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解析版
2017届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中高三上质检二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7届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中高三上质检二语文试卷1.下列选项中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演讲反应强烈,掌声经久不息,振聋发聩。
B.彩电发展业虽然酝酿着种种新技术的突破,但根本性的产品创新还指日可待,新产品创新的周期相对较长。
C.在这收获的季节里,大地黄金灿灿,送走了七月流火的盛夏时光,迎来美好的金秋。
D.多少创业者曾在这里筚路蓝缕,开拓进取,最终成就了这座城市辉煌的今天。
【来源】【百强校】2017届陕西西安长安区一中高三上质检二语文试卷(带解析)【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
A项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只用字面义,望文生义。
B项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句中只日子还远,语境不对。
C项七月流火是指天气逐渐凉爽起来,望文生义。
D项筚路蓝缕形容创业的艰辛,符合语境。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成语的错误类型主要有内涵不明,感情色彩失当、对象错类和不合语法,考核的重点是望文生义、对象错配和褒贬失当,这就要求在平时的成语积累中找到成语的关键,记忆含义的同时还要记忆用法,如词义的褒贬、适用的对象、语法功能,在答题时首先明确句子要表达的意思,然后分析成语的内涵,看是否搭配恰当,此题中A项振聋发聩,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
只用字面义,望文生义。
B项指日可待,为期不远,不久就可以实现。
句中只日子还远,语境不对。
总之不但要加强成语的意思的积累,还要注意用法的积累。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政府公务人员素质的高低,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B.依据纪律处罚办法,决定给予该队员停止参加今年余下所有甲级队比赛资格,并罚款人民币4万元的处罚。
C.铭文中记载的有关西周王朝单氏族内容的铜器,在这27件眉县青铜发现之前已先后出土了40多件。
D.观摩了这次关于农村经营承包合同法的庭审以后,对我们这些“村官”的法律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全国百强校】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周练(10.3)语文(解析版)
一、古代诗文阅读(50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褚无量,字弘度,杭州盐官人。
幼授经于沈子正、曹福,刻意坟典,尤精《礼》、司马《史记》。
擢明经第,除国子博士,迁司业兼修文馆学士。
中宗将南郊,诏定仪典。
时祝钦明、郭山恽建言皇后为亚献①,无量以不副礼而固争,时左仆射韦巨源佐钦明,故无量议格。
玄宗即位,迁左散骑常侍兼国子祭酒,封舒国公。
母丧解,诏州刺史薛莹吊祭,赐物加等。
庐墓左,群鹿犯所植松柏,无量令毋捕杀之,但号诉曰:“山林不乏,忍犯吾茔树耶?”自是群鹿驯顺,不复枨触。
无量为终身不御其肉。
丧除,召复故官。
开元五年,帝将幸东都而太庙坏,姚崇建言:“庙本苻坚故殿,不宜罢行。
”无量鄙其言,以为不足听,乃上疏曰:“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②则天人和会,灾异讫息。
”帝是崇语,车驾遂东。
无量又上言:“自古受命之君,必兴灭继绝,崇德报功。
故存人之国,大于救人之灾;立人之后,重于封人之墓。
愿到东都,收叙唐初逮今功臣世绝者,虽在支庶,成得承袭。
”帝纳其言。
初,内府旧书,自高宗时藏宫中,甲乙丛倒,无量建请缮录补第,以广秘籍。
天子诏于东都乾元殿东厢部汇整比,无量为之使。
因表闻喜尉卢馔、江夏尉陆去泰、左监门率府胄曹参军王择从、武陟尉徐楚璧分部雠定。
卫尉设次③,光禄给食。
又诏秘书省、司经局、昭文、崇文二馆更相检雠,采天下遗书以益阙文。
不数年,四库完治。
卒,年七十五。
帝闻悼痛,赠礼部尚书,谥曰文,葬事官给。
(节选自《新唐书·褚无量传》,有删改)【注】①亚献,祭祀时第二个献酒称“亚献”。
②绝世,断绝禄位的世家。
③设次,设置帐棚,供临时居处。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B.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C.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D.王者阴盛阳微/则先祖见变/今后宫非御幸者/宜悉出之以应变异/举睃良/撙奢靡/轻赋/慎刑/纳谏/争察谄谀/继绝世/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坟典,“三坟”“五典”合称,指“三皇五帝”之书,后转为对古代典籍的通称。
2017年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文)试卷
2017年陕西省长安一中高三语文下学期阶段性(文)试卷语文卷2.29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非法职业中介活动越来越多,每逢节后民工大量进城,就是黑中介机构编造虚假信息,骗取民工钱财猖獗之时。
B.迫于压力,伊接受了监核会单独问讯伊科学家、核查中使用U2侦察机的要求,禁止伊政府发展、进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C.北大有关人士称,此举是为了使学生入学后得到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避免学生因过早进入专业学习而知识面偏窄的弊端。
D.此次事件引发了社会对政府如何处理突发事件、信息透明化的重要性以及商界的社会责任等各方面问题的广泛反思与讨论。
2. 下列各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匮乏振聋发聩溃不成军功亏一篑B.憔悴鞠躬尽瘁出类拔萃猝不及防C.蠕动相濡以沫生性懦弱孺子可教D.寒暄喧宾夺主煊赫一时大肆渲染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淹没湮没不闻是非惹是生非B.抱怨以德报怨坚韧坚忍不拔C.退化蜕化变质清秀山青水秀D.人世不省人事卓见真知灼见3.在下列文字横线上,填入恰当文句使之与上文衔接,最好的一句是崇山峻岭,比起人来,总是高大雄伟的,人站在它面前不过是颗芝麻粒儿。
