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和HBV DNA水平变化

合集下载

甘宁颗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影响的研究

甘宁颗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影响的研究

甘宁颗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影响的研究*作者:张随涛李明来源:《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2年第02期摘要:目的:观察甘宁颗粒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水平的影响。

方法:将6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2组均采用保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同时予甘宁颗粒,对照组只给予保肝降酶治疗,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和血清IFN-γ水平进行比较、分析及评价。

结果:甘宁颗粒改善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治疗6个月后临床症状的总有效率为76.7﹪,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甘宁颗粒;IFN-γ中图分类号:R25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2)02-0012-0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为世界性传染病,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后临床表现多样,从几乎无临床表现的轻症患者到肝硬化甚至肝细胞癌(HCC)。

每年有超过100万人死于HBV感染,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给社会及病人家庭带来了沉重的负担[1]。

研究表明γ-干扰素(Interferon γ,IFN-γ)是细胞免疫重要的效应分子,人感染HBV后的临床表现、转归与机体的细胞免疫反应密切相关[2]。

因此IFN-γ与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的关系显得更加重要。

本研究通过动态观察接受甘宁颗粒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中IFN-γ含量的变化,并与反应甘宁颗粒疗效的指标:血清肝脏生化功能(ALT、AST)、血清病毒学标志(HBV DNA)作相关性分析,以探讨甘宁颗粒对CHB血清水平IFN-γ的影响及其与疗效的关系。

1临床资料1.1诊断标准1.1.1西医诊断标准参照2005年《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制定的慢性乙型肝炎诊断标准。

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外周血清中维生素D、IL-4及IFN-γ水平比较

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外周血清中维生素D、IL-4及IFN-γ水平比较

不同证型变应性鼻炎外周血清中维生素D、IL-4及IFN-γ水平比较许亚桦【摘要】目的探讨血清1,25羟维生素D3、血清IL-4、IFN-γ水平与不同中医证型变应性鼻炎(AR)的相关性.方法应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测定4组不同中医证型变应性鼻炎患者各30例及30例正常体检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ELISA 酶联免疫法测定各组血清IL-4、IFN-γ水平.结果 4种不同中医证型的变应性鼻炎组血清1,25羟维生素D3、血清IFN-γ水平低于健康对照组,而血清IL-4水平则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证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之间三种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1,25羟维生素D3缺乏或不足与变应性鼻炎具有密切的关系,其可能作用机制为血清1,25羟维生素D3缺乏可导致机体Th1/Th2细胞因子分泌失衡,刺激IgE水平升高引起变态反应.不同证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1,25羟维生素D3、血清IL-4、IFN-γ水平大致相当.【期刊名称】《医学信息》【年(卷),期】2018(031)012【总页数】3页(P80-82)【关键词】1,25羟维生素D3;IL-4;IFN-γ;变应性鼻炎;证型【作者】许亚桦【作者单位】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福建福州350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65.21变应性鼻炎(allergic rhinitis,AR)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病及多发病,且其发病机制还未完全明确,以突然和反复发作的鼻痒、打喷嚏、流清涕、鼻塞为主要临床症状。

中医学认为变应性鼻炎属于“鼻鼽”范畴。

临床上多数学者认为本病可分为肺气虚寒、脾气虚弱、肾阳不足和肺经伏热四种证型。

近年研究指出,变应性鼻炎与Th1/Th2功能失衡关系密切[1]。

维生素D已不再是单纯的维生素,且被证实可以通过参与调节免疫通路,进而治疗多种自身免疫疾病,因此维生素D是否与变应性鼻炎亦存在关联性,目前国内对维生素D水平与变应性鼻炎关系的临床研究甚少,且结论不一,因此该问题值得研究探讨。

血清sIL-2R、IFN-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血清sIL-2R、IFN-γ水平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分型规律的相关性研究
崔 丽 霞 车 志 英 王 国斌 , ,
( . 州牧业 工程 高等专科 学校 , 南 郑 州 4 0 1 ; . 南 中医学院 , 1郑 河 50 12 河 河南 郑 州 4 0 0 ) 5 0 8
关 键 词 : 炎 , 型 , 性 /中 医 药 疗 法 sL 2 I N一 肝 乙 慢 l一 R F 功指标 相 关 性 肝
2 IN 及部 分 肝 功 指标 的水 平 与 慢性 乙 型肝 炎 R、F 一
中医辨证 分 型 之 间 的关 系 , 们对 1 5例 患 者 的血 我 5
虫 病学 分会 、 肝病 学 分会 联 合修 订 的病 毒性 肝 炎 防
治 方案 … 。
3 中 医 辨 证 标 准
清可 溶 性 白 细 胞 介 素 2受 体 ( l-R) 干 扰 素 s 2 、 L
例, 1 男 8例 , 1 女 2例 , 为体检 合格 的健康 者 。 均
2 西 医 诊 断 标 准
中图 分 类 号 : 2 R 41
文 献 标 志 码 : B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参 照 20 0 0年 ( 安 ) 西 中华 医学 会传 染病 与寄 生
为 了 探 讨 慢 性 乙 型 肝 炎 ( HB) 者 血 清 s 一 C 患 l L
功能 。
循 环 , 而 有 利 于 神 经 功 能 的 恢 复 。 草 决 明 、 石 从 生
膏 、 膝镇肝 潜 阳 、 牛 清泄 瘀热 ; 大黄 、 枳壳 、 桃仁 、 草决 明通腑 泻下 , 清热排 毒 ; 生大黄 泻热 通便 , 凉血解 毒 , 逐 瘀通 经 , 较好 的 止 血作 用 , 缩 短凝 血 时 间 , 有 能 降 低 毛 细血管 通透 性 , 善血 管 脆 性 。全 方共 奏 活 改 血祛瘀 、 通脏 泻 热 、 降 开 窍 之 功 。能 通 腑 气 开 上 清 窍 , 下 以存 阴 ; 急 能泻 瘀 浊 , 血下 行 以缓解 在 上 之 引 “ 血菀 ” 能泻 热结 , ; 而直 折肝 气 之暴 逆 , 结合 西 药 又 降颅压 , 维持 水和 电解 质平 衡 , 得 益 彰 , 能 取 得 相 故 满 意 的临床疗 效 。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辨证论治【摘要】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于正气亏损、外感湿热疫毒、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所伤。

