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疾病概述: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临床上分为呼吸道型和肾病理变化型两种类型。
病原病毒能在发育的鸡胚中生长良好,也能在气管器官组织培养中增殖。
病毒经56℃15分钟或45℃90分钟即被灭活,对乙醚敏感,50%氯仿室温下作用10分钟、0.1%去氧胆酸钠4℃作用18小时能使病毒完全失去感染性。
病毒对常见消毒剂敏感,0.05%或0.1%的β戊酮内酯(BPL)或0.1%福尔马林均可使其失活。
流行病学:自然感染仅见于鸡、雉鸡,各种年龄的鸡均可感染,但以雏鸡发病最严重。
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带毒鸡,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天。
病毒主要存在于呼吸道渗出物中,也可在肾和法氏囊中增殖。
传播途径通过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经污染的饮水、饲料和垫料传播。
本病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几乎全群发病。
一年四季都可发生,但以气候寒冷的季节较为严重。
临床症状: 人工感染的潜伏期为18~36小时,自然感染的潜伏期长,有母源抗体的幼雏潜伏期可达6天以上。
雏鸡突然出现呼吸症状并很快波及全群,病鸡表现为气喘、咳嗽、打喷嚏、气管鸣音和流鼻涕,精神沉郁、畏寒、食欲减少、羽毛松乱、打堆,个别鸡鼻窦肿胀、流泪。
6周龄以上的鸡症状不明显,主要是气管鸣音、喘气和轻微咳嗽等。
蛋鸡产蛋量下降,并产软壳蛋、畸形蛋或粗壳蛋,蛋白稀薄如水样,蛋黄与蛋白分离以及蛋白粘壳等。
肾病理变化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发生多、流行范围较广的疾病,20~30日龄是其高发阶段。
病初,病鸡表现怕冷、喷嚏和咳嗽,有的张口喘气及气管鸣音,2~3天后出明显的全身症状,表现为厌食、拱背、饮水量增大,拉白色水样粪便,粪便中含有大量尿酸盐。
病鸡失水,肌肉干燥,冠髯及皮肤发绀。
出现上述症状2~3天后开始死亡,7天后达到死亡高峰,逐渐至15~17天停止死亡,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成年鸡很少发病。
本病发病率高,雏鸡的死亡率为25%,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低,感染肾型毒株一般死亡严重。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综述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引起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性、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传染病。
其特征是气管罗音、咳嗽和打喷嚏;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忙;雏母鸡感染IBV病毒后可引起永久性的输卵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蛋鸡感染后抵抗力降低,产蛋数量和品质下降;此外该病还可能侵害肾脏以及造成病鸡肾脏肿大、苍白,有大量尿酸盐沉积,胃肠道病变,肌肉损伤等。
鸡部分年龄性别和品质均易感,但主要侵害1-4周龄的幼鸡。
传染性支气管炎可引起鸡的增重、饲料报酬以及生产性能降低,也易引起混合感染而提高鸡群的死亡率。
病原学传染性支气管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 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
病毒颗粒略呈球状,直径80~120nm,有时呈多形性,有囊膜及许多梨状纤突,呈放射状排列,纤突长约20nm,末端呈球形,纤突之间有较宽的间隙,易从病毒粒子上脱落,核衣壳螺旋状对称。
基因组为单分子线状正链单股RNA,大小为27000~32000nt,是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因而易发生突变,产生许多抗原性及致病性的变异株。
IBV含有三种病毒特异主要结构蛋白,即纤突(S)、膜(S)糖蛋白及内部核衣壳(N)蛋白。
S蛋白由两种糖多肽S1和S2各2-3个拷贝构成,血凝抑制和大多数中和抗体都是由S1引起。
M蛋白仅有10%暴露于病毒外面。
N蛋白缠绕RNA基因形成核糖核蛋白体(RNAP)。
此外,还有第四种蛋白,即小膜蛋白(E),它以很小的量结合在囊膜上,可能与病毒子形成有关。
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渗出物中。
肝、脾、肾和法氏囊中也能发现病毒。
本病毒能在10-11日龄的鸡胚中生长,还能在鸡胚肾细胞、肝细胞以及鸡肾细胞培养上生长,也能在非洲绿猴肾细胞株中连续传代。
