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技司[2011]202号_关 于征求对《教育信 息化_十年发展规 划(2011-2020年)》( 征求意见稿)意_见的通知

合集下载

解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解读《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2.学校信息化建设
a:信息标准化建设 b:信息化试点学校
2019/4/28
7
七:《规划》提出基础教育信息化后期任务
1.建立教育管理信息数据库 2.推动学校信息系统建设 3.实现教育信息系统与数据共享 4.教育云基础平台建设 5.教育系统网络升级
2019/4/28
8
八:《规划》指出的各种措施
1.以省政府为主推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为实施 主体,各级各类学校要设立信息化主管
九:我市落实《规划》的设想
1.建立一个机构(市教育信息中心,学校教育处) 2.培训一支队伍 3.打造一批学校(数字校园试点) 4.做好一批项目(班班通) 5.构建一个实施机制(大合作,大联盟)
2019/4/28
10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 2 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 3 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4 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 5 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
五:《规划》中的四个关键词
1.云技术
2.融合
3.支撑
4.引领
2019/4/28
6
六:《规划》提出基础教育信息化近期工作
1.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a:建立优质资源公共服务平台 b:打造各类优质教育资源 c:构建资源共建共享机制
2.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工作中要优先发展,要列入政府督 导内容,要纳入教师资格认证与考核体系,要完善信息 技术人员的编制管理和职称评聘办法,要鼓励企业参与 教育信息化,对宽带接入资费要优惠等。
3.认真做好技术服务,制定信息规范标准,建立支撑体 系,建立运行维护与技术支持的服务体系,鼓励多方投 入,建立经费保障机制,加强资金管理等
6.实施
三:《规划》提出的总体目标

示范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4

示范校教学资源平台建设4

项目一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建设方案项目名称:数字化教学管理平台建设建设部门:电教网络中心项目负责人:王世昌(学院教务处处长副教授林业工程师)高福元(学院办公室主任讲师林业工程师)姚小兵(学院电教网络中心主任副教授网络工程师林业工程师)项目组成员:宿炳林(学院教务处副处长兼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林业工程师)张晓玲(学院教务处副处长讲师)王景明(学院电教网络中心网络管理科科长助讲)孙立(学院电教网络中心电化教育科科长助讲)李建辉(太原市启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系统集成高级项目经理)张晓敏(太原市启正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软件设计师)周志强(太原市云华科贸有限公司网络工程师)杨东升(太原市云华科贸有限公司软件设计师)裴杰(太原市云华科贸有限公司网络工程师)1 项目建设背景2011年教育部出台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是对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前瞻部署和统筹规划,是各级各类学校未来十年信息化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规划中要求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学习终端全面普及,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所有骨干课程,管理平台全面普及。

根据教育部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学院制定了《信息化建设与发展“十二五”规划》,提出了要进一步完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对应用系统的应用和开发,加强信息资源的数字化建设,加强现代远程教育及网络课程平台的建设。

按照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要求和精神,结合本院实际情况,拟建设数字化教学及管理平台,数字化教学及管理平台是为了满足广大师生教与学的需要,充分将教学资源进行整合,打造一个专业的、开放的、共享的教学资源及教学管理平台,最终实现教育过程的全面信息化,从而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目的。

2 项目建设基础2.1原有的网络硬件基础设施学院校园网始建于2001年,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目前已初步建成千兆骨干百兆桌面的校园网络系统。

以学院网络机房为中心,上连互联网(CHINANET,100M出口)和教育网(CERNET,2M出口),内部通过光纤实现校园内各楼宇接入,涵盖办公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公寓、教工宿舍等。

2011年12号文

2011年12号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1.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3.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分类指导,支持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做优做强。