基本病机是湿热毒邪长期羁留,损肝传脾,脾气受损,运化无权而致脾虚肝郁,湿遏阳气,热伤阴血,久必及肾形成肝肾阴虚、瘀血阻络。

中医辨证分为湿热蕴结、肝郁脾虚、肝肾阴虚、瘀血阻络、脾肾阳虚和疫毒潜伏六种证候类型,分而治之。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疗法;辨证论治慢性乙型肝炎(以下简称慢乙肝)是介于急性肝炎和肝硬化中间阶段的一个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后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约20亿人感染过HBV,其中3.5亿人为慢性HBV感染者;而我国目前被称为肝炎大国,约10%的人感染过HBV,其中300万以上的人为慢性HBV感染者,而慢性HBV感染者大约有15%-25%的患者将过早地死于肝硬化或肝癌。

因此,对慢乙肝的治疗显得尤为重要。

单纯西医治疗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如抗病毒治疗和抗纤维化治疗等,而中医以辨证论治为特色,在慢乙肝的综合防治中占有一席之地,现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祖国医学认为慢乙肝是由湿热疫毒、六淫七情、饮食劳倦所伤且与正气亏损密切相关。

基本病机是湿热毒邪长期羁留,损肝传脾,脾气受损,运化无权而致脾虚肝郁、湿邪内阻、湿邪遏阳伤气、热邪伤阴耗血、灼津成瘀,形成肝肾阴虚、瘀血阻络的证候。

若经久不愈,则最终导致肝脾肾三脏及气血阴阳俱虚,痰、瘀、水互结而成单腹胀、水臌或血臌,即肝硬化或肝癌。

2.辨证论治根据1991年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天津会议《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标准》[1],结合慢乙肝的临床证候特点,分型论治如下:2.1 湿热蕴结型慢乙肝活动期由于湿热羁留,余毒难清,正气耗伤,正虚为本,邪毒为标。

根据临床湿热孰轻孰重比例可分以下2型(热盛柴芪大黄茵,白栀草车车草苓)2.1.1 热毒炽盛(热重于湿)证低热、身目俱黄、恶心厌油、口干口苦、心烦易怒、纳呆便干、小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弦滑数,血清检测HBSAg、SGPT、IgG均显著升高[2]。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

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的分析发表时间:2015-06-25T11:43:23.17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车素侠周素莲[导读] 乙肝血清标志物是HBV感染的实验室传统的检测手段,它检测的是抗原、抗体。

车素侠周素莲河北省香河县人民医院检验科河北廊坊 065400【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血清学检测出现的组合模式与HBV-DNA定量之间的关系,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有价值的判断标准。

方法:157例血清标本采用ELLSA方法对其免疫学标志物进行检测,并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血清HBV-DNA。

结果:经PCR检测,47 例HBsAg(+),HBeAg(+),HBcAb(+)的标本,其HBV-DNA检出率100.00%,平均HBV-DNA 检测值为0.98E+07IU/ml;65例HBsAg(+),HBeAb(+),HBcAb(+)的标本,其HBV-DNA检出率49.23%(32例),平均HBV-DNA 检测值为1.31E+06IU/ml;34例HBsAg(+),HBcAb(+)的标本其HBV-DNA检出率48.57%(16例),平均HBV-DNA检测值为0.63E+05IU/ml。

结论:荧光定量PCR检测血清HBV-DNA准确灵敏,可以检测HBV的真实感染和复制状态,结合乙肝病毒的血清标志物检测,对于乙肝临床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疗效观察及预后判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乙肝标志物;ELISA;荧光定量PCR【中图分类号】R7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020-02【Abstract】 Objective To probe into the relationship of the combination pattern of HBV in the serology detection and HBV-DNA quantitation in order to offer valuable judgment standard for clinical diagnosis and cure.Methods 157 samples of serum specimen test the immunology marker by using ELLSA and serum HBV-DNA by using PCR.Results After the test PCR,in the 47 samples of HBsAg (+),HBeAg(+),HBcAb(+),the positive rate of HBV—DNA is 100.00% and the average test of HBV—DNA is 0.98E+07IU/ml.In the 65 samples of HBsAg(+),HBeAb(+),HBcAb(+),the positive rate of HBV—DNA is 49.23%(32 samples)and the average test of HBV—DNA is 1.31E+06 IU/ml.In the 34 samples of HBsAg(+),HBcAb(+),the positive rate of HBV—DNA is 48.57%(16 samples)and the average test of HBV—DNA is 0.63E+05 IU/ml.Conclusion 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PCR is accurate and sensitive in testing the serum HBV—DNA.It can test the real infection and copying state of HBV.Serum marker test combining with HBV —DNA has extremely important effect on Hepatitis B clinical test,selection of therapeutic schedule,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and prognosis.【Key words】 HBV—DNA;HBV marker;ELISA;Fluorescent quantitation PCR乙型肝炎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世界各国均有发生,据估计全世界HBsAg携带者为3.5亿.我国为乙肝高发区,约有1.2亿人为乙肝病毒携带者。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的理论与实践李晓斌1,刘博文1,李峰1,苏晓鹏1,胡世平21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2 北京中医药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 518172通信作者:胡世平,*****************(ORCID: 0000-0002-0534-0341)摘要:慢性乙型肝炎(CHB)仍为威胁人类健康的传染病之一,目前CHB的治疗以核苷(酸)类似物及干扰素为主,无法达到功能性治愈。

