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陆哲学异同几个方面

合集下载

论述朱陆之争的意义

论述朱陆之争的意义

论述朱陆之争的意义宋明理学的最终目的是要为儒家所提倡的伦理道德(三纲五常)做本体论的证明,这当中的内容包括论证伦理道德的最终根源、善的可能性、修养的必要性以及修养的途径与方法等,由此产生了理学内部的不同派别及争论。

朱陆之争作为其中的一桩大公案,不仅反映出当时思想界对道德问题的思考程度,而且也直接影响了普通人的道德心理,因而无论从学术研究还是从道德心理溯源来说,都有必要对之进行深入的剖析和梳理。

一、道德的最终根源与善的可能性道德的最终根源是道德哲学的首要问题。

朱、陆对此问题的不同回答标明了理学和心学的根本差异。

朱熹认为:“宇宙之间一理而已。

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而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若其消息盈虚,循环不已,则自未始有物之前,以至人消物尽之后,终则复始,始复有终,又未尝有顷刻之或停也。

”(《朱文公文集》卷十七,《读大纪》)可见“理”既是天地万物的最高本体,又是三纲五常的最终根源,因而是一种道德本体。

在这里,朱熹还涉及到“性”的概念,这一概念用来指人的道德本性,作为禀受天理而生成的气质之性,它是纯善无恶的。

对“性”的形成朱熹说道:“未有形气,浑然天理,未有降付,故只谓之理;已有形气,是理降而在人,具形气之中,方谓之性。

”(《朱子语类》卷九十五)“理在人心是之谓性”,所以“吾之性即天地之理”(《语类》卷九十八)。

这样便证明了人性中先天就含有善的根源,亦即善是可能的。

至于道德本体(理)与具体的道德规范(三纲五常)之间的关系,朱熹援用华严宗的“月散江湖”来描述之:“问:万物各有一太极,如此则是太极有分裂乎?曰:本只是一太极,而万物有禀受,又自各全具一太极尔。

如月在天只一而已,及散在江湖,则随处而见,不可谓月已分也。

”(《语类》卷九十四)用理学的术语来说,“理”与三纲五常之间的关系就是“理一分殊”:“天地之间,人物之众,其理本一,而分未尝不殊也。

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之不同

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之不同

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之不同作者:郭英来源:《世界家苑》2018年第09期摘要:朱熹和陆九渊均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

朱熹沿袭了荀子的思想,建构了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融合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思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二人都隶属于唯心主义,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存在一定的分歧。

本文会尝试从思想渊源、本体论、治学三方面来比较二人的思想。

关键词:朱熹;陆九渊;哲学思想;比较朱熹和陆九渊均是我国南宋时期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朱熹沿袭了荀子的思想,建构一套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融合了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和“良知”、“良能”的观点,即孟子所认为我生万物生,我死万物死。

提出“心即理”的哲学命题,即“宇宙即吾心,吾心即宇宙”的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二人都隶属于唯心主义,但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存在一定的分歧。

一、思想渊源之不同近代启蒙思想先驱康有为对朱熹、陆九渊的比较从追溯两人的思想渊源开始,在极力拉近朱熹与荀子关系的同时,尤其指出陆九渊对孟子思想的传承。

渊源不同,康有为指出,陆九渊承袭了孟子的衣钵,陆学属于孟学的传承谱系。

康有为认为,陆九渊的思想渊源于孟子,孟子是陆九渊思想最主要的来源。

这个说法意味着康有为是沿着阐发孟子的思路来审视和评价陆九渊的思想的,也意味着康有为视界中的陆学带有与生俱来的孟学特点:陆学是心学。

康有为指出:“孟子,传孔子心学者也。

荀子,传孔子礼学者也。

”[1]既然孟子传孔子心学,陆学从孟子处得来,于是便可以得出由孟子开出的陆学属于心学。

正是基于心学的思路,康有为将陆九渊的思想与以禅宗为代表的佛学联系起来。

与陆九渊同时代的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其哲学思想反映了两宋时期哲学认识曲折发展的理论路径,把当时的哲学水平推进到一个新高度。

朱熹继承并发展了周敦颐的“太极说”,邵雍的“象数学”,程颐的“义理之学”和佛教华严宗的“理事说”,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理学体系,把唯心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

朱陆异同读后感

朱陆异同读后感

朱陆异同读后感读了关于朱陆异同的内容,就像是看了一场古代学术大佬之间的精彩“对决”,还夹杂着一种奇妙的惺惺相惜之感。

朱熹和陆九渊,这两位在南宋学术圈那可都是响当当的人物啊。

他们之间的异同就像两种口味独特的美食,各有各的妙处,又有着鲜明的对比。

先说相同点吧。

他们都有着一颗对儒学无比热爱且崇敬的心,都想把儒家的思想发扬光大,让儒学在当时那个时代重新焕发光彩,就像是两个都想守护祖传宝藏的卫士,虽然守护的方式有所不同,但目的是一致的。

而且他们都非常重视道德修养,认为人要是没有高尚的品德,那简直就像没有根基的大树,风一吹就倒了。

这一点让我觉得他们俩在做人的基本准则上是站在同一条战线上的。

但一说到不同之处,那可就像打开了话匣子关不上了。

朱熹讲究的是“格物致知”,在我看来就像是一个严谨的科学家,通过对世间万物的细致观察和研究,去探寻事物背后的道理,然后再推及到人的道德修养上。

比如说看到一朵花的盛开与凋谢,就去思考生命的轮回,从而感悟到做人也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保持平和的心态之类的。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一条长长的知识走廊里,一个房间一个房间地去探索,最后把所有的收获汇总起来,形成对世界和人的认识。

陆九渊呢,他主张“发明本心”,这就很像是一个内心强大的探险家,他觉得所有的道理都在自己的心中,不需要向外去求那么多。

只要好好地挖掘自己内心的良知和善良,就能领悟到世间的真理。

这就好比宝藏就在自己心里,只要静下心来好好找,就能找到。

我感觉陆九渊这种想法特别酷,有一种很强大的自信在里面,相信自己内心的力量。

他们俩的不同观点就像是两条不同的河流,朱熹的河流弯弯曲曲,流经很多地方,汇聚了各种各样的知识水滴;陆九渊的河流则像是从内心深处的泉眼直接涌出,直来直往,清澈见底。

