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学全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
教育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完整版一、学习理论1.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行为的改变,并强调通过刺激-响应机制来塑造行为。
重点研究条件反射和操作条件反射。
2.认知学习理论:将学习定义为个体内部的心理过程,并强调对信息的加工和理解。
重点研究注意力、记忆、思维和问题解决。
3.社会认知学习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学习的影响,注重观察学习和模仿。
重点研究观察学习、模型角色和自我效能。
二、发展心理学1.认知发展理论:着重研究儿童认知能力的发展,主要代表人物为皮亚杰和维果茨基。
重点研究儿童的感知、注意力、记忆和思维发展。
2.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社会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主要代表人物为维果茨基和布鲁纳。
重点研究社会化和情感发展。
3.个体差异与发展理论:关注个体差异对发展的影响,主要代表人物为贝洛斯基和埃里克森。
重点研究个体差异、身份认同和学业决策。
三、学习策略1.组织与选择策略:帮助学生将学习材料组织成有意义的结构,并选择合适的学习资源和方法。
2.目标与计划策略:帮助学生设定学习目标,并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和时间管理策略。
3.监控与调节策略:帮助学生监控自己的学习进展,及时调整学习策略,并采取积极的反馈和评价机制。
四、教学评估与测验1.教学评估:通过观察、记录和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以改进教学过程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2.测验与评测:使用测验工具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量化评价,以评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教学效果。
五、学习障碍与特殊教育1.学习障碍:指学生在一些学科领域或学习方面存在明显困难的情况,可能是由认知、语言、学习和情绪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
2.特殊教育:为有学习障碍的学生提供个性化的教育和支持,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六、情绪与动机1.情绪与学习:情绪对学习有重要影响,教育者应关注学生的情绪状态,创设积极的情绪氛围。
2.动机与学习:动机是推动学习行为的重要驱动力,教育者应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并提供适当的自主学习机会。
《教育心理学》全册优质配套PPT教学课件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 二、教学系统 • 三、教育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关系 • 四、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educational psychology)是研究学与教 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它是应用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 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
一、量化研究与质性研究
量化研究又称为“定量研究”、“量的研究”,它重在 对事物可以量化的特性进行测量和分析,以检验研究者的理 论假设。
质性研究又称为“质的研究”、“定性研究”。 在这 种研究中,研究者参与到自然情境之中,而非人工控制的实 验环境,采用观察、访谈、实物分析等多种方法收集资料, 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采用归纳而非演绎的思路来分 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实际互动来理解和解释 他们的行为。
二、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在20世纪,教育心理学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步 形成了较完善的学科体系。其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下面的四 个时期: • 作为独立学科的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代以前) • 发展时期(20世纪20年代到50年代) • 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 • 深化拓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以后)
高等学校心理学专业课程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教育心理学
陈 琦 刘儒德 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第一部分 绪 论
第一章 走进教育心理学
本章要点
1.理解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用以及与相关学 科的关系 2.理解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及其应用 3.概括总结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和趋势
第一节 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 第二节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第三节 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
教育心理学全套课件(燕良轼)
重视学习的情境性和真实性
详细描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应该具有情境性和真实性,即 学习应该与实际生活和问题解决情境相联系,使学习者能 够在真实的环境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总结词
强调学习的社会互动性
详细描述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之间的社会互动是重要的学 习方式之一,通过互动可以促进学习者之间的交流、讨论 和协作,共同建构知识。
认知学习理论
总结词
重视元认知在学习中的作用
VS
详细描述
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元认知在学习中具有重 要作用,通过培养学习者的元认知能力, 可以提高其自我监控、自我调节和自我管 理能力,进而提升学习效果。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总结词
