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执业中药师中药鉴定辅导:薄叶黄芩
中医执业医师备考:《中药学》复习笔记4
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
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安胎
(除热)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清肝明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清虚热药
青蒿:清透虚热凉血除蒸——解暑截疟
白薇:清热凉血(清虚热除骨蒸清实热) 利尿通淋解毒疗疮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凉血止血生津止渴疗疳)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除骨蒸)
胡黄连:清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疗疳)。
黄芩的质量分析
黄芩的质量分析黄芩被称为中草药中的“不可多得的宝贝”,它的质量是影响用药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质量分析是黄芩的重要研究内容。
黄芩的质量分析:1.分分析。
黄芩的成分包括:黄酮类、芳香类、多糖类、杀菌活性物质、金属及其他有机物。
它们是黄芩药效及药力的主要成分,要求黄芩的成分在各个组分中必须保持合理的比例,以保证其功效。
2.泽分析。
黄芩是一种植物,它的质量分析要通过色泽分析来确定黄芩植物的品种、新鲜程度及品质。
一般来说,新鲜的黄芩药材色泽黄绿相间,外观干燥,粒大、肥厚、柔软、伸条,具有明显的香气和清香。
3.分分析。
黄芩药材的水分含量是黄芩药效及药力的重要指标之一,它可以反映药材是新鲜的还是保存时间长的。
一般来说,新鲜的黄芩药材水分含量需要在15%以下,太高的水分含量将会影响黄芩的功效,因此要求质量的黄芩药材的水分含量一定要控制在15%以下。
4.质类分析。
杂质类分析是检查黄芩药材中杂质的指标。
一般来说,黄芩药材的杂质有外来物质、变质物质、腐朽物质等,这些杂质会影响黄芩的效力,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要求黄芩药材中杂质的含量不得超过0.01%。
5.生物分析。
微生物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检测黄芩药材中的有害微生物,例如大肠杆菌、链霉菌、霉菌等,以确定黄芩药材是否安全可用。
要求黄芩药材中的有害微生物必须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之内,以确保黄芩的质量。
6.金属分析。
重金属分析是检查黄芩药材中的重金属的指标,例如铅、镉、铜、汞等,它们是污染物,会严重影响黄芩的功效,甚至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因此,要求黄芩药材的重金属含量必须低于国家规定的标准,以确保黄芩的质量。
综上所述,黄芩的质量分析包括成分分析、色泽分析、水分分析、杂质分析、微生物分析和重金属分析等研究内容。
质量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检查黄芩药材的各项指标,以确保其功效及质量的可靠性,为人们提供安全有效的药物。
2012年卫生中药师考试综合辅导:黄芩来源和显微特征
黄芪是为豆科植物蒙古黄芪及膜荚黄芪的干燥根。
显微鉴别:根横切面①木栓层细胞数列,栓内层为3~5列厚角细胞。
②韧皮部有纤维束,与筛管群交替排列;近栓内层处有时可见石细胞;韧皮射线外侧弯曲,常有裂隙。
③形成层成环。
④木质部导管单个或2~3个成群,导管周围有木纤维束,木射线明显,射线中有时可见单个或2~4个成群的石细胞。
⑤薄壁细胞含淀粉粒。
粉末黄白色。
①纤维成束或散离,壁厚,表面有纵裂纹,初生壁常与次生壁分离,两端常断裂成须状,或较平截。
②导管为具缘纹孔或网纹,偶有螺纹。
③石细胞较少,长圆形、类圆形或不规则状,壁甚厚,少数较薄。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鉴定笔记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鉴定笔记1中药鉴定的依据:中国药典和部颁药品标准。
2金井玉栏:黄芪,板兰根,桔梗。
3解离组织片的三种方法:销铬酸法,氯酸钾法和氢氧化钾法,具体到每一个的适应对像。
4饮片的规格:如极薄片是0.5mm以下,薄片是1-2mm,厚片是2-4mm,斜片也是2-4mm,块为8-12mm,皮类药材宽为2-3mm;叶类药材宽为5-10mm,段长为5-10mm等等5膨胀度测定的药材有:南(北)葶苈子,蛤蟆油。
6我国共发行了9部药典,为53 63 77 85 90 95 2000 2005 2010,其中53只有一部,而05有三部分别是什么重点记第三部,其它的只有两部。
7白术:是唯一色度检查的药材。
(联系记含有针晶,白色和医生打针联系记)。
8重金属检查:甘草,黄芪,白芍,西洋参,金银花,分别是要检查砷,铅,铜,汞,镉,分别是百万分之二,之五,之二十,千万分之二,千万分之五,有那些药材要记,但后面的注体检查什么和含量可以不记9中药鉴定最常用的定性方法是薄层色谱法。
10挥发油测定方法分甲法和乙法,甲法相对密度在1.0以下,乙法相对密度在1.0以上(如丁香).11吴茱萸水泡后有粘液渗出。
栀子入水使水染成鲜黄色。
降香火烧有黑烟及油冒出,残留白色灰烬。
间隙腺毛:绵马贯众,广霍香。
味极苦:山豆根,苦参,龙胆,胡黄连,马钱子,穿心莲。
主要说一下白附子和附子的区别,注意不是一个药材很多人容易混淆。
