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

合集下载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策略探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科学观察、实验探究、分析判断的重要途径。

通过实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科学实验探究能力。

以下是小学科学实验教学的一些策略探究。

一、提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实验前,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趣味性的引导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究兴趣。

在讲解光的反射实验前,可以提问:“为什么我们能看到物体?”之后再引入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提供直观的教学材料实验中所使用的教学材料应该具有直观性,能够让学生直接观察、感受和体验到科学现象。

在进行纸片风车实验时,可以准备一些彩色纸片和牙签,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风车,通过观察纸片的转动,了解空气对物体的作用力。

四、体验探究式学习小学生的科学实验教学应该以学生为主体,以探究为主线,通过亲自动手、观察、实验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基本的操作步骤和指导,同时鼓励学生探索和发现,多角度、多维度地观察和思考。

五、问题引导式教学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问题引导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考。

在进行水的蒸发实验时,可以向学生提问:“蒸发是什么现象?有没有办法可以加快水的蒸发?”通过问题的引导,引发学生思考,并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探究欲望。

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科学实验教学不仅需要学生进行实践操作,还需要结合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分析。

在实验结束后,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总结实验结果,并进行理论归纳和解释,使学生能够将实践与理论知识相结合,较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科学原理。

七、创新思维培养科学实验教学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新的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的设计和实践。

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其综合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

小学科学课探究性学习的途径和方法探究既是小学生科学学习要达到的目的,又是小学生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

教学中,教师只要结合学生实际,把握探究内容及目标,组织引领学生参与有意义的科学探究活动,亲历实验过程,自主学习,才能促进学生科学素养形成之目的。

现就如何引领学生开展自主探究谈谈我的点滴做法。

1 创设问题情境促使探究教学中,巧妙地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让学生产生迫不及待的要求获取新知的情感,可以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更加积极主动。

我在教学《浮沉与什么因素有关》时,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老师提供的泡沫、橡皮、小卵石、空瓶子、小石子、曲别针、胡萝卜、啤酒盖等材料和学生自己准备的一些材料进行实验。

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通过实验学生发现,物体放在水中有的沉,有的浮,学生提出的问题越来越多,越来越深入:为什么泡沫、空瓶子、木块等会浮,而小卵石、小石子则会沉?为什么啤酒盖轻轻地放在水面会浮,而重点放就会沉呢?那啤酒盖算浮还是沉呢?空瓶子放入水底怎么会很费力?潜艇为什么在水里能上下自如呢?轮船是铁做的为什么也能浮的水面上,并且还能装很多的货物呢?这与什么因素有关?是与物体的大小有关呢?还是与物体的体积有关呢?……学生这一系列问题正是我们这节课要探究解决的。

2 合作交流让学生学会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常用的一种学习方式,它可以使学生有机会运用多种方法表达自己的感受、想法,展示自己的才华,分享交流所获得的成果,同时也锻炼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如在教学《茎越长越高》时,先让学生猜猜植物的茎在植物的生长发育中具有什么作用呢?学生有的说:“茎有支撑作用”、有的说:“茎有运输水分的作用”……这时老师说:“想办法证明水是怎样被运输的?”学生说:“分组实验,”这时老师又说:“怎样实验呢?”学生说:“取一段新鲜的芹菜和装有红墨水烧杯,将芹菜放入烧杯中,观察芹菜的便变化。

”老师说:下面就按同学们说的方法进行试验。

通过实验学生发现:芹菜的茎慢慢变红了,然后老师又让学生将芹菜横切开,观察它的横切面,通过观察学生发现,芹菜的茎能运输水分和养料,是因为茎内有许多运输管道。

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型教案的策略

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型教案的策略

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型教案的策略教育是培养孩子们终身学习的能力和乐趣的关键。

在小学阶段,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传授科学知识,更应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型教案是非常关键的。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帮助教师更好地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型教案。

一、提供启发性问题启发性问题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激发他们好奇心的重要方式。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有趣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

这些问题可以涉及生活中的现象和实际问题,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促使他们主动探索答案。

例如,教师在教授光和颜色的单元时,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为什么天空是蓝色的?”,“为什么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

这些问题不仅可以引导学生关注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还可以培养他们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提供实践机会理论的知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巩固和应用。

