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

合集下载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本章节为物理考试的第二章——综合检测,共分为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

其中第Ⅰ卷为选择题,共50分,包括10个小题,每小题5分。

在每个小题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则有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分。

接下来,我们以几道题目为例进行解析。

1.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a=(v-v)/t,下列对物体运动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当v>,a<时,物体做加速运动B.当v<,a<时,物体做加速运动C.当v<,a<时,物体做减速运动D.当v>,a=时,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答案:B解析: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运动,即A错误。

当初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运动,即B正确,C错误。

当初速度不变,加速度为零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即D错误。

2.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以看出物体A.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B.沿直线做往复运动C.加速度大小不变D.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答案:AC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L,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v2B.2v2-v1C.2v1+v2D.2v2-v1答案:D解析:车头、车尾具有相同的速度,当车尾通过桥尾时,车头发生的位移x=2L,由v2^2-v1^2=2aL,由此可得v==2ax,得v2-v1=2aL,又v=(v1+v2)/2,得v2=2v-v1,带入v2^2-v1^2=2aL中,得v=aL/(v1+v2),再带入v2=2v -v1中,得v=2aL/(2v-v1),即v=2v2-v1,故选D。

4.右图是在同一直线上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x-t 图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B.当t=t2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时,两物体相距x1答案:ABD解析:甲由x1处从t=0开始沿负方向匀速运动,乙由原点从t=t1开始沿正方向匀速运动,在t=t2时甲、乙两物体相遇,到t=t3时,甲到达原点,乙运动到距原点x1处,所以ABD选项正确。

高一物理必修一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典型例题汇总 考点一 两类运动图象的比较1.x -t 图象和v -t 图象的比较x -t 图象v -t 图象图象!物体的运动性质①表示从正位移处开始一直做反向匀速直线运动并越过零位移处表示先正向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再反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②/表示物体静止不动表示物体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 物体的运动性质③表示物体从零位移处开始做正向匀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从静止做正向匀加速直线运动④ !表示物体做正向匀加速直线运动表示物体做加速度增大的正向加速运动2.图象中“交点、线、面积、斜率、截矩”分别表示的意义 (1)“交点”⎩⎨⎧x -t 图象中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v -t 图象中交点表示两物体该时刻速度相等(2)“线”⎩⎨⎧x -t 图象上表示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v -t 图象上表示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3)“面积”⎩⎨⎧x -t 图象上“面积”无实际意义v -t 图象上“面积”表示位移典型例题:1.(多选)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 );A .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 .在第2秒和第3秒的速度方向相反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在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答案]AC2.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该质点()A.在第1秒末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B.在第2秒末加速度方向发生了改变。

C.在前2秒内发生的位移为零D.第3秒末和第5秒末的位置相同[解析]0~2 s内速度都为正,因此第1 s末的速度方向没有发生改变,A错误;图象的斜率表示加速度,1~3 s内图象的斜率一定,加速度不变,因此第2 s末加速度方向没有发生变化,B错误;前2 s内的位移为图线与时间轴所围的面积,即位移x=12×2×2 m=2 m,C错误;第3 s末到第5 s末的位移为x=-12×2×1+12×2×1=0,因此这两个时刻质点处于同一位置,D正确.3.(多选)下图所示为甲、乙两个物体做直线运动的运动图象,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物体运动的轨迹是抛物线B.甲物体8 s内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 mC.乙物体前2 s的加速度为5 m/s2D.乙物体8 s末距出发点最远。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

高中物理必修一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

高一物理牛顿第二定律典型例题讲解与错误分析【例1】在光滑水平面上的木块受到一个方向不变,大小从某一数值逐渐变小的外力作用时,木块将作 [ ]A.匀减速运动B.匀加速运动C.速度逐渐减小的变加速运动D.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分析】木块受到外力作用必有加速度,已知外力方向不变,数值变小,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木块加速度的方向不变,大小在逐渐变小,也就是木块每秒增加的速度在减少,由于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一致,木块的速度大小仍在不断增加,即木块作的是加速度逐渐减小速度逐渐增大的变加速运动.【答】 D.【例2】一个质量m=2kg的木块,放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受到三个大小均为F=10N、与桌面平行、互成120°角的拉力作用,则物体的加速度多大?若把其中一个力反向,物体的加速度又为多少?【分析】物体的加速度由它所受的合外力决定.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共受到五个力作用:竖直方向的重力和桌面弹力,水平方向的三个拉力.由于木块在竖直方向处于力平衡状态,因此,只需由水平拉力算出合外力即可由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1)由于同一平面内、大小相等、互成120°角的三个力的合力等于零,所以木块的加速度a=0.(2)物体受到三个力作用平衡时,其中任何两个力的合力必与第三个力等值反向.如果把某一个力反向,则木块所受的合力F合=2F=20N,所以其加速度为:它的方向与反向后的这个力方向相同.【例3】沿光滑斜面下滑的物体受到的力是 [ ]A.力和斜面支持力B.重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C.重力、正压力和斜面支持力D.重力、正压力、下滑力和斜面支持力【误解一】选(B)。

【误解二】选(C)。

【正确解答】选(A)。

【错因分析与解题指导】 [误解一]依据物体沿斜面下滑的事实臆断物体受到了下滑力,不理解下滑力是重力的一个分力,犯了重复分析力的错误。

[误解二]中的“正压力”本是垂直于物体接触表面的力,要说物体受的,也就是斜面支持力。

高一必修一物理题(有答案)

高一必修一物理题(有答案)

【例1】物体沿直线向同一方向运动,通过两个连续相等的位移的平均速度分别为v 1=10m/s 和v 2=15m/s ,则物体在这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分析与解答】设每段位移为s ,由平均速度的定义有v =212121212//22v v v v v s v s st t s +=+=+=12m/s例2】.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v 1=4m/s ,1S 后速度大小为v 2=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加速度的大小为多少? 【分析与解答】根据加速度的定义,tv v a t 0-=题中v 0=4m/s ,t=1s 当v 2与v 1同向时,得14101-=a =6m/s 2 当v 2与v 1反向时,得14102--=a =-14m/s 2 【例3】某著名品牌的新款跑车拥有极好的驾驶性能,其最高时速可达330km/h ,0~100km/h 的加速时间只需要3.6s ,0~200km/h 的加速时间仅需9.9s ,试计算该跑车在0~100km/h 的加速过程和0~200km/h 的加速过程的平均加速度。

