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药物效应动力学
2《药理学》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Weak selecBiblioteka ivity :唾液分泌 ↓
口干 扩瞳
阿托品
(Atropine)
M受体阻断
抑制瞳孔括约肌
解除迷走神经对 心脏的抑制
心率↑
内脏平滑肌松弛
解痉
疗效, 二. 治疗作用 (疗效,Therapeutic effect )
—— 临床用药时,符合用药目的并 临床用药时, 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达到防治疾病的效果。 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疗效)? 药理效应与治疗效果(疗效)?
药理学
2、根据作用部位分: 、根据作用部位分: (1)局部作用:(local action) )局部作用: 在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作用。 在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作用。如 口服硫酸镁导泻, 口服硫酸镁导泻,外用酮康唑治皮肤真菌感染 . (2)吸收作用:(absorptive action) )吸收作用: 药物被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产 生作用。如口服地高辛被吸收后产生强心作用。 生作用。如口服地高辛被吸收后产生强心作用。
一.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1.药物作用(drug action) .药物作用 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药物与机体细胞间的初始作用 是分子反应 机制, 具有特异性。 机制 具有特异性。 2.药理效应(pharmacological effect) .药理效应 机体组织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变化。 机体组织器官原有功能水平的变化。 药物作用是动因, 药物作用是动因,药理效应是结果
最大效应: 最大效应:(maximum efficacy,Emax) ,
在量反应中,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在量反应中,药物所能产生的最大效应, 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反映药物的内在活性。
效价强度: 效价) 效价强度:(potency) (效价) 效价
药理学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继发(间接)作用:通过神经反射或体 液调节机制引起远隔器官功能改变。
(四)药物的作用性质
(1)调节功能:调整机体原有 生理生化功能水平。
兴奋(亢进)/抑制(麻痹)
(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杀灭或抑制 病原体和抑瘤,达到治疗目的作用。
(3)补充不足(补充治疗):补充机体 某些物质如维生素、激素、微量元素 不足。
2. 吸收作用:药物被吸收入血循环 后分布到机体各部位而产生的作用,也 称为吸收作用。
(二)对因治疗和对症治疗 按用药目的分: 1. 对因治疗(治本):消除致病因子, 如P-G治疗脑膜炎。
2. 对症治疗(治标):减轻或消除疾 病症状,如吗啡镇痛,阿斯匹林解热。
(三)原发作用和继发作用
从药物作用先后分:
麻醉药品:如吗啡、大麻等 可产生生理依赖性。
精神药品:如镇静催眠药、中兴药、 致幻药等
其他:烟草、酒精等可产生心理依赖性。
小结
药 物 作
防治作用 (治病)
预防作用 如接种乙肝疫苗 治疗作用 如抗菌,降压
用
的 双 重 不良反应
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 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
性
(致病)
应、特异质反应、依赖性
3、不良反应的种类
不符合用药目的,并为病人带来 不适或痛苦的反应,称之。
药源性疾病:是由于药物所引起的、 较严重、较难恢复的不良反应。如 GM引起的N性耳聋。
不良反应包括:副反应、毒性 反应、变态反应、后遗效应、继发 反应、特异质反应、“三致” 反 应、药物依赖性等。
(一)副作用(副反应)(side reaction) : 药物在常用量(治疗量)下发生 的与治疗
药理学药物效应动力学(2)
根据受体蛋白结构、信号转导过 程、效应性质、受体位置等特点,可 以把受体的跨膜信息传递机制分为下 列六类:
1、配体门控离子通道受体
由配体结合部位及离子通道两部分 组成。如N-胆碱受体、GABA-R 、甘 氨酸受体等。R兴奋时离子通道开放, C膜去极化,产生效应。
能促进酪氨酸激酶残基的磷酸化,激活细胞 内蛋白激酶,增加蛋白合成,产生细胞的生 长分化等效应。如: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血 小板生长因子等的受体。
4、细胞内受体 指甾体激素受体与亲脂性的激素等结合,形 成复合物,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产生作用。
(十)细胞内信号传导(小字排)
多数信息转导需要第一信使、第二信使 及第三信使的转导。 1、第一信使:指多肽类H、N递质、细胞因 子等,能与特异性R结合,调节细胞功能。 2、第二信使:R与药物或配体结合后,细胞 内第二信息增强,分化、整合并传递给效应 器才能发挥效应。