但人们总是踏山于脚下,哪怕它是高山之王——珠穆朗玛峰。
人为攀登而欣喜,_____________。
A. 因为,他们又一次用自己的坚实步履证明了人类的伟大,理想的崇高。
B. 山,却冥然不觉,没有灵性的高大,不过是一堆土石。
C. 同时,他们更深深地感谢:山,多亏您提供了大展雄姿的舞台!D.山,却缄默不语——因为它知道,衬托别人,奉献自身是光荣的。
4.填入下列横线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茶峒河是酉水的一条支流,河水明澈如镜。
【月考试卷】陕西省2017届高三(普通班)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
高三普通班第四次质量检测语文试题第I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礼仪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国礼仪文化博大精深,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代表着社会的价值观念。
从基本框架看,礼仪文化蕴含着善良、和谐、秩序的价值观念。
第一,追求善良的价值观念。
从个人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向善”的价值追求。
孟子认为,“辞让之心,礼之端也”,它同“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是非之心”皆为“善端”,由此形成仁、义、礼、智“四德”,进而达到至善。
礼仪表现出善良的人性,雍容大度的仪态,彬彬有礼的行为,庄重诚敬的仪式,表明与人为善的态度,善良宽容的心灵。
第二,追求和谐的价值观念。
从社会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为和”的价值追求。
儒家强调,“礼之用,和为贵”。
礼仪是以建立和谐关系为目标的行为规范,礼让包含对自我的克制,对他人的理解,体现以礼待人的尊重,乐群贵和的美德。
第三,追求秩序的价值观念。
从国家的视角看,礼仪是一种“有序”的价值追求。
“礼,经国家,定社稷,序民人,利后嗣者也”,“国无礼则不宁”。
孔子以礼为基础,提出一套完整的规范体系,进而建立有条不紊的社会秩序。
礼仪是经世治国的道德秩序,人们遵循礼仪规范,各就其位,各司其职,国家就会秩序井然。
中国礼仪文化根植于传统社会,不可避免地带有封建思想的印迹。
然而,遵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挖掘其中的合理内核,就可以提炼一些超越时空的价值观念。
将礼仪文化中蕴含的向善、为和、有序的价值观念,放进现代文化的框架下进行科学的阐释,就可以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与友善、和谐、文明、法制等现代价值观念相联系,成为涵养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
中国礼仪文化有着深刻的价值观内涵,传统礼仪文化教育也有着其独特的优势。
为此,我们应该充分发挥礼仪文化教育的优势,将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礼仪文化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以礼仪文化教育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落实。
西安市高中高三模拟语文试卷试题含含答案
西安市 2017 届高三年级模拟试题(一)语文第 I 卷(阅读题共70 分)一、现代文阅读( 35 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题 3 分)阅读下边的文字,达成1~3 题。
以儒家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思想,要求各样审美形式,都以温柔折衷为主调,一定要“中和”,不走极端,“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 、“怨而不怒” ,而不喜爱“怪力乱神” 。
从《诗经》到《古诗十九首》的一脉传统,集中表现了这类美学需求。
而在宋、元此后勃倡始来的戏曲艺术中,这类美学追求就表现得更加明显了。
元朝戏曲责备家钟嗣成,把“中和美”阐释为“温顺积中” 。
“温顺积中” ,就是要好像孔子评《关雎》所言:“哀而不伤,乐而不淫。
”在构造上要掌握“务使一折之中,七情俱备”(李渔《闲情偶寄》)。
要经过悲喜交加的手法和大团聚的结局,来令人们的感情得以“中和”,求得宽慰。
如《窦娥冤》的伸冤平反,《赵氏孤儿》的报仇雪恨.,《汉宫秋》的“团聚梦幻” ,《琵琶记》的“玉烛调解” ,《长生殿》的“蟾宫相见” ,《祝英台》的蝴蝶双飞,等等。
讲究“团聚之趣”已经成为我国极为广泛的传统审美心理现象。
即便是《石头记》里的林黛玉不可以与贾宝玉团聚,但此后仍是有了《后石头记》《红楼圆梦》等书,把林黛玉从棺材里掘出来同贾宝玉团聚。
再比方像《桃花扇》,结局本是侯朝宗没能与李香君团聚,可顾天石却为其翻案“补恨”,在《南桃花扇》里让侯朝宗与李香君就地团聚。
可见,由悲转喜,由缺转圆,对圆的崇尚仿佛已成了一种弥撒性的文化——审美理想的规范,“大团聚”既是审美主体对规范的崇尚和屈服,也是审美主体对传统规范的迎合和妥协。
德国美学家费里德兰德有一句名言:“艺术是一种心理产物,所以能够说,任何艺术都是心理的。
”圆在中国哲学中意味着道境、神境、禅境。
不管是《周易》中解读宇宙人生神秘的太极,仍是儒家的不偏不倚的中庸,或是道家的有无相生的哲学思想,甚至是佛家的因果报应的轮回观,都存在于同一个圆的图示之中,拥有深刻的美学内涵。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长安一中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试题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有人说到“经”,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而提起“中国经典”,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
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也应包括其他经典,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
要知道,“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也知道要“儒家治世,佛教治心,道教治身”,绝不只用一种武器。
因此,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恐怕是过于狭窄了。