【分析与解答】:根据tv v a t 0-=且 s m h km v t /78.27/1001≈= s m h km v t /56.55/2002≈=故跑车在0~100km/h 的加速过程2211011/72.7/6.3078.27s m s m t v v a t =-=-=故跑车在0~200km/h 的加速过程2222022/61.5/9.9056.55s m s m t v v a t =-=-=【例4】一架飞机水平匀速地在某同学头顶飞过,当他听到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从头顶正上方传来时,发现飞机在他前上方与地面成600角的方向上,据此可估算出此飞机的速度约为声速的多少倍?【分析与解答】设飞机在头顶上方时距人h ,则人听到声音时飞机走的距离为:3h/3 对声音:h=v 声t 对飞机:3h/3=v 飞t 解得:v 飞=3v 声/3≈0.58v 声[点评]此类题和实际相联系,要画图才能清晰地展示物体的运动过程,挖掘出题中的隐含条件,如本题中声音从正上方传到人处的这段时间内飞机前进的距离,就能很容易地列出方程求解。

高一物理必修一经典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经典题及答案解析

高一物理必修一经典题及答案解析高一物理必修一中的经典题有很多,下面将介绍其中一些,并附上详细解析。

1. 两个物体相对运动题目:火车以60km/h的速度向东行驶,在火车顶端上有只鸟,在水平方向上以35km/h的速度飞行,求在地面上看到的鸟的速度和方向。

解析:首先要明确,问题中给出的速度分别是相对于不同物体的速度,即火车速度是相对于地面的速度,而鸟的速度是相对于火车的速度。

所以,根据相对速度公式:相对速度 = 两速度之差,可以得到鸟在地面上的速度向东25km/h(60km/h - 35km/h),方向为东方。

2. 斜抛运动题目:球以20m/s的速度成45°角抛出,距离地面50m的地方有一个桶,求球与桶的碰撞点离桶底有多高。

解析:将球在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分开考虑。

水平方向上,球匀速直线运动,时间为t = 50m / 20m/s = 2.5s。

竖直方向上,球做自由落体运动,沿y轴方向的位移为S = 1/2 * g * t² = 1/2 * 9.8m/s² *(2.5s)² = 30.6m。

所以球与桶的碰撞点离桶底的高度为50m - 30.6m = 19.4m。

3. 牛顿第二定律题目:质量为2kg的物体受到一力,其加速度为4m/s²,求力的大小。

解析: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力等于物体的质量乘以加速度,即F = m *a = 2kg * 4m/s² = 8N。

4. 动能定理题目:质量为1kg的物体静止不动,受到10J的作用力,求物体的速度。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物体的动能等于力所做的功,即1/2 * m * v² =10J,其中m为物体的质量,v为物体的速度。

解得v = 10m/s。

5. 弹性碰撞题目:质量分别为0.5kg和1.5kg的两个物体相向而行,碰撞后,质量为0.5kg的物体运动方向改变了90°,求两物体碰撞后的速度。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专题辅导精讲:受力分析典型例题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专题辅导精讲:受力分析典型例题

受力分析典型例题典型例题1——分析物体的受力平衡如图所示,质量为的汽车拉着质量为的拖车在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汽车的牵引力为.(1)画出汽车与拖车整体的受力示意图.(2)画出拖车的受力示意图,并指各力的反作用力作用在什么物体上?拖车受几对平衡力?解析:(1)如图所示(a)所示C为汽车与拖车整体的重心,有四个力作用于C:重力)地面支持弹力、牵引力、滑动摩擦力.、是两对平衡力.(2)如图(b)所示,拖车受四个力:重力、地面支持力、拉力、滑动摩擦力,四个力的反作用力分别作用于地球、地面、汽车、地面上.拖车受两对平衡力:、.点拨:汽车所受牵引力,来源于其发动机通过传动装置使后面的驱动轮旋转,驱动轮与地面接触处相对地面有瞬时向后(车行进的反向)运动趋势,故地面给车轮向前的静摩擦力作用.所以牵引力在性质上属摩擦力.典型例题2——关于物体的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斜靠在墙角的木板质量为,板上放一质量为的重物,板与重物均处于静止状态.试分别做出板与重物整体系统、板、重物的受力示意图.解析:如图(a)所示,整体受五个力:重力,支持弹力、,静摩擦力、.如图(b)所示,(隔离出的板受七个力:重力,弹力、、,静摩擦力、、).如图(c)所示,重物受三个力:重力,支持弹力,静摩擦力.点拨:板与重物相互作用的两对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属于系统的内力.隔离出板和重物后,则分别变成孤立物体的“外力”了.典型例题3——关于力的合成如图所示,两条相同的橡皮绳、,开始夹角,在点吊一重的物体后,结点恰好位于圆心.今将、分别沿圆周向两边移至、,使.欲使结点仍在圆心处,则此时结点处应挂多重的物体?解析:当、夹角为吊重重物时,一条橡皮绳产生的向上弹力若为,则两条产生的合力与平衡.故.当、夹角为时,橡皮条伸长不变,每条产生的弹力仍为,此时两条产生的向上合力.故应挂重的重物即可.点拨:两个分力大小不变,它们的夹角由逐渐增大到时,其合力逐渐变小;本题中合力将由逐渐减小到0.。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1.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由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

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g取10m/s2。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2.如图,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转,传送带与其上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关于传送带与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2018·江西师大附中)如图是工厂流水生产线包装线示意图,质量均为m=2.5 kg、长度均为l=0.36 m的产品在光滑水平工作台AB上紧靠在一起排列成直线(不粘连),以v0=0.6 m/s 的速度向水平传送带运动,设当每个产品有一半长度滑上传送带时,该产品即刻受到恒定摩擦力F f=μmg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产品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滑动时,相邻产品首尾间距离保持2l(如图)被依次送入自动包装机C进行包装。

观察到前一个产品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下一个产品刚好有一半滑上传送带而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取g=10 m/s2。

试求:(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2)产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满载工作时与空载时相比,传送带驱动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4)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把传送带速度调成v'=2.4 m/s,已知产品送入自动包装机前已匀速运动,求第(3)问中的∆P′?第(3)问中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等效∆P′′?4.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20 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2 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典型例题讲解精编版