这两种观点在当时一定碰撞出了很多激烈的火花。

他们的弟子们也像各自门派的弟子一样,互相辩论、互相切磋。

但在今天看来,他们的异同又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思考的角度。

我们既可以像朱熹那样通过不断学习外界的知识来丰富自己,也可以像陆九渊那样相信自己内心的直觉和良知。

朱陆异同读后感

朱陆异同读后感

朱陆异同读后感首先,我们来看朱熹的《朱子语类》和《朱子大全集》二者之间的异同。

这两部著作都是朱熹的理学著作,内容涵盖了理学的基本思想和理论体系,但在具体的内容和形式上还是有所不同的。

《朱子语类》是朱熹的一部理学入门读物,分为经义、鸿业、政事、世情四卷,内容涵盖了经学、政治、伦理等多方面的内容。

全书讲究简练明了,语言通俗易懂,适合初学者阅读。

其中,经义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和注释,强调了经典在教育和修身上的重要性;鸿业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关于天地人和谐、君臣父子和睦、礼法申诉等思想,强调了人伦关系的重要性;政事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对政治和社会问题的看法,呼吁君子要有敢言的精神,勇于指出社会不公和腐败现象;世情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对社会风俗和人情世故的看法,呼吁君子要遵循礼法,追求真诚和道义。

总的来说,《朱子语类》强调了朱熹对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重视,体现了他对理学思想的忠实传承和延续。

而《朱子大全集》则是朱熹的一部系统性的理学著作,分为十七篇,内容涵盖了经义、政理、文理、天人四部分,是朱熹终生研究的成果之一。

全书系统地阐述了朱熹对儒家经典的解读和理学体系的建构,强调了理学在哲学、政治、伦理、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性。

其中,经义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如何解释经典文献,强调了经典的合宜性和实用性;政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如何理解政治和社会问题,呼吁君子要有忠诚和正直的品德;文理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对文学艺术和理学体系的看法,强调了文学的审美和教育功能;天人部分主要介绍了朱熹对天人关系和人伦关系的理解,呼吁君子要尊重自然和他人,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总的来说,《朱子大全集》体现了朱熹对理学的深刻思考和严谨推敲,是他的学术成就的集大成之作。

从内容和形式上看,《朱子语类》更注重入门教学,强调了朱熹对传统文化和伦理道德的传承;《朱子大全集》则更注重系统阐释,强调了朱熹对理学思想的深入探讨和建构。

二者之间既有连续性又有差异性,共同构成了朱熹理学思想的完整体系,对后世的影响深远。

从心、性、理三者的关系看朱陆心性思想的异同

从心、性、理三者的关系看朱陆心性思想的异同

从心、性、理三者的关系看朱陆心性思想的异同王洁【摘要】朱陆心性思想的分歧,主要表现为二儒对心、性、理这三个概念的理解不同.在朱子看来,心是知觉之灵,统主性情,而性只是天理,心体与性体、理体是不同的.而在象山看来,心体、理体和性体都是一般物事,只不过是相对于不同的对象名称不同罢了.但是,二儒又都主张心性与天理的贯通,通过心性对天理的上达,儒家的“仁学”获得了形上学支撑,而通过天理对心性的下贯,儒家的“仁学”又显示出了强烈的内在主体性格.【期刊名称】《宜宾学院学报》【年(卷),期】2014(014)009【总页数】5页(P45-49)【关键词】心体;性体;天理;朱子;象山【作者】王洁【作者单位】南京大学哲学系,江苏南京21009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7吕思勉先生在《理学纲要》一书中曾这样评价朱陆二儒的思想分歧:“朱陆之异,象山谓‘心即理’,朱子谓‘性即理’而已。

惟其谓性即理,而心统性情也,故所谓性者,虽纯粹至善,而所谓心者,则已不能离乎气质之累,而不免杂有人欲之私。

惟其所谓心即理也,故万事具于吾心;吾心之外,更无所谓理;理之外,更无所谓事。

一切工夫,只在一心之上。

二家异同,后来虽枝叶繁多,而溯厥根源,则惟此一语而已。

”[1]100吕思勉先生以其深厚的国学积累与敏锐的哲学思考,一语点破朱陆思想分歧的切要之处。

而朱子与象山同属宋明新儒学系统,在主张心性与天理的贯通层面上,二儒的立场又是一致的。

通过心性对天理的上达,儒家的“仁学”获得了形上学支撑,而通过天理对心性的下贯,儒家的“仁学”又显示出了强烈的内在主体性格。

一朱陆心性之学的不同架构(一)心之义涵:知觉之心与德性之心在朱子与象山的心性形上学建构中,二者对于“心”这一概念的理解有着较大的差异。

在朱熹看来,“心者,人之知觉,主于身而应事物者也”。

[2]3180所谓知觉,“知是知此一事,觉是忽然自理会得”。

[3]1363依朱子之意,心之义涵主要落在知觉之能上,心作为人的知觉之灵,是人身的主宰,是应接事物的主体。

阳明论朱陆异同——从现代朱子学研究的角度看

阳明论朱陆异同——从现代朱子学研究的角度看

阳明论朱陆异同——从现代朱子学研究的角度看乐爱国【摘要】王阳明对朱陆异同多有研究.他认为,朱陆异同不在于陆九渊“专以尊德性为主”、朱熹“专以道问学为事”.他推崇陆九渊的“心学”,并认为朱熹的格致说是“析心与理为二”,与陆九渊的“心学”相对立;同时又认为,朱熹的格致说为“中年未定之说”,而朱熹晚年转向陆九渊“心学”.正是沿着这样的思路,现代学者展开朱陆异同的研究,并形成不同的观点,推动学术的发展.【期刊名称】《贵阳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6(011)004【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王阳明;朱熹;陆九渊;朱陆异同【作者】乐爱国【作者单位】厦门大学哲学系,福建厦门361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7;B244.8朱陆异同问题,是宋明理学研究的关键问题;近年来形成了不同观点。

