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合集下载

2020年湖南省高考历史三模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20年湖南省高考历史三模试卷(3月份)(解析版)

2020年高考历史三模试卷(3月份)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记载夏商周时写道:“七月流火,农夫之辞也;三星在户,妇人之语也;月离于毕,戍卒之作也;龙尾伏辰,儿童之谣也。

”材料反映夏商周时期()A.人们熟知人事与天象息息相关B.统治者借神权以加强王权C.人们认为有超人间的鬼神世界D.社会各阶层普遍注意天象2.考古数据显示,春秋战国时期,各地工艺虽有地方性的特色,基本上差别不大;各国文字,从出土的简牍与铭辞看,也出现大同小异的现象。

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A.文化统一为政治统一准备了条件B.文化统一与政治统一之趋势并驾齐驱C.争霸战争促进了文化的发展与交流D.文化发展呈现统一性与多样性共生的局面3.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里写道:(梭伦把)法律颁写在木板上,竖立在巴西勒斯柱廊里,所有人都发誓恪守它们,9名执政官还要在那块石头跟前起誓,如果他们僭越了某条法律,他们将献塑一座金像。

这一记载说明梭伦为雅典执政官时()A.规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处处维护平民的利益C.使雅典成为了民主国家 D.奉行法律至上的原则4.清末学者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写道:前汉武、宣之间,经学大昌……以《禹贡》治河,以《洪范》察变,以《春秋》决狱,以三百五篇当谏书,治一经得一经之益也。

由材料可知前汉武、宣年间()A.儒者治经学重在阐发义理B.儒学获得了独尊的地位C.儒学发挥了经世致用作用D.仅以儒学为据选拔人才5.唐初诏令,男20、女15即要结婚成家.唐玄宗又敕令,男15、女13,听婚嫁.其目的是()A.促进一家一户生产方式的增长B.促进男、女平等观念的形成C.打压早婚早育的传统风俗习惯D.恢复社会稳定维护封建统治6.有学者认为,明代皇帝的批红权原则上不可超越票拟而径自为之,票拟则经过批红而成为行政命令。

君主如主动下手诏、中旨处理政事,也必须送内阁“商确可否”。

“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内阁如不同意,便可将手诏、中旨“封还”“执奏”,拒绝拟旨。

【历史】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历史】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茶陵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选项史实结论A 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当时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B 政府直接经营一些手工行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请优秀工匠,使用上乘原料,生产不计成本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C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D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只能表明商代已经出现牛的饲养,而不能表明出现铁犁牛耕,A项错误。

政府直接经营一些手工行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乘原料,生产不计成本,故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B项正确。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只能表明推动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不能表明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C项错误。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说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传统纺织业,纺织分离,且民族工业尚未产生,不能表明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D项错误。

所以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史实和史论,推理结论一定要有史实作为支撑,不能断章取义,如“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就可以得出“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其他选项也是采用此方法推断即可。

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中历史三: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中历史三:第一单元测试含答案

必修三历史第一单元测试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5道小题共计50分)1.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私学发展,涌现出大量人才B.诸侯争斗激烈,各种治国观点层出不穷C.阶级阶层间关系复杂,矛盾众多D.社会处在划时代的重大变革时期2. 在2008北京奥运会上,演员们手持竹简高声吟唱“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并多次出现“和”字。

它所蕴含的思想同“仁”、“礼"一脉相承,都源于A.法家B.道家C.儒家D.墨家3。

以下主张明显体现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的是A.仁者爱人,民贵君轻B.万物虚无,祸福相倚C.兼爱非攻节用尚俭D.以法为教,今必胜昔4.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

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A.君子、侠客、隐士、英雄B.英雄、侠客、隐士、君子C.君子、侠客、英雄、隐士D.英雄、隐士、侠客、君子5. 明太祖朱元璋对《孟子》特别反感,认为孟子有些话“非臣子所言"“使此老在今,宁得免乎?”这主要是针对孟子所主张的A.仁政学说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性善论D.“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6.阿南看到一则连环画,内容如下,漫画中老爷爷的言论最接近下列哪一位学者的思想A.孟子B.荀子C.庄子D.韩非子7。

