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 理 心 理 学
管理心理学概论PPT课件
❖
2
❖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用于解决组 织和管理问题的科学,就是指研究组织管理 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 律的科学。
❖ 教材1:管理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企业管理中社 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 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管 理工作,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的一门科学。
有改进措施,不断提高员工满意度; ❖ 7、有针对性地培训员工,员工受再教育
的机会均等; ❖ 8、有客观公正的考核体系,在同行业中
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
29
❖最大限度提高工效,达成组 织目标 ,同时增加个人在工作中的满意度。
❖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
❖ 学习目标:
❖ 1、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 研究范围。
❖ 2、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 3、了解管理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理论框 架和内容体系。
❖ 4、认识学习管理心理学在理论和实践上 的意义。
1
❖第一章 管理心理学概论 第一节 管理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 一、管理心理学的定义及其研究对象
20
❖ 其次,没有组织的高绩效也无法长期维持组 织内成员的满意。
❖ 典型的例证就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的社会 实验。
❖ 1825-1825年欧文在美国创办“新协和村”, 目的是要通过宣传、感化使人努力工作(全 凭自觉),同时在结果分配上没有差别,大 家各取所需。用欧文的话说,就是“我们的 公社一切平等,衣食住行全部免费供应。还 有免费学校”。实验以失败告终。
7
❖ (3)研究的内容大同小异。管理心理学与组 织行为学的内容框架基本相同,都研究个体 问题、群体问题、激励问题、领导问题、组 织文化与变革等。
管理心理学报告总结心得(最新7篇)
管理心理学报告总结心得(最新7篇)学习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篇一通过这个学期的《设计心理学》课程,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和设计心理学有关,它是真正的融入到了我们的方方面面,所以它的重要性显而易见。
学习设计心理学,相信它会对我今后的设计有极大帮助。
课上有许多有趣的东西是书里所看不到的,时下好的创意,好的广告,好的建筑艺术。
在学习中,我觉得老师的那种教学模式,我比较能接受,不是一味的死读课本,而是举例分析,给我们讲很多社会上的实例,让我们更好的去理解它的含义,更好地掌握所讲的知识。
老师讲得不枯燥乏味,我们听的也津津有味,让我们在快乐中学到了许多新知识,也增长了见识。
老师讲的东西不是照着书本走,而是从书中提炼的精华和要点,跳出书本讲一些设计师应有的技能常识和实际应用实例,给我们看的一些优秀的广告、建筑、产品的设计等,让我们好的设计师是怎样做的。
设计心理学学习让自己开拓了视野,培养了思维判断能力。
想问题也不会只从一个方面想,而是会从其他方面想。
每当遇到难题时,我告诫自己,在当今知识经济高度发达的今天,只有不断充实自己,才是正确的,放弃了学习就等于放弃了自己美好的前途。
设计心理学是设计专业一门理论课,是设计师必须掌握的学科,是建立在心理学基础上,是把人们的心理状态,尤其是人们对与需求的心理通过意识作用于设计的一门学问,它同时研究人们在设计创造过程中的心态。
以及设计对社会及对社会个体所产生的心理反应,反过来在作用于设计,起到使设计更能够反映和满足人们的心理作用。
开展设计心理学的研究是企图沟通生产者。
设计师与消费者的关系。
使每一个消费者都能买到称心如意的产品,要达到这一目的必须了解消费者心理和研究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设计是把一种计划、规划、设想通过视觉的形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先是策划一个即将实施的项目,然后按照策划的要求进行构思、制定方案、实施操作、绘制图样、进行施工、检验样本、通过设计方案的验收等整个环节的工作。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
《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管理心理学》心得体会15篇1一、管理心理学在学校教师管理活动中的应用(一)学校在教师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及其根源从当前许多学校的教师管理工作情况来看,存在着重管事轻管人,重管结果而轻管过程的倾向,更有甚者,要求教师每天上班签到、坐班定时和下班点名,似乎只有时刻把教师管得严严的,才能显示出管理的威力和水平。
这种管理策略,对某些企业或许确有实效,但对教师来说,若无视其工作特点和职业的社会特殊性,照搬照套,则未必是一种高明的管理。
我们不妨先来分析一下教师的工作特点和心理特征。
(二)学校教师积极性的心理分析积极性是推动人们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一种心理能动状态,也是主动自觉、认真负责、创造性的完成任务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是在需要和动机的推动下,在目标的指引下产生的。
教师工作积极性主要表现为:在政治上,有鲜明的观点,坚定的立场,有一定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力;在思想上,敬业乐教,默默奉献,有自我牺牲精神,有正确的教学观、育人观、质量观;在行为上,注重师表形象,一言一行不失为人师表的特殊身份,严谨治学,勇于创新,不断增长自己的才智与学识;在工作上,勤奋工作,恪尽职守,善于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服从组织,顾全大局,较好地完成学校分配的各项工作任务。
(三)解决教师管理问题的措施刻师在工作过程中,其心理活动和所处的心理环境直接影响着他的行为方式和行为结果。
学校管理者只有掌握教师的心理特征,有效地运用心理学这个“神秘武器”,才能创造出适合教师工作的心理环境,调动教师工作积极性。
所以,研究作为办学主导力量的教师的职业心理特征及其管理策略,对学校的有效管理有着极大的帮助。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会遇到积极、热情、主动、能干的教师,也会遇到消极、冷淡、被动、敷衍的教师。
作为管理者,应该明确管理的核心是人的管理,是否能够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学校领导管理成败的关键。
学校进行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主要靠教师的积极性,靠调动教师内部的动力。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是心理科学的一个分支,是研究组织管理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
作为一个在企业管理的改革与发展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年轻学科,其主要任务是探索改进管理工作的心理依据,寻求激励人心理和行为的各种途径和方法,以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劳动生产率。
其研究重点是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组织、领导中的具体心理活动的规律性。
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管理心理学或行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科学。
