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学财政收入专题
第三章 财政学财政收入(二)..
一、国有资产收入及形式 (一)国有资产收入概念 1.国有资产概念 “国有资产”尚无统一的定义 严格来说,只有作为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经营活动 的财产才叫“资产”。 资产与财产是有区别: 资产是经营性的 财产可以是经营性的,也可以是非经营性的 经营性财产和非经营性财产是可以相互转化的。
二、国有资产收益分配制度
(一)国有资产收益的分解 所得税 企 业 利 润 税后利润
所有者权益
体现国家凭借政治 权利参与利润分配
投资者收益
体现所有者参 与利润分配
体现企业作为资产 占有者参与分配
所得税
国 有 企 业 利 润
体现国家政治 权力的税收征 纳关系
第一层次的分 配关系(刚性、 统一、规范化)
企业实现的利润全部上缴财政,作为财政收入,
企业所需资金(主要是扩大再生产投资)全部由
国家预算拨款。
2.企业奖励基金制度
(1953—1957)(1962—1977) 企业完成:产量、质量、成本、利润计划,按企 业工资总额3.5%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企业奖励基 金。 其余全部上缴财政,作为财政收入,企业所需资 金全部由国家预算拨款。
(二)国有资产收入形式 1. 国有经济收入 ——来自国有企业的资产性收入 国有企业是指国有独资企业、国有控股、参股 企业的统称。 国有经济收入主要包括经营性收入和产权转让 收入
(1)经营性收入 经营性国有资产收入形式主要取决于
国有资产的经营方式息、股利
5.利改税制度 (1979年试行,1983年正式实行) “以税代利”:是将国有企业上交利润改为按 国家规定税种和税率交纳税金,税后利润由企 业支配的一种利润分配制度。 (1)1983年6月实行第一步利改税。 对有盈利的国有大中型企业的利润,征收55% 的所得税,税后利润用多种形式(利润递增包 干、固定比例上缴、缴纳调节税等)上交一部 分给国家,余下留给企业。 对国有小型企业征收八级超额累进税,企业自 负盈亏,税后利润归企业支配。
财政学(第二版) 第3章 财政收入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
31 649.29 39 343.62 51 304.03
61 330.40 68 518.30 83 101.51 103 874.43
17.30 18.79 19.90
19.50 20.09 20.70 21.97
2012 2013
二、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具有理论和实践价值的分类应合乎两个方 面的要求: 一是要与财政收入的性质相吻合。财政收 入具有两重性质:第一,财政收入是一定 量的公共性质的货币资金。第二,财政收 入又是一个过程。 二是要同各国实际相适应。
我国财政收入分类应同时采用两个不同的 标准:一是以财政收入的形式为标准,主 要反映财政收入过程中不同的征集方式以 及通过各种方式取得的收入在总收入中所 占的比重;二是以财政收入的来源为标准, 主要体现作为一定量的货币收入从何取得, 并反映各种来源的经济性质及其变化趋势。
685.90
–13 855.15 –15.22 32 117.29 11 966.37 1 353.32 4 362.15
房产税
印花税 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 土地增值税 车船税 船舶吨税
2 604.33
2 206.39 1 068.50 2 360.55 4 911.28 773.59 50.40
从历史上看,保证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 始终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财政目标,而在财 政赤字笼罩世界的现代社会,谋求财政收 入增长更为各国政府所重视。但是,财政 收入规模多大,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多快, 不是或不仅仅是以政府的意愿为转移的, 它要受各种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和影响。 这些条件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生产技术水 平、价格及收入分配体制等,其中最主要 的是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法纳税,政府依法征税。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2、无偿性——国家凭借国家权力强制取得税收收入 不需偿还、不需要对纳税人付出任何代价,不需 要向纳税人提供相应的服务及某些特许权利。
➢ 税收的无偿性体现了财政分配的本质,是税收基 本特征的中心特征。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二、税收的性质 税收的性质是指税收在不同社会制度下,作
为一种分配方式所反映的不同的经济关系。 它是由生产关系和国家政权的性质所决定 的。 社会国家的税收性质是“取之于民、取之有道、 用之于民、用之有效”。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三、税收的特征
1、强制性——指税收是以国家权力为依据强 制征收。
加一成等于加正税税额的10% • 减免(减税和免税的简称)
减税是指减征部分税款 免税是指免去全部税款 起征点和免征额的概念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五、课税基础 • 课税基础是指课税的客观基础。 • 税基是明确课征对象、确定税率,划分税
收类型的主要依据。 • 广义与狭义之分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六、违章处理
• 定义:纳税人违反税法行为采取的惩罚性 措施。
税,无纳税能力的人不纳税。(客观、可
行)
财政学财政收入篇
2、税收效率原则
——国家征税要有利于资源有效配置和经济 运行的社会效益,有利于税务行政的管理 效益。
1、税收的经济效率 1)税收规模应符合社会资源在政府部门与非
政府部门之间的最优配置效率 2)税收对微观经济活动的效率损失最小。
税收中性:税收应尽可能不对经济行为产 生负面影响。 2、税收的行政效财政率学财。政收税入篇收的征收成本最小化。 遵从成本和征管成本。
财政学9_财政收入概述
预算外收入.是指按照国家财政,财务制度规定,不 纳入国家预算,由各地区,部门.单位自收自支,自行 管理和使用的财政性资金 主要包括: 1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收取, 提取的各种行政事业性收费,基金(资金,附加收入) 和凭借公共权利筹集的资金等 2按照国务院和省级人民政府及其计划和财政部 门共同审批的项目和标准,收取和提取的各种行 政事业性收费 3按照国务院或财政部审批的项目和标准向企事 业单位和个人征收,募集或以政府信誉建立的具 有特定用途的各种基金(基金,附加收入)
