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母亲导学案(含答案)实用.
《我的母亲》学案(学生用)
中职语文第二册第一单元《我的母亲》导学案(就业)主备人__________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及作品,熟练掌握本课字词。
2.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3. 熟读课文,初步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学习重难点:理清课文结构;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学习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知识链接白描手法白描是中国画技法名,指单用墨色线条勾描形象而不施彩色的画法;白描也是文学表现手法之一,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表现方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描绘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我国优秀的古典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等多用白描的手法;鲁迅的作品,有许多使用白描手法。
学习过程任务一掌握基础1、写作背景本文是老舍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由母亲独自带大,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在北平。
当时老舍孤身一人在大后方从事抗战文艺创作和组织工作。
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害怕加重他的孤独痛苦。
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老舍每次接到家信都不敢立即打开,怕有不幸的消息。
这次也是一样。
12月26日收到家信,仍不敢拆读,临睡之前,才打开,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
他用饱含血泪的笔写了《我的母亲》来回忆自己的母亲,抒发自己对母亲的无限思念之情!2、作者老舍(1899—1966),原名_______,字_______,___代著名作家。
一岁半时,父亲去世,在母亲的血汗灌养和亲友的资助下,1918年从北京师范学校毕业,先后在北京方家胡同小学任校长,天津南开中学教国文。
老舍先生的母亲并不识字,但她通过生命的教育,把她性格中的坚韧、善良、宽容的品性和勤俭、好客的生活习惯传给了老舍先生,为新中国培养出一代语言大师。
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_》,中篇小说《_________》《__________》,话剧《________》《________》等。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小编寄语】新的学期新的开始,同学们又回到课堂了,查字典语文网小编给大家带来了《我的母亲》导学案,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祝大家学习愉快!【学习目标】1、学会概括事件,体会这些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
2、揣摩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3、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体会母爱这种博大的情怀。
【自主学习】1、反复朗读课文,将不认识、不理解的词语写下来,借助工具书或在小组内寻求解决。
2、搜集有关“母爱”的文章、诗句、歌曲以及胡适的文章和有关材料,先在小组内交流,准备展示。
3、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
4、为母亲做一件事,可从以下提议中选一件去做,做后写下感受。
A、为母亲洗一次脚B、为母亲梳一次头C、为母亲做一顿早餐D、与母亲做一次深情拥抱【自学成果展示】1、字词展示字音:文绉绉zhòu 绰号chuò 庶祖母shù 吹笙shēng 眼翳yì词义:广漠宽恕文绉绉面红耳赤侮辱2、材料展示(理解母爱)将所搜集的关于母爱的材料和胡适的材料分组展示,其他组进行补充。
教师补充: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绩溪县中屯人。
父亲是农民。
17岁,她嫁给49岁做官的胡传做填房,成了几个孩子的后母。
20岁生了胡适,23岁守寡。
她命运多舛,但注重对儿子的“智力投资”,在家道中落后,还借钱给儿子买下了《图书集成》一书。
3、展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合作探究】探究题目一:读了______________,我看到了一位_______________的母亲。
(方法指导:如何概括事件?例如:用文中原句、找中心句、自己概括等)明确:A、每天教我早起,聆听教诲,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学B、母亲从不在别人面前骂我一句——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教子有方C、我说了轻薄的话,受到责罚——责罚严厉,教我做人D、用舌头舔我的病眼——慈爱E、新年到来大哥的债主来讨债,母亲从不骂一句,脸上从不露一点怒色——宽以待人、品性善良F、受了两个嫂子的气,她只是忍让,忍无可忍时,就痛哭一场,以解心中之苦——宽厚、善良、隐忍G、听了五叔的牢骚话,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正直、很有刚气探究题目二:以上几个故事中,哪些话语,哪些细节最让你感动?找出来,作批注。
初三语文《我的母亲》导学案 - 宽正校园-宽正教研教学平台
初三语文《我的母亲》导学案序号: 18课型:新授执笔:翟纯德审核备课时间: 3月31日上课时间:4月10日执教人: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文章内容。
2、理清文章脉络,感悟作者思想感情。
3、体味母亲宽容、善良、温顺、刚气的品格。
4、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对母亲为人处世和教子方式的理解。
预习导学:1、读一读写一写。
责罚管束气量广漠宽恕质问文绉绉面红耳赤仁慈侮辱穈轻薄眼翳宽裕文绉绉2、读课文思考:作者对母亲怀着怎样的感情?你是如何体会到的?3、我们对母亲表达过我们的爱吗,我们如何表达我们的感激呢?导学过程:1、小组交流预习导学部分。
2、学生展示自主预习成果。
3、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合作探究:1、作者极少用直接抒情的语句,却能够字里行间感人至深,他的情感是如何体现的?2、作者说"受到了母亲极大的影响",表现在哪几方面?齐读最后一段。
3、课文标题为"我的母亲",而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及母亲,似与主题无关,为什么?4、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怎样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景?拓展延伸:1、请就作者母亲的为人、教子方式,谈谈自己的理解和看法。
2、请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学习本文的收获,说说自己在哪些方面受到母亲的影响。
3、母亲是平凡的,她每天所做的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就是这微不足道的点滴中渗透了无私的爱,现在,想一想自己的母亲她有什么事最让你难忘呢?教学后记:板书设计:初三语文《我的第一本书》导学案序号: 19课型:新授执笔:翟纯德审核备课时间: 3月31日上课时间:4月11日执教人: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幽默、凄惨、奥秘,翻来覆去”等词语。
2、整体感知文意,了解叙事性作品的文体特征。
3、理解作品展示的苦难生活境遇,感悟知识改变命运的深刻内涵。
激活生活体验,感悟课文的思想内涵和情感蕴含。
《我的母亲》导学案(附答案)
运用直接描写、间接描写及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用词简洁准确,语言朴实无华,感情丰富细腻。
语句:情Biblioteka :四拓展延伸母亲永远是一篇百读不厌回味绵长的华章,母亲用甘甜的乳汁哺育了我们,用智慧的清泉浇灌了我们,此时此刻,你最想对母亲说些什么?
