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63)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48)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48)语文试题分值:150分时量:150分钟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分为两卷,共八页。
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填入相应的位置内。
2.客观题请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主观题请用黑色的签字笔书写在答题卷上。
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卷,试题卷请自行妥善保管。
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中国古代的礼乐文明①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颇为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②中国古代的‚礼‛和‚乐‛起源于远古的原始崇拜。
《礼记》曰:‚夫礼之初,始诸饮食,其燔黍捭豚,污尊而抔饮,蒉桴而土鼓。
‛其贡献礼品、击土鼓而作乐,便是最早的礼乐仪式。
到了传说中的五帝时期,虽然帝王的领袖地位和递相禅让产生了‚礼‛的意识,但是礼的制度还未产生。
到了夏朝,由于‚天下为家,各亲其亲‛,于是‚礼义以为纪‛,礼仪制度才逐渐建立起来。
但夏礼因文字记载和考古材料的缺乏,已难知其详。
商礼由于殷墟考古的大量发现,以及《史记》有较多的记载,则已彰彰可考。
到了周代,礼制集前代之大成,逐渐完备和成熟起来,因为这时不仅形成了系统的礼乐制度,而且赋予礼乐以丰富的人文内涵。
‚乐‛在周之前也已有不少歌舞产生,到了周代,‚乐‛的内容不断丰富,形成了相应制度,设置了专门的机构来规范和管理乐。
③在礼乐文明形成的过程中,周公是一个重要的人物。
他制礼作乐,不仅将远古至殷商的礼乐加以改造和发展,形成系统化的典章制度和行为规范,而且注入‚德‛的因素,使其具有道德伦理的深刻内涵。
孔子是发展中国古代礼乐文明的另一个重要人物,他继承、推广和宣扬礼乐文明,整理、传播了记载古代礼乐文明的儒家经典‚六经‛,并且,他以礼乐为解说对象,着力彰显礼乐文明的精义,强调礼乐文明的人伦教化和治世功能。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97)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97)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91)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91)第I卷(共36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3题。
战争题材影视作品,因为先天具有波澜壮阔的历史背景、纷繁复杂的人物事件、恢弘磅...礴.的战斗场面等,长期为影视界所(钟情/衷情)。
,,再现那些震憾人...心.的历史瞬间,具有广泛的观众基础,在当代萤屏..上占据很大比重。
从时代文化建构的高度来看,反映历史和时代的本质真实、塑造叱咤风云....的英雄形象,始终是抗战剧创作的努力重心。
对于创作者来说,抗战历史是取之不尽的资源宝库,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篡改/窜改)。
国仇家恨、生死存亡和敌我对决是抗战题材作品吸引人的重要内核,但为了吸引人,违背历史事实地(大事/大肆)渲染、拼贴、嫁接..,已经构成当下抗战剧创作的潜在风险。
一些陷入闹剧的抗战剧,已然丢弃了中国战争题材和历史题材的传统文化底蕴..的展示,历史的真实和教益悄然退居幕后,艺术的....,徒有夸张、扭曲、戏谑真实和艺术的感染也成了空洞的说辞..。
1.文中加点的词语,读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恢弘磅.礴(páng)萤屏B.震憾人心戏谑.(xuâ)C.叱咤.风云(chà)嫁接D.文化底蕴说.辞(shuō)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钟情窜改大事B.衷情篡改大事C.钟情篡改大肆D.衷情窜改大肆3.在文中两处横线上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但是以抗日战争为话题的电视剧,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身经历的历史事件B.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历的历史事件,还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C.其中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剧中的历史事件有的还是国人亲身经历的D.尤其是以抗日战争为主题的电视剧,讲述当下国人熟悉甚至亲历的历史事件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一直不瘟不火....的京津冀一体化问题,逐渐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
