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
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是人体中至关重要的组织系统之一,它负责传递神经信号、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和感觉,并协调人体的各种生理过程。
本文将介绍人体解剖学中的神经系统,包括它的结构、功能以及与其他身体系统的关联。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人体最重要的控制中心,由脑干、小脑、大脑半球和丘脑等组成。
脑干负责调节呼吸、循环和消化等基本功能;小脑控制肌肉协调和平衡;大脑半球是思维、记忆和感觉的中心;丘脑参与调节体温和内分泌功能。
脊髓贯穿于脊柱内,是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负责传递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和控制身体的运动。
二、周围神经系统周围神经系统由脑脊液(脑脊髓液)、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
脑脊液充当着护理和支持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角色,它环绕在脑脊髓空腔中,提供机械支撑和保护。
脑神经直接从大脑和脑干发出,并分布到身体的各个部分,其功能范围广泛,包括呼吸、咀嚼、听力、视觉和平衡等。
脊神经则是从脊髓发出,负责传递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和运动信号。
三、神经元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单位,也被称为神经细胞。
每个神经元由细胞体、树突、轴突和突触组成。
细胞体是神经元的核心,其中包含细胞核和其他细胞器;树突是短小的突起,负责接受其它神经细胞传来的信号;轴突是较长的突起,负责将神经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细胞;而突触则是神经元之间的连接点,用于信号传递。
四、神经传递和神经调节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号在神经系统中的传递过程。
当神经信号经过神经元的树突传入神经元细胞体时,细胞体受到刺激,产生电化学信号。
信号随后通过轴突传出,并通过突触将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
这种传递过程依赖于神经递质,它是一种化学物质,通过突触传递信号到另一个神经元。
神经调节是指神经系统对身体各个器官和系统进行调控的过程。
通过神经传递,中枢神经系统可以调节和协调身体的运动、感觉、内分泌、循环和消化功能等。
这种调控通过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神经递质的作用来实现。
人体解剖学神经系统
Ⅲ交感神经节前纤维的走行规律: 交感神经节前纤维→脊神经前根→脊神经→白交通支→交感干→
①终止于相应的椎旁神经节,并交换神经元 ②在交感干内上升或下降,在上方或下方的椎旁神经节换元 ③穿过椎旁神经节至椎前神经节换元
Ⅳ交感神经节后纤维的走行规律: ①经灰交通支返回脊神经,随脊神经分布至头颈、躯干和四肢的血管、汗腺和竖毛肌; ②攀附动脉走行,在动脉外膜形成神经丛,随动脉到达所支配的器官; ③由交感神经节直接分布到所支配的器官。
周周围围神神经经系按统分(布PN和S)功能分为躯体神经和内脏神经。 (1)躯体神经:指分布于体表、骨、关节和骨骼肌的神经。 (2)内脏神经:指分布于内脏、心血管、平滑肌和腺体的神
经。
躯体神经 内脏神经
躯体感觉神经 躯体运动神经 内脏感觉神经 内脏运动神经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
二、神经系统的基本概念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灰质
第五章 神经系统
1、掌握神经系统的分区; 2、掌握反射弧的组成; 3、掌握神经系统的常用术语; 4、掌握脊髓的位置、外形特点; 5、掌握脊髓灰质与白质的分布; 6、掌握脑干的组成与外形; 7、掌握大脑半球的主要沟、回、裂和分叶; 8、掌握浅、深通路的组成及特点; 9、掌握锥体系和锥体外系。
第五章 神经系统
6条纵沟
(二)脊髓的内部结构
1、中央管:
①前角
2、灰质:呈“H”形或蝶形, ②中间带
第一节 总论 一、神经系统的区分 1、中枢神经系统(中枢部)由脑和脊髓组成,脑位于颅腔内,脊髓位于椎管内
端脑 间脑 脑 小脑
中脑 中枢神经系统(CNS) 脑干 脑桥
延髓 脊髓
2、周围神经系统(周围部)由脑神经和脊神经组成。周围神经
神经组织与神经系统5
毛细血管 脚板
原浆性星形胶 质细胞
原浆性星形胶质细胞 纤维性星形胶质细胞
小胶质细胞
2. 周围神经胶质细胞 施万细胞 (Schwann cell) :包绕在
神经元突起周围,能够形成髓鞘。 卫星细胞(satellite cell):是在神经
节内神经元胞体周围的扁平小细胞。核 圆形,染色质多。
突触前成分 presynaptic element,呈球 状膨大,称突触扣结,又称为突触小体。
突触间隙 synaptic cleft 突触后成分postsynaptic element:突触 后膜,有突触后致密物
神经元的胞体
神经元的突起
突触 synapse
突触间隙 synaptic cleft
突触后成分
细胞膜上的离子通道
细胞核nucleus:大而圆,染色浅 (异染色质少),核仁明显。
细胞质cytoplasm:又称核周质 Perikaryon含丰富的细胞器。重要的有尼 氏体和神经原纤维等。
尼氏体
Nissl body
H-E染色
神经原纤维
neurofibril
镀银染色
不同形态
小块状的尼氏体
细颗粒样的尼氏体
• 光镜三种肌组织的区别要点:
骨骼肌 心肌 平滑肌
形态 长柱状 短柱状有分支 梭形,扭曲状
横纹 明显 肌原纤维 明显
隐约可见 不明显
无横纹 无,肌丝
闰盘 无
有
无
细胞核 多个,肌膜下 1-2个,中央 1个,中央