(三)债务收入 指国家或政府以债务人身份,采取信用的形式通 过举债的方式,从国内外取得的债务所形成的收 入. (四)其他收入 主要包括: 事业收入,规费收入,罚没收入,国家资源管理收入, 公产收入
第二节财政收入的规模与结构
财政收入的经济来源 1社会总产品中的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经济来源 2社会总产品中的V是财源的补充 3补偿价值C中的基本折旧基金在计划经济体制下 构成财政收入的一部分,在市场经济中已不适宜将 折旧基金列入财政收入.但是我国实行生产型增殖 税,纳税人购进的固定资产所含增殖税的税额不能 抵扣.这一部分形成了财政收入
4主管部门按照国家规定从所属企事业单位和社 会团体集中的管理费及其他资金 5用于乡镇政府开支的乡自筹和乡统筹资金(即乡 政府按照国家政策规定筹集的,由乡镇政府用于 本乡镇经济建设,事业发展,公共福利等方面的资 金,主要包括乡镇企业上缴的利润,事业单位上缴 的收入和向个人筹集的乡镇统筹费等) 6其他未纳入预算管理的财政性资金.主要包括以 政府名义获得的各种捐献资金,财政拨款有偿使 用回收资金中未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的部分,国家 行政机关派驻境外机构的非经营性收入,财政专 户利息等.
二 财政收入规模和结构 (一)财政收入规模 1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发展趋势 增长 2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几个因素 (1)经济发展水平 (2)价格 通货膨胀 财政收入制度 (3)收入分配政策
财政学第十章 财政收入一般理论4.10 10.财政收入一般理论
收入中提取和集中的一部分价值物共。有44项,如: 三峡工程建设基金收入
在我国,政府收入分为预算内收入烟土、草地预商 有业 偿算专 使营 用外利 收润 入收收入入 和制度外收入三部分。一般所称财地…政方…收教 …育 …入附 …加 …指收 . 入的是
预算内收入,包括一般预算收入和基金预算收入。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与类别
• 三是两者相等,实际财政收入水平没有变化。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二)制度因素 在经济因素既定的条件下,财政收入的规模取决
于既定的制度,它既与政治体制有关,同时也与 具体的分配政策、分配制度和财税制度有关。 政治体制 分配政策 分配制度 (三)社会文化因素
LOGO
第十章 财政收入一般理论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 财政收入的含义、效应及类别 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方法 财政收入的结构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与类别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财政收入等同于政府收入。
2012年取消“预算外收入”
政府为履行其职能,提供公共品,科“目非依,税相 收法应 入从收 ”入 。国项目内转入总
二、财政收入的效应
资源配置 公平收入分配 调节和稳定经济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与类别
三、财政收入的原则
取得收入面临的困境 组织财政收入的现代原则
效率原则 公平原则 我国的具体原则 发展经济,广开财源 合理负担,兼顾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原则与类别
(三)其他指标 政府边际收入率
所谓政府边际收入率是指新增政府收入占新增GDP 的比重,反映的是政府集中财政收入的强度
政府收入弹性 政府收入弹性是指政府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间 的比例关系,反映的是财政收入与GDP的相关关系
财政学-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北京邮电大学杜振华第七章财政收入7.1 财政收入涵义与分类7.2 财政收入规模7.3 财政收入结构7.4 财政收入原则&7.1 财政收入涵义与分类7.1.1 财政收入的涵义7.1.2 财政收入的分类7.1.1 财政收入的涵义财政收入,是指国家通过法定形式,集中的一部分社会产品的货币价值形式。
是政府为履行其职能、实施公共政策和提供公共物品与服务需要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
财政包括两个阶段:财政收入阶段:国家凭借政治权力或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占有一定的社会产品的过程财政支出阶段:国家按照政府的职能,将占有的社会产品用于社会生产和生活的过程财政收入包括三方面涵义:1.财政收入是国家筹集占有的一部分社会价值从财政收入的物质内容看,财政收入是一部分社会产品,主要是剩余产品。
这部分社会产品是国家为了维持其存在和满足实现其政治、经济和社会职能的需要,以社会管理者和资产所有者身份,凭借政治和经济权力采取税收、国有资产权益收入等形式参与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把分散于各个微观经济主体中的一部分社会产品筹集起来,由政府集中占有和使用。
在自然经济条件下,财政收入主要表现为实物和劳务,商品经济条件下主要表现为货币形式。
注:图中2011年至2014年数据为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决算数,2015年为执行数。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财政收入是财政支出的前提财政收入与财政支出是两个相互衔接、继起的阶段。
只有取得财政收入,财政支出才有物质保障,只有安排了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的目的才能实现。
财政收入的规模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财政支出的规模。
3.财政收入是国家调节经济的重要手段组织财政收入的过程,不仅仅是筹集资金的过程,也是政府通过采取不同收入形式优化资源配置、调节收入分配和稳定经济增长的过程。
