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带解析)

合集下载

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效果分析 鲁科版(五四制)

六年级生物下册 第三单元 第五章 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效果分析 鲁科版(五四制)

学习资料
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
五章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
二氧化碳效果分析鲁科版
(五四制)
班级:科目:
呼吸作用吸收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学生对课本上的光合作用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尤其是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同学回答问题比以前有进步.但是一遇到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知识,学生就感觉无从下手,尤其是一些变式题,与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实例结合的知识讲完一遍,有些学生还是很难理解,需要小组长再去教,再去相互学习.
通过学习来认识光合作用实质,用实验探究呼吸作用过程,总结呼吸作用实质.学生能够在轻松地实验过程理解呼吸实质。

同时在理解基础上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例题做会,并且理解掌握相关的知识点。

在实验过程中探究生物的生理过程显示自然学科的基本要求。

只有在实验过程中才能够观察现象,分析过程,得出结论,最后学生表达交流对结论的总结就会水到渠成,顺理成章。

建议老师们多设计和展示实验,让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寻找学习乐趣,总结知识,提升能力。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六年级下册: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案

鲁科版(五四学制)生物六年级下册: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案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学习目标】1.归纳光合作用的概念,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作用。

2.认识绿色植物在维持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3.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本章的探究活动。

4.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1.进一步探究光合作用的实质。

2.绿色植物在碳氧平衡方面的作用。

【学习难点】设计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的实验。

【学习过程】学习方法:观察讨论法,实验探究法。

一、情景质疑1.提问:光合作用的概念、产物、条件?2.引入:生物呼吸,燃料燃烧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为什么我们没感到缺氧呢?光合作用的产物是不是只有有机物?二、问题探究与合作交流(一)学习任务一: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阅读教材,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讨论: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2)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3)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先讨论实验材料,实验步骤,然后参考教材,小组试做并进行交流对比。

(二)学习任务二: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阅读教材,观察口答:(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小组讨论,得出结论)尝试应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对自然界有什么好处?尝试应用:为保护环境,我们应怎么做?(三)学习任务三:说明光合作用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自主学习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总结光合作用的概念。

2.试写出光合作用公式:3.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4.分组讨论:在光照下,种植过密、适中、过稀的植物的结果怎样,并分析原因。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为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生物小组展开了如图所示的实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乙装置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B.实验前要将实验材料放置在黑暗处一昼夜C.乙装置中叶片脱色后用碘液染色变为蓝色D.实验可说明光合作用需要光2.养鱼时,把新鲜水草放入鱼缸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鱼缸内的养料B.个人养鱼习惯C.美化鱼的生活环境D.增加鱼缸内的氧3.通过“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其细胞内含有()A.叶绿体B.液泡C.细胞质D.细胞核4.科学家希尔为了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采摘生长旺盛的树叶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和B对照,可以证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条件B.B和C对照,可以证明光合作用场所是叶绿体C.增加光照,A中产生的气泡一定会增加D.可以将A中产生的气体通入到澄清的石灰水中,如变浑浊,说明产生了氧气5.下列措施都可以提高温室大棚栽植农作物的产量,其中与光合作用原理无直接关系的是()A.适时松土B.延长光照时间C.合理密植D.增加二氧化碳浓度6.如图是某生物兴趣小组探究“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步骤,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步骤a的实验目的是消耗叶片中的淀粉和无机盐B.步骤b可以用透明纸片替代黑纸片C.步骤c把叶片放入盛有水的小烧杯中加热D.步骤d用碘液染色后叶片见光部分变成蓝色7.做“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时,先将盆栽天竺葵置于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A.验证光合作用需要光B.使叶内的淀粉储存在叶绿体中C.让叶片内的原有的淀粉被分解或运走D.便于形成对照8.传统番茄是草本植物,栽培在土壤中,直立生长,一般株高不超过1米。

科研人员栽培成功了番茄树,番茄树在普通的日光温室中无土栽培,一株番茄树可结果1.5﹣2万枚。

下列做法中不能提高番茄树产量的是()A.降低室内二氧化碳浓度B.增加光照强度C.延长光照时间D.定期施加营养液9.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实验中,实验变量是()A.叶片的大小B.有无叶绿体C.有光或无光D.有无碘液10.广东盛产甘蔗,它是生产蔗糖的主要原料之一。

6下鲁科生物练案(五四)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6下鲁科生物练案(五四)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6下鲁科生物练案(五四)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1.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把一棵2.5千克的柳树苗种在木桶里,每天用雨水浇灌。