附子:来源于毛茛科乌头的侧根的加工品,一般用量为3-15g,性大热,味辛,甘,有毒。
白附子:天南星科独角莲的干燥块茎,一般用量为3-6g,生品内服慎用。
附子:回阳救逆,补火助阳,逐风寒湿邪。
不宜与乌头类和瓜萎同用。
白附子: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
11草酸钙方晶和含有鞘纤维的:苦参,甘草,黄柏12细辛:以前用的全草,现在改用地下部分,也就是根及根茎13含有蒽醌类及游离蒽醌类:大黄,虎杖,何首乌,茜草,巴戟天,大血藤,番泻叶,决明子,注意既然有蒽醌就一般都有蒽醌类的反应14川乌:具有后生皮层,来源记住是毛茛科乌头的母根,附子为它的侧根的加工品,而草乌是北乌头的块根15北豆根:防已科本物蝙蝠葛干燥根茎山豆根:豆科越南槐的根茎16西洋参含有:拟人参F11,而人参无17三七:又称铜皮铁骨,主产云南纹山,含止血成份主要为田七氨酸,又名三七素18含有香豆素:白芷,前胡,北沙参,南沙参,防风,秦皮,羌活,肉桂,补骨脂,小茴香,茵陈,青蒿,甘草,桑白皮,连翘,含有这类万分的药基本都有香豆素类的反应,如加盐酸和三氯化铁显紫红色。
执业药师中药专业知识二药点
1解表药辛温解表药麻黄: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香薷:辛,微温,归肺、胃、脾经,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桂枝: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 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辛温,归肺、脾经, 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鱼蟹毒。
生姜:辛,微温,归肺、脾经, 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细辛:辛,温,小毒,归心、肺、肾经, 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温肺化饮。
苍耳子:辛,苦,温,小毒,归肺经, 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辛夷:辛,温,归肺、胃经, 散风寒,通鼻窍。
荆芥:辛,微温,归肺、肝经, 散风解表,透疹止痒,止血。
西河柳:辛,微温,归肺、胃、心经。
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防风: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
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
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 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辛,温,归膀胱、肝经。
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辛,温,归肺、胃经 发散风寒,通窍止痛,燥湿止带。
辛凉解表药 薄荷:辛、凉,归肺,肝经, 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
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 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
蝉蜕: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肝明目,凉血止血。
菊花:辛,甘,苦,微寒,归肝,肺经, 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甘、辛、凉,归脾、胃经, 解肌退热,透疹,生津,升阳止泻。
柴胡:苦、辛、微寒,归肝、胆经,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辛、微甘,微寒,归肺、脾、胃、大肠经,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11111111 浮萍:辛、寒,归肺、膀胱经,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木贼:苦、微寒,归肺、肝经, 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2清热药 清热泻火药 石膏:辛、甘、大寒,归肺、胃经, 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苦、甘、寒,归肺、胃、肾经, 清热泻火,滋阴润燥。
黄芩薄层色谱鉴别研究
J i a Z h u a n g 0 5 0 0 3 1 , C h i n a )
Ab s t r a c t : 0b i e c t i v e : T o i f n d a b e t t e r i d e n t f i y i n g me t h o d o n T L C o f h u a n g q i n t h a n t h e me t h o d o n Ch i n e s e P h a ml a c o p o e i a 2 0 1 0
G a o Y o n g f e n g Ma Ya n l i n g Z h a o Y o n g l i a n g J I i a J i n me i Ho u F u c a i S o n g J i n g n a( S h i J i a Z h u a n g Y i L i n g P h a r ma c e u t i c a l I N C . , S h i