老人们时常教育后代说:“为人处世不可有贪心,衣能遮体,食能果腹,足矣。

遇事要冷静,做到以静制动。

”显然老人们继承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8。

西汉时灾异频发.每当灾害发生皇帝常下“罪己诏”.据黄仁宇先生统计,《汉书》中记载皇帝颁布“罪己诏”多达三十三次。

分析皇帝颁布“罪己诏”受哪一学说或主张的影响A.“天人感应”学说B.“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C.“大一统”的主张D.“三纲五常"学说9。

有人认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理论由先秦法家奠定,经汉朝儒生发展而成。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中历史三:一到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中历史三:一到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高二第一学期历史必修三(一到三单元)(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6世纪—公元前3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Axial Age),“人类意识”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

在当时的中国,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为A.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崇儒尚佛,兼收并蓄2.蔡元培赞扬孟子时说:“提倡民权,为孔子所未及焉.”下列史实能够说明这一观点的是A.“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苛政猛于虎”3.在一个记者会上,原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答记者关于物价上涨的问题时说:“我一边看网,一边脑子里想起一段话,就是‘民之所忧,我之所思;民之所思,我之所行’”。

温总理所引诗句体现了百家争鸣时期A.关注民生、注重和谐的儒家思想B.尚同、尚贤、主张节俭的墨家思想C.以改革促发展的法家思想D.“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4.儒道思想犹如中国古代思想的双璧。

下列言论中,最能体现道家因循自然、崇尚无为思想的是A.不以人助天B.制天命而用之C.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5.奠定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政治制度理论基础和实践创立这一制度的人物分别是A.商鞅、秦孝公B.韩非子、秦始皇C.董仲舒、汉武帝D.韩非子、汉武帝6.在电影《墨攻》中,梁城四千多名老弱妇孺在一个莽鞋布衣、其貌不扬的墨者—-革离带领下抵抗两万五千名骁勇善战的赵军,取得最后胜利.这部影片反映出墨家思想中的A.反对一切战争,提倡和平B.反对铺张浪费,提倡节俭 C.选贤任能,以法治国D.反对不义战争,保卫家园7.贞观初放榜日,上(唐太宗)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日:“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这种现象说明A.统治者用儒家思想控制了读书人B.儒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开始形成C.唐朝时,科举制开始产生D.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盛行8.明嘉靖年间,户部主事海瑞向深居西苑、潜心修道的皇帝上疏,直言其“竭民脂膏,滥兴土木,二十余年不视朝,法纪弛矣”。

高三历史2020年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题附答案

高三历史2020年上学期第三次检测试题附答案

2019~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三次质量检测历史试题(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请将该卷答案涂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部分共30道题,每题2分,共60分)1.《礼记》中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

周代统治者提出了“惟命于不常”(《康诰》)、“皇天无亲,惟德是辅”(《尚书》)和“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泰誓》等思想。

殷周变革中天命观的发展实质上体现了()A.政权神秘化色彩不断加强B.早期民主政治的特征C.对于天命神意的批判否定D.一定程度的理性色彩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3.《后汉书·陈定传》中记载:颍川(今属河南)名士陈定的子孙们都很孝敬老人,其中陈纪最出名。

豫州刺史知道了这个孝子的事迹,便向朝廷禀报,获得批准,豫州刺史将陈纪形象作为活教材绘于郡县繁华的街衢之中,于是就有了“图象百城,以厉风俗”的说法。

朝廷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彰显君主以德治国B.加强社会道德教化C.维护封建纲常秩序D.促进家庭和睦稳定4.唐朝规定蕃商可以在通商口岸和内地城镇自由定居、自由营业,为了便于管理和适应他们的需要,在城内划出特殊的居留区——蕃坊。

蕃坊内可以“列肆而市”,构成了一个热闹的商业区,其管辖很大程度上有蕃长依其本国法律和习俗施行。

由此可知,唐朝时期()A.外贸发展瓦解国内坊市制度B.蕃商已严重侵犯我国领土主权C.朝廷大力推行外贸优惠政策D.设置蕃坊可有效减少社会矛盾5.王学(王即王阳明)在明中后期广泛传播,其中“良知良能,愚夫愚妇与圣人同”的命题,不仅给士大夫大开眼界,也受到庶民百姓的欢迎。

