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执业中药师历考试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笔记完美打印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笔记完美打印](https://img.taocdn.com/s3/m/c9246a2267ec102de2bd898a.png)
2.味极苦。
藻菌枳壳 吴茱萸 酸枣仁 小茴香 马钱子 牵牛子 栀子 槟榔 草果 豆蔻
1.蔷薇科植物。 2.呈倒卵形,略似花瓶状。内壁及瘦果均有淡黄色绒毛。 1.豆科植物。 2.嚼之有豆腥味。 1.豆科植物。 2.2 片子叶呈“S”形折曲并重叠。 1.豆科植物。 2.表面有细微网状皱纹。 1.芸香科酸橙的未成熟果实。 2.主产江西,习称“江枳壳” 。 1.芸香科植物。 2.略呈五角状扁球形。顶端有五角星状的裂隙。 1.鼠李科植物。 2.扁圆形或便椭圆形,表面紫红或紫褐色。 1.伞形科植物。 2.为双悬果,背面有 5 条纵棱。有特异香气。 1.纽扣状圆板形。 2.密被灰棕或灰绿色绢状茸毛,有丝样光泽。味极苦。 1.旋花科植物。 2.橘瓣状,加水浸泡后种皮呈龟裂状,手捻有粘滑感。 1.茜草科植物。 2.有焦糖气,味微酸而苦。 1.棕榈科植物。 2.断面有棕白相间的大理石样花纹。 1.姜科植物。 2.具三钝棱,表面灰棕至红棕色,易纵向撕裂。 1.姜科植物。 2.表面有 3 条较深的槽纹。味辛凉略似樟脑。
2.堆置“发汗” 。 地黄 胡黄连 巴戟天 茜草 续断 天花粉 桔梗 党参 木香 白术 苍术 泽泻 香附 半夏 石菖蒲 川贝母 浙贝母 黄精 玉竹 土茯苓 麦冬 知母 1.玄参科植物地黄的块根。 2.主产河南。四大怀药之一。 1.玄参科植物胡黄连的根茎。 2.上端密被暗棕色鳞片状叶柄残基,木部有 4-10 个类白色点状维管束排列成环。 1.茜草科植物。 2.皮部横向断离露出木部。易与木部分离。 1.茜草科植物。 2.皮部易剥落,露出黄红色木部。久嚼刺舌。 1.主产四川。 2.堆置“发汗”至内部变绿色。 1.葫芦科植物瓜蒌的根。 2.富粉性。 1.皮部类白色,木部淡黄色, “金井玉栏” 。 2.味微甜后苦。 1.桔梗科植物。主产山西。 2.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称“狮子盘头” 。支根段落处有黑褐色胶状物。 1.菊科植物。 2.主产云南。 1.菊科植物。主产浙江。浙八味之一。 2.有散在的棕黄色点状油室。嚼之略带粘性。 1.菊科植物。分茅苍术和北苍术。 2.茅苍术断面有多数橙黄色或棕红色油室称 “朱砂点” 。 暴露稍久析出白色细针状结晶称 “起霜” 。 1.主产于福建。 2.断面富粉性,有多数细孔。 1.莎草科植物莎草的根茎。 2.燎去毛须,沸水中略煮或蒸透。 1.天南星科植物半夏的块茎。 2.类球形。断面富粉性。味辛辣、麻舌而刺喉。 1.天南星科植物。主产四川。 2.叶痕呈三角形,左右交互排列。 1.百合科植物的干燥鳞茎。分松贝、青贝、炉贝。 (主产四川、西藏、青海) 2.外层鳞叶 2 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习称“怀中抱月” 。 1.主产浙江。浙八味之一。 2.分飞“大贝”和“珠贝” 。 1.百合科植物。沸水中略烫或蒸至透心。 2.分为大黄精、鸡头黄精、姜形黄精。嚼之有粘性。 1.百合科植物。 2.断面角质样或显颗粒性。嚼之发粘。 1.百合科植物光叶菝契的根茎。 2.折断时有粉尘飞扬,以水湿润后有粘滑感。 1.百合科植物。 “杭麦冬”为浙八味之一。 2.纺锤形,中柱细小。 1.百合科植物。主产河北。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https://img.taocdn.com/s3/m/fe8649712b160b4e777fcf13.png)
执业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部分中药鉴定学部分主要包括常用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鉴定学知识考试内容的总体要求分为掌握、熟悉、了解三个层次: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一般程序及方法;《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鉴别有关的规定;各类中药材的概述和常用名词术语以及12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熟悉: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中药产地、采收、加工、储存养护的概况及其对中药质量的影响;60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36种中药材的常见伪品(或掺伪品、混淆品、劣质品、代用品、人工合成品、培育品)的来源及主要鉴别点。
了解:中药鉴定学的发展概况;中药材拉丁名的命名原则;中药鉴定的新技术和新方法;4O种中药材及其部分饮片的鉴定。
【考试内容】一、总论1.掌握中药鉴定的依据。
2.掌握《中国药典》XXXX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中药材鉴别有关的规定,如精确度、药材取样法、杂质检查法、水分测定法、灰分测定法等。
3.掌握中药鉴定的一般程序。
4.掌握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和质量评价方法:(1)来源鉴定掌握中药来源鉴定的步骤、方法及内容,包括原植(动)物的科名、植(动)物名、药用部位,矿物的类、族、矿石名或岩石名。
(2)性状鉴定掌握中药性状鉴定的方法、特点、步骤及内容,包括形状、大小、颜色。
表面特征、质地、断面特征、气、味、水试、火试以及相应的注意事项。
(3)显微鉴定掌握中药显微鉴定常用的制片方法,试剂选用,细胞壁及细胞内含物的鉴别。
(4)理化鉴定掌握中药的化学定性分析法,微量升华法,荧光分析法,显微化学分析法,色谱法,分光光度法。
(5)含量测定掌握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方法、挥发油测定法及浸出物测定法等。
5.熟悉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6.熟悉影响中药材质量的因素,中药采收、产地加工、贮藏等知识和技能。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模拟题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模拟题](https://img.taocdn.com/s3/m/deb3696b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281578c.png)
科学性
随着科技的发展,中药鉴 定将更加精准和快速
中药鉴定将更加注重环保 和可持续发展
中药鉴定将更加注重安全 性和有效性
中药鉴定将更加注重国际 化和标准化
感谢您的观看
汇报人:
中药执业药师中药鉴 定学模拟题