强调学习者个性和情感在学习中 的作用
详细描述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关注学习者个 性和情感在学习中的重要性,认 为学习者应该被视为有情感、有 需求、有意愿的人,而不仅仅是
学习策略的评估与训练
评估方法
训练方法
通过观察、测试和反馈等方式,评估学习 策略的有效性。
通过专门的训练课程或活动,提高学习策 略的运用能力。
适应性调整
跨学科应用
根据评估结果,适时调整学习策略,以提 高学习效果。
将学习策略应用到不同学科领域,以提高 整体学习水平。
05
知识的学习与迁移
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自我评价策略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效果进行 评价和反思。
资源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
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以提高学习效率。
求助策略
遇到问题时,主动寻求帮助,如请教老师、 同学或查阅资料。
环境管理策略
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环境,如安静、光线适 宜等。
教育心理学(自己整理完整版详细版)
知识点(选择题+填空题):第一章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与规律,包括受教育者的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和发展规律,以及教育者如何通过这些规律对受教育者进行有效的教育。
2、教育心理学的性质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的学科。
教育心理学作为心理学的分支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作为指导教育实践活动的学科又具有极为鲜明的实践性与应用性.3、教育心理学的独立与发展美·桑代克《教育心理学》(《人的本性》、《学习心理》、)标志教育心理学正式成为一门学科德·冯特,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心理学的诞生夸美纽斯,第一次明确提出,教育要遵循自然的思想裴斯泰洛奇,第一次提出“教育心理学”思想,主张因能力施教,主张从教育实践中探索和研究儿童心理特点和规律,并于教育具体改革结合赫尔巴特,近代第一次教学理论的研究要建立在科学基础(心理学)上俄·乌申斯基,近代最早在教育工作中尝试应用心理学知识第二章4、学习类别加涅,按学习结果划分:言语信息的学习,智力技能的学习,认知策略的学习,态度的学习,动作技能的学习五类;奥苏贝尔,按学习活动的性质划分,分为接受学习和发现学习,或者机械学习和有意义学习5、不同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行为主义桑代克,试误—联结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是经过试误在刺激与反应之间形成联结,即形成S——R之间的联结.(饿猫开迷箱)(巴甫洛夫,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华生,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的基本观点:有机体的学习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的建立,形成刺激与反应之间联结的过程。
斯金纳,操作性条件作用学习理论,学习的实质:学习是指有机体在某种自发行为由于得到强化而起稿了该行为在这种情境发生的概率,即形成了反映与情境的联系,从而获得了用这种反应应付该情境以寻求强化的行为实验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关于学习的实质问题的基本看法就是,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认知主义ﻩ苛勒的顿悟理论ﻩ托尔曼符号学习理论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奥苏贝尔提出有意义的学习、接受教学(认知—接受学习理论)加涅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人本主义ﻩ罗杰斯马斯洛认为学习是人固有能量的自我实现过程。
教育心理学最全选择题总汇
第一章教育心理学概述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西方公认的科学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桑代克B.斯金纳C.华生D.布鲁纳2.1877年( )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命名为《教育心理学》的书。
A.赫尔巴特B.桑代克C.华生D.卡普捷列夫3.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学校教育中的( )。
A.学生的学习B.教育措施c.学校环境D.教与学的规律4.教育心理学初创时期的时间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5.科学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在( )。
A.1903年B.1913年C.1924年D.1934年6.20世纪初,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学著作是1908年由房东岳翻译,日本的小原又一撰写的( )。
A.《教育实用心理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心理大纲》D.《教育,bN统计》7.教育心理学完善时期的时问大致为( )。
A.19世纪20年代以前B.19世纪80年代C.20世纪20年代以前D.20世纪80年代以后8.学习的主体因素是( )。
A.学生B.教师C.教学内容D.教学方法9.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诞生于( )。
A.1879年B.1897年C.1789年D.1798年10.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时期是( )。
A.20世纪20年代以前B.20世纪20年代50年代c.20世纪60年代5~_70年代D.20世纪80年代以后11.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的编写者是( )。
…A.陶行知B.杨贤江c.廖世承D.潘菽12.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以了解学生的注意稳定性、情绪状态和个性特征所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测验法B.观察法c.实验法 D.调查法13.( )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一种工具。
A.教学工具B.教学环境c.教学设施D.教学媒体14.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是( )。
教育心理学(完整版)
概念: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单选:1879年,冯特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心理学成独立学科。