五、当堂检测
1、注音
循循善诱()娓娓动听()辗转反侧()
人影憧憧()妹仔()歉疚()
惺忪()呜咽()唏唏嘘嘘()
3.运用细节描写写出你所感受到的母爱,注意抒发真情实感。
(教师寄语:爱自己的母亲吧,母亲是世界上最美丽最善良的人。)
七年级语文学科导学案第周第课时
上课时间:星期:主备人备课组长签字:
《我的母亲》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理解运用文中重要词词。了解用议论深化中心的写法。
2.品味文中短文细腻、真挚、深沉的语言。
3.学习本文用几件事来表人物的写法。
一、积累整合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海宁查氏()人影憧憧()唏嘘()娓娓( )歉疚()呜咽()
2.判断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
1)我的母亲在我十三岁的时候去世了。( )
2)我的母亲只是一个平凡的母亲,但是我觉得她们可爱的性格,她努力的精神,她的能干的才具,都埋没在封建社会的一个家庭里,都葬送在没有意义的事务上。( )
3)突然,一串亮晶晶的光点从黑黝黝的屋脊上飞起来,像一群冲天的萤火虫,在黑暗中划出一道道工的光线( )
2.作者怎样表达母子情深?
内容:
描写:
用词:
答案
2、记叙议论描写
二、1、五件事。母亲元宵节背我“巡阅”;母亲在家带孩子等妹仔来;母亲给妹仔讲小说;我背书挨打,母亲陪着流泪,母亲熬夜为我做布鞋。母亲是一个善良、慈爱、勤劳能干、任劳任怨的人。
2我的母亲导学案配答案
母爱是母亲对怀中婴儿甜甜的亲吻,是拍着婆儿入睡的悠悠的摇篮曲,是手把手教子写字的苦苦的耐性,是灯下为子女飞针走线的不眠之夜,是期盼儿女成才的愁闷的眼神,是儿女远行时的句句吩咐,是过早爬上眼角的一道道皱纹。
母爱是神圣的、宏大的、不求回报的。
今1.2.理解文章中关键语句的含义,把握自传的语体特点。
3.体会母爱的宏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之情。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从古到今,都有很多关于母亲的歌曲诗词等。
让学生回忆有关母亲题材的作品。
在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位母亲,对别人的孩子特别和善,对自己的孩子却特别严厉,有时鞭打孩子时,还不允许孩子哭出声音来,对这样的母亲,他的孩子会怎样评价她呢?今日我们一起来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板书文题、作者)二自学指导(一)一预习与沟通1.指导学生积累字词。
(1)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生字词,并注音。
文组组(zh6u)隼(ChUb)号庠(Sh€1)祖母吹孥(sh4ng) 孽(m6)画眼飘yi)J⅛(ti∂n)⅛母(w□)辱(2)学生结合详细语境理解词义。
文给给: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静的样子。
做好做歹: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告。
下流:这里指卑劣、不道德的意思。
2.作者简介胡适(1891.12.17-1962.2.24),汉族,安徽绩溪人。
现代闻名学者、诗人、历史学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3.背景链接胡适父亲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
母亲冯顺娣,安徽绩溪人,16岁时被许配给胡铁花作填房,当时胡铁花48岁,前妻曹氏去世十余年,胡铁花在外做官,家中没有一个家眷实在不便利,胡铁花长子长女都比冯顺娣大。
为了家人,冯顺娣答应嫁到胡家。
婚后其次年,来到上海,在胡适三岁的时候,胡铁花死在厦门,当时冯顺娣只有23岁。
三、自学指导(二)一作与探究(―)整体感知1.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内容【沟通点拨】此文是作者中年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回顾,回忆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的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几件事。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
回忆我的母亲导学案一、母亲的外貌特征母亲身材微胖,个子不高,笑起来眼睛弯弯的,略带皱纹的脸庞显得慈祥和蔼。
她总是穿着简单舒适的衣服,头发梳成简单的发型,看上去温和又亲切。
二、母亲的为人特点母亲性格开朗大方,处事稳重。
她总是笑容满面,和蔼可亲。
在家里,她贤惠善良,是全家人的顶梁柱,照顾家人周到细致。
在社交场合,她待人真诚,友善,深受朋友们的喜爱。
三、母亲的爱心事迹母亲是一位善良的人,经常参加各种公益活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她积极参与慈善捐助,关心弱势群体,尽自己所能去帮助他人。
她常说:“善良是一种美德,让我们一起传递爱与温暖。
”四、母亲的教育方式母亲是一位循循善诱的教育家。
她注重培养孩子的品格,引导孩子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心的人。
她反对过度溺爱,主张适度放手,给予孩子自由的成长空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独立生活。
五、母亲的对待生活态度母亲对待生活充满乐观和积极。
她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坚信努力工作能够创造更好的生活。
即使遇到困难挫折,她也会坚定不移地面对,永不放弃。
六、母亲的教诲和期许母亲常常对我说:“做人要真诚善良,对待他人要友善和体贴;做事要认真负责,勤奋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