禽病学讲义-第二章 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3-传染性支气管炎)
禽病学(Avian Medicine)讲义第二章家禽的病毒性传染病第三节传染性支气管炎(Infectious Bronchitis, IB)一、概述: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疾病。
临床上以咳嗽,喷嚏,雏鸡流鼻液,产蛋鸡产蛋量少,呼吸道粘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为特征。
二、病原学: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属于冠状病毒科(Coronaviridae)、冠状病毒属。
(注:猪的传染性胃肠炎和流行性腹泻也属于冠状病毒病。
)有囊膜的RNA病毒,病毒粒子含有3种病毒特异性蛋白:衣壳蛋白(N)膜蛋白(M)和纤突蛋白(S,对于决定病毒毒力强弱有重要作用)。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较多,目前报道过的至少有27个不同的血清型。
目前所知,冠状病毒科病毒只感染脊椎动物,与多种动物和人的疾病有关。
病毒的抵抗力:(总体不强)可以使用鸡胚分离病毒,病毒能在10-11胚龄的鸡胚中生长,导致鸡胚萎缩。
大多数病毒株在56˚C 15min失去活力;但对低温抵抗力很强,在-20˚C时可存活7年。
一般消毒剂,均能在3-5min内将其杀死。
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1%石炭酸和1%NaOH(pH12)1h,而在pH7.8时最为稳定。
血凝活性:IBV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C下处理3h后,可具有血凝活性,并且这一活性能被特异性抗血清所抑制。
利用该特性,有些实验室建立了鉴定IBV毒株或监测抗体水平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但该方法目前尚缺乏规范标准。
三、流行病学:鸡是IBV的自然宿主,各种龄期的鸡均易感,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也比较高,一般以40日龄以内的鸡发病最严重。
本病经呼吸道传染,也可通过消化道感染(通过饲料、饮水、鸡舍、笼具感染)。
一年四季均能发生,但以冬春季节多发(特别是天气寒冷且潮湿的时候易发生)。
饲养管理不良等易造成本病的发生(卫生状况不良,存在大量大肠杆菌、支原体的鸡舍易发生)。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
定期进行抗体检测, 确保狗狗体内抗体水 平充足。
避免与患病犬只接触
1
避免让狗狗接触已经感染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犬 只。
2
不要带狗狗去宠物医院等容易接触到患病犬只的 场所。
3
如果狗狗接触过患病犬只,及时进行隔离观察, 避免传染给其他犬只。
保持环境清洁和消毒
定期清洁狗狗的生活环境,包括 狗窝、食具、玩具等。
避免与患病犬只接触
接触患病犬只是导致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重要途径,应避免与患病 犬只接触。
保持犬舍卫生
定期清洁犬舍,清除污垢和细菌,保持干燥和通风。
社区宣传和教育
提高公众意识
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认识和预防意识。
提倡社区合作
鼓励社区居民与当地动物卫生部门合作,共同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疫情。
及时报告疫情并采取措施
疫情监测和报告
建立有效的疫情监测和报告系统,及时发现和控制犬 传染性支气管炎疫情。
隔离和治疗
对患病犬只进行隔离和治疗,以防止疫情扩散。同时 对接触过患病犬只的犬只进行观察行彻底消毒和灭菌,以消灭 病原体。
THANK S感谢观看
2023-11-11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
目录
•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概述 •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 •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治疗 •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护理 •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预防和控制策略
01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概述
定义和症状
定义
犬传染性支气管炎,也称为犬窝咳,是由多种病原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
症状
病犬会出现咳嗽、打喷嚏、流鼻涕、发热等症状,有时还会出现呕吐和腹泻。
病原和传播途径