即便是儒家,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
应当说,在古代中国,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
其次,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它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
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只是因为它写得好,被引用得多,被人觉得充满真理,又被反复解释,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于是,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
因此,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重新去理解。
经典的价值和意义,也是层层积累的,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长安一中语文高三模考试卷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0分)1.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正在逐渐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提高了我们的生活质量。
B.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深感我国航天科技的强大。
C. 为了保护环境,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比如限制塑料袋的使用、推广绿色出行等。
D. 在我国,许多年轻人为了追求高薪,纷纷涌向大城市,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城乡差距的缩小。
2. 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 他在学术研究中,严谨治学,精益求精,终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B. 这位企业家在市场竞争中,凭借敏锐的洞察力和果断的决策,成功地将企业带向了辉煌。
C. 在这次比赛中,我国运动员充分发挥了顽强拼搏的精神,最终获得了金牌。
D. 面对突如其来的疫情,我国政府和人民团结一心,共克时艰,展现出了伟大的民族精神。
3. 下列各句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原句:这部小说以()为背景,讲述了一个关于爱情、亲情和友情的故事。
A. 古代宫廷B. 近现代乡村C. 现代都市D. 荒野山林二、现代文阅读(4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甲】在古老的长安,有一种叫做“长安画派”的艺术风格。
它以山水画为主,强调写意,追求意境,被誉为“中国画坛的一颗明珠”。
长安画派的代表人物有石鲁、赵望云等。
长安画派的山水画,注重表现自然景观的壮美和雄浑,同时融入了人文情怀。
画家们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弘扬。
【乙】长安画派的山水画,不仅在艺术上具有独特的风格,而且在传承和发展方面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长安画派注重师徒传承,使得这一艺术风格得以延续。
其次,长安画派注重吸收外来文化,使山水画更加丰富多彩。
(1)请概括长安画派山水画的主要特点。
(4分)(2)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明长安画派在传承和发展方面的贡献。
(6分)(3)文章中提到长安画派被誉为“中国画坛的一颗明珠”,你认为这一称号的原因是什么?(6分)三、古诗文阅读(3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1)
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宋代童蒙教育与前朝相比,最明显的特征是突破了门阀士族严格的等级制度,呈现出大众化的趋势。
其原因主要在于:宋代土地私有制的进一步强化,促进了庶族地主阶级与小农经济主体地位的确立,为宋代童蒙教育的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奠定了广泛的社会阶级基础;宋代最高统治者提倡的“兴文教,用文人”,改革科举制度,为宋代童蒙教育大众化趋势的形成,开辟了现实途径。
宋代童蒙教育对象,除了赵宋宗室子孙和一般官僚地主家庭的子弟以外,相当一部分是出身于平民的农家子弟。
此外,历来位居四民之末的商人也非常重视对其子弟的教育。
农工商各教子读书‛成为宋代社会的一道独特风景。
宋代社会结构的变化,尤其是商品经济的发展,促使童蒙教育目的多元化趋向的形成。
宋代童蒙教育除了以理学为核心的道德教化目的进一步彰显,以及为科举之预备目的进一步强化以外,童蒙教育为生计和职业准备的目的初步显现。
由于科举考试竞争十分激烈,能及第者毕竟是少数,当人数众多的农工商子弟的科举之梦在屡试屡败中破灭时,其读书目的往往也随之发生变化。
袁采在《袁氏家训》中明确指出:‚如不能为儒,则巫医、僧道、农圃、商贾、伎术,凡可以养生而不至于辱先者,皆可为也‛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童蒙教育重心下移至民间,童蒙教育出现了事实上的双轨制,即一是包括专为皇室、贵族子弟设立的官学教育系统,二是包括专门为广大中下层知识分子和普通百姓子弟设立的私塾、义学、家塾以及其他民间教化形式在内的私学教育系统。
私学教育系统中接受教育的主要是人数众多的田夫牧子和工商小民,他们的天职‚无非“辟土植谷”‚“作巧成器”‚“通财鬻货”,因此,他们所读之书系“杂字”、《百家姓》之类。
广大中下层平民及其子弟在‚常读熟记中了解五谷杂粮、农什器具、日用家什以及生产、生活方面的基本技能,进而达到‚上账不难‛等基本技能的掌握的目的。
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高三模拟考试(一)语文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33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试卷第2页,共12页第II 卷(非选择题)一、语言表达(题型注释)1、“请名人代言”是提高公益广告说服力的好方法。
下列三则广告标题,如单就文字意义而言,寻找背景思想相契合的古代名人来代言,请简要分析三则组合是否恰当。
要求:每则分析观点明确,理由充分,语言连贯,30字左右。