”她希望我能够成为一个有爱心、有担当、有作为的人,用实际行动回报社会,成为家人引以为傲的人。
七、母亲给我的启示母亲是我人生的引路人,她的言传身教让我受益终生。
她的善良、纯洁、宽容的品格,是我学习的楷模;她的坚韧、乐观、积极的态度,是我奋斗的动力。
在我心中,母亲永远是我最敬爱的人,她的一言一行都值得我深思,永志不忘。
八、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细细回味,母亲的一言一行都带着深深的爱意。
她的一颦一笑都映衬着无私的付出和对家人的深情厚爱。
母亲是世界上最伟大的人,她用自己的爱包容我、引领我、鼓励我,是我一生的榜样和力量之源。
愿母亲永远健康幸福,愿我们都能继承母亲的美德,传承母爱的力量,让爱如阳光般照耀我们的生活。
文章结束。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一、引言本篇文章是为了纪念我亲爱的母亲,她是我的精神支柱和依靠。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向全世界展示我的母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希望这篇文章可以对你有所启发,同时也能帮助你更好地了解母亲对我们的重要性。
二、我的母亲我的母亲是一个敬业爱家的普普通通的女性。
她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家庭,从小就学习勤奋,打工赚钱为家里减轻负担。
从小她就教育我做人要诚实守信,知足常乐,助人为乐,不作恶事。
这些都是我被母亲教育的关键点。
我的母亲是一个勤劳、智慧、坚强、热心肠的人,她努力工作支撑家庭,同时也很关心家庭成员的生活,如照顾我父亲的饮食、关心我的学习和生活等。
她常常为了家人不惜离开亲人、冒险出门打工赚钱,只为让我们过上好日子。
我的母亲非常慷慨,不仅把爱心献给家人,还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邻居、街坊、朋友……每次她所帮助的人都让我感到她的高尚品质,她总是乐于接受别人的请求,给予他们帮助。
她这种爱心是值得称赞和推崇的。
三、母亲的教育我从小接受母亲的精神教育和生活教育。
她告诉我人生道路可能会处处面临艰辛和挑战,但是不论何时,都要坚强、乐观,永远不要丧失信心和希望。
她说道:“做事才能找到乐趣,每一个辛酸都是前进路上的成长历程。
”我的母亲还教我不断摆正自己的态度,做事待人只有用心才会得到别人的信任和支持,同时她也提醒我要有一个好心态,要给身边的人带来好的影响,而不是产生负面情绪。
四、结语我的母亲不仅给我教育上的启示,也给了我无限的支持和关爱。
她的坚持教育和言传身教,让我成为了一个更加优秀的人。
她用她身上磨练出来的品格和智慧,教导我未来的路要走得开阔和明亮。
我衷心感激我的母亲,感谢她的辛勤付出和爱心关怀。
我相信,母亲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我也愿意做一个好的孩子,为我的母亲付出和回报。
因此,我爱我的母亲,我要用我的行动和表现,为她创造光辉的生活,成为她最为骄傲的儿子。
《我的母亲》导学案
《我的母亲》导学案(一)一、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通过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
3.训练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二、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培养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三、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老舍,原名,字舍予,北京人。
小说家、戏剧家、人民艺术家。
满族人。
代表作有长篇小说、;话剧、《龙须沟》等,被誉为作家劳动模范。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老舍自幼丧父,和母亲有着无比深厚的感情。
老母病逝于1942年夏季的北平。
最初家人没敢把母亲病亡的消息立即告诉他。
拖了半年,才在家信里透露。
12月26日收到家信,这时,母亲去世已一年了。
本文便是为纪念母亲而写的。
2、生字词汇(查阅词典,把文中不会读的字词注上拼音)怀揣()敷衍()搓()土困窘()殷()勤刮痧()庚()子筹()划撑()持逆()子惦()念嘱()咐()四、整体感知课文:默读课文,思考(1)全文写到了发生在母亲及“儿子”身上的哪些事情?第1—2自然段:第3—6自然段第7—10自然段:第11—12自然段:第13—14自然段:第15—16自然段:第17自然段:(2)全文是按顺序写的五、朗读课文,合作探究(一)从老舍的笔触中感觉母亲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从哪些语句中可以感受到?(请用下面句式回答这个问题)从第8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0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1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2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是个的人,相关语句如从第13-14自然段可以看出母亲,相关事件如(二)母亲对“我”的人生着怎样的影响?母亲对我进行了什么样的“生命教育”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文中写母亲对儿女的舐犊之情处处可见,我们也不能忽视另一面,即儿女对母亲的思念与热爱,请从课文中找出来,谈谈你的感受。
《我的母亲》学案附答案
