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拱的治辽方略——以明隆庆五年“辽左大捷”为中心的考察

合集下载

张居正、高拱在“隆庆和议”中的作用对比

张居正、高拱在“隆庆和议”中的作用对比
与 部 署 , 终 实现 了 “ 答封 贡 ” 最 俺 。在 “ 庆 和 议 ” 过 程 中 , 居正 是 主要 策 划 人 , 起 主要 和 决 定 性作 用 的 。 隆 的 张 是
关 键 词 : 明朝 ; 宗 ; 居 正 ;隆 庆 和 议 ” 俺 答 穆 张 “ ; 中图 分 类 号 : 2 8 K 4

文献标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6 3 2 9 (0 0 0 — 0 7 0 17 — 56 2 1 )5 0 1— 6

嘉 隆 更迭 — — 张 居 正 全 力 整 饬 边 备
爱恶交 攻就逐渐 升级 为表 面化 、 公开化 , 而言官们在其 中起 到 了“ 催化 剂” 的作用 , 高拱 、 郭朴 相继被排 挤出阁 , 接着 徐
慎 ” 安静” 要有作为 , 和“ , 而且是大作为 。春芳面对锐意改革
的张居正深感压力 , 甚至烦 闷, 三疏乞休 , 曾“ 帝不允 。’ 宗 是希望 能够 依靠 李春芳的老成与稳持来维系朝廷的稳定。 而事实上从 隆庆 2年 7 徐阶致仕 后 ,至 3年 8月赵 月 贞吉人阁前 , 在李春芳 、 以勤 、 陈 张居正 3人 中 , 张居 正实际
上 在饰 演 着 非 主 角 的 “ 主角 ” 。由于 李 春芳 的 软 弱 与 “ 慎 ” 恭 。
处事 多执 中无 魄力 ,这就 给张居正展示 他的才能 与发 展业 绩 留有 空间 。面对 隆庆元年严峻的北部形势 , 居正认 为 : 张
不可振。 ‘ ” 边政首要 是正功罪 , 明赏罚 。 当时 , 北边 战守的重 心在宣大 、 辽。隆庆初年 , 蓟 在张居正 的积极 斡旋 下, 先后调 任名将谭纶 、 戚继光 、 王崇古 、 方逢时主持北边 防务 。 谭纶 和 戚继光 以曾对倭作战的浙兵作骨 干 , 紧练兵 。 据蓟 州地 加 根 理条件和蒙古兵作战特点 , 决定使用战车 , 以步 、 配合作 并 骑 战。又修补长城 , 建筑敌台一千多个 , 大大加强了防御力量。 王崇古 、方逢 时等人 的任用可 以说是 北边军事 防御 的 关键部署 。面对俺答咄咄逼人 的气势 , 明廷必须选 任得力边

评韦庆远先生对高拱的研究

评韦庆远先生对高拱的研究
只是 隆庆 改革方 案 的合 理 延 续 和 发展 创期 ” 的“
关于明中后期 的大改革运动 , 过去一般将其定
位为 “ 万历初 元改革 ” “ 或 十年大 改革 ”没 有 提及 在 ,
此之前的高拱及其隆 庆改革问题。2 0世纪 6 0年代 初 , 名史学 家嵇 文甫 先 生 虽 然 提 出 了 “ 拱 是 一 著 高 位 很 有 干 略 的 宰 相 , 许 多 方 面 开 张 居 正 之 在 先”65 强调 了高张在学术思想和改革事功上的传 [4 , J‘ 承、 渊源关系 , 但没有给予高拱改革以明确的定位 。 韦先生的创新之处在于, 给予高拱主持 的隆庆
2 1 3月 0 0年 第2 5卷第 1 期
河南工程学院学报( 社会科 学版) J U N LO E A N TT T FE G N E I G( O I LS IN EE II N) O R A FH N N I S IU E O N I E R N S CA CE C DTO
看法 。

三年(59 高拱复 出, 16 ) 其后任 内阁首辅 , 张居正任 重 要 阁员 时期 开始 的 。举 凡整 饬吏治 、 加强 边 防 、 整 饬 司法刑 狱 、 兴修 水利 、 行 海 运 、 革 中央 和地 方 推 改 军 政人事 制度 , 重点 推行 清丈 土地和 实行一 条鞭法 、 恤商惠商等多种政策方略 , 都是在这个时期出台, 并 且立竿见影地取得过成果 ……可 以说 , 隆庆时期实 为大改革的始创期 , 实为其后万历朝进一步 的改革 奠立 基础 和确定 政 策走 向的关键 性 时期 。由张居正 总揽大权 以主持 的万历十年改革 , 基本上是隆庆时 期 推行改 革方案 的合 理延续 和发 展 。两者之 间 的承 传和衔接关系是非 常明显的。也可以说 , 如果没有 在 隆庆时 期奠定 初 基 , 历 时期 的改 革势 难 如此 迅 万 猛地 得到 开展 。有 鉴 于 此 , 者 ……将 隆庆 和 万历 笔 两朝的改革运动作为一个不 同阶段性 的整体, 总称 为 隆万大 改革 。隆 庆 时期 为 第 一 阶段 , 历 时 期为 万 第二 阶段 。 一 ” 在这里, 韦先生提出的“ 隆万大改革 ” 不仅充分 肯定 了隆 庆时期 高 拱 的改 革 功 绩 , 且还 把 以高拱 而 为 主 、 居正为辅 的隆庆 改革 定位 为 “ 张 隆万 大 改革 ” 的“ 始创期 ” “ 或 第一 阶段 ” 此后 万历 朝十 年 大改革 ,

