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三项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三项管理制度)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煤矿作业场所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定》、《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制定本制度。
一、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职业卫生管理与项目建设同时到位。
二、职业病危害防护设施所需费用,纳入建设项目工程概算。
三、根据《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风险分类管理目录》(安监总安健〔2012〕73号)要求,建设项目可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严重建设项目。
四、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由公司相关职能部门负责监督管理。
五、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验收,由建设单位组织编制预评价报告、评审、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控制效果评价、评价报告、验收方案和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要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并按规向管辖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若技术力量达不到要求,可委托取得相应职业卫生技术服务资质的技术服务机构或中介机构进行相关技术报告的编制及预评价报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控制效果评价、评价报告、验收方案编制、评审,完成后组织相关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评审、验收。
对形成评审和验收意见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和职业病防护设施要落实整改并完善,工作过程要形成书面报告备查并按规向管辖建设项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
六、建设项目三同时工作,严格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第90号令)执行。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一、引言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过程中,通过对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劳动条件和劳动方法等因素进行科学的管理,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工作能力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在职业卫生管理中,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被广泛应用。
二、概述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劳动过程中,保证职业卫生工作同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三者相适应的一种管理制度。
即在工作时间、工作场所和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三个方面,确保职业卫生工作得以合理发展和有效实施。
三、工作时间1. 工作时间安排根据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工作特点,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避免长时间的连续工作,制定轮班制度,保证员工有足够的休息时间。
同时,要注重加班工作的监管,避免过度劳动对员工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2. 劳动保护加强对工作时间安排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维护。
明确禁止非法加班、强迫加班等违反劳动法律法规的行为,保证员工享受正常的工作时间和合法的加班费待遇。
四、工作场所1. 劳动环境安全职业卫生管理中,要确保工作场所的环境安全。
采取各项措施,防止有毒、有害物质对职工的危害。
为员工提供必要的防护设施和装备,如工作服、口罩、手套等。
2. 卫生条件维护保持工作场所的整洁和良好的卫生状况,定期清理和消毒,防止病菌滋生和传播。
对于特殊的工作场所,如实验室、医院等,要建立专门的卫生管理制度,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和健康。
五、劳动者职业健康状况1. 健康体检对劳动者进行定期的健康体检,发现疾病和病因,及时采取相应措施。
同时,针对不同工作岗位的劳动者,制定相应的体检标准,确保员工的健康状况达到职业要求。
2. 职业培训为劳动者提供必要的职业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
培训内容包括安全生产知识、职业病防护等方面,使员工具备应对各种工作场所环境的能力。
六、管理与监督1. 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建立职业卫生管理机构,负责职业卫生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
该机构应具备专业的卫生技术人员,能够及时处理与职业卫生相关的问题和事件。
卫生三同时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企业安全生产,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加强职业卫生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规,结合本企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企业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以及引进技术项目。
第三条本制度遵循“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确保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有效实施。
第二章职责分工第四条企业主要负责人对本企业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全面负责,是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第一责任人。
第五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企业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的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
第六条各部门负责人对本部门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七条各岗位工作人员对本岗位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负直接责任。
第三章职业卫生“三同时”内容第八条职业卫生“三同时”是指: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九条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包括:(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检测设备;(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防护设施;(三)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个人防护用品;(四)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健康检查设施;(五)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职业卫生培训设施。