然而,从这一问题的形成发展看,这些观点实际上都源于500年前王阳明对于朱陆异同的探讨。

当今学术界探讨朱陆异同问题,多把陆九渊与王阳明合为一派,而探讨朱熹与陆、王的异同。

实际上,王阳明虽然不赞同朱熹的格致说,倾向于陆九渊的“心学”,但并非将自己与朱熹分属对立的两派,而更多的是面对朱熹与陆九渊的异同展开研究。

从朱陆异同研究的学术史看,王阳明对于朱陆异同的探讨,无疑是重要的环节。

追溯朱陆异同研究的学术发展过程,尤其是研究王阳明有关朱陆异同的观点,对于进一步推动当今朱陆异同的研究,应当具有重要意义。

据陆九渊《年谱》载,宋淳熙二年(1175年),鹅湖朱陆之辨,论及教人,朱熹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陆九渊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此颇不合”[1]491。

淳熙十年(1183年),朱熹在《答项平父》中说:“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惟以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

今子静所说,专是尊德性事,而熹平日所论,却是问学上多了。

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得义理全不子细,又别说一种杜撰道理遮盖,不肯放下。

试析朱熹陆九渊工夫论及其异同

试析朱熹陆九渊工夫论及其异同

试析朱熹陆九渊工夫论及其异同朱熹和陆九渊是南宋时期两位重要的哲学家,他们的工夫论思想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试析朱熹和陆九渊工夫论的异同,以揭示他们所代表的不同思路。

朱熹强调格物致知,即通过观察和研究事物,获得真知。

他认为,只有通过对事物的深入了解,我们才能真正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在行动上做到正确而合理。

这种思想既体现了朱熹对于知识的重要性的认识,也反映出他对于实践的重视。

朱熹强调慎独慎欲,即通过自我反省和克制欲望,达到身心合一的境界。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人的行为却常常受到欲望的驱使而偏离正道。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和纠正,以回归本性。

这种思想体现了朱熹对于个人修养的重视,也反映出他对于道德自律的倡导。

朱熹强调知行合一,即知识和实践相辅相成。

他认为,真正的知识不仅仅存在于书本中,更重要的是要将其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只有通过实践,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和价值,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进步和发展。

这种思想体现了朱熹对于知识与实践关系的独特见解,也反映出他对于学以致用的追求。

与朱熹不同,陆九渊的工夫论思想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陆九渊强调自省自克,即通过自我反省和克服缺点,达到完善自身的境界。

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良的,但是人的行为却常常受到私欲的驱使而偏离正道。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保持警醒,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反思和纠正,以回归本性。

这种思想与朱熹慎独慎欲的思想类似,但是陆九渊更加强调自我反省的作用。

陆九渊强调立志践行,即树立远大志向并付诸实践。

他认为,一个人要想取得成功,首先需要树立远大的志向,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然后,通过坚持不懈的努力和实践,逐步实现自己的梦想。

这种思想体现了陆九渊对于立志和践行关系的独特见解,也反映出他对于积极进取的鼓励。

陆九渊强调融会贯通,即不同知识之间的相互和融合。

他认为,知识并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相互依存的。

只有通过将不同的知识融会贯通,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它们的本质和规律,从而在实践中做到游刃有余。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1.相同点:(1)内容相同:都是儒学的表现形式,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都认为世界本原是“理”。

(2)思想实质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理来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自然欲求。

(3)影响相同:都有助于统治者维护专制统治,都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中华民族的性格都起了积极影响。

2.不同点:(1)对世界本原的具体认识不同:程朱理学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外在的“理”,是客观唯心主义理学;陆王心学认为世界本原是内在的“心”,认为本心是“理”,是主观唯心主义理学。

(2)把握“理”的途径不同:程朱理学主张用“格物致知”的方法去认识和把握“理”;陆王心学提出,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克服私欲,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

宋代理学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其核心、主张以及影响各是什么?1.背景(1)两宋时期,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尖锐地情况下,统治者要求通过调整统治思想,以适应维护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

(2)魏晋以来,儒、佛、道三家日趋融合,儒学吸收佛、道有益成分,发展为更为理性化、思辨化的新的儒学体系。

(3)宋代的“重文”国策形成了学术发展的良好社会环境,激发了学者们积极关注国计民生的热情。

2.核心:程朱理学的核心是“理”或“天理”,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

3.思想内容(1)从哲学上主张“理”是客观存在的,是世界的本原,是一种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2)表现在社会伦理方面,“理”就是“三纲五常”,是人们要遵守的社会规范。

这是直接为统治者服务的。

(3)在人性与“天理”的关系上,主张人们应克制自己的感情欲望,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4.影响(1)对人的人格、气质、品行、立志、责任感等方面具有积极的影响。

(2)它所规定的“三纲五常”等伦理道德规范是维护君主专制的工具,摧残、扼杀人性,压抑思想进步。

朱陆异同读后感

朱陆异同读后感

朱陆异同读后感读了朱陆异同相关的内容,就像是看了一场学术大佬之间的“神仙打架”,还特别有内涵那种。

朱熹和陆九渊,这俩都是南宋时期超有名的思想家。

先说朱熹,他就像一个严谨的学术建筑师,构建了一个庞大而细致的理学大厦。

他强调“格物致知”,在我看来,就像是让人们拿着放大镜去观察这个世界的一草一木、一事一物,从这些具体的东西里去探寻天理。

这就好比是在一个大迷宫里,每个小物件、小角落都可能藏着通往真理的线索,得一点点去摸索,可严谨啦。

再看陆九渊呢,他就像是个心灵探险家。

他主张“心即理”,感觉这人一下子就跳过了那些繁琐的外在事物的探寻,直接往自己的内心深处扎。

在他的世界里,内心就像一个宝藏箱,真理就住在里面,只要好好挖掘自己的内心就成,有点像现在那些强调心灵成长、向内探索的人。

他们俩的异同可太有意思了。

相同点呢,都是为了探索那个至高无上的“理”,都想让人们变得更有道德、更懂道理。

可不同点就像白天和黑夜的差别。

朱熹讲究从外在的知识积累一步步走向真理,就像爬楼梯,一格一格稳稳地往上。

陆九渊呢,他就像坐电梯,直达内心深处的那个真理楼层。

我感觉他们的争论就像是两个武林高手在切磋,不过不是用刀枪剑戟,而是用思想。

这种争论对我们这些后人来说可太有用了。

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学术思想可以有不同的路径,不是只有一种方法才能到达真理的彼岸。

