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三角函数(1.1-1.3)
初三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初三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三角函数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概念之一,它在数学、物理、工程等领域中有广泛的应用。
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对于解题和应用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图像的周期性、对称性以及性质的变化等方面进行探讨。
1.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弦函数表示为y = sinx,其中x为自变量,y为函数值。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的波浪线,其特点如下:1.1 周期性正弦函数具有周期性,即在一个周期内,函数值会以波浪形态无限次重复。
它的一个周期为2π,所以正弦函数的图像在0到2π之间会完成一个完整的波浪。
1.2 对称性正弦函数具有轴对称性,即y = sinx在关于原点对称。
这意味着当自变量x的值变为负数时,函数值不变,即sin(-x) = -sinx。
1.3 取值范围正弦函数的取值范围在-1到1之间,即-1 ≤ sinx ≤ 1。
当自变量x为0、π、2π等整数倍的π时,正弦函数取得最大值1或最小值-1。
2. 余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余弦函数表示为y = cosx,其图像与正弦函数有相似之处,但也有一些不同的特点:2.1 周期性余弦函数同样具有周期性,其一个周期也为2π,因此在0到2π之间会完成一个波浪的周期。
与正弦函数不同的是,余弦函数在自变量取得奇数个π倍数时,图像会经过坐标轴。
2.2 对称性余弦函数也具有轴对称性,即y = cosx在关于y轴对称。
这意味着当自变量x的值变为负数时,函数值仍然相等,即cos(-x) = cosx。
2.3 取值范围余弦函数的取值范围也在-1到1之间,即-1 ≤ cosx ≤ 1。
当自变量x 为0、π/2、π等奇数个π倍数时,余弦函数取得最大值1或最小值-1。
3. 正切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切函数表示为y = tanx,其图像和性质与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有明显的不同:3.1 周期性正切函数具有周期性,其一个周期为π,即tan(x+π) = tanx。
在0到π之间,正切函数会呈现一种连续且无穷增大或无穷减小的趋势。
三角函数的运算法则
三角函数的运算法则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如物理、工程等。
在学习和使用三角函数时,了解其运算法则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将介绍三角函数的运算法则,包括加减、乘除和复合等运算。
1. 三角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三角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和三角恒等式来推导得到。
1.1 正弦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正弦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三角形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设角A和角B的正弦值分别为sinA和sinB,根据三角恒等式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可得到正弦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sin(A ± B) = sinA*cosB ± cosA*sinB1.2 余弦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根据余弦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余弦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三角形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设角A和角B的余弦值分别为cosA和cosB,根据三角恒等式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可得到余弦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cos(A ± B) = cosA*cosB - sinA*sinB1.3 正切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正切函数可以表示为正弦函数与余弦函数之商,所以正切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可以通过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加减运算法则推导得到。
2. 三角函数的乘除运算法则三角函数的乘除运算法则可以通过三角函数的定义和三角恒等式来推导得到。
2.1 正弦函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正弦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三角形的对边与斜边的比值。
设角A和角B的正弦值分别为sinA和sinB,根据三角恒等式sinA*sinB = (1/2)*(cos(A - B) - cos(A + B)),可得到正弦函数的乘除运算法则:sinA*sinB = (1/2)*(cos(A - B) - cos(A + B))2.2 余弦函数的乘除运算法则根据余弦函数的定义,我们知道余弦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三角形的邻边与斜边的比值。
三角函数详细讲解
三角函数详细讲解
三角函数是基本初等函数之一,是以角度(最常用的单位是弧度制)为自变量,角度对应任意角终边与单位圆交点坐标或其比值为因变量的函数。
它也可以等价地用与单位圆有关的各种线段的长度来定义。
三角函数在研究三角形和圆等几何形状的性质时有重要作用,也是研究周期性现象的基础数学工具。
三角函数中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是最常见的。
这些函数的定义可以通过直角三角形来解释,其中θ是要找的角度,对边是指与θ所对应的直角三角形中的最短边,邻边是指与θ所对应的直角三角形中的最长边,斜边是指三角形的最长边。
正弦函数的定义为sinθ=对边/斜边,余弦函数的定义为cosθ=邻边/斜边,正切函数的定义为tanθ=对边/邻边。
这些函数的值是固定的,不会因为三角形的大小改变而改变。
例如,tan45°的值总是等于1,无论三角形的大小如何变化。
这是因为我们用的是直角三角形,所以每个三角形都有成比例的关系。
三角函数不仅用于计算三角形中未知长度的边和未知的角度,在导航、工程学以及物理学方面都有广泛的用途。
另外,以三角函数为模版,可以定义一
类相似的函数,叫做双曲函数。
常见的双曲函数也被称为双曲正弦函数、双曲余弦函数等等。
以上是关于三角函数的详细讲解,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查阅数学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
三角函数的数值
三角函数:sine function、cosine function 和 tangentfunction引言三角函数是数学中重要的一类函数,它们在几何、物理、工程和计算机图形学等领域广泛应用。
