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2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第2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第2课时)-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精品教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是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总结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
利用资料,概括东北三省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东北三省工业的学习,学习分析事物的发展,既要看到优势,也要知道不足,学会全面分析问题。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东北三省工业的学习,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优势及问题。
【教学难点】东北三省发展工业的优势及问题、措施。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归纳总结、全面对比分析、教师讲授、学生讨论。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第2课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复习农业: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有哪些(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宜大规模的机械化耕作;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东北三省农业在全国有什么重要地位(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我们知道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那么国民经济的主导是什么(工业)东北三省的工业发展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东北三省的工业。
二、新课学习(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工业性质:东北三省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个重工业基地,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拓展延伸:重工业重工业指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物质技术基础的主要生产资料的工业。
“重工业”是“轻工业”的对称,提供生产资料的部门称为重工业,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称为轻工业。
重工业包括钢铁工业、冶金工业、机械、能源(电力、石油、煤炭、天然气等)、化学、材料学等工业,是为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技术装备、动力和原材料的基础工业。
它为国民经济各部门(包括工业本身)提供原材料、燃料、动力、技术装备等劳动资料和劳动对象,是实现社会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物质基础。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课方案(第一课时)第一课时■ 课标要求●运用地图说出地区的地点、范围,并对地区的地理地点做出简要评论。
●在地形图上辨别地区主要的地形种类,并用自己的语言描绘地区的地形特点。
●阅读地图与天气统计图表,说出地区的气温、降水散布概略,并概括天气特点。
●举例说明地区内自然地理因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依据资料,运用剖析、对照的方法,概括地区内主要地理差别。
■ 教课目的1.运用地图,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点和范围。
2.运用东北地形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主要地形种类,并描绘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
3.运用地图,说出东北的气平和降水特点,概括其天气特点;说出东北天气的差别并剖析说出这类差别的原因;说出东北传统民居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 教课要点、难点【教课要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点。
【教课难点】剖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别及原因。
■ 教课策略依据课标要乞降知识特点,科学拟订目标,正确指导学生学习方法,经过情形联想、资料收集等感性知识的累积,逐渐达到剖析、比较、概括的学习目的,形成地区地理的学习策略。
【教师准备】查问最新网络资料,如《闯关东》电影,并以率领学生闯关东为线索设计本节课,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依据教材的导学识题自学课文,课前收集有关东北三省的图文及视频资料。
■ 教课过程情形导入──给同学播放电视剧《闯关东》的片段,导入新课。
教师:电视剧所叙述的关东地域就是被称为“白山黑水”的东北三省,今日老师将利用两节课的时间和大家一同“闯一闯” 这关东,看看那边的山山川水,感觉一下那边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今日让我们“一闯”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好吗?学生:好!教师:让我们先看看东北三省的地点、范围和地形。
同学请依据老师提出的问题,读课本 14 页的图 6. 11 及本页的两段课文,思虑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有答案的同学能够在纸上或书上做出标志。
问题 1:你能说出东北三省在我国的地点吗?问题 2:你能指图说出东北三省的范围吗?东北三省指的是哪三个省?问题 3:你能从地形种类、地形区、地势三个方面,描绘东北三省的地形特点吗?学生:依据老师的要求先自己思虑这些问题,而后将个人思虑的结果同桌之间进行沟通。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东北三省,素有“白山黑水”之称,是指长白山、黑龙江、松花江、辽河等水系所涵盖的区域。
本节课主要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等方面,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地形地貌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地区的特点相对较为复杂,涉及到资源、工业、农业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需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去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征、资源分布等基本情况。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分析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提高观察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资源分布。
2.难点:东北地区的经济发展特点以及与地理位置、资源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学生准备:预习东北三省的相关知识,准备课堂讨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地理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资源,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如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和人文地理特征(如人口、民族、文化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分析东北地区的资源分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4.巩固(5分钟)教师通过课堂提问,检查学生对东北三省知识点的掌握情况,对存在的问题进行讲解和巩固。
5.拓展(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东北地区的未来发展,如何发挥资源优势,促进经济持续发展。
