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3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达标测试名师课件 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下面是中国古代主要朝代(时期)沿革示意图(部分),在“□”内应依次填入()A.三国、隋、明B.三国、五代、明C.东汉、隋、北宋D.东汉、五代、明2.明朝废除丞相制度和中书省;清朝设立军机处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明清统治者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边疆B.禁锢思想C.发展经济D.强化皇权3.下表中人口数据的变化主要是因为()西汉末至明初江南地区(除岭南外)人口总数变化表A.赋税制度的改革B.江南经济的发展C.高产作物的引进D.土地政策的调整4.“中国人对海洋的探索也从来没有停止过。
汉唐时期,海上丝绸之路已经形成,到元朝时,航海的黄金时代来临了,海上贸易空前活跃,它们为明代早期的对外交流奠定了基础,最终产生了世界航海史上更璀璨的奇迹。
”材料中的“奇迹”指的是()A.张骞通西域B.玄奘西行C.郑和下西洋D.鉴真东渡5.《天工开物》中描述一种农业工具:“扬郡以风帆数扇,俟风转车,风息则止。
此车为救潦,欲去泽水以便栽种。
盖去水非取水也,不适济旱。
”材料反映该农业工具主要用于()A.灌溉B.冶铁C.排涝D.播种6.明代长城的修建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挖壕筑墙,省工省料,以一道或多道绵延伸展的墙体为干线,构建了多层次、纵深的防御体系。
这体现了长城是()A.商品贸易的主要场所B.地区交流的重要通道C.完备的军事防御体系D.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7.“万历四十六、四十七、四十八三年,共增赋五百二十万两。
崇祯三年,又加赋一百六十万两,共六百八十万两,谓之辽饷。
后来又加练饷、剿饷,先后共加赋一千六百七十万两……明朝这个天下,自然是无从收拾了。
”由此可推断()A.明朝后期经济发展缓慢B.明朝后期朝廷赋税沉重C.明朝后期军事实力增强D.农民大力支持朝廷剿匪8.下图是李明同学制作的某次农民起义的学习卡片。
该农民起义发生在()A.隋朝末年B.唐朝末年C.元朝末年D.明朝末年9.以下示意图呈现了中国古代对某一地区加强管辖的历史脉络。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综合测试卷新人教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 19世纪上半期,英国工业产品在中国市场遭到顽强抵制的两大原因是()①清政府推行闭关政策②英国商品质量不高③中国自给自足的经济形态④中国人仇恨洋人。
A. ①②B. ②③C. ①③D. ②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我国在明清时期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不与外国互通有无,本国经济也以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主,故选C。
2. 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 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B. 抵抗外族入侵C. 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 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朝君主集权强化的准确识记和理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废丞相和中书省,设六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设立厂卫制度;清朝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完全由皇帝裁决,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集权进一步强化,这些都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统治阶级也就是地主阶级的利益。
故选A。
3. 如下图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的路线图。
这一“远航活动”是指( )A. 鉴真东渡B. 玄奘西游C. 马可·波罗来华D. 郑和下西洋【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发生在唐朝;B发生在唐朝;C发生在元朝;D发生在明朝前期。
图片信息出现明朝,郑和下西洋是明朝前期一次远航活动。
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4. 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
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③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④设置驻藏大臣。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此题考查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
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包括:顺治册封达赖,康熙册封班禅;雍正设置驻藏大臣。
唐朝时期,文成公主入藏属于汉藏两族的友好交往。
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发生在新中国成立后。