这表明王学()A.冲击了封建伦理纲常B.倡导民主、自由和平等C.成为明清的主流思想D.有利于个体意识的觉醒6.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题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孟子发扬孔子开创的儒学,主张涵养“浩然之气”,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后世影响极大。

孟子这些言论所强调的是A. 努力完善个人品德B. 坚持个人独特性格C. 勇于突破礼制束缚D. 敢于反抗专制暴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孟子“浩然之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等思想体现的是对个人品德的要求,所以本题答案为A项。

材料体现不出个人独特的性格,故B项错误;明清之际的启蒙思想家们反对礼教的束缚,主张反抗专制制度,故C项和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孟子2.《韩非子·解老》:“凡法令更则利害易,利害易则民务变,民务变谓之变业。

故以理观之,事大众而数摇之,则少成功:藏大器而数徙之,则多败伤;烹小鲜而数挠之,则贼其宰;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

”由此可知A. 法家思想力图以变法推动社会进步B. 法家思想中存在着民本成分C. 法家思想阻挠变法以维护自身利益D. 法家思想重稳定而不重变革【答案】B【解析】【分析】从材料中“治大国而数变法,则民苦之。

是以有道之君贵静,不重变法”可以排除A选项,并看出《韩非子》中含有一定民本思想,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

C选项错误,法家主张的就是变法图强;D选项错误,法家重视变革。

【详解】3.万历十六年(1588年)夏天,李贽剃光了头以示和鄙俗断绝,虽居住在佛教寺院,却不受戒、不做僧众的功课,强烈冲击了传统世俗,被当地的保守势力视为“异端”。

这表明李贽A. 反对封建礼教,崇尚宗教自由B. 反对理学空谈和功利主义C. 主张个性解放,思想自由D. 崇尚“至道无为”政治理想【答案】C【解析】李贽对于儒家思想进行批判,否认朱熹理学的权威,充分体现出个性解放的思想,故C正确;A中宗教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目标;B项是顾炎武的思想主张;D是老子思想主张。

2020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真题

2020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真题

2020届高三上学期文综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

1. 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

”这表明()A . 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B . 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C . 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D . 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2. 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契大同”。

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A . 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B . 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C . 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D . 促成了国家统一3. 明中叶以来,松江府(今上海一带)所辖市镇数量如下表所示,据此表可以得出()时间松江市镇数量1550年以前591551-1722年1131723-1861年1671862-1911年369①市镇数量增长体验出商人地位上升②明清时期松江地区工商业发展较快③市镇增多与近代开放通商口岸有关④清政府与民国政府都重视商业发展A . ①④B. ②③C . ②④D . ①③4. 公元前5世纪以前,希腊哲人主要探讨的是宇宙本原等问题。

其后,智者学派另提出一些命题,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皆有丰富的论述,希腊哲学的主题已转移到()A . 神B . 自然C . 人D . 政治5. 马丁·路德主张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

与路德同时代的中国学者李贽说:“尊孔子,不知孔子何自可尊。

所谓矮子观场,随人说妍,和声而已。

”材料中马丁·路德和李贽思想的共同之处在于()A . 对传统宗教思想进行了批判B . 反对权威,宣扬人的主体地位C . 追求自由平等,反对君主专制D . 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6.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批判了教会的虚伪腐败,但他们还是十分宗教化的,并没有发展到否定上帝至尊地位的程度。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 文综历史 含答案

2019-2020年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试题文综历史含答案命题教师:赵敏丽、王咏梅、贺建设第Ⅰ卷(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古代“文化”一词源于拉丁语cultura和colere,本义为“耕作”、“栽培”、“养育”等,在印欧语系kwel-字根,则有翻动一块土地、运转与耕作之意。