Ke y wo r d: Hu a n g q i n TL C
黄芩 为唇形 科 植物 S c u t e l l a r i a b a i c a l e n s i s G e o r g i 的干 燥 根 。黄芩具有清热燥湿 、 泻火解毒 、 止血、 安胎 的功效I ” 。《 中国 药典) 2 0 1 0 版鉴别 的薄 层展 开方法是 甲苯 一 乙酸 乙酯一 甲醇一 甲酸( 1 0 : 3 : 1 : 2 ) 开剂 , 预饱 和 3 0分钟 , 展开 。预饱 和 3 0分钟不 仅耽误时间而且操 作不方便 , 通过 改进 展开剂 , 可以在不需要 饱和的情况下取得相同的效果 。
黄芩(图)
黄芩(图)目录《本草纲目》黄芩《本草备要》黄芩《本草便读》黄芩《本草乘雅半偈》黄芩点击打开目录《本草崇原》黄芩《本草从新》黄芩《本草撮要》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分经》黄芩《本草害利》黄芩《本草害利》黄芩《本草害利》黄芩《本草经解》黄芩《本草经集注》黄芩《本草蒙筌》黄芩《本草求真》黄芩《本草思辨录》黄芩《本草图经》黄芩《本草新编》黄芩《本草易读》黄芩《本草择要纲目》黄芩《本经逢原》黄芩《长沙药解》黄芩《得配本草》黄芩《滇南本草》黄芩《雷公炮制药性解》黄芩《名医别录》黄芩《神农本草经》黄芩《神农本草经百种录》黄芩《中药炮制》黄芩《汤液本草》黄芩《吴普本草》黄芩《新修本草》黄芩《药鉴》黄芩《药笼小品》黄芩《药性切用》黄芩《药征》黄芩《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黄芩《证类本草》黄芩《珍珠囊补遗药性赋》黄芩《中药学》黄芩《千金翼方》黄芩《外科全生集》黄芩《冯氏锦囊秘录》黄芩《医学衷中参西录》黄芩《顾松园医镜》黄芩《医学入门》黄芩《中国药典》黄芩《中药大辞典》黄芩《中华本草》黄芩▼ 相关中药▲ 返回目录《本草纲目》黄芩「释名」腐肠、空肠、内虚、经芩、黄文、印头、苦督邮。
内部实在的叫子芩、条芩、鼠芩。
「气味」(根)苦、平、无毒(一称大寒)。
「主治」1、男子五劳七伤、消渴不生肌肉,妇女带下、手足寒热,宜服“三黄丸”。
随季节而不同。
按上列三药的右诹,春季用量是:四两一三两一四两;夏季是:六两一一两一七两;秋季是:六两一三两一三两;冬季是:三两一五两一二两。
配好后捣碎和蜜做成丸子,如乌豆大。
每服五丸,渐增至七丸。
一天服三次。
一月后病愈。
久服使人健壮。
2、胸部积热。
用黄芩、黄连、黄蘖,等分为末。
加蒸饼做成丸子,如梧子大。
每服二、三十丸,开水送下。
此方名“三补丸”。
3、肤热如火烧,骨蒸(结核)痰嗽等。
用黄芩一两,加水二杯,煎成一杯,一次服下。
4、肝热生翳。
中药知识必学:黄芩
中药知识必学:黄芩黄芩、芍药、甘草和大枣,这四味药可以治疗什么病?我说可以抗癌,您是不是觉得这又是江湖骗子的夸大其词?但这是出自国外研究机构的报道。
澳大利亚的一个研究团队证实该方中草药具有杀死癌细胞的强大功效。
1800 年前的一碗黄芩汤是怎样神奇地对付肿瘤的?化疗病人常常腹泻呕吐发烧,研究结果表明黄芩汤不仅能有效缓解这些副作用,而且还增强了化疗药物的抗肿瘤作用。
中医药传统中,其实蕴含着精准而高深的医学理念,今天中药仍有各种临床效果让西医专家大为惊叹。
很多西医却花很长时间去研究传统中医药。
记得之前看过一段视频,说的是中英科学家携手研究黄芩抗癌物质有效成分,并且希望可以人工合成,造福人类癌症患者。
写到这里,忽然脑海里出现了在手机上听到的一首歌,TheLastOfTheMohicans ,敢问我们的现在的医者又该如何面对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的先人?那些炯炯炽烈的眼神又投向了哪里?黄芩汤,顾名思义黄芩是君药,本期我为大家介绍的就是--- 黄芩。
黄芩黄芩曾经救过神医李时珍的性命。
明嘉靖年间,年轻的李时珍刚刚行医,某日突患感冒,咳嗽不止,遂自拟方,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解表退热润肺清心之剂。
然久治不愈,病情逐渐加重,出现肌肤火燎,骨蒸劳热,烦渴引饮,脾胃呆滞,不思饮食,六脉浮洪。
李父忧心如焚,查阅历代医书时忽发现《东垣十书》中记载有清金散,肺热如火燎,烦躁引饮而昼盛者,气分热也宜一味黄芩汤,以泻肺经气分之热。
遂用黄芩若干,加水两盅,浓煎一盅,李时珍服用后不久身热全退,身体渐复。
从此李时珍对黄芩推崇备至,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黄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员,高三、四尺,四月花红赤,五月实黑,根黄。
二月至九月采。
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多于春秋二季采收,一般生长2 到3 年,年限太短质次过长空心,挖出后去掉杂质,堆闷2 天至外层粗皮稍干,即可撞皮,将黄芩与碎瓷片混于筐中吊起后摇荡使粗皮脱落,撞皮后晒干。
201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综合知识与技能》精选练习题及答案(2)
1、苦参薄层色谱鉴别的对照品【ABE]A、苦参碱B、氧化苦参碱C、异苦参碱D、羟基苦参碱E、槐定碱【答案解析]:含量测定HPLC以苦参碱、氧化苦参碱对照。
2、具有金井玉栏”特征的药材是【C]A.丹参B.甘草C潢芪D.苦参E.人参【答案解析]::药材切面皮部白色,木部黄色。