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宁夏育才中学2018届高三月考4语文试题2017.12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今天,为了更妤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需要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如何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是一条重要途径,有助于克服在传承发展传统文化中容易出现的形式化倾向。
历史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殷周之际出现了重要的人文转向,即由神本向人本转向以及人道主义思潮出现。
这为儒、墨、道、法等诸子百家提供了最直接的思想来源,也规定了此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主要走向。
在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儒、道两家最具代表性儒家致力于以仁为核心、仁礼相辅互动的理论构建。
与儒家讲仁爱形成对照的是,道家更强调道法自然,认为文明的发展要注意克服虚伪性和工具化的倾向。
道家身国同构、经国理身的理念,表现出其根本价值取向是向往真正符合人性的和谐社会与美好人生。
由此,儒、道两家虽然对社会和人生的理想形成了不同的致思路向,但在拥有共同价值追求的基础上可以相融互补在魏晋玄学那里,通过名教与自然之辨,二者实现了辩证的统一,为容纳和吸收外来的佛教准备了思想文化条件。
两汉之际传入的佛教在魏晋时通过依附玄学而走进中国思想文化。
作为讲求“出世”的佛教,其根本宗旨是摆脱人生之“苦”而追求永恒之“乐”。
这种对幸福快乐人生的追求,成为佛教与儒、道文化融合发展的契机和基础。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3)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03)一、论述性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古代家书文化书信是一种古老的通信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交流方式,最早在周朝开始出现。
相传三千多年前,周幽王性情残暴,喜怒无常,宠信绝代佳人褒姒而把自己的王后申后幽禁在冷宫。
申后遂用宫女之计,为太子“修书”一封,商量废除褒姒的计谋。
“书”,最早并不作书信之解,而是做动词,是写的意思。
后来才做名词,演变为书信。
“家书”一词最早见于西汉,顾名思义,是家庭或家族内用来传递信息的书信,指写给自己的父母、儿女、兄弟姐妹和爱人的信件,是人们日常生活中最不可少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书信形式。
明清是家书发展的巅峰时期。
不但许多文人学士的文集中都收有家书,而且也有个人尺牍专集和尺牍选本大量涌现,如汤显祖的《玉茗堂尺牍》、袁宏道的《袁中郎尺牍》、郑板桥的《郑板桥家书》、袁枚的《小仓山房尺牍》等家书佳作。
王守仁、唐顺之、张居正、汤显祖、袁宏道、王夫之、郑板桥、袁枚、纪昀、林则徐等人的家书流传甚广,内容包罗万象。
如立身方面,或云做人首先要立志为“天下第一等人”;或云“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不要蝇营狗苟于“一体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或云人要“益于当时,闻于后世”,从而上可以报效国家,下可以振兴自己的家族;或云“为人勿沾名士之气”,不要自认为有才华,目空一切,大言不惭,那样只会害人害己。
又如读书方面,或云“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于利禄哉”,读书获得知识、提高素质放在首位,不是一味地灌输读书致仕的思想;或云不要科举入仕,而要努力进取,注重个人修养,做一个真正的有德之人;或云靠读书发迹,靠苦志厉行享誉盛名,光宗耀祖,不要妄自菲薄,甘居人下。
有志是基础,有识是前提,而有恒则是保证。
没有志向,只会歧路亡羊,盲目从事;没有见识,只会是井底之蛙,所见有限;没有恒心,只会虎头蛇尾,半途而废。
山西省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核心模拟卷语文试题(四)(含答案)
临汾市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核心模拟卷语文(四)注意事项:1.本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如果将杜甫置于20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的谱系之中,那么,他作为一位古代诗人,何以能影响那么多后来者?这是古典与现代的交融问题,更是在于杜甫如何获得超越这种二元对立的更具永恒性的境界。
他激励并挑战了不同风格、代际和意识形态的诗人。
这是杜甫书写真正具有共性的一面,不管这种共性是基于认同还是反对,它至少在“为人生”的话语实践上保持了某种朝向底层与民生的探索热情。
新世纪以来的诗人们曾从各自不同角度“致敬”杜甫,并在思想源头、现实情怀、批判实践、日常美学等方面给予其现代性的转化,这是杜甫的“潜能”于新的文化背景下召唤出的新的时代之声。