教政法〔2011〕4号-附件2.教育部宣布失效的文件目录

教政法〔2011〕4号-附件2.教育部宣布失效的文件目录

国家教委师范司 (89)教师司字027号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国际合 作司 国家教委国际合 作司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办公厅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人事司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国家教委 (89)教社科字003号 教基[1990]018号 教师〔1990〕001号 教外来〔1990〕018号 教外司来〔1990〕055号 教外司际〔1990〕495号 教外来〔1990〕563号 教考厅[1990]001号 教计[1991]224号 教基[1991]11号 教基[1991]12号 教基[1991]22号 教外办〔1991〕463号 教人司[1992]497号 教计[1992]37号 教基[1992]3号 教基[1992]4号 教基[1992]24号
23 关于转发江西省《中小学教师队伍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 24 关于参加国际组织交纳会费的函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关于当前高等学校教师工作量问题的意见 关于印发《关于内地十九省、市为西藏办学的几项具体规定》的通知 关于印发《高等学校在校外举办干部专修课的暂行规定》的通知 关于严格执行高等学校干部专修课招生规定的通知 关于重申禁止举办教职工子女专科班或本科班的通知 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 知 关于高等学校利用国内外资金修建宾馆、学术交流中心问题的通知 关于印发《中等师范学校艺体科教学设备配备目录(试行草案)》的通知 中等师范学校培养目标(初稿) 关于1987年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试点工作的几点 意见 关于进一步做好1987年中小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工 作的通知 关于建立1987年中学教师《专业合格证书》文化专业知识考试值班制度的 通知 关于重申按规定期限申办出国参加国际会议护照签证的函 在普通高等学校中普及艺术教育的意见

近年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政策一览

近年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政策一览
山西电教 SHAN XI DIAN JIAO
电教航标·DJHB
近年来教育部教育信息化政策一览
2010 年 7 月 8 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 平台”建设,即宽带网络校校通、优质资源班班通、网
家 中 长 期 教 育 改 革 和 发 展 规 划 纲 要 (2010 -2020 络学习空间人人通,建设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教
— ——2014 年 3 月 14 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印发了 《2014 年教育资源开发、应用和服务重点工作》的通 知,提出 2014 年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要覆盖 9500 所学校、42 万名教师、640 万名学生。要开展资 源企业资质审查、资源评审、用户应用评价,建立资 源企业和资源内容认证制度,建立国家教育资源公 共服务平台优质资源年度推荐和典藏制度。
化”、“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学习环境建设为基 信息化“三通工程”年度任务指导性指标和指令性指
础,以学习方式和教育模式创新为核心”。
标。
—— —2012 年 5 月 16 日,国家成立了教育信息
— ——2013 年 4 月 10 日,中央电化教育馆印发
化推进工作部际协调小组。
了 《国家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规模化应用试点实
提出:“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影响,必须 向能力培养为主转变,从课堂学习为主向多种学习
予以高度重视”。
方式转变”。
—— —2011 年 8 月 26 日,教育部改组了教育部
— ——2012 年 10 月 9 日,教育部、国家发改委、
信息化领导小组。
财政部、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委下发的《关于加快
—— —2013 年 11 月 12 日通过的 《中共中央关于 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大力促进 教育公平,构建利用信息化手段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 盖面的有效机制,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

华为-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白皮书

华为-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发展白皮书

目录第一章、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1)(一)、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新变化 (1)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颁布,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 (1)2、信息化带动教育管理科学化,促进教育公平 (4)3、信息化引领教学模式变革,提升以学习者为中心、众人参与的现代教育理念 . 54、信息化推动科研跨国交流,见证国家科技水平跨越式发展 (5)5、信息化催热校企互动,带领教育社会化发展步伐 (6)(二)、教育行业信息化技术发展大势分析 (7)1、云计算等新技术深入应用,将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7)2、基础网络建设中有线与无线的融合,无线网络与个人移动终端的融合,助力泛在教育的普及 (8)3、大数据技术推动教育信息化的新变革 (9)第二章、中国教育信息化规划及典型应用分析 (10)(一)、中国教育信息化规划 (10)1、教育部信息化规划——顶层设计 (10)2、省市级教育管理机构—基础教育信息化部署 (11)3、教育机构—高等教育信息化部署 (14)(二)、中国教育机构信息化典型架构和案例分析 (17)1、中国教育管理信息化 (17)2、中国基础教育信息化 (21)3、中国高等教育信息化 (24)4、中国职业教育信息化 (27)第三章、赛迪建议 (30)(一)、以信息化建设为桥梁,促进优质数字资源共享 (30)(二)、加快教育信息化基础建设,提高校园信息化承载能力 (30)(三)、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相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30)(四)、加强云、移动、大数据、社交等技术应用,推进教育模式创新 (31)图目录图 1 2010-2012年中国教育信息化投资规模 (1)图 2 2011-2012年教育信息化投资结构的变化 (2)图 3 国家区域教育云平台建设标准 (17)图 4 区域教育云整体解决方案 (18)图 5 华为龙岗区域教育云项目 (20)图 6 电子书包解决方案 (22)图 7 华为龙岗区域数字教育电子书包项目 (23)图 8 数字化校园网络 (24)图 9 敏捷校园网总体架构 (25)图 10 华为天津大学基础网络项目 (26)图 11 数字化教室 (28)图 12 高清互动教室解决方案 (28)表目录表1 主要国家教育信息化规划和政策比较 (2)表2 部分省市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11)表3 部分区县基础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13)表4 部分高校高等教育信息化工作部署 (15)第一章、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应用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一)、中国教育行业信息化的新变化1、《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颁布,推进中国教育国际化进程2012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

