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
刘禹锡最著名的诗14首

刘禹锡最著名的诗14首【原文】和乐天春词⑴新妆宜面下朱楼⑵,浅门锁春光一院恨⑶。
行到中庭数花朵⑷,蜻蜓飞上玉搔头⑸。
【注解】⑴春词:春怨之词。
“春词”为白居易原诗题目。
⑵宜面:脂粉涂抹得与容颜最宜,给人一种规整人与自然的美感。
一作“粉面”。
朱楼:髹以红漆的楼房,多指风流女子的居所。
⑶春光:春天的风光、景致。
南朝宋吴孜《春闺怨》诗:“春光太无意,窥窗来见参。
”⑷中庭:庭院;庭院之中。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醴泉涌于清室,通川过分中庭。
”⑸蜻蜓:暗指头上之香。
玉搔头:玉簪,可用来搔头,故称。
【白话译文】浓妆艳抹打扮一新下红楼,深深庭院春光虽好只添愁。
跑到庭中查数Duras的花朵,蜻蜓有情飞至了玉簪底下。
【原文】乌衣巷⑴朱雀桥边野草花⑵,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⑶,飞进寻常百姓家⑷。
【注释】⑴乌衣巷:金陵城内街名,坐落于秦淮河之南,与朱雀桥相似。
三国时期吴国曾设立军营于此,为禁军驻地。
由于当时禁军身穿黑色军服,所以此地俗语表示乌衣巷。
在东晋时以王导、谢安两大家族,都定居在乌衣巷,人称其子弟为“乌衣郎”。
进唐后,乌衣巷变成废墟。
⑵朱雀桥:六朝时金陵正南朱雀门外横跨秦淮河的大桥,在今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
⑶王谢:王导、谢安,晋相,世家大族,贤才众多,皆位居巷中,冠盖簪缨,为六朝巨室。
旧时王谢之家庭多燕子。
至唐时,则皆衰败无人知晓其处。
⑷寻常:平常。
【白话译文】朱雀桥边长满丛丛野草,点点野花。
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从前在王谢大堂前筑巢的燕子,如今再来飞进平常百姓人家。
【原文】酬1乐天2扬州初逢席上见赠3巴山楚水4悲凉地,二十三年5弃置身于6。
怀旧7空吟8闻笛赋9,到10乡翻似11烂柯人12。
沉舟13侧畔14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15,暂凭杯酒长精神16。
【注解】酬:答谢,酬答,这里是指以诗相答的意思。
用诗歌赠答。
乐天:指白居易,字乐天。
见赠:送给(我)。
巴山楚水:指四川、湖南、湖北一带。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本文是关于刘禹锡的文学文章,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刘禹锡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朝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的诗全集:《竹枝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翻译】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
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乌衣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
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
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秋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古诗地理志——宜城

古诗地理志——宜城宜城酒熟花覆桥,沙晴绿鸭鸣咬咬。
秾桑绕舍麦如尾,幽轧鸣机双燕巢。
马声特特荆门道,蛮水扬光色如草。
锦荐金炉梦正长,东家呃喔鸡鸣早。
注释:乐府清商曲词,初创于南北朝宋梁时期。
唐杜佑《通典·乐五》:“常林欢者,盖宋、梁间曲。
宋代荆、雍为南方重镇,皆王子为之牧。
江左辞咏,莫不称之,以为乐土。
故宋随王诞作《襄阳》之歌,齐武帝追忆樊、邓。
梁简文乐府歌云:‘分手桃林岸,遂别岘山头。
若欲寄音信,汉水向东流。
’又曰:‘宜城酘酒今行熟,停鞍系马暂栖宿。
’桃林在汉水上,宜城在荆山北。
荆州有长林县。
江南谓情人为欢。
‘常’‘长’声相近,盖乐人误谓‘长’为‘常’。
”[宜城酒]宜城所产酘(dòu)酒,经九酝重酿的美酒。
宜城,今湖北省宜城市。
《旧唐书》卷三十九《地理志》:“宜城,汉邔县,属南郡。
宋立华山郡于大堤村,即今县。
后魏改为宜城郡,分华山、新野置阳立、率道县。
周省宜城郡县。
武德四年,率道属邓州。
贞观八年,改隶襄州。
天宝七载,改为宜城县。
”梁简文帝《乌栖曲》:“宜城酘酒今行熟,停鞍系马暂栖宿。
”陈阴铿《侍宴赋得竹诗》:“夹池一丛竹,青翠不惊寒。
叶酝宜城酒,皮裁薛县冠。
”唐虞世南《北堂书钞》:“宜城九酝酒曰酘酒。
”《和思归乐》:“江陵橘似珠,宜城酒如饧(xíng)。
”宋祝穆《方舆胜览》:“宜城县东一里有金沙泉,造酒极美,世谓宜城春,又名竹叶酒。
”。
刘禹锡最好的十首古诗