试讲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
试讲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教案一、教材地位本节课选于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六章《北方地区》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第一部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二、课标要求1、在地形图上识别东北地区的主要地形区域,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2、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东北地区的气候特征。
三、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自然环境特征。
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情感目标:学生了解到生活处处有地理,学会关注生活,从生活中研究地理知识。
四、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五、教学难点通过地图分析东北三省的地形、气候。
六、教学过程【展示投影】同砚们,我们来研究《“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这一课。
【板书课题】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问:同学们,对于东北的印象你们有哪些呢?答:那边天气很冷。
【展现投影】1我们多数人对于东北的印象都是那里天气寒冷。
看这幅图,眼前见到的一切都是雪白的。
【展示投影】看课本图6.10林海雪原东北三省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自然林区,并且东北冬天冰冷,积雪期长,广袤的林区一年中有很长时间会被冰雪覆盖,东北因此有了“林海雪原”这一称号。
问:我们一直在说东北三省,同砚们知不知道东北三省是哪三省?答: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
【展示投影】同学们回答得很好,我们看投影上,这三个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都位于我国东北部。
【板书】1、范围: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位于我国的东北部。
2【展现投影】看课本图 6.11东北三省的地形,这幅东北三省的地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图中颜色较多的是绿色、浅绿色、浅黄色,东北三省的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板书】2、地形:以山地和平原为主。
东部为长白山地,北部为小兴安岭,西倚大兴安岭,马蹄形山脉。
在山地之间分布着辽阔坦荡的东北平原。
【板书】山地:长白山地和大兴安岭、小兴安岭平原:东北平原我们接着来看河流的漫衍。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的内容。
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中国的地理分区,对中国的地理特征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为特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东北三省的地域文化、历史背景等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中进行补充。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地域文化的认识和尊重,增强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以及人文地理特征。
2.教学难点: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的形成原因和特点。
五. 教学方法1.案例教学法:通过具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
2.地图教学法:利用地图,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
3.互动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详细的课件,包括图片、案例、地图等教学资源。
2.教学案例:收集与东北三省相关的案例,用于教学中的分析与讨论。
3.教学地图:准备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等地图,供学生观察和分析。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案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向学生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地图和图片,呈现东北三省的地形地貌、气候资源、森林资源等。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1一. 教材分析《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是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的一节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东北地区的基本情况,掌握一些基本的地理概念和知识点,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等方面的基础知识。
但是,对于东北地区的具体情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利用图片、地图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东北地区的直观认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说出东北三省的名称、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等基本知识;学生能够通过地图和图片等资料,分析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工业基地、农业等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学生能够培养观察、分析、综合等地理技能;通过小组合作、讨论等方式,学生能够提高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东北地区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增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提高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东北地区的自然资源、工业基地、农业等特点。
2.难点:东北地区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对经济和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向学生传授东北地区的基本知识。
2.直观演示法:教师利用图片、地图等资料,帮助学生建立起对东北地区的直观认识。
3.小组合作法:教师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问题驱动法:教师设置一些启发性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东北地区的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2课时)图文
农业的发展 成为商品粮基地的条件 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 自然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工业分布、工业部门 工业地位 工业发展中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感谢
谢谢,精品课件
资料搜集
保护湿地
“退耕还湿”
自然环境对农业的影响 这东北的农业都受到哪些 有利影响地:形平坦、土壤肥沃、雨热同
自然因素的影响呢?
不利影响纬:度高,热量不足,易发 生冻害
东北三省1月平均 东北三省地形分布
东北三省黑土地
大爷,其实我们此行前来 是来寻宝的。
我是地道的农民,就知道这黑土 是宝。还有啥宝啊?
东北资源、工业城市分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工业布局靠近矿产资源产地,集中分布在铁路沿线。
这真让我这东北人骄傲!今天 的老工业区是什么样啊?