2. 受点:受体某个部位的构象具有高度 选择性,能正确识别并特异地结合某些 立体特异性配体,这种特异的结合部位 称为受点。
3.配体(ligand):能与受体特异性结 合的物质称配体。是指内源性递质、激 素、自身活性物质或结构特异的药物。
(五)受体特性
(1)特异性
药物能准确识别并与
(2)敏感性 (3)饱和性 (4)可逆性 (5)变异性
(1)cAMP
ATP AC cAMP PDE 5`-AMP 、D1、H2受体激动药,通过Gs作用AC活化 cAMP; 、D2、Ach受体激动药,通过Gi作用 AC 抑制cAMP
(2)cGMP
GTP GC cGMP 心肌抑制、血管扩张、肠腺分泌
(3)肌醇磷酯 血小板1、聚H 集1、,5N-CT活H、化M,受细体胞兴生奋长、腺代体谢分、泌, 分化,Ca2+释放。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2
受体理论与药物效应动力学2受体理论受体(R)是指能与生物活性物质结合并引发生物效应的蛋白质或其他生物大分子。
受体理论是探究生物效应物质作用机制的重要理论之一。
它认为生物活性物质作用于受体上,引起的生物效应是由受体的激活程度和受体的数量共同决定的。
受体的激活程度当生物活性物质结合于受体上时,能够改变受体的构象,在受体内部引起一系列的信号转导,调节细胞内的代谢和功能,最终产生生物效应。
因此,受体的激活程度是影响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
受体的数量如果低浓度的药物能够引起生物效应,说明体内存在足够数量的受体。
如果受体数量减少,就需要增加药物浓度才能达到相同的效应。
因此,受体的数量也是影响生物效应的重要因素。
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是研究药物在体内作用的量效关系。
它包括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以及药物与受体的结合,信号传导和产生生物效应等多个环节。
药物的吸收过程药物吸收是指药物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
药物吸收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药物的溶解度和油水分配系数、药物的剂型和给药途径等。
药物的分布过程药物的分布是指药物在体内的分布情况。
药物分布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药物的分子大小、形状、极性和脂溶性等,以及组织血流、组织对药物的亲和力,血浆蛋白结合率等。
药物的代谢过程药物代谢是指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
药物代谢主要发生在肝脏,也可以在肠道、肾脏、肺等部位发生。
药物代谢的主要作用是加速药物的排泄以及降低毒性。
药物的排泄过程药物的排泄是指药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
药物的排泄主要通过肾脏、肠道、肺和皮肤等部位进行。
药物的排泄速度受到药物的排泄机制、肾功能、血流量等因素的影响。
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药物与受体的结合过程是药物发挥生物效应的前提条件。
药物通过与受体结合引起一系列信号转导,最终产生药物效应。
药物的效应过程药物的效应是指药物在体内所引起的生物效应。
药物的效应主要受到药物与受体的结合、受体的数量和生理状态等因素影响。
2药物效应动力学
四、剂量概念
无效量 常用治疗量
中毒量 致死量
最
极最
最
小
量小
小
有
中
致
效
毒
死
量
量
量
剂量
量效关系 dose-effect relationship 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
范围内成正相关关系
量效曲线 dose-effect curve • 以效应为纵坐标,药物浓度为横
不良反应,如二重感染
停药反应 Withdrawal reaction
长期使用某药,突然停药时原 有疾病症状迅速重现或加重
变态反应 Allergic Reaction
也称过敏反应 常见于过敏体质者,非肽类药物作
为半抗原与机体蛋白结合,引起的 免疫反应 其性质与药物原有效应无关,其严 重程度与剂量无关,药理性拮抗药 无效
量反应是指能引起50%最大反应强度的药量
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在作用性质和 作用强度上的差异
特点: 有高低之分,选择性高,针对
性强,应用范围小,不良反应少 有相对性,常与应用的剂量有关
药物的作用方式 Fashion of Drug Action
直接作用 direct action 药物在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 的作用,如血压升高
间接作用 indirect action 由直接作用引发的其他作用,如 反射性心率加快
药物的作用范围 Range of Drug Action
局部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 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 各部发生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效果 Clinical Effect of Drug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学习目标1.掌握药物的基本作用、副作用、毒性反应、效价、效能、向上调节、向下调节、激动药、拮抗药2.熟悉药物作用的方式、药物作用的两重性、药物的量效关系等。
3.了解其他内容。