高拱权说研究述评

高拱权说研究述评

高拱权说研究述评岳天雷【摘要】权衡权变学说作为高拱哲学方法论的重要内容,学术界对其研究颇多,成果丰硕.主要表现在厘清与汉、宋儒家权说之分歧、解析高拱权说的逻辑结构、考证高拱权说的得失、彰显高拱权说的学术地位等方面.但也毋庸讳言,在其"权"范畴内涵的解析、创新观点的凸显及其对后世影响等方面还存在着薄弱环节乃至空缺之处,需要充实和加强.【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7(019)005【总页数】7页(P24-30)【关键词】高拱;儒学;权说;述评【作者】岳天雷【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中心,郑州 451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48高拱(1513—1578),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

嘉靖二十年登进士第,隆庆后期官至内阁首辅兼掌吏部事。

嘉靖末年,他任职礼部期间,曾主持顺天乡试,以“权”策士。

其程士文载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秋刊刻成书的《程士集》卷四《孔子言权》[1]1055-1060,其后又收入刊刻于万历三年(1575年)的《问辨录》卷六《论语》[2]1158-1165。

这一程士文全面批判了汉儒和宋儒的权说思想,阐发了“权也者,圆而通者也”的权变新论,是儒学史上一篇重要的权说思想文献。

现代学术界开启高拱学术研究之先河的,首推著名史学家和哲学家嵇文甫先生。

早在20世纪40—60年代,他就发表了三篇大作,即《张居正的学侣与政敌——高拱的学术》(1946年)[3]420-434、《论高拱的学术思想》(1962年)[4]450-461和《再论高拱的学术思想》(1963年)[5]480-491。

其中,论及高拱的权说思想。

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学术界从儒家经学、政治哲学、道德哲学、法哲学乃至管理哲学等多重视角,就高拱权说与汉宋儒家之分歧、经权辩证思维、“权”范畴内涵、行权原则和价值及其学术地位等问题作了全面深入探讨,成果丰硕。

对此,笔者曾在《高拱研究的回顾与展望》[6]和《高拱哲学研究综述》[7]两文中作了简要的评述,但很不全面和系统,且尚无汲取近年来发表的相关的新成果。

知人论世——《高拱年谱》序

知人论世——《高拱年谱》序

知人论世——《高拱年谱》序岳天雷【摘要】明清至今,高拱没有年谱,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其生平身世、改革事功和学术思想隐而弗彰,不被世人所知。

因此,要知其人,论其世,识其学,编著《高拱年谱》非常必要。

这不仅有助于研究高拱及明代中后期历史,而且对继承和弘扬明代中原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

%Without a chronological life, Gao Gong' s life experience, reform achievements and academic ideas are not easily known. Gao Gong' s Chronological Life is helpful to study Gao Gong and the history of late Ming dy- nasty. It is also significant to inherit and carry forward the culture of central China in the Ming dynasty and even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期刊名称】《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2(014)006【总页数】4页(P116-119)【关键词】高拱年谱;知人论世;序言【作者】岳天雷【作者单位】河南工程学院人文社会科学系,河南郑州4511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8.99从某种意义上说,历史研究是要知人论世的。

所谓“知人论世”,是指了解历史人物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指鉴别历史人物的好与坏,议论世事的得与失。

要知其人,论其世,识其学,编著、研读编年或年谱是必不可少的学术工作。

正如鲁迅先生所说:“编年有利于明白时势,倘要知人论世,是非看编年的文集不可的。

”[1]1“编年”者,纪事以年月日为纲也。

高拱改革之研究

高拱改革之研究

在高拱(1513-1578)学术研究史上,著名史学家嵇文甫(1895-1963)和韦庆远(1928-2009)二先生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如果说20世纪40-60年代嵇先生对高拱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开创性研究,那么,20世纪90年代韦先生对高拱的改革又进行了重点探讨。

关于嵇先生的研究,笔者已撰文评述[1],本文拟就韦先生的研究概况加以梳理和简评,试图从一个方面彰显其学术贡献。

韦先生于1997年和1999年分别出版了其专著《隆庆皇帝大传》[2]和《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3]。

两著以较大的篇幅论述了明代中后期政局,其中论及到高拱改革的定位、纲领、内容、思想等诸多方面,并提出了一些重要观点。

一、改革定位——“隆万大改革”的“始创期”关于明代中后期的大改革运动,过去一般将其定位为“万历初元改革”或“十年大改革”,没有提及在此之前的高拱及其隆庆改革问题。

嵇先生在20世纪40-60年代提出:“高拱是一位很有干略的宰相,在许多方面开张居正之先”[4](P451);“其实新郑于江陵还是先进,江陵的学术和事功有许多地方实在可说是渊源于新郑。

”[5](P420)笔者也曾提出:“从隆庆三年到六年,在穆宗高度信任与重用下,高拱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洗刷颓风、振兴朝政的改革,在清整吏治、选用贤能、复苏经济、安边强兵等方面都颇有建树,使嘉靖朝遗留下来的因袭虚浮、积弊丛生的内政外交局面有所改观,对缓解明王朝的衰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6](P2)在此,嵇先生和笔者虽然强调了高、张改革的传承关系和高拱改革对缓解明王朝衰落的重要性,但是却没有给予高拱改革以明确的定位。

韦先生的发展之处,就在于对高拱主持的隆庆改革予以明确的定位,即“隆万大改革”的“始创期”。

韦先生说:准确地说,明中叶的改革实际上是从隆庆三年(1569)高拱复出,其后任内阁首辅,张居正任重要阁员时期开始的。

举凡整饬吏治、加强边防、整饬司法刑狱、兴修水利、推行海运、改革中央和地方军政人事制度,重点推行清丈土地和实行一条鞭法、恤商惠商等多种政策方略,都是在这个时期出台,并且立竿见影地取得过成果……可以说,隆庆时期实为大改革的始创期,实为其后万历朝进一步的改革奠立基础和确定政策走向的关键性时期。