• 爱因斯坦(1921年获 诺贝尔奖), 世界科学 巨匠“相对论”提出 者,1955年去世,死 后他的大脑被人取出, 之后便下落不明。爱 因斯坦大脑的下落, 以及这颗堪称史上最 聪明的大脑到底有何 过人之处,成为20世 纪最传奇的谜团之一。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图5-5-tanh(x)函数及其导函数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 ReLU(x)函数 ReLU(x)也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神经网络激活函数,其映射 方法如式(5-5)、式(5-6)所示。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ReLU(x)函数及其导函数曲线图如图5-6所示,从图中可 以看出 ReLU(x)是部分线性的,并且不会出现过饱和现象,使 用 ReLU(x)得到的随机梯度下降法(SGD)的收敛速度比 sigmoid和tanh(x)的都要快。利用 ReLU(x)函数计算,只需要 一个阈值就可以得到激活值,而不需要像sigmoid和tanh(x)一 样执行复杂的指数运算,原理易于理解,计算更为简单。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图5-8 逻辑回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对比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对于具有多层或多个输出神经元的神经网络,其每个隐 藏层神经元或输出层神经元的值(激活值),都是由上一层神经 元经过加权求和与非线性变换得到的,网络拓扑图如图5-9所 示。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图5-8 逻辑回归模型与神经网络模型对比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图5-6 ReLU(x)函数及其导函数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5.2.2 人工神经网络信息处理 人脑的每个神经元都可以看作一个处理单元,这些处理
单元互相连接形成了生物神经网络,网络中信号传递的强弱 由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强度决定,连接的强弱又可以根据外部 的刺激信号作出自适应性的变化。信号可以产生刺激或抑制 的作用,每个神经元会根据接收到的多个信号的综合作用呈 现兴奋或抑制状态。
第5章 神经传感系统
轴突除了分出侧枝外,在其末端还会形成树枝样的神经 末梢,末梢分布于某些组织器官或骨骼肌肉内,形成各种神经 末梢装置(感受器或运动终端),比较典型的神经元结构图如图 5-1所示。
第5章-神经系统2(外周)
的分泌。 • 面神经核-蹬骨肌神经-蹬骨肌;颞支-额肌和眼轮匝肌;
颧支-颧肌、眼轮匝肌;颊支-颊肌、口周围肌下颌缘 支-下唇肌颈支-颈阔肌。
46
面神经(1)
47
面神经(2)
48
面神经(3)
49
面神经疾患是临床常见的疾病(常见原因是面部受冷 风侵袭或着凉后导致局部营养神经的血管痉挛等缺 血所致),尤以其颅外段为多。颅外段损伤,由于 只累及躯体运动纤维,所以只引起同例面肌瘫痪 (又称面神经麻痹),表现为损伤侧额纹消失,眼 睑不能闭合,口角偏向对侧,不能做吹口哨的动作 等。
内脏感觉纤维,胸腹腔脏器的粘膜-迷走神经的喉上神经、 颈心支、咽支、喉返神经、胃前后支、腹腔支-至孤束 核。
躯体运动纤维,疑核发出-迷走神经-咽支-支配软腭和咽喉 肌;
躯体感觉纤维,硬脑膜、耳廓、外耳道皮肤-耳支和脑膜 支-至三叉神经脊束。
57
迷走神经(1)
58
迷走神经 (2)
59
迷走神经(3)
(六)展神经(abducent nerve) 只含有躯 体运动纤维。脑桥---展神经核---展神经-cial nerve) 含有躯体运动、内脏运 动(副交感神经)及内脏感觉三种纤维,故属混合神 经。
• 舌后1/3味觉-舌神经-孤束核。 • 上泌涎核-鼓索(副交感神经纤维)-下颌下神经节交
3.主要分支 坐骨神经(sciatic nerve,L4~S3)。坐骨神经是全身
最粗大的神经,直径可达1cm左右。自梨状肌下孔出 盆腔,经臀大肌深面至股后区,在腘窝上方分为胫神 经和腓总神经。沿途发出肌支支配髋关节和股后群肌。
27
2018-2020年山东中考生物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潍坊专版)(5)——神经系统、运动和行为含解析
不要因为长期埋头科学,而失去对生活、对美、对待诗意的感受能力。
——达尔文2018-2020年山东中考生物各地区模拟试题分类(潍坊专版)(5)——神经系统、运动和行为一.选择题(共21小题)1.(2020•临朐县三模)关于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之间的关系,不正确的叙述是()A.大部分内分泌腺的激素分泌都受神经系统的控制B.青春期的行为表现主要受性激素调节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也可以影响神经系统的功能D.生命活动主要受神经系统的调节,也受激素的调节2.(2020•临朐县三模)下列有关人的感觉器官﹣﹣眼、耳的叙述中,说法错误的是()A.耳的结构完好但听不到声音,可能是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B.从明亮的屋内进入黑暗的夜色中,瞳孔会由小变大C.咽鼓管与鼓室相通,吞咽可调节鼓膜内外气压平衡D.若晶状体曲度过凸或眼球前后径变长,则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3.(2020•潍城区二模)如图表示某些生物概念之间的关系,下列不符合图中所示关系的是()A.1是运动系统,2是骨骼,3是骨骼肌,4是骨B.1是中枢神经系统,2是脑,3是脊髓,4是脑干C.1是种子植物,2是被子植物,3是裸子植物,4是水稻D.1是肾单位,2是肾小球,3是肾小管,4是肾小囊4.(2020•潍坊一模)如图所示,骨传导耳机因其开放双耳的设计,受到户外运动爱好者的青睐。