因此,在实施科学探究型教案时,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让他们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来发现科学规律。

例如,在教学动物的种类和特征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园或动物园进行实地考察。

学生可以观察不同种类的动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并尝试分类和归纳。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实验设计能力。

三、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和实验科学探究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学习。

在实施小学科学探究型教案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假设,并设计实验来验证假设。

例如,在教学植物的生长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提出如下假设:“植物需要阳光、水和空气才能生长。

”然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观察种植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植物的生长情况。

通过实验结果,学生可以验证自己的假设,并从中获得对科学原理更深入的理解。

四、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科学研究常常需要团队合作,因此,在实施科学探究型教案时,教师应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

例如,在进行科学实验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负责一部分实验工作。

小学科学如何进行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如何进行探究学习

小学科学如何进行探究学习科学探究活动能使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目标较好地融合。

但是,冷静地观察与思考一下就会发现,大部分的科学探究活动还停留在表面,没有很好的为学生的认知目标服务,课堂的教学效率也可想而知。

甚至有些探究活动还停留在为活动而活动的层面!在小学科学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科学探究的有效性?下面,仅就自己在《科学》教学中运用新理念的实践经历,谈谈科学课教学的几个步骤:一、有效设计活动预案“有效备课”是实施有效探究的首要策略。

二、精心准备探究材料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充足的探究材料是探究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

因此,在备课过程中,要根据探究主题,预测探究活动中学生将要用到什么活动材料和工具,并组织学生也参与到材料的准备中来。

三、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探究源于问题,就是说问题是探究的出发点,当学生已有知识与问题情境之间出现矛盾时,就会促使学生进行探究,心理学研究指出,探究的欲望是推动学生进行研究活动的内部动因。

探究欲望是促使儿童学习的强大内驱力,其产生来自于问题的启发,这就是说学生的探究欲望一旦被激发就会对研究活动感兴趣,并以积极主动的态度和坚强的意志参与研究活动,进行有效的探究,而学生只有主动参与了,他才想做、想认识、想思考。

因此在教学中一要注意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营造积极的问题创境,让学生感受到新奇有趣,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要珍惜和爱护孩子的好奇心,鼓励他们提出问题,要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头脑来思考、用自己的眼睛来观察、用自己的双手来操作、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敢问,敢说、敢做。

四、提高课堂效率实现课堂操作的高效性科学探究不仅包括学生的动手活动过程,还包括学生的动脑思维过程,探究的本质是思维。

目前大部分教师都重视了学生的动手活动过程,一节课一半以上的时间给予学生操作、活动,往往忽视了学生的思维过程,尽管学生比较喜欢参加动手操作的学习活动,但离开了思维的动手活动,就成为无意义的“体力劳动”,效果低微。

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策略

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的策略科学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基石,而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文将探讨一些策略,帮助教师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一、引发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的第一步是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师可以通过引入有趣的科学实验、展示奇妙的科学现象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同时,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让他们自己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进行实践性学习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需要注重实践性学习。

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并从中总结规律。

通过亲身参与实验,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出批判性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三、合作学习与交流合作学习是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的有效策略之一。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实验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能够互相启发,不断思考和探索,并从小组中获得反馈和纠正,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四、探究性学习任务给予学生探究性学习任务是培养他们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的重要手段。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或课题,让学生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通过实验和调研来解决问题。

这样的任务能够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创新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思维水平。

五、充分利用资源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使用图书馆、互联网等资源进行资料查找和学习,同时鼓励学生实地考察,参观科学展览和科学实验室等。

通过充分利用资源,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科学知识,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

六、评价和反馈评价和反馈对于培养小学生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至关重要。

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评价和反馈,帮助他们发现和纠正错误,并肯定他们的努力和成就。

通过积极的评价和反馈,学生能够不断改进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式,提高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自主探究教学策略1.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索的机会,可以在教室内放置不同的实验器材和材料,让学生自由选择进行实验。

同时,可以让学生选定一个感兴趣的科学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资源。

2.引导学生制定实验计划:通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制定假设、设计实验方案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基本思维和方法。

教师可以提供问题的启发和指导,但要尽量减少对学生的干预,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3.提供实验指导和辅导: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供实验指导和辅导,帮助学生理解实验步骤和原理,并解答学生遇到的问题。