高拱的惩贪方略及其代价

高拱的惩贪方略及其代价
即议 论丛 杂 ,混 淆 是 非 。 这八 种积 弊 ,彼此 相 仿 ,前 后相 因,上 下 相 安 , 已成 为 社会 的习惯 势力 , 官场 的腐 败风 气 , 国家 的沉 疴痼 疾 。我 们且 看此 疏对 “ 黩货 ”一 弊 的深刻 分 析 :
名节者 ,士君子所以 自立 ,而不可一 E坏者也 自苞苴之效彰,而廉隅之道丧 义之所在, l 则阳用其名 而阴违其 实,甚则名与实兼违- ;利之所在 ,则 阴用其 实而 阳违其名 ,甚则实与名 C 兼用之 。进身者以贿为礼,鬻官者以货准才。徒假卓茂顺情之辞 ,殊乖杨震畏知之 旨。是 日黩货
惩贪
方略
代价
高拱 (5 3 17 年 ) 11— 58 ,字肃 卿 ,号 中玄 ,河南 新郑 人 。嘉 靖二 十 年 (5 1年 )中进 士 ,选 庶 14 吉士 ,授 编修 ,嘉靖 四十 五年 ( 56 年 )三 月入 阁 ,参预机 务 。 由于与 首 辅徐 阶政 见不 合 ,于 隆庆 16 元 年 (5 7年 )五 月称病 归里 。隆庆三 年 (59年 )底 ,穆 宗 召高 拱复 政 ,从任 次辅 到首 辅始终 兼 16 16 掌吏 部 事 。高 拱主 政 虽然 只 有 两年 半 时 间 ,但 改 革政 绩 显赫 ,特 别 是 在 整顿 吏 治 中取 得惩 处贪 贿 的 事功 ,对 当 时官 风转 变起 到 了重要 推动 作 用 。但是 ,《 明史 》却 称他 “ 持清 操 ,后其 门生 、亲 串颇 初 以贿 闻 ” 晚 明 以降 以迄 于今 的史 家无 人 论及 高 拱 惩贪 的 事功 及 其 效果 ,倒 是有 些 现代 作 家 以文 学 。 虚 构 或 普及 读物 的方 式 ,刻 画 高拱 的贪 墨形象 ,虽 非学 术 成果 ,但 对 读 者影 响 巨大 ,严重 歪 曲了高 拱 的历 史面 目。。 于此 ,本 文拟 就 高拱惩 处贪 贿 的方略 和代 价 问题加 以初 步探 讨 ,就教 于方 家 。 有鉴

论高拱对明北部边防任官制度的改革

论高拱对明北部边防任官制度的改革
基于以上弊端,高拱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改革 建议,改兵部编制为“一尚四侍”体制。
臣愚,诚中夜以思,谓宜于兵部添设侍 郎二员,同额设侍郎协理部事,平日则练习 本兵政务,或欲巡阅边务,即以一人往,既 便行事……即以一人往,既可朝发夕至,又 不费于那移。迨其出入中外,阅历既深,本 兵政 务 与 夫 边 关 险 隘、虏 情 缓 急、将 领 贤 否、士马强弱,皆 已 晓 畅 谙 熟,方 略 素 定。 遇 有 尚 书 员 缺,即 以 其 尤 深 者 补 之。[2]192-193 高拱认为,应该增添兵部侍郎,新添侍郎既可在 部内任职,又可巡视边务,以侍郎的身份出任边防总 督,可一改过去部臣与总督各行其是、令出多门以至 贻误事机的弊端。另外,兵部侍郎调往边方历练,有 助于兵部侍郎熟悉边关部署、防务、战况、敌我军事 力量对比及有效处理边务。同时对于兵部人员而 言,涉身边地有利于其军事历练,又为兵部提供了适 当的人才储备,若遇尚书有缺,也可从侍郎中选拔, 再不必有人才难得之虞。 然而,侍郎的添设建议施行之后又出现了新的 问题。侍郎添设之后,额设侍郎与添设侍郎之间职 权重叠,一遇事相互推诿,拖延误事,反而限制了兵 部职能的发挥。针对此制度运行中出现的弊端,隆 庆五年(1571年),高拱再次上疏:
一、改革兵部侍郎的人员配置
改兵部“一尚二侍”的旧体制为“一尚四侍”的 新体制。《明史 · 职官志》载:“兵 部。尚 书 一 人,
左、右侍郎各一人……尚书掌天下武卫官军选授、简 练之政令。侍 郎 佐 之。”[16]1570明 朝 建 立 后,朱 元 璋 废除了中书省,吏、户、礼、兵、刑、工六部直接对皇帝 负责,六部各设尚书一人,为本部正首长,设左、右侍 郎各一人,为 副 首 长,其 中 兵 部 尚 书 和 侍 郎 是 兵 部 正、副长官。然明嘉、隆之际,南倭北虏交侵,逢边疆 多事之秋,边务冗杂难测,兵部此种旧人事编制难以 处理繁多冗杂的边疆政务,无法适应复杂的边疆局 势。为此,高拱就任首辅后,向穆宗呈上六道疏文,全 面阐述了对军事体制改革的构想。《明史·高拱传》 记载:“又以时方扰边事,请增置兵部侍郎,以储总督 之选。由侍郎而总督,由总督而本兵,中外更番,边才 自裕。”[16]5640隆庆四年(1570年)二月,高拱上疏:

中华校点本《明史·高拱传》的校勘问题

中华校点本《明史·高拱传》的校勘问题

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 ( Social Sciences )第22卷第4期2020年8月Vol. 22 No. 4Aug. 2020[文史新证】 DOI :10.14168/j. issn. 1672 - 8572.2020.04.04中华校点本《明史・高拱传》的校勘问题岳天雷①(河南工程学院黄帝故里文化研究中心,郑州451191)摘 要:明清史学家为高拱撰有12篇传记,其评价大致可分为否定、肯定和折中参半三种类型。