汇报人: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中药鉴定学基础 知识
中药材的鉴定
中药饮片的鉴定
中药制剂的鉴定
中药鉴定的实际 应用
添加章节标题
中药鉴定学基础知 识
中药鉴定的目的:确保中药 的质量和安全性
中药鉴定:对中药进行鉴别、 鉴定和评价的过程
中药鉴定的方法:包括性状鉴 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和生
农药残留量测定: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或液 相色谱-质谱法
微生物限度检查:采用平板培养法或液体培 养法
气味:气味、味道等
化学成分:有效成分、杂 质等
炮制工艺:炒、炙、煅等
外观:色泽、形状、大 小、表面特征等
质地:硬度、韧性、密 度等
安全性:重金属、农药 残留、微生物等
贮藏条件:பைடு நூலகம்度、湿度、 光照等
中药制剂的鉴定
生物鉴定法:通过生物实 验方法进行鉴定,如生物 活性测定、DNA分析等
经验鉴定法:根据中药鉴 定专家的经验和知识进行 鉴定
综合鉴定法:结合多种鉴 定方法进行综合鉴定,以 提高鉴定准确性
确保中药样品的完整性和 真实性
遵循中药鉴定的操作规程 和标准
注意中药鉴定的环境条件 和设备要求
确保中药鉴定人员的专业 素质和技能水平
遵守中药鉴定的安全规定 和防护措施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科目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科目](https://img.taocdn.com/s3/m/b25b00be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8b.png)
中药执业药师考试科目执业中药师考试科目为:药事管理与法规;中药学专业知识(一),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定学;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含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和方剂学;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四科。
国家在中药生产和中药流通领域实施执业中药师资格制度。
凡从事中药(中药材、中成药、中药饮片、中医药保健品)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事业单位,在其关键岗位必须配备有执业中药师资格的人员。
中药专业人员通过资格考试取得执业资格,依法独立执行业务。
赢得执业中药师资格证书的人员,说明已具有执业中药师的水平和能力,其证书做为依法提出申请领办中药生产、经营或单一制继续执行业务的依据。
国家人事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共同负责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工作。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管理非政府拟定考试科目和考试大纲,撰写培训教材,创建试题库及考试命题工作。
按照培训与考试分离的原则,统一切割并非政府备考培训。
人事部负责管理非政府核定考试科目、考试大纲和试题。
会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对考试工作展开监督、指导并确认合格标准。
执业中药师报考条件: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和准许在我国境内劳动力的其他国籍的人员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均可报名者出席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1、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专学历,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5年;2、获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八十3年;3、取得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第二学士学位、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1年;4、获得药学类、中药学类有关专业适当学历或学位的人员,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适当减少1年。
1、药事管理与法规(药学类、中药学类共考科目);2、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不含中药学、中药化学、中药炮制学、中药药剂学、中药药理学、中药鉴别学;3、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含临床中药学、中成药学和方剂学;4、中药学综合科学知识与技能。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鉴定学1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 中药鉴定学1](https://img.taocdn.com/s3/m/4d416925ed630b1c59eeb5b6.png)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鉴定学
前言
中药鉴定学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专业知识。
主要包括中药材及其饮片的真伪鉴定、质量评价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现考试题型有A型题(最佳选择题,即单选题)、B型题(配伍选择题)和X型题(多选题)三种。
在“中药学专业知识(二)”(包括中药鉴定学和中药化学)中中药鉴定学占60分。
现对于大部分中药材后附有饮片的性状鉴定,考生不必紧张。
饮片的特征与原药材类似,即饮片的表面(上下切面)特征与原药材断面特征一样,周边特征即原药材的表面特征,气味与原药材一致或略有改变,即增加炮制辅料的味道,如姜、醋味等。
《中药鉴定学》与其他学科相比具有内容庞杂、规律性差、大量内容需死记硬背的特点。
因历年来的考题中曾出现过较细、偏的内容,虽占分很少,但还是建议考生首先要系统浏览教材(即《国家执业药师资格考试应试指南——中药鉴定学部分》)。
在此基础上,通过本讲座,明确各章节的学习要点及大纲要求掌握的程度,然后还需做相应的练习题,检验学习效果。
做练习题时,对完答案后一定要对着书理解本题的内容,同时在书上划出对应的考点。
需要强调的是,有人习惯先做题、再读书,这完全取决于个人的习惯及具体的情况,结果是一样的,不必拘泥形式。
最后,希望我们的努力能给您的备考带来极大的帮助、能为您的成功打下坚实的基础!最后,预祝大家复习顺利,成功通过考试!