另一方面也让后来的学者们能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思考,去综合他们的优点。

就像我们现在可以从朱熹那里学到做学问要严谨、细致,从陆九渊那里学到重视内心的力量。

这朱陆异同啊,就像是一把钥匙,打开了我们对古代学术思想多元性的认识大门,让我们看到了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条条大路都可能通罗马呢。

论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

论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

论朱陆之辩的哲学实质一、鹅湖之辨,朱陆之争的开篇淳熙二年(1175 年)六月,“伯恭(吕祖谦)盖虑陆与朱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其以适从,其意甚善”。

实际上就是为了调和朱熹“理学”和陆九渊“心学”之间的理论分歧,使两人的哲学观点“会归于一”,于是出面邀请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前来与朱熹见面。

六月初,陆氏兄弟应约来到鹅湖寺,双方就各自的哲学观点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就是著名的“鹅湖之会”。

会议辩论的中心议题是“教人之法”。

关于这一点,陆九渊门人朱亨道有一段较为详细的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

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

…… 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 [1] 在会上,陆九渊之兄陆九龄首先向朱熹发难:“孩提知爱长知钦,古圣相传只此心。

大抵有基方筑室,未闻无址忽成岑。

留情传注翻蓁塞,着意精微转陆沉。

珍重友朋相切琢,须知至乐在于今。

” [2] 陆九龄表明了为学首先应该确立“心”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这样才能由“明心”扩展到读书问学。

实际上就是抨击朱熹在为学方面没有追求“本心”。

在这个问题上朱熹提倡“格物致知”,认为格物就是穷尽事物之理,致知就是推致其知以至其极。

并认为,“致知格物只是一事”,是认识的两个方面。

主张多读书,多观察事物,根据经验,加以分析、综合与归纳,然后得出结论,通过这种“格物”的工夫就事物加以研究才能达到对“心”对天地万物之理才能无不了然。

二陆却认为只顾在经典中钻研而不去追求本心,无疑是只注重结果而忽视了本体。

首先确立“心”本体,以心为一切道德价值根源的观点,主张由“明心”而扩展到读书问学的。

二陆把“心”当作人生代代相传、永不磨灭的道德本体,认为千古圣人只是以心相传,不用传之文字。

朱熹对此的回应是:“子寿早已上子静船了也。

”陆九渊回复道:“墟墓兴哀宗庙钦,斯人千古不磨心。

涓流滴到沧溟水,拳石崇成泰华岑。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7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附解析

2020年高考历史易错易混突破专题27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附解析

易混易错点27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错因归纳:对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在哲学观、修养方式等方面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认识不到位。

释疑解惑(1)相同点①都承认“理”的存在。

“理”是世界的本原,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体现在社会上是儒家道德伦理,体现在人身上就是人性。

②都主张“存天理,灭人欲”,即通过学习、教育改变气质,克私去弊,改过迁善,以恢复“善之本性”或“善之本心”。

③都强调“理”是人所必须追求的,道德修养或人生的目的在于体悟“天理”,达到善的最高境界,与天理为一。

最终目的都是以儒家的纲常伦纪来约束社会,遏制人的自然欲求,维护专制统治。

(2)不同点①程朱之“理”侧重于外在的伦理规范对人的约束力,更具客观性和思辨性;而陆王之“心”则更侧重于人心对外在伦理规范的真诚接受和内化,更具主观性和简易性。

②程朱理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格物致知”,即通过接触世间万事万物,在体会各种知识的基础上加深对先天存在的“理”的体验,最终贯通明理;陆王心学的修养方法表现为“发明本心”,认为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求“理”就是进行内心的反省。

真题突破1.(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26)程颢诗云:“闲来无事不从容,睡觉东窗日已红。

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

道通天地有形外,思入风云变态中。

富贵不淫贫贱乐,男儿到此是豪雄。

”其体现的主旨是( )A.人类与自然和谐共处 B.人与万事万物皆同理C.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 D.无为而治的思想理念【答案】B【解析】由材料“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可知要以平静的心情欣赏万物,享受自然的乐趣,人们对四季中美妙风光的兴致都是相同的,所以人应随着四季的变化享受自然的乐趣,保持内心的快乐,荣衰宠辱、春夏秋冬,与普通人一样高兴而来、怡然而去,体现了人和万物的相通之处,故选B项;道家主张人和自然的和谐共处,且材料强调的是人和自然的相通之处而非和谐共处,排除A项;材料强调静观其变,悠闲自得而非张扬自我的人生态度,排除C项;无为而治是道家老子的思想主张,程颢是儒家思想代表人物,排除D项。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一)几百年来,对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探讨,都被一个表面现象所迷惑,那就是朱熹自己说过“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

今子静所说尊德性,而某平日所闻,却是道问学上多。

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道理全不仔细;而熹自觉于义理上不乱说,却于紧要事上多不得力。

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不堕一边耳”1],而陆九渊也说“朱元晦欲去两短,合两长。

然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2]。

这就使后人把究竟是以“尊德性”为主还是以“道问学”为主看成是朱陆哲学的根本差别,普遍认为陆九渊专主“尊德性”,朱熹偏重“道问学”3]。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在朱熹的思想资料中随处可以见到对“尊德性”的关注,并把它作为问学之本,而在陆九渊的思想资料中,又常常能够发现对“道问学”的重视,还把它作为成圣成德的主要途径。

要把这种对朱陆哲学差异的看法贯彻下去,便要遇到重重困难。

无论是王守仁的“早异晚同”说还是陈建的“早同晚异”说,都解决不了那些困难。

被这个表面现象迷惑,成为几百年来解决不好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重要原因。

一、人的“德性”从何而来儒学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圣人。

一个人一辈子要立志做君子,而不能做小人;要做一个善人,而不要做恶人;要成圣成贤,而不要成桀成纣。

那么这有什么根据?为什么要做有道君子,而不能做乡愿小人?为什么要做存天理的善人,而不能做纵人欲的恶人?在儒家看来,这是因为人的内在本性的要求。

一个人一生下来,他就是“人类”的一员,而不是别的,就具备了“人类”的种性,就应当也必然按照人类的种性而活而死,就像鸟兽鱼虫生来就是鸟兽鱼虫,就要尽鸟兽鱼虫之性一样。

