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习作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漫画作文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漫画作文人教版新课标一直以来,语文教师总在不断地研究作文教学的最佳方法,也用过一些具有创意的特色教法,小学作文教学的改革称得上百花齐放,异彩纷呈,但重写法指导,轻内容选择仍然是常犯的毛病,由此而带来小学生怕作文仍是当前小学作文中的一大突出问题。
从培养学生的兴趣出发,漫画作文——一种将漫画创作活动与写作相结合的创新方法不失为作文教学的一条新路。
漫画作文不仅让孩子们轻松作文,写下真实的内容,而且它变枯燥乏味的作文为兴趣主动地写作,培养了学生的观察、想象、思维、创新能力。
漫画以其表现手法形象、生动、诙谐、幽默,令人忍俊不禁,受到孩子们的普遍喜欢。
现在的孩子很小就从电视、画报等媒介中接触了大量的漫画。
在小学生中这样的现象十分平常:穿的是米奇的,背的是西瓜太郎书包,里面装着史努比系列的文具,连包书的书皮也印着宇宙英雄奥特曼、美少女等图案。
童年没有漫画,那几乎是不可能的。
正因为漫画早已成为儿童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丰富儿童生活的同时也被儿童所熟悉、掌握。
儿童常常由于喜爱进而开始动手画。
实际上,画简单的漫画对儿童来说并非难事,漫画作文也就成为了可能。
漫画作文专指作文对象取材于漫画;漫画作文的内容与形式,还包括了:漫画欣赏、看画口述、观察选材、创作漫画、依画作文、补画续写等等;所以,漫画作文是一种特定的集搜画、赏画,观察想象,作画说画、写画的综合性的教育教学活动。
漫画教学中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指导解读漫画,学会欣赏漫画作品漫画是一种雅俗共赏的视觉艺术,它不仅有画面的可视形象,而且有诙谐机警和隽永的语言,妙趣横生,发人深省,在高雅和逸趣昂然的气氛中,使观赏者在深沉的微笑中得到启迪。
可是对于一幅漫画,不是所有观众都能读出它的奥妙来,更何况年龄只有十一、二岁的小学生,在理解上更有难度了。
因此,指导学生正确理解漫画,教给学生观察漫画,解读漫画显得十分必要。
首先,要学会观察。
对一幅漫画,要求学生全面仔细地察看内容,看清图上画了哪些事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小的地方。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下小学作文指导及反思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新课程下小学作文指导及反思人教版新课标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作文教学的重点是倡导学生自主写作、个性化写作、有创意写作;写作和学生的成长同步。
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在分数这根指挥棒的淫威下,学生们个个埋头于书山题海之中,又如何去接触生活,体验生活呢!遵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作文要“写自己想写的话”,要“感情真实”。
教师必须尊重学生对社会、自然和人生的独特感受和体验,尊重学生富于个性的表达。
只有留心观察生活,发现事物的特点,发现生活中的闪光点、美的所在,才能培养学生敏锐的感悟能力,写出蕴含丰富的文章。
作文指导,如果能激发学生习作的兴趣,使每个人都有“有话想说,有内容可写”,个个都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就是很大的成功。
如:作文题《我的爸爸》。
一、布置任务 1、一周内交稿子。
2、有多少人知道自己父母的生日,又有多少人清楚了解父母心酸。
要求孩子们去采访父母亲、亲戚、邻居和父母的同事。
3、从多侧面、更深刻地了解自己的爸爸,写一篇生动而深刻的调查报告。
二、课前五分钟新课程理念提出了“激发学生的感观,才能产生共鸣”。
课前播放远教资源《牵手》和《小背篓》两个电影片断,营造气氛,激发兴趣,打开思路。
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中,才能产生使儿童的作文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
”打开思路的最好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无拘无束地漫谈这次习作都可以写什么,进而使每个学生都能找到自己特别想写的内容。
三、课堂交流打破作文课的常规教学模式,寓说于乐,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作文方式进行。
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学生,即把作文技法变成学生的需要,以此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作文教学的效率。
因此,我重视了动笔之前的孕育准备阶段,让学生早作准备,积累写作材料。
在作文课上,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将自己的课前观察阅读感受尽情地述说出来,把自己的感悟交流同伴,从而唤起同伴的体验、认可或争辩。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论文
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因此语文教学更应该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通过新课标的学习,我们知道,语文教学必须以“立人”为中心,即要让学生由过去死记语文知识转到通过语言的形式去认识社会、感悟人生、塑造自己;由过去以传授知识训练学生为主,转到以人的个性发展为主。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求,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求特别强烈。
”为此我们要在语文教学中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把语文教学的本质功能发挥出来。
一、构建“生命”课堂教学,激活语文教学的人性。
“生命”课堂教学是把课堂看作是师生人生中一段重要的生命经历,是师生生命中有意义的部分。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不仅要满足对学生认知的培养,还要使学生的技能、情感、个性、价值观等得到发展。
长期以来,我们把语文等同于语言,只是把学习语文当作是掌握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一种工具,而忽略了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对于人来说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它更重要的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和生命价值,在于塑造人的个性发展。