基础知识药物效应动力学(药效学):研究药物的作用及作用机制。
一、药物作用和药物效应:药物作用:始发于药物与机体细胞之间的分子反应。
药物效应: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的机体功能(或)形态的变化。
(一)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对机体原有功能活动的影响,包括兴奋作用和抑制作用。
兴奋作用:凡使原有功能活动增强的作用。
抑制作用:凡使原有功能活动减弱的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1.药物的选择作用: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只对某一个或某几个组织器官产生明显作用,而对其它组织器官无作用或无明显作用。
2.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局部作用: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所呈现的作用。
吸收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吸收入血后,随着血液循环分布到组织器官所发生的作用。
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直接作用:药物在分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间接作用:直接作用引发的其它作用。
4.药物的两重性(二重性):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在发挥治疗作用的同时,也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作用。
①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治愈疾病。
②对症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疾病的症状。
(2)不良反应:凡不符合用药目的或给病人带来痛苦与危害的药物反应。
①副作用:药物在治疗量时出现与用药目的无关的、切随治疗目的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对机体产生不适感觉的作用。
②毒性反应:用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机体对药物敏感性过高时,药物对机体产生的危害性反应。
包括:致突变、致畸、致癌。
③变态反应(过敏反应):药物作为抗原和半抗原所引发的病理性免疫反应。
④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浓度以下时残存的药理效应。
⑤停药反应:长期应用某些药物,突然停药使原有疾病迅速重现或加剧的现象。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
一、药理作用与效应
药理作用(action):药物导致效应的初始作用。
药理效应(effect):药物所致机体固有的生理、生
化功能或形态学的改变。
药理作用(action)
Drug
靶点 结合
机体生理、 生化功能、 形态变化
effect
作用机制 (action mechanism)
3
一、药理作用与效应
效应 剂量
有效治疗 阈 剂 量 常用量 极 量
中毒
死亡
中 毒 量
以药理效应强度为纵坐标,药物剂量或血药浓度为横 坐标绘图,所得曲线称量效曲线(dose effect curve) .
17
三、量效关系
药理效应性质
graded response quantal response
量反应
质反应
量效关系
量反应量效关系 质反应量效关系
30
药物的化学结构决定其药理作用特异性的关系称
五、药物作用机制(mechanism of action)
受体(receptor) 酶(enzyme)
离子通道(ion channel)
转运体(transporter)
免疫系统(immune
基因(gene)
system)
targets
37
(三)药物-受体相互作用学说
对占领学说的修饰
内在活性 (intrinsic activity):药物与受体结
合时产生效应的能力。
内在活性的大小用一个介于0~1之间的系数a值表示: 完全激动药:a=1
完全拮抗药:a=0 部分激动药:0a1
药物与受体结合需要有亲和力,而激动受 体产生效应则需要有内在活性。 38
02(本)药物效应动力学
◈反应停事件
时间:于1956年在原西德上市 原用:主要治疗妊娠呕吐反应 结果:形状酷似“海豹”部分新生儿还伴有心脏和消化道畸形 、多发性神经炎等。
全世界超过1万人!
我国重大药品不良反应事件
时间
20世纪 60年代 50-70年代 70-80年代 60-90年代 90年代 90年代 2003-2005年 2006年6月1日
异 质 反 应
15
定义:
(一)治疗作用(therapeutic effect): 药物作用的结果有利于改变病人的生理、生化功能或
病理过程,使患病机体恢复正常。
(二)不良反应(adverse reaction) :
凡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不适甚至危害的反应。
16
哪种治疗方式最重要?
治
对因治疗(etiological treatment)亦称治本
3
前瞻思考?
●什么是 药物作用、药理效应、药物作用两重性、对症治疗、 对因治疗、副作用、毒性反应、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变态反 应、特异质反应? ●什么是 量反应、质反应、最小有效量、极量、半数有效量、 半数致死量、效能、效应强度、治疗指数、安全范围?