在20世纪以来的诗歌现场,不管是将杜甫变得陌异化,还是表述为似曾相识的现实主义趣味,都会涉及对时代的追问。
尤其是针对更为具体的杜甫形象的再造,书写本身会显得更加微妙,这种移植不仅关联到时空的转换,还在于主客体的相互凝视——当诗人们凝视杜甫时,他又何尝不是在反向凝视我们当下所处的时代?诗人们从这位跨越时空的诗人身上看到了自我的影子,这才是移植和化用的意义。
新世纪诗人需要在何种境界上才能靠近杜甫?历史的杜甫分化成了多个现实和当下的杜甫,这种分化是要打破我们心目中固有的杜甫认知,从而还原出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民代言者”形象。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10)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10)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8页。
满分1 5 0分,考试时间1 5 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共7 0分)一、现代文阅读(3 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砖汉瓦,并非专指“秦朝的砖,汉代的瓦”,而是泛指秦汉时期的青砖与古瓦。
它们历千年而不朽,以精美的文字、充满活力的生活场景,再现了当时人们的现实世界与美好愿景。
秦兵马俑的千军万马与气势万钧,见证了秦代制陶技术的高超。
用这种技术去制造宫殿上的陶瓦,不难想见它们的坚固与华美。
精美的陶瓦被广泛用于秦阿房宫的营建。
因为瓦当向外,所以或印图案,或刻文字,兼具建筑与装饰的作用。
它们承载着精美而丰富的图文,就像秦汉建筑上的“徽章”,宣告着早期宫殿“非壮丽无以重威”的营建法则。
现在出土的秦代瓦当上,图像多为鹿、豹、鱼、鸟等动物纹。
这种动物情结源自秦人祖先的游牧狩猎活动。
此后,汉承秦制,国力更加强盛,建长乐等四十余座宫殿,瓦当图案的艺术性也抵达前所未有的高度,尤其以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兽瓦当最为出色。
四神兽瓦当的构图饱满得当,造型夸张,气势磅礴,雍容堂皇。
时至今日,但凡在当代设计中使用到四兽形象,都无法摆脱瓦当神兽造型的影响。
除了动物纹饰,云纹瓦当也广为使用。
云纹瓦当成为图案瓦当的主流与秦皇汉武等帝王渴望求仙升天、永享荣华的思想不无关系。
而瓦当纹饰发展到西汉时,又出现了文字瓦当。
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宜丰中学2024届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材料一:空灵,是中国艺术追求的崇高境界,也是中国艺术的重要范畴。
在西方没有这样相似的美学观念,这是东方民族独特的美学思想。
中国艺术追求的境界如高山大川之间的一朵幽兰,它似有若无,无人注意,自在开放。
这样的美淡而悠长,空而海涵,小而永恒,其最大的妙处在于:它在“空”中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在于其空灵中的实有,静穆中的崇高。
中国人认为天地自然都由一气化生,面对气化流荡的世界,他们发现了虚实的奥秘,发现了“有形但为无形造”的哲学原理。
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
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唯有虚,才能给欣赏者提供“对物象产生距离”的载体,在赏画、读诗、游园中获得空灵的美的享受。
“计白当黑”“无画处皆成妙境”,欣赏中国画,不仅要看画在画面上的,而且要看不在画面上的东西,通过画面的有限形式,想象到无形的世界。
诗也如此,诗要沉着,更要空灵,沉着与空灵并重,才会有悠然的韵味;诗要有言外之意,意外之韵,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
在中国园林艺术中,虚空的世界永远在造园和品园者心中存在着,他们得诗画“空”之精髓,故有灵气往来。
中国园林创造就是引一湾溪水,置几片假山,来引领一个虚空的世界,创造一个灵动的空间。
我们目之所见的世界,在虚空的氤氲中显示出意义。
如果赏园者只是停留在视觉观察中,就有可能错失小园中所包裹的万般景致。
在中国园林中,假山不是山,却有山的巍峨;溪涧不是海,却有大海的渊深。
回廊是狭窄的,它却可以引领人走向宇宙纵深;小桥曲折,却将人度向另外一个世界。
至于云墙偎依着篱落,曲曲地在丛树中逶迤,真把人的心牵向更远。
亭在园林中有着独有的地位,园林无水不活,也可以说,因无亭不灵。
亭子是实用的,它可以供人休憩。
亭子又在园林中起到收摄众景的作用,松散的景物,往往通过亭子的收摄成为一个整体。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68)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68) 考试时间:150分钟考试分数:150分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所有古代民族中,四五千年前的古埃及人对来世的执着真可谓无出其右者。
对死后永生的热烈追求使埃及人不仅建金字塔,也修神庙。
而且总趋势是,越往后,神庙便修得越宏伟高大,在豪华奢侈上无所不用其极。
与之相应的是,祭司作为一个特殊阶层,人数众多,能量极大,而且越往后便越膨胀,越强势。