临河一职语文《同题散文两篇》教研组活页学案主备人侯红梅备课时间2014.8.26 备课组组长签字教研组长签字田美恩[学习目标]1、通过对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的总体把握,引导学生掌握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
2.通过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把握人物形象。
3.训练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4.体会来自平凡世界的人际温暖,学会感恩。
教学重点: 学习整体感知的阅读方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重点语句和重点语段;培养学生运用平实朴质的语言表达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真情实感的语言书面写作和口头表达的能力。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体会文中描述母亲做人做事的文字,梳理作者即事抒情的语句;避免由于作品的时代性与当代学生生活条件的反差导致的学生在体会情感时的态度和价值观的消极因素。
[教学过程]一、解读文题解读作者老舍(1899—1966) 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
满族,北京人。
主要作品有《老张的哲学》、《赵子曰》、《二马》、《猫城记》、《离婚》、《月牙儿》、《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鼓书艺人》、《无名高地有了名》、《我这一辈子》、《正红旗下》、《牛天赐传》、《樱海集》、《蛤藻集》,及《女店员》、《春华秋实》、《龙须沟》、《茶馆》等小说、剧本、杂文、报告文学多种。
其中3幕话剧《茶馆》是老舍的顶峰之作,也是共和国话剧创作的精品之一。
1951年12月老舍因此获北京人民政府授予的“人民艺术家”称号。
1966年,老舍在“文化大革命”中被迫害致死。
他的作品为中国现代文学创造了一个丰满完整的市民世界和独特生动的市民形象体系,风格独特,成就卓著,为推动中国现代文学创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其剧作生活气息浓郁,人物形象真实,语言精练,不少剧作还具有独特的“京味”风格。
作品曾被译为多种文字,其中《骆驼祥子》被译成20余种语言出版。
二、背景介绍:老舍的这篇散文发表在1943年4月《半月文萃》第九、十期合刊上。
第二课《我的母亲》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
第二课《我的母亲》导学案(优秀版)word资料2《我的母亲》导学案班级组名姓名【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读一读,写一写”中的词语。
2、认识和理解“铺垫”的写作手法,运用到本文的赏析中。
3、运用品读法,赏析母亲对“我”、对其他亲人、对自己名誉的不同态度和做法,感受母亲的思想性格和为人特点。
4、引导学生体会朴素的叙事中蕴含的对母亲的崇敬和感激之情。
【教学重点】概括文章中的具体事件,分析母亲优秀的性格品质,感受母亲的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1、理解母亲对“我”做人的影响,感受母亲那无比深挚的爱子之情。
2、联系自身的生活经验,再次体会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教材助读】一、走进胡适(1891一1962),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现代诗人、文学家、五四文学革命的倡导者。
他早年积极提倡白话文,对新文化运动、新文学革命作出了一定贡献。
1917年初在《新青年》上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提出了文学上的“八不主义”。
他还是新诗的倡导者和实践者。
1920年出版第一部新诗集《尝试集》,成为新文化运动中很有影响的人物。
1922年创办《努力周报》和《读书杂志》,提出“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反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后逐渐成为右翼资产阶级文人的代表。
晚年潜心于《水经注》的考证。
胡适一生的学术活动主要在史学、文学和哲学几个方面,主要著作有《中国哲学史大纲》、《尝试集》、《白话文学史》和《胡适文存》等。
二、了解背景胡适的父亲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曾在东三省、广东乃至台湾省任官职;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
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
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她对唯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
这篇文章写于胡适40岁时,是胡适对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的回顾,表达了对母亲的怀念之情。
第一课时一、预习自测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组长课堂检查)文绉绉.()绰.号()庶.祖母()吹笙.()摹.画()眼翳.()舔.去()侮.辱()2、理解课后“读一读, 写一写”中的字词。
《我的母亲》三步一体高效课堂导学案含答案
课题 1 《我的母亲》导学案课时:2 教师:毛勇导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身边事例的介绍,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长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联系社会背景,来领会作品深刻的思想内涵的方法。