例如:《心中的鹰》若单从知识方面来说,对文章理解无非是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要保护野生动物。
这当然要比单纯泛泛的说教和《动物》课本上的教育要形象生动的多。
但是,这忽略了文章本身所具有的丰富深刻的人文内涵。
如果我们用人文的眼光、人文的情怀去引导学生体会那种心灵的失落、灵魂的黯然、思想的悲痛,肯定会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有强烈的震撼。
那么,鹰的灵动、神圣、悲壮及那种极富人情味的对下一代的呵护,就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丰碑。
二、发掘语文精神,鼓励个性发展。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就是把老师教给的东西忘了之后剩下的东西。
”就语文而言,这“剩下的东西”便是语文的精神。
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是语文精神的重要内涵。
语文就是要培养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对理想和未来的追求,对自然和人生的关怀。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育论文-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一、小学语文个性化作文教学概念“个性”一词原本为心理学范畴。
在教育领域,个性化是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致力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个性化作文是指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地发挥其潜能,根据个人内心特有的想法所创作的具有独特性、真实性的作文。
个性化作文的创作过程,是开拓学生思维并吐露内心真实情感的过程,展现学生独特的理解方式。
个性化教学就其实质而言,就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过程中,根据学生自身的特点和需要来培养学生的个性,充分展现学生的天赋。
二、个性化作文教学特点个性化作文教育是语文改革和实践中的重点研究问题,其具有主体性、创新性、真实性和体验性的特点。
主体性是个性化教学最根本的特点,是以学生发展为本。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尊重学生个性,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其独立思考和自主表达;创新性意味着区别于其他,个性化作文教育鼓励学生用独特的视角来审视问题,独特的手法来表达思想。
小学生好奇心旺盛、思维发散,特别有利于培养个性;真实性是学生在作文创所过错中实话实说,作文要感动他人首先要做的是要感动自己,因为作文所表达之情感要真挚,这也是个性化作文的内在要求;写作过程包括了感官体验、情感体验和精神体验,个性化作文追求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要求学生自己观察、自主思考和自由表达,由此而来的体验结果是具有独特性的。
三、个性化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1、教师对个性化作文教育理解不到位要突显个性化作文教学的特点首先要拟定一个合适的作文题目,该作文题目要符合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里发展。
一些老师在拟题上具有较大的随意性,从自己的主观意愿出发、从应试教育目的出发,忽略了小学生的实际需要,难以激发其写作的积极性。
另一方面,在作文训练中,有些教师缺乏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主要表现为不重视学生的能力的培养和忽视对学生兴趣、情感的培养。
写作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过度关注对学生进行写作技巧和写作方式的教育会牺牲小学生天真烂漫的天性,降低其主观能动性。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对小学写话、习作教学的认识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对小学写话、习作教学的认识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小学语文论文-对小学写话、习作教学的认识人教版新课标写话、习作是小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儿童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写话、习作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同时也是人们一直研究和关注的焦点、热点和难点问题。
本文拟从八个方面谈谈我的粗浅认识,以求抛砖引玉,引起争鸣。
1.写话、习作的目的:树人教育是塑造人的工程。
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只要我们承认语文教学的育人功能,就一定能清醒地看到写话和习作教学鲜明的教育性。
古人把“立德”摆在“立言”之上,这是很有见地的。
当下有些人认为小学写话、习作不必顾及为人,在他们意识里,作文是个假东西,这纯粹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叶圣陶先生在1983年元旦写了一篇文章,题为《作文与做人》,刊登在《中国青年报》上,这里节录如下:“譬如去年高考的作文题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是有一位考生写得头头是道,有理论,有发挥,准能得高分。
但是当他离开考场,挤上公共汽车,就抢着靠窗坐下,明明有一位白发老太太提着菜筐挤在他膝前,他只当没瞧见。
你说这位考生的作文卷子该不该得高分?依我说,莫说高分,我一分也不给。
他连给老太太让个座的起码的好习惯都没养成,还有资格谈什么‘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吗?也许有人说,你太认真了,那是作文,那是考试。
对,是考试。
在公共汽车上给不给老太太让座,这才是真正的考试,他一分也得不到。
文当然要作的,但是要紧的在乎做人。
”“人是作文的灵魂,写作是心灵的喷泉”。
培养一个人怎样写作,在另一个意义上就是培养一个人怎样做人。
新课程环境下的写话、习作教学发轫于“做人”,回归于“做人”。
因此,教师要树立“为做人而作文”的教学理念,从提高人文素养,形成健全人格的高度,进行写话、习作教学。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爱上写字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爱上写字人教版新课标写字练习带动手、腕部精细运动,不仅对学生手、腕部小肌肉群发育起促进作用,而且有利于大脑的视觉言语区、运动言语区、听觉言语区之间联系发展,也有利于大、小脑协调发展。
