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课除法的初步认识1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组成,理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3. 让学生学会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提高计算速度。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概念、除法算式的组成、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2.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三、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以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
2.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除法算式的组成。
3. 采用口诀教学法,让学生快速掌握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4.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课件:除法概念、除法算式组成、乘法口诀表。
2. 练习题:不同难度的除法题目。
3. 教学道具:实物、图片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以生活实例引入除法的概念,如“把12个苹果平均分给4个小朋友,每个人分几个?”引导学生思考并解答。
2. 讲解:讲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如3×4=12,12÷4=3。
让学生理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3. 演示:用直观的方式展示除法算式的组成,如12÷4=3,讲解被除数、除数、商的概念。
4. 学习乘法口诀:引导学生学习乘法口诀表,讲解如何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
5. 练习:让学生进行不同难度的除法练习,如6÷2、8÷4等,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除法的概念、除法算式的组成以及用乘法口诀计算除法的方法。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除法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购物时找零、分配资源等。
2. 讲解除法与其他运算的关系,如加法、减法、乘法。
3. 介绍除法的运算性质,如交换律、结合律等。
七、课堂互动1. 提问环节:在学习过程中,鼓励学生提问,解答他们的疑惑。
教案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
教案设计: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用来求解两个数相除的结果。
2. 除法的运算符号:÷、/,读作“除以”或“除”。
3. 除法的计算方法:先将被除数按照一定的数位分组,进行计算。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除法的运算符号、除法的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除法的计算方法,特别是多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除法概念。
2. 采用分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掌握除法计算方法。
3. 采用问答法,引导学生思考除法的意义和应用。
五、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内容包括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符号、计算方法等。
2. 学生准备练习本,用于记录解答过程。
3. 教师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课堂练习。
4. 准备一些除法计算器,方便学生进行计算。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分蛋糕,引入除法概念。
2. 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展示PPT,让学生了解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讲解除法的运算符号,让学生认识÷、/,并了解其读作“除以”或“除”。
4. 讲解除法的计算方法,通过PPT展示分组计算的过程,让学生明白如何进行除法计算。
5. 练习除法计算,让学生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符号和计算方法,让学生加深记忆。
七、课堂练习:1. 让学生完成PPT上的练习题,巩固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符号和计算方法。
2. 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的折扣、分配物品等。
3.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给予鼓励和建议。
八、课堂小结: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除法的基本概念、运算符号和计算方法。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9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9篇除法的初步认识 1一、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分实物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并且从平均分的过程中清楚、直观地了解除法的含义;2、使学生认识除号,会读、会写除法算式,知道除法算式所表示的意义;<二>、能力目标1、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2、培养学生探索知识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三>、德育目标教育学生要礼貌待人。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
三、教具、学具教具:课件、纸条、磁铁学具:数字卡片、小棒四、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1、激趣同学们,你们分过东西吗?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分东西,通过分东西学习新本领,好吗?动手实践一:①、教师提出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随便分成2份,也就是2堆;②、学生操作,教师观察、指导;③、学生汇报提问:谁愿意说说他是怎样分的?(学生说,教师板书,在学生说的时候注意鼓励有创新的)8 8 8 817 2 6 3 5 4 4④、教师指着上面四种分法提问:这四种方法中有一种比较特别,你们发现了没有?⑤、请学生说,并说说为什么不一样?⑥、教师归纳指出:最后一种分法中每份的数字卡片数同样多,都是4张。