高一物理必修一第一章典型例题讲解精编版

1.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考系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考系又是运动的,那么,以乙物体为参考系,丙物体的运动情况是( )A .一定是静止的B .运动或静止都有可能C .一定是运动的D .条件不足,无法判断2.某人爬山,从山脚爬上山顶,然后又从原路返回到山脚,上山的平均速率为v 1,下山的平均速率为v 2,则往返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和平均速率是( )A.v1+v22,v1+v22B.v1-v22,v1-v22C .0,v1-v2v1+v2D .0,2v1v2v1+v23.某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为-2m/s 2,在任1秒中( )A .该秒末速度比前1秒初速度小2米/秒;B .末速度比初速度大2米/秒,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C .末速度比初速度小2米/秒,其加速度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D .末速度比初速度小2米/秒,其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4. 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是4m/s ,1s 后的速度大小变成了10m/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10m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s2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m/s25.一辆汽车沿平直公路行驶,开始以20m/s 的速度行驶了全程的1/4,接着以v 的速度行驶了最后的3/4的路程,已知全程的平均速度是16m/s ,则v 等于( )A 、18m/sB 、36m/sC 、15m/sD 、17.1m/s6.列车长为L ,铁路桥长也是L ,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v1,车头过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 )A .v 2B .2v 2-v 1 C. v21+v222 D. 2v22-v217.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最后停了下来,在汽车刹车的过程中,汽车前半程的平均速度与后半程的平均速度之比是( )A .(2+1)∶1B .2∶1C .1∶(2+1)D .1∶ 28.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线如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 ,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是( )A .等于(v0+v)/2B .小于(v0+v)/2C .大于(v0+v)/2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9.如图5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 ,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A .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 .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 .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 T2D .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7d 2T10.小船匀速逆流而上,经过桥下时箱子落水了,船继续前进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并立即调头以相同的静水船速顺流而下,经过1h 在下游距桥7.2km 处追上.则河水流动速度为( )A .7.2km/hB .3.6km/hC .1m/s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11.一艘船以恒定的速度,往返于上、下游两码头之间.如果以时间t 1和t 2分别表示水的流速较小和较大时船往返一次所需的时间,那么,两时间的长短关系为( )A .t 1=t 2B .t 1>t 2C .t 1<t 2D .条件不足,不能判断12.下列给出的四组图象中,能够反映同一直线运动的是( )13.甲、乙两位同学多次进行百米赛跑,每次甲都比乙提前10m到达终点(近似匀速),现让甲远离起跑点10m,乙仍在起跑点起跑,则()A.甲先到达终点B.两人同时到达终点C.乙先到达终点D.不能确定14.相距12km的平直公路两端,甲乙两人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的速度是5km/h,乙的速度是3km/h,有一小狗以6km/h的速率,在甲、乙出发的同时,由甲处跑向乙,在途中与乙相遇,即返回跑向甲,遇到甲后,又转向乙.如此在甲乙之间往返跑动,直到甲、乙相遇,求在此过程中,小狗跑过的路程和位移.15.一辆客车在某高速公路上行驶,在经过某直线路段时,司机驾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司机发现其正要通过正前方高山悬崖下的隧道,于是鸣笛,5s后听到回声;听到回声后又行驶10s司机第二次鸣笛,3s后听到回声.请根据以上数据帮助司机计算一下客车的速度,看客车是否超速行驶,以便提醒司机安全行驶.已知此高速公路的最高限速为110km/h,声音在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16.一根长L的细直杆AB原来紧贴y轴直立,当它的B端从坐标原点O开始从速度v沿着x 轴正方向匀速运动时,A端沿y轴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式如何?17.一列长 队伍,匀速行进速度为v,现有通讯员从队列的末尾跑步以匀速度u赶到队列前端传令,又立即以速度u返回队尾,在这段时间里,此列队伍前进的距离是多少?18.有小河流速是1m/s,船以划速3m/s逆水而行,忽有船上一顶草帽跌落水中立即随水漂流而去,10s后发觉,立即掉头以原划速顺水追赶,问再经几秒钟可追到草帽?。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物理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1.一辆汽车沿直线运动,先以15m/s的速度驶完全程的四分之三,剩下的路程以20m/s的速度行驶,则汽车从开始到驶完全程的平均速度大小为A.16m/sﻩﻩﻩB.16.3m/sﻩﻩC.17.5m/sﻩﻩD.18.8m/s2.物体由静止开始运动,加速度恒定,在第7s初的速度是2.6m/s,则物体的加速度是A.0.4m/s2ﻩﻩB.0.37m/s2ﻩC.2.6m/s2ﻩﻩD.0.43m/s23.如图所示,物体的运动分三段,第1、2s为第I段,第3、4s为第II段,第5s为第III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第1s内与第5s内的速度方向相反B.第1s的加速度大于第5s的加速度C.第I段与第III段的平均速度相等D.第I段与第III段的加速度和速度的方向都相同4.一辆农用“小四轮”漏油,假如每隔1s漏下一滴,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一同学根据路面上的油滴分布,分析“小四轮”的运动情况(已知车的运动方向)。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沿运动方向油滴始终均匀分布时,车可能做匀速直线运动B.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一定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减小D.当沿运动方向油滴间距逐渐增大时,车的加速度可能在增大5.在轻绳的两端各拴住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一端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两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

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落下,则小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A.不变B.变大ﻩC.变小ﻩﻩD.无法判断6.某物体的位移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行的轨迹是抛物线B.物体运行的时间为8sC.物体运动所能达到的最大位移为80mD.在t=4s时刻,物体的瞬时速度为零7.在同一水平面上有A、B两物体,相距x=7m,A在后B在前,A以vA=4m/s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B的瞬时速度为vB=10m/s,方向也向右,且以加速度a=2m/s2做匀减速直线运动。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例题第一节:力的平衡与合成力的平衡是物理学中的一项基本概念。

当一个物体受到多个力的作用时,力的合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力的平衡的例题。

1. 一个物体以南北方向与地面接触,受到向上的重力和向南的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的大小为20N,摩擦力的大小为15N。

问此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受力方向,重力向下,摩擦力向南,同时还有一向上的力,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该向上的力的大小。

由于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即合外力为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合外力 = 0重力 - 摩擦力 + 向上的力 = 020N - 15N + 向上的力 = 0向上的力 = -5N所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5N,方向向上。

2. 一个物体以东西方向与地面接触,受到向上的支持力和向东的摩擦力的作用。

重力的大小为30N,支持力的大小为25N。

问此时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

解答:同样地,我们首先需要明确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和大小。

根据题目中所给的受力方向,重力向下,支持力向上,同时还有一个向东的力,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得到该向东的力的大小。