这可谓以手“巧”促心“灵”。
写美观的字,包含着审美的因素,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
学生感受了多种美的熏陶,比如欣赏了许多名家名帖,观摩了书法大师的挥毫泼墨,那么,他们的审美情趣得到净化和提高,就会产生写好字的欲望。
从而反过来促使手、腕运动精细化,促进手眼配合默契,这是事物的另一方面,心“灵”促手“巧”。
在激发学生写字兴趣的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写字兴趣的维持和强化,使写一手好字成为每一个学生的自觉追求,一种美的享受,使练字、修身与巩固生字融为一体,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实践新课程一个多学期,我发现我的学生都爱写字了,而且都还写得不错。
这是我尝试“快乐写字教学”的最大感受。
所谓“快乐写字”,就是不要把写字当成一种负担,而是把写字当成一种快乐、一种美的享受。
“快乐写字”其实就是一种写字的态度,“态度决定一切”,只有积极、热情的态度,才能把字写好,而传统的写字教学,大都是由教师向学生传授,让学生机械反复地练习。
这样只会打击学生写字的积极性,学生怎么会愿写、乐写、写好呢?因此,我在写字教学中进行了“快乐写字”的尝试。
一、兴趣引导,鼓励点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真理至今颠扑不破。
这就要求教师抓住学生心理的脉搏,多方面引导,使学生产生写好字的兴趣。
写字是脑、眼、臂、腕指必须高度协调的系列运作。
在这运作过程中,学生容易疲倦,乏味。
尤其是对于刚从幼儿园入学的孩子来说,写字更是一件乏味而有难度的事情,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兴趣是写字教学能否成功的重要因素。
所以在写字教学中,教师要特别重视对学生写字兴趣的激发。
儿歌深受低年级学生的喜爱,文字简练,通俗易懂,琅琅上口。
把笔画造型等编成儿歌,让学生乐学,从而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习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习作成为学生放飞心灵的场所人教版新课标写作是一种重要的社会生活方式,是促进自我发展的重要手段,对于自我的发展和完善都具有重要意义。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学生的习作水平基本代表她的语文能力。
作文本应顺其自然,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悉心体味,“我手写我口,我手写我心”。
但是在传统的作文教学中,本来最富有个性的作文变成了虚假的、机械的应试训练,学生作文千人一面,缺乏童真童趣,真话,真情,真感受难以寻觅。
新课程标准倡导的习作教学的理念引起了老师们的重视,老师们开始反思传统习作教学的弊端,探索习作教学的新路,那么走进语文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语文习作课堂,是怎样一番景象呢?走进去,几分欣喜几分忧愁。
案例一:台上台下齐交流老师学生共书写日记是学生心灵的独白,是学生真情的流露。
当写日记成为学生情感宣泄的需要时,日记就成了学生的一种精神需求,写日记就成了学生的一种良好的习惯。
这种良好习惯的培养有赖于我们平时的教学。
“新教育实验首届研讨会”上展示的一节日记课教学带给我们一些思考:一、充分开发利用资源来自全国二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老师济济一堂,坐在玉峰实验学校的礼堂观摩学生的日记教学展示课,这本身就是一个丰富的资源,教师注意到了并且充分利用了这一资源,整节课就是让孩子们和这些来自全国各地,在网上神交已久,仰慕已久的老师进行零距离接触,面对面地进行交流,对话,然后写下自己的所见所想。
教学内容的设计可谓别具匠心。
看到这里,我觉得这节课已经成功了一半。
台上台下,学生,老师都兴奋起来,都满怀兴趣地参与进来,语文课堂真正走出了狭窄的课堂,走向了广阔的生活。
二、“要我写”变成“我要写”采访结束,孩子们在台上写作,神情是那么专注,多么激动的时刻,有多少心曲儿需要表达,只恨手下的笔呀不能快点,再快点。
此时的习作完全是孩子心灵倾吐的需要,不是老师要我写,是我自己要写,和自己敬爱的网上老师亲密交谈的一幕幕情景,是多么激动难忘啊,用笔把它永久记录下来吧。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论文-多媒体与语文教学人教版新课标1、留出空白,让学生思维想象。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的特点,但是,很多时候,过于直观和形象生动,也容易走向反面,即学生只是机械地看,而缺乏一种思考和想象的意识。
对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运用多媒体,应该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进而产生浓厚的对话兴趣和热情为重要的目标取向。
因此,教师需要对多媒体课件进行有意识的处理,使其在直观的同时具有更多的悬念,具有更多的空白,具有更多的想象与思考的空间。
如在人教版课标本第三册《我们成功了》的教学中,年级组的傅老师对多媒体课件进行了巧妙的处理,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阅读“欢呼”这段文字时,教师播放一段人们涌上街头,几十万人聚集在天安门广场庆祝的录像,那欢呼的场面非常激烈,可惜只有画面,没有课本中所描写的“欢庆的锣鼓声”及人们一遍遍的高呼声:“我们成功了!”“我们爱北京!”“祖国万岁!”,也没有中华世纪坛人如海,歌如潮的响声,咋一看,有些令人遗憾,但正是这一“残缺”,达到了很好的激发兴趣、培养创造性思维进而激发对话热情的效果。
下面就是老师和学生紧接着的一段对话:师:这段录像令大家失望了吧?生:没有。
师:没有声音的?生:没关系。
师:你似乎听到了什么?生:敲鼓的声音。
师:你模拟一下。
生:咚咚咚咚。
师:还有一些什么声音?生:礼花的声音:劈—劈—啪—啪。
生:拍桌子的声音:砰—砰—砰—砰。
生:掌声:啪—啪—啪—啪。
生:喇叭的声音:嘟—嘟—嘟—嘟。
生:人们的欢呼声:耶——耶——耶——师:人们可能会高喊什么?生:我们成功了!生:我们赢了!生:中国必胜!生:北京万岁!祖国万岁!有了这一段插曲,就把教材中无声的画面变得热闹非凡。
教师对多媒体的这一留白处理,恰倒好处地激发了学生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和情绪,让他们真正感受了语言艺术的魅力,发挥了想象,领悟了语言丰富深刻的内涵。
正如新课标所强调的,“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的过程,是学生“借助想象力把文中所描写的景物、刻画的人物、绘制的生活场面在头脑中再现出来的过程,不借助想象,就构不成完整的形象”。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关注学生情感,发展学生个性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
