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
人教版安徽黄山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黄山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竞相改革成为时代风潮。
推动这一风潮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 战争频繁B: 诸侯争霸C: 百家争鸣D: 铁器和牛耕的推广【答案】D【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生产力的进步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的根本原因,而生产力的进步主要体现在铁器和牛耕的推广,故D正确。
A、B、C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故排除。
故选D。
第2题.中国古人对女性的评价,唐以前推崇美女,四大美女都是唐以前的人物,而宋以后则更多的推崇才女。
导致这一变化的最合理因素是()A: 社会的进步B: 理学的兴起C: 女权的发展D: 教育的发展【答案】B【解答】A对美的追求也是社会进步的表现,宋以后推崇才女,并不一定是社会进步的体现。
B理学强调克制人欲,崇尚理性,所以对女性的美,过分的强调,而是对女性的才要求比较突出。
C宋朝以后,妇女的地位是明显下降。
D对才女的推崇是一种社会价值观念,而不是教育所导致的,应该是社会主流思想的影响。
故选B。
第3题.如表所示为1990年和2013年世界发达国家或地区迁入人口占本国或地区人口的比重(%)。
这一变化反映出()A: 发达地区对人口的吸引力增强B: 国际人口流动的不均衡性C: 南北合作的程度逐渐加深D: 世界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答案】A【解答】表中数据反映的只是迁人人口占本国或地区人口的比重,没有涉及不同国家或地区人口迁人数量的比较,无法体现国际人口流动的不均衡性和世界人口的变化,故排除BD两项(1)世界人口流动虽然是由南流向北,但这不是政府行为,不属于南北合作范畴,故排除C项。
故选:A。
第4题.19世纪中叶后,大批华工被运往美国。
19世纪70年代,吉利福尼亚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加勒比群岛、秘鲁以及古巴等地,也有成千上万的华工。
形成这种现象的因素有()A: 唐人街的形成B: 民族独立运动发展C: 中华文化的传播D: 黑奴贸易受到限制【答案】D【解答】综合题干材料19世纪70年代,吉利福尼亚华工人数已有十几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人街的形成是大量使用华工的结果而非原因,故A项错误;19世纪六七十年代,民族独立运动进入低潮,并未得到发展,故B项错误;中华文化的传播并非大批华工被运往美国的原因,故C项错误;19世纪中叶后,随着工业革命的发展,大批华工被运往美国的现象和美国内战后黑奴贸易受到限制有关,故D项正确。
历史|安徽省各地2024届高三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卷及答案解析
安庆市2024年高三模拟考试(二模)历史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高考全部内容。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下表是先秦时期在古皖地区存在过的部分古国徐国嬴姓,多次抗周,后遭楚、吴、齐的攻击,率部逃离江淮。
舒在今舒城县、庐江、桐城间,为吴楚蚕食并吞。
萧国子姓,在今萧县西北,为殷人之后,与宋关系密切。
许国姜姓,原在河南许昌,前533年被楚国强迁至亳县东南七十里的城父集。
胡国归姓,在今阜阳市,胡与晋、鲁多有交往,曾从楚攻吴。
根据上表可知,古皖地区()A.是区域文化碰撞的重要地区B.文明发展水平处于领先地位C.主导中国先秦文化发展走向D.频繁兼并战争滞缓文明迭代2.东汉光武帝奉行一条更为精巧、成熟的“经术”与“吏化”相结合的政治路线,其在意识形态上专崇“经术”,实际政务中又不弃“吏化”。
这条政治路线()A.解决了东汉初年的冗官问题B.凸显了对官员治理能力的重视C.确立了儒学官方正统的地位D.导致了豪强地主垄断政治局面3.唐玄宗时,正谏大夫房融之子房琯以“素有宰相望”拜相,唐肃宗时以其“素有重名”,深得倚重。
后来房琯经常称病,不肯上朝,常与人谈论佛道虚无之事,受到舆论的非议,终被贬为太子少师。
材料表明唐朝()A.科举成为主要选官途径 B.社会舆论影响宰相选任C.恩荫制度依旧广泛盛行D.佛道思想成为主流思想4.莫高窟北区出土的元代文献中,除汉文写本之外,还有西夏文、藏文、回鹘式蒙古文、八思巴文、梵文、叙利亚文、希伯来文,以及婆罗迷字体书写梵语的文献,也多见其他文字与汉文合体的文献。
材料表明()A.河西走廊商品贸易的繁盛 B.汉文成为各种文字的基础C.多民族政权并立依然存在D.中华文化开放包容的气象5.明初服饰朴素简洁:嘉靖年间,庶民服饰由简入奢,僭礼越制现象屡见不鲜;而崇祯时期,服饰重归平淡素净,冷色服饰成为主流。
安徽高三高中历史高考模拟带答案解析
安徽高三高中历史高考模拟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清人杨勋的《别琴竹枝词》写道,茶馆开张帝叔铺(tea shop),特零克帝(drink tea)有鸿孺。
试看多少痴男女,并坐谈心廉耻无。
据此可知A.近代中国社会风俗全盘西化B.近代中国对女性束缚的加强C.国人大多坚持男尊女卑观念D.近代社会习俗变迁的艰难性2.孔子主张对民众要“道之以德,齐之以礼”,而荀子却主张“由士以上则必以礼乐节之,众庶百姓则必以法数制之”。
这种变化体现了A.士阶层开始崛起并受到重用B.战国时期阶级矛盾日趋尖锐C.儒家治国思想的继承与发展D.荀子摒弃了儒家的德治思想3.《唐律疏议》规定:来自同一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依该国法律处理;来自不同国家的外国人在中国发生法律纠纷时,则依据唐律处理。
这表明《唐律疏议》A.坚持传统夷夏观念B.维护了国家司法主权C.阻碍中西文化交流D.奠定了封建国家立法原则4.宋孝宗是个围棋爱好者,为此内廷中供养着一名叫做赵鄂的围棋国手。
赵鄂自恃得宠,向皇帝跑官要官,孝宗说:“降旨不妨,恐外廷不肯放行。
”由此反映出A.宋代皇权受到一定制约B.朝政混乱大权旁落C.赵鄂自恃得宠失去信任D.外廷权力急剧膨胀5.明初,苏州府的吴江县震泽镇有“千百家”,到了乾隆年问“居民且三千家”,“栋宇鳞次,百货俱集,以贸易为事者,往来无虚日。
”由此可见A.经济重心开始南移B.农村集镇发展迅速C.农耕文明渐趋衰落D.城市功能不断完善6.学术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被延误了的现代化,其主要症结在于传统文明的落后性、制度的独特性、中国历史发展的停滞性等内在弱点。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传统——现代性”的对立是其分析的框架B.外来资本主义的渗透与侵略是其分析的原因C.中国传统文明对世界的重大贡献是其分析的内容D.现代化被延误导致历史发展停滞是其分析的结论7.在文学革命之后的最初几年里,文学市场上充满了日记、书信和主要是自传体的作品--全都是满纸的顾影自怜和自我陶醉,而且激荡着青春的放纵。