刘禹锡最好的十首古诗1、《乌衣巷》唐·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望洞庭》唐·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3、《竹枝词二首·其一》唐·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4、《西塞山怀古》唐·刘禹锡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5、《酬乐天咏老见示》唐·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灸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6、《秋词(其一)》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7、《浪淘沙(其一)》唐·刘禹锡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8、《元和十年自朗州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玄都观桃花》唐·刘禹锡紫陌红尘拂面来,无人不道看花回。
玄都观里桃千树,尽是刘郎去后栽。
9、《秋词二首》唐·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10、《蜀先主庙》唐·刘禹锡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势分三足鼎,业复五铢钱。
得相能开国,生儿不象贤。
凄凉蜀故妓,来舞魏宫前。
刘禹锡最著名的十首

刘禹锡最著名的十首刘禹锡是唐代著名文学家,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十首诗歌被誉为他的代表作品,至今仍被广泛传诵。
下面将围绕“刘禹锡最著名的十首”为主题,详细探讨这些诗歌的背景、艺术风格以及影响。
第一首:《陋室铭》《陋室铭》是刘禹锡的代表性诗作之一,采用了古文简洁明快的风格,旨在探寻人生意义和价值。
这首诗在短短的十九句话中,描绘了作者的住所、职业和心态。
以“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句为亮点,告诫读者只有在日积月累的努力下,才能有所成就。
第二首:《竹枝词》《竹枝词》是刘禹锡创作的一首节令诗,描写了春天的景象,与读者分享春天的美好。
其艺术独特之处在于运用了音乐元素,将诗句与旋律紧密结合,使得整首诗句易于记忆和传唱。
该诗在唐宋时期曾广泛流传并被谱成歌曲,至今仍是文坛经典之作。
第三首:《玉台体》《玉台体》即“乐府诗集序” 是刘禹锡的一篇经典文学理论著作,该文对乐府文学创作的艺术特点、发展历程等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对于我国古代文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文旨在建立一种官方语言,使得文学的艺术风格更加统一、大众化,其思想内涵至今仍为文学理论派的研究者广泛引用。
第四首:《竹枝词二首·其二》《竹枝词二首·其二》是刘禹锡创作的另一首节令诗,与《竹枝词》类似,也是描写春天的景象。
该诗与1号诗相似,以青年人为代表,借助春天的雨和竹子作为艺术形象,抒发了作者对生活、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该诗曾被多位古代名家所推崇,并多次被改编成为歌曲,并且至今法舞台上仍是非常流行的曲目之一。
第五首:《汉宫秋·金风送秋波》《汉宫秋·金风送秋波》是一首唯美的乐府诗歌,运用了大量的借景手法,具有深刻的含义。
诗歌从婉约的角度写出了秋天的景色,把古代的凄美情调与现代情感融为一体,在艺术上呈现出一种唯美主义的理念,给读者提供了丰富而直观的感受。
第六首:《咏怀古迹五首·昭陵碑》《咏怀古迹五首·昭陵碑》是一首史诗风格的长篇诗歌,通过对建筑文化进行探究,向读者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精神。
六句古诗词 六句古诗词名句唯美千古绝句