第十条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程序:(一)项目可行性研究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二)项目设计阶段,按照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将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纳入主体工程设计;(三)项目施工阶段,确保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四)项目试生产阶段,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进行调试和验收,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四章监督管理第十一条安全生产管理部门负责对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第十二条企业应定期对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其正常运行。
第十三条企业应加强对员工职业卫生知识的培训,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
第五章法律责任第十四条违反本制度,未履行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职责,导致职业病危害事故发生,依法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概述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一项重要的卫生管理制度,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本文对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进行详细的介绍和解释。
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护员工健康、预防职业病、降低工伤事故风险、促进生产安全、保障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益。
内容职业卫生三同时是指:工作场所要同时具备合适的物理环境、卫生环境和个人防护措施。
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1. 物理环境物理环境是指工作场所的空气质量、照明、噪声、温湿度等因素。
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进行监测和控制,确保员工的健康。
2. 卫生环境卫生环境包括工作场所的卫生设施、卫生清洁、卫生消毒等措施。
企业应根据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进行控制和维护,确保员工的健康。
3. 个人防护措施个人防护措施是指员工在工作场所中需要佩戴的防护用品和设备,如安全帽、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企业应根据工作场所的特性和职业风险等级,对员工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
要求企业在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时,应当满足以下要求:1.制定并完善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并对员工进行相关培训。
2.定期对工作场所的物理环境、卫生环境和个人防护措施进行检查和监测。
3.对职业风险高的岗位进行特殊保护和控制。
4.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和需求,提供相应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
5.对职业病患者进行隔离和治疗,确保不影响其他员工的健康。
6.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评估和管控,确保员工的健康。
后果如果企业违反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将会面临以下后果:1.受到国家相关部门的行政处罚。
2.造成员工健康问题,影响企业的声誉和经济效益。
3.对企业的长期发展产生不良影响。
总结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企业保护员工健康、预防职业病、降低工伤事故风险、促进生产安全、保障企业的生产质量和效益的重要制度。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确保员工的健康和企业的长期发展。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制度第一条为了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确保建设项目(工程)符合国家职业安全卫生标准,保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根据《劳动法》、《矿山安全法》、《职业病防治法》以及国家、省市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本厂范围内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造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
第三条、建设项目中的安全防护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三同时”)第四条根据建设项目可能发生伤害事故类别和职业病危害程度,分为一般伤害事故或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和重大伤害事故或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可能发生重大伤害事故或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1、爆炸危险场所等级为特别危险场所和高度危险场所的;2、火灾危险生产类别为甲类的;3、可能产生放射性职业病危害因素的;4、可能产生在《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85)中危害程度为“高度和极度危害”的化学物质的;5、可能产生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的粉尘的;6、国务院安全生产行政管理部门认定的其它危险程度较高的;7、国务院卫生管理部门规定的其它应列入严重职业危害范围的;前款规定以外的为一般伤害事故或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
第五条公司根据国家规定对建设项目实行分类管理:1、可能发生的一般伤害事故或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进行可行性论证阶段安全评估或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审核、竣工验收时的安全技术措施或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以及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2、可能发生重大伤害事故或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除应当进行前项规定的审核和验收外,还必须进行设计阶段的防护设施设计的审查。
第六条建设项目可行论证,应当有职业安全卫生内容;建设项目的计划任务书应当有安全技术措施于职业病危害防护所需投资计划。
建设项目设计必须符合国家安全于职业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国家标准及技术规范的要求。
(八)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分类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制度.2 术语和定义2.1建设项目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生产、储存装置和设施的建设项目。
2.2“三同时”制度指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基本建设项目、技术改建项目和引进的建设项目,其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标准,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投资应纳入建设项目预算。
2。
3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项目指存在或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所列职业病危害因素的项目。
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分为职业病危害轻微、职业病危害一般和职业病危害严重三类.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因素包括下列内容:a)《高毒物品目录》所列化学因素,例如铅;b)石棉纤维粉尘、含游离二氧化硅10%以上粉尘;c)放射性因素:核设施、辐照加工设备、加速器、放射治疗装置、工业探伤机、油田测井装置、甲级开放型放射性同位素工作场所和放射性物质贮存库等装置或场所;d)卫生部规定的其他应列入严重职业病危害因素范围的.3 职责3。