病原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目前广泛流行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不但会引起鸡只死亡,而且临诊型感染和亚临诊感染(常被忽视)均会致使鸡群生产性能下降,饲料报酬降低。
常继发或并发霉浆体病、大肠杆菌病、葡萄球菌病等,导致死淘率增加,还常被漏诊、误诊。
该病病原的血清型较多,新的血清型不断出现,加上不适当的免疫程序,常导致免疫失败,致使该病不能得到有效控制,给养鸡业造成巨大损失。
一、病原和流行病学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属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为单股正链RNA病毒。
有囊膜,囊膜表面有花冠状的纤突。
纤突蛋白S1片段与诱导产生病毒中和抗体和血凝抑制抗体有关,S2片段与病毒吸附细胞有关。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本身没有血凝特性,但是经胰酶、卵磷脂酶C、家兔A型魏氏梭菌等处理后具有血凝活性。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能干扰新城疫病毒的增殖。
鸡气管上皮细胞对该病毒易感性很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血清型众多,目前至少有29种,并且新的血清型和变异株不断出现。
通过S1基因系列分析,可将病毒株分为5个不同类群:荷兰型、美国型、欧洲型、Mass型和澳大利亚型。
H120、H52、M41为Mass型。
T株、Gray株、Hotle株为肾型传支毒株,与呼吸型传支M41、H52的区别很大。
我国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流行株为:Mass、T、Hotle、Gray株,以及大量的变异毒株。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临诊上分为呼吸型、肾型、肠型等。
幼龄母鸡感染呼吸型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可引起输卵管永久性退化性成熟后丧失产蛋能力。
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可直接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引起间质性肾炎。
本病传播方式主要为气源性,在集约化鸡群1~2天内很快波及全群。
尚不能证明本病能经鸡胚垂直传播。
我国学者所报道的腺胃病变型传支:多数学者认为是由冠状病毒引起的,为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一种病变型。
但有人认为,腺胃传支就是禽流感的代名词。
也有人从相应的病料中分离到新城疫强毒。
吴延功等(1999)认为我国学者所报道的腺胃病变型传支的主要病原是禽网状内皮组织增殖病病毒,但冠状病毒、呼肠孤病毒也能在该病的发病中起到重要的协同作用,应将该病定名为传染性腺胃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鉴别诊断要点
肾型发病鸡肾肿大、色变淡、呈花斑状
肾型发病鸡肾肿大,两侧输尿管见白色尿酸盐沉积
肾型发病鸡肾极度肿胀,两侧输尿管及整个肾见白色尿酸盐沉积
肾型发病鸡肾肿胀,输尿管和泄殖腔见白色尿酸盐沉积
肾型发病鸡胆囊肿大。内有沙泥样物
生殖型发病产蛋鸡卵泡出现充血、出血和变形
(3)、产蛋鸡卵泡充血、出血或变形,输卵管水肿。产蛋恢复后,个别:采取综合性防疫措施是防制本病发生的良策,要保持鸡舍,饲养管理用具、运动场 地等清洁卫生、实施定期消毒,严格执行隔离病鸡等防疫措施。
2、疫苗接种:疫苗使用是较为有效的防制措施,接种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弱毒疫苗有一定的成效。 该苗分别由两个毒株制成,H120疫苗用于初生雏鸡的首免,不同品种的鸡均可使用,在3~5日龄时 就可滴鼻或加倍剂量饮水免疫;到1~2月龄时,用H52疫苗加强免疫。H52疫苗专供1月龄以上鸡应 用,初生雏鸡不能使用。免疫期:H120苗为2个月,H52苗为6个月。也可用进口鸡新城疫、传染 性支气管炎(含肾型)二联疫苗滴鼻预防。同时还可对3日龄以上不同时期的鸡用鸡传染性支气管 炎(含肾型)油佐剂灭活苗进行皮下和肌内注射。为使种鸡将母源抗体传递给雏鸡,需要对种鸡重 复免疫,在产蛋期每10~12周一次,每羽0.5mL,免疫效果较佳,可使后代雏鸡获得一致的母源抗 体。除上述疫苗外,对种鸡蛋鸡,可在产蛋前2~4周皮下或肌内注射鸡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 减蛋综合征三联疫苗,每羽0.5mL;此外,还有新支感(H9)三联油乳剂苗等,各地可根据实际需 要适时选用。
三、传染性支气管炎(IB)
抵抗力
• 多数病毒株在56º C15min灭活, • -20 º C能保存7d之久。 • 病毒对一般消毒剂敏感,在0.01%高锰酸 钾3min内死亡。
• 华威Ⅱ效果较好.