六句古诗词六句古诗词名句唯美千古绝句1、《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唐代刘长卿清川永路何极,落日孤舟解携。
鸟向平芜远近,人随流水东西。
白云千里万里,明月前溪后溪。
惆怅长沙谪去,江潭芳草萋萋。
白话译文清清的江水长又长,到哪里是尽头?夕阳向西落下孤零零的船儿解开了缆索。
群鸟在田野上飞翔一忽儿近一忽儿远,闲人在船上听凭溪水飘荡忽东忽西。
洁白的云朵飘浮在空中有一千里一万里,皎洁的月光照耀着山前的溪水山后的溪水。
从长沙又遭贬谪离开那里令人伤感失意,怀人的情思像江岸潭边的香草那样浓郁。
2、《怨歌行》南北朝庾信家住金陵县前,嫁得长安少年。
回头望乡泪落,不知何处天边?胡尘几日应尽,汉月何时更圆?为君能歌此曲,不觉心随断弦。
白话译文家住在江南水乡金陵边,嫁给了长安少年。
回首故乡双泪落,群山遮眼不知在哪边。
战争何时能完结,明月何时能再圆?吟成这首怨曲向君弹唱,不觉心凄弦也断。
3、《隔汉江寄子安》唐代鱼玄机江南江北愁望,相思相忆空吟。
鸳鸯暖卧沙浦,砠矦闲飞桔林。
烟里歌声隐隐,渡头月色沉沉。
含情咫尺千里,况听家家远砧。
白话译文滔滔江水将我们分隔开来,我在此岸,你在彼岸。
我们隔江相望,内心满是思恋之愁。
想当初我们相互爱慕,相互吟诵喜欢的诗歌,如今却只能对着江水独自吟诵。
看着一对鸳鸯在江边的沙滩上卧在一起,相互依偎、相互取暖。
又看见一双鸂鶒悠闲地飞翔在橘林上空,嘻戏鸣叫,让我怎能不想起身在他乡的你。
傍晚,江边人家升起了袅袅炊烟,江面上也是烟波浩淼。
这烟里隐隐有倾诉相思的歌声传来,你是否也能听见呢?这时江上已然升起了沉沉的月色,像我此时晦暗的心情。
相恋的两个人哪怕近在咫尺,若是无法相见,仍然如相隔千万里。
更何况又听见家家户户做棉衣的捣砧声,从远处传来。
4、《自适》唐代王维山南结其蔽庐,林下返吾初服。
宁为五斗折腰,何如一瓢满腹。
白话译文:在山南盖起了茅舍,在林中穿上了布衣,人人都在为五斗米折腰,辛辛苦苦,其实每日只要有一瓢米果腹就可以了呀。
《新唐书·刘禹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新唐书·刘禹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新唐书·刘禹锡传》原文及翻译译文《新唐书·刘禹锡传》原文及翻译新唐书原文:刘禹锡,字梦得,自言系出中山,世为儒。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辞科。
工文章,善五言诗。
淮南杜佑表管__,入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王叔文得幸太子,禹锡以名重一时,与之交,叔文每称有宰相器。
太子即位,朝廷大议秘策多出叔文。
引禹锡及柳宗元与议禁中,所言必从。
擢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兼崇陵使判官。
叔文败,坐贬连州刺史,未至,贬朗州司马。
地居西南夷,土风僻陋,举目殊俗,无可与言者。
禹锡在朗州十年,唯以文章吟咏陶冶性情。
蛮俗好巫,每淫词鼓舞,必歌俚辞。
禹锡或从事于其间,乃依骚人之作,为新辞以教巫祝。
故武陵溪洞间夷歌,率多禹锡之辞也。
元和十年,自武陵召还,宰相复欲置之郎署。
而禹锡作《游玄都观咏看花君子诗》,语涉讥刺,执政不悦,复出为播州刺史。
诏下,御史中丞裴度奏曰:“播极远,猿狖所宅,禹锡母八十有余不能往,当与其子死决,恐伤陛下孝治,请稍内迁。
”宪宗曰:“为人子者宜慎事,不贻亲忧。
若禹锡望他人,尤不可赦。
”度无以对。
帝改容曰:“朕所言,责人子事,然不欲伤其亲。
”乃易连州,又徙夔州刺史。
禹锡尝叹天下学校废,乃奏记宰相曰:“言者谓天下少士,而不知养材之道,非天不生材也,郁堙不扬也。
是不耕而叹廪庾之无余,可乎?贞观时,学舍千二百区,生徒三千余,外夷遣子弟入附者五国。
今室庐圮废,生徒衰少,非学官不振,病无资以给也。
旧时,凡学官,春秋祭于先师,斯止于太学辟雍【1】,非及天下。
今凡州县四时皆有事于孔子庙,甚非孔子意。
今夔四县岁费十六万,举天下州县岁凡费四千万,而于学无补也。
请罢天下州县四时祭,籍其资半归所隶州,使增学校,举半归太学,犹不下万计。
可以营学室,具器用,丰馔食,增掌故,以备使令,儒官各加稍食,则古时之风,粲然可复。
”当时不用其言。
禹锡晚年与少傅白居易友善,诗笔文章,时无在其右者。
【全唐诗】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诗选

