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作业空间设计PPT课件
合集下载
《作业空间设计》PPT课件 (2)

度为200mm; 仅当写字用时,最佳宽度为400mm; 工作面板的厚度一般不超过50mm,以便保证大腿的
容膝空间。
35
第三节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二)作业范围 (1)水平作业范围
图12-3平面正常范围和最大范围,以及斯夸尔斯提出的正常范围/cm
36
第三节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2)垂直作业范围
11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三)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企业的生产方式、工艺特点决定了总体作业空间内 的设备布局,
再根据人机关系,按照人的操作要求进行作业场所 设计及其他设计。
12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一、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
(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
(三)人的行为特征
1.个人心理空间
表 12-1人际交往心理距离/mm
接触类型 亲密距离 个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共距离
心理距离 ≤450
450~1200 1200~3500 3500~9000
图12-2人身空间区域
32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2.人的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
人的捷径反应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贪图方便,采 用最便捷的途径,直接指向目标的行为倾向。
(二)作业范围
图 12-13 立姿作业的作业范围/㎜
9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二)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10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min
平 20 均 15 执 行 10 时 间5
容膝空间。
35
第三节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二)作业范围 (1)水平作业范围
图12-3平面正常范围和最大范围,以及斯夸尔斯提出的正常范围/cm
36
第三节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2)垂直作业范围
11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三)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企业的生产方式、工艺特点决定了总体作业空间内 的设备布局,
再根据人机关系,按照人的操作要求进行作业场所 设计及其他设计。
12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一、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
(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度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
(三)人的行为特征
1.个人心理空间
表 12-1人际交往心理距离/mm
接触类型 亲密距离 个人距离 社交距离 公共距离
心理距离 ≤450
450~1200 1200~3500 3500~9000
图12-2人身空间区域
32
第二节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2.人的捷径反应和躲避行为
人的捷径反应是指人在日常生活中,为了贪图方便,采 用最便捷的途径,直接指向目标的行为倾向。
(二)作业范围
图 12-13 立姿作业的作业范围/㎜
9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二、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二)作业场所布置原则 (1)重要性原则 (2)使用频率原则 (3)功能原则 (4)使用顺序原则
10
第一节 作业空间设计概述
/min
平 20 均 15 执 行 10 时 间5
教学课件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丁玉兰

1.5 人机工程学与工业设计
1.5.1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人的因素”提供人体尺度 参数
1.5.2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物”的功能合理性提供科 学依据