东北现象 资源枯竭
产品结构单一
设备老化
生态恶化、环境污 染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加大资源勘察力度 减少资源和能源浪费 提高资源开采、加工水平
从工矿城市向综合性城市转型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发展观光旅游业
梳理归纳
从“北大荒”
东
到“北大仓”
北
三
省
我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
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
东北三省依托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形成了以钢铁、 机械、石油、化学工业为主导的比较完整的重工业体系。
新中国工业的摇篮
东北三省作为新中国工业的摇篮,曾创造新中国的多项“工业之最
*1953年,中国最大的钢铁联合企业—鞍山钢铁公司恢复并扩建。 *1956年,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卡车在吉林长春生产下线。 *1958年,我国第一艘万吨远洋货轮—跃进号在大连造船厂建成下水 *1960年,我国最大的油田—大庆油田在黑龙江大庆投入开发建设。 ......
课件6: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课时2)
设 更备 新老 设化 备 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完产善品产结业构结单构一
保生护态生恶态化环、境环,境防污治染污染
知识梳理
东北三省的经济发展
北大荒
北大仓
全国最大 的商品粮
基地
全国最大的 湿地保护区
丰富的矿 产资源
新中国 工业的
摇篮
全国最大的 重工业基地
振兴东 北老工 业基地
谢谢观看!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
地形平坦,土地集 中连片。适于大规 模机械化耕作。地形土壤土壤肥沃,适宜
农作物生长 。
气候
自然原因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
历史 政策
国家号召开垦
科技
人口 分布 地广人稀,本地
消费粮食少。
工业发达,农业 科学水平高。
人为原因
国家为什么禁止开荒?
长期的开垦使水土流失严重、土地生产力下降, 生态环境恶化。长此以往,“北大仓”是否又会变 成“北大荒”呢?
北大荒在哪? 北大荒是如何变成北大仓的?
东北平原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 向地球开战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十多万官兵 半个世纪的开垦,使北大荒成为年产 70亿千克的国家重要商品粮基地。
其中,大豆的产量占全国总产量 的37%,玉米产量占全国的53%,在我 国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东北平原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人少粮多
本地消费粮食少
东北平原为什么能成为全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地形平坦 土壤肥沃
黑土地是寒冷气候条件下,地表植被死亡后经过长时间腐蚀形成腐殖质 后演化而成的,以其有机质含量高、土壤肥沃、土质疏松、最适宜耕作而闻 名于世,素有“谷物仓库”之称。因为形成1厘米厚的黑土层需要400年的积 累,所以土层中腐殖质和有机质含量极为丰富。“随意插柳树成荫,手抓一 把攥出‘油’”的说法丝毫不夸张,这使黑龙江人曾经深感自豪。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人教优质课教学设计精品
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发展进程,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运用地图分析东北平原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明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重要性。
(3)运用资料分析东北平原的农业机械化,明确科学技术在农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平原的农业生产,提高运用地图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通过分析东北平原的生态环境变化,明确各要素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关系,理解地理规律。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认识东北平原发展进程中自然环境的转变,明确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性,形成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明确东北平原农业生产与气候、地形等自然地理要素间的密切联系。
教学难点运用资料分析东北平原的发展进程,明确各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
[教学设计思路]教材分析作为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东北平原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节课主要以时间发展为顺序,从20世纪50年代“北大荒”的开荒,到已发展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北大仓”,再到停止开荒、退耕还湿的“北大荒”,以历史发展的进程和地理的视角讲述了东北平原的农业发展与环境变迁。
通过本课学习,可以让学生对东北三省的发展形成更加完整的认识,形成正确的环境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
学情分析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概况已有了基本认识。
由于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与气候密切相关,因而学生有能力通过自主阅读教材,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东北平原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及不利条件,理解“北大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重要作用,明确“北大仓”停止开荒保护湿地的重要性。
主要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对比归纳法、小组合作探究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按四人一组划分成若干小组,并选出小组长。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
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第一篇: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二课时教案[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讲述:上一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环境,地理环境能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东北三省这样的地理环境下的农业又是怎样的呢?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东北三省“北大荒”到“北大仓”的变化。
板书: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阅读:阅读书本17页文字,归纳东北三省的环境以及发展农业的条件。
学生:阅读、讨论并发表意见。
展示:多媒体展示框架图,教师适当给予引导并板书:板书:1.农业发展的条件:人口、河流、气候、科技……[挖掘元素,建立模型]提问:东北三省地区通过改善从北大荒发展到北大仓,那么主要的农作物有哪些?学生:回答。
教师归纳并板书:2.主要农作物:小麦、玉米、大豆、水稻等展示:图6.18 东北三省人口、粮食产量占全国的比重过渡:通过图表数据显示可知东北三省经过大力开荒,成为了我们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开发能带来发展,但我们必须在保证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开发;东北在开发的过程中带来了哪些生态问题?学生:阅读书本18页,并归纳生态问题。
教师指导并板书:3.生态问题:湿地锐减、生态恶化过渡:面对这样的生态问题,国家进行了怎样的调整?学生:结合农业的发展与环境的保护,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对学生的想法给予肯定并适当给予指导并板书: 4.合理开发利用:建立自然保护区[思维发散,探索求解]过渡:了解了东北农业的发展,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东北工业的发展历史吧!展示:播放东北三省老工业基地创造的“工业之最”的图片和资料,导入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的学习。
提问: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三省发展的条件是什么?学生:思考并发表个人想法。
