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合集下载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气一元论中国古代哲学的物质观,从五行的多元论到阴阳二气的二元论,最终统一于气的一元论。

“太极一气产阴阳,阴阳化合生五行,五行既萌,遂含万物”。

天地万物皆本于气,人亦因气而生。

气是构成天地万物以及人类生命的共同的本始物质,人的生死、物之盛毁,都是气聚散变化的结果。

气,是中国古代哲学标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是运动着的、至精至微的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万物的最基本元素,是世界的本原,是标示着占有空间、能运动的客观存在。

气是中国古代对世界本原的粗浅认识,从云气、水气到量子、场,无不涵盖其中,可谓“至大无外”,“至小无内”。

气又是一个涵盖物质与精神、自然与社会的哲学范畴,其内涵既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又是主观的道德精神,兼容并包,错综复杂。

在中医学理论体系,就生命物质系统——气、血、精、津、液而言,气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活力很强、运动不息、极其细微的物质,是生命物质与生理机能的统一。

在生命物质系统的各种具体的物质概念中,气是最大的概念。

气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气是絪緼运动,至精至微的物质,是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最基本物质。

人的生长壮老已,健康与疾病,皆本于气,故曰:“人之生死" ,全赖乎气。

气聚则生,气壮则康,气衰则弱,气散则死”。

总之,气是连续性的一般物质存在,充塞于整个宇宙,是构成世界的本原,是世界统一性的物质基础。

气是构成万物最基本的物质要素,万物是气可以感知的有形存在形式。

气规定万物的本质,气的内涵揭示了气的物质性和普遍性、无限性和永恒性。

天地之气动而不息,运动是气的根本属性,气是具有动态功能的客观实体,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或动静、聚散,或絪緼;清浊, 或升降、屈伸,以运动变化作为自己存在的条件或形式。

天地运动一气,毂万物而生。

气是构成宇宙的物质基础,气聚而成形,散而为气。

形和气是物质存在的基本形式,而形和气的相互转化则是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

物之生由乎化,化为气之化,即气化。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笔记第一章绪论一、中医学概念和形成基础1. 中医学说的定义:中医学,全称为中国传统医学,是一种起源于古代中国,历经数千年发展而成的医学体系。

它以中国古代的哲学思想,尤其是阴阳五行学说为核心,通过望、闻、问、切四诊合参的方法来诊断疾病,运用中药、针灸、推拿、按摩、拔罐、气功、食疗等多种治疗手段,旨在调和人体的阴阳平衡,恢复和维持健康状态。

2. 中医学说的形成基础:(1)哲学基础:- 阴阳学说: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阴阳两种相反相成的物质和属性组成,阴阳的动态平衡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基础。

- 五行学说:将宇宙间的事物分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物质,它们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用以解释和指导医学实践。

- 道家思想:强调顺应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境界。

- 儒学:注重伦理道德,强调人文关怀,对中医伦理观念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2)自然科学基础:- 天文学:观察天象,了解季节变化,对中医时间医学有指导作用。

- 地理学:研究地域差异,对中医因地制宜的治疗原则有影响。

- 气象学:研究气候变化,对中医病因学和预防医学有重要作用。

- 生物学:对动植物的研究,为中药学提供了丰富的药物资源。

(3)社会实践:- 长期的医疗实践:古代医家通过临床观察和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形成了中医学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

- 古代文献的总结:如《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著作,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二、中医学基本特点1. 整体观念:- 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人的健康受自然环境的影响。

- 人体的整体性: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各个脏腑、器官、组织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生理和病理系统。

2. 辨证论治:- 辨证:通过四诊合参,收集病象,分析病因、病位、病性和病机。

- 论治:根据辨证结果,制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治疗方法,包括治则和治法。

3. 防治结合:- 未病先防:通过养生保健,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最新整理《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学习资料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1)李本强1.中医学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整体观念,二是辩证论治。

2.证,也叫证候,是机体在疾病过程中的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3.辨证,就是将四诊所收集的症状和体征等资料,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候的过程。

4.论治,是根据辨证的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原则和方法。

5.“同病异治”,是指同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的时间、地区以及患者机体的反应性不同,或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所以表现的证不同,因而治法就各异。

6.“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证,因而就采取同一方法治疗。

7.人体是有机的整体。

以五脏为中心,配合六腑,联系五体、五官九窍等,并通过经络纵横广泛地分布,以贯通内外上下,运行气血津液,滋养并调节各组织器官的活动。

8. 阴阳是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并含有对立统一的内涵。

阴和阳,既可以代表两种相互对立的事物和势力,又可以代表和用以分析同一事物内部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

9. 阴阳的对立制约:正常者如“动极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反常者,则如“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虚则阴盛”、“阴虚则阳亢”等。

10. 阴阳的互根互用:“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阳生于阴,阴生于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者,藏精而起亟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阳生阴长,阳杀阴藏”等。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2)李本强11. 阴阳的转化:“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甚则热,热甚则寒”。

12.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包括:①阴阳的对立制约;②阴阳的互根互用;③阴阳的交感互藏;④阴阳的消长;⑤阴阳的转化;⑥阴阳的自和与平衡。

13. “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腹为阴,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

中医基础理论_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_课堂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第一单元中医学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细目一:整体观念1、整体观念的概念:整体观念是中医学关于人体自身的完整性及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统一性的认识。

2、整体观念的内容:1.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

2.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

3.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

细目二:辨证论治1、病、证、症的概念:病:疾病总过程的病理概括。

证:疾病发展到某一阶段的病理概括。

症:疾病过程中的临床表现。

2、辨证论治的概念:辨证论治,是运用中医学理论辨析有关疾病的资料以确立证候,论证其治法方药并付诸实施的思维和实践过程。

(辨别证候,讨论和确定治疗原则和方法。

)3、同病异治和异病同治:同病异治,相同的病出现不同的证候,治法不同。

异病同治,不同的病出现相同的证候,治法相同。

第二单元精气学说细目一:精气学说的概念1、精的概念:2、气的概念:细目二:精气学说的基本内容1、精气是构成宇宙的本原2、精气的运动变化3、精气是天地万物的中介4、天地精气化生为人细目三:精气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1、对中医学精气生命理论构建的影响2、对中医学整体观念构建的影响第三单元阴阳学说细目一:阴阳学说的概念1、阴阳和阴阳学说的含义:阴阳: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的概括,含有对立统一的思想内涵。

阴阳学说:运用阴阳之间的对立统一运动来说明事物发生、发展和变化规律的学说。

2、事物阴阳属性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主要表现在其属阴或属阳的不可变性,即不可反称性。

相对性,事物的阴阳属性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

细目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1、阴阳对立制约:其意义是维持阴阳之间的协调平衡。

对立:事物的阴阳属性相反。

制约:阴阳之间相互抑制,相互削弱。

2、阴阳互根互用互根:阴阳之间的相互依存。

互用:阴阳之间相互促进相互为用。

3、阴阳交感互藏交感:是指阴阳在运动中相互感应而交合,相互发生作用。

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精华版】一、阴阳五行学说阴阳五行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核心,它将宇宙间的事物和现象归纳为阴阳两种相对的属性,并通过五行(木、火、土、金、水)的生克关系来解释事物的变化和相互关系。