它是应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来研究组织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组织中的心理活动、人际关系和人的积极性的一门边缘科学。
管理心理学是把心理学的知识应用于分析、说明、指导管理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行为的工业心理学分支,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现象、心理过程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以组织中的人作为特定的研究对象,重点在于对共同经营管理目标的人的系统的研究,以提高效率,在一定的成本控制条件下,最大限度地调动人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当今的管理心理学都是以人本思想为前提的。
它有助于调动人的积极性、改善组织结构和领导绩效,提高工作生活质量,建立健康文明的人际关系,达到提高管理水平和发展生产的目的。
管理心理学的知识来源一般认为,管理心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四门学科构成了其理论的基石,它们是心理学、社会学、政治学和人类学。
管理心理学行为的研究绝大部分属于对个体心理学范畴,而且现代管理中,随着对“人”的问题的关注,心理学的因素已显得更加重要;社会学既研究微观层面的社会互动,也研究宏观层面的社会结构,管理心理学中对于群体中的人际关系、角色知觉、群体规范、价值观、组织文化等内容的涉及都来源于社会学。
人类学中文化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的理论对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帮助很大,因为近年来国际化趋势产生了管理的新问题,即如何管理不同文化背景的员工,并使之整合于特定的组织文化中。
管理心理学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概述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组织系统内部成员之间,在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管理:是在特定环境下,对组织系统的人力、财力、物力、科技、信息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以实现组织系统的目标的过程。
系统特点:1.系统是由要素构成的;2.系统的构成存在特定的方式;3.特定系统有特定的功能;4.系统存在于一定的环境中。
环境宏观环境:即一般环境;组织的具体工作环境:消费者支持者竞争者调解者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由:1.人是组织行为的主体 2.人是活的生产力 3.人力资源存在巨大的潜能组织管理的对象对物的管理=> 涉及“人——机”关系(工程心理学)。
对人的管理=>涉及“人——人”关系(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的内容范围:1.人性假设与管理理论2关于个体心理的研究3.关于团体心理的研究4.关于组织心理的研究5.关于领导心理的研究管理心理学的任务:1. 作为应用学科,首要任务是提高组织的社会生产效率。
2.其次是提高组织成员的思想素质,为精神文明建设服务。
为完成此任务,须着重研究和解决以下问题:(1)重视研究个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2)重视研究团体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3)重视研究组织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4)重视研究领导心理与管理的关系。
3.管理心理学还承担着完善管理理论,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心理学体系,促进心理学理论发展的任务。
心理学是管理心理学的理论基础,尤其发挥作用的是普通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
普通心理学是研究人的一般心理现象以及规律的科学。
其研究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个主要部分(PP30)。
管理心理学中关于个体心理部分的内容(如,个性与管理、认知与管理、组织成员的需要与动机研究等)就是以普通心理学为基础的。
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科学。
包括个体和群体在社会和文化环境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心理现象和规律。
管理心理学中关于职工的社会认知、态度、挫折,群体凝聚力与士气、人际沟通、人际关系等问题的研究与社会心理学有紧密联系。
管理心理学考试重点
管理心理学:又称为行为管理学,是研究人的行为心理活动规律的科学。
管理心理学是用管理学、行为学、心理学、社会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原理,以研究人的心理行为和人际关系、人的积极性为对象的一门综合性科学,同时也是一门边缘科学。
行为科学:就是对工人在生产中的行为以及这些行为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以便调节企业中的人际关系,提高生产率。
动机:是心理学的概念,愿意为引起动作,是行为的直接原因。
所谓动机,是指引起行为,维持该行为,并将此行为导向某一目标(个人需要的满足)的过程。
人为学:也称人学或行为学,是研究人的哲学,研究人的本质与行为运动规律的学问。
行为:是人类日常生活所表现的一切动作。
心理:是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和气质、能力、性格等心理现象的总称。
心理现象:是人脑的机能,又是客观现实的主观映象心理活动:客观事物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在人脑中的反映。
心理过程:即心理活动的过程,是心理现象的不同形式对现实的动态反映。
反射:是有机体借神经系统的实现的对一定刺激所做的一定有规律性的反应。
意志:是指人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支配其行动以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
意志过程:最终表现为行动的,积极要求改变现实的心理过程。
人的个性:是指在一个人身上经常地、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的总和。
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指某个人典型地表现于心里过程的强度,心理过程的速度和稳定性以及心理活动的指导性特点等动力方面的特点。
性格,是指一个人表现在态度和行为方面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
它是个性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性格是受一定思想、意识、信仰、世界观的影响和制约的能力:与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有关的心理特征,通常指个体从事一定社会实践活动的本领。
素质: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的特征。
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征以及感官和运动器官的特征。
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总结,从心理学的观点来说,是头脑中的经验系统,它以思想内容的形式为人所掌握。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也可称为组织管理心理学或行为管理学,是一门研究组织中人的行为与心理活动规律的综合性科学。
X理论:一般人都没有什么雄心,不喜欢负责任,宁可被别人指挥;为了满足基本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必须用强制、惩罚的办法Y理论:人天生勤奋,视劳动为游戏;人为自身承诺而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满足,自我实现是最重要最有意义的需要;承担责任,寻求责任;广泛存在着想象力,智慧和创造力,一般人只得到部分发挥。