(1)请庄子代言“自然就是美” (2)请孟子代言“自由无极限” (3)请苏轼代言“苦中作乐惠民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收藏本就不分大小贵贱,①______________。
金石、玉器、书画可以入藏,算盘、徽章、票据也可入藏,藏品体现的社会变迁、时代发展乃至人间悲欢本身就是一个宝藏。
反观当今的大众收藏,② _____________。
似乎越昂贵的收藏越有品位,越贵重的藏品越有价值,动辄千万甚至上亿元的藏品赚足了众人的眼球。
很多人也就跟随潮流,收藏起文玩字画、金银重器,追逐利益逐渐成了一些人收藏的根本目的。
不可否认,③______________,但一味为了升值而进行的收藏,难免急功近利,反而容易打眼。
二、(题型注释)3、下列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当今社会已由农业文明步人工商文明,文化在不同的历史阶段 必然有所发展、变化,____正如孔子所说,“礼” 有相“因”继承, 有“损益”发展。
西安中学高三年级四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西安中学高三年级四月份模拟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一.选择题.下列加粗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滑稽稽查稽首无稽之谈B.裨益偏裨裨将无裨于事c.剽掠剽窃剽悍耳剽口熟D.相与与会与其咸与维新.下面一段文字中有几个错别子,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当自身的文化内函和素质,以及由此表现出的人生丰韵、生活气质,使自己获得一份醇厚细致、奈人寻味且永远不会磨损消逝更不会一笔勾消的自信时,这自信就像树苗一样,可以播种,可以培植,可以尉然成林直到天荒地老。
A.4个B.5个c.6个D.7个.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库尔斯克号”核潜艇是俄国海军为适应远洋作战,为与美国航空母舰______而研制的大型现代化核潜艇。
②祖辈________下来的遗产,不仅有物质方面的,更有精神方面的。
③节日之夜,贵宾们兴致勃勃地登上“东方明珠”电视塔,只见夜幕下的上海城一片灯火____________。
A.①抗衡②留传③辉煌B.①抗争②流传③辉煌c.①抗争②留传③阑珊D.①抗衡②流传③阑珊.下列各句中加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他不过是在做自己的事情时顺便帮了一下别人的忙,没想到却受到了不虞之誉B.古人中不乏刻苦学习的楷模,县梁刺股者、闻鸡起舞者、秉烛达旦者,在历史上汗牛充栋。
c.本来不错的一篇,让你这样改来改去,反而改得不三不四了。
D.这是大是大非的问题。
在大是大非面前,我们应该挺身而出,绝不能明哲保身,人云亦云。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五星啤酒厂决定给李羽等二人留厂察看两年的处分。
处分期间每月只发给生活费,并免发岗位津贴和奖金。
B.人类社会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崭新历史时期,AP无线上网以及正在开发的第三代网络将大大加速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
c.中学生写作文要有真情实感,注意写身边的真人真事,切忌不要胡编乱造。
D.影片《生死抉择》把笔墨着力用在塑造以李高成为代表的当代共产党人的凛然正气,也表现了小说原作者和改编者的凛然正气。
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高一2017届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模拟(理科)试卷
陕西省西安第一中学高一2017届语文上学期第四次模拟(理科)试卷语文卷9.16本试卷,150分。
考试时长12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如果不重视网络道德建设,一些道德败坏现象及消极落后思想就可通过网络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违反正常的社会秩序,损害改革发展的大局。
B.“蓝牙”是一种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它能以内置的蓝牙芯片取代传统的线缆,让不同的设备在10米左右的距离之内,以无线的方式连接起来。
C.李局长在新学期工作动员会上特别强调,思想政治课要改革,要结合实际,讲求实效,应该把政治常识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结合起来。
D.青年组的设计方案令人耳目一新,整座大桥横跨河面的部分,没有一个桥墩,桥身全靠铁索拉起,这在国内还是先例。
2. 下列各句中加黑的虚词,使用不正确的一句是()A.她对农村、农民、农业调查研究有着特殊的情结,特别是对农民问题。
B.这个新开辟的风景区内的墓群,历史可以追溯到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C.不知是群众的热情感染了我,或者是由于长期工作形成了习惯,我急切地要把这里的情况报道出去。
D.每天晚上8点,校园里都要转播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各地人民广播电台联播节目。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奢靡风靡靡靡之音靡费B.困难责难难民难题C. 暖和和面一唱一和和稀泥D. 炮制炮烙炮羊肉炮火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对不起,这件事我可办不成,你知道,我是丫环带钥匙呀!还是等我们领导回来再说吧。
B.这里天气的恶劣是出了名的,这不,刚才还是一片晴空,现在竟飘起了沸沸扬扬的大雪。
C.这些歹徒居然在警察局附近抢劫,真是和尚打伞——无法无天。
D.他这个人可真是鸡肠小肚,别人提一点意见,他都记在心里,总要找个机会给人穿小鞋。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满分150分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合乎要求的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与秦汉时期偏于事功的文化迥然不同,在以道为本的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体验“道”的存在,是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人生境界高低的标准。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作为一个审美趣味和风格开始流行于当时著名的审美文化活动——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举凡品德、节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