(教师板书:同样多)2、引入动手实践二:①、教师明确要求:请同学们把8张数字卡片分成4份,也就是4堆,每份要分得同样多;②、学生动手操作,教师检查、指导;③、请一名学生上黑板把8个磁铁分成4份,每份分得同样多;④、学生分完,教师提问:每份分得同样多吗?是几个?教师指着学生分的磁铁说: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这种方法叫平均分。
(教师在磁铁下贴出纸条,学生齐读一次)<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2(1)、创设情境教师以讲故事的形式创设情境:一天,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来到老马家作客(课件出示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三只小动物),老马非常热情的招待他们,拿出6个又大又红的桃子(课件出示6个桃子),小象、小白兔和小蜜蜂看见了都馋得直流口水,老马心里非常清楚,要是分的不公平,这三个小鬼一定会吵翻天,所以老马想请我们206班的小朋友帮帮忙,把桃子分好,不过在动手之前有两个问题考考大家:①、是要大家把6个桃子分成几份?(当学生说3份时,教师出示3只盘子)②、该怎样分?(2)、动手实践三:教师:下面请同学们用数字卡片代替桃子动手分。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通用12篇)
2023年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通用12篇)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篇1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经历除数是整十数的除法的笔算过程,利用口算除法旧知探索笔算时试商的一般方法,掌握并熟练运用除数是整十数的笔算除法的计算方法。
(二)技能目标通过学生独立探究和讨论交流,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学会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结合运用来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养成估算心算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除法竖式的书写方法以及理解除法竖式中每一个数的含义【教学难点】除法竖式中每一部分的含义以及除法竖式的写法与众不同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口算60÷6 240÷8 320÷4 420÷7450÷9 630÷7 360÷6 400÷5120÷3 160÷4 280÷4 540÷92.说出下列各数的近似值。
148 193 87 93二、亲身体验,学习新知1.引入新课(1)有124箱货物,李叔叔三人开了三部车,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2)到体育馆有223千米,客车行驶了4小时,平均每小时约行多少千米?(3)每听饮料3元,100元最多能买多少听饮料?(4)在一次地震中,有灾民182人,如果按每4人发一顶帐篷,最少要准备多少顶帐篷?让学生根据除法的含义列出各题的算式。
124÷3 223÷4 100÷3 182÷4提问:请学生逐一说出上面四道算式的意思,在说算式意思的过程中,体会生活中许多问题的解答要用除法估算来完成,理解除法估算是解决问题的重要方法。
2.出示教科书第13页主题图,同时出示例题2.教师:要求“他们三人平均每人大约运多少箱?”列式是:124÷3.教师:大约是什么意思?教师:怎样进行除法估算?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汇报讨论结果。
除法的初步认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76页例1、例2及第78页课堂活动第1,2题及练习十五第1,2,3题。
【教学目标】1.能结合具体情境用除法表示平均分物品的过程,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教具、学具准备】教具:8个桃子(或其他水果、物品),8个盘子,24支铅笔。
学具:小棒、圆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除法。
(板书:除法的初步认识)二、自主探索,认识除法1.教学例1(课件出示一堆桃子)教师:小猴家有一些桃子,你能猜一猜有多少个吗?教师:我们来帮它数一数。
学生数出后,教师板书:8。
教师:猴妈妈让小猴分桃,她提出了什么要求呢?(课件出示猴妈妈的话:把这8个桃子平均装在4个盘子里)学生读猴妈妈的话,教师板书:4。
教师:你们能帮小猴分桃子吗?用小圆片代替小猴分一分,分好后小组内互相检查,是不是按要求平均分成了4份,分的结果是每盘多少个?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2。
教师:谁能看着8,4,2这3个数把刚才分桃子的过程说一说,分之前总数是多少个?分的要求是什么?分的结果是什么?学生:8个桃子,平均分成4盘,每盘分得2个桃子。
教师:谁能用我们数学上的算式来表示刚才平均分的过程?学生说后,教师指出:在数学上,我们可以用8÷4=2来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教师把除法算式板书完整。
教师介绍除号的名称、写法、读法。
写法:先写中间一横,再写上下的小圆点,两个圆点要对齐。
学生读算式,用手比画除号。
议一议:算式中8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8÷4表示什么?2表示什么?教师: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用圆片分一分,一边分一边说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在全班交流。
2.教学例2可以装几盒?教师板书:246。
教师:你能用小棒代替铅笔自己动手分一分吗?学生汇报结果,教师板书:4。
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
除法的初步认识(一)【教学内容】教科书第69页例1、例2,第70页课堂活动第1,2题,第71页练习十六第1,2,3题。
【教材分析】除法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之上的。
为此,教材中把对除法的初步认识设计在平均分的后面。
本节教材主要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明确平均分的含义,而我所说课的除法是在此基础上的升华。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除法运算的含义,并让学生认识除号,了解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
教材中特别注重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创设一个生动的情景,有利于学生很快地进入课堂。