类似的药材还有板蓝根和桔梗3、常用发汗”加工的药材有【ABCDE]A、续断B、玄参C、厚朴D、杜仲E、茯苓4 .牛黄中胆黄的形状与外表颜色是【D]A.卵形,不规则球形,表面黄绿色B.四方形,表面黑绿色C.管状、表面黑色环球网校搜集整理D.卵形,不规则球形,表面黄红色或棕黄色E.管状、表面乌黑色,断面金黄色5 .大黄泻下作用最强的成分是【D】A.游离蒽醌的葡萄糖苷B.大黄素国家医学考试网C.游离蒽醌衍生物D.双蒽酮苷E.游离蒽醌的双葡萄糖苷6、采用冷浸法进行水溶性浸出物测定的是【BCDE]A、玄参B、商陆C、黄芪D、地黄E、巴戟天【答案解析]::药材的浸出物测定,根及根茎类药材热浸法的是玄参,冷浸的还有百部,麦冬;热浸法测定醇溶性浸出物的还有狗脊、延胡索、白芷、前胡、黄苓、南沙参、贝母、莪术等,当归,远志(70%乙醇),三七(甲醇),牛膝(水饱和正丁醇),威灵仙等。
7、药用种子的中药【ACDE]A、葶苈子B、女贞子C、沙苑子D、酸枣仁E、马钱子解答:药用种子的药材还有:槟榔、桃仁、苦杏仁、决明子、菟丝子、牵牛子、天仙子、薏苡仁。
8、草乌的性状特征【ABCDE]A、不规则长圆锥形B、表面灰褐色,皱缩,有纵皱纹、点状根痕和数个瘤状侧根C、质硬,断面灰白色,有裂隙D、形成层环纹多角形或类圆形,髓部较大或中空E、无臭,味辛辣,麻舌【答案解析】::注意川乌为栽培品,草乌为野生品;川乌表面稍皱缩,断面粉质,草乌表面皱缩,有纵皱纹,断面有裂隙。
9、木瓜的性状特征包括【ACDE】A、为纵剖对半的长圆形B、表面光滑C、果肉红棕色,剖面边缘向内卷曲D、质坚实E、气味清香,味酸微涩【答案解析】:木瓜有皱皮木瓜和光皮木瓜两种,前者表面有多数不规则的深皱纹,后者表面光滑。
201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知识二真题(网友版2)
2012年执业药师考试中药知识二真题(网友版2)1.有羊膻气的药材是2.中药定量分析使用最多的方法3.秦艽含量测定的成分4.具有“蚯蚓头”,横切面菊花心的是5.巴戟天的原植物所属科6.南沙参饮片的切面7.切面皮部红棕色,有数外向内嵌入木部的饮片是8.肉桂中具有镇痛、解热成分是9.花粉粒类球形,表面有条形状雕纹的药材是10.果实为圆柱形双悬果,分果有纵棱5条的是11.测膨胀度的药材是、12.木瓜的产地13.显微鉴别可见钟乳体的药材是14.乳香在药用树脂化学分类中属于15.磨片可见粗细相间排列的同心性环状层纹的药材16.粉末升华物为白色柱状、棱形结晶的是17.挂甲的是18.含挥发性、贵重药材、不含挥发性的分别用什么方法19.虎杖的后含物是20.天南星的后含物是21.当归产于22.三七产于23.黄芩产于24.白术产于25.沉香的原植物26.鸡血藤原植物27.药用部位为干燥柱头、干燥花粉、成熟果实、成熟果肉、干燥幼果28.常作为超临界流体的物质是29.常用于鉴定生物碱的试剂是30.马钱子含有的主要生物碱是31.对蒽醌类衍生物酸性影响最大的基团是32.与碱作用发生开环的化合物是33.满山红的质量控制成分是34.属于壁虎科的药物35.属于螳螂科的药物36.具有溶血作用的化合物类型是37.黄芪甲苷的结构类型是38.可用(K-K)反应鉴别的糖是39.麝香的主要化学成分是40.除去中药提取物中的鞣质的主要方法是41.细辛的毒性成分是42.金银花的主要成分43.主要成分为倍半萜的中药是44.质量控制成分为甾体皂苷的中药是45.白花前胡甲素的结构类型是46.和厚朴酚的结构类型是47.3位有羟基的黄酮类化合物是48.B环连接在3位的黄酮类化合物是中药提取物中的鞣质的主要方法是1、明代贡献最大的本草是-----本草纲目2、坚硬的藤木类和肉质的果实类药材产地加工方法-----切片3、有羊膻气的药材是----白鲜皮4、中药定量分析使用最多的方法----高效液相色谱5、千里光毒性成分检测方法---6、秦艽含量测定的成分-----7、具有“蚯蚓头”,横切面菊花心的是----(防风、人参、川芎、升麻、三棱)8、巴戟天的原植物所属科-----茜草科9、南沙参饮片的切面特征----切面黄白色或类白色,有多数不规则裂隙,呈花纹状。
中药材辨别怎样判断黄芩的真伪
中药材辨别怎样判断黄芩的真伪黄芩,是中医药常用的一味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泻火退黄的功效。
为了确保中药材的质量和疗效,辨别黄芩的真伪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判断黄芩真伪的方法和技巧。
一、外观特征黄芩的外观是判断其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常的黄芩颜色应呈现黄棕色至黄褐色,外观干燥,质地坚韧。
真正的黄芩质地坚硬,有光泽,不易折断。
而劣质或伪劣的黄芩颜色可能呈现偏红、偏黑或发灰色,外观粘腻,质地松软。
二、气味辨别黄芩具有特殊的气味,是判断黄芩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正常的黄芩味道独特,有药香气。
而伪劣的黄芩可能没有明显的气味或呈现其他异常的气味。
三、质地观察观察黄芩的质地也是判断其真伪的重要依据之一。
真正的黄芩质地干燥,色泽一致,质地较硬,容易研磨成细末。
而伪劣的黄芩可能因受潮、霉变或掺杂其他物质而质地松软、粘腻。
四、尝试品尝品尝黄芩也是鉴别其真伪的一种方法。
真正的黄芩味道苦中带甘,有明显的舌苔发黄的感觉。
而伪劣的黄芩可能味道苦味不明显,或与正常黄芩的味道有较大差异。
五、化学成分分析黄芩的真伪还可以通过化学成分分析来判断。
正常的黄芩中含有多种有效成分,如黄芩苷、黄芩酸等,通过对其进行化学分析可以确定其真实性。
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可以通过高效液相色谱、红外光谱等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从而辨别黄芩的真伪。
综上所述,判断黄芩的真伪可以从外观特征、气味、质地、品尝以及化学成分分析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
对于非专业人士来说,建议购买黄芩时选择信誉好、正规的药店或渠道,并咨询专业的中医药师或药剂师的意见,以确保所购黄芩的质量和疗效。