据此判断,中国文化源头应始于A.一万多年前新石器时代 B.文献与考古中考证出的夏朝C.进入青铜时代后的商朝 D.封邦建国体制确立后的西周25.《中国社会史》在评价清前期经济时说:“农业、手工业和贸易的史无前例的发展高潮,以其生产以及内部交易的数额之巨而身居世界民族的首位”。

以下最能说明上述论断的现象是A.当时中国是东亚、东南亚贸易的中心地区B.当时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长期出现逆差状况C.当时中国生丝、茶叶、瓷器畅销世界各地D.当时中国的GDP占到世界总量的四分之一26.《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一文指出,农村知识分子大量地单向地向城市流动,并在城市中去寻求自己的生存与发展的机会与空间,是清末民国以来社会变动的一个基本趋势。

这一趋势说明的实质问题是A.近代中国工业化的发展趋势迅猛B.近代农村生活的艰辛导致人才外流C.近代城市生活对农村人才的强大吸引力D.近代城市和农村的差距日益扩大27.孙中山规定:“中华民国改用阳历,以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即辛亥十一月十三日,为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中山改历改元的深层动因是A. 与国际接轨的时代需求B. 破除专制制度给人的思想束缚C. 彰显炎黄子孙共同的民族诉求D.“反清复明”的政治需要28. 《全球通史》中说:“在中国历史上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第三次在1949年……”这三次社会变革的共同影响是A.都改变了社会的性质 B.人民的思想在当时都有所改变C.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的政治和社会结构 D.变革带来了国家政权的变化29.某学者在其著作《中国近代通史》中写到:“国共两党,一个关注上层,一个关注下层;一个重视军事,一个重视民众;一个注重枪杆,一个注重笔杆;一个擅长武斗,一个擅长文斗。

湖南省2020年高三历史3月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试题

湖南省2020年高三历史3月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试题

湖南省2020年高三历史3月线上自主联合检测试题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________________注意事项:(本试卷共12页,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卷一并上交。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尚书·牧誓》云:“牝(雌性的)鸡司晨,惟家之索(尽)。

”这句话不仅是中国古代齐家的戒律,而且是古代政治生活的信条。

在这样的政治文化中,男性把持天下就是天经地义,女性参与政治就是名不正言不顺。

这种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奴隶社会宗法制度的延续发展 B.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C.传统农业生产基本模式的影响 D.儒家传统伦理道德观念的束缚25.有学者根据已有文献和出土的汉简对西汉时期拥有六十亩土地的中等自耕农家庭收支进行了估算,如下表所示,据此可知,西汉时期A.封建租赁关系不断发展 B.农业扩大再生产能力非常有限C.自耕农生产方式较落后 D.土地兼并得到一定程度的缓和26.王守仁是这样阐述他的“良知”概念的:“夫人者,天地之心;是非之心,不虑而知,不学而能,是故谓之良知”;“本来面目,即吾圣门所谓良知”。

据此可知,心学A.衍生出一定的思想解放倾向 B.体现出浓厚的客观唯心主义C.适应了资本主义萌芽的需要 D.形成了鲜明的实用主义特征27.清代法律制度是“律”、“例”并行,而事实上经常起作用的是“例”,因为法律条文是简约的,不可能包罗万象,而例是具体的,可供参照,可以补律文之不足。

湖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湖南省2020届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商人参与政治,出将入相的现象,如管仲有身为齐相的权势,子贡有与诸侯“分庭抗礼”的礼遇,乌氏保有位比封君的地位。

这反映了A. 商人阶层壮大瓦解宗法体系B. 专制王权形成依赖商业发展C. 经济发展冲击传统等级秩序D. 农商并重思想得到广泛认可【答案】C【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化的理解和认识。

依据材料中的“商人参与政治……位比封君的地位”等处可以看出商人地位的提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主要是因为该时期的经济发展冲击了传统的等级观念和秩序,故C项说法正确;宗法体系遭到破坏与商人阶层壮大没有必然联系,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专制王权的经济基础是小农经济,而不是商业发展,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当时重农抑商的思想尚处在形成时期,不可能广泛认可农商并重思想,故D项说法错误,排除。