安徽省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
安徽省高考模拟考试历史试卷附答案解析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一、单选题1.有学者指出,周代分封将同一的精神及组织分布于各地,将许多异质的低度文化醇化于一高度文化总体之中。
该学者强调分封制()A.促进了政治文化整合B.分化了地方政治势力C.削弱了周王朝的统治D.建立了新的文化体系2.西周时期,周王为了使诸侯国秉承分封之初的忠诚守信,利用玉瑞(用玉制作的礼器)制定了一系列繁琐的礼仪活动;形成玉瑞制度,作为控制诸侯国的手段和凭借。
由此可见,西周时期()①分封制度得以贯彻②国家礼制得到完善③中央集权得以强化④家国一体局面形成⑤地方治理有所加强A.①②④B.①②⑤C.①③⑤D.②③④3.《唐律》中规定: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诸居父母丧,生子及兄弟别籍、异财者,徒一年。
诸养子,所养父母无子而舍去者,徒二年。
若自生子及本生无子,欲还者,听之。
这些规定意在()A.抑制商品经济的发展B.削弱宗法统治的权威C.维护家庭的伦理孝行D.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4.下面为《清明上河图》(局部),其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在画卷里,描绘了数量庞大的各色人物,牛、骡、驴、车、轿、大小船只、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
据此可知,该作品()A.是北宋文人画的典型代表B.体现了绘画艺术功利性较强C.真实地再现了历史的原貌D.其艺术风格具有一定写实性5.下表是近代中国生丝销售量估算表(单位:万担)。
据此可知()A.中国外贸入超局面得以扭转B.国际资本的垄断趋于和缓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迅速D.中国被逐步卷入世界市场6.有学者指出,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比喻成中国的文艺复兴,而非中国的启蒙运动,其区别在于“为文化而文化”还是“为政治而文化”,因此蔡元培主张以文化教育而非社会革命解决国家社会问题。
这反映出蔡元培()A.提倡中西文明间的交流互鉴B.主张以文化形式推动社会变革C.反对推行欧美民主代议制度D.借助传统文化以传播西学思想7.1937年7月到12月,陕甘宁边区乡、区、县、边区四级议会选举先后完成,进而组建边区政府,建立起自乡至边区的抗日民主政权,实现了由苏维埃民主制度到议会民主制度的转变。
安徽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
安徽省高三下学期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文字是保存和传达语言的一种书写符号。
下面依次是“亚”的甲骨文、金文、小篆、楷书及现代汉字的书写形式。
据此可见A.文明起源多元一体B.文化交流丰富多彩C.中华文明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博采众长2.史载:“路温舒字长君,钜鹿东里人也……太守行县,见而异之,署决曹史。
又受《春秋》,大义。
举孝廉,为山邑丞。
”与此描述相对应的选官制度A.有制举和常举两种方式B.对明经的推选无固定时间C.为秦汉政权选拔了人才D.主要考察品德才能和家世3.北宋初年,“交趾、海南诸国连岁入贡,通关市,商人岁乘舶贩易外国物,自三佛齐、勃泥城,犀、象、香药珍异之物充盈府库,始议于京师置香药易院,增香药之直,听商人市之。
命逊为香药库使以主之,岁得钱五十万贯”。
这表明,当时A.海外贸易增加了政府收入B.抑商政策有所松动C.边境贸易提高了朝廷税收D.商人经济实力雄厚4.明朝成化年间,休宁知县颁布的《教民条约》写道:“父慈而子孝,兄友而弟恭,夫和而妻柔,此民之乘彝而家道之所由昌也。
”“宗法族谱之设,所以别族类、明亲疏,古人敦本深源之意也。
”据此可知,《教民条约》的颁行意在A.以法家思想主导地方治理B.借助封建礼仪强化等级C.用儒家伦理完善邻保制度D.依托宗亲关系教化乡里5.1861年1月,奕䜣等人在奏折中陈述:“近年来临事侦探,往往得自传闻,未能详确,办理难期妥协。
各国新闻纸,虽未必尽属可信,因此推测,亦可得其大概。
广州、福州、宁波、上海旧有刊布,名目不同,其新开各口,亦当续有刊本……无论汉字及外国字,按月咨送总理处。
”这体现出,奕䜣等人A.对新闻纸真实性存疑B.希望拓宽渠道了解西方C.主张兴办中外文报刊D.意识到通商口岸的重要6.表1 1902—1936年部分国家在华投资表(单位:百万美元)9.图1所示为中国三大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变化的曲线。
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如图为秦汉郡县乡里组织图。
据图可知,秦汉时期()A: 官僚政治的发展走向完善B: 地方行政机构分权明显C: 制度变革消除了割据隐患D: 地方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答案】D【解答】材料体现的是秦汉时期在地方主要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郡——县——三老——里正——什——伍的地方基层治理体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正确;A错在完善,秦汉时期是官僚政治发展时期,A排除;材料未涉及地方分权,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D。
第2题.十五岁以上男夫受露田四十亩、桑田二十亩,妇人受露田二十亩。
露田加倍或两倍授给,以备休耕,是为倍田。
身死或年逾七十者将露田还官。
桑田为世业田,不须还官,但要在三年内种上规定的桑、榆、枣树。
不宜种桑的地方,则男夫给麻田十亩(相当于桑田),妇人给麻田五亩。
对材料所示制度的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 这是名义上的土地国家公有制B: 战国时秦国首先推行后国力强盛C: 直至宋代被贵族官僚地主破坏D: 受田农民须向国家缴租税服徭役【答案】D【解答】第3题.中国对南海拥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清朝建立了一个空前统一和强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当今中国疆域的版图,其中清朝前期疆域南到()A: 台湾岛B: 海南岛C: 南海D: 南海诸岛【答案】D【解答】结合所学可知,清朝前期我国疆域西跨葱岭,西北达巴勒喀什池,北接西伯利亚,东北至外兴安岭和库页岛,东临太平洋,东南到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赤尾屿等,南至南海诸岛,成为亚洲最大的国家,基本奠定了祖国版图,故D项正确,排除ABC三项。