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法规类别】高等教育【发文字号】教发[2011]9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发布日期】2011.12.19【实施日期】2011.12.19【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教发[2011]9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委(单位)教育司(局):为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为核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向建设高等教育强国迈进,现就“十二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全面认识和正确把握高等学校设置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十一五”期间,高等学校设置工作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从、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宗旨,以优化布局与结构、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为重点,加强统筹规划和宏观调控,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高等学校的数量稳中有进,增幅初步做到合理、适度,高等职业教育、民办高等教育和中外合作办学得到进一步发展,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和提高,促进了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推动了高等教育的科学发展。

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教育规划纲要》描绘了未来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宏伟蓝图,提出了总体战略、主要任务和工作方针,明确指出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核心任务,是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基本要求。

不断提高质量,是高等教育的生命线。

各地、各高等学校应当树立科学质量观和办学观,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最核心、最紧迫的任务,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坚持稳定办学规模、优化布局结构、强化办学特色、健全保障体系,不断提高内涵发展水平。

“十二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变革,主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重要支撑,深入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推动发展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

中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纲要公布并征求意见

中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纲要公布并征求意见

中国教育未来10年发展纲要公布并征求意见2010年03月01日 09:34:32 来源:重庆晚报义务教育不设重点校重点班高考个别科目一年可考多次任洁制图资料据北京晨报 4500 4624历时一年半、数十次易稿,关系中国教育未来10年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公开征求意见稿)昨日向社会公布。

被各界称为新“教改”的这份规划纲要指出,到2020年,中国将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征求意见稿有哪些条文值得关注和期待?还有哪些内容需要完善?记者第一时间走访了专家、教育工作者、学生和家长等相关人士。

教育均衡义务教育不得设重点学校[条文摘录] “切实缩小校际差距,着力解决择校问题。

”“义务教育阶段不得设置重点学校和重点班。

”“实行县(区)域内教师和校长交流制度。

”[解读] 近年来,择校风盛行对教育质量和社会公平提出了严峻挑战,其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优质教育资源太少。

除了校际差距这个最直接的原因外,升学竞争和就业压力、盲从心理和攀比心态都导致了择校现象的加剧。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加快薄弱学校改造,着力提高师资水平。

实行优质普通高中和优质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名额合理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办法。

在保证适龄儿童少年就近进入公办学校的前提下,发展民办教育,提供选择机会。

教育公平民工子女拟在迁入地升学[条文摘录] “切实解决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问题。

”“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解读] 根据2009年的统计,我国有1.3亿进城务工人员,他们如何享受“同城待遇”已成为政府面临的重要课题。

征求意见稿明确,要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

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范先佐说,这项政策对每一个进城务工人员都是一个暖心的信息。

要落实好这些政策,还需制定相关措施,鼓励城乡中小学降低入学门槛,接纳农民工子女入学。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2.03.13•【文号】教技[2012]5号•【施行日期】2012.03.13•【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教育部关于印发《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的通知(教技[2012]5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各计划单列市教育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推进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关于教育信息化的总体部署,我部组织编制了《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贯彻执行。