教师: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主要条件并板书。
板书:三、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1、发展条件:资源、科技、政策等阅读:图6.20,分析图中主要城市的产业结构特点。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精品教案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方案第2课时最大的商品粮基地一、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
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重难点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说出东北地区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教学策略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本节教材比较系统地讲述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和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分别设了“山环水绕、沃野千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我国最大的重工业基地”三个标题。
每个标题下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范围、位置、地形、河流和气候。
为了落实“在地形图上识别某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并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运用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归纳某区域的气候特征”和“运用资料比较区域内的主要地理差异”这三条课程标准,教材重点讲述东北三省的地形和气候特征。
为了落实“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课程标准,教材设计了“认识东北三省的冷湿气候”的“活动”。
东北三省的农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历史、农业生产条件、农业生产与湿地保护的关系。
东北三省的工业地理主要讲述东北三省工业的地位、工业发展条件、工业布局和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课时分配上分为3个课时。
此为第2课时,在教学策略上,延续“坐着高铁看中国”视频内容,展示四平县百万玉米丰收场景,以此展开分析,引导学生了解东北地区的主要作物、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和开发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引入正文内容。
四、教学流程【活动】读表分析东北地区对全国粮食供给所作出的贡献(提示:东北地区粮食产量高,人口数量少,因此供过于求,得以实现粮食的商品化,成为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
)1.下列对北方地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B.“雪山连绵,冰川广布”“世界屋脊”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2.东北平原主要的农作物是()A.冬小麦、大豆、棉花B.春小麦、花生、甘蔗C.春小麦、大豆、甜菜D.冬小麦、谷子、甜菜3.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是()A. 东北平原 B. 长江中下游平原C. 珠江三角洲D. 成都平原答案:1—3:D;C;A六、课程小结七、板书设计“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三、最大的商品粮基地1.作物:小麦、玉米、水稻、大豆、甜菜、花生、亚麻等2.地位:最大商品粮基地3.条件分析八、课后作业调查超市常见的农产品品牌,哪些来自东北地区?。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第2课时)》示范课教学设计【人教八年级地理下册】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2课时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在了解了区域的学习方法之后的第一部分内容。
东北三省对于我国来说意义也比较重大,所以这一节在这一部分出现,具有代表性。
重在让学生巩固区域的分析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东北三省主要的农作物。
通过对农业发展状况的了解,分析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条件。
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这种地位的形成原因;2.通过分析相关资料,了解东北平原湿地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分析形成原因并思考解决措施。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分析相关资料及地图,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和交通上说出其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2.通过读东北三省部分工业中心的工业结构图,说出其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东北地区工业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并能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说出东北三省农业生产地位及有利条件及农业发展带来的环境影响;2.东北三省的矿产资源分布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工业部门;此区工业分布的特点。
【教学难点】1.说出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及形成原因;2.通过工业结构图,说出东北三省工业结构特点及形成原因。
教学准备制作PPT。
教学资源1.【课程引入】北大荒的几度沧桑;2.【知识解析】东北地区的森林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上节课我们了解了东北三省的自然条件特征,知道东北产有“三宝”——人参、鹿茸、貂皮。
这节课开始之前,我们做个生活调查:在超市你发现有哪些产自东北的典型农业产品?学生:东北大米、东北大豆等。
过渡:对,这些都是来自东北,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东北三省的农业与工业。
【新知讲解】二、从“北大荒”到“北大仓”1.东三省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有利条件首先我们来看一段视频【课程引入】北大荒的几度沧桑,在看视频的过程中同学们需要了解什么是“北大荒”和“北大仓”,并思考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不利条件有哪些?视频播放完后,多媒体展示“北大荒”和“北大仓”图片资料,让学生明确“北大荒”和“北大仓”的含义。
人教八下地理6.2“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案设计(2课时)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区域的位置、范围,并对区域的地理位置作出简要评价。
2.在地形图上识别区域主要的地形类型,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区域的地形特征。
3.阅读地图与气候统计图表,说出区域的气温、降水分布概况,并归纳气候特征。
4.举例说明区域内自然地理要素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5.根据材料,运用分析、对比的方法,归纳区域内主要的地理差异。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各类地形图、直方图的判读,培养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增强学生从地图中提取有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讨论,培养与他人合作的学习态度。
2.通过对东北自然环境的学习和欣赏,增进学生对东北三省的进一步了解。
3.使学生通过分析不同地理要素对雪期长短的影响,初步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2.难点:分析并表达东北三省自然环境的差异及原因。
三、教学策略创设情境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归纳总结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挂图。
五、教学设计导入新课:播放东北代表性图片(背景音乐:大东北)。
教师:你能说出图片当中描绘的大东北的样子吗?想进一步了解那里的自然地理概况吗?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秘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书写板书)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了要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需要了解哪些自然地理要素,你还记得吗?学生:根据提问回答。