CHB的发生发展与宿主免疫功能的失调密切相关,因此调节宿主免疫成为治疗CHB的关键环节。

近年来研究表明中医药可通过调节宿主的免疫功能起到治疗CHB的作用,本文介绍了中医理论与免疫的关系,对CHB中医药免疫调控治疗的理论基础及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为中西医结合治疗CHB提供思路。

关键词:乙型肝炎,慢性;中医药疗法;免疫疗法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973733);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JCYJ20220530172812028);深圳市龙岗医疗卫生科技创新计划(LGKCYLWS2021000015);深圳市龙岗区医疗卫生技术攻关项目(LGKCYLWS2022006)Theory and practice of immunoregulatory therapy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chronic hepatitis BLI Xiaobin1, LIU Bowen1, LI Feng1, SU Xiaopeng1, HU Shiping2.(1.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China; 2. Shenzhen Hospital Affiliated to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Shenzhen, Guangdong 518172, China)Corresponding author: HU Shiping,*****************(ORCID: 0000-0002-0534-0341)Abstract:Chronic hepatitis B (CHB)is still a malignant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seriously threatens human health,and currently nucleos(t)ide analogues and interferon are the main treatment methods for CHB, but they cannot achieve functional cur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CHB are closely associated with immune function dysregulation in the host, and therefore, regulating host immunity has become a key link in the treatment of CHB.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exerts a therapeutic effect on CHB by regulating host immune function.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ory and immunity and summarizes the theoretical basis and related studies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immune regulation of CHB,in order to provide new ideas for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therapy for CHB.Key words:Hepatitis B, Chronic;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rapy; ImmunotherapyResearch funding:General Project of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81973733); Shenzhe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lan Project (JCYJ20220530172812028);Shenzhen Longgang Medical and Health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Plan (LGKCYLWS2021000015);Medical and Health Technology Research Project in Longgang District,Shenzhen (LGKCYLWS2022006)慢性乙型肝炎(CHB)作为主要的病毒性传染病之一,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

中医医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中医医案——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滋肾生肝饮与一贯煎合方加味治疗乙型肝炎合并经闭病案:周某,女,34岁,2014年10月29日。

主诉:乙肝病史10年,闭经半年。

病史:患乙型病毒性肝炎10年,曾用干扰素,拉米夫定等抗病毒药与保肝药。

肝功能时好时坏。

后经中药治疗,更医数人亦无明显效果,近半年月经闭止。

经妇科用黄体酮等药物治疗,月经仍未来潮。

初诊:体瘦颧红右肋隐痛腰膝酸软无力。

手足心热,口燥咽干。

失眠多梦劳累后加重。

平时眼目干涩。

舌嫩红舌体瘦,脉沉细。

化验单肝功:ALT84IU/L;二对半:HbSag(+);抗HBS (-);HbeAg(+);抗HBe(-);抗HBC(+);HBV-DNA定量≤105。

西医诊断: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活动期)中医诊断:肝肾阴虚,肝郁络伤。

辨证审机:肝病日久,肝阴暗耗,肾阴亦伤,肝络失荣,滞而不畅。

治法:养血柔肝,滋阴补肾,和营通络。

方药:滋肾生肝饮与一贯煎合方加味生地20克枸杞子15克牡丹皮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茯苓15克当归15克北沙参20克泽泻10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麦冬15克广郁金10克泽兰15克茜草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

七剂每日一剂,早晚温服。

二诊:2014年11月5日。

患者服药七剂,无明显好转与不适感觉。

唯觉服药后腹胀,纳食不佳,体瘦颧红,舌嫩红体瘦少苔,脉沉弦细。

肝肾阴虚未复,络脉滞而未畅,胃纳脾运馁而未健。

治法:柔肝滋肾,益胃运脾,和营通络。

原方减茯苓、泽泻、牡丹皮,加佛手、谷芽、鸡内金。

生地20克枸杞子15克山药20克山萸肉15克五味子10克当归15克北沙参20克白芍15克生甘草10克麦冬15克广郁金10克泽兰15克茜草10克佛手15克谷芽20克鸡内金10克柴胡10克白术10克。

七剂每日一剂,煎两次,早晚温服。

三诊:2014年11月12日。

患者服药七剂后感觉右肋隐痛消失,腰酸腿软亦有明显改善,腹胀减轻,较以前有食欲。

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型妊娠晚期血清IL-10、IL-12、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型妊娠晚期血清IL-10、IL-12、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型妊娠晚期血清IL-10、IL-12、IFN-γ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徐伟;徐陈槐;陈金如;郭兰萍【期刊名称】《中医药学刊》【年(卷),期】2002(20)5【摘要】目的 :探讨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型患者在妊娠晚期的免疫病理特点。