生下来是鱼,就不可能活成鸟,生下来是鸟,也不可能活成虫。

因而《周易》指出:“干道变化,各正性命。

”宇宙中的生生化化,任何一类事物都是按其本性而生、而长、而灭的。

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有按照人类的本性去生活,才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朱熹与陆九渊哲学思想之比较

朱熹与陆九渊哲学思想之比较
但是 , 朱熹 以心外之理为最高本体 , 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而陆九渊则认为天地万物之理在我心 中, 强 调以心为本体 , 心
即是 宇 宙 本 原 。 在 哲 学 方法 论 上 , 陆九 渊 以尊 德性 为宗 , 即“ 先立乎其大者” 为宗 旨, 提 倡 简 易工 夫 。而 朱 熹却 是 尊 德 性 与 道 问学 二 者兼 顾 , 同时 并 进 。朱 熹为 学 主 格 物 穷理 , 陆 九 渊 重 发 明本 心 。 朱 陆方 法 论 上 的认 识 差 异 , 是 由于 他 们 哲 学 本 体


朱 陆 哲 学本 体 论 之 异 同
抗 的。“ 此理充塞宇宙 , 天地鬼神且不能违 , 况 于 人 乎 !” [ 2 ] r a 5 6 宇 宙 间 只是一理 , 天地万 物 和人 , 都 在此 理
以天 理为本 , 这 是朱 陆双 方 的共 同点 。就 朱熹 来 说, 他认 为世 界 的本 源 是 “ 理” , 强调 理 对世 界 产 生 的
收稿 日期 : 2 0 1 3 - o 4 . J 0 7
程 明道所 谓有 憾 于天地 , 则 大 于天地 者矣 。 ” I 宇 宙
同一 理 , 这个理 就是 朱熹所 谓 的理 。可见 , 陆九 渊在 以
心 为本 的 同时 , 仍 坚 持 理 充塞 宇 宙 , 为万 物 之 本 的 思
项 目基金 :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建设重点项 目“ 弘扬 朱子
理 学 人 文精 神 促 进 海 峡 两 岸 文 化 认 同 ” ( 项目 编号: B 0 5 1 ) 阶段 性 成 果 。 作者简介 : 张 品端 ( 1 9 5 5 一 ) , 男, 汉族 , 研究员 , 主 要 研 究 方 向: 宋 明 理学 。

《理学纲要》中的朱陆异同

《理学纲要》中的朱陆异同

《理学纲要》中的朱陆异同刘倩【摘要】一种学问成熟时会逐渐汇归为一二派,在理学中就表现为朱陆对峙。

朱陆二人都是渊源自北宋理学,但对本体和工夫却有不同理解,尤其鹅湖之会前后,两人往来讨论不绝,虽然途辙不同、思维不同,却并非能够相破,而是二人各自有所得力之处,讲授传道因人制宜,都是进学的权教,反过来可以互相补充。

做学问能真有所体会,才真有助于立身进学。

%A kind of knowledge will merge into one or two groups when gradually mature,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Zhuxi and Lu Jiuyuan in the neo-confucianism. They originated from the neo-confucianism of Northern Song dynasty, but they had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nature theory, especially before and after the EHu meeting. They often discussed with each other. Although the way and the thought were different and they could not persuade each other, each had their own strengths .They preach in different ways to different persons, which in turn can complement each others' knowledge. Only a scholar really understand somewhat can he improve himself.【期刊名称】《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年(卷),期】2015(000)002【总页数】3页(P96-98)【关键词】《理学纲要》;吕思勉;宋明理学;鹅湖之会;朱陆异同【作者】刘倩【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湖北武汉 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B244.7;B244.8“一种学问,必有其兴起之时,亦必有其成熟之时。

陆九渊“心学”和朱熹“理学”的区别在哪里?朱陆的“鹅湖之会”

陆九渊“心学”和朱熹“理学”的区别在哪里?朱陆的“鹅湖之会”

陆九渊“心学”和朱熹“理学”的区别在哪里?朱陆的“鹅湖之会”陆九渊的思想接近程颢,偏重在心性的修养,他认为朱熹的“格物致知”方法过于“支离破碎”。

陆九渊是“心学”的创始人,其主张“吾心即是宇宙”,“明心见性”,“心即是理”,重视持敬的内省工夫。

即是所谓的“尊德性”。

朱熹言“理”,侧重于探讨宇宙自然的“所以然”,陆九渊言“理”,则更偏重于人生伦理,明代王阳明赞赏陆九渊的学说,使得陆九渊的“心学”得以发扬,因此学界称之为“陆王”学派,实际上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陆九渊与朱熹同时,两人都是理学家。

陆学直接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的“心学”,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

他认为人们的心和理都是天赋的,永恒不变的,仁义礼智信等也是人的天性所固有的,不是外铄的。

学的目的就在于穷此理,尽此心。

人难免受物欲的蒙蔽,受了蒙蔽,心就不灵,理就不明,必须通过师友讲学,切磋琢磨,鞭策自己,以恢复心的本然。

修养功夫在于求诸内,存心养心。

具体方法是切己体察﹐求其放心﹐明义利之辨。

自称这种方法为“简易功夫”﹐是“立乎其大者”﹐是“知本”﹐是“明本心”。

至于读书﹐则最重视《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要求联系日用事物讽咏自得﹐反对习注疏章句之学﹐场屋之文﹐以谋求利禄。

他和朱熹常相辩难。

他们二人有两次会讲颇具影响﹐第一次是在淳熙二年(1175)“鹅湖之会”(鹅湖书院旧地﹐在今江西铅山县)﹐朱主张先博览而后归之于约﹐以陆的教法太简易﹐陆主张先发明人的本心而后使之博览﹐以朱的教法为支离。

第二次是在淳熙八年(1181)﹐朱请陆登白鹿洞书院讲堂﹐讲“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朱则认为切中学者隐微深固之疾﹐当共守勿忘。

朱熹晚年曾劝学者兼取两家之长﹐并对陆表示敬意。

有人曾劝陆九渊著书﹐他说:“六经注我﹐我注六经”﹐又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陆学为明代王守仁(阳明)所发展﹐世称“陆王学派”﹐著有《象山全集》行世。

朱陆异同及纷争(论文)

朱陆异同及纷争(论文)