第4题.19世纪后半期,洋务官僚创办了40余家民用企业,其中官办13家,官督商办9家,官商合办2家,另有22家请求官府批准,挂着官督商办招牌,实由商人经营。
由此可见()A: 中国民族企业发展环境尚需规范B: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得以改变C: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充分发展D: 外国资本主义经济入侵受到遏制【答案】B【解答】通过材料信息,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的不同组成成分,说明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的重大改变,故B正确;材料信息没有体现中国企业发展环境问题,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说明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排除C;材料信息未涉及到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排除D。
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如图为秦汉郡县乡里组织图。
据图可知,秦汉时期()A: 官僚政治的发展走向完善B: 地方行政机构分权明显C: 制度变革消除了割据隐患D: 地方治理体系基本形成【答案】D【解答】材料体现的是秦汉时期在地方主要推行郡县制,形成中央——郡——县——三老——里正——什——伍的地方基层治理体系,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D正确;A错在完善,秦汉时期是官僚政治发展时期,A排除;材料未涉及地方分权,B排除;C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
故选D。
第2题.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A: 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 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 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 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答案】B【解答】无论是私人之间的文契还是国家的产权证明文件,都体现了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故B项正确。
材料中并未反映出相当频繁,排除A;材料未体现耕者有其田,排除C;完全说法错误,当时还存在自耕农经济,排除D。
故选B。
第3题.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
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
这说明辽政治体制的特点是()A: 民族分化B: 汉蕃分治C: 重文抑武D: 全面汉化【答案】B【解答】A.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是对不同的民族实施不同的措施,并不是民族分化政策;B.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辽朝的南北面官制度体现了汉蕃分治的特点;C.材料现象和重文抑武没有关系;D.材料信息并没有体现出全面汉化的特点。
第4题.道光末年(湖南平江)红茶大盛,商民运以出洋,岁不下数十万金。
泉流地上,凡山谷间,向种红薯之处,悉以种茶,浏阳以素所植麻,拔而植茶。
材料表明()A: 中国茶叶种植技术取得重大突破B: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出现短暂春天C: 列强势力开始由沿海深入到内地D: 中国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答案】D【解答】材料只叙述了由于茶叶出口可以获得巨大利润,故茶叶种植兴盛,这不能反映茶叶种植技术的提高。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列人物被后世商人尊为祖师的是()A: 姜尚B: 管仲C: 范蠡D: 商鞅【答案】C【解答】结合所学可知,范蠡是中国早期商业理论家,楚学开拓者之一,被后人尊称为商圣,是后世商人的祖师,故C项正确。
姜尚、管仲、商鞅均与商人不符,故ABD三项错误。
第2题.下表为中国古代部分思想家对汤武革命的历史评价。
据表可以得出的历史结论是()墨子奉天伐罪孟子是对无德之君的惩罚朱子是不得已为之A: 汤武革命成为反抗暴君的珍贵先例B: 各家学派对汤武革命的争论从未停息C: 汤武革命获得古代学者的基本肯定D: 主流思想影响世人对历史事件的理解【答案】A【解答】由表中言论可知,墨子、孟子、朱子都肯定了汤武革命,认为大臣有革昏君之命的权利,故A项符合题意;材料中诸子观点基本一致,B项中争论的表述错误,故排除B项;单以表格中三人对汤武革命的认可就得出C项结论,理由不充分,故C项错误;汉代才确立儒家思想为主流思想,故D项错误。
故选A。
第3题.观察如图所示,?处的地名是()A: 长安B: 洛阳C: 泉州D: 南京【答案】C【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泉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港口,结合地理知识可知?处只能是泉州而非长安、洛阳、南京等地,C选项符合题意。
结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选项错误,排除。
《册府元龟•宪官部》说:夫宪官之职,大则佐三公统理之业以宜导风化,小则正百官纪纲之事以纠察是非。
故汉魏以还,事任尤重,至于选用,必举贤才。
材料意在强调()A: 加强中央集权的重要性B: 要严防监察官的失职C: 察举选官的标准是贤才D: 要重视监察官的选拔【答案】D【解答】从大则佐三公统理之业以宜导风化,小则正百官纪纲之事以纠察是非可以看出,材料反映的是监察官的地位的重要性,因此材料强调的是要重视监察官的选拔,ABC三项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故D项正确。
故选D。