第1页。
最新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鉴定学重点总结
![最新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鉴定学重点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1f9d10699b89680203d82597.png)
执业药师资格考试中药鉴定学重点总结一、中药鉴定学的定义: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订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是:在继承祖国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的历史、来源、品种形态、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检查、含量测定等,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中药。
中药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四、中药鉴定学的任务是1、考证和整理中药品种,发掘祖国药学遗产2、鉴定中药真伪优劣,确保中药质量3、研究和制定中药规范化质量标准4、寻找和扩大新药源五、中药品种与质量的关系:中药的品种问题直接关系到中药的质量,品种正确是保证中药质量的前提。
六、造成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的原因:1、同名异物和同物异名现象普遍存在2、本草记载不祥,造成后世品种混乱3、有的品种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品种发生了变迁4、一药多基原情况较为普遍七、解决中药品种混乱和复杂问题及发掘祖国药学遗产的途径:1、通过对中药商品调查和中药资源普查,结合本草考证,明确正品和主流品种,力求达到一物一名,一名一物。
2、研究不同历史时期药物品种的变迁情况,正确继承古人药材生产和用药经验3、开展古方药物的品种考证4、对一些道地药材进行品种考证5、本草考证有助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6、通过本草考证与现今药材品种调查相结合,能纠正历史的错误,发掘出新品种八、中药真伪优劣、正品与伪品的含义:真、伪、优、劣即指中药品种的真假和质量的好坏。
“真”,即正品,凡是国家药品标准所收载的中药均为正品;“伪”,即伪品,凡是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规定中药的品种以及非药品冒充中药或以它种药品冒充正品的均为伪品。
“优”,即质量优良,是指符合国家药品标准质量规定的各项指标的中药:“劣”,即劣药,是指不符合国家药品质量规定的中药中药材出现伪品、混淆品或掺伪品的原因:1、误种、误采、误收、误售、误用2、一些名称相近或外形相似或基原相近的品种之间产生混乱。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167fa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64.png)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库及答案中药鉴定学试卷一、概念题1.中药鉴定学:是鉴定和研究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的应用学科。
它是在继承中医药学遗产和传统鉴别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自然科学的理论知识和技术方法,研究和探讨中药的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理化鉴别、质量标准及寻找新药等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2.性状鉴定: 就是通过眼观、手摸、鼻闻、口尝、水试、火试等十分简便的鉴定方法,来鉴别药材的外观性状。
3.怀中抱月:指松贝外层鳞叶2瓣,大小悬殊,大瓣紧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习称“怀中抱月”。
4. 鹦哥嘴:天麻顶端具有红棕色干枯芽胞,习称鹦哥嘴或红小辫。
5. 挂甲:牛黄加水调和,涂于指甲上,将指甲染成淡黄色,习称挂甲。
二、选择题(一)单选题1.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A)A.神农本草经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2.样品检定时,平均样品的量一般不得少于试验所需用的(B )A.2倍数B.3倍数C.4倍数D.5倍数E.6倍数3.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D)A.根及根茎类中药B.全草类中药C.果实种子类中药D.皮类中药4.根头部有“狮子盘头”之称的药材是(B)A. 太子参B. 党参C. 明党参D. 南沙参E. 北沙参5.皮类中药粉末镜检不应有(D)A. 石细胞B. 结晶C. 纤维D. 导管E. 油室碎片6. 大黄根茎横切面具有(A)A.星点B.云锦状花纹C.朱砂点D.车轮纹7.组织中具有晶鞘纤维的药材是(B)A.人参B.甘草C.黄连D.黄芪8.番泻叶和大黄粉末遇碱试液显(B)A.蓝色B.红色C.绿色D.紫色E.黄色9.小茴香果实的分泌组织为(B)A.油细胞B.油管C.油室D.树脂道E.蜜腺10.条痕为红色至褐红色的矿物类中药是(C)A. 磁石B. 自然铜C. 朱砂D. 雄黄(二)多选题1.中药鉴定的依据是:(ABC )A.《中国药典》B.《卫生部药品标准》C.地方药品标准D.中药志E.中药鉴定学2.在产后加工过程中需要“发汗”的药材有(AB):A. 厚朴B.杜仲C. 延胡索D.丹皮E.人参3.下列具有分枝状石细胞的药材是(BD)A.黄连B.厚朴C.黄柏D.五味子E黄芪4.“四大怀药”是指(BCDE)A. 金银花B.山药C.地黄D. 菊花E.牛膝F. 当归5.来源于唇形科植物的药材是(ABE)A.黄芩B.丹参C.泽兰D.佩兰E.茺蔚子6.用水提取后,取提取液置试管中,用力振摇1分钟,可产生持久性泡沫的药材为(ABCE):A.人参B.三七C.桔梗D.苦参E.柴胡7.金银花的显微特征是(ABC)A.腺毛B.花粉粒C.非腺毛D.草酸钙方晶E.油细胞8.何首乌具有以下哪些显微特征和化学成分(ABD)A.含蒽醌类衍生物B.块根有异常维管束C.根茎有异常维管束D.含卵磷脂E.含生物碱9.马钱子的性状特征有(ABD)A.扁圆形纽扣状或扁长圆形B.表面灰绿色或灰黄色C.外表光滑无毛D.底面中心有圆点状突起的种脐10.茯苓的描述正确的是(BC)A.气芳香,味苦涩B.含多种四环三萜酸类化合物C.多孔菌科真菌干燥菌核D.含草酸钙方晶得分评卷人三、填空题1.绿壳砂连壳晒干,称(壳砂);剥去果皮,将种子团晒干,并上白粉,称(砂仁)。
2024年度中药鉴定学试题完整版
![2024年度中药鉴定学试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9acce9b2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3b.png)