【全唐诗】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诗选【全唐诗】西塞山怀古刘禹锡诗选王军下楼来到宜州,金陵的皇室精神黯淡。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过去在世界上已经被伤害了好几次,山形依然沉睡在寒流中。
从今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释1、王浚句:王浚,字士治,弘农湖县(今河南灵宝西南)人,官益州刺史。
2、千寻的句子:当时,吴的状态在河中央锁了一条铁链,王俊用一根大火炬把它烧了。
千寻:在古代,千寻被称为千寻。
这只是描述它的长度。
3、降幡:降旗。
4.石城:石城旧址位于南京的清凉山。
它由吴孙权建造,唐武德弃置。
5、四海为家:意即天下统一。
6.旧基地:指西塞初,也包括六朝以来的战争遗迹。
译文金朝的王军从成都到东方造船,金陵帝王瑞气全都黯然收煞。
吴千寻的铁链也被烧到了河底,一片投降白旗金陵城头悬挂。
世界上有几件悲剧性的盛衰往事,高山依旧枕着寒流没有变化。
从那时起,全世界的家庭都生活在和平之中,故垒萧条长满芦荻秋风飒飒。
欣赏这是吊古抚今诗,抒发了山河依旧,人事不同的情感。
诗的前四句,写西晋东下灭吴的历史事实,表现国家统一是历史之必然,阐发了事物兴废决定于人的思想。
后四句写西塞山,点出它之所以闻名,是因为曾是军事要塞。
而今山形依旧,可是人事全非,拓开了诗的主题。
最后写今日四海为家,江山统一,象六朝那样的分裂,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整首诗充满了深邃而博大的意蕴和优美的语言。
然而,诗中没有诗人的真情,也没有多少挫折,这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刘禹锡的诗有什么u

刘禹锡的诗有什么金陵五题·并序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余少为江南客,而未游秣陵,尝有遗恨。
后为历阳守,跂而望之。
适有客以《金陵五题》相示,逌尔生思,欻然有得。
他日友人白乐天掉头苦吟,叹赏良久,且曰《石头》诗云“潮打空城寂寞回”,吾知后之诗人,不复措词矣。
余四咏虽不及此,亦不孤乐天之言耳。
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台城台城六代竞豪华,结绮临春事最奢。
万户千门成野草,只缘一曲后庭花。
生公讲堂生公说法鬼神听,身后空堂夜不扃。
高坐寂寥尘漠漠,一方明月可中庭。
江令宅南朝词臣北朝客,归来唯见秦淮碧。
池台竹树三亩馀,至今人道江家宅。
浪淘沙·濯锦江边两岸花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濯锦江边两岸花,春风吹浪正淘沙。
女郎剪下鸳鸯锦,将向中流定晚霞。
酬乐天咏老见示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人谁不顾老,老去有谁怜。
身瘦带频减,发稀冠自偏。
废书缘惜眼,多炙为随年。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细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
踏歌词四首·其一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
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竹枝词九首·其九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畲。
(烧畲同烧畬) 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
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
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
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
堤上行二首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酒旗相望大堤头,堤下连樯堤上楼。
日暮行人争渡急,桨声幽轧满中流。
江南江北望烟波,入夜行人相应歌。
《桃叶》传情《竹枝》怨,水流无限月明多。
经檀道济故垒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万里长城坏,荒营野草秋。
秣陵多士女,犹唱白符鸠。
柳花词三首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
【最新2018】刘禹锡的诗全集-范文模板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刘禹锡的诗全集1、《缺题》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
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2、《有感》死且不自觉,其馀安可论。
昨宵凤池客,今日雀罗门。
骑吏尘未息,铭旌风已翻。
平生红粉爱,惟解哭黄昏。
3、《途中早发》中庭望启明,促促事晨征。
寒树鸟初动,霜桥人未行。
水流白烟起,日上彩霞生。
隐士应高枕,无人问姓名。
4、《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树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诲,闲想鹤仪形。
法酒调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铭。
5、《金陵怀古》潮满冶城渚,日斜征虏亭。
蔡洲新草绿,幕府旧烟青。
兴废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听。
6、《尝茶》生拍芳丛鹰觜芽,老郎封寄谪仙家。
今宵更有湘江月,照出菲菲满碗花。
7、《杨柳枝》春江一曲柳千条,二十年前旧板桥。
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
8、《步虚词》阿母种桃云海际,花落子城二千岁。
海风吹折最繁枝,跪捧琼□献天帝。
9、《再授连州至衡阳酬柳柳州赠别》去国十年同赴召,渡湘千里又分岐。
重临事异黄丞相,三黜名惭柳士师。
归目并随回雁尽,愁肠正遇断猿时。
桂江东过连山下,相望长吟有所思。
10、《望夫石》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
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
11、《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12、《杨柳枝》杨子江头烟景迷,隋家宫树拂金堤。
嵯峨犹有当时色,半蘸波中水鸟栖。
13、《竞渡曲》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将浮彩舟。
灵均何年歌已矣,哀谣振楫从此起。
杨桴击节雷阗阗,乱流齐进声轰然。
蛟龙得雨鬐鬣动,螮蝀饮河形影联。
刺史临流褰翠帏,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鸣馀勇争鼓舞,未至衔枚颜色沮。
百胜本自有前期,一飞由来无定所。
风俗如狂重此时,纵观云委江之湄。
《宜城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