单选学派:构造主义:学派的奠基人为冯德。
心理意识是由元素构成,代表人物为铁钦纳。
机能主义:创始人美国著名心理学威廉詹姆士,代表人物杜威,机能主义强调意识的作用与功能。
研究心理的机能作用(基于实用主义哲学)行为主义:观点强调研究可操作、可观察的行为,强调刺激反应联洁,创始人是美国心理学华生。
桑代克:1903年《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的诞生,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格式塔心理学:创始人是韦特海默、卡夫卡和苛勒,强调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也称为完形主义。
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费洛伊德,强调意识的结构和人格的结构,存在潜意识。
认知心理学,又叫信息加工心理学,认为心理过程,实际上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代表人皮亚杰。
人本主义心理学:存在、价值。
认为人性是善的,是有价值的。
代表人马斯洛概念:教育心理学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概念:高等教育心理学指简答:高等教育心理学的作用(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答:描述、解释、预测与控制高等教育所涉及的教和学的现象。
实验法揭示因果关系,概念:实验法指在控制的条件下系统地操纵某种变量的变化,来测量研究此种变量。
简答:高校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素质?答:教学认知能力(了解,理解,分析)教学设计能力(教的设计,学的设计)教学调控能力(课堂管理)教学评价能力(评学生,评自己)正确运用教学媒体的能力(言语表达,板书设计,多媒体技术)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重难点是否清楚,教学态度是否认真)简答:大学教师的能力素质答:大学教育师应具备的能力素质主要包括几个方面:1、教师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即教师的自信。
2、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教育心理学笔记整理(完全版)
教育心理学笔记整理(完全版)第一章:合格的老师教师心理素质包括智力、情感、意志、教育教学、人格素质和教育信念。
教师的教学素质包括教师的知识结构和教学能力。
知识结构由本体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组成。
本体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特定的学科知识。
实践性知识:开展有目的的教学活动中解决具体问题的知识。
条件性知识:教师所具有的教育学与心理学知识。
教学能力分为教学认知能力(教师对教学目标,教学任务,学习者的特点、某具体内容的教学方法和策略的选择以及教学情境的分析和判断能力)、设计能力(上课前对教学过程中各要素进行最优化组合的能力)、操作能力(教师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解决具体教学问题的能力,包括表达能力,课堂管理能力和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监控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成功的实现教学目标,以教学活动为监控对象,不断积极主动进行计划监控评价反馈调控的能力,[监控对象]分为自我指向和任务指向))、反思能力(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作出的行为,决策以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
教学效能感: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一种主观判断。
教师控制点: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因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
第二章 布鲁纳认知-发现理论概念教学:概念获得由具体到抽象,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1运用直观教学手段,提供丰富的概念原型2 利用变式,排除非本质干扰 3 正反例比较,突出概念的本质特征。
4及时正确反馈,促进概念获得。
运用概念中巩固概念。
编码系统:一组相互联系的概念或类别。
学习就是类别及其编码系统的形成,全面了解学生已有的,并帮助形成清晰的新编码系统。
可以1 合理运用定势2 调整学生的动机水平3 编码方式的指导 4 布置多样化的练习。
教学的任务就是使每个学生掌握基本的知识,并获得智力的最大发展。
知识学习的最终目的是构建学生良好的认知结构,学什么都要使学生掌握理解学科的基本结构。
智力发展三阶段:动作性、映象性、符号性表征。
教育心理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兴趣的种类
兴趣的培养
通过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参与实践 、体验成功等方式培养兴趣。同时, 要注意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避免过度干预和强制学习。
根据内容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 ;根据稳定性可分为短暂兴趣和稳定 兴趣。
2024/1/30
13
动机与兴趣的关系及激发策略
动机与兴趣的关系
动机和兴趣相互促进,共同影响学生的学习行为。动机强的学生更容易对学习 内容产生兴趣,而兴趣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
2024/1/30
发展历程
教育心理学经历了从萌芽 到独立的发展历程,逐渐 形成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和 研究领域。
研究趋势
当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趋 势包括认知心理学、建构 主义、多元智能等理论的 融合与发展。
4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 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 。
包括认知、情感、意志三大要素 ,以及由此形成的独特行为模式
。
人格特质
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社会 性。
2024/1/30
24
人格的发展阶段与特点
幼儿期
形成主动性,培养 创造力。
学龄期
形成自我同一性, 培养角色认同。
婴儿期
建立基本信任感, 培养自主性。
2024/1/30
学龄前期
培养勤奋感,克服 自卑感。
效率。
2024/1/30
对教育改革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为教育改革提供了 心理学依据,有助于推动教育 改革的深入进行。
对个人发展的意义
教育心理学关注个体在教育过 程中的心理发展,有助于促进 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成长。