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骨传导可以减小声音对鼓膜的损伤B.感受声音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的部位位于听小骨C.神经冲动经听觉神经传至大脑皮层听觉中枢D.外耳道的开放利于收集外界声音信息,保证人身安全5.(2020•潍坊一模)北京市近年涌现出很多共享单车,为市民的出行提供的极大的方便,某同学骑着共享单车行驶在放学路上,遇到红灯信号后停车等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看到红灯后,视觉产生在视网膜上B.遇到红灯停车这一反射受大脑皮层控制C.光线经过晶状体会发生折射,在视网膜上呈倒像D.骑车过程中需要神经系统和运动系统等共同参与6.(2019•临朐县模拟)如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示意图,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方框乙代表脊髓神经中枢,当某人的右手被尖锐物体刺到时,会产生一系列的生理反应,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错误的是()A.图中a为感受器,e为效应器,c为神经中枢B.痛觉中枢位于甲方框内,缩手中枢在乙方框内C.刺激d处会发生缩手但无痛觉产生D.若m受损,手部受刺激时不再发生缩手反射7.(2019•高密市一模)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一表示反射弧,人脊髓受损时,针刺手只能感觉到痛但不能缩手是④出现问题B.图二表示患近视的眼球,成像特点是清晰物像落在[②]视网膜的后方C.图三中[②]胰岛分泌的胰岛素通过导管进入毛细血管,输送到身体各处D.图四表示神经系统由[①]脑、[②]脊髓及[③]它们发出的神经组成8.(2019•诸城市一模)喜欢吃山楂的人看到山楂会分泌唾液,下列有关该反射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B.山楂直接刺激神经中枢产生唾液C.这是人通过经验积累形成的条件反射D.唾液腺是该反射的效应器9.(2019•潍坊模拟)下列腺体中不属于内分泌腺的是()A.甲状腺B.垂体C.汗腺D.性腺10.(2020•高密市一模)动物行为多种多样,动物的以下行为不属于社会行为的是()A.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B.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C.“雁阵”由经验丰富的“头雁”带领D.大马哈鱼集结成群沿黑龙江逆流而上去产卵11.(2020•潍城区模拟)如图所示掰手腕时,起初二人均处于屈肘状态,失利一方的手肘会逐渐伸开。
5-康复评定学教案-神经系统反射的评定
调正反应是在红核上方的中脑整合的,不包括大脑皮质。调正反应相互作用,使头和身体在空间保持正常位置。它们是出生后第一批发育的反射,到10 ~ 12个月时达到最大效应。当皮质控制增加时,它们逐渐改变并受到抑制,到5岁末时消失。它们的组合动作使得儿童能够翻身、起坐、手膝位起立和手足支撑俯卧。
(一)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symmetrical Tonic Neck)
(二)第一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1)
(三)第二种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ymmetrical Tonic Neck 2)
(四)仰卧位紧张性迷路反射(Tonic Labyrinthine Supine)
1.拥抱反射(Moro Reflex)
2.抬躯反射(Landau Reflex)
3.保护性伸展反应(Parachute Reaction)
四、大脑皮质水平
这些反应是由于大脑皮质、基底神经节和小脑相互之间有效作用的结果。平衡反应的成熟标志着运动发育进入人类等两足动物阶段,它们在肌力正常时出现并提供身体对重心变化的适应,出生后6 个月平衡反应开始出现。任何水平上的阳性反射都提示下一个更高级的水平出现运动活动的可能性。
5 min
5 min
5 min
5 min
自学内容
无
使用教具
多媒体幻灯
相关学科知识
解剖、生理学基础
教学法
课堂讲授法、演示法
讲授内容纲要、要求及时间分配
[复习与提问]
1、上下肢长度的测量方法。
2、上下肢围度的测量方法。
[新授课]
反射的意义
反射是神经系统在调节机体的活动中,对内、外界环境的刺激作出的适宜反应。它是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本形式。
系统解剖学-神经系统-(beida医学部课件)
癫痫
0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由于大脑神经元异常放电引起。
02
癫痫的症状包括抽搐、痉挛、意识丧失等,且常常反复发作。
03
癫痫的治疗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药物治疗以控制癫痫发作 为主,手术治疗则适用于难治性癫痫患者。
04
预防癫痫的主要措施包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避免诱发因素和早期 治疗等。
脊髓承担着从身体各部位向大脑传递 感觉信号的任务,将疼痛、温度、触 觉等感觉信息传递到大脑进行解释。
脊髓包含许多反射回路,可以在不涉 及大脑的情况下快速响应某些刺激, 如突然的疼痛。
运动传导
脊髓还承担着将大脑的运动指令传递 到肌肉和器官的任务,控制身体的运 动。
脊髓与脑部的联系
脑干连接
脊髓通过脑干与大脑相连,脑干 包含了许多重要的神经核团,如
丘脑
感觉丘脑
感觉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接收和传递来自全身的 感觉信息。
联络丘脑
联络丘脑是丘脑的一部分,主要负责联络和整合各种感觉信 息。
下丘脑
• 下丘脑核团:下丘脑核团是下丘脑的一部分,主要参与自 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内分泌控制以及感觉和运动的整合。
