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思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思考
凉山州人民政府副州长许正模
(2010年11月)
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是今年8月省委书记刘奇葆第七次到凉山视察指导工作时对西昌城市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既明确了西昌城市发展总体定位,也为加快西昌城市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田园城市理论的由来与基本内涵
田园城市是一种统筹城乡发展的城市化理念,建设田园城市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路径。
田园城市理论,是100多年前英国社会活动家霍华德从社会改良的角度,在他的著作《明日的田园城市》一书中提出的一种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的理想城市建设理念,其理论精髓就是“自然之美、社会公正、城乡一体”。
自然之美,就是要严格保护农业地带,让居民能够方便地享受到乡村的清新乐趣,要突出住宅和公共建筑的园林化,建设亲近自然的居住环境,要大量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等,其实质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理念;社会公正,就是要改革分配制度、减少收入差距、保障就业和发展的机会均等,为穷困者建设住宅,逐步减少和消除贫困差距,建立一个公正的社会结构;城乡一体,就是要把乡村和城市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建设和改造,建立一个兼具城市和乡村优点的新型城乡结构形态,实现城市和乡村的有机动态平衡。
田园城市理论产生后,对世界城市的规划建设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重大影响,被誉为“现代城市规划的开端”。
当今世界各地存在的社会城市论、花园城市论、人民城市论、卫星城镇论等现代田园城市理念都是对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的延续和升华,是更加符合时代发展方向的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更加注重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二、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背景与基础条件
省委书记刘奇葆到四川工作的短短两年中,先后七次莅临凉山视察指导工作,其中有五次对西昌城市建设提出了专门要求:建设50-100万人口的川滇结合的枢纽中心城市、建设没富饶文明和谐安宁河谷、建设民族地区生态宜居模范样板城市、加快新区建设再造一个新西昌、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
这一系
列重要指示精神,不仅仅是对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更新,更体现了发展方式的深刻变革,既充分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要求,顺应了城乡发展规律和历史潮流,又决定了西昌城市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凝结着省委书记刘奇葆对西昌城市发展的殷切期望。
西昌作为州府中心和川滇枢纽,地处美丽富饶文明和谐的安宁河谷,近年来经济发展迅猛,经济综合实力位居全省民族地区榜首,并进入全国州盟首府城市前三强,获得了全国县域经济科学发展十大范例城市称号。
西昌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城市具备四个良好条件:一是具有现代化的城市功能。
2009年西昌市域常住人口66.62万人,城市人口35.63万人,城市建成区面积35.51平方公里,城市道路达180公里,城镇化率为53.4%,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为81.4%,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为73.8%,形成了高速公路、铁路、航空立体化的交通网络体系,形成带动安宁河谷乃至攀西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西昌经济圈;二是现代工业迅速发展。
以低碳、环保节能的高科技新型生态工业为主的成凉工业园区、钒钛工业园区、川渝工业园区三个百亿级工业园区正在迅速崛起,商贸、物流、旅游等城市二三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扩大城市规奠定了良好的产业支撑;三是生态良好。
拥有邛海-泸山景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4.9%,先后荣获国家园林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四川省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四川省十大宜居城市等称号,邛海-泸山景区成功创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四是现代农业发达。
地处安宁河谷核心区,具有发达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这些都为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提供了良好条件。
三、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几点思考
围绕川滇综合枢纽、绿色钒钛之都、国际山水名城的战略目标,按照“显山露水、突出生态、具有田园特色”的要求,以现代化、生态化为标准,积极构建现代城市与现代农村和谐相容、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交相辉映的新型城乡形态,形成多中心、组团式、网络化的城乡空间布局和城市空间结构,加快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