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税收、公债等收入手段来调节资源在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公共部门与私人内部的资源配置,以促进整个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与充分利用;调节收入在社会成员之间、产业行业之间以及地区之间的分配比例,以实现公平收入分配调节社会供求的总量和结构,实现社会总供求均衡和经济的稳定增长。
财政学财政收入的名词解释
财政学财政收入的名词解释导言:财政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旨在研究国家如何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来达到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进而促进国家的发展。
在财政学中,财政收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对财政收入进行深入的名词解释。
一、财政收入的概念财政收入是指国家在执行财政职能过程中所获得的资金。
它包括来自各种渠道的资金,例如税收、非税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以及其他财政收入。
1. 税收税收是指国家通过征收税款来从公民、企业和机构中收取资金的一种方式。
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对于维持政府机构的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税收可以分为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
直接税是指直接从个人或企业收取的税款,如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间接税则是通过商品的生产和消费环节收取的税款,如增值税和消费税。
2. 非税收入非税收入是指政府从除税收以外的其他途径获得的财政收入。
这种收入可以来自于政府所拥有的国有企业经营的收入,包括利润分红、特许权使用费等;还可以来自于国外的援助和捐款,如国际援助、外国的无偿援助等。
3. 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国有资本经营收入是指国家通过控股企业或其他直接和间接拥有企业的方式从企业获得的收入。
这类收入广泛应用于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如国有企业的利润、股息和特许权使用费等。
4. 其他财政收入除了税收、非税收入和国有资本经营收入外,财政收入还可以包括其他来源的收入,如罚款、征地补偿款、政府发债的收入等。
这种财政收入不同于主要的税收和非税收入,但在一定程度上对财政收入的多样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二、财政收入的重要性财政收入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维持政府机构的运行和提供公共服务。
财政收入是政府开展各项工作所必需的资金来源。
政府依靠财政收入来维持基本的行政运作,提供公共服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
2. 实施经济政策和调节经济发展。
通过财政收入,政府可以实施各种经济政策,如减税、增发债券等来促进经济的稳定增长和调节经济周期。
第三章财政收入财政学.doc
第三章财政收入第一节概述一、涵义1、概念政府为满足支出的需要,依据法律规定的权力或经济对等原则,通过国家财政集中的一切货币收入。
两层意思:其一,公共资金分为:a、广义的财政收入——政府的一切收入。
b、狭义的财政收入——政府在一个财政年度内的各项定期收入。
其二,活动: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筹集财政资金。
2、作用第一,公共财政的基础环节。
第二,政府理财的重要活动。
第三,宏观调控的主要工具。
第四,对经济主体影响重大。
二、分类(一)按取得收入的具体方式分——财政收入的形式1、税收收入政府以社会服务者的身份,凭借其权力,按照法律规定的标准,参与国民收入分配而无偿取得的财政收入。
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2、债务收入也称公债或国债收入,是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通过信用方式有偿取得的财政收入。
方式:发行债券、直接借款财政收入的特殊形式——与税收比:与私债比:3、非税收入除税收收入、债务收入以外的财政收入,主要包括公共收费、罚没收入、国有资产收益和其他非税收入等。
(二)按收入稳定程度分1、经常性收入在财政年度可稳定获得的收入,包括税收、公共收费等;2、临时性收入在财政年度不稳定的收入,如公债收入和捐赠收入等。
(三)按收入来源分所有制按企业的产业与部门好处:体现不同经济主体对财政收入的贡献程度,有助于寻求增加财政收入的最佳途径。
(四)按收入征收的政府级别分中央财政收入省(直辖市、自治区)财政收入市(地级市)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收入县财政收入乡镇财政收入好处:有利于分清各级政府的财权与事权;有助于了解各级政府的经济实力和宏观调控能力。
(五)按收入管理方法分1、预算(内)收入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如税收收入等,是国家的主导财力。
2、预算外收入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财政收入。
按国家199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的决定》规定,预算外资金,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为履行或代行政府职能,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具有法律效力的规章而收取、提取和安排使用的未纳入国家预算管理的各种财政性资金。
第七章 财政收入概论 《财政学》PPT课件
13
第二节 非税收入
二、政府收费收入
家经营性资产、经营性国有资源和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等。
6
第二节 非税收入
一、国有资产收入
(二)分类 通常认为,资产是可以为经济主体带来相关经济效益的资源
,因此国有资产也可以给国家带来相关的财政收入。按照我国现 行财政收支分类规则,国有资产收入大致包括三类,一是国有资 本经营收入,二是国有资源收入,三是非经营国有资产收入。
年度增长率=(报告期财政收入-基期财政收入)÷基期财政收入×100%
年均增长率=(报告期财政收入÷基期财政收入)1/n-1
2
