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数学下册 五 整理与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1 浙教版
(完整版)苏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总复习》教案之《统计与可能性》部分
上课时间:年月日统计整理与复习(1)教学内容:教材P101-103“整理与反思”“练习与实践”第1-4题。
教学目标:1.学生进一步掌握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一般方法,能用统计表和统计图表示数据,并能根据实际问题和数据的特点恰当地选择统计图或统计表,对数据进行简单分析;进一步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2.学生体会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活动过程,感受统计表和不同统计图的特点及作用,体验收集数据的意义,增强数据分析意识。
3.学生进一步体会统计知识、过程、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发展学习统计的兴趣,培养从数据的角度观察生活、分析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点:描述并分析数据。
教学难点:根据具体问题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示数据。
教学过程:一、回顾引入提问:小学阶段我们主要学习了统计的哪些内容?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统计知识,教师选择板书学生回答的内容。
谈话:今天我们要统计内容进行整理与复习。
通过复习,使同学们能系统掌握所学的统计知识,增强数据描述和分析等应用能力。
二、知识梳理1.出示问题:(1)在统计时,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2)统计活动中,描述和分析的数据的方法有哪些?(3)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各有什么特点?(4)你能举例说说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吗?让学生围绕上面问题在小组里讨论、交流。
2.组织交流,汇报上诉问题。
三、应用练习A B C D E 出勤率是( )。
5.一个圆柱体的底面半径是4分米,高是5分米,它的侧面积是( )平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体体积是( )立方分米。
6.一个布袋里装有6个红球,4个蓝球,任意摸一个,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 ),再加( )个蓝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12。
7.一组数据15、25、30、18、22、27、19、21的中位数是( ) 8.若23 X=14Y ,则X :Y=( ):( )。
如果Y=24,则X=( )。
9.有100个图形按 ……的顺序排列,排列在倒数第3个的是( ),其中一共有( )个 。
浙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36《统计与可能性》知识点总结教案
白球的次数与黄球的次数通常差不多。
三、问题解决、拓展应用:
TB:小初高题库
浙教版小学数学
(1)基础练习。 其实像刚才这样的摸球游戏,在生活中也常见到如抛硬币、掷骰子、抓阄。在前面同 学们不是讲到老师有可能中大奖吗?我们来利用抓阄游戏验证一下,老师手中有两张纸条 上面分别写着“中大奖”、“没中奖”将纸条揉成团,在手中摇一摇散在桌上,从中任意拿 一个打开看看是什么,再揉成团,重复 40 次,同学们估计一下结果将会怎样? (2)变式练习。 我们在前面做摸球游戏箱子里放 3 个白球和 3 个黄球,现在老师手中有 3 个白球和 5 个黄球,向箱子里只放 4 个球,每次摸一个,摸 40 次摸到白球和黄球的次数差不多怎样 放? (3)拓展练习。 按要求用红、黄两种颜色涂一涂 这里面讲到了可能性大小的问题,这就是我们下节课 将要学习的有关可能性大小的问题。 四、全课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能与大家一起分享你的学习体会吗?(随意交流)
TB:小初高题库
浙教版小学数学
大家想一下在进行摸球实验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结合学生的发言,教师相机明确摸球活
动的注意事项:
(1)摸球的同学必须把眼睛蒙起来(不能看到箱内的球);
(2)每次摸完后,把球放回箱内并把箱子摇一摇再摸;
(3)及时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指出:可以怎样记录每次摸球的结果呢?学生可能回
相信自己,就能走向成功的第一步 教师不光要传授知识,还要告诉学生学会生活。数学思维
可以让他们更理性地看待人生
TB:小初高题库
白球次数
黄球次数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第四组
合计
3、讨论思考:
启发:统计的结果和你在活动前估计的一样吗?如果让你重新摸 30 次,你打算怎样预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可能性整理与复习-苏教版
六年级下数学说课稿-可能性整理与复习-苏教版一、引言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础。
数学在我国教育中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
而作为中小学生数学课程的一部分,可能性整理与复习是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文将结合苏教版教材,对六年级下学期的可能性整理与复习进行详细解读和讲解,并提出相应的教学建议。
二、可能性整理的概念可能性整理是一种思维方式,是指将问题转化为可重复事件的概率问题,通过概率的方法来进行统计和分析的过程。