超Y理论:胜任感是人各种各样需求中的主要需求;不同人取得胜任感的方式不同;如果任务和组织相适应,胜任感极可能取得;胜任感的后激励作用。
气质即人们常说的“性情、脾气”是人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心理表现,是不以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性。
性格是表现在人们态度和行为上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它是通过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表现出来的。
有效性即效度,是指测验对于所要测量的心理特征能测量到的程度。
可靠性即指信度,是对人的行为进行先后数次测量的一致性。
社会化:就是个体对社会的认识与适应。
它是通过个体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而实现的,是一个逐步内化的过程。
个性,一般是指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而人的个性是指个体带厄倾向性的、本质的、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社会角色,实际上就是个体的一种职能,一种对每个处在特定地位上的人所要求的那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模式。
角色就是一个人的社会身份。
社会角色不仅说明了一个人在组织系统中的社会地位,同时也说明了他在组织活动中的行为功能和对社会的作用。
所谓角色期待,就是组织中的每个人,在组织中总是占有一定的“职位”,对于占有这个“职位”的人,人们对他总是赋予一定的期望,而人们对他所应具有的行为期望,就称为角色的期待。
角色理论:从角色的观点出发,来分析和研究一个人的社会行为活动,在心理学中,就称为角色理论。
角色理论主要包括角色的认知,角色的学习和角色的期待等内容。
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
管理心理学(名词解释)1、管理心理学:是管理中具体的社会,心理现象。
以及个体、群体、领导级组织中的具体心理活动规律性。
2、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坏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里倾向系统。
价值观往往容易被看作仅属于认知的范畴,其实它通常是充满着情感和意志的3、能力:是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里条件,是个体的一种心里特征。
4、知觉:是对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直接反映,但知觉不是对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对事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是人对感觉信息的组织和解释的过程。
5、个性:是指一个人在其生活,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不同于他人的特点,它能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并影响个人的行为。
6、气质:是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之一,它是指在人的认识,情感,言语和行动中,心理活动发生时力量的强弱,变化的快慢和均衡程度等稳定的动力特征。
7、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
8、自我知觉:指个体在社会实践中,对自已的生理,心理,行为状态及自已同周围关系的认识,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知觉,一个人能正确地认识自已是有效地从事社会活动的前提,人们对自已的认识,决定了自已的生活态度,决定了自已是否能对自已加以控制,是社会化成熟的标志。
9、社会知觉:是个人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推翻与判断的过程。
10、知觉错误:指的是由于受知觉规律的影响,社会知觉可能产生的偏差。
也称知觉效应,效应即作用的结果。
11、晕轮效应:亦称光环效应,是指人们在看问题时,像“日晕”一样,由一个中点点逐步向外扩散成越来越大的圆圈,是一种以突出特征来推论其他方面特征的一种以点代面,以偏概全的社会心理效应。
12、价值观:是人们用来区分好环标准并指导行为的心理倾向系统。
13、态度:是个体对某一特定的客体做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它具有评价性。
14、动机:心理学家一般把动机定义为激发,维持和调节人们从事某种活动,并引导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部心理过程或内在动力。
管理心理学重点全
第一章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意义和方法1 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科学。
1958年,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黎维特出版了一本名为《管理心理学》的专著,意味着管理心理学作为学科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2理心理学的研究容(一)传统看法管理心理学由三大块构成: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心理(二)五分法知道管理活动有目标、人力、环境、时间和信息五大要素,在个人和组织为了提高自身的效率所进行的各种活动中,它们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因此,从这样的角度可以把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容分为五个方面:目标管理MBO、人力管理MBM、环境管理MBE、时间管理MBT和信息管理MBI。
*4管理心理学形成的理论准备1)、心理技术学(工业心理学)-----闵斯脱博格.,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和工业生产率》.论述了运用心理测验方法选拔合格工人等问题2)、人际关系学(霍桑实验)----梅奥、罗特利斯伯格(1)人不仅是追求物质享受的"经济人”,而且是追求社会需要和心理满足的"社会人”。
(2)劳动生产率不仅受物质条件与管理制度的影响,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职工的积极性。
(3)改善企业管理,既要发挥"正式团体”的作用,更应重视"非正式团体”(亲密伙伴或哥儿们团体)的作用。
"非正式团体”这种无形的组织有其特殊的规,并影响部成员的行为。
(4)新型领导既要考虑职工合乎逻辑的理性行为,还应重视职工非逻辑性的情感需要。
领导要经常与职工进行意见沟通,尽量满足职工的心理需要。
3).群体动力理论------创始人德国心理学家勒温,主要研究群体活动、情绪和相互影响之间的相互关系;群体中的领导方式;群体成员参与;群体规模等问题."群体动力”理论对于组织管理心理学的形成和发展有很大影响,特别是对于研究群体行为做出了很大贡献。
4、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作为人的动机基础的需要层次理论,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分为五类,即生理、安全、社交、尊重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管理心理学参考答案
《管理心理学》复习题参考答案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是什么?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管理心理学是研究管理活动中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使个人和组织提高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目标和个人发展目标的一门科学。
管理心理学的定义主要包括三层含义。
(1)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行为规律及其潜在的心理机制心理是行为的内在动因和依据,行为是心理的外在反应和表现。
行为是在一定心理活动的指导下进行的,人的行为有其潜在心理机制的作用。