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制定和实施《规划》,建设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信息化体系,促进优质教育资源普及共享,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实现教育思想、理念、方法和手段全方位创新,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构建学习型社会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意义。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高度重视,把教育信息化摆在支撑引领教育现代化的战略地位,切实加强对《规划》实施工作的组织领导,广泛组织开展学习,深刻理解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大意义和《规划》确定的指导思想、工作方针、发展目标、发展任务、重点项目和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责任感、紧迫感和使命感。

要加强统筹协调,制定政策措施,加大资金投入,有力、有序推进《规划》的组织实施。

要广泛开展宣传,动员全社会关心和支持教育信息化工作。

要落实工作责任,严格督查考核,切实把《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各地区、各部门、各高校在落实《规划》过程中出台的重大举措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应及时报告我部。

附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二○一二年三月十三日附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教育部 2012年3月)目录序言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现状与挑战第二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第三章发展目标第二部分发展任务第四章缩小基础教育数字鸿沟,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第五章加快职业教育信息化建设,支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培养第六章推动信息技术与高等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第七章构建继续教育公共服务平台,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第八章整合信息资源,提高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第九章建设信息化公共支撑环境,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第十章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第十一章创新体制机制,实现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第三部分行动计划第十二章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第十三章学校信息化能力建设与提升行动第十四章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建设行动第十五章教育信息化可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行动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基础能力建设行动第四部分保障措施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导第十八章完善政策法规第十九章做好技术服务第二十章落实经费投入实施序言人类社会进入二十一世纪,信息技术已渗透到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全民教育、优质教育、个性化学习和终身学习已成为信息时代教育发展的重要特征。

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

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

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正文:---------------------------------------------------------------------------------------------------------------------------------------------------- 教育部关于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的通知(教技函[2012]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为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要求,我部决定开展教育信息化试点工作。

现将有关工作事项通知如下:一、试点工作的指导思想与工作目标指导思想。

按照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战略目标和发展任务,坚持育人为本、以点带面、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探索和创新,全面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

工作目标。

探索教育信息化环境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与应用、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发展路径和方法,逐步形成教育信息化在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建设学习型社会,推动教育教学改革等方面的有效模式和体制机制,总结和推广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

二、试点工作的实施原则(一)统筹部署,分类指导。

试点选择的地区和学校应有代表性,统筹考虑不同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不同类型和层次的学校,兼顾革命老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学校。

根据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的不同特点和需求,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扎实推进。

(二)需求导向,注重应用。

以实际需求为导向,立足于为各级各类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通过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教育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创新性应用,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在解决各级各类教育实际问题,特别是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中的作用。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

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等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法规类别】职业与职工教育【发文字号】教职成[2011]13号【发布部门】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含原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原国家计划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发布日期】2011.10.25【实施日期】2011.10.25【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部门规范性文件教育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国家粮食局关于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的意见(教职成[2011]1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科技厅(局)、财政厅(局)、人社厅(局)、水利厅(局)、农业厅(局)、林业厅(局)、粮食厅(局):为贯彻落实《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现就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提出如下意见。

一、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教育,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一)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意义重大。

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是服务农业、农村、农民的职业教育,包括办在农村的职业教育、农业职业教育和为农村建设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与技能培训,其中“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水利、粮食以及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涉农产业。

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对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建设教育强国和人力资源强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二)进一步明确农村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目标任务。

农村职业教育要以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坚持学校教育与技能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逐步形成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的现代农村职业教育体系。

(三)着力改善办学条件,大幅提升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各地要以职业学校设置标准等文件为依据,努力改善农村职业学校办学条件,切实加强农村职业学校实训基地建设、教学信息化和现代化建设。

国家教委关于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教委关于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

国家教委关于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正文:---------------------------------------------------------------------------------------------------------------------------------------------------- 国家教委关于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1990年5月10日)按照国家计划委员会计规划[1990]167号《关于制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设想工作的安排意见》文件要求,我委正在组织力量着手进行制订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准备工作。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教育部门和中央各部门要根据中共十三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国家计委的工作部署要求和《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送审稿)》的基本思路,结合各自的实际情况,认真做好本地区、本部门的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工作。