1.5.3 为工业设计中考虑“环境因素”提供设计准则 1.5.4 为进行人-机-环境系统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1.5.5 为坚持以“人”为核心的设计思路提供工作程
2)工作场所和信息传递装置的设计:主要研究 如何设计合适的环境及信息传递装置,使人可以 舒适高效的工作。如本书5、6、7、8章的内容。
3)环境控制与安全保护:主要研究从长远利益出发, 如何设计环境及进行安全保护以保证人在长期工作下健 康不受影响,事故危险性最小。如本书9、10章的内容。
4)人机系统的总体设计:人机系统工作效能的高低 主要取决于它的总体设计,即在整体上使“机”与人体 相适应,解决好人与机器之间的分工和机器之间信息交 流的问题可,使二者取长补短,各尽所长。如本书第11 章的内容。
变量,因而可根据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理论对测量 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从而获得所需群体尺寸的统 计规律和特征参数。
1. 均值
x
1 n
n i 1
xi
2.方差 3.标准差
s2
1n
n 1 i1
2
xi x
1 n 1
n i 1
xi 2
欢迎使用
人机工程学(第三版)
多媒体教学课件
课件目录
第1章 人机工程学概论 第2章 人体测量与数据应用 第3章 人体感知与运动系统 第4章 人的心理与行为特征 第5章 人机的信息界面设计 第6章 工作台椅与工具设计 第7章 作业姿势与动作设计 第8章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第9章 人与环境的界面设计 第10章 事故控制与安全设计 第11章 人机系统总体设计 第12章 人机工程发展趋势
采掘机械课件.第八章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课程
采掘机械 2.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 结构
第八章 单体支护设备
图8-8 三用阀结构 1-阀筒;2-注液阀体;3-钢球; 阀筒; 注液阀体 注液阀体; 钢球 钢球; 阀筒 4-卸荷阀垫;5-卸荷阀弹簧;6卸荷阀垫; 卸荷阀弹簧 卸荷阀弹簧; 卸荷阀垫 连接螺杆; 阀套 阀套; 安全阀针 安全阀针; 连接螺杆;7-阀套;8-安全阀针; 9-安全阀垫;10-导向套;11-安 安全阀垫; 导向套 导向套; 安 安全阀垫 全阀弹簧; 调压螺钉 全阀弹簧;12-调压螺钉
图8-7 外注式单体液压支柱 1-外顶盖;2-活柱体;3-三用阀;4外顶盖; 活柱体 活柱体; 三用阀 三用阀; 外顶盖 活塞; 复位弹簧 复位弹簧; 卸载手把 卸载手把; 活塞; 5-复位弹簧;6-卸载手把;7缸体; 底座 底座; 供液管 供液管; 注液枪 缸体;8-底座;9-供液管;10-注液枪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课程
采掘机械
第八章 单体支护设备
图8-3 通气阀结构 1-端盖;2-钢球;3-阀 端盖; 钢球 钢球; 阀 端盖 密封圈; 顶杆 顶杆; 体;4-密封圈;5-顶杆; 密封圈 6-阀芯;7-弹簧;8-螺 阀芯; 弹簧 弹簧; 螺 阀芯 母
图8-4 安全阀和卸载阀结构 1-安全阀垫;2-导向套;3、6安全阀垫; 导向套 导向套; 、 安全阀垫 弹簧; 卸载阀垫 卸载阀垫5-卸载阀套 弹簧;4-卸载阀垫 卸载阀套
阳泉职业技术学院 精品课程
采掘机械 二、滑移顶梁支架
第八章 单体支护设备
种类: 种类:
卸载式 半卸载式
区别: 区别: 半卸载式滑移顶梁支 架与卸载式滑移顶梁 支架不同的地方在于, 支架不同的地方在于, 半卸载式滑移顶梁支 架在后梁和前梁上装 有可滑动的副梁, 有可滑动的副梁,当 主滑移顶梁卸载滑移 时,尚有其他支护构 件支撑顶板。 件支撑顶板。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ppt35张)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1
8.5.2 作业面高度
在站姿和坐、站姿作业中,必须依从一定的原 则进行设计,参阅表8-8。 1. 站姿,见图8-17,图8-18。 2. 坐/站姿。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H [ H H ] / 2 2 2 ( W , 95 %) 2 ( M , 5 %)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7
8.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8.3.1 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见图8-5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10
8.5 作业面设计
8.5.1 水平作业面
水平作业面主要在坐姿作业和坐、站姿作业场合 使用,它必须位于作业者舒适的手工作业空间范围内, 见图8-16。 对于正常作业区域,作业者应能在小臂正常放置 而上臂处于自然悬垂状态下舒适的操作。 对最大作业区域,应使在臀部伸展状态下能够操 作,且这种作业状态不宜持续很久。
人机工程学(八)
Email:gygc126@
第8章 作业岗位与空间设计
8.1
主 要 内 容
8.2 8.3 8.4 8.5 8.6
作业岗位的选择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作业空间的人体尺寸 作业面设计 作业空间的布置