(2)管理心理学的研究范围限定在组织管理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人们心理和行为的规律管理心理学研究的主要范围是人们在组织、团体、单位里进行劳动和完成任务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活动规律。
(3)管理心理学的研究目的是要把心理学的基本原理运用到管理实践中了解和掌握管理活动中人们的心理、行为发生和发展的一般规律,在此基础上,提高对人们心理行为的预测、引导和控制能力;调动人们工作的积极性,挖掘出每个人的发展潜能;正确处理组织内部上下级之间和员工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为选拔合格的领导人和管理者提供心理学的依据。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管理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内容是企业管理中的社会心理现象,以及个体、群体、领导和组织中的具体心理和行为活动的规律性。
也就是说,管理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领导心理与行为和组织心理与行为等内容。
(1)个体心理与行为任何个体都是有思想、有感情、有追求的活生生的有机体。
个体是组成组织的基本细胞,直接影响组织的整体素质。
个体心理与行为从把握人心理特征的个性和共性出发,研究包括员工的个性特征、社会知觉、工作态度、工作价值观念、工作满意度、工作压力以及情绪、动机、需要、期望等问题。
研究这些问题,对于在管理活动中调动和激励员工的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2)群体心理与行为群体是组织中的基本单元,在现代企业中,管理部门的工作主要是针对群体进行的。
群体心理与行为是群体成员在群体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研究群体心理与行为主要从群体规范、群体压力、群体气氛、信息沟通、人际关系、群体内聚力等多个维度,把握群体活动特点及群体对个人心理状态的影响等问题,群体心理与行为的研究有助于工作团队的建设及塑造高绩效的团队。
管理心理学
管理心理学1.个性:所谓个性就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较稳定的组合。
2.气质∶指人的生理、心理等素质,是相当稳定的个性特点,即人们平时所说的脾气,秉性。
3.性格:是个人对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4.能力:一方面是指个人到目前为止所具有的知识和技能,另一方面指可造就行和潜力。
7.知觉:人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直接反映。
1.知识经验知觉时人的知识经验如何,直接影响只觉得内容,准确性和速度。
2.定势定势是指主体对一定活动的特殊和预先的准备状态。
它决定同类后继心理活动的趋势。
定势在人的知觉,记忆,思维,行为,态度中起重要作用。
9.社会知觉:是指知觉过程受社会因素的影响对人的直觉与对动物的直觉不同。
1群体: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由更多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成的人群集合1·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领导行为:领导行为是指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的所作所为,领导者在领导过程的不同阶段中因情境和任务需要会表现出不同领导行为。
需要:个体对某种目标的渴望,并且要求从外界获得某种资源以满足这种欲望的心理状态。
动机:动机是为使需要获得满足而支配行为表现的内心活动,功能是激发、引导、维持和调整行为实现目标。
激励:激励是激发人的动机,使人有一个内在的动力,朝所期望的目标前进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过程。
规范:群体成员共同接受的一些行为标准。
一.导论1.基本问题:第一个是组织对成员的思想,感情和行动的影响方式;第二个是组织的各个成员的行为方式及其绩效对整个组织绩效的影响。
2.管理心理学的发展史一,管理心理学的萌芽——工业管理心理学产生阶段1创始人:闵斯托伯格Hu go Munsterburge(工业管理之父)2主要成就:把心理学应用到工业生产领域3代表作《心理学和工作效率》4主要内容1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人2尽可能有的最好工作3 尽可能有的最好效率泰罗科学管理《科学管理原理》(形成了科学管理体系)主要观点:1 运用观测分析法制定标准操作方法和工资定额2把供热量使用工具,设备,材料及作业环境标准化3实施有才差别的计件工资制度4把计划职能与执行职能分开,用科学犯非法代替经验工作方法5在管理组织上实行职能制和例外原则6强调能力与工作相适二,管理心理学的开创阶段1创始人:梅奥2主要成就:霍桑实验和人际关系学说3代表作:《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4核心思想:1梅奥霍桑试验得出的结果1)工人不仅是由金钱驱使的经济人2)个人的态度对决定行为的方式起着特殊重要的作用3)揭示了监工对工人的士气和劳动生产率的影响作用4)表明小团体的情绪和协作队完成组织目标和使工人感到满意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5篇
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5篇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一:管理心理学学习心得通过学习《管理心理学》,让我学到不少的心理学知识,受益匪浅。
管理心理学是运用普通心理学提示的人的心理活动的一般规律,并使之在管理活动中具体化,了解人的心理活动规律是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
人是企业主体,是人、财、物诸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要素,因而也是管理的核心。
管理心理学以分析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为重心。
人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人是管理的基础,也是所以需要管理的原因及目的。
现代管理的特点之一就是强调以“人”为中心的管理,要做到这一点,就应该掌握人在管理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的规律。
而管理心理学就是研究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学科,因此,学习管理心理学的知识,不仅有助于管理者掌握管理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性知识,而且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原则:1、客观性原则:管理领域中的一切心理现象都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它是和活动的外部条件和内部条件互相联系的。
2、联系性原则:人的心理现象与外部环境的刺激、主体的状况和反应活动紧密地联系着。
3、发展性原则: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处在运动与发展之中,所以管理心理学的研究也要贯彻发展性原则。
管理心理学研究的方法:1、观察法:是在日常的不作人工干预的自然和社会情况下,有目的有计划地直接观察组织中人的行为的研究方法。
2、实验法:是研究者有目的地通过严格控制或创设的条件,主动地引起被试者的行为变化。
3、调查法:是通过搜集各种有头材料间接了解组织中人的心理活动的方法。
调查的方法有谈话法、问卷法等。
4、测验法:是根据预先制定的标准化的测量表对人的心理品质进行测量的方法。
5、个案法:也叫案例法。
学习管理心理学的意义:1、有助于管理者树立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理念。
2、有助于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的统一。
3、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
4、有助于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工作。