《宜城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宜城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作品介绍】《宜城歌》的作者是刘禹锡,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54卷第2首。
【原文】宜城歌作者:唐·刘禹锡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注释】①宜城:县名,本名率道,天宝七载更名。
唐属襄州,在今湖北宜城西北。
汉代古宜城则在今宜城东南。
此诗疑元和十年春作于返京途中。
②孤骤:宜城驿。
韩愈《纪宜城驿》云:“此驿置在古宜城内。
”③荒台:驿旁有楚昭王庙及殿城。
全诗校:“荒,一作花。
树,一作柏。
”④石碣:石碑。
阳:碑的正面。
⑤靡靡:迟缓。
《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⑥宿麦:隔年才熟的麦。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刘禹锡的诗全集栏目。
()刘禹锡的`诗现存800余首。
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
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繁体对照】全唐詩卷354_2【宜城歌】劉禹錫野水繞空城,行塵起孤驿。
荒台側生樹,石碣陽镌額。
靡靡度行人,溫風吹宿麥。
刘禹锡,范仲淹的诗四句短诗

刘禹锡,范仲淹的诗四句短诗
1、《武夷茶歌》年年春自东南来,建溪先暖冰微开。
溪边奇茗冠天下,武夷仙人从古栽。
2、《京口即事》突兀立孤城,诗中别有情。
地深江底过,日大海心生。
甘露楼台古,金山气象清。
六朝人薄命,不见此升平。
3、《书酒家壁》当炉一曲竹枝歌,肠断江南柰尔何。
游子未归春又老,夜来风雨落花多。
4、《芝山寺》楼殿冠崔嵬,灵芝安在哉。
云飞过江去,花落入城来。
得食鸦朝聚,闻经虎夜回。
偶临西阁望,五老夕阳开。
5、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二·拜马涧
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传闻王子仙,润边遗一骥。
当时青云路,鸡犬亦可致。
未必真龙媒,悠悠在平地。
6、苏州十咏其三·洞庭山
朝代:宋朝作者:范仲淹
吴山无此秀,乘暇一游之。
万顷湖光里,千家橘熟时。
平看月上早,远觉鸟归迟。
近古谁真赏,白云应得知。
刘禹锡洛阳诗词

刘禹锡洛阳诗词刘禹锡,唐代著名诗人、文学家、政治家,有“富阳公”、“刘富阳”等称号。
他的诗歌以婉约细腻、含蓄深远而著名,其作品中最著名的当属《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等。
而今我们就来读一读他的《洛阳诗》。
《洛阳诗》共十首,可谓依次叙述了刘禹锡对洛阳这座城市的感受和评价。
接下来我们将分别欣赏并解读这十首诗。
1.飞觞赋洛阳行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本诗是刘禹锡东游洛阳时所作,其题材是留别诗。
刘禹锡在洛阳旅游期间领略到了这座城市的风景和沉甸甸的历史底蕴,加之与洛阳爱才之士的抚慰,让他对这座城市充满了感慨和不舍。
2.少陵春气浓少陵春酒浓,垂老春衣薄。
春日宴,绿酒空堂对芳草。
千门万户将烟景,深巷长亭送燕飞。
故人回首洛阳道,荷花淀外通汴津。
刘禹锡在这首诗中将目光投向少陵,把少陵春的景色写得十分细腻和浓郁。
整首诗从思想到语言都展现出了追寻岁月峥嵘和珍藏爱情佳话的深情和怀恋。
3.洛阳女儿行洛阳女儿对门居,才好十三,眉未愁。
无论嫁得金龟婿,美豔如花都比不上。
出嫁东邻富山妇,一年回嫁住草屋。
平生不会相思,才会道尽相思苦。
出门俱是看花人,花落人亡两不知。
在这首《洛阳女儿行》中,刘禹锡以对面邻居的洛阳女子为主人公,讲述了她的独特人生经历,抒发了对生命故事的深刻感悟。
4.太原道中黄叶落,长安古道马蹄徐,幽州夜深看草青。
路人借问江南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此诗写的是刘禹锡自太原南下时,人们向他询问江南道路的场景。
作者用心地描绘了当时的路况和自然景色,也表达了自身身份和地方之间联系的情感。
5.太原妇女舞罢长安酒半醒,娘子争来舞短緪。
自醉东风吹衫带,狂歌西去浪花深。
郑家寒食远游子,香车带雨胡卢枕。
满城春色宫墙柳,翠凤归时遥断肠。
这首诗写的是太原的舞妇,这些妇女不仅妩媚动人,还有一颗独立高傲的心。
她们在自己舞场所拥有的权利中表现出色,并最终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古诗词鉴赏