2、通过私反复朗读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亲情,激起心灵的共鸣,然后引导他们关心家庭,关心父母。
从而激发学生关注和参与社会生活的热情,培养他们作为家庭一员的责任感,帮助他们形成尊重别人、关心别人、珍惜生命、珍惜幸福的人生态度。
导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复习围绕我的母亲的发生的几件事和母亲的品性,培养他们家庭责任感。
教学重点:利用换位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学会关心他人,能站在他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替他人着想。
导学方法阅读后积极讨论,品味感情、感悟人生、学会做人。
导学过程设计一、预习导学(10分钟)第一课时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
文绉绉(zhou1) 绰号(chuo4) 庶祖母(shu4)吹笙(sheng3) 摹画(mo2) 眼翳(yi4)舔去(tian3) 侮辱(wu3)2.解释下列词语。
责罚:处罚。
管束:加以约束,使不越轨。
气量:指才识和品德的高低;指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广漠:广大空旷。
宽恕:宽容饶恕。
质问:责问。
文绉绉:形容人谈吐、举止文雅的样子。
面红耳赤:形容因急躁、害羞等脸上发红的样子。
仁慈:仁爱慈善。
’侮辱:使对方人格或名誉受到损害、蒙受耻辱。
二、课堂自主、合作、探究(20分钟)(小组内讨论)(一)、导人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
作者回顾自己所走过的道路,把深情的目光投向母亲,用朴实的文字表达了对母亲深切的怀念。
读读这些文字,了解这位学者少年成长的历程,也许对你会有许多启迪。
作者简介:胡适(1891~1962),现代作家、学者,字适之,安徽绩溪人。
配套K12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我的母亲》导学案(1)(新版)新人教版
《我的母亲》自主预习一目标导入1.通过概括事件,了解母亲教子和为人处事的方式。
2.通过赏析人物描写,结合事例,概括母亲的性格特点。
(重点)3.学习朴实自然、饱含深情的语言,学会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难点)4.体会作者对母亲的深厚感情,感受母爱的至高无上,学会关爱、回报母亲。
二走近作者胡适,字适之。
安徽绩溪人。
现代著名学者、诗人、历史家、文学家,哲学家。
因提倡文学革命而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之一。
三背景资料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的代表,她的美好品德即便是在今天仍有教育价值。
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胡适身上,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开明的母亲。
她23岁守寡,直到46岁去世,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这篇文章就是胡适为纪念母亲而作。
四字词预习1.识记音形吹笙.()绰.号()轻薄.()拧.肉()庶.祖母()文绉绉.()宽shù()mó()画抽ti()锁shi()眼yì()野mán()责fá()2.辨识字形活(pō)(bō )款(wéi)妙(wéi)肖(wéi)维护(diē)倒忙不(dié)嬉(xī)戏笑(xīxī)(chuò)绰号泥(nào)淖(wǔ)辱(huì)涩教(huì)3.理解词义(1)文绉绉:。
(2)轻薄:。
(3):眼睛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
(4):能容纳不同意见的度量。
(5)质问:。
(6)下流:。
(7):游荡无赖之徒。
(8)管束:。
(9):犹言好说歹说,指用各种方法进行劝说。
课堂探究一、课文感知(一)结构思路1.理清本文的结构思路。
【第一部分】(1——4段),写自己童年的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5——12段),写母亲对我的和对我在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
【第三部分】(13段),总写母亲给我的的影响。
《我的母亲》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共3篇
《我的母亲》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共3篇《我的母亲》导学案 (语文版高二选修)1导学目的:本篇导学案主要是为了帮助高二学生深入阅读文学作品《我的母亲》,了解该文的创作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提高学生的批判性阅读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第一部分:作品简介与背景1.作品简介《我的母亲》是鲁迅的一篇小说,描写了一个“胤禛同志”的母亲从小做起被慈禧贵妃嘉奖,到康有为变法,到义和团运动,最后被儿子所杀害的生活历程。
小说情节紧凑,人物形象深刻,通过一个普通妇女的故事,反映了晚清时期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同时呈现了作者对封建统治和爱国主义的思考。
2.创作背景《我的母亲》是鲁迅在上海参加“五四”运动后创作的作品,其创作背景存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是时代背景。
鲁迅生长在晚清时期,逐渐认识到封建帝制的腐朽和无力,而社会风气又极度迂腐堕落,种种阻力都深深的影响着鲁迅的思想和人生历程。