黄连与黄柏的鉴别
两者在来源、性状、显微特征等 方面有所不同,需通过仔细观察 和比较进行区分。
熊胆与猪胆的鉴别
两者在性状、气味等方面相似, 但成分和功效不同,需借助理化 鉴别方法进行区分。
2024/3/23
16
伪劣中药识别技巧
A
观察外观性状
注意药材的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特征等是 否与正品相符,有无虫蛀、霉变等现象。
熟练掌握中药鉴定常用的实 验操作技能,如显微镜的使 用、制片技术、理化鉴别方
法等。
多进行实验操作练习,通过 反复实践提高动手能力和实 验技能水平。
加强实验操作的规范性训练 ,注意实验细节和操作步骤 的准确性,提高实验结果的
可靠性。
2024/3/23
25
关注行业动态,拓展知识面和视野
关注中药鉴定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和行业 动态,了解新技术、新方法在中药鉴定 中的应用。
03
02
详细描述使用显微镜观察中药组织、细胞、 内含物等微观特征的方法。
列举常见的显微鉴别特征,如细胞壁结构、 细胞内含物、淀粉粒、导管等。
04
分析显微鉴别法在中药鉴定中的意义和作用 。
2024/3/23
13
理化鉴别法
介绍理化鉴别法的原理 和应用范围。
详细描述使用化学试剂 或仪器对中药进行成分 分析的方法。
2024/3/23
10
03 鉴别方法类试题
2024/3/23
11
性状鉴别法
01
描述中药的外观、颜色、质地 、气味等特征。
02
列举常见的性状鉴别方法,如 观察药材的形状、大小、表面 特征、断面特征、色泽、气味 等。
03
分析不同药材在性状上的差异 及其原因。
2024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
![2024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1e0d4a8dbef5ef7ba0d4a7302768e9951e76e1f.png)
2024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2024年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下列哪一种药材是温性药材? A. 黄连 B. 枸杞 C. 金银花 D.麻黄正确答案是:D. 麻黄。
2、在药材鉴定中,哪种方法可以判断药材的产地? A. 显微镜观察 B. 化学分析 C. 基源鉴定 D. 指纹图谱鉴定正确答案是:D. 指纹图谱鉴定。
3、下列哪种药材可以用于治疗心律不齐? A. 人参 B. 黄芪 C. 丹参 D. 当归正确答案是:C. 丹参。
4、对于根类药材的鉴定,通常采用哪些方法? A. 外观鉴定 B. 显微鉴定 C. 化学成分鉴定 D. 基因鉴定正确答案是:B. 显微鉴定。
5、下列哪一种药材的采收季节为秋季? A. 当归 B. 金银花 C. 黄连 D. 麻黄正确答案是:B. 金银花。
二、简答题6、请简述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
答: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内容包括中药的品种鉴定、质量鉴定和生产鉴定,以及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等。
其中,品种鉴定主要确定中药的基源,即明确中药的学名、别名、药用部位和来源;质量鉴定主要对中药的有效成分、安全性、稳定性等进行评估;生产鉴定则是对中药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进行监督和评价。
此外,中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也是中药鉴定学的重要研究内容,旨在合理利用中药资源,保障中药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61、请简述中药采收的原则。
答:中药采收的原则包括适时采收、根据不同药用部位采收、选择适宜天气采收和合理采收等。
适时采收是根据药材的生长周期和有效成分的含量进行采收,如根类药材宜在秋季采收,果实类药材宜在果实成熟时采收等;根据不同药用部位采收则是根据药材的不同药用部位进行有针对性的采收,如全草类药材要整株采收,根类药材要挖根采收等;选择适宜天气采收则是考虑到天气对于药材质量和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如阴雨天会影响药材的干燥程度和气味等;合理采收则是要保证采收量既能满足市场需求,又不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中药鉴定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28cb26a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f6.png)
中药鉴定试题及答案中药鉴定是中医药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它涉及到对中药材的真伪、质量、品种等方面的鉴定。
以下是一套中药鉴定的试题及答案,供学习和参考。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中药鉴定的首要目的是:A. 确定药材的品种B. 鉴别药材的真伪C. 评价药材的质量D. 以上都是答案:D2. 下列哪项不是中药鉴定的常用方法?A. 形态鉴定B. 显微鉴定C. 化学鉴定D. 物理鉴定答案:D3. 中药材的“五味”指的是:A. 酸、甜、苦、辣、咸B. 酸、甜、苦、辣、涩C. 酸、甘、苦、辛、咸D. 甘、苦、辛、咸、淡答案:C4. 中药鉴定中,显微鉴定主要观察药材的:A. 表面结构B. 内部组织C. 化学成分D. 物理性质答案:B5. 以下哪种药材不属于“四气”中的“寒性”?A. 黄连B. 薄荷C. 附子D. 石膏答案:C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6. 中药材的“四气”是指____、____、____、____。
答案:寒、热、温、凉7. 中药材的“五味”中,具有收敛作用的是____味。
答案:涩8. 中药材鉴定时,常用的化学试剂有碘液、____、____等。
答案:硫酸铜、硝酸银9. 中药材的“归经”是指药材对人体____的特定作用。
答案:经络10. 中药材的“升降浮沉”是指药材在人体中的作用趋势,其中“沉”表示药材的作用趋势是____。
答案:向下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1. 中药材的“五味”中的“辛”味具有发散作用。
()答案:正确12. 中药材鉴定时,显微鉴定可以替代其他所有鉴定方法。
()答案:错误13. 所有的中药材都具有“四气”中的某种属性。
()答案:错误14. 中药材的“升降浮沉”理论是中医药学中独有的理论。
()答案:正确15. 中药材的“归经”理论可以帮助医生更准确地使用药材。
()答案:正确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16. 简述中药鉴定中的“五味”理论及其临床应用。
答案:中药的“五味”理论是指酸、甘、苦、辛、咸五种基本味道,每种味道都对应不同的药效和作用趋势。
执业中药师试题及答案