这是从学习主体发展的内在需要出发的。
对于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来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情感,发展学生的个性,我有以下几点尝试:一、挖掘教材之美,丰富学生的内心。
语文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必然是广泛而深刻的,所以不能不重视语文课程的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
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取的诗词歌谣、童话、小说、故事、散文等等,都具有大量具体形象、带有个人情感的内容,都包含有丰富的审美因素,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人物或动物(拟人化)形象、高尚情感、节奏韵律、巧妙情节、深邃意境等都是丰富学生精神世界、陶冶学生情操的好教材。
首先是语文教材中的语言文字美。
中国的文字是很好的美育素材。
中国的文字是在象形文字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象形、表意相结合的文字。
象形字、形声字俯拾即是。
中国的文字已经有大约三千多年的历史,用文字作为载体的文化成果可以说是浩如烟海。
通过学习生字,学生也可以受到审美的教育,如汉字的结构之美、韵律之美。
中国作为一个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具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从古到今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作品,诗歌、散文、小说等都有许多优秀的代表作。
这些作品的文字之简洁、语言之优美是十分突出的。
比如,诗歌简练和富有韵律感,散文优美而富有内涵,小说的语言生动、形象……这些都给人以极大的美感。
我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收录了大量代表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代表作,在讲授这些作品的同时,我能充分利用语言文字的美,把中国语言文字的美教给学生,让学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进而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
2018年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小学语文与素质教育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
”“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语文学科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应该注意处理以下几个因素的关系:一、语文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思想品德教育是言语教育的天然伴生物。
语文学科培养学生言语表达能力。
就是教育学生通过言语形式表达自己正确的健康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理解言语的能力,就是教会学生通过言语形式准确地理解别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在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l、可以充分展示言语教育的潜移默化作用任何言语形式都是为了表情达意。
语感中包含了语义感、情味感。
当我们运用文质兼美的范文进行言语技能训练,当我们引导学生通过熟读背诵将范文言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丰富与发展自己的语感时,便会包含丰富生动实际的潜移默化的思想教育。
这真是“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在平时的课文教学中,我注重阅读教学,做到以读促讲。
让学生在一遍一遍地阅读中,自己领悟课文的思想内涵。
2、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中的文学成分熏陶感染作用文学是人学是情学。
文学中的人物典型,便是生活中典型人物的升华。
正面的文学典型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反面的典型人物给学生以教训与警惕。
文学通过形象来展示生活,诉诸人的视觉、人的情感,且又蕴涵着丰富的哲理。
因此,充分运用文学形象引导学生在理解、鉴别、欣赏的过程中受到教育。
同时,文学语言具有的特殊感染力,引导学生去朗读、吟咏、体味。
让学生的情感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
爱有所爱,憎其所憎。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个性发展论文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的个性发展《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
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这些新的理念为我们语文教学提供了正确导向,预示着语文课堂的教学将彻底改变过去以”一言堂”为主要形式,以应试为主要目的的枯燥无味的教学现状,代之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开启学生智慧的充满生机活力的现代课堂教学。
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彰显自己的个性。
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乐趣中学习“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有了兴趣,才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主动地进行学习,我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力求做到让学生变得鲜活,让学生学得兴致盎然,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如在教学《群鸟学艺》一课时,我先在课前精心地制作了各种鸟的图片,在导入新课时,我采用了故事导入法,告诉学生今天老师给他们请来了一群可爱的鸟朋友,然后出示鸟的图片,把它们贴在黑板上,学生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他们的学习兴趣被激起。
在此基础上,揭示了课题。