设计意图:刺激学生感官,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对将要学习区域有个初步的感性认识。
考查学生区域地理要素的分析能力,为接下来的教学做铺垫。
新课教学活动一:航拍东北教师布置任务:出示“东北三省在全国的位置”图及东北三省经纬网地图。
提问:东北三省的位置在哪儿?利用地图你能描述出来吗?学生完成下列任务:1.游戏:异口同述选择一组同学,逐个描述东北三省的位置及范围。
要求:不可出现重复的地理事物,限时1分钟。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内容主要包括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发展等。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以及农业、工业、城市等人文地理特征,让学生了解东北三省的独特之处,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较为特殊,需要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东北方言、民俗等有一定的好奇心,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进行拓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了解东北地区的农业、工业、城市发展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读图析图能力,提高学生的地理信息素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东北地区的热爱之情,增强学生的国家认同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发展。
2.教学难点:东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河流分布、植被类型等。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东北三省的典型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总结地理特征。
3.读图析图法:利用地图、图表等工具,培养学生地理信息素养。
4.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探究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包含图片、视频、地图等资料的课件。
2.教学素材:收集关于东北三省的典型实例、案例资料。
3.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料,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风光、民俗风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引导学生回顾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为新课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图表等工具,展示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环境特点。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3
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鲁教版(五四制)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节《白山黑水——东北三省》的内容包括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区域发展等。
本节内容通过介绍东北三省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使学生了解和掌握东北三省的基本地理知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掌握了中国的地理分区知识,对中国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有一定的了解。
但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具有一定的特殊性,需要通过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
三. 教学目标1.掌握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
2.掌握东北三省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
3.培养学生对东北三省区域发展的认识和理解。
四. 教学重难点1.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
2.东北三省的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
3.东北三省的区域发展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资料,生动形象地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
2.采用案例教学法,以具体的东北三省的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东北三省的区域发展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教学设备。
2.东北三省的相关地图、图片、视频等资料。
3.案例教学材料。
4.小组讨论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东北三省的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简要介绍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东北三省会有这样的特征。
2.呈现(15分钟)通过多媒体展示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特征和人文地理特征,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植被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农业、工业、城市分布等人文地理特征。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2课时)知识分享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第2课时)《“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名师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教材分析】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这重要的地位。
本节系统讲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标题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北三省》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的问题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阅读材料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习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用事例说明东北三省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东北三省城市分布、工业布局的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资料,知道为什么东北三省由北大荒成为北大仓,认识东北商品粮基地,归纳其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2.通过阅读教材材料,知道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了解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总结出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交通上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北三省怎样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东北地区由沼泽遍布的北大荒到现在的北大仓都经历了什么?也带来了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第二节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教学设计(辽宁省市级优课)
通过游戏认识地形区:听音识曲
播放鄂伦春族、朝鲜族、满族的民族歌曲,请同学来辨认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这个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哪个地形区?