1公司办公室是建设项目规划、设计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
3。
2生产部是建设项目施工与试生产阶段“三同时”的责任部门。
3.3安全环保部是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监督管理部门。
3。
4工程管理部门(项目组)是“三同时”的具体执行部门,全面负责实施建设项目的建设管理。
3。
5财务部负责建设项目职业卫生资金的有效投入.4 工作程序4.1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分类目录》和《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专篇编制规范》编写职业卫生专篇,并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4。
2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完成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后,应当按规定填写《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审核(备案)申请书》,向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并提交申报材料。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保障建设项目的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和安全,遵守职业卫生相关法律法规,规范建设项目的职业卫生管理,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本制度的依据包含《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或组织承当的全部建设项目,包含建筑工地、工厂厂区等。
第三条定义1.职业卫生“三同时”:即施工现场安全、环境保护和职业卫生三个方面同步管理。
2.从业人员:指在建设项目中从事工作的各类员工和外来劳动者。
第二章职责与义务第四条公司责任1.公司应确立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组织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推行有效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2.公司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对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情形进行监测和评估。
3.公司应供应必需的职业卫生防护用品和设备,并确保其合格、完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必需的使用培训。
第五条项目经理责任项目经理作为建设项目的管理者,应承当以下职责和义务: 1. 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和职业卫生措施得到有效执行。
2. 确保从业人员接受必需的职业卫生培训,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成立职业卫生管理小组,定期组织卫生检查和评估工作,及时整改存在的问题。
第六条从业人员责任1.从业人员应遵守公司的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正确佩戴和使用职业卫生防护用品。
2.从业人员应参加公司组织的职业卫生培训,提高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本领。
3.从业人员应乐观搭配职业卫生监测、评估和检查工作,并如实报告自身健康情形。
第七条管理标准1.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实行分区分级管理,明确安全责任人和安全工作措施。
–落实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奖惩制度。
–开展安全意识和应急演练,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对本领。
–定期检查和维护安全设施设备,确保其符合标准并能正常使用。
2.环境保护管理:–遵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订立和实施环境保护措施计划。
–掌控建筑垃圾、废水、废气的产生和排放,采取有效措施进行处理和处理。
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企业建设项目中,对职业卫生管理的要求。
其中,“三同时”是指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投产、同步运行、同步退出。
具体要求如下:
1. 同步规划:在企业建设项目规划和设计阶段,要充分考虑职业卫生的要求,包括工作环境、设备选型、作业流程等方面的因素,并编制职业卫生规划。
2. 同步设计:在企业建设项目设计阶段,要将职业卫生要求纳入设计标准和设计方案中,确保工作场所的布局、通风、照明等设施符合职业卫生要求。
3. 同步施工:在企业建设项目施工阶段,要按照职业卫生规划和设计要求,组织施工作业,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和控制职业危害因素,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安全。
4. 同步投产:在企业建设项目投产阶段,要对职业卫生进行评估和监测,确保各项职业卫生控制措施的有效性,并制定相应的职业卫生管理方案。
5. 同步运行:在企业建设项目运行阶段,要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对工作环境进行监测,提供必要的职业卫生培训,落实职业卫生防护措施,确保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
6. 同步退出:在企业建设项目退出阶段,要进行职业卫生验收,清理职业危害物质和设备,进行职业病危害评估,确保员工的职业卫生健康和安全。
通过建立和执行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全面控制和防范职业卫生风险,减少职业病发生的可能性,保障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1. 引言职业卫生是指保护工作环境和员工健康的一种综合性管理措施。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工作过程中,对工作环境、工作条件、工作设施和员工健康进行同时管理的制度。
本文将详细介绍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的内容和要求。
2. 工作环境管理2.1 环境监测针对不同工作场所,必须定期进行环境监测,确保工作环境符合职业卫生标准。
监测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空气质量监测:检测空气中各类有害物质的浓度,例如甲醛、苯等。
•噪声监测:测量工作场所的噪声水平,保证噪声不超过国家标准限制。
•光照度监测:检测工作区域的光照强度,保证足够的照明条件。
2.2 环境改善根据环境监测结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及时改善。
例如:•加强通风设施:在空气污染较严重的工作区域安装通风设备,保证空气流通。
•减少噪声源:采取隔声措施,例如安装隔声墙板、减少噪音源的使用时间等。
•提供足够的照明设施:根据光照度监测结果,增加或更换灯具,确保工作区域有足够的光照。
3. 工作条件管理3.1 工作时间管理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员工过度疲劳和身体不适。
具体管理措施包括:•定期进行员工身体健康检查,确保工作时间安排合理。
•控制加班时间,避免员工过度劳累。
•提供适当的休息时间,保证员工有充分的休息。
3.2 工作强度管理合理分配工作强度,减轻员工的体力和精神负担。
管理措施包括:•根据工作性质和难度,合理分配工作任务。
•提供必要的工作工具和设备,减轻员工的体力劳动。
•建立健全的工作流程,避免员工长时间单调重复工作。
3.3 工作站姿管理针对需要长时间站立工作的员工,管理措施包括:•提供符合人体工程学要求的工作台和椅子。
•定期进行员工站姿检查,提醒员工正确站姿。
•培训员工正确的站立工作姿势和伸展运动,避免身体疲劳和伤害。
4. 工作设施管理4.1 安全设施管理确保工作场所的安全设施齐全,以应对突发事件。
管理措施包括:•安装灭火设备,明确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9.1公司必须确保建设项目中职业卫生防护设施的设计、施工和投入使用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和规定。