这样的教学,学生就会容易入情入境,展开想象,比起简单的讲述更能激发学生的灵性,开启学生学习之门。
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全面展现自我新课标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
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巧设问题,引导学生,点拨学生的思路,学生要通过自己的活动,获取知识。
所以说,课堂舞台上的主角不是教师,而是学生。
没有学生积极参与的课堂教学,不可能有高质量和高效率。
心理学家认为:”课堂上只有经常性启发学生动手、动口、动脑,自已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使学生始终处于一种积极探索知识,寻求答案的最佳学习状态中。
”因此,课堂教学中只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率,使语文课堂生机勃勃,充满活力。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习作_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让学生写出有个性的习作人教版新课标目前,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习作大都已变成了与个性、心灵毫不相干的东西。
为了得高分,不愿抒发自己的情感,惟恐它是不那么高尚;为了得高分,不愿表露自己的思想,惟恐它是肤浅的、片面的;为了得高分,不愿用自己的语言,惟恐它是太幼稚,不成熟、不深刻。
于是,作文中充塞着伪圣化的情感、功利化的思想和成人化的语言,惟独丧失了学生自己。
《语文课程标准》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习作空间,减少对习作的束缚,才能实现习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因此,在当前的习作教学中,要注重发展学生的个性,让他们说真话,抒真情,写出有个性、有创意的作文。
一、鼓励思维求异、大胆想象求同思维即追求共性。
作文教学强调共性,就压抑了学生的个性,课堂上就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精神和创新意识。
求异有利于思维追求个性,个性意味着标新立异和与众不同。
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不能还沿袭着“教师命题——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的传统模式,这样,阻碍了学生自己的思维,写出来的作文共性多,个性少,难觅有灵气、有创新的作文。
鼓励学生求异思维,会带来无限广阔的空间和充满蓬勃的活力。
在习作教学中,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表独特见解,敢于驰骋自己的想象。
鲁迅先生说:“孩子是可以敬佩的,他常常想到星月以上的境界,想到地面下的情形,想到花卉的用处,想到昆虫的语言,他想飞上天空,他想潜入蚁穴。
”学生的想象之鸟一旦高飞,脑中会浮现出新颖生动的意象。
每写一次作文,想象力便得到一次锻炼,生命体验便得到一次拓展,创新的萌芽便又一次破土而出。
长期坚持这样训练,学生的作文怎能会缺乏个性呢?二、注重广泛阅读、大量积累朱熹曾经说过:“开卷有益。
”是啊,经常看书,必然会丰富我们的知识,拓展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修养。
但通过多年来的教学实践,觉得不能只仅仅让学生看作文书,看多了,总免不了要模仿别人的,长此以往,习作就缺乏了自己的个性。
小学语文论文-发展个性 体现创意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发展个性体现创意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程标准》特别指出:习作要鼓励学生放开种种束缚,自由表达,在写作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标准》中关于写作的基本理念是:“写作是运用书面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
”由此看来,不造假,是对习作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才是习作的理想境界。
结合这些理念,笔者探索的“六段”作文教学模式,汲取传统教学的优点,与课程标准理念相结合,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轻松愉悦地运用语言表达和交流。
“六段”作文教学模式如下:一、审题阶段审题阶段是学生自主探究的过程。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科学的学习方法和思维方法进行审题,明确写作要求的学习过程。
这一阶段是“六段”作文教学模式的基础教学阶段。
具体过程:1.教师要求学生自主探究习作要求——审清题意,明确作文要求。
一般要求学生弄清写作内容,取材范围,写作体裁,主题取向和具体的表达要求。
尽管教材中已提出了写作要求,但大多比较笼统,所以教师布置时,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学生将教材中的作文要求适当调整,使学生更容易审定、把握、明确。
2.教师结合教材中的写作要求,和学生谈话,帮助学生审题,明确各项具体要求,启迪思维,激发兴趣。
3.学生开始自主探究,分项列出本次习作要求。
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鼓励学生提问,并注意保护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善疑、善析,勇于追根究底的学习品质的形成。
如:修订版小语第十册《积累·运用3》的习作要求,经教师引导,学生调整为:(1)写作内容:一次春游(2)取材范围:春游时难忘的事情或春天的景物(3)作文体裁:写一篇记叙文(4)主题取向:春游时的感受(5)表达要求:重点部分写具体些,要反映出春天景物的特点。
为什么说“主题取向”而不明确规定表达什么中心?因为每个人春游时的感受是不同的,不能将学生的思维限定在统一的框架里。
定为“主题取向”,可以使学生在大方向下定小方向,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习作-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习作——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人教版新课标写作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
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快的释放出来。
”一句话,写作是个性的解放。