5年后,柳树质量增加了80多千克,而土壤只减少了不到100克。

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 )A.柳树增重的80多千克,主要是因为吸收的大部分水转变成了有机物B.柳树增加的质量,除了吸收的水,还有空气中吸收的二氧化碳C.柳树生长过程中消耗的有机物是自身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D.柳树叶的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是通过茎中木质部的导管运来的2.现有四套实验装置,若要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则应选用的装置组合是( C )A.甲和乙B.乙和丙C.甲和丙D.乙和丁3.二十世纪,科学家希尔曾做过如图实验,有关实验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B )A.装置b中气泡内的气体是氧气B.装置c中无气泡产生是因为缺乏二氧化碳C.实验表明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实验表明光照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4.如图是研究水生植物光合作用强度的实验装置,下列各项与图中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气泡数目无关的是( D )A.水中二氧化碳的溶解量B.水的温度C.台灯与玻璃容器的距离D.玻璃容器的容积5.(2018呼和浩特)某同学选取生长旺盛的盆栽斑叶植物进行探究。

先将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然后选取一片较大的带白斑的叶片(B区是白斑区,其余部分是绿色的),进行如下处理:将E区用铝箔上下盖起来,D处主叶脉用小刀切断,再将它移至阳光下数小时。

假设A、B、C、E各区域形状大小一致,下列有关该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C )A.将该叶片取下脱色处理后,滴加碘液,不变蓝的区域有A区、B区和E区B.探究光合作用是否需要水,应选取A区和C区形成对照C.若设置A区和B区进行对照,目的是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叶绿体D.若要探究光是否是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条件,可选取C区和E区进行对照6.(2018扬州)下列农业生产措施中,应用了光合作用原理的是( B )A.移栽树苗时,根部带有一小块土坨B.播种玉米时,应做到合理密植C.早春播种后,使用塑料薄膜覆盖地表D.移栽树苗时,剪去树苗的部分树叶7.采取以下措施对塑料大棚蔬菜产量影响最小的是( A )A.适当提高氧气浓度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适当提高二氧化碳浓度D.适当增加光照强度8.(2018武汉)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对该种植实验分析错误的是( C )大棚甲乙丙二氧化碳浓度0.03% 0.1% 0.1% 温度30 ℃30 ℃20 ℃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浓度B.乙、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C.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D.可以构成两组对照实验,变量分别是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9.如图所示一天之内(早7:00~第二天早7:00)温室大棚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在a点打开通风孔的目的是( A )A.补充大棚内的二氧化碳B.补充大棚内的氧气C.降低大棚温度D.降低大棚湿度10.(2018扬州改编)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白炽灯先后放在离试管不同距离处,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假设试管内的水温恒定)。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程教学设计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程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 ---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探究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条件;归纳光合作用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同桌合作最终独立设计本章的探究活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不断探究新知识的精神及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实质即光合作用的产物、原料、条件、场所、表达式。

教学难点:探究实验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导入:地球上的生物每天在吸进氧气,呼出二氧化碳,燃烧燃料都要消耗大量的氧气,排出二氧化碳,但我们并没有感觉缺氧,是因为有种生物维持了生物圈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这就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今天我们探究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二、新授:每个科学成果的获得需要几辈科学家多年研究的结果,光合作用就是这样:1、17世纪,海尔蒙特的实验,看大屏幕,这棵柳树增加的质量来自哪里呢?主要是水,还有其他的?100克是无机盐,量非常小,几乎可以忽略的重量,可能还有什么物质?不是来自土壤的,是二氧化碳。

2、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请看大屏幕。

蜡烛不能燃烧,小白鼠死去的原因?为什么放了植物,蜡烛能燃烧,小白鼠活着?植物更新了蜡烛燃烧和动物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

猜猜:坏气体是二氧化碳,产生了好气体氧气。

3、这是光合作用的表达式:光能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 氧气叶绿体(储存着能量)光合作用的条件?场所?原料?产物?4、我们作为科学家来探究以下的问题:我们先来探究一个简单的实验:(一)光合作用需要光1、看导学案,回答下面的问题:1)变量是?2)如何设计变量?3)实验步骤?4)现象?5)变蓝的原因?不变蓝的原因?6)得出结论?2、看大屏幕实验的过程。

对于这个实验大家比较熟悉了,我们来提高一下难度。

(二)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1、下面要发挥小组的优势,积极思考,完成导学案上的内容,看看哪个小组总结的最好。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教案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目标】1.感受绿色植物产生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2.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3.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教学重点】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即碳—氧平衡。

【教学难点】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和观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认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之间的关系,即碳—氧平衡。

【教学过程】情境导入我国北方农村常将马铃薯储藏在地窖中,进入地窖取物前,农民往往把一盏油灯吊入地窖内,你知道这一做法的目的是什么吗?资料分析一个人一天平均吸入25千克的空气(约含5千克的氧气)消耗其中的约1千克的氧(不含动物呼吸及燃烧所消耗的),当空气中氧的含量下降到7%--8%时,人就会昏迷、窒息、甚至死亡。