同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互相交流和讨论实验的结果和结论。

4.提供展示和分享的机会:在实验完成后,让学生将实验结果进行展示和分享,可以通过班级展览、口头报告等方式,让学生把实验结果和结论展示给其他同学和教师。

这样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自信心,也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5.评价学生的实验成果:在学生进行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和反馈。

评价应该注重学生的思考过程和探索能力,而不只是看最终的实验结果。

通过适当的鼓励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自己的问题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办法。

6.创设科学实验室和教具库:为了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校可以创设科学实验室,并建立教具库,供学生自由选择和使用。

实验室中可以配备各种实验器材和材料,并提供相应的实验手册和教具目录,方便学生自主选择和探索。

通过以上的教学策略,学生可以在老师的引导下,自主选择学习的内容和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提高科学思维和探索能力。

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创造力,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热爱,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

探究式学习研讨

探究式学习研讨

教学有方JIAOXUE YOUFANG在小学科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探究式学习的有效应用具有重要价值,教师需要对其进行合理应用,以优化课堂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探究,强化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掌握更为丰富的科学知识,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使现代素质教育得到更大的发展。

一、探究式学习(一)特点其一为实践性。

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重视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操作,使其语言沟通能力、操作能力和感知能力得到有效提升。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结合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产生更强的认知能力,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其二为主动性。

教师在应用探究式学习时,需要强化教学引导,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活动,确保有效增强学生的能动性。

其三为灵活性。

小学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时,需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拓展,组织开展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营造良好学习氛围,引导学生结合个人意愿选择学习方式,对其探究能力和自学能力进行有效培养。

其四为过程性。

在以往教学工作中,教师过于重视教学效果,而对学生学习过程缺乏正确认识,使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具有较强的被动性,对其能动性发展造成严重阻碍。

而探究式学习要求教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使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发现问题,并对其进行有效解决。

通过该种方式能有效增强学生自学能力,还可以使学生积极表达个人情感。

同时,探究式学习要求学生科学协调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对相关知识进行深入学习,确保学生进一步体会学习的乐趣。

(二)应用价值其一,可以使课堂教学效率得到有效提升。

在开展小学科学教学时,教师通过探究式学习,可以与学生有效互动,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掌握学生在学习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调整教学方法,改进教学模式,使学生对相关知识产生更为充分的认知。

同时,还可以优化师生情感,使学生对科学课程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课堂学习。

教师通过与学探究式学习研讨◇柯兆新(福建:建宁县城关小学)〔摘要〕在现代教育发展中,探究式学习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可以使学生的主动性得到更为充分的发挥。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开展的意义及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开展的意义及策略探究

小学科学趣味实验开展的意义及策略探究1.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小学生正处于知识学习的起步阶段,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和探索的欲望。

通过进行科学实验,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从中获得实践经验,培养自己的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经验,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印象。

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科学实验具有直观性和趣味性,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保持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在实验中,学生可以亲自动手操作,自由尝试,这种亲身体验比纯粹的书本知识更能吸引学生的兴趣。

通过科学实验,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从而主动参与到科学学习当中。

3.促进学生的团队合作科学实验通常需要学生们分组合作完成,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在实验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助,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实验任务,这种团队合作的经历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积极的影响。

4.锻炼学生的科学精神科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包括好奇心、探索欲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学生们可以体验到科学研究的乐趣和挑战,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尊重,激发他们对科学研究的兴趣。

5.增强学生的自信心通过科学实验的亲身参与,学生们能够亲自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种经历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相信自己可以做出有趣的发现,解决有意义的问题。

在科学实验中获得成功的满足感和成就感,对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选择适合年龄段的实验项目小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动手能力有限,所以在开展科学实验时需要选择适合他们年龄段的实验项目。

实验项目不宜过于复杂和抽象,要能够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探索欲望,同时也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可操作性。

2.倡导学生参与实验设计在实验开展前,可以让学生们参与到实验设计中来,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猜想,引导他们形成假设、提出问题。

通过这样的方式,可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责任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

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

浅谈小学科学课中如何运用探究式学习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这一时期是培养科学兴趣、体验科学过程、发展科学精神的重要时期。