因此,作文教学要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着眼,把学生个性的培养置于突出地位,充分地把人的差异性显示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独创性的个性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活动教学,拓展学生的空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应该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
因此塑造学生人格,培养优良的个性是不能拘泥于课堂上的,还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大自然中和社会中去实践。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每一点感悟都可能成为最美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随时留意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师也可组织各种有趣活动,如文体活动、游戏、实验、参观、观察、阅读等,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充实的生活中去捕捉精彩的瞬间。
学生有了体会和感受,也就有了写的欲望,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受感动的、印象最深的,不拘一格地写出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种有意义和充满情趣的生活、最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激动,及至沸腾,最容易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我想写”、“我要写”的心境下一吐为快,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改变命题策略,让学生能说好写。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就会压抑学生作文情感,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得到发展。
为了让学生写自己的文章,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体现,就应改变作文命题的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的人格教育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作文教学的人格教育人教版新课标一、问题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部分着重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
”这句话告诉我们作文教学不仅要着眼于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提高,而且还要关注学生自我意识发展和精神世界的建构,也就是健全人格的培养。
然而,直面小学作文教学的现状,似乎不是那么令人乐观。
记得医学界的一位朋友有一次向我诉苦:“我的女儿每次作文都能得高分,可文章的内容几乎都是编造出来的,这真让我担忧。
”仔细回顾,这样的现象在小学生中还真是大有人在。
笔下写的一个样,心里想的是一个样;一面是过于敏感的自尊,一面是过于深沉的自卑……放眼孩子的发展,这种人格双重化的现象不能不令人担忧啊。
因此,小学作文教学中的健全学生人格教育无疑成为当务之急。
二、现状分析1.陈旧的作文观我国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作文教学的目的和任务始终没有跳出“为作文而作文”的怪圈。
新概念作文运动的兴起,在鼓励学生张扬个性、自主创新方面功不可没,但在为什么写作文的问题上仍然没有给广大师生以明确的指向,“某地又出少年大作家”“一篇作文上北大”等新闻报道使个别有作文天赋的少年一夜成名,也使多数作文成绩平平的学生更加困惑:作文好等于一切吗?新概念作文运动从反对应试作文开始,可惜不久又不知不觉滑向了应试教育的功利主义轨道,还留下一个后遗症,过分强调张扬个性和审美情趣,弱化作文的实用交际、社会批判功能,把学习作文从学会生存、塑造人格中分离出去,使作文越来越像“才子才女”的语言游戏。
这个后遗症已经影响到了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
2.陈旧的教师角色观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的职责,教师成为人类文化科学知识的传递者。
在人们的观念中,教师是真理的化身,是教育的主宰者,学生是待教育、待发展的,而教师就仅仅是使学生进步、发展的实施者,自身的人格水平、知识水平不值得重视,忽视了“教师是学生个性的塑造者”“教师是学生的榜样”,也就忽视了教师本身在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中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体现习作个性化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如何体现习作个性化人教版新课标《语文课标》中贯彻了这样的思想: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
它从学生的发展实际需要出发,提出了习作个性化的要求。
提出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说真话,抒真情,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
根据自己多年的习作教学,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习作的个性化:一、个性化的拟题。
课标中提倡自主拟题,少写命题作文。
以往习作教学以教师指导为主,往往由教师提供给学生一些大而空的题目,而且题目相对陈旧,落入俗套,缺乏新意。
因此教师在选题时,必须找准切入点,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入手,为学生创设一个可以显示自己个性的话题,题目由学生自己确定,体现自己的个性。
二、个性化的情感。
以学生情感为习作教学的出发点,教师不再是习作教学的主宰,而应是学生情感的激发者和反应者。
学生情感丰富,个性色彩浓郁,他们各自都有一个独特的心灵世界。
我们指导学生习作就是要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认识和体验"原汁原味"地表现出来,不强加给学生高于生活的有"深刻立意"的价值倾向,让学生成为自己思想感情的主人。
三、个性化的表达。
要想写出优美的习作,就离不开想象,没有想象力就意味着习作创造力的贫乏。
教师要善于引领学生进入想象世界,使学生在想象里空前活跃和丰富起来,创造出具有独特审美意味的形象。
有了丰富的想象,还得学会把它表达出来,写成文章。
文是用来抒发心声的,应是学生真实思想的自然流淌和外泄。
作文指导,无疑要指导学生说真话,说实话,说自己想说的话。
小学生要表达的东西有的俏皮,有的羞涩,有的神秘,要鼓励他们用适合自己的方式表达。