教材能按照儿童的认知规律来编写内容,先比较抽象地了解除法的含义,再到具体地写除号、除法算式以及读除法算式等等。
【学情分析】除法的认识是在学生初步了解了乘法的意义、学会利用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除法的含义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在生活中小学生有分物品的经历,但缺少平均分物的实践经验。
为此,教学时要借助教材设计,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向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活动机会。
使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认识“平均分”,了解“每份同样多”的生活实例,通过直观操作展示了除法在应用时的两种实际操作的方法,使学生理解除法的含义,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创设解决问题的情境,让学生了解知识来源于生活,消除学生因为第一次接触除法而产生的陌生感,从而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教学目标】1.结合分一分的具体情境,抽象出除法算式,初步理解除法的意义。
2.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除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
3.会用除法算式表示并解释平均分的具体过程。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的意义。
【教学策略】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小组合作交流、共同探讨。
【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30根小棒。
【教学过程】一、联系旧知,引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平均分,平均分的过程在数学上可以用除法来表示,这节课我们一起来认识除法。
【新】西师大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二课 《除法的初步认识》说课稿附板书含反思及课堂练习和答案
6.教师:在除法中,“÷”读作“除以”。 7.教师:谁再来说说8÷4=2表示什么意思? (1)学生独立说 (2)同桌之间互说 (3)指名说:一共有8个桃子,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里放 2个桃子。
(4)集体订正,教师及时鼓励和肯定。
8.教师:你还能把8个桃子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几个桃?请用小棒代替桃
□÷□=□(个)
【参考答案】: 1.4 2 2.除法 3.(1)略 (2)2 除号 除以 4.份数 除 5.平均分 6.10÷2=5(个) 7.8÷2=4(个)
八、说板书设计
根据二年级的年龄特点,本课板书内容简单明了,重难点突出。
《除法的初步认识》板书
8÷4=2 被 除商 除数 数
总之,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始终立足让学生在玩中学会, 在动手中提高技能,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将继续努力,让 我的数学课堂教学更高效,更精彩。
【教学难点】:
理解除法的意义,用除法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五、说教法学法
以教师的引导为主导,体现先导后教"、进而无为而教"的教学思想。 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体现先做后学"、进而自主学习"的学习思想;主 要采用了探究发现法、讨论归纳法,调动学生高涨的学习情趣,让学生 自主列出除法算式,解决生活中平均分的问题;通过猜测和操作验证自 主探究求商的方法,体验平均分和乘法的联系,使学生主动把除法与生 活联系起来。
子分一分,一边分一边用“一共有几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的几个 桃”这样的3句话说出分的过程,再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过程。 (1)学生独立进行操作,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2)小组内交流 (3)指名汇报:一共有8个桃,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的4个桃,
用算式表示:8÷2=4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练习题及教学反思
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练习题及教学反思【导语】数学是人们认识自然、认识社会的重要工具。
它是一门古老而崭新的科学,是整个科学技术的基础。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学在社会各个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作用越来越重要。
以下是无忧考网整理的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练习题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下册数学《除法的初步认识》教案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13页例4 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认识除号,会写、会读除法算式;2、经历看一看、说一说、分一分等数学活动,掌握用除法算式表示平均分的方法;3、感受用除法表示的抽象性和概括性,体会所学内容的价值。
教学准备:课件、小棒、练习本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与平均分活动的关系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出新知1、谈话。
师:同学们,谁知道我国的动物国宝是什么?生:大熊猫。
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同学真聪明,现在小精灵给我们提出了一个问题:晶晶是一个可爱的大熊猫,它十分好客,今天它请来四个小伙伴来它的家里做客,它给每个朋友都准备了竹笋作为午餐,可是,晶晶该怎样把竹笋分给他的朋友们呢?你们知道吗?生:平均分。
2、提出问题。
师:那好,现在我们来看一下黑板(出示例3课件),晶晶想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个盘子应该放几个呢?请大家帮晶晶想一想。
3、开展活动,解决问题师: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平均”是什么意思呢?生:平均就是每个盘子里放的竹笋同样多。
师:回答正确,我们班的小朋友真棒,那接下来,我们用小棒代替竹笋,用4张纸表示4个盘子,请同学们亲自动手来把这些竹笋平均分一分。