第5题.史载,宋朝自大街及诸坊巷,大小铺席,连门俱是,无虚空之屋,每日凌晨,两街巷门,浮铺上行,百市买卖,热闹至饭前,市罢而收。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图是唐朝和宋朝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 都反映了皇权的加强B: 宋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解C: 尚书省为唐三省之首D: 宋朝中枢的执行力优于唐朝【答案】A【解答】三省六部制和二府三司制均将相权分散,加强了皇权,A项符合题意;B选项,材料设计的是中央权力机构运行,范围不对,排除;C选项,唐朝三省长官地位相当,相互牵制,故排除;D选项,唐朝三省六部制效率较高,宋代中央机构的执行力相对较弱,排除。
故选A。
第2题.从北宋中期起,群儒奋起,开创了以已意解经的新时代,逐渐形成了带有两宋鲜明时代特征的新儒学。
这里的新是指()A: 借鉴道法理念B: 强调维护君主权力C: 融合佛道思想D: 批判道学家的说教【答案】C【解答】第3题.下表反映了秦汉两朝不同时期对地方监察官的设立情况。
据此能够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 秦汉时丞相负有地方监察职责B: 西汉时地方监察官的职权广泛C: 秦汉时对地方官吏的管理加强D: 秦汉时监察官官职高于地方官【答案】C【解答】材料中无论是秦代设监御史进行监察,西汉前期派人员监察官员,还是汉武帝时设立刺史监察地方,都体现了政府对地方官吏管理的加强,C项正确;材料中汉武帝设立的刺史直接由皇帝管理,不能说明丞相负责监察地方,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地方监察官的职权信息,且事实上汉代刺史与秦代监御史相比职权范围缩小,排除B项;汉代刺史可以监地方官员,甚至是各诸侯王,但官职低于其所监察的对象,排除D 项。
故选C。
第4题.商业上,到明代还主要是使用奴仆。
手工业的雇工,则多属师徒关系,也有身份限制,并多属辅助劳动者,业主掌握主要技术劳动。
这一现象()A: 表明市民阶层在不断壮大B: 说明官营垄断阻碍商品经济发展C: 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成长D: 反映出政府政策阻碍工商业发展【答案】C【解答】材料强调的是明代手工业中的劳动力多数不是自由劳动力。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下图是唐朝和宋朝中央机构权力运行图,下列结论合理的是()A: 都反映了皇权的加强B: 宋代中央与地方的矛盾缓解C: 尚书省为唐三省之首D: 宋朝中枢的执行力优于唐朝【答案】A【解答】三省六部制和二府三司制均将相权分散,加强了皇权,A项符合题意;B选项,材料设计的是中央权力机构运行,范围不对,排除;C选项,唐朝三省长官地位相当,相互牵制,故排除;D选项,唐朝三省六部制效率较高,宋代中央机构的执行力相对较弱,排除。
故选A。
第2题.南宋临济宗禅师宗杲认为:三教圣人所说之法,无非是劝善诫恶,正人心术。
忠义孝道以及治人安国之术与佛教的宗旨并不矛盾。
材料说明()A: 儒、道、佛逐渐融合B: 三教合归于佛学思想C: 儒学正统地位正丧失D: 佛教逐渐取代儒学地位【答案】A【解答】根据材料三教圣人所说之法忠义孝道以及治人安国之术与佛教的宗旨并不矛盾可以得出当时儒、道、佛逐渐融合,故A项正确;宋代应该是三教合归于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南宋时期,儒学正统地位没有丧失,故C错误;D项说法错误,南宋时期佛教没有取代儒学地位。
故选A。
第3题.元封五年,汉武帝废除郡监察御史,设置十三州刺史以监察地方,其秩为八百石,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
东汉末年,汉灵帝接受宗室刘焉建议,选派清明重臣出任州牧,掌—州军政大权,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这一政策的调整()A: 保障了吏治的清明与高效B: 削弱了诸侯国势力C: 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D: 形成了州、县二级制【答案】C【解答】依据材料可知,汉武帝时期设立刺史以监察地方,到东汉末年,任命州牧掌握—州军政大权,使得原来的监察区州变为一级行政机构。
说明东汉末年刺史的职权扩大,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埋下了汉末分裂割据的隐患,故C项正确;A项说法夸大化,排除;材料中的调整扩大了刺史的职权,不利于中央集权,与诸侯国势力强弱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形成了州、县二级制,故D项错误。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据汉代司法规定,如果案件审理中没有成文的明文法律条义,可以直接采用儒家经义作为司法定量判刑的标准。
汉代最常引用的儒家经典,主要是最能反映儒家思想的《春秋》。
这种现象可用于研究汉代()A: 非儒家各学派的消亡B: 兼收并蓄的文化政策C: 儒学地位的上升D: 孔子著作遭学者曲解【答案】C【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武帝独尊儒术后,儒学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因此出现了采用儒家经义作为司法定量判刑的标准的现象,故C正确。
A项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儒学独尊属于思想文化专制,故B排除。
D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故排除。
第2题.历史研究中地下材料与纸上材料的结合往往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史记•殷本纪》所见的商先公先王大部分在甲骨文中已经被认定。
由此可以推断()A: 《史记•殷本纪》完全可信B: 《史记•夏本纪》的内容不会全是子虚乌有C: 《史记•夏本纪》内容的真实性无法确定D: 《史记•殷本纪》不可信【答案】B【解答】《史记•殷本纪》所见的商先公先王大部分在甲骨文中已经被认定表明《史记•夏本纪》的内容不会全是子虚乌有,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第3题.民谣是历史的缩影。
前世不修今世修,苏杭不生生徽州;十三四岁年少时,告别亲人跑码头。
这则明清时期安徽徽州地区一直流传着的民谣主要表明了()A: 徽商注重维护职业道德B: 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C: 徽州地区开始形成商帮D: 明清时商业发生剧变【答案】B【解答】前世不修今世修,苏杭不生生徽州;十三四岁年少时,告别亲人跑码头。
表明徽州人有经商的传统,故B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B。