第一节 财政收入的规模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
(二)财政收入相对额指标 2.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报告期财政收入÷报告期GDP×100% 3.财政收入弹性
11
第二节 非税收入
二、政府收费收入
(一)概念 政府收费是指政府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在向社会提供特定的
管理服务或事业服务时,以供应者的身份向被管理对象或服务的 消费者收取的费用。按照我国现行预算管理体制,政府收费包括 行政事业性收费、专项收费和罚没收入三大内容。
12
第二节 非税收入
二、政府收费收入
入的形式。 (二)财政收入的来源 1.财政收入的所有制构成 2.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3.财政收入的产业部门构成 (三)财政收入的形式 1.税收收入 2.非税收入 3.债务收入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
财政学知识点归纳财政学是研究国家财政的学科,主要涉及国家财政收支状况、财政制度和财政政策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将对财政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总结,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财政收入1.财政收入的概念和作用:财政收入是指国家的税收、非税收入以及其他资金和收入的总和,是财政运行的基础。
财政收入的作用包括经济调节、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社会公平与公正等方面。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指国家针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直接税和间接税两种形式,税种繁多。
3.其他非税收入:包括国有资本经营性收入、财政性资金收入、国际援助和国内外借款等。
二、财政支出1.财政支出的概念和分类:财政支出是国家在一定时期内从预算安排中支付各项费用的行为。
根据支出用途和性质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行政性支出、公共财政支出和社会保障支出等。
2.政府支出机制与效率:政府支出机制是指政府在财政预算管理中采取的一系列措施和制度。
其目的是提高财政资源的配置效率、经济可行性、合理性和公信力。
三、财政匹配1.财政收支平衡:指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平衡,其中主要包括预算平衡、结构平衡和时间平衡三个方面。
2.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财政赤字是指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的状况,而财政盈余则是指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的状况。
财政赤字和财政盈余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它们的合理运用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四、财政制度1.预算制度:预算制度是指国家财政收支安排和管理的制度和体系。
主要包括预算编制、预算执行和预算监督等环节,旨在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和透明度。
2.税收制度:税收制度是国家对纳税人征收税款的原则、方法和规则的总和。
主要有综合税制和分类税制两种形式,其中包括个人所得税、消费税、增值税等。
3.债务制度:债务制度是指国家通过发行债券等方式筹集资金,以解决财政缺口的制度和体系。
五、财政政策1.宏观经济调控:财政政策是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调节财政收入和支出,控制经济运行,实现经济发展和稳定。
第6章 财政收入总论 《财政学教程》PPT课件
中央 15.5 24.5 38.4 33.8 52.2 52.2 52.3 51.1 49.41 47.91 46.59
比重
地方 84.5 75.5 61.6 66.2 47.8 47.8 47.7 48.9 50.59 52.09 53.41
45.95 45.49 45.34
54.05 54.51 54.66
新中国成立以来财政收入的构成情况
税收
48.98 203.65 281.20 571.70 2 040.79 2 821.86 6 038.04 12 581.51 28 778.54 73 210.79 89738.39 100614.28 110530.70 119175.31 124922.20 130360.73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及其衡量指标 (三)反映财政收入规模变化的指标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 及其衡量指标
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量:是指一定时期内财政 收入的实际数量。
衡量财政收入规模的绝对指标:是财政总收入, 它是一个有规律、有序列、多层次的指标体系。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相对量 及其衡量指标
三、财政收入与公共产品提供
财政收入与公共产品之间关系的结合点,在 于公共产品成本的补偿方式。但从总体上讲, 政府提供公共产品是有成本的,这些成本只 能通过财政收入的形式加以弥补。
第二节 财政收入结构分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二、财政收入结构的分析
一、财政收入结构的含义及影响因素
财政收入结构:是指财政收入的构成因素以及 各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主要是指财政收入的 来源结构。
3 256.62 6 989.17 16 548.53 42 488.47 51327.32 56175.23 60198.48 64493.45 69267.19 72365.62
财政学第三章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论
(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1.经济发展水V、M的影响) 3.收入分配政策;(V与M、财政集中率) 4.价格因素;(累进税制、通货膨胀税) 5.体制因素;(计划、市场)