由于物体处于力的平衡状态,即合外力为零,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等式:合外力 = 0重力 + 向西的力 - 支持力 = 030N + 向西的力 - 25N = 0向西的力 = -5N所以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大小为5N,方向向西。

第二节:力的分解与合成力的分解与合成是物理学中的重要概念,特别适用于斜面问题。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力的分解与合成的例题。

1. 如图所示,一个物体沿着斜面向上运动,重力与斜面垂直,为50N。

已知斜面的倾角为30°,求物体的垂直向上分力和沿斜面向上分力的大小。

解答: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物体的垂直向上分力和沿斜面向上分力的大小。

根据三角函数的定义,我们可以计算得到:物体的垂直向上分力的大小 = 50N * sin(30°)≈ 25N物体沿斜面向上分力的大小 = 50N * cos(30°)≈ 43.3N所以物体的垂直向上分力的大小约为25N,沿斜面向上分力的大小约为43.3N。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答案,含解析)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1.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由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

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g取10m/s2。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2.如图,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转,传送带与其上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关于传送带与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2018·江西师大附中)如图是工厂流水生产线包装线示意图,质量均为m=2.5 kg、长度均为l=0.36 m的产品在光滑水平工作台AB上紧靠在一起排列成直线(不粘连),以v0=0.6 m/s 的速度向水平传送带运动,设当每个产品有一半长度滑上传送带时,该产品即刻受到恒定摩擦力F f=μmg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产品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滑动时,相邻产品首尾间距离保持2l(如图)被依次送入自动包装机C进行包装。

观察到前一个产品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下一个产品刚好有一半滑上传送带而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取g=10 m/s2。

试求:(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2)产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满载工作时与空载时相比,传送带驱动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4)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把传送带速度调成v'=2.4 m/s,已知产品送入自动包装机前已匀速运动,求第(3)问中的∆P′?第(3)问中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等效∆P′′?4.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20 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2 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经典)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经典)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例l. 在下图甲中时间轴上标出第2s 末,第5s 末和第2s ,第4s ,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甲乙例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例3. 从高为5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则在这段过程中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例4. 判断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汽车以速度1v 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2v 从枪口射出,1v 和2v 均指平均速度。

D.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例5.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v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如果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2v ,全程的平均速度又为多少?例6.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A. 物体运动的时间B.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D.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例7.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 /s 。

例8.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例9. 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问题详解,含解析汇报)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有问题详解,含解析汇报)

高一必修一物理经典力学典型例题1.倾角θ=37°的斜面底端与水平传送带平滑接触,传送带BC长L=6 m,始终以v0=6m/s的速度顺时针运动。

一个质量m=1 kg的物块从距斜面底端高度h1=5.4m的A点由静止滑下,物块通过B点时速度的大小不变。

物块与斜面、物块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5、μ2=0.2,传送带上表面在距地面一定高度处,g取10m/s2。

(sin37°=0.6,cos37°=0.8)(1)求物块由A点运动到C点的时间;(2)求物块距斜面底端高度满足什么条件时,将物块静止释放均落到地面上的同一点D。

2.如图,倾斜的传送带向下匀加速运转,传送带与其上的物体保持相对静止。

那么关于传送带与物体间静摩擦力的方向,以下判断正确的是A.物体所受摩擦力为零B.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C.物体所受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下D.上述三种情况都有可能出现3.(2018·江西师大附中)如图是工厂流水生产线包装线示意图,质量均为m=2.5 kg、长度均为l=0.36 m的产品在光滑水平工作台AB上紧靠在一起排列成直线(不粘连),以v0=0.6 m/s 的速度向水平传送带运动,设当每个产品有一半长度滑上传送带时,该产品即刻受到恒定摩擦力F f=μmg而做匀加速运动,当产品与传送带间没有相对滑动时,相邻产品首尾间距离保持2l(如图)被依次送入自动包装机C进行包装。

观察到前一个产品速度达到传送带速度时,下一个产品刚好有一半滑上传送带而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取g=10 m/s2。

试求:(1)传送带的运行速度v;(2)产品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3)满载工作时与空载时相比,传送带驱动电动机增加的功率∆P;(4)为提高工作效率,工作人员把传送带速度调成v'=2.4 m/s,已知产品送入自动包装机前已匀速运动,求第(3)问中的∆P′?第(3)问中在相当长时间内的等效∆P′′?4.如图所示,传送带AB段是水平的,长20 m,传送带上各点相对地面的速度大小是2 m/s,某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1。

高一物理必修一多选题经典例题高一物理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多选题经典例题高一物理例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多选题经典例题高一物理例题1.一个固定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θ,其空间存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带电滑块沿光滑斜面匀速下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块一定带正电B.物块受到的电场力大小是mgtanθC.物块受到的支持力是mgcoθD.物块向下运动过程中其电势增大,电势能减小【答案】AB【解析】分析:物体受力如图所示,所受电场力水平向右,因此带正电,故A正确;物体匀速下滑因此有,沿斜面:mginθ=Eqcoθ,垂直斜面:FN=mgcoθ+Eqinθ,所以有:Eq=mgtanθ,,故B正确,C错误;下滑过程中电场力做负功,电势能增大,故D错误.故选AB.2.如图所示,匀强电场场强大小为E,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30°,场中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用长为L的细线悬挂于O点。