另一方面,是鲁迅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了反对清朝和封建制度的思想和活动,这些都奠定了他后来思想和文学的基石。
第二部分:文化内涵1.爱国与反对封建统治《我的母亲》描写的母亲是一个坚守爱国主义的人,她为了国家民族的独立和解放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这种精神是中国文化传统中最珍贵的人格品质之一。
其次作者通过母亲的境遇,呈现了封建统治下民众的苦难和无望,隐喻了封建制度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2. 社会风气和人性扭曲《我的母亲》也呈现出晚清时期社会风气的堕落和人性的扭曲。
慈禧作为朝中权贵,自私自利的行径深度影响了晚清的政治和经济发展,使得人民生活贫苦困苦,同时也导致了各种思想的传播和呼声。
3. 弱者的悲剧与历史的教训小说表现的是一个弱者的悲剧,而这种悲剧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通过塑造一个母亲角色,传达了一种乡土情怀,更是为人类的历史留下了无限的感慨。
第三部分:艺术特色1.描写手法精湛《我的母亲》通过细腻的描写、完整的人物形象,在文学上表现出极高的艺术性,展现了鲁迅出色的文学才华和擅长塑造形象的特点。
2、我的母亲导学案及答案
2、《我的母亲》导学案主备教师:习志国杨明杰焦立伟时间:2015.4课题:我的母亲课型:讲读课【学习目标】1、了解文章内容,理清课文结构。
2、学习运用具体事例来表现人物品格特点的写法。
3、体会母爱的伟大,感受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与感激之情。
【学习重点】概括母亲的形象,从具体事件中提炼母亲的品性、特点。
(重点)【学习难点】了解“母亲”为人处世对作者的影响,感受作者对母亲的感情。
(难点)【自主学习】(资料补充)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
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
安徽绩溪人。
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
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
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胡适的母亲冯顺弟是旧社会传统的“母亲形象”。
她23岁守寡,一直守了23年,受尽了人生的痛苦和折磨。
而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许多亲人相继死去。
为了她唯一的儿子胡适,她含辛茹苦,把全部希望寄托在儿子身上,她忍受一切,挣扎着熬过了23年。
她宁可自己遭受困窘,也要供胡适读书,她处处为儿子设想,是一位注重智力投资的开明的母亲。
1918年11月,她历尽寡居的艰辛,离开了人世。
1、给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糜先生()眼翳()佃()户锁匙()轻薄()3、根据文章内容,解释下列词语。
文绉绉:野蛮:面红而热:管束:4、标明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结构。
【合作探究】1、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2、请学生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
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3、请用“母亲是一个___的人。
因为文中写道___”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4、胡适对母亲的总的评价是什么?5、课文表达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展示提高】1、下列加粗字的注音全正确的是()A.娓娓(wěi)憧憧(cōng)唏唏嘘嘘(xīxīxūxū)B.女红(hóng)女仔(zǎi)万籁俱寂(lài)C.歉疚(jiù)蒙眬(méng)辗转反侧(zhǎn)2、下列各组词语全部正确的是()A.循循善诱蹑手蹑脚莫明其妙B.泪如泉涌钦泣吞声五彩缤纷C.娓娓动听睡眼惺忪万籁俱寂3、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的问题当我八岁的时候,二弟六岁,还有一个妹妹三岁。
2我的母亲2
玉家湾中学导学案科目:语文课题《我的母亲》第二课时年级:八年级备课人:贺智睿时间:学习目标:1、体会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2、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3、揣摩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重点:体会具体事件对表现人物性格和品质的作用难点:1、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2、揣摩语言,体会作者运用语言的分寸感自主学习:1、速读课文,结合已有的印象。
用一句话概括母亲的形象特点:母亲是一个教子有方,对子严格,宽容忍让,仁慈温和,有刚气的人2、读了(),我看到了一位()的母亲。
(1)唤我起床,催我上学──谆谆教诲,严格督促。
(2)母亲从不在外人面前打我、骂我──保护孩子自尊心,教子有方。
(3)我说轻薄话,手重重责罚──教之严。
(4)新年之际,大哥的债主讨债,母亲从不迁怒别人──宽容、温和、仁慈。
(5)忍受两个嫂子给她的气,不可再忍时,便以痛哭解心中之苦──宽容忍让。
(6)受“辱”后,非常生气,讨回公道──有刚气。