最初僧权还没有从王权中分化出来,国王就是最大的僧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家结构越来越复杂,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僧权便从王权中分离出来了。
既然国王必须依靠僧侣才能进行有效的统治,那么国王与祭司之间很自然地存在着一种天然的合作关系,但同时也存在着一种宿命般的矛盾和冲突关系。
这里的关键是,两种势力在此消彼长的同时如何维持起码的平衡。
随着祭司阶级权势日增,王权与僧侣势力间的平衡越来越难维持,两者的矛盾越来越尖锐,冲突越来越严重,且越到后来,越显得不可调和。
事实上,从古王国后期起,祭司阶层就变得越来越庞大,越来越强势,与王权的矛盾冲突也越来越激烈。
埃及社会在被迫供养一个强大的世俗统治阶级以外,还得遭受庞大祭司阶层的经济压迫和掠夺。
在太阳神崇拜之新神学的强制下,埃及社会被迫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把法老当作太阳神来崇拜,为之举行极其繁琐而又费用昂贵的仪式。
同时,埃及人还为形形色色的小神祇修庙塑像,而且还举行复杂的祭拜仪式。
这些都大大加重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负担。
不用说,祭司作为一个寄生阶层,具有极强的剥削性、掠夺性和压迫性。
及至十九王朝拉美西斯二世在位期间,僧侣的权势达到一个令人目眩的新高度,阿蒙高僧的职务竟已不再由国王任命,而改为父子世袭!在拉美西斯二世在位第四十六年的一次审判中,十名审判官中竟有九人为僧侣。
僧侣阶级权势之大,无以复加,即便这一时期埃及国势日衰,也未见他们有所收敛。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70)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70)时间:150分钟满分 150分第I卷(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神话不是一个独立的文化形态,而是一种依附于历史文化思潮而存在的叙事形态和思维形态,是以神秘性思维方式为内核、叙事性表述为手段的表现艺术。
就中国神话史而言,它曾有过三次创作高潮,而三次高潮又分别体现着神话内涵的三次变迁。
首先是五帝三王时代历史的神话化。
中国神话的第一个高潮,是出现在历史上神秘性思维最为高扬、神权思想最为膨胀的“五帝”、“三王”时代。
上古史非但不是神话的历史化,恰恰相反,上古神话更多却是历史的神话化,在历史记叙不发达的时代,它承载着传承历史的功能。
例如夸父神话。
无论是夸父追赶太阳的伟大举措,还是饮干河渭的巨大威力,都是在现实中不可能见到的。
但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这个神话最少披露了三个方面的信息。
第一是夸父的身份。
夸父当是炎帝一族的人。
第二是黄帝、蚩尤之战的反映。
第三是关于当时气候恶化的反映。
尽管神话中也有先民对于自然、社会、人生的哲学认识,但其主体则是历史的。
其次是秦汉魏晋时代哲学的神话化。
战国时代人们对人类生存所遇到的或涉及的种种问题,都作了理性的思考,阴阳五行学说成了解释宇宙间一切事物的基础理论。
秦汉人则把这种理论广泛地用于实践,并用神话对这种理论最大限度地进行图解,使神话具有了哲学的内涵。
一个显著的例子,在先秦,诸神多为独立存在的个体,而秦汉人则根据“一阴一阳之谓道”的理论,将许多神话人物配成了夫妻。
如以伏羲配女娲,以嫦娥配后羿,以东王公配西王母。
这反映了汉魏神话与上古神话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标志着神话性质的一次重大变迁。
再次是元明时代宗教的神话化。
元明时代,神秘性思维再次高扬,其标志便是新的造神运动的兴起。
元明人则在前人的基础上,又创造了大量的神祗偶像。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6)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16)(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隐逸文化的精神价值“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
”陶渊明的这一声清啸,引得林泉激荡,岩穴来风,千载之下尚令人追慕不已。
其实,这并非陶渊明有卓异之处,而是因为隐逸文化实在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的一翼,它不仅存在于传统文化的深处,而且以一种潜隐的方式存在于现实生活的深处。
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中国的隐逸传统应与民族的文明史几乎同源,隐士亦不下万余人,有文献记载、事迹可考的就有几千人。
中国隐逸文化的源头应当追溯到孔子。
孔子当然不是隐士,甚至还明确反对过隐逸,但他的思想里却隐含着许多隐逸成分,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就是由此发展来的。
孔子终生都在宣扬、推行和维护代表儒家文化理想的“道”,但他还提倡“无道则隐”。
不仅如此,他还进一步提出明哲保身、存身以成仁等观点,作为他隐居求志、待时而动的必要补充。
庄子则是中国隐士的正牌祖先,他不仅本人是大隐士,而且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