可是自然界中并没有出现这样的现象,为什么?光合作用:绿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叶绿体中合成了淀粉等有机物,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新课探究17世纪上半叶,比利时科学家海尔蒙特证明了,绿色植物在光下还要消耗水分。

光合作用以二氧化碳为原料普利斯特利实验实验1:一支点燃的蜡烛和一只小白鼠分别放到密闭的玻璃罩里,蜡烛不久就熄灭了;小白鼠很快也死去了。

实验2:一盆植物和一支点燃的蜡烛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能够长时间地活着;蜡烛也没有熄灭。

实验3:一盆植物和一只小白鼠一同放到一个密闭的玻璃罩里,植物和小白鼠都能够正常地活着。

普利斯特利的实验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想一想1.是什么更新了蜡烛燃烧或小白鼠呼吸变得污浊的空气?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是否总能成功?此实验成功的条件是什么?得出结论:植物更新空气的条件:——需要光。

得出结论:植物的绿色部分才能更新空气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1773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的实验指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那么,被植物更新了的是污浊空气里的什么成分呢?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提出问题: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做出假设: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 当堂巩固练习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含答案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 当堂巩固练习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含答案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当堂巩固练习 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单选题1.从物质转变的角度分析,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 把污染物转变为对人类有益的物质B. 把无机物变成有机物储存起来C. 把气体变为固体D. 是光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2.光照强度和CO2浓度是影响光合作用的两个主要外界因素,下图中各图表示的是北方夏季一天中棉花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变化曲线,曲线的纵坐标表示光合作用强度.请指出正确的图解是()A. B. C. D.3.大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植物的()。

A. 光合作用B. 呼吸作用C. 蒸腾作用D. 吸收作用4.光合作用的过程发生在()A. 所有活细胞中B. 根尖细胞中C. 叶表皮细胞中D. 含叶绿体的细胞中5.生物圈中最主要的生产者是( )A. 人B. 生活在岩石圈的生物C. 生活在大气圈的生物D. 绿色植物6.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装置分别是()A. 甲与乙、甲与丁B. 甲与丙、甲与乙C. 甲与丁、乙与丙D. 甲与乙、乙与丙7.地球上的氧气主要来自绿色植物的( )A. 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C. 吸收作用D. 光合作用8.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C. 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9.今春,有些地区干旱可能造成农作物减产,从光合作用的角度来看,这表明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之一是()A. 光B. 水C. 二氧化碳D. 温度10. 大棚种植的西瓜喜获丰收,合成西瓜中甜味物质的原料是()A. 水和有机物B. 二氧化碳和氧气C. 二氧化碳和水D. 氧气和无机盐11.从物质循环的观点来看,动物体中碳元素的最终来源是()。

A. 糖类中含有的碳B.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C. 蛋白质中含有的碳D. 岩石中的碳12.在验证“绿叶在光下合成淀粉”的实验中,证明的是()A. 光合作用有光无光都能进行B. 光合作用的条件之一是光,产物有淀粉C. 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D. 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和水13.要提高大棚蔬菜的产量,如果其他条件都适宜,我们最好向大棚内通入的气体是()A. 水蒸气B. 二氧化碳C. 氧气D. 空气二、填空题14.光合作用过程中包含了两个方面的转化:________转化和________转化.15.生物圈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生物成分是________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属于________者;能维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________的平衡;还能促进生物圈的________循环。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下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步练习3

鲁科版六年级生物下册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步练习3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同步练习1、如果把绿叶比喻为“绿色工厂”,这个工厂的产品为( )A、光和叶绿素B、二氧化碳和水C、淀粉和氧气D、二氧化碳和糖类2、人们常在清晨和下午到草地或树林中锻炼身体。

下列环境中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最多的是( )A、清晨的草地B、下午的草地C、清晨的树林D、下午的树林3、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之间的相对平衡称为碳—氧平衡。

下列人类活动最有利于维持碳—氧平衡的是( )A、大力植树造林B、发展畜牧养殖业C、发展淡水养殖D、减少农药使用量4. 将经暗处理后的植物上的一片叶用装有氢氧化钠溶液的玻璃瓶套住,瓶口密封,放到阳光下(如下图)。

