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扫描版

合集下载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全解全析)

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5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全解全析242526272829303132333435BDCACDBDBCDC24.B 【解析】材料反映了礼在社会教化、维护社会等级秩序等方面的作用,旨在强调“礼”是人人都要遵守的,B 项正确。

A 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并未说明礼是如何形成的,C 项不正确;“政治强制”在材料中未体现,故排除D 项。

26.C 【解析】重农抑商始于商鞅变法,且商鞅变法承认土地私有,A 项不正确;由材料“家传其业不得仕”可知,唐朝禁止商人入仕,B 项不正确;材料“贾人有市籍者,及其家属,皆无得籍名田,以便农”“家传其业不得仕”“鬻卤盐三斤者仍坐死”“私有茶一两笞四十,四十两徒二年”,均体现了对商人的限制,故C 项正确。

D 项在材料中未体现。

27.A 【解析】材料反映的是明代湖广按察司佥事尚褫关于农民以其所有换其所无的赋役征银制度的论述,材料“顷来凡遇征输,动辄折收银两。

然乡里小民,何由得银”体现赋役征银制度加重了百姓负担,故A 项正确。

B 项材料未体现。

C 项是对材料的误读。

D 项与材料无关。

28.C 【解析】本题考查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地租收人仍然是经济剥削中最稳当的方式”“投资土地的收益一般是10%左右,有的甚至超过30%”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许多资金用于投资土地而没有投入到工业中,使近代工业发展缺乏资本,故C 项正确。

材料反映的是地租收入和土地投资,并未反映财政收入的来源和主要组成,排除A 项;B 项材料未体现;材料未体现农村生产发展中的雇佣和被雇佣关系,排除D 项。

学科&网29.D 【解析】由材料“进化有渐”“循序而行”可知,康有为反对革命“突变”,排除A 项;康有为托古改制,主张变革,后来的新文化运动使封建思想正统地位受到猛烈冲击,排除B 项;迈出近代化历程第一步的是洋务运动,排除C 项;材料中康有为认识到进化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历史进化是有阶段性的,进化的过程有一定的原因,并遵循一定的秩序。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历史卷(考试版)

历史试题 第1页(共4页) 历史试题 第2页(共4页)绝密★启用前|学科网试题命制中心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Ⅱ卷】文科综合·历史(考试时间:50分钟 试卷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从战国时期商鞅管制粮食贸易的“使商无得籴,农无得粜”,到汉武帝时期实行盐铁官营和均输平准的政策,反映了A .国家保护和发展国营商业B .官府放宽盐铁和粮食交易C .政府推行重农抑商政策D .战国与汉期经济政策一致25.有学者指出,中国选择皇位继承人的主要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从而常常把不能胜任君主这一“至圣至明”角色的幼童、白痴和昏庸无能之徒推上皇位。

这段话揭示了 A .君主政体的缺陷 B .皇位世袭制的弊端 C .宗法制度的桎梏D .中央集权制的危害26.下表是唐朝官修六史(唐太宗时期共修订八部史书,另外两部为私人修撰)及主要作者简表。

据此可知A .官修史书利于私家史学发展B .唐太宗通过修史来借鉴历史C .官修史书真实客观反映历史D .官修史书修撰方式的多样化27.古代中国农业的发展往往围绕具体的“事”与“术”展开,徐光启等中国古代科学家也往往侧重于研究农业的基本操作方法,专注于农业发展之“用”与“术”的学说。

这说明中国古代农业科技 A .重视逻辑推理 B .重视对经验的总结 C .注重实用性D .注重对事物本质的探索28.鸦片战争爆发前夕,林则徐认为“夷兵除枪炮之外,击刺步伐俱非所娴,而腿足裹缠,结束严密,屈伸皆所不便,若至岸上更无能为,是其强非不可制也”。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7-2018学年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联考文综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7-2018学年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一.选择题(48分)24. 从两汉至宋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的趋势是 ( )A.博采众长,引领世界潮流 B.植根自然经济,逐渐落后于世界C.传承发展,服务专制皇权 D.直面社会现实,逐渐关注民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儒家思想的理解。

