打卦,通過卦的顯示,決定治療方式。

一般驅鬼念經,卦不顯示,跳神給藥或施術,巫醫一般掌握20种藥品,以及行施扎針、拔火罐、草藥熏鼻、火草點穴,草藥外用等方法。

清代道光二十年,麗江鳴音鄉冷水溝,大東巴阿普肯命,有一冊東巴醫藥專書《稱恩說律》,書中記載有草藥、動物藥、礦物藥200余种,他据此行醫,醫術精深,當地人民甚為贊譽,此書在東巴之間相互傳抄,為行醫延壽之道。

納西族醫藥形成多元性發展,明朝以來藏族醫藥學術發展迅速,北移的納西族与藏族混居一起,吸收藏醫知識。

清代隨著中醫藥的進入,納西族醫藥增添了中醫知識。

民國時期外國傳教士帶進西方醫藥,開設醫院。

傳授西醫藥知識。

民國時期,和純厚搜集玉龍本草標本328种。

壓制整理成冊,闡述了納西族用藥,是民族藥與中藥的結合。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防病机理与实践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防病机理与实践

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防病机理与实践内容摘要:致病机理理论与预防疾病方法,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疾病的形成,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天人之间、人体内部因素之间的失调,就会导致疾病产生。

各民族对于疾病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主要有药物、隔离、清洁、保健、养生、培植免疫力等方法。

这些具有朴素辨证法意识的防病机理与实践活动,为族群的繁衍与人们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保证作用。

致病机理理论与预防疾病方法,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般认为疾病的形成,可以分为内因与外因,天人之间、人体内部因素之间的失调,就会导致疾病产生。

各民族对于疾病采取了多种防治措施,主要有药物、隔离、清洁、保健、养生、培植免疫力等方法。

这些具有朴素辨证法意识的防病机理与实践活动,为族群的繁衍与人们的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保证作用。

西南少数民族;防病机理;实践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起源于远古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不断发展成熟,为各民族的繁衍与群众生命健康起到了保证作用。

各族传统医药具体情况不同,解放初期,有的民族医学还处于医巫尚未分离、“神药两解”的状况,而更多民族的医药学有了明显进步,形成了包括医药理论、防病治病、卫生保健等内容的传统医药体系。

致病机理理论与预防疾病方法,是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学的特色之一。

他们认为导致疾病的有内因与外因,强调天人之间、人体内部因素之间的协调,对于疾病,采取各种草医与群众性的积极防治措施。

1西南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的致病机理西南各民族为解释疾病原因,产生了致病机理说,包含有朴素的唯物观与辨证法。

1.1藏族医学的内外因致病说藏医理论受到缘起论等藏传佛教教义影响,形成了系统的致病机理理论。

在外因方面,藏文《佛说养生经》强调天与人的相互影响,注重天人合一,提出人必须注意饮食、生活习惯、精神活动及环境之间协调统一的养生观。

“藏医学认为,某些自然现象、某些星耀的出现,会影响万物,会使人患某种疾病。

纳西族医药调查研究

纳西族医药调查研究

纳西族医药调查研究摘要:本文调查整理了纳西族医药发展的历史,探讨了纳西族医药的哲学理论支持,并提出了纳西族医药体系挖掘研究的方向。

这对国家民族民间医药保护传承与民间医药体系建立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纳西族、纳西族医药、玉龙本草、东巴文化。

一、纳西族医药发展史丽江是多民族聚居区,世居12个民族,除汉族外,纳西族是丽江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

纳西族东巴文化和纳西学在国际学术研究中的地位举足轻重。

东巴古籍中记载了《崇仁潘迪找药》《给自然神点药》《给战神点药》等东巴经中记载了多种药物及其用法;《化吕》则记录了许多针对各种疾病的咒语;部分地区还有专门记录药方的东巴文书籍。

从这些经典可以看出,在“洪武调卫”丽江大范围军屯之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是东巴医药的发展和形成时期,也是纳西族医药的萌芽时期,此时以巫医结合的治疗方式为主要特征。

明朝“洪武调卫”后,丽江的人口结构发生巨变,大量来自中原的军屯、民屯进入丽江地区,中原文化和其他民族文化涌入丽江,东巴医药体系逐渐与中医药、藏医药以及其他民族医药文化相融合,并形成了纳西族医药文化。

《玉龙本草》最早形成于明代宣德至正统年间纳西族名医阿普井日创办的“邵恒堂”,雏形于清代中期,历经岁月得以不断积累,是纳西族第一部系统民间医学集成。

相传于500年前(约明朝万历年间),丽江古城和氏十八代原姓祖阿普目,也就是纳西族民间中医世家《绍恒堂》的创始人,编写了一部《玉龙本草》,收藏有本地产中草药“三百八十七种,并阐述了纳西用药之单方”,其中有《玉龙本草备要》、《伤寒秘诀录》,《伤寒疾注》《术素心得》等四部专著,成为纳西族人民的民族医药遗产的代表著。

《玉龙本草》共收录滇西北纳西乡土药用植物500余种和大量药方及医案资料。

明朝以后,中医药的一些经典著作《黄帝内经》《伤寒论》《本草纲目》等已经在纳西族地区流传。

杨辉在明末清初来到丽江,被木氏土司聘为医官,在丽江传播中医药知识,创办了复兴堂。

杨成初编撰了《验舌录》《本草改谬》等书籍。

民族记忆传承视阈下的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发掘利用研究

民族记忆传承视阈下的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发掘利用研究

民族记忆传承视阈下的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发掘利用研究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的发掘利用对传承纳西族记忆、传播东巴文化、促进民族医药发展有现实意义。