(请一名同学来上台演示一下)师:谁和他的分法不一样?(提问两名学生)有的同学一个一个地分,有的是两个两个或者三个三个地分,但是无论怎样分,结果都是一样的,每个盘子里放几个竹笋?生:每个盘子里放3个竹笋。
新人教版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课件
第 5课时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题)
1 我会读。
12÷6=2 读作: 12除以6等于2
同学们,最近我们一直 在研究除法,今天我们 做一些除法的练习题。
2 我会认。
12 ÷ 6 = 2
被
除
商
除
数
数
先读出除法算式,再说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3 有12个桃子,每只小猴分3个桃子,可以分给几只小猴?
读作:15除以3等于5
分法二: 15÷3=5 轮 份每 船 数份 总的 数轮 船 数
6 请学生根据图片猜一猜小精灵想怎样分橘子?
8÷2=4(个) √ 8÷4=2(盘)
小精灵列出了两个算 式,说说哪个算式对 呢?为什么?
7 写出除法算式。
20÷5=4 7
9
8 每个灯座装2个灯泡,可以装( 6 )个灯座。 12 2 6
3
3 12 ÷ 3
份
数
的
数
量
口答:可以分给4只小猴。
聪明的小朋友,谢谢你的帮助。
3
12 ÷ 3 = 4(只)
总
每
份
数
份
数
的
数
量
口答:可以分给4只猴子。
对比上面的式子,你 知道下面式子各部分 表达的含义是什么吗?
12 ÷ 总 数
4 = 3(个)
份每 数份
的 数 量
表示每只猴子分3个桃子。
5 读一读,圈一圈。 (1)10÷2=5 (2)15÷3=5
先读一读除法算式,根据除法算式,动手圈 一圈,并说一说算式中每个数表示的意思。
分法一:10÷2=5 海 每份 螺 份数 总的 数海 螺 数
分法二:10÷2=5 海 份每 螺 数份 总的 数海 螺 数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让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及意义。
2. 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3. 除法算式的读法:被除数除以除数等于商,余数。
4.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除法的概念、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难点: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除法的概念。
2. 采用讲解法,讲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准备:1. 教具:除法算式卡片、实物。
2. 学具:练习本、笔。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乘法,引导学生思考乘法的逆运算是什么。
2. 讲解除法的概念,让学生明白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3. 讲解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
5. 讲解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七、课堂练习:1. 完成除法算式的填空练习。
2. 完成除法算式的读法练习。
3. 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八、课堂讨论:1. 让学生谈谈对除法的理解。
2. 让学生举例说明除法在生活中的应用。
九、总结与反思: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除法的概念、除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让学生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
十、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观察生活中的一些除法现象,下节课分享。
十一、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索除法的性质,如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它的倒数。
2. 介绍除法的运算规律,如分配律、结合律等。
3. 通过举例让学生了解除法在几何、物理等学科中的应用。
十二、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除法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
4.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及意义2. 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3.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4. 除法与乘法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除法的概念、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除法与乘法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实物操作,形象地理解除法的概念。
2. 采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掌握除法的应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的实例,如分水果,引入除法的概念。
2. 新课讲解:讲解除法的概念、除法算式的读写方法,并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加深理解。
3. 案例分析:给出几个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并讨论解答过程。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讨论成果。
6. 课后作业:布置几个有关除法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评估学生对除法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课堂上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除法的兴趣和热情。
3. 通过小组讨论,评估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七、教学拓展1. 邀请数学专家或家长来课堂分享除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案例。
2. 组织学生进行除法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布置有关除法的课后研究项目,鼓励学生深入探究。
八、教学资源1. 实物水果、糖果等,用于直观演示除法概念。
2. 除法练习题库,用于课后作业和课后研究。
3. 教学PPT,用于课堂讲解和案例展示。