合作探究:1.母亲的为人处世对作者有哪些影响?2.课文前三段看似与写“母亲”无关,为什么还要写?3.作者主要写母亲是他的恩师,为什么除了写母亲的训导之外,还用更多的笔墨写她与家人相处的情形?(1.我学到了母亲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优秀品质。
2.文章前三段写作者的性格特征和童年生活,既写了同年生活的单调和失落,也写出了环境与教育一个人性格的养成所起的奠基作用,前三段不仅为写母亲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而且与文末相呼应。
3.写母亲与家人相处的情形,是为了体现母亲平时的待人接物以及这些对我的影响。
写她以身示范对我的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这不仅写母亲对我的“言教”,更写了母亲对我的“身教”。
)课堂检测: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我母亲管束我最严……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①找出文中母亲是严师的例子,是慈母的例子,并各用一句话概括。
②.文中画线句体现了母亲的什么心理?行罚时“不许我哭出声来”,为什么?③“她教训儿子不是借此出气叫别人听的”在文中结构上有何作用?④.概括上文的中心意思。
《我的母亲》导学案(教师版)
高一语文学科导学案(教师版)一、课题:《我的母亲》(粤教版语文教材《必修2》第一单元第1课)二、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生平及其重要作品。
2、体会作者对母亲的热爱、赞颂、感激和怀念之情。
3、了解课文以时间为顺序的叙述方式。
4、品味作者自然朴素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三、教学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鉴赏作者笔下所塑造出的伟大的母亲形象,领悟作者对母亲的深情,从而培养健康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作者那自然朴素而又充满感情的语言。
3、体会作者所一直强调的母亲对其的“生命教育”,从而提升对浓浓亲情的珍视。
四、教学课时:1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内容导读文章通过叙述母亲具体的生活经历,歌颂了朴实、坚强、勤劳而又充满爱心的母亲顽强不屈的一生,字里行间透露着对母亲的尊敬、爱戴和怀念。
全文共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2 段):交代“我”所仅知的一点母亲娘家的情况。
第二部分(第3~16 段):写母亲的艰难与伟大。
第三部分(第17 段):充分肯定母亲对“我”的影响,沉痛怀念已去世的母亲。
(二)、资料助读1.知人论世老舍(1899-1966),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现代作家、戏剧家。
曾因创作优秀话剧《龙须沟》而被授予“人民艺术家”称号。
“文化大革命”初期因被迫害而弃世。
老舍一生写了约计800 余万字的作品,以长篇小说和剧作著称于世。
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市民生活,为中国现代文学开拓了重要的题材领域。
他所描写的自然风光、世态人情、习俗时尚,运用的群众口语,都呈现出浓郁的“京味”。
老舍的代表作品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龙须沟》《茶馆》《春华秋实》等。
2.写作顺序:明确:时间顺序:母亲出嫁→我的出生→我一岁半(庚子闹“拳”那一年)→我小学毕业→我师范毕业→我廿三→我廿七→七七抗战→去年→今年。
(三)、课前预习积累1.字音识记撮.土(cuō)窘.迫(jiǒng)刮痧.(shā) 私塾.(shú) 供给.(jǐ) 庚.子(gēng) 廿.三(niàn) 家谱.(pǔ) 敷.衍(fū) 耽.误(dān) 吊唁.(yàn) 就寝.(qǐn)2.词语积累①相依为命:互相依靠着生活,谁也离不开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自主先学
1、熟读课文。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文绉绉.(糜.先生(眼翳.(
佃.(户锁匙.(轻薄.(
我认真,我补充:
3、标明段落序号,理清文章的结构。
一、情境导入
《游子吟》唐·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二、认识作者
胡适(1891-1962,原名胡洪马辛,字适之。笔名有天风、藏晖、铁儿等。安徽绩溪人。幼年在私塾学习,14岁到上海求学,1910年赴美留学,1917年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同年7月回国。曾任北京大学教授、校长,国民党政府驻美国大使等职务。其代表作有《文学改良刍议》、诗集《尝试集》、《胡适文存》等。
【重点探究】体会“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中的“不能不”的作用。
沛县汉城国际学校八年级语文活动单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剖析】用“不能不”双重否定,表达了作者对“打了一点底子”的肯定,但“不能不”这一能愿动词的双重否定表达一种主观上的肯定,因而有主观认为之意,这样既表明了态度,又不显得断然和绝对。【主旨归纳】这是一首质朴动人的对母亲的赞歌,作者怀着深深的敬意和爱戴,记下了自己的母亲这可亲可敬的美好形象,唱出了一支深情的颂歌,“爱”的感情贯穿全文。【写作借鉴】(1平实的风格来源于作者的真情实感。通读全篇,我们能够感到胡适对母亲的深深爱意。“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爱母之情,敬母之意,透过字里行间,强烈涌现出来。感情之真、之纯,动人心弦(2平实的语言,朴素明净,把母亲的性格刻画得入木三分:“每天天刚亮时,我母亲便把我喊醒”,“催我去上早学”。