现就拟订计划的有关问题提出以下意见,供你们工作参考。

一、拟定教育事业“八五”计划和十年规划的指导思想1.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坚持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方针。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重视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努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2.树立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依靠教育,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思想,坚持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必须从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战略高度,统筹规划今后十年的教育发展,并将其纳入本地区、本部门的总体发展规划之中。

采取实际措施,增加教育在国民经济投资结构中的比重。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调动各级政府、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办学积极性,使教育事业得到持续、稳定、协调发展。

3.注意把教育发展和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紧密结合起来。

认真总结近十年来教育改革的经验,坚持教育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继续推进教育各方面的改革,并与其他方面的改革配套进行。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通知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通知

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3.02.10•【文号】教备[1993]4号•【施行日期】1993.02.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高等教育正文国家教委关于印发《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等文件的通知(1993年2月10日教备〔1993〕4号)我委于去年11月在京召开了高等教育教学仪器研究规划纲要审议会。

现将经审议修改的《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及《教学仪器设备研究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印发给你们,希参照执行。

九十年代我国的高等教育要有一个较大的发展。

教学仪器研究是学校教育、科研的重要方面和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要鼓励广大教师和工厂科技人员积极参与教学仪器的研制和开发,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必要的支持,对取得突出成绩的要给予表彰和奖励。

今后列入国家教委高教、基础教育教学仪器年度研究计划的项目,将按照本文所发布的新的补助费使用管理办法执行,望予以支持。

附件:一、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二、教学仪器设备研究补助费用管理办法全国高等教育基础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十年规划纲要1985年教育部发布我国第一个《高等学校物理实验教学仪器研究和发展规划》以来,国家教委通过每年审查、安排年度研究计划和先后两次组织优秀研究成果评选、奖励活动,极大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和实验技术人员研制教学仪器的积极性,出现了一批教学思想明确、构思新颖、设计巧妙的物理教学仪器,丰富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质量,在品种上基本满足了实验教学的需要。

其它学科的教师和实验教学工作者在研究制作各科教学亟需的仪器设备方面,也做了大量有价值的工作。

当前,不失时机地把我国经济搞上去是摆在全国人民面前的中心任务。

高等教育肩负着为经济建设培养科技人才的重任。

2011年教育部12号文

2011年教育部12号文

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引领职业教育科学发展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1]1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进一步促进高等职业学校办出特色,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其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提出如下意见。

一、服务经济转型,明确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方向1.当前,我国正处于从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迈进的关键时期。

高等职业教育必须准确把握定位和发展方向,自觉承担起服务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时代责任,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在促进就业、改善民生方面以及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

2.高等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双重属性,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主要任务。

按照“到2020年,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调整要求、体现终身教育理念、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要求,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以提高质量为核心,以增强特色为重点,以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合作就业、合作发展为主线,创新体制机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围绕国家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服务中国创造战略规划,加强中高职协调,系统培养技能型人才,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的高等职业教育,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中发挥引领作用。

二、加强政府统筹,建立教育与行业对接协作机制3.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积极联合相关部门,将高等职业教育纳入本地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规划,统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与高等职业学校布局和发展规模,统筹中等职业教育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统筹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结构布局,分类指导,支持特色学校和特色专业做优做强。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旧版要点变更对比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旧版要点变更对比表
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新旧版要点变更对比表
内容 版本 2011年12月30日版(终稿) 2011年9月30日版(征求意见稿)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充分依托公共通信资源,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有机结合,超前部 基本实现宽带网络的全面覆盖。建立地面网络与卫星网络有机结合、遍及城乡所有学校、覆盖各级 署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和教育机构的教育信息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 各类教育的绿色安全宽带网络,实现校校通宽带,人人可接入。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国务院教育行政部门负责统筹规划、部署、指导全国教育信息 第十七章:加强组织领 化工作;各有关部门积极支持,密切协作,共同推动。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 教育信息化以省级政府为主统筹推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 导 施主体。 明确推进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各级政府是教育信息化工作的责任主体。教育信息化以省级政府 为主统筹推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是教育信息化的实施主体。
增加: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加强教育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和队伍建设。制订相关政策措施, 形成标准测试、认证、培训、宣传和应用推广保障机制。加快标准制订步伐,完善教育信息化国 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体系,提升标准的采标率,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和软硬件系统互联互通。 第三部分:行动计划 超前部署教育信息网络。实施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升级换代。支持IPv6协议,与 IPv6互联网和现有IPv4互联网实现互联互通。到2015年,宽带网络覆盖各级各类学校,中小学接 第十六章:教育信息化 入带宽达到100Mbps以上,边远地区农村中小学接入带宽达到2Mbps以上;高校接入带宽达到1Gbps 以上。 基础能力建设行动