这些传记反映出对高 拱的认识经历了由肯定到否定再到肯定的过程,也是对其评价越来越接近历史真相的过程。

现今对高拱传记的校勘,既要 遵循论从史出的原则,全面掌握原始史料并加以比较对勘,而不能依据某一种史料作出结论,否则必然陷入偏谬;又要遵 循秉公持正的原则,而不能先入为主,厚此•薄彼,否则必然背离史实。

关键词:明清时期;高拱传记;校勘原则中图分类号:K248 文献标志码:A 明清时期,史学家为高拱撰有12篇传记①。

这些传记对高拱的认识和评价或肯定,或否定,或折中参半,但均是高拱研究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资 料。

著名学者南炳文先生在其《修订中华点校本〈明史〉高拱、徐阶二传随笔>[1]118'124 (以下简称 《随笔》②)一文中,对中华点校本《明史•高拱传》中的相关问题做了全面深入的发掘和研究, 意义重大。

不过,笔者觉得其中有些问题似有进一步讨论的必要,故特撰此文,提出一孔之见。

先说明清时期的高拱传记问题。

南先生结合修订中华书局标点本《明史》之《高拱传》,检读其 中12种,将高拱传记分为4组,并加以简要评论。

第一组包括两种传记:王世贞《嘉靖以来内阁首辅传》卷6《高拱传》,郭正域《合并黄离文章编号:1672 - 8572 ( 2020 ) 04 - 0019 - 09草》卷24《高文襄公墓志铭》。

《随笔》以万历三 十年高拱被平反为界标,认为王撰高拱传在平反之 前,郭撰高拱墓铭在平反之后,由于“时代环境 不同”,“这使两者行文志趣大不相同”,然后对两 传加以总体评价。

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

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

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一、“经纶伟业”的“社稷名臣”明穆宗、明神宗及内阁重臣张居正对高拱的改革功绩和经世才能都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均认为高拱是有明一代“经纶伟业”的“社稷名臣”。

隆庆六年(1572)正月,明穆宗在加勋高拱柱国、进兼中极殿大学士的《诰命》中,对高拱的经世才能和改革事功作了高度论评:且值国家多事之时,先为社稷万年之计。

乃通海运,乃饬边防,乃定滇南,乃平岭表。

制降西虏,坐令稽颡以称藩;威挞东夷,屡致投戈而授首。

盖有不世之略,乃可建不世之勋;然必非常之人,斯可济非常之事。

同年五月,穆宗驾崩。

六月,皇太子朱翊钧登极,是为神宗,改元万历。

因高拱与张居正权位相逼,张与宦官冯保相勾结,于六月十六日宣诏驱逐高拱,酿造高拱冤案。

但高拱病逝一年后即万历七年(1579),当时官方对高拱在西北促成俺答封贡互市、在东北取得辽左大捷的靖边功绩作了肯定性评价:俺答孙降于塞,拱靖归之,遂入贡,因求互市,朝议纷纷。

拱奋身主其事,与居正区画当而贡事成,三边宁戢。

又广寇鸱张,辽东数与虏角一时,督抚剿除,拱主持力为多。

万历三十年(1602)初,高拱夫人张氏和嗣子务观两次上疏乞赐荫谥。

三月,礼部在批文中对高拱和平解决贵州安氏内乱、促成俺答封贡的靖边功绩作了高度论评:如处安国亨之罪,不烦兵革而夷方自服,国体常尊,所省兵饷何止数十万?又如授那吉之降,薄示羁縻而大虏称臣,边氓安枕,所全生灵何止数百万?此皆力为区画,卓有主持。

……功不可泯,特允所请。

四月,神宗根据礼部之议,诏令为高拱平反昭雪,赠太师,谥文襄。

在这道《诰命》中,神宗诏曰:(高拱)锐志匡时,宏才赞理。

当畿庭之再入,肩大任而不挠。

位重多危,功高取忌。

谋身近拙,实深许国之忠;遗俗似迂,雅抱殿邦之略。

幕画得羌胡之要领,箸筹洞边塞之机宜。

化椎结为冠裳,柔犬羊于帖服。

利同魏绛杜猾夏之深忧,策比仲淹握御戎之胜算。

在昔允资定力,于今尚想肤功。

不久,神宗又颁布一道追赠高拱为特进光禄大夫的诰命。

高拱研究问题献疑

高拱研究问题献疑

高拱研究问题献疑作者:高秀丽来源:《中国民族博览》2017年第10期【摘要】高拱为明隆庆帝潜邸旧臣,在朝政和用事上拥有卓越的能力,为有明一代著名的内阁首辅,权操隆庆朝政治。

现阶段对于高拱的研究已然到达一个相当高的层面,涉及到高拱其人其事的诸多方面,但是该领域依然在扩展,高拱名号与年份问题、高拱研究史料的问题,徐阶、高拱、张居正问题这三个问题在今后的高拱或是其他历史人物的研究中是应当重视的。

【关键词】明代;高拱;隆庆;问题【中图分类号】K24 【文献标识码】A高拱,字肃卿,号中玄。

开封新郑人。

生于明正德七年(1512年),卒于明万历六年(1578年)。

高拱幼年即有才气,号称“五岁善对偶,八岁诵千言”,十七岁时就凭借“礼经”闻名乡里。

嘉靖二十年(1541年)时高中进士,初授任翰林编修,九年考满后,升任翰林侍读。

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嘉靖皇子裕王朱载垕开邸受学,高拱被聘入裕王府中,为裕王讲学。