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教育学心理学资料完整版
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17、蔡元培于1912年最早提出美育,并主张“以美育代宗教”。
18、美育的任务:(1)使学生具有正确的审美观和感受美、鉴赏美的知识与能力;(2)培养学生表现美19、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1)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养成正确的劳动态度和习惯;(2)教育学生初20、义务教育是依法律规定、适龄儿童和青少年都必须接收,国家、社会、家庭予以保证的国民教育。
21、教师是教育工作的组织者、领导者,在教育过程中起主导作用。
教育心理学教案完整版
03 教育心理学的研 究方法
观察法
01
02
03
自然观察法
在日常教育环境中,直接 观察被研究者的行为表现, 记录并分析。
参与观察法
研究者参与到被研究者的 活动中,以参与者的身份 进行观察。
结构观察法
事先设计好观察项目和记 录表格,在观察过程中严 格按照设计进行记录。
实验法
实验室实验法
在严格控制变量的实验室 条件下,研究自变量和因 变量之间的关系。
05 教育心理学的实 践应用
学习策略与技巧
认知策略
通过理解、记忆、思考等方式, 提高学习效率。
元认知策略
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监控和调 节,包括计划、监控和评估等。
资源管理策略
合理规划和利用时间、环境、人 力等资源,促进学习。
心理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康与心理辅导
心理健康概念
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和维护方法,预防心理问题的发生。
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环境等教 育过程中的各种心理现象。
教育心理学的历史与发展
萌芽阶段
在古代,一些哲学家和教育家开始关注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出了一些初步的教育心理 学思想。
形成阶段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心理学的独立和发展,教育心理学逐渐形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一 些心理学家和教育家开始系统地研究教育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和观点。
建构主义理论
理论基础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知识是由个人建构的,而不是被动接受的, 认为学习是社会互动和个体经验相结合的过程。
代表人物
皮亚杰、维果茨基等。
主要观点
知识是相对的,取决于个人的经验和文化背景;学习是通过 社会互动和合作来实现的;教学应以学生为中心,提供真实 情境和问题解决的机会。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全真试题及答案
教师资格考试教育学心理学全真试题及答案教育心理学试卷A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 )⒈桑代克的准备律与现代学习心理学中的 相一致。
A 动机原理;B 强化原理;C 学习的发展准备原理;D 成熟概念.( )⒉区分操作条件反应与经典条件反应的正确标准是 .A 。
行为发生是否是有意的;B 。
新的S -R 联结是否形成;C.强化物是否出现在新的反应前;D.以上都是。
( )⒊机械学习与有意义学习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A 。
学生是否理解学习材料;B 。
学生是否主动学习;C.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呈现或由学生发现;D.学习目的是解决问题或是获得知识.( )⒋根据学习的定义,下列属于学习的现象是 。
A.吃了酸的食物流唾液;B 。
望梅止渴;C.蜘蛛织网;D.儿童模仿电影中人物的行为。
( )⒌ 小明原来见了陌生人就躲避。
上幼儿园一个月后,小明的这种行为消失了。
据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 的学习。
A 。
言语信息; B.智慧技能; C.动作技能; D 。
态度.( )⒍ 小燕在两岁时就学会了背“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这首唐诗。
按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这里发生的学习是 。
A 。
言语信息;B 。
态度;C 。
动作技能;D 。
智慧技能.()⒎小学生在英语课上学习“书"的英语单词“book"。
按奥苏伯尔的学习分类,这里的学习属于 .A.表征学习;B.概念学习;C.命题学习; D 。
发现学习。
()⒏儿童非常喜欢阅读情节比较新颖离奇的故事,这种现象可以用下列解释。
A。
驱力说;B。
强化说; C。
观念冲突论; D。
归因论。
( )⒐下列情境中代表内在动机的情境是。
A。
课间休息时,小李回到教室里做作业; B.王老师对张华的单词测验成绩表示满意; C。
校长在全校大会上宣布三好学生名单; D.陈英每天独自看几小时电视。
教育心理学全套完整版ppt课件
0 岁 1岁
3岁 6、7 岁 11、12岁 14、15岁 25岁
65岁 以后
乳儿期 婴儿期 幼儿期 童年期 少年期 青年期 成年期 老年期
二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二)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三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关于学习的准备
学习准备是指学生原有知识水平和心理发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 在学习新知识时,那些促进或阻碍个人学习的生理、心理发展的水平和特点。 学习准备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
(二)学习与教学的过程
学习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 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学过程指把知识技能以有效的方法传授给学生并引 导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是教师以学生和自身的活动为思考对 象,对学生和自己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所产 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 参与者的自我决策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
二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二)童年期和少年期的主要心理特征
三 小学生心理发展的教育含义
(一)关于学习的准备 (二)关于关键期
一 心理发展的含义