2.秦朝《法律答问》载:“甲盗窃不满一钱,前往乙家,乙没有察觉,问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

如系知情而不加捕拿,应罚一盾。

甲盗钱用以买丝,把丝寄存在乙方处,乙收受了,但不了解盗窃的事,乙方如何论处?不应论罪。

”上述规定旨在A. 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 轻罪重罚以减少偷盗行为C. 确保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 以立法手段维护社会秩序【答案】D【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秦朝法律的理解和认识。

材料主要反映了秦朝对犯罪情形的分类做了明确而详实的规定,做到有法可依,故D项说法正确;材料的主旨不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故A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的规定不是轻罪重罚的意思,故B项不合题意,排除;材料也并未突出盗窃一定要判罪,故C项说法不合题意,排除。

3.北宋时期,州、府级城市实行厢坊两级管理体制,县级城市一般只允许设置坊巷和市。

但到南宋时,江南地区的一些市镇开始仿效州府城市,私自设立厢级机构。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高度中央集权带来的负面影响B. 经济规模扩大和社区布局复杂C. 官僚机构膨胀和军队不断扩充D. 市民阶层兴起影响行政区变更【答案】B【解析】【详解】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宋代江南经济发展及其影响的理解和认识。

湖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湖南省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本卷共24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共24题;共48分)1. (2分) (2020高二下·河南月考) 到了成康之世,西周国家已基本定型,“一横一纵”(“横”为封建制,分封诸侯,建立家园;“纵” 为宗法制,亲亲尊尊,嫡长子继承)完成了国家建制。

这表明西周政治的特点之一是()A . 礼乐制度维系着国家政权B . 等级尊卑的界限相当分明C . 分封制与宗法制紧密结合D . 政治生活中贵族色彩浓厚2. (2分) (2017高一上·大连期中) 隋唐科举制革除的当时最大的弊病是()A . 选官重武轻文的现象B . 豪门士族垄断国家政权C . 官员夸夸其谈,没有真才实学D . 中小地主的反抗3. (2分) (2017高二下·蚌埠期中) 1930年6月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决议指出:“没有工人阶级的罢工高潮……决不能有一省与几省的胜利。

想‘以乡村包围城市’,‘单凭红军来夺取城市’是一种极错误的观念。

……所以组织政治罢工,扩大到总同盟罢工,加紧工人武装的组织与训练,以树立武装暴动的中心力量。

”这反映了当时中共中央()A . 仍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革命模式B . 坚持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C . 认为农民战争影响了城市工人罢工D . 开始反思“乡村包围城市”的观念4. (2分) (2015高二上·芒市期中)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

”他说的“伟大传奇”是指()A . 二万五千里长征B . 农村包围城市C . 取得抗战胜利D . 千里跃进大别山5. (2分)(2019·新乡模拟) 下面是一副抗战时期的漫画,此漫画主要反映了()A . 日军速亡中国企图的破产B . 全国性抗战局面的形成C . 中国抗战急需国际支援D . 中国军队已经扭转战局6. (2分) (2017高一上·山东月考) 以下词组可以用来概括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关节点,按时间先后排列正确的是()A . 五四起风雷遵义定决策卢沟燃烽火挺进大别山B . 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C . 五四起风雷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挺进大别山D . 挺进大别山卢沟燃烽火遵义定决策五四起风雷7. (2分) (2020高一上·黑山月考)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历史)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历史)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西周的继承制度有排他性和严格的等级性,继承了祭祀权就获得了相应的政治身份和财产。

到了战国秦汉时期,政治渐渐摆脱血缘关系的羁绊,继承制度的排他性和等级性受到削弱,获得祭祀权并不能理所当然地获得相应的政治地位。

这表明()A.宗法制、分封制逐渐瓦解 B.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强化C.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确立 D.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渐确立2.晋文公刚即位就启用贵族分任内外诸官,“昭旧族..…….胥、籍、狐、箕、栾、部、柏、先、羊舌、董、韩,实掌近官。

诸(同姓)姬之良,掌其中官。

异姓之能,掌其远官”。

这一做法()A.反映出分封制度趋于崩溃 B.表明当时选官唯看家族声望C.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稳定D.说明血缘亲疏决定贵族等级3.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