4. 小组讨论指南,用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讨论。
九、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充分理解除法的概念,避免混淆。
2. 鼓励学生提问,及时解答学生的疑惑。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概念,知道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
2. 学生能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掌握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
4. 学生能够正确进行除法运算,并检查计算结果。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除法概念的理解,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
难点:除法运算的计算方法和检查计算结果。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或者黑板,展示除法算式和实际问题。
2. 学生准备练习本和笔。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
例如:“小明有12个苹果,他想把它们平均分给他的3个朋友,每个朋友能分到几个苹果?”2. 新课讲解:教师讲解除法的概念,展示除法算式,并解释各部分的名称。
让学生跟随教师一起朗读除法算式,加深记忆。
3. 实例演示: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展示几个除法运算的实例,让学生观察并理解除法运算的过程。
4. 练习巩固: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互相检查答案。
教师选取一些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点评。
五、课后作业:1. 请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除法运算。
2. 请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一些除法现象,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作业,检查他们对除法概念的理解和运算能力的掌握。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让学生分享他们观察到的生活中的除法现象,以此评估他们应用知识的能力。
3. 通过课堂表现和练习情况,评价学生对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各部分名称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反思:在课后,教师应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包括:1. 学生对除法概念的理解程度是否达到预期。
2. 教学方法是否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3. 是否所有学生都能跟上教学进度,是否存在学习困难的学生。
4.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八、拓展活动:1. 制作除法计算器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除法运算。
2. 举办除法知识竞赛,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除法知识。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经典课件
练习题三:挑战题目
答案解析:针对每道题目给 出详细的解析与思路指导
04
除法的基本概念
除法的定义
除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将一个数(被除数)平均分配给另一个数(除数)的过程。
除法的基本形式为“被除数 ÷ 除数 = 商”,其中商表示被除数能被除数整除的次数。
除法可以有余数,余数表示被除数不能被除数整除的部分。
提高练习题
除法竖式计算练习 除法口算练习 除法应用题练习 除法综合练习
综合练习题
题目:将20个橘子平均分成 5份,每份多少个? 答案:
每份4个橘子。
答案:每份4个橘子。
题目:将12个苹果平均分成 3份,每份多少个? 答案:
每份4个苹果。
答案:每份4个苹果。
目标
洞察
题目:将30个香蕉平均分成 6份,每份多少个? 答案: 每份5个香蕉。
物品分配:将一 定数量的物品平 均分配给一定数 量的人,演示除 法运算的过程。
时间分配:将一 定的时间分配给 一定数量的人, 演示除法运算的 过程。
金钱分配:将一 定的金钱分配给 一定数量的人, 演示除法运算的 过程。
07
练习题与答案解析
基础练习题
题目:20÷5=
题目:4÷2=
题目:15÷3= 题目:30÷6=
并给出正确的解决方法
举一反三:针对典型题目, 给出变式练习,让学生能够
举一反三,巩固所学知识
08
总结与回顾
本次课件的主要内容回顾
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除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方法 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点总结
除法的定义和意义 除法的基本性质 除法的运算顺序 除法的运算规则 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除法的应用场景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除法的基本概念,掌握除法算式的构成。
2. 培养学生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除法的概念:将一个数平均分成若干份的运算。
2. 除法算式的构成:被除数、除数、商。
3. 除法的基本运算方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算式的构成。
2. 难点:除法运算方法的掌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除法的意义。
2.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采用引导发现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除法运算方法。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实际情境,如分水果,引入除法概念。
2. 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算式构成。
3. 示范除法运算方法,并进行讲解。
4. 学生练习:布置一些简单的除法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除法运算方法,分享解题心得。
6.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并进行针对性讲解。