所谓心理发展,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 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研究表明,学生心理的发展有四个基本特征:
连续性与阶段性
定向性与顺序性
基本特征
不平衡性
差异性
二 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及各阶段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心理发展阶段的划分
我国心理学家通常按照个体在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典型的心理特点和 主导活动,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 (1—3岁);幼儿期(3—6、7岁);童年期(6、7岁—11、12岁);少年期 (11、12岁—14、15岁);青年期(14、15岁—25岁);成年期(25—65岁); 老年期(65岁以后)。
《教育心理学》整理
目录第一部分绪论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第二节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第三节教育心理学的发展概况第二部分学生心理第二章学生的心理发展第一节学生的认知发展第二节学生的个性和社会化发展第三章学生的个体差异第一节个体的智力差异第二节个体的学习风格差异第三节特殊需要儿童的教育第三部分学习理论第四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及其理论发展第二节经典性条件作用第三节操作性条件作用第四节社会学习理论第五章认知学习理论第一节学习的信息加工过程第二节知识的组织结构第六章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第一节建构主义概述第二节学习的认知建构过程第三节学习的社会建构过程第七章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应用第一节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第二节人本主义教学应用第四部分学习心理第八章学习动机第一节学习动机及其理论第二节学习动机的个体因素第三节学习动机的情境因素第九章知识建构第一节知识概述第二节知识的学习第三节知识迁移第十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第一节问题与问题解决第二节问题解决过程第三节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第四节创造性第十一章自我调节学习第一节自我调节学习及其理论第二节自我调节学习的策略第三节自我调节学习的训练第十二章品德学习第一节道德认知的发展及培养第二节道德情感的形成及培养第三节道德行为的形成及培养第四节常见道德问题及其矫正第五部分教学心理第十三章有效教学第一节有效教学与教学计划第二节教学目标第三节教学模式第四节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第十四章课堂测评第一节课堂测评概述第二节传统的课堂测评方法第三节非传统的课堂测评方法第四节课堂测评的使用第十五章课堂管理第一节课堂管理概述第二节课堂的物理环境第三节课堂的社会环境第四节课堂管理涉及与特殊方法第五节学生的行为管理第六部分教师心理第十六章教师心理第一节理想教师第二节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三节教师的心理健康第四节教师的成长和培养第一章走进教育心理学第一节教育心理学的对象、性质和作用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
高等教育心理学重点(全)第一章心理学概述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及其规律的科学。
心理现象包括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动态、个性心理。
心理学的发展代表人物有XXX、XXX、XXX、格式塔心理学派、XXX、XXX和XXX。
个体发展规律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方向性和顺序性、差异性以及不均衡性。
心理发展的心理学理论有遗传决定论和环境决定论,其中埃里克森的社会心理发展论和维果茨基的心理发展论是比较有代表性的。
第二章高等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方法高等心理学发展史代表人物有赫尔马特和桑代克。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未来趋势是综合化、本土化和情景化。
研究高等教育心理学的意义在于帮助教师建构科学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质量、有效开展品德教育工作以及进行高等教育科学研究。
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原则是伦理性原则、实事求是的原则、系统性原则和发展性原则。
研究方法包括观察法、心理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第三章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与心理健康教育大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包括身份危机、情感危机、价值观危机和人际关系危机。
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包括宣传教育、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
同时,大学生也应该通过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调适来保持心理健康。
11、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可以从认知、情绪、人格、追求、人际交往和恋爱与性观念六个方面来看。
当代大学生具有认知和思维敏锐、追求效率化的特点;情感强烈、积极乐观的特点;个性张扬、渴望关注的特点;崇尚平等自由、思想活跃的特点;现实人际关系良好、网络关系拓展的特点;渴望和正视爱情、性呈现出开放性特征的特点。
12、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与人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热爱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与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善和谐;智力正常;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八个方面。
13、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包括全体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差异性原则和预防、调治和发展性原则。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教师招聘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