2024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新人教版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一、选择题1.假如你有机会到宝岛台湾一游,建议你到台南市参观当地的名胜古迹──赤崁城。
这里敬奉着一位民族英雄,他是A.邓世昌B.戚继光C.左宗棠D.岳飞【解析】 C 此题为推断型选择题。
通过题干中“台湾”“赤崁城”和“民族英雄”这些信息,可知此人为郑成功。
其主要事迹是从荷兰殖民者手中收复台湾,因而被称为民族英雄。
2.“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二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抗。
”歌谣中“戚爷”的主要事迹A.统一了女真各部 B.肃清了东南沿海的倭寇C.赶走了荷兰殖民者 D.战胜了沙俄侵略军【解析】本题通过一首歌谣来考查戚继光的抗倭事迹。
通过这首儿歌可以看出戚继光的抗倭事迹深得民心,赢得百姓的赞许。
3.清朝和元朝加强对西藏管辖的相同之处是A.通过册封加强与西藏的联系 B.设宣政院管理西藏事务C.设理藩院管理西藏事务 D.委派官吏进行干脆有效管辖【解析】早在元朝当时政府就在中心设立宣政院管辖西藏宗教事务,授权萨迦派管理西藏;清朝,顺治帝和康熙帝先后册封西藏两大政教首领,雍正帝派遣驻藏大臣,乾隆帝颁布《钦定藏内善后章程》,规定以金瓶掣签方式确定西藏政教首领人选。
由此可以推断正确答案为D4.清朝设立伊犁将军,它管辖的地方是A.东北地区D.蒙古地区C.新疆地区D.西藏地区【解析】18世纪中期,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之后,天山以南地区又爆发了大小和卓叛乱。
清军随即进行讨伐,经过两年的战斗平定叛乱。
后来,清政府在该地区设置伊犁将军,管辖整个新疆地区事务。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清朝在新疆地区的巩固措施。
故正确答案为C5.代表清政府管理西藏的是A.达赖喇嘛B.班禅额尔德尼 C.伊犁将军D.驻藏大臣【解析】1727年,清政府在西藏设立驻藏大臣,代表中心政府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历史事实识记状况。
正确答案为 D6.从文物中获得信息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当我们探讨中国古代中心政府与少数民族地区关系时,可以从下列哪件文物中获得有效信息A司母戊鼎 B.开元通宝钱 C.锦衣卫印 D.金奔巴瓶【解析】司母戊鼎是王权的象征,开元通宝钱是一种货币,锦衣卫是明朝加强皇权专制的表现,此三题肢均与民族关系无关。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含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1.明太祖时,全国重大军政事务都由他亲自处理,忙得不可开交。
这是因为()A.废除了丞相B.废除了行中书省C.废除了三司D.废除了锦衣卫2.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这些举措从本质上反映了()A.皇权统治的加强B.文化专制的加强C.思想控制的强化D.资本主义因素萌发3.下列内容不属于明朝“八股取士”规定的是()A.科举考试只能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B.考生的答卷,不得自己随意发挥C.要求答卷由八个部分组成D.考生可以针对时弊,谈古论今4.下图中,郑和下西洋时所携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5.下列关于明朝时期对外交往与冲突的陈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明朝中期,倭寇开始骚扰我国沿海地区B.郑和的船队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C.历史上第一批对我国进行侵略活动的包括葡萄牙殖民者D.戚继光抗倭斗争中最著名的战役是台州大捷6.君臣礼仪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的外在表现。
图1到图3的变化反映的实质是()A.封建制度的完善B.生活习惯的变化C.社会文明的进步D.君主权力的强化7.历史人物总是与历史事件相连。
下列历史人物与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A.明太祖——迁都北京B.戚继光——抗击倭寇C.顺治帝——册封达赖五世D.雍正帝——设置驻藏大臣8.1624年,一群殖民者手捧白银对当地居民乞求说:“船漏了,请租给我们一张牛皮大的土地歇歇脚,船一修好,我们就走。
”后来,这群殖民者不但没有走,反而占领了这里。
“这里”是指()A.澳门B.尼布楚C.台湾D.雅克萨9.台湾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代为加强对台湾的管辖设置了台湾府,设置的时间是()A.1661年B.1662年C.1683年D.1684年10.戚继光和郑成功的共同之处是()A.抗击了当时世界上头号殖民帝国B.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C.巩固了明朝的统治秩序D.使台湾回到了祖国怀抱11.历朝历代大多整修万里长城,其中达到完善地步的是()A.秦长城B.汉长城C.唐长城D.明长城12.清代一位军机大臣用一首诗来形容自己的工作:“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