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被授为翰林侍讲学士。

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升任太常寺卿。

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升任礼部尚书。

次年,由徐阶荐举,以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的身份登入内阁。

嘉靖帝驾崩后,裕王朱载垕继位为帝,是为隆庆帝,高拱就愈加受到了重用。

但是此时高拱与徐阶二人反目成仇,徐阶凭借长期以来积累的权势和威望迫使高拱下野。

直到徐阶休官回乡后,方才在张居正等人的荐举下重返朝廷,烜赫一时。

高拱在隆庆年间用事,励精图治,不过数年便政绩卓然,明朝欣欣然有中兴之象。

隆庆六年,隆庆帝驾崩。

高拱随之失势,张居正连同宦官冯保黜退高拱,高拱不得不再次下野还乡,此后远离朝野,未问政事。

于万历六年(1578年)在新郑家中安然辞世。

万历七年(1579年),在君臣查核后,以“高某担当受降,北虏称臣,功不可泯”,赠复原官。

万历三十年(1602年),万历帝又赠高拱为太师,谥号文襄,荫其子高务观为尚宝司司丞。

高拱既起为潜邸旧臣,又凭借其在朝政和用事上的卓越能力,成为有明一代著名的内阁首辅,权操隆庆朝政治。

从高梁河之战看辽代军制

从高梁河之战看辽代军制

从高梁河之战看辽代军制高梁河之战是辽代历史上著名的战役,也是辽代军事制度的一个重要案例。

通过这场战役,我们可以深入探讨辽代军制的特点、组织结构、战斗力等方面的问题,更好地了解辽代的军事实力和军队运用。

一、辽代军制的特点辽代的军制在当时是非常先进和完善的。

辽代军队采取了兵籍制度,实行“丁夫百户,户立一人,号为百户”,对军队实行分类编制,实行实名制度。

军队中的百户、千户等军官均是通过世袭或者任命产生。

辽代军队中的主力是骑兵,马上作战是辽代军队的特色,骑兵素质高、机动性强,对平原地区作战非常具有优势。

辽代还采用了军户制度,让军队组织与土地所有制相结合,形成了一支高效的部队。

二、高梁河之战概况高梁河之战发生在北宋绍圣二年(1095年),是北宋和辽代之间的一场大规模战役。

当时北宋派出大军南下,企图夺回失地,而辽代军队则在高梁河一带展开了阻击和反击。

双方军队在高梁河畔展开了一场激烈的对决,最终辽军取得了胜利。

三、高梁河之战对辽代军制的启示1. 辽代军队的组织结构通过高梁河之战,我们可以看到辽代军队的组织结构非常严密。

辽军在高梁河之战中迅速集结,展现了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机动性。

军中的千百户领导下的军队,分工明确,指挥有序,密切合作。

军队中的将士严守纪律,听从指挥,形成了一支高效的作战力量。

高梁河之战中,辽军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力。

辽军以骑兵为主力,机动性强,迅速应对北宋军队的进攻,采取了灵活多变的战术,有效地击溃了北宋军队,最终取得了胜利。

这也从侧面展示了辽军在战术上的灵活应变能力和强大的战斗实力。

3. 辽代军队的武器装备高梁河之战中,辽军展示了优秀的武器装备和战术运用。

辽军的骑兵以铁甲、弓箭为主要装备,其精良的装备和出色的射击技术给北宋军队造成了极大的压力。

辽代军队不仅在骑兵装备上有所优势,在步兵、工兵等方面也有着相应的装备和技术优势,保障了军队作战的顺利展开。

这也反映了辽代军队在武器装备方面的先进性和实力。

论高拱的治漕方略——兼论与张居正的分歧

论高拱的治漕方略——兼论与张居正的分歧
得 到 全 面 实施 , 在 万历 初 元 却 得 到 了张居 正 的 大 力推 行 , 但 并取 得 了显 著 成 效 。就 此 而 言 , 高拱 的 治 漕 方 略 在 隆 万 改 革 中 具 有 开
创之功。
关 键 词: 高拱; 张居正 ; 疏通漕运 ; 恢复海运; 治漕方略
中 图分 类 号 :8 文 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85 2 2 0 0 40 80 K1 A 10 -44(09)4 73 -4
十余处 , 漕船运军千计 , 损 漂没漕粮 四十万余 石 , 淤河八十余 里 。消息传至京 师, 中一 片 哗然 , 于是胶 莱海 运之 议纷 朝 “
起 ” 秘 枷 。给 事 中 宋 良佐 、 东 巡 抚 梁 梦 龙 极 论 海 运 ' 山
之议 , 请求用海船 自淮人 海 , 接运漕粮 到天津 [1 直 2瑚。户部 1 给事中李贵和则提 出了用 开凿胶莱 新河的办法 缩短海 运路 途 , 障漕运安全 。权衡 利弊 , 保 李贵 和的建议得 到当朝首 辅 高拱的极力支持 。 胶莱河源 出自山东高密县 , 分南 北二流 : 南流 自胶 州麻 湾 口人海 , 北流经平度州至掖县海仓 口人海。元 朝至元十七
高拱( 公元 11 5 3年 一17 5 8年 ) 字肃 卿, 中玄 , , 号 河南 新 郑人。作为 明代 中后期 著名的政治家 和改革 家 , 于隆庆 三 他 年( 公元 16 ) 59年 十二月 职掌吏部事 继又提 任首辅后 , 针对 明朝 内外交困 、 积弊丛 生的局 面 , 刀阔斧地 进行 了一系列 大
的 生 活需 要 。在 明 代 财 政 赋 役制 度 中 , 运 是 明 王朝 赖 以 生 漕
在开新河与复故道的两种方案对峙 中, 高拱 以首辅的身 份曾坚决支持开新河 。隆庆 五年 ( 公元 17 5 1年 ) 四月 , 黄河 汛发 , 洪水再次冲决邳州王家 口一带 , 自双沟而下 , 南北决 口