第4题.近代中国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人物有A: 郑观应、王韬B: 孙中山、蒋介石C: 康有为、梁启超D: 蔡元培、胡适【答案】A【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韬、郑观应等人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和外国人进行商战,因此A正确;孙中山、蒋介石属于近代革命家,B排除;康有为、梁启超是后期维新派的代表,C 排除;蔡元培、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D排除。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史记》中记载:在齐国,有人利用当时地位卑贱的‘奴虏’,‘使之逐渔盐商贾之利’。
这表明()A: 工商食官制度已经被突破B: 经商逐利成为社会主流新风尚C: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D: 手工业生产主要控制在官府手中【答案】A【解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工商食官制度是周代,尤其是西周春秋时期工商业发展的基本制度。
随着私营手工业的出现,以及官营手工业效率低下,周王室的衰微,导致了工商食官制的衰落,至战国后期彻底终结,但是演化出的官营手工业一直存在,材料中提到齐人重用奴隶经商暴富,体现了工商食官制度有所突破,故A正确。
经商逐利成为社会主流新风尚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B错误。
商人社会地位得到空前的提升的表述不符合史实,故C错误。
手工业生产主要控制在官府手中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错误。
故选A。
第2题.如表是关于近代上海及其近郊的几则定料。
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史料出处A: 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B: 上海近郊蔬菜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C: 上海开始引种洋葱、土豆等国外品种D: 上海郊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市场【答案】A【解答】辄种植蔬菜,杂莳化卉。
至沪销售,获利颇不簿凡垦熟之菜圃。
地价视农田见倍之。
邑城内外业比者甚多,各市乡近镇之四周亦属不少每亩收获少者三四十担。
多者七八十担。
吴淞江、蒲汇塘两岸间、种植甚富。
近十余年来,为出口物之大宗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菜园行业已经兴起,这种形式正在广港地被采用。
特别在上海近郊表明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故A正确;B不符合民国《江湾里志》卷5,排除;C错在开始,排除;D错在最大,排除。
第3题.在埃及开罗附近的遗址中,发现唐至宋初的瓷片数以万计;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
以上信息表明唐代()A: 瓷器是海外贸易的最主要商品B: 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C: 私人海外贸易的规模不断扩大D: 中国已经成为东亚文化圈中心【答案】B【解答】根据材料叙利亚沙玛拉遗址发现大批唐代陶瓷器;印度勃拉名纳巴特遗址也发现唐瓷片可知唐朝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辐射范围较广,B选项符合题意。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明清时期的乡约与宋朝相比,发生的重要变化是()A: 失去了教化作用B: 以民间组织为主C: 逐渐与法律合流D: 没有了约束力【答案】C【解答】明清时期的乡约并没有失去了教化作用,故A排除;明清时期的乡约以政府组织为主,故B排除;明清时期的乡约逐渐与法律合流,故C正确;明清时期的乡约有约束力,故D排除。
故选C。
第2题.辛亥革命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以及战后的数年是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迅速发展的时期,号称近世商人的黄金时代。
随着黄金时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开始在经济上同政府分庭抗礼。
1916年,上海银行业抵制袁世凯的停兑令便是一例。
材料表明,黄金时代的经济发展()A: 抵制了袁世凯复辟帝制图谋B: 打击了帝国主义列强的经济侵略C: 促进了传统权力结构的松解D: 确立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答案】C【解答】第3题.二战后各国为了发展经济而组成的国际组织,不包括()A: 欧洲共同体B: 华沙条约组织C: 七十七国集团D: 世界贸易组织【答案】B【解答】华沙条约组织是苏联为了对抗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建立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建立的军事组织,不是经济组织,故B错误,符合题意;A是经济区域集团,不符合题意;CD是世界经济组织,不符合题意。
第4题.有学者认为,雅典有违宪立法起诉制,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
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表明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核准权。
这说明在古代雅典()A: 公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B: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C: 最高官员的执行权力有限D: 分权制衡体制已经显现【答案】D【解答】任何公民可以对其认为提出违宪的法律的人和制宪法律本身提出起诉,交给陪审法庭审判。
若判定该项法律确实危害民主,则废除该法律,将提案人绳之于法,表明陪审法庭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有最后核准权说明公民大会与陪审法庭之间相互制约,表明分权制衡体制已经显现,故D正确;AB材料未体现,排除;C不能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两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战国时代,中国就已经有了活跃的市场经济不管是土地市场、劳动力市场还是产品市场都已经非常完善。