• 病毒在室温中能抵抗1%HCl(pH2)、 • 1%石炭酸和1%NaOH(pHl2)1h.
2、流行病学
• 本病仅发生于鸡,各种年龄的鸡都可发病, 但雏鸡最为严重。 • 病程一般为1~2周,雏鸡的死亡率可达25 %,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很低。 • 康复后的鸡具有免疫力,血清中的相应抗 体至少有一年可被测出,但其高峰期是在 感染3周前后。 • 有母源抗体的雏鸡有一定抵抗力(约4周)。
• • • • 严格执行卫生防疫措施。 鸡舍要注意通风换气,防止过挤, 注意保温,加强饲养管理,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增强鸡体抗病力。
• 常用M41型的弱毒苗如H120、H52及其灭 活油剂苗。 • 一般认为M41型对其他型病毒株有交叉免 疫作用。 • H120毒力较弱、对雏鸡安全; • H52毒力较强、适用于20日龄以上鸡; • 油苗各种日龄均可使用。
一般免疫程序
• 5~7日龄用H120首免; • 25~30日龄用H52二免; • 种鸡于120~140日龄用油苗作三 免。
• 使用弱毒苗应与NDV弱毒苗同时或间隔10d 再进行NDV弱毒苗免疫,以免发生干扰作 用。 • 对肾型IB,弱毒苗有Ma5,1日龄及15日龄 各免油剂苗,按0.2~ 0.3ml/雏、0.5ml/成鸡皮下注射。
肾型传支
• 肾型毒株感染鸡,呼吸道症状轻微或不出 现,或呼吸症状消失后, • 病鸡沉郁、持续排白色或水样下痢、 • 迅速消瘦、饮水量增加。 • 雏鸡死亡率为10%~30%,6周龄以上鸡死 亡率在0.5%~1%。
4、病变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2. 传染源
病鸡和带毒鸡是本病主要的传染源。病毒存在 于呼吸道、消化道、生殖道的分泌液中,排出病 毒,污染的垫料、饲料和饮水,可成为传播媒介。 病鸡康复后可带毒49天,在35天内具有传染性。
近年来已建立起直接检查感染鸡组织中IBV核 酸的RT-PCR方法。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鸡胚后,胚胎发育受阻为侏儒 胚,右为发育正常鸡胚
(图片引自传染病教研室保存的动物传染病幻灯片)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感染鸡胚后,胚胎发育受阻为侏儒 胚,左为发育正常鸡胚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一般免疫程序为10~14日龄用H120首免,25~ 30日龄二免,种鸡于120~140日龄用油苗作三免。 使用弱毒苗应与NDV弱毒苗同时或间隔10天再进 行NDV弱毒苗免疫,以免发生干扰作用。弱毒苗 可采用点眼(鼻)、饮水和气雾免疫,油苗可作皮下
肾型 弱毒苗可用Ma-5,在1日龄及15日龄各 免疫一次,可采用点眼(鼻)、饮水和气雾方法免疫。 此外,还可用多价(2~3个型毒株)灭活油剂苗,皮 下注射。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输卵管萎缩和变形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输卵管萎缩,系膜囊肿
(图片引自吴清民主编《兽医传染病学》)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鸡肾脏严重出血,中间为正常肾
(图片引自郑明球、蔡宝祥主编《动物传染病诊治彩色图谱》)
3.发病时采取的措施 (1)病鸡群隔离,病死鸡要无害化处理(深埋、 焚烧或化制)。 (2)对污染环境、用具进行严格消毒。 (3)疫区内外的易感动物应及时进行免疫接种。
传染性支气管炎防控
二、病原学
本病在1930首先美国报道,1936年确定该病的病因,1960
年左右普遍使用H120疫苗。我国于1972年报道了IB的存在
20世纪60年代发现肾病变。1956年Jungherr与其同事报道
了1951年的Connecticut株和1941年的Massachusetts株, 这两株虽然都引起相似的疾病,但却不能有交叉保护或交叉中 和,且首次证实IB病原不止一个血清型。
病毒粒子成圆形,直径80-120nm,有囊膜。
IB对环境抵抗力不强,对普通消毒药敏感。用1%的石炭酸、
1%来苏尔、0.1%高锰酸钾、70%酒精等在3-5min即被灭 活。
病毒能在9-11日龄的鸡胚上生长和繁殖,
并能引起一系列特征性典型变化:如 “蜷曲
胚,僵化胚,侏儒胚”,尿囊膜增厚,卵黄 囊缩小。
因,需选用合适的疫苗或多价疫苗;目前使用最多的弱 毒疫苗为H52/H120(Mass)和Ma5、QX,4/91等
• 本病尚无特异的治疗方法,一般对症治疗效果也不确切
,主要是通过免疫控制。
• 平时必须进行的严格的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
消毒。
• 通过IBV群特异性抗体检测试剂盒的快速检测,
掌握雏鸡不同日龄母源抗体消长变化的规律。
传染性支气管炎的防控
一、概述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科、冠 状病毒属的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引起的, 是一种鸡的急性、高度接触性的传染病,以呼 吸道和泌尿生殖道为主要病变。