03 脊髓解剖
脊髓的形态与结构
脊髓的长度与形状
手术治疗
对于某些神经系统疾病,如脑肿 瘤、严重颈椎病等,手术治疗是 有效的方法,能够解除压迫、恢 复功能。
康复治疗
针对神经系统疾病导致的功能障 碍,采取物理疗法、康复训练等 手段,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活 质量。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05 神经系统疾病与病变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管阻塞或破裂 导致脑组织缺血或出血,进而引发的 一系列神经系统症状。
5 第五节 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感觉和运动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1、接受刺激—将刺激信息转化为神经冲动2、刺激信息沿特定通路传入中枢3、中枢信息处理,形成感觉* 有关内容将在感觉这一章叙述二、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1、运动指令的形成2、运动指令沿特定通路由中枢传至效应器—骨骼肌3、神经冲动引发骨骼肌收缩* 有关内容将在人体运动这一章叙述三、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神经系统对内脏运动的调节是通过自主神经系统完成的自主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的传出神经,走行于颅神经和脊神经中交感神经系统副交感神经系统1、自主神经系统的分布特征交感神经系统 副交感神经系统1、在外周神经节换神经元2、交感节前短,节后长; 副交感节前长,节后短。
3、中枢不同交感中枢位于脊髓的中部,从胸1 –腰3;副交感中枢位于两端,颅神经3、7、9、10, 和骶神经。
2、 自主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 代谢 促进糖元分解, 促进胰岛素分泌促进肾上腺髓质分泌器官 交感神经 副交感神经循环 心跳加强加快 心跳减弱减慢 大部血管收缩 部分血管舒张 (腹腔内脏、皮肤、 外生殖器等) (软脑膜、外生殖器血管等) 肌肉血管可收缩(NE 能)或舒张(Ach 能)消化 分泌粘稠唾液,抑制胃肠运动 分泌稀薄唾液,促进胃肠运动抑制胆囊收缩,促进括约肌收缩 促进胆囊收缩,使括约肌舒张 促进胃液及胰液分泌呼吸 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支气管平滑肌缩,粘液分泌 泌尿 逼尿肌舒,括约肌缩, 逼尿肌缩,括约肌舒生殖 怀孕子宫缩,未孕子宫舒眼 瞳孔扩大,睫状肌松弛 瞳孔缩小,睫状肌缩, 促进泪腺分泌皮肤 竖毛肌收缩,汗腺分泌1.双重支配2.相互拮抗3.紧张性作用内脏器官通常同时受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支配。
个别例外:如汗腺、肾上腺髓质、皮肤的血管平滑肌只接受交感神经支配。
通常,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对内脏的作用相反,互相拮抗;如心脏、瞳孔等。
个别例外如对唾液腺,二者均促进其分泌,交感神经:唾液量少而粘稠,副交感神经:唾液量多而稀薄。
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在针剌镇痛中的作用
写一篇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在针剌镇痛中的作用的报告,
600字
报告标题: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作用
报告正文:
近来,研究表明,脑内的5-羟色胺(5-HT)能神经系统可以
在针刺镇痛中发挥重要作用。
5-羟色胺在人体内是一种重要的
神经递质,它主要参与神经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
针刺镇痛是一种針灸疗法,通过刺激特定的针灸穴位,将其作用点信号传输到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从而达到镇痛的目的。
凭借其神经抑制性效应,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可以影响针刺镇
痛的有效性。
研究表明,针刺镇痛治疗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影响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并且可以改变神经系统内5-羟色胺的分布和含量,从而达到镇痛的作用。
此外,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还可以参与各种对镇痛有影响的炎
症反应。
研究表明,刺入特定针灸穴位可以激活大脑中5-羟
色胺能神经系统,从而改变神经系统功能,降低炎症反应并达到镇痛的作用。
因此,脑内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可以通过促进抑制性神经有
效性、影响神经系统的5-羟色胺的分布和含量、参与各种对
镇痛有影响的炎症反应,从而达到针刺镇痛的效果。
因此,未来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5-羟色胺能神经系统在针刺镇痛中的
作用及其机制,以便更好地改善针刺镇痛疗效。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组成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体最为复杂、精密的控制系统之一,由大脑、脊髓、神经元和神经纤维组成。
它承担着传递信息、控制身体各部分运动和调节内部环境等重要功能。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的组成以及其主要功能。
