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的实验

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的实验

探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的实验概述:研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的实验是生物学领域中一个基础和成熟的实验。

光合作用是植物、藻类和一些细菌将阳光、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的过程。

本实验旨在演示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释放,使用一个简单的装置,包括水生植物、光和气体收集装置。

身体:1. 实验装置:1.1选择水生植物:本实验中,由于Elodea或Cabomba等水生植物具有较高的光合活性,因此通常选用水生植物。

这些植物很容易获得,并且可以很容易地在受控的环境中种植。

1.2气体收集装置:需要气体收集装置来捕获和测量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体积。

这种仪器通常由一个装满水的试管和倒置在一个充满水的烧杯。

植物被放入试管中,随着氧气的产生,它取代了水,使水在倒置的试管中上升。

氧的体积可以通过水的排水量来测定。

2. 进行实验:2.1设备设置:将烧杯装满水,放入装满水的试管,确保没有气泡被困住。

将试管倒置在烧杯中,确保开口的一端浸没在水中。

2.2植物介绍:将健康的水生植物小心地插入试管中,确保试管内没有气泡。

植物应完全浸没在水中,茎部应用塞子或气密盖密封,以防止气体与周围环境交换。

2.3提供光线:将装置置于光源下,如灯或阳光。

光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因素,因为它提供了光合作用发生所需的能量。

2.4观察:在一段时间内观察安装过程并记录任何变化。

随着光合作用的进行,植物会释放出微小的氧气气泡,并聚集在试管的顶部。

倒置试管内的水位会随着氧气的置换而逐渐降低。

3. 结果解读:3.1产氧:实验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试管中氧气气泡的存在表明水生植物释放氧气。

3.2光合作用的证实:实验证实了植物发生了光合作用。

该植物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葡萄糖和氧气,氧气是副产品。

这个过程对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在地球的氧气循环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简介:综上所述,研究光合作用是否产生氧气的实验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展示光合作用过程的方法。

通过设置气体收集装置,观察水生植物释放的氧气气泡,我们可以确认光合作用过程中氧气的产生。

设计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设计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设计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摘要光合作用是植物生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它通过将阳光、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能量和氧气,支撑了地球上大部分生物的生存。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和一些蓝绿细菌利用阳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为了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可以使用以下步骤:
1. 准备水中含有少量氢碘酸或明胶的水溶液,并将其注入扁平底部的试管中。

2. 将一片无菌的绿色植物叶片(如菠菜、水稻等)放入试管中,确保叶片完全浸没在水中。

3. 用石蜡或其他方法使试管口密封,并用黑色胶带将试管包裹起来,以防止任何光线进入。

4. 将试管放置在明亮的阳光下,并观察约数个小时。

5. 观察试管中是否有气泡产生,如果有气泡出现,可以初步确认光合作用已发生,并产生了氧气。

因为光合作用在叶片内进行,这时二氧化碳被还原成葡萄糖并释放出氧气,氧气气泡因为密封了试管后只能堆积在试管内,从而确认了光合作用可以产生氧气这一事实。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光合作用的定义,理解其在我国生态系统和生物圈中的重要性。
2.掌握光合作用的反应式,并能解释其中的物质变化。
3.理解光合作用中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
4.了解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如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等。
5.结合所学知识,参加一次课外实践活动,如参观植物园、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等,并撰写活动心得,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悟。
作业要求:
1.学生需认真完成作业,注重查阅资料、实地观察和思考。
2.作业提交时间:下周三前。
3.教师将对作业进行批改、评价,并在课堂上对优秀作业进行展示、表扬。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教师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片绿叶,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这片绿叶有什么神奇之处吗?它在阳光下能制造出我们所需的食物和氧气。”由此引发学生对光合作用的思考。
2.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细胞、生态系统等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3.利用多媒体播放光合作用动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新课的学习营造良好氛围。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3.教师挑选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展示、点评,引导学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重点知识进行回顾,总结光合作用的定义、过程、影响因素和应用等方面。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仍存在的疑问,教师进行解答。
3.强调光合作用在生物圈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设想
针对上述重难点,我提出以下教学设想:
1.利用多媒体和实验相结合,突破光合作用过程的理解难题。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备注
要确保试管中的?
教学反思
课 题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课 型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操作和验证熟记光合作用过程。
2、了解学习排水取气法。
3、提高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和同学间的团结合作能力。
教学
重难点
1、通过实验操作和验证熟记光合作用过程。
2、了解学习排水取气法。
教具学具
金鱼藻、大玻璃杯、试管、玻璃漏斗、火柴、剪刀、清水等。