可能性整理的目的是为了用数量上的方法解决一些与随机过程有关的问题。
例如,当掷一枚硬币时,出现正面或反面的概率相等,即为1/2。
这就是可能性整理的思维方式在处理问题时所要考虑的问题。
三、可能性整理与复习在本学期的数学教学中,可能性整理与复习是一个重要的内容。
可能性整理和复习之间的联系是在通过对已知的信息不断进行整理和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知识的重复和巩固。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通过数学游戏和实际问题的案例,引导学生学习可能性整理和复习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学生在学习可能性整理和复习的过程中,还可以体会到数学的实用性和趣味性。
四、可能性整理和复习的教学建议从教学上来说,可能性整理和复习的内容较为抽象,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需要有创造性地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满足师生的需求。
1.采用情景教学法,让学生在具体场景中学习可能性整理的方法,例如通过骰子、扑克牌等游戏来引导学生思考概率问题。
2.注重巩固和复习,教师可以采用小测验、课外练习等方式,让学生在课后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巩固和强化。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激励学生彼此合作,共同学习可能性整理和复习的知识。
4.注重实用性,通过将可能性整理和复习的方法与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联系起来,让学生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概率知识进行分析和解决问题。
五、结论可能性整理和复习是六年级下学期数学中一个重要的内容,它不仅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数学素养的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培养了学生的概率思维方式。
《整理与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材分析小学数学
《整理与复习──统计与概率》教材分析小学数学“统计”与“概率”都是通过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描述获得对一些整体性规律的认识,从而帮助人们对大量纷繁芜杂的信息做出恰当的选择与判断。
该部分内容的整理与复习应通过系统的梳理,使学生具备一些统计与概率的基本思想、方法和知识,具备一定的收集数据、分析数据、根据数据进行合理推断并进行交流的能力,培养学生面对不确定情境或大量数据时做出合理决策的能力。
一、与实验教材的主要区别该节内容在编排上变化相对较小,大的方面体现在教材风格的转变上,小的方面则反映在例题内容的取舍和问题的设计上。
(一)将实验教材中的主题图改编成三个例题出现:其中例1是对统计与概率知识的整理;例2是对各种统计图特点和适用性的复习;对数据收集的复习作为例3,更强调了实践性和过程性。
这样的编排方式,既有利于引导学生自主开展回顾,也便于教师适时地给予点拨,从而达到系统梳理统计与概率知识的目的。
(二)例4是复习用学过的统计图表描述相关的数据。
只选取了统计表、扇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删去了原来的关于“六(1)班同学对自己的综合表现满意人数的情况”这一折线统计图。
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统计数据较为抽象、具有随意性,另一方面是原图无法较好地体现折线统计图的典型特征。
最新教材删去了实验教材中复习可能性知识的例题3,而将这一内容整合于例5的问题(3)中,把统计量的认识和可能性的大小有机结合起来,更能体现统计的应用价值。
二、教材例题分析教材首先概括地介绍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指出统计是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中作研究和决策时常用的方法。
并结合了解学生身体健康状况的实例,使学生明确统计的意义,感受统计的重要性。
例1是整理、回顾学过的统计和可能性的知识。
可通过提问先让学生自己说一说,教师可在学生交流的时候进行梳理。
例如,可以按照统计的过程梳理,从数据的分类、计数到统计表、统计图、统计量,再到可能性,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清晰的知识脉络。
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六下统计与可能性复习课教学设计.docx
最新整理六年级数学教案六下统计与可能性复习课教学设计六下统计与可能性复习课教学设计统计与可能性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112—113页。
教材简析:该领域将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与整理。
复习的主要内容有统计表、统计图(条形、折线、扇形)和可能性的有关知识。
教学目标:1、复习巩固第一、二学段所学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经历数据的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发展统计观念。
2、在对知识回顾与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并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能综合运用统计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能够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表有效表示数据。