三角函数有很多种,其中包括常见的sine function(正弦函数)、cosine function(余弦函数)和tangent function(正切函数)。
本文将详细解释这三个数值函数的定义、用途和工作方式,帮助读者全面理解三角函数的特性和应用。
1. 正弦函数(Sine Function)1.1 定义:正弦函数是一个周期为2π的周期函数,用sin(x)表示,其中x是实数。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是整个实数集,值域是[-1, 1]之间的实数。
正弦函数的通用表达式为:sin(x) = sin(θ) = opposite / hypotenuse,其中θ是一个角度(以弧度为单位),opposite表示θ角度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长度,hypotenuse表示斜边长度。
正弦函数的图像是一条连续、光滑的曲线,呈现周期性的起伏变化。
1.2 用途:正弦函数在数学和科学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几何:正弦函数可以用于解决三角形相关的问题,比如计算三角形的边长、角度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物理:正弦函数可以描述周期性的物理现象,比如声音、电压和电流等。
信号处理:正弦函数可以表示周期性信号的波形,比如音频信号、振荡电路的输出等。
波动现象:正弦函数可以描述波动现象,比如水波、声波、光波等。
工程:正弦函数在工程领域中用于建模和解决各种问题,如电路分析、机械振动和天体运动等。
计算机图形学:正弦函数用于生成平滑曲线、动画效果和模拟自然现象,如水波纹、粒子系统等。
1.3 工作方式:正弦函数的工作方式是通过计算对应的角度所对应的正弦值。
在现代计算机中,正弦函数可以使用数值计算方法来近似计算。
主要的数值计算方法有如下几种:级数展开法:正弦函数可以使用泰勒级数来展开成无限项的级数,通过截断级数的方式来近似计算。
三角函数是几年级的知识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三角函数是几年级的知识内容-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广泛应用于几何学、物理学、工程学等领域。
它主要研究在单位圆上各点的坐标与它们所夹角的关系,是描述角度大小和角度关系的一种有效工具。
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通过对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的学习,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角度的概念,掌握角度的计算方法,以及解决与角度相关的问题。
在教育体系中,三角函数的学习通常安排在高中数学课程中。
具体来说,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学习常常在高一下学期进行,而正切函数的学习则安排在高二的下学期。
三角函数的学习需要基本的代数和几何知识作为前提,所以在掌握了初等代数和平面几何的基础上,学生才能比较顺利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的相关知识。
通过学习和应用三角函数,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三角形的性质、比例关系以及相关的计算方法。
在物理学中,三角函数还能帮助学生理解力学、波动、电磁波等课程中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总之,三角函数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对于学生的发展和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
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应用方法,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拓宽他们的科学视野。
在未来的教育中,我们应不断改进和创新三角函数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知识内容,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应该包括以下内容:在文章结构部分,我们将会详细讨论本文的组织架构和内容安排。
通过清晰的文章结构,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本文的主旨。
本文共分为三个主要部分,分别是引言、正文和结论。
下面将对每个部分的内容进行简要介绍。
引言部分是文章的开端,通过引言,我们会给读者一个整体的概述。
首先,我们将简要介绍三角函数的概念和背景,包括定义、性质和应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然后,我们将展示整篇文章的结构,列举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
正文部分是文章的主体,也是最重要的部分。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围绕三角函数的定义、性质和应用展开详细的讨论。
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初三下册--第一单元1.3《三角函数的计算》课件
1.用计算器求下列各式的值: (1)tan320;(2)sin24.530; (3)sin62011′;(4)tan39039′39″.
102..6如24图9,2物0华.9大09厦7离30小.8伟84家4640m0,.小82伟91
从自家的窗中眺望大厦,并测得大厦顶
部仰角是450,而大厦底部的俯角是370
当缆车继续从点B到达点D时,它又
走过了200m.缆车由点B到点D的行驶
路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β=420,由
E
此你不能计算什么?
如图, 水平宽度BE或上升高度DE
BE 148.63m DE 133.83m
老师提示: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时,结果一般有10个数位. 本书约定,如无特别声明,计算结果一般精确到万分位.
求(结该果大精厦确的到的0高.1度m).大厦高约105.2m
结束寄语
• 一个人就好象一个分数,他的实 际才干就好比分子,而他对自己 的估计就好比分母,分母越大, 则分数的值就越小.
BAC
1000,
BC
46.6,
AC
38.76SABC
D
381.65.
A
7 如图,根据图中已
知数据,求AD. AD 13.85
250 550┌
B 20 C
D
随堂练习
真知在实践中诞生
8 如图,根据图中已知数据,
A
求△ABC其余各边的长,各角 a
的度数和△ABC的面积.
B
α┍ D
β
C
BD a cos, AD a sin , DC a sin , AC a sin ,
A
又 tan 450 AD , AC
AC AD 2 6 2 2. tan 450
三角函数的积分如何计算三角函数的积分及应用
三角函数的积分如何计算三角函数的积分及应用三角函数在数学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而计算三角函数的积分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计算三角函数的积分以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
一、三角函数的积分计算方法1.1 正弦函数的积分首先考虑正弦函数的积分,即∫sin(x)dx。
根据积分的定义,可以使用换元法进行求解。
令u = cos(x),则du = -sin(x)dx。
将u代入积分式中,得到∫sin(x)dx = -∫du = -u + C,其中C为常数。
1.2 余弦函数的积分接下来考虑余弦函数的积分,即∫cos(x)dx。
同样使用换元法,令u = sin(x),则du = cos(x)dx。
将u代入积分式中,得到∫cos(x)dx = ∫du = u + C,其中C为常数。