方法 :用酶联免疫 (ELISA)法检测患者IL -10、IL - 12、IFN -γ血清浓度 ,并作同期常规肝功能指标检测 ,分别与相应正常对照组、非孕期同类型患者检测结果比较分析。

结果 :正常晚孕期组IL - 10、IL - 12、IFN -γ血清浓度总体水平上调 ,但有偏于TH1型的倾向 :晚孕期组患者TH1型因子 (IL - 12、IFN -γ)显著上升 ,而TH2 型因子 (IL - 10 )明显下降 ,与相应对照组比较 ,差异非常显著 (P<0 .0 1)。

结论 :慢性乙肝肝郁脾虚型患者晚孕期细胞因子水平倾向TH1而偏离TH2 ,具有与非孕期证型患者不同的免疫病理 ,IL - 12 -IFN -γ间的正向调节可能具有较关键的作用。

指出 ,从微观病理而言 ,非孕期组有“正虚邪恋”的表现 ,而晚期孕期组则表现为“邪正相争”。

【总页数】2页(P689-690)【关键词】乙型肝炎;肝郁脾虚型;妊娠;晚期;细胞因子;酶联免疫法;白细胞介素【作者】徐伟;徐陈槐;陈金如;郭兰萍【作者单位】杭州市第四人民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71.42;R259.126.2【相关文献】1.慢性乙肝患者口服恩替卡韦前后血清IFN-γ、IL-10和IL-18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 庄海珍;林秉滔;苏光阳;陈进;李晶晶2.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L-10、IL-12、IL-18和IFN-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吴亚斌;龚作炯;杨丽华3.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血清IL-10、IL-12、sIL-2R、TNF水平变化的临床观察 [J], 高健;王桂平;赵春燕;王瑞芳;王冬辉;辛月春;曹月香4.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FN-γ、VEGF、IL-10及IL-12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 姜焕好;曾东良;吴春凤;刘晓燕5.支气管哮喘患儿血清中的IL-10、IL-12、IFN-γ、Eotaxin水平检测及其临床意义 [J], 徐凌云; 夏敏; 李亚琴; 周文静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

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新进展摘要】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进展。

包括中医药对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症状、抗病毒作用、改善免疫功能等方面的价值。

【关键词】中医药慢性乙型肝炎进展中医药在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中的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有了不少进展,现综术文献资料如下。

1 对临床症状及体征治疗效果慢乙肝临床症状主要有乏力、纳差、腹胀满、便溏、胁痛等,常见体征为肝区叩痛、肝脾肿大。

中医药在改善这类症状方面有明显作用。

罗氏[1]以柴胡疏肝散配合六君子汤治疗时症状改善率达91%以上,体征改善率70.0%以上。

张氏[2]疏肝健脾活血汤、苗氏[3]复方当归愈肝散、胡氏[4]加味丹栀逍遥散、钟氏[5]当飞利肝宁胶囊、郝氏[6]加味甘露消毒丹、齐氏[7]益气活血解毒化痰方等均显示能有效治疗慢乙肝,对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症状改善的有效率均在85%以上,对体征的改善率为70~90%,说明中医药治疗慢乙肝相比西药而言,有改善症状体征的明显优势。

2 对化验指标的治疗效果中药有健脾养肝、清热化湿、化瘀解毒的功效,在治疗慢乙肝时常用汤剂、散剂、口服液、或静脉注射治疗。

唐氏[8]自拟白叶柴虎汤、封氏病毒消、罗氏[1]柴胡疏肝散、胡氏加味丹栀逍遥散、胡氏[9]自拟方归芍复肝煎、郭氏[10]肝泰丸、焦氏[11]苦参碱与丹参注射液、金氏[12]芪苓柴虎汤、覃氏[13]复方黄根液治疗慢乙肝时,TBIL、ALT、AST、A/G均有明显效果,有效率在80~96%之间,甚至有报道100%的患者ALT及AST恢复正常。

3 抗病毒的效果乙肝病毒清除是治疗慢性乙肝的关键,由于难以有效清除病毒,导致乙肝慢性化,引起肝硬化等。

有不少学者的中药治疗慢性乙肝时,经过3个月左右治疗,能使乙肝病毒标志物转阴。

唐氏白叶柴虎汤使HbeAg和HBV-DNA转阴率达57.0%和43.1%。

封氏病毒消HBsAg转阴率13.3%(8/60),抗-HBs转阳率15%(9/60),HBeAg转阴率23.3%(14/60),抗-HBe转阳率13.3%(8/60)。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分类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分类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分类及与相关体检指标的关系作者:何丽萍李培来源:《药物与人》2014年第09期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携带者的中医体质分类以及与体检指标的关系。

方法:采用《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对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进行中医体质分类,同时对患者进行肝功能检查。

结果:200例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的体质分类为:特禀质0.5%、肾虚质0.5%、血虚质2.5%、气郁质3%、阳盛质2.5%、阳虚质5%、瘀血质5%、阴虚质5.5%、平和质10%、气虚质13%、痰湿质20%、湿热质32.5%;偏质89.9%。

本次研究乙肝患者肝功能检查指标与患者中医体质分类没有直接关系。

结论:本次研究表明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中医体质以偏质为主,与肝功能检测指标没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中医体质分类;肝功能检测;《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9-0049-01乙型肝炎病毒简称乙肝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属于嗜肝DNA病毒科(hepadnavividae)。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数量在我国已经突破了一亿,已经成为了比较严重的公共疾病之一。

由于乙型肝炎具有较大的传染性以及危害性,造成乙肝病毒携带者在生活中受到了较为严重的歧视,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患者心理压力较大。