材料中贾谊()A.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 B.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C.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 D.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4.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

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 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 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5.隋至唐前期的中书门下是决策首脑机关,从不负担琐碎事务。

唐代中后期至宋代的中书门下则承担了大量的日常政务性工作,出现了中枢机构政务化的趋向。

宋代的设官分职方式,在“纷繁芜杂”的表象背后,突出了国家政务的核心内容。

上述变化主要表明()A.吏治渐趋清廉化 B.部门间关系更融洽C.官员日趋专业化 D.中央集权显著加强6.宋初,地方监司、通判等兼职监察官“多不守职,至有岁终不按一人,终任而不劾一吏者,上下相蒙.孰视不问”。

湖南省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I)卷

湖南省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I)卷

湖南省2020年高三历史第三次模拟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5分)1. (3分)下面图一到图二两则史料的变化可直接用来论证A . 我国古代农业经营方式的变化B . 我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的变化C . 我国古代经济结构的变化D . 我国古代手工业技术的进步2. (3分)(2020·河北模拟) 邓小南在《宋代历史再认识》中指出:“不少学生从中国通史的教科书中,从前辈学者的研究论文中,意识到宋代的‘积贫积弱’,特别是鼎峙与战争中国势的不振;而与此同时,却又在西方流行的史学著述中,注意到费正清、谢和耐、伊懋可等汉学家对于宋代历史的极高评价,甚至称之为‘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时期’。

”评价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汉学家()A . 不具有中国学者那样强烈的民族情感B . 不能从长时段解释中国历史发展C . 采用与中国学者完全不同的研究方法D . 接触比中国学者片面的历史资料3. (3分) (2017高三上·天水月考) 钱穆说:“布衣可以为公卿,公卿亦可为布衣。

后一句话其实并不可信。

官僚政治取代了世卿世禄制度,但它在某种程度上又保留了后者的一部分变形物。

”这表明官僚政治()A . 通过阶层流动化解部分社会紧张B . 并不排斥政治权利等级世袭制度C . 仍存在荫子荫孙、子袭父爵的现象D . 与世卿世禄制都有存在的合理性4. (3分)(2020·广东模拟) 1864年,恰值《万国公法》汉译本面世,总理衙门曾为此专门拨付500两银子,命令将印成的300部《万国公法》分发给各通商口岸,以便对外交涉中“参酌援引”。

这是19世纪70年代前期中国人所能接触到的国际法汉译专著。

这反映当时()A . 《万国公法》成为国际准则B . 清政府盲目自大心态的消失C . 西学东渐的内容发生了变化D . 清政府有运用国际法的意识5. (3分)(2020·长春模拟) 表2 近代列强在华投资最多的国家及其相关数据统计表表2中序号①②③所代表的国家依次是()A . 日本、德国、苏联B . 俄国、日本、美国C . 英国、日本、美国D . 法国、英国、美国6. (3分)(2020·广州模拟) 1901到1902年,梁启超率先提出“史学革命”的口号。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湖南省茶陵县第三中学2020届高三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

茶陵三中高三第三次月考试卷---历史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2题48分)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封建制A、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注:分封制)、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4、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内容为:第一章“方出”、第二章“粟米”、第三章“哀分”(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第四章“商功”(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方法)、第六章“均输”(以各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等。

这反映出《九章算术》A、系统总结魏晋时期的数学成就B、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C、形成中国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D、体现了统治阶层的实际需要5、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A、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B、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C、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6、(唐)李华《中书政事堂纪》曰:“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

……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

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

”据此判断唐初政事堂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划定了君权的范围B、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C、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7、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届湖南省株洲市茶陵县第三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一、单选题:1.下列各项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只能表明商代已经出现牛的饲养,而不能表明出现铁犁牛耕,A项错误。

政府直接经营一些手工行业,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乘原料,生产不计成本,故官营手工业产品大多精美,官营手工业比较发达,B项正确。

黄道婆推广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只能表明推动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而不能表明棉纺织业成为元朝朝廷赋税的主要来源,C项错误。