他否定一切世俗的功名利禄,使之不扰于心,并进一步卸除了一切社会责任,使自己成为一种纯粹的自我存在。
这还不够,他不仅要隐身,更重要的是要隐心,通过艰苦的修炼,彻底荡除喜怒哀乐的情绪,即使“大浸稽天”也不感到潮湿,“大旱金石流”也不感到炎热,由纯粹的自我存在升华到了纯粹超然的精神存在。
这样,庄子就什么也不依靠,做到了真正纯粹的“逍遥游”。
庄子的隐逸思想是一种面对社会精神牢笼的觉醒,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一直起着强烈的破坏作用,经过封建士大夫和隐士的发扬,这一思想基本上是作为积极因素而发挥作用的。
儒道两家的融合互补为传统的隐逸文化奠定了基础。
到了汉代,由于政治意识形态的统一和强固,隐士几乎没有生存的空间,就出现了以东方朔为代表的朝隐,它体现了传统隐逸文化的初期特征:注重现实功利;魏晋时期,随着大一统政治意识形态的解体,出现了林泉之隐,它更多地体现出传统隐逸文化中精华的一面;由于唐代的包容性,反而使得隐逸文化很难找到自己的位置,于是出现了具有浓厚的实用色彩的中隐;至宋代,整个传统文化走向内倾,注重精神超越的酒隐就应运而生了。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95)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95)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一、论述类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老子极端反对文学艺术的精巧与美丽,他认为,那种美丽的色彩不但对人的心理是一种摧残,而且对整个社会都是很可怕的腐蚀剂。
在美与真的关系上,老子认为‚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既然如此,艺术创作就只能对客观存在的现实作简单的描摩与再现,而无须作艺术的修饰,这正是老子的‚无为‛的政治理想、‚大巧若拙‛的社会理想在艺术创作领域的推广与贯彻,也正是朴素为美的美学观念的源头。
[优质文档]浙江省台州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统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台州中学2017学年第一学期第四次统练试题高三语文命题人:卢临晨冯丽照审题人:方永敏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3分)A. 阅读一部优秀的作品,需要心无旁鹜,潜心阅读。
有时,甚至需要一点香菱学诗那样挖心搜.(sōu)胆的精神。
其中的精华部分还需要反复咀嚼.(jué)。
B. 凭心而论,电影市场并不缺硬汉形象,但受欢迎的无疑都是外国制造。
而吴京的《战狼2》,则展现出中国人的彪.(biāo)悍之气,令人血脉贲.(pēn)张。
C. 一款游戏成为现象级,足见其魅.(mèi)力;又被称为“毒药”“农药”,可见其后果。
随着“王者荣耀”的风靡,坊.(fáng)间的声讨之音也不绝于耳。
D. 中印对峙.(zhì)的洞朗地区,一度成了中国、不丹之间的争议地区,近年来终于尘埃落定,但因离印度东北咽喉不远,印度方面曾多方阻挠.(náo)。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小题。
[甲]禅宗成为士大夫可以在责任和放任、入世和出世之间找到自我协调和自我放松的一种方式。
儒家的传统,是一个入世的、对社会负有责任的传统。
孔子为首的儒家思想想要恢复周礼,恢复“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社会秩序,克己复礼。
[乙]儒家所谓的“三不朽”,首先要立德,其次要立功,最不行还得立言。
一个人的成功与否都要靠社会的承认,一个人的价值要在社会上去体现。
与之相反,禅宗有一套追求自然和放松的道理。
禅宗说本自无缚,不用求解。
只要放下一切就是自由的。
我们要反省自身,去寻找一个清净..境界。
士大夫在这点受到影响以后,在沉重的社会责任和官场争斗之外,找到自我解脱和自我放松的方法。
如用书法休养生息....。
....,什么间架结构都不能太刻意,自然就好,一定要挥洒自如禅宗在一百多年以来,已经传播到了世界的各个地方。
上世纪60年代是一个现代的西方世界受到文化冲击的时代。
[丙]大家可能听说过那个时候有所谓“垮掉的一代”,出现嬉皮士运动,新浪潮电影,反越战运动。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39)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39) 试卷考试说明: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3、要求书写工整,卷面干净,禁止使用涂改带或涂改液等。
第I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所谓六艺乃春秋时固有之学问,先孔子而存在,孔子实未制作之。
但孔子虽未曾制作六艺,而却曾以六艺教弟子。
故后人以六艺为特别与孔子有密切关系,亦非毫无根据。
以六艺教人,并不必始于孔子,据《国语》,士亹教楚太子之功课表中,已有“诗”“礼”“乐”“春秋”“故志”等。
但此等教育,并不是一般人所能受。
不但当时之平民未必有机会受此等完全教育,即当时之贵族亦未必尽人皆有受此等完全教育之机会。
吴王寿梦第四子季札到鲁方能见各国之诗与乐,可见“乐”“诗”各书,在当时乃是极名贵的典籍学问。
孔子则抱定“有教无类”之宗旨,“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