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的古诗词鉴赏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籍贯河南洛阳,生于河南郑州荥阳,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其先祖为中山靖王刘胜(一说是匈奴后裔) [3] 。
唐朝时期大臣、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诗人刘禹锡的古诗词,方便大家学习。
《缺题》故人日已远,窗下尘满琴。
坐对一樽酒,恨多无力斟。
幕疏萤色迥,露重月华深。
万境与群籁,此时情岂任。
《庭竹》露涤铅粉节,风摇青玉枝。
依依似君子,无地不相宜。
《秋词》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宵。
《汉寿城春望》汉寿城边野草春,荒祠古墓对荆榛。
田中牧竖烧刍狗,陌上行人看石麟。
华表半空经霹雳,碑文才见满埃尘。
不知何日东瀛变,此地还成要路津。
《伤桃源薛道士》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赏牡丹》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浪淘沙》日照澄州江雾开,淘金女伴满江隈。
美人首饰侯王印,尽是沙中浪底来。
《视刀环歌》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
今朝两相视,脉脉万重心。
《浪淘沙》莫道谗言如浪深,莫道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浪淘沙》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刘禹锡的诗句1.迎得春光先到来,浅黄轻绿映楼台。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2.沉沉夏夜兰堂开,飞蚊伺暗声如雷。
——刘禹锡《聚蚊谣》3.巫峡巫山杨柳多,朝云暮雨远相和。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4.因想阳台无限事,来君回唱竹枝歌。
——刘禹锡《杨枝词二首》5.花面丫头十三四,春来绰约向人时。
——刘禹锡《寄赠小樊》6.酒后人倒狂,花时天似醉。
——刘禹锡《曲江春望》7.何事独伤怀,少年曾得意。
——刘禹锡《曲江春望》8.千里江蓠春,故人今不见。
——刘禹锡《重至衡阳伤柳仪曹》9.木落汉川夜,西湖悬玉钩。
旌旗环水次,舟楫泛中流。
——刘禹锡10.帘前疑小雪,墙外丽行尘。
刘禹锡的诗词7篇

刘禹锡的诗词7篇刘禹锡的诗词11 「团扇歌」刘禹锡团扇复团扇,奉君清暑殿。
秋风入庭树,从今不相见。
上有乘鸾女,苍苍虫网遍。
明年入怀袖,别是机中练。
2 「宜城歌」刘禹锡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3 「顺阳歌」刘禹锡朝辞官军驿,前望顺阳路。
野水啮荒坟,秋虫镂宫树。
曾闻天宝末,胡马西南骛。
城守鲁将军,拔城从今去。
4 「莫瑶歌」刘禹锡莫瑶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溪,含沙不能射。
5 「度桂岭歌」刘禹锡桂阳岭,下下复高高。
人稀鸟兽骇,地远草木豪。
寄言迁金子,知余歌者劳。
6 「插田歌」刘禹锡冈头花草齐,燕子东西飞。
田塍望如线,白水光参差。
农妇白纻裙,农父绿蓑衣。
齐唱郢中歌,嘤伫如竹枝。
但闻怨响音,不辨俚语词。
时时一大笑,此必相嘲嗤。
水平苗漠漠,烟火生墟落。
黄犬往复还,赤鸡鸣且啄。
路旁谁家郎,乌帽衫袖长。
自言上计吏,年幼离帝乡。
田夫语计吏,君家侬定谙。
一来长安道,眼大不相参。
计吏笑致辞,长安真大处。
省门高轲峨,侬入无度数。
昨来补卫士,唯用筒竹布。
君看二三年,我作官人去。
7 「葡萄歌〔一作蒲桃〕」刘禹锡野田生葡萄,缠绕一枝高。
移来碧墀下,张王日日高。
分岐浩繁缛,修蔓蟠诘曲。
扬翘向庭柯,意思如有属。
为之立长檠,布濩当轩绿。
米液溉其根,理疏看渗漉。
繁葩组绶结,悬实珠玑蹙。
马乳带轻霜,龙鳞曜初旭。
有客汾阴至,临堂瞪双目。
自言我晋人,种此如种玉。
酿之成美酒,令人饮缺乏。
为君持一斗,往取凉州牧。
8 「蛮子歌」刘禹锡蛮语钩輈音,蛮衣斑斓布。
熏狸掘沙鼠,时节祠盘瓠。
忽逢乘马客,恍若惊麏顾。
腰斧上高山,意行无旧路。
9 「马嵬行」刘禹锡绿野扶风道,黄尘马嵬驿。
路边杨贵人,坟高三四尺。
乃问里中儿,皆言幸蜀时。
军家诛戚族,天子舍妖姬。
群吏伏门屏,贵人牵帝衣。
低回转美目,风日为无晖。
贵人饮金屑,倏忽舜英暮。
平生服杏丹,颜色真如故。
属车尘已远,里巷来窥觑。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