2、将装置放于200W的电灯下进行强光照,或放在有阳光直射的地方过一段时间,再观察。
3、待气体充满试管大部分时,在水中用拇指堵住试管口,将其取出,并翻转,放在试管架上,迅速将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观察。
三、结论:
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
四、讨论
1、快要熄灭的细木条插入试管内,可以观察到什么现象?这说明的什么问题?
一、排水取气法:
收集气体时,不溶于水的气体向上排放,将水排向下,从而收集气体的过程。
二、方法步骤:
1、将清水倒入大玻璃杯中,需大半杯清水,加入金鱼藻放在盛水的玻璃杯中。将漏斗口浸入水中,反扣在金鱼藻上。取一支试管装满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不要漏气),将试管口朝下,浸入玻璃杯中的水中, 拇指松开,将试管口套在漏斗细管口上。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学设计20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教学设计20
3.教学目标(含重难点):知道植物光合作用可产生氧气,并认同氧气可支持燃烧;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以及分析、推理判断和归纳能力;鼓励学生质疑、求实、创新,培养善于实践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二、教学环境选择
√□简易多媒体教室 □交互式电子白板□网络教Hale Waihona Puke □移动学习环境三、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活动设计
信息技术使用说明
2.评价量表内容(测试题、作业描述、评价表等)
学生利用自己改进后的实验装置,在课后进行实验,并拍成小视屏上传,便于下节课观看。
五、备注
技术环境下课堂教学管理思路、可能存在的教学意外及相应的应急预案等。
备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参训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修改创新。
介绍实验原型
观看视频及自己动手实验
针对实验过程找出实验原型中的不足
思考如何改进
学生设计并绘画出改进后的实验装置
利用电子白板学生课堂上设计出改进的装置
介绍改进后装置的优点
小组同学互相介绍,共同改进
在电子白板上设计并改进
四、教学评价设计
1.评价方式与工具
□课堂提问 □书面练习√□制作作品 □测验 □其它
教学设计模板
课题摘要
学科
生物
学段
第一学段
年级
七年级
单元
第三单元
教材版本
人教版
课程名称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一、学习内容分析
1.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中的一个教师演示实验,这一节与呼吸作用放在同一章,加强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两者的联系,以及对维持生物圈中碳-氧平衡的作用。
2.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对科学知识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同时学生处于青春期,比较好动,喜欢动手,老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学习。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案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案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方案本节重点,不一样条件下水生植物产生的气泡的量不一样初中;这些气泡是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能够作为讲堂实验进行演示。

一、实验准备(一)资料:金鱼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

(二)用品:玻璃漏斗一个,比漏斗直径稍宽大的烧杯一个,直径再大一点的烧杯一个,试管一只,剪刀或刀片,火柴一盒,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水,冰块。

二、方法步骤(一)取一枝金鱼藻(或黑藻等沉水植物),放入盛有多数杯水的烧杯内。

应特别注意:1.剪取金鱼藻时,要用快剪或快刀片一次切断,切勿用手指尖捏断,免得将茎内通气组织拥塞;2.要将金鱼藻顶端向下,倒放在烧杯中,而后,将漏斗口1 / 3浸入水中,反扣在金鱼藻上(要预先将漏斗的细管端截断,只留几厘米长,以便所有浸入水中)。

取一个试管,盛满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不要漏气),将试管朝下浸入烧杯内的水中(要保证倒放的试管内充满水,不可以有气泡)。