4
第一节 药物作用与药理效应
• 一、定义 NE
●半数致死量(50% lethal dose, LD50) 能引起50%动物死亡的药量。
59
(4)安全性评价指标
1. 治疗指数(Therapeutic Index, TI)
半数致死量LD50 TI =
半数有效量ED50
2. 安全范围 ED95 ~ LD5之间的距离,或 ED99 ~ LD1。其距离越大越安全。
药品
出现的不良反应
甲喹酮
第2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3. 药物安全性的估计
(1) 治疗指数(TI)
TI =
LD50 ED50
其值愈大,表示药物愈安全。
但治疗指数还不够完善,因其未考虑到 药物最大有效量时的毒性,因而引出后面的 4个摡念,共同评价药物的安全性。
)
(2)安全指数 (safety index) LD5 ×100% = ED95 (3)可靠安全系数(certain safety factor,CSF) LD1 =
比较:efficacy and potency
(4)半数效应浓度或剂量:
50%效应对应的药物剂量(浓 度)(ED50、LD50、TD50 坡度(即斜 率) 表示。 如曲线越陡 (5)个体差异 治疗量与中 毒量间的范 围越小。
剂量(浓度) (对数)
药理学三大体系
构效关系
化学构造决定药物的效应,化学结构是药 物特异性的物质基础。
1) 拟似药 ---- 化学结构相似,药效相似
拮抗药 ---- 化学结构相似,药效相反 2) 光学异构体 左旋体 ---- 多数具有药理作用 右旋体 ---- 一般无药理作用 3) 同一类药物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基本骨架 结构
药物具有选择性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在多种病因或诊断未明的情况下,应用选择性低 的药物反而有利。例如一些广谱抗生素抗寄生虫 药,虽然选择性较低,但抗菌谱或抗虫谱广是其 优点。
选择性低的药物,作用范围广,应用时针 对性不强,不良作用常常比较多。
缺点: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1. 治疗作用
Therapeutic action
当多药进行比较时,有两个很重要的概念:
(2)效能(efficacy):是指药物可产生的最大 效应。药物已达最大效应量时,若再增加剂量,效 应不再增加。如再增加剂量会产生毒性(质变)。
02药 物 效 应 动 力
-logC
x
y
z
2)两药内在活 性相等时,效价 强度取决于亲和 力。
50
-logC pD2x pD2x pD2x
激动药与拮抗药的概念
• 激动药(agonist)为既有亲和力又有内 在活性的药物,它们能与受体结合并激 动受体而产生效应。可分为完全激动药 (full agonist)和部分激动药(partial agonist)。
• 拮抗药(antagonist)有较强的亲和力, 而无内在活性(α= 0)的药物。
竞争性拮抗药 (competitive antagonists)
• 当竞争性拮抗药的浓度逐渐增加时,激 动药量效曲线逐渐平行右移,但最大效 应不变。 • 竞争性拮抗药与受体的亲和力通常用 pA2表示,
• pA2值的大小反映竞争性拮抗药对相应激 动药的拮抗程度。 在实验系统中加入拮抗药后,若2倍浓度 的激动药所产生的效应恰好等于未加入拮 抗药时激动药引起的效应,则所加入拮抗 药的摩尔浓度(mol/L)的负对数称为pA2值。
累加量 效曲线
频数分 布曲线
E(%) 100
Emax
50
logC C
最大效应(效能) Maximal Effect
50%
效价强度 Potency 阈值
ED50
• 最小有效量(minimal effective dose)或最小有 效浓度(minimal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亦 称阈剂量或阈浓度(threshold dose or concentration)。 • 半数有效量(50% effective dose, ED50) 或半 数致死量(50% lethal dose, LD50)。
《药理学》2药物效应动力学
即介于最小有效量和极量之间, 可使机体产生疗效而不引起毒 性反应的剂量,又称治疗量。
(五)最小中毒量和中毒量
药物引起毒性反应的最小剂量为 最小中毒量。介于最小中毒量和 最小致死量之间的剂量为中毒量。
(二)最小有效量
即剂量增大到开始出现药理 效应时的最小剂量。