刘禹锡的诗及翻译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唐朝彭城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刘禹锡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朝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的诗全集:《竹枝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还有晴。
【翻译】岸上杨柳青,江中风浪平,忽然传来岸上情郎那熟悉的唱歌声。
就像东边天空中有太阳,西边却细雨蒙蒙,说是无晴(情)吧,其实却有晴(情)。
《乌衣巷》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翻译】朱雀桥边冷落荒凉长满野草野花,乌衣巷口断壁残垣正是夕阳西斜。
晋代时王导谢安两家的堂前紫燕,而今筑巢却飞入寻常老百姓之家。
《望洞庭》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翻译】洞庭湖的湖水和秋天的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
潭面上没有一点风,就像一面未经磨拭的铜镜。
远望,洞庭湖的景色十分秀丽。
湖中那些君山就宛如白银盘上的一个小青螺。
《浪淘沙》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翻译】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现在可以沿着黄河直上银河去,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秋词》作者为唐朝文学家刘禹锡。
其全文古诗如下: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翻译】自古以来,人们每逢秋天就都悲叹寂寞凄凉,我却说秋天要胜过春天。
宜城古诗词

以下是符合要求的宜城古诗词:
《杂曲歌辞·宜城歌》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花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宋] 李曾伯的《宜城道间》萧萧风雨问南关,客里单衣八月寒。
灯火数家栖逆旅,江山千里走插官。
[宋] 欧阳修的《寄题宜城县射亭》作邑三年事事勤,宜城风物自君新。
已能为政留遗爱,何必栽花遗後人。
[唐末宋初]李九龄的《赠马道士》水共逍遥云共孤,混时言笑只佯愚。
经年但醉宜城酒,千里惟担华岳图。
寻野鹤来空碧洞,觅琴僧去渡重湖。
人间再见知何日,乞取先生石辘轳。
[宋]胡铨的《中秋前一夕携家步至北湖藉缛草久之和东坡湖》临水迟佳客,碧尽天边云。
心期殊未来,且复偶细君。
援琴松满耳,添酒月入樽。
水天静秋光,不受世所醺。
饮酣睡味美,风漪生簟纹。
得来亦何有,理乱了不闻。
儿童莫唤醒,不妨长醉昏。
休论万里情,我非宜城浑。
[南北朝]阴铿的《侍宴赋得夹池竹诗》夹池一丛竹。
垂翠不惊寒。
叶酝宜城酒。
皮裁薛县冠。
湘川染别泪。
衡岭拂仙坛。
欲见葳蕤色。
当来菟苑看。
[宋]周邦彦的《虞美人·廉纤小雨池塘遍》廉纤小雨池塘遍。
细点看萍面。
一双燕子守朱门。
比似寻常时候、易黄昏。
以上诗词描绘了宜城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象,展示了宜城丰富的历史文化和美丽的风景名胜,希望能够给您带来启发和灵感。
刘禹锡诗词诗词大全.doc

刘禹锡诗词诗词大全醉答乐天洛城洛城何日归,故人故人今转稀。
莫嗟雪里暂时别,终拟云间相逐飞。
自左冯归洛下酬乐天兼呈裴令公新恩通籍在龙楼,分务神都近旧丘。
自有园公紫芝侣,仍追少傅赤松游。
华林霜叶红霞晚,伊水晴光碧玉秋。
更接东山文酒会,始知江左未风流。
自江陵沿流道中三千三百西江水,自古此刻要路津。
月夜歌谣有渔父,风天气色属商人。
沙村好处多逢寺,山叶红时觉胜春。
行到南朝征战地,古来名将尽为神。
竹枝一二首白帝城头春草生,白盐山下蜀江清。
南人上来歌一曲,北人莫上动乡情。
城西门外滟预堆,年年波浪不能够摧。
懊恼人心不如石,少时东去复西来。
楚水巴山江雨多,巴人能稿件乡歌。
今朝北客思回去,回入纥那披绿罗。
江上春来新雨晴,□西春水彀纹生。
桥东桥西好杨柳,人来人去唱歌行。
瞿塘嘈嘈十二滩,此中道路古来难。
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川起波浪。
两岸山花似雪开,家家春酒满银杯。
昭君坊中多女伴,永安宫外踏青来。
日出三竿春雾消,江头蜀客驻兰桡。
凭寄狂夫书一纸,住在成都万里桥。
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银钏金钗来负水,长刀短笠去烧□。
山桃红花满山头,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量似侬情。
巫峡烟雨,清猿啼在最高枝。
个里愁人自断,由来不是此声悲。
柳青青江水平,郎江上唱歌声。
日出西雨,道是无晴却有晴。
山桃花上,蜀江春水拍山流。
花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量似愁。
以上刘禹作品《竹枝》共12 首昼居池上亭独吟日午阴正,独吟池上亭。
静看蜂教,想形。
法酒神气,清琴入性灵。
浩然机已息,几杖复何。
重至衡阳柳曹昨与故人,湘江岸。
我映林嘶,君帆山。
嘶循古道,帆如流。
千里江春,故人今不。
重送浙西李相公廉江南已⋯⋯江北万人看玉,江南千引金。
从池上游海,鹤到辽东识旧巢。
城下清波含百谷,窗中远岫列三茅。
碧鸡白马回翔久,却忆朱方是乐郊。
重送鸿举师赴江陵谒马逢侍御西北秋风凋蕙兰,洞庭波上碧云寒。
茂陵才子江陵住,乞取新诗合掌看。
重寄绝句淮西既是安全地,鸦路今无羽檄飞。
唐诗宋词-6行7字古诗