一、神经系统的组成神经系统主要由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系统组成。
1. 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主要负责思维、记忆、情感和意识等高级功能,以及感知、判断和决策等认知功能。
脊髓位于脊柱内,是信息传递的主要通道,它接收来自周围神经的信息并将其传递给大脑,同时也可实现反射活动。
2. 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神经元和神经纤维。
神经元是神经系统中的基本单位,负责传递和处理信息。
神经纤维分为传入纤维和传出纤维,传入纤维将感觉信息传递给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纤维将指令从中枢神经系统传递到身体各部分。
二、神经系统的功能1. 信息传递与传感神经系统负责将身体各个部分的信息传递给大脑进行处理,以达到感知外部环境和内部状态的功能。
感觉神经元负责接收来自感觉器官的刺激信号,并将其转化为神经冲动传递给大脑。
大脑经过处理后,将相应的指令传递给运动神经元,以控制筋骨肌肉的运动。
2. 运动控制神经系统能够精确地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运动。
大脑与运动神经元密切合作,通过向骨骼肌肉发送指令,实现精细、协调的运动。
例如,当我们想抓取一个物体时,大脑首先接收视觉信息,然后通过运动神经元控制手部肌肉的运动,最终完成抓取动作。
3. 内部环境调节神经系统参与调节人体的内部环境,如体温、血压、心率等。
中枢神经系统通过对内脏、神经和体液的监测,调节胃肠蠕动、心率等生理过程,以维持身体的稳定状态。
4. 认知与意识大脑是神经系统的关键部分,负责人的认知功能、思维能力和意识等高级功能。
大脑皮层中的神经元网络,通过复杂的连接方式实现认知过程,包括注意力、记忆、思考等。
5. 回应外界刺激神经系统使我们能够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当我们触摸到热的物体时,感觉神经元将这一信息传递给大脑,并引发相应的反应,例如迅速抽回手部。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神经系统是人类和其他动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负责传递信息、控制和协调身体各个部分的活动。
本文将介绍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探讨它在人体中的重要作用。
一、中枢神经系统中枢神经系统由大脑和脊髓组成。
大脑是位于头部的主要器官,分为左右两个半球。
它负责整合和处理感觉信息、控制运动、进行思维和情感等高级功能。
人脑的皮质部分是高度发达的,有助于我们进行复杂的认知和学习。
脊髓则是连接脑部和周围神经的通信通道,负责传递大脑的指令和接收外界的感觉信息。
脊髓中的神经元形成了复杂的神经网络,确保信息的快速传递和身体各部分的协调运动。
二、外周神经系统外周神经系统包括脑神经和脊神经。
脑神经直接与大脑相连,负责控制头部和脸部的感觉和运动。
脊神经则从脊髓延伸出来,分布在全身各个部位。
外周神经系统的主要功能是将感觉信息传递到中枢神经系统并将中枢神经系统的指令传递给肌肉和腺体。
三、神经元和突触神经元是组成神经系统的基本单元。
它们具有电活性,能够产生和传递电信号。
神经元的主体是细胞体,长出的细长结构分为树突和轴突。
树突接收其他神经元传递的信号,而轴突将信号传递给其他神经元。
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进行信息传递。
突触包括突触前神经元、突触后神经元和突触间隙。
当电信号在神经元轴突中传递时,它到达突触末梢,并释放化学物质(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
这些神经递质进一步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结合,从而传递信号。
四、神经调节和神经传递神经系统通过神经调节和神经传递来控制和协调身体的各个活动。
神经调节是指通过改变神经元的兴奋性和抑制性来调节信号传递的过程。
这种调节使得我们能够对不同的环境和刺激做出适合的生理和行为反应。
神经传递是指神经信息从一个神经元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的过程。
在突触间隙中,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神经元的受体作用,产生一连串复杂的生化反应,最终使得电信号在突触后神经元中生成。
五、神经系统的功能神经系统担负着多种重要功能。
它负责感知和解读外界的感觉信息,包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人体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神经系统
脑和脑神经
前脑
脑
中脑
后脑 延髓
菱脑
脑桥 小脑
脑 干
一、脑干 1、脑干的位置:位于颅底内面的斜坡 上,下接脊髓,上连间脑。
2、脑干的外形
(1)延髓的外形
形似倒置的圆锥体,
前面观:锥体、锥体交叉、
前正中裂、橄榄 舌咽 N ,迷走 N , 副N
背面观: 薄束结节、楔束结
节,后正中沟、小脑下
脚,第四脑室底下部
神经系统区分
交 感
副 交 感
二、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反射
反 射——神经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刺激 所作出的反应。 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形态学基础。 反射弧的基本组成部分有: 感受器→传入神经→反射中枢→ 传出神经→效应器。
For example, if one’s fingers are burned by a candle, the hand that receives the painful stimulus is rapidly removed from the flame with a jerking motion.