而后,将拇指松开,并将试管套入浸在水内的漏斗细管上。

为了不使漏斗沉在烧杯底部,能够在烧杯内放一块小石头。

实验装置制作好此后,将此装置搁置在阳光下或200W 的电灯下(注意,要侧面照光,光源距烧杯20cm 左右),保持25℃左右的水温。

稍待片晌,即可见金鱼藻向水里开释出气泡。

待放出的气泡较平均时,让学生开始计数,计算每分开释出气泡的数目,此数值可作为光合作用在正常光照和 25℃左右的水温下放氧的强度。

计数此后,将上述装置放在另一个稍大的烧杯内,并在两杯之间的缝隙中分别注入红、橙、黄、绿、青、蓝、紫等颜色的水,进行光照并察看(各样颜色要分别实验)。

而后分别计算金鱼藻每分放出氧气泡的数目。

最后,能够以气泡数为纵坐标,以各样颜色的水办理为横坐标,分别绘制出坐标曲线图,并对结果进行剖析。

使用上述实验装置,将颜色水换成清水,在水中加人冰块(其余条件同样),而后进行光照,计算金鱼藻放出的气泡数目,进而比较出 25℃左右的温度和降低温度后,金鱼藻开释气泡数目的变化状况,剖析出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教案设计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教案设计《《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教案设计》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创一招设计单妙招名称植物在光下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妙招针对的重难点问题学段学科教材版本章节针对的重难点问题名称初中生物苏科版 18.2 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参考方法背景介绍介绍妙招生成的背景,针对工作中的什么困惑?原来的方法要使用排水法,要使用漏斗、烧杯、试管等其他仪器,实验方法不简便,不利于分组实验。

妙招描述详细描述您的妙招是什么,如何准备?①将透明吸管插入瓶盖孔内,用502胶水密封结合处,吸管在瓶里面的长度大约5cm左右。

②将金鱼藻(或其他水生植物)放人矿泉水瓶中。

③准备清水500mL,倒入矿泉水瓶中,直到将瓶加满水为止。

④再盖上插有吸管的瓶盖,将瓶盖拧紧。

⑤将此实验装置倾斜放置在教室内有阳光的地方,不久就可以看到水草放出一串串小气泡,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吸管里面不断滴出来的水滴,⑥待到水面距瓶口大约5cm处时,再倾斜矿泉水瓶,使瓶内的吸管口脱离液面,就可将有火星的卫生香伸进矿泉水瓶吸管口,用手轻捏矿泉水瓶,此刻可观察到卫生香立刻复燃。

实施过程介绍妙招在课堂中的使用方法(如什么时机使用,教师应注意什么)此实验的器材易取、操作简单、效果明显,植物产生氧气的时间短,符合课堂教学。

但在实验中也应注意一些事项,例如要学生带来的矿泉水瓶尽量使用无色透明的(撕下瓶身标签),为达到效果明显,瓶盖孔和吸管一定要密封,金鱼藻在矿泉水瓶中的数量应达到浸泡体积的三分之二以上。

进阶练习设计一套测试或练习题,用于检验学生是否化解了“重难点”。

这套题分:易、中、难三个层次,每个层次1-3道题(围绕该重难点)1.下列哪一项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呼吸作用的产物?( )A. 氧和二氧化碳B. 氧和有机物C. 水和二氧化碳D. 水和有机物2.人们经常在草坪上行走,会造成土壤板结,从而影响草的生长。

土壤板结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原因是( )A.植物缺少无机盐,影响生长B.植物缺少水,影响光合作用C.土壤缺少氧气,影响根的呼吸D.气孔关闭,影响蒸腾作用3、在有阳光和灯光照射的鱼缸内放置一些新鲜水草,目的是( )A.增加鱼缸水中的氧B.美化鱼的生活环境C.增加鱼缸内的营养D.吸收鱼缸水中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改进》教案设计这篇文章共2682字。