(最新)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天工开物》的作者是()A.宋应星 B.李时珍 C.贾思勰 D.徐光启2.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1405﹣1433年,他率领船队先后七下西洋,最远到达的地区是()①马六甲海峡②红海沿岸③印度半岛④非洲东海岸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③④3.明后期,白银成为普遍的流通货币,主要和下列哪一历史现象有关( ) A.农业的发展B.手工业的发展C.商品经济的繁荣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要求4.在预防和治疗甲型H1N1等疫病过程中,下列著作中有可能提供医治方法的是()A.《本草纲目》B.《天工开物》C.《梦溪笔谈》D.《齐民要术》5.汉武帝是一个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不包括...()A.开凿灵渠 B.颁布推恩令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D.盐铁专卖6.泉州清净寺(见下图)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处伊斯兰教建筑,为国务院公布的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以下古建筑中,属于伊斯兰教建筑的是()A.巴黎圣母院 B.中国的故宫 C.印度的佛塔 D.麦加清真寺7.西汉初年,统治者实行了减轻农民负担,注重发展生产,提倡节俭等措施。
西汉统治者这样做的根本原因是()A.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B.他们都是农民出身,还保留着农民的本色C.西汉国力还弱,还不能享受D.西汉奉行儒家思想8.小王同学的历史笔记本上有文字如下图所示,可推知他关注的是哪个地方的历史?()A.新疆 B.云南 C.贵州 D.西藏9.清朝前期推行闭关政策的后果中不应包括()A.抵制西方殖民活动B.妨碍中外文化交流C.停止对外贸易活动D.抵制商业资本发展10.都江堰、大运河、莫高窟、明长城、北京故宫等都是()A.杰出的水利工程B.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D.木结构和石结构的杰出建筑11.汉武帝统治时期,为消除诸侯王对皇权的威胁,加强中央集权,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削藩” B.推行分封制C.颁布“推恩令” D.宣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2.纪录片《航拍中国》展示了我国历史、自然及社会发展。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检测试卷及答案解析
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检测试卷(分值:70分时间:4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某班同学在学习《明朝的统治》一课时,准备编写一个关于朱元璋的历史课本剧,剧本中不应该出现的是( ) A.定都应天府 B.废除丞相制度 C.设立“三司”D.成立东厂2.明朝继续推行科举取士制度,同时规定考试的命题范围是A.诗赋与算术B.时务策C.文学与时政D.“四书”“五经”3.“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材料表明“郑和这次远航”的特点不包括( ) A.利润丰厚B.规模较大C.技术先进D.和平交往4.戚继光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
他的主要事迹是( ) A.抗击倭寇,基本解除东南沿海倭患 B.击败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C.驱逐葡萄牙,收回其在澳门居住权D.抗击沙俄入侵,划定中俄边界5.明长城的修筑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下图中★处是明长城最西端的关口,它是( ) A.嘉峪关 B.雁门关 C.居庸关 D.山海关6.一位同学分类梳理中国古代书籍,其中①处可填( ) A.《韩非子》 B.《兰亭集序》 C.《窦娥冤》 D.《农政全书》7.某同学在研究清朝历史时整理出如下史实,据此推断他的研究主题是( ) ①渥巴锡带领土尔扈特部回归祖国 ②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 ③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④中俄雅克萨之战 A.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不断强化 B.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C.反对外来侵略的斗争D.民族交融的不断加深8.某同学以“明清时期抗击外来侵略”为主题梳理所学知识,下表空白处应填写( )明代 明末清初清代 戚继光抗击倭寇中俄雅克萨之战A.李自成推翻明朝统治B.郑成功收复台湾C.康熙皇帝亲征噶尔丹D.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第一类:《论语》《老子》《墨子》 第二类:《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 第三类:《齐民要术》《天工开物》 ①9.下面两幅绘画作品的主题是()清军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图清代《平定准噶尔图卷》A.清朝巩固西北边疆B.清朝在台湾的建制C.康熙反击沙俄侵略D.土尔扈特部的回归10.《全球通史》认为:明朝时,中国的航海活动达到极盛。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1.历史上哪两个国家曾对台湾进行殖民统治()A.西班牙、美国 B.荷兰、法国 C.荷兰、日本 D.葡萄牙、日本2.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史实与推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A B.B C.C D.D3.清朝前期,工商业非常繁荣的大城市不包括()A.北京 B.江宁 C.扬州 D.吴江县盛泽镇4.清代文学巨著《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长篇小说。