教学难点:发展统计意识和统计观念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了有关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
先来想一想我们学习了有关统计的哪些知识?你能把我们学过的统计图的特点整理一下吗?二、分类整理,发现规律1、自主整理,小组交流请同学们先独立整理,然后再把自己整理的成果和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发现规律提问:条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扇形统计图有什么特点?在学生的回答中完成统计表。
种类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特点提问: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条形统计图?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折线统计图?什么情况下要选择扇形统计图?3、整理可能性的知识谈话:除了刚才整理的统计图和统计表,我们还学过很多关于可能性的知识,你能自己整理一下有关可能性的知识吗?全班交流。
在学生回顾的基础上,整理成下图:设计意图:在对知识回顾整理的过程中,掌握整理知识的方法,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三、讨论交流,应用提高1、完成自主练习1谈话:今天我们进行一项近视原因的调查。
你认为影响近视的因素有哪些?下面我们就调查一下我们班同学平均每天看电视时间的情况。
四种版本的小学数学教材对比
.整理与复习(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向与位置
.时、分、秒
.月球旅行
.乘法口诀(二)
.整理与复习(二)
.除法
.统计与猜测
.趣味运动会
.总复习
二年级上册
、《认识除乘法》
、《乘法口诀(一)》
、《认识图形》
、《认识除法》
、《口诀求商(一)》
、《厘米和米》
、《位置和方向》
、《乘法口诀和口诀求商(二)》
、《时、分、秒》
、混合运算
、时、分、秒
实践活动:我们地户外活动
、分段统计
、总复习
二年级下册
.除法
.混合运算
.方向与路线
.生活中地大数
.测量
.整理与复习(一)
.加与减(一)
.认识图形
.加与减(二)
.整理与复习(二)
.统计
二年级下册
、《有余数地除法》
、《认数》
、《分米和毫米》
、《加法》
、《认识方向》
、《减法》
、《认识角》
、小数地初步认识
、统计—平均数
实践活动:饮水情况调查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元、角、分与小数
.对称、平移和旋转
.乘法
.整理与复习(一)
.面积
.认识分数
.整理与复习(二)
.统计与可能性
.总复习
三年级下册
、《除法》
、《年、月、日》
、《平移和旋转》
、《乘法》
、《观察物体》
、《千米和吨》
、《轴对称图形》
、《认识分数》
、《解决问题地策略》
、《可能性》
、《认识百分数》
六年级数学下册五整理与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2浙教版
六年级数学下册五整理与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2浙教版
第[2]课时继续复习统计图表,包括统计图表的制作和数据分析。
看与问
第1题,先读取折线图中各月的泳衣销量,如下表:
然后展开分析:(1)最低数据在4月,可能是天气还凉,游泳的人不多,最高数据在7月,说明7月时游泳活动达到了一个高潮。
(2)月平均销量=总件数÷6=175(件/月)。
(3)还可以说说从哪个月到哪个月销量增长最快,从哪个月到哪个月销量下降最快,可以先从图上观察折线的情况,根据斜率作出估计,再计算验证。
第2题,(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将复式条形图补充完整,注意中国队的数量以粉色表示,德国队的数量以绿色表示。
看图说说,与统计表相比,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比如更直观,视觉刺激较强。
学生也可以展开一些提问和分析,比如:第25届奥运会时中国的金牌数是德国金牌数的几分之几?第27届奥运会时呢?对此,你想说些什么?(2)当统计不仅关注不同量之间的比较,更在意同一量之间的变化趋势时,可将条形统计图改画为折线统计图,请学生作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说说其与条形统计图作图步骤的异同。
从图上可以明显看出中国的金牌数在近年大幅增加,而德国的金牌数从25届到27届下降明显,从27届到28届则保持不变。
想一想,这可能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练与用
分析各种数量及其对应的分率,可知苹果卖出:30÷(1-50%)=60(箱),草莓卖出30÷(1+20%)=25(箱),杨梅卖出30×(1+20%)=36(箱)。
将计算结果填入表格并制图。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统计》教案、教学设计
6.评价与反馈:
-采用多元化评价方式,关注学生的过程性表现,如参与程度、合作交流等。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发挥优势,改进不足。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展示一组与学生生活相关的统计数据,如“同学们喜欢的水果排名”、“班级学生的平均身高”等,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激发学生对统计与可能性问题的兴趣。
4.情感态度作业:
-让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本节课学习心得的短文,反思自己在统计与可能性学习中的收获和感悟。
-鼓励学生分享在小组合作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问题的经验,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和乐趣。
5.家庭互动作业:
-设计一些与家庭生活相关的统计与可能性问题,如分析家庭成员的购物习惯、讨论家庭预算分配的可能性等,让学生与家人共同完成。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让学生在探究统计与可能性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引导学生运用观察、分析、归纳等方法,从实际问题中提炼出数学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统计与可能性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实践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本章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1.激发学生兴趣:通过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问题,激发学生对统计与可能性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注重分层教学: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使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充分利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鼓励学生与家人分享所学知识,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理解。
六年级数学下册 五 整理与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1 浙教版
《统计与可能性(1)》教材分析第[l]课时主要复习各种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及简单的读图。
看与问分别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上得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复习各种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包括:(1)在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数据如何读取?(2)在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什么?扇形区域如何划分?(3)其他问题如教材。
在此基础上讨论教材所提供的5个内容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说为什么。
(1)要表示出各种饮料的销售数量与饮料销售总量之间的比率关系,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好;(2)同一个病人的体温作为一个连续量,要表现它的变化趋势,采用折线统计图为宜;(3)各景点接待游客人数是彼此离散的量,用条形统计图能直观显示出它们的多少关系;(4)统计公司近年的创利情况,主要是想看一看公司的业绩变化,不妨采用折线统计图;(5)如果要比较六(1)班数学学习兴趣浓、中、淡各种同学的人数,可采用条形统计图,若将全体同学看成整体,考察各种兴趣程度同学的分布,则可采用扇形统计图。
选择统计图的样式,除了与客观内容性质有关,也与主观研究目的有关。
练与用是一次主题练习,内容均与强强在农场的活动有关。
共有4道题。
第1题,先说说从行程图上读到了哪些信息,如8:00从家出发,9:40到达农场,行驶120千米;9:40~13:20一直在农场;13:20~13:50往回行车40千米到达鱼塘;13:50~15:00在鱼塘;15:00~16:00从鱼塘返回家……然后计算往返的平均车速,总路程÷总时间=120×2÷(211132++)=157519(km/h)。
第2题,用120XX只分别乘各种家禽所占的百分比,得各种家禽的数量,鸡5760只,鹅2160只,鸭4080只。
第3题,先根据价格表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6月份和1月份比,黄瓜价格下降了1.80.61.8-×100%≈66.7%;黄瓜的平均价格是2 1.6 1.4 1.21 1.26+++++≈1.38(元),西红柿的平均价格为2 1.6 1.4 1.21 1.26+++++=1.4元,西红柿价格略高;学生还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解答,讲评时要注意数量关系的分析。
统计与可能性的教材分析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第九单元《统计与可能性》教材分析学生在前几册教材中初步学习了收集、记录、分类整理信息以及用简单的表格或涂颜色的方块表示统计的结果,还在摸彩球、玩转盘、抛圆片等活动中初步体会了有些事情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是不确定的,并能用“可能”“不可能”“一定”等词语描述生活中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本单元继续教学“可能性”,让学生体会事件中各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有时是相等的、有时是不相等的,学会用“经常”“偶尔”“机会是相等的”等词语来描述生活中一些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在教学“可能性”的时候,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统计知识,进一步提高统计能力。
把可能性的教学与统计方法密切结合是本单元教材编写的一大亮点。
1、第90~91页教学“等可能性”,即事件发生的过程中各种情况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让学生玩摸球游戏,口袋里装了红球和黄球,这两种颜色球的个数相等,让学生在摸球活动中体验摸到红球的机会与摸到黄球的机会是相等的。
例题首先明确游戏方法——每次摸1个球,摸出以后把球放回口袋,一共摸40次。
然后明确记录方法——把每次摸到的颜色用画“正”字的方法记录在《摸球结果记录表》里,摸了40次以后,分别统计摸到红球、黄球的次数,填入《摸球结果统计表》里。