1.3 正切函数的积分正切函数的积分即∫tan(x)dx。
可以使用换元法或者部分分式分解来求解。
如果使用换元法,可以令u = tan(x),则du = sec^2(x)dx。
将u代入积分式中,得到∫tan(x)dx = ∫du/u = ln|u| + C。
而如果使用部分分式分解,可以将tan(x)表示为sin(x)/cos(x),然后将分母cos(x)进行因式分解。
1.4 余切函数的积分余切函数的积分即∫cot(x)dx。
可以使用换元法或者部分分式分解来求解。
如果使用换元法,可以令u = cot(x),则du = -csc^2(x)dx。
将u 代入积分式中,得到∫cot(x)dx = ∫-du/u = -ln|u| + C。
而如果使用部分分式分解,可以将cot(x)表示为cos(x)/sin(x),然后将分母sin(x)进行因式分解。
二、三角函数积分的应用三角函数积分在数学中有广泛的应用,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应用场景。
2.1 物理学中的应用三角函数积分在物理学中经常用于描述运动的规律。
例如,在简谐振动中,运动物体的位置可以用正弦函数或余弦函数表示。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与极限计算
高中数学公式大全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与极限计算高中数学公式大全: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与极限计算在高中数学中,三角函数是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掌握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和极限计算方法,对于解决各种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为您介绍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以及极限计算方法。
一、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1.1 正弦函数的导数公式正弦函数的导数公式为:f'(x) = cos(x)1.2 余弦函数的导数公式余弦函数的导数公式为:f'(x) = -sin(x)1.3 正切函数的导数公式正切函数的导数公式为:f'(x) = sec^2(x)1.4 余切函数的导数公式余切函数的导数公式为:f'(x) = -csc^2(x)1.5 正割函数的导数公式正割函数的导数公式为:f'(x) = sec(x) * tan(x)1.6 余割函数的导数公式余割函数的导数公式为:f'(x) = -csc(x) * cot(x)二、三角函数的极限计算方法2.1 正弦函数的极限计算当x趋向于0时,正弦函数的极限计算公式为:lim(sin(x)/x) = 12.2 余弦函数的极限计算当x趋向于0时,余弦函数的极限计算公式为:lim((cos(x)-1)/x) = 02.3 正切函数的极限计算当x趋向于0时,正切函数的极限计算公式为:lim(tan(x)/x) = 12.4 余切函数的极限计算当x趋向于0时,余切函数的极限计算公式为:lim(cot(x)-1/x) = 02.5 正割函数的极限计算当x趋向于0时,正割函数的极限计算公式为:lim((sec(x)-1)/x) = 02.6 余割函数的极限计算当x趋向于0时,余割函数的极限计算公式为:lim((csc(x)-1)/x) = 0综上所述,通过掌握三角函数的导数公式和极限计算方法,我们可以快速求解各种与三角函数相关的数学问题。
希望本文对您的学习有所帮助。
(word完整版)高中数学专题系列三角函数讲义
(word完整版)⾼中数学专题系列三⾓函数讲义§1.1.1、任意⾓1、正⾓、负⾓、零⾓、象限⾓的概念.2、与⾓α终边相同的⾓的集合:{}Z k k ∈+=,2παββ.§1.1.2、弧度制1、把长度等于半径长的弧所对的圆⼼⾓叫做1弧度的⾓.2、 rl =α. 3、弧长公式:R R n l απ==180. 4、扇形⾯积公式:lR R n S 213602==π. §1.2.1、任意⾓的三⾓函数1、设α是⼀个任意⾓,它的终边与单位圆交于点()y x P ,,那么:xyx y ===αααtan ,cos ,sin 2、设点(),A x y为⾓α终边上任意⼀点,那么:(设r =sin y r α=,cos x r α=,tan yxα=,cot x y α=3、αsin ,αcos ,αtan 在四个象限的符号和三⾓函数线的画法.正弦线:MP; 余弦线:OM; 正切线:AT5、特殊⾓0°,30°45°,60°,90°,180°,270等的三⾓函数值.§1.2.21、平⽅关系:1cos sin 22=+αα 2、商数关系:αααcos sin tan =. 3、倒数关系:tan cot 1αα=§1.3、三⾓函数的诱导公式(概括为Z k ∈)§1.4.1、正弦、余弦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记住正弦、余弦函数图象:2、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弦、余弦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最⼤最⼩值、对称轴、对称中⼼、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3、会⽤五点法作图.sin y x =在[0,2]x π∈上的五个关键点为: 30010-12022ππππ(,)(,,)(,,)(,,)(,,).y=tanx3π2ππ2-3π2-π-π2oyxy=cotx 3π2ππ22π-π-π2o yx图表归纳:正弦、余弦、正切函数的图像及其性质x y sin =x y cos =x y tan =图象定义域 RR},2|{Z k k x x ∈+≠ππ值域[-1,1][-1,1]R最值max min 2,122,12x k k Z y x k k Z y ππππ=+∈==-∈=-时,时,max min 2,12,1x k k Z y x k k Z y πππ=∈==+∈=-时,时,⽆周期性π2=T π2=Tπ=T奇偶性奇偶奇单调性Z k ∈在[2,2]22k k ππππ-+上单调递增在3[2,2]22k k ππππ++上单调递减在[2,2]k k πππ-上单调递增在[2,2]k k πππ+上单调递减在(,)22k k ππππ-+上单调递增对称性 Z k ∈对称轴⽅程:2x k ππ=+对称中⼼(,0)k π对称轴⽅程:x k π= 对称中⼼(,0)2k ππ+⽆对称轴对称中⼼,0)(2k π§1.4.3、正切函数的图象与性质1、记住正切函数的图象2、记住余切函数的图象:3、能够对照图象讲出正切函数的相关性质:定义域、值域、对称中⼼、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1.5、函数()?ω+=x A y sin 的图象 1、对于函数:()()sin 0,0y A x B A ωφω=++>>有:振幅A ,周期2T πω=,初相?,相位?ω+x ,频率πω21==Tf .2、能够讲出函数x y sin =的图象与()sin y A x B ω?=++的图象之间的平移伸缩变换关系.3、三⾓函数的周期,对称轴和对称中⼼函数sin()y x ω?=+,x ∈R 及函数cos()y x ω?=+,x ∈R(A,ω,?为常数,且A ≠0)的周期2|| T πω=;函数tan()y x ω?=+,,2x k k Z ππ≠+∈(A,ω,?为常数,且A ≠0)的周期||T πω=. 对于sin()y A x ω?=+和cos()y A x ω?=+来说,对称中⼼与零点相联系,对称轴与最值点联系. 求函数sin()y A x ω?=+图像的对称轴与对称中⼼,只需令()2x k k Z πω?π+=+∈与()x k k Z ω?π+=∈解出x 即可.余弦函数可与正弦函数类⽐可得.4、由图像确定三⾓函数的解析式利⽤图像特征:max min 2A =,max min2y y B +=. ω要根据周期来求,?要⽤图像的关键点来求.§1.6、三⾓函数模型的简单应⽤(要求熟悉课本例题.)