它所反映的时代特征是()A.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经济繁荣与社会开放C.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的发展 D.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社会危机5.清朝时,负责管理西藏地区事务的有:①伊犁将军②班禅、达赖③驻藏大臣④军机大臣()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6.明清时期文学的主要形式是()A.诗 B.词 C.曲 D.小说7.1690年,康熙帝御驾亲征打败噶尔丹叛军的战役是()A.尼布楚战役 B.乌兰布通战役 C.雅克萨战役 D.台州战役8.下面对于西藏与历代中央政权的关系的说法中有一项是不合适的,请你找出来()A.从唐朝时吐蕃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B.元朝时西藏由中央政府的宣政院管辖C.清朝规定历代达赖和班禅由中央册封 D.清设驻藏大臣与达赖、班禅共管西藏9.《清史稿》记述,清代内阁“沿明旧名,例称政府”,但“内阁实权,远不逮明”,“内阁宰辅,名存而已”。
造成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A.清朝前期以武立国 B.六部分掌行政权力C.贵族特权不断削弱 D.新的权力机构出现10.南宁电视台拟拍一部有关明朝对外友好往来的电视专题片,下列可以入选的题材是()A.玄奘西游 B.班超出使西域 C.鉴真东渡 D.郑和下西洋11.为了落实广州对非国有博物馆和行业博物馆的扶持政策,做好宣传推广工作,广州市文广新局于2018年2月5日在广州十三行博物馆举行博物馆揭牌仪式,为广州十三行博物馆等6家行业和社会力量办的博物馆揭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郑成功之所以被称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是因为他()A.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B.从事反清复明的斗争C.传播先进技术,发展台湾经济D.设置台湾府县,加强管理2.从唐末五代,经宋元至清朝,先后诞生了六个强大的少数民族政权:辽、西夏、金、元、后金和清。
其中,建立起中国历史上辽阔疆域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少数民族有()①女真族②满洲③党项族④蒙古族⑤契丹族A.②④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⑤3.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的热播引起了全社会对权力监督问题的讨论。
这一问题在汉代也受到高度重视,汉武帝专为监督权力设立的官职是()A.郡守 B.丞相 C.刺史 D.太尉4.对以下有关《天工开物》内容介绍,解读正确的是()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制盐、糖、油的方法,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制衣、染色技术,从五金采冶、车船制造到珠玉、宝石工艺等,都做了详细记载,并配有插图。
从农作物的种植、收获、加工到制盐、糖、油的方法,从砖瓦、瓷器、纸张的生产到制衣、染色技术,从五金采冶、车船制造到珠玉、宝石工艺等,都做了详细记载,并配有插图。
①可用于指导农业生产②有助于将农产品转化为商品③可用于指导手工业生产④该书图文并茂A.①②B.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5.《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
”下列能支撑此说法的是()A.郑和船队下西洋 B.戚继光抗倭斗争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政府设置台湾府6.清朝前期,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下图所示清朝乾隆年间设立的机构,其职能是A.管理南疆军政事务 B.管理北疆军政事务C.总理南、北疆军政事务 D.总理西北地区军政事务7.在中华文明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他们为抗击外来侵略进行了英勇的斗争。
下面表格内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B.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C.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D.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8.“在广州,外人也是不自由的,夏秋两季是买卖季,他们可以住在广州的十三行,买卖完了,他们必须到澳门去过冬。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
(50分)1.《皇明祖训》记载:“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相抗衡),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
”明太祖这一做法反映的实质是( )A.扩大六部权力B.改革丞相制度C.扩大地方权力D.加强君主专制2.修建于公元7世纪的布达拉宫矗立在拉萨红山之巅,作为西藏地标之一,它阅尽了千年沧桑,见证了西藏的历史进程。
下列史实中属于清朝管理西藏的措施是()①文成公主入藏②设宣政院管理西藏③顺治帝和康熙帝册封了达赖、班禅④设置驻藏大臣。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军机处设置一事的历史记述。
根据“孤证不立”(只有一个例子不能证明某件事情成立)的史学研究方法,能够被认定的共同历史事实是军机处( )A.C.强化了君权D.设于雍正年间4.清朝人李祖陶说:“今人之文,一涉笔惟恐触碍于天下国家……人情望风觇(看,窥视)景,畏避太甚。
见鳝而以为蛇,遇鼠而以为虎。
消刚正之气,长柔媚之风。