如写一个人物,书信体、日记体、议论式、抒情式皆可用之。
写一处景物,除了按游览顺序写,也可用散文、诗歌来表达。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自己的思想,指导作文,文体无需千篇一律,要因人而异,因文而异。
2018年小学语文论文浅议小学作文训练_人教版新课标-文档资料
小学语文论文-浅议小学作文训练人教版新课标小学作文认为,新编教材编排思路、课文内容、单元提示、补充材料、语文活动、练习安排等都体现了编者的独到匠心、精心设计,对整个语文教学的目标、结构、方法都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但“教材不是教学的惟一凭借”,再好的教材都有其局限性。
现在的语文教材,采用的单元主题编写,每一个单元有一个习作提示(题目),只有简单的习作提示。
每单元进行一次作文,学生练笔少而且都安排在阅读教学后,作文与课文往往是两张皮,学生难以从中学到一定的语言形式。
语文教师只能想当然地教学作文。
实践证明,如果每学期只是按照教材的编排进行八次或十次习作练习,是很难教好作文的。
小学作文倡导树立新的教材观,使有限的教材发挥出无限的育人功能和无限的价值来。
小学作文的教师应根据自己的经验、兴趣学教材,创造性地使用教材,真正成为教材的使用者、研究者和改造者。
在小学作文教学中,针对教材每一个单元的一个习作题目,我们可举一反三拓宽习作。
比如某一单元的题目是练习写一个人物。
在小学作文教学操作中分为三步:第一步入格:分为三个环节:①知格:即指导小学生明白写人作文的章法格式(如概括特点→具体事例;总分写人:总写特点→分写事例等等)。
②划格:即指导小学生根据写作的需要,快速构思,划出行文的思路图(相当于列提纲)。
③依格快写。
即指导小学生根据自己划出的思路图快速成文。
入格的练习可使小学生尽快地掌握一种写作的技法。
第二步,定格。
即通过师生互动评价,指导小学生在入格的基础上,确定写什么的基本格式。
根据格式(章法)进行二次习作练习。
比如用三段式写爸爸入格之后,再用三段式写妈妈,使格式在头脑中定式。
从而熟练地掌握这一格的写作章法,变成一种写人的技能。
第三步变格,即出格。
即用所学的格式(章法)换一个角度进行写作的创造性练习。
比如在三段式的入格(写爸爸)、定格练习(写妈妈)之后,变格练习,用所学的格式来写周围的人物,从而使形成的技能变为技巧。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人教版新课标
小学语文论文-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个性人教版新课标当代中国教育改革中,强调人的价值,要求尊重人格,发展个性。
而从未来基础教育课程发展来看,为儿童个性发展的需要服务成为未来教育的基本出发点之一。
因此,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个性,是一个值得探究的课题。
在平时教学中,从语文学科的性质、特点出发,根据教材内容和个性发展的基本规律,大胆尝试各种教学方法,多渠道地培养学生个性发展。
一、培养兴趣,调动积极主动性“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它能引导人进入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并主动地探索其奥秘。
牛顿之所以发现万有引力,是因为对苹果落地这一自然现象产生了兴趣。
同样的道理,要使学生热爱学习,并积极主动地投身学习,就需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
1.投其所好,培养兴趣。
教学中依据学生心理特征,创造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
比如,儿歌朗朗上口,利于记诵,适合于记忆性较强的学习内容;游戏是小学生最爱,能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模仿是学生的天性,表演课文内容,可以使学生受到课文语言、思想等各方面的熏陶和感染。
2.日常积累,激发兴趣。
没有积累的文化是苍白的,没有积累的学习是徒劳的,有了厚实的积累才能激活思维,触类旁通。
中小学阶段语文数学的主要任务,首先便是积累大量的语言材料,其次才是理解和运用。
语文学习的外延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学习应是丰富多彩的。
在平常的教学中,我就特别注重引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书,读好书。
让学生在课余休息时读读、念念、背背。
这样,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开阔了视野,丰富了知识,积累了一定的语言材料,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也能够在其他同学的熏陶、带动下提高自己的道德情操、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
二、结合作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精华所在。
在作文教学中,最能体现出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从而更好、更有效地培养学生个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语文教学论文-习作——学生个性发展的载体人教版新课标
写作是最具有个性化的,北师大教授刘锡庆指出:“教学目的何在,我看在于:解放人。
解放人的精神和心灵,把写作主体潜在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即鲜活而强悍的生命力都尽快的释放出来。
”一句话,写作是个性的解放。
因此,作文教学要从对未来人才素质的培养着眼,把学生个性的培养置于突出地位,充分地把人的差异性显示出来,使每个人都具有高度的自主性、独立性。
在作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性、独创性的个性精神,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去探索。
一、破封闭式的课堂教学为开放式的活动教学,拓展学生的空间。
著名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应该打开教室的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他们的感情经验,激发他们作文的欲望。
因此塑造学生人格,培养优良的个性是不能拘泥于课堂上的,还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活动,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学校,到大自然中和社会中去实践。
丰富多彩的生活中的每一点感悟都可能成为最美的文章,教师要指导学生多观察、多思考,随时留意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教师也可组织各种有趣活动,如文体活动、游戏、实验、参观、观察、阅读等,不断地丰富学生的生活,让学生在充实的生活中去捕捉精彩的瞬间。