§3.1.1、两⾓差的余弦公式§3.1.2、两⾓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1、()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2、()βαβαβαsin cos cos sin sin -=- 3、()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4、()βαβαβαsin sin cos cos cos +=- 5、()tan tan 1tan tan tan αβαβαβ+-+=.6、()tan tan 1tan tan tan αβαβαβ-+-=.§3.1.3、⼆倍⾓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1、αααcos sin 22sin =,2、ααα22sin cos 2cos -=变形: 12sin cos sin 2ααα=. 1cos 22-=αα2sin 21-=.升幂公式:221cos 22cos 1cos 22sin αααα+=-= 降幂公式:221cos (1cos 2)21sin (1cos 2)2αααα=+=-3、ααα2tan 1tan 22tan -=. 4、sin 21cos 2tan 1cos 2sin 2ααααα-==+ §3.2、简单的三⾓恒等变换1、注意正切化弦、平⽅降次.2、辅助⾓公式)sin(cos sin 22?++=+=x b a x b x a y (其中辅助⾓?所在象限由点(,)a b 的象限决定,tan b a=).解三⾓形1、正弦定理:R CcB A 2sin sin sin ===. (其中R 为ABC ?外接圆的半径) 2sin ,2sin ,2sin ;a R A b R B c R C ?===sin ,sin ,sin ;222a b c A B C R R R=== ::sin :sin :sin .a b c A B C ?=⽤途:⑴已知三⾓形两⾓和任⼀边,求其它元素;⑵已知三⾓形两边和其中⼀边的对⾓,求其它元素。
三角函数和三角变换的初步了解
三角函数和三角变换的初步了解一、三角函数1.1 定义:三角函数是用来描述直角三角形各个边与角度之间关系的函数。
1.2 基本三角函数:(1)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即sinθ = 对边/斜边。
(2)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即cosθ = 邻边/斜边。
(3)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tanθ = 对边/邻边。
(4)余切函数(cot):余切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邻边与对边的比值,即cotθ = 邻边/对边。
(5)正割函数(sec):正割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邻边的比值,即secθ = 斜边/邻边。
(6)余割函数(csc):余割函数是直角三角形中斜边与对边的比值,即cscθ = 斜边/对边。
1.3 三角函数的性质:(1)周期性:三角函数具有周期性,周期为360°或2π。
(2)奇偶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为奇函数,余切函数、余割函数为偶函数。
(3)对称性: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关于y轴对称,余切函数、余割函数关于x轴对称。
二、三角变换2.1 三角函数的基本变换:(1)和差变换:两个角的和(差)的三角函数可以通过两个角的三角函数的和(差)来表示。
(2)倍角公式:一个角的倍数的三角函数可以通过该角的三角函数的加减来表示。
(3)半角公式:一个角的半倍的三角函数可以通过该角的三角函数的平方根来表示。
2.2 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1)正弦函数:图像为波浪线,性质有: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等。
(2)余弦函数:图像为水平线,性质有: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等。
(3)正切函数:图像为斜线,性质有:周期性、奇偶性、对称性等。
3.1 三角函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1)测量学:利用三角函数测量物体的高度、距离等。
(2)工程学:利用三角函数计算结构的稳定性、角度等。
(3)物理学:利用三角函数描述波动、振动等现象。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公式的详尽归纳
高一数学三角函数公式的详尽归纳三角函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对于解决相关问题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高一数学中涉及的三角函数公式进行详尽的归纳与整理。
1. 基本三角函数定义1.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定义为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斜边的比值,即:\[ \sin(\theta) = \frac{\text{对边}}{\text{斜边}} \]1.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定义为直角三角形中邻边与斜边的比值,即:\[ \cos(\theta) = \frac{\text{邻边}}{\text{斜边}} \]1.3 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定义为直角三角形中对边与邻边的比值,即:\[ \tan(\theta) = \frac{\text{对边}}{\text{邻边}} \]2.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2.1 周期性公式三角函数的周期性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sin(x + 2k\pi) = \sin(x) \]\[ \cos(x + 2k\pi) = \cos(x) \]\[ \tan(x + \pi) = \tan(x) \]其中,\( k \) 是任意整数。
3. 三角函数的倍角公式3.1 正弦函数的倍角公式\[ \sin(2\theta) = 2\sin(\theta)\cos(\theta) \]3.2 余弦函数的倍角公式\[ \cos(2\theta) = 2\cos^2(\theta) - 1 \]\[ \cos(2\theta) = 1 - 2\sin^2(\theta) \]3.3 正切函数的倍角公式\[ \tan(2\theta) = \frac{2\tan(\theta)}{1 - \tan^2(\theta)} \]4. 三角函数的和差公式4.1 正弦函数的和差公式\[ \sin(\alpha \pm \beta) = \sin(\alpha)\cos(\beta) \pm\cos(\alpha)\sin(\beta) \]4.2 余弦函数的和差公式\[ \cos(\alpha \pm \beta) = \cos(\alpha)\cos(\beta) \mp\sin(\alpha)\sin(\beta) \]4.3 正切函数的和差公式\[ \tan(\alpha \pm \beta) = \frac{\tan(\alpha) \pm \tan(\beta)}{1 \mp \tan(\alpha)\tan(\beta)} \]5. 三角函数的半角公式5.1 正弦函数的半角公式\[ \sin(\theta/2) = \pm \sqrt{\frac{1 - \cos(\theta)}{2}} \]5.2 余弦函数的半角公式\[ \cos(\theta/2) = \pm \sqrt{\frac{1 + \cos(\theta)}{2}} \]5.3 正切函数的半角公式\[ \tan(\theta/2) = \frac{\sin(\theta)}{1 + \cos(\theta)} \]6. 三角恒等式6.1 和差化积公式\[ \sin(\alpha) + \sin(\beta) = 2\sin\left(\frac{\alpha +\beta}{2}\right)\cos\left(\frac{\alpha - \beta}{2}\right) \] \[ \cos(\alpha) - \cos(\beta) = -2\sin\left(\frac{\alpha +\beta}{2}\right)\sin\left(\frac{\alpha - \beta}{2}\right) \]6.2 积化和差公式\[ \sin(\alpha)\cos(\beta) + \cos(\alpha)\sin(\beta) = \sin(\alpha + \beta) \]\[ \sin(\alpha)\cos(\beta) - \cos(\alpha)\sin(\beta) = \cos(\alpha - \beta) \]7. 三角函数的图像与性质7.1 正弦函数的图像与性质正弦函数的图像为周期波动曲线,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1。