教育信息化政策培训

教育信息化政策培训
的开放共享;支持偏远地区、少数 民族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和薄弱 学校享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服务。
建立教育信息化公共安 全保障环境
加强基础设施设备和信息系统 的安全防范措施。采取有效的 内容安全防护措施,防止有害 信息传播。探索建立安全绿色 信息化环境的保障体系和管理 机制。
完善教育信息化标准体系
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形成标 准测试、认证、培训、宣传 和应用推广保障机制。促进 资源共建共享和软硬件系统 互联互通。 甘肃颂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甘肃颂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
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 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教育 规划纲要》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总体部署和 发展任务。
甘肃颂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2
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
面向未来 以教育理念 创新为先导 育人为本 坚持育人 工作方针 为本
任务七 加强队伍建设,增强信息化应用与服务能力
提高教师应用信息技 术水平
以中小学和职业院校教师 为重点,将教育技术能力 评价结果纳入教师资格认 证体系
建设专业化技术支撑 队伍
到2020年,实现教育信息 化专业人员信息化能力全部 达标,持证上岗。
优化信息化人才培养 体系
教育行政部门、专业机构和学校 管理者的定期培训制度,教育技 术能力培训和教育信息化领导力 培训,提升信息化规划能力、管 理能力和执行能力
甘肃颂大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1
优质数字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行动
建设国家 数字教育 资源公共 服务平台
建设教育云资源平台,汇聚百家企事业 单位、万名师生开发的优秀资源。
建设各级 各类优质 数字教育 资源
建立数字 教育资源 共建共享 机制

教育部关于下达2011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下达2011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

教育部关于下达2011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公布日期】2011.12.22•【文号】教发[2011]8号•【施行日期】2011.12.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正文教育部关于下达2011年全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计划的通知(教发[2011]8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部属各高等学校: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关于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精神和要求,综合考虑各地高校办学条件、社会需求等实际情况,我部研究制定了2011年各地各部门和教育部直属高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计划。

现将经各地各校编报的招生计划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地、各部门和各高校要认真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精神和要求,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把提高质量作为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主动适应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实际需求,加快发展继续教育,为广大社会成员提供高质量、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服务,在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和学习型社会进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二、认真研究分析当前成人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坚持大力发展非学历继续教育,稳步发展学历继续教育。

要加强与行业、企业等用人单位及其主管部门的沟通、协调,根据需求不断调整继续教育发展战略。

高等学校要统筹好校内外各种继续教育资源,合理安排成人高等教育分专业招生计划。

要加大对成人高等教育的投入,根据生源状况合理确定录取分数线和实际录取人数,保证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生源质量。