“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母亲忍辱负重的痛苦形象,只通过这平淡的叙述,便跃然纸上,并在读者心中碰出同情的音响。没有华丽词藻的堆砌,对母之爱倒显得深沉而质朴。6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2..概括地说,写了母亲三个方面的事:一是对我的管教;二是作为当家的后母如何处理家庭的难事和矛盾;三是如何对待他人对自己人格的侮辱。具体说来,写对我的管教,主要写了学习上的督促和做人上的训导。在学习方面,天刚亮时,她把我的衣服穿好,催我去上早学;在做人方面,除了写每天早晨对我的教育外,重点写了我因说了一句轻薄的话而受到的重重责罚。写母亲对我的管教,表现了母亲对我既严格又慈祥,即她“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写母亲作为当家的后母当家之难,主要写了三件事:(1如何在除夕之夜对付败家子大哥的债主。通过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宽容的度量和善良的品性;(2如何与我的大嫂、二嫂相处和如何对待她们妯娌之间的矛盾,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容忍、温和的性格;(3写母亲受了人格上的侮辱非常生气,直到叫那个说了不负责任的话的五叔当面认错赔罪才罢休,这件事表现了母亲“刚气”的一面。
三、感知内容
关于对作者母亲为人、教子的方式的看法,可以见仁见智,但总的来说应该
是有教育意义的。作者母亲为人方面,主要是克己谦让,宽容善待,和睦仁慈。而在教子方面,主要表现为严格,有时过于严厉。这是由于旧社会的妇女把“相夫教子”作为“天职”和美德。而对于作者母亲来说,深感教子的责任更加重大。她所敬重的丈夫过早地去世,对孩子的教育责任全部落在自己身上,同时孩子是她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她对未来生活的全部寄托,还有如何才能对得住她去世的丈夫,等等。正是这诸多原因,她容不得孩子有一点坏毛病,生怕他不争气。所以.她对孩子的教育格外深细而严格。
三、自由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1、自由阅读,勾画出文中揭示母亲品性的语句。
2、通过初读课文,你能总结文章写了母亲那些事?
请大家分四人小组讨论,试给每件事情添加一个小标题。看哪一组的同学最懂作者。
3、请学生说说这些事情分别反映了母亲怎样的品性。请尽量用文中的词语回答。
评一评:请用“母亲是一个______的人。因为文中写道______ ”的形式组织语言,精当评价母亲的形象。
2我的母亲
胡适
命题人:张贤贤审校人:杜令先使用时间:2016年3月8日
教学目标: 1、掌握生字词。
2、感受母亲的形象。
3、学习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4、体悟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和感恩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提炼事件,感受母亲的形象。
难点:品味质朴真切的语言,体悟作者对母亲无限的怀念和感恩之情。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主旨归纳】
【写作借鉴】
三、小结
说说我的收获:
2我的母亲答案
第一课时
预习平台
(1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第1-4段,写自己童年的身体、性格特点,同时也表达了对童年往事的追念和惋惜之情。
第二部分(第5-8段,写母亲对我直接的教育。
第三部分(第9-12段,写母亲对我在做人方面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第四部分(第13段,写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剖析】事实上,作者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性格品德是有口皆碑的,但是在说到这些美德时,前面都加了“如果”这一表假设的词语,意在表明只是一种假设,而不是自己已经具备了这些美德,表现了作者不溢美、不自夸的品格,同时也非常符合自传的语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特点。
4、胡适对母亲的总的评价是什么?
5、课文表达作者对母亲怎样的情感?让我们再次走近胡适平凡而伟大的母亲。
请大家有感情地自由选读课文。
四、当堂检测----同步练习册
我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
1、给下面划线的字注音。
文绉绉(绰号(庶祖母(
吹笙(摹画(眼翳(
舔去(侮辱(
2、填空
全文主要写了母亲三方面的事:一(,二是( ,三是(。表现母亲对“我”既(又( ,对两位儿媳既(又( ,
二、1.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剖析】说自己“混”了二十多年,表现了作者谦逊的态度。尽管作者当时已是文化名人,而且这一“混”字与下句“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有暗接之妙。“我”在人海里“混”,就该有人来管束“我”,但却没有,表达了作者远离母亲之后对母亲的怀想;没有一个管束过“我”,“我”还能在人海里“混”了二十多年,说明了母亲给“我”的教益是多么大。
对受到人格侮辱则有(的一面。
二、存疑求援合作探究(小组探究以下问题
【句段解读】理解下列句子含义
1.在广漠的人海里独自混了二十多年,没有一个人管束过我。
2.如果我学得了一丝一毫的好脾气,如果我学得了一点点待人接物的和气,如果我能宽恕人,体谅人——我都得感谢我的慈母。
【重点探究】体会“我在这九年(1895~1904之中,只学得了读书写字两件事,在文字和思想的方面,不能不算是打了一点底子”中的“不能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