1. 阴阳学说阴阳学说认为,一切事物都包含着阴阳两个方面,阴阳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

阴阳平衡是人体健康的标志,阴阳失调则会导致疾病。

2. 五行学说五行学说将事物归纳为木、火、土、金、水五种基本元素,它们之间存在着相生相克的关系。

相生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促进作用,相克关系表示事物之间的制约作用。

五行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五行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二、脏腑经络学说脏腑经络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脏腑学说和经络学说。

1. 脏腑学说脏腑学说将人体分为五脏(心、肝、脾、肺、肾)和六腑(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并详细描述了它们的生理功能和相互关系。

脏腑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脏腑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经络学说经络学说将人体分为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它们是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

经络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经络之间的关系,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三、病因病机学说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病因学说和病机学说。

1. 病因学说病因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内外因素密切相关。

内因包括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和脏腑功能失调,外因包括六淫(风、寒、暑、湿、燥、火)和疫疠。

病因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因,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 病机学说病机学说认为,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是由于人体气血运行失常、脏腑功能失调、经络阻滞等原因引起的。

病机学说在中医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通过调整病机,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四、辨证论治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的核心方法,它包括辨证和论治两个环节。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纯干货)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

善诊者,按脉察色,先别阴阳。

中医学基本特点: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

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之间相对立,依存互根不分离,消长转化并发展,阴平阳秘为目的。

人身阴阳为生理,阴平阳秘为和气。

调理阴阳救偏弊,虚实寒热定根基。

五行:金、木、水、火、土。

五脏:心、肝、脾、肺、肾。

六腑:胆、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

奇恒之腑:脑、脉、骨髓、胆、女子胞。

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五脏所主:1、心位胸中外护包,血脉神志汗液晓,开窍于舌华在面,君主之宫藏神要记牢。

2、肺司呼吸主降宣,卫气外布皮毛间,通调水道开窍鼻,古人又谓水上源。

3、脾为中焦主运化,统血肌肉四肢间,开窍于口华在唇,后天之本仓廪官。

4、肝为胁部主藏血,疏泄又分两种说,一说消化主情志,一说消化主疏泄。

其华在爪主筋健,开窍于目记心田。

5、肾为腰部主藏精,生殖发育是本能,纳气生髓又主骨,主水开窍二阴经。

其华在发通于脑,开窍于耳记心中。

左肾右命根基在,先天之本不可轻。

六腑:中清之腑为之胆,水谷之海在胃间,受盛之腑为小肠,传化糟粕大肠间,气化津液为膀胱,上焦如雾精气漫,中焦如沤浮游谷,下焦如渎水莫断。

脏腑之间关系:心血肺气紧相依,心血脾胃不可离,生成运转不可息,心肝血液不可离,心火肾水相交济,各少其位为不及,心中无水火上炎,肾中无火水凌心,肺气脾血土生金,肺气宣发脾健运。

肝血肺气相互根,肺肾水病卧不稳。

肝主疏泄脾统血,相互依赖病郁结。

脾肾为本先后天,前因后果必有缘,肝肾精血又同源,相互依存为本根。

心与小肠热必降,肺与大肠咳不畅。

脾升胃降气正常,胆与肝脏互影响,肝失疏泄湿热旺,肾与膀胱气化常。

一有病变尿不利,气化不利膀胱伤。

腑与腑经以通畅,一不通畅即有伤。

气血津液气:真气者受之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

元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精选5篇)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1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中医基础理论》是中医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它主要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这本书的作者是李东恒,他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也是《伤寒杂病论》的作者之一。

本书的主要内容包括阴阳五行、藏象、气血津液、病因病机、养生防病等方面。

其中,阴阳五行是中医的基本理论,它强调了人体的阴阳平衡和五行的生克制化。

藏象则是中医的独特概念,它指的是人体的五脏六腑、经络和气血的运行。

气血津液则是指人体内的精气血津液,它们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

病因病机则是中医对疾病的认识和分析,它强调了疾病的起因和演变过程。

养生防病则是中医的预防和治疗原则,它强调了保持身体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

中医强调了人体的整体性和平衡性,它注重从整体上把握人体的健康状况,而不是简单地治疗疾病。

同时,中医也强调了预防和治疗的重要性,它认为预防和治疗是同等重要的,只有通过预防和治疗才能真正地保持身体健康。

在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也深刻地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

我意识到自己在中医方面的知识还有很多不足之处,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

同时,我也意识到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养生和预防疾病的重要性,只有保持身体健康才能更好地享受生活。

总之,《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它不仅介绍了中医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让我深刻地认识到了中医的独特魅力和重要性。

我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的水平,为更好地维护身体健康做出自己的贡献。

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篇2《中医基础理论》读书笔记《中医基础理论》是一本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吴显才、李经纬、邓铁涛、欧明主编的教材。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医基础理论的基本概念、中医对人体构造和功能的理解,以及中医诊断、预防和治疗的原则和方法。