其中,我觉得在《管理心理学》中,沟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
管理心理学重点
名词解释:1. 负强化:就是取消那些令人厌恶的刺激,从而增强该行为今后发生的频率。
2. 员工成熟度:下属成熟度包括两个可以沿着一条连续线表示的主要部分:工作成熟度和心理成熟度:工作成熟度是表现出来的与任务有关的能力、技巧和知识。
心理成熟度与信心,自愿和动力方面的感觉有关。
3. 表同: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己身上。
这往往表现为模仿别人的举止言行。
4. 挫折:是指人们在通向目标的道路上遇到障碍不能克服时产生的紧张状态或情绪反应。
5. 社会助长:是指个人对别人的意识,包括别人在场或与别人一起活动所带来的行为效率的提高。
6.冲突:心理学上把冲突定义为一种过程,当某个群体或个体感知到其他群体或个体妨碍了或将妨碍自己的需要、利益或目标的实现时,这个过程就开始了。
7. 群体内聚力:是指成员之间的相互吸引力以及他们愿意留在组织中的程度。
8.期望:就是指一个人根据以往的能力和经验,在一定的时间里希望达到目标或满足需要的一种心理活动。
9. 从众:是指根据他人而做出的行为或信念的改变。
10. 近因效应:指最近或最后获得的信息给人留下的较深刻的印象。
11. 激励:指的是通过某些精神或物质的刺激,激发人的工作动机,使人朝着组织所希望的目标和方向前进的心理活动过程。
12. 性格:是个体比较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13. 投射:一个人把自己身上存在的不良品质强加于别人身上就是投射作用的表现。
14. 组织:是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或组织是为实现某一共同目标,在分工与协作基础上构成的人群集合系统。
15. 群体: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而成的集合体。
16应激:是一种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
有两种性质的应激,一种是短期或偶然发生的,是由出乎意料的紧急情况所引起的应急反应,另一种应激是长期的,是由生活压力所引起的。
17流程再造:哈默博士提出了流程再造概念:根本重新思考,彻底翻新作业流程,以使在现今衡量表现的关键因素:如成本、品质、服务和速度等方面获得戏剧化的改善。
管理心理学重点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1、管理心理学在20世纪50年代正式诞生于美国。
2、认知平衡理论的提出者是海德。
3、编制16种个性因素问卷的是卡特尔。
4、组织承诺的影响因素有组织财务状况、客户对组织的满意度、组织核心业务流程、组织学习成长和创新能力。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个体心理、群体心理、组织行为、领导行为。
5、态度包含的成分有认知、情感、意向。
6、工作层面压力源主要有工作负荷、工作条件、工作的复杂性。
7、霍桑试验主要包括团体动力、信息交流、团体及成员的相互关系几个阶段。
1、常见的社会知觉偏见主要有首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投射效应、社会刻板现象等几种。
2、态度形成的过程包括顺从、同化、内化。
3、群体的心理效应包括社会助长、社会抑制、社会堕化、从众、服从。
4、管理心理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古典管理心理学、行为管理心理学、现代管理心理学三个阶段。
5、态度的功能包括适应功能、自我防御功能、价值表现功能、知识功能。
6、群体的动力性特征有群体压力、群体凝聚力、群体士气。
二、简答题(共35分)1、印象管理的策略有哪些?(6分)(1)留下良好的第一印象 (2) 角色置换 (3)相互支持 (4)由衷地赞美他人的优点(5)自我显示2、影响员工工作满意的因素有哪些?(7分)1、工作本身的性质和特点2、工作报酬3、员工发展4、监督机制5、同事关系3、能力的个别差异主要表现在那些方面?(6分)1、能力的类型差异2、能力发展水平的差异3、能力发展早晚的差异4、从个人角度出发应如何进行压力管理?(8分)(1)消除工作压力源(2)合理地管理时间(3)调整认知方式(4)控制压力的后果(5)寻求社会支持5、托马斯的五种冲突管理风格是什么?(8分)(1)竞争策略(强制策略)(2)回避策略(3)合作策略(4)迁就策略(5)妥协策略1、性格的结构包括哪些方面?(8分)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意志特征3、性格的情绪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2、影响态度与行为一致性的因素有哪些?(8分)(一)态度的强度(二)环境的压力(三)态度形成的方式(四)态度对象与个体的关系(五)时间因素(六)个性因素3、常见的归因偏差有哪些?(7分)(1)观察者与行为者的归因偏差(2)涉及个人利益的归因偏差(3)归因过程中的拟人化错误(4)责任归因中的偏见等几种4、自我知觉是如何形成的?(6分)(一)他人评价(二)社会比较(三)内省5、提高员工组织承诺的途径有哪些?(6分)1、感情承诺2、理想承诺3、规范承诺4、经济承诺5、机会承诺三、案例分析(共45分)1、王义堂现象不到两年换一个,换了12任厂长也没摆脱亏损的一家国有企业,却在一个农民手里起死回生。
管理心理学资料
管理心理学资料1、个性:是指一个人整个的、本质的、比较稳定的意识倾向性与心理特征的总和。
2、气质:是个人与神经过程的特性相联系的行为特征.3、性格:是一个人比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
4、能力:是指个人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特征,或者说,能力是个人完成一定活动的本领。
5、素质:是有机体天生具有的某些解剖和生理特征,主要是神经系统、脑的特性以及感官的特征。
6、再造能力:是指人们能顺利地学习和掌握前人所积累的知识经验和生产技能,并能按照已有的式样进行某种学习、工作或生产活动的心理素质。
7、创造能力:是指人们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在总结前人知识经验的基础上,独立地创造出对社会具有一定价值的、独特的东西的心理素质。
8、兴趣:就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
9、影响个性形成的因素有:①先天遗传因素。
②家庭因素.③文化传统因素.④阶级和阶层因素。
10、正确认识气质在实践中的地位和作用.人类的行为,主要的不是决定于气质,而是决定于在社会环境和教育影响下的动机和态度;气质在人类实践活动中只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①气质类型本身无好坏的区别.②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高低.③气质对工作性质和效率以及人际交往方式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11、性格与气质的关系:①性格与气质之间,有一定的联系和区别。
它们都是人脑的机能,其共同的基础是神经类型。
巴甫洛夫学派认为,神经类型不仅是气质的直接生理基础,而且也是性格的自然基础之一。
性格和气质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同时形成的,也是由人脑的同一活动实现的.气质不是存在于人的性格的某种外来的东西,而是有机地包括在性格结构之中,二者共处一体,相互渗透、相互影响。
气质影响着性格的动态方面,渲染性格特征,使性格具有独特的色彩.性格对气质也有影响作用,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掩盖或改造气质,使其服从于生活实践的要求。
具有坚强性格的人可以克服、遏制他的气质中的某些消极方面,发展其积极的方面。
第1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管理心理学》PPT课件
管理心理学的发展
研究机构不断扩大,专业研究人员不断增加。 研究的范围已由工业组织扩大到政治团体、工会、公共机构、政府
机关、军队、医院乃至监狱、精神病院等各种组织。 在理论上,逐步从静态的观点发展为从系统观点和应变观点来考察
组织和管理中的心理学问题。例如:提出了“开放的社会技术系统” 的概念。 在研究方法上,逐步从单因素分析发展到多因素的综合分析,从过 去传统的实验室实验方法发展为现场实验,参与观察以及大规模的 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等。
实验的自变量是播放音乐的音量,因变量是购物时间长短和花钱总量。研究者 在顾客走出超级市场后向顾客提出以下问题:你是否意识到了背景音乐?请对音乐 的响度进行评价;是否喜欢这一乐曲?