A项博采众长的说法不正确;B项逐渐落后于世界的说法不正确,C项中国儒家文化顺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发展,以更好的维护专制统治服务,说法正确;D项直面社会现实说法不正确。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至元儒学的发展·演变趋势25.它“是整个文官官僚机构的神经中枢,有权荐举官员,草拟诏书,并奏请皇帝批准,事实上对帝国范围内所有的文职官员的任命都有操控权”,该机构是 ( )A.唐代尚书省 B.元代中书省 c.明代内阁 D-清代军机处【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可知,该机构是当时的最高行政机构,拥有实权,结合所学知识可知,B符合题意,A唐代尚书省是执行机构,CD两项都只是皇帝的辅助机构,没有实权,与题意不符,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至元的政治·元代中书省26.南宋学者叶适说。

(三代)皆以国家之力扶持商贾,流通货币”,到汉代始行抑商政策,他认为:“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叶适的观点是 ( ) A.宋代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促进商业发展B.批判重本抑末的政策,该政策存在弊端C.经济重心南移,促使人们经济观念转变D.表明义利兼顾的观念成为当时主流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夫四民交致其用而后治化兴,抑末厚本,非正论也。

”可知,叶适对中国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政策持批判的态度,认为重农抑商不是正道,故选B。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27.文化史学家布克哈特把图像称作“人类精神过去各个发展阶段的见证”,认为通过图像可以加深对历史变迁的理解。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2018届安徽省合肥市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1. “法自君出,权尊于法”、“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家族国家本位、实现社会和谐等是我国封建社会的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

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B. 宗法制为内核的政治结构C. 外儒内法的封建统治思想D.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我国古代法系基本立法思想和价值取向主要是维护国家和家族利益,注重礼刑结合,其产生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经济为主的生产方式影响了法律的制定和实施,故A项正确。

材料强调古代中国法系的基本思想和价值取向,与宗法制无关,排除B。

C项是中国古代法系的特点,与设问原因不符,排除。

大河流域独特的地理环境影响古代中国文明的形成,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D。

2. 史学家吕思勉在《中国制度史》中说,秦以后由封建时代进入郡县时代,此后虽然出现过“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

这表明A. 封建专制皇权不断强化B. 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C. 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D. 民主思潮的逐渐兴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废除分封制,在全国推行郡县制,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和地方官员,实现由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变;由“‘封建的四次反动’,但都以失败告终”可知,贵族政治终将被官僚政治所取代,故C项正确。

材料强调官僚政治符合历史趋势,而没有涉及皇权加强的信息,排除A。

材料主旨不是强调血缘政治的影响深远,而是强调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是历史发展的潮流,排除B。

近代中国民主思想产生于19世纪末,排除D。

3. 魏晋之际,玄学成为封建文人的一种思潮。

玄学家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易经,主张虚无的“道”,宣扬“无”是产生万物的根本。

他们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作风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中崇尚“清谈”。

这种思潮的出现A. 动摇了儒学正统地位B. 是江南经济开发的结果C. 导致了国家走向分裂D. 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时期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矛盾日益尖锐;玄学的产生主要是特殊社会环境的产物,故D项正确。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参考答案)

4月2018届高三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历史卷(参考答案)

文科综合历史第1页(共3页)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12018年第二次全国大联考【新课标Ⅲ卷】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教育有相当规模的发展。

(6分)启示:要重视对教育经费的投入;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是教育发展的前提;政府要重视和推行教育,尤其是农村教育;扶持各种形式的大众教育的发展;教育与科技要紧密结合。