2012年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2012年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1.中医学中人的主宰为心2.构成人体有机的中心诗五脏3.中医诊治疾病主要着眼于证候4.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辨证论治5.中医学在诊治疾病中首先着眼于整体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诊治疾病用得最多的原则辨证论治8.天人一体观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9.能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是疾病10.能反映疾病阶段性的是证候11.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病规律和转归的是疾病.12.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病理慨括的是证候13.症a症状和体征的总称b反映疾病个别或部分的本质c 疾病中表现出来的个别或孤立的现象d是构成证和病的基本要素14.症的内容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15.辨证论治原则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16.昼夜晨昏对疾病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17.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生理、诊断、养生防治18.养生防治上的整体性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畅情志、勤运动19.证、病、症三者的关系a证比症更深刻准且b证比病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c证将症和病连在一起d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穿并叠合起来便是病20.辨证与论治的关系a辩证诗论治的前提、依据b论治是辩证的目的c二者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方面21.精气a构成世界的本源b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c天地万物相互连接的中介d其慨念源于水汽说e精气首见于《管子》22.气的慨念源于运气说23.阴阳对立制约a动急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b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24.阴阳互用a阴者,藏精而起厄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b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c阴损及阳;阳损及阴25.对立制约引起的消长变化—阴阳互为消长26.阴阳互根互用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阴阳皆消皆长27.阴阳偏胜的治则—实则泻之28.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对立的29.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是阴阳—互根30.阴阳转化一般都发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31.阴阳互为消长表现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阳长阴消、阴长阳消32.阴阳的相对性—a比较对象不同,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可以变化b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阴阳之中互有阴阳d每一事物内部阴或阳的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33.阴阳的含义—a阴阳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b阴阳者,一分为二者c阴阳者,有名无形d是对事物现象属性的慨括34.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内径称—阴平阳秘35.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即滋生、助长、促进;《难金》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1.母病及子2.子病及母:又称子病犯母、子虚及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36.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即克制、抑制、制约;即《内经》所胜与所不胜“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37.五行相乘:木—土—水—火—金即程序侵袭之意(相克太过又称“倍克”、原因有太过和不及,超过正常的制约程度)38.五行相辱:木—金—火—水—土即反克、反辱(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原因:太过和不及39.五行相生确定的治法1.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法—肾阴亏损、肝阴不足.2.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又称温肾健脾、温补脾肾—肾阳衰微而脾阳不振 3.培土生金: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 4.金水相生(滋养肺肾):滋养肺肾之阴—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40.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抑强扶弱):1.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调理肝脾、平肝和胃法)疏肝健脾、平肝和胃一治疗肝脾不和肝气犯胃之证—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2培土制水(敦土利水)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胀满 3.佐金平木(滋肺清肝)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4.泻南补北(泻火补水、滋阴降火)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41.五行,五志、五脏的关系:木土水火金—肝脾肾心肺—怒思恐喜悲42.五行之间的相乘关系—气有余而乘其所胜43.肝病病人,不见弦脉反见浮脉—预后不佳44.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而贮藏精气(心的生理功能起主宰作用)45.心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2.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3.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46.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悠(悲)、在液为涕47.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气主升/喜燥恶湿);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48.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49.肾主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在体为骨,其华在发,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50.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51.五脏六腑之大主—心52.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血液53.肺称为华盖诗因为—在人体脏腑中的位置最高54.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55.肺的调畅水道功能主要依赖—肺主宣发肃降56.肺主治节指—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慨括57.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基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58.四肢肌肉的壮实取决于—脾主运化59.肝的生理功能—肝为刚脏,主升主动60.肝主疏泄中最根本的是—调畅气机61.与情志最为关联的是—肝失疏泄62.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肾精的充盈63.对机体各脏器组织起滋润濡养作用的是—肾阴64.对机体各脏器组织起推动温煦作用的是—肾阳65.命门一词源于《灵枢》66.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3.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4.脾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5.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67.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1.气血关系的是:心主血,肝主气2.阴阳关系的是:心(火)肾(水)3.先天与后天相滋生的是:脾与肾68.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69.精血互生主要反映在—肝藏血、肾藏精70.在水液代谢中主要起1.疏布水液作用的是:肺与脾2.起主要作用的是:肺与肾71.与呼吸运动最密切的是—肺与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72.统藏失司而出血反映(肝脾)的病变73.机体阳气不足主要与脾肾有关74.“心肾不交”的主要症状—心烦失眠75.肾不纳气主要是—肾的精气不足76.汗为津之余2.爪为筋之余3.齿为骨之余4.发为血之余77.舌为心之苗2.汗为心之液3.脉为血之府4.心为神之舍78.肝藏血,血舍魂2.人卧血归于肝3.心主身之血脉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 5.诸气者,皆属于肺 6.诸血者,皆属于心7.脾主为胃行其精液79.藏与象之间的关系1.藏变决定象变2.藏决定象3.象变反映藏变4.想反映藏80.后天之本:脾 2.封藏之本:肾 3.罢极之本:肝81.生之本为心2.生命之门户为命门3.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为命门82.“清虚之藏”“华盖”均指肺83.肝为刚脏2.肺为娇脏3.肾为水脏4.三焦为孤府84.肾为“胃之官”“作强之官"85.脉为血之府2.汗孔又称玄府3.腰为肾之府4.神之居为心、脉之宗为心5.藏神者心,舍神者脉86.肝的生理功能:喜条达,恶抑郁 2.脾:喜燥而恶湿87.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取决于:肝主疏泄的功能88.七冲门为1.齿—户门 2.会厌—吸门 3.口唇—飞门 4.肛门—魄门 5.大小肠交界—阑门6上脘—喷门7.小肠与胃的交界—幽门89.脾胃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2.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3.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4.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5.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6.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也,气化则能出焉90.胆居六腑之首,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为奇恒之腑(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腑)91.胃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特点:主通降、喜润恶将92.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93.大肠主津,主传化糟粕94.膀胱主储存和排泄尿液95.三焦主行诸气,运行水液;上焦如雾(指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中焦如沤(脾胃肝胆等消化饮食物的过程)、下焦如渎(大肠、肾、膀胱排泄二便象沟渠一样)96.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依据—小肠泌别清浊97.“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的脏腑—三焦98.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胃99.主持诸气,主司人体气血的是—三焦100.能够生成胆汁的内脏—肝101.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的诗—胆102.中焦的功能实际上是指—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103.气机升降之“枢”是指脾气主升,胃气主降104.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05.脑为元神之府,头为精明之府106.五脏所藏(五藏神)1.心藏神,主喜2.脾藏意,主思3.肺藏魄,主悲4.肝藏魂,主怒5.肾藏志,主恐107.五体是指:筋、脉、肉、皮、骨108.人体气的功能:推动、温熙、防御、固摄、气化109.元气(原气、真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吻戏和激发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110.宗气:积于胸中之气(气海、膻中”;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 2.贯心脉以行气血111.营气(营阴):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养和化生血液112.卫气(卫阳):运行于脉外之气(剽疾滑利);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3.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113.血液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心主血脉 2.肺主一身之气3.脾胃为后天之本 4.肝主疏泄而藏血 5.肾藏精、精生髓114.精液的疏布—脾气散精、肺主行水、肾主津液、肝主疏泄、心主血脉、三焦决渎115.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116.气血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养气、载气即津血同源117.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为—气机118.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肺、脾、肾119.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心肺肝脾120.具有“壅滞营气,令无所避”的是—脉121.五脏中,肝脾气机主升12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地域性、季节性、相兼性、转化性123.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124.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125.暑为阳邪,其性炎热、署性升散,易扰心神,伤精耗气、署多夹湿126.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127.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128.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扰心神,伤津耗液、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129.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剧,病情危笃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130.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3.多发为情志病症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131.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2.饮食不节 3.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132.劳逸失度:1.过度劳累(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133.痰饮的分类:1.痰饮2.悬饮:饮邪停留,症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者3.支饮:饮邪停留,症见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者4.溢饮134.淤血的形成:出血、气滞、气虚、血寒、血热135.淤血的致病特点;疼痛、肿块、出血136.七情对脏腑气机的影响: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137.明确提出“三因制宜”的是:陈无己138.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139.湿性黏滞是指:腹泻不爽140.温燥病的发病季节:夏末秋初141.七情致病最易损伤:心肝脾142.饮食五味失宜:1.脉凝泣而变色—多食咸 2.骨痛而发落—多食甘 3.皮槁而发落—多食苦 4.筋急而爪枯—多食辛5.肉低走而唇揭143.易袭阴位的是:湿邪;易袭阳位的是:风邪144.发病的类型:感邪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病或并病145.邪气侵犯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政协斗争的胜负146.“正气存内,邪不可侵”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147.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1.实2.虚3.虚实夹杂4.虚实转化5.虚实真假148.阳偏盛:阳胜则阴病2.阴偏盛:阴胜则阳病3.阳偏衰:阳虚则寒 4.阴偏衰:阴虚则热 5.阴损及阳 6.阳损及阴7.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8.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9.亡阴10.亡阳149.气的失常:1.气虚:卫气虚、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肝气虚、元气虚 2.气机的失常:气机郁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150.血的失常:1.血虚2.血运失常:血瘀、出血、血热151.气机关系失常: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152.津液与气血关系: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153.内生五邪:1.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 2.寒从中生:即内寒 3.湿浊内生:内湿或脾虚生湿 3.津伤化燥:即内燥 4.火热内生: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154.疾病传变:1.病位传变: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 2.病性传变:寒热传遍、虚实传变 3.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气候因素、生活因素155.正气强弱主要与精神状态有关156.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157.至虚有盛候的病机:脏腑气血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象158.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159.反治: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160.治标与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161.调整阴阳:损其偏盛、补其偏衰、阴阳并补、回阳救逆162.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16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虚热证16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适用于:虚寒症165.。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我心狂野是我
贡献于2013-12-26
<div class="mod page-doc-list relate-book">
<b class="top"><b class="tl"></b><b class="tr"></b></b>
<div class="inner">
<div class="hd clearfix">
<span><%=read_count%>人在读</span>
</div>
<ul class="sheet-bd">
<%for(var i=0,n=book_list.length;i<n;i++){%>
<li <%if( i==0 ){%>class="on"<%}%>>
阴阳互藏:是指相互对立的阴阳双方中的任何一方都包含着另一方,即阴中有阳,阳中有
阴。
阴阳消长:是指对立互根的阴阳双方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处于不断的增长和消减的变化
过程中。
阅读会员限时特惠 7大会员特权立即尝鲜
阴阳转化:指事物的总体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属阳的事物可
,
论证其治则治法方药并付诸
实施的
思维和实践过程。
五脏一体观: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以五脏为中心在结构与机能上是完整统一的。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五脏之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五脏之肺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五脏之肺肺,位居胸中,左右各一,呈分叶状,质疏松。