几小时后,将叶摘下,经酒精脱色后滴碘液,发现整片叶都不变蓝。

主要是因为( )A、氧气太多B、缺乏二氧化碳C、缺水D、温度太高5、正常情况下,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能够维持,是因为( )A、呼吸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B、呼吸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光合作用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C、燃料燃烧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D、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产生氧6、在一定面积的土地上,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种植农作物应( )A、尽量稀疏,留出空地,有利于农作物接受阳光B、尽量密植,提高单位面积的种植量,提高产量C、合理密植,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植物间相互遮光D、合理密植,让阳光尽量多地照在农作物上,植物间又不相互遮光7、下图是植物光合作用过程示意图。

由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可知:水和二氧化碳进入叶片作为光合作用的原料,其中水是通过导管运输来的,二氧化碳是从空气中吸收来的。

淀粉和氧气是光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氧气是通过叶片进入空气的。

绿色植物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________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图中[③]________和[④]__________。

(3)光合作用的产物是图中[①]________和[②]__________。

3.5.1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3.5.1绿色植物吸收二氧化碳放出氧气导学案2023--2024学年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

3.5.1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学习目标1.知道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原料、产物、条件、场所2.用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知识解决农业生产上的问题二、自主预习1.阅读教材P61-63页,完成下列问题(1)17世纪海尔蒙特的实验中柳树增加的重量,土壤中少的100克的主要成分是,柳树增加的重量中除了水外,应该还有。

(2)普利斯特利的实验中,(1)中小白鼠死亡的原因是,实验(2)中蜡烛能长时间燃烧,是因为密闭瓶中有植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

实验(3)中小白鼠能长时间存活也是同样的道理。

(3)P63页的演示实验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实验的现象是甲的叶片滴加碘液后,乙叶片滴加碘液后。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通过该实验说明的问题是。

2. 阅读教材P63-64页,完成下列问题(1)通过P63页的金鱼藻实验说明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除产生有机物外,还能产生。

(2)光合作用的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能量的,(主要是),并释放出的过程。

也就是说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产物是和,场所是,条件是。

(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是。

3. 阅读教材P65-66页,完成下列问题(1)光合作用的条件是,也是影响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光照的强弱会影响光合作用,因此农业生产上常用增加的方法来增加光合作用。

为了充分利用阳光,种植农作物时应当。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和,它们也会影响光合作用,可以满足农作物对水的需要,大棚作用在阳光充足的中午常要通风目的是。

(2)P66页的技能训练中,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是,试管与灯的距离表明光照的,距离越近说明光照,从实验结果看,距离越近,产生的气泡数目越,距离越远,产生的气泡数目越,从中可以得出结论。

如果将试管放在黑暗中还会有这样的效果吗?,原因是。

三、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四、教师点拨1.植物由小长大从光合作用的角度分析是植物吸收了二氧化碳和水制成有机物。

植物增重主要是二氧化碳和水。

2.验证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之一的实验中,氢氧化钠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碳,所以该实验的变量是二氧化碳,而不是氢氧化钠。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5.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带解析)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5.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带解析)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5.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一、单选题1.呼吸的意义是( )A.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B. 合成有机物,净化血液C. 完成组织里的气体交换D. 吸进氧,呼出二氧化碳2.下列措施不能抑制植物呼吸作用的是( )A. 小麦耕种前要耕田松土B. 向贮藏粮食的密封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C. 玉米种子在入仓前要晒干D. 水果、蔬菜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贮藏3.下列关于绿色植物呼吸作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植物的呼吸作用每时每刻都在进行B. 要测定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必须在暗处C. 植物生活所需的能量来自太阳,与呼吸作用无关D. 植物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最终来自光合作用4.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时会释放出一种叫二氧化碳的气体,我们可以用下列哪种溶液来检验( )。

A. 清水B. 澄清的石灰水C. 碳酸氢钠D. 氢氧化钠5.某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温室里进行植物栽培试验,并在晴天内对室内空气中的氧气浓度进行了24小时测定.下列曲线能正确表示测定结果的是()A. B. C. D.6.植物进行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是( )A. 吸收氧气B. 产生二氧化碳C. 分解有机物D. 提供能量7.夜间卧室内不宜放置过多的花草,过多会影响人的健康,其原因是( )A. 使室内空气潮湿B. 与人争夺氧气C. 与人争夺二氧化碳D. 释放过多的氧气8. 一个密闭的保温装置中装有正在萌发的种子,每隔一段时间测定其装置内的温度和氧气含量,并将结果绘制成曲线.如果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温度和氧气含量,图中能够正确反映氧气含量(甲)和温度(乙)随时间变化的是( )A. B. C. D.9.在夏季晴好的一天中,一个生长着大量绿藻的池塘内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如图()所示.A. B. C. D.10.食堆里会产大量的热,这与植物的哪一项生理活动有关?( )A. 呼吸作用B. 光合作用C. 蒸腾作用D. 生长作用11.人体呼出的气体与外界环境中的气体的区别是( )A.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多B.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含量增多,二氧化碳含量减少C.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增多D.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含量都减少12.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石灰水变浑浊了,这个实验说明呼出的气体中( )A. 氧增多了,二氧化碳减少了B. 氧增多了,二氧化碳也增多了C. 氧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D. 氧减少了,二氧化碳也减少了13.国家粮食部门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后不能再做粮食出售,原因是()A. 因呼吸作用消耗了大量的有机物,营养成分缺乏B. 粮食的细胞死亡而无法食用C. 其中产生了很多有毒物质,使用后可能中毒D. 储存过久,容易生虫而无法食用二、填空题14.取甲、乙两只暖水瓶,甲瓶中装有煮熟的种子,乙瓶中装有萌发的种子,各插入一个温度计,瓶口用棉花堵上;二、三个小时后观察温度计的读数,可见:(1)乙瓶中温度计的读数比________瓶中温度计的读数高;原因是________。