前言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教育和心理过程的学科,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交叉学科。
本篇文档旨在为教师招聘提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基础知识,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教育心理学相关试题。
知识点
1. 认知发展
- 认知发展分为四个阶段:感知期、运动期、具体操作期和形式操作期。
- 分别对应不同年龄段:出生到2岁、2-7岁、7-11岁、11岁至青春期。
-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2. 研究理论
- 神经构造主义:研究是产生新的神经连接和加强现有神经连接的过程。
- 认知心理学:通过思考记忆、思考和解决问题来研究。
- 行为主义:基于奖励和惩罚来改变行为。
- 社会文化理论:研究是通过与社会交互来理解和提高的。
3. 教育评估
- 评估包括描述、判断和改进三个方面。
- 描述:了解学生、教师、教学过程和环境的特点。
- 判断:根据描述结果进行判断。
- 改进:根据判断结果调整教学策略。
4. 智力理论
- 多元智能理论:人类具有多种智能,例如语言、逻辑数学、空间、音乐、体育、人际关系和自我认识等。
- 资源利用理论:强调任务和学生之间的契合度,任务难度适当可以激发学生研究积极性。
- 研究风格理论:学生研究风格不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研究风格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结语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对于教师招聘考生至关重要,掌握了这些知识,能够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从而采用更加有效的教学策略。
希望本文档能够为考生提供帮助。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
教育心理学基础知识(史上最全最完整)概述教育心理学是研究教育实践中的心理现象和规律的学科。
它通过对研究、教学、教育活动和教育环境等因素的科学研究,旨在提高教育实践的效果和质量。
本文将从教育心理学的定义、主要研究领域以及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全面介绍。
定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在教育活动中的心理过程、规律和变化的学科。
它关注研究过程、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对个体研究能力和发展的影响。
通过研究心理学原理和方法,教育心理学提供了改善教育实践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科学指导。
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心理学涵盖了多个研究领域,其中包括:1. 研究与认知:研究研究的过程、记忆、注意力、思维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和影响因素。
2. 发展心理学: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情感发展和社会化过程。
3. 教育评估与测量:研究测量学和评估方法,评估教育成果和效果。
4. 教育心理咨询:研究个体在教育环境中遇到的问题,并为其提供心理咨询和支持。
5. 教育技术与媒体:研究教育技术的设计和应用,探讨媒体在教育中的作用和影响。
6. 社会文化因素:研究文化、社会和家庭等因素对教育的影响。
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教育心理学在教育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可以帮助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更好地了解学生的研究特点和需求,优化教学方法和教育环境,促进学生的研究和发展。
具体而言,教育心理学在以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1. 教学设计:通过理解学生的认知过程和研究兴趣,教师可以设计更适合学生的教学活动和教材,提高研究效果。
2. 个体差异:教育心理学帮助教育工作者了解不同学生的研究差异,为其提供个性化的研究支持和指导。
3. 教育评估:借助教育心理学的评估方法,学校可以准确评估学生的研究进展和成绩,为教学提供反馈和改进的依据。
4. 教育咨询:教育心理学为教育工作者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解决学生在教育环境中面临的心理问题。
5. 教育技术:教育心理学与教育技术结合,通过设计和应用教育技术工具,改善教学效果和研究体验。
教育心理学课后题答案(全)
第1章:教育心理学概述【教材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C、2.D、3.B、4.C、5.D二、填空题:1.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教育情境中,学与教及其互动过程中产生的心理现象及其心理规律的科学。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包括:学习过程、教学过程、评价/反思过程3.学与教所涉及的要素包括: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三、简答题1.简述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答: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主要有以下7个方面(1)教育与心理发展的关系(2)学习心理(3)教学心理(4)评定与测量(5)个别差异(6)课堂管理(7)教师心理2.请简述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
答: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意义主要有以下4个方面:(1)增加对学校教育过程和学习过程的理解。
(2)教育心理学知识是所有教师的专业基础。
(3)有助于科学地总结教育教学经验。
(4)提供了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和研究的理论和方法基础。
第2章:中小学心理发展与教育一、选择题:1.A、2.D、3.B、4.B、5.D 6.B 7.C二、填空题:1.成熟;连续性与阶段性、定向性与顺序性、不平衡性、差异性。
2.成熟和学习;3. 生理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4.口腔期、肛门期、性器期、潜伏期、青春期5. 掌握型、理解型、人际型、自我表达型三、简答题1.什么是关键期?答:关键期是指儿童心理发展的某些行为或心理机能在发展的某一特定时期,在适当的条件下才会出现,如果错过了这个时期或缺乏必要的恰当条件,这种行为或机能就难以产生甚至永远不能产生,并对以后的发展产生难以挽回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关键期”促进儿童认知发展。