6.财政政策因素 (扩张、紧缩)
第一节 财政收入总论 一、财政收入分类
(一)按收入的形式分类
1.税收收入 (国家行政权收入)
2.企业收入 ( 国有 财产权收入)
3.债务收入( 国家信用 收入)
4.其他收入(事业收入;规费收入 管理收入; 公产收入)
; 罚没收入; 国家资源
(二)按经济成分分类
目前,我国经济是以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导的、 多种经济成份并存的经济结构。这必然反映到财政上 来,即财政收入按经济成份分类有来自于国营、集体、 个体、外资、中外合资企业收入。在我国经济建设的 不同历史时期,由于所有制结构不同,财政收入的构 成不同。
(三)收入层次分类
1.中央收入
2.地方收入
3.共享收入
二、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
量指标
(二)制约财政收入规模的因素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量指标
1.含义:一年内财政收入的绝对量或相对量 2.衡量指标: (1)绝对量 (2)相对量 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 税收收入占GDP的比重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图9-1 拉弗曲线图
30
合理发挥各个财政收入形式对经济发展的 反作用力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公债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有资产收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31
税收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税收对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归根到底是通过税收 动员储蓄并诱导投资来实现的。
税收政策是促进经济稳定的重要措施之一。自动 稳定的税收政策和相机抉择的税收政策。
调节需求总量 调节需求结构
33
国有资产收入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
国有资产收入为提高国有经济控制力提供了财力 保障。
国有资产收入为国有资源重新配置提供了财力保 障。
34
本章小结
财政支出所需的资金是依靠财政收入来筹集的。财 政收入包括预算收入和预算外收入。
财政收入的取得形式有:税收收入,国有资产收入, 债务收入和其它收入。
一方面, 政府间财权与事权的划分不清晰、 不合理, 以及因转移支付制度不完善而造成 的各级政府间财力与支出责任不对称, 是政 府、尤其是省以下级基层政府非规范收支 活动产生的核心内在动因;
另一方面, 财政立法不完善、政府收支机制 不规范、健全的公共预算体系缺失和公共 收费制度不健全等, 是我国非规范收支存在 的重要外在诱因。
应重视对个人税负实行合理负担。
23
第四节 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二、财政收入与经济发展的辩证关系 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合理发挥财政收入
对经济的反作用力
24
一、经济发展的含义
经济发展包含经济增长的内容。 经济发展还包括由经济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结
构、社会政治状况、文化法律甚至观念习俗 的变化和生态环境、福利水平、健康状况、 分配状况等方面的改善。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课件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9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及影响因素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10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及其衡量方法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财政收入的数量总水
平,它反映着国家对社会产品集中的程度和政府 活动的范围。
因此,它是衡量一个国家(或一级政府)财 力及其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职能范围大小的重要指 标,一般常用财政收入总额、财政收入总额占国 民收入或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财政收入的增长 速度来表示。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11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方法
1.绝对规模 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如一个
预算年度)各种财政收入的总量。 2.相对规模
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如一个 预算年度)财政收入与有关经济指标或社会指标 (如GDP)的比率。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12
二、•7
(2)按所有制结构分类,可以分为国有经济收入、 集体经济收入、私营经济收入和外商独资收入、个 体经济收入等。 (3)按社会产品价值构成分类,可以分为来自于C 的收入、来自V的收入和来自M的收入。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8
2.按财政收入形式分类 (1)税收收入 (2)债务收入 (3)国有资产收益 (4)其他收入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16
(三)支出测定法 根据最初的各种社会公共需要对财政资金的
需求量来界定财政收入的规模,即测定出一定时 期内国家的合理支出,进而得到其应该主旨的财 政收入的数额。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17
第三节 财政收入的结构分析
•财政学财政收入概述
•18
一、财政收入的价值构成
(一) C与财政收入 (二) V与财政收入 (三) M与财政收入
《财政学》 05财政收入
1、使用费
——是政府对公民使用特定的公共设施或公共资源而按照一 定标准收取的费用。它有多种形式:
A、 公共设施和服务的价格收费: 如公共住房、公共交通、 公共教育、公共医疗、自来水、垃圾处理等
B、公共设施和服务的非价格收费: 如公园、博物馆、图书 馆、体育馆、 美术馆、文化娱乐设施等。
C、道路桥梁通行费。 D、许可证或特许权。 E、目的税(燃油税)。
2、规费
——是政府部门为公民提供某种特定服务或实施行政管理所 收取的手续费和工本费。通常包括两类:行政规费、司法规 费。
第五章 公共财政收入
内容提要: 1、财政收入形式 2、财政收入结构 3、财政收入规模 4、提高财政收入质量
一、财政收入形式与结构
财政收入——政府及其机构行使或代行政府职能取得的收入。
• 财政收入形式 是指政府取得财 政收入的具体方 式
• 即来自社会经 济运行主体包括 企业和个人的资 源,通过什么方 式上交给政府。
二、财政收入的规模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财政收入的规模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 内(通常为一年),各级公共部门从市场经济主 体转移来的价值总量。具体包含二层含义:
1、是一个时间的概含,通常为一定时期内的收 入流量。
2、是一个空间概念,一般指一个国家的中央政 府的公共收入,也可以指一个国家的某一级政府 的公共收入。
二、财政收入的规模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指标
1、财政收入的绝对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内政府筹 集的财政收入的实际数量。 例如: 甲县1-9月份完成财政收入8200万元 乙县1-9月份完成财政收入9500万元 2、财政收入的相对规模——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财政 收入与经济变量的比率。这类指标通常有二类:
财政学财政收入专题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国家征税引起的纳税人在商品 购买、劳动投入、储蓄和投资行为方面的改变,即 国家征税对消费者的选择和对生产者抉择所产生的 影响。也即税收的调节作用。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 效应。
收入效应
是指税收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降低商品购 买量和消费水平。
替代效应
国家对商品课税不改变消费者的名义收入,但减 少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更重要的是改变消费者的购 买结构,这就是征税的替代效应。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述 (一)含义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 低进货价格的办法将税收负担转移给购买者或 供应者的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的机制特征 税收归宿 逃税 逃税与税负转嫁的区别 (二)税负转嫁方式 前转(顺转)和后转(逆转)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基本条件——自由价格体制,即商品价格由供求关 系决定的自由浮动。 决定税负转嫁程度的因素 ⑴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⑵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 ⑶可替代商品课税范围的宽窄; ⑷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 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⑸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 易转嫁。
D
P3
P1 I1 P2 I2
I3 V2
E O C3 C1 C2
B 消费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⑵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投资产生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 的课税会压低投资收益率,降低了投资对纳税 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使 投资规模变小。 ⑶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税收使投资报酬率降低,减少纳税人的 可支配的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既定的收益 水平,以减少当期消费为代价增加投资。
《财政收入总论》课件
政府性基金收入
指国家通过发行国债、地方债等筹集的资金,用于弥补财政支出缺口或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债务收入
指国家按照税收法律法规向纳税人征收的收入,是财政收入的主要形式之一。
税收收入
指除税收收入之外的其他财政收入形式,包括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收入、罚没收入等。
非税收入
指国家为了特定目的而征收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的专项资金,如教育附加费、水利建设基金等。
加强税收征管是完善税收制度的必要手段,有助于减少税收流失。
加强税收征管力度,提高税收征收管理的信息化和专业化水平,减少税收流失,增加财政收入。
优化税收制度是提高财政收入的重要途径,有助于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非税收入是财政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非税收入管理有助于提高财政收入的质量。
规范非税收入的项目、标准和征收方式,加强非税收入的征收和使用管理,确保非税收入合理、合法、有效地用于公共事业发展。
《财政收入总论》ppt课件
contents
目录
财政收入概述财政收入的分类我国财政收入现状财政收入的优化建议未来展望
财政收入概述
01
税收收入:税收是政府凭借政治权力参与社会产品分配所取得的一种收入,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特点。税收收入是政府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包括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增值税等。