四川省绵阳市第二小学六年级生物下册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

四川省绵阳市第二小学六年级生物下册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件 鲁科版五四制

a.模拟制作
• 材料用具:现成的果冻,葡萄干粒,吸管 制作方法:用吸管在果冻封皮的中央开一
个孔,再将葡萄干粒从小孔中放入(可以借助 吸管来帮忙),这样动物细胞模型便做好了。
a.思考: b.1.在你做的模型中,葡萄干粒相当a于.细胞 ,果冻相当于a.细胞 ,包装果冻的塑核料壳相 当于a.细胞 质 . c.2.细膜胞是平面的还是立体的? a.立体
多植草坪多种树5在检验光合作用释放的气体的实验中使带火星的木条猛烈燃烧的是a氧气b二氧化碳c氧气和二氧化碳d氮气4下列哪一项不是光合作用的意义a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营养和食物来源b为动植物和人提供能量来源c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氧气来源d为动植物和人提供呼吸需要的二氧化碳来源给大田温室里的农作物施用二氧化碳以增加农作物的产量的方法被称为气肥法二氧化碳被称为空中肥料
a.1、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七字步骤”:
a.擦—滴—撕—展—盖—染—吸 a.2、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a.细胞壁 a.细胞 膜a.叶绿 a体.细胞核 a.液 泡a.细胞质
a.实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a.目的要求: b. 制作和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临时装 片,认识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基本结构。 c.材料用具: a.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d. 生理盐水(0.9﹪),稀碘液,消毒牙签, 滴管,纱布,镊子,吸水纸,载玻片,盖玻片, 显微镜。
件是什么?在普利斯特利之后,也有一些科学家重复了
他的实验,但有的并未成功,请你帮他们找找失败的原
因。

5、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
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 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后来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 吸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植物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程教学设计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课程教学设计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教材分析:《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是初中生物六年级下册第五章第一节的内容。

在上一章学生们学习了“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光”之后,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本章安排了《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就完整的体现了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本课时中的内容之间相互联系,前后连续性强,每个实验在解决某个问题的同时,又发现和提出新问题,为整个光合作用提出新课题。

因此,这些内容适合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和思维能力。

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望,参与意识很强,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之前,就学习了第四章《有机物的制造者》,对光合作用有了一定的认识。

经过前一课时的实验学习、探究,学生已经对实验过程、实验步骤、实验注意事项等比较熟悉。

学生愿意也渴望重复科学家们曾经走过的探索之路。

他们有设计实验的能力,也有自主分析的基础,满足学生的这一愿望,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加。

在问题和教学设计上,要注重学生实际,以学生为主体,探究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培养他们对于生物科学的兴趣。

应该注意学生的小组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法探究“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2、掌握光合作用的实质。