与心同居膈上,上连气管,通窍于鼻,与自然界之大气直接相通。

与大肠、皮、毛、鼻等构成肺系统。

在五行属金,为阳中之阴脏。

主气司呼吸,助心行血,通调水道。

在五脏六腑中,位居最高,为五脏之长。

肺与四时之秋相应。

称为清虚之脏。

肺主气是肺主呼吸之气和肺主一身之气的总称。

“肺藏魄,属金,总摄一身之气”。

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通过呼吸运动,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功能。

肺叶百莹,谓之华盖,以复诸脏。

虚如蜂窝,下无透窍,吸之则满,呼之则虚,一呼一吸,消息自然。

司清浊之运化,为人身之橐空格”。

中医学认为,呼吸运动不仅靠肺来完成,还有赖于肾的协作。

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辅,肺主呼,肾主纳,一呼一纳,一出一入,才能完成呼吸运动。

肺司呼吸的功能正常,则气道通畅,呼吸调匀。

若病邪犯肺,影响其呼吸功能,则现胸咳嗽、喘促、呼吸不利等症状。

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各脏腑之气的作用,即肺通过呼吸而参与气的生成和调节气机的作用。

“人身之气,禀命于肺,肺气清肃则周身之气莫不服从而顺行”。

肺参与一身之气的生成,特别是宗气的生成。

人体通过呼吸运动,把自然界的清气吸人于肺,又通过胃肠的消化吸收功能,把饮食物变成水谷精气,由脾气升清,上输于肺。

自然界的清气和水谷精气在肺内结合,积聚于胸中的上气海(上气海,指膻中,位于胸中两乳之间,为宗气汇聚发源之处),便称之为宗气。

宗气上出喉咙,以促进肺的呼吸运动;贯通心脉,以行血气而布散全身,以温养各脏腑组织和维持它们的正常功能活动,在生命活动中占有重要地位,故起到主一身之气的作用。

因此,肺呼吸功能健全与否,不仅影响宗气的生成,而且也影响着全身之气的生成。

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正常,则各脏腑之气旺盛。

反之,肺主一身之气的功能失常,会影。

向宗气的生成和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表现为少气不足以息、声低气怯、肢倦乏力等气虚之候。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气、气化、气机:气是生命的本源,是一种物质。

这种物质气运动起来以后,发生了运动变化,称之为气化。

气化过程和表现的形式,升降出入这种运动称之为气机。

01 阴阳五行概述《素问·阴阳应象大论》02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03 中医学的医学模式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一)04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二)05 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①:中医学的优势与特色:②:20.00,中医基础理论课程的性质、特点和内容:06 中医学与中国古代哲学(气一元论、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一)①:气一元论:②:45.19,阴阳学说:54.00,阴阳是宇宙的根本规律。

56.03,阴阳的医学意义。

07阴阳学说:基本概念(二)、基本内容(一)08阴阳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09阴阳学说: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二)、五行学说:基本概念、基本内容(一)阴阳盛衰五行属性五行属性:属性在不同的学科的不同定义;在中医学里面,涉及到两个学科,一;哲学,二;逻辑学,一;从哲学上来说,属性;是指事物本身固有的性质。