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
“清”作为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
从趣味上讲即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不俗、不媚。
这一趣味成为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
在不同语境中,“清”往往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为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生意义,如“清远”“清峻”“清雅”“清真”“清婉”“清劭”“清峙”“清通”“清和”“清绮”等等,但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玄远。
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精品
西安市第一中学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二次模考高三语文试题命题人:陈莉第Ⅰ卷阅读题(70分)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感人的艺术氛围和铭心的审美经验,强化着国人对春节这一“文化空间”的审美期待。
这种普遍而持久的社会心理,使“春节”成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构成。
在春节这个狂欢时节,民俗艺术的文化功能、社会功能和教育功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民族文化的凝聚力也得到了最大程度的体现。
春节习俗促进了民间艺术的发展,而各具地域特色的节俗艺术也在生活中发挥着比审美欣赏更为广泛的社会作用。
比如南方许多地区都有耍“板凳龙”的习俗,其每一节“龙身”由每家每户来制作,当龙灯耍到家门前时,这家人便将自己制作的一节“龙身”接上,龙灯如此越接越长,越耍越威风。
这种全民参与的“行为艺术”既调动了人们过春节的积极性,也增进了村社邻里间的和睦与团结。
民间艺术特别能反映中国人的审美意识,其创作构思充满想象,极富浪漫色彩。
比如人们会以谐音方式把“鲇鱼”与富裕之意联系在一起,以之寄托“年年有余”的美好理想。
民间艺术的造型无意模仿客观事物的自然特征,而强调物象所承载的人文观念,以至其表现形式自由而奔放,具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将中国“写意”艺术精神作了极致的发挥。
民间艺术的整体格调清新质朴、刚健明朗,凸显着乐观主义的精神品格和美学气质,不像现在一些极端个人主义的艺术创作,极力表现焦虑、寂郁或惆怅等消极情绪。
有人说现在“年味淡了”。
的确是这样。
以前过年,人们会自己写春联、剪剪纸、扎灯彩、塑面花,自发而热情地参与节俗艺术创作。
如今,这种审美兴趣和相关的习俗观念已越来越淡化,年节的文化空间已为批量化生产的“民艺商品”所充斥。
现在的春节不如以前热闹了,真正的民间创作也随节俗的淡化而日益缺乏,现代人尤其是年轻一代已越来越不屑于民间艺术。
现在的生活节奏加快了,社会格局、经济格局、家庭格局以及价值观、审美观也和以往大有不同,许多有特色的节俗活动和相关的艺术形式要在城市里展开确有一定的难度。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2017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教学质量检测试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谣言为什么不缺受众谣言从来不是新鲜事。
马克·吐温曾说:“当真相还在穿鞋的时候,谣言就已经跑遍半个地球了。
”在100多年后的今天,技术的进步让谣言跑得更快、传得更远了。
相关研究显示,微信平台的活跃用户数量已超过6亿,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圈子,微信中的联系人多是同事、朋友等平日里打过交道、联系较为紧密的人,当现实关系延伸到网络的虚拟空间中,每一条转发显得更具说服力,也更容易被再次转发扩散。
《小龙虾是一种处理过尸体的虫子,外国人从不吃》《肯德基的鸡都长着六个翅膀》《人社部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时间表》……这些看着眼熟的文章是不是曾经在你的微信朋友圈出现过?在微信公众平台辟谣中心,类似已辟谣的文章达280148篇,而2015年微信朋友圈谣言的举报处理总量达到21695437次。
微信官方推出的公众号“谣言过滤器”将谣言分为七类,分别为失实报道儿童走失、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人身安全、科学常识、迷信。
数据显示,2015年失实报道所占比例最高,达到了29%,而排名第二、第三的分别为食品安全(20%)与人身安全(12%)。
《倒着输银行卡密码能自动报警》《长期喝豆浆会致乳腺癌》等入选年度十大谣言,举报次数最多的《微信朋友圈降权》达到了233210次。
很多人疑惑,许多诸如“六个翅膀的鸡”等谣言明明漏洞百出,为何还是有很多人愿意相信甚至反复传播?在不少专家看来,网络推手和商业营销是部分谣言产生和传播的一股重要力量。
但从受众心理角度分析,猎奇心理是谣言传播的最普遍的原因之一。
新浪微博相关负责人尹雪赓分析认为:“从传播规律来看,人们更关注新奇、颠覆常识的讯息,出于这样的心理,谣言也就更容易得到传播。
”失实报道之所以能成为微信朋友圈中的谣言主力,一定程度上就是因为满足了不少人的猎奇心理。
此外,失实报道还符合部分网民的固有观念,因而更容易取信于人。
西安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卷(含答案)
西安市一中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知识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公开选拔是新时期干部选拔制度改革的重大成果,它可以促使德才兼备的优秀干部__________,具有传统选拔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
②从年龄层次看,这次获奖作者中,有年过花甲的老作家,有年富力强的中年作家,也有近年来__________的青年作家③与上一代相比,‚80后‛的育儿理念更为多元,他们认为道德立身胜于__________,对孩子未来的期许不再宏大,对成功的定义也更加宽泛。