如此大招学生,不问身家,凡缴学费者即收,一律教以各种功课,教读各种名贵典籍,此实一大解放也。
故以六艺教人,或不始于孔子;但以六艺教一般人,使六艺民众化,实始于孔子。
以后各家蜂起,竞聚生徒,然此风气实孔子开之。
孔子之讲学,又与其后别家不同。
别家皆注重其自家之一家言,如《庄子•天下篇》所说,墨家弟子诵《墨经》。
但孔子则是教育家。
他讲学目的,在于养成“人”,养成为国家服务之人,并不在于养成某一家的学者。
所以他教学生读各种书,学各种功课。
所以颜渊说:“博我以文,约我以礼。
”《庄子•天下篇》讲及儒家,即说:“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
此六者正是儒家教人之六种功课。
惟其如此,所以孔子弟子之成就,亦不一律。
《论语》谓:“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辽宁省名校联盟(东北三省联考)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12月月考语文试题含答案
2023~2024学年度上学期高三12月合考试卷语文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考生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密封线内项目填写清楚。
3.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4.本卷命题范围:高考范围。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个厨的文学完成16题。
材料一:曾几何时,红楼IP[互联网界的“IP”可以理解为所有成名文创(文学、影视、动漫、游戏等)作品的统称]的开发与传播出现了影视改编、电视讲坛、图画动漫、网络空间、消费物品等多样化传播形式。
现在我们不得不思考经典IP《红楼梦》如何转化为当下“现象级”IP,这游需要红楼IP影视开发者转变观念,注重年轻化、时尚化、商业化。
在40多年的改革开放进移中,我们经历了消解严肃、快餐文化、读图时代等一系列时代现象,《红楼梦》的传播方式和审美批评理念不再适用于当下新兴的大众需要。
尽管学院派红学依然沉浸在文字文本里,但精英红学与大众红学的区别在于,精英红学体验的是经典的厚重与高贵,而大众红学需要的是普适与通俗,需要的是娱乐与快感。
新近发展起来的大众媒介传播技术,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在强势地巩固着经典文学作品的经典地位。
对于文学经典而言,大众传媒的市场力量可以说是一把双刃剑,用得好,可以使经典地位更牢固,用得不好,却会把“经典”变得畅销却“庸俗”,甚至“恶俗”。
确实,媒介技术本身是中性的,但利用其动机却有好有坏,而正是这“有好有坏”的动机,会使得搭乘媒介技术这一便利之车的文学经典驶向两个完全相反的境地。
(摘编自刘继保《红楼IP影视开发为何越来越冷》)材料二:①一部经典首先只有被阅读,然后才会产生审美价值、社会价值、哲学价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整理)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四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63)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24分)1.在下列句子空缺处依次填入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⑴希望越来越多的建筑能像这所希望小学一样,多一些“民心工程”、“民安工程”,多一些有良心的承建商,让百姓多一些心安,让国家多一些________的建筑。
⑵为了提高学生的口语水平,教师一次一次地示范朗读,一个一个地_______发音,直到所有的同学全部掌握了为止。
⑶“中国式放生”已经将人们误导进入一个形式的过程,这种乱象已经越演越烈了,基本上可以说,放生行为与放生者所谋求的善是________。
A.坚如磐石矫正截然不同B.固若金汤校正截然不同C.固若金汤矫正南辕北辙D.坚如磐石校正南辕北辙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A.联合国安理会召开紧急会议,通过一致决议,授权“有能力的会员国”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打击恐怖主义行为。
B. 严格控制超大城市人口规模,并不意味着人口往大城市转移的趋势会改变。
在放开户籍限制后,虽然中小城市落户十分容易,但人们还是向往大城市。
C.语言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反映、记录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暖男”、“萌萌哒”、过去的“功夫”,它们都有相似的特征,带着一点猎奇,还有一点揶揄。
D.闫肃曾担任歌剧《江姐》的编剧,并为主题曲《红梅赞》作词,其成为家喻户晓的经典歌曲。
电视剧《西游记》里,一曲《敢问路在何方》使他的名字走进千家万户。
3.下列句子语言表达没有歧义....的一项是(3分)A. 身体瘦弱的李教授的祖父今年已经九十多岁了。
B.李会计未听从经理的指示将钱汇给对方。
C.张教授的书我们中文系的学生都认真拜读过。
D.几位老师看到今年刚毕业的学生回来都很高兴。