2.最邻近发展区?最邻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答:最近发展区是指儿童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助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独自解决问题所达到水平之间的差异。
最近发展区的教育意义是:最近发展区说明了儿童发展的可能性。
教育者不仅要看到儿童已经达到的水平,还要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和正在发展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心理学是研究人的心理活动及其规律的科学.心理活动又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现象,简称心理。
2个体心理可以分为心理动力、心理过程、心理状态和心理特征四方面(多)3心理动力系统包括动机、需要、兴趣、世界观等心理成分。
4动机的基础是人类的各种需要,需要即个体在生理或心理上的某种缺失状态的反映。
它是个体进行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个体积极性的源泉。
(单)5兴趣是一种对事物进行深入认知的需要,是需要的具体体现。
6人的心理是一种动态的活动过程,包括认知过程、情绪过程和意志过程。
7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包括感觉、知觉、记忆一、思维和言语等.(判)8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
客观事物是情绪体验的客观来源,而人的需要是情绪产生的主观原因。
9意志过程: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又意识的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
意志常常与克服困难相联系,并对人的行为具有发动和制止作用。
10人的心理活动总是处在睡眠状态、觉醒状态或注意状态下。
11心理特征是人们在认知、情绪和意志活动中形成的那些稳固而经常出现的意志特征,主要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
(04判)12能力是人顺利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特征;气质指表现在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动力方面的特征;性格是人对现实的稳固的态度和习惯化的行为方式。
气质和性格有时统称为人格。
13人的心理活动与其行为反应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行为与心理密切相关。
人的行为的复杂性源于心理活动的复杂性。
14心理通过行为得以表现,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内部心理活动的外部表现,心理是支配和调节行为的精神活动。
(09判)15人的心理具有意识性。
意识指能为个体所清晰察觉的心理活动。
意识是人的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也是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导方向。
16人的心理除有意识外,还有无意识现象。
梦境就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出现的。
17意识是人精神生活的重要特征,无意识也是人精神生活的一部分。
(判)18群体心理与个体心理是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群体心理不能离开个体心理。
19德国著名心理学家冯特1879年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创建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这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志。
20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与教育相结合的产物,作为一门着重研究学与教的心理学规律的学科。
21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介于社会与自然、应用与理论之间的交叉学科。
22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校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单)23我国出现的第一本有关教育心理的著作是由旁宗岳在1908年翻译的日本小泉著的《教育实用心理学》.中国最早自编的教育心理学教材是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廖世承于1924年出版的《教育心理学》。
(单)24高等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教育,它在整个教育体系中处于最高层次,包括专科教育、本科教育和研究生教育。
25高等教育心理学是研究高等教育情境中学生的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6高等教育心理学是一门学校教育心理学,其研究的主要方向就是探讨大学生的学习活动。
(单、判)27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对象的主体是大学生。
(单)28高等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4)教育性原则。
(多)29观察法即自然观察法,是指在自然的生活情境或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被试(学生)的外部行为表现(言语、行为和表情),从而对其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
(判)30教育实验法运用的核心是实验设计,实验设计中应该遵循两项基本原则:1)随机化原则;2)局部控制的原则。
31调查法是在自然条件下,通过提问的方式搜集资料,间接了解被调查对象的心理和行为的研究方法。
(判)它包括口头调查和书面调查两种形式。
(单)32教师往往同时扮演着多重角色:1)知识传播者、学习发动者、组织者和评定者;2)父母长者、朋友和管理员;3)榜样和模范公民;4)学生灵魂的塑造者;5)教育科学研究人员。
(多)33教师角色的影响与作用1)教师领导方式对学生的影响;2)教学风格对学生的影响; 3)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4)教师的举止言谈对学生的影响。
(多)34领导方式分为四种:1)强硬专制型;2)仁慈专断型;3)放任自流型;4)民主型.(多)35典型的教学风格有两种形式:学生中心的教学风格和教师中心的教学风格。
36教师对学生的期望、期待、热情关注是影响学生学业成绩和人格品质的一个重要因素。
37师生态度产生的相互交流与反馈在心理学上称为“罗森塔尔效应”或“教师期望效应”(单)33教师对学生的影响,主要通过两条途径实现的,一条是有声的言教,另一条是无声的身教。
38职业角色意识的形成过程:1)角色认知阶段2)角色认同阶段3)角色信念阶段(多)39在进行教学活动时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的能力的主观判断称为教师的教学效能感。
40的教学效能感分为一般教育效能感和个人教学效能感两方面。
(多)41教师教学效能感的因素:1)外部环境因素2)教师自身因素。
(多)42自身因素包括价值观及自我概念等。