朱陆异同及纷争摘要本文旨在探讨朱熹与陆九渊在宋代理学思潮中的异同之处及由此产生的纷争。

通过对朱陆思想的分析和比较,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宋代理学的发展和演变。

1. 异同之处1.1 朱熹的理学思想朱熹是宋代理学的主要代表,他通过对经典的解读和注解,提出了“理”的概念,并将其作为研究世界和人类的根本方法。

朱熹强调“理”的普遍性和不变性,认为它是一切事物的本原和本体。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对经典的研究和理解,来把握“理”的真谛,并进而实践“理”以达到身心的和谐与完善。

1.2 陆九渊的心学思想与朱熹不同,陆九渊强调人的内在心性的重要性,他提出了心学思想。

陆九渊认为,人的本性本身就是“理”,而通过对心性的发现和实践,人们可以达到与宇宙“理”相合的境界。

陆九渊强调个体的主观体验和内在情感的重要性,认为个体的心性是把握宇宙和社会事物的关键。

他主张人们应该通过自我修养和实践,来达到心性与宇宙“理”的统一。

1.3 异同之处的影响朱熹和陆九渊在理学思想上的异同之处,导致了他们在学术界的纷争和争论。

朱熹的理学注重对经典的解读和理性的推演,而陆九渊的心学注重个体的主观体验和情感的表达。

这种异同之处激发了学者们对理学思潮的深入研究和思考。

一方面,朱熹的理学思想为社会提供了稳定和秩序,强调了世界的普遍和不变。

另一方面,陆九渊的心学强调了个体的情感和主观体验,为个体的自由和创造提供了空间。

2. 纷争与辩论2.1 学术争鸣朱熹和陆九渊的思想差异引发了一系列的学术争鸣。

在宋代,他们的理学思潮争论激烈,涉及到经典的解读、修身养性和社会伦理等方面的话题。

这些争论往往是由学者之间的辩论和文献的撰写所引发的。

朱熹和陆九渊的支持者们通过撰写文献和发表演讲来辩证他们的观点。

这些文献和辩论对于理学思潮的发展和演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2 社会影响朱熹和陆九渊的纷争不仅仅限于学术界,也渗透到社会各个层面。

社会上的不同群体对他们的思想有着不同的态度和观点。

朱陆鹅湖之会异同新探

朱陆鹅湖之会异同新探

朱陆鹅湖之会异同新探九卦之序是鹅湖之会论辩中常被学人忽视的内容。

朱陆对九卦之序的解读基本类同,与两人在宗旨之诗与教人之方上的差异形成一个朱陆异同诠释的理论困境。

摆脱此困境的方法是,在朱子主旨思想为理气二分,性为理、心为气的基础上,否定牟宗三所谓朱子性理“只存有不活动”的观点,确立“即存有即活动”的观点。

如此,朱陆异同呈现出一种崭新的面貌,两者同为以主体内在力量为核心的成德之教;朱子在心性二分的格局下显现出道德力量在客观层面落实的特征,在分殊上显示理一的全体大用;而象山在心性一体的格局下仅仅显现主体性的承担,而缺乏客观层面的必要落实。

标签:朱陆异同;九卦之序;即存有即活动;性理降衷朱陆鹅湖之会俨然成为中国儒学思想史上心学与理学对峙的一桩公案。

前贤今彦对此多有论述,但正如冯友兰先生所说:“一般人之论朱陆异同者,多谓朱子偏重道问学;象山偏重尊德性……然朱子之学之最终目的,亦在于明吾心之全体大用。

此为一般道学家共同之目的。

故谓象山不十分注重道问学可;谓朱子不注重尊德性不可……朱子言性即理。

象山言心即理,此一言虽只一字之不同,而代表二人哲学之重要的差异。

”①冯先生从性即理与心即理分辨二家之异,为朱陆异同的研究作出一大推进。

而牟宗三先生认为:“朱子之形态是认识论的形态,是静态的本体论的存有之形态,而不能复合于本体论的动态的立体直贯之形态……其距离远甚于周、张、大程及陆、王也。

”②在牟先生看来,朱子不但是性即理、心即气,理气二分,且其性理是“只存有不活动”;而象山是心性即一,是“即存有即活动”。

由此牟先生作出了褒贬,象山合于孟子,而朱子为别出。

冯、牟二先生对于朱陆的分判,可以视为现代学人对于朱陆异同理解的两大高峰,也为后人理解朱陆异同定下了准绳。

然而,冯、牟二人谈的其实是朱陆之异,他们似乎都忽视了鹅湖之会朱陆之同的一个隐含主题。

其实,隐含的朱陆之同的主题可以挖掘出朱陆思想异同的另一种解答,同时对心学与理学的理解也会呈现出一种与前人论述迥异的面貌。

从朱陆之辩看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从朱陆之辩看理学与心学的异同

从朱陆之辩看理学与心学的异同从“朱陆之辩”看心学与理学的异同XXX(XXXX大学XXXX学院,XX省XX市000000)摘要:南宋时期儒学分成了两派:“程朱理学”与“象山心学”。

理学认为“理”独立存在,在万物之先,并支配决定万物。

心学认为“心即理”,探索“理”就要向内求索,做“剥落本心”的工作。

因为本体论上的不同,二者在格物致知,“尊德性”与“道问学”都有些许不同。

著名的“朱陆之辩”,朱子象山二人建立了学术之谊,却见仍然在学术观点上不能达成一致。

两者,尤其是朱子,曾试图融合两个学派的观点,但始终没有成功。

理学与心学在各自的学术道路上越走越远,各自成为儒学的一座里程碑。

关键词:朱陆之辩;程朱理学;象山心学一引言儒学分成两个主要的学派,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始于程氏二兄弟,即人们常说的“二程。

”弟弟程颐开创的学派,由朱熹继承并集大成,称为“程朱学派”,或“理学”。

哥哥程颢开创的另一个学派,由陆九渊继续,由王守仁完成,称为“陆王学派”,或“心学”。

在二程的时代,还没有充分认识到这两个学派不同的意义,但是到了朱熹和陆九渊,就开始了一场大论战。

朱熹,字元晦、仲晦,晚年号晦庵,尊称为朱子,是一位精思、明辨、博学、多产的哲学家。

他将程朱理学的哲学系统发展到了顶峰。

这个体系以“理”范畴为核心,以“理”为体,以“气”为用,形上之“理”对于形下之“气”及万物具有逻辑先在性和支配性。

陆九渊,字子静,自称象山居士,人称象山先生,他与朱熹是朋友,但是他们的哲学思想在各方面都有分歧。

他把“理”定位为“本心”,认为“心即理”,明确指出“理”不在身外,而是在人们心内,要“收拾精神,自作主宰”,不是面向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去格物,而是要面向内心来格心,做“剥落本心”的工作[1]。