二;从逻辑学来说,属性;是指事物对象的性质和对象之间的关系而言的。

包括对象的状态和动作。

五行的属性;是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所具有的特有属性的统称。

具体而言,就是;木曰曲直,火曰炎上,土爰稼穑,金曰从革,水曰润下。

五行之间的关系;一;以次相克,反复无穷。

木克土、、、、二;两行之间相克的关系叫所胜所不胜关系;如;水能克火,那么,水是火之所不胜,而火又能克金,那么金又是火之所胜。

任何一行都有所胜所不胜。

10五行学说:基本内容(二)在中医学中的应用(一)五行制化五行乘侮总结五行制化,三行之间才能发生制化。

如:金、木、土三行。

五行乘侮,乘:相克太过,木旺克土。

侮:木太旺反侮金。

乘侮必然同时存在。

即:三脏同时发生关系。

以五行的特性为据,严格地说,它说明了五脏的主要生理功能,而不是全部功能。

五行论证了脏腑之间生克制化的关系。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中医基础理论(50分→30道)中医基础学习方法:1.轻概念2.理解3.归纳4.找点5.主体6.结构7.特点中医基础理论特点:集中中医基础难点:原文→简化(歌诀、巧记)、经络、五行第一章绪论一、产生1.哲学2.自然科学3.解剖学4.生产→《内经》二、发展1.《伤寒杂病论》→我国第一部辨证论治专著2.《诸病源候论》→病因学专著3.金元四大家:刘完素(河间.守真)→“六气皆从火化”→寒凉派;朱丹溪(震亨、彦修)→“阳常有余,阴常不足”→养阴派;李杲(东垣)→“内伤脾胃,百病由生”→补土派;张元素(子和、戴人)→“邪去则正安”→攻下派三、中医学基本特点:1.整体观念:①人体内部的统一性②人物自然的统一性:a.脉→春浮,夏日在肤,秋下肤,冬骨b.病→旦慧昼安夕加夜甚c.发病(鼽衄胸胁洞风痹)③与社会的统一性2.辩证论治:四诊:①望、闻、切(客观性)→体征→集中→证候(病理阶段)②问(主观性)→症状论治: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第二章阴阳学说一、阴阳1.阴阳:①最初→日光的向背②哲学→对自然界相互关联的某些事物或现象对立双方属性的概括(不考)2.阴阳属性:(不记)3.阴阳特性:①普遍性②相对性:a.无限可分性b.转化性b.比较性4.阴阳关系:对立制约:①对立②制约:a.不及:阳虚阴盛、阴虚阳盛:火旺or阳亢 b.太过:阳盛阴病、阴盛阳病互根互用:①互根:孤阴不生,独阳不长②互用: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消长平衡(不考):阴平阳秘,精神乃秘阴阳转化(一定条件下):“极”、“重”5.阴阳作用:①诊断:察色按脉先决阴阳②病理变化:a.阴阳偏盛(邪气盛实):阳胜则热(实热)→壮热、面赤→阳盛则阴病or阴胜则寒(实寒)→冷痛、拒按→阴盛则阳病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阳不制阴→阴相对的盛)→则寒(虚寒)→冷痛喜按,绵绵不休b.阴虚(阴不制阳→阳相对的盛)→则热(虚热)→五心烦热,午后颧红③治疗:a.阴阳偏盛(邪气盛则实):阳盛则热or阴盛则寒→实则泻之(损其有余)(考点)→热者寒之or寒者热之b.阴阳偏衰(精气夺则虚):阳虚则寒or阴虚则热→虚则补之(补其不足)(考点)→益火之源以消阴翳(阴病治阳)or壮水之主以制阳光(阳病治阴)(考点)第三章五行学说一、“五”:①最初:木、火、土、金、水→五材②哲学:木火土金水属性抽象概念二、属性:1.木→“木曰曲直”(不背)→生长、升发、调达、舒畅2.火→“火曰炎上”→温暖、发热、向上、升腾3.土→“土爰稼穑”→承载、受纳、长养、生化4.金→“金曰从革”→顺从、肃杀、清洁、收敛、变革5.水→“水曰润下”→寒凉、就下、闭藏、滋润三、事物属性的五行分类:类比法or推演络绎法木火土金水→肝心脾肺肾→角徵宫商羽→呼笑歌哭声→魂神意魄志→握忧哕咳栗行→运行1.生克规律:①相生:木火土金水②相克:木→土→水→火→金2.五行制化异常→相克异常乘侮:1.相乘→过克:①克者过强②被克者过弱③以上两个同时出现2.相侮→反克:①克者过弱②被克者过强五行应用:1.传变:①相生传变:母→子=>母病及子(虚证)、母虚累子②子→母=>子病犯母(实证);子盗母气(虚)②相克传变:相乘;相侮2.治则治法:(1)相生:①虚→虚则补其母:滋水涵木、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益火(肾阳)补土②实→实则泄其子(2)相克:抑强扶弱:抑木扶土、培土制水、泄南补北、佐金平木第四章气血津液学说一、气:①构成人体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呼吸之气、水谷之气)②脏腑组织的功能活动(脏腑之气、经络之气)先天之精气→元气(原气)→激发推动脏腑功能↗→生命活动原动力↗水谷之精气→营气→阴柔营养→①化生血液②营养作用↘→卫气→彪疾滑利→①防御外邪②启闭汗孔,调节体温③温煦肌肉脏腑↘自然之清气→→宗气(膻中)→①上出喉咙以司呼吸②中贯心脉以行气血③下资元气④视、听、言、动二、原料:先天元气、水谷之精气、自然之清气三、参与的脏腑:1.相关脏腑:肾(元气)、脾(水谷之精气)、肺(自然之清气)2.密切相关:脾胃四、运动→气机→升降出入五、功能:1.推动→脏腑组织、生长发育、气血津液2.温煦3.营养4.固涩→精血汗5.防御6.气化二、血:1.生成:营可化血、精可化血、津可化血→脾胃、心、肺、肾(五脏去肝加胃)2.功能:化生神志(血舍神)、濡养(气→温养,津液→滋养,血→濡养)三、津液:正常水液1.分类:津→清稀→流动性大→肌肉、皮毛、孔窍、化血液→稠黏→流动性小→脏腑、关节、脑髓2.▲津→滋养大肠→伤津液→濡润小肠→耗液3.生成:取之于外,成之于内4.功能:充养血脉,运输废料,调节平衡四、气血津液关系1.气→血:↗气滞→血瘀↘↗行气药①气行血活血↘气虚→血瘀↗↘补气药②气摄血→气能摄血→补气摄血(归脾汤)③气生血→血虚证→主以补气2.血→气:①血生气②血载气→气随血脱(吐下之余,定无完气)3.气津(同气与血)4.津血:津血同源夺血者无汗,夺津者无血第五章藏象(脏腑)1.五脏→肝心脾肺肾(包含心包);六腑→胆胃大小肠三焦膀胱;奇恒之腑:脑髓骨脉胆女子胞胆:既是六腑又是奇恒之腑胰腺:西医有中医没有的2.形态、功能:①五脏→中实→生化、贮藏精微②六腑→中空→传化、排泄糟粕③奇恒之腑→中空→贮藏精微▲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十二经脉的分布规律头面部:手三阳经止于头面,足三阳经起于头面,手三阳经与足 三阳经在头面部交接,所以说:“头为诸阳之会”。

手足阳明经分布于面额部;手太阳经分布于面颊部;手足少阳经分布于耳颞部;足 太阳经分布于头顶、枕项部。

另外,足厥阴经也循行至顶部。

阳明在 前,少阳在侧,太阳在后。

躯干部:十二经脉在躯干部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足三阴与足阳明 经分布在胸、腹部(前),手三阳与足太阳经分布在肩胛、背、腰部 (后),手三阴、足少阳与足厥阴经分布在腋、胁、侧腹部(侧)。

1_ 1部位1 厂11 第一侧1第二侧魏1 r11第三恻魏rT 11胸部1 1 ,1 1 rT丁n1足少阴肾经(距1足阳明胃经(距丨足太阴脾经(距1 1胸正中线二寸)1胸正中线四寸)丨胸正中线六寸〉1 Illi 1 1 ———一 1前1 1 1腹部 1 1 1 1 1 ------ 1 ----------------- 1 ------------ 1 111足衣阴腔经(距11足少阴肾经〔距1足阳明胃经(距丨腹正中线四寸)1 1腹正中线半寸)1腹正中线二寸)丨定阙哪干经从少1 1 1 丨腹斜向上到胁11 1 1 1肩胛部1卜 ---------- 1后1 1 1背、膘部 11r 1手三琏1 ------------ r-------------1足太関膀胖经1足衣阳膀胱经11(距背正中绒一|(距背正中线三 1 1r ----------- H 1 1 11 11 rT1 1腋部厂H 1手三卩臨1 1 W!1 r1 1胁、侧腹部 11 卜一n 1 足少阳^经、足麻阴肝经1 L1十二经脉在四肢分布的一般规律是: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面,阳经分布在外侧面,在小腿下半部和足背部,肝经在前,脾经在中线至内躁八寸处交又之后,脾经在前,肝经在中线:厂-I1 1r r1 内侧 1 外侧一- LII 111 1 前r T衣阴经(肺) 1 阳明经1II 11I手 1 中[ i魔阴经1心包) 1 少阳S(三隹)-- .. - L ..II 11I 1 后1少阴经 z 1 衣阳S (小嘟II 1II 111 1 前II 11 衣阴经(脾》 1 阳明经(胃)L L1 11I足 1 中F戲阴经(R> 1 少阳经(胆》1 1 1 1 1 JS 1[L _L J i -------------------------------------- 1---------------------------------------少阴经(肾) 1 太阳径H瓣)十二经脉的表里关系: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经脉,通过经别和别络相互沟通,组成六对,“表里相合”关系,即“足太阳与少阴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为表里,是足之阴阳也。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重点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张仲景著,《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3)明、清时期如明代张介宾之《景岳全书》,李中梓之《医宗必读》,清代王清任之《医林改错》等。