促进社会公平
财政收入的分类
02
指国家凭借其拥有的财产而取得的收入,包括国有企业上缴的利润、国有土地出让金等。
国有财产收入
指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提供公共服务过程中收取的费用,如办证费、考试费等。
行政事业性收费
指政府通过向特定对象征收或以其他方式获得的收入,主要用于特定公共事业或基础设施建设,如车辆购置税、排污费等。
财政学 第八章 财政收入总论 (2)PPT
1.税收收入 2.国有资产收入 3.非税收入 4.债务收入
财政收入最主要来源--
税收
我国目前的税收情况
国家税务总局公布的2021年全国税收收入完成情况显示,2021年 累计完成税收收入73202亿元,同比增长23%,比上年同期增速加 快了13.2个百分点。
收入
4837.17 2027.45 10487.46
417.58 2464.80 544.17 1792.03
比2009年 增收
增长 率%
888
544 2758
22.5
36.6 35.7
79.34 729.75 33.79 628.11
23.5 42.1 6.6 54.0
占税收 总收入 的比重
%
6.6
51304.03
40000
38760.2
30000
31649.29 26396.47
21715.25 20000
10000
0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概况
1-12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为83080.32亿元,比上年 增加14562亿元,增长21.3%。
2021年全国税收总收入增长较快。局部原因是由于2021年基数较 低,假设将其与2021年同期的税收总收入进展比较,两年间年均增 长率为16%,低于金融危机前的税收增速,仍属于恢复性增长。受 2021年基数前低后高等因素影响,2021年的税收增长呈现明显的 “前高后低〞的走势,上半年增长30.8%,下半年增长15.3%,8月 份税收收入增速跌入全年谷底,从9月份以来开场逐渐反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分类
1、负外部效应 矫正性非税收入
排污费(或排污超标费)
对某些高能耗和可能引发公共风险 行业(或行为)的限制性收费
使用费和某些规费
政 府 非 税 收 入
2、成本补偿性 非税收入
证照性收费
特许权收入(如专卖收入) 国有资产经营、转让收益 国有矿藏、森林、滩涂开采费收入 资产利息、租金 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土地出让金)
二、政府非税收入简介 (一)概念与分类 1、概念:除税收以外,由各部门和单位依法利 用政府权力、政府信誉、国家资源、国有资产 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务、准公共服务取得,并用 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或准公共需要的财政资金。 2、范围: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国有 资源有偿使用收入、国有资产有偿使用收入、 国有资本经营收益、彩票公益金、罚没收入、 以政府名义接受的捐赠收入、主管部门集中收 入以及政府财政资金产生的利息收入。
3、税收公平与效率的两难选择 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是提高效率的必要 条件 但税收在实现公平与效率上又存在矛盾,如 何解决? 二、公平类税收原则与效率类税收原则 (一)公平类税收原则 1、受益原则 2、能力原则
(二)效率类税收原则 1、促进经济发展原则 2、征税费用最小化和确实简化原则 三、税收中性原则 (一)税收中性 (二)税收超额负担或无谓负担
2、原因分析 ⑴政出多门,行政体制改革滞后是非税收入扩 张的内因。 ⑵按需取费,财权分割是非税收入扩张的深层 原因。 ⑶收支挂钩,部门利益人格化是非税收入膨胀 的现实原因。 ⑷政府过度分散理财,是非税收入混乱状况的 总根源。
(三)改革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的思路
1、分流归位 ⑴取消不合理项目; ⑵实行费改税(税费改革); ⑶加以规范化管理; ⑷适时开征有发展前景的非税收入项目。 2、建立和完善规范化的非税收入征收和管理体系 ⑴强化部门预算、编制综合预算,将非税收入逐 步纳入预算管理; ⑵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
第四节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概述 (一)含义 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提高销售价格或压 低进货价格的办法将税收负担转移给购买者或 供应者的经济现象。 税负转嫁的机制特征 税收归宿 逃税 逃税与税负转嫁的区别 (二)税负转嫁方式 前转(顺转)和后转(逆转)
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基本条件——自由价格体制,即商品价格由供求关 系决定的自由浮动。 决定税负转嫁程度的因素 ⑴商品课税较易转嫁,所得课税一般不易转嫁; ⑵商品供求弹性的大小; ⑶可替代商品课税范围的宽窄; ⑷对垄断性商品课征的税容易转嫁,对竞争性商品 课征的税较难转嫁; ⑸从价课税的税负容易转嫁,从量课税的税负不容 易转嫁。
税收的“三性”
强制性—是指国家以社会代表身份凭借 国家政治权力以法律形式确定征税人和纳 税人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无偿性—是指税款一经征收,即转为国 家所有,国家对具体的纳税人既不需要直 接偿还,也不需付出任何形式的代价或直 接报酬。 固定性—是指国家通过法律形式和税收 制度事先规定课税对象、纳税人、征税标 准和课税额度等,未经严格的立法程序,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
(一)经济发展水平和生产技术水平 它是决定财政收入占GDP 比重的 基础性因素 (二)分配政策和分配制度 F/N=M/N· F/M
(三)价格对财政收入的影响 价格总水平和商品比价变化 我国财政收入增长变化趋势的实证分 析 我国当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分析和 判断
第三节
财政收入构成分析
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财政收入价值构成 M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因而增加财政收入 的根本途径是增加M。 通过增加M来增加财政收入的主要途径有:一 是扩大社会生产规模,增加社会盈利总额;二是 正确处理C和M的关系;三是正确处理V和M的 关系。