黄芩作为中药材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正确判断其真伪对于中医药工作者和患者来说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本文所述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帮助大家在购买和使用黄芩时做出准确的判断。
黄芩提取方法
黄芩提取方法嘿,你知道黄芩吗?那可是一种特别神奇的中药材呢。
我呀,就对黄芩提取方法特别感兴趣,今天就跟你唠唠这事儿。
我有个朋友,他对中医可着迷了。
有一次我们聊天,他就跟我提到黄芩,说这黄芩在中医里用途可广了,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啥的。
我就好奇了,这么好的东西,怎么把它里面有用的成分提取出来呢?这就像我们要从一个装满宝藏的箱子里把宝贝拿出来一样,得有巧妙的办法才行。
传统的黄芩提取方法有很多种。
比如说水煮法。
就像我们煮菜似的,把黄芩放到水里煮。
不过这可不像煮菜那么简单随意。
你得控制好火候,水的量,还有煮的时间。
要是火候太大,就像你炒菜火开得太猛,东西容易焦糊,黄芩里面的有效成分可能就被破坏了。
水要是太少,可能都不能把黄芩里的东西充分溶解出来,那不是亏大了?煮的时间短了,有效成分没完全出来,时间长了呢,说不定又有其他不好的变化。
这就像走钢丝一样,得小心翼翼地把握平衡。
还有醇提法。
这就像是给黄芩找了个特殊的溶剂朋友,这个朋友就是乙醇。
乙醇就像一个热情的小助手,它能够把黄芩里的有效成分给拉出来。
但是这个乙醇的浓度可得好好选择。
浓度太高了,就像一个过于热情的人,可能会把一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也一起带出来,浓度太低呢,又拉不动那些有效成分。
这时候就有人会问了,那到底多少浓度合适呢?哈哈,这可就是个技术活了。
我又认识一个做中药研究的老师。
他跟我说,现在还有超临界流体萃取法。
这方法听起来就很高大上。
超临界流体就像一个超级特工,它有特殊的能力。
在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它的性质介于气体和液体之间。
这个超级特工能精准地找到黄芩里的有效成分,然后把它们带出来。
不过这设备可就贵了,就像豪车一样,不是谁都能玩得起的。
这时候你可能会想,那小成本的提取就没好方法了吗?当然不是啦。
还有超声辅助提取法呢。
这就像是给黄芩来一场超声波的按摩。
超声波在溶液里产生振动,就像一双双小手,把黄芩里的有效成分给晃悠出来。
这种方法效率还挺高的,而且相对比较简单。
黄岑——精选推荐
黄岑黄芩本名“芩”,是为芩草[1],因草色黄而有俗名“黄芩”。
“芩”字本义为“止血草”。
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
为唇形科植物黄芩(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以根入药。
味苦、性寒,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有清热燥湿,凉血安胎,解毒功效。
黄芩的临床应用抗菌比黄连还好,而且不产生抗药性。
我们借助广谱抗菌作用强的特点,用在真菌培养杂菌感染特厉害,用黄芩提取液效果很好,它是农业病害防治最理想的一味药。
主要产于河北、辽宁、陕西、山东、内蒙古、黑龙江等地。
基本介绍/黄岑编辑黄芩属于半野生半家种品种,该品种年销量近万吨,为四十种大宗药材品种之一。
黄芩黄芩多年生草本植物,一般家种黄芩2年即可收获。
喜温和气候,喜光,耐旱、耐寒、怕涝、怕积水。
适宜于中性或偏碱性、土质疏松、肥沃土壤生长,忌连作。
整体来说黄芩适应性较强,一般自然灾害对其影响不大,家种产区的变化也是受价位波动而变化的。
黄芩资源分布较广,以前多为野生,在北方各省均有分布,随着用量增大和无序采挖,野生产量逐渐不能满足市场需要,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家种黄芩逐步开展,逐步形成山东、山西、陕西、甘肃四大产区。
家种黄芩的山东产区是老产区,多年种植,病害较多,单产量下降,而同是一种种植区域的丹参单产量高,价格也好,收入较高,农民纷纷增加丹参和粮食的种植面积。
家种黄芩在中西部的产区是新发展起来的产区,主要集中陕西商洛、山西运城、襄樊地区、甘肃陇西的周边县市。
家种黄芩易种,管理、采挖、晾晒都比较容易,投入的成本、劳力、时间较少,生产工序又相对简单,老百姓乐于种植,种植发展较快。
家种品2、3年可以收获。
春秋两季均可采挖,一般集中在秋季的10月中旬采挖。
亩用苗30-40公斤,平原地区亩产量150公斤左右;而山西和陕西产区地势高、昼夜温差较大、大部分地区干旱,更有利于黄芩的生长,这里黄芩亩单产高达300-400公斤。
黄芩临床应用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草药的假劣鉴别简介
治疗心血管疾病常用中草药的假劣鉴别简介中草药作为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一种方式,自古就被广泛应用。
但是由于市场上鱼龙混杂,假劣药材屡屡出现,给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风险。
因此,正确鉴别中草药的真伪,将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一环。
1.黄芩黄芩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优良中草药,但是市面上的黄芩存在很多假劣品。
黄芩真品的表面呈黄棕色,入药部位为整株草,具有苦味而无臭味。
假货可能用染色方法销售,颜色异常鲜艳,与真品区别明显。
而且假货的部位经常是老茎老叶片,没有黄色。