(9分,任答3点即可)示例2论题:甲午战争中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初步觉醒。

(2分)阐释: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签订,使中国遭受了空前的民族灾难。

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甲午战争之前,只有少数先进分子开始有所觉察。

甲午战败、马关之辱以及接踵而来的瓜分狂潮,使中国各阶级、各阶层普遍产生了亡国灭种的危机感。

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主张向日本学习,进行变法,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发动革命运动,以期改革政治制度,挽救民族危亡。

示例3论题:五四运动时期民族意识进一步增强。

(2分)阐释:五四运动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它使中国人民进一步认识到帝国主义侵略的本质和军阀统治的黑暗,同时进一步提高了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决心和觉悟;促进了全国人民对改造中国问题的反思和探索,也促进了新思潮的蓬勃兴起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五四运动期间中国的民族意识空前觉醒。

(10分)示例4论题:抗日战争时期民族意识空前高涨。

(2分)阐释:20世纪30年代,日本相继发动“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使中华民族陷入亡国灭种的绝境之中,中华民族“处在生死存亡的关头”。

国共两党捐弃前嫌实现第二次合作,同时得到国内其他爱国党派的全。

2018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2018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及答案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 届高三联考文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300 分【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书写答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I 卷(选择题共132 分)本卷共33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32 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指能源消费总量年平均增长速度与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的比值。

下图为安徽省2000~2009 年能源消费总量及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完成23 ~24 题。

23.2004年~2009年,安徽省()A.能源消费总量低于全国平均能源消费量 B.经济增长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增长速度C .能源消费总量的增长带动经济快速增长 D.能源消费增长速度与弹性系数呈负相关24.现阶段,降低安徽省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主要措施是()A.控制经济增速 B.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C .优化经济结构 D.促进清洁能源开发曾经的西双版纳,橡胶林在低于海拔800 米的低山、丘陵地带随处可见。

下图为当时因植被破坏而引起的恶性循环示意图。

现今的西双版纳采用上层乔木树种,下面种植茶树、咖啡等喜光的灌木植物,底层种植药材、草果等喜阴的地被植物,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的统一。

完成25~26题。

25.图示时期植被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体现了()A.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作用产生新功能B .自然地理环境各个要素的发展演化是统一的C .某一地理要素的变化导致整个地理环境状态的改变D.每个地理要素的演化都是自然地理环境演化的一个方面26.现今的西双版纳农业生产类型属于()A.雨林生态农业 B .热带种植园农业 C.基塘农业D .河谷农业下图示意中国某小区雨水收集、净化和利用过程。

完成27~28题。

27.该系统在居民区的广泛利用,对城市的影响有()A.降低地下水位 B .加重水体污染 C.解决缺水问题D.减轻城市内涝28.从综合效益考虑,该系统最适宜的推广地区是()A.西北地区 B .青藏地区 C.华北地区 D .东北地区下图为“世界某科技公司的清洁能源开发计划图”,完成29 ~30题。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Word版含答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调研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题24.汉朝“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干金之家”,而后世“(江浙)财赋之地,人物渊薮(sǒu)”。

这表明A.南北经济差异逐步扩大B.随着人口南迁,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自然条件决定经济发展水平C.经济重心南移促进文化重心南移25.从1959年在山西侯马的XXX二年(1076年)XXX坟墓里发现的一座戏台模型看来,当时的舞台设置已经相当完备,上边五个角色正在“作场”,末、旦、丑、净全有,神态逼真。

这说明A.考古资料可以完全复原历史场景C.山西是当时戏曲的繁荣之地B.宋朝是古代戏曲的高峰时期D.宋朝时期舞台戏曲已有相当规模26.XXX在《古代中国政治制度十六讲》中认为:“(中国古代)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

这样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

……于是‘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

”这一变化主要说明中国古代A.中央集权趋势不断加强C.政治开明程度日益降低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D.对皇权的限制监督逐渐细化27.清朝乾隆年间,画家XXX在《题画梅》中写道,“挥毫落纸墨痕新,几点梅花最可人。