(鄂伦春族—大兴安岭,朝鲜族—长白山,满族—辽河平原)
复习我国少数民族分布,东三省少数民族主要有满族、回族、蒙古族等。
4.自主学习,东三省的河流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东北三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教学难点
东北三省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条件
教学环境
录播教室交互式电子白板教育均衡发展联盟平台多媒体课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活动设计
媒体使用
一、导入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
师:上课之前,老师带大家来认识三位世界冠军,请大家边看边思考,她们从事什么运动项目,家乡在哪?师:是的,她们都是地地道道的东北人,为什么我们东北人擅长冰雪项目?这和我们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内在联系?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地理课堂,来学习东北三省。
由杨扬、周洋、李妮娜三位冬奥项目世界冠军导入,提出问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千里(东三省的位置、范围、主要山脉、河流、地形区、山河大势、气候特征、自然环境对生活的影响)
提问:
1.东北三省的范围?
2.东北三省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3.自主学习,教师绘制东北三省板图。
读“东三省地形图”找到本区的主要平原、山地的位置,在书上圈出
导入自制视频“北国风光”,使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东三省自然环境及农业发展的特点,同时唤起学生的自豪感,是一种润物无声的情感教育。
附:板书设计
东北三省
位置
地形气候河流
农业
利用聚光灯功能将“中国温度带图、”“干湿区图”聚焦到东三省,
吸引学生注意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山黑水”-东北三省》名师教学设计【核心素养】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
【教材分析】
东北三省在北方地区中是一个典型的综合区域,不仅自然地理条件独特,而且其农业和工业在全国都有这重要的地位。
本节系统讲述东北三省的自然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三个方面的内容。
每个标题不仅叙述地理特点,还通过活动突出分析地理特点形成的方法。
本节是中国区域地理省级区域的开始,也是代表,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掌握城市区域学习的方法才能更好的学习后面的内容,并且可以自学其他教材中没有介绍的区域。
【学情分析】
学生经过一年的初中学习,已经掌握了一定的读图方法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在日常的生活和学习中掌握了一些关于中国领土的知识,具备了这些知识能力、方法之后再来学习《东北三省》就简单多了。
但由于地理内容的问题抽象性的特点,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充分利用图片、录像、阅读材料等材料来增加学生的间接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指导学习分析地图,主要采取看视频、提问题的形式,引起学生兴趣,让学生带着问题、有目的地阅读地图、分析地图,有利于抓住事物特征。
【课程标准】
用事例说明东北三省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东北三省城市分布、工业布局的特点。
【教学目标】
1.运用资料,知道为什么东北三省由北大荒成为北大仓,认识东北商品粮基地,归纳其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2.通过阅读教材材料,知道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了解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总结出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特点。
【教学重难点】
说出东北三省的工业特色,并从资源、交通上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讨论法、读图分析法、启发引导法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教师通过播放视频,展示图片,让学生初步了解东北三省怎样从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
东北地区由沼泽遍布的北大荒到现在的北大仓都经历了什么?也带来了哪些问题,带着这些疑问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任务1 运用资料,知道东北三省由北大荒成为北大仓,认识东北商品粮基地,总结出东北平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条件。
由于东北地区相对开发较晚,人烟稀少,因此沼泽遍布,呈现出天苍苍野茫茫,一片枯草芦苇塘的景象。
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现在,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是我国机械化程度最高、提供商品粮最多的粮食生产基地。
东北三省由之前的北大荒变成了现在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我们知道,农业生产受气候、地形的影响较大,那么,同学们思考一下,东北地区在发展农业方面,都有哪些有利条件?另外,想一想,有不利的条件吗?