9.2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应包括通风、除尘、防毒、防噪、防震、防辐射等措施,并应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进行合理配置。
9.3公司应为员工提供符合国家标准和职业卫生要求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指导员工正确使用。
6.4职业病事故的处理结果应记录在案,并按照规定期限保存。
七、信息管理与公开
7.1公司应建立健全职业卫生信息管理制度,对职业卫生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档。
7.2职业卫生信息应包括但不限于:
(1)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相关资料;
(2)职业卫生监测与评价报告;
(3)职业卫生培训记录;
(4)职业病事故处理记录。
十一、监督检查与责任追究
11.1职业卫生管理机构应定期对公司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要求。
11.2对违反职业卫生管理制度,造成职业病危害事故的责任人,公司将依法予以追究责任。
11.3公司应建立健全责任追究机制,对职业卫生管理不善、违规操作等行为进行严肃处理。
十二、合作与交流
7.3公司应定期向员工公开职业卫生信息,提高职业卫生透明度,接受员工监督。
八、持续改进
8.1公司应不断总结职业卫生管理经验,积极采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技术手段,持续改进职业卫生管理工作。
8.2对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到位。
8.3公司应鼓励员工积极参与职业卫生管理,对提出合理化建议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
(2)设计单位应按照职业卫生预评价报告和有关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计;
(3)设计文件应包括职业卫生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职业卫生管理进行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风险控制和职业健康保护工作与施工进度相适应。
具体来说,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包括以下内容:
1. 同步规划:在项目规划阶段,需对职业卫生风险进行评估,确定相应的风险控制措施,并将其纳入工程项目的总体规划和设计中。
2. 同步设计:在项目设计阶段,对职业卫生进行设计,包括设计合理的工作场所布局、通风设施、防护设备等,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要求得到满足。
3. 同步施工: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将职业卫生管理纳入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明确职责分工,制定详细的职业卫生管理措施和操作规程,并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估,确保工人的职业健康得到保护。
通过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制度,可以提高施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管理水平,减少职业病风险,保护工人的健康权益。
同时,也可以促进建设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提高项目的竞争力。
第 1 页共 1 页。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一、职业病防治职业病是指在特定的职业环境中,由于接触职业危害因素而引起的疾病。
职业病防治是职业卫生工作的重点内容之一,其核心任务是预防和控制职业病的发生,减少职业病危害对职工健康造成的损害。
为了实现职业病防治的目标,必须建立健全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和体系,明确职业病防治的责任和义务,加强对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完善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体系,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报告。
1.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责任制度。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防治工作的责任制度,明确各级管理人员和相关岗位的职责和义务,保障职业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检测。
企业应当对职业病危害因素所在的作业场所、设备设施进行定期检测和监测,确保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控制达标。
3.开展职业卫生宣传教育。
企业应当加强职业卫生宣传教育,普及职业卫生知识,提高职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4.完善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体系。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的诊断和治疗体系,确保一旦发现职业病病例能够及时诊断和治疗。
5.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报告。
企业应当加强职业病的监测和报告,及时汇总职业病的发病情况,向有关部门报告,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
二、职业危害防控职业危害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会对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
职业危害防控是职业卫生工作的另一项重要内容,其核心任务是通过科学的管理和控制措施,减少职业危害对职工的危害,确保职工的身体和心理健康。
为了实现职业危害防控的目标,必须建立健全的职业危害管理体系,开展职业危害的评估与监测,建立和完善职业危害防控技术规范、操作规程和管理制度,加强职业危害事故的预防和应急处置,提高职业危害防控能力。
1.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体系。
企业应当建立健全职业危害管理体系,明确职业危害的种类和程度,制定相应的防控措施和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职责和责任。
2.开展职业危害的评估与监测。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一、基本原则:1. 安全第一:始终将职业安全卫生放在首位,确保项目的安全风险得到有效控制;2. 管理先行:通过制度化的管理,全面推行“三同时”管理制度,确保职业安全卫生工作与项目建设同步推进;3. 预防为主:以预防为主要目标,通过科学的管理和各项预防措施,防止职业安全卫生事故的发生;4. 综合治理:将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融入到项目的整体经营管理中,实行全员参与、全过程管理,形成一个综合治理的机制。
二、制度内容:1. 岗位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要求各岗位人员严守职业安全卫生规定,切实履行岗位职责,确保岗位安全;2. 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建立健全安全宣传教育制度,定期组织安全培训和宣传,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3. 风险评估制度:在项目建设前进行职业安全卫生风险评估,确定各工作环节的风险点和安全措施,并制定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4. 职业健康监测制度:建立职业健康档案,定期进行职业健康检查,防止职业病的发生;5. 职业危害防护制度:明确各种职业危害的防护措施,提供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和设备,并加强对危害物质的监测和控制;6. 安全检查评审制度: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评审,及时发现和纠正安全隐患,确保项目安全;7. 事故应急管理制度:建立事故应急管理制度,明确各级责任人的职责和应急预案,做好事故的应急处置工作;8. 奖惩激励制度:建立健全奖惩激励机制,对于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表现优秀的个人和集体进行奖励,对于违反职业安全卫生规定的行为进行处罚。