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试验探究说教学过程

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试验探究说教学过程
(一)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说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
(一)光合作用还产生氧气
说教学过程
1.请描述浸入水中的黑藻在光照条件下产生气体的状况。 2.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哪种实验现象? 3.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 有机物外,还有氧气。
实验探究
(二)普里斯特利实验
说教学过程
1.进行光合作用时,植物不需要的外界条件是( )
A.二氧化碳 B.水 C.高温
D.光
2.植物光合作用的实质是(

A.合成有机物,释放能量 B.合成有机物,贮存能量 C.分解有机物,贮存能量 D.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说板书设计
光合作用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光合作用的产物还有氧气
二、光合作用的养料 二氧化碳
2019/5/25
7
说教学方法
演示讲解
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进行直观演 示,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活跃
课堂气氛,促进对知识的掌握。
教 法
实验探究
通过实验探究形式,以学生为主体, 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
能力、动手能力。
利用已有的资料,组织学生进行小
交流讨论 组讨论,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 精
结论:植物能更新由于蜡烛燃
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 的空气。同时蜡烛燃烧或动 物呼吸排出的二氧化碳又是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过程
实验探究
(三)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吗?
小组讨论:
如何设计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要求:
①写出所选用的主要实验材料的原因。 ②写出所选用的实验仪器设备在实验中的作用。 ③写出每个实验步骤可以说明什么问 题。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00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七年级生物实验教案002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新房中学生物科实验教案
课题: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时间:
年级:七
教师:岳进
周次:6
地点:七(1)教室
实验
准备
玻璃水槽、清水、碳酸氢钠、玻璃棒、金鱼藻、 漏斗、小木条、试管、卫生香Fra bibliotek目的要求
探索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
步骤
1.取一个玻璃水槽,注满清水,按每100mL水加入0.1g碳酸氢钠,用玻璃棒搅拌,以增加水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2.将采集的金鱼藻在水中剪取若干带顶端的嫩枝,放置在水槽内,井使切口的一端向上,然后用短管漏斗将其倒扣在水槽里,在漏斗下面垫上两个小木条,
3.取一支盛满清水的试管,用拇指堵住管口,倒转移入玻璃水槽的水中,套在漏斗短管上,试管上,试管内要充满水。
4.将实验装置放在温暖而阳光充足的环境里,使金鱼藻接受阳光照射。
久,你可以看到许多气泡从金鱼藻放出,并聚集在试管顶端。
5.待收集约1/2管气体后,在水中用拇指堵住管口,取出试管并立即倒转,水落到试管的下部。然后将带火星的卫生香或牙签伸入试管中。请注意观察生香或牙签的燃烧情况。
实验
结论
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器材
清晰
情况
清洗完好

初中化学实验验证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验证光合作用教案

初中化学实验验证光合作用教案实验名称:初中化学实验验证光合作用教案实验目的:通过实验验证光合作用的存在和光合作用中氧气和蓝色小苏打的生成。

实验材料:1. 洋葱2. 蓝色小苏打溶液3. 水4. 玻璃槽5. 显微镜6. 盖玻片实验步骤:1. 将一片洋葱切下,放入水中浸泡5分钟,取出后将其剥去外皮,然后再切出一小块洋葱组织。

2. 取一玻璃槽,加入适量的蓝色小苏打溶液。

3. 将洋葱组织放入蓝色小苏打溶液中,用盖玻片将其盖住,避免空气进入。

4. 将玻璃槽放置在强光的光源下,如阳光或荧光灯下,观察一段时间。

实验观察:1. 观察洋葱组织在强光的照射下是否有气泡产生。

2. 观察蓝色小苏打溶液是否发生颜色变化。

实验结果:1. 在强光的照射下,洋葱组织开始产生气泡,气泡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更多。

2. 蓝色小苏打溶液开始由蓝色变为绿色,表明二氧化碳的释放。

实验原理解释: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光能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养分(葡萄糖)及氧气的过程。

洋葱组织中的叶绿素是光合作用的关键色素,它能吸收光能并转化为化学能,从而促进光合作用的进行。

当洋葱组织在强光下进行光合作用时,水中的氧气会通过叶绿素的作用产生,并形成气泡。

同时,光合作用中释放出的二氧化碳与蓝色小苏打溶液反应,使其由蓝色变为绿色。

实验意义:通过观察洋葱组织的实验,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光合作用的存在和产生的气体氧气。