A. 出人头地脱颖而出崭露头角B. 崭露头角出人头地脱颖而出C. 脱颖而出崭露头角出人头地D. 脱颖而出出人头地崭露头角【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
脱颖而出,如果毛遂早得到任用;就会像锥子放在布袋里那样;锥针都能全部穿出来。
比喻本领全部显露出来。
脱:脱露。
崭露头角,崭:突出;露:显露。
头上的角已明显地突出来了。
指初显露优异的才能。
出人头地,指高人一等。
形容德才超众或成就突出。
第一句中,是说可以让优秀干部的本领全部显露出来,应使用“脱颖而出”。
第二句中,是说初显露才华的青年作家,应使用“崭露头角”。
第三句中,应使用“出人头地”。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技巧点拨】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
“脱颖而出”侧重全部显露出来;“崭露头角”,初显露才能;“出人头地”侧重突出。
第三,辨析用法。
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
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中国反对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反导系统,其决定性原因就是因为中国的导弹基地包含在探测范围内。
陕西省西安市第一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市一中大学区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三语文试题命题人:郭柯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儒家《易传·系辞上》云:“圣人有以见天下之动,而观其会通。
”主张思想文化的融会贯通。
西汉司马迁认为,“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诸子百家立论不同,但也有彼此相通的方面。
东汉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学说“相反而相成”。
由此可见,会通精神是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特点。
中国思想文化史就是思想文化会通的历史。
这从《吕氏春秋》一书可以看出端倪。
该书亦称《吕览》,为战国末期秦相吕不韦集合门客编成,以儒家和道家学说为主,兼论名、法、墨、农、阴阳各家。
此书肯定了儒家的政治伦理,主张实行仁政,也赞成道家的君无为而臣有为的观点,体现了儒、道的会通。
汉高祖刘邦之孙刘安被封为淮南王,与门客编撰《淮南子》一书。
其中,既有道家的“无为”思想,也有儒家、墨家以天下为己任、劳作不息的论述。
从战国末期到秦汉及魏晋时期,其间贯串着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由此产生了魏晋玄学。
魏晋玄学以《周易》《道德经》《庄子》为基础,称为“三玄”。
它既讲自然变化,也谈社会人事变迁;既鄙视世俗,表现出超然物外的态度,又主张保持“名教”(身份等级的象征)传统和对自身既得利益的重视,用以论证“名教”与自然的一致性,体现了儒家与道家学说的会通。
中国思想文化的再次会通,起于唐代“三教并立”,至两宋,由南宋理学完成。
唐代,中国佛学吸取了儒学和道家老子学说的某些方面,有些僧人以“人皆可以为尧舜”来解释佛性,并出现了专讲孝道的佛经,如《父母恩重经》。
有些僧人以忠孝思想为内涵、以家族组织为形式编写禅律《百丈清规》,使佛教中的若干宗派世俗化,这样佛教才有了立足的文化基础。
唐代思想家推崇儒学,同时研究佛学,居庙堂之上讲修齐治平、道德教化,处江湖之远则“栖心释梵,浪迹老庄”。
精品解析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2017至2018学年高二上第一次月考语文
长安一中2016级高二第一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时间:120分钟注意事项: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总分150分。
2.答题前,考生须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学号填写在本试题卷指定的位置上。
3.选择题的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
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他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考试结束,将答题纸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阅读鉴赏(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中国传统文化视野下的绚丽之美魏家骏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朴素为美是一种基本的生活观念,也是一种基本的美学观念。
朴实无华,清新自然,成为美的最高形态。
这一美学观有其合理性的一面,在强调“文以载道”的前提下,提倡文学艺术表现手段的质朴与简洁,更能体现文学的实用价值。
从上古时代到春秋时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低下,一般观念上都强调满足人的最基本的生活需要,反对追求华丽的奢侈,不但老百姓不可能有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和自身的社会地位的享受,就是贵为天子的君主,也不应该一味地贪图享乐。
《尚书·五子之歌》:“训有之:内作色荒,外作禽荒。
甘酒嗜音,峻宇彫墙。
有一于此,未或不亡。
”把华丽的美与奢侈的生活欲望简单地等同起来,甚至认为追求华丽的美就是一个国家衰败和灭亡的根本原因。
《国语·楚语上》:“夫美也者,上下、内外、大小、远近皆无害焉,故曰美。
若于目观则美,缩于财用则匮,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胡美之为?”这是倡导朴实之美的最基本的经济的和政治的原因,与此同时,传统美学观也就把对美的鉴赏和崇尚纳入了政治风格和道德评价领域,成为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超美学的标准。
朴素,作为一种美的形态,就是在这样一种前提下提出来的。