当小球静止时,细线恰好水平。

现用一外力将小球沿圆弧缓慢拉到竖直方向最低点,小球电荷量不变,则在此过程中SHAPE\某MERGEFORMATmgLB.外力所做的功为C.带电小球的重力势能减小mgLD.带电小球的电势能增加【答案】ACD【解析】试题分析:小球在水平位置静止,由共点力的平衡可知,F电inθ=mg;小球从最初始位置移到最低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W电=-EqL(coθ+inθ),因电场力做负功,故电势能增加,电势能增加量为:△EP=EqL(coθ+inθ)=,故D正确,重力势能减小量为△EP=mgL,故C正确;由动能定理可知,W外+W电+WG=0;W外=-(W电+WG)=EqL(coθ+inθ)-mgL=mgcotθ=mgL;故A正确,B错误;故选ACD.【名师点睛】本题考查了动能定理的应用及电场力做功与电势能的关系,在解题中要注意理解重力做功及电场力做功的特点,正确求得两种功的表达式;重力做功等于重力势能的变化量;电场力做功等于电势能的变化量.3.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运动,运动过程中先保持某一恒定加速度,后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其牵引力和速度的图象如图所示.若已知汽车的质量m,牵引力F1和速度v1及该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3.则根据图象所给的,能求出的物理量是()A.汽车中的最大功率为F1v1B.速度为v2时的加速度大小为C.汽车行驶中所受的阻力为D.恒定加速时,加速度为【】AC【解析】试题分析: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再以恒定功率运动,对汽车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再结合图象进行分析即可.解:A、根据牵引力和速度的图象和功率P=Fv得汽车运动中的最大功率为F1v1,故A正确.B、汽车运动过程中先保持某一恒定加速度,后保持恒定的牵引功率,所以速度为v2时的功率是F1v1,根据功率P=Fv得速度为v2时的牵引力是,对汽车受力分析,受重力、支持力、牵引力和阻力,该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时加速度为零,所以此时阻力等于牵引力,所以阻力f=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速度为v2时加速度大小为a=,故B错误,C正确.D、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恒定加速时,加速度a′=,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关键对汽车受力分析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列出加速度与速度关系的表达式,再结合图象进行分析求解.4.如图,位于水平面的圆盘绕过圆心O的竖直转轴做圆周运动,在圆盘上有一质量为m的小木块,距圆心的距离为r,木块与圆盘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压力的k倍,在圆盘转速缓慢增大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摩擦力对小木块做正功,其机械能增加B.小木块获得的最大动能为QUOTE\某MERGEFORMATC.小木块所受摩擦力提供向心力,始终指向圆心,故不对其做功D.小木块受重力、支持力和向心力【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D、对随着圆盘转动的滑块受力分析,它受重力,支持力,静摩擦力,向心力是个效果力,选项D错误;A、C、圆盘的转速增大的瞬间,滑块受的静摩擦力与线速度成锐角,一个分力指向圆心提供向心力,另一分力沿线速度方向做正功,使得滑块的速度增大,满足它跟着圆盘继续转动,而当圆盘稳定的转动时,滑块的静摩擦力又垂直于速度,全部充当向心力不做功,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完整版)高一物理必修1经典测试题及答案详解

n gs i n t h e i r b e i n .沿直线向一个方向运动.全过程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铁路桥长也是L ,列车沿平直轨道匀加速过桥,车头过桥头的速度是,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beinn 距参考点5m处利用打点计时器等仪器测定匀变速运动的加速度是打出的一条纸带如图所为我们在纸带上所选的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点的距离分别为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如下图所示,是某质点的速度图象,由此确定:ngaCD段做何种运动?质点在几种运动中的位移分别是多少?段和全程中的平均速度分别是多少?BC段的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与规定正方向的关系如何?段、BC段和CD段分别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反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in t h e i r b e i n g a r e 木棒受到的弹力(支持力)的方向应垂直于它与台阶接触处的公切面,所以正确如下图所示,一根弹性杆的一端固定在倾角为30°的斜面上,杆的另一端固定一个的小球,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性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g s i n t h 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 =F ,所以A 正确.三物块质量分别为M 、m 和m 0,作如右图所示的连接,绳子不可伸长,且绳子和滑轮的质量、绳子和滑轮的摩擦均可不计,若B 随A 一起沿水平桌面做匀速运动,与桌面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 之间有摩擦力,大小为m 0g,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同,合力为,都有摩擦力,两者方向相反,合力为当做一个物体,由二力平衡知,A 受桌面向左的滑动摩擦力,大小如右图所示,用绳索将重球挂在墙上,不考虑墙的摩擦.如果把绳的长度增加一些,的变化情况是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墙的夹角变小,力的变化如图所示,由分析可得,F 1和F 、F 3的三个共点力作用,表示这三个力的矢量恰好围成一个封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的合力为F 2,所以三力的合力为2F 2;B 图中合力为2F 3.如图甲、乙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小球在挡板作用下静止在倾角为上,下列关于小球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小球的重力在两种情况下产生的效果完全相同.小球均受重力、压紧斜面的力、压紧挡板的力和斜面弹力、挡板弹力.小球受到挡板的作用力和斜面的弹力的合力大小、方向均相等.撤去挡板,小球所受合力方向均将沿斜面向下斜面上的小球均受重力、斜面的弹力和挡板的弹力而处于静止状态,根据物体g s i n t h ei r be i ng 为使电线杆不发生倾斜,两根绳上的张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大小相等.由几何AB 与竖直方向夹角为α,,代入数据得=.FAB FBC 3925某同学在竖直悬挂的弹簧下加挂钩码,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下表是该根据图象得到弹簧的劲度系数是__________N/m.由图象知,弹簧的劲度系数k =N/m ≈26N/m.1.5-00.058-0探究力的合成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利用坐标纸记下了橡皮以及两个弹簧测力计拉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试在图中作出无实验误差情况下橡皮条的拉力图示,并用有关此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__..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可以同时比橡皮条的拉力大.橡皮条的拉力是合力,两弹簧测力计的拉力是分力.两次拉橡皮条时,需将橡皮条结点拉到同一位置O .若只增大某一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大小而要保证橡皮条结点的位置不变,只需调s i n t h r b e i n ,如下图所示,求这两个拉力的合力.利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合力.本题作出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可用几何知识求OAD 中,OD 表示合力F 的一半,2000×N =3460N.32的物体,放在水平面上,物体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计算该物体在下列几种情况下受到的摩擦力: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的水平向右的力拉物体;的初速度向左运动,用F =15N ,所以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0<F ,物体仍静止,所受静摩擦力F ,所以物体相对水平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由于物体向左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仍等于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将弹簧C 的右端由两点间的距离.己知弹簧B 、点时它刚好没有形变.=10m/s.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使物体A和B做匀速直线运动需多大的拉力?恰好一起匀速运动,所以物体A的重力m A g.物体B=F=m g.解得μ=0.2.s in th ei r g B.mg 23D.mg2393m D .4m 内合力的方向为正,所以加速度为正,一直在加后,合力为负,物体做减速运动,故x =2m 处物体的速度最大.如图甲所示,物体沿斜面由静止滑下,在水平面上滑行一段距离停止,物体与斜面和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图乙中t h i n g s i n t h e i r b n g μmg cos θ,在水平面上f =μmgC 正确,A 、B 错误,s -t 图象应是开口向上的曲线,可知的物体,在F 1=40N ,F 2=30N 的两个相反的水平拉力及竖直的作用下仍处于静止状态.若撤去水平外力F 2,则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B .5m/s 2D .20m/s 2由静止状态时受力可知,Fμ≥10N ,撤去F 2后,∑F =F 两物体甲和乙在同一直线上运动,它们在0象如右图所示.若仅在两物体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则物体甲与乙的质量之比和图中时间B .3和0.30sD .3和0.28s m 和m ,甲、乙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受到的摩擦力越大受到的摩擦力越大质量越大,所受摩擦力越大 垂直于木板斜向下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根据平衡条件得木板对球的弹力A l l t h i n g s i n t ,方向垂直于木板斜向下.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上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如图甲所示,图乙是打出纸带的一段.(单位:cm)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 ,利用图乙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__________;为了求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所受的阻力,还需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用测得的量及加速度a 表示阻力的计算式为F =__________.(1)3.98m/s 2 (2)小车的质量m ,斜面上任意两点间的距离L 及这两点间的高度由纸带可知5.75cm ,x 3=6.41cm ,x 4=7.05cm ,x 5=7.68cm ,x 6=8.33cmAl l th i n gs i n t h e i r b e i n g a 请在下图所示的坐标平面内,分别画出a -F 图象和a -图象;M 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F 坐标平面和a -1/M 坐标平面内,根据表一和表二提供的数据,分别描出五个对应点,根据这些点迹作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即得到图象分别如下图所示.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 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本题共4小题,共52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2.5kg 的物体以11m/s 2的加速度竖直下落,那么这个物体除了受到重力作用以外,还受到一个多大的力作用?这个力的方向如何?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2.5×10+F =2.5×11,解得:F =2.5N 高考湖北卷)汽车由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行驶,0~60s 内汽车的加速度随-t 图线;内汽车行驶的路程.(2)900ms in 由加速度图像可知前10s 汽车匀加速,后20s 汽车匀减速恰好停止,因为图像的面积表示速度的变化,此两段的面积相等.最大速度为20m/s.所以速度图像如图.然后利用速度图象的面积求出位移.汽车运动的面积为匀加速、匀速、匀减速三段的位移之和.某飞机场利用如图所示的传送带将地面上的货物运送到飞机上,传送带与地面的B 的长度L =10m ,传送带以v =5m/s 轻轻放一质量m =5kg 的货物,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端所需的时间.(g 取10m/s )以货物为研究对象,由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 cos30°μ=0.2.物体放到木板上以后,经多少时间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在这段时间里,物体相对在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后,它们之间还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吗?为什么?如有,摩物体放在木板上之后,在它们达到相对静止之前,它们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存,物体的加速度物体与木板达到相对静止所需时间由a 2t 2-a 1t 2=0.75m.1212g s i n 2m/s 的速度匀速运动,如下图所示点由静止释放,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所需的时间为多少?(g 取10m/s 2)一个做竖直上抛运动的物体,当它经过抛出点上方处时,速度是多少?(g =10m/s 2,不计空气阻力atimeandAllthingsinthgoodforsatimeandAllthings土豪,但是我们缺少贵族。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练习弹力重力摩擦力专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专题练习弹力重力摩擦力专题