研究结果表明,高音量组与低音量组的顾客在花钱总量上没有显著差异,但在 购物时间上有明显差别,即在高音量的市场中,顾客一般更迅速地选购货物。
现场实验法:超市音乐
在超级市场中是否播放音乐或播放何种类型的乐曲,对顾客在市场中的消费行为 是否有影响呢?
研究者根据日常经验提出了一个假设,即不同水平的音响将影响顾客在超级市 场内的行为(如低音量将减缓人的行动,而高音量将加速人的行动)。实验是在两 个规模不同的超级市场里进行的,时间是星期五下午和星期六下午。
第1章 管理心理学概述
内容纲要
管理心理学的概念,研究对象,即内容结构体系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和学习任务 管理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古代中外管理心理学思想的产生 管理心理学的建立后发展的历史沿革和趋势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分决议参加制度、提案制度、制订发展计划,选择含有 挑战性工作等。使工人充分展示自己能力,满足自我实 现需要。
问题:你认为内外奖励哪种更能提升职员主动性?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第16页
❖ (四)评价
问题:你怎样了解工作扩充化、 丰富化管理办法含义?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第9页
❖ ①认为工人工作主要动机,是满足社会需要, 经过同事间交往能满足社会需要;
❖ ②工业革命结果,分工太细,工作变得单调
雪
无意义,需要从工作关系中寻找意义;
恩
❖ ③工人对工作群体社会力反应比经济诱因强
烈;
❖ ④工人最希望管理者能满足自己社会需要。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2、人在同一时期内有各种需要和动机,
( 二
他们相互作用,形成错综复杂动机模式。
)
3、人在组织环境中,工作与生活环境改
基
变会产生新需要和动机模式。
础
4、一个人在不一样单位或同一单位不一
观
样部门工作会产生不一样需要。
点
5、因为大家需要不一样、能力各异,对
同一管理模式会有不一样反应。
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任何个人普遍行 之有效方法。
▪ 认为新人轻易接收企业文化,较少有抵触和拒 绝,而管理关键就是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
管理心理学管理心理学中的人性观
❖ 1、采取了工作扩充化,丰富化管理办 法,尊重人发展、重视人价值,提升了 工人士气。
❖ 2、其理论基础是错误。
❖ 人既不是天生懒惰也不是天生勤奋;人发展 不是自然成熟过程,要受社会、环境、教育 影响;到达自感人标准不是少数人。
管理心理学(全)
管理心理学
实用文档
第一讲
心理与管理
实用文档
一、管理概述
1、管理的实质
让他人做事
把事情做好
话——听(不听;假听、真听) 活——干(不干;假干、肯干,苦干、巧干)
实用文档
管理就是有能力引导他人,“快 快乐乐”的去做他“应该”做的 事,甚至是他不“喜欢”做的事 。
里根说:“一个懂得运用别人能 力的人,不论他是谁,都可以当 领导者。”
性格特征
实用文档
对现实态度的特征
对己特征:谦逊、自负、自豪、自卑、 大方、羞怯;
对人(社会、集体、他人)特征:公正 、自私、诚实、虚伪、善交际、孤僻好 静、热情、冷淡;
对事(劳动|工作)特征:勤劳、懒惰、 认真负责、粗心大意、开拓创新、墨守 成规、节俭、浪费
实用文档
意志特征
对行为目的明确程度:明确或盲目、独立性或 暗示性、纪律性或散漫性;
认知活动的开端与基础
分类
实用文档
A、内部感觉:
肌体感觉(内脏觉):饥、渴等,正常情 况下无感觉
平衡感觉(位置觉),又称对称感觉
运动感觉:关节肌肉感觉
B、外部感觉:
五大感觉器官——五大感觉
实用文档
①视觉: 主导感学
的行为方式。
2、分类:
生理倾向:外向/内向; 心理倾向:理智/情绪/意志; 社会倾向:
实用文档
生理倾向:
外向型:开朗活泼、善于交际、注意与兴趣倾 向于外部;
内向型:富于想象、孤僻,注意与兴趣倾向于 内部世界;
社会倾向:
顺从型:易受暗示,服从权势,不善适应紧急 情况,按别人意见办事;
独立型:有坚定信念,善于独立思考,不畏难 ,遇急不慌,喜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挫折与管理 (一)预防挫折 1。调解人的需要 个人的动机受到阻碍,需要得不 到满足是造成挫折的根原因。“需要的管理” 2。消除产生挫折的自然因素 地震预防、台风警报、 厂房加固、机器防护、原材料合理堆放、照明、通风、 工作的丰富华、轮换、治理污染等。 3。改善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紧张、互相猜忌、彼此 记恨、形成心理负担是造成挫折的另一重要原因。“上 下级关系 同事、朋友关系” 4。改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 适当调整组织机构和 制度,实行参与制、授权制和建议制,不使职工有受到 严格监督和控制的感觉。 5。个人修养和挫折容忍力的加强 6。抱负水平适度