三、实施措施:1.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全员的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2. 完善管理制度:制定职业安全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并进行全面落实;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项目的职业安全卫生工作进行监督和检查;4. 加强培训指导:对项目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进行培训和指导,提高他们的安全管理能力;5. 积极应对突发事件: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做好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对工作。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卫生是指在工作环境中,防止和控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有害因素对劳动者身体健康造成的危害,保障劳动者在工作过程中的身体健康和安全的一门科学。
在建设项目中,职业卫生管理尤为重要,既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也对工程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建设项目应建立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三同时”是指建设项目在规划、设计、施工、使用过程中,要求职业卫生措施与工程同步,即在建设项目从规划开始,职业卫生工作与工程开展同步,相互依赖、配合推进,确保职业卫生措施与工程同时运行,共同达到预期目标。
本文将从制度建设、具体内容、实施措施等方面介绍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首先,在制度建设方面,建设项目应制定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明确管理职责、工作流程和工作要求。
制度应包括制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架构与职责、工作流程与控制措施、工作要求与考核等内容,确保职业卫生工作的全面推进。
其次,具体内容方面,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职业卫生规划:在项目初步设计阶段进行职业卫生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制定职业卫生规划,确定有害因素的控制目标和措施。
2.职业卫生设计:在项目详细设计阶段,将职业卫生要求纳入到工程设计中,包括工艺流程的优化、设备和材料的选择、排风系统的设计等。
3.职业卫生施工:在项目施工阶段,建立职业卫生监测体系,对施工中产生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工人的健康安全。
4.职业卫生使用:在项目使用阶段,对有害因素的排放进行监测和控制,定期对工作环境进行检测,确保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安全。
5.风险评估和应急管理:建设项目应根据工作环境中的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估,并制定相应的应急管理预案,以应对突发事件。
最后,为了有效实施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建设项目还需要采取以下一些具体实施措施:1.强化职业卫生管理机构的建设,明确职责和权限,提高管理效能。
2.加强职业卫生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职业卫生意识和知识水平。
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3篇)
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企业建设项目实施过程中,对职业卫生工作进行全面管理,确保职业卫生工作与项目建设进行同步、同步进行的制度。
该制度通常包含以下要点:1. 同时设计:在项目建设设计阶段,要考虑职业卫生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和设施,确保公司的职业卫生要求得到满足。
2. 同时施工:在施工阶段,要对危险化学品、粉尘、噪声等职业卫生风险进行及时评估,并采取预防措施,避免对劳动者造成伤害。
3. 同时管理:在项目运营管理阶段,要建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明确相关职责和工作流程,定期检查和评估职业卫生状况,并采取措施保障劳动者的职业健康。
通过实施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工作环境对劳动者健康的影响,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促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管理工作,保障员工的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和维修等。
第三条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以下简称“本制度”)是企业职业卫生管理的基本规范,各建设项目必须遵守。
第二章术语第四条本制度中的以下术语定义如下:1. 企业建设项目: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施工建设的项目,包括建筑工程、交通工程、水利工程等。
2. “三同时”:指工期同时、质量同时、安全同时。
3. 职业卫生:指通过预防职业危害,保障员工在工作过程中身体健康和工作安全的一系列措施。
第三章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原则第五条企业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原则如下:1. 工期同时:企业建设项目应安排合理的工作时间,确保员工有足够的时间完成工作任务,避免项目延期。
2. 质量同时:企业建设项目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施工,保证施工质量符合要求。
3. 安全同时:企业建设项目应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预防事故的发生。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一、目的和范围为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提高生产环境的安全性,订立本《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我公司全部员工和相关生产环境。
二、相关术语定义1.职业卫生:指保护职工免受工作环境中有害因素的危害,防备职业病的发生,维护职工身体健康的一系列措施。
2.三同时:指职业卫生工作在企业生产过程中的同时进行。
包含技术准备同时、设施设备同时、作业操作同时。
三、职责和义务1.公司负责人应充分重视职业卫生工作的紧要性,订立职业卫生管理制度并确保其执行。
2.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负责组织、协调和监督职业卫生工作的执行。
3.部门负责人应确保本部门职业卫生工作的顺利进行,并搭配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工作。
4.全部员工有义务依据本制度的要求,自发遵守职业卫生规定,乐观搭配职业卫生工作的开展。
四、技术准备同时1.在生产前,必需建立职业卫生技术措施的准备和设计等工作,包含但不限于以下内容:–进行职业健康风险评估,确定可能存在的危害因素。
–订立职业病防治技术措施和应急预案,确保技术措施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购置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设备、料子和保护用具。
–定期检测设施设备的卫生情形,确保其正常运行并及时修复。
五、设施设备同时1.公司在进行设施设备设计、安装、使用和维护时,应遵从以下原则:–选择符合职业卫生要求的设备,并保证其正常运行。
–在生产现场设置必需的安全设施,如防护网、防护栏等,以保障员工的安全。
–定期检查设施设备的卫生情形,及时清理和消毒,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修复。
–配备充分的个人防护用具,并供应正确的使用方法和维护要求。
六、作业操作同时1.全部员工在进行作业操作时,应遵守以下规定:–必需穿着个人防护用具,如防护服、手套、口罩等。
–严禁在工作区域吸烟、饮食和饮用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液体。
–定期进行职业卫生培训,提高员工对危害因素的认得和防护意识。