此外假货药味可能加工发黑,且可能会添加香料,有一定的难度鉴别。
2.制何首乌何首乌是中药中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成分,但是市面上的何首乌也存在很多假货。
首先要看颜色,真品为红棕色,而假货可能用染色剂进行染色,颜色异常鲜艳。
此外假货表面可能存在很多光泽感的绒毛。
这些都是假货的标志。
3.天麻天麻也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成分,但是很多市场上的天麻常常被掺假。
真品天麻为淡黄褐色,有光泽。
而假货表面可能有很多泛白的色斑,并且一般没有光泽。
此外,如果用刀划开真品天麻,会有清晰的纹路,而假货表面则呈现出扭曲状,很不规则。
4.桑叶桑叶也是中药中治疗心血管疾病的常用成分,但是市场上掺假现象比较严重。
正宗的桑叶为叶质薄而透明,有细微的纵向脉络。
而假货通常选择厚重丑陋的老叶或枝条,或者是鬼袋叶或假桑叶。
此外假货的草基生有白色癣疤,真品不存在此种现象。
5.大枣大枣常常被用于治疗心血管疾病,但是市场上的大枣也很容易被掺假。
真品的大枣表面干燥,呈棕色或深棕色,果肉温润,甜美可口,有一定的咀嚼感。
而假货可能表面有绒毛,或者表面喷着各种化学材料以增加光泽度。
此外,假货可能连全果或半颗果出售。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的鉴定叶类中药
执业中药师考试资料之中药的鉴定叶类中药☆☆☆☆☆考点:叶类中药-番泻叶[来源]为豆科植物狭叶番泻或尖叶番泻的干燥小叶。
[性状鉴别]狭叶番泻:呈长卵形或卵状披针形,全缘,叶端急尖,叶基稍不对称。
上表面黄绿色,下表面浅黄绿色,无毛或近无毛,叶脉稍隆起。
革质。
气微弱而特异,味微苦,稍有黏性。
[显微鉴别](1)叶横切面:①表皮细胞中常含黏液质;上下表皮均有气孔;非腺毛单细胞,壁厚,多具疣状突起,基部稍弯曲。
②叶肉组织为等面叶型。
上下表皮内方均有1列栅栏细胞,上面栅栏组织通过主脉,细胞较长,下面栅栏细胞较粗。
③海绵组织细胞中含有草酸钙簇晶。
④主脉维管束外韧型,上下两侧均有微木化的中柱鞘纤维束,外有含草酸钙棱晶的薄壁细胞,形成晶鞘纤维。
(2)粉末:①晶纤维多,草酸钙方晶。
②非腺毛单细胞,壁厚,有疣状突起,基部稍弯曲。
③上下表皮细胞表面观呈多角形,垂周壁平直;气孔平轴式,副卫细胞2~3个,多为2个。
④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
[成分]①二种番泻叶均含二蒽酮苷类化合物,主要为番泻苷A、B,番泻苷C、D及芦荟大黄素双蒽酮苷。
②游离蒽醌及其苷: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酸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葡萄糖苷等。
③黏液质。
[理化鉴别]粉末遇碱液显红色。
[含量测定]用分光光度法测定,本品含总番泻苷以番泻苷B计,不得少于2.5%.☆☆考点:叶类中药-罗布麻叶[来源]为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的干燥叶。
[性状鉴别]本品多皱缩卷曲,有的破碎,完整叶片展平后呈椭圆状或卵圆状披针形,淡绿色或灰绿色,先端钝,有小芒尖,基部钝圆或楔形,边缘具细齿,常反卷,两面无毛,叶脉于下表面突起;叶柄细。
质脆。
气微,味淡。
[成分]①叶主含黄酮类化合物,其中以异槲皮苷和槲皮素为主。
②多种氨基酸。
③橡胶。
☆☆考点:叶类中药-紫苏叶[来源]为唇形科植物紫苏的干燥叶(或带嫩枝)。
[性状鉴别]叶片多皱缩卷曲、破碎。
完整的叶展平后呈卵圆形,先端长尖或急尖,基部圆形或宽楔形,边缘具圆锯齿。
【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黄芩
【中药讲堂】每天最少学一味中药---黄芩概述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别名条芩、黄金条、头巾草、山麻子、山菜根、黄金条根、香水水草。
图片产地生于草原、高燥砾质的山坡。
分布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河南、山东、四川、云南、山西、陕西、甘肃、内蒙古等地。
形状鉴别干燥根呈倒圆锥形,扭曲不直,长7~27厘米,径约1~2厦米。
表面深黄色或黄棕色。
上部皮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皮细,有顺纹或细皱纹,上下均有稀疏的疣状支根痕。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深黄色,中间有棕红色圆心。
老根断面中央呈暗棕色或棕黑色朽片状,习称枯黄芩或枯芩;或因中空而不坚硬,呈劈破状者,习称黄芩瓣。
根遇潮湿或冷水则变为黄绿色。
无臭,味苦。
以条粗长、质坚实、色黄、除净外皮者为佳。
条短、质松、色深黄、成瓣状者质次。
主产河北、内蒙古、山西、山东、陕西等地。
此外,辽宁、黑龙江亦产。
四川、云南所产的黄芩,为植物滇黄芩的根。
药材外形相似,但较细,直径一般约0.5~1厘米,常有分枝,断面为极明显的黄绿色,质量较差。
炮制黄芩:拣去杂质,除去残茎,用凉水浸润或置开水中稍浸捞出,润透后切片晒干(注意避免曝晒过度发红)。
酒黄芩:取黄芥片喷淋黄酒,拌匀,用文火微炒,取出,晾干。
(每黄芩100斤,用黄酒10-15斤)炒黄芩:取黄芩片用文火炒至表面微焦为度,取出,放凉。
黄芩炭:取黄芩片用武火炒至表面焦褐色、边缘带黑色为度,但须存性,喷淋清水,取出,晒干。
性味归经【性味】苦,寒。
①《本经》:味苦,平。
②《别录》:大寒,无毒。
③《药性论》:味苦甘。
【归经】入心、肺、胆、大肠经。
①《品汇精要》:行手太阴、阳明经。
②《纲目》:入手少阴、阳明,手足太阴、少阳六经。
③《雷公炮制药性解》:入肺、大肠、膀胱、胆四经。