这有助于学生理解植物生长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和氧气的释放,以及二氧化碳的吸收。

同时,实验也让学生体验到科学实验的乐趣,培养了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应避免洋葱组织接触眼睛和口腔,以免引起不适。

2. 在进行实验时,需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3. 教师可以在实验后与学生进行讨论和总结,引导学生归纳出光合作用的特点和意义。

扩展活动:为加深学生对光合作用的理解,可以进行以下扩展活动:1. 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比较不同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并且向学生解释不同植物光合作用能力的差异。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实验装置组
清水 试管
漏斗
内放金鱼藻
实验步骤及注意事项:
1、将温清水倒入大玻璃杯中,需大半杯清水,加入 少量碳酸氢钠。
2、用剪刀修剪金鱼藻,注意不用手掐断,金鱼藻顶端 向下,低端用线扎起来,放在盛水的玻璃杯中。
3、将漏斗口浸入水中,反扣在金鱼藻上。 4、取一支试管装满水用拇指堵住试管口(不要漏气),
将试管口朝下,浸入玻璃杯中的水中(要确保试管中 的水是满的不能有气泡), 拇指松开,将试管口套 在漏斗细管口上。
5、将装置放于200W的电灯下进行强光照,过一段时间 1、是否产生了气泡?
2、气泡移动的方向?
排水取气法:收集气体时,不溶于水的
气体向上排放,将水排向下,从而收集气 体的过程。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实验

二氧化碳
氧气 养料
实验目的:
1、通过实验操作和验证熟记光合作用过程。 2、了解学习排水取气法。 3、提高同学们的探究精神和同学间的团结
合作能力。
实验器材:金鱼藻10株、大玻
璃杯1个、试管、玻璃漏斗1个、竹 签、火柴、剪刀、25摄氏度清水、 少量碳酸氢钠。
思考:为了验证所收集的气
体是不是氧气,应该如 何做?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课后思考题:
1、如果不给予光照,实验结果会 什么变化?
2、什么是排水取气法?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
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实验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
取一株水生植物,如水葱或水藻。

将水生植物放入含有足够充分的光照的容器中。

用一个颜色较深的不透明塑料袋完全覆盖水生植物,并将其封口。

将封好袋子的容器放在充足的阳光下。

观察一段时间后,可以看到袋子内积聚的气体,用一根湿润的火柴头贴近袋口,会发现气体能够支持火柴点燃,证明气体为氧气。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水生植物在充足光照下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这一过程为方程式:6CO2 + 6H2O + 光能 C6H12O6 + 6O2。

这个实验可以有效地验证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过程。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光合作用是所有植物生长发育的根本。

它使植物能够通过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有机物质,并在此过程中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的过程如此之重要,以至于我们可以用实验方法来证明它真的存在。

实验步骤:
1. 准备实验材料:水草、瓶子、蓝色石灰水。

2. 取一个瓶子,并将蓝色石灰水倒入其中,至少装满一半。

3. 将水草放入瓶子中,将装满水和氧气的瓶子放入直射阳光的地方。

4. 在一定时间内观察瓶子的变化,特别是石灰水是否变得白色(这表示二氧化碳已经通过光合作用分解了)。

5. 如果石灰水变白,则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已经在水草中发生。

这个实验的工作原理是用蓝色石灰水检测二氧化碳的存在。

当二氧化碳溶解在水中时,会让水变得酸性并使蓝色石灰水变化颜色。

但如果光合作用开始了,二氧化碳将消耗掉并释放出氧气。

有氧气存在时,就没有二氧化碳来使石灰水变色了,因此它将保持蓝色。

由于这个实验非常简单易行,它也被广泛用于课堂实验和科学博物馆展示。

这个实验也教育人们关于植物的生长过程,以及为什么我们在地球上需要植物。

总之,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理解光合作用的过程并学习如何检测它是否发生。

光合作用为我们提供了寿命所需的氧气和能量,
这个实验是一个非常有趣的科学教育工具,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带给他们更多的科学知识和启示。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创新设计