–发现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应立刻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整改。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建设项目施工过程中,对职业卫生管理的三个方面:设计、施工和运营同时进行管理的制度。
1. 设计阶段:在项目设计阶段,要考虑职业病防治要求,确定合理的职业卫生设计方案。
具体包括:- 职业病防治要求的评估和确定:在设计过程中,要依据职业病防治法和相关规定,评估和确定项目所涉及的职业病危害和防护措施。
- 职业卫生设施和设备的规划和设计:在设计方案中,应包括职业卫生设施和设备的规划和设计,如通风系统、防尘设备、防护设施等。
- 职业卫生技术要求的制定:在设计方案中,要制定职业卫生技术要求,明确设计、施工和运营阶段需遵守的职业卫生措施和规范。
2. 施工阶段:在项目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职业卫生管理措施。
具体包括:- 卫生防护设备和工具的使用:施工过程中,要确保工人使用必要的卫生防护设备和工具,如呼吸器、防护手套等。
- 职业卫生检测和监测的进行: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检测和监测,确保施工过程中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的有效性。
- 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对施工人员进行职业卫生培训和宣传教育,增加其职业卫生意识和技能水平。
3. 运营阶段:在项目运营阶段,要持续进行职业卫生管理和监督。
具体包括:- 定期检测和评估:定期对运营阶段的职业病防护措施进行检测和评估,确保运营过程中的职业卫生问题得到有效控制。
- 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建立健全职业卫生档案管理制度,记录和归档相关的职业卫生信息和数据,供后期参考和分析使用。
- 不断改进和优化:根据职业卫生管理的实践和经验,不断改进和优化管理措施,提高职业卫生管理水平。
通过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职业病危害,保护工人的身体健康,提高工作环境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职业卫生管理是保护职工健康、预防职业病的重要措施之一、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是指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要求同时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职业病危害评价和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落实。
以下是关于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的一份1200字以上的阐述。
一、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是指对工作场所中的有害因素进行监测和评估。
有害因素主要包括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和工艺性因素。
化学因素包括有毒化学物质和有害物质,物理因素包括噪声、振动、辐射等,生物因素包括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工艺性因素指的是生产工艺中的各种因素。
监测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目的是了解工作场所中可能存在的有害因素的种类和浓度,根据监测结果评估职工的健康状况,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监测方法包括定量监测和定性监测。
定量监测是通过使用计量仪器对有害因素进行实时监测,定性监测是通过采集工作场所的空气、水、土壤等样品进行室内分析。
二、职业病危害评价职业病危害评价是指对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进行定量评价,以评估职工是否存在职业病危害,以及确定存在危害的程度和范围。
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对有害因素的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和综合评估,评估职工的接触程度和频次,评估职工的健康状况等。
职业病危害评价的目的是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控制措施提供依据,保护职工的健康安全。
评价的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是根据监测结果和职工接触情况综合判断有害因素对职工的危害程度,定量评价是使用数学模型和统计学方法对有害因素的浓度和接触情况进行定量分析。
三、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落实职业病防护措施的落实是根据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监测和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技术、管理和个体防护措施,减少或消除工作场所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对职工的影响。
防护措施包括技术防护、管理防护和个体防护。
技术防护措施是通过改变工作环境和工艺条件,减少或消除危害因素的产生和传播。
技术防护措施包括改善工作场所的通风条件,采用有害物质的替代品,降低噪声和振动的产生等。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
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制度》等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结合我公司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工作职责第二条规划发展部负责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建设项目和技术改造、技术引进等项目,在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做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并提交卫生行政部门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审核。
第三条对于可能产生严重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规划发展部负责向卫生行政部门提交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进行卫生审查。
第四条负责工程管理的部门负责将建设项目的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并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
第五条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安全监察部负责委托具有资质的评价单位在12个月内对建设项目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并按规定向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验收。
第六条规划发展部、安全监察部、负责工程管理的部门及相关车间负责按照《建设项目职业卫生审查规定》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要求在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审核、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审查、竣工验收中提交相应的申请材料。
第七条规划发展部及安全监察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参加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评审,并建立相应的“三同时”审批档案。
第三章工作要求第八条设计单位提交的建设项目预案应有职业卫生的内容,初步设计中应有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内容。
第九条设计单位应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书的要求在初步设计中编制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
第十条设计单位要严格按照经卫生行政部门审批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专篇和审查批复的要求,在设计图纸中落实各项职业病防护措施,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确保职业病防护设施质量可靠。