叶桂(天士),吴塘(鞠通)等为代表,创立了以卫气营血、三焦为核心的温病的辨证论治的体系,形成了“温病学派”。

三、中医理论体系的主要特点1、整体观念(1)定义: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人与自然界息息相关、密切相联,人体受社会、生存环境影响,这种机体自身整体性思想及其内外环境的统一性,称之为整体观念。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笔记1、正治(逆治)逆其证候而治的一种常用治疗法则;逆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的性质与疾病的性质相反。

2、反治:顺从疾病假象而治疗的一种治疗方法。

从是指采用方药或施术性质顺从疾病的假象。

方法:◆热因热用:是以热治热,用热性药物治疗具有假热症状的病证,适用于阴寒内盛,格阳于外,反见热象的真寒假热证。

◆寒因寒用:是以寒治寒,用寒凉的药物治疗具有假寒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里热盛极,阳盛格阴,反见寒象的真热假寒证。

◆塞因塞用:是以补开塞,用补益的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因虚而闭阻的真虚假实证。

◆通因通用:是以通治通,用通利的药物治疗具有实性通泄症状的病证。

适用于食积腹痛,泻下不畅,热结旁流;瘀血所致的崩漏;膀胱湿热所致的尿频、尿痛等证。

3、《素问·生气通天论》:“味过于酸,肝气以津,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不濡,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

”4、《素问·五脏生成篇》:“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皱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

”5、怒伤肝、怒则气上;喜伤心、喜则气缓;思伤脾、思则气结;忧伤肺、悲则气消;恐伤肾、恐则气消,惊则气乱。

6、十二经络体表分布:在四肢:太阴、阳明在前缘;少阴、太阳在后缘;厥阴、少阳在中线。

在头面部:阳明经行面部、额部;太阳经行于面颊、头顶及后头部;上阳行于头后侧部。

躯干部:手三阳均行经肩胛部;足三阳则阳明行于胸腹,太阳行于背部,少阳行于肋部;足三阴均行于腹部。

循行于腹部的经脉,由内向外的排列顺序为足少阴、足阳明、足太阴、足厥阴。

8、十二经脉流注次序:起于肺经→大肠经→胃经→脾经※→心经→小肠经→膀胱经→肾经※→心包经→三焦经→胆经→肝经,最后又回到肺经。

9、十二经脉走向、交接规律手三阴经从胸腔走向手指末端,交手三阳经;手三阳经从手指末端走向头面部,交足三阳经;足三阳经从头面部走向足趾末端,交足三阴经;足三阴经从足趾走向腹腔、胸腔,交手三阴经,这样“阴阳相贯,如环无端”地循行。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学习笔记

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中医的哲学基础:气一元论,阴阳五行学说气一元论:气是物质实体,是构成宇宙天地以及天地万物的最基本元素,具有运动的属性。

气的运动是气内部的相互作用,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源泉,气和形以及两者的相互转化是物质世界存在和运动的基本形式。

【注:感觉类似于波粒二象性,粒子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元素,粒子既有波的性质,又有粒子的性质,粒子具有运动的性质,能量与实体】阴阳学说:阴阳对立,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属性,代表两种对立的特定的运动趋向或状态。

五行学说:任何一个十五的内部包含着具有木、火、土、金、水五种功能属性的成分或因素,并且按一定规律互相联系形成整体功能结构。

中医医学理论体系核心:脏象学说。

脏象、经络、气血精津液。

脏象学说:研究人脏腑活动规律及相互关系。

人体以心、肝、脾、肺、肾五脏为中心,以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六腑相配合,以气血精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使内而脏腑,外而五官九窍、四肢百骸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与外界环境相统一。

气血精津液学说:气、血、精、津液既是腑脏功能活动的物质基础,又是腑脏功能活动的产物。

气血精津液学说主要探讨生命的物质组成以及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

泛言之,气血精津液学说应包含于脏象学说之中。

体质学说:研究人类的体质特征、类型和变化规律,及其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关系的学说。

体质是人体在遗传性和获得性基础上表现出来的功能和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征,与健康和疾病有着密切关系。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系统的组成、循行分布及生理功能、病理变化以及指导临床治疗的理论。

经络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纵横交贯,网络全身,将人体内外、脏腑、肢节练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病因病机病因病机学说是中医关于疾病的理论知识,包括病因、发病与病机三部分内容。

病因学说:研究各种致病因素的性质和致病特点的学说。

中医认为基本的发生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后正常生理活动遭到破坏导致腑脏经络、阴阳气血失调所致。

病因分为六淫(风、寒、暑、湿、燥、火),疫疠、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饮食失宜,劳逸适当,外伤,胎传等。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完整笔记

中医基础理论绪论中医学: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的一门科学,它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中医基础理论:是关于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学科,也是阐释和介绍中医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思维方法的课程.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1、中医学的学科属性①中医学受到中国古代哲学的深刻影响②自然科学及社会科学的双重性③中医学是多学科交互渗透的知识体系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时期战国至秦汉时期,《黄帝内经》、《难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的问世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

《黄帝内经》: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中医学理论体系形成的主要标志,其全面奠定了中医理论的基础。

《难经》:继《黄帝内经》之后的又一部重要的医学著作,创造性的提出了“独取寸口"的诊脉方法。

《神农本草经》:我国第一部药学专著,成书于两汉之间,全书收载365味中药,提出寒凉温热、酸苦甘辛咸之四气五味的理论,确立了中药理论的基础。

《伤寒杂病论》:东汉末年著名医家张仲景所著,后经宋代林亿等整理而成《伤寒论》、《金匮要略》两本书.《伤寒论》确立了中医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

(2)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发展时期1)魏晋隋唐时期:《针灸甲乙经》:晋代皇甫谧所著,我国第一部针灸专著。

《脉经》:晋代王叔和所著,我国第一部脉学专著。

《诸病源候论》:隋代巢元方所著,中医第一部病因病机证候学专著。

《千金要方》、《千金翼方》:唐代孙思邈所著,使脏腑辨证更加完善。

2)宋、金、元时期《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宋代陈无择所著,确立了三因之病因分类法。