弹簧专题1、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 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1中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2中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 的拉力作用,○3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4中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

若认为弹簧的质量都为零,以L 1、L2、L 3 、L 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 ) A .L 2>L 1; B. L 4>L 3; C .L 1>L 3; D. L 2=L 4.2.如图30所示,弹簧秤外壳质量为m 0,弹簧及挂钩的质量忽略不计,挂钩吊着一重物质量为m ,现用一方向竖直向上的外力F 拉着弹簧秤,使其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则弹簧秤的读数为( ) A.mg; B.mgmm m+0; C.F mm m +00; D.F m m m +0 3.如图所示,在一粗糙水平面上放有两个质量分别为m 1、m 2的铁块1、2,中间用一原长为L ,劲度系数为k 的轻弹簧连接起来,铁块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为μ。

现有一水平力F 拉铁块2,当两个铁块一起以相同的加速度做匀速运动时,两铁块间的距离为( ) A .k g m k m m F m L //)(1211μ+++ B .k g m L /1μ+C .)(/211m m k Fm L ++D .k g m L /2μ+4.如图所示,固定在水平面上的竖直轻弹簧上端与质量为M 的物块A 相连,静止时物块A 位于P 处.另有一质量为m 的物块B ,从A 的正上方Q 处自由下落,与A 发生碰撞立即具有相同的速度,然后A 、B 一起向下运动,将弹簧继续压缩后,物块A 、B 被反弹.下面是有关的几个结论:①A 、B 反弹过程中,在P 处物块B 与A 相分离 ②A 、B 反弹过程中,在P 处物块B 与A 仍未分离 ③B 可能回到Q 处 ④B 不可能回到Q 处 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③B .①④C .②③D .②④5.如图所示,一轻弹簧左端固定在长木板M 的左端,右端与小木块m 连接,且m 、M 及M 与地面间接触光滑.开始时,m 和M 均静止,现同时对m 、M 施加等大反向的水平恒力F 1和F 2,从两物体开始运动以后的整个运动过程中,弹簧形变不超过其弹性限度,对于m 、M 和弹簧组成的系统( ) ① 由于F 1、F 2等大反向,故系统机械能守恒 ② 当弹簧弹力大小与F 1、F 2大小相等时,m 、M 各自的动能最大③ 由于F 1、F 2大小不变,所以m 、M 各自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④ 由于F 1、F 2等大反向,故系统的动量始终为零A . ① ③B .① ④C . ② ④D .③ ④6.如图34,木块AB用轻弹簧连接,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A紧靠墙壁,在木块B上施加向左的水平力F,使弹簧压缩,当撤去外力后 ( )A.A尚未离开墙壁前,弹簧和B的机械能守恒; B.A尚未离开墙壁前,系统的动量守恒; C.A离开墙壁后,系统动量守恒; D.A离开墙壁后,系统机械能守恒。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与速度图像习题

高一物理必修一加速度与速度图像习题

加速度[例题1] 做匀加速运动的火车,在40s内速度从10m/s增加到20m/s,求火车加速度的大小。

汽车紧急刹车时做匀减速运动,在2s内速度从10m/s减小到零,求汽车的加速度。

分析讨论:(1)火车40s秒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初速度方向什么关系?(2)汽车2s内速度的改变量是多少?方向与其初速度方向有何关系?(3)两物体的运动加速度分别为多少?方向如何呢?[例题2]一物体作匀变速直线运动,某一时刻速度大小为4m/s,1秒钟后,速度的大小变为10m/s,求一秒内物体运动的加速度的小小。