第十一条对于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规划发展部、安全监察部需委托取得相关资质认证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5篇)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制度为预防、控制和消除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加强和规范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的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工作场所职业卫生监督管理规定》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结合用人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一、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应当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二、用人单位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卫生“三同时”的备案、审核、审查和竣工验收。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可以与安全设施“三同时”工作一并进行。
三、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工作实行分类监督管理。
根据建设项目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风险程度,分为职业病危害一般、较重、严重三类建设项目。
(一)职业病危害一般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职业病防护设施由用人单位自行组织竣工验收,并将验收情况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备案;(二)职业病危害较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三)职业病危害严重的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核,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应当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审查,职业病防护设施竣工后,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组织验收。
四、对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用人单位应当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编制预评价报告。
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用人单位应当组织有关职业卫生专家,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
用人单位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负责。
六、用人单位应当向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申请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并提交下列文件、资料:(一)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备案或者审核申请书;(二)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三)用人单位对预评价报告的评审意见;(四)职业卫生专家对预评价报告的审查意见;(五)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机构的资质证明(影印件);(六)法律、行政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文件、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规定的职业职业卫生卫生标准,减少或消除事故隐患和职业病危害,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公司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新建、改建、扩建项目、技术改造、引进建设项目(以下统称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建设及其监督管理。
3 引用文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三同时”监督管理办法》
4 定义
4.1 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是指消除或者降低工作场所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浓度或者强度,预防和减少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的损害或者影响,保护劳动者健康的设备、设施、装置、构(建)筑物等的总称。
4.2 建设项目职业卫生防护设施“三同时”,是指职业卫生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以下简称职业卫生“三同时”)。
职业病防护设施所需费用应当纳入建设项目工程预算。
5 职责
5.1本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是新、改、扩建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的牵头部门,负责职业卫生“三同时”管理工作的综合组织和协调,负责新建、改建、扩建等新增基础设施的投资管理,负责组织可行性研究报告、初步设计和施工方案的审查,负责投资项目的牵头管理等。
5.2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要对职业卫生“三同时”进行专业管理。
5.3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负责职业卫生“三同时”的资金投入;对未进行职业卫生设施“三同时”的投资项目不予审核和结算付款;负责参与投资项目的职业卫生“三同时”进行评估、审核和验收等工作。
5.4建设项目主管部门应按照职业卫生“三同时”设计方案,确保职业病防护设
施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和验收,并根据验收结论组织改进,确保职业职业病防护设施质量,从而达到设计标准。
5.5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严格按照档案管理的规定,建立建设项目职业卫生“三同时”文件资料档案,并妥善保存。
6 工作程序
6.1项目的申报
经相关政府部门审批立项的新建、改建、扩建工程和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等投资项目,应向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进行通报,并由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向政府有关监管部门(安全生产、职业卫生、消防)申报执行“三同时”程序。
6.2建设项目职业卫生条件论证和职业卫生预评价
6.2.1对于可能产生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公司在建设项目可行性论证阶段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包括下列主要内容:(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及其对工作场所和劳动者健康影响的分析评价;
(三)对建设项目拟采取的职业病防护设施等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的分析、评价和建议;
(四)职业病危害预评价的结论。
预评价结论应明确建设项目的职业病危害风险类别、拟采取的防护措施是否满足法律、法规、标准的要求。
6.2.2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并形成是否满足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
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6.2.3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职业病防护设施