![执业中药师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c008b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9.png)
执业中药师试题及答案1. 执业中药师试题1.1 中药学1.1.1 描述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内容。
1.1.2 介绍中药学的炮制方法与标准。
1.1.3 论述中药学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1.2 中药制剂学1.2.1 列举中药制剂的分类及其特点。
1.2.2 解释中药制剂的品质控制方法。
1.2.3 讨论中药制剂在药物开发和合理用药中的地位。
1.3 中药药理学1.3.1 说明中药药理学的研究目标与方法。
1.3.2 阐述中药药理学的主要理论和观点。
1.3.3 论述中药药理学在中医药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
1.4 中药鉴定学1.4.1 介绍中药鉴定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4.2 论述中药鉴定学在中药材鉴别和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1.4.3 说明中药鉴定学对保护中药资源及合理使用的意义。
2. 执业中药师答案2.1 中药学答案2.1.1 中药学的基本概念及其研究内容: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和天然药物的来源、性质、功效、应用、炮制方法等方面的学科。
其研究内容包括中草药的分类、药材的获取与质量控制、炮制方法及标准等。
2.1.2 中药学的炮制方法与标准:中药的炮制是指将中草药进行加工和处理,改变其性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以增强药效或降低毒性。
炮制方法包括洗净、切割、炒制、煅炼等。
炮制标准是指根据中药特点和加工要求,制定的炮制工艺规范和质量控制标准。
2.1.3 中药学在中医临床应用中的重要性: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在中医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地位。
中药学的研究和应用对中医药的发展和推广起着重要作用。
2.2 中药制剂学答案2.2.1 中药制剂的分类及其特点:中药制剂可分为汤剂、丸剂、散剂、片剂等。
汤剂以水为溶剂,丸剂以粉末为基础,散剂为细粉末,片剂为固体薄片。
中药制剂具有方便用药、保障质量、提高药效等特点。
2.2.2 中药制剂的品质控制方法:中药制剂的品质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生产工艺控制和质量标准控制等方面。
通过严格的原料采购、加工工艺控制和质量监控,确保中药制剂的质量稳定和疗效安全。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执业药师考试)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执业药师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f7f50cc7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c.png)
中药鉴定学试题库(执业药师考试)1总论A型题1.0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AA.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B.发掘祖国药学遗产C.中成药的鉴定D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E.研究中药质量与疗效的关系1.0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BA.研究草药的学科B.古代的药学C.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D.古今研究中药的学科E.中药学1.00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CA.《本草纲目》B.《证类本草》C.《神农本草经》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1.00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著作是D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原始》D.《本草经集注》E.《证类本草》1.005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著作是B A.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B.陶弘景的《本草经集注》 C.陈藏器的《本草拾遗》D.唐慎微的《证类本草》E.陈嘉谟的《本草蒙筌》1.006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DA.《神农本草经》 B.《证类本草》 C.《本草纲目》 D.《新修本草》E.《本草蒙筌》1.007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EA.《本草纲目拾遗》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E.《新修本草》1.008《图经本草》的作者是BA.苏敬 B.苏颂 C.苏轼 D.苏恭 E.苏辙1.009我国现存最早的且最完整的本草是AA.《证类本草》B.《神农本草经》C.《新修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衍义》1.010记载药物最多、科学性最强,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本草著作是CA.《证类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神农本草经》1.011古代侧重于药材性状鉴别的专著是DA.《植物名实图考》B.《本草蒙筌》C.《本草衍义》D.《本草原始》E.《图经本草》1.012本草书中,最著名的收载药用植物的专著是BA.《救荒本草》B.《植物名实图考》C.《图经本草》D.《神农本草经》E.《本草纲目》1.013中药拉丁名称的一般组成原则是CA.属名+种名(种加词)B.属名+种名+命名人姓氏C.药用部位名(第一格+药名(第二格)D.属名+种名+亚种名+定名人E.药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第一格)1.014Rhizoma Coptidis的组成是D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B.属名(名词第一格)+形容词(第二格)C.属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E.