(二)正确的对待和接受挫折人
1。采取宽容的态度 象对待病人一样对待受挫折人,不能采取针锋相对的态度,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形成一种解决问题的温暖氛围。 2。调节挫折情景 (1)主体知觉重组 (2)客观改变挫折情景:做有兴趣事情;调换工作; 改变气氛,制造温暖氛围;少用惩罚。 3。精神发泄法 创造一种环境或采取某种方式,使受挫折者自由表达其受 压抑的情感,使其紧张和愤怒得以宣泄
瞬间挫折的直觉测验
在繁华的大街上漫步,你摔倒了,你会怎么办? A, 看自己有没有受伤; B, 立即爬起来,不当回事; C, 看别人的表情; D, 自嘲一下。 测试瞬间挫折的直觉反映------A, 理智----关注重自己的利益 B, AQ高 C, 注重别人对自己的印象 D, 自我心理平衡能力强
第二节 应急与焦虑调适
三、挫折的应对 (一) 积极预防挫折 1, 消除产生挫折的原因 2,改善人际关系
(二) 正确对待受挫者 1,采取宽容态度 理解他们 2,提高认识水平 分清是非 3,改善所处环境 4,运用精神发泄法 写申诉信
它 紧紧的追随我 寸步不离 我跑啊跑 跑过夏天 刚要为它的消失而庆幸 怎知一瞬间 它从我的心底钻出 恍惚、游荡、抽丝 我的手脚被罩住、捆住,大口喘气 仍逃不脱自缚的命运…… 春来了,灿烂的阳光下 一只蛾子翩翩起舞 扇动着翠色的翅膀 飞阿飞,别停下 莫非要忘却 啄破厚茧之唇上 那仍存的淡淡苦涩
3。幻想:个体受挫后,把自己置于一种脱离现实的想象的世界 企图以非现实的虚构的方式来应付挫折或取弃已经成熟的成人方式而采取 早期幼稚的方式去应付处境和问题或用于满足自己的欲望。捶胸 顿足、号啕大哭、撕破衣服、咬手指头等;不愿承担责任、不能 做出简单的决策、敏感性降低、不能区分合理的和不合理的要求、 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盲目的追随某个领导、无理取闹、毫无理 由的担心、轻信谣言等。 5。病态固执:个体受挫后,一再采取一种一成不变的反应方 式。缺乏机敏品质和随机应变的能力,错误的以为固执就是坚定, 在变化和情景面前,仍以刻板性的反应出现。逆反心理。“错把 固执当坚定,错把愚磨当沉着。” (二)间接持续的行为 1。焦虑不安 2。自卑感 3。绩效降低(意外 事故的发生)
5。表同作用:把别人具有的,使自己感到羡慕的品质加到自 己身上。表现为模仿别人的举止行为,以别人的姿态自居。 “典型” “榜样” 6。投射作用:把自己不喜欢或不能接受的性格、态度、意念、 欲望转移到外部世界或他人身上,在无意识中减轻自己的内 疚和压力。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7。反向作用:个体为了防止某些自认为不好的动机呈现于外 表行为,而采取与动机相反方向的行动。即外在行为与内在 动机不一致。 口是心非、南辕北辙、矫枉过正、欲盖弥彰、此地无银 三百两、明明是内心喜欢,在行为上反而极力排斥、过分炫 耀自己的优点,恰恰是自己内心有严重的自卑感、过分的逢 迎献媚,可能内心有不可告人的敌意和企图等。 8。否认作用:不是把痛苦的事件有目的地忘掉,而是把已经 发生的不愉快的事件加以否认,认为根本没有发生,以逃避 心理上的刺激、不安和痛苦。 掩耳盗铃、眼不见为净、我听错了等
挫折-------心理反应--------影响正常行为和活动效能 一、应激及调适 (一) 应激的含义 1, 应激的概念 由紧张引起的,伴随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改变的一种心理紧 张状态。 2, 应激的分类 (1)挫折引起的应激-----目标没有达成(改变目标或路线) (2)冲突引起的应激-----不容动机或行为冲突 (3)事变引起的应激-----社会事件环境变化 (4)压力引起的应激-----北大的女博士事件 3,应激的意义 倒U型 也要注意作业的难易程度 持续的时间
二、挫折的行为表现 (一)直接行为 1。攻击 耶鲁大学 德兰 攻击时挫折的结果,攻击的产 生可预测挫折的存在,挫折的存在一定会引起攻击的产生。 攻击行为的产生依赖4个因素: 驱力的强弱、驱力的范围、 受挫的频率、 惩罚的程度 (1)直接攻击:个体遭受挫折后,引起愤怒的情绪,对构成 挫折的人或物立即直接的攻击。鲁莽、不成熟、心胸狭窄的标志。 (2)转向攻击:个体在遭受挫折后,把愤怒的情绪发泄到同 构成挫折不相干的人或物上去。 ------替罪羊 ①迁怒 ②无名火或烦恼 ③自责 单位----家----妻子----孩子----布娃娃 2。冷漠 个体受挫后,无法攻击或攻击无效时,以沉默、 冷淡、无动于衷、失去喜怒哀乐的冷漠的态度表现出来。原因: (1)长期遭受挫折 (2)个人感到绝望 (3)心理恐惧、生理痛苦 (4)心理上有攻击和抑制的决定
(二) 应激源 引起应激的刺激物 1,职业应激源 组织特征与过程 工作条件与人际关系 工作要求与职业特点 2,生活应激源 重要人员的影响、 生活方式、 3,环境应激源 生态应激源 社会应激源