朱、陆二人思想体系完备,虽然同纳于儒学另外,理学和心学都是以伦理道德为哲学核心的儒学。

心学一派专注于伦理道德,这个自不必多言;理学一派由于“格物穷理”的理论指导,对于万物之理的认识仿佛也有超出伦理道德狭隘范围的趋势,然而其理论目的仍然指归对于儒家伦理的必然性、普遍性和绝对性的把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朱陆哲学异同的几个方面王伟民几百年来,对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探讨,都被一个表面现象所迷惑,那就是朱熹自己说过“大抵子思以来教人之法,尊德性道问学两事为用力之要。

今子静所说尊德性,而某平日所闻,却是道问学上多。

所以为彼学者,多持守可观,而看道理全不仔细;而熹自觉于义理上不乱说,却于紧要事上多不得力。

今当反身用力,去短集长,庶不堕一边耳”[1],而陆九渊也说“朱元晦欲去两短,合两长。

然吾以为不可,既不知尊德性,焉有所谓道问学”[2]。

这就使后人把究竟是以“尊德性”为主还是以“道问学”为主看成是朱陆哲学的根本差别,普遍认为陆九渊专主“尊德性”,朱熹偏重“道问学”[3]。

但是,事情并不是这样简单。

在朱熹的思想资料中随处可以见到对“尊德性”的关注,并把它作为问学之本,而在陆九渊的思想资料中,又常常能够发现对“道问学”的重视,还把它作为成圣成德的主要途径。

要把这种对朱陆哲学差异的看法贯彻下去,便要遇到重重困难。

无论是王守仁的“早异晚同”说还是陈建的“早同晚异”说,都解决不了那些困难。

被这个表面现象迷惑,成为几百年来解决不好朱陆哲学异同问题的重要原因。

人的“德性”从何而来儒学的目的是要把人培养成君子、圣人。

一个人一辈子要立志做君子,而不能做小人;要做一个善人,而不要做恶人;要成圣成贤,而不要成桀成纣。

那么这有什么根据?为什么要做有道君子,而不能做乡愿小人?为什么要做存天理的善人,而不能做纵人欲的恶人?这是因为,在儒家看来,这是人的内在本性的要求。

一个人一生下来,他就是“人类”的一员,而不是别的,就具备了“人类”的种性,就应当也必然按照人类的种性而活而死,就像鸟兽鱼虫生来就是鸟兽鱼虫,就要尽鸟兽鱼虫之性一样。

生下来是鱼,就不可能活成鸟,生下来是鸟,也不可能活成虫。

因而《周易》指出:“乾道变化,各正性命。

”宇宙中的生生化化,任何一类事物都是按其本性而生、而长、而灭的。

人当然也不例外,只有按照人类的本性去生活,才是一个人的人生价值和意义之所在。

但人类的种性即人性是什么呢?所谓“种性”,首先应当是一类事物最普遍的共有的东西,如果不是普遍共有的,就不能称之为“种性”。

陆九渊说:“东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西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南海北海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千百万百世之上至千百世之下,有圣人出焉,此心同也,此理同也。

”[4]作为人类的种性,就应当是人类所共有的东西,是不分地域、不分国家和民族、不分是古是今,都普遍共有的性情。

但仅仅是“普遍共有”还不够,还应当是这一类事物所特有的。

如:饥而欲饱,寒而欲暖,趋利辟害、两性相悦等,它们是人类普遍共有的,但并非人类所特有的,动物甚至某些植物也都有这些性情。

它们就不能是人类的种性,而只是人的动物性,就应当从人性概念中剔除。

所以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

”(《孟子·离娄下》)那么这个“几希”是什么呢?儒家认为主要有四点:一是爱父母兄弟,二是好善恶恶,三是敬长慈幼,四是认同公理。

孟子把它们概括为仁义礼智。

对于上述这些观点,朱陆二人都是认同的。

他们的不同之处在于,人类的这种善的本性,对于每一个具体的个人来说,到底有多大的现实性?即这种善的本性具体到每个现实的人身上,只是潜在的还是已经实在的?朱熹认为,它只是潜在的,必须通过不懈的学、思工夫,才能变潜在为实在。

陆九渊则坚持并发展了孟子的看法,认为是“不学而知”,“不虑而能”2的。

朱熹把世界二分为“理”的世界和“气”的世界,虽然他常讲理与气不可分,但更强调理与气不相杂。

“理”的世界空阔洁净,无限完满,永恒不变,是宇宙之本;“气”的世界混杂不齐,良莠不均,多变易逝,是由“理”世界派生的。

“理”的世界一旦与“气”的世界结合了,就有了杂质,就变得不洁净不完满。

他把这一宇宙观贯彻到人性论上,就合乎逻辑地得出了这样的结论:人性只是在“理”的世界中才是洁净完满的,才是至善的,而现实中每个具体的人的人性则各有亏欠,无善可言。

所以他说:“吾之心即天地之心。

但天命至正,人心便邪。

天命至公,人心便私。

天命至大,人心便小。

所以与天地不相似。

而今讲学,便要去得与天地不相似处,要与天地相似。

”(《朱子语类·36》)《诗经》说:“天生蒸民,有物有则。

民之秉彝,好是懿德。

”这是儒学最基本的观念之一。

朱熹对此是认同的。

他认为万事万物各有其理,都是秉受其理而存在、发展和变化的。

人类芸芸众生,也都是秉受了人类之理才成为人类一员的。

人人共此一理,就同“月印万川”、万川共此一月一样。

他说:“譬如一树花,皆是显诸仁处。

及至此花结实,则一花自成一实。

方众花开时,共此一树,共一个性命。

及至结实成熟后,一实又自成一个性命。

”(《语类·74》)又说:“天地之生万物,一个物里面便有一个天地之心。

圣人之于天下,一个人里面便有一个圣人之心。

”((《语类·27》)但是,各人所实际秉受的人类之理、所拥有的圣人之心并不是完全一样的,有的多一些,有的少一些,有的全一些,有的偏一些。

就像到大江中去取水,有人用勺,有人用碗,有人用桶、用缸,虽然都取到水,但用勺的只得了一勺,用碗的便得了一碗,而用桶、用缸的则得了一桶、一缸。

他说:“如一江水,你将杓去取,只得一杓;将碗去取,只得一碗。

至于一桶一缸,各自随器量不同,故理亦随以异”(《语类·4》),“天之生物,其理固无差别,但人物所禀于形气不同,故其心有明暗之殊,而性有全不全之异”(《朱文公文集·卷58,答徐子融》)。