以上都不是1.015Semen Armeniacae Amarum的组成是DA.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二格)B.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C.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种名(名词第二格)D.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种名(名词第二格)+形容词(第一格)E.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一格)+属名(名词第二格)+药用部位名(名词第二格)1.016“四大南药”是指BA.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B.槟榔、益智、砂仁、巴戟天 C.肉桂、益智、砂仁、蛤蚧D.莪术、槟榔、砂仁、巴戟天E.白豆蔻、益智、砂仁、蛤蚧A.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B.怀牛膝、地黄、山药、红花C.怀牛膝、地黄、山药、芫花D.怀牛膝、地黄、山药、金银花E.怀牛膝、玄参、天花粉、菊花1.018下列除哪一项外,各科药用植物均在一百种以上AA.石竹科、天南星科、禾本科B.伞形科、百合科、豆科C.毛莨科、大戟科、蔷薇科D.萝摩科、唇形科、茜草科E.玄参科、兰科、菊科1.019下列哪味药材久贮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失去其药效B A.紫萁贯从 B.绵马贯从 C.狗脊贯从 D.荚果蕨贯众 E.峨嵋蕨贯众1.020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药材易干裂,水分含量过多易霉变,通常认为安全水分含量为CA.12~14%B.4~6%C.8~11%D.2~3%E.6~7%1.021下列除哪项外,产地加工时均需经过发汗处理DA.厚朴B.杜仲C.玄参D.白芷E.续断1.022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温度是CA.40℃B.75℃以下C.60℃以下D.80℃以下E.90℃以下1.02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正常变化DA.厚朴经“发汗”内表面呈紫棕色B.天麻蒸透后断面呈角质状C.山药熏硫后表面变白D.胆矾风化变白E.苍术久置后断面“起霜”1.024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BA.秋季至次年早春植株开始生长时期B.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C.花开放至凋谢时期D.果实成熟期E.种子成熟期1.025中药染有下列哪种害虫后,短期内即发霉变质,且可能直接危害人体健康或传播多种疾病CA.药谷盗B.米象C.螨D.谷蛾E.谷螟1.026下列哪版中国药典第一部中首次收载了中药材及中药成方制剂BA.1953年版B.1963年版C.1977年版D.1995年版E.2000年版1.027原植(动)物的鉴定的目的是DA.确定其中药的名称B.确定其药用部位C.确定其中药拉丁名D.确定其生物种的学名E.确定其中医处方用名1.028有一植物的根皮、茎、叶、果实等部位分别都是常用中药,此植物是DA.菘蓝B.枸杞C.肉桂D.桑E.益母草1.029燃烧时有松香气的是CA.雄黄B.艾片C.琥珀D.血竭E.沉香1.030取粉末少量撒入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呈白色或灰色残渣者为EA.沉香B.降香C.乳香D.安息香E.麝香1.031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的是CA.血竭B.海金砂C.青黛D.艾片E.琥珀1.032入水后,水被染成黄色的是:EA.竹黄B.苏木C.乳香D.血竭E.番红花1.033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AA.车轮纹B.同心环纹C.星点D.云绵花纹E.罗盘纹1.034用水合氯醛试液加热透化装片后,可观察DA.淀粉粒B.多糖颗粒C.菊糖D.草酸钙结晶E.橙皮苷结晶1.035制成解离组织片主要目的是CA.使淀粉粒溶解B.使草酸钙结晶溶解C.使细胞壁的中间层溶解D.使色素物质溶解E.使脂肪油溶解A.稀醋酸B.稀盐酸C.20%硫酸D.稀碱液E.以上都不是1.037下列除哪项外,均含晶纤维AA黄连B.甘草C.苦楝皮D.黄柏E.石菖蒲1.038观察荧光时,若无特别说明,通常使用的紫外光波长为BA.254nmB.365nmC.265nmD.3650nmE.2540oA1.039某些含有较多草酸钙或碳酸钙结晶药材为了控制无机杂质限量,尤其应当测定DA.总灰分B.生理灰分C.炽灼残渣D.酸不溶性灰分E.以上都不是1.040目前在中药的真伪鉴别中应用广泛,简便易行的色谱方法是BA.纸色谱B.薄层色谱C.气相色谱D.高效液相色谱E.吸附柱色谱1.041测定中药中挥发性物质的组分和含量最常选用的仪器是CA.高效液相色谱仪B.气质联用仪C.气相色谱仪D.薄层扫描仪E.红外光谱仪1.042目前,灵敏度和准确性高,能用于绝大多数有机成分的定量分析方法是DA.气相层析法B.薄层扫描法C.紫外光谱法D.高效液相层析法E.原子吸收光谱仪1.043《中国药典》规定挥发油测定法有甲、乙二法,下列哪种药材适合用乙法测定BA.薄荷B.丁香C.干姜D.当归E.白豆蔻1.044《中国药典》规定水分测定有烘干法、甲苯法、减压干燥法,下列哪种药材适合于甲苯法B A.儿茶 B.薄荷 C.马钱子 D.番红花E.红花1.045在光学显微镜下,对中药组织粉末进行显微测量时,常用的长度计量单位是CA.cmB.mmC.μmD.nmE.o A1.046在显微观察中,要区别脂肪油滴和挥发油滴时,应加的试剂是DA.50%甘油B.水合氯醛试液C.50%乙醇D.90%乙醇E.苏丹Ⅲ试液1.047要确证纤维素细胞壁,应加下列哪种试液CA.间苯三酚、浓盐酸B.苏丹Ⅲ试液C.氯化锌碘试液D.三氯化铁试液E.水合氯醛试液1.048制备一般显微鉴定所用粉末的细度,一般要求过《中国药典》几号筛CA.三号筛(孔径355±13μm)B.四号筛(孔径250±6.6μm)C.五号筛(孔径180±7.6μm)D.六号筛(孔径150±6.6μm)E.七号筛(孔径125±5.8μm)1.049在植物组织细胞中的小类球状物,遇碘试液显棕色或黄棕色,遇硝酸汞试液显砖红色,此球状物是CA.淀粉粒B.挥发油滴C.糊粉粒D.菊糖E.粘液质1.050观察粉末中淀粉粒的形状,最适合的装片方法是DA.乙醇装片B.水合氯醛透化装片C.稀碘液装片D.水装片E.5%KOH装片1.051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含有分枝状石细胞DA.厚朴B.黄柏C.虎杖D.黄芩E.北豆根1.052《中国药典》规定,在进行化学定性鉴别时,所用试液的“滴”,系指在20℃时1ml水相当于CA.10滴B.5滴C.20滴D.30滴E.12滴1.053测定药材酸不溶性灰分常用的酸是BA.稀H2SO4B.稀HCLC.稀HNO3D.稀醋酸E.浓H2SO41.054某药材粉末少许加1%NaOH液显红色,再加10%的盐酸后又恢复原色,说明其含有CA.糖类B.黄酮类C.蒽醌类D.生物碱类E.皂苷类1.055遇碘液呈蓝紫色的多糖是BA.菊糖B.淀粉C.树胶D.纤维素E.粘液质1.056不能用苦味酸钠反应检查是否含有氰苷的药材是CA.苦杏仁B.桃仁C.垂盆草D.枇杷仁E.郁李仁细胞壁弯曲;腺毛头部由10多个细胞组成。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 单选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 单选](https://img.taocdn.com/s3/m/6ac582d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3.png)