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公司将对变更内容重新进行职业病危害预评价。
6.3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与施工
6.3.1对于存在职业病危害的建设项目,公司在施工前按照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开展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其必须包括下列内容:
(一)设计依据;
(二)建设项目概述;
(三)职业病危害因素分析及危害程度预测;
(四)拟采取的防尘、防毒等职业病防护设施以及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设施的名称、规格、型号、数量、分布,并对防控性能进行分析;
(五)辅助用室及卫生设施的设置情况;
(六)对预评价报告中职业病危害控制措施、防治对策及建议采纳情况的说明;
(七)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设施投资预算明细表;
(八)可以达到的预期效果及评价。
6.3.2公司在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完成后,组织有关人员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评审,并形成是否满足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卫生要求的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进行修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
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6.3.3在完成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评审后,按照评审通过的设计和有关规定组织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
6.3.4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司不开工建设:
(一)未采纳职业病危害预评价报告中的对策和建议,且未作充分论证说明的;
(二)未对建设项目主要职业病危害进行防护设施设计或设计内容不全的;
(三)不符合法律、法规、标准和卫生要求的其他情形的。
6.3.5 建设项目的生产规模、工艺或者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种类等发生重大变更的,建设单位应当根据变更的内容,公司将重新进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
6.3.6公司相关管理部门确认施工单位应当取得相应资质负责施工,对施工过程加强日常监管,确保施工单位要严格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施工,保证职业卫生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步实施。
6.3.7公司职业卫生管理部门应对职业卫生“三同时”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并建立监控记录及档案,对发现的问题予以及时解决。
6.4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与防护设施验收
6.4.1建设项目完工后,公司依照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标准和规章要求,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或者组织,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并建立健全职业卫生管理制度等有关职业病危害防治措施。
6.4.2 建设项目完工后,需要进行试运行的,其配套建设的职业病防护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投入试运行。
试运行时间不少于30日,最长不得超过180日,国家有关部门另有规定或者特殊要求的行业除外。
6.4.3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公司将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的情况进行监测,委托具有资质的职业卫生技术服务机构对工作场所进行职业病危害因素的检测与评价工作。
6.4.4 建设项目在竣工验收前,公司将进行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工作,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必须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的要求,并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一)建设项目概况;
(二)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执行情况分析;
(三)职业病防护设施运行情况分析;
(四)职业病危害因素定期检测结果分析;
(五)职业病危害因素日常监测情况分析;
(六)职业病危害因素对劳动者健康危害程度分析;
(七)职业卫生管理措施评价;
(八)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评价;
(九)职业病危害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分析;
(十)正常生产后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治效果预期分析;
(十一)对策措施和建议;
(十二)评价结论。
6.4.5公司在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编制完成后,组织相关人员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评审,形成是否满足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评审意见,按照评审意见对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进行修改完善,并对最终的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报告的真实性、客观性和合规性负责。
6.4.6 公司在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前三十日将验收方案向建设项目所在地安全
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行书面报告,验收方案包括以下内容:
(一)建设项目基本情况;
(二)参与验收人员及其工作内容、责任;
(三)验收工作时间安排、程序。
6.4.7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公司组织相关人员对职业病防护设施进行验收,并形成是否满足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要求的验收意见,并对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结果的真实性、有效性、合规性负责。
职业病防护设施验收工作过程形成书面报告备查。
6.4.8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通过验收:
(一)未按照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设计施工的;
(二)建设项目职业病防护设施的施工质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技术标准的;
(三)未开展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或者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评价不合格的;
(四)职业病防护设施和职业卫生条件不符合职业病防治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行业标准规定的;
(五)建设项目试运行期间存在职业病危害事故隐患未整改的;
(六)未按规定设置或者指定职业卫生管理机构,未依规定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职业卫生管理人员的;
(七)未组织劳动者进行上岗前职业卫生培训的;
(八)未组织劳动者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
(九)不符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的。
6.4.9分期建设、分期投入生产或者使用的建设项目,其配套的职业病防护设施与建设项目同步进行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