”上述社会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清王朝实行( )A.廷杖制度B.“文字狱”C.八股取士D.特务统治5.明清两朝不断加强中央集权的根本目的是()A.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B.抵抗外族入侵C.削弱地方官员的权力D.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6.明清隆盛时期的综合国力比起历代王朝明显提高,清前期的康乾盛世在传统农耕文明轨道上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明清时期经济发展特点的是( )A.纸币成为主要流通货币B.南北方出现一批棉纺织业基地C.工商业市镇蓬勃发展D.区域性商人群体形成7.美国汉学家费正清在谈到中国清朝时期某一政策时说:“归根到底,它是倾向倒退,眼光向里,防守和排外的。
”他评论的政策是( )A.对外开放政策B.修养生息政策C.闭关锁国政策D.汉化政策8.闭关锁国政策是一种严格限制对外经济、文化、科学等方面交流的国家政策。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测试卷(含答案)
苏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单元测试试卷七下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姓名: 班级: 成绩: 2019.5一、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1分,共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明故官是中世纪(约公元476年~公元1453年)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建筑群,被称为“世界第一宫殿”。
现在,明故宫遗址已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结合右图判断该遗址位于A.北京市 B.上海市 C.西安市 D.南京市2.“秦以后中国的文化曾遭受到三次厄运:一次是秦始皇的焚书,一次是汉武帝的罢黜百家,又一次是明初的科举制度。
”明初的科举制度成为中国文化“厄运”的原因是A.注重考查诗赋 B.打破门第限制C.采用八股取士 D.考生任意发挥自己的见解3.明朝时期,科举考试的范围是四书五经,从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出题,发挥题意也以《集注》为依据,以“八股”为应试文章的程式。
此举A.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有利于选拔有真才实学的人才C.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D.严重禁锢知识分子的创新思维4.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B.伐无道,诛暴秦C.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D.均田免赋5.历史事件都不是孤立存在的,每一个历史事件都有自己鲜明的时代主题。
如果把“锦衣卫、东厂、西厂”“军机处”“文字狱”确定为一个学习单元,那么这个单元的主题应是A.特务统治的强化 B.思想控制的加强 C.文化专制的加强 D.专制集权的强化6.史载,郑和船队在占城时,“其买卖交易,使用七成淡金或银。
中国青瓷盘碗等品……甚爱之,则将淡金换易。
”这反映了郑和下西洋A.加强了经济交流 B.发展了航海技术 C.树立了明朝国威 D.促进了政治交往7.电视连续剧《乔家大院》讲述的是清朝时期山西祁县的商界英雄乔致庸的故事。
剧中主人公应属于A.晋商B.徽商C.闽商D.赣商8.“郑和这次远航共有船只六十二艘……每船可容千余人……船上有航海图、罗盘针……只要不抢掠宝船的货物,或先向郑和的舰队袭击,郑和是不使用武力的。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含答案)
第3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的巩固与发展》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明代北京城的三重结构由外向里的正确顺序是()①皇城②宫城③京城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③②①2.苏辙在《栾城集》中写道:(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
其中,“朝廷”指的是以下哪一个?()A.金 B.北宋 C.南宋 D.西夏3.下图是我国发行的一枚纪念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邮票。
宋应星的重要成就是()A.改进造纸术 B.发明活字印刷术C.编著《本草纲目》 D.编著《天工开物》4.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清朝前期统治者加强对该地区治理的史实包括( )①册封达赖和班禅②平定大小和卓叛乱③置驻藏大臣④设置伊犁将军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5.下列关于清政府收复新疆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用“先南后北,缓进急战”的策略B.在收复新疆的过程中,俄国割占了中国西部的一块领土并索取了大量赔款C.1878年,清政府收复了整个新疆D.收复新疆后,清政府在新疆设立驻藏大臣进行有效管理6.下列反殖民反侵略斗争,按发生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①印度民族起义②雅克萨之战③萨拉托加大捷④郑成功收复台湾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7.昆曲又名昆剧、昆腔,下列对这一剧种艺术特点的介绍,不正确的一项是()A.体现了南曲清柔婉转的特点 B.保留了部分北曲慷慨激昂的声腔C.将诗词歌赋等文学形式糅合在一起 D.与柔美的杂技相结合8.文物是记录历史的载体之一,下列文物反映出中原政权历来重视的地区是()A.新疆 B.西藏 C.东北 D.台湾9.中国诗词具有独特魅力,下列诗词反映的史实按发生年代排序正确的是()①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②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