练习:1、某物体以恒定速度运动,其加速度是多大?2、加速度是否等于速度变化的大小,说明理由图像3、巩固性训练(1)请看图,说出各图像表示的运动过程和物理意义。

【例一】如图示,是甲、乙两质点的v—t图象,由图可知()A.t=O时刻,甲的速度大。

B.甲、乙两质点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C.相等时间内乙的速度改变大。

D.在5s末以前甲质点速度大。

【例二】A、B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从某点开始计时的速度图像如图中的A、B所示,则由图可知,在0-t时间内( )2A.A、B运动始终同向,B比A运动的快。

时间AB相距最远,B开始反向。

B.在t1C.A、B的加速度始终同向,B比A的加速度大。

D.在t时刻,A、B并未相遇,仅只是速度相同。

2五、课堂训练:1、关于直线运动的位移、速度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B、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C、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与时间轴平行的直线D、非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2.甲、乙两物体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作直线运动,乙作曲线运动时刻甲乙相遇B、tlC、t时间内甲的位移大于乙的位移l时刻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D、tl3.如图示,是一质点从位移原点出发的v--t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B 2S末质点回到原点C.3s末质点离开原点最远D.4s末质点回到原点4.如图所示,是一个物体向东运动的速度图象,由图可知0~1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 ;在10s~4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在40s~60s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方向是____________ 。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经典例题附解析

华辉教育物理学科备课讲义A.大小为2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B.大小为1N,方向平行于斜面向上C.大小为2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D.大小为2N,方向竖直向上答案:D解析:绳只能产生拉伸形变,绳不同,它既可以产生拉伸形变,也可以产生压缩形变、弯曲形变和扭转形变,因此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2.某物体受到大小分别为闭三角形.下列四个图中不能使该物体所受合力为零的是答案:ABD解析:A图中F1、F3的合力为为零;D图中合力为2F3.3.列车长为L,铁路桥长也是桥尾的速度是v2,则车尾通过桥尾时的速度为A.v2答案:A解析:推而未动,故摩擦力f=F,所以A正确..某人利用手表估测火车的加速度,先观测30s,发现火车前进540m;隔现火车前进360m.若火车在这70s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火车加速度为A.0.3m/s2B.0.36m/s2C.0.5m/s2D.0.56m/s2答案:B解析:前3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54030m/s=18m/s,它等于火车在这30s10s内火车的平均速度v1=36010m/s=36m/s.它等于火车在这10s内的中间时刻的速度,此时刻与前30s的中间时刻相隔50s.由a=Δv=v1-v=36-18m/s2=0.36m/s2.即选项A.1 3和C.13和=v0=4m/s=0a =10s=vt=10.3m/s=103m/sm =FaFa=a=10103=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象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坐标平面和a-1/M坐标平面内,根据表一和表二提供的数据,分别描出五根据这些点迹作一条直线,使尽量多的点落在直线上,即得到a-F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所受的合力成正比物体的加速度与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如图所示,不计滑轮的摩擦,将弹簧C的右端由a点沿水平方向拉到两点间的距离.己知弹簧B、C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1、k的压缩量为x1,由胡克定律得mg,所以ab=x1+x2=mg(k2M=8kg,由静止开始在水平拉力将质量m=2kg的物体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物体放到木板上以后,经多少时间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在这段时间里,物体相对于木板在物体与木板相对静止后,它们之间还有相互作用的摩擦力吗?为什么?如有,摩擦力为物体放在木板上之后,在它们达到相对静止之前,它们之间在水平方向上存在相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必修1典型例题例l. 在下图甲中时间轴上标出第2s 末,第5s 末和第2s ,第4s ,并说明它们表示的是时间还是时刻。

甲乙例2. 关于位移和路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位移为零,该质点不一定是静止的B. 在某一段时间内质点运动的路程为零,该质点一定是静止的C. 在直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等于其路程D. 在曲线运动中,质点位移的大小一定小于其路程例3. 从高为5m 处以某一初速度竖直向下抛出一个小球,在与地面相碰后弹起,上升到高为2m 处被接住,则在这段过程中A.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7mB.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7mC. 小球的位移为3m ,方向竖直向下,路程为3mD. 小球的位移为7m ,方向竖直向上,路程为3m 例4. 判断下列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

B. 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它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C. 汽车以速度1v 经过某一路标,子弹以速度2v 从枪口射出,1v 和2v 均指平均速度。

D. 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叫瞬时速度,它是矢量。

例5.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时间的平均速度为2v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为多少?如果前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1v ,后一半位移的平均速度为2v ,全程的平均速度又为多少?例6. 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的点迹,直接记录了 A. 物体运动的时间B.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C. 物体在不同时间内的位移D. 物体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例7. 如图所示,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Hz ,某次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用毫米刻度尺测量的情况如图所示,纸带在A 、C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在A 、D 间的平均速度为 m /s ,B 点的瞬时速度更接近于 m /s 。

例8. 关于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速度变化越大,加速度一定越大B. 速度变化所用时间越短,加速度一定越大C. 速度变化越快,加速度一定越大D. 速度为零,加速度一定为零例9. 如图所示是某矿井中的升降机由井底到井口运动的图象,试根据图象分析各段的运动情况,并计算各段的加速度。

例10. 一质点从静止开始以1m/s2的加速度匀加速运动,经5s后做匀速运动,最后2s的时间质点做匀减速运动时的速度是多大?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则质点匀减速运动时的加速度是多大?例11. 汽车以l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刹车后经2s速度变为6m/s,求:(1)刹车后2s内前进的距离及刹车过程中的加速度;(2)刹车后前进9m所用的时间;(3)刹车后8s内前进的距离。

例12. 证明(1)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连续相等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等于一个恒量。

2.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某段位移中点位置处的速度为2222 xv v v+=例13. 一个作匀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等的两个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24m和64m,每一个时间间隔为4s,求质点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例14. 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4s内与第2s内的位移之差是12m,则可知:A. 第1 s内的位移为3 mB. 第2s末的速度为8 m/sC. 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D. 物体在5s内的平均速度为15 m/s例15. 一滑块由静止开始,从斜面顶端匀加速下滑,第5s末的速度是6m/s。

求:(1)第4s末的速度;(2)头7s内的位移;(3)第3s内的位移。

例16.汽车以1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突然发现前方xm处有一辆自行车正以4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汽车司机立即关闭油门并以6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运动。

如果汽车恰好撞不上自行车,则x应为多大?例17. 公共汽车由停车站从静止出发以0.5m/s2的加速度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同时一辆汽车以36km/h的不变速度从后面越过公共汽车。