三、成人高等教育要坚持面向在职从业人员的办学方向,坚持以业余学习为主的办学形式。

普通高校不得举办成人脱产班。

各地、各部门一律不得为所属普通高校安排成人脱产班招生计划,也不得将函授、夜大等业余学习形式的招生计划用于招收成人脱产班学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 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1-2020年)(征求意见稿)2011年6月目 录序 言 1第一部分 总体战略 (4)第一章 现状与挑战 (4)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5)(一) 指导思想 (5)(二) 工作方针 (6)第三章 发展目标 (7)(三) 整体目标 (7)(四) 阶段目标 (7)第二部分 发展任务 (9)第四章 基础教育信息化 (9)(五) 运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9)(六) 运用信息技术保障基础教育公平 (10)(七) 运用信息技术提高基础教育教学质量 (10)(八) 推进学前教育、特殊教育和民族教育信息化 (11)第五章 职业教育信息化 (11)(九) 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快速发展 (12)(十) 应用信息技术提高职业教育实践教学水平 (12)(十一)以信息化促进职业教育教师队伍水平提升 (13)第六章 高等教育信息化 (13)(十二)以信息化促进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提高 (14)(十三)应用信息技术促进高校科研水平提升 (14)(十四)推动教育面向社会服务与文化传承创新 (15)第七章 继续教育信息化 (15)(十五)以信息化保障继续教育教学质量 (16)(十六)以信息技术提高继续教育教学及管理水平 (16)(十七)以信息化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17)第八章 教育管理信息化 (17)(十八)以信息化促进政府转变教育管理职能 (18)(十九)为政府科学决策和有效管理提供支持 (18)(二十)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校管理标准化、规范化 (18)(二十一)提高公共服务质量与水平 (19)第三部分 行动计划 (20)第九章 教育信息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计划 (20)(二十二)国家教育宽带网主干网建设工程 (21)(二十三)国家教育宽带网地区网与接入网建设工程 (22)(二十四)国家教育云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22)第十章 数字校园推进计划 (23)(二十五)基础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工程 (25)(二十六)职业教育信息化综合示范校建设工程 (26)(二十七)高等教育信息化创新建设与示范工程 (27)(二十八)基础教育数字校园达标计划 (29)(二十九)学习型社会支撑平台与国家开放大学建设工程29 第十一章 教育服务与监管体系信息化提升计划 (30)(三十)教育管理基础信息数据库建设工程 (31)(三十一)国家教育管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 (31)(三十二)学校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推进工程 (32)(三十三)高校网络信息安全监管体系建设与示范工程 (32)第十二章 优质教育资源建设与共享计划 (33)(三十四)教育资源建设应用和机制探索示范工程 (33)(三十五)基础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工程35(三十六)教育资源进家庭示范工程 (36)第十三章 教育信息化持续发展能力建设计划 (36)(三十七)教育技术能力培训计划 (37)(三十八)教育信息化标准研发与示范计划 (39)(三十九)教育信息化技术与装备研发及支撑研究基地建设计划..39(四十)教育信息化战略研究基地建设计划 (40)第四部分 保障体系 (41)第十四章 组织管理和政策法规保障体系 (41)(四十一)理顺教育信息化组织管理机制 (41)(四十二)建立健全教育信息化政策法规 (41)(四十三)成立教育信息化专家咨询机构 (42)第十五章 教育信息化体制机制改革与创新 (42)(四十四)建立经费投入保障体系 (42)(四十五)建立资源质量审核与评价机制 (43)第十六章 标准规范与战略咨询保障体系 (43)(四十六)推进教育信息化标准规范建设与应用 (43)(四十七)开展教育信息化发展战略研究 (43)第十七章 运维服务与安全保障体系 (44)(四十八)建立教育信息化运维服务体系 (44)(四十九)完善教育信息化安全保障体系 (44)第十八章 技术研发和产业保障体系 (45)(五十)建立教育信息化技术研发体系 (45)(五十一)强化教育信息化的产业支撑 (45)(五十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45)组织实施 46序言21世纪人类社会全面进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已深度融入国民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人类的生产方式、学习方式、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传统的教育体系与教学模式面临着时代变革的挑战,个性化学习、终身学习,以及学习型社会建设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需求。

为此,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先后制定和实施教育信息化发展规划,从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对教育信息化予以重视。

教育信息化是指在教育领域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开发利用信息资源和软件工具,支持信息交流共享、知识建构创新、师生全面发展,促进教育文化变革和社会文明进步的过程。

教育信息化对于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推进教育均衡、提供优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乃至全面实现教育公平与构建学习型社会都具有重要作用,以教育信息化引领和支撑教育现代化,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和政府领导下,我国教育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绩:覆盖全国的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和平台基本建成;各级各类的优质教育资源不断丰富,国家数字化资源体系初步形成;信息技术普及教育和专业教育持续推进,学生的整体信息素养得到全面提升;基于信息技术的教学模式层出不穷,学生个性发展与能力培养获得有效探索;教育管理信息化水平明显提高,推进了教育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

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我国教育信息化还存在着明显的发展性不足,与国际先进的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及国内信息化发展较好的部分行业的水平相比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难以满足国家教育事业改革与发展的迫切需要,主要表现在:全社会对教育信息化的革命性作用认识不够,教育信息化经费投入不足,政策法规与信息化的推进机制不健全,基础设施覆盖水平依然不高,教育信息资源数量和质量均显不足,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运行维护与信息安全保护等保障措施不健全,制约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