目前还没有能够彻底治愈乙肝病毒的药物问世,所以对乙肝病毒的防治工作面临着较为严峻的形势。

近些年来随着中医理念的不断深入发展,采取中药治疗乙肝病毒成为了一种临床常用的治疗方式并在实际的临床治疗中取得了比较理想的结果[1]。

本次研究主要是将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按照《中医体质分类判定标准》准确的进行了分类,结果科学有效,可以在实际的临床中作为治疗的参照标准来针对不同体质的患者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推动乙肝防治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0例乙肝病毒携带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125例,女性75例,年龄28岁至62岁,平均年龄(45±10)岁。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

中医中药ZHONG YI ZHONG YAO慢性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而致脾肾阳虚;或湿热蓄积日久,医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涉及中医证毒(HBV)感染引起,以肝脏炎症入血入络,出现气滞血瘀或瘀血阻型的临床研究文献进行统计和评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传染性疾病。

络,最终引起脏腑功能紊乱、气血价,结果显示出现频次居于前8位中医古籍中无“肝炎”病名,但根阴阳失调。

湿、热、毒、瘀、痰等的证型是肝郁脾虚、肝肾阴虚、脾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应属中病理产物在本病的发展过程中可互肾阳虚、瘀血阻络、湿热中阻、肝医的“疫毒”、“黄疸”、“胁为因果,导致病情持续发展和迁延胆湿热、气滞血瘀、肝郁气滞。

其痛”等病证范畴。

不愈。

中肝胆湿热和肝郁脾虚两种证型在一、病因病机二、常见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中位列主要的证乙肝病毒为疫毒之邪,首犯肌中医辨证分型建立在病因病机型,且二者也是慢性乙型肝炎临床肤,入于血分,深藏于肝。

肝为五和临床症状基础上,根据1991年最常见相兼证型。

脏之一,五脏藏精气而不泻,若邪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三、辨证施治伏于肝,则难自净,是以难治。

乙会天津会议《病毒性肝炎中医辨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鉴于慢肝病毒发于外则表现为湿热,湿热标准(试行)》,慢性迁延性肝炎性乙型肝炎中医辨证以肝胆湿热和疫毒之邪内侵,导致肝脏疏泄功能及慢性活动性肝炎分为五个证型:肝郁脾虚两种证型为主要证型,我失调,气机郁滞,横逆犯脾;脾失湿热中阻证、肝郁脾虚证、肝肾阴们提出以“清热利湿”、“疏肝实健运,易生痰湿,湿邪再困脾土,虚证、瘀血阻络证、脾肾阳虚证。

脾”为主线,再根据不同证型的兼呈脾虚肝旺之象;久病累及于肾,有学者对国内外近40年来有关中挟症候,虚实轻重,适当加减,从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治疗李芹(福建医科大学孟超肝胆医院,主任医师) 钟琳(医师)53. All Rights Reserved.而达到治疗目的。

如辨湿热轻重、辨三焦部位,灵活脾……。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IFN-γ 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IFN-γ 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外周血IFN-γ 基因多态性分析及其临床意义探讨王燕;吴琦琦;庄小芳;马燕;郭峰;王晓波;王晓忠【摘要】目的探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血IFN-γ 基因多态性.方法采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技术检测51例ACLF患者和50例健康人血IFN-γ 基因内含子+874位点T/A和+2109位点A/G单核苷酸多态性.结果 ACLF 患者+874位点TA+AA基因型频率(54.9%)显著高于健康人(24.0%),A等位基因频率(38.2%)显著高于健康人(22.0%,P<0.05);ACLF组+2109位点AG+GG型基因型频率(51.0%)显著高于健康人(26.0%),G等位基因(32.4%)显著高于健康人(16.0%,P<0.05);在3 m末,28例生存与23例死亡的ACLF患者+874、+2109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分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IFN-γ 基因+874位点A等位基因和基因型、+2109位点G等位基因和基因型是ACLF的遗传易感基因.【期刊名称】《实用肝脏病杂志》【年(卷),期】2018(021)006【总页数】5页(P890-894)【关键词】慢加急性肝衰竭;乙型肝炎;干扰素-γ;基因多态性【作者】王燕;吴琦琦;庄小芳;马燕;郭峰;王晓波;王晓忠【作者单位】830000 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830000 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830000 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830000 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830000 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830000 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830000 乌鲁木齐市新疆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肝病科【正文语种】中文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引起的慢加急性肝衰竭(acute-on-chronic liver failure,ACLF)是一种公认的致命性肝病症候群,其特征在于肝功能急性失代偿(acute decompensation,AD),导致肝、肾、脑等器官功能衰竭,生存率低(28 d病死率为30%~40%)[1]。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不同病情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陈静;金灿灿;周皓鹏;张茜蕙;梅辉【期刊名称】《中国医药科学》【年(卷),期】2024(14)5【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乙型肝炎病毒(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的相关性,并观察不同病情HBV-DNA阳性率和两对半检测结果差异。

方法选取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2021年4月至2023年4月收治的375例乙型肝炎患者病例为研究资料。

比较不同乙肝两对半检测[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结果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将患者根据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为阳性组和阴性组,比较乙肝两对半结果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将患者根据疾病类型分为肝炎组、肝硬化组和肝癌组,比较三组患者乙肝两对半和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差异。