例题还通过四个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任意摸1个球,可能是什么颜色?估计一下,摸的40次里红球和黄球可能各摸到多少次?统计的结果和你的估计差不多吗?你发现了什么?为了保证游戏结果的客观性,教学时要注意六点。
(1)每次任意摸1个球。
学生应该在看不到球的颜色的情境中随意摸;把摸出的球放回口袋后,要用力把口袋抖动几次,使不同颜色的球在口袋里随意分布。
(2)摸的次数要多。
因为摸的次数越多,摸到两种颜色的次数越可能接近。
如果摸的次数太少,就不容易显示出可能性是相等的。
例题要求摸40次,教学时只能多于40次,不能少。
六年级数学下册《统计与可能性可能性》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1.理解并掌握概率的基本概念,如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
2.学会使用统计图表进行数据分析,并能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掌握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对概率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特别是对随机事件可能性的判断。
2.统计图表的制作和分析,如何从数据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信息。
(二)讲授新知,500字
在讲授新知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1.概率的基本概念:讲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等概念,并通过实例进行解释。
2.统计图表的制作:介绍条形图、折线图、饼图等统计图表的制作方法,以及如何从图表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
3.概率计算方法:讲解列举法、画图法等简单的概率计算方法,并结合实例进行演示。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知识梳理:对本节课所学的概率概念、统计图表、概率计算方法等进行回顾和梳理。
2.方法总结:总结解决概率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如如何分析事件的可能性、如何运用统计图表等。
3.情感态度:强调概率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热情。
4.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将概率知识与实际问题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多元化教学手段,提高学习效果:
a.利用多媒体课件、教具等辅助教学,增强课堂的直观性和趣味性。
b.设计丰富多样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c.定期进行课堂小结,帮助学生梳理知识结构,形成系统化认识。
6.关注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积极的学习心态:
a.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学数学_回顾整理——总复习——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回顾整理——统计与可能性》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五年级下册青岛版教材,第132页统计与概率——统计与可能性总复习。
教学目标:1.将小学阶段学习的统计与可能性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与整理。
2.掌握知识整理的方法,并将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的知识内容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3.通过完成统计实例,让学生体验完成一项统计活动一般要经历“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统计表或统计图)——描述、分析数据——做出决策”等环节,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4.学会与他人合作,不断提高评价与反思的能力。
教学重点:复习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可能性的知识内容。
教学难点:将内容系统化、网络化,形成完整的认知结构。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展台。
学具准备:练习题卡。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复习了数与代数,空间与几何,这节课我们复习第三大板块统计与概率中的统计与可能性。
【设计意图:以谈话引入,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回顾整理。
师:同学们想一想,我们学过的统计知识有哪些?生:有统计表、统计图、平均数。
(生说老师板贴)师:你记得真清楚请坐。
在五年级上册,我们还学习统计的主要步骤,那么统计的主要步骤是哪些(板贴统计的主要步骤)?我们就以,统计两个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为例来回顾一下统计有哪几步?师:首先是确定了此次统计活动的,有了主题,需要设计把这两样合起来,就是统计步骤的第一步。
师:想一想根据统计两个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这一主题,我们设计调查表时,需要设计调查哪些项目?师:我们用这个调查表记录每个队员的立定跳远成绩,就是统计步骤中的搜集数据。
师:这是搜集的第一小队的立定跳远成绩,20个杂乱的数据能看出第一队成绩的好坏吗?怎么办?整理数据时要用到统计表的知识。