功能主治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
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中药学_薄叶黄芩_药材详解课件模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原始形态:
腺体。花单生于茎中部以上的叶腋内,偏 向一侧;花萼花时长约4mm,外面密被短 柔行,盾片很小,果时花萼长约6mm;花 冠紫色,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宽约 1.5mm,至喉部达8mm,冠檐二唇形,上唇 灰状,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近扁圆形; 雄蕊4,均内藏;花柱细长,扁平,花盘 环状,子房4裂,裂片
薄叶黄芩 中医药用价值
详解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名称:薄叶黄芩
中医药用价值详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薄叶黄芩
引自:《中华本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药材基源:
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Juz.)G.Y.Wu et H.W.Li[S.ikonnikovii Juz.]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原始形态: 等大。小坚果黄褐色,卵球形,具瘤状突 起,腹面基部具果脐。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生态环境: 散生于河岩或莎草沼泽草甸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 河北。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性味: 味苦;性凉。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功能主治: 清热解毒。主牙龈肿痛;痈疮产疖肿。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中医药用价值详解:薄叶黄芩
相关疾病症状: 疮、疖、解毒、疖肿、清热、清热解毒、 牙龈肿痛、痈、痈疮、肿痛。
中药材:薄叶黄芩药用价值详解>>>
谢谢!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除去须根、 茎苗及泥土,洗净,晒干。
黄芩(历代本草汇言)
黄芩(历代本草汇言)黄芩黄芩(腐肠内虚经芩印头空肠妇黄文苦督邮内实者名子芩尾芩条芩鼠尾芩)黄芩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栽培或野生。
主产于河北、内蒙古、山西、河南及东北等地。
原植物生于海拔 60~2000 米的向阳山坡、荒地上;滇黄芩生于海拔1300~3000 米的草地或松林下;粘毛黄芩生于海拔 700~1400 米的砂砾荒草地。
喜温暖凉爽气候,耐寒、耐旱、耐贫瘠。
以阳光充足、土层深厚、肥沃的中型或微碱性壤土或砂质壤土最宜生长。
味苦,性寒。
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临床用名有黄芩、酒黄芩、胆汁拌黄芩、黄芩炭。
93 黄芩:外黄内黯性空腐【本草汇言】《神农本草经》:黄芩味苦平。
主诸热黄疽,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恶创恒蚀,火疡。
一名腐肠。
生川谷。
《吴普》曰:黄芩,一名黄文,一名妒妇,一名虹胜,一名红芩,一名印头,一名内虚,神农桐君黄帝雷公扁鹊苦无毒。
李氏小温,二月生赤黄叶,两两四四相值,茎空中,或方员,高三四尺,四月花紫红赤,五月实黑根黄,二月至九月采。
(《御览》)《名医》曰:一名空肠,一名内虚,一名黄文,一名经芩,一名妒妇,生秭归及冤句,三月三日,采根阴干。
案《说文》云:(上艹下金),黄(上艹下金)也。
《广雅》云:(上艹下妊)葿,黄文,内虚,黄芩也。
《范子计然》云:黄芩出三辅,色黄者,善。
《名医别录》:大寒,无毒。
主治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药性论》:味苦,甘。
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拥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绞痛,心腹坚胀。
《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丁疮排脓,治浮痈发背。
《开宝本草》:味苦,平、大寒,无毒。
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本草图经》:仲景治伤寒心下痞满,泻心汤,凡四方皆用黄芩,以其主诸热,利小肠故也。
又太阳病之下利不止,喘而汗出者,有葛根芩连汤,及主妊娠安胎散,亦多用之。
【中药学堂】黄芩
【中药学堂】黄芩黄芩来源本品为唇形科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相关名黄芩、元芩、枯芩、淡芩、淡黄芩、子芩、条芩、片芩、经芩、宿芩、北芩、鼠尾芩、黄金茶、黄文、空肠、内虚、腐肠、印头、妬妇、酒芩、黄芩炭、土金茶根产地主产于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等省区。