三角函数麦克劳林展开式
三角函数麦克劳林展开式-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概述三角函数麦克劳林展开式是一种数学工具,用于将任意函数近似表示为多项式的形式。
它是由数学家麦克劳林在18世纪提出的,并被广泛应用于数学和物理学领域。
三角函数是三角学中的基础概念,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它们在几何学、物理学、信号处理和工程学等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而麦克劳林展开式则是一种将函数表示为多项式的方法,可用于研究和解决各种数学和物理问题。
本文将首先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包括其周期性和奇偶性等重要特征。
然后,我们将详细探讨麦克劳林展开式的基本概念,包括其定义、推导方法、应用和误差估计等。
接着,我们将研究三角函数的麦克劳林展开式,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正切函数以及其他三角函数的展开式。
在最后的应用和总结部分,我们将探讨麦克劳林展开式在物理学中的应用,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最后,我们将总结本文的结论,并提出可能的进一步研究方向。
通过深入了解三角函数麦克劳林展开式,读者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重要的数学工具。
无论是在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数学推导还是进行物理建模中,这一概念都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同时,本文还将为读者提供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的方向,以推动该领域的发展。
1.2 文章结构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展开:1. 引言- 1.1 概述:介绍三角函数麦克劳林展开式的背景和重要性,引起读者的兴趣。
- 1.2 文章结构:说明文章的整体结构和各个部分的内容安排,以便读者了解文章的组织形式。
- 1.3 目的:阐明本文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概述研究的目标和方法。
- 1.4 总结:对本章引言部分进行总结,为接下来的章节过渡。
2.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 2.1 三角函数的定义:介绍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及其图像特点,为后续的麦克劳林展开式奠定基础。
- 2.2 三角函数的周期性:探讨三角函数的周期性质,介绍周期函数的概念和性质,加深读者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高中数学第一章三角函数1.3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2课件新人教版A
【例 2】
化简
cos 52π-������ cos(-������) sin 32π+������ cos 212π-������
=
.
解析:原式
cos
=
-sin
π 2
=
sin
cos 2π+ π2-������ cos������ π+ π2+������ cos 10π+ π2-������
π2 -������ cos������
六都叫做诱导公式
归纳总结诱导公式五和六可用口诀“函数名改变,符号看象限”记 忆,“函数名改变”是指正弦变余弦,余弦变正弦.“符号看象限”是把α 看成锐角时原三角函数值的符号.
【做一做1】 已知sin 25.7°=m,则cos 64.3°等于( )
A.m
B.-m
C.m2
D. 1-������2
答案:A
+ ������
cos
π 2
-������
sin������cos������ = -cos������sin������ = −1.
答案:-1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题型四
【变式训练 2】
化简
cos(π+������) cos������[cos(π-������)-1]
+
sin
������-32π
2
公式六 sin ������ + α = cos ������
2
cos ������ + α = −sin ������
2
公式五和公式六可以概括为:
������ 2±
������的正弦
余弦
函数值, 分别等于������的余弦
高一数学目录-人教版
必修四
第一章三角函数
1.1 任意角和弧度制
1.2 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1.3 三角函数的诱导公式
1.4 三角函数的图象与性质
1.5 函数y=Asin(ωx+ψ)
1.6 三角函数模型的简单应用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评面向量
2.1 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2.2 平面向量的线性运算
2.3 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2.4 平面向量的数量积
2.5 平面向量应用举例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三角恒等变换
3.1 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3.2 简单的三角恒等变换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五
第一章解三角形
1.1 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
探究与发现解三角形的进一步讨论
1.2 应用举例
阅读与思考海伦和秦九韶
1.3 实习作业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二章数列
2.1 数列的概念与简单表示法
阅读与思考斐波那契数列
阅读与思考估计根号下2的值
2.2 等差数列
2.3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2.4 等比数列
2.5 等比数列前n项和
阅读与思考九连环
探究与发现购房中的数学
小结
复习参考题
第三章不等式
3.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3.2 一元二次不等式及其解法
3.3 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阅读与思考错在哪儿
信息技术应用用Excel解线性规划问题举例
3.4 基本不等式
小结
复习参考题
必修三实用性和适用性在高一作用不大,所以高一上学期学必修一二,下学期学必修四五,跳过必修三。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计划