动眼神经核: 位于中脑上 部,平上丘 高度,发出 纤维形成动 眼神经,支 配除上斜肌 和外直肌以 外的眼外肌
动眼神经副 核:位于动 眼神经核的 背内侧,又 称E-W核, 发出纤维形 成动眼神经, 支配眼球瞳 孔括约肌和 睫状肌
2、中脑 的非脑 神经核: 下丘核, 上丘核, 红核, 顶盖前 区, 黑质
组成:T1前支小部分, T2-11前支和T12前支 大部分。 有11对肋间神经、1对肋下神经
返回
4、腰丛(1)组成和位置:由T12一部分、L1-3、L4前 支一部分)组成。(2)主要分支:髂腹下,髂腹股
神经系统-(5)
大(几十至150u)
多(占前根2/3) 梭外肌(快、慢肌) 无 ACh
小(﹤25u)
少(约1/3) 梭内肌(核袋、核链) 有(经常性放电,频率高) ACh
功能
引起骨骼肌收缩
调节肌梭对牵张刺激敏感性
协调肌肉的运动
亚型
α1 (时相型)
γ1(动态型)
α2 (紧张型)
γ2(静态型)
(二)运动单位(Motor units) :一个α运动神经元及所支
前庭核、小脑前叶两侧部 + 加强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易化区
-
脑干
延髓网状结构背外侧部、脑桥被盖 中脑中央灰质及被盖、下丘脑、丘脑中线核群
延髓网状结构腹内侧部
抑制肌紧张和肌运动的区域——抑制区
+
大脑皮层、纹状体、小脑前叶蚓部
易化区(facilitatory area):
脑干中央区域 加强肌的紧张性和肌运动 抑制区(inhibitory area): 脑干腹内侧部 抑制肌的紧张性和肌运动 易化区和抑制区通过 网状脊髓束下行冲动 调节γ运动神经元的兴 奋性以调节肌紧张
Upper Motor Neuron (Corticospinal Tracts)
The Final Common Pathway Skeletal Muscle
顶盖脊髓束
皮质脊髓束 前庭脊髓束 锥体交叉 皮质脊髓侧束 皮质脊髓前束
传统传导通路:
▲锥体系(pyramidal system):
皮层脊髓束和皮层脑干束构成;
僵直的分类:α僵直和γ僵直
前庭核下行的作用主 要是直接或间接使α运动 神经元活动加强,导致α 僵直网状结构易化区下行 的作用主要使γ运动神经 元活动提高,使肌梭的敏 感性提高而传入冲动加多, 转而使脊髓α神经元的活 动提高,导致肌紧张加强 而出现僵直,称为γ僵直。
解剖生理学 第五章 神经系统--第三节 周围神经系统
的舌咽神经下神经节,中枢突终于延髓
孤束核,周围突分布于舌后1/3的味蕾、
咽黏膜、劲动脉窦等处的感受器;
④躯体感觉纤维,胞体位于颈静脉孔处
的舌咽神经上神经节内,分布于耳后皮
肤,中枢突则入脑,终于脑干的三叉神
经脊束核。
耳神经节
IX 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的根丝, 自延髓橄榄后沟 前部出脑,与迷 走神经和副神经 同出颈静脉孔。 在孔内神经干上 有膨大的上神经 节,出孔时又形 成一稍大的下神 经节。
眼神经和上颔神经为躯体感 觉神经,下颔神经为混合性神 经。躯体感觉纤维的胞体位 于三叉神经节,其中枢突汇集 成三叉神经本千入脑桥,终于 脑干中的三叉神经感觉核,其 周围突则组成3个分支中的 大部纤维,分别分布到面部皮 肤、眼球、口腔、鼻腔和鼻 窦的黏膜、牙齿和脑膜,接受 痛、温、触觉感受器的信息。
三叉神经节
下干
后侧束 内侧束
腰丛
组成:由T12前支一部分、 L1-3前支和 L4前支 一部分组成。
位置:腰大肌深面,支配 髂腰肌、腰方肌、 腹股沟区以及大腿 的前部和内侧部。
主要分支:股神经、 闭孔神经
股神经 闭孔神经
骶丛
1.组成: 由L4前支一部分、L5腰神 经前支(合称腰骶干)和全 部骶、尾神经前支组成。 2.分布范围:主要分布于 盆壁、会阴、臀部、股后 部、小腿和足。 3.主要分支:坐骨神经。
蜗神经节
前庭神经核
前庭神经节 前庭神经
蜗核
IX 舌咽神经
为混合性神经,连于延髓,经颈静脉孔
出颅腔。 含4种纤维成分:
①躯体运动纤维,起于疑核,支配茎突
咽肌;
②内脏运动纤维(副交感纤维), 起于下泌涎核,在耳神经节交换
上神经节 下神经节
中职康复技术专业生理学第五章神经系统
功能:引起各种特定感觉, 并激发大脑皮层发出传出神经冲动
第六节 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概念:指各种感觉传导通路的纤维经过脑干
时,发出许多侧支,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