6行7字古诗古诗六行七字李白墓作者:白居易采石场河边的李白墓,四周是一望无际的青草和云彩。
穷荒岭,穷春骨,曾有惊天动地的著述。
然而,当有许多诗人处于恶业时,他们就会沉溺于堕落。
老渔夫作者:柳宗元渔翁晚上倚西山歇息,早上学湘江清水,烧柴。
然后,日出时,他穿过偶雾,唉,山河绿了。
我转过身,看到海浪从天而降,岩石上没有云彩。
六年级六首带春古诗1.《苕溪酬梁耿别后见寄》唐朝永川路镛刘长卿何吉,日落时被孤舟带走。
鸟去平武远近,人循流水工具。
愿白云把自己的思念带给千里之外的朋友,愿月亮把我悲伤的思念随水带给我的朋友。
伤心去长沙,江潭长草。
清澈的河又长又长,哪里是极致?夕阳西下,孤舟解开缆绳。
鸟儿在乡间飞来飞去,或近或远,闲人让溪水在船上漂流。
清云在空中飘了千里万里,白月光照在山前小溪和山后小溪上。
被贬后与长沙分离让人心酸,对人的关爱之情就像河岸边池边喷鼻草一样强烈。
2.《怨歌行》南北朝时于欣住在金陵县,与长安少年结婚。
回首,泪落,不知天在何处。
陈虎应该在几天内完成。
汉朝什么时候更圆?你可以为你唱这首歌,但你不会感到心碎。
我家住在江南水乡金陵,嫁给了长安少年。
回首故乡,泪落,山遮目。
战争什么时候结束,明月什么时候又圆?唱成这首仇恨的歌给你听,你没有意识到你的心是悲伤的,你的弦是断的。
3,《隔汉江寄子安》唐朝,于,江南,江北,春情忆空歌。
鸳鸯卧沙铺暖,橘林闲飞。
烟中歌声幽幽,瓦头月色重。
爱在千里之外,所以要听家家的。
滚滚的河水将我们分开。
我在这边,你在另一边。
我们隔江相望,心中思绪万千。
我以为我们互相倾慕,背自己喜欢的诗,现在只能一个人对着河水背。
看着一对鸳鸯躺在河边的沙滩上,相互依偎取暖。
又看到一双?当我翱翔在橘红色的森林之上,玩耍和歌唱时,我想不到在异国他乡起床。
黄昏时分,河上的人们扬起了炊烟,河面上烟雾弥漫。
这烟里有微弱的歌声,你也能听到吗?这时,河面上已经升起了浓重的月光,就像我此时暗淡的表情。
即使恋爱中的两个自我近在咫尺,如果不能相见,依然相隔万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宜城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宜城歌》的作者是刘禹锡,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54卷第2首。
【原文】
宜城歌
作者:唐·刘禹锡
野水绕空城,行尘起孤驿。
荒台侧生树,石碣阳镌额。
靡靡度行人,温风吹宿麦。
【注释】
①宜城:县名,本名率道,天宝七载更名。
唐属襄州,在今湖北宜城西北。
汉代古宜城则在今宜城东南。
此诗疑元和十年春作于返京途中。
②孤骤:宜城驿。
韩愈《纪宜城驿》云:“此驿置在古宜城内。
”
③荒台:驿旁有楚昭王庙及殿城。
全诗校:“荒,一作花。
树,一作柏。
”
④石碣:石碑。
阳:碑的正面。
⑤靡靡:迟缓。
《诗经·王风·黍离》:“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
⑥宿麦:隔年才熟的麦。
【作者介绍】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的刘禹锡的诗全集栏目。
()
刘禹锡的诗现存800余首。
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
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
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繁体对照】
全唐詩卷354_2【宜城歌】劉禹錫
野水繞空城,行塵起孤驿。
荒台側生樹,石碣陽镌額。
靡靡度行人,溫風吹宿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