(一)着力坚持规划引领。
规划是城市发展的灵魂,是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总纲和依据。
要加快完成西昌市总体规划修编和城市建设控制性详规,抓紧编制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规划,把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纳入西昌城市总体规划,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明晰城市板块功能,按照重点向西、适度东拓原则,以航天大道为城市拓展轴,沿安宁河谷城镇发展带延伸,优化提升老城区,
高品质高起点打造西部新城,合理发展北部新型工业组团,控制建设东部休闲生态组团,形成“一轴一带多组团,山水田园连城区”的城市总体布局,着力打造“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生态田园城市。
力争2012年城市人口达到45万,2015年达到50万、进入大城市行列,2020年达到60万、全面建成川滇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和现代化的生态田园城市、进入全省二级城市行列。
(二)着力加快新区建设。
围绕建设川滇枢纽中心城市,按照有利于缓解老城区的交通和人口压力、有利于邛海生态环境保护、有利于城市副中心早日形成,加快制定实施西昌30平方公里的新区建设方案,对产业、教育、商贸和生活等区域及功能进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按照现代化的高标准来打造,充分发挥西昌的核心增长极作用,积极推进西昌城市发展,全面提高其产业、人口、资源集聚和辐射能力,将其培育和发展成为川滇结合部区域中心城市,成为攀西地区重要的区域旅游商贸物流中心,成为辐射带动全域凉山更好更快发展的核心城市。
力争2011年启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2012年建成8平方公里、2015年建成18平方公里、2020年建成30平方公里,全面实现再造一个新西昌的目标。
(三)着力优化产业结构。
培育和优化城市产业是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重要支撑。
科学规划各类工业园区产业布局,加快传统工业转型升级,大力培育新能源产业和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淘汰落后产能,杜绝“冒烟”企业,推进新型生态工业;依托邛海-泸山等景区资源,突出“中国航天城”、“彝族火把节”、“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品牌,大力发展生态旅游业;充分发挥西昌的区位优势,健全现代物流体系,提升中心城区商贸整体功能,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商贸业。
(四)着力完善基础设施。
完善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重要基础。
加快建设航天大道东延线、城西大道、北环线、南环线、河东大道等城市主干道,打通城市断头路,完善新旧城区、城乡公路网建设,形成新旧城区之间便捷高效的交通网络,使新旧城区之间相互衔接、良性互动;加强停车位、地下停车场、给水、排水、燃气、垃圾焚烧发电厂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广场等社会事业项目的规划建设,切实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
加快海河、东河、西河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特色鲜明的城市亲水景观,积极提升城市品位。
(五)着力强化生态建设。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建设现代田园城市的有机组成部分。
一要加强邛海生态环境保护。
完善邛海保护专项规划,完善邛海西岸控
制性详规,启动东岸详细规划编制;加快对影响邛海环境的农家乐和民房进行搬迁,使邛海周边的建设更有利于恢复和保护生态;加快邛海步道和湿地公园建设步伐,力争建设环邛海步道30公里、把邛海周边湿地公园扩大到六千亩;加快邛海沿岸二三级截污管网建设,实现邛海周边污水全部截流进入邛海污水处理厂,确保邛海水质不受污染。
二要加强城区及周边生态建设。
按照绿得精致、绿得壮观、绿得深远的要求,进一步加大西昌城区、城乡结合部、“三河”两岸、公路沿线绿化力度,切实加快可视范围内及周边山体植被恢复工程进度。
三要加强安宁河谷生态环境治理。
加强环境监测,加大工业水污染、大气污染、固体物污染治理力度,加强农村面源污染治理和农户生活污水处理工程建设,加大宜林荒山荒坡荒地植树造林和植被恢复工程力度,加快打造百里安宁河防护林带和百里公路防护林带,治理水土流失,打造美丽的山水田园风光,使山、水、田、林、路、城融为一体。
(六)着力统筹城乡发展。
在全域西昌形成中心城区与周围城镇和乡村紧密联系的开放系统是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必然要求。
一要打造特色集镇。
把紧邻工业园区、为资源开采企业和基地提供配套服务的佑君镇、黄联关镇以及太和、经久、安宁、黄水打造成工贸型城镇;把具有丰富旅游资源或离旅游景区较近、为旅游提高配套服务的安哈镇、礼州镇、川兴镇打造成旅游型城镇;把一些以集市贸易为主、为周边农村提供工业产品以及为农业生产服务的集镇打造成农贸型城镇。
形成“城在田中、园在城中”的田园景观。
二要发展现代农业。
加强基本农田保护,加快建设安宁河谷、二半山、高寒山区三大特色生态农业经济带,发展壮大特色支柱产业,积极构建现代生态农业;大力推进工业反哺农业型、文化旅游型、服务产业型、观光农业型、生态环境型农村建设试点,建设经久、太和、安宁、海南、高枧、西郊、琅环和安宁河园林绿化示范乡镇八大新农村示范片,形成“村庄在田中、田中有村庄”的田园风光。
三要统筹城乡发展。
加快城乡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改革完善城乡户籍制度,推进城乡共服务均等化,缩小城乡差距,加快产业和人口集聚,提高城镇综合承载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着力自然之美、推进城乡一体、促进社会和谐,加快实现建设现代化生态田园西昌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