元发生突触联系,经多次换元抵达丘脑髓板
内核群,再发出纤维,投射到大脑皮层广泛
区域,这一投射系统称~
第六节 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
特点: 感受器与大脑皮质之间不具有 点对点关系; 无专一的传导路径;N元多突触联系。 功能:不产生特定感觉 维持和调整大脑皮质的兴奋性,使机体 保持觉醒状态。
第六节 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
非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大脑皮层的感觉信 息没有性质和部位的特异性,它既没有专— 的投射途径,也没有点对点的投射关系。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
感受器
感觉传导通路
大脑 皮层
②内脏感觉(内脏痛觉和脏器感觉)。 ③特殊感觉(视、听、嗅、味觉和 前庭感觉)。
复习:躯体感觉的传导通路
第一级神经元:脊髓神经节
第二级神经元:脊髓后角 第三级神经元: ●传导路三级换元
脑神经节
脑干的有关神经核
丘脑的感觉接替核
大脑皮层 ●丘脑 :是各种感觉(除嗅觉外)的总转换 站。 一次交叉
第一体表感觉区投射特点:
① 交叉投射
(头面部投射 - 双侧)
② 整体为倒置安排,
头面部内部安排为正立。 ③ 投射区的大小与感觉
灵敏度有关,越高的如拇指代表区越大
第六节 能
神经系统的感觉功
临床
• 第一感觉区定位明确且清晰。
• 如一侧中央后回受损,将导致对侧体表
感觉障碍,一侧感觉区某一局部受损,
可引起对侧半身相应部位的感觉障碍。
5传出神经系统药理概论
[30]
药 理 学
图5一l胆碱能神经的突触传递过程及药物作用方式示意图
▲:Ach CoA:辅酶A AcCoA:乙酰辅酶A chAc:胆碱乙酰化酶AchE
胆碱酯酶—一:转化—一:转运①直接作用于胆碱受体②抑制胆碱酯酶
的不同,可将传出神经分为胆碱能神经和肾上腺素能神经两大类(图5—5)。
(1)胆碱能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Ach,包括:①副交感神经节后纤维。②极少数交感
神经节后纤维,如支配汗腺分泌和骨胳肌血管舒张的神经。③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节
前纤维,由于支配肾上腺髓质的神经为交感神经节前纤维,故也属此类。④运动神经。
Ⅱ 传出神经系统药理
5?3传出神经递质的合成及其代谢
5?3?1乙酰胆碱的生物合成和灭活
Ach主要在胆碱能神经末梢内,由胆碱、乙酰辅酶A(AcCoA)在胆碱乙酰化酶(ChAc)催
化下合成,然后转运到囊泡中与三磷酸腺苷(ATP)、囊泡蛋白结合而贮存,部分则以游离形
式存在于泡浆中。乙酰胆碱释放后,在数毫秒之内即可被突触前、后膜上的胆碱酯酶
图5—2肾上腺素能神经的突触传递过程及药物作用方式示意图
●:NA MAO:单胺氧化酶COMT: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一:被动转运—一:主
动转运 药物作用方式:①直接作用于肾上腺紊受体 ②促进或抑制NA释放 ③抑制NA
再摄取 ④影响囊泡膜使介质弥散出来⑤影响DA转运人囊泡而抑制NA合成
间隙,神经末梢靠近突触间隙的细胞膜称突触前膜,次一级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靠近突触间隙的细胞膜
称突触后膜。神经末梢内有囊泡(Vesicle)和线粒体,囊泡中有递质(Transmitter),线粒体内有合成及代谢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脑屏障模式图
脑脊膜的结构 1.硬膜:致密结缔组织;硬膜下隙含少量液体 2.蛛网膜:纤细的结缔组织,以小梁与软膜相连;蛛网 膜下隙含脑脊液 3.软膜:脑和脊髓表面的薄层结缔组织,富含血管
骨膜 硬膜 蛛网膜 蛛网膜 下隙 软膜
头皮 帽状腱膜 颅骨 蛛网膜 颗粒
大脑冠状面示脑膜和血管
大皮质 神经元数量大、种类多、均为多极神经元 高尔基 Ⅰ型神经元:大、中型锥体细胞,梭形细胞; 轴突组成投射纤维,发向脑干或脊髓,或联合传出纤 维,发向大脑皮质同侧或对侧的其它区域;传出信息 高尔基 Ⅱ型神经元:水平细胞、星形细胞、篮状细胞、 上行轴突细胞(统称颗粒细胞,);小,构成局部神 经环路;接受传入的信息,综合后传递给高尔基 Ⅰ型 神经元