高中数学三角函数教学计划引言:高中数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而三角函数作为高中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对学生来说往往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
为了帮助学生系统地学习和理解三角函数的知识,我设计了一套高中数学三角函数的教学计划。
一、教学主题:1.1 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在开展教学活动之前,首先要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
可以通过介绍三角函数的历史背景和应用领域,激发学生对三角函数的兴趣。
同时,还要对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进行解释,并引导学生探索三角函数的特点和性质。
1.2 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和基本性质学生在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和基本性质方面存在较大的困难。
为了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教师可以通过演示和实例讲解的方式,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三角函数公式,并引导他们能够熟练运用这些公式解决问题。
1.3 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三角函数作为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实际生活和工作中。
在教学中,我将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和技巧,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实践的方式,巩固学生对三角函数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学活动安排:2.1 知识导入在教学开始时,我将通过图片、故事、视频等方式,引入三角函数的概念。
通过情境引导,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他们对三角函数的好奇心。
2.2 知识讲解和演示在掌握三角函数的公式和基本性质方面,我将采用讲解和演示的方式。
首先,我会讲解三角函数的公式和性质,并提供大量的实例进行演示。
然后,我会带领学生一起进行练习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我会不断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他们思考和讨论。
2.3 实践应用为了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三角函数的知识,我将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通过运用三角函数的知识和技巧解决问题。
例如,计算视角的大小、测量高楼的高度等。
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学生将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角函数的应用。
2.4 总结和评价在教学活动结束时,我将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
我会让学生展示他们所学到的知识和技巧,并对他们的表现给予积极的鼓励和肯定。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函数
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函数1.引言1.1 概述概述部分是整篇文章的开篇,用于介绍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在编写概述时,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三角函数是数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它在几何、物理、工程等领域中广泛应用。
作为初等函数的一部分,三角函数在数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本文旨在探讨三角函数作为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特性和性质。
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是我们深入了解它们的基础,而它们的图像和周期性则能直观地展示它们的变化规律和特点。
三角函数和初等函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在研究三角函数时需要了解的重要内容。
同时,三角函数的超越性质也是我们关注的重点,这一特性表明三角函数在某些情况下无法用有限次四则运算和根号运算表示,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特殊性。
通过对三角函数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中复杂函数的性质,提高问题处理的能力。
同时,对于数学教学和应用领域中的相关问题,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超越性质也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接下来的正文部分,我们将详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并通过图像和周期性的展示来加深理解。
最后,我们将总结三角函数与初等函数的关系,并详细分析三角函数的超越性质。
通过本文的阐述,相信读者能够对三角函数有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认识。
1.2文章结构1.2 文章结构本文按照以下结构进行探讨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属于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的函数:第一部分,引言。
本部分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
首先,我们将简要概述本文要讨论的主题——三角函数在数学中的地位。
随后,给出文章的整体结构安排,以便读者能够清晰地理解全文内容。
最后,明确这篇文章的目的,也就是要阐述三角函数为何被归类为初等函数中的超越函数。
第二部分,正文。
本部分将分为两个小节,分别探讨三角函数的定义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的图像和周期性。
首先,我们会详细介绍三角函数的定义,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等。
同时,会介绍它们的基本性质,比如定义域、值域、奇偶性和周期等。
1.3三角函数的计算教案
在今天的课堂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三角函数的计算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也存在一些理解上的难点。首先,对于三角函数的定义,大多数学生能够通过直观的图形理解正弦、余弦和正切的概念,但仍有部分学生在抽象理解上感到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运用实际例子和图形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其次,在三角函数计算的过程中,学生们对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记忆不够熟练,导致在计算时出现错误。我想在接下来的课程中,可以通过编写记忆口诀或设计一些有趣的游戏来帮助他们记忆这些值。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三角函数计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2.教学难点