中药鉴定学试题及答案单选0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不包括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02.“本草学”的主要含义是指古代收载草药的书籍。
03.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
04.首创按药物自然属性分类的本草着作是《本草原始》。
05.最早提出火试和对光照视鉴别药材方法的本草着作是___的《本草经集注》。
06.中国最早的一部具药典性质的本草是《神农本草经》。
07.首次出现图文鉴定中药方法的本草是《图经本草》。
16.“四大南药”是指肉桂、益智、砂仁、槟榔。
17.“四大怀药”包括怀牛膝、地黄、山药、菊花。
19.下列哪味药材久贮有效成分会自然分解,失去其药效?答案为狗脊贯从。
20.经验证明含水分过少药材易干裂,水分含量过多易霉变,通常认为安全水分含量为11%。
21.下列除哪项外,产地加工时均需经过发汗处理?答案为白芷。
22.药材产地加工通常使用的“低温干燥”温度是60℃以下。
23.下列除哪一项外均属正常变化?答案为胆矾风化变白。
24.一般叶类药材采收时期通常是春季或夏季。
A.菘蓝B.枸杞C.肉桂D.桑E.益母草秋季至次年早春是植株开始生长的时期,花将开放或正盛开的时期是花的开放期,花从开放到凋谢的时期是花的凋谢期,果实成熟期是果实成熟的时期,种子成熟期是种子成熟的时期。
燃烧时有松香气的是沉香,取少量粉末撒入炽热坩埚中灼烧,初则迸裂,随即熔化膨胀起泡,油点似珠,香气浓烈,灰化后呈白色或灰色残渣。
火烧时产生紫红色烟雾的是血竭。
入水后,水被染成黄色的是苏木。
非异型维管束所形成的性状特征是同心环纹。
用水合氯醛试液加热透化装片后,可观察橙皮苷结晶。
制成解离组织片的主要目的是使细胞壁的中间层溶解。
能使显微特征中的碳酸钙晶体溶解,产生气泡,而不能使草酸钙晶体溶解的试剂是稀醋酸。
除了黄连外,下列药材均含有晶纤维:甘草、苦楝皮、黄柏、石菖蒲。
观察荧光时,若无特别说明,通常使用的紫外光波长为365nm。
某药材粉末少许加1%NaOH液显红色,再加10%的盐酸后又恢复原色,说明其含有黄酮类。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总结1:定义和任务;发展简史;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中药的鉴定
![执业中药师考试--中药鉴定学总结1:定义和任务;发展简史;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中药的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63d369f4b8f67c1cfad6b850.png)
中药鉴定学
第一章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
第一节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中药鉴定学?(熟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
一节中药鉴定学的定义
一、什么是中药鉴定学?(熟悉)
中药鉴定学是研究和鉴定中药的品种和质量,制定中药质量标准,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的应用学科。
二、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掌握)
中药鉴定学的研究对象是中药。
中药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以防治疾病和医疗保健病和医疗保健的药物,包括中药材、饮片和中成药。
三、中药鉴定学的研究方法和内容(了解)
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方法和技术,系统地整理和研究中药,建立规范化的质量标准以及寻找和扩大新药源。
第 1 页。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及答案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cc2f5b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e1.png)
中药鉴定学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中药鉴定学的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A. 中药的化学成分B. 中药的药理作用C. 中药的真伪鉴别D. 中药的炮制方法答案:C2. 以下哪种药材属于道地药材?A. 人参B. 黄芪C. 甘草D. 黄连答案:A3. 中药鉴定中常用的显微鉴别方法是什么?A. 显微镜观察B. 薄层色谱C. 高效液相色谱D. 紫外光谱答案:A4. 以下哪种药材不属于动物类药材?A. 鹿茸B. 牛黄C. 珍珠D. 茯苓答案:D5. 中药鉴定中,药材的水分含量通常不得超过多少?A. 10%B. 12%C. 15%D. 20%答案:C(以下题目略)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药鉴定学常用的鉴定方法包括哪些?A. 感官鉴定B. 显微鉴定C. 化学鉴定D. 物理鉴定答案:ABC2. 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药材的质量?A. 产地B. 采收季节C. 加工方法D. 贮藏条件答案:ABCD(以下题目略)三、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1. 所有药材都必须经过严格的鉴定才能使用。
答案:正确2. 中药鉴定学只关注药材的真伪鉴别,不涉及药材的质量评价。
答案:错误(以下题目略)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 简述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
答案:中药鉴定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中药材的真伪鉴别、质量评价以及安全性评价,以确保药材的质量和临床用药的安全性。
2. 描述中药鉴定中常用的几种显微鉴别方法。
答案:中药鉴定中常用的显微鉴别方法包括显微镜观察、显微化学试验和显微定量分析等。
(以下题目略)结束语:通过本次考试,希望同学们能够掌握中药鉴定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XX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