朱熹十分赞赏张载关于“天地之性”和“气质之性”的思想,并把它进一步发展。

朱熹认为,人类之理是一个全体,它完满至善,是现实世界中人性的本体,与现实中的人性是“体用”关系和“不相离”“不相杂”的关系。

而通常所说的人性,是指现实中的人性,是人类之理参杂在气质之中,受了气质的污染,已不是人类之理的本来面目。

他说,“才说性,便已涉乎有生而兼乎气质,不得为性之本体也。

然性之本休亦未尝杂。

要人就此上面见得其本体元未尝离,亦未尝杂耳”,“所谓天命之谓性者,是就人身中指出这个是天命之性不杂气禀而言尔。

若才说性时,则便是夹杂气禀而言。

所以才说性时便已不是性也”(《语类·95》)。

因而在朱熹看来,《诗经》所说的“民彝”、孟子所说的“性善”指的只是人类之理这一“天命之性”,而各人身上所具有的只是参差不齐的“气质之性”。

所以朱熹主张,仁义礼智作为人类之理,属于“天命之性”,是本体,现实中的人并不完具此理此性,它们只是潜在于人们的“气质之性”中。

人们要通过不懈的“变化气质”的修养工夫和“格物穷理”的认知工夫,才能使它们由潜在变为实在。

也只有在它们变为实在之后,人们才能够“直道而行”,“从心所欲而不愈矩”,才能成就自己的德性人格,实现自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因此,在人的德性从何而来的问题上,朱熹一方面承认来自于先验的天赋,以“天命之性”为基础,另一方面也强调要靠后天长期的学习、思虑和涵养,否则它就永远只是潜在的东西。

他说:“学之久,则心与理一”(《语类·2》)。

“学者克己复礼上做工夫,到私欲尽后,便粹然是天地生物之心”(《语类·20》)。

而陆象山则不这样看。

象山认为,人的德性是人天生而有的,它实实在在就在人的心中,不论人生下来时禀的气是清是纯,是厚是薄,都具备了人的德性,即便是顽冥不化的人,在他身上,人的德性也是完满无缺的。

只不过有的人对这种德性觉得多,有的人觉得少,有的人甚至茫然不觉;有的能事事照它而行,有的照它而行多,不照它而行少,有的则相反,甚至完全不能照它而行。

圣贤智愚的差别就在这里。

象山说:“人生天地之间,禀阴阳之和,抱五行之秀,其为贵孰得而加焉。

使能因其本然,全其固有,则所谓贵者固自有之,自知之,自享之,而奚以圣人之言为?”(《陆九渊集·卷30·天地之性人为贵》)又说:“彝伦在人,维天所命。

良知之端,形于爱敬。

扩而充之,圣哲之所以为圣哲也。

先知者,知此而已;先觉者,觉者此而已。

气有所蒙,物有所蔽,势有所迁,习有所移,往而不返,迷而不解,于是为愚不肖”(《卷19·武陵县学记》),“良心之在人,虽或有所陷溺,亦未始泯然而尽亡也。

下愚不肖之人所以自绝于仁人君子之域者,亦特其自弃而不之求耳”(《卷32·求则得之》)。

孟子曾说过:“存乎人者,岂无仁义之心哉”(《孟子·告子上》),“非独贤者有此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同上),“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离娄下》。

象山着力发扬了孟子的这些思想,提出了“心即理”的观念:“四端者,即此心也;天之所与我者,即此心也。

人皆有是心,心皆具是理,心即理也”(《卷11·与李宰》)。

他认为,德性在人身上“有何欠阙?当恻隐时自然恻隐,当羞恶时自然羞,当宽裕温柔时自然宽裕温柔,当发强刚毅时自然发强刚毅”(《卷35·语录下》)。

他教导学生:“汝耳自聪,目自明,事父自能孝,事兄自能弟,本无少缺,不必他求,在乎自立而已”(《卷34·语录上》)。

他指出:“圣贤垂教,亦是人固有,岂是外面把一件物事来赠吾友?但能悉为发明天之所以予我者如此其厚,如此其贵,不失其所以为人者耳”(《卷35·语录下》)。

他揭露朱子以德性在人身上不是现实具有的,而是思而后有,虑而后能,修而后得的,实际上就是告子式的“义外”论,是“外入之学”,得人们成圣成贤失去了现实可靠的根据,而陷入“假借”、“虚饰”,疲于外役的境地之中。

朱陆在这个问题上的差异,是朱陆哲学异同之根本,其他的差异,都是这一差异的自然延伸和发展。

紧紧抓住这一根本,就抓住了朱陆哲学异同的钥匙。

圣人的标准是什么儒学在孔子那里,是学以为己,学以成仁,而并没有要求人们学以成圣。

所以孔子讲得多的是“君子”,是“仁”,而“圣”则讲得较少。

他只有五处讲到圣人:“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论语·雍也》)“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述而》)“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

”(同上)“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季氏》)“君子之道,焉可诬也?有始有卒者,其惟圣人乎?”(《论语·子张》)从这几处对圣人的描述看,孔子认为圣人是不易做到的。

在孟子那里,“圣人”则讲得稍多些,孟子认为孔子是“圣之时者”[5],而提出“乃所愿,则学孔子也”(《孟子·公孙丑上》),初步提出了学做圣人的观念。

但孟子之学主要在其“仁政”,主张通过扩充“恻隐之心”达成仁政,而扩充“恻隐之心”的过程,也就是从“可欲之谓善”,通过“有诸己之谓信,充实之谓美,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这几个阶段,达到“大而化之之谓圣,圣而不可知之之谓神”[6]的成仁成圣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