【能力目标】通过对绿叶制造淀粉等有机物必需要二氧化碳作为原料的实验探究,提高实验设计能力和操作能力。

【情感价值目标】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锻炼学生对试验现象的分析讨论能力; 认识绿色植物园的光合作用对于整个生物界乃至整个自然界的意义。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难点:运用实验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实验“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五、教学方法:1、教法:引导教学法为主,讨论及归纳总结法为辅。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优秀教学案例
1.自我评价:学生对自己的探究过程进行反思,评价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发现优点和不足,促进自我成长。
2.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给予意见和建议,共同进步。
3.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探究过程和成果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成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自然导入:以自然界中的现象为例,如“为什么植物能释放出氧气?”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4.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5.德育教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以轻松、愉快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我给予不同的关注和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得到锻炼和提高。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光合作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
5.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过程设计合理,从导入新课到讲授新知,再到学生小组讨论、总结归纳和作业小结,每一个环节都经过精心设计,环环相扣,使得学生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能够系统地学习和掌握光合作用的知识。
1.情境创设贴近生活: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植物生长现象,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这种情境创设的方式,使学生能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新知识,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2.问题导向激发思考: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这种方式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思考,培养了学生的探究精神,而且还使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生活情境:以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植物生长现象为例,如“植物为什么会进行光合作用?”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激发学习兴趣。
2.问题情境:提出与光合作用相关的问题,如“光合作用是如何进行的?”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光合作用的奥秘。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鲁科五四制版生物六年级下册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5.2呼吸作用消耗氧气释放二氧化碳同步卷1一.选择题(共10小题)1.动物运动消耗的能量直接来自于()A.小肠的消化和吸收B.植物的光合作用C.细胞的呼吸作用D.肾小球的滤过作用2.光合作用是生物圈中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关于光合作用叙述错误的是()A.光合作用在植物体的所有细胞都可以进行B.为植物提供营养物质,是人和动物的食物来源C.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平衡起到重要作用D.煤炭、石油中的能量与古代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关3.如图表示两个加塞的广口瓶,甲瓶内装有萌发的种子,乙瓶内装有等量煮熟的种子。

一夜过后,把燃烧的小木棒分别放入甲、乙两个广口瓶内,出现的现象是()A.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能继续燃烧B.甲、乙瓶内的小木棒都熄灭C.甲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乙瓶内的小木棒熄灭D.甲瓶内的小木棒熄灭,乙瓶内的小木棒继续燃烧4.采摘的蔬菜,水果堆放久了会发热,是因为进行了()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蒸腾作用D.吸收作用5.中国科学院在人工合成淀粉方面取得重大原创性突破,国际上首次实现了二氧化碳到淀粉的从头合成,未来或将节约九成耕地和淡水资源。

食物中的淀粉被消化吸收后,细胞通过下列哪项生理活动将贮藏在有机物中的能量释放出来()A.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C.分解作用D.消化作用6.农田适时松土,遇到涝害时排水,都是为了使植物的根得到充足的(),保证呼吸作用的正常进行A.氧气B.二氧化碳C.水D.无机盐7.教室窗台上的盆栽花卉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是()A.只在白天B.只在晚上C.任何时间D.太阳初升时8.下列农业措施与对应生物学原理相匹配的是()A.合理密植——呼吸作用B.中耕松土—光合作用C.阴天移栽——蒸腾作用D.晾晒粮食一一光合作用9.控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在保证农业丰收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列四个选项中,与其他三个不同的是()A.蔬菜低温储存B.小麦种子晒干入仓C.农田适时松土D.向密闭的粮仓内充加二氧化碳10.甲瓶中装入萌发的大豆种子,乙瓶中装入等量的煮熟的大豆种子。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word学案

鲁科版生物六年级下册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word学案

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学习目标】1、理解光合作用的概念。

2、运用实验的方法独立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

【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光合作用的概念2、教学难点: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学习过程】一、课前自主学习:(阅读教材P121—125完成练习)(一)海尔蒙特实验---柳苗生长(书本121页)1.发现光合作用以前,人们认为植物生长在土壤中, 使植物增重的是。

2.海尔蒙特实验结论:使植物增重的物质是。

3.海尔蒙特实验的不足之处是没有考虑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二)普利斯特利实验(书本122页)1.对照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只能有一个,其他条件必须相同且适宜。

2.该实验有二组对照实验,A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B和是一组对照实验,其中实验组是。

3.普利斯特利实验结论:绿色植物能够空气4.后人在重复此实验时,有人成功可有人却失败了,你能帮助他分析一下原因吗?、、等。

5.后来科学家证实植物体更新空气是因为吸收了,放出。

(三)基础知识1.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有和;产物是和。

2.光合作用实质上绿色植物通过,利用,把和,转化成储存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的过程。

3.光合作用的表达式。

4.种植农作物时既不能,也不能,应该。

二、课堂助学1、情境导入:生物的呼吸和燃料的燃烧都会消耗大气中的氧气,排除大量的二氧化碳,我们为什么没有感觉到缺氧呢?2、交流讨论:学生展示交流自主学习成绩,讨论自主学习中提出的问题。