“金元四大家":金、元时期我国医学史上的重要医学流派。

刘完素(河间)主寒凉,提出“六气皆从火化”之火热论;张从正主攻邪,认为病皆由邪生,故“邪去则正安";李杲(东垣)提出“内伤脾胃,百病由生"的观点,治以补益脾胃;朱震亨(丹溪)以“阳常有余,阴常不足”立论而主养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中医学中人的主宰为心2.构成人体有机的中心诗五脏3.中医诊治疾病主要着眼于证候4.中医学的诊疗特点是辨证论治5.中医学在诊治疾病中首先着眼于整体6.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整体观念、辨证论治7.中医诊治疾病用得最多的原则辨证论治8.天人一体观是人与自然的统一性9.能反映疾病全过程的是疾病10.能反映疾病阶段性的是证候11.有特定的病因、发病形式、病机、发病规律和转归的是疾病.12.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某一类型的病理慨括的是证候13.症a症状和体征的总称b反映疾病个别或部分的本质c疾病中表现出来的个别或孤立的现象d是构成证和病的基本要素14.症的内容病因、病位、病性、邪正关系15.辨证论治原则同病异治、异病同治、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16.昼夜晨昏对疾病的影响旦慧昼安、夕加夜甚17.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生理、诊断、养生防治18.养生防治上的整体性上病下取、下病上取、畅情志、勤运动19.证、病、症三者的关系a证比症更深刻准且b证比病更具体更有可操作性c证将症和病连在一起d各阶段或类型的证贯穿并叠合起来便是病20.辨证与论治的关系a辩证诗论治的前提、依据b论治是辩证的目的c二者是诊治疾病过程中相互衔接不可分割的两方面21.精气a构成世界的本源b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c天地万物相互连接的中介d其慨念源于水汽说e精气首见于《管子》22.气的慨念源于运气说23.阴阳对立制约a动急者镇之以静,阴亢者胜之以阳b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24.阴阳互用a阴者,藏精而起厄也,阳者,卫外而为固也b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c阴损及阳;阳损及阴25.对立制约引起的消长变化—阴阳互为消长26.阴阳互根互用导致的阴阳消长变化—阴阳皆消皆长27.阴阳偏胜的治则—实则泻之28.事物的阴阳属性是—对立的29.没有上就无所谓下是阴阳—互根30.阴阳转化一般都发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物极阶段31.阴阳互为消长表现为—阳消阴长、阴消阳长、阳长阴消、阴长阳消32.阴阳的相对性—a比较对象不同,阴阳事物的阴阳属性可以变化b 阴阳属性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c阴阳之中互有阴阳d每一事物内部阴或阳的一方还可以再分阴阳33.阴阳的含义—a阴阳是中国哲学的一对范畴b阴阳者,一分为二者c阴阳者,有名无形d是对事物现象属性的慨括34.人体正常的生理状态,内径称—阴平阳秘35.五行相生:木—火—土—金—水即滋生、助长、促进;《难金》生我者为母,我生者为子1.母病及子2.子病及母:又称子病犯母、子虚及母、子盛母衰、子盗母气36.五行相克;木—土—水—火—金即克制、抑制、制约;即《内经》所胜与所不胜“无生则发育无由,无制则亢而为害”37.五行相乘:木—土—水—火—金即程序侵袭之意(相克太过又称“倍克”、原因有太过和不及,超过正常的制约程度)38.五行相辱:木—金—火—水—土即反克、反辱(五行相克次序发生相反方向的克制现象)、原因:太过和不及39.五行相生确定的治法1.滋水涵木:滋肾阴以养肝阴,又称滋肾养肝、滋补肝肾法—肾阴亏损、肝阴不足.2.益火补土:温肾阳以补脾阳,又称温肾健脾、温补脾肾—肾阳衰微而脾阳不振 3.培土生金:健脾生气以补益肺气—脾气虚衰,生气无源,以致肺气虚弱之证 4.金水相生(滋养肺肾):滋养肺肾之阴—肺阴亏虚,不能滋养肾阴40.五行相克规律确定的治法(抑强扶弱):1.抑木扶土(疏肝健脾、调理肝脾、平肝和胃法)疏肝健脾、平肝和胃一治疗肝脾不和肝气犯胃之证—适用于木旺乘土或土虚木乘2培土制水(敦土利水)健脾利水以治疗水湿停聚—脾虚不运,水湿泛滥而致的水肿胀满 3.佐金平木(滋肺清肝)滋肺阴清肝火以治疗肝火犯肺4.泻南补北(泻火补水、滋阴降火)泻心火补肾水以治疗心肾不交41.五行,五志、五脏的关系:木土水火金—肝脾肾心肺—怒思恐喜悲42.五行之间的相乘关系—气有余而乘其所胜43.肝病病人,不见弦脉反见浮脉—预后不佳44.五脏的生理功能—化生而贮藏精气(心的生理功能起主宰作用)45.心的生理功能及特点:1.心为神之居、血之主、脉之宗 2.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3.心主血脉,主神志,在体合脉,其华在面开窍于舌,在志为喜,在液为汗46.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主通调水道,朝百脉、主治节;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开窍于鼻;在志为悠(悲)、在液为涕47.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脾气主升/喜燥恶湿);在体合肌肉,主四肢,在在窍为口,其华在唇;在志为思,在液为涎48.肝主疏泄,主藏血,在体合筋,其华在爪,开窍于目,在志为怒,在液为泪49.肾主藏精,肾主水,肾主纳气,在体为骨,其华在发,主骨生髓,开窍于耳及二阴,在志为恐,在液为唾50.五脏生理功能的特点—藏精气而不泄,满而不能实51.五脏六腑之大主—心52.心主神志的物质基础—血液53.肺称为华盖诗因为—在人体脏腑中的位置最高54.肺主一身之气取决于—肺的呼吸功能55.肺的调畅水道功能主要依赖—肺主宣发肃降56.肺主治节指—对肺生理功能的高度慨括57.脾为气血生化之源的基础—脾主运化水谷精微58.四肢肌肉的壮实取决于—脾主运化59.肝的生理功能—肝为刚脏,主升主动60.肝主疏泄中最根本的是—调畅气机61.与情志最为关联的是—肝失疏泄62.机体的生长发育主要取决于—肾精的充盈63.对机体各脏器组织起滋润濡养作用的是—肾阴64.对机体各脏器组织起推动温煦作用的是—肾阳65.命门一词源于《灵枢》66.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 2.肝者,将军之官,谋略出焉 3.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4.脾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5.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67.脏与脏之间主要表现为1.气血关系的是:心主血,肝主气2.阴阳关系的是:心(火)肾(水)3.先天与后天相滋生的是:脾与肾68.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69.精血互生主要反映在—肝藏血、肾藏精70.在水液代谢中主要起1.疏布水液作用的是:肺与脾2.起主要作用的是:肺与肾71.与呼吸运动最密切的是—肺与肾(肺为气之主,肾为气之根)72.统藏失司而出血反映(肝脾)的病变73.机体阳气不足主要与脾肾有关74.“心肾不交”的主要症状—心烦失眠75.肾不纳气主要是—肾的精气不足76.汗为津之余2.爪为筋之余3.齿为骨之余4.发为血之余77.舌为心之苗2.汗为心之液3.脉为血之府4.心为神之舍78.肝藏血,血舍魂2.人卧血归于肝3.心主身之血脉4.诸风掉眩,皆属于肝5.诸气者,皆属于肺6.诸血者,皆属于心7.