《科学课程标准》中指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

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

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因此,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探究式学习作为科学课学习的一种最基本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可,被越来越多的老师所实践。

事实上学生的主动精神,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潜能的充分发挥,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那么,在小学科学课教学中如何运用探究性学习方式呢?一、创设和谐的氛围,让学生乐于探究科学教学过程是师生进行认知交流的过程,也是彼此情感交流的过程。

在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创设一种平等、和谐、融洽的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从而激发他们参与学习的兴趣,增强参与学习的动机。

这就要求科学教师不要以自身成人的眼光去看待学生的思维,而应“蹲下身子”,以儿童的眼光去欣赏科学,接纳学生的不同意见。

尤其是对学生“异想天开”的答案不要过早作出简单的判断,更不要嘲笑、讥讽学生,而应耐心倾听,积极肯定,小心呵护学生刚萌发的创新意识,或许学生富有个性化的火花就会随之迸发出来。

这时我们会惊叹,学生的创新潜能是难以估量的,而课堂也会因学生丰富多彩的答案而变得精彩。

二、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敢于探究首先,在教学中教师要设法创设一个“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其间,使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愿望。

例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我拿出3个都装着水的形状大小不同的瓶子,对学生说:“昨天,我到邻居家串门时,邻居家的小孩指着这3个瓶子,问我,哪个瓶子里的水最多?我左看右看,还真拿不准,大家帮我猜一猜,好吗?”话音未落,同学们就七嘴八舌地议论起来,竟也争得面红耳赤,各执己见,“到底哪瓶水最多?”的探究活动就由此开始了。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

浅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模式杜威于1909年最早提出在学校科学教育中要用探究的方法。

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在1961年提出了与发现法相似,但更具有操作性的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的方法。

施瓦布认为教师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展现科学知识,学生应该用探究的方式学习科学内容。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指出:“科学探究”是学生用以获取知识、领悟科学思想观念、领悟科学家们研究自然界的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

“科学探究”是科学学习的核心。

我国政府在2001年7月颁布试行的《科学(3-6年级)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并指出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的主要形式。

新课程改革倡导在教学中努力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在以问题为中心的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的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过程中,逐步形成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

落实到科学的课堂教学中,也就是要在"提问题、做科学"的教学思想指导下,发挥学生主动参与、积极探究的主动探究的主体意识,使学生在一定的问题情景之下,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再提出新问题、再验证和解决新问题的探索过程。

因此,新课程的科学教学,是在一定情景下的,以问题解决为主线的,在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小学科学课探究式教学以主题探究的形式展开,一般教学过程如下: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方案——实施探究——表达交流——拓展延伸。

根据探究的对象、内容的不同,每一次探究经历的过程也不尽相同,可根据探究的需要灵活组合。

一、提出问题教师应该依据教学目标、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借助学生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知问题、寻找问题,并提出问题。

探究的问题要有价值,符合教学目标需要。

科学课中的探究不是儿童随兴所至的自发探究,而应该是符合教学目标规定性的有价值的探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比较、筛选,从中选取具备探究价值、有条件研究的问题作为要探究的问题。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1. 实践探究:小学科学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师可以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提高他们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游戏教学:小学科学课程可以通过游戏的形式来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科学实验游戏、科学知识问答游戏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增强他们对科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

3. 故事讲述:小学生对故事的接受能力较强,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或编写科学故事的方式,将科学知识融入到故事当中,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4. 多媒体辅助教学:小学科学课程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如幻灯片、视频等,来展示实验过程、科学现象、科学原理等,使学生能够直观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提高他们在科学实践中的综合运用能力。

5. 问题导入: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激发他们对科学问题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提出一个有趣的问题,引发学生的好奇心,然后通过实际操作和讨论来解答问题,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6. 分组合作学习:小学科学课程中的实践探究活动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合作探究某个科学问题,通过相互讨论、互相帮助来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7. 反思评价: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定期开展学生学习的反思评价活动。

通过给学生提供反思问题、进行教学回顾和学习总结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思,帮助他们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策略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研究,强调学生的实践操作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研究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的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研究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的策略

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研究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的策略科学实验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学生对科学实验兴趣不高,甚至感到枯燥乏味。