两次鸦片战争期间洋纱大量进入中国市场,说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传统纺织业,纺织分离,且民族工业尚未产生,不能表明我国的民族工业发展因此受到严重冲击, D项错误。

所以选B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熟悉相关史实和史论,推理结论一定要有史实作为支撑,不能断章取义,如“商代遗址中出土了牛骨”就可以得出“已经出现了铁犁牛耕”;其他选项也是采用此方法推断即可。

2.钱穆在《中国社会演变》一文中指出:“不论西周氏族,乃至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全在此制度(中国周代封建)下,逐渐酝酿出一种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来。

”这说明分封制A. 确立了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意识B.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治C. 强化了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D. 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可知,此制度是指分封制,从材料中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观念信息可知,分封制有利于后世统一国家的建立,D正确;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确立于秦朝,与材料不符,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B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强化王室对土地人口的控制,C错误。

【点睛】从战国时期开始,中国出现了中央集权的政治。

3.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历史三峡论”,将四千多年来中国政治形态变迁分为封建、帝制和民治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以下各项不属于这一转型时期特征的是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B.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变C. 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D.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变【答案】C【解析】【详解】题干“从封建转帝制”结合所学可知,是指从分封制到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转变,是春秋战国向秦汉时期转变的时代,由分裂割据到建立了大一统王朝。

分封制之下是贵族政治,而秦朝设立的郡县制是官僚政治;实现了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

根据所学可知,神权政治一直存在于中国古代社会。

综上分析可知,神权政治向世俗政治转变的表述不符合史实,但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项。

ABD项,根据以上分析可知,此三项表述都符合史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推断(理)型选择题解答时一般可采用推演法,即通过必要的推理来确定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推理时要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如历史规律、逻辑关系、基本原理等。

因此在平时要注意归纳历史现象、总结历史规律并掌握运用。

4.约成书于公元1世纪中叶的《九章算术》内容为:第一章“方出”、第二章“粟米”、第三章“哀分”(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第四章“商功”(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方法)第六章“均输”(以各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等。

这反映出《九章算术》A. 系统总结魏晋时期的数学成就B. 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C. 形成中国完整的数学理论体系D. 体现了统治阶层的实际需要【答案】B【解析】【详解】由材料“按等级分配物资或摊派税收的比例问题”“各种形状体积的计算方法”“以各种标准计算各地的赋税和分派工役”等信息可知,《九章算术》侧重于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比较注重实用性,故选B。

《九章算术》是集战国和秦汉数学成就之大全的书,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材料并未列举完《九章算术》所有章节,且也没有说明其内部的联系,故C项说法正确,但不是材料主旨,排除;《九章算术》要解决的问题更多的是体现了百姓的生活需要,而非统治阶层,排除D。

【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数学成就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材料和选项进行分析的能力,其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

5.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王莽建立)代西汉的结局。

这表明A. 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B. 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受到制约C. 君权与相权的斗争导致政局动荡D. 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汉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之世,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可知,汉元帝等三位皇帝在位期间,外戚当政,以丞相为首的官僚集团势力下降。

故答案为A项。

B项,中外朝制度使君主专制强化,排除;C项,材料无法体现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排除;D项,封建制度的腐朽是王朝灭亡的根源,而不是宦官和外戚专权,排除。

【点睛】表明类选择题是高考中相对稳定的题型,该类选择题主要借用了“表明”或“说明”、“反映”、“旨在”、“体现”一词“相当肯定地显示”的含义。

它要求考生获取材料中比较确切的信息,重点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

试题的题干部分一般描述历史现象,考生需要根据所学知识,用简洁的语言准确、清楚地概括现象背后的历史结论。

一般解题步骤有三步,第一步:概括材料的主体信息;第二步:联系选项,进行“等价转换”。

“等价转换”是指第一步概括出的主体信息要与选项完全匹配;第三步:检验其他选项的正确性。

6.(唐)李华《中书政事堂纪》曰:“政事堂者,自武德以来,常于门下省议事,即以议事之所,谓之政事堂。

……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覆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