3、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阅读教材第122页,普利斯特利的著名实验。

学生讨论:画面(1)中蜡烛为什么会熄灭?画面(2)小白鼠为什么会死去?画面(3)中蜡烛为什么不熄灭?其燃烧时所需的氧气从哪里来?植物为什么也能很好地生长?画面(4)中为什么二者放在一起时,却都能正常地活着,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原料探究方案:师生共同归纳,通过分析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能得出什么结论?学习任务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阅读教材第123页,金鱼藻实验(1)实验装置里的金鱼藻在阳光下是否放出了气泡?(2)将快要熄灭的卫生香伸进管口,看到有何现象发生?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学习任务三: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P124页)1.要提高农作物产量,在栽培时,既不能,也不能,应该。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鲁科五四学制版六年级生物下册第三单元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学设计
5.结合环保主题,让学生思考如何通过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来改善环境,如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增加氧气供应等,并撰写一篇建议书,字数不少于400字。
作业布置要求:
1.作业内容要与课堂所学知识紧密结合,旨在巩固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保证基础知识的巩固,又要适当拓展学生的思维。
3.教师要关注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建议,帮助学生提高作业质量。
-设想活动:分组进行光合作用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分析结果。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问题解决来深化对光合作用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
-设想活动:提出“为什么植物需要光合作用?”等问题,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
4.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责任感。
-设想活动:讨论光合作用对环境保护的意义,如植物吸收二氧化碳对缓解全球气候变化的作用。
5.注重分层教学,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提供不同难度的学习任务,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获得成功体验。
-设想活动:为不同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层次的思考题和实践任务,如基础题、提高题和创新题。
6.强化评价机制,通过课堂问答、实验报告、小组讨论表现等多种方式,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结果。
2.光合作用的过程:教师详细讲解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通过图示、动画等形式,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3.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作用:教师解释二氧化碳在光合作用中的作用,以及氧气是如何在光反应过程中产生的。
4.光合作用的重要性:教师强调光合作用对生物圈的意义,如提供氧气、有机物和能量等。
(三)学生小组讨论
2.注重基础:巩固学生已学过的生物基础知识,为新课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科版(五四制)六年级下册生物跟踪训练 3.5.1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一、单选题1.通过“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绿色植物所有含的()在光下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 叶绿体B. 线粒体C. 细胞质D. 细胞核2.某生物实验小组对莴苣的增产实验中,发现每棵莴苣比原来增重不少。

请问莴苣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 土壤中的无机盐B. 土壤中的有机物C. 空气中的氧气和土壤中的有机物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无机盐3.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A. 分解有机物,储存能量B. 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C. 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D. 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4. 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将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A.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B.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减少C. 蒸腾作用减弱,散失的水分减少D.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5.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A. 绿色植物所有的器官都能进行光合作用B. 光合作用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C. 光合作用能维持大气中的碳﹣﹣氧平衡D. 合理密植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6.现代农业基地利用温室进行蔬菜、瓜果等栽培,以下措施中不能提高作物产量的是()A. 适当增加光照时间B. 尽量保持温室内温度平衡,避免忽冷忽热C. 适时除草、松土、施肥D. 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7.农业生产上下列哪项措施与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无关?()A. 合理密植B. 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C. 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D. 增加氧气的浓度8.如图,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对照实验置分别是()A. 甲与乙、甲与丁B. 甲与丙、甲与乙C. 甲与丁、乙与丙D. 甲与乙、乙与丙9.合理密植能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原因是()A. 增加二氧化碳浓度B. 提高光能利用率C. 降低氧气浓度D. 增加大气湿度10.王明种植的萝卜喜获丰收,使萝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11.下图表示某植物上的绿叶经阳光照射24h后,脱色并用碘液处理,结果锡箔覆盖的部位不呈蓝色,而不被锡箔覆盖的部位呈蓝色,该实验可以证明()①光合作用需要二氧化碳②光合作用需要光③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④光合作用放出氧气⑤光合作用能制造淀粉A. ①②B. ③⑤C. ②⑤D. ①③12.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中,能够证明“在有光的条件下氧气是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实验装置和证明“光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的实验装置是()A. 甲与丙甲与乙B. 甲与丙乙与丙C. 甲与乙甲与丁D. 甲与乙乙与丙13.王大爷种的大白菜喜获丰收,使大白菜增产的物质主要来自于()A. 土壤中的水分和无机盐B. 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中的二氧化碳C. 空气中的水分和二氧化碳D.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有机物二、填空题14.叶绿体将光能转变为________,并将能量储存在有机物中.15.光合作用实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________能,把________和________转化成储存能量的________(如淀粉),并且释放出________的过程.16.提高森林覆盖率,对保持大气中二氧化碳和氧气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大意义,这是因为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吸收________,放出________.三、解答题17.如图所示,把一棵银边天竺葵(它的叶子边缘呈白色,其它部分呈绿色)在黑暗中放置24小时后,选一健壮的叶片,用不透光的两块黑纸片在A处从正反两面遮住,然后将整个植物体移到阳光下照射数小时。