本文将研究小学科学实验教学案例,探讨激发学生科学探索兴趣的策略。

一、提供有趣的实验案例有趣的实验案例能够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欲望。

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经验,选择具有足够吸引力的实验案例,比如“为什么油不能和水混合?”、“为什么气球会飞起来?”等。

通过这些案例,学生能够直观地感受到科学的奥秘,产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二、培养学生的实验探索能力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探索是激发学生兴趣的有效方法。

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实验的每一个环节,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设计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尝试解决,从而培养他们的实验探索能力。

三、提供实验成果的展示平台学生在实验完成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成果的交流和展示。

学生可以将自己的实验结果用图表的形式呈现出来,并向同学们讲解实验过程和得出的结论。

这样不仅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还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在科学实验中进一步探索和学习。

四、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在实验教学中,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增加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例如,在讲解实验原理前,可以带入一个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兴趣;或者结合实验教学与游戏相结合,设置实验关卡、游戏任务等,让学生在游戏中进行科学实验。

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实验,提高学习效果。

五、实践与应用相结合将实践与应用相结合是激发学生兴趣的关键。

在教学中,除了进行基础性的实验教学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将实验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

例如,通过实验探究“如何保持水果的新鲜度?”可以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理地储存水果。

这样一来,学生能够将实验知识与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增加对科学的实际应用兴趣。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

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的探究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科学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也在不断改变和进步。

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是每个科学老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在小学科学课堂中,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策略,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小学生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教师应该善于从学生的兴趣出发,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在科学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实验或者展示科学现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提问。

注重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索欲望。

二、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小学科学课程强调“学以致用”,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结合起来,进行动手实践。

在教学中,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实验活动,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现象,总结规律,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技能。

还可以组织学生到校外进行科学探究活动,培养他们的实际动手能力。

三、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堂有效教学的一种重要策略。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和兴趣出发,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讨论,主动探索和发现科学规律。

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和主动思考,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进行科学教学。

在课堂上,可以通过展示图片、视频、动画等多媒体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借助多媒体工具进行虚拟实验,让学生在课堂上就能观察和体验科学现象,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五、合作学习合作学习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一种重要教学策略。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可以相互交流、合作探究,激发彼此的学习激情和探索欲望。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一些合作性的学习任务,让学生在小组中共同探究、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启发式教学七、情感教育情感教育是小学科学课堂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科学课是小学生学习自然科学知识的主要课程之一,对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探索精神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针对小学科学课的教学策略。

1. 打造探究式学习环境为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科学思维能力,科学课应该营造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实验实践、观察探究和小组讨论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观察、实验、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创设情境引发学习兴趣在科学课中,创设情境是一种重要的教学策略。

教师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3.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实验是科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提前预告实验内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要细心指导学生,引导他们正确操作实验装置,观察实验现象,并帮助他们理解实验结果,从而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科学思维方式。

4. 通过问题启发学生思考科学是一门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学科,在科学课中,教师应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引导性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关键点,并引导他们通过观察、推理和实践等方法,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教学策略,可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科学课中,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图片、视频、动画等,来呈现科学知识,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和直观性。

这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科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效果。

6.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科学课程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通过这样的学习方式,学生可以互相启发和学习,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7. 引导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科学课程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相关应用题,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科学实验实践策略

小学生科学实验实践策略

小学生科学实验实践策略科学实验是小学生学习科学知识和培养科学思维能力的重要环节。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深入了解科学原理,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为了让小学生在科学实验实践中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策略:1. 培养科学探索精神在开展每个实验前,教师可以先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对实验内容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问题、展示引人入胜的实验现象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科学实验教学中,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应相结合。

教师应先向学生普及相关的科学原理和知识点,然后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实验原理,并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

3. 学生主导实验过程在实验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在规定的范围内自主选择实验方法,并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设计,调整实验条件、观察实验现象、记录实验结果等。

这样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鼓励小组合作科学实验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让他们共同参与实验的设计与操作,并协作解决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相互交流、讨论和合作,提高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5. 引导学生思考与归纳科学实验后,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

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实验结果的思考,并引导他们从实验中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6. 实验应用与拓展科学实验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还应该让学生能够将科学原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在实验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相关的拓展活动,让学生将实验中学到的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培养他们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小学生科学实验实践中,以上策略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科学知识,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同时,教师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时也要注重安全,确保学生在安全的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