脾主为胃行其精液79.藏与象之间的关系1.藏变决定象变2.藏决定象3.象变反映藏变4.想反映藏80.后天之本:脾 2.封藏之本:肾 3.罢极之本:肝81.生之本为心2.生命之门户为命门3.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的为命门82.“清虚之藏”“华盖”均指肺83.肝为刚脏2.肺为娇脏3.肾为水脏4.三焦为孤府84.肾为“胃之官”“作强之官"85.脉为血之府2.汗孔又称玄府3.腰为肾之府4.神之居为心、脉之宗为心5.藏神者心,舍神者脉86.肝的生理功能:喜条达,恶抑郁 2.脾:喜燥而恶湿87.胆汁的分泌和排泄取决于:肝主疏泄的功能88.七冲门为1.齿—户门 2.会厌—吸门 3.口唇—飞门 4.肛门—魄门 5.大小肠交界—阑门6上脘—喷门7.小肠与胃的交界—幽门89.脾胃为仓禀之官,五味出焉 2.胆为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3.小肠为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4.三焦为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5.大肠为传导之官,变化出焉 6.膀胱者,州都之官,精液藏也,气化则能出焉90.胆居六腑之首,贮藏和排泄胆汁,主决断,为奇恒之腑(中精之府、清净之府、中清之腑)91.胃主受纳水谷、腐熟水谷;特点:主通降、喜润恶将92.小肠受盛化物,泌别清浊93.大肠主津,主传化糟粕94.膀胱主储存和排泄尿液95.三焦主行诸气,运行水液;上焦如雾(指心肺输布气血的作用)、中焦如沤(脾胃肝胆等消化饮食物的过程)、下焦如渎(大肠、肾、膀胱排泄二便象沟渠一样)96.利小便即所以实大便的依据—小肠泌别清浊97.“通行诸气和运行水液”的脏腑—三焦98.称为“水谷气血”之海的是—胃99.主持诸气,主司人体气血的是—三焦100.能够生成胆汁的内脏—肝101.既是六腑之一,又是奇恒之腑的诗—胆102.中焦的功能实际上是指—脾胃的整个运化功能103.气机升降之“枢”是指脾气主升,胃气主降104.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女子胞105.脑为元神之府,头为精明之府106.五脏所藏(五藏神)1.心藏神,主喜2.脾藏意,主思3.肺藏魄,主悲4.肝藏魂,主怒5.肾藏志,主恐107.五体是指:筋、脉、肉、皮、骨108.人体气的功能:推动、温熙、防御、固摄、气化109.元气(原气、真气)人体最基本,最重要的气,是人生命活动的原动力;功能:推动人体的生长发育,吻戏和激发各个组织器官的生理活动110.宗气:积于胸中之气(气海、膻中”;功能1.走息道以行呼吸 2.贯心脉以行气血111.营气(营阴):与血共行于脉中之气;营养和化生血液112.卫气(卫阳):运行于脉外之气(剽疾滑利);1.护卫肌表,防御外邪入侵 2.温养脏腑,肌肉,皮毛 3.调节控制腠理开合,汗液的排泄,以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113.血液的生成与脏腑的关系:1.心主血脉 2.肺主一身之气 3.脾胃为后天之本 4.肝主疏泄而藏血 5.肾藏精、精生髓114.精液的疏布—脾气散精、肺主行水、肾主津液、肝主疏泄、心主血脉、三焦决渎115.津液的功能—滋润濡养、化生血液116.气血关系—气能生血、行血、摄血;血能养气、载气即津血同源117.人体之气的运动称为—气机118.与气的生成密切相关—肺、脾、肾119.血的循行关系最密切的脏腑—心肺肝脾120.具有“壅滞营气,令无所避”的是—脉121.五脏中,肝脾气机主升122.六淫致病的共同特点—外感性、地域性、季节性、相兼性、转化性123.风为阳邪,其性开泄,易袭阳位、风性主动、风善行而数变、风为百病之长124.寒为阴邪,易伤阳气、寒性凝滞、寒性收引125.暑为阳邪,其性炎热、署性升散,易扰心神,伤精耗气、署多夹湿126.湿为阴邪,易伤阳气、湿性重浊、湿性黏滞、湿性趋下127.燥性干涩,易伤津液、燥易伤肺128.火为阳邪,其性炎上、火易扰心神,伤津耗液、火易生风动血、火易致肿疡129.疠气的致病特点:1.传染性强,易于流行 2.发病急剧,病情危笃 3.一气一病,症状相似130.七情内伤的致病特点:1.直接伤及内脏 2.影响脏腑气机 3.多发为情志病症 4.七情变化影响病情131.饮食失宜:1.饮食不节(过饥、过饱) 2.饮食不节 3.饮食偏嗜(寒热偏嗜、五味偏嗜)132.劳逸失度:1.过度劳累(劳力过度、劳神过度、房劳过度) 2.过度安逸133.痰饮的分类:1.痰饮2.悬饮:饮邪停留,症见胸胁胀满,咳唾引痛者 3.支饮:饮邪停留,症见胸闷,咳喘,不能平卧,其形如肿者4.溢饮134.淤血的形成:出血、气滞、气虚、血寒、血热135.淤血的致病特点;疼痛、肿块、出血136.七情对脏腑气机的影响:喜则气缓、怒则气上、思则气结、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悲则气消137.明确提出“三因制宜”的是:陈无己138.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139.湿性黏滞是指:腹泻不爽140.温燥病的发病季节:夏末秋初141.七情致病最易损伤:心肝脾142.饮食五味失宜:1.脉凝泣而变色—多食咸 2.骨痛而发落—多食甘 3.皮槁而发落—多食苦 4.筋急而爪枯—多食辛 5.肉低走而唇揭143.易袭阴位的是:湿邪;易袭阳位的是:风邪144.发病的类型:感邪即发、徐发、伏而后发、继发、合病或并病145.邪气侵犯人体后是否发病取决于:政协斗争的胜负146.“正气存内,邪不可侵”强调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作用147.邪正胜衰与虚实变化:1.实2.虚3.虚实夹杂4.虚实转化5.虚实真假148.阳偏盛:阳胜则阴病 2.阴偏盛:阴胜则阳病3.阳偏衰:阳虚则寒 4.阴偏衰:阴虚则热 5.阴损及阳 6.阳损及阴7.阴盛格阳:真寒假热证8.阳盛格阴:真热假寒证9.亡阴10.亡阳149.气的失常:1.气虚:卫气虚、肺气虚、心气虚、脾气虚、肝气虚、元气虚2.气机的失常:气机郁滞、气逆、气陷、气闭、气脱150.血的失常:1.血虚2.血运失常:血瘀、出血、血热151.气机关系失常: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不摄血、气随血脱、气血两虚152.津液与气血关系:水停气阻、气随津脱、津枯血燥、津亏血瘀、血瘀水停153.内生五邪:1.风气内动:肝阳化风、热极生风、阴虚风动、血虚生风、血燥生风 2.寒从中生:即内寒3.湿浊内生:内湿或脾虚生湿3.津伤化燥:即内燥 4.火热内生:阳气过盛化火、邪郁化火、五志过极化火、阴虚火旺154.疾病传变:1.病位传变:表里出入、外感病传变、内伤病传变2.病性传变:寒热传遍、虚实传变 3.影响疾病传变的因素:体质因素、病邪因素、地域气候因素、生活因素155.正气强弱主要与精神状态有关156.大实有羸状的病机:实邪结聚,阻滞经络,气血不能外达157.至虚有盛候的病机:脏腑气血虚极,运化无力,外现实象158.正治:寒者热之、热者寒之、虚则补之、实则泻之159.反治:寒因寒用、热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160.治标与治本: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标本兼治161.调整阴阳:损其偏盛、补其偏衰、阴阳并补、回阳救逆162.三因制宜: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163.“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的治法适用于:虚热证164.“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的治疗适用于:虚寒症16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