③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④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A.③②④① B.①④②③ C.②④①③ D.②①④③10.我国医药学的珍贵遗产,被西方国家称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A.《伤寒杂病论》 B.《本草纲目》 C.《天工开物》 D.《千金方》11.中医药学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支奇葩,今天她已走向世界,越来越多的外国同行慕名来中国学习中医。
人教部编版历史初一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1、明太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是( )A.东厂B.西厂C.锦衣卫D.内阁2、我们现在食用的马铃薯、花生、向日葵等是在何时从外国引进的( )A.汉朝B.唐朝C.明朝D.隋朝3、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原因是()A.海外交通发达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C.指南针的应用D.造船技术高超4、童谣见证历史。
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B.文天祥抗元C.戚继光抗倭D.郑和下西洋5、下列著名的戏剧作品里,成书于明朝后期,描写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久负盛名的传世佳作的是( )A.《窦娥冤》B.《红楼梦》C.《牡丹亭》D.《汉宫秋》6、下列中国古典小说的章节标题中,出自《三国演义》的是( )A.梁山泊义士尊晁盖B.林黛玉重建桃花社C.孙行者大闹黑风山D.曹操煮酒论英雄7、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队伍很快发展到100多万人。
这主要是因为他提出了哪一口号( )A.“均田免赋B.“替天行道”C.“洗涤朝廷”D.“高筑墙,广积粮”8、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二个统一全国的少数民族政权。
这个王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是( )A.1616年,努尔哈赤B.1636年,皇太极C.1405年,郑和D.1644年,李自成9、康熙时,如何对台湾进行管理,施琅主张“台湾虽然是一座海岛,却关系着闽、广、江、浙四省的要害,战略地位极其重要……如果放弃台湾,必将酿成大害,只有守住台湾,才可永固边囿”。
康熙据此制定的对台措施的最主要意义是( )A.加强了台湾同祖国大陆的联系B.巩固了祖国东南海防屏障C.肯定台湾的主权属于中国D.迫使荷兰殖民者投降10、到清朝时已成为“人烟数十里,贾户数千家”的都会的是( )A.吴江县盛泽镇B.湖北汉口镇C.北京D.江宁11、下列有关清朝闭关锁国政策的影响,表述不正确的是()A.使清朝与世隔绝,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B.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C.完全隔断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D.不能适时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12、“明月有情还顾我,清风无意不留人。
人教版(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测评(附解析
第三单元测评(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1. 明朝掌管地方军政的机构是()A. 兵部B. 五军都督府C. 按察使司D. 都指挥使司【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都指挥使司是明代地方最高军事领导机构,是明太祖朱元璋为强化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在地方设置的军事机构,所以答案选D。
2. “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这段材料反映了()A. 魏晋以来权贵子弟把持高官B. 隋朝时开始分科考试选拔官员C. 唐朝时将诗赋作为科举考试内容D. 明清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的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为了选拔能听命于皇帝的官吏,明政府规定科举考试只能写八股文,许多读书人为了中试,只顾埋头攻读经书,钻研八股,不讲求实际学问。
考中做官后,他们大都成为皇帝的忠实奴仆。
上述材料反映了明朝时采取八股取士的弊端,所以答案选择D。
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读书人,最不齐,烂时文,烂如泥。
国家本为求才计,谁知道,变做了欺人技。
三句承题,两句破题,摆尾摇头,便道是圣门高弟。
……就教他骗得高官,也是百姓朝廷的晦气。
”的含义,这句话表明了八股取士的弊端,需要学生具备较高的理解文言文的能力。
3. 新《水浒传》一经播出便引起轰动,但剧中部分穿帮镜头令人汗颜。