通过科学实验的实践,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

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科学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成长和全面发展至关重要,而探究式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科学思维和探索精神。

本文将探究探究式学习在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应用,并阐述其优势和挑战。

一、什么是探究式学习探究式学习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出问题、积极观察和实践、合作探索、归纳总结等方式来主动参与学习的方法。

它强调学生主动探索、自主学习和深入理解知识。

相较于传统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更加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和思辨能力培养。

二、1. 激发学生兴趣小学生天性好奇、探索欲望强烈,探究式学习将科学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通过实验、观察、调查等方式,学生能够亲自动手实践,从中体会到科学之美,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2. 培养科学思维探究式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式,包括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数据分析、问题解决等能力。

通过培养科学思维,学生能够加深对科学原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问题求解。

3. 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探究式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性和自主性,激发学生自我学习的能力。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需要自主制定学习目标、寻找相关信息、制定实验方案、进行数据记录和分析等,这些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

4. 促进合作与交流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学生可以在小组中共同探索问题、分享观察和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和交流。

通过团队合作,学生能够相互促进、互相学习,培养了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三、探究式学习的优势和挑战1. 优势:-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 培养科学思维和创新意识;-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

2. 挑战:- 需要更多的时间和资源进行实践活动;- 教师需要具备更多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引导和指导;- 需要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进度和个性差异。

四、小学科学教师在探究式学习中的角色在探究式学习中,小学科学教师充当着引导者和指导者的角色。

小学科学课堂小组探究式学习案例赏析

小学科学课堂小组探究式学习案例赏析

小学科学课堂小组探究式学习案例赏析摘要本文档旨在深入探讨小学科学课堂中小组探究式学习的实际案例,并对其进行赏析。

通过分析这些案例,我们旨在揭示探究式学习的优点,以及如何在小学科学教学中更有效地实施这种教学方法。

引言在当今的教育环境中,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积极的学习方式,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小学科学教学中。

小组探究式学习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通过赏析几个小学科学课堂的小组探究式学习案例,来探讨这种学习方式的优势和实施策略。

案例一:探索植物的生长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组负责观察和研究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学生们通过观察、记录和分析植物的生长数据,探索了植物生长的原因和条件。

优点1. 学生自主学习: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实验,主动探索植物生长的原因和条件,提高了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团队合作:学生们分组进行研究,需要合作完成观察、记录和分析等工作,培养了团队合作的精神。

3. 实践操作: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亲自观察和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提高了实践操作的能力。

实施策略1. 提前准备:教师应提前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植物材料和观察工具,确保学生能够顺利进行观察和研究。

2. 引导学生:教师应引导学生明确观察和研究的目的,提供必要的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能够有效地进行探究。

案例二:研究光的传播在这个案例中,学生们被分成小组,每组负责研究光的传播规律。

学生们通过实验、讨论和展示,探索了光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

优点1. 学生主动探索:学生们通过实验和讨论,主动探索光的传播方式和影响因素,提高了主动探索的能力。

2. 思维碰撞:学生们在小组讨论中,相互交流想法和观点,激发了思维的碰撞和创新。

3. 展示和交流:学生们通过展示和交流,提高了表达和沟通能力,培养了自信心。

实施策略1. 创设情境:教师应创设有趣的实验情境,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小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

小学生科学课堂中的探究性学习科学课程作为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传统的科学课堂以教师为中心,注重知识的灌输和记忆。

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变革,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始尝试使用探究性学习的方法来教授科学知识,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

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参与度,他们通过提出问题、进行实验和观察、收集和分析数据、和其他同学合作讨论等一系列活动来积极主动地探索科学现象,从而加深对科学概念的理解。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学生的思考和发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实验技能和逻辑思维,还培养了他们的合作能力和沟通技巧。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的角色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引导者和促进者。

他们的任务是提供一个积极的学习环境,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探索答案,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指导。

教师可以提供资源和工具,指导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还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科学概念和原理。

探究性学习不仅使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取者,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课堂上,学生不仅要知道答案,还要思考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答案,如何验证和解释结果。

这种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习惯,使他们能够提出合理的假设、设计实验、分析数据和验证结论。

