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石匠与目标管理

合集下载

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

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

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目标管理指导思想上是以Y理论为基础的,即认为在目标明确的条件下,人们能够对自己负责。

所谓目标管理乃是一种程序或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和下级一起协商,根据组织的使命确定一定时期内组织的总目标。

那么,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目标管理的主要特点l、重视人的因素目标管理是一种参与的、民主的、自我控制的管理制度,也是一种把个人需求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的管理制度。

在这一制度下,上级与下级的关系是平等、尊重、依赖、支持,下级在承诺目标和被授权之后是自觉、自主和自治的。

2、建立目标锁链与目标体系目标管理通过专门设计的过程,将组织的整体目标逐级分解,转换为各单位、各员工的分目标。

从组织目标到经营单位目标,再到部门目标,最后到个人目标。

在目标分解过程中,权、责、利三者已经明确,而且相互对称。

这些目标方向一致,环环相扣,相互配合,形成协调统一的目标体系。

只有每个人员完成了自己的分目标,整个企业的总目标才有完成的希望。

3、重视成果目标管理以制定目标为起点,以目标完成情况的考核为终结。

工作成果是评定目标完成程度的标准,也是人事考核和奖评的依据,成为评价管理工作绩效的唯一标志。

至于完成目标的具体过程、途径和方法,上级并不过多干预。

所以,在目标管理制度下,监督的成分很少,而控制目标实现的能力却很强。

特点(1)员工参与管理:目标管理是员工参与管理的一种形式,由上下级共同商定,依次确定各种目标。

(2)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目标管理的基本精神是以自我管理为中心。

目标的实施,由目标责任者自我进行,通过自身监督与衡量,不断修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目标的实现。

(3)强调自我评价:目标管理强调自我对工作中的成绩、不足、错误进行对照总结,经常自检自查,不断提高效益。

(4)重视成果:目标管理将评价重点放在工作成效上,按员工的实际贡献大小如实地评价一个人,使评价更具有建设性。

4、强调高层、中层、基层管理者职责的不同目标管理的核心是,每一个经理人的工作目标,应该由他们对自己所属的上级单位的成功应做的贡献来规定。

目标管理,这么理解才深刻

目标管理,这么理解才深刻

目标管理,这么理解才深刻第一个故事爱丽丝的故事“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

”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点评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

在海岸以西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

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

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合适的目标是员工可以跳一跳能够得着的目标,当员工经过努力之后可以达成目标,目标才会对员工有吸引力,否则,员工宁可不做,也不愿意费了很大力气而没有完成。

第三个故事石匠的故事有个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整个国家最出色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点评三个石匠的回答给出了三种不同的目标,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团队的5个要素7个要点

团队的5个要素7个要点

团队管理5要素(一)、目标管理(objectives management):有一个古老的故事,故事的内容是:有人问三个在工作时的石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石匠说:“我在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一边敲打石块一边回答:“我在做全国最好的石匠活。

”第三个石匠眼中闪烁着智慧说:“我在建造一所大教堂。

”目标指导行动,三个不同目标的石匠,最终产生的结果也不一样,如果只是混口饭吃,可能最后连饭都吃不饱。

所以一个团队必须要有目标,每个团队成员也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团队管理人员有责任,为团队成员制定适宜的目标,因此目标管理是管理团队的一个重要的方法,尤其是销售团队,更需要目标的指引!作为领导必须知道自己对下级的期待是什么,而下级必须知道自己对什么结果负责。

团队目标是团队的灵魂,是指引团队前进的灯塔,也是团队存在的组织意义。

因此对团队的管理,要以目标为导向。

1、什么是目标管理?目标管理就是把团队领导人的工作,由控制下属成员,变成与下属一起设定客观的标准和目标,让他们靠自己的积极性去完成工作的一种方法。

2、目标管理的具体做法可以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目标的设置;第二阶段为实现目标过程的管理;第三阶段为测定与评价所取得的成果。

1)目标的设置①团队高层领导预定目标。

这是一个暂时的可以改变的目标预案。

即可以由上级提出,再同下级讨论;也可以由下级提出,上级批准。

无论哪种方式,必须共同商量决定;其次,团队领导必须根据团队的使命和长远战略,估计客观环境带来的机会和挑战,对本团队的优劣有清醒的认识。

对组织应该和能够完成的目标,心中有数。

②重新审议组织结构和职责分工。

目标管理要求每一个分目标都有确定的责任主体。

因此预定目标之后,需要重新审查现有的组织结构,根据新的目标分解要求进行调整,明确者和协调关系。

③确立下级的目标。

首先下级明确团队的规划和目标,然后明确自己的分目标。

在讨论中上级要尊重下级,平等待人,耐心倾听下级意见,帮助下级发展一致性和支持性目标。

目标管理七个小故事

目标管理七个小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

”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

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

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

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

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三个石匠与目标管理

三个石匠与目标管理

三个石匠与目标管理有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一座教堂。

”如果我们用“自我期望”、“自我启发”和“自我发展”三个指标来衡量这三个石匠,我们会发现第一个石匠的自我期望值太低,在职场上,此人缺乏自我启发的自觉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二个石匠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团队中,此人很可能是个特立独行、“笑傲江湖”式的人物。