4.对下列诗句中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3分)A.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B. 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
C.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5.下列为中国传统节日所编写的对联,对应恰当的一组是(3分)①入酒菊香由我醉,向秋山色带云看。
②柳枝袅袅报春意,杏花团团念祖恩。
③芳草美人屈子赋,冰心洁玉大夫诗。
④高天冬去苏万物,大地春回放百花。
A.①七夕节②重阳节③寒食节④春节B. 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寒食节④元宵节C.①重阳节②清明节③端午节④春节D.①中秋节②重阳节③端午节④元宵节6.日前,《广州市拾遗物品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拟出新规,拾金不昧者可获得相当于失物价值10%的金钱奖励。
此消息一出,引发舆论热议,下面是四位网友的留言,表意最准确、....鲜明、生动.....的一项是(3分)A.拾金不昧,虽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但从失主的角度看,东西失而复得,对归还者给予一定钱物表示感谢,似乎是人之常情。
B.拾金不昧有偿,是否与传统美德相悖?是否就标志着道德的沦丧?是否会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一种获利手段?这些问题值得思考。
C.拾金不昧有奖与拾金不昧,二者之间不是你死我活的敌对关系,而是更加务实开放的伙伴关系。
拾金不昧有奖更接地气,贴人心,我支持!D.对于拾金不昧,有奖才是王道,神马都是浮云。
子曾经曰过:“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因此,对这一举措,我举双手赞成。
7.下列四句诗依次填入选文恰当的位置处,正确的一项是(3分)一提到雨,也就必然的要想到雪:“▲”自然是江南日暮的雪景;“▲”,则雪月梅的冬宵三友,会合在一道,在调戏酒姑娘了;“▲”,是江南雪夜,更深人静后的景况;“▲”又到了第二天的早晨,和狗一样喜欢弄雪的村童来报告村景了。
诗人的诗句,也许不尽是在江南所写,而做这几句诗的诗人,也许不尽是江南人,但借了这几句诗来描写江南的雪景,岂不直截了当,比我这一枝愚劣的笔所写的散文更美丽得多?(选自郁达夫《江南的冬景》)①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②前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③寒沙梅影路,微雪酒香村。
④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A. ②④③①B. ④③①②C. ①②④③D. ④②①③8.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最符合语境的一项是(3分)A.“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春天悄悄来临,独立小桥,看十五明月高悬,河畔青草,堤上嫩柳,随着暖风拂袖,心中顿生丝丝惬意。
B.“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半个世纪后,当那些台湾老兵带着满面烟尘,顶着满头白发回归故土时,他们儿时的记忆在现实中早已找不到丝毫痕迹。
C.杭州西湖风景天下闻名。
在“”,我们吟诵着“,映日荷花别样红”;在“”,我们看到“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的情景。
D.那些出类拔萃的英雄人物每每在历史的关键时刻凭借一己之力扭转乾坤,让人仰慕、追思,但毕竟“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人民才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
二、文言文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1题毛颖传韩愈毛颖者,中山人也。
其先明视①,佐禹治东方土,养万物有功,因封于卯地,死为十二神。
尝曰:吾子孙神明之后,不可与物同,当吐而生。
已而果然。
秦始皇时,蒙将军恬南伐楚,次中山,将大猎以惧楚。
召左右庶长与军尉,以《连山》筮之,得天与人文之兆。
筮者贺曰:“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
缺口而长须,八窍而趺居,独取其髦,简牍是资。
天下其同书,秦其遂兼诸侯乎!遂猎,围毛氏之族,拔其豪.,载颖而归,献俘于章台宫,聚其族而加束缚焉。
秦皇帝使恬赐之汤沐,而封诸管城,号曰管城子,日见亲宠任事。
颖为人,强记而便敏,自结绳之代以及秦事,无不纂录。
阴阳、卜筮、占相、医方……九流百家、天人之书,及至浮图、老子、外国之说,皆所详悉。
又通于当代之务,官府簿书、巿井贷钱注记,惟上所使。
自秦皇帝下及国人,无不爱重。
又善随人意,正直、邪曲、巧拙,一随其人。
虽见废弃,终默不泄。
惟不喜武士,然见请,亦时往。
累拜中书令,与上益狎.,上尝呼为中书君。
上亲决事,以衡石自程.,虽宫人不得立左右,独颖与执烛者常侍,上休方罢。
颖与绛人陈玄、弘农陶泓,及会稽褚先生友善,相推致,其出处必偕。
上召颖,三人者不待诏,辄俱往,上未尝怪焉。
后因进见,上将有任使,拂试之,因免冠谢。
上见其发秃,又所摹画不能称上意。