传支的分型
分型 临床型 血清型 基因型 保护型
分型依据
意义
临床趋嗜组织以病理 呼吸型、肾型、生殖性、
变化
• 产蛋鸡产蛋率急剧下降,降幅达30%-50% • 蛋品质发生改变:沙皮蛋、软皮蛋、退色蛋
传染性支气管炎
澳龙
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IB)
东方
澳龙
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IB)
鸡传染性支气管是由病毒引起的一 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病 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液、打喷嚏、 发生气管罗音、呼吸困难。产蛋鸡产蛋 量下降,畸型蛋增多。肾型传支出现肾 肿大,尿酸盐沉积。
东方
澳龙
流行特点
1、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季较为严重。
2、各种年龄、品种的鸡均易感,以40日龄内的雏鸡最 为严重。
3、通过空气飞沫经过呼吸道或被污染的饲料、饮水经消化 道感染发病。 4、鸡群拥挤、过冷过热、通风不良,饲料维生素、矿 物质缺乏均可促进本病发生。
东方
澳龙
症状与病变
1、雏鸡突然发病,迅速表现咳嗽、流泪、流鼻涕、 气管罗音、呼吸困难等症状 。
东方
澳龙
治疗方法
1、发病早期用相应的传支高免抗体,每只鸡1毫 升肌注。
2、用禽毒克饮水,同时加入呼感威或禽感康。
3、饲料或饮水中补加 强力补328或高力维他或 维他富-1200。 4、用禽病消或速可治防细菌继发感染。
东方
澳龙
注 意
1、停用磺胺、痢特灵、庆大霉素等药物。
2、防低饲料蛋白2%-3%。
3、提高舍温,加强饲养管理。
东方
澳龙
症状与病变
2、发病后精神不振,翅膀下垂,羽毛逆立,怕冷 打堆。排米汤样粪便。
东方
澳龙
症状与病变
3、产蛋鸡产蛋率下降,畸型蛋增多,蛋壳粗糙。 蛋清稀薄如水。
东方
澳龙
症状与病变
4、气管、支气管充血,有水样黄白色液体 。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促进国际组织的作用
加强与国际组织的合作,共同推动全 球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防控工作的开 展。
加强国际贸易政策协调
在国际贸易政策方面加强协调,促进 疫苗、药物等防控物资的国际流通与 合作。
04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研 究进展
病毒基因组研究
病毒基因组结构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基因组为单 股正链RNA,长度约为23kb,
动物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病 毒可在动物体内不断变异和进化,产 生新的病毒株,对动物健康和生态平 衡造成威胁。
动物感染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不 仅会影响动物的生长和繁殖,还会降 低动物的抵抗力,使其容易感染其他 疾病。
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流行和爆发会对社会经济造成严重影响。由于病毒的传播速 度快、范围广,会导致大量人员病假、缺勤,影响生产和工作效率。
病毒变异研究
病毒变异机制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的变异机制主要包括点突变、重组和 基因缺失等,这些变异导致了病毒的抗原变异和致病力变 化。
变异对病毒传播的影响
病毒变异影响了病毒的传播能力和致病力,对于病毒的流 行病学特征和疫情控制具有重要意义。
变异对疫苗免疫效果的影响
针对病毒变异的疫苗免疫效果研究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例 如针对病毒S蛋白变异的疫苗免疫效果研究,有助于开发 更有效的疫苗。
特性
IBV具有高度变异性,容易产生新的变异株,对鸡的呼吸系统和泌尿生殖系统造 成损害。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分类与分布
分类
IBV属于冠状病毒科,有多个血清型,不同血清型之间交叉保 护力较弱。
分布
全球范围内均有IBV的分布,是养鸡业中重要的传染病之一。
传染性支气管炎1
病理变化(肾 型)
肾脏苍白、肿大、小叶突出。肾小管和输尿管扩
张,沉积大量尿酸盐,使整个肾脏外观呈斑驳的
白色网线状,俗称“花斑肾”。
在严重病例中,白色尿酸盐不但弥散分布于肾表
面,而且会沉积在其他组织器官表面,即出现所 谓的内脏型“痛风”。
发生尿石症的鸡除输尿管扩张,内有砂粒状结石
家畜传染病学 Lemology of domestic animals
传染性支气管炎 (Infectious bronchitis,IB)
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的