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

”据此判断唐初政事堂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 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B. 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C.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 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答案】C【解析】政事堂是唐代宰相的议事处。

政事堂会议是常设的、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构,但和中央集权的加强无关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君不可”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划定了君权的具体范围,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臣不可悖道于君”等字眼说明唐初政事堂强调了君尊臣卑的等级观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常于“门下省”议事足以证明唐初政事堂也促进了、三省六部制的完善,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

7.宋以来的民间戏曲小说,凡是才子佳人的题材,男主角必定是个读书人,多半是秀才。

但才子若要抱得美人归,实现大团圆,必定得进京赶考,考个状元。

这反映了宋代以来A. 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B. 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C. 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D. 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随着科举制的发展,知识分子大量进入政治领域,知识分子成为社会关注的主体,也就成为了民间戏曲小说的主角;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戏曲小说源于生活,它鲜活灵动地反映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这体现出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主流思想借助戏剧传播,而是强调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故B项错误;C项说法错误,材料主旨不是文学作品推动科举制发展,故排除;材料反映市井文化反映社会价值取向,而不是读书做官成为社会风尚,故D项错误。

8.《宋刑律》的律文内容基本上承袭了《唐律》,但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宋朝立法史上出现了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情况。

这主要说明宋代A. 法律内容更加丰富B. 君主专制制度强化C. 立法部门权力削弱D. 执法的随意性加强【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在律之后附录了敕令”、“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敕令属于君主的命令,材料反映了宋代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故B项正确;敕令不属于法律,故材料不能说明法律内容更加丰富,故A项错误;“以敕代律”不能说明法律的消亡,也不能说明立法部门权力削弱,故C项错误;敕令也不都是随意的命令,故材料不能反映执法的随意性加强,故D项错误。

【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的含义和特点,敕令属于君主的命令,敕令不属于法律,“敕律并行”和“以敕代律”反映了君主专制制度强化,据此即可正确判断。

9.康熙帝时将理藩院从礼部独立出来。

理藩院的主要职责一是管理蒙古、新疆等少数民族地区事务,二是处理与俄国的关系。

这反映当时A. 蒙古、新疆地区叛乱频繁不易管理B. 满族主要依靠少数民族加强统治C. 理藩院基本承袭元朝宣政院职能D. 清朝统治者的天朝上国观念浓厚【答案】D【解析】由机构名称“理藩院”可以得出,其处理的是与清王朝有宗藩关系的民族或国家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天朝上国的观念比较浓厚,D正确;A与史实不符;B说法本身不正确;元代宣政院主要管理西藏事务,二者职能不同,C不正确。

10.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的唯一一个中国人是安徽人王茂荫(清朝户部侍郎),他因币制改革在1854年受到申斥。

这件事的背景不可能是()①马克思货币理论传人中国,引起币制改革②鸦片大量进人,白银外流③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军费开支浩大④西方对华输出资本猛增,清政府财政危机严重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为否定选择。

选项①中马克思的货币理论是在《资本论》中提出的,时间是19世纪60年代;选项④中对华资本输出应该是在甲午战后;故这两项不可能。

故D符合题意。

【详解】11.《伦敦新闻画报》报道说: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被认为会促使大清皇帝做出个公平合理的安排。

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

这里的“战争”是A. 鸦片战争B. 第二次鸦片战争C. 甲午中日战争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答案】A【解析】由材料可以得出,材料所述为中英之间的战争,美法俄没有直接卷入战争之中,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 是英法联合入侵;C是中日之间的战争;D涉及到美法俄等国。

点睛:本题考查了列强侵华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英国远征军逼近大运河所带来的危险”、“。

俄国正忙于唆使中国反对大英帝国的正当要求,美国和法国派出了他们的战舰来观察我们跟这个不寻常的国家之间的战争”的理解和掌握。

12.1859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人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

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 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B. 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C. 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D. 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答案】A【解析】材料中在《资政新篇》说到的是“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主张中外自由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即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说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A正确;B不符合“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排除C;D不符合“不得擅入旱地”“不得毁谤国法也”,排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