生活事件、 经济收入压力 偶合应激源------以外事故 自我引导应激源
(三) 应激的调适 1, 问题解决法 排除应激物 注意有悖社会规范-------被偷而偷(报复) 2, 情绪调节法 但,转移或抑制作用的行为要注意节制,如喝酒、抽烟、药物 -----反调节因素 问题与情绪调节法各有利弊。
舟,驶过人世海洋的波涛。
2。双重性
(1) 积极效应:顺境时的美德是节制, 逆境时的美德是坚忍,这种坚 忍的美德就像香料,必须经过焚烧和碾压才最芬芳。 (2)消极效应:失望、痛苦和焦虑 粗暴的对抗 疾病等
3。差异性 主观的心理感受 人的心理发展层次不同,认识方法
不同,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就不一样。
(二) 挫折的意义 1, 积极方面 增长解决问题的能力,满足欲望 2, 不利方面 挫折过大,引起心理痛苦、情绪波动、行为 偏差,甚至引起疾病。 挫折容忍力 是指人们遭受挫折时避免行为失常的能力,也叫经得起挫折 考验的能力,即自我张力。 挫折具有差异性,表现在: (1)面临同样的挫折和考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挫折感受, 会做出不同的反应。 (2)对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对不同的事,构成的挫折 的因素不同,挫折容忍力也不一样。 挫折容忍力的影响因素: (1)生理条件 (2)过去获得经验和学习 (3)对挫折的知觉判断 除此之外,政治觉悟、思想水平、个性特点、价值观念、 动机强度、抱负水平、兴趣爱好、心理状态等。
3,产生挫折的组织原因 (1)组织的管理方式 X理论:用权威、控制、惩罚等方式管理职工, 形成组织目标 和个人动机间的严重冲突,计件工资制使职工在金钱需要和社会需 要的冲突 中进行选择。阿吉里斯认为:现代社会精神病的主要原因就是组织 的管理环境不良,阻碍了个人的需要和人格的发展。 (2)组织内的人群关系 上下级沟通不畅;过分强调竞争和责任,造成不必要的紧张。 (3)工作性质 工作对个人的重要意义:表现个人才能和价值,获得自我实现 的满 足;使个人在团体中表现自己,提高个人社会地位。 (4)工作环境 通风、照明、噪音、安全、卫生等实质环境;单调乏味、缺少 变化 使人感觉丧失。 (5)其它 工作休息安排不当、强迫加班、恶性延长时间、工 资偏 低、不公平的晋升制度等等。
管理心理学
主讲 张国民
上一章提要
一、激励 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 全过程------人类行为模式 激励的作用------完善管理的有效手段、实现目标的重要保证 二、内容型激励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生存相互关系和成长需要理论(ERG) 4,成就需要理论 三、过程型激励理论 1,期望理论 M==V。E 3,公平理论 2,目标设置理论 4,综合激励理论
2。逃避作用 (1)逃向另一现实:回避自己没有把握的工作,而埋头于与 此无关的嗜好和娱乐,以排解心理上的焦虑。 (2)逃向幻想的世界:从现实的困难情景撤退,而逃向幻想 的自由世界,认为这不但能避免痛苦,还可以使许多愿望获得 满足。 (3)逃向生理疾病:考前发烧;士兵视盲、失声;恐高;过 敏等 3。压抑作用: 将可能引起挫折的欲望以及与此有关的感情、 思想等抑制而不承认其存在,或者将痛苦的记忆主动忘掉或排 除在意识之外。 4。替代作用: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抱持的动机、感情和态度 若不为社会所接受,或自感将遇到困难时,将此种感情和态度 转向另一对象以取而代之。扬长避短的防卫机制 (1)升华:改变不被社会所公允和接纳的动机行为,导向比 较崇高的方向,使之符合社会规范和时代需求,以利于社会和 个人的发展。最富建设性的防卫机制。艺术和运动。 (2)补偿:当个体由于生理或心理上的缺陷而感到不适时, 力图以某种方式来弥补这种缺陷,以消除不适感的反应。
(三)挫折的成因 1,客观因素,又环境因素 ①自然环境: 个人能力无法克服的自然因素的限制:空间限制、 时间限制、自然灾害和事故、生老病死等。 空间狭小、噪音大、照 明差、工作单调乏味、超时工作等。 ②社会环境:个体在社会生活中遭受的政治经济、道德、宗教、 习俗等 人为因素的限制。教育方法不当、管理方式不妥 、岗位和能力不 适合、人 际关系紧张、经营失败、产品滞销、企业亏损等。 2,主观因素,又内在因素 ①个人的生理条件:个人所具有的智力、能力、容貌、身材、 生理缺陷、疾病等所带来的限制。 ②动机的冲突:竞争和合作的冲突;满足欲望和抑制欲望的冲突; 自由和现实的冲突。 一个人是否感到挫折与其抱负水平密切相关。 两人的考试分都为90 一个人对挫折感受的程度还与其耐挫力相关------受到生理条件、经验、主观判断的影响。
愉快的情绪
需要
生理需要 社会需要
动机
动机冲突
行为
挫折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