【设计意图:从确定两个小队立定跳远的成绩这一主题入手,引导学生复习整理统计的主要步骤:确定主题设计调查表-搜集数据-整理数据。
小学六年级下学期数学《统计与概率整理与复习》教案
概率与统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在前面学习了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主要通过熟悉的事例使学生体会到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教科书上配合统计内容安排了数学文化“统计学的产生和发展”,让学生初步了解统计的形成过程和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内容综合应用了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等多方面的数学知识。
二、学情分析在小学的阶段中,学生学过如下统计的知识,学过统计表,还有平均数,还学过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
本节课在已学过的知识上进行教学,让学生进一步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出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二、学习目标1.进一步了解统计表和三种统计图的特点,并能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出来表示数据和反映情况,利用统计图的特征获取有用的信息。
2.经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分析的过程;以及经历统计的全过程。
3.体会数据对决策的作用,及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难点:理解各个统计图的具体含义。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同学们,大家好,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统计与概率的整理与复习,一说到统计啊,我们肯定不陌生,统计在我们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学过哪些知识呢?(1)统计活动要经历确定任务、收集整理数据……(2)整理后的数据可以用统计表或统计图表示。
(3)我们还学习了平均数(4)我还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有大小(5)根据统计结果作出判断和预测。
小结:对于统计的理解,一定不能只关注形式,统计的核心是数据分析,每一个统计过程都离不开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判断。
提问:请你回忆一下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可以通过调查、实验、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数据。
练习:要解决下面的问题,我们应该怎样收集数据?(1)学校想了解学生对哪类图书最感兴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统计与可能性(1)》教材分析
第[l]课时主要复习各种类型统计图的特点及简单的读图。
看与问
分别出示条形统计图、扇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请学生说说从图上得到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复习各种统计图的基本知识,包括:(1)在折线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中横轴表示什么?纵轴表示什么?数据如何读取?(2)在扇形统计图中圆表示什么?扇形区域如何划分?(3)其他问题如教材。
在此基础上讨论教材所提供的5个内容分别选用哪种统计图表示比较合适,说说为什么。
(1)要表示出各种饮料的销售数量与饮料销售总量之间的比率关系,选用扇形统计图比较好;(2)同一个病人的体温作为一个连续量,要表现它的变化趋势,采用折线统计图为宜;(3)各景点接待游客人数是彼此离散的量,用条形统计图能直观显示出它们的多少关系;(4)统计公司近年的创利情况,主要是想看一看公司的业绩变化,不妨采用折线统计图;(5)如果要比较六(1)班数学学习兴趣浓、中、淡各种同学的人数,可采用条形统计图,若将全体同学看成整体,考察各种兴趣程度同学的分布,则可采用扇形统计图。
选择统计图的样式,除了与客观内容性质有关,也与主观研究目的有关。
练与用
是一次主题练习,内容均与强强在农场的活动有关。
共有4道题。
第1题,先说说从行程图上读到了哪些信息,如8:00从家出发,9:40到达农场,行驶120千米;9:40~13:20一直在农场;13:20~13:50往回行车40千米到达鱼塘;13:50~15:00在鱼塘;15:00~16:00从鱼塘返回家……然后计算往返的平均车速,总路程÷总时间=120×2÷(211132++)=157519
(km/h )。
第2题,用12000只分别乘各种家禽所占的百分比,得各种家禽的数量,鸡5760只,鹅2160只,鸭4080只。
第3题,先根据价格表数据绘制折线统计图,然后回答问题:6月份和1月份比,黄瓜价格下降了
1.80.61.8-×100%≈66.7%;黄瓜的平均价格是2 1.6 1.4 1.21 1.26
+++++≈1.38(元),西红柿的平均价格为2 1.6 1.4 1.21 1.26
+++++=1.4元,西红柿价格略高;学生还可以提出不同的问题,给出不同的解答,讲评时要注意数量关系的分析。
第4题,说说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上得到了什么信息,再回答问题:粉色表示父亲的钓鱼数,三位爸爸
一共钓鱼8+7+5=20(条);三家一共钓鱼20+(2+2+4)=28(条),周伯伯钓的条数占总数的71 284
=;
遇到“…比…多(少)几分之几”的问题需分辨谁是比较的标准,即相差量应和谁比,
=42
4
-
×100%=50%。
有兴趣的学生可以继续看图提问,相互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