![XX年执业中药师考试大纲-中药鉴定学](https://img.taocdn.com/s3/m/67973b45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7c28bda.png)
中药鉴定学局部中药鉴定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局部。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鉴定学局部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2.我国历代与中药鉴定密切相关的重要本草著作
3.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
4.中药鉴定的依据、中药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中药鉴定的方法及中药鉴定的内容
5.?中国药典?〔2021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药材鉴定有关的规定
6.各类药材及饮片鉴定常用的名词术语
7.12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真实性鉴定〔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平安性检测〔包括有毒、有害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残留农药,黄曲霉毒素等的限量检查〕、质量评价〔包括经验鉴别、纯度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带“*〞
总论
各论植物药类
动物药类
矿物药类。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发展简史、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历年真题汇编1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发展简史、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历年真题汇编1](https://img.taocdn.com/s3/m/0c0a689cf705cc175427093b.png)
执业药师中药鉴定学(中药鉴定学的定义和任务、中药鉴定学发展简史、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历年真题汇编1(总分:8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 A1型题(总题数:8,分数:16.00)1.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是(分数:2.00)A.神农本草B.新修本草C.证类本草√D.本草纲目E.植物名实图考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古代本草。
《证类本草》总结了宋代以前的药物鉴定知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另注意《新修本草》和《本草纲目》也经常出现在考试中。
2.明代对药学发展贡献最大的本草著作是(分数:2.00)A.《神农本革经》B.《新修本草》C.《图经本草》D.《经史证类备急采章》E.《本草纲目》√解析:解析:记住不同朝代的重要著作,并记住著作的重要价值。
汉代《神农本草经》是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载药365种。
南北朝陶弘景《本草经集注》载药730种。
唐代《新修本草》是我国和世界上最早的药典。
宋代《证类本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明代《本草纲目》对国内外药学发展有巨大贡献,载药1892种。
清代《晶珠本草》是历代收载藏药最多的典籍。
3.中药质量的优劣主要取央于(分数:2.00)A.有效成分或有效物质群的含量√B.各种化学成分的含量C.主要化学成分的含量D.水溶性化学成分的含量E.醇溶性化学成分的含量解析:解析:药材的主要成分不一定就是药材的有效成分,有时是一致的,有时完全不同,所以与质量密切相关的是有效成分的含量。
4.为了有利于干燥,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促使药材变色,常采用的产地加工方法是(分数:2.00)A.蒸透心B.发汗√C.熏硫D.切片E.暴晒解析:解析:为了有利于干燥,增强气味或减小刺激性,促使药材变色,常将药材堆积放置,使其发热、回潮,内部水分向外挥散,这种方法称为发汗。
如厚朴、杜仲、玄参、续断、茯苓。
5.一般宜在春末夏初采收的中药是(分数:2.00)A.根及根茎类中药B.全草类中药C.果实种子类中药D.茎木类中药E.皮类中药√解析:解析:春末夏初是植物生长旺盛的季节,形成层细胞分裂旺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鉴定学部分中药鉴定学知识是执业药师必备的中药学专业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
根据执业药师的职责与执业活动的需要,中药鉴定学部分的考试内容主要包括:
1•中药鉴定学的任务
2.我国历代与中药鉴定密切相关的重要本草著作
3.影响药材质量的因素
4•中药鉴定的依据、中药检验工作的一般程序、中药鉴定的方法及中药鉴定的内容
5•《中国药典》<2018年版)一部凡例和附录中与药材鉴定有关的规定
6.各类药材及饮片鉴定常用的名词术语医学' 教育网搜集整理
7.12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产地、采收加工、化学成分、真实性鉴定<包括性
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安全性检测<包括有毒、有害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
残留农药,黄曲霉毒素等的限量检查)、质量评价<包括经验鉴别、纯度检查、浸出物、含
量测定等),带“ *”药材的伪品及其主要鉴别特征,17种附药的内容。
8.60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化学成分、真实性鉴定<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
要点、理化鉴别)、安全性检测<包括毒性成分、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黄曲霉毒素的限量检查)、质量评价<包括经验鉴别、纯度检查、浸出物、含量测定等)和5种附药内容。
9.52种常用药材及其饮片的来源、真实性鉴定<性状鉴别)和质量评价<包括经验鉴别、浸出物、含量测定等)。
10.20组性状相似易混中药的鉴定。
各论植物药类
动物药类
矿物药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