高拱与明隆庆朝的北边防御

高拱与明隆庆朝的北边防御

高拱与明隆庆朝的北边防御
王雄
【期刊名称】《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9(000)004
【摘要】明隆庆年间,明朝对蒙古的政策发生了重大转变,封贡互市,化干戈为玉帛,从根本上改变了明朝北边防御的面貌.在这一转变的过程中,时任内阁首辅的高拱做了出色的工作,改革兵部及边镇吏治,储养边才,把握把汉那吉事件契机,达成"隆庆和议",使数十年刀兵相见之北边成为明蒙互市、两族和平交往的乐土.其功惠及当时,垂训后世.
【总页数】7页(P67-73)
【作者】王雄
【作者单位】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48.2
【相关文献】
1.试析隆庆初高拱的首次罢休 [J], 张鑫
2.隆庆阁臣去政之真相——王世贞《高拱传》史实再辨 [J], 岳天雷
3.隆庆时期的"俺答封贡"——论高拱在西北边疆的靖边功绩 [J], 岳天雷
4.论高拱的治辽方略——以明隆庆五年"辽左大捷"为中心的考察 [J], 岳天雷
5.祖训:理念与实践
——以隆庆年间高拱办理贵州土司安国亨案为例 [J], 毛佩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高拱的治粤方略

论高拱的治粤方略

高拱 (53—17 ) 字肃 卿 , 中玄 , 11 58 , 号 河南 新 郑
洪武年 间开始 , 日本上 自诸 侯 显贵 , 下及 武士 、 浪人 ,
人。作为明代中后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改革家, 高拱 于隆庆 四年 (50 职掌 吏部 事继 又 提任 首辅 后 , 17 ) 在 张居正辅佐下, 针对北虏侵扰、 南倭登岸 的严 峻局 势, 力行 军事改 革和 边政 整 顿 , 取 得 了“ 虏 稽 颡 并 西 称臣, 东蕃投戈授首 , 贵夷 聋服, 岭寇底 宁” 之 … 效 。这 是高拱 一生 取得 的卓 著功 绩 , 为万 历 初 元 也 张居正治粤开创 了良好局面。然而 , 史学界对高拱 在西 北 、 北 、 南 的靖 边 功 绩 研 究 颇 多 , 果 丰 东 西 成 厚 , 而对其治粤方略则鲜有论及。有鉴于此, 本文 拟就高拱治粤方略提出的背景 、 内容 、 成效及其历史 评 价等 问题加 以初步论 述 , 以就教 于方家 。
学报 ,0 9 2 。 2 0 ( )
第 4期
岳天雷 : 论高拱的治粤方略
饰旗 号 , 分 艘 掠 内 地 , 不 大 利, 倭 患 日 并 无 故 剧”2 。初 , [卷 】 曾一本之乱 , 粤中诸盗蜂起 , 率借倭 为助 。于是 , 倭分 道犯化州 、 石城 , 陷锦囊 所 , 户 杀千
河。就此而言, 高拱应该 占据一定的历史位置, 明清时期的诸 多政治家和史学家亦有肯定性评价。
关键词 : 高拱 ; 张居 正 ; 方略 ; 史治 ; 倭 除盗 剿
中 图 分 类号 : 4 文献 标 识 码 : 文章 编 号 :0 78 5 (0 9 O - 4 - K2 8 A 10 - 4 20 )4O O0 7 O 6
杂行者 十之 八九 ; 除者 十之 四五 , 铨 而迁谪 者十之五

历史趣闻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

历史趣闻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如何客观评价高拱?高拱是个怎样的人
导语:高拱(1513-1578)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哲学思想家。

他于隆庆后期职掌内阁首辅并兼任吏部事期间,针对嘉靖、隆庆时期内外交困、危机
高拱(1513-1578)是明中后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和哲学思想家。

他于隆庆后期职掌内阁首辅并兼任吏部事期间,针对嘉靖、隆庆时期内外交困、危机四伏的局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洗刷颓风、振兴朝政的一系列改革,在吏治、边政、法治、赋税、漕运等方面都卓有建树,由此开创了隆万大改革的先河。

在学术上,他针对宋明理学空疏误国的流弊展开了全面深入的批判,系统地阐发了他的实学思想和哲学思想,为推动明代学术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然而深感遗憾的是,史学界有学者把高拱与徐阶、张居正对立起来,判定徐、张是著名的改革家,而“高拱没有胆识和度量摆脱一己的私仇”,“直接影响到改革的顺利进行”(《张居正评传》,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83页),由此形成“抬徐压高”、“褒张贬高”的历史偏见;哲学界有专家在其相关著作中也不为高拱立传,致使其学术思想隐而弗彰,鲜为世人所知。

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梳理明清至近现代的政治家、史学家和哲学家对高拱的评价,以彰显其改革功绩和学术成就,从而对高拱有一个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

一、“经纶伟业”的“社稷名臣”
明穆宗、明神宗及内阁重臣张居正对高拱的改革功绩和经世才能都给予了肯定性评价,均认为高拱是有明一代“经纶伟业”的“社稷名臣”。

隆庆六年(1572)正月,明穆宗在加勋高拱柱国、进兼中极殿大学士的《诰命》中,对高拱的经世才能和改革事功作了高度论评:且值国家多事之时,先为社稷万年之计。

乃通海运,乃饬边防,乃
生活常识分享。

《辽左见闻录》史料价值评述

《辽左见闻录》史料价值评述

《辽左见闻录》史料价值评述
安大伟
【期刊名称】《满族研究》
【年(卷),期】2016(000)004
【摘要】《辽左见闻录》是清康熙年间文士王一元在旅居沈阳时所写的见闻笔记.记录了当时辽左气候、农业、商业、民风民俗、流人等方方面面的情况,对研究清
前期东北地方史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历来为历史学者所倚重,但始终缺乏详细系统
的研究.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基础上,进行补充和进一步论述,尤其重视文献史料价值的发掘.
【总页数】5页(P78-82)
【作者】安大伟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历史学院, 辽宁沈阳 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207
【相关文献】
1.论高拱的治辽方略——以明隆庆五年"辽左大捷"为中心的考察
2.《辽海丹忠录》史料价值评析
3.论《辽纪》的史料价值
4.论《辽纪》的史料价值
5.《辽左见闻录》及作者王一元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 关于高拱研究的几个问题素材(1)