结果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患者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V-DNA阳性组患者HBsAg、HBeAg水平高于HBV-DNA阴性组,HBsAb、HBeAb、HBcAb水平低于HBV-DNA阴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sAg、HBeAg水平与HBV-DNA呈正相关(P<0.05),HBsAb、HBeAb、HBcAb水平与HBV-DNA呈负相关(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乙肝两对半类型HBV-DNA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疾病类型患者HBV-DNA定量检测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乙型肝炎患者HBV-DNA定量检测与两对半检测结果有相关性,不同乙肝两对半类型间及不同疾病类型间HBV-DNA均有差异,HBV-DNA定量检测联合两对半检测可较好地反映病毒复制和疾病进展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指导。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证型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证型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比较

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不同证型之间的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比较于玫;刘文兰;张炎;范晔;李秀惠;胡建华【期刊名称】《陕西中医》【年(卷),期】2005(026)001【摘要】目的:统计现代医学的血清学化验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各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对临床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抽取100例进行了有关中医证型的分析调查,并对患者同时所作的血清学检查中的某些指标进行了统计.结果:湿热中阻证患者的TBA、GGT、DBIL含量与另两组比较,均有极显著差异(P<0.001P<0.002).肝郁脾虚证患者的GGT、DBIL含量与肝肾阴虚证患者相比,也有较显著差异(P<0.05,).结论:现代医学的血清学化验指标与慢性乙型肝炎中医各证型确实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并为中医科研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以便能更好的发挥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与优势指导慢性乙型肝炎的中医药治疗.【总页数】3页(P3-5)【作者】于玫;刘文兰;张炎;范晔;李秀惠;胡建华【作者单位】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系,10001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系,10001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系,100013;首都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中医系,100013;北京佑安医院,100054;北京佑安医院,10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相关文献】1.不同中医证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血清IFN-γ和HBV DNA水平变化 [J], 蔡林宏;谢晶日2.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血脂水平及血清RLP-C、sICAM-1、sVCAM-1含量差异分析研究 [J], 罗江;杨惠民3.不同中医证型高血压患者血生化指标与肥胖相关因素的差异 [J], 刘丽萍4.慢性肾脏病不同中医证型间生化指标的差异分析 [J], 李贞;陈伟琴;郭竹英;金炜;殷红梅;胡晓波5.非酒精性脂肪肝性别之间血清生化指标比较 [J], 周位强;沈琪琳;张水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的效果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的效果分析

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与临床检验指标相关性的效果分析[摘要]目的:探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和西医临床检验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

方法:选择我科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对其中36例肝胆湿热型、44例肝郁脾虚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ALT、AST、GGT、TBil、DBil、IBil指标进行对比。

结果:肝郁脾虚证ALT、AST、GGT、TBil、DBil、IBil等指标都明显低于肝胆湿热证,且对比结果P<0.05,具有研究价值。

结论:肝胆湿热证、肝郁脾虚证和ALT、AST、GGT、TBil、DBil、IBil有相互关系,可为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慢性乙型肝炎;中医治疗;临床检验慢性乙型肝炎发病率在临床上呈逐年上升的发展趋势,目前,中国有9000万乙肝病毒感染者,760万丙肝病毒携带者。

2013 年至 2017 年,每年有超过120 万人出现病毒性肝炎发病,每年有 450-750 人死于病毒性肝炎;2018年、2016 年、2017 年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和死亡人数相比 2014 年和 2015 年均出现上升,由此可见,慢性乙型肝炎已经对广大民众的生命健康造成了极其严重的影响。

中医证型目前,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慢性乙型肝炎感染成因复杂,临床表现复杂,痊愈率低、治愈效率低,慢性乙型肝炎在治疗的过程中,极其有可能发展为肝硬化或者肝癌。