之后把该叶片摘下,去掉叶绿素,加碘液处理。

请回答下列问题:(1)B处在滴加碘液后颜色变成什么色,原因是?(2)A处在滴加碘液后的现象是?原因是A处遮光未进行光合作用,A与B进行对照说明了?(3)C处(叶片边缘)没有变蓝,说明?四、综合题18.根据“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把盆栽的天竺葵放在暗处一昼夜,目的是让叶片内的________运走、耗尽。

(2)此实验将________和________作为一组对照,来探究光合作用进行是否需要________。

(3)把经过照光处理的叶片用酒精脱色后,滴上一滴碘液,叶片将变________色。

19.如图为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某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1)在白天光照条件下,叶片进行光合作用大于呼吸作用时,B为氧气,则A为________,C为________.(2)在白天光照条件下,根吸收的水分向上运输到叶的主要动力是来自于叶片的________作用,在此作用过程中,B为________,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3)从上述可见,在白天光照条件下,绿色植物的叶片进行________种生理作用.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解析】【解答】银边天竺葵的绿色部分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变,滴加碘液变蓝色;银边部分是白色的,细胞内不含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没有淀粉生成,滴加碘液不变蓝,所以通过“探究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的实验,可以得出结论:绿色植物在光下能进行光合作用是因为细胞内含有叶绿体,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分析】光合作用是指植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来构建自身的各个组成部分.所以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答案】D【解析】【解答】由题意可知,莴苣比原来增重不少主要来源于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而土壤中的无机盐和有机物、空气中的氧气不参与有机物的制造,可见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3.【答案】B【解析】【解答】光合作用的公式: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化学能)+氧气。

由公式可知光合作用的实质是把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放出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

故答案为:B【分析】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表达式:实质: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释放氧气意义:制造有机物构造植物体,为其他生物提供食物来源和氧气,维持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平衡。

4.【答案】D【解析】【解答】解: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使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而减产.D符合题意.故选:D【分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片由表皮、叶肉和叶脉组成,叶肉细胞中含有大量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5.【答案】A【解析】【解答】解: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植物的叶片和嫩茎中含叶绿体,可见植物的叶片和嫩茎都能进行光合作用,A错误;B、从公式可以看出光合作用的意义:它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不仅用来构成植物体的本身,也为其它生物以及人类提供了食物来源,是一切生物生存的根本保障,B正确;C、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大多以气体形式排到大气中,同时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氧平衡,C正确;D、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D正确.故选:A【分析】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在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合成的有机物中的过程.6.【答案】B【解析】【解答】A、适当增加光照时间,植物光合作用的强度就大,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能增产.A不符合题意.B、在一定范围内,低温可以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因此菜农在种植温室大棚蔬菜时白天适当增强光照可使光合作用增强,夜间夜晚适当降低温度可以减弱植物的呼吸作用,降低有机物的消耗,从而增加了有机物的积累,提高了蔬菜的产量.故此题说法错误,B符合题意.C、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经常松土,可以使土壤疏松,土壤缝隙中的空气增多,有利于根的呼吸,促进根的生长.适时松土、施肥有利于植物的生长能增产.C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原料越多合成的有机物就越多,所以向温室内定期释放二氧化碳能增产.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光合作用是有机物的积累过程,所以提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可以提高产量.1、充分利用光照:合理密植,进行套种.2、延长光照时间、增加光照强度和增加二氧化碳浓度.7.【答案】D【解析】【解答】A、合理密植能充分利用光照,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故A正确.B、延长光照时间,增强光照强度能充分利用光能,能够提高光合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故B正确.C、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可以增加光合作用的原料,也能提高产量.故C正确.D、光合作用实质上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故增加氧气的浓度与促进植物光合作用无关.故选:D【分析】影响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等,影响植物呼吸作用的因素有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温度等,据此答题.8.【答案】B【解析】【解答】解:依题意,由图可知:A、甲、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照,得出的结论是光照是绿色植物产生氧的条件;甲、丙构成一组对照实验,变量是绿色植物,得出的结论是氧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顺序颠倒,故不符合题意.B、甲和丙可构成一组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植物,可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有绿色植物释放出来的,甲和乙可构成对照试验,实验的变量是光,探究的是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故符合题意.C、甲和丁与乙和丙,有两个变量光和绿色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都不能证明“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故不符合题意.D、甲和乙构成对照试验,变量是光照,探究的是光照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乙和丙的变量有两个,是光照和植物,不能构成对照试验.故不符合题意.故选B【分析】本题以“在有光条件下,氧气是否由绿色植物释放出来”和“光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条件”实验为载体,考查学生设计对照实验、控制单一变量、分析实验现象的能力.9.【答案】B【解析】【解答】合理密植是指在单位面积上,栽种作物或树木时密度要适当,行株距要合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