二、税收对居民储蓄的影响 1、收入效应 表现为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的可支配的 收入,从而促使纳税人减少当期消费,为维持 既定的储蓄水平而增加储蓄。
储 储 蓄 蓄 A
L2
I2
E E
C2
C1
O
图4-2
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收入效应
税收对私人储蓄的收入效应
I1
P1
P2
P2
P1
S* O
L1
B B 消费
消费
⑵替代效应 表现为政府课税会减少纳税人实际利息 收入,降低储蓄对纳税人的吸引力,从而引 起纳税人以消费替代储蓄。也就是说,政府 课税会造成居民储蓄的下降。替代效应的大 小,在课征所得税的情况下,由其边际税率 决定。
⑶扩大和完善非税收入银行代收; ⑷严格非税收入票据管理; ⑸建立和完善非税收入征缴管理信息系统; ⑹强化对基金专户、预算外资金财政汇缴专户 的监督管理; ⑺合理整合分散的管理职能,形成牵头的专门 管理机构,并加强有关方面的协调。 3、规范非税收入管理的治本措施与配套措施 ⑴进一步完善分级财政体制; ⑵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⑶加强法制建设和制度规范; ⑷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
甲不纳税; 乙应纳税,税款为800 ×5%= 40元; 丙应纳税、税款为1500 ×5%= 75元
当免征额800元时: 甲、乙均不纳税; 丙应纳税,税款为(1500-800) ×5%=35元。 两者的区别与联系 ⑹课税基础 ⑺税收能力和税收努力
税收分类
⒈按课税对象性质划分 所得课税、商品课税和财产课税三大类 ⒉按税负能否转嫁划分 直接税和间接税 ⒊按课税标准划分 从价税与从量税 ⒋按税收与价格的关系划分 价内税与价外税 ⒌按税种的隶属关系划分 中央税、地方税及中央和地方共享税
我国Βιβλιοθήκη 税负转嫁复习思考题一、基本概念 纳税人 课税对象 税率 起征点和免征额 税负转嫁 二、基本理论 1、税收的“三性” 2、税收分类 3、研究税负转嫁有什么现实意义? 4、分析税负转嫁与归宿的一般规律
第九章 税收的经济效应
本章主要内容: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影响 税收与经济发展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影响财政收入规模水平的主要经济因素
改革开放以来,从我国自身的纵向比 较看,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曾逐年下降, 而从国际横向比较来看,则明显偏低,既 低于发达国家,也低于发展中国家。 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收入规模 的大小是有一定的客观数量界限的。
财政收入规模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 人们的主观愿望,还要受到多种客观因素 的制约,决定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的经济 因素主要有:
复习思考题
(一)基本概念 财政收入 非税收入 (二)基本理论 1、财政收入的分类情形 2、简述非税收入的范围 3、分析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主要经济因 素
第八章
本章主要内容:
什么是税收
税收原理
税收术语和税收分类 税收原则 税负的转嫁与归宿
第一节
税收的基本属性
什么是税收
税收是国家为了实现其职能,凭借政 治权力,用法律手段参与社会产品和国 民收入分配,无偿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 形式。 可从两方面理解税收的基本属性:一 是税收同其他经济范畴,特别是同其他 财政收入形式的区别,即特殊规定性。 二是不同社会制度下税收有什么区别即 特殊性。
储蓄 A C
P1
S1
P2
S2
I1 I2
B
C1
C2
消费
图4-2税收对居民储蓄的替代效应
三、税收对投资的影响 ⑴ 税收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税收对投资的影 响,除去因其对储蓄水平的间接影响外,这 一效应主要是通过对投资收益率的影响来实 现,即通过对比投资收益与目前消费之间的 关系决定的。
投 资 A
V3 V1
D
P3
P1 I1 P2 I2
I3 V2
E O C3 C1 C2
B 消费
税收对投资的收入和替代效应
⑵税收对投资的替代效应 税收对投资产生的替代效应表现为:政府 的课税会压低投资收益率,降低了投资对纳税 人的吸引力,造成纳税人以消费替代投资,使 投资规模变小。 ⑶税收对投资的收入效应 税收使投资报酬率降低,减少纳税人的 可支配的收益,促使纳税人为维持既定的收益 水平,以减少当期消费为代价增加投资。
第一节
税收的经济效应作用机制
税收的经济效应是国家征税引起的纳税人在商品 购买、劳动投入、储蓄和投资行为方面的改变,即 国家征税对消费者的选择和对生产者抉择所产生的 影响。也即税收的调节作用。分为收入效应和替代 效应。
收入效应
是指税收使纳税人的收入水平下降,降低商品购 买量和消费水平。
替代效应
国家对商品课税不改变消费者的名义收入,但减 少消费者的实际收入,更重要的是改变消费者的购 买结构,这就是征税的替代效应。
在超额累进税率下:
⑴ 其应纳税额为25000 × 20% +5000 ×30% =6500元; ⑵甲应纳税额= 25000 × 20%+25000 ×30% =12500 元 乙应纳税额= 25000 × 20%+25000 ×30%+ 1×40%=12500.4元
两者的区别
⑸起征点与免征额 例:甲、乙、丙三人在同一时期获得同性质收入分别 为700元、800元、1500元,若适应税率为5%时,要 求: 当起征点为800元时,判断甲、乙、丙三者是否应 纳税?并分别计算其应纳税款。 当免征额为800元时,判断甲、乙、丙三者是否应 纳税?并分别计算其应纳税款。 当起征点800元时:
3、资产、资源性 非税收入
4、行政、司法管理 权性非税收入
罚款、罚没收入 工商、司法收费 政府性基金(资金、附加) 特许经营(专营)收入 铸币税收入 彩票发行公益金 赠与收入
5、其他非税收入
(二)我国非税收入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 及原因分析 1、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⑴非税收入数额大、征收主体多元化、管理上 不规范 ⑵非税收入无序膨胀、管理混乱带来严重的负 面效应 思想认识不统一;执行行为不规范;征管主 体不明确;资金管理不到位;监管体制不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