病毒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其特征是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和呼吸道黏膜呈浆
液性卡他性炎症。
复后的蛋鸡产蛋量很难恢复到病前的水平。
肾型
初表现短期(约1d~4d)的轻微呼吸道症状,
包括啰音、喷嚏、咳嗽等,但只有在夜间才较明
显。如无混合感染,常常容易被忽视。
呼吸道症状消失后不久,鸡群会突然发病,出
现精神不振、拱背扎堆等症状,同时排出水样白 色稀粪,内含大量尿酸盐。
21d后死亡停止,死亡率约30%。
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该属的代表种。
形态特征 血清学 生物学特征 抵抗力
流行病学(Epidemiology)
易感性 传染途径:本病的主要传播方式是病鸡从呼吸
道,经消化道传染。
流行病学:本病一年四季流行,但以冬春寒冷
季节最为严重。过热、拥挤、温度过低、通风 不良、饲料中的营养成分配比失当、缺乏维生 素和矿物质及其他不良应激因素都会促进本病
生物学特性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本身不能直接凝集鸡的红细
胞,但经过1%胰酶或磷脂酶C在37℃下处理3h后
传染性支气管炎含图解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传染的病毒性呼吸道和泌尿生殖道疾病。
其特征是咳嗽、喷嚏、气管啰音和呼吸道黏膜呈浆液性卡他性炎症。
如发生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还会出现病鸡肾肿大、肾小管和输尿管内有尿酸盐沉积等病理变化。
雏鸡通常表现流鼻液、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有时会发生死亡;产蛋鸡则以产蛋量减少和蛋白品质下降较为常见。
历史与分布本病于1930年春在美国北达科他州首先发现。
1931年由Schalk和Hawn正式报道。
1936年Beach和Schalm确定了该病的病原,1937年Beaudette和Hudson首次利用鸡胚培养该病毒。
1956年Jungherr等证明IB的病原不只一个血清型。
1962年Winterfield和Hitchner发现了肾病变型传染性支气管炎(IB-nephrosis form)。
目前,该病在世界上大多数养鸡地区都有发现。
我国于1972年由邝荣禄教授在广东首先报道了IB的存在。
此后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有报道,现该病已蔓延至全国大部分地区,给养鸡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本病病原是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nfectious bronchitis virus,IBV),属于冠状病毒科冠状病毒属,是该属的代表种。
IBV多数呈圆形或椭圆形,直径约120nm,病毒粒子有囊膜,表面有长约20nm的杆状纤突。
各毒株在蔗糖溶液中的浮密度不同,峰值常在(1.15~1.18)g/ml之间,离心时为避免丢失病毒纤突,离心力最好不要超过100 000g。
IBV的基因组核酸为不分段的正链单股RNA,具有感染性,全长约27 000个核苷酸。
主要编码3种病毒特异性结构蛋白,即纤突糖蛋白(S)、膜蛋白(又称基质糖蛋白,M)、核衣壳蛋白(N)。
其中S蛋白合成后会裂解为S1和S2两条糖多肽亚单位。
研究表明,血凝抑制抗体和大多数病毒中和抗体都是由S1诱发的,病毒的组织嗜性也与S1有密切关系。
由于IBV的基因组核酸在复制过程中易发生突变和高频重组,所以IBV的血清型众多。
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因传染性支气管炎炎(Infectious Bronchitis)的病原为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这是一种高度传染性,具有多种血清型和不同致病力的冠状病毒。
一些病毒株嗜肾,但大多数病毒株对呼吸系统有亲和力。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鸡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呼吸道传染病,于1931年首次报道于美国,现在世界范围内发生。
传播病毒经空气传播,直接接触病鸡的飞沫状分泌物和被污染的鸡舍、饲料、饮水及其他物品而感染。
一些康复鸡可持续带毒几个月。
鸡群一旦发生感染,传播十分迅速。
易感动物在自然条件下,只有鸡感染,各种年龄的鸡都易感,但不同品种和品系的鸡易感性有差异。
在肉用仔鸡,传染性支气管炎主要导致全面生产性能的下降(增重下降、饲料转换率降低和屠宰废弃率增加),尤其在有霉形体感染的鸡群更为严重。
症状如无大肠杆菌、霉形体、新城疫、副鸡嗜血杆菌、产碱杆菌等所致的继发或并发感染,本病的死亡率较低。
IB肾型毒株的毒力较强,可引起较高的死亡率,但IB肾型毒株引起的感染具有较明显的地方流行性。
本病主要表现精神沉郁,眼鼻有分泌物,喘气,打喷嚏,咳嗽,气管罗音等。
发病率较高,但症状的严重程度不一。