愿借天风吹得远,家家门巷尽成春”。

作者的创作A.体现了当时写意画的艺术价值取向C.反映了文人士大夫独特的审美情趣B.寄托着画家的政治理想和人生抱负D.折射出当时士大夫孤芳自赏的心态28.第二次雅片战役期间,英法联军攻占广州的消息传到上海,两江总督何桂清恐战火北延,主动派下属与英、法等国驻上海领事联络,宣布,“粤事应归XXX。

上海XXX并无嫌隙,应当照常贸易”。

XXX在给XXX的上谕中也认为,“上海XXX既无嫌隙,自应照旧通商”。

这说明当时A.中央集权削弱C.地方自主性增强B.地方官员主动顺应国际外交XXX缺乏现代国家观念29.中共北方区委机关报《政治生活》上的一篇评论指出,(1925年)XXX自从XXX产党、XXX加入以后,“已经走上了一条政治的轨道,已经有比较严密的构造与纪律,已经慢慢地取得了民众的同情与崇奉,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表显长足的进步,而且与帝国主义、军阀站在绝不相容的位置”。

【语文】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语文】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当代山水画家的文化使命陈仕彬山水画,从真正诞生之时起便与中国哲学中最核心的‚道‛的精神紧密相连。

儒家的道德感悟是与山水连在一起的。

《礼记•中庸》云:‚天地之道,博也,厚也,高也,明也,悠也,久也。

‛正是以山高水长来形容仁爱之道。

同时,‚仁者乐山,智者乐水‛。

所以,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境界是‚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先进》)。

以老庄思想为核心的道家哲学更是崇尚自然山水。

在这里,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所谓‚天人合一‛的关系。

而庄子心目中的神人居‚藐姑射之山‛,‚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则更是一种心游万仞的自如之境。

老庄哲学,成为中国山水画最重要的哲学基础,历代山水画家几乎无一不受其影响。

将空理与山水融合起来进行阐发更是中国佛教和禅宗的一大特色。

佛教徒们‚性好山泉,多处岩壑(《高僧传》)。

建于深山之中的寺庙已经成为中国山水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而对山水的亲近不仅有利于僧人们的修悟,也是他们具有较高审美感受力的表现,于是中国山水画史上便有了王维和诸多卓越的画僧。

透过对儒道释哲学与山水关系的简单梳理我们不难看出,三者对山水的态度有着本质的相通之处,即都乐于从山水中得到审美愉悦,并且将山水大美与主体人格塑造和人生境界的不懈追求统一起来。

而在山水文化基础上诞生的山水画,“以形媚道”,体现出中国哲学精神的深层内核。

中国山水画,实际上是提供了一个切入传统文化和中国哲学精神的最佳途径。

建立在“天人合一”哲学基础上的山水画,为山水画家创造了一个走向“天地境界”的通道,为山水画的欣赏者提供了一个深邃而广阔的体验‚天地境界‛的审美空间,它可以让欣赏者‚澄怀观道,得到审美愉悦的同时实现主体人格的超越。