老子在时代的变革面前,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上古社会去,因此提出了把“见素抱朴,少私寡欲”作为一种治国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届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三4月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焕发了活力,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与秦汉时期偏于事功的文化迥然不同,在以道为本的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体验‚道‛的存在,是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人生境界高低的标准。
在这样的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作为一个审美趣味和风格开始流行于当时著名的审美文化活动——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举凡品德、节操、本性、心地、才情、识见、容貌、举止、神情、风度、意趣、清谈、为人处世等等,都在赏誉之列。
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
‚清‛作为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其审美特征主要表现为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
从趣味上讲即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不俗、不媚。
这一趣味成为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
在不同语境中,‚清‛往往与其他词语组合成为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生意义,如‚清远‛‚清峻‛‚清雅‛‚清真‛‚清婉‛‚清劭‛‚清峙‛‚清通‛‚清和‛‚清绮‛等等,但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玄远。
‚清‛及其复义词大量在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中出现,共同表征了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的审美倾向,在中古时期,几乎可以说是无‚清‛不美的。
‚清‛也凝聚升华成为一个具有魏晋时代气质和风韵的审美范畴。
大凡趣味皆有文野、雅俗、高下之分。
晋人尚‚清‛,‚清‛作为审美趣味标准,是在对‚浊‛‚俗‛的差评中得以更清晰地确立起来的。
文人刻意区分‚清‛与‚浊‛、‚雅‛与‚俗‛的差别,在道玄的文化语境中建立起‚清‛这一审美趣味,并将之确立为与‚俗‛相对立的‚雅‛,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
士文人以这种富有文化内涵、高品位‚清雅‛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官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凭借文化上的优越感,抚慰内心的失落和愤懑。
当时盛行一时的竹林、山水、箫声与琴音等因其‚清美‛的特质,成为魏晋士文人构建其理想生活的主要手段,凸显出他们的生活品位和审美情趣。
在孔子删诗、儒家以‚雅正‛确立了儒家主流文化的审美趣味标准之后,魏晋士文人又将与荣位与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逐出了审美领域,以‚清‛为核心范畴,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并将之发展为独立于儒家‚雅正‛主流文化系统之外的审美文化体系。
‚相对于政治、哲学、伦理、科学、历史等等,审美无疑是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构,或者说,是照见一个民族之集体无意识的一面镜子。
更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
‛(李劼《诗学观念和审美趣味》)在中国古典美学中,作为元范畴的‚清‛对中国古典美学有着深远的影响。
这一审美趣味深刻地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园林、器物美学中,使中国的古典艺术始终内含着一种深邃澄澈清雅含蓄的东方式精神境界。
(节选自《玄学语境中的美》,作者陈迎辉,有改动)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秦汉时期,士文人文化偏于事功,魏晋时期在玄学思潮的影响下,士文人在人生追求上普遍以能否臻于“道”的境界作为评价标准。
B. 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下,描述道之性状的“清”成了审美趣味和风格,开始流行于人物品藻中,普遍用之于人物品藻和诗文书画鉴赏。
C. 《世说新语·赏誉》以“清”为上品的赞赏内容非常广泛,因而使“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D. “清”在趣味上表现为自然素朴、简约玄淡、超然脱俗,不奢、不繁、不浊、不俗、不媚,该趣味是当时衡量士文人品位高下的标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在魏晋玄学文化的不同语境中,“清”与其他词组成复义词形成其衍生、派生意义,其核心旨意总是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
B. “清”及其复义词语大量在人物品藻以及诗文书画鉴赏中出现,共同表征了魏晋玄学语境下以“清”为主导、无“清”不美的审美倾向。
C. 魏晋人在道玄文化语境中把“清”作为审美趣味的标准,并将其确立为与“浊”“俗”相对立的“雅”,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和美的条件。
D. “清雅”作为魏晋时期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是审美最具底蕴意味的深层结构,它是镜子,能窥见一个民族、一种文化的精神质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魏晋士文人凭借“清雅”这一富有文化内涵的艺术化的生活情趣,拉开与达官贵戚、富商巨贾的距离,抚慰其内心的失落感和愤懑感。
B. “清”以其清简通脱、清净澄澈、出尘脱俗、玄远深邃的道玄气质,在魏晋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受到士文人的推崇。
C. 魏晋士文人以“清”为核心范畴,建立起了“清雅”这一精英文化的审美趣味,而将与荣位与权势相关的儒家的功利文化归为“俗”。