历年来,慢性乙型肝炎治疗研究少有成果,慢性乙型肝炎已然成为了国内医学界普遍认为的“疑难杂症”。

目前国内医者、学者已经高度重视慢性乙型肝炎治疗问题,并在积极探寻中西医结合的相关方法。

为提高慢性乙型肝炎诊疗水准,着重研究“慢性乙型肝炎中医证型和临床检验指标的相关性”,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基本资料选择我科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间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80例,男性患者47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年龄在21岁-65岁间,平均年龄37±5.7岁,其中肝郁脾虚型44例,肝胆湿热型36例。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乙肝血清标志物与HBV—DNA定量检测结果分析
管, 每管 3m , l 分别进行 乙肝两对半和 H V D A B — N 最 低拷贝数为 1 2 1 3cp/ l 最 高拷 贝数为 7 .  ̄0 o ym , 0 . 定 量检 测 。
8  ̄ 0 cp/ l 表 1 9 1 oym 。见 。
3 讨 论
从表 1 得知 ,6 3 0 例标本 中乙肝 “ 大三 阳”模
1 资料 与方 法
H sg bA 、抗 一 b 、 一 B 阳性 ;I 组 :抗 一 B 、 He 抗 H c I I H s
1 一般资料 2 0 年 1 . 1 09 月至 2 0 年 9 09 月我 院门 抗 一 b 、抗 一 B 阳性 ;I :H s g He H c V组 bA 、抗 一 B H c 诊 和住 院病 人 共 6 进 行 了 乙肝 标 志 物 及 阳性 ;V组 :抗 一 s 03例 HB 阳性 。6 3 0 例血清标本 中 ,5 HB —D A含量检测 ,其 中男 3 6 ,女 2 7 , 组 HB — V N 4例 5例 V M阳性例数分别为 2 6 4 、1 、2 、3 1 、3 8 2 4 年龄 8 5 岁 。患者抽取空腹静脉血 2管 ,每 管 3 例 。 见 表 1。 ~4
乙型肝炎 ( 下称 乙肝 )是一种 由乙肝病 毒 ( 1 . 检测方法 ( )血清标 志物采用时间分辨 .2 2 1 H V) 引起 的传染病 。全球人 口感染 率很 高 ,我 免疫荧光 分析 法 ,时间分辨荧光 免疫 分析仪及诊 B 国更是 高发 国家 ,累计 HB V感染人群 达 1 % 以 断试剂 盒 均 由上 海新波生 物技术 有 限公 司生产 , 0 上…,是危 害人 民健康 最严重 的传染病 ,可见 乙 严格按照试剂 盒说 明书操作 。( HB — N 2) V D A检 型肝炎病毒的防治任务 十分艰 巨。 目前诊 断 乙肝 测采用 F — C Q P R法 ,采用美 国 MJ 生产 的 O t n pi o 感染 的常用 检测方法有 H V血 清标志物 ( B — D A E gn 型 P R扩增仪及上海 科华生物技术 B H V N n ie C M) H V D A定量检测 。HB — 和 B N V M主要 反映人 有 限公 司提供 的荧 光定量 HB N V D A试剂盒 ,严 体在感 染 H V后 的免疫 状态 ,但其在判 断病毒 格 按 照 试 剂 盒 要 求 及 防 污 染 措 施 进 行 操 作 B 复制 和传染性 大小时有一定 的局限性 ,而 H V ( B — N B — H V D A定量参 考范围 ≤5 0cp/ 1。 0 y ) o m D A能反映病毒在体 内复制 的真实情况 ,判断患 1 统计学 分析 所有统计学检验均在 S S 1 . N . 3 PS3 0 者病 情变化 ,为临床提高诊 断水平 、指导 用药提 统计软 件包 上进行 ,定 量资料 比较 采用 f 检验 。

甘宁颗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影响的研究

甘宁颗粒对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IFN—γ影响的研究
参考文献 :
[] 1 中华 医学会风湿病分会 . 骨关节炎诊治指南 E- 中华 风湿病学杂 J. ]
[ ] Y T 0 .  ̄0 1 9 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E 3 3z / 0 11 0 . —9 , s.
[] 4 陆裕朴 , 胥少汀 , 阁宝丰 . 实用 骨科学 [ . M] 3版 .北京 : 民军 医 人
出版 社 ,9 4 1 3 . 19 :4 8
E ] u s rA, iiioAA, F r n A,r[Vi o u plne t— 5 L si Cvdn e Mc aI eC ea. s s p e na a c
to t y ln o hete t e fo to rh isfn ig r m in wih h aa sf rt ram nto se a t rt dn s fo ii
同上 。
表 1 2组 证 候疗 效 比较
2 组患者在治疗期 间均停 用一切影响该项研究 的药物 , 嘱其忌食生冷 、 油腻、 辛辣 、 烧烤等食物, 不吸
剂 盒购 自法 国 Di ln eerh公 司 , 自动酶 标 分 a o ersac c 全
112 中医肝郁脾虚挟湿热证辨证标准 ..
药品监督管理局 20 年 5 02 月颁发的《 中药新药临床
研究 指导 原则 ( 试行 ) 的标准 制定 。 》 12 纳 入标 准 . 符 合上 述 中医辨证 标 准和 西 医诊 断
21 年第 3 卷第 2 02 3 期
云 南 中 医 中 药 杂 志
11 1 西 医诊断 标准 ..
参 照 20 年《 0 5 病毒 性 肝炎 防
311 症状 、 .. 体征 观 察
治疗 前 和 治 疗 后 每 周 记 录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HBV-DNA定量检测与乙肝感染血清标志物结果分析
医药 , 2 0 0 8 , 1 4 ( 3 ) : 1 0 2 —1 0 3 ,
急性脑梗 死 由多种 因素引起 ,其 发病机制 为动脉粥样硬 化, 血液黏稠度增高形成 血栓使 血管闭塞。梗死 后细胞内钙发 生超载 、 兴奋性 氨基 酸大量增 加、 激活 自由基连锁反应 、 血栓 素 A 2 ( T X A ) 含量增加 , 使血 管痉挛引起脑 组织 缺血、 水肿 、 坏死等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 . 1 2组临床疗效 比较
特为 钙离子通道阻滞剂 ,阻止 c a 2 + 跨膜 进入血管平 滑肌细胞 内, 使血管平滑肌 松弛 , 脑 血管 、 冠 状血管和外周 血管扩张 , 从 而缓解血管痉挛 , 降低血管阻力 , 增加血流量 。 两药联合使用对 扩张脑血管 、 改善脑供血起到协同作 用。 本研究结果表 明, 应用舒 血宁与马来 酸桂 哌齐特联合治疗 2 . 2 不 良反应
HBV - DNA a n d EL I S A me t h o d s . Re su l s Amo t n g t h e t wo p a i r s f o s e mi d e le i t o n o f h e p a i t t i s B s e u m r c o mb i n a i t o n mo d e
E L I S A法进行检 测。结果 乙肝病毒血清两对半检测组合( HB Vm) 模 式中大三 阳最多, 有3 1 7例 ( 3 6 . 9 %) , 其 中
HB V — DNA定量检测 阳性者 2 9 4例( 9 2 . 7 %) 。其他各种 H B V m模 式 中小三阳和 乙型肝 炎表 面抗 原 /乙型肝 炎
一 险 国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意 义( P <0 . ( 】 1 ) 。不 同 中 医 分 型 C HB患 者 血 清 I F N 一 水 平
① 只 0 . 0 5
意义( P<0 . 0 5 ) 。
表1 CHB患 者 与 正 常人 血 清 I F N—y 水 平 ± ) 的 比较