Prepared by PhD H. Y. Huang, Dongg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室内设计

12
第三节、室内设计的目的与特征
室内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要创造出适宜人们在其中活动的舒适空 间 ,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 现代室内设计,从创造出满足现代功能、符合时代精神的要求出 发,需要确立一些基本观点:
13
1、以满足人和人际活动的需要为核心
室内设计的目的是创造室内空间环境为人服务,以提高物质生活水 准、增进室内环境的精神品质,这是应该放在设计的首位。 物质水准——实用性是加强室内效果的唯一途径。 精神品质——包括艺术性、个性、精神性、个性法则,心理平衡、情 感抒解、心智发展。 艺术性——是指形式原理、形式要素,即造型、色彩、光线、材质等, 必须在美学原理的规范之下,以达到取悦感官、鼓舞精神的作用。 个别性—— 是指性格形态、学识教养深度,各有不同形式,反映不同 格调,满足和表现个体与群体。 个性因素——是指个性、偏好、生活方式、起居习惯及劳动工作性质 等的群体结构意识。
1、风格流派概念
风格——即精神面貌与格调。体现创作中的艺术特色和个性; 流派——指学术、文艺方面的派别。即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由某些艺术家社会思想、艺术造诣、艺术风格、创作方法相近或 相似而形成的集合体。
2、什么是室内装饰风格
把一个时代的室内装饰特点以及规律性的精华提炼出来, 应用在室内的各面造型及家具造型的一种表现形式,称之为室内 装饰风格。
室内设计概论
使用说明
本课件分为八章。课时计划为18课时
第一章为基础部分,安排2课时 第二章为人体工程学与室内设计,安排2课时 第三章为室内空间设计部分,安排2课时 第四章为室内色彩设计部分,安排2课时 第五章为室内空间的采光与照明部分,安排1课时 第六章材料工艺部分,安排2课时 第七章室内空间组织与室内界面设计部分,安排3课时 第八章住宅室内设计部分,安排4课时
《人机工程学》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10 垂直面工作区域(适用于男、 女性立姿作业)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表8 - 9 男、 女性操作者立姿作业位置设计参数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表8 - 10 正常工作区域和最大工作区域在水平面和垂直面上的距离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3. 坐—立姿交替操作工作区域设计 采用坐—立姿交替的作业姿势时, 其水平面工作区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由于人的肘部高度各不相同, 因此为使工作面的 高度适合于不同肘高的操作者, 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 法: 一是调节机器的高度, 此办法适用于机器有固定 的操作者或者轻便机器; 二是通过高度可调的座椅或 脚垫板调节操作者肘部的高度, 使之与工作面保持适 宜的距离; 三是调节工件的高度。 上述三种办法中, 通常以第二种办法最为经济、 方便。
0.9346倍。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 8 - 1 立姿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2 坐姿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3 单腿跪姿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图8 - 4 仰卧活动空间
第8章 作业空间与用具设计
1. 立姿活动空间 立姿时人的活动空间取决于身体尺寸、 保持身体 平衡的微小平衡动作以及身体放松状态。 当脚的站立 平面不变时, 为保持平衡, 必须限制上身和手臂能达 到的活动空间。 图8 - 1为立姿活动空间及上身和手
作区域。 美国的法莱(Farley)将最大工作区域定义
为以肩峰点为轴, 上肢伸直在矢状面上移动时, 手的 移动轨迹所包括的范围; 将正常工作区域定义为上臂
自然下垂, 以桡骨点为轴, 前臂在矢状面上移动时,
手的移动轨迹所包括的范围。
作业岗位与作业空间设计

(一)视觉显示终端作业岗位的人机界面。 1.人-椅界面:首先要求作业者保持正确坐姿,并 采用适当尺寸、结构和可以调节的座椅。 2.眼-视屏界面:要求满足人的视觉特点并选用可 旋转和可移动的显示器。 3.手-键盘界面:要求上肢能舒适的工作,可选择 高度可调的平板放置键盘。 4.脚-地板界面:适当设计台、椅、地三者的高度 差,避免引起下肢的静态负荷,避免造成大腿受 工作台面下部的压迫。 典型的计算机人机界面设计(下图)。
2010.11.22
本章内容
1 作业岗位概述 2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4 作业空间人体尺度 555 作业空间设计
一、作业岗位概述
1、概念: 作业岗位指作业者从事体力和(或)脑力劳动的地点
(位置)。 作业岗位与岗位间的时空关系的优化设计,可以满足生
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等要求。