通过这样的学习过程,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提高,他们不仅能够掌握科学知识,还能够应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此外,探究性学习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传统的科学课堂往往呈现出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缺乏趣味性和实践性。

而通过探究性学习,学生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深入了解科学知识,参与到有趣的实验和观察中去,增强对科学的兴趣和热情。

这样的学习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好奇心,培养他们主动学习的态度和能力。

尽管探究性学习在小学阶段的科学课堂中具有许多优点,但也面临一些困难和挑战。

首先,学生的实践技能和科学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局限性,需要教师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法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法

小学科学教育中的探究式学习法一、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力和创新能力。

注重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方式,扩大学生学习面和视野,从事探究式学习的活动,能够使学生真正掌握运用科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能。

发展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促进学生的智力、情感、意志等方面的全面发展,营造科学习想氛围,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教学准备探究型实验器材及配属物品:物理,化学实验器具;生物显微镜,叶片,昆虫标本等。

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设计预习、探究、练习、巩固教学环节等课件,帮助学生探究和理解科学知识。

实践活动安排:安排多种活动,如构建物理模型,制作化学实验器具,现场探访等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探究式学习的效果。

三、教学内容第一部分:探究模式教学活动以情境导入方式,以现象为突破口,引导学生发问,提出疑点,培养学生探究科学问题的兴趣。

以实验为主,组织学生进行真实、有效、实践性实验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实验技能,促进学生的探究兴趣。

第二部分:知识体系构建探究活动将学生发现的实验现象与相关学科知识紧密结合,让学生自己探讨所学知识和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差异。

培养学生对所探究的知识领域的综合认知力,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巩固已学知识,解决难点,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第三部分:探究成果展示学生利用多种方式,分享自己的探究成果,比如展示测量结果,装备与制作记录簿,制作物理、化学、生物等方面的产品,把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巧展示出来。

教师对学生探究活动的成果进行点评,肯定学生的探究成果,或许更有效的解决方式或更深层次的探究目标,主动推动和引导学生。

四、教学评估采用多元评估方法,主要采用检查、测试、探究记录等形式,对学生的探究式学习进行评估。

教师注意对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统计问题出现的次数和比率,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创造有利条件保障探究式学习的实施。

五、教学反思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引导、鼓励学生参与探究活动,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创新能力。

小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培养

小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培养

小学生科学探究思维培养科学探究是培养小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引导孩子们主动发现、主动探索和主动思考,可以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

本文将探讨如何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

一、建立良好的科学基础要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首先需要建立良好的科学基础。

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触科学知识和实践的重要时期。

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小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好奇心。

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让孩子们在实际操作中学习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兴趣。

二、启发探索思维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需要启发他们的探索思维。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孩子们自己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通过实践探索和实验操作,培养小学生的观察力、实验设计能力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该引导孩子们进行综合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创新意识。

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科学探究往往需要小组合作,因此培养小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也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实验和项目研究,让孩子们在合作中学习。

通过合作,小学生可以相互交流、互相学习,培养他们的沟通、合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关注科学实践科学探究需要实践支持,因此小学生的科学实践经验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校可以组织一些科学实践活动,如实地考察、参观科技馆等。

通过亲身体验和参与,小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科学原理,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五、提供良好的科学资源为了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学校应该提供良好的科学资源。

例如,建立科学实验室、购买科学实验器材和图书等。

这些资源的提供将有助于小学生进行实践探索和自主学习,为他们的科学探究提供更好的条件和环境。

总结起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

需要教师的指导和引领,也需要学校和社会的支持和关注。

通过建立良好的科学基础、启发探索思维、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关注科学实践和提供良好的科学资源,可以有效地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思维,为他们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小学科学探究式学习策略
发表时间:2018-05-23T16:44:18.833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8年第321期作者:宁吉文[导读] 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山东省青岛市胶州市胶莱镇胶莱小学266315
摘要: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但是探究活动中存在各种问题:在教学实践中机械地理解和实践“科学探究”;不能有效地选取和利用材料。

文章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小学科学探究式科学教学
教学过程是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育人理念,就是让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内组织调动其学习积极性,激发起学习的内驱力。

探究式教学充分体现了这种新的育人理念,这场教育变革给我们教师带来了不可多得的机遇,同时也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能力要求。