高中历史之教学教研 关于高拱研究的几个问题素材(1)

关于高拱研究的几个问题高拱,明中后期隆庆朝的内阁元辅,当时政局中举足轻重的人物,隆、万年间张居正大改革的前行者。

这样的历史人物,早就为学界瞩目,前辈史家如嵇文甫、牟钟鉴等先生都有专门的研究与评论。

2006年中州古籍出版社刊行《高拱全集》,把高拱一生著作结集出版,而且还附录了《高拱生平文献》和岳天雷先生所撰《高拱大事年谱》,为高拱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使这一历史人物事迹愈发清晰,其政治家形象更为突出。

此外,近二十年来,明代政治史和人物研究不断深化,关于高拱学术、政治思想,其人其事及与高相关人物研究的作品多有出版。

尤其是韦庆远先生《张居正和明代中后期政局》[①]一书,将其放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中考察,对这一历史人物作了精当、切中肯綮的剖析与对比评价,给人以启发与借鉴.2008年8月新郑市人民政府专门组织举办了高拱国际学术研讨会,会上学人们提交了一系列论文,把高拱研究推到了一个新的学术高度,该专题研究也成为了精耕细作的学术园地.高拱处在明代政治社会云谲波诡的大变革时代,他对16世纪早期的大改革起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为时代的进步做出了特殊贡献。

当对这个时代进行再探索时,无论如何也少不了对这类历史人物的深入思考,因而,对高拱还应保持持续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的撰写,意在对高拱其人其事作进一步的考察,并通过这一个案的研究,希冀对广义的人物研究、传记撰写有所禆益。

同时也希望通过对诸如高拱及其相关政治人物的叠加探索,或多或少能给人物研究以一个整体的关照。

一、关于高拱的别号和纪年问题人物研究、传记撰写,其客体的基本情况,如姓名、字、号,人生历程等,与他們的伟大贡献相比,都是些细小问题。

然而,将其考证准确、全面,却是最基本的要求。

古人,特别是有学问、有地位的人,多有字、号,乃为中国姓氏文化之一特色。

高拱亦不例外。

高拱(1513—1578)河南新郑人,字肃卿,别号中玄。

沈德符《万历野获编》中华书局本子有多处称高拱为"高中元":如卷一五《乙丑会试题》记,”高中元主乙丑会试”[②],《出题有他意》道,"隆庆初元,高中元以次揆聚劾去”[③],等;清代朱廷献等撰《新郑县志?高拱传》中有"高文襄公讳拱,字肃卿,别号中元”之辞。

浅析高拱的法治改革及其思想基础

浅析高拱的法治改革及其思想基础

浅析高拱的法治改革及其思想基础[论文关键词]高拱;法治改革;法治思想;借鉴价值[论文摘要]高拱是明中期着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在执政期间,针对当时法弛刑滥、司法腐败的诸多弊端,大力进行法治整顿,成效显着。

同时,他还对法的价值、司法原则、司法实践以及礼法关系等问题作了全面阐述,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法治观点。

高拱的法治思想不仅为其法治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而且对于今天我们实行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也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高拱(1513~1578年),字肃卿,号中玄,河南新郑人,明中期着名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隆(庆)万(历)大改革的开创者和奠基人。

他自嘉靖二十年(1541年)中进士后,先后任礼部尚书、大学士、吏部尚书及内阁首辅等要职。

在他执政期间,特别是隆庆三年(1569年)任首辅之后,针对当时法弛刑滥、司法腐败的诸多弊端,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法治改革,成效显着。

他还对法的价值、司法原则、司法实践以及礼法关系等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形成了丰富的法治思想,为其法治改革奠定了理论基础。

高拱的法治思想不仅在法制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于我们今天实行的依法治国方略也具有借鉴意义。

然而,400多年来,鲜有对高拱的法治改革及其思想进行深入研究。

鉴于此,本文试图对高拱的法治改革、法治思想及其借鉴价值加以初步探讨。

一、嘉、隆之际的法治腐败与改革法制的呼吁明中期是我国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明王朝统治日趋腐朽、危机四伏的历史时期。

时至嘉、隆之际,明朝法治之腐败已呈现出积重难返之势。

其主要表现:一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公。

嘉靖末年,高拱奏上《挽颓习以崇圣治疏》,把当时的各种积习归纳为“八弊”,其中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公的“坏法之习”。