根据史实,下列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的是()A. 酒壶、茶壶B. 猪肉、羊肉C. 宋江、公孙胜玉米地中大战D. 刀、剑【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水浒传》描写的是北宋时期,山东梁山泊以宋江为首的绿林好汉,由被迫落草,发展壮大,直至受到朝廷招安,东征西讨的历程。
明末开始从美洲传入中国的美洲高产旱地农作物玉米、番薯、马铃薯,在乾隆时期才普遍种植,所以北宋时期没有玉米,C项不可能出现在剧情中,所以答案选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测试卷-部编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有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所示印章可作为明太祖设立哪一机构的佐证材料( )A.北庭都元帅府B.宣慰使司都元帅府C.锦衣卫D.东厂2.如果准备撰写关于明代药物学的历史小论文,你主要查阅的著作是( )3.要了解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以及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应推荐阅读( )A .《齐民要术》B .《本草纲目》C .《资治通鉴》D .《天工开物》4.农业是立国之本,关乎着国计民生。
在明末,诞生的一部重要的农业科技著作是( )A .《农政全书》B .《齐民要术》C .《天工开物》D .《本草纲目》4.我国古代为抵御北方游牧民族骚扰,保护中原农耕文明发挥过重要作用的伟大工程是()A.都江堰B.长城C.大运河D.北京故宫5.明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 )A.皇帝昏庸无能B.政治腐败C.天灾人祸D.满清强大6.明朝末年,朝政腐败,社会动荡不安。
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其中李自成领导的队伍不断壮大,这和他进入中原后提出的哪一个口号有密切的关系()A.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B.伐无道,诛暴秦C.高筑墙,缓称王,广积粮D.均田免赋7.下列关于明朝末年社会状况表述符合史实的是()①政治腐败②蝗灾连年③赋税沉重④各地农民起义爆发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8.“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荡平倭寇,实现“海波平”的英雄人物是()A.岳飞B.郑成功C.戚继光D.邓世昌9.1616年,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为大金的是()A.皇太极B.努尔哈赤C.阿骨打D.铁木真10.耶鲁大学历史学教授史景迁说:.‘如.果要交朋友,我会选择康熙皇帝……他有帝囚设计,他也是第一个一对一接见西方人的皇帝。
”下列各项与康熙帝的“帝国设计”有关的是()A.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西北边疆B.设置伊犁将军,加强对新疆的管理C.组织雅克萨反击战,抗击沙俄侵略D.设置驻藏大臣,加强对西藏的管理11.龚自珍的名言“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只为稻粱谋”,大意是“言谈中听到文字狱就吓得立即躲远,文人著书就为生计,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1.明初统治者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大大强化了皇权。
其举措不包括...()①开创殿试②废除丞相和中书省③设立锦衣卫和东厂④设立军机处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③④2.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统治中国长达两百多年。
清朝的开国皇帝是()A.努尔哈赤 B.皇太极 C.康熙 D.乾隆3.“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豪迈诗句与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相关联?A.郑和下西洋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戚继光抗倭 D.邓世昌黄海海战4.如图是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历史收集的历史材料,以下最恰当的主题是ArrayA.新疆历来是多民族聚居的地区B.新疆自古以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C.新疆文化发展历程D.新疆的经济发展历程5.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是()A.从1351年到1410年 B.从1305年到1403年C.从1405年到1433年 D.从1505年到1541年6.秦始皇、汉武帝都是我国历史上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二人共同的历史功绩是( ) A.设立太学 B.统一文字 C.修筑灵渠 D.加强中央集权7.司马光说:“(汉武帝)异于秦始皇无几矣。
”二者的类似之处有:()①加强中央集权②加强思想控制③派兵攻打匈奴修长城④统一货币。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8.学习完秦汉的历史后,有些同学对该时期的阶段特征进行了概括,你认为最准确的是A.中华文明起源 B.社会大变革C.统一国家的建立 D.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9.下列四个选项中其中一项与其它三项不属同一性质,它是A.戚继光抗倭B.岳飞抗金C.文天祥抗元D.寇准力主抗辽10.一书中有“火车的发明”、“大清帝国的衰落”、“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逐渐缩小的世界”等章节,此著作的标题最有可能是()A.工业文明下的世界 B.社会主义从理想到现实C.中国社会走向衰落 D.东西方间的冲突与隔绝11.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各个时代都有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