今后十年是我国迈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教育信息化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创新动力,也是国家信息化的基础性工程。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专门将“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列为一章,从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三个方面提出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目标和路线,并将“国家教育信息化工程”列为2010‐2012年亟待组织实施的十大工程之一。

必须充分认识教育信息化建设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整合全社会的相关资源,着力提升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水平,力争用十年的时间将我国教育信息化从“起步”、“应用”阶段推进到“融合”、“创新”阶段。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第一章 现状与挑战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十分重视教育信息化工作。

自1994年启动中国教育与科研网(CERNET)建设以来,经过“211工程”、“985 工程”、“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工程”、“西部大学校园网”、“校校通”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建设,教育信息化得到了快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重要性得到了全社会越来越广泛的认可。

目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以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CERNET)与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CEBSat)为支撑的全国教育信息网络基础设施;高等学校校园网已经普及,其他类别学校也不同程度的建有校园网并以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

初步建成了国家基础教育资源库、高等优质教育课程资源库、国家职业教育资源库。

信息化在教、学、科学研究各个环节得以应用,促进了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

基于网络的信息公开、招生录取、就业服务、认证服务得以应用;教育部机关建成了办公信息网和内外政务信息平台,并陆续开展了视频会议、网上合作研究、网上招生录取、网上就业服务等重大应用,初步实现了部门和学校间的政务信息联网交换。

尽管已经取得显著的进展,但我国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依然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覆盖不足,整体发展失衡,区域、城乡差距较大;教育信息资源仍显不足,优质适用的资源严重缺乏,资源的有效利用共享水平较低,优质教育资源的良性建设模式尚未建立,资源开发体制单一,市场力量参与不足,共建共享机制不完善;信息技术与教育的融合亟待深入,应用水平亟待提高;教育管理信息化发展整体水平不高,尚未形成有效的业务系统数据资源整合、交换、共享体系,数据集中程度低,信息孤岛现象突出。

第二章 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一)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纲要》的总体部署,以深化融合、改革创新、支撑引领、惠及全民作为教育信息化工作的指导思想。

深化融合,以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为核心,大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理念、教育内容、教育模式、教育管理体制的全面融合,全面提升教育改革和发展水平。

改革创新,在信息技术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上,建立新型信息化教学环境,优化教育模式,推动教育改革,促进信息时代的教育创新,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支撑引领,发挥信息技术对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支撑作用,从教育未来发展的趋势出发,着力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开展创新应用试点,引领教育的未来发展。

惠及全民,提升全民信息技术素养,提高全民信息化学习能力,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教育需求,让全民成为教育信息化的促进者和受益者,共同建设惠及全民的学习型社会。

(二)工作方针在加快教育信息化整体进程中,确立前瞻部署、科学发展;需求导向、服务应用;统筹规划,共建共享;政府推动,多方参与的工作方针。

前瞻部署、科学发展。

以促进信息时代全民教育的发展为导向,面向未来,进行前瞻部署。

把促进学习者的全面发展,落实科学发展要求,作为检验教育信息化工作成效的根本标准。

需求导向、服务应用。

把握教育信息化优先发展和服务全局的关系,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各级各类教育改革对信息化的需求作为工作的着力点。

强化信息技术在各级各类教育中的应用,把教育信息化落实到每一所学校、每一个班级,体现在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中。

统筹规划、共建共享。

从宏观战略高度科学规划,加强全局性部署。

在统一标准规范指导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参与建设、共享成果,促进可持续发展,从根本上提高教育信息化建设的效率、效果和效益。

政府推动、多方参与。

充分发挥政府在教育信息化中的重要作用,选择好教育信息化推进工作的抓手。

在政府推动下,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形成开放合作、教育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服务创新多方共赢的良性局面。

第三章 发展目标(三)整体目标未来10年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整体目标是:以保证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与创新为宗旨,深入推动信息技术与教育融合,为全面实现《纲要》提出的“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这一重大战略目标提供全方位的有力支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