-三角函数定义的抽象理解:学生对三角函数定义的抽象概念理解可能存在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图形和实例来辅助理解。
-三角函数计算的灵活运用:在具体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难以灵活运用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公式,需要通过大量练习和讲解来突破。
-特殊角度三角函数值的记忆:特殊角度(如30°、45°、60°等)的三角函数值对于计算非常重要,但学生可能难以记忆,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记忆。
举例:在讲解三角函数计算时,可以给出如下难点例子:
a.求解一个角的余弦值,已知该角的正弦值和另一个角的余弦值,需要运用到互余关系。
b.计算一个角的正切值,已知该角的正弦和余弦值,需要运用到正切的定义和基本三角恒等式。
c.在计算过程中,需要灵活运用特殊角度的三角函数值,如sin30°=1/2,cos45°=√2/2等。
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公式
三角函数和对数函数公式1.三角函数公式:三角函数是研究角和其它量之间关系的数学工具,常见的三角函数包括正弦函数、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
下面是这几个函数的基本公式:1.1 正弦函数(sin):正弦函数可以表示为一个周期性函数,其公式如下:sin(x) = O/H = a/c其中,x为给定角的弧度值,O表示角度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H 表示角度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表示角度对应的单位圆上的对边,c表示单位圆的半径。
1.2 余弦函数(cos):余弦函数也是一个周期性函数,其公式如下:cos(x) = A/H = b/c其中,x为给定角的弧度值,A表示角度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邻边,H 表示角度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b表示角度对应的单位圆上的邻边,c表示单位圆的半径。
1.3 正切函数(tan):正切函数是一个无穷增减的周期函数,其公式如下:tan(x) = O/A = a/b其中,x为给定角的弧度值,O表示角度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对边,A 表示角度对应的直角三角形的邻边,a表示角度对应的单位圆上的对边,b表示角度对应的单位圆上的邻边。
2.对数函数公式:对数函数是指以一些正数为底数的幂函数的逆运算,常用的对数函数有自然对数函数和常用对数函数。
下面是这几个函数的基本公式:2.1 自然对数函数(ln):ln(x) = y其中,x为给定的正实数,y为x的对数,以e为底。
2.2 常用对数函数(log):常用对数函数的底数为10。
常用对数函数的公式如下:log(x) = y其中,x为给定的正实数,y为x的对数,以10为底。
需要注意的是,对数函数的定义域是正实数集合,值域是实数集合,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实数,而值域是[-1,1]的闭区间,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除了90度的整数倍角之外的所有实数,而值域是实数集合。
反三角函数的计算
反三角函数的计算从初中数学开始,反三角函数就逐渐进入我们的视线,它是对三角函数的逆运算,因此也被称为“逆三角函数”。
反三角函数的计算是初高中数学学习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它的应用广泛,涉及到很多领域,如工程、科学、金融等。
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反三角函数的计算方法。
1. 反正弦函数反正弦函数也称为arcsin函数,定义域为[-1, 1],值域为[-π/2, π/2]。
反正弦函数的计算一般采用查表或计算器等工具,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我们也需要手动计算。
1.1 查表法查表法是一种较为简单的反正弦函数计算方法,只需要输入正弦函数值即可得到相应反正弦函数值。
例如,如果我们要求arcsin(0.5),可以查表得到sin(π/6)=0.5,因此arcsin(0.5)=π/6≈0.524。
1.2 计算器法计算器是一种方便快捷的反正弦函数计算工具,只需要输入正弦函数值,然后按下反正弦键(通常标识为sin-1或arcsin),就可以得到相应反正弦函数值。
例如,在科学计算器上,输入sin(π/6),然后按下arcsin键,就可以得到答案0.524。
1.3 手动计算法对于一些特殊角度的正弦函数值,我们需要手动计算反正弦函数值。
例如,我们要求arcsin(√3/2),根据正弦函数的定义,sin(π/3)=√3/2,因此arcsin(√3/2)=π/3≈1.047。
2. 反余弦函数反余弦函数也称为arccos函数,定义域为[-1, 1],值域为[0,π]。
反余弦函数的计算方法与反正弦函数类似,也可以采用查表、计算器或手动计算等方法。
例如,如果我们要求arccos(0.5),可以查表得到cos(π/3)=0.5,因此arccos(0.5)=π/3≈1.047。
3. 反正切函数反正切函数也称为arctan函数,定义域为R,值域为(-π/2,π/2)。
反正切函数的计算比反正弦函数和反余弦函数稍微复杂一些,需要掌握一些特殊的方法。
3.1 查表法反正切函数可以采用查表法计算,但由于它有无数个解,因此需要根据区间进行选择。
三角函数与对数的运算规则
三角函数与对数的运算规则1. 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则三角函数是数学中常见的函数,主要包括正弦、余弦和正切函数。
三角函数的运算规则如下:1.1. 正弦函数的运算规则正弦函数的运算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
- 正弦函数的值域为[-1,1]。
- 正弦函数是奇函数,即sin(-x)=-sin(x)。
- 正弦函数的周期为2π。
1.2. 余弦函数的运算规则余弦函数的运算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余弦函数的定义域为实数集。
- 余弦函数的值域为[-1,1]。
- 余弦函数是偶函数,即cos(-x)=cos(x)。
- 余弦函数的周期为2π。
1.3. 正切函数的运算规则正切函数的运算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正切函数的定义域是所有不等于(2n+1)π/2的实数。
- 正切函数的值域为整个实数集。
- 正切函数是奇函数,即tan(-x)=-tan(x)。
- 正切函数的周期为π。
2. 对数的运算规则对数是指数函数的逆运算,常见的对数包括自然对数和常用对数。
对数的运算规则如下:2.1. 自然对数的运算规则自然对数的运算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自然对数的底数为常数e,约等于2.。
- 自然对数的定义域是所有正实数。
- 自然对数的值域是整个实数集。
- 自然对数的特殊值ln(1)等于0,ln(e)等于1。
2.2. 常用对数的运算规则常用对数的运算规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常用对数的底数为常数10。
- 常用对数的定义域是所有正实数。
- 常用对数的值域是整个实数集。
- 常用对数的特殊值log10(1)等于0,log10(10)等于1。