2022-2023学年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单元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1.在宋代,繁华程度超过唐都长安的两个大都市是A.广州、泉州 B.西安、洛阳 C.苏州、湖州D.开封、杭州2.下列关于明清时期重庆地区文化教育说法错误的是A.王尔鉴在乾隆年间著《巴县志》B.寇宗在道光年间著《重庆府志》,被推崇为“四川府志之冠”C.明代重视官学,义学兴起D.清代著名的书院有:缙云书院、渝州书院、长寿凤山书院等3.如果你是宋朝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你所乘坐的中国商船可以到达①朝鲜②拉丁美洲③日本④阿拉伯半岛⑤非洲东海岸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③④⑤4.北宋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与此同时,周边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与宋朝并立。
下列史实发生的先后顺序是①赵匡胤建立北宋②耶律阿保机建立契丹(辽) ③元昊建立西夏④完颜阿骨打建立金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 C.②①③④ D.②①④③5.在中国戏曲中,昆曲被称为雅乐正声,明万历年间更是被视为“官腔”。
随着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京剧的形成终结了长期以来的“花雅之争”,以昆曲为代表的“雅部”衰落了下去。
清中叶以后昆曲没落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等级观念的弱化 B.统治阶层旨趣的变化C.民众文化水平的下降 D.市民阶层发展的必然6.下列关于古代科技成就的叙述,正确的是A.湖南出土的司母戊鼎,堪称青铜器中的精品B.北魏贾思勰撰写的《水经注》,是我国古代的地理学名著C.明末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全面反映了当时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的发展状况D.南宋中期,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7.世界上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宫殿建筑群是A.北京故宫 B.罗浮宫 C.斯莫尔尼宫 D.白宫8.据历史学家研究,清朝前期中国经济总量居世界首位。
下列对清朝前期社会经济发展的表述中,正确的是①大片土地得到开垦,耕地面积不断扩大②在丝织业、棉织业等行业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③形成了由农村集市、城镇市场、区域性市场和全国性市场组成的商业网④人口数量有很大增长,康熙时,全国人口发展到3亿。
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测试
第三单元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一、选择题1.1644年,李自成在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李自成之所以能够顺利建立政权,其主要原因有( )①提出“均田免赋”的口号,得到农民拥护②起义军军纪严明③起义军英勇作战④清兵入关灭亡明朝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③④2.下面是明代具有代表性的青花瓷器。
明代生产青花瓷最著名的是( )明代青花扁壶A.汝窑B.景德镇C.邢窑D.哥窑3.1751年12月18日,荷兰“盖尔德麻尔森”号商船驶离广州,次年1月3日触礁沉没,据保存的订单估算,船上所载的中国瓷器大概有22.5万件。
以上材料说明( )A.广州是当时世界贸易的中心B.闭关政策没有禁绝海外贸易C.当时中国出现崇尚洋货风气D.清朝政府鼓励工商业的发展4.清朝实行文字狱最严重的时期是在( )A.顺治、康熙、雍正三朝B.康熙、雍正、乾隆三朝C.乾隆、嘉庆二朝D.雍正、乾隆、嘉庆三朝5.京剧的前身徽剧,原以二黄调为主,兼唱昆腔、四平调等,1790年为庆祝乾隆帝80岁寿辰,徽班进京演出,后留在北京民间,逐渐吸收了京、秦二腔,发展为今天的“国剧”。
据此可知,京剧艺术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贴近生活,联系百姓B.博采众长,兼收并蓄C.文武兼修,角色齐全D.政策鼓励,题材广泛6.下列有关明朝经济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和向日葵等B.明朝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C.明朝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D.南京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7.1644年,崇祯皇帝自缢,明朝灭亡。
推翻明朝统治的是( )A.李自成起义军B.吴三桂率领的明军C.皇太极率领的清军D.努尔哈赤率领的后金军队8.某校历史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以“明朝加强专制统治”为主题的探究活动,下列内容可以入选的有( )①废行省,设“三司”②设立锦衣卫③八股取士④实行三省六部制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9.清朝前期,昆曲艺术发展到顶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