初中生物北师大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5章第1节光合作用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创新设计

李梦迪
707班 生菜叶
刘张亮
709班 韭菜
彭月攀
715班 芹菜叶
张亚男
710班 狸藻
王鑫
710班 白菜叶
董心来
715班 包菜叶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求真 ● 向善 ● 尚美
0 4 说实验过程——比较
实验材料
实验原型
金鱼藻,难以找到
实验创新
芹菜叶,方便易得,效果好
玻璃器皿,易碎不安全,
塑料瓶,安全、经济
实验用具
植物被漏斗压住,妨碍接受光照 阳光充足的环境
求真 ● 向善 ● 尚美
0 1 说实验目标——核心素养目标
01
生命观念
通过探究植物光合作用的产物, 建立 生物—环境关系的生命观念。
03
科学探究
通过教师演示实验,引导学生分组探究, 掌握科学实验的一般原则。
02
科学思维
通过对光合作用的实验创新设计,培养 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04
社会责任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生物,培养学 生保护生物的意识和责任。
植物悬浮于溶液中,舒展,利于接受光照 100W白炽灯照射,充分接受光照
试管收集气体
注射器抽取气体,更便捷
装置原理
排水法收集气体,操作麻烦,易失误 收集的氧气一次性用完,不能重复演示
利用预留气室,无需单独的收集气体 通过气室储存气体,可多次重复演示
求真 ● 向善 ● 尚美
0 5 说实验评价—反思
设计合理
求真 ● 向善 ● 尚美
0 1 说实验目标——教学重难点、方法
教学
探究植物的光合作用的
重点
原理和的过程。
理解光合作用实验创新
教学

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实验

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实验

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实验光合作用是植物生存与繁衍的基本过程之一,通过其中的氧气产生可以直观地观察到光合作用的效果。

本文将介绍一种简单的实验方法,用于观察植物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过程。

材料与仪器:1. 水杯2. 水槽或水槽3. 植物叶片(如水生植物,绿叶植物等)4. 出气硬管5. 气泵或喷雾器6. 饮用管或吸管7. 水8. 钳子或夹子实验步骤:1. 准备好水槽或水槽,将水槽或水槽中的水装满。

2. 将水杯在水槽或水槽中沉入,保持杯子保持直立。

3. 选择一片健康的植物叶片,用夹子或钳子将其固定在水杯的边缘,确保叶片完全浸泡在杯子中的水中。

4. 在水杯的另一边放置氧气出口,使用出气硬管连接气泵或喷雾器,并将出气硬管的另一端插入杯子中的水中。

5. 将气泵或喷雾器打开,以便向杯子中供给充足的二氧化碳。

6. 观察实验的一段时间后,您将会看到氧气以气泡的形式从植物叶片中释放出来,并上升到杯子的顶部。

实验原理:光合作用是植物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的过程。

在实验中,通过给植物叶片提供足够的光照和二氧化碳,植物将进行光合作用,并释放出氧气。

氧气以气泡的形式从植物叶片中释放出来,并通过水的浮力上升到水杯的顶部。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中使用的水应该是纯净的,以避免可能存在的污染物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2. 植物叶片的选择应该是健康的,没有受到严重损伤或病虫害侵袭的叶片。

3. 实验过程中要保持充足的光照,以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植物进行光合作用。

4. 气泵或喷雾器的供气速度需要适中,过高或过低的供气速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结果。

5. 在观察实验时,要保持环境相对静止,以防止氧气的扩散或外界因素对结果产生干扰。

通过这个简单的实验,我们可以直观地观察到植物光合作用的氧气产生过程。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植物的生物能源转换过程,还为我们探索植物光合作用的其他方面提供了基础。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验证光合作用产生氧气的实验
实验步骤:
1. 准备一份含有水的植物样品,比如浮萍或者水葱。