学生有了体会和感受,也就有了写的欲望,让学生把所见、所闻、所感,尤其是受感动的、印象最深的,不拘一格地写出来。
心理学研究表明,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各种有意义和充满情趣的生活、最易激发学生的情感,使学生激动,及至沸腾,最容易调动学生观察思考和练笔的积极性,让学生在“我想写”、“我要写”的心境下一吐为快,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
二、改变命题策略,让学生能说好写。
学生作文是倾吐生活积累的过程,是学生实际生活的反映。
命题不考虑学生的生活积累,不考虑能否引起学生兴趣,这样就会压抑学生作文情感,学生的个性就不能得到发展。
为了让学生写自己的文章,让学生的思想感情自然体现,就
应改变作文命题的策略。
首先,命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
教师可根据小学生情感发展的特征和他们的日常生活,开拓思路,出一些有较强情绪色彩而又有话可说的作文题目,这样尽可能增强命题的诱发力,以便于学生把内心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
其次,命题要有弹性,考虑将原来的单一命题,改为命一组要求相同、条件不同的题目,由学生任选其一。
老师要根据训练要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一次习作出多道题,供学生自由选择。
如,秋天来临,丹桂飘香,到处曾现一派绚丽多姿的迷人景象。
如果教师规定单一的题目,学生很难写出新颖富有个性的文章。
如要求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来写秋天,列出了题目――《秋天的田野》、《秋天来到了校园》、《我爱你,秋天》、《秋的遐想》等,让学生从中任意选题写作。
如果这些题目之外,还有自己的新鲜内容,允许学生自己命题。
这样,诱发了学生的写作激情,能使学生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再次,把题目提早交给学生,让学生带着题目在生活实践中有目的地观察、体验,努力捕捉积累写作素材。
如,我让学生写《第一次XXXX》,为了让学生能写出富有自己个性特点的文章,为了有利于学生开阔思路、自由表达,事先把这个题目告诉学生,让学生去尝试自己没有做过的事情。
学生经历了生活实践,这实践给学生们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写作素材,而且每个人的体会和感觉不尽相同。
课堂上,学生的思维闸口自然会打开,文思则如泉涌出,学生写出来的文章就有较强的个性特点。
改变命题策略,把命题命到学生的心垲上,尽量让学生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和事物,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让学生写自己之见,抒自然之情,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
三、让学生大胆地想,自由地写。
学生都有一颗不泯的童心,天真顽皮,对生活充满憧憬与幻想。
作文教学中,要注意启发学生,使解放思想,敢于标新立异,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1、让学生自由地去写。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加强学生自主拟题作文的练
习。
”“自主拟题”就是叶圣陶老师所说的“除了老师出的题目以外,自己还要作文,作自己要作的题目。
”每个星期教师都要为学生提供自由作文的机会。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所见、所闻、所感,构思内容,自由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无拘无束地写。
我想什么,就写什么;想怎么写,就怎么写。
这样的文章说的是真话,写的是真事,抒的是真情,个性鲜明,富有独创性。
2、让学生大胆地去想。
想象是孩子的天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特别强烈,在其头脑中会产生许多新鲜、奇异、与众不同的想法,会创造出许多新的形象。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征,发展学生想象力,发挥学生创造的潜能。
如,可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依据现代科技知识进行想象作文训练,让学生听音乐后,自由想象作文,也可学完故事内容后进行续写练习。
如学了《飞向月球》后,问:“不久的将来,月球成为了人类的另一个家园。
那我们人类的生活将是怎么样的呢?”鼓励学生展开想象,进行续写,要求在写法上敢于突破常规,标新立异,学生的思维插上了想象的翅膀,把自己的生活和情感体验溶入其中,把自己在感知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有新的想象跳出来。
这样,学生在作文中抒发了自己的独到见解,充分地展示了自己的个性。
四、唤起学生写作热情,激发学生写作灵感。
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积极参与习作的讲评。
1、让学生大家讲,大家评,而不能只是教师讲,学生听,少数人讲,大多数人听,要让全体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把自己对习作的认识,收获和需要推敲的地方谈出来。
2、教师也可让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在教师对学生,学生对学生,以及自我评价中,保护和培养学生的自尊和自信,唤起学生写作热情。
3、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作文中出现的毛病给学生写鼓励性评语。
如同跟学生直接对话、个别辅导,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学生习作有进步时,有创造性时,教师及时予以表扬,并以佳作欣赏、习作园地等形式登载出来,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学生作文中有着丰富的想象力,嘻笑怒骂,评击与讽刺,甚至“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
”教师切不可轻易否定,简单指责,甚至嘲笑、讽刺,使学生失去“心理自由”和“心理安全”,而导致不敢多说多想,不敢有自己独到见解,不敢有自己的独特个性。
教师要给予赞许和肯定,培养学生独到的见解、独创的个性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我们只有不断创设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作文教学环境,学生的个性才能得到发展,可以这么说,培养具有良好个性的人才是现代教育的方向,是小学作文教学改革的新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