第三个石匠的目标才真正与工程目标、团队目标高度吻合,他的自我启发意愿与自我发展行为将会与组织目标的追求形成和谐的合力。

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必然会制订一个合力的企业目标,把这个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化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去。

我曾经看到一家销售类的企业,他们在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元,比上年提高了50%以上。

管理层在高兴之余开始头脑发热,在没有任何业务依据的前提下把2006年的销售目标一下子提到了4000万元!兴奋把企业的目标盲目拔高,而这样的拔高让所有的员工尤其是业务人员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都认为根本无法实现。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有的业务骨干离职了,有的则豪无信心的就事论事地做着。

这就是典型的企业目标管理的失败案例,而企业目标管理的失败,一定导致员工的茫然和迷失目标!除了这种情况以外,还有就是个人目标管理问题。

我们一直在流行一句话,“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诚然,一个人在职场要有自身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而这个目标应该是不断的超越自我。

我不能说这句话是错的,问题是如果士兵只想把自己磨砺成优秀士兵,甚至是具有特别战斗力的“超级士兵”难道就不是一个好士兵吗?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是给我们的最好答案。

任何目标的确立应该是明确具体并可衡量的,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挑战并切实可行的!诚如第三位石匠那样,只有在最合理的时间优质的完成每座教堂,他在完成每个子目标的同时,迈向了他真正的职业目标!。

目标管理--七个小故事

目标管理--七个小故事

请你告诉我,我该走哪条路?”“那要看你想去哪里?”猫说。

“去哪儿无所谓。

”爱丽丝说。

“那么走哪条路也就无所谓了。

”猫说。

——摘自刘易斯·卡罗尔的《爱丽丝漫游奇境记》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人要有明确的目标,当一个人没有明确的目标的时候,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做,别人也无法帮到你!天助先要自助,当自己没有清晰的目标方向的时候,别人说的再好也是别人的观点,不能转化自己的有效行动。

第二个故事:游泳的故事1952年7月4日清晨,加利福尼亚海岸下起了浓雾。

在海岸以西 21 英里的卡塔林纳岛上,一个43岁的女人准备从太平洋游向加州海岸。

她叫费罗伦丝·查德威克。

那天早晨,雾很大,海水冻得她身体发麻,她几乎看不到护送他的船。

时间一个小时一个小时的过去,千千万万人在电视上看着。

有几次,鲨鱼靠近她了,被人开枪吓跑了。

15小时之后,她又累,又冻得发麻。

她知道自己不能再游了,就叫人拉她上船。

她的母亲和教练在另一条船上。

他们都告诉她海岸很近了,叫她不要放弃。

但她朝加州海岸望去,除了浓雾什么也没看不到……人们拉她上船的地点,离加州海岸只有半英里!后来她说,令她半途而废的不是疲劳,也不是寒冷,而是因为她在浓雾中看不到目标。

查德威克小姐一生中就只有这一次没有坚持到底。

赵日磊点评:这个故事讲的是目标要看的见,够得着,才能成为一个有效的目标,才会形成动力,帮助人们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