2. 将植物样品放置在一个透明的水槽中,用水覆盖。

3. 用漏斗和橡皮塞将一根透明的吸管固定在水槽内,确保吸管
完全浸入水中,并且在植物样品的附近。

4. 将水槽置于强光下,例如阳光下或荧光灯下。

5. 等待数小时,观察吸管内部的气泡是否增多,如果有,则表
明光合作用已经产生了氧气。

实验原理:
在光合作用中,植物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利用此能量将水和
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和氧气。

在上述实验中,由于植物在光照下进
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通过吸管浸入水中,使水中的氧气浓度升高,从而增加了氧气气泡的数量。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避免阳光直射,以免可能产生危险。

2. 用于实验的植物要新鲜,不可使用枯萎或腐烂的植物。

3. 实验室中要保持光线和温度的一致性,以减少误差的产生。

4. 坚持对实验结果进行多次重复测试,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实验》教学设计
--花溪中学吴寿昌
实验内容:北师大版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第五章第一节光合作用中的演示实验:检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实验目标:教材中采用将植物置于玻璃水槽,上罩短管漏斗,再用盛满水的试管套在漏斗上(如图二)。

然后将装置放于阳光充足的环境中,待收集约二分之一管气体后,倒转试管,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所产生的气体。

此实验在实际操作中不易成功,存在以下不足:
1、收集气体缓慢效率低,检验气体步骤较烦琐。

2、不能重复使用。

集满一试管的气体只能做一次实验,不能提供多个班的教学。

3、实验装置不稳定。

由于装置是开放的,实验和携带过程易产生漏气现象。

因此,我对此实验进行了创新,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实验内容:
材料用具:
铜钱草、黄豆种子、塑料瓶2个、塑料胶管、小木条、打火机、剪刀、25摄氏度清水。

实验创新点:
1、用塑料瓶代替玻璃槽,用塑料胶管制作的集气的小室代替试管,用种子萌发产生二氧化碳代替碳酸钠溶于水产生二氧化碳。

2、在A、B瓶上面分别做了一个简单的控气阀,且在B 瓶上方做了一个较好的集气小室。

以此装置代替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更加有利于氧气的收集和储存,便于进行多个班的实验教学。

优点:收集气体效率高,避免排水集气法带来的许多麻烦,检验气体步骤简化,操作简单,可以多个班级轮流使用,非常直观。

本实验便于取材,且便于携带,用塑料瓶制作装置可以达到“变废为宝”的效果,碳酸氢钠不容易获取,黄豆便于取材,更贴近生活。

实验装置:
图一:创新装置图二:装置
实验步骤:
第一步
1、将清水倒入B瓶中,需大半瓶清水了。

2、用剪刀修剪铜钱草,注意不用手掐断,铜钱草放入盛水的塑料瓶B瓶中;把提前浸泡好十二小时的黄豆的种子放入塑料瓶A瓶中,然后放置一昼夜收集足够的二氧化碳气体。

第二步第三步
3、打开A瓶的控气阀,并用手缓缓的挤压A瓶,将A 瓶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通过塑料胶管通入B瓶的水中,此时一定要注意塑料胶管一定要在液面一下。

第四步第五步
4.由此通入B瓶中二氧化碳气体后,此时我们可以看到B瓶中液面里有铜钱草。

此时关闭A瓶的控气阀,打开B瓶的控气阀。

第六步第七步
5.我们用手缓缓的挤压B瓶使液面缓缓地上升,由于二氧化碳在水里面的溶解度比较大,此时,排出的气体大部分
是瓶口上方的空气了,当液面上升到瓶口的时候了,此时,立即关闭B瓶的控气阀,这样B瓶就形成了一个隐性的气室。

第八步第九步
6.铜钱草就可以在B瓶中在光的照射下缓缓地的利用水中的二氧化碳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了,氧气就聚集在瓶口了,当照射一定的时间以后瓶口上方会产生氧气,此时我们再打开B瓶空气阀用带火星的木条进行验证,带火星的小木条复燃,说明光合作用产生的是氧气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