7.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巩固除法知识的作业,让学生回家练习。
六、教学评价:1. 通过课堂表现、练习完成情况和小组讨论参与度,评价学生在除法初步认识方面的掌握程度。
2. 关注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的思维过程和方法,鼓励创新和发散思维。
3. 结合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巩固情况。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除法的基本概念、算式构成和运算方法等内容。
2. 实物教具:如水果、卡片等,用于创设情境和辅助教学。
3. 练习题库:包括不同难度的除法题目,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和算式构成,示范除法运算方法。
2. 第3-4课时:学生练习除法运算,小组讨论解题心得。
3. 第5-6课时:总结提升,布置课后作业。
九、教学反思:1. 课后总结教学效果,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针对性地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设计
《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除法的基本概念,能够熟练地运用除法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教学难点: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1)通过实例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
3.练习除法运算(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教师批改作业,对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4.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物品、计算速度等。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悟。
(1)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除法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
(2)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如唱儿歌、做游戏等,让学生轻松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
2.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乘法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学习除法的基本概念1.通过实例讲解除法的基本概念,让学生直观地理解除法的含义。
(1)举例:小明有12个苹果,要平均分给4个朋友,每个朋友分几个?2.引导学生观察除法算式,发现除法与乘法的联系与区别。
三、练习除法运算1.布置课堂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1)计算题:24÷6、36÷4、18÷3等。
(2)应用题:小明有20个糖果,要平均分给5个小朋友,每个小朋友分几个?2.教师批改作业,对错误进行讲解,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运算方法。
四、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思考除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分配物品、计算速度等。
(1)举例:小明每天上学需要走30分钟,他的速度是多少?(2)引导学生发现,除法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案
二年级数学下册《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课》教课设计第五课时练习课教课内容:讲课日期:年月日礼拜课本 P21、 22 页练习四第7、 8、 9、10 题。
教课目的:、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质的亲密练习。
2、经过睁开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领会除法的意义。
3、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
教课要点:查漏补缺,反应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育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教课难点:培育学生的着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优秀的学习习惯。
教课准备:图片、题卡或等。
教课过程:一、讲话引入、讲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到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质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可否举出例子来?2、学生举例。
3、自己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设计企图】:指引学生从身旁去发现除法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二、睁开学习、指引学生达成第22 页练习四第10 题。
(1)、请学生认真察看图,认识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2)、要修业生独立达成。
(3)、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
谈谈算式表示的意思。
2、指引学生达成练习四第8 题。
(1)、教师巡视(2)、学生沟通报告算式的意义。
【设计企图】:经过让学生看图,进一步理解图意,正确写出除法算式,要点差别两种不一样的分法和得数后边单位名称的写法。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指引学生达成练习四第9 题。
(1)、学生独立达成,教师巡视。
(2)、指名报告是如何计算的?2、指引学生达成练习四的思虑题。
(1)、同桌相互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沟通报告。
3、指引学生达成练习四第7 题。
要修业生认真察看,独立思虑达成。
【设计企图】:让学生用圈一圈物件的方法进行均匀分。
分后填写算式。
让学生在独立写除法算式中熟习除法算式的读法、及算式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对除法意义的认识。
四、讲堂总结。
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经典课件
12÷4=3(行)
B
24
B
5
1、 2、
把这些花平均分成3组, 每组有几朵?