对象
2 0 0 9年 3月 至 2 0 1 1年 3月 我 科 住 院 或 门
诊就诊 的 C HB患 者 1 5 0例 , 男8 7例 , 女6 3例 , 年龄 1 8~6 5 岁, 平均 年龄 4 0 . 6±1 6 . 4岁。另选择健康人 3 0例 ( 男 1 2 例, 女 1 8 例 ,年龄 2 0~6 8岁 ,平均年龄 4 4 . 4 ±1 3 . 4岁 ) 。按照 2 0 1 0年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 会和感染病学分会修 订的 《 慢 性 乙型肝炎防治指南》 的标 准诊断_ 2 I 。按 照 2 0 0 4年宜 昌全 同
慢性 乙型肝炎 ( c h r o n i c h c p a t i t i s B, C H B) 是 现代医学 概 念。 传统 的中医辨 证主要依靠望 、 闻、 问、 切, 缺乏客观性指标 诊断 。为了使慢性 乙型肝炎 的中医辨证客观化 和规范 化 , 许 多学者运用现代医学理论和多种实验室检测手段 , 对 中医辨 证分型与客观指标的相关性进行 了探讨… 。我们分析 了不 同
实用肝脏病杂志2 0 1 3年 6月第 1 6卷第 3期
J C l i n He p a t o l , J u n . 2 0 1 3 . Vo 1 . 1 6 N o . 3


2 6 5 ・
短篇 论 著 ・
不 同 中 医证 型 慢 性 乙型肝 炎 患 者 血 清 I F N 一 ^ y 和 HB V D N A水 平 变 化

采用 S P S S S t a t i s t i c s 1 7 . 0统 计 分 析 软
二 、血 清 H B V D N A 阳性 与阴性 患 者 血 清 I F N 一 水 平
的 比较 见表 2 。
(  ̄ - . s ) 的 比较 表 2 血 清 HB V DN A 阳性 与 阴性 患 者 血 清 I F N —y 水 平
第 十 一 届 巾 医 肝 胆 病 学 术 会 议 修 订 的《 病 毒 性 肝 炎 巾医 辨 证 标准》 进 行 中 医辨 证 I 二 、临 床 检验 统计学方法 常规 检测 血 清 H B V D N A;采 用 E I J l S A
①艮 0 . O l
法检测人 ^ y 一干扰素 ( I F N 一 , 美国 R &D公 司) 。
巾医 分 型 C HB患 者 m清 I F N 一 和 HB V D N A水 平 的变 化 。
对 患 者血 清 I F N — 水 平 变 化 趋势 为 : 湿
热 中阻组 >肝 肾阴虚组 >肝郁 脾虚组 >瘀 血阻络组 >脾 肾 阳虚组 。 各证型 与 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 著 意义( P <0 . 0 1 ) 。 五证型组 间比较 , 除肝郁脾虚组与瘀 血阻络组 之间 比较 差异 无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外, 其余 组 问 比较差异 均有统计 学
件, 各组 数据 用表示 , 采用 A N O V A检 验 , P <0 . 0 5被 认 为 有 显著 性 差 异 , P <0 . 0 1 被 认 为 有 非 常显 著性 差 异 。
结 果


C HB患 者 与 正 常 人 血 清 I F N 一 水平 的 比较
C HB
患者血清 I F N 一 ^ y水平 明显低 于正常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
清I F N 一 为6 7 3 3 . 0 8± 4 0 0 8 . 5 I . g / u , 而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为 1 9 4 9 . 1 6±5 2 3 . 7 9 n  ̄ 1 ( P < 0 . 0 1 ) ; 湿热 巾阻 、 肝 肾阴虚 、 肝郁脾虚 、 瘀 向阻络和脾 肾阳虚患者 『 f 『 【 清 I F N 一 分 刖为 2 7 2 3 . 2 2±1 1 9 . 7 3 n  ̄I 、 2 2 9 2 . 0 8±6 0 . 9 3 n  ̄I 、 1 7 8 8 . 4 0±1 4 3 . 2 2 n  ̄ 1 、 I 6 1 5 . 1 8±2 8 6 . 5 7 n  ̄I 和1 3 2 6 . 9 3 ±4 6 . 9 2 n  ̄I ; 9 3 例血清 H B V D N A阳性患者血清 I F N一^ y显著高于阴性患者( 2 1 7 2 . 6 4± 4 4 6 . 4 2 n  ̄ L对 1 7 8 8 . 0 6 4 - 4 6 4 . 4 8 n  ̄ I ,
蔡林 宏 谢晶 日
【 摘 要 】目的 探讨不 同慢性 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患者血清 I F N 一 和H B V D N A水平 的变化 方法 5 种 同中医 征型慢性
乙型肝炎患者 1 5 0例和健康人 3 0例被纳入研究 , 采用 E L I S A法检测 血清 I F N一 , 常规榆测 m I 清H B V DN A 。结果 本组健康人
P < 0 . 0 5) 。 结论 不同『 f 1 医证 慢 件 乙型 肝 炎 患 者 血 清 I F N — 水平 存 存 明 显 的差 异 。
【 关键词 】 慢 性乙型肝炎; 中医证型 ; ^ y f 扰素 ; H B V D N A
d o i : 1 0 . 3 9 6 9 / i . i s s n . 1 6 7 2 — 5 0 6 9 . 2 0 1 3 . 0 3 . 0 2 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