有利条件:①地形土壤方面:东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适合发规模的机械化耕作②在气候方面,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另外,通过第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东北地区具有湿冷的气候特点。
因此,该区热量不足,农作物只能保证一年一熟,另外,经常会受到寒潮的影响,容易发生低温冻害。
这些都是东北三省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
农业发展为该区成为重要的商品粮基地提供了基础。
读下图,说说东北三省的商品粮在我国的地位。
由上图可知,东北三省粮多地少,粮食的本地消耗少,因此,可以为全国提供更多的商品粮。
教师引导学生依据所学的东北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特征,梳理总结东北三省成为我国重要商品粮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其他条件:气候雨热同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河流众多,方便灌溉;交通便利、方便外运……
当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两面性,经过50多年的大面积开荒,东北三省成了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区,但是随着耕地面积的增肌,湿地面积锐减,生态环境恶化。
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开荒,建立自然保护区等措施以保护东北的生态环境。
任务2 通过阅读教材材料,知道东北三省是新中国工业的摇篮,了解东北三省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总结出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点。
请同学们找一找下列东北三省的主要工业中心及它的主要工业部门(沈阳、大连、长春、抚顺、大庆、伊春)。
并根据东北三省矿产资源和工业分布图,完成下表。
目前,东北工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资源枯竭、设备老化、产业结构单一等原因,目前,东北重工业基地出现经济发展滞后的现象。
针对这一现象,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东北三省也制定了详细的发展规划。
我们了解了东北地区工业、资源的分布特征,结合材料,我们通过分小组活动,来更深入的探究一下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的特色。
课堂活动:结合材料,分小组讨论,认识东北三省工业分布特点。
材料:东北三省矿产资源种类多,储量大,特别是煤、铁、石油等矿产资源在全国有重要地位。
东北三省的很多工业中心是依托自然资源发展起来的。
A组:哈尔滨、长春、沈阳、大连是东北三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中心。
阅读图6.21,说出这些工业中心各自的交通优势?
B组:对照图6.20、图6.21,看看主要矿产地与铁路线的关系,讨论铁路修到甲、乙两地的可能原因。
C组:阅读图6.22,说出大庆、伊春、鞍山工业结构的主要特点,对照图
6.20,分别说明这种工业结构特点的形成原因。
成果展示交流:A组
哈尔滨: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而且还有松花江便利的内河航运
长春、沈阳:铁路枢纽,铁路运输便利
大连:既有铁路运输之便,更有海上航运之便。
成果展示交流:B组
由两图对照可以看出,主要的矿产地,几乎都有铁路通过。
甲地为富克山,乙地为抚远。
富克山具有丰富的金矿资源,抚远是黑龙江、乌苏里江交汇的三角地带。
铁路修到甲地的原因是,为了开采甲地的金矿矿产资源,方便资源开采和外运。
铁路修到乙地的原因主要是为了国家安定及国防安全。
成果展示交流:C组
大庆
特点:以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石油加工和石油化工为主。
原因:大庆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丰富。
伊春
特点:以钢铁、木材及林产品加工和家具制造为主,工业中木材及林产品加工和家具制造占比重较大。
原因:伊春的森林资源丰富。
鞍山
特点:以钢铁、非金属矿物加工和机械制造为主,工业中钢铁和机械制造占比重较大。
原因:鞍山的铁矿资源丰富。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