1 分子层 2 蒲肯野 细胞层 3 颗粒层
比较组织学:人和实验动物之间小脑组织形 态学结构无明显差异。
脊髓灰质 前角:含躯体运动神经元 α 运动神经元:胞体大,轴突粗,分布于骨骼肌,神 经递质为乙酰胆碱 γ 运动神经元:胞体小,轴突细,支配梭内肌纤维, 神经递质为乙酰胆碱 闰绍细胞:小,短轴突与 α 运动神经元形成突触,释 放甘氨酸抑制后者的活动
1~4层的神经元与联合传入纤维形成突触,接受信息 5 、 6层的锥体细胞和大梭形细胞的轴突组成投射纤维, 发向脑干或脊髓 3、5、6层的锥体细胞和梭形细胞的轴突组成联合传出 纤维,发向大脑皮质同侧或对侧的其它区域
比较组织学:人和实验动物之间大脑组织形态学结 构无明显差异。
小脑皮质:神经元有5 种 蒲肯野细胞(Purkinje cell)为唯一的传出神经元 颗粒细胞、星形细胞、篮状细胞和高尔基细胞,构成 局部神经环路 由表及里分为3 层: 分子层 1 分子层 蒲肯野细胞层 2 蒲肯野 颗粒层
★
→ →
侧角:含内脏运动神经元(胆碱能) 后角:神经元类型复杂,主要接受感觉神经元轴突传 入的神经冲动
脊髓的功能:传导上、下行神经冲动和反射活动
神经节 神经节中的神经元称节细胞 脊神经节:含假单极神经元(感觉神经元)和神经纤 维束;节细胞胞体圆,核圆,核仁明显,尼氏体细小 分散;胞体周围有卫星细胞 脑神经节:结构同上,分布于某些脑神经干上 自主神经节:包括交感和副交感神经节
细胞层 3 颗粒层
1. 分子层 较厚,含大量神经纤维 神经元少而分散,包括星形细胞和篮状细胞 星形细胞:位于浅层,小而多突起,轴突与蒲肯野细 胞形成突触 篮状细胞:位于深层,大,轴突长,末端呈网状包囊 蒲肯野细胞并与之形成突触
2. 蒲肯野细胞层 由一层蒲肯野细胞组成 蒲肯野细胞 胞体:大、呈梨形 树突:顶端发出数条粗主树突伸向分子层并不断分支 呈密集扇形分布,其上有许多树突棘 轴突:自底部发出,细长;组成传出纤维,进入小脑 白质
由表及里一般分为 6 层 1. 分子层 神经元少,主要为水平细胞和星形细胞;神 经元的突起和其它神经纤维与表面平行 2. 外颗粒层 大量星形细胞和少量锥体细胞 3. 外锥体细胞层 厚,大量中型锥体细胞;树突伸至分 子层,轴突组成联合传出纤维
4.内颗粒层 大量星形细胞 5.内锥体细胞层 大、中型锥体细胞;轴突组成投射纤 维 6.多形细胞层 梭形细胞为主, 还有锥体细胞、星形细 胞;梭形细胞树突伸至分子层,轴突组成投射纤 维或联合传出纤维
3. 颗粒层 含密集的颗粒细胞和一些高尔基细胞 颗粒细胞:小而圆,树突末端分支如爪状,轴突入分 子层后呈 T形分支,形成平行纤维,垂直穿过蒲肯野 细胞的扇形突起并与之形成突触 高尔基细胞:较大,树突分支多并进入分子层与平行 纤维接触;轴突在颗粒层内分支茂密,与颗粒细胞树 突形成突触
接受3 种传入纤维: 1. 攀缘纤维-起源于延髓,与蒲肯野细胞形成突触, 为兴奋性纤维 2. 苔藓纤维-起源于脊髓和脑干,与颗粒细胞、高尔 基细胞形成突触,为兴奋性纤维 3. 去甲肾上腺能纤维-起源于脑干,对蒲肯野细胞有 抑制作用
脊神经节细胞光镜像
交感神经节光镜像 内耳螺旋神经节光镜像 (镀银染色)
环行肌 神经元 纵行肌
副交感神经节- 小肠肌间神经丛 (左:HE染色 右:镀银染色 )
血-脑屏障(blood-brain barrier) 概念:毛细血管中血液与脑组织间的结构 组成:由脑连续毛细血管内皮 (有紧密连接 )、基膜、 神经胶质膜(星形胶质细胞胞突末端扩大形成脚板) 功能:阻止某些物质进入脑组织,但能选择性地让营 养物质和代谢产物通过,维持脑组织内环境的稳定
第五章 神经系统 Nervous System
神经系统主要由神经组织构成 CNS: 大脑、小脑、脊髓神经元位于大 脑和小脑的皮质与神经核、脊髓灰质 PNS: 脑、脊神经节和神经,自主神经 节和神经 功能:通过神经元及其突触建立的神 经网络直接或间接调控机体各系统、 器官的活动,对体内、外各种刺激作 出迅速而完善的适应性反应
脉络丛与脑脊液 由第3、4脑室顶和部分侧脑室壁的软膜与室管膜直接 相贴,突入脑室而形成的皱襞样结构,其上皮为单层 矮柱状或立方上皮;具有分泌功能,分泌的无色透明 液体为脑脊液,有营养和保护脑和脊髓的作用
• 本章重点
• 大脑皮质的分层 • 脊髓灰质各部位神经元的特点 • 血-脑屏障的构成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