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私商逐渐取代官商成为商人的主体B: 工商食官局面被打破,有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C: 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D: 小农经济成为中国传统农业社会生产的基本模式【答案】C【解答】根据所学,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经济不断发展,商业繁荣,各诸侯国的都城往往就是一个地区的商业大都市,工商食官局面已被突破,私商发展迅速,成为商人的主体,通过各国的变法,封建制度逐步确立,小农经济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农业社会的基本模式,因此AB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排除;世界最早纸币是北宋时期四川地区出现的交子,而不是春秋战国,故C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C.第2题.画像砖起源于战国时期,盛行于两汉,多在墓室中构成壁画,也有的用在宫室建筑上。
画像砖主要用木模压印,然后经火烧制成,也有的是在砖上刻出纹饰。
如图为汉代《舂米》拓本图。
此图可以用来说明当时()A: 工商食官下的手工业劳作B: 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C: 个体农户的生产劳作状态D: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场景【答案】B【解答】从图中可知,多人在田地里劳作,体现了地主田庄里的集体协作劳动,故B 正确;ACD材料未体现,排除。
第3题.2013年9月和10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即一带一路( )的战略构想。
当你向别人介绍此战略构想并寻找历史依据时,应最先说起的中国朝代是()A: 西汉B: 唐朝C: 宋朝D: 元朝【答案】A【解答】丝绸之路是指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陆上商业贸易路线。
狭义的丝绸之路一般指陆上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连接中国腹地与欧洲诸地的陆上商业贸易通道,形成于公元前2世纪与公元1世纪间,直至16世纪仍保留使用,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
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全部城市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北史》载:孝文帝引见朝臣,诏断北语,一从正音……于是诏:年三十以上,习性以久,容或不可卒革;三十以下,见在朝廷之人,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当降爵黜官。
下列对这一诏令的理解确切的是()A: 罢免在朝廷上不说汉话的官员B: 罢免不会说汉话的官员C: 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D: 上朝议事不准说鲜卑话【答案】C【解答】材料表明孝文帝提倡官员说汉话而不说鲜卑话,故C正确;A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
故选C。
第2题.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反映的是下列哪一盛世的繁荣景象()A: 文景之治B: 开皇之治C: 贞观之治D: 开元盛世【答案】D【解答】开元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由诗句中含有的开元二字可推断诗中所反映的盛世是开元盛世,D正确;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统治时期出现的治世,排除A;开皇之治是指隋朝建立后,隋文帝杨坚在北周的基础上开创的政治稳固、社会安定、民生富庶、文化繁荣的盛世局面,排除B;贞观之治是唐朝初年唐太宗李世民在位期间出现的政治清明、经济复苏、文化繁荣的治世局面,排除C。
故选D。
第3题.为了防止武人专权,宋初曾将中央禁军统兵大将下放地方担任节度使,后来又规定节度使所辖州官直接向朝廷负责,这些政策()A: 造成了三冗现象中的冗兵B: 彻底解决唐末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C: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 标志着地方行政体制成熟【答案】C【解答】本题通过宋朝对禁军将领和藩镇地位的削弱,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举措,故C项正确;削弱节度使权力能够加强中央集权,但不会增加兵员,是后来将地方部队大量抽入禁军,且大量招募流民从军,才造成冗兵现象,A项错误;这些政策有利于解决藩镇割据,但仍需要加上设置转运使削弱地方财政,以通判监视知州,抽走地方精兵等多项政策才能解决藩镇割据的局面,B项错误;地方行政体制后来还会继续变革,比如创立行省制,可见地方行政体制仍待进一步成熟,D项错误。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试卷及解析
人教版安徽合肥高考专题历史高考模拟1.选择题第1题.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大量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成语或俗语,如挂牛头卖马肉自相矛盾买椟还珠等。
这一现象反映出()A: 各国对市场缺乏管理B: 私营工商业已经兴起C: 抑商政策走向了失败D: 官营工商业失去主导【答案】B【解答】材料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大量与经济活动有关的成语或俗语体现的是当时的商业发展加快,B选项符合题意。
A选项说法与材料无关,排除。
材料未涉及抑商政策,C选项排除。
明中叶以前官营手工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D选项排除。
故选B。
第2题.杜维运在《史学方法论》中说所谓原始史料,为目击者的陈述、文献以及事实自身的遗存,数者皆与事件同时。
依据这一定义,对于研究商朝历史而言,下列各项属于原始史料的是()A: 《封神榜》B: 甲骨卜辞C: 武王伐纣的历史传说D: 周人有关商朝的记载【答案】B【解答】B是原始史料,故B正确;ACD并非原始资料,排除。