文章通过对古老的纳西东巴医药文化、纳西东巴医药古籍文献概况进行梳理,阐释发掘利用的现实性,分析发掘利用工作中存在的民族文化认同感逐渐淡化、损毁流失严重等问题,提出发掘利用的优化策略,可进一步促进发掘利用工作。

标签:东巴医药古籍文献;纳西族;发掘利用Abstract:The excav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ancient works in Naxi Dongba medicine is of practical significance for inheriting the memory of Naxi nationality,spreading Dongba culture 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ethnic medicine. Through an overview of the ancient Naxi Dongba medical culture and the Naxi Dongba medical ancient works,the article explains the reality of the exploration and utilization,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the gradual desalination of the national cultural identity in the work and the serious loss,and puts forward the optimization strategy to explore and utilize it,which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excavation.Keywords:Dongba Medical Ancient Works;Naxi Minority;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个人记忆,保存着一个人的生活经历;民族记忆,记载着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的变迁[1]。

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民族药用植物研究

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民族药用植物研究

2020年2月第29卷第1期中央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Journal of MUC( Natural Sciences Edition)Feb.,2020Vol. 29 No. 1云南丽江地区纳西族民族药用植物研究杨根林,胡佳莫,高云,冷应天,谭凤琼,关云琳,高云贵(丽江市林业科学研究所,云南丽江674100)摘要:本文通过査阅前人的研究文献、走访老中医、了解民间药用植物传统利用方法、调查传统集市等方法,对丽江地区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进行了调査研究。

记录了丽江地区纳西族常用304味植物类药材的植物基源,经过考证隶属于112科256属383种植物,涵盖了丽江地区分布植物的各类科属,均为野生,具有食用方法和用途多样化,经济价值高等特点,一些植物可作为某些药材的替代药材,缓解药材资源的匮乏,但也存在用药安全、不明确,传统医药挖掘与整理不足,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药用植物生境改变等问题。

因此,开展进一步系统研究,保护生境、开展野生药用植物人工驯化栽培是实现纳西族传统药用植物可持续利用的关键。

关键词:云南丽江;纳西族;民族药用植物;调査中图分类号:R295.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036(2020 )01-0066-061前言1.1纳西族民族药用植物在人类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我国各族人民创造了自己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民族文化。

各少数民族都 有着自己防病治病的经验乃至医药理论[1]。

中国的民族医药学和中医药学、民间草医草药三部分组成 了传统医药,民族医药学在各自的文化背景中独立创造,自成体系,别具特色m。

地域的不同和各民族 的风俗习惯等差异造就了各自颇具特色而丰富的医药知识文化,生活在金沙江流域纳西族医药便是众多民族中颇有研究价值的民族医药之一,其祖先创造了灿烂的东巴文化,积累了丰富的医药知识,它不 仅包括了纳西族居住地区的民间医药,还包括了在东巴经中记载的医药知识m。

相传清朝光绪十年(公 元1830年),由纳西族和氏家族的和介山写成。

纳西东巴医药心身医学理论的初步探讨

纳西东巴医药心身医学理论的初步探讨

纳西东巴医药心身医学理论的初步探讨心身医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医学学科,在当今节奏快速的社会模式下,身心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之势,身心医学急需建设与发展。

同时传统医学在对心身疾病的认识上,内容丰富、见解独到且自成体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心身医学的内容。

目前,尚无从身心疾病角度对纳西东巴医药进行论述,更是缺少对纳西东巴医药心理学这门学科的相关研究,笔者拟从纳西东巴医药在“心”“身”疾病的发展脉络、形成基础和基本特征上进行初步的探讨。

标签:心身医学;纳西东巴医药;探讨心身医学是现代医学科学的一个分支,它是现代医学由生物医学模式发展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产物,与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关系密切[1]。

故它主张从对个体进行系统研究,从生物、心理、社会的角度全面系统地对人体进行诊断。

1 身心医学理论1.1.背景前沿身心医学是一个年轻的学科,作为一个明确的科学概念,从1944年诞生之初至今仅有60多年的历史[2],但它确是当代医学心理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当代国际上引人注目的新兴学科之一。

它能够成为当代医学领域上备受注目的新兴学科,与现今社会结构的改变、生存环境的不断恶化、人际关系的日益紧张密切相关。

当今社会是一个被称为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竞争激烈的快节奏社会,正是这种快速进程的社会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孕育”身心疾病的温床。

它在产生诸如“抑郁症”“焦虑症”等普遍的心理和身体疾病的同时,也向医学界发出了新的呼唤。

近50年来,综合国内外有关心身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临床各科心身疾病占22%~35%,内科领域心身疾病占322%~351%,而内科循环系统住院患者中心身疾病比例在50%以上[3]。

心身疾病患病人数呈逐年上升之势,已成为严重危害人类身心健康乃至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因。

1.2.国内现状心身医学在我国是一个新兴的边缘学科,近年来虽有些许发展,但在该领域与欧美等国相比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虽然心身医学的科学体系由美国精神病研究专家Dunber正式创立于20世纪30年代,但是早在2000年前的中国传统医学中就已有心身一体化的医学的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