以上是三角函数和对数的运算规则,掌握这些规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三角函数和对数的性质和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角函数(1.1—1.3)知识点梳理1.正角:按逆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正角;负角:按顺时针方向旋转形成的角叫做负角;零角:如果一条射线没有做任何旋转,我们称它为零角。
2.象限角:顶点在原点,始边与x 轴非负半轴重合,则终边落在第几象限,就称这个角是第几象限的角。
第一象限角为22,2k k k Z ππβπ⎧⎫<<+∈⎨⎬⎩⎭; 第二象限角为22,2k k k Z ππβππ⎧⎫+<<+∈⎨⎬⎩⎭; 第三象限角为322,2k k k Z πππβπ⎧⎫+<<+∈⎨⎬⎩⎭; 第四象限角为3222,2k k k Z ππβππ⎧⎫+<<+∈⎨⎬⎩⎭. 3.终边相同的角的集合: {}|360,S k k Z ββα==+⋅∈,说明:终边相同的角不一定相等,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
4.弧度角的定义:我们把长度等于半径的弧所对的圆心角叫做1弧度的角,记为1rad .说明:一个角的弧度由该角的大小来确定,与求比值时所取的圆的半径大小无关。
角α的弧度数的绝对值是rl=||α,(其中l 是以角α作为圆心角时所对弧的长,r 是圆的半径)。
5.角度与弧度的换算: 3602π=rad 180π=rad1801π=︒rad 0.01745≈rad 1rad =︒)180(π5718'≈6.一些特殊角的度数与弧度数的对应表: 0° 30°45°60°90°0120 0135 0150 0180 0270 03606π4π 3π 2π 32π 43π 65π π23π π27.(1)弧长公式:弧长公式为||l r α=⋅.(2)扇形面积公式: 22121r lr S ⋅==α扇形 8.同角三角函数关系式:(1)22sincos 1αα+=,(2)sin tan cos ααα= 9.(1)诱导公式一: απαsi n )2si n(=+k ; απαcos )2cos(=+k ; απαtan )2tan(=+k (Z ∈k )。
(2)诱导公式二:ααπsin )sin(-=+; ααπcos )cos(-=+; ααπtan )tan(=+。
(3)诱导公式三:sin()sin αα-=-; cos()cos αα-=;tan()tan αα-=-。
(4)诱导公式四:ααπsin )sin(=-; ααπcos )cos(-=-; ααπtan )tan(-=-。
(5)诱导公式五:ααπcos )2sin(=-; ααπs i n )2c o s (=-。
(6)诱导公式六:ααπcos )2sin(=+ ααπs i n )2c o s (-=+● 例题选讲例1. 已知角a 的顶点在原点,始边为x 轴的非负半轴.若角a 的终边过点P (-3,y ), 且a sin =43y (y ≠0),判断角a 所在的象限,并求cos a 和tan a 的值. 解:点P 到原点O 的距离为|OP |=22)3(y +-,∴sin a =23y y ry +==43y . ∵y ≠0,∴9+3y 2=16.∴y 2=37,y =±321. ∴点P 在第二或第三象限.当点P 在第二象限时,y =321,cos a =r x =-43,tan a =-37;当点P 在第三象限时,y =-321,cos a =r x =-43,tan a =37.例2.一扇形的周长为20 cm ,当扇形的圆心角α等于多少弧度时,这个扇形的面积最大?解: 设扇形的半径为r ,弧长为l ,则l +2r=20,即l =20-2r (0<r <10) ① 扇形的面积S=21l r ,将①代入,得S=21(20-2r)r=-r 2+10r=-(r-5)2+25,所以当且仅当r=5时,S 有最大值25.此时,l =20-2×5=10,α=rl =2. 所以当α=2 rad 时,扇形的面积取最大值. ● 巩固练习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A .小于90°的角是锐角B .大于90°的角是钝角C .0°~90°间的角一定是锐角D .锐角一定是第一象限的角2.设角α是第二象限角,则2α是( )C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一象限角或第三象限角D .第一象限角或第二象限角 3.终边在第一、三象限角的平分线上的角可表示为 ( )AA .k·180°+45°(k ∈Z)B .k·180°±45°(k ∈Z)C .k·360°+45°(k ∈Z)D .以上结论都不对4. 在“①160°②480°③-960°④-1600°”这四个角中,属于第二象限的角是(C )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 5. 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C )A.小于90°的角是锐角B.第二象限的角是钝角C.相等的角终边一定相同D.终边相同的角一定相等 6. 集合A={α|α=k ·90°,k ∈N +}中各角的终边都在(C )A.x 轴的正半轴上B.y 轴的正半轴上C.x 轴或y 轴上D.x 轴的正半轴或y 轴的正半轴上 7.02120sin 等于( ) BA. 23±B. 23C. 23-D. 218. 已知4sin 5α=,并且α是第二象限的角,那么tan α的值等于( )A . 43- B . 34- C . 43 D .348. A 43sin 4sin ,cos ,tan 55cos 3ααααα==-==-9. sin(-631π)的值是( )A A.21 B. - 21C. 23D. - 2310. 设角α是第二象限角,且2cos2cosαα-=,则2α是( ) DA .第一象限角B .第二象限角C .第三象限角D .第四象限角 11.下列等式中成立的是( )CA .si n (2×360°-40°)=si n 40°B .cos (3π+4π)=cos 4πC .cos370°=cos (-350°)D .cos625π=cos (-619π) 12.已知αααααtan ,5cos 5sin 3cos 2sin 那么-=+-的值为( )DA .-2B .2C .1623D .-1623 13.y =xx x x x x tan |tan ||cos |cos sin |sin |++的值域是( )CA .{1,-1}B . {-1,1,3}C . {-1,3}D .{1,3}14.若f (cos x )=cos2x ,则f (sin15°)的值等于( )CA .21 B .-21 C .-23 D .23 15. sin2·cos3·tan4的值( )AA.小于0B.大于0C.等于0D.不存在16. 将表的分针拨慢10分钟,则分针转过的角的弧度数是 .3π 17. 已知扇形的周长是6 cm ,面积是2 cm 2,则扇形的中心角的弧度数是 . 1或4 18.与-1050°终边相同的最小正角是 .18。
3019. 已知cos θ·tan θ<0,那么角θ是第 象限角. 三或四 20. 式子sin 4θ+cos 2θ+sin 2θcos 2θ化简的结果 。
1 21.已知21tan -=x ,则1cos sin 3sin 2-+x x x = 。
21.5222.若角α的终边经过点P (1,-2),则tan α的值为 。
-2 23.(1)已知tan 4α=-,求4sin 2cos 5cos 3sin αααα++的值; 2(2)化简()()()()()()sin 180sin 270tan 90sin 90tan 270tan 360αααααα-⋅-⋅-+⋅+⋅- cos α=-24. 已知=αsin 21-, 求αcos、αtan 的值。
24. 提示:(1)当α是第三象限角,则 23cos -=α 33tan =α(2)当α是第四象限角,则 23cos =α 33tan -=α 25.求值:2cos4tan6cos6tan3tan3sinππππππ-+.26.化简(1)12sin 40cos40-.(2)已知4cos 5α=-,求sin ,tan αα. (3)已知tan α43=,求ααcos ,sin .27. 化简:)5sin()4tan()2tan()tan()3cos()sin(απαππααπαπαπ+------=αs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