求:(1)经过多长时间公共汽车能追上汽车?(2)后车追上前车之前,经多长时间两车相距最远,最远是多少?例18.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同学甲用力把同学乙推倒,说明只是甲对乙有力的作用,乙对甲没有力的作用B. 只有有生命的物体才会施力,无生命的物体只能受到力,不会施力C. 任何一个物体,一定既是受力物体,也是施力物体D. 在几组力的图示中,长的线段所对应的力一定比短的线段所对应的力大例19. 请在下图画出杆和球所受的弹力。

例21. 如图所示,地面上叠放着A 、B 两个物体,力F 分别作用于A 、B 两物体上时,A 、B 静止不动,试分别分析A 、B 受到的摩擦力的情况。

例22. 关于两个力的合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每个分力B. 两个力的合力可能小于较小的那个分力C. 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小于或等于两个分力D. 当两个力大小相等时,它们的合力可能等于分力大小例23. 在电线杆的两侧常用钢丝绳把它固定在地上(如图)。

如果钢丝绳与地面的夹角60A B ∠=∠=,每条钢丝绳的拉力都是300N ,求两根钢丝绳作用在电线杆上的合力。

例24. 物体受到三个力的作用,其中两个力的大小分别为5N 和7N ,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大值为21N ,则第三个力的大小为多少?这三个力的合力最小值为多少?例25. 将一个力F 分解为两个分力F 1和F 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F 是物体实际受到的力B. F 1和F 2两个分力在效果上可以取代力FC. 物体受到F 1、F 2和F 三个力的作用D. F 是F 和F 的合力例26. 如图所示,电灯的重力G=10N,AO绳与顶板间夹角为45,BO绳水平,则AO绳所受的拉力F1=;BO绳所受的拉力F2=。

α=的斜面上有一块竖直放置的挡板,在挡板和斜面之间放有一个重为G=20N光滑圆球,如图例27. 在倾角30甲所示,试求这个球对斜面的压力和对挡板的压力。

例28 在车厢内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放一小球,当火车突然启动向右运动时,相对于车厢小球将怎样运动?相对于地面小球又将怎样运动?如果桌面是粗糙的,小球的运动情况又如何改变?例29 有哪些方法可以验证a与F的正比例关系?例30 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一个水平拉力,在力刚开始作用的瞬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和速度B. 物体立即获得加速度,但速度仍为零C. 物体立即获得速度,但加速度仍为零D. 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均为零例31 如图所示,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车厢中,悬挂小球的悬线偏离竖直方向37o角,球和车厢相对静止,球的质量为1kg。

(g=10m/s2,sin37o=0.6,cos37o=0.8)(1)求车厢运动的加速度并说明车厢的运动情况。

(2)求悬线对球的拉力。

例32 如图所示,一物体质量为m=100kg,放于汽车上,随车一起沿平直公路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μ=,求物体所受的摩擦力。

2=,已知物体与车底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a m s1.0/题型1 已知物体的受力情况,求解物体的运动情况例33. 质量m=4kg的物块,在一个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拉力F=40N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如图所示,已知斜面足够长,倾角θ=37°,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µ=0.2,力F作用了5s,求物块在5s内的位移及它在5s末的速度。

(g=10m/s2,sin37°=0.6,cos37°=0.8)题型2 已知运动情况求物体的受力情况例34. 如图所示,质量为0.5kg的物体在与水平面成300角的拉力F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向右做直线运动,经过0.5m 的距离速度由0.6m/s变为0.4m/s,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求作用力F的大小。

(g=10m/s2)F300例35. 马对车的作用力为F,车对马的作用力为T。

关于F和T的说法正确的是()A. F和T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B. 当马与车做加速运动时,F>T。

C. 当马与车做减速运动时,F<T。

D. 无论做什么运动,F和T的大小总是相等的。

例36. 在天花板上用竖直悬绳吊一重为G的小球,小球受几个力?这些力的反作用力是哪些力?这些力的平衡力是哪些力?例37. 如图所示,甲船及人总质量为m1,乙船及人的总质量为m2,已知m1=2m2,甲、乙两船上的人各拉着水平轻绳的一端对绳施力,设甲船上的人施力为F1,乙船上的人施力为F2。

甲、乙两船原来都静止在水面上,不考虑水对船的阻力,甲船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1,乙船产生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F1:F2= ,a1:a2= 。

例38. 光滑水平面上A、B两物体m A=2kg、m B=3kg,在水平外力F=20N作用下向右加速运动。

求(1)A、B两物体的加速度多大?(2)A对B的作用力多大?思考:本题应怎样解更简单?例39.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块放在倾角为θ的斜面上,斜面体的质量为M,斜面与物块无摩擦,地面光滑,现对斜面施一个水平推力F,要使物块相对斜面静止,力F应多大?例40. 一物体在2N的外力作用下,产生10cm/s2的加速度,求该物体的质量。

下面有几种不同的求法,其中单位运用正确、简洁而又规范的是:A.20.210m F a kg kg ===B.222220200.1N kg m sm F a kgm s m s⋅====C.2200.1m F a kg kg ===D.2200.1m F a kg ===例41. 一个人站在体重计的测盘上,在人下蹲的过程中,指针示数变化应是A. 先减小,后还原B. 先增加,后还原C. 始终不变D. 先减小,后增加,再还原例42.如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小球在水平细线和与竖直方向成θ角的弹簧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试分析剪断细线的瞬间,小球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例43. 如图(a)所示,电梯与水平面夹角为30°,当电梯加速向上运动时,人对梯面的压力是其重力的6/5,则人与梯面间的摩擦力是其重力的多少倍?例44.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通过绳子连接放在倾角为 的光滑斜面上,让斜面以加速度a沿图示方向运动时,稳定后,绳子的拉力是多大?例45、一物体质量为10Kg,在40N的水平向右的拉力作用下沿水平桌面由静止开始运动,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0,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物体的受力图。

物体做什么性质的运动?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 (g=10m/s2)如果在物体运动后的第5s末把水平拉力撤去,物体受几个力的作用?画出物体的受力图,物体又做什么性质运动?加速度多大?方向如何?计算物体从开始运动到停止一共走了多远? (g=10m/s2)例46、水平传送带以4m/s的速度匀速运动,传送带两端AB间距为20m,将一质量为2Kg的木块无初速地放在A 端,木块与传送带的动摩擦因数为0.2,求木块由A端运动到B端所用的时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