产蛋鸡感染后呼吸道症状不甚明显,但产蛋率明显下降(可达70%),且永远不能恢复到正常水平。
同时蛋的品质降低,出现软壳蛋、畸形蛋,蛋清水样。
若病鸡同时感染了霉形体,则呼吸道症状加重,并引起慢性呼吸道病(CRD)及气囊炎。
病理变化IB的病变主要集中在气管和支气管。
由于感染的严重程度不同,气管有轻度至中等程度的炎症和卡他性渗出物。
气囊混浊,囊壁增厚,甚至在囊内见干酪样渗出物。
另可见心包炎和肝周炎。
肾型毒株感染则见肾炎和输卵管炎,表现肾脏肿胀、苍白,在输尿管和肾小管中常见尿酸盐结晶。
诊断根据病史、流行病学、症状和病变可疑为本病,确诊则需进行病毒分离和鉴定。
气管涂片的荧光抗体检查可用于快速诊断(检查病料中的IBV)。
采用病毒中和试验、HI试验以及ELISA等血清学试验,有助于本病的诊断。
传染性支气管炎(IB)
传染性支气管炎(IB)是由冠状病毒引起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
可分为:呼吸型传支,肾型传支,腺胃型传支,生殖型传支,肠炎型传支,深肌型传支.血清型较多,不同血清型间无交叉免疫力或很弱。
流行特点本病在自然条件下只能感染鸡,各个日龄,品种的鸡群均可发病,以雏鸡最为严重,死亡率高,成年鸡发病后产蛋率急剧下降,而且难以恢复。
发病季节主要在秋末,冬季,早春。
本病传染源主要是病鸡和康复后的带毒鸡,病鸡呼吸道分泌物和咳出的飞沫中含有大量病毒,粪便和鸡蛋中也带有大量病毒,鸡与鸡之间高度接触传播。
对于雏鸡来说,饲养管理不良,特别是鸡群拥挤,空气污浊,温度忽高忽低,容易诱发本病。
临床症状:①呼吸型传支雏鸡发病多在5周龄以内,几乎全群同时发病。
最初出现呼吸道症状(流鼻涕,流泪,咳嗽,打喷嚏,呼吸费力,伸颈张口呼吸)当鸡群寂静并有许多鸡聚在一起时,可以听到伴碎呼吸发出的一种特殊的嘶哑的呼吸的声音。
随着病情的发展全身症状逐渐加重,精神萎靡,缩头闭目昏睡,两翅下垂,羽毛蓬松无光,畏冷扎堆,食欲减退,身体消瘦,体重减轻。
病程1-2周或更长。
发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
②肾型传支多发于20-50日龄的幼鸡,典型的病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出现一过性的喘气,咳嗽,随后症状消失,呈现短暂的表面康复的假象,半天至一天后进入第二阶段,呈现出严重的全身症状,喘气咳嗽,精神沉郁,厌食,排灰白色水样稀便,能听到鸡群“哗啦哗啦”的排便声音,严重脱水,脚抓干枯,迅速脱水死亡。
整个病程21-25天,死亡率在10%-30%。
③腺胃型传支多发于20-80日龄的鸡群。
病程10-25天,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精神沉郁,饮食废绝,流泪,眼肿,有时有呼吸道症状,腹泻,极度消瘦,陆续死亡,发病率可达90%。
死亡率一般30%左右。
④生殖型传支发于蛋鸡,种鸡多在150-210天临近高峰的鸡群。
与应激因素有关。
首先出现呼吸道症状和全身症状,继而产蛋率下降,再接着出现较多的畸形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传染性支气管炎(IB)
文/黄河清
传染性支气管炎是由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高度接触性,病毒性呼吸道和生殖道甚至消化道转染病。
其特征是气管罗音、咳嗽、打喷嚏。
没有获得母源抗体的雏鸡由于呼吸道或肾脏感染可引起死亡。
雏母鸡感染后可引起永久性输软管损伤,到性成熟丧失产蛋能力。
一、病原学
属于冠状病毒,具有呼吸道,胃肠道和神经系统嗜性,分别引起相应的症状。
IBV有18种血清型,毒株之间抗原性差异很大,不同血清型之间不能或很少交叉保护,因而给本病防治带来很大的困难。
IBV在60℃40分钟,新农褔50分钟,搏灭杀40分钟和其它消毒药可将其灭活。
二、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各年龄的鸡均易感,但主要侵害6周龄以内的雏鸡,6周龄以上
通常不会发生死亡。
产蛋鸡出现产蛋质量和数量下降。
2、传播途径:病鸡、带毒鸡是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感染。
也
可通过空气、尘埃、飞沫,被污染的饲料,饮水,工具,用具等间接传播。
3、流行形式: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秋冬季多发,这与冷应激、饲养密度、通风程度有关,肾型多发于20—25日龄的雏鸡,腺胃型多发生于20—80日龄的鸡。
发病率可达90%以上,死亡率各型有差异。
呼吸型25%左右,肾型10-15%左右,腺胃型50%以上。
6周龄以上的鸡死亡率约5%。
三、临床症状
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播迅速,潜伏期短,自然感染潜伏期为3-7天,人工感染只需18—48小时内就出现症状。
IB病毒的变异毒株不断出现,致使病毒对组织器官亲嗜性发生变化,导致不同症状和病理变化的出现。
1、呼吸型:10日龄-6周龄临床症状较明显,死亡率25%以上,气喘、张口呼吸、
咳嗽,有特殊的呼吸响声,夜间听得最清楚。
流泪,流鼻涕,眼鼻肿胀。
病鸡逐渐消瘦,脚、爪干燥无光泽。
6周龄以上和成年鸡的症状相似,但较轻微,表现呼吸困难,咳嗽,气管罗音不明显,鼻腔很少分泌物。