第3题.从西域传入的粉食方法,东汉时已普及,文献中的汤饼,即今日的面条。
大麦、小麦与黍稷稻逐渐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食品。
引发这一饮食文化革命的特定历史条件是()A: 北方气候变化B: 丝绸之路开通C: 人口经常流动D: 食品种类繁多【答案】B【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从西域传入……汤饼,即今日的面条大麦、小麦……逐渐成为我国北方的主要食品体现了丝绸之路的开通对中国饮食文化的影响,故B正确;A项与材料内容无关,排除;C项不是主要条件,排除;D项只是材料现象,排除。
故选B。
第4题.中国古代中央集权的强化,往往通过完善监察体制、调整中央和地方关系等手段来实现,下列选项中属于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置的监察机构有()①刺史②御史台③通判④按察使司。
A: ①③④B: ①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答案】A【解答】注意题干信息加强中央集权而设置的监察机构,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设立刺史,故①正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4分)1. (3分) (2015高一上·海南期中) 约翰·古斯塔夫·德罗伊森在《历史知识理论》序言中指出:“过去的事,如果它不融化于现在某事之中,它就是真正过去了”。
这也就是说()A . 历史就是过去的一切B . 所有的历史都与现实相联系C . 有借鉴价值的历史才是有意义的D . 必须把历史融入现实之中2. (3分)(2017·肇庆模拟) 《后汉书·宦官列传》记载:“中兴之初,宦者悉用阉人,不复杂调他士……自明帝之后,迄乎延平,委用渐大,而其员稍增…… 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庭永巷之职,闺牖房闼之任也。
”这种现象实质是()A . 宦官专权乱政B . 皇权与相权斗争C . 皇权遭到削弱D . 皇权至上的产物3. (3分) (2018高三上·呼兰期中) 明代法律规定:“其夫殴妻,非折伤,勿论……凡民间寡妇,三十以前夫亡守志者,五十以后不改节者,旌表门闾,除免本家差役。
”这反映了()A . 明代法律存在等级观念B . 小农经济滋生性别歧视C . 明代政府禁止寡妇改嫁D . 理学思想影响婚姻观念4. (3分) 1919年巴黎和会上欧美列强出卖中国权益,激起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这直接导致了()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 . 五四运动的爆发C . 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D . 南昌起义的爆发5. (3分) (2017高一上·高明月考) 古希腊著名学者伊索克拉底曾这样形象的评价雅典民主:“我们进入公民大会时所谴责的事情,却恰恰是我们投票表决时赞成的事情;过一段时间,在离开公民大会回家的途中,我们又不赞成在这里表决的议案。
”这体现雅典()A . 民主决策的非理性B . 民主程序的不完善C . 民主原则的不统一D . 民主监督的不健全6. (3分)某学者在《西方民主史》中写道:“对于19世纪以来的世界民主进程中的成功或不成功的后来者来说,英国方式使人羡慕,美国方式使人向往,而法国方式令人效法。
往往是英国方式并不成功,便想起了法国方式。
”下列各国民主进程的发展最符合作者所说的“后来者”的是()A . 19世纪60、70年代的德国B . 19世纪末的日本C .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D . 十月革命后的俄国7. (3分)截至2016年3月2日下午,15个中央巡视组已分别进驻中央宣传部等32家单位党组织,开展专项巡视。
党的十八大后,中央巡视组已完成8轮巡视,巡视了149个地区和单位,处理了大量违反政治纪律、组织纪律等事件。
该材料反映了()A . 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践行B . 惩治腐败是立国之本C . 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明显成效D . 依法治国理念深入人心8. (3分)下面是《申报·自由女子之新婚谈》一段关于“文明婚礼”的描述:“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穿双西式履,凡凤冠霞帔、锦衣绣裙、红鞋绿袜一律不用;登舆,香花簇拥,四无障碍,无须伪啼假哭,扶持背负;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
”请问,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有()①近代人们思想观念的改变②维新派颁布断发易服等法令③近代工业文明的发展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A . ①②③④B . ①②③C . ①③D . ②④9. (3分) (2016高一下·杭锦后旗期末)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宗旨是()A . 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B . 提高关税,增加贸易壁垒C . 在国际贸易中实施互惠D . 推动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10. (3分) (2017高三上·庄河开学考) “政府不是我们的问题解决者,政府本身就是问题。
”,这是美国总统里根在1981年就职典礼说的一句话。
下列解读正确的是()A . 源于政府缺位引发经济危机B . 体现小政府大市场施政理念C . 基于对政府和公权力的信任D . 促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兴起11. (3分) 1929年—1933年由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很快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这主要是因为()A . 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存在B . “自由放任”政策不适应资本主义的新发展C . 各国之间国际贸易冲突的加剧D .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确立12. (3分)(2020·嘉定模拟) “修身方式,何者为先?”最能体现两宋时期学者答案的是()A . 以仁为本,仁者爱人B . 道法自然,清静无为C . 以法为本,一断于法D . 正心诚意,格物致知13. (3分) (2020高二下·河南月考) 李鸿章说:“中国积弱,由于患贫。