管理者在和下属制定目标的时候,经常会犯一个错误,就是认为目标定的越高越好,认为目标定的高了,即便员工只完成了80%也能超出自己的预期。

实际上,这种思想是有问题的,持有这种思想的管理者过分依赖目标,认为只要目标制定了,员工就会去达成。

实际上,制定目标是一回事,完成目标又是另外一回事,制定目标是明确做什么,完成目标是明确如何做。

与其用一个高目标给员工压力,不如制定一个合适的目标,并帮助员工制定行动计划,共同探讨障碍,并排除,帮助员工形成动力。

由石匠引发的管理假说——管理学知识小结

由石匠引发的管理假说——管理学知识小结

有个古老的故事:当三位石匠被问到他们在做什么时。

第一位石匠说:“我在谋生。

”第二位石匠边打石头边说:“我在做全国最好的雕石工作。

”第三位石匠眼中带着想象的光辉仰望天空说:“我在建造一座大教堂。

”第一位石匠很明确,知道自己要从工作中得到什么,“做一天工作,领一天薪水”。

他很可能是为了每天能够得到公平报酬而公平地从事工作。

但他不是,应该是永远也不会是一位管理人员。

第二位石匠则是“专业的技术专家,只关注的是自身的领域”。

当然如果一个组织没有对技术的鼓励,那组织肯定没有生气,也不可能创造出非凡的满足消费者需要的产品。

那如果一个有本事的专业人员只为自己的一点成就沾沾自喜,而不与组织的整体目标相联系,不去承担更多的责任。

这可能是目前企业界绝大多数员工的通病,甚至于某些管理人员。

所以第二个石匠也不可能成为一位合格的管理人员。

而第三个石匠不但具有崇高的愿景和巨大的使命感,而且能把自身对组织所负有的责任与组织目标结合起来。

这就是我们组织要寻找的管理人员。

虽然这则小故事只是一个引子,但毫不怀疑它对我们理解什么是管理者的启发。

那到底什么是管理者?管理者的工作又是什么呢?下面我们就对什么是管理者及其管理者的工作进行详细的探讨。

什么是管理者呢?在管理历史的早期,管理人员被定义为“对其他人的工作负有责任的人”。

这个定义比较符合当时的需要,它使管理人员的职能同“所有者”职能相区别。

但这远远不能满足当今时代的发展要求,比如在一个企业中经常处于负责地位的人,很显然是管理群体的一员,但并不从事管理工作,关键是并不对其他人的工作负责。

比如一个公司的财务主管,负责公司中金钱的供应和使用,可能有一些下属是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但他主要是一个“以个人方式做出贡献的人”。

而不是一位管理人员,这样的人员很多,又比如高级成本会计师、市场调研人员以及提供高层管理咨询人员等。

个体的专业贡献者在现代的企业组织中迅速增长,使我们的组织结构与传统的“直线组织”的概念完全不一样。

3个石匠故事

3个石匠故事

第一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养家糊口,这是短期目标导向的人,只考虑自己的生理需求,没有大的抱负;第二个石匠说自己做石匠是为了成为全国最出色的匠人,这是职能思维导向的人,做工作时只考虑本职工作,只考虑自己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很少考虑组织的要求;而第三个石匠的回答说出了目标的真谛,这是经营思维导向的人,这些人思考目标的时候会把自己的工作和组织的目标关联,从组织价值的角度看待自己的发展,这样的员工才会获得更大的发展。

诠释了目标管理理论,首先,一个人要有明确清晰的目标,其次,目标要切合实际,看得见,摸得着,第三,目标不是孤立存在,一个人的目标要和组织相关联,第四,目标与计划密不可分,第五,目标要进行分解落实,第六,领导要在目标管理中起到率先垂范作用,第七,领导要关注目标的执行情况,为员工提供支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个石匠与目标管理
日期:2012-01-09 22:23 来源:价值中国作者:杨宝林阅读:611次
有人经过一个建筑工地,问那里的石匠们在干什么?三个石匠有三个不同的回答。

第一个石匠回答:“我在做养家糊口的事,混口饭吃。


第二个石匠回答:“我在做最棒的石匠工作。


第三个石匠回答:“我正在盖一座教堂。


如果我们用“自我期望”、“自我启发”和“自我发展”三个指标来衡量这三个石匠,我们会发现第一个石匠的自我期望值太低,在职场上,此人缺乏自我启发的自觉和自我发展的动力。

第二个石匠的自我期望值过高,在团队中,此人很可能是个特立独行、“笑傲江湖”式的人
物。

第三个石匠的目标才真正与工程目标、团队目标高度吻合,他的自我启发意愿与自我发展行为将会与组织目标的追求形成和谐的合力。

一个优秀的管理团队,必然会制订一个合力的企业目标,把这个目标分解成一系列的子目标,并把这些目标化到每一个员工的心里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的行为中去。

我曾经看到一家销售类的企业,他们在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了1000万元,比上年提高了50%以上。

管理层在高兴之余开始头脑发热,在没有任何业务依据的前提下把2006年的销售目标一下子提到了4000万元!兴奋把企业的目标盲目拔高,而这样的拔高让所有的员工尤其是业务人员感到不可思议的同时,都认为根本无法实现。

其结果是可想而知的,有的业务骨干离职了,有的则豪无信心的就事论事地做着。

这就是典型的企业目标管理的失败案例,而企业目标管理的失败,一定导致员工的茫然和迷失目标!
除了这种情况以外,还有就是个人目标管理问题。

我们一直在流行一句话,“不愿做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诚然,一个人在职场要有自身发展的规划和目标,而这个目标应该是不断的超越自我。

我不能说这句话是错的,问题是如果士兵只想把自己磨砺成优秀士兵,甚至是具有特别战斗力的“超级士兵”难道就不是一个好士兵吗?
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目标管理中的SMART原则是给我们的最好答案。

任何目标的确立应该是明确具体并可衡量的,在一定时间内经过自己的努力去超越挑战并切实可行的!诚如第三位石匠那样,只有在最合理的时间优质的完成每座教堂,他在完成每个子目标的同时,迈向了他真正的职业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