上嘻笑曰:中书君老而秃,不任吾用。
吾尝谓中书君,君今不中书邪?对曰:“臣所谓尽心者。
”因不复召,归封邑,终于管城。
其子孙甚多,散处中国夷狄,皆冒管城,惟居中山者,能继父祖业。
太史公曰:毛氏有两族。
其一姬姓,文王之子,封於毛,所谓鲁、卫、毛、聃者也。
战国时有毛公、毛遂。
独中山之族,不知其本所出,子孙最为蕃昌。
《春秋》之成,见绝.于孔子,而非其罪。
及蒙将军拔中山之豪,始皇封诸管城,世遂有名,而姬姓之毛无闻。
颖始以俘见,卒见任使。
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唐宋八大家散文》【注】①毛颖是毛笔。
明视是兔子。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 拔其豪.豪:同“毫”,毫毛B. 与上益狎.狎:亲近C. 以衡石自程.程:限定D. 见绝.于孔子绝:绝交10.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毛氏家族被围捕,毛颖被带回章台献给皇帝,逐渐得到皇帝的恩宠并管理事务。
B.毛颖和绛县人陈玄、弘农县的陶泓和会稽县褚先生友好相善,互相推崇备至,他们对事情的看法基本偕同一致。
C.文章以毛颖功勋卓著却“赏不酬劳,以老见疏”,讽刺了统治者的薄义寡恩,为历史上有类似遭遇的人鸣不平。
D.《毛颖传》寓庄于谐,“以发其郁积”,巧用事典,双关隐喻,达到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读来使人兴趣盎然。
11.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8分)(1)今日之获,不角不牙,衣褐之徒。
(4分)(2)秦之灭诸侯,颖与有功,赏不酬劳,以老见疏,秦真少恩哉。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1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踏莎行贺铸杨柳回塘,鸳鸯别浦,绿萍涨断莲舟路。
断无蜂蝶慕幽香,红衣脱尽芳心苦。
返照迎潮,行云带雨,依依似与骚人语。
当年不肯嫁春风,无端却被秋风误。
(1)分析前三句景物描写的作用。
(4分)(2)赏析下阕最后两句的妙处。
(6分)四、名句名篇默写(10分)13.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____________,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氓》)(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不受,______________,乞人不屑也。
(孟子《鱼我所欲也》)(3)悉以咨之,然后施行,______________,有所广益。
(诸葛亮《出师表》)(4)______________,秋天漠漠向昏黑。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5)香远益清,亭亭净植,____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6)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____________,商旅不行,樯倾楫摧。
(范仲淹《岳阳楼记》)(7)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_____________,琅琊也。
(欧阳修《醉翁亭记》)(8)_____________,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杜牧《阿房宫赋》)(9)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____。
(张若虚《春江花月夜》)(10)夫祸患常积于忽微,______________。
(欧阳修《伶官传序》)五、现代文(文学类)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4~16题。
麦收孙犁1939年,冀中解放区小麦黄梢的时候。
二梅在街上来回地吹着笛子。
青年妇女们一个一个从自家大门里走出来。
她们站在那新刷写上晋察冀边区“双十纲领”的高房下面的大槐树树阴里。
她们简直是挤在一块儿,手里的铲镐碰得叮当乱响,还夹着清脆的说笑声。
队伍站得整整齐齐,风吹动树枝筛下的阳光,在她们的头上、衣服上游动,染成各色各样的花。
二梅站在队前问:“你们拿着家伙干什么呀?”“挖沟!”大家一齐大声地回答。
“对了。
驻在咱村的队伍,今天下午去打击敌人,这是为了保护咱们的麦子。
我们也不能落后,我们把接村路挖通!”二梅用高粱秆分好段,用铁铲划上印,说:“来吧,两个人挖一段,一把铁铲一把镐。
”队上的指导员从一块麦地里走出来,后面跟着个背大枪的矮个子通讯员。
在村里住长了,他认识二梅。
他说:“部长领导得好,真积极!”二梅也直起身子笑着说:“指导员,我们弄好了路,你们抓不住鬼子,叫他们冲过来,我们可批评你!”指导员说:“好,好,好。
你听枪响吧!”指导员穿进另一块麦地,他的衣服和麦子一个颜色,麦穗打到他腰里。
那个通讯员却淹没在麦地里了,只有那黑黝黝的枪口露在外头。
不久,这枪口也消失不见了,一只布谷鸟像是受了惊,慌慌张张地从东边飞过来,一声连着一声叫着:“莫黄莫割——莫黄莫割!”“嘎勾——”东边响了一声枪。
妇女们拖着铁镐和铲从道沟里跳上来,向东边张望。
枪声响得越来越密,越来越急,也越来越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