坐姿作业具有以下特点: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身 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业;脚蹬范围广, 能正确操作。
人体最合理的作业姿势就是坐姿作业。以下作业应采用坐 姿作业:精细而准确的作业;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施力较 小的作业;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
(二)工作体位
②立姿作业 立姿通常是指人站立时上体前屈角小于30°时所保持的姿势。立姿作业
①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 指视网膜中心窝处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1.5º~3º,其 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
②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º,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
③有效视力范围,视角50º,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 的转动,在该区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 够的清晰视觉。
①个人心理空间
2010.11.22
本章内容
1 作业岗位概述 2 手工作业岗位设计 3 视觉信息作业岗位设计 4 作业空间人体尺度 555 作业空间设计
一、作业岗位概述
1、概念: 作业岗位指作业者从事体力和(或)脑力劳动的地点
(位置)。 作业岗位与岗位间的时空关系的优化设计,可以满足生
产过程的连续性、平行性、比例性、均衡性等要求。
坐姿作业具有以下特点:不易疲劳,持续工作时间长;身 体稳定性好,操作精度高;手脚可以并用作业;脚蹬范围广, 能正确操作。
人体最合理的作业姿势就是坐姿作业。以下作业应采用坐 姿作业:精细而准确的作业;持续时间较长的作业;施力较 小的作业;需要手、足并用的作业。
(二)工作体位
②立姿作业 立姿通常是指人站立时上体前屈角小于30°时所保持的姿势。立姿作业
①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 指视网膜中心窝处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1.5º~3º,其 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
②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º,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
③有效视力范围,视角50º,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 的转动,在该区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 够的清晰视觉。
①个人心理空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1.1 作业空间 人在从事某项作业时,为完成该项工作,
人体所必须的活动范围或空间。
人的操作活动范围 机器的显示器和控制器的范围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4
作业空间设计
1、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1)近身作业空间。指作业者在某一固定的工作岗位上 保持站姿或坐姿等一定的工作姿势时,由于人体的静态或动 态的尺寸限制,作业者为完成作业所涉及的空间范围。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15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Human CAD 视野仿真模拟图
16
(3)眼高
人眼具有视觉特性,在目视工作中人眼的适应性至关 重要。人眼适应性与人眼的高度及显示器、控制器的位置 有关。显示器、控制器的配置应当满足人的视觉特性的要 求。配置不当将引起作业者的视觉疲劳,从而导致作业的 效率降低,安全和可靠性也无法保障。
《工作空间人体尺寸》(GB/T13547-1992)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11
3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3.2 人体视野及所及范围 (1)视野 (2)主要视力范围 (3)眼高 (4)视觉运动规律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12
(1)视野
视野是指人的头部和眼球固定不动的情况下,眼睛观 看正前方物体时所能看得见的空间范围,常以角度来表 示。视野的大小和形状与视网膜上感觉细胞的分布状况 有关,正常人两眼的视野大致相同。
第八章 作业空间设计
1
整体概述