采收加工春、秋二季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晒后撞去粗皮,晒干。
性状鉴别本品呈圆锥形,扭曲,长8~25cm,直径1~3cm。
表面棕黄色或深黄色,有稀疏的疣状细根痕,上部较粗糙,有扭曲的纵皱纹或不规则的网纹,下部有顺纹和细皱纹。
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黄色,中心红棕色;老根中心呈枯朽状或中空,暗棕色或棕黑色。
气微,味苦。
栽培品较细长,多有分枝。
表面浅黄棕色,外皮紧贴,纵皱纹较细腻。
断面黄色或浅黄色,略呈角质样。
味微苦。
饮片黄芩片为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薄片,外表皮黄棕色至棕褐色,切面黄棕色或黄绿色,具有放射状纹理。
酒黄芩形如黄芩片,略带焦斑,微具酒香气。
性味归经苦,寒。
归肺、胆、胃、大肠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而燥,主入肺与大肠经,兼入胃与肝胆经。
作用偏于上焦肺及大肠,善清肺与大肠之火,除上中焦湿热。
兼入血分,能凉血而止血,清热而安胎。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主治病证(1)湿温,暑湿,湿热胸闷、黄疸、泻痢、淋痛、疮疹。
(2)热病烦渴,肺热咳喘,少阳寒热,咽痛,目赤,火毒痈肿。
(3)血热吐血、咳血、衄血、便血、崩漏。
(4)胎热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或入丸散。
生用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作用较强,湿热、热毒诸证宜用。
炒黄芩苦寒之性略减,胎热胎动不安宜用。
酒炒黄芩能上行,清上焦热宜用。
炒炭凉血止血力较强,血热出血宜用。
传统认为,条芩善清大肠火,枯芩善清肺火。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燥泄,能伐生发之气,故脾胃虚寒、食少便溏者忌服。
药理本品有解热、抗菌、抗病毒、抗炎、促进细胞免疫、抗过敏、降血脂、护肝、利胆、利尿、镇静、降血压、抗凝血、抗血栓形成、抗氧化及抗肿瘤等作用。
薄叶黄芩中甙Ⅱ的结构确定
薄叶黄芩中甙Ⅱ的结构确定
王永奇;吕琳;钱永强;杨铭
【期刊名称】《中草药》
【年(卷),期】1991(22)9
【总页数】3页(P387-389)
【关键词】薄叶黄芩;化学成分;结构;黄芩
【作者】王永奇;吕琳;钱永强;杨铭
【作者单位】吉林省中医中药研究院老年医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84.1
【相关文献】
1.毛细管电泳测定三精双黄连口服液中的黄芩甙元、黄芩甙、绿原酸和咖啡酸 [J], 吕元琦;邬春华;袁倬斌
2.银杏叶提取物黄酮甙的HPLC测定中Q,K,I响应因子的确定 [J], 杜方麓;曾建国
3.黄芩叶及茎叶总黄酮中野黄芩甙的含量测定 [J], 于永芳;康少文
4.黄岑属植物化学研究——Ⅳ.薄叶黄芩中葡萄糖醛酸黄酮甙的高效液相色谱(英文) [J], 王永奇;松崎桂一;高桥邦夫;奥山徹;柴田承二
5.中药黄芩生品与炮制后黄芩中的有效成分—黄芩甙含量比较 [J], 金万才;师慧珠;梁捷;章兴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来源】
药材基源:为唇形科植物薄叶黄芩的根。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Scutellaria regeliana Nakai var.ikonnikovii(Juz.)G.Y.Wu et H.W.Li[S.ikonnikovii Juz.]
采收和储藏:春、夏季采收,除去须根、茎苗及泥土,洗净,晒干。
【原形态】薄叶黄芩,多年生草本,高约35cm.茎直立,四棱形,具沟沿棱上被贴生很短的小柔毛。
叶对生;叶柄极短;叶片较薄,披针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1.7-3.3cm,宽3-6mm,先端钝,其部不明显浅心形或近截形,上面无毛或散布微糙毛,下面仅在脉上及叶缘被贴生很短的小柔毛,余部有分散细粒状腺体。
花单生于茎中部以上的叶腋内,偏向一侧;花萼花时长约4mm,外面密被短柔行,盾片很小,果时花萼长约6mm;花冠紫色,外被短柔毛,冠筒基部宽约1.5mm,至喉部达8mm,冠檐二唇形,上唇灰状,先端微缺,下唇中裂片近扁圆形;雄蕊4,均内藏;花柱细长,扁平,花盘环状,子房4裂,裂片等大。
小坚果黄褐色,卵球形,具瘤状突起,腹面基部具果脐。
【生境分布】
生态环境:散生于河岩或莎草沼泽草甸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河北。
【化学成份】薄叶黄芩根及全草含七种黄芩甙;薄叶黄芩甙(ikonnikoside)Ⅰ,高山黄芩甙(scutellarin),黄芩甙(baicalin),去甲汉黄芩素-7-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on-7-O-glucuronide),去甲汉黄芩素-8-O-葡萄糖醛酸甙(norwogonin-8-O-glucuronide),白杨素-7-O-葡萄糖醛酸基黄酮(5,2-dihydroxy-7-O-glucuronylflavone)。
【性味】味苦;性凉
【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主牙龈肿痛;痈疮产疖肿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9-15g.
【摘录】《中华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