(四)极量
即能引起最大效应而不至于中毒 的剂量,又称最大治疗量。
(二)选择作用和普遍作用
1. 选择作用是指药物进入机体后对机体各 组织、器官的作用并不是相同的,不同组 织器官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一样的,大多 数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只对某组织器官有明 显作用,而对其他组织器官无作用或无明 显作用。 2. 普遍作用是指有的药物对与它接触的组 织、器官等都有类似的作用,如苯酚可使 细菌和人体的蛋白质变性。
同一种药物对不同的组织、器官可产生不同的作用。如阿托品对内脏 平滑肌产生抑制使其松弛,但对心脏呈现的却是兴奋,使心率加快, 传导加速。化学治疗药如抗微生物药和抗寄生虫药等则是通过抑制或 杀灭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而除去病因。维生素、微量元素及激素等则 是通过补充机体的不足而呈现治疗作用。
(二)药物的基 本作用
一、药物作用机制分类
(二)特异性药物作用机制
01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过程
02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
03 影响 酶的活性
04 影响细胞膜离子通道 05 影响免疫功能 06 受体机制
二、药物作用的受体理论
(一)受体概念
受体是存在于细胞膜或细胞内的大分子物质,能识别特异 性,并与神经递质、激素、自体活性物质及药物结合,产 生特定的生物效应。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称为配体, 受体均有其相应的内源性配体。配体与受体大分子中的一 部分结合,该部分称为受点。
药理学 第二章 药物效应动力学
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指由于用药剂量过大或者用药 时间久,药物在体内蓄积过多引起的对机体有 明显损害的反应。 急性毒性:用药剂量过大而迅速发生的毒性反 应,多损害:循环、呼吸及神经系统功能。
慢性毒性:长期用药在体内蓄积而逐渐发生的 毒性反应,常损害:肝、肾、骨髓及内分泌等 器官功能,一般比较严重,危害较大。
特异性:受体对其配体具有高度特异性识别能力,
能与其结构相适应的配体特异性结合。特定的受
体只与某种特定的配体结合,受体结合部位与配 体的结构具有专一性,从而产生特定的效应。
敏感性:受体只需与很低浓度的配体结合就能产 生显著的效应。
饱和性:因受体的数目是一定的,当配体达到某
一浓度时,其最大结合值不再随配体浓度增加而 增大。因此,受体与配体的结合具有饱和性,作 用于同一受体的配体之间存在竞争结合现象。
2、 药物的普遍细胞作用
普遍细胞作用:有的药物对机体的各种 组织都产生类似的作用,可影响酶的活 性,干扰组织细胞的代谢,甚至引起细 胞原生质变性,这种作用称为普遍细胞 作用又称原生质毒。
二 防治作用和不良反应
(一)防治作用分为预防作用和治疗作用 预防作用:是指提前用药以防止疾病或症 状发生的作用
二 药物作用的主要类型
(一) 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局部作用
吸收作用
是药物被吸收之后 随血液循环分布到 组织器官所发生的 作用又称全身作用
是指未被吸收的 药物在用药部位 所呈现的作用。
(二)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直接作用
是指药物对其所 接触的器官、 细胞直接产生的 作用。
去甲肾上腺素 间接作用 激动血管平滑肌α受体 是由于机体的整 体性而通过机体 血管收缩 反射机制或生理 性调节间接产生 血压升高 的药物作用。
Chapter2药物效应动力学
•组织生化功能差异 许多药物通过干扰组织的某一生化代谢过程 不同种属或不同组织的生化过程不同
•细胞结构的差异
原生质毒作用
• 药物干涉任何原生质中最基本的生化过 程,使细胞中的原生质变质或蛋白质沉 淀。即药物作用于一切生活组织,又称 一般原生质毒作。 – 重金属与细胞内含巯基的酶结合,破 坏其功能。 – 酸、醛、醇、碱及含氯、碘的消毒剂 等使蛋白变性。
2.1.3 药物的治疗作用
• Therapeutic action – 凡符合用药目的或能达到防治效果的 作用。