概述一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二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概述三
点击此处输入
相关文本内容
本章内容
1 作业空间设计的有关概念 2 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3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4 作业姿势与作业空间设计 5 工作场所性质与作业空间设计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3
3.1 作业空间设计时人体测量学数据运用
(1)确定对于设计至为重要的人体尺寸;
(2)确定设计对象的使用者群体,以决定必须考虑的尺 寸范围;
(3)确定数据运用原则;
(4)选择合适的数据定位群体的百分位;
(5)查找表选择有关数据值;
(6)如有必要,对数据作适当的修正;
(7)考虑测量衣着情况;
(8)考虑人体测量学数据的静态和动态性质。
2.3 总体作业空间设计的依据 组织的生产(作业)方
式、工艺(过程)特点决定 了总体作业空间结构。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9
20
平
均 执
15
行 时
10
间
5
/min
0
频率 重要性 功能 使用顺序
低
中
高
原则的适用性
图8-1 面板布置原则与作业执行时间的关系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10
3 作业空间设计中的人体因素
①中心视力范围(直视区)。人们通常所说的视力,是 指视网膜中心窝处的视力,又称中心视力。1.5º~3º,其 特点是对该区内的事物的视觉最为清晰。
②瞬间视力范围,视角18º,其特点是通过眼球的转动, 在有限的时间内就能获得该区内物体的清晰形象。
③有效视力范围,视角50º,其特点是利用头部和眼球 的转动,在该区内注视物体时,必须集中注意力方能有足 够的清晰视觉。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7
2 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2.1 近身作业空间设计应考虑的因素
作业特点 体力>脑力,高温>常温
人体尺寸 百分位选择,考虑衣着
作业姿势 坐姿、立姿,坐立交替
个体因素 性别、年龄、人种、体形
维修活动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8
2 作业空间设计的一般要求
2.2 作业场所布置(4)使用顺序原则
在水平面内的视野是:双眼视区大约60º以内的区域, 辨别汉字的视线角度为10º~20º;分辩字母的视线角度 为15º~30º,在各自视线范围以外,汉字和字母模糊, 趋于消失。对于特定的颜色的辨别,视线角度为30º~ 60º。最敏锐的视力是在标准视线每侧1º的范围内。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13
垂直平面的视野:以标准视线水平为0º基准,则最大视 区为视平线以上50º和视平线以下70º。颜色辨别界限为 视平线以上30º,视平线以下40º。
实际上人的自然视线是低于标准视线的,一般状态下, 站立和坐姿时自然视线低于水平线15º;在站姿松弛时, 自然视线偏离标准线30º,在坐姿松弛时,自然视线偏离 标准线38º。最佳观看展示物的视区在低于标准线30º的 区域里。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14
(2)主要视力范围
根据对物体视觉的清晰度,一般把视野分成三个主要视 力范围区: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6
1.2 作业空间设计 狭义:合理设计工作岗位空间,以保证作业者安全、舒 适、高效工作。 广义:按照作业者的操作范围、视觉范围、作业姿势等 生理、心理因素对作业对象、机器设备、工具等进行合 理的空间布局,给人、物等确定最佳(合理)的流通路 线和占有区域,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舒适性和经济性。
立姿眼高是从地面至眼睛的距离,在一般工业人口中, 眼高的范围约为(1470~1750)mm。坐姿眼高是从座 位面至眼睛的距离,其范围约为(660~790)mm。两 组数据值均为正常衣着和身体姿势状态。这些尺寸是目视 工作必须适应的眼高范围。
湖南科技大学工业工程系
17
眼
高
眼
高
立姿时的眼高 (1470~1750)mm
坐姿时的眼高 (660~790)mm
(4)视觉运动规律
①眼睛沿水平方向运动比沿垂直方向运动快而且不易疲 劳;一般先看到水平方向的物体,后看到垂直方向的物体。 因此,很多仪表外形设计成横向长方形。
②视线的变化习惯于从左到右,从上到下和顺时针方向 运动。所以仪表刻度方向设计应遵循这一规律。
③人眼对水平方向尺寸和比例的估计比对垂直方向的估 计要准确得多,因而水平式仪表的误读率(28%)比垂直式 仪表的误读率(35%)低。
(2)个体作业场所。指作业者周围与作业有关的、包含 设备因素在内的作业区域,简称为作业场所。如电脑、计算 机桌、电脑椅就构成一个完整的个体作业场所。与近身作业 空间相比,更为复杂,还包括了相关设备所需的场地。
(3)总体作业空间。多个相互联系的个体作业场所布置 在一起就构成了总体作业空间。总体作业空间不是直接的作 业场所,它更多地强调多个个体作业场所之间尤其是多个作 业者之间的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