针对当前小学科学教学的现实情况和学生素质发展水平,探究式教学将是这次教学改革的主旋律,而我们教师的各种素质又是影响探究教学能否顺利实施的一个重要因素。

一、趣味创设,自主提问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求知欲望是与生俱来的本能。

趣味化的导入和学生自主提出合理、科学的探究内容是学生发挥主体作用的条件。

我在讲《点亮小灯泡》时,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我就给学生出了一个谜语:“世上千万家,都有这种瓜。

两根藤儿牵,夜夜开新花。

”引发学生思考,提出问题。

我从学生生活实际中思维的碰撞处入手,创设以教学目标为中心的情境,使探究内容更富吸引力;学生连接电路时,自主发现问题,提出探究性学习课题,课题源于学生、源于课本,就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唤起学生思维的能动性。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引导者而不是指使者。

作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教师除了要创设有趣味的情境,还要设计出充满智慧挑战的问题,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

二、动手探究,释疑解惑
1.动手探究需要时间,更需要计划。

科学课的动手探究不是表面的热闹,而是需要精心设计的,需要切合实际的计划支持。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开盲目操作,避免简单机械的重复,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最大的效益。

2.动手探究应注重过程。

科学课注重让学生获得体验。

动手探究时需要结论但更注重过程。

科学方法与技能的训练、科学能力的培养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这些非陈述性的知识不是老师说教、学生模仿而形成的,而是需要亲历探究的过程,去体验、感悟、内化才能获得。

三、合作交流,成功共享
1.创设民主氛围,建立交流平台。

学生的认知活动是受情绪因素影响的,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索、勇于创新、敢于交流的催化剂。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放松,全身心投入,才会活跃思维,才敢畅所欲言。

我们要为学生提供心理安全,允许学生犯错。

因为每一个“错”都是儿童进步的足迹,阻止了他们迈向“错”的脚步,等于阻断了他们迈向成功的道路。

2.要教给交流的方法,提供交流的手段。

首先,允许学生用多种手段交流。

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有、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论。

”这就意味着教师不要硬性规定学生表达探究结果的方式,而是鼓励他们百花齐放,用自己熟悉的、力所能及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探究结果。

再次,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如果有不同的见解,要想证明自己的想法是对的,人家的想法是不正确的或者不完全,要去驳倒别人,这样就要开动脑筋想办法、找根据、寻理由,我们的交流才能收到实效。

四、探究释疑,得出结论
学生根据探究方案由浅入深,最终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猜想等形式,手、口、脑并用,最终得出结论。

这样的答案和结论是深刻的,教学效率也随之是高效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探究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经常会使用“跳板”的技巧。

这种技巧其实也就是为了便于讨论、研究项目或探究活动而用作“起跳点”的任何一种呈现。

图画、角色扮演都可以用作“跳板”。

另外,能导致这样一些问题产生的任何事情都可以用作“跳板”,诸如“为什么”“这可能会是真的吗”或“如果是这样,然后又会怎样呢。

”通常,在这些“跳板”之后,教师还会继续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会让学生产生新思想、知识之间的新联系或超越基本已知事实信息做出的新结论。

一个真正有效的“跳板”会极大地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往往不需要进一步的激励就会促使学生兴致勃勃地探究与发现事情的原委。

五、探究式教学还需要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
从新课程标准理念出发,教师应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反思教学:一是反思教学定位问题。

教师应该把新课程理念作为教学定位反思的着眼点,对照新课程的理念来审视自身的教学实践,思考自己的教学在多大程度上体现了新课程理念的要求,还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做些什么。

二是反思动态生成问题。

新课程把教学看作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中师生互动多了,对话多了,出现一系列教师意想不到的情况自然也多了。

面对这些生成资源,教师需要从教学要求出发加以把握和利用,为以后的教学积累宝贵财富。

三是反思教学设计问题。

实际的教学进程和效果是与教学设计的意图相一致的,但也难免产生两者不一样的现象。

教学反思中捕捉这类事件无疑有助于完善日后的教学,积累教师自己的教学智慧。

总之,探究是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探究教学的有效性是教学方式的重中之重。

参考文献
耿晨曦小学科学探究式教学中的课堂提问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