D. “清”对中国古典美学影响深远,其审美趣味渗透到中国古代的文学、艺术、园林、器物美学之中,使其始终内含着东方式精神境界。
【答案】1.C2.A3.B【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因果不当,原文的意思是,《世说新语•赏誉》赞赏的内容很广泛,从时人的评价来看,当时均以“清”为上品;而不是因为《世说新语•赏誉》的广泛赞赏才使“清”在魏晋的玄学语境和人物品藻中,具有了明确的审美属性。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辨析。
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
“核心旨意总是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与玄远”判断不当,原文说“核心旨意大体不脱离‘清’的简约、清澈、玄远”。
3.试题分析:题干问的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可见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及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在魏晋文学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理解不当,应为“在魏晋玄学文化语境中呈现出活力的审美趣味和风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站在时代琴弦上的放歌者‚铁马秋风、战地黄花,楼船夜雪,边关冷月,这是一个战士的风花雪月。
唱红岩,唱蓝天,你一生都在唱,你的心一直和人民相连。
是一滴水,你要把自己溶入大海;是一树梅,你要让自己开在悬崖。
一个兵,一条路,一颗心,一面旗。
‛他,就是被评为2015年度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的著名文学家、词作家、剧作家阎肃。
1930年5月,阎肃生于河北保定。
从艺65年,他创作了1000多件作品,而且每个时代都有经典问世,是我国文艺界的一棵常青树。
从一部荡气回肠的《江姐》开始,一发而不可收地创作《红灯照》《忆娘》等一部又一部的红色剧作;从一首传唱至今的《我爱祖国的蓝天》,到《军营男子汉》《长城长》《敢问路在何方》《雾里看花》等脍炙人口的歌曲,这些都成为留驻几代人心底的集体记忆。
‚作为一名文艺工作者,应该经常反思自己的作品是不是走在时代前面,是不是符合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这是他65年艺术生涯的真诚告白。
‚要让好歌成为时代前进的号角‛。
铁肩担道义,传播正能量,他扛起了一个艺术家的使命和责任。
1962年,国家刚刚经历3年困难时期,许多人困惑:新中国该往哪里去?共产党、社会主义好不好?阎肃受小说《红岩》启发,决定创作《江姐》,为我们的党提一提气,为人民鼓一鼓劲。
它歌颂的‚雪压不弯、风吹不倒,信念不变、矢志不移‛的‚红梅精神‛,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
改革开放初期,人们感觉军装掉价了、军人贬值了,他用《军营男子汉》的响亮歌声告诉人们,天下最棒的男人是军人;长期和平环境下,人们的国防意识渐渐淡化,他创作的一首《长城长》,唤醒了多少赤子情怀;面对海峡两岸的融冰之旅,他用《故乡是北京》《前门情思大碗茶》等京腔京韵的歌曲,呼唤着多少海外游子思念祖国母亲的心。
从革命年代走来,编过样板戏的阎肃对流行文化却毫不排斥,还可以说是个‚时尚老头‛。
很多跟阎老接触过的人都知道,他爱听周杰伦的《菊花台》《青花瓷》《千里之外》,他还喜欢李宇春并自称‚老玉米‛,他创作的《雾里看花》《北京的桥》也充满了时尚元素。
阎老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不仅跟随潮流,还去探究背后流行的原因。
空政文工团创作室的舒楠介绍,2008年,自己创作电视剧《十万人家》的主题曲时遇到瓶颈,阎肃建议他将歌写成‚周杰伦式说唱音乐‛,结果效果非常神奇,‚阎老太超前了‛。
‚阎老是最能把握时代脉搏的一个作家。
回顾他的作品,不论是立意,还是创作手法,都是紧跟着时代又具有引领效果的。
‛著名作曲家温中甲如此评价。
不仅如此,阎肃还始终以培育新人为己任,关怀爱护、积极推介年轻人,并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感染和教育青年演职人员。
‚当我看到好的作品,就会有一种冲动,想把它推出去,让人们都知道它,都欣赏它。
《常回家看看》就是这样被我推上春晚舞台的。
‛阎肃说,‚那年,歌手陈红拿着这首歌找到我,当时我一看就觉得是首好歌,就推荐给总导演陈雨露。
歌曲一经推出,反响强烈,感动了很多人。
这样的事,几乎在我策划的每届春晚都会发生。
‛‚阎老常对我们年轻人说‘不要看你演了多少,而要看你留下了多少;不要看你留下了多少,而要看别人记住了多少。
’‛空政文工团演员、第五代江姐扮演者的王莉说,‚阎老对我们小辈的关心体现在点点滴滴,他抽烟,但是从来没有在我眼前抽过一根烟,这是对声乐演员的保护。
‛作为一名德高望重的艺术家,阎肃平易近人,非常谦逊,从不耍大牌,也不摆老艺术家架子。
担任众多比赛和评奖活动的评委时,他是出了名的‚只认作品不认人‛,并且还告诫其他评委不要搞小圈子。
耄耋之年,担任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艺晚会的首席策划和首席顾问时,每次开策划会他都是第一个来,每次排练节目他总是最后一个走,13次节目审查他次次都是提前到场。
相关链接:①除了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外,阎肃在幕后也做出了很多贡献,他参与策划了《祖国颂》《回归颂》《长征颂》《复兴之路》等100多场影响深远的重大文艺活动,还先后为20多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青歌赛出谋划策,被公认为‚智多星‛、‚点子王‛。
②阎宇说,父亲没教过什么大道理,但一直在示范着一件事,那就是与人为善,尊重身边的每一个人。
出门不管遇到什么人,阎肃总是主动先向对方微笑上前大声打招呼。
4.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A. 阎肃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了工作中,对子女的照顾和教育时间较少,但他相信身教重于言教,儿子阎宇从他的身上学到了要与人为善,尊重每一个人。
B. 阎肃虽然是从革命年代走过来的,但是对一切新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对流行文化毫不排斥,他还曾经在自己的作品里采用了“周杰伦的说唱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