西洋方千里、数百里之国,岁如财赋动以数万万计,无非取资于煤铁五金之矿,铁路、电报局、丁口之税。
”他还提出“酌度时势,若不早图变计,择其至要者逐渐仿行”。
这表明他主张()A . 开矿设厂B . 寓强于富C . 先强后富D . 改革政体14. (3分) (2017高二下·钦北期末) 读下图,分析引起1949年到1957年我国人均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 人民公社化运动B . 农田水利的兴修C . 土地所有制的改革D . 农业生产技术的发展15. (2分)(2019·河西模拟) 二战后美国对日本占领政策由前期积极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方针,转变到后来的包庇、扶植。
能够促使其转变的因素是()A .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B . 世界金融体系的建立C . 中国革命形势的发展D . 日本政治体制的变革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 (共3题;共55分)16. (20.0分) (2020高一下·吉林月考) 经济政策对社会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影响。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凡为国之急者,必先禁末作文巧。
末作文巧禁,回则民无所游食,民无所游食则必事农。
民事农则田垦,田垦则粟多,粟多则国富,国富者兵强,兵强者战胜,战胜者地广。
——《管子.治国》材料二宋朝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与这一时期商贸政策的多元化是密切相关的。
伦理范畴内的“贱商”观念虽仍然存在,但经济领域的“重商”也不得不行,故这一时期的商人即使身穿布衣,在大多数时间内仍能积极经营。
——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三在明清时,……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也影响了资本的原始积累。
封建官府推行各种商业经济制度,并强迫商人遵循。
他们为了垄断食盐、茶叶等专卖商品的市场交易,经常发布各种行政命令,强制推行专卖制度,禁止民间商人的自由经商活动;为了控制垄断市场,他们建立牙行制度,强迫规定民间商人的交易活动必须通过牙行这一中介进行;为了征收关税,稽查商货建立了榷关,强制规定商品的贩运路线。
封建官府的政治垄断性严重损害了商人的利益,打击了他们的商业积极性。
——赵广举《浅论明清重农抑商政策对资本主义萌芽的影响》(1)据材料一,概括管子对农商关系的基本认识及其主要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宋朝时期“商品货币经济非常发达”的原因。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归纳明清时期政府“政治垄断性”的具体表现。
综合上述材料概括我国古代农商政策在封建社会前期和后期的不同影响。
17. (15分) (2020高二下·河南月考)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近代欧美思想家曾提出一个非常有意义的问题:人类社会要建立一个好的政府,是靠机遇还是靠深思熟虑的选择?政治制度是合理选择的结果还是预先设计的结果?在古代,政治家的民主实践在先,思想家对民主的描述、分析和总结在后。
在号称“理性时代''的近代,则是理论指导实践,在民主思想和学说的长期酝酿准备基础上,才出现了民主运动的突破和政治制度的民主化转型。
一摘编自董石桃《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及其反思——基于制度史和思想史的宏观考察》围绕材料中近代欧美思想家提出的问题,自拟一个主题,并结合世界史的相关史实给予阐述。
(要求:材料中观点,持论有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18. (20分) (2018高二上·鸡西期中) 阅读下列材料:民生问题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中国近现代历史上的三位伟人,都曾高度重视和关注民生问题。
材料一:民生主义真是达到目的,农民问题真要解决,是要耕者有其田。
……现在俄国推翻一般大地主,把全国的土地都分到一般农民,让耕者有其田,耕者有了田,只对于国家纳税,另外没有地主来收租钱,这是一种最公平的办法。
我们现在革命仿效俄国这种公平办法,才算是彻底的革命。
——孙中山《耕者要有其田》材料二:中国共产党如果不能迅速地恢复和发展生产,并首先使工人生活有所改善,并使一般人民的生活有所改善,那我们就不能维持政权,我们就会站不住脚,我们就会要失败。
——《毛泽东.选集》第4卷材料三:十二亿人口怎样实现富裕,富裕起来以后财富怎样分配,这都是大问题。
问题已经出来了,解决这个问题比解决发展起来的问题还困难配的问题大得很。
我们讲要防止两极分化,实际上两极分化已然出现利用各种手段、各种方法、各种方案来解决这些问题。
少部分获得了那么多财富,大多数人没有,这样发展下去总有一天会出现问配不公,会导致两极分化,到一定时候问题就会出来。
——《邓小平年谱》(1)根据材料一,回答孙中山在土地政策上有何新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政策发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毛泽东同志认为解决民生问题的重点和关键是什么?有何重要意义?(3)根据材料三,指出邓小平的领导的改革有什么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从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有哪些共同追求?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共15题;共44分)答案:1-1、考点:解析:答案:2-1、考点:解析:答案:3-1、考点:解析:答案:4-1、考点:解析:答案:5-1、考点:解析:答案:6-1、考点:解析:答案:7-1、考点:解析:答案:8-1、考点:解析:答案:9-1、考点:解析:答案:10-1、考点:解析:答案:11-1、考点:解析:答案:12-1、考点:解析:答案:13-1、考点:解析:答案:14-1、考点:解析:答案:15-1、考点:解析:二、非选择题(16题20分) (共3题;共55分)答案:16-1、答案:16-2、答案:16-3、考点:解析:答案:17-1、考点:解析:答案:18-1、答案:18-2、答案:18-3、答案:18-4、考点: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