• 对因治疗 etiological treatment – 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 底治愈疾病,是治本。
• 对症治疗 symptomatic treatment – 用药目的在于改善症状,是治标,不 能根除疾病。病因未明时是必要的。
和剂量无关,不可预测。 • 与动物种属和个体状况相关。 • 引起变态反应的物质可以是药物本身,
或其代谢物,也可以是药物中的杂质。
继发效应与三致反应
• secondary effect 指药物治疗之后引起的一 种不良后果,即治疗矛盾。
– 广谱抗生素(如四环素)长期应用导致微生 态平衡的破坏,导致真菌继发性感染(又称 二重感染)。
量-效关系基本概念
安全范围
无效量
最小有效剂量 常用量
最大治疗量 最小中毒剂量
中毒量
最小致死量
Graded Dose-response Curve
Effect
Rectangular hyperbola 直方抛物线
EC50
Concentration or Dose
药物效应动力学
第二章药物效应动力学药物效应动力学( Pharmacodynamics,PD)简称药效学,是研究药物对机体作用及作用体制的科学,为指导临床合理用药、防治疾病供给理论依照。
第一节药物的基本作用药物作用( drug action)指始发生用,重视体制;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指机能改变,重申结果。
比如:Ad(+)支气管光滑肌β2R舒张支气管药物作用和药理效应能够互相通用,往常以效应代替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性质与种类(一)药物作用的性质1.调理功能:改变喜悦性1)喜悦:加强机体原有生理功能与生化代谢的作用。
2)克制:减弱机体原有生理功能与生化代谢的作用。
机体状态麻木克制正常喜悦亢进||||病态病态喜悦药(尼可刹米)呼吸克制惊厥克制药(苯巴比妥)可见:喜悦药和克制药在适当范围内有治疗意义,但过度会致使不良结果。
2.抗病原体及抗肿瘤化学治疗3.增补不足增补治疗(二)药物作用的种类1.药物作用范围(部位)局部作用( local action)药物无需汲取在用药部位发挥的直接作用。
汲取作用( absorptive action),又称浑身作用或系统作用药物从给药部位汲取入血后,散布到机体各个部位发生的作用。
鉴识点:所产生的作用有无借助血液循环。
2.药物作用方式(先后)原发生用( primary action,直接作用)药物在所散布的组织器官直接产生的作用。
继发生用( secondary action,间接作用)由直接作用引起的其余作用。
比如: NE :高升血压——直接作用;减慢心率——间接作用。
二、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与特异性1.药物作用的选择性(selectivity)药物惹起机体产奏效应范围的专一或宽泛程度。
影响因素:药物散布、组织生化功能、细胞构造、组织亲和力等。
意义:1)是药物分类的基础2)临床选择用药的依照药物选择性高,应用针对性较强,副作用较少,但应用范围较窄;药物选择性低,应用针对性不强,副作用许多,但应用范围较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示。如死亡、睡眠。
质反应量效曲线
P8-9 提问 最小有效量 最小中毒量 最大效应(效能) 效价强度 安全范围 半数有效量 治疗指数 治疗窗
药物作用机制 非受体机制
理化性质的改变 参与或干扰细胞代谢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 影响酶的活性 影响膜上离子通道 影响免疫功能
受体理论
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治疗作用 不良反应
治疗作用
凡符合用药目的,有利于防病、治病的作用。 分为对因治疗、对症治疗和替代疗法 对因治疗:用药目的在于消除原发致病因子,彻底 治愈疾病,或称治本 对症治疗:改善症状,减轻病人痛苦,或称治标 补充治疗 (替代治疗):补充营养物质或内源性活 性物质的不足 两者的辩证关系: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药物量效关系
量效关系:药物的药理效应与剂量在一定范 围内成正相关关系 量效曲线 以效应为纵坐标,药物浓度为横坐标所作 的曲线 如将浓度取对数值,效应转换成最大效应 的百分比,曲线为典型的对称“S”型.