2018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

2018届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高三第二次联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精品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 届高三联考理科综合试题考试时间:150 分钟满分:300 分【注意】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请考生在答题卡上书写答案,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S:32 Cl:35.5 Na:23Mg:24 Al :27 Se:79 Ca :40 Cr :52 Fe:56第I 卷(选择题共120 分)一、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6 分,共120 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7 .下列相关化学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大小是:Fe(OH)3悬浊液<Fe(OH)3胶体<FeCl3溶液B .饱和氯水中含有大量Cl-、NO3-、Na+、SO32-等离子C .已知K sp(AgCl) >K sp(AgI),由此可以判断AgCl(s)+I-(aq)===AgI(s)+Cl-(aq)能够发生D.分子数为N A的C2H4气体体积约为 22.4 L,其质量为 28 g (N A-阿伏加德罗常数)8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称量氢氧化钠固体B .检验铁粉与水蒸气反应产生的氢气C .配制175 mL 0.10 mol•L-1盐酸D.分离两种互溶但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9 .已知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A.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的NaHCO3 溶液pH小于溶液pHB .常温下,等浓度、等体积的Na2 CO3 溶液和溶液中所含离子总数前者小于后者C .D.水杨酸的第二级电离 K a2远小于第一级电离K a1的原因之一是能形成分子内氢键10.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向NaHCO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沉淀:2HCO3-+Ca2++2OH-=CaCO3↓+CO32-+2H2OB .向NH4 HCO3溶液中加过量NaOH 溶液并加热:NH4++OH-NH3↑+H2OC .将过量二氧化硫气体通入氨水中:SO2+NH3·H2 O=HSO3-+NH4+D.用稀硝酸洗涤试管内壁的银镜:Ag+2H++3NO3-=Ag++NO ↑+H2O11.新一代锂电池的反应为: FePO4 + Li LiFePO4该电池可用于电动汽车,其以含 Li+的导电固体为电解质。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历史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安徽六校教育研究会2018届高三第二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为汉代各农耕区的劳动生产率比较表。

此表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人多地少制约南方经济发展B. 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近C. 中原地区精耕细作技术领先D. 地理环境决定农业生产水平【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原地区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均高于其他地方,这是中原地区精耕细作的结果,C项正确。

制约南方经济发展的是生产工具,不是人多地少,排除A。

从平均亩产量来看西北与南方生产力水平相差甚远,排除B。

地理环境只是外部因素,不能决定农业生产水平,排除D。

点睛:表格题的解答应该充分注意表格的限定范围(如本题农耕区域)和各项数据变化(年人均耕田数、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规律,提取有效信息为:中原地区人均耕田数适中,但平均亩产量、粮食总收入量均高于其他地方。

然后按照题意要求,即可知道正确答案。

2. 钱穆指出,起于元代的行省制度与中央集权不同,“近似于一种变相的封建,乃是一种分权统御制也”,“此种制度在平时足以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而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而待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借”。

他认为行省制度在元代()A. 实际上是分封制的复辟B. 改善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C. 削弱中央,加强地方权力D. 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中“障碍地方政事之推进”“增加地方与中央之隔阂”“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分区割据之凭藉”的信息可知,作者认为行省制度增加地方与中央的隔阂,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容易出现地方割据,即行省制度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故D项正确。

A项表述明显错误,排除;B项与题干信息相反,排除;材料中作者并没有认为行省制度削弱了中央,而是认为“一旦中央政权削弱,各行省转易成为反抗中央”,故C项错误。

安徽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科综合历史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 (2019高二下·宾县期中) 有学者说:“三代之前的宗法制,是皇帝制之前的一种制度,它与皇帝制的区别在于,它没有皇帝制专制。

”“没有皇帝制专制”的主要表现是()A . 具有严格等级的世袭制的形成B . 嫡长子继承制对君主权力的削弱C . “家”天下的政体带有宗法色彩D . 分封制下君主权力受到贵族的限制2. (2分) (2018高一上·黄陵期末) 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是秦朝中央的三个官职。

下列评述正确的是()①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②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③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是秦始皇统治时期的常设官职④三个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牵制A . ①③④B . ①②④C . ②③④D . ①②③3. (2分) (2019高一下·册亨月考) 唐朝时期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政治上官僚制度趋于完善;文化上诗歌蓬勃发展;经济上()A . 市坊界限打破,突破时空限制B . 土地私有制建立,铁犁牛耕出现C . 商品经济发展,柜坊飞钱出现D . 经济重心完成南移,大运河开通4. (2分) (2017高三下·潍坊模拟) 16世纪至17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据材料可知()A . 中国科技落后于西方B .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 “东学西渐”历程开启D .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5. (2分) (2018高二下·南昌期末) 晚清思想家郑观应指出:“外人在我国旅居,不隶我国治下,只受彼国公使领事所辖,一如在本国然。

”造成这种状况的不平等条约的条款是()A . “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寄居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

”B . “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