产蛋鸡除有呼吸道症状外,产蛋量下降25—50%,需要1—2个月才能恢复原来的水平。
畸形、软壳、粗壳蛋增加,蛋白稀薄如水。
2、肾型:20-30日龄是高发阶段,40日龄以上发病较少,诱发的因素是短暂的
低温,造成冠状病毒迅速在体内繁殖复制。
冷应激诱发肾型IB起了主要作用。
因此,雏鸡前三周要做好保温工作。
鸡群发病后突然死亡,数量突然增加,急剧下痢,拉白色水样含尿酸盐稀粪,皮肤发绀,有轻微呼吸道症状,咳嗽、打喷嚏、气管啰音;发病后2—3天出现死亡,第6-10天为死亡高峰,死亡率10-40%,随后逐渐下降。
3、腺胃型:羽毛松乱不整,站立不稳,采食和饮水急剧下降。
有黄绿色下痢,
眼肿流泪,严重者双目失明,伴有呼吸道症状,咳嗽,张口呼吸,气管啰音,甩头、欲甩出鼻腔、口腔的黏液。
病中后期极度消瘦(与马立克相似),衰竭死亡。
病程为15~35天。
死亡高峰在5—8天,死亡率30%左右,如有并发症死亡率可达90%以上。
精神沉郁、呼吸困难严重时张口伸颈呼吸
严重脱水、爪干燥无光水样稀粪、尿酸盐增多
四、病理变化
1、呼吸型:雏鸡气管、鼻道和窦中有浆液性,卡他性和干酪样渗出物。
气囊浑
浊含有黄色干酪样渗出物,气管中后段有干酪样的子。
产蛋母鸡卵黄性腹膜炎,卵巢充血出血,变形,输卵管萎缩,有囊肿。
2、肾型:肾肿大,苍白,肾小管和输尿管充满尿酸盐结晶,充盈扩张,呈斑状“花肾”外观。
法氏囊有时充血出血,有些病例出现心包积液和腹水。
3、腺胃型:腺胃极度肿胀,肿大如球,腺胃增厚2—3倍,胃黏膜出血,溃疡,
腺胃乳头平整,个别病例腺胃乳头出血,肌胃角质膜溃疡,胰腺肿大出血,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十二指肠黏膜出血,直肠,泄殖腔黏膜出血,肾肿大,肾和输尿管有尿酸盐沉积。
慢性病例气管有浆黄色干酪样滲出物气管黏膜充血出血
乳头界线不清肾苍白肿大、大量尿酸盐沉积
五、诊断
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可作初诊。
确诊须进行病毒分离,血清学检查和其他的实验室诊断。
有呼吸症状的IB在诊断时注意与新城疫、传喉、传鼻等区别。
1、传支与新城疫区别:传支发病比新城疫迅速,无神经症状。
产蛋量下降比新
城疫严重。
2、传支与传喉区别:传喉在鸡群扩散比传支慢,传喉呼吸道症状严重,咳出痰
液有血丝或在喉头粘付血块。
传喉主要侵害成年鸡,传支主要侵害雏鸡幼鸡。
3、传支与传鼻区别:传鼻主要发生于成年鸡,传播比传支慢,传鼻症状主要是
在鼻腔和鼻窦发炎、流鼻涕、多见面部肿胀,抗菌药物有疗效。
六、综合防治
1、传染性支气管炎无特异疗法,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给优质的全价饲料,保
证适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发病时适当降低日粮粗蛋白,增加维生素C、E、K用量,以减轻肾脏的负担。
2、改善饲养环境,合理饲养密度,防治鸡群拥挤,加强舍内的通风换气,搞好
鸡舍内外的清洁卫生,切断传播途径。
减少各类应激因素,如:温度,搬运,断喙,断水,断电,氨气等。
3、尽可能全进全出,每批次空栏最好2周以上。
制定全场的消毒计划,按时按
质按量进行系统的消毒,以减少病原微生物和尘埃的污染,控制呼吸道疫病的发生和继发其它疾病感染。
①环境消毒:新农福1:300—400每周一次,发病时1:100—200每周两次
②带体消毒:博灭杀1:3000—4000每周一次,发病时1:2500每天一次。
4、防治用药方案:达克喘宁100ml+维舒尔康60g,兑水400Kg(频繁流行的鸡
场兑水300Kg),在易感日龄、流行季节,连用3天、停1周、再用3天、循环使用(预防)。
⑴呼吸型
①达克喘宁100ml+泰乐菌素70+金刚烷胺10g+维舒尔康40g、兑水200Kg,连
用4-5天。
②克喘宁100ml+奥吉布斯150g +百感欣150g+维舒尔康40g,兑水200kg,连用4-5天。
③达克喘宁100ml+阿莫西林60g+地塞米松0.2g+氯化铵80g+维舒尔康40g、
兑水200Kg,连用4-5天,
⑵肾型:发病期间饲料粗蛋白降低2-3%。
①达克喘宁100ml+博立灭150g+葡萄糖2000g+VC80g,兑水200kg,连用4-5天。
②达克喘宁100ml+氟苯尼考40g+碳酸氢钠(小苏打)100g+VC80g兑水200Kg 连用4-5天。
③维舒尔康25g、兑水100Kg,停药后次日供饮1天。
⑶腺胃型
①达克喘宁100ml+博感快克150g+强力霉素50g+兑200Kg、连用4-5天。
②达克喘宁100ml+阿莫西林60g+地塞米松0.2g兑水200kg连用4-5天。
③维舒尔康20g、兑水100Kg,停药后次日供饮1天。
5、免疫接种:IB目前主要用疫苗来预防,有人认为应用弱毒苗比灭活苗效果好,而且可以采用多种方式进行接种。
也有人认为弱毒疫苗株在频发IB鸡场有毒力返强的危险。
由于IB的血清型众多,在应用IB疫苗免疫时最好确定本场或本地流行株的血清型,再选用相符的疫苗进行接种。
在一般情况下,可参考以下的免疫程序:
5—7日龄:B1+H120+28∕86点眼、滴鼻。
20—25日龄:C30+H120+28∕86点眼、滴鼻。
种鸡在80日龄应用H52两头份饮水或肌注,开产前用油剂苗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