□ 12 ÷ □3 = □4 (朵)
(被除)数 (除数)(商 )
平均每筐放(3 )个南瓜。 平均分成3份
□9
÷
□3
=
□3 (个) B
6
3、
有10块砖,小强每次搬2块,( 5 )次能搬完。
□10 ÷ □2 = □5 (次)
B
7
写出各部分名称。
12 ÷ 4 = 3 12除以4等于3 12 ÷ 3 = 4 12除以3等于4
表示的意义:
把30平均分成6份,每份是5.
B
14
18只小猴去捞水中的树叶,6只一组, 可以分成( )组3 。
18÷6=3(组)B
15
除法算式: 18 ÷ 6
快来帮我填 一填吧!
=3
(被 ( (
(
除除除 数号数
商
)))
)
读作:18除以6等于3.
B
16
练习题
1.
32
读作:6除以3等于2 表示:把6平均分成B 3份,每份是2. 17
26
读作:12除以2等于6 表示:把12平均分成2份B ,每份是6.
个
18
写出除法算式。
(1)12除以2等于6。
12 ÷ 2 = 6
(2)被除数是25,除数是5,商是5。
25÷ 5 = 5
(3)把18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6。
18 ÷ 3 = 6
B
19
3 3 组 10 5 2 组
39
93
B
20
8 24
8 42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北京版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案-除法的初步认识练习-北京版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简单地了解什么是除法。
2.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除法计算。
3.学生能够灵活应用除法进行实际问题求解。
教学重点1.能够正确地进行除法计算。
2.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能够熟练正确地进行带余数的除法计算。
2.能够灵活运用除法解决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预备1.教师:本节课要求提前准备好教案、教具、课件。
2.学生:要求提前准备好课本、笔、纸等教具。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1.什么是除法?2.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除法有哪些实际应用呢?通过让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状态。
新课讲解(30分钟)一、讲解什么是除法(10分钟)教师通过多个示例解释什么是除法,以及告诉学生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除法进行求解。
二、除法的符号和读法(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除法的符号“÷”,并告诉学生如何正确地读它。
三、整除和余数(15分钟)教师给学生讲解什么是整除和余数,并通过多个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整除和余数的含义,并且掌握恰当的计算方法。
练习(30分钟)教师通过多个练习来帮助学生掌握除法的初步认识。
#### 一、小组讨论(10分钟)教师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在小组内互相交流和讨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除法例子,并通过这些例子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除法的意义。
二、除法计算练习(10分钟)教师通过多个例题来让学生熟悉除法的计算方法,让他们能够快速而准确地进行除法计算。
三、综合运用(10分钟)教师通过一系列的综合问题让学生灵活运用除法进行实际问题的解决,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除法的应用。
总结(5分钟)教师对这节课讲解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向学生强调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实际应用价值,以及鼓励学生在后续的学习中不断练习和提高。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例如在上课时进行观察,通过练习题进行测试,以及在下课后进行收集反馈等方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展开学习
1、引导学生完成第22页练习四第10题。
(1)请学生仔细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
(2)引导学生独立完成。
(3)教师板书算式。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8题。
教师巡视
三、拓展应用,加深理解
1、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9题。
2、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的思考题。
3、引导学生完成练习四第7题。
数学学科备课笔记年月日
单元
第二单元
课题
练习课
初备人
史美俊
教学
目的
要求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体验除法算式与生活实际的密切练习。
过程与方法: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分一分”活动,让学生进一步体会除法的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
重点
难点
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具学具图片、题卡或课 Nhomakorabea等。板书
设计
教学过程
复备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
动
方
案
一、谈话引入
1、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吧!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2、学生举例。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联系生活,举例子
回答
说给同桌听一听。
独立完成。
指名回答,
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学生交流汇报算式的意义。
(1)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2)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1)同桌互相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算式的意义。
(2)全班交流汇报。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独立思考完成。
自由说
课
后
反
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