量反应曲线 质反应曲线
量反应量效曲线
EC50 Emax
质反应:药理效应只能用阳性或阴性(全或无)
两种拮抗剂对激动剂量效曲线的影响
实 用 药 学 服 A图:降低亲和力,但不降低内在活性; 曲线平行右移,但Emax不变——竞争性 务
B图:亲和力和内在活性均降低;曲线 右移,Emax降低——非竞争性
部分激动剂
与受体结合后仅产生较弱效应的配体 具有激动剂和拮抗剂的双重特性 单独存在为弱激动剂,与一定量激动剂同时 存在时为拮抗剂
不良反应 ADR
一般指不符合用药目的,并给病人带来痛 苦与危害的反应 包括:副作用、毒性反应、变态反应、停 药反应、后遗效应、继发反应和三致反应
副作用:治疗剂量下发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效 应,与选择性低有关。特点:p5 毒性反应:(剂量过大)或蓄积过多时发生的危 害性反应 变态反应:也称过敏反应,药物引起的异常免疫 反应。 特点 有4点 p5。 停药反应:长期使用某药,突然停药时原有疾病 症状迅速重现或加重
重点回顾
药物的基本作用 不良反应类型 受体的调节
思考பைடு நூலகம்题 根据受体理论、解释突然停药产生反 跳现象的原因?
后遗效应: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到阈水平以下 时残留的药理效应,如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停 药后的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 继发反应:由药物的治疗效应引发的不良反应, 如二重感染 三致:致癌、致畸、致突变 知识拓展:重大药害事件p6
二、药物的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构效关系:药物的药理作用特异性与其化学 结构有密切关系。 如p7页的表1-1;吗啡、可待因和烯丙吗啡 奎宁和奎尼丁(左旋-抗疟、右旋-抗心律失 常) 量反应:药理效应的大小可用数字或量的分 级来表示。如心率、血压。
受体:细胞膜上、细胞浆或细胞核中的 大分子物质,能识别并特异性与神经递 质、激素、自身活性物质及药物结合, 产生特定的生物效应。 配体:能与受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 内源性配体:机体内本来存在的配体
受体
细胞膜上或细胞内的特殊蛋白组分 能识别周围环境中某种微量化学物质, 首先与之结合 并通过中介的信息转导与放大系统, 触发相应的生理反应或药理效应.
亲和力 强 强 强 效应力 强(α= 1) 弱(0α<1) 无(α= 0)
激动药 部分激动药 拮抗药
竞争性拮抗剂:与激动剂互相竞争与 同一受体可逆性结合的拮抗剂 特点:使激动剂的量效曲线平行右移, Emax不变 非竞争性拮抗剂:对激动剂产生不可 逆性拮抗的拮抗剂,竞争非同一受体 特点:量效曲线右移,Emax压低
受体(与配体结合)的特性
敏感性:药物易与之结合,小量引起 明显效应 特异性:只能与化构特异性配体结合 饱和性:说明受体有限 多样性:受体有亚型 可逆性:解离成受体和原药(多数)
药物与受体的相互作用
亲和力(affinity):药物与受体结合的能力 内在活性:intrinsic activity,效应力 药物 与受体结合后产生效应的能力。α(0~1)是同系列 药物效应大小之比,α越大,效能越大
药物作用
与
药理效应
(pharmacological effect )
( drug action )
肾上腺素 肾上腺素
血压上升 激动血管平滑肌受体 (作用) 血管平滑肌收缩 血压上升 (效应)
药物的作用类型(方式)
局部作用 药物吸收入血之前,在用药部位产生的作用 吸收作用(全身作用) 药物入血之后,分布到全身各部发生的作用 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对不同组织器官在作用性质和作用强度 上的差异; 选择性高,针对性强,应用范围 小,不良反应少; 选择性低,针对性差,应 用范围广,不良反应多
受体的调节
受体处于不断代谢的动态平衡状态,其数量、亲和力 和反应性经常受各种生理及药理因素的影响而向上、 下调节。 调节方式:
受体超敏(上调):与受体脱敏相反的一种现象,可
因受体激动剂水平降低或长期使用拮抗剂而造成
受体脱敏(下调):长期使用一种激动剂后,组织或
细胞对其敏感性和反应性下降的现象。
实 药 用 理 药 学 学 服 务
第一章
第二节
总
论
药物效应动力学
1. 2. 3. 4. 5.
问题回顾 药理学? 药效学? 药动学? 治疗药物监测 Ⅳ期临床研究 、上市后的监测与治疗药物 监测三者之间的区别?
1
药物作用 构效关系和量效关系
2
3
作用机制
受体理论
4
一、药物作用 药物作用: 药物对机体细胞的初始作 用,是产生效应的起因 药物效应:继发于药物作用之后所引 起机体器官原有功能的变化 基本作用(p4):兴奋作用 抑制作 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