奏疏言:“法者,天下所共守,而不容毫发易者也。

自通变之说兴,而转移之计得。

欲有所为,则游意于法之外,而得倚法以为奸。

欲有所避,则匿情于法之内,而反借法以为解。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 9卷 21 0 0年 第 2期
河 南 教 育 学 院学 报 ( 学 社 会 科 学 版 ) 哲
J u a o e a s tt o d c t n ( hlsp ya d S ca S in e ) o r l f n n I tue f u ai n H ni E o P i o h n o i c c s o l e
北 过开 原 、 岭遥控 白山黑水 。东 西千余 里 , 铁 南北 一
千六 百里 , 三 面 濒 夷 , 面 阻海 , 山海 关 一 线 之 “ 一 特
路可 以内通 ”
。因其疆 域 辽 阔, 取 得 了“ 虏稽 颡 称 臣 , 并 西 东 蕃投 戈授 首 , 夷 聋服 , 贵 岭寇 底宁 ” …” 的显 赫功绩 。 其 中 , 于隆 庆 五 年 ( 5 1 在 东 北 取 得 的 “ 他 17 ) 辽左 大 捷” 即是其 显赫 功绩 之一 。
高拱采取的 治辽 方略是 : 大力推行 边政 军事改革 , 以提 高明军的 防御 作战 能力; 破格 任 用张学颜 巡抚 辽 东, 使其 与
总兵 李 成 粱协 同 守 边 , 同御 敌 。 可 以说 , 是 高拱 取 得 辽 左 大捷 的 两 个 决 定 性 因素 。 故 此 , 清 及 近 现 代 的政 治 共 这 明
定, 皆未涉及 高拱 的治 辽方 略 问题 。有 鉴 于此 , 文 本 拟就高 拱 的治 辽方 略及 其 取 得 的辽 左 大 捷 、 史 评 历 价 和经验 认识 等 问题 加 以初 步论述 。
( ) 真族对 辽东 西部 的侵 扰 一 女
明初 , 真族 依据 分布 的地域 不 同 , 女 分成 建州 女
明代 九边 ①之 中 , 东 一 边 的 战 略地 位 最 为 重 辽 要 , “ 边 之 首” 因其位 于京 师左 翼 , 称 “ 称 九 , 又 辽
到英 宗正 统 时 , 渐稳 定 下 来 , 居 于 浑河 、 子河 逐 定 苏 上游 一带 。 永 乐元 年 ( 4 3 , 朝 在建 州 女 真 部 ② 10 ) 明
他 在居 官期 间 , 特别 是 从 隆 庆 三年 ( 5 9 十二 月 复 16 ) 入 阁 , 久提任 内阁首辅 并兼 掌吏 部事 后 , 不 大力推行
左” 。其 辖 域 东抵 鸭 绿 江 畔 与 朝 鲜 相 邻 , 至 山海 西
关 与京 师相接 , 到 旅顺 口与登 州 、 州 隔 海相 望 , 南 莱
目前 , 史学 界对 高拱 在西 北 、 南取得 的靖边功 西
为重 要 , 自古 为兵家 必争 之地 。
嘉靖 中期 以后 , 在东 北边塞 广 袤的地 区 , 活 和 生
繁衍 在此 的各 少数 民族 , 其是 女 真 族 和 蒙古 族 的 尤 社会 经济有 了较大发 展 , 部落 在争夺 财 富 、 各 土地 和 人 口的斗争 中 , 事 力量 亦 逐 渐 强 盛 。在 明朝 辽 东 军 屯 田崩溃 、 边将 腐败 、 赋税 繁重 以及各 少数 民族不 断 反 抗 的诸 多 因素作用 下 , 王朝 在 辽 东 地 区 的统 治 明
真 、 西女真 和东海 女 真 ( 海 即野人 女 真 ) 大部 。三 三 部 之 间及 其 内部不 断 发 生 相互 兼 并 和 掠 夺 战争 , 特 别是 东海 女 真 时 常 侵 扰 海 西 部 和建 州 部 。永 乐 以
后, 海西 和建 州两部 被迫 南迁 。建州 女 真几经 迁徙 ,
出现 了严重 危机 。
绩研 究颇 多 , 李 勤 奎 《 成 “ 答 封 贡 ” 首 功 当 如 促 俺 的
属高 拱》 、 广 文 《 拱 与 “ 答 封 贡 ” 、 良 颜 高 俺 》 李
品《 明代 贵 州 水 西 “ 氏 之 乱 ” 起 因 、 质 与 处 安 的 性 置》 、 彭勇 《 因循 与 变 通 : 拱 的 民族 观 和 民族 政 高 策简论 》 等 。这些 成 果 因其 研 究 对象 或 范 围 的限
①明 中 后 期 , 北 边 陲 一 直 受 到 蒙 古 鞑 靼 部 俺 答 汗 的 严 重 威 胁 。 为 抵 御 俺 答 犯 边 , 西 明朝 在 沿 边 先 后 设 有 九 镇 , 即宣 府 、 大
同、 绥 、 东、 夏 、 肃 、 州 、 延 辽 宁 甘 蓟 山西 和 陕西 , 镇 各 派 总 督 、 抚 率 领 , 派 巡 按 御 史 监 临 之 , 谓 “ 每 巡 并 是 九边 ” 。 ② 参见 《 英 宗 实 录 》 四十 三 , 明 卷 正统 三 年六 月戊 辰 。 江 苏 国 学 图 书馆 传抄 本 。
家 、 学 家 给 予 了肯 定性 评 价 。 史 关键词 : 拱 ; 高 边政 改 革 ; 辽 左 大捷 ” 评 价 “ ;
作 者 简 介 : 天 雷 , 南工 程 学 院人 文 社 会科 学 系教 授 ( 州 4 19 ) 岳 河 郑 511 。
高 拱 ( 5 3 1 7 ) 字 肃 卿 , 中玄 , 文襄 , 11— 5 8 , 号 谥 河南新 郑人 。他 自明嘉 靖 二 十 年 ( 5 1 中进 士 后 , 14 ) 先 后任 大学 士 、 吏 二 部 尚书 及 内 阁 首辅 等要 职 。 礼
Vo . 9 12 NO 2, 01 . 2 0
文 章 编 号 :0 6— 9 0 2 1 )2— 0 3— 6 10 2 2 ( 0 0 O 0 2 0
论 高 拱 的 治 辽 方 略
以明隆庆 五年 “ 左 大捷 " 中心 的考察 辽 为
岳 天 雷
摘 要 : 嘉 、 时 期 , 北 辽 东 地 区 东有 土 蛮 各 部 劫 掠 , 有 建 州女 真侵 扰 , 势 岌 岌 可 危 。 为 扭 转 这 一 局 势 , 明 隆 东 西 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