(单)43反思的成分:1)认知成分;2)批判成分;3)教师的陈述。
(多)44反思的方法:1)反思日记2)详细描述3)实际讨论4)行动研究。
(多)45监控能力是指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检查、评价、反馈、控制和调节能力。
46的教学监控能力主要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活动的预先计划和安排,二是对自己实际教学活动进行有意识的监察、评价和反馈,三是对自己的教学活动进行调节、校正和有意识的自我控制。
(了解)47监控能力的特征:1)能动性2)普遍性3)有效性。
(多)48教学监控能力的发展趋势:1)从他控到自控;2)从不自觉经自觉达到自动化;3)敏感性逐渐增强;4)迁移性逐渐提高。
(简、多)49机智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一种特殊治理定向能力,是指教师对意外情况和偶发事件能够及时作出灵敏的反应,并采取恰当措施解决问题的特殊能力。
教学机智是教师观察的敏锐性、思维的深刻性和灵活性、意志的果断性等在教育工作中有机结合的表现。
(简)50教育机智的因素:1)对工作和对学生的态度2)意志的自制性和果断性3)深厚的知识素养和经验积累。
51的威信指教师具有那种使学生感到尊严而让人信服的精神感召力。
(判)52的“威信”与“威严”不同,“威信”使人亲而进之,“威严”则使人敬而远之。
(判)53威信的形成1)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渊博的知识和高超的教育教学艺术是获取威信的基本条件;2)和学生保持长期密切的交往;3)良好的仪表、生活作风和习惯有助于教师树立威信;4)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也影响威信的树立;5)严格要求自己,有自我批评的精神。
(简)54威信的维护和提高:1)要有坦荡的胸怀,实事求是的态度;2)正确认识和合理运用自己的威信;3)不断进取的敬业精神;4)言行一致,做学生的楷模。
(简)55的特征:1)职业对象性2)原则性3)广博性。
(判)56的心理功能:1)激励功能2)感化功能3)调节功能4)榜样功能。
(多)57的表现形式:1)关怀和爱护学生2)尊重和信任学生3)同情和理解学生4)热情期望与严格要求。
(简)58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59是一个介于经验与行为之中间变量。
(判)60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判)61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
(判)62的学习是动物和人类所共有的心理现象。
(判)63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
(判)64义学习是指人类的学习。
狭义的学习专指学生的学习。
65的学习和动物的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判)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
66学习的内容大致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的掌握和技能的形成;二是智能的开发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三是行为规范的学习和道德品质的培养。
(多)67心理学家的学习分类:1)知识的学习2)技能的学习3)行为规范的学习。
(多)68生学习的基本特点:学习内容上的特点:1)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2)要求掌握丰富的实践知识,培养较强的动手能力;3)学科内容的高层次性和争议性。
二)学习方法上的特点:1)自学方式日益占有重要地位;2)学习的独立性、批判性和自觉性不断增强;3)课堂学习与课外和校外学习相结合。
(简)69的联结理论认为,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S反映R之间建立直接连接过程。
(判)70洛夫是俄国著名的生理学家和心理学家,经典型条件反射的形成过程。
(判)71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作用论。
72化,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在操作性条件作用中,无论是阳性强化还是阴性强化,都能增加以后发生反应的概率。
73常在自觉或不自觉地运用奖励对他人的行为进行积极强化。
(判)74纳是美国著名的认知教育心理学家,主张学习的目的在于以发现学习的方式,使学科的基本结构转变为学生头脑中的认知结构.他的理论常被称之为认知—发现说或认知—结构论。
75纳认为学习的本质是主动的形成认知结构。
(判)76伯尔曾根据学习进行的方式把学习分为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又根据学习材料与学习者原有知识结构的关系把把学习分为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并认为学生的学习主要是有意义的接受学习。
(判)77指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向某一目标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
78具有三种功能:1)激活功能2)指向功能3)强化功能。
(多)79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使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单)50动机的基本结构:1)学习需要与内驱力;2)学习期待与诱因;3)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的关系。
(多)81需要指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有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
(单)82驱力的组成1)认知内驱力2)自我提高的内驱力3)交往内驱力(=附属内驱力)(多)83期待是静态的,诱因是动态的。
(判)84需要与学习期待是学习动机的两个基本成分。
学习需要是个体从事学习活动的最根本的动力。
(单)85生学习动机的特点1)多元性2)间接性3)社会性4)职业化。
(多、简)86动机与学习效果的关系并不是直接的。
学习动机强,学习积极性高,学习行为好,则学习效果好;学习动机弱,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行为不好,则学习效果差。
87动机是影响学习行为、提高学习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担不是决定学习活动的唯一条件。
(判)88心理学家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1)内部归因和外部归因2)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3)可控制归因和不可控制归因。
89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及行为责任归结为六个因素1